开发保护对策

2024-06-17

开发保护对策(精选十篇)

开发保护对策 篇1

随着秦岭隧道的修筑开通, 凤凰古镇以其特有的环境氛围、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秦岭旅游新兴地。然而, 在凤凰古镇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现代化、商业化的强烈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凤凰古镇的自然风貌与古朴景观, 势必也降低了游客旅游感知度与满意度, 破坏了凤凰古镇的旅游形象阻碍了古镇旅游开发。

2 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2.1 凤凰古镇概述

凤凰古镇位于秦岭南坡, 东经109.36°~109.38°, 北纬31.53°~33.53°之间。隶属于亚热带地区秦岭山脉, 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 年均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凤凰古镇历史悠久距今有1400年的历史, 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老镇。柞水风凰古镇建筑建于明末, 兴于清末, 有着200多年的历史, 据说建镇初期凤凰古镇形同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因此得名[1]。

2.2 凤凰古镇的旅游资源类型

凤凰古镇主要街道的沿街建筑空间沿着垂直于街道的轴线方向纵深发展, 大多数建筑中有天井, 亦有部分为院落。凤凰镇的主轴是凤凰老街, 呈“S”型为商洛独具。其代表性院落布局为三进 (排) 及三对三式特点。多数为立架式土木结构, 极少数为架式砖木机构。房基一律用石条砌成。木柱支撑房屋, 顶柱石雕刻精美图案, 各户房屋山墙建有防火墙, 前后檐镶有滴水瓦等, 建筑风格保持了汉江古民居特色, 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2]。旅游类型属于建筑及风土人情旅游, 属于人文景观旅游。

3 凤凰古镇的保护现状与建议

3.1 凤凰古镇的保护现状

凤凰古镇的房屋大多年代久远出现了房屋破旧的问题, 河道由于水流量下降堵塞淤积, 垃圾停留在河道两岸及桥下, 一些民间手工业艺人离开古镇对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造成了巨大的隐形损失, 还有居民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 将木门及木窗换成铝合金门及窗户, 甚至有人将家里的老古董如门墩卖掉, 目前凤凰古镇旅游热潮呈现衰减趋势, 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古建筑年久失修、树木乱砍乱伐、河道污染、环境封闭以及居民增收困难等, 这些都成为制约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新的瓶颈。

近年来, 陕西省政府及柞水政府加大了对凤凰古镇的保护工作, 不仅将古镇的等级上升为县里的大景区, 还通过吸引开发商与游客的方式来保护工作[3]。目前, 正按照“一心 (明清古建筑核心保护区) 、两轴 (河流休闲景观轴, 省道旅游发展轴) 、三圈 (核心圈、过渡圈、辐射圈) 、六区 (入口综合服务区, 子房旅游新区, 行政功能区, 营盘山观光旅游区, 桃园田园休闲区, 子房寨红色旅游区) ”总体规划架构, 着力融合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风貌、乡风民俗等元素, 有效控制资源整合配置, 全力打造“中国最北方的南方古镇”[4] (图1) 。凤凰古镇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旅游开发的不合理现象相辅相成, 双方共同造成了古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与隐患。

3.2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病症, 总结一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凤凰古镇的现代化建筑增多破坏了古镇的原始风貌。凤凰古镇的居民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在明清古建筑后院或者是旁边建起了新建筑, 与古镇外观格格不入的瓷砖, 空调外挂机等严重破坏了古镇的风貌, 降低了游客对于凤凰古镇价值的感知。

(2) 凤凰古镇先后建起了一批现代化设施。比如现代化的娱乐场所等与景物旅游文化氛围格格不入的商业设施。

(3) 凤凰古镇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古代明清建筑的损伤。在过去的几十年来, 凤凰古镇的生活在悄然的发生变化, 一些古镇居民拆掉了古建筑建起了新房子, 也有旅游规划部门不当开发政策古镇建筑的损害。

(4) 凤凰古镇在开发中破坏了古镇的生态环境。由于传统的环保节能的生活发生的摒弃,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河道造成水污染和河道垃圾漂浮;生活垃圾的增多与旅游垃圾的不科学处理存放, 污染了空气与土壤造成环境的原则破坏, 曾经静谧美好的生活环境如诗如画的一水而居的美景一不复存在。

(5) 凤凰古镇旅游与保护对当地民俗的冲击。不科学不合理、一味追求经济效应的开发模式损害了古镇的民俗。古镇保留下来的文化与生活习俗被现代化与旅游开发冲击, 比如像是古老充满特色的豆制品加工业, 野山木耳与农作物的加工、纯天然的农家食品与瓜果蔬菜、农村老手艺人多被商家击溃, 只是残留了寥寥无几。

(6) 凤凰古镇旅游开发影响了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5]。初期开发的盲目性, 曾经导致凤凰古镇游客出现井喷现象, 游客涌入超出古镇的环境承载力, 破坏了深山小镇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 甚至引发当地居民的反感情绪。

4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的建议措施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必须坚持分区规划的原则, 核心保护区、缓冲区、保护边缘区依次分区规划, 建立科学有序的凤凰古镇旅游区域。

4.1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要坚持人流及流量控制

凤凰古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游客井喷式涌入的现象, 从而引发了停车位严重不足、交通通达性低、旅店住宿供不应求、当地餐饮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等现象[6]。针对以上问题凤凰古镇在保护与开发中应该立足于调查预测凤凰古镇的旅游接待能力及最大旅游容量,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旅游容量及人流的控制与管理。其次, 还应该引进项目及开发商对景区的基础旅游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与改进, 保障凤凰古镇的扩延开发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游客的要求[7]。

4.2 加强对凤凰古镇居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引导

凤凰古镇的旅游资源具有着不可复制性与不可还原性, 一旦遭受破坏其结果损失是不可预见的。古镇当地的居民必须加强对凤凰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改变落后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改掉之前落后的生产及生活方式, 从落后农业脱离出来从事古镇旅游工作, 之前低效率的柴火变成节能灶, 改善人居环境。

(2) 加强对凤凰古镇文化传统的保护,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凤凰古镇的社会习俗, 礼仪节庆, 民间曲艺, 庙会与露天集市是一种无形的旅游资源, 还有当地的编织技术, 刺绣手艺, 印染工艺, 小糕点, 配卤和风味小吃。古镇居民是这些物质及非物质文化的直接实施者及继承人, 居民应该从心底热爱古镇的旅游资源并保护利用起来[8]。

(3) 培养高素质的凤凰古镇旅游从业人员当地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上, 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 制定有力的措施培养吸引一批具有专业的文化旅游人才, 从质量数量上保证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要求相关部门应对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有规律的教育培训, 从内外同时进修, 更好的进行旅游服务古镇, 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充分调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自觉维护古镇的风貌、意蕴与文明脉络[9]。

4.3 充分利用周边的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区域

建设新农村试点,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使游客来凤凰古城的同时体验陕南独特的农业生活, 感受劳动的快乐, 比如游客可以去采蘑菇, 摘核桃, 种蔬菜, 自己收集野味。与周边的矿山旅游相结合与融合, 矿山旅游可以发展成为学生实习的旅游景区, 与周边景区串联成一日游柞水溶洞、凤凰古镇与柞水九天山, 进而与安康的景区跨区域合作发展周末两日游。

5 结语

凤凰古镇现在的开发现状与开发模式还属于初期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 开发力度与深度广度都比较浅和狭窄, 需要科学的规划与干预, 在保护凤凰古镇珍贵旅游资源的基准下, 最合理最适度的保护与开发凤凰古镇, 造福于凤凰古镇的环境与当地居民, 有利于凤凰古镇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摘要:简单介绍了凤凰古镇的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针对凤凰古镇旅游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期为凤凰古镇旅游业朝着适度商业化方向与科学规划管理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凤凰古镇,保护与开发,对策

参考文献

[1]高琳, 王静.柞水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30) .

[2]丁珂, 陆志东.关于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的文献综述[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6.

[3]邢炜, 陈传德.高速公路开通后商洛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D].长安大学, 2010.

[4]田喜洲.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讨[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 2003 (2) .

[5]赵文成, 张竸予.新农村建设下古镇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以陕南凤凰镇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4, 60 (11) :91~93.

[6]胡静.交通巨变后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陕西省柞水县凤凰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9 (8) .

[7]谢佩玺, 杨文杰.陕西省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西安:西北农林大学, 2012.

[8]孙文, 郭斌.县域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9]耿丽娟, 孙虎.商洛市旅游资源评价与空间结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9.

长城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2

长城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其自身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在其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促使长城保护进入了一个更加积极的阶段。在对其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旅游开发的再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北京地域内的长城为例,对其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引言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耗时最久、工程量最大的一项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这项工程集结了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汗水,使其成为世界上令人惊叹的奇迹。长城的修筑在历史上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列国争霸,彼此之间因防守需要而使长城的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历经各朝各代的不断修建,现存最完整的长城为明朝所修建。在现代,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已经消失,其包涵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自东向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几个区县,目前保存较好的仅有54.3公里,保存一般的约有110.7公里,保存较差的约有95.6公里,保存状况差(仅能勉强分辨遗迹)的约有103.4公里,已经毁灭消失的达到162.7公里。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已经成为万里长城的代表,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和对外交流基地。

一、保护和开发现状

(一)旅游类型单一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资源较为丰富,每段长城都独具特色。例如八达岭长城以雄伟著称,居庸关长城以险峻著称,慕田峪长城以风景秀丽而出名,依山傍水是黄花城水长城和水关长城的独特之处。虽然北京地域内的长城资源呈多元化,但是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还是以观光型的旅游为主,旅游产品也较为单一。在“不到长城非好汉”口号的号召影响下,旅游者以攀爬长城和欣赏景色为主要活动。对于长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没有进行挖掘和开发,并且目前北京地区只有八达岭一处有长城博物馆,因此长城本身所蕴含的军事文化、边塞文化并没有得到全面完整的展示,游客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体验。

(二)游客过度集中超出承载力

北京市为中国首都,其交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在旅游旺季,游客过于集中在北京段长城的几个重要区段,其游客量远远超出了景区的承载力。据统计,2015年八达岭长城最大日承载量10.8万人次,瞬时承载量2.7万人次,2016年1月至10月底,八达岭长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已经超过800万人次。高峰期的参观强度对长城景区来说无异于对长城的破坏,同时也损害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不合理开发破坏原始风貌,公众保护意识不强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因其保存较为完整,大部分都被创建为长城旅游景区。随着长城旅游景区的创建使得经营者在景区周边修建酒店等现代建筑,这些现代建筑与长城格格不入,其周边私搭乱建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都破坏了长城周边的历史文化气息。另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乱写乱画的行为也严重破坏了长城风貌。并且在一些未开放的区域,有很多野游的驴友随意攀爬野长城,并在长城上露营,也对长城造成了损坏。

(四)开发管理主体混乱,缺乏整体保护与统一规划

长城的长度使其闻名世界,其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北京地域内的长城也不例外。因其线性的分布特点,长城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县,彼此之间只有纵向的联系,而没有横向的联络。所以,北京地域内长城采取的开发管理模式一般都是北京市政府委托各区县或者成立专门的旅游公司进行经营。各区县对本区域内长城的规划开发也不尽相同,只将本区域的长城进行规划开发,没有考虑长城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规划和开发,导致长城的开发利用十分混乱,破坏其完整性。

二、开发治理策略

(一)旅游类型多元化

当今,长城旅游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即“露天博物馆”模式,并且现有的长城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门票收入。长城每年的游客接待量都非常庞大,但旅游却在低层次、低品质、低水平徘徊。因此要实现长城旅游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就需要对旅游产业链及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长城所蕴含的文化不仅包括军事文化,还包括边塞文化和建筑文化等,深入挖掘与其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词歌赋等文化资源,加强长城文化与电影、游戏的结合,并且开发长城的演艺市场,给游客带来多维的体验。长城的开发不应仅局限于城墙,而是定位于区域的开发,涵盖长城周边的边塞古镇以及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性旅游转型。

(二)合理开发,提升公众参与

首先,因为开发条件的限制造成长城旅游开发强度的不均,对于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应该在参考长城整体走向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意义并具备地方特色的长城,将其开发为能够展示长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游线。其次,像八达岭长城这种开发较早,名气较大的区段游客量很大,高峰期远远超出其承载力,而名气较小的长城却无人问津。这就需要对长城名气较大的区段的游客量进行限流和分流,开发具有差异化的长城区段,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在?_发的过程中要提升其交通的可达性;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提升其知名度;建立多主题、多途径的解说系统,完善自我导向体系,提高旅游产品品质。最后,在信息化与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借助当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对长城景区进行数字化的开发,通过建设数字展示中心将长城文化充分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验长城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景区压力,减轻游客过量对长城的威胁。

长城除了观光游览的功能,还具备文化教育的功能。它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演进发展,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中国公众的遗产保护和参与意识还很薄弱,积极的公众参与可以提升其遗产保护意识。首先,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机构对自发的社区参与给予政策和管理上的直接支持,从而促使当地社区居民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当地的旅游活动。其次,通过增加参与性设计使公众积极参与到遗产地的建设发展中,增进其自身对遗产地的了解;将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情况定期通过公示的方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定期组织一些参与性公益活动,对遗产地进行更好的宣传推广。

(三)整体保护,统一管理

长城因其线状分布的特点使其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从而被分割为不同的区段。但长城是典型的线性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分割的长城风貌丧失了它的原始风貌,它更应该是以完整的风貌向世人展现。“遗产廊道”是隶属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国际先进的遗产保护方式。遗产廊道采用的是一种对线性的遗产区域进行较大范围的保护措施,在选择标准上,不仅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还包括建筑工程、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重要性。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遗产廊道主要包括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这四个构成要素,它强调综合保护,注重其完整性,对于在空间上呈线性分布的遗产地来说是一种较新的保护方法。长城作为典型的线性遗产,其本身就是遗产廊道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其历史文化价值是极高的。通过借助遗产廊道的保护方法恢复长城及其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向世人展现完整的长城。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县,在某些区段的长城无人管理,受损严重。为了避免人类活动和自然侵蚀对长城的破坏,建立专门的长城管理机构对长城进行统一管理,对北京段长城的资源保护与开发负责,包括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从而促进北京段长城的旅游发展。除了建立管理机构,还需要监督机构来监管相关工作的进行。以文物局、旅游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为代表,为负责为长城遗产廊道的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长城的保护与发展。

很多学者对长城所面临的问题都做了一些论述,就目前而言,对于解决长城所面临的问题仍任重道远。在对其整体保护的基础上,重视对长城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促使其旅游开发良性发展。

开发保护对策 篇3

1.面积大且占土地面积比重大

截至2004年,全省各类湿地总面积达到365.1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87%,而全国湿地总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6%。江西的湿地总面积在全国处于前列,并且湿地占国土面积的比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湿地类型较齐全

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划分,湿地分海洋湿地、陆地湿地和人工湿地。江西没有海洋湿地,而陆地湿地的20种类型中江西有15个类型;人工湿地的10种类型中江西有8种,包括了除咸水湖和荒原湿地外的内陆湿地的所有类型,类型较齐全。

3.湿地水系完整、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

江西湿地水系是以鄱阳湖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境内的赣、修、抚、信、饶五大水系均汇入鄱阳湖而进长江,湿地水系非常完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4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江西境内的河流湖泊水质基本良好,除极少数流经城市和工业集中区的河段外,绝大多数达到国家Ⅱ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4.湿地生物资源丰富

江西种类繁多,面积巨大的湿地,成为野生动植物迁徙、繁衍生息的优良场所。江西湿地中有湿地高等植物127科、332属、697种,上了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12种。尤其是鄱阳湖珍稀水禽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鄱阳湖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有310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四分之一,属国家级保护的动物有白鹤、白头鹤、灰鹤、大鸨、白鹅雁等51种之多。

二、江西湿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围垦和无序开发造成湿地面积萎缩

江西湿地大规模的开发是在最近五十几年,开发的目标是以农业生产,特别粮食生产为主。为满足建国后人口剧增的需求,不得不倚重于省境内丰富的湿地资源,尤其是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全省掀起向湖泊要耕地的高潮,湿地呈现出无序围垦和过度开发的状态,湖泊面积急剧减少。以省内最大的湿地鄱阳湖为例,从1954年到1976年这22年间,湖面面积累计减少1245km2,年递减达56.6km2,速度惊人!

江西省同时也是我国血吸虫病的高发区,为了消灭钉螺,在一些重点疫区不得不对湿地进行排涝和围垦,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仅鄱阳湖区域由于对钉螺的控制而减少的湿地面积达600km2。进入20世纪80年代,对湿地的围垦以水产养殖为主。改革开放后,全省的城市建设进入历史最快发展时期。城镇化导致围湖造地,河道淤塞,市区及周边农村的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2.湿地环境污染逐渐加大,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近年来,江西经济开始进入快车道,自“九五”以来,全省GDP一直保持9%以上的递增速度,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湿地受到其周边地区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与生活消费污染的影响不断加大。如:鄱阳湖湿地虽然总体环境尚好,但近年来局部污染逐渐加重,“九五”期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全湖平均有64.2%的断面为Ⅱ类水,30.5%的断面为Ⅲ类水,劣于Ⅲ类水的超标断面占到5.3%。

同时,环境污染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出现,使浮游生物单一,甚至出现藻类爆发性增殖,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降低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总磷浓度来看,省内最大的湿地鄱阳湖也已开始出现富营养化。

3.生物资源利用过度,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缺少全面和科学的评估,一般只注重生物资源的直接消耗价值(食物、医疗、原料等),而忽视生物资源潜在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少地区将湿地当作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免费财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竭泽而渔、滥采滥挖、随意捕猎现象很是普遍。如:在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每到秋冬季,渔民就挖开湖堤放水捕鱼,即所谓的“堑秋湖”,对湿地生态带来严重影响。

生物资源利用过度使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面临濒危或灭绝。据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鄱阳湖有湿地植物119种,到20世纪80年代调查时就减少为102种,物种消失速度令人震惊!江豚在鄱阳湖数量不断减少,白鳍豚已濒临灭绝。生物资源利用过度也使江西的渔业资源遭到破坏,渔获物群体结构呈低龄化和个体小型化趋势。

4.湿地管理机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

湿地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含许多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如林业、农业、渔业、牧业、环保、水利等等。管理部门纷杂、众多使江西湿地的管理长期处于混乱当中,关系不顺,界限不明,湿地保护处于各自为政的尴尬境地。江西湿地管理机构普遍不健全,设置也不合理,尤其缺少综合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项的《湿地保护法》,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的江西省对于湿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长期处于空白。2005年,《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江西省成为继黑龙江省之后,全国第二个通过地方性法规保护湿地的省份。然而,法规条例在实施时依然存在问题,对湿地的界限不清——到底哪块是湿地没有明确界定,很难达到治本的目的。除鄱阳湖,东江源外,江西境内的其他湿地基本上没有立法保护,处于非严格意义的保护状态,仅限于一般的行政保护性管理,亟需进行开发、利用、保护等多目标并行的科学管理。

三、江西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湿地的基础研究、科研监测

江西省的湿地研究基础薄弱,湿地专门研究机构较少,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国家级的研究队伍。长期以来,江西在湿地科学研究方面获得国内外的资助相对较少,本省的科研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江西湿地研究的深入开展。

从现实情况看,迫切需要加大对湿地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需要整合研究机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尽量避免研究项目的重复和缺少创新,要加强对湿地资源可持续高效经营的原理和技术的研究,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和衰退规律,提出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的生物对策、技术和措施,建立健全湿地监测和评估系统等等。

2.加强和完善湿地立法工作,建立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截至2004年,政府已颁布了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15部,法规18部,然而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统一的湿地保护法。针对这种情况,江西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先行制定地方湿地保护法规或条例,来对本省丰富的湿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目前,鄱阳湖湿地、东江源已有法规出台,但江西境内的绝大部分湿地还处于法律真空状态。随着江西经济近年持续快速增长,对湿地资源的影响程度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需要在全省逐步建立完整的湿地法规体系。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部门各级湿地管理机构。与此同时,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协调和管理部门,也即成立湿地综合管理部门,统筹兼顾地进行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江西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3.加强湿地环境宣传和教育,实现公众参与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资源合理利用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和管理决策者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因此,应通过教育设施和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效益的认识,强化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环境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湿地及周边的居民,他们的行为对湿地资源有直接重要的影响。近50多年来,在江西广大的湖区,人口已翻了一番多,并且贫困人口比例高,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给当地湿地保护带来难度。应当重视对这部分人口进行湿地保护法规、条例的宣传以及湿地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

4.转变湿地利用模式,开展湿地生态农业

江西传统的湿地利用多以扩大耕地为主,这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其环境功能遭受一定的破坏。湿地开发的强度必须在湿地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内。把对湿地资源的粗放型开发模式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开发模式是实现江西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当前,应当积极引导农民退耕还湖,适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水产养殖、果树栽培等为主的生态农业,应成为江西湿地开发的重要模式。另外,还应开展多种途径的资金筹措,推广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尽量使工业占用的湿地能够置换出来,逐步恢复其优良的自然生态功能。

5.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具有潜在的旅游资源的功能,在旅游娱乐和美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旅游业较其他产业有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低的污染,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

江西优良的湿地生态环境为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的鄱阳湖、五大水系湿地、山间的飞瀑深潭、清溪碧泉等都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南昌青山湖、新余仙女湖,东江源区三百山风景名胜区都是对湿地旅游资源进行成功开发的例子。

开发保护对策 篇4

1 海岛的独特性及其重要价值

海岛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既不同于陆域, 也不同于海域, 而是兼有陆域、海域的双重特性。海岛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海岛陆域资源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港址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 海岛滩涂资源有滩涂土地资源和滩涂生物资源, 海岛水域资源有渔业资源、海洋能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水和水域空间资源, 海岛气候资源有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等。基于此, 一方面海岛在海洋生态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 海岛蕴藏的丰富资源可为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然而, 海岛一般面积狭小, 地域结构简单, 其中生态系统食物链层次少, 复杂程度低, 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小, 生物物种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关系简单, 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稳定性差, 易遭到损害, 因此任何物种的灭失或者环境因素的改变都将对整个海岛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 而且其生境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或根本不能恢复。

2 广西海岛资源的特点

1) 在地理分布上, 分布于远海的海岛少, 只有涠洲岛和斜阳岛, 其余均分布于3海里以内的近海和港湾, 易于开发利用的同时,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2) 在岛屿面积方面, 超过10平方千米的海岛只有3个, 最大的涠洲岛面积为24.98平方千米, 其次为渔岛面积为12.44平方千米, 第三是龙门岛 (含西村岛) 面积为10.22平方千米, 其余均为小于10平方千米的小岛, 占海岛总数的99.5%。

3) 在气候环境方面, 广西海岛所处的北部湾北畔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全年平均日照为1 801小时, 日照率41%, 年平均气温22.3℃;最冷为1月份, 平均气温14.4℃, 历史最低温度2.1℃, 最热为7月份, 平均气温28.4℃, 历史最高温度35.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使广西海岛十分适合开发旅游休闲度假。

4) 在地表构造方面, 海岛表层以基岩石、沙岩石和赤红壤居多, 其次为风沙土、滨海盐土和火山性薄层土, 水稻土较少。

5) 在植被方面, 有植被的海岛多, 无植被的海岛少, 有植被的海岛占海岛总数的85%。植被类型共分为10大类18个林系, 林木资源丰富。

6) 在社会属性方面, 人居岛少, 无居民海岛多。在广西海岛总数中, 人居海岛有8个, 占海岛总数的1.3%, 无居民海岛有616个, 占海岛总数的98.7%。

7) 在开发利用程度方面, 已经开发利用的海岛多, 尚未开发利用的海岛少。在港湾内的海岛由于离陆较近, 易于开发利用, 如, 钦州市龙门群岛和防城港市渔群岛等, 大部分已经被开发用于城镇和港口码头设施建设等。

3 广西海岛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3.1 海岛用途多元化, 但开发利用主体单一

目前, 广西海岛开发主要用于城镇建设、港口设施、旅游、围海养殖和农林种植等, 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用于城镇建设的有钦州市龙门群岛等, 钦州市龙门群岛于20世纪60年代就被开发建设成为军港, 现为钦州市钦南区龙门镇政府所在地, 常住人口接近1.5万;用于港口设施建设的有防城港市渔群岛, 现已开发建设成深水良港, 年吞吐能力已接近4 000万吨, 预计全部建成后可达亿吨, 并成为我国沿海14个主枢纽港之一;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有北海的涠洲岛和斜阳岛, 钦州的麻蓝岛和龙门群岛 (72泾) 等, 其中涠洲岛面积24.98平方千米, 已建设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和海底珊瑚公园等;用于围海养殖的有防城港珍珠三岛和钦州市72泾等,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当地群众就开发其用于围海养殖。此外, 还有部分海岛被沿海群众开发种植松树、速生桉和农作物等。虽然海岛用途呈现多元化态势, 但开发利用主体仍较为单一, 主要是沿海渔民群众自发进行, 政府部门仅投资于港址资源或者旅游资源丰富的少数海岛, 企业主体也相对欠缺。由于海岛开发利用主体单一, 社会融资渠道不通畅, 科技和资金实力不强, 开发效果不理想。

3.2 海岛开发利用程度高但缺乏规划, 资源利用率较低

目前广西的海岛, 尤其是近岸岛屿基本上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开发状态中, 开发利用程度高, 但资源利用率较低。一方面海岛开发基本以传统农业和渔业为主, 处于粗放型状态, 集约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是海岛开发缺乏规划或者规划不当。如, 有的群众为了一些眼前利益, 肆意开采岛上砂石和土方进行圈海养殖, 既破坏了海岛岸线资源又损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又导致养殖效益逐年下降, 许多虾场被闲置和荒废;有的群众开发海岛用于农林种植, 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 种植作物单一, 后业管理缺失, 产出不高;对于旅游资源较丰富的海岛, 由于缺乏规划和论证, 一些房地产公司以旅游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占用海岛, 浪费海岛资源;对于一些用于城镇建设的海岛, 由于当地有关部门没有长远考虑, 多采用填海和修筑非透水构筑物等方式将海岛连陆变为半岛, 而如此一来, 岸线资源受损毁严重, 港湾纳潮量减少, 港口管理部门和有关企业每年都需要斥巨资用于航道疏浚, 得不偿失。

3.3 海岛保护和管理方面法律、法规欠缺,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目前广西还没有关于海岛利用、保护与管理的综合性法律或者政府规章, 对海岛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分别适用《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以及相关法规、规章。这与海岛在政治、经济和国防安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不相符, 因此, 制定一部海岛利用与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势在必行。在海岛管理体制方面, 目前广西的海岛是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工作需要进行分别管理, 无主管部门牵头, 反而变成无部门管理。有的职能部门按职责管理海岛的某些要素, 而由于海岛的自然属性较为特殊, 事实上无法进行管理。因此,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海岛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加强海岛管理的必要条件。

3.4 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缺乏法律制度, 主管部门不明确, 海岛开发秩序混乱, 目前广西海岛开发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经到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程度。如, 广西沿海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和改善交通, 修筑海堤式的实体坝连岛工程, 人为改变了海洋水动力环境和海岛的自然性状, 阻碍了海洋生物的回游与繁殖, 造成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给海岛生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而由于监管不到位, 沿海一些群众或者业主法律意识淡薄, 为了牟取眼前利益肆意炸岛并开挖岛屿上的矿石和泥沙等资源, 海岛资源被蚕食。

4 广西海岛开发利用管理的几点对策

4.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理顺海岛开发管理体制是规范管理海岛开发与保护的根本

对于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 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海岛立法, 确定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管部门、审批流程和海岛权属管理等事项, 把海岛开发利用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国家海洋局正着手出台《海岛法》及一系列规范性文本, 这是海岛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趋势, 广西应审时度势, 在积极配合国家立法的基础上, 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 加大力度, 尽早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海岛管理规章。

4.2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是海岛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的原则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这已经形成共识。海岛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禀赋, 始终是海岛资源最弥足珍贵之处。广西海岛处于亚热带海域, 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拥有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珍贵的生态体系, 广西北部湾海域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沿海的一片净土”, 因此, 在开发利用海岛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不能一味追求近期效益而牺牲生态环境。对于一些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科考价值或者具有国防和海洋权益意义的特殊海岛 (如, 基点岛等) , 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 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 限制或者禁止开发。

4.3 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是科学利用海岛资源, 提高海岛资源利用率的有效保障

首先, 要全面摸清海岛资源家底, 启动海岛岸线修测工作, 为无名海岛命名, 编制海岛名册, 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其次, 编制海岛保护开发利用规划。海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或者不科学利用, 主要原因是缺乏海岛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划是一个充分评估海岛资源, 统筹协调和寻求最佳利用方式的过程, 是科学利用海岛资源和提高海岛资源利用率的有效保障。编制海岛利用规划一定要立足于海岛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协调好海岛开发与周围海域开发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海岛开发与相邻陆域开发之间的关系;编制海岛保护利用规划要放眼全局, 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如, 有的海岛自然风光秀美, 有的海岛港址资源突出, 有的海岛矿产资源丰富等, 需要进行充分评估和论证, 寻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最佳平衡点。

4.4 培育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做大做强海岛经济是确保海岛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西是既沿海又沿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海洋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南珠文化、疍家文化和京族民风等, 而这些海洋文化和民俗民风往往与海岛紧密相连, 如, 防城港市的京族三岛是我国京族人民的唯一聚居地, 该族有弹奏独弦琴和唱哈等习俗。在海岛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应注重培育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提升海岛开发利用的文化品位和内涵。与此同时, 海岛开发利用必须引进资金和技术, 鼓励海岛投资多元化, 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企业资金, 或者是政府部门投资, 只要能保证海岛开发利用高效持续进行和有利于海岛开发产业化发展的都应当鼓励。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才能让海岛资源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造福沿海人民。

参考文献

[1]管华诗, 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开发保护对策 篇5

作者:沈兰虎

近几年,全国各地十分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成了一个独特旅游品牌。宁陕是“安宁陕西”的重要战略要地,是陕西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具有开发红色旅游的条件和潜力。

一、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现状

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首先要摸清红色旅游资源的底子和现状。经党史部门普查,全县共有革命遗址遗迹19处,按历史时期分,土地革命时期14处,抗日战争时期2处,解放战争时期3处。按类别分,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4处。即宁陕土地委员会旧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鄂陕特委两河会议旧址、鄂豫陕特委及宁佛(周)工委旧址、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江口抗日抗捐军旧址、江口乡农协会旧址、竹山乡农协会旧址、小川乡农协会旧址、黄金乡农协会旧址、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军部旧址、宁陕四亩地党支部旧址、四亩地汉南交通站旧址、中共东江口中心县委旧址。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处,即红军攻打老城旧址。革命领导人故居1处,即何振亚将军故居。烈士墓1处,即林口子烈士墓遗址。纪念设施2处,即新场乡红军标语遗址,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烈士陵园。以上19处遗址遗迹,除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烈士陵园(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开发和利用较好外,其他遗址均未开发利用,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从普查结果看,宁陕县革命遗址遗迹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缺乏有较大影响力的革命遗址遗迹。二是这些遗址遗迹大多在西部的蒲河、东部的江口一带,分布分散,当地经济欠发达,且大多不在交通主干道沿线,这给维护修缮和参观游览带来困难。

造成当前遗址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地保护利用规划。特别是历经“文革”非常时期的破坏和近期的民居改造,一些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损毁严重,许多陈列物品遭遗弃或损坏,或散落民间不知去向。有些遗址(如四亩地汉南交通站旧址、鄂豫陕特委及宁佛(周)工委旧址、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虽然尚有部分原建筑,但因年久失修,已面目全非;有些(如新场乡红军标语遗址、东江口抗日抗捐军旧址、鄂陕特委两河会议旧址等)大部分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仅存原墙基或断壁残垣。诸如上述,如不及时进行修复完善,加以正规保护,无论是观光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都将无从发挥,不但不能将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也将给党史和党建工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二是由于没有把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发展地方经济进行统筹考虑,特别是没有与发展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缺乏长期建设性规划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导致这些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工作始终处于个别部门独立支撑的局面,其他部门缺少配合,社会各界没有响应,每年有限的经费不过是杯水车薪,从而普遍陷入严重的资金困境,这是造成大量革命遗址遗迹现状堪忧的最根本原因,亟待倾力挽救。

二、保护和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全县应该把党史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与发展旅游产业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筹起来,通过合理运用

市场化手段,实现包括革命遗址遗迹在内的党史资源的全面保护、充分利用和良好传承。为此建议:

一是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正盘子。根据已经普查出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现实情况,要尽快制定全面、科学、周密的保护和开发建设规划,着眼于构建“宁陕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就各类革命遗址遗迹的维护修缮,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考证,以及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的规范整治做出统筹安排。按照“紧急启动、稳步推进、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使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作初见成效。

二是要普遍建立革命遗址遗迹政府专项保护制度。要有效整合宣传、党史、文物、旅游和民政部门的管理职能,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方式,加大对各类革命遗址遗迹的行政保护力度,杜绝各类人为破坏损毁现象的发生。

三是要区别革命遗址遗迹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采取保护利用措施。对于原建筑尚存且有较大教育影响力的革命遗址遗迹,要优先进行修缮,尽量恢复原貌,尽快收集、抢救内部陈列物品,并建立定期保养制度;着眼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可附属建立党史教育场馆,逐步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原建筑物已不存在的革命遗址遗迹,短期内可依托附近学校、村委会活动室举办图片展览,进行党史宣传教育,待资金筹集到位,再行原貌恢复乃至开发拓展等工作。

三、保护和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的对策

(一)围绕一个中心。做好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工作,要围绕一个中心—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之一,是建设旅游强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革命遗址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红色旅游的发展。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开发、保护革命遗址。要把是否有利于红色旅游发展这个理念贯穿到对革命遗址开发保护的全过程,落实到开发保护的每一个环节。

(二)把握两个结合,抓住两个重点。把握两个结合:即在着力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向红色文化资本转变时,一要把红色文化保护和开发与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结合起来;二要把红色文化保护和开发与宁陕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开发结合起来,这是宁陕县革命历史遗址保护与开发措施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抓住两个重点:革命遗址是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着林地整合、新村建设等等。这些都与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革命遗址和人文历史资源的破坏已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全力保护和合理开发是当务之急。但是,如果粗放式开发,会加重革命遗址和人文历史资源的损失,革命遗址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应该杜绝为保护而保护,为开发而开发。必须树立为保护而开发的理念。革命遗址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只有如此,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完全得到统一。因此,抓住开发与保护这两个重点,必须要站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

(三)严格三个程序。普查、规划、建设。目前该县档案史志局已经对全县的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并已上报省、市业务部门

列入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但如果不对全县的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搞一个全面的规划,那可能会耗资普查功亏一篑。在规划方面建议: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根据革命遗址的社会效应、革命遗址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规划,该保护的重在保护,该开发的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不做得不偿失的事。二要坚持梯次推进的原则。当前,宁陕县的财政还很困难,如果全都进行保护开发,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可能难以承受。要根据轻重缓急,制定规划,急需保护的,先要保护好;条件成熟的,可以开发的就尽快开发建设。三要坚持节约的原则。要把资源的节约和资金的节约作为制定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四)采取四种方式。一是买。通过对全县的革命遗址普查登记,了解到大部分革命遗址要么原址已经重建了,要么已经是私人的财产。比如: 宁陕土地委员会旧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军部旧址、鄂陕特委两河会议旧址、鄂豫陕特委及宁佛(周)工委旧址、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江口抗日抗捐军旧址等,现在都已归私人所有,对这些遗址,建议采取买的方式收回,然后加以修缮或开发重建。使其发挥革命遗址应有的作用,让后世子孙了解这段历史。二是租。在普查登记中发现,有极小部分革命遗址,现在已改变做其它用途,这类地方可以修复后租用,作为参观革命遗址的一个景点。三是建。目前,该县的5处革命遗址,绝大多数已经面目全非,一部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一部分虽留下遗迹,但没有可看的东西,发挥不了应用的作用。比如何振亚故居、新场乡红军标语、黄金乡农协会江口乡农协会、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鉴于其形

成的历史背景,其地理位置极佳,建红色旅游点后能与江口烈士陵园形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有必要进一步新建完善园内设施,建设成“宁陕解放烈士纪念馆”,使其成为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四是收。在普查登记中发现,部分革命遗址,现在属于政府单位所有。如江口中学、高桥小学就是中共东江口中心县委和江口乡农协会原址,政府可以向上争取资金择址另建学校,恢复历史上有影响的文物建筑。在普查登记中发现,民间还散落着许多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实物,可以采取以乡镇为单位收集征集的方式,把它们集中起来,以备建馆陈列之用。

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篇6

世界遗产在中国

记者观察:请问你怎么看我国近几年的“申遗热”?

满宏卫:“申遗热”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事情。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而建立的世界遗产机制项目。从这个项目执行这么多年的效果来看,应该说,我们把世界各地最能代表人类文化的、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品质的资源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保护得很好。

世界遗产的申请成功本身对遗产保护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得到很多如资金、专家等方面的支持。因为世界遗产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与监管制度,所以,一旦成为世界遗产项目,对景区要求的标准就会大大提高,管理、保护都会进入一个很高的层面。

与此同时,在国际知名度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因为成为世界遗产的标准很高,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景点就是世界级的,能够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就是对这个景区至高无上的肯定,相当于赋予景区一个金色的光环,获得一张面向世界的名片。

作为旅游部门,我们希望我们的遗产项目越来越多,越多越好。当然,申报世界遗产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门槛太高了。

景区不怕出名

记者观察:如果景区知名度突然暴增,是不是对景区的承载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

满宏卫:这个命题需要很多前提条件。首先要看景区容量的大小,如果游客数量超出景区的容量,肯定会对景区产生很大压力,甚至破坏。且不说景区,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酒店的最佳开房率是85%左右,最好不要超过88%。如果酒店的开房率是99%,只剩下最后一间房周转,对酒店的硬件、服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景区同样如此。

记者观察:丽江、平遥古城等景区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都曾面临游客的暴涨。与此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没有跟上,导致平遥城内出现了游客无店可住的情况。这对景区来说是个很尴尬的情况吧!

满宏卫:首先,申请世界遗产和游客猛增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其次,申请世界遗产成功了是一件好事。我们怕什么呢?怕保护不了?

怎么让景区配套更合理,是一个规划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不是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才出现。但是,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景区知名度提高了,自然会得到游客更多的关注。这就像是一个人,能说你千万不能出名啊,出了名记者就全都来了,到时候你没有办法安心做你的事情了。

申请世界遗产提高了景区的品位,提高了国际知名度,不能说是坏事。

记者观察:为了方便游客上下山,很多景区比如泰山修了索道,这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你怎么看?

满宏卫:其实,这已经是很老的观点了。当年泰山修索道的时候,有些专家就说不能修,理由有两个:一个是修索道会破坏植被;另外一个是,修索道后运载能力提高了,会有更多的人停留在山上,对山上的环境、生态、文物都会造成影响。

但是,看看泰山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两条索道运转,会是什么样子?不仅泰山,黄山、峨眉山都有索道。在阿尔卑斯山两端有两千多条索道。因为我们需要有运载游人的工具,如果不修索道,而是修条公路上去,对环境的破坏会更大。所以说,索道是最好的选择。

不能修索道都是一些老专家的说法,但是,现在看,他们提出的问题还是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看现在,就能证明当年的说法并不准确。

记者观察:之前有媒体报道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中国的故宫、三江并流等6处世界遗产因保护不当被黄牌警告,有这种情况吗?

满宏卫:这是从权威部门得到的信息吗?据我了解,故宫没有被警告,三江并流也没有被亮黄牌。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网站就会发现。

为景区减压并不难

记者观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景区解压呢?特别是在“黄金周”这样的旅游旺季。

满宏卫:“黄金周”这样的游人出游密集时段,大量游人聚集在景区,一方面影响游客游览质量;另一方面,景区压力肯定会大增。景区都有固定的可承载力,超过了肯定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形成这个问题有很多具体原因,对游人的疏导,线路、游路的设置,有很多办法是可以将密集人流对景区的压力减到最小的,限制人数就是个很简单的做法。比如布达拉宫每天只允许2300人参观,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像法国的凡尔赛宫、卢浮宫,在景区开辟若干条不同的游览线路,每天开放不同的线路,规定某些区域是不能随便进入的,这样不就错开游览时间了么?不就把人流疏导了吗?

很多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动脑筋思考的。布达拉宫限制人数是我们中国人简单的做法,不聪明,我并不十分欣赏这样的做法。我曾经建议,在布达拉宫中可以设计A、B、C等几条不同的线路,每条线路的游览时间规定为20分钟,即便游人想多停留,线路走完了也不得不结束游览。加快游客游览速度就可以实现增大景区承载的效果。这些完全是制度设计中可以做到的。

同样,针对故宫或者其他景区的特点,也完全可以采取限制票数的做法。或者也在里面改一下游览路线,缩短游览路途,提高游人流动量。自然就降低了景区的承载压力。

记者观察:很多景区纷纷涨价,说是为了提高门槛,降低客流量,以达到对景区保护的目的。你觉得这种方法效果好吗?

满宏卫:我不赞成提高门票价格。很多外地游客那么远来了,会因为提高100元、200元而不进去了吗?比如人们来到北京,怎么能不去故宫转转呢?那样是堵,不是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而且,公共资源还有一个公共性,单纯地依靠涨价来提高游人游览的门槛,损害了景区的公共服务性,制造了新的不公平。所以,当前很多部门是不赞成门票涨价的。

中国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大众旅游的时代,需求是不可挡的。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怎么疏导的问题,而不是让大家都回到家里去,不要出来了。

记者观察:门票涨价谁说了算呢?

满宏卫:景区自己说了算。

记者观察:没有一个管理部门来平衡吗?

满宏卫:每个景区的管理部门是不同的,比如建设部门、林业部门、文物部门、文化部门,还有地方政府,唯独没有旅游部门。

旅游开发对遗产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记者观察:旅游开发会对遗产保护产生多大影响呢?

满宏卫:开发和保护根本就不是相互冲突的一组矛盾。我们考虑问题的思维往往过于单一化,看一下我们的一些景点,包括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如果不开发,何谈保护?保护需要大量的财力做保障,不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怎么能保护得了?国家公共财力能拿得出那些钱吗?不可能的事情。

九寨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20年前,甚至更早一点,九寨沟仅仅就是一个伐木场,它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或者说,如果20多年前没有开发,谁又能知道九寨沟呢?这样的九寨沟就一定能保护完好吗?是不一定的。

我在西藏工作过,西藏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没有钱、没有开发、没有人去过,但是那里的自然生态一样遭到破坏,一样有很多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所以,对于开发与保护,一定要客观地去看待它。这不是矛盾的双方,不是说要开发就不能保护了,而是,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记者观察:但是,开发中即使再小心也不能保证不会对遗产造成伤害。而且,自然资源具有再生能力,但是对于文物古迹,很多一旦破坏就将成为永远的遗憾。

满宏卫:国内外有那么多珍贵的文物放在博物馆里让人观赏,如果说从保护的角度去看,就不应该放在博物馆里,博物馆有大量的人流、二氧化碳,是不可能完全恒温恒湿的,放在实验室中最好。但是文物有多种功能,比如教育功能、文化记录功能,很多功能都需要展示,旅游是最好的展示形式。旅游对于下一代,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古语中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布达拉宫,如果没有游客,就把它静静地放在那里么?它的文化传播作用,以及它的教育意义根本都发挥不出来。

我们看问题不能对立去看,开发与保护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保护的意识在开发中从始至终都要严格贯彻。脑子里一定要有保护为先的意识。这样才能开发好。

记者观察:这样说,旅游开发对保护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满宏卫:当然!开发本身同样是为了保护,我们对保护这两个字要重新理解。能说把遗产藏起来就是保护吗?我们很多文物在博物馆的仓库里腐烂掉了。这是文物部门和我们都很痛心的事情。但是没有办法,我们的技术手段达不到要求。国家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单纯指望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观察:那么如何将文物破坏降到最低呢?

满宏卫:通过市场手段,通过市场开发去促进保护。比如三星堆已经建成博物馆,让游客去参观游览。成都的金沙遗址也在对外展示。好的东西就要拿出来,我们有那么好的世界遗产,要拿它来教育下一代。这些遗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呢?仅仅让它存在吗?当然不是。我们要让它的内涵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记者观察:但是经济利益不应该被提到最重要的位置。

满宏卫:这是肯定的,经济肯定不是开发的目的。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有它特有的功能,能形成很好的造血机制。

记者观察:有关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其他国家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或者警醒的经验教训?

满宏卫:国外的世界遗产有保护得很好的,也有保护得不好的,就像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巴厘岛,保护得都不如我们好。像黄山、九寨沟、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等,我们就保护得很好。

记者观察: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对“申遗”的狂热是没有问题的。

满宏卫:申遗是好事情,因为遗产要求的高标准,我们就要为自己提更高的要求。初衷是好的,客观效果也是好的。但是,发展中肯定是有经验和教训双重存在的。三匹马拉车,一匹马跑快了,另外两匹马步伐就会显得凌乱。但它不是坏事。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

记者观察:所以山西的五台山为了“申遗”投入巨资是值得的。

满宏卫:对。这说明我们成熟了,我们的管理者很有眼光。我们将眼睛瞄向了世界,瞄向了未来。

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绝大多数景区因为开发,环境、生态,包括文物景观自身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大家都来申请世界遗产有什么不好呢?

我希望我们的国家有50处、60处、80处世界遗产,越多越好!

相关链接:中国与世界遗产

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同年12月22日,经全国人大六届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批准加入该公约。1987年,我国正式开始申报世界遗产。

目前我国已申报成功世界遗产35处。其中文化遗产24处,自然遗产6处,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文化景观1处。数量居世界第3位。

中国世界遗产名单

文化遗产:故宫 颐和园 长城 天坛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 平遥古城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丽江古城 苏州古典园林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大足石刻 武当山古建筑群 莫高窟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龙门石窟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 青城山-都江堰 皖南古村落 云冈石窟 澳门历史城区 河南殷墟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开平碉楼与村落

自然遗产:九寨沟 黄龙 武陵源 三江并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喀斯特

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 黄山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武夷山

文化景观:庐山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 古琴 蒙古族传统长调民歌

相关链接: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的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注意到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另一方面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而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丢失都会使全世界遗产枯竭。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虑到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这些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得以留存。于是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世界遗产的评定: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对策建议 篇7

1 生态旅游保护开发现状

1.1 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生态旅游的开发应保持度, 重视旅游资源内涵性发掘, 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性, 体现生态旅游同传统旅游间的差异性。目前, 生态旅游开发还没形成固有的发展模式, 对生态旅游的形式和内容的挖掘深度还不够, 对于那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内容, 即将消失的自然生态内容还没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生态旅游开发上, 参与者的责任和行为意识没达成统一, 短期经济利润的驱使下很容易忽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2]。就目前的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而言, 应该以大众监督和制度的约束提升开发商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实现生态旅游的多种价值。

1.2 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应把握一定原则性, 生态旅游同传统旅游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注重享受的过程, 注重对自然和文化内容的感受程度, 并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应该遵循可持续性、科学性和价值多元性的原则, 在自然承载能力范围内, 以改善环境、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为目标进行资源的建设和开发[3]。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应该有详细的科学规划, 不仅在开发的内容上、开发方式和参与者的选择上都应该细致的思考。生态旅游所体现的价值是多元化的, 从参与对象来看, 开发者能够获取经济效益、为生态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做出努力。

2 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建议

2.1 注重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

2.1.1 植被资源

植被资源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植被资源的形成是依靠多年的积累, 很多稀有的植物种类逐渐消失。植被资源在生态景观中起到参观性和绿化性的作用, 对于自然环境的调节有很重要的作用, 植被资源的保护利用应该尽可能的创设自然的环境条件, 对于树木、花草品种按照习性和光照和水分这些植被生长的需求性应该有所了解, 将植被资源尽可能的以作为原生态的样貌呈现给大众[4]。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前提是不破坏其生长的生态环境, 以最佳的形态进行展示。

2.1.2 动物资源

近年来,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类正在不断增加, 因此, 对动物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已经是迫在眉睫。动物资源包含的种类繁多, 陆地、海洋和飞行类的动物都在如何在旅游环境中得以生存是生态旅游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动物园生态旅游模式为例, 人们主要是以观赏性为主, 很多动物园都有动物表演的内容。动物参观的过程不仅是认识动物的过程, 还是了解自然的过程。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应该重视对于动物的保护, 对于动物生存环境的建设, 应该从动物的自然性出发, 在参观中进行教育和宣传, 让大众感受动物的成长环境, 知道更多的动物知识, 以保护和关怀的情感去了解自然, 保护动物, 达到生态旅游的目的。

2.1.3 水资源

水资源是生态旅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不同地域的地貌特征呈现都有所不同, 水资源呈现体现在江、河、湖、海中, 人们可以通过观赏和活动项目的参与去感受, 去欣赏。很多城市都建设有专门的水上乐园的游乐场所, 利用地域的优势性, 发掘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但以水资源为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应该重视对于水质的保护, 对于有污染性的、透支性的开发行为应该明令禁止。同时, 对于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也应该进行教育和引导,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1.4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进行设计和安排, 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数量正在减少, 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很多开发上在没有合理的设计和规划的基础上就占用耕地资源建造旅游产所,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旅游的发展就是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对于原始的地缘地貌进行设计, 尽可能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土地资源优化设计, 让每一片土地都能够实现最为合理的价值。

2.1.5 大气资源

大气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大气的污染已经造成了恶劣的后果, 雾霾现象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过。生态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应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对于污染排放和废气排放这些现象应该实现监督, 通过城市绿化设计还大家一个湛蓝的天空, 让人们能够在清新、干净的环境下享受自然的馈赠。

2.2 注重资金和人才资源的投入

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需要多方的参与合作, 生态旅游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才的参与, 人们在看到生态旅游巨大的市场潜力的同时, 也应该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社会责任。通过社会性的企业、个人的参与, 以专业性的人员和机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以加强对于生态旅游的基础环境设置相关内容的开发和设计, 提升生态旅游的舒适程度, 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2.3 注重地域特色生态文化的挖掘

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发展涉及到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设计, 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 挖掘其旅游价值, 通过旅游景观的开发和建设, 形成在观赏性和游玩性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呈现。生态旅游应该注重对于生态文化本身的价值的挖掘, 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内容、文化景观和文化习俗这些内容的价值实现传承和保护, 体现生态旅游的教育意义, 让更多人通过生态旅游去感受文化、享受文化成果, 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价值。

2.4 注重政策和法律规范的引导

生态旅游的应该注重对于区域的保护, 尤其应该明确责任的归属, 实现定点的责任管理。生态旅游从生态保护入手, 对于地域性的文化、自然环境、信仰和习俗这些内容应该予以保护和尊重。尤其在注重政策和法律的相互作用, 对于造成生态污染和破坏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 对于造成负面旅游形象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 将生态旅游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游客的心中。在政策上, 应该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设环境的保障, 对于做出贡献的生态旅游发展地区进行奖励, 实现对于生态旅游优秀发展模式的推广, 以政策和法律的结合实现张弛有度的管理。

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产业内容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近几年, 生态旅游受到了大众的追捧, 在生态旅游过程中, 人们多重需求得到了满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在保护性开发中获得最大的生态价值是本研究的重内容。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且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对策, 为拓展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发展思路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忠超.长白山生态旅游产品保护性开发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 .

[2]裴敏莉.刍议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思路与对策[J].中国商贸, 2012 (10) .

[3]苏晓琳.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2) .

开发保护对策 篇8

近年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 尤其是煤矿、铁矿、石油等资源已成为人类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 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把双刃剑, 在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例如:对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 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酸雨;对金属矿藏的开采利用, 会造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在对地下矿产资源挖掘时, 很容易造成滑坡与塌陷。如我国的煤炭大省山西省, 煤炭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6.5%, 范围遍及85个县。每年因采煤而引起的裂缝变形、突瓦斯、地面坍塌、突水等地质灾害, 经济损失非常惨重[3,4]。因此,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 应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达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1.1 严重污染水资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用水量越来越大,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干旱缺水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影响, 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都对水资源的取用、防灾减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水资源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5]。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大量开采的今天, 水资源保护更加重要。在矿产资源开采时, 需对处于地下水位之上的矿体进行开采, 在开采前需将矿坑进行疏干排水, 因此导致地下水下降数十米乃至几百米, 严重破坏了矿区周围地下水资源的平衡, 进而影响周围居民用水。据相关资料报道, 黑龙江省的双鸭山、七台河、鸡西、鹤岗4个煤城已形成676 km2的疏干区, 严重影响了城市供水[6], 而我国山西省因采煤造成18个县26万人饮水困难[6]。

1.2 破坏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总面积约9.6亿hm2, 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0, 人均耕地只有0.1 hm2,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近年来, 随着我国工矿业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 矿产资源开采占用了大量土地, 而土地复耕率只有10%, 比发达国家低50%[6]。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因采矿, 直接破坏和占用的土地达到140万~200万hm2, 并以每年2万hm2的速度增加[7]。

1.3 破坏植被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其周边的植被也同样具有较大的破坏性, 有关资料显示, 截至2009年, 我国有大中型国有矿山逾8 800座, 集体、个体矿山约28万座, 大中型矿山每个矿占地18~20 hm2, 小型矿山约占地10 hm2[8]。特别是在露天开采过程中, 矿山占用了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农田等, 破坏了大量天然植被[9]。当植被遭到破坏后, 由于未及时对破坏的植被区域进行恢复保护、复垦还田等措施, 或复垦还田等恢复措施程度较低, 使得植被破坏面积进一步扩大, 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区, 开矿后由于未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还会导致水土流失, 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1.4“三废”污染

除上述环境问题外, 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三废”问题。所谓矿山“三废”, 主要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矿山“三废”给矿山开采后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在矿山开采和选矿生产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虽然我国一些大中型矿山企业对矿山废水做了一定的处理工作, 但是真正做到达标和零排放的矿山企业却屈指可数, 而对于一些小型矿山企业而言, 由于废水处理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 废水得不到较高质量的处理, 导致废水随意排放, 对周边的水源、土壤、大气等造成严重污染, 进而威胁着人畜的饮水安全。资料显示, 在有色金属选矿中排放的废水因含有重金属离子、硫、磷等有机物, 对周围水资源等生态环境及人畜饮水安全带来更大危害[10]。还有资料显示, 我国矿山废渣排放量大得惊人。以矿山排放的废石为例, 每生产1 t金属或煤, 需要消耗和排放数十成百吨的矿石和废石[11]。可想而知, 近年来,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 矿山废渣的大量排放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 除产生大量废水、废渣外, 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如硫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等某些毒气, 以及在矿山采掘和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2]。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的毒气和粉尘, 由于未能得到较高质量的处理, 对周围环境、水资源、人畜生存安全等均造成了严重危害。

2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2.1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借鉴发达国家矿山保护的先进经验, 如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均建立有《矿山保护法》, 而我国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具有相关的矿山保护的管理法规[3], 但是并未对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具体化, 故至今没有更为详细和成文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 根据我国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 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

2.2 实施土地复垦措施

矿区土地复垦是指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 有计划地整治因挖损、塌陷和压占等被破坏的土地,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的活动[13]。目前,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矿区土地复垦方面的立法, 只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关于土地复垦的一些规定和相关条款[13];我国土地复垦主要是在基本途径方面的研究, 多集中于某单一用途的复垦, 尚未按照区域、矿业开发规划、土地破坏情况、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条件等进行复垦工作, 导致复垦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改善和恢复不明显, 复垦的整体经济和环境效益较差[13];没有详细的矿区技术标准, 而且复垦积极性不高, 复垦意识有待于提高[13]。

鉴于以上存在的各种矿区土地复垦方面的问题, 实施综合性的土地复垦措施势在必行。一是国家应专门出台矿区土地复垦的法律, 使得在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时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在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时, 不能只从单一的复垦途径开展工作, 应从多方面出发, 综合进行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三是制定详尽的矿区技术标准, 并提高复垦积极性。只有积极全面地实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后的土地复垦工作,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

2.3 开发与保护并行

矿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例如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植被等的破坏, 以及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因此,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时, 应本着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 即在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 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在开发前, 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 对矿区及其周围环境认真进行勘查, 特别是地质条件的勘查工作;在开发过程中, 应尽可能较少地占用和不占用已有的耕地、农田、植被区等, 对开发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遵照排污标准进行处理。在开发后, 应及时采取措施对矿区周围的环境, 尤其是对已被破坏的土地资源、植被进行恢复, 如土地复垦措施, 可将采剥与复垦同时进行, 既降低成本, 又能使破坏区域及时恢复绿化。

3 结语

开发保护对策 篇9

1 水资源及利用情况

1.1 水资源概况

流经盘锦市的大小河流有21条, 地表水发育, 年水资源总量为3.36亿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径流量2.43亿立方米, 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67亿立方米, 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水量0.74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3m3, 是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30, 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8, 是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3, 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的总补给量来源是大气降水, 全地区年均降水量623mm。盘锦市水资源量见表1, 年平均降雨量见表2。

其中一级河流有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和大凌河等4条。辽河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的光头山, 总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 河道全长1 390km, 其中, 盘锦境内长度116km, 流域面积2 52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6.91亿立方米。浑河、太子河在三岔河汇合至入海这一段称为大辽河。是海城与大洼县的一条河界。总流域面积1 962km2, 河道全长95km, 其中, 盘锦境内长度95km, 流域面积1 09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5.56亿立方米。绕阳河发源于阜新县骆驼山, 主要支流有东沙河、羊肠河及西沙河等, 流域面积10 438km2, 河长290km。盘锦市境流域面积867.8km2, 河流长71km。大凌河发源于凌海县, 总流域面积23 562km2, 河流全长403km, 盘锦境内长度22km, 流域面积13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2.64亿立方米。全市流域总面积6 243.34km2;另外, 盘锦市共有水库6座, 面积75.7km2, 总库容15 474万立方米;还有景观水面积4.59km2、湿地面积12.8万公顷。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在第四系地下水, 可开采量每年为25 517.73万立方米, 第三系明化镇组地下水可开采资源为每天22万立方米、馆陶组地下水为21万立方米。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地表水水资源主要用于盘锦市农业生产水田1 107.57 1km2、旱田256.258km2、苇田灌溉722.163km2和城市景观用水4.59km2, 由于区域内流域水质均为超Ⅴ类水质, 所以只有少量地表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地下水资源主要用于居民生活用水, 盘锦市共有8个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分别开采, 石山水源地12眼井4万立方米/d, 高升水源地4眼井3万立方米/d, 大洼水源地7眼井1万立方米/d, 兴一水源地5眼井5 000m3/d, 兴南水源地4眼井2 300m3/d, 盘东水源地12眼井3 600m3/d, 台安水源地25眼井3万立方米/d, 右卫水源地11眼井3.3万立方米/d、右卫开采的地下水有88%用于工业。另外, 农村地下饮用水源有38个用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还有个别企业有自备井开采地下水, 用于工业生产。盘锦市通过节水方案的全面开展, 使地下水位保持相对平稳。

2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2.1 完善法规和制度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

盘锦市始终把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将改善水环境质量、合理利用水资源、让百姓喝上干净放心的水、使水资源能够满足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盘锦市水资源利用的重点。为此, 盘锦市先后制定了《盘锦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条例》《盘锦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管理办法》《盘锦市湿地保护办法》《盘锦市再生水利用办法》《盘锦市再生水推广利用实施意见》等相关的地方性管理条例, 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水源地保护, 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盘锦市的城市生产生活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资源, 是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从以下方面开展保护工作。一是加强地下水水资源的规划。根据供水节水中长期发展规划, 制定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 科学地分析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开采潜力, 制定了地下水中长期开采方案, 针对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治理和保护措施, 为盘锦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编制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规划保护农村重点水源地, 从而为开展水行政执法、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监管, 严禁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开发新建项目。从源头控制和防范对水源地的环境污染。规划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设立标志牌或围栏。定期巡查, 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三是严格打井审批手续,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 规定凡是城市供水管网覆盖的区域一律不准打井。同时对自备井用水单位, 实行计划用水、装表计量、按月抄表计量, 按规定定额征收水资源费。对超计划开采的加价收费, 从而有效地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 为地下水资源的平稳开采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四是打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水环境安全。结合中华环保世纪行, 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 重点对现有的16家重点企业严查严管, 规范排污口, 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 与市环保局监控平台实现联网, 实施实时监控。并按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严禁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建厂、杜绝在其周围排污。各企业、自来水厂制定各种应急预案, 保证做到有组织、有预案地调度处理应急事件, 保障水环境安全。五是加强水源地的地下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系统, 每月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检测,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到标准。

2.3 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 节约水资源

一是实施分户计量、抄表到户, 加快公共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网漏失率, 保障供水能力。二是实施阶梯水价, 提高用水效率。为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实施对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和对行政事业、工业、经营服务业、特种行业用水的超顶额加价的水价政策, 使水价的价格杠杆作用被释放出来, 使全市的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推行企业技术改造, 推行节约用水。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提高工业生产用水利用率。另外, 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率, 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供水不足的矛盾, 这对改善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功能, 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4 发展节水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近年来, 盘锦市加快节水型农业发展,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以结构调整促节水。发展设施园艺, 推动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发展。二是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建立示范区。应用大型喷灌技术, 使农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过去单一地种植粮食改变为附加值很高的农产品生产, 科学合理地配水、配肥, 节约灌溉用水, 提高单方水的产出率。三是进行沟道疏通与治理、田间林网道路建设, 实施渠道防渗砌护, 以工程措施促节水。

2.5 加强湿地保护, 建设生态水环境

近年来, 盘锦市大力实施湿地保护工程, 全力打造“湿地之都”。在全面保护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的同时, 在辽河岸边修建人工湿地逾2 000hm2, 加强现有水库的管理, 提高库容确保生态水质安全。三是加强对湿地保护的执法监督力度。在加速经济建设的同时, 特别重视湿地保护, 坚决杜绝为短期经济发展而破坏和侵占或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盘锦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皆取自地下水, 企业自行开凿机井, 导致地下水资源开采过量, 工业企业使用地下水, 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浪费。二是现有的工业企业中, 一些企业设备老化、产品耗水量大。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化工化肥厂、造纸厂由于设备跑、冒、滴、漏造成非常严重的材料、水、能源浪费。工业废水治理及循环水利用投资不足。三是市区内的部分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各排水沟, 再生水管网建设整体滞后, 中水利用率较低。四是公众对水资源的稀缺性、保护饮用水源地和湿地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节水意识、节水自觉性还需提高。五是农业节水意识淡薄。虽然建立了节水示范区, 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政策, 但推广缓慢, 节水潜力还很大。

4 节水对策

4.1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保护首先要从源头抓起, 加强森林草地保护, 植树造林, 合理耕作, 治理水土流失, 增加植被。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严禁超采滥采。有计划地逐步关闭企业自备井, 保护有限地下水资源, 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 掌握全市水资源质量的变化, 科学利用、保护、管理好有限的水资源。

4.2 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工业企业节水

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把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促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有效建设的发展作为重大举措来抓。综合使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 完善节水管理机制和体制。适时、适度地提高水价、水资源费, 促进工业节水;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和实行节水计划的目标责任制等, 鼓励工业企业引进外资和其他资金, 开发节水技术和产品, 加速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基础上, 引导工业企业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工作, 实现废水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

4.3 加强农业节水, 提高农业用水效益

将改进灌水方法、转变灌溉方式作为实现节水灌溉和为农民减负增收的主要任务来抓。做好末级渠系配套改造, 形成循环灌溉和促使供水渠道减少渗漏, 提高水的利用系数, 提高农业用水效益。

4.4 大力加强节水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进一步宣传水法规规章, 增加公众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 增强保护水资源、科学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 自觉抵制、制止各种破坏水资源的行为, 依靠全社会力量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摘要:通过对盘锦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的调查, 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其特征, 提出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为科学持续使用水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保护对策,辽宁盘锦

参考文献

[1]阿怀念.农业环境污染的途径及治理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 2002 (8) :44-45.

[2]章玲.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2) :38-42.

[3]周生贤.机遇与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

[4]福斯H.D.土壤科学原理[M].唐耀先, 译.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4.

[5]刘天齐.环境保护 (第二版)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6]倪长春.农药使用危险性评价及指标的开发[J].农药世界, 2001, 23 (5) :38-44.

[7]牟全君, 金芳.我国清洁生产的运行激励机制[J].环境保护, 2003 (2) :12-21.

开发保护对策 篇10

一、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职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严峻形势相比确实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 一)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认识有偏差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的认识还不成熟,还存在一定偏失。这种认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 一个是为只注重保护; 一个是只注重开发。很多地方的保护理念是为了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把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完全严封起来,不加开发利用。这种保护理念和保护方式,会带来政府负担过重、保护资金紧缺、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人传承中逐渐消亡等诸多问题。另一种认识是在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巨大旅游开发经济利益价值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开始调转变其保护理念,积极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但是一些地方只看到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能够带来丰厚收益,却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资源承载能力、遗产周边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大肆无序过度开发,导致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 二)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呈现掠夺性

历史文化遗产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被各地政府和遗产经营者用来发展地方经济和谋取经济利益。为了所谓的政绩和短期经济利用,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遗产经营者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历史价值,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自身的特点,大肆掠夺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导致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 三) 历史文化遗产公益性功能发挥不足

历史文化遗产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与科研功能上。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经常通过“物价上涨”、“经营成本增加”、“保护遗产”等理由使门票上涨等方式使开放程度降低,在加上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科研与科普结合不够,使公众很难接触到历史文化遗产,也很难从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机构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文化遗产的公益性,进而不能让公众深刻了解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从而不能激发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活动中来,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缺乏公众参与。

( 四) 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产业化程度低

在我国很多地方,地方政府和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由于思想保守、目光短浅、创新意识不强,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餐饮、住宿、旅游、广告、影视等相关产业有效结合起来,没有能够建立起高效历史文化遗产经营产业链,严重制约了文化遗产事业的长远和大规模发展。同时,很多地方政府和管理单位由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在非市场化的经营理念下,导致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水平低、竞争力差,不能为公众提高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也阻碍了历史文化遗产的长远开发利用。

( 五) 历史文化遗产商品化与真原性矛盾突出

历史文化遗产因“古”而出名,因“古”而具有神秘的吸引力。在人们精神文化追求品味逐渐提高的今天,人们希望看到自己身边没有的风景景观、文物古迹、民俗技艺表演等,体验神秘而古老且原生态的文化历程。但是,纵观国内很多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市场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对原本属于本地区特有的文化特色、内涵等挖掘开发不够,不深,对许多古老而神奇的传统文化继承保护不够,让大多数旅游者很难达到猎奇、观奇、享受文化大餐的体验预期,导致旅游者重游率较低,知名度逐渐下降的负效应。

( 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矛盾处置乏力

在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矛盾处置乏力的问题。在当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发生矛盾时,往往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让路,公益价值让位与经济价值。此外,当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商或经营者发生冲突和矛盾时,管理机构往往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纵容开发商或经营者,导致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

二、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职能履行缺失的原因

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 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把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当作发财致富、增加财政收入的摇钱树。根本不考虑本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不做科学规划或者盲目迎合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不按事先制定的规划开发或过度开发。还有一些地方,对只注重开发,却疏于管理,任由开发商追逐商业利润而不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致使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遭到破坏。

( 二)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

近年来,我国尽管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相比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是不完备的,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受到阻碍和制约。众所周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有一个统领性的法律规范,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都需要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但是我国出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相比于民法、劳动法、刑法等其他法律,在深度、广度、执行力度方面都不够。另外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都需要有相应的、健全的法律。

( 三) 政府执行监督力度小

我国尚未有健全统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面的政策执行系统和评估监督机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面的执行监督力度较小。由于缺乏健全的政策执行系统和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使得很多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由于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出现相互踢皮球的现象。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保护、落实、效率意识缺失,责任意识不强,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使得保护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四) 宣传教育力度不到位

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的也好,非物质的也罢,共同承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是重要的文化价值体现。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全民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民间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政府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唤醒全民的保护参与意识,共同参与到保护的过程中来。但是从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现状来看,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被看成是政府文化部门一家的责任,政府宣传教育力度不到位,其他相关部门、社团组织、社会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力度不尽如人意。

( 五) 保护资金投入不充足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从资源普查到内涵的深度挖掘、保护措施的制定、相关政策的实施需都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我国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相比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这些资金的投入量还是比较少的,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处于无人问津或者无力问津的局面。这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 六) 专业队伍培养不成熟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一项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目前,虽然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际而言,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是较为欠缺的。这种欠缺主要体现在量、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专业要求高,导致专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政府职能改进对策

( 一) 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思路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紧迫而重大,任务艰巨而道远。因此,作为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新思路: 第一,以“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合理的财力投入、浓郁的保护氛围、明确的政府与市场界限、科学的管理体制、先进的保护开发技术、完整的相关产业链为战略支撑点,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合理、高效的保护与开发模式,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事业。第二,借鉴国土开发主体功能区划原理,依据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特点科学划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主体功能区,并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建立科学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1. 积极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模式

根据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大致有3 种类型: 政府模式、政府- 市场模式以及市场化模式。

政府管理模式,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所有的保护与开发事宜都由政府负责。政府负责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法律依据; 政府负责筹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所需要的资金; 政府负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制定; 政府负责履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监督职能。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政府所有,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政府管理模式主要通过行政法规和行政手段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行政管理,以发挥遗产的公益性价值为主要目标,尽量避免市场化经营。

政府- 市场模式,就是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的力量,让市场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来,让政府与市场互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扬长避短。政府负责政策法规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宣传教育、财政投入、监督管理等,市场负责市场项目开发、资金投入、市场营销等,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密切配合,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事业单位负责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并按照上级行政法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相关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行政命令和统筹管理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主要以行政化而非市场化的手段经营业务,只有部分业务进行市场化经营。

市场化模式,主要是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市场负责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市场的整合、产业项目规划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产品设计营销、保护开发资金的投入使用等。在市场化模式下,一切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充分参与市场的竞争并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化模式采用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管理和参与的主体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采取企业形式组织单位的管理,经营管理可以通过股份制、上市等手段进行,将历史文化遗产中大部分业务进行合理市场化,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提高经营效率。

2. 依据资源特点划分主体功能区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需要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吻合,只有在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保护与开发政策才能起到效果。我国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政策为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政策环境,对做好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认真学习贯彻主体功能区划政策,以此来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

第一,主体功能区划启示。《全国主体功能区区划》中指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和城镇化布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依据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制定不同的开发政策、规划和方案,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科学有效。

第二,科学划分文化遗产主体功能区。政府部门可以借鉴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对我国相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分布状况、稀有程度、保护价值大小、濒危程度、多样性大小、现有开发程度做全面的考察、充分的论证,根据这些指标分析的结果,将那些稀有的、保护价值大、濒危度高、管理程度差的地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 将保护价值不大、濒危度小、种类多、保护管理程度好的地区划分为历史文化遗产适宜开发区; 将那些保护价值大、管理程度较好的地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然后根据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主体功能区的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开发管理模式,通过划分不同的保护与开发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

第三,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会取得不可估量的效果。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充分的评估,进行科学的功能区划,严格按照“该补的不上,不该补的不乱补”的补偿原则,制定专门的补偿办法和法规文件,以支持不同类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功能区的转移支付补偿。

( 二) 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的问题。政府和市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两个重要驱动力,政府与市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例如市场力量的引入可以优化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优化配置,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市场力量的度把握不好,则会适得其反。所以,科学界定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与市场各自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怎么管有重要的意义。

1. 政府与市场边界划分的依据

政府与市场边界划分的难点在于划分的依据,即依据什么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业务属性和分区管理两个标准来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对于那些公益性较强,如博物馆、遗址公园等需要政府管理的,交由政府部门管理,对于那些公益性较弱的业务交给市场自身。根据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进行分区管理,对那些重点保护区内的业务交由政府管理,保护区外或一般保护区的业务交由市场管理。依据这两个标准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可以有效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使其各自发挥优势,促进遗产保护开发事业的发展。

2.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也一样,政府在明确与市场之间的边界后,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以前大包大揽、因循守旧的管理方式,解放思想,盘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努力向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方面努力,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科研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让历史文化遗产事业惠及更多的民众,并积极引导历史文化遗产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职能。

( 三) 优化组织结构

按照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组织结构理论的观点,合理科学的组织结构是组织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一个组织只有按照组织的战略目标,结合组织自身的文化背景、现有技术条件,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才能有效地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一样,需要根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和现有的组织基础,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际需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结构。

1. 创建科学的政府管理机构

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是有效发挥政府职能的载体和平台。因此,我国应该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理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明确职责、科学分工、强化责任,不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效率。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要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成立只属于国务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负责全国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资金支持、保护规划编制实施、遗产申报、政策落实监督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地方政府要明确管理职责,设立专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按照中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的安排和要求积极落实中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同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设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落实中央政策法规、规划方案等执行情况。

2. 发展专业的民间保护组织

由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民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其组织成员拥有极大的保护热情、较高的专业素养、精湛的保护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产大国,单靠政府的力量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时候很难达到效果的,所以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力量加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政府可以帮助民间力量成立具有独立性质和话语权的保护协会、专家咨询机构等民间组织,充分吸收大学教授、专家学者、研究科研人员、技术人才等强有力的保护力量,一方面让让这些民间力量在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内涵挖掘、规划编制、项目论证、技术支持等方面各尽其才,各发其力。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专业力量,有力地监督政府部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政策可操作性、保护的时效性等,在他们的建议与监督下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标。

( 四) 构筑专业人才保护体系

人力资本理论构建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威廉·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中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另外,从国外其他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可以看出,人力资本、人才资源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积极构建合理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体系的构建。

1. 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才作为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因素,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一是通过实施关键岗位公开竞聘的制度,让思想解放、身强体壮、工作激情高、懂技术又有管理才能的人走到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工作激情,深挖自身潜力。二要改善人才队伍结构。通过引进、招聘、内部培养等方式,不断改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结构,是人才队伍结构往年龄结构合理化、学历结构知识化、技术结构成熟化方向发展。三是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改善人才工作生活的条件,为人才营造和谐友好的学术氛围和人际氛围。形成以情引人、以情用人、以情留人、以情感人的工作机制,让人才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尽情地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才华风采。

2.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创造一切条件有计划、按步骤地积极培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接受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最前沿的保护理念,掌握最先进的保护技术。同时,要积极创新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式。一方面可以采取单位组织的形式,将专家教授请进来通过专题讲座、论坛等形式或将工作人员难送到大学或相关研究机构深造。另一方面,在培训费用投入机制上要有新突破,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把教育培训费用纳入到单位经费预算,积极鼓励有能力、有潜力、上进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不断提高他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3.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专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花大力气大力培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要不断改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要通过一老带新等方式深度挖掘本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潜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来专业人才,把招才引智的政策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落实到位。加强与高校、专业科研机构的联系,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 五) 扩增遗产保护资金渠道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日本的经验就可以看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功效的有力保障。再反观我国国内历史文化保护的实际,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资金遭到了破坏甚至灭绝的境地。为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单靠政府投入的模式,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积极探索保护资金的来源,扩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创新保护资金投入方式,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

1. 扩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

在我国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政府投入,呈现资金来源单一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为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不能投入足够的资金,但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必须要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形成多元化、灵活的投入机制,积极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来源的渠道。按照保护效果成效明显国家的做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主体至少由政府部门、企业、私人三部分构成。各级政府部门要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严格按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政府预算,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政府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力争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公众积极参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

2. 创新保护资金投入方式

光形成合理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还远远不能满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求。投入主体还应该开拓思维,积极创新保护资金的投入方式: 一是,建立专项保护基金。政府可以鼓励海内外优秀企业家及公民以个人名义建立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保护基金,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勘探、普查、抢修,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发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债券。以政府的名义公开向社会发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债券,通过社会购买保护债券的形式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三是,发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彩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像福利彩票、体育彩票那样,向社会公众发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彩票,通过彩票的发售来扩大保护资金来源。四是,鼓励历史文化遗产股票上市。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按照法定程序,政府鼓励和支持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股票上市。五是,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发展收益来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六) 强化保护与开发宣传工作

历史文化遗产属于公共产品,是全体大众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于全民所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让大众了解和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而深刻的宣传,在全社会塑造出浓郁的保护氛围,调动广大群众投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1. 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将历史文化遗产以动画、文字、图片、声音的形式,走到民众的身边,走进民众的内心,使民众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全方位的感觉来体验历史文化遗产的美,来感受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来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来掌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方法。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将历史文化遗产有关的知识编写到孩子们的教科书当中去,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小就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从小就树立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坚定理念。各地政府部门还可以借助于传统的民族节日,举办相关的民俗表演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灌输到群众去,使群众珍视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自觉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 创新宣传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在宣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例如我国浙江杭州、广西桂林、福建武夷山等历史文化遗产圣地,通过邀请张艺谋先生等我国著名导演拍摄《印象西湖》、《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将这些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唯一性、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例如《印象西湖》,以优美的西湖风景和古老而凄美的民间传说为素材,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造就如梦如幻的“西湖雨”,把西湖优美的自然美景和浓厚的人文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相信人们通过欣赏梦一样的美景,一定会在内心营造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强烈愿望。此外,像“文化遗产日”也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各级政府在此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相关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圣地,举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等公益活动,积极的宣传历史文化遗产,鼓励和引导人们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方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职能履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原因,从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思路、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优化组织结构、构筑专业人才保护体系、扩增遗产保护资金渠道、强化保护与开发宣传工作六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杜钢建.政府职能转变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92.

[2]贺立平.让渡空间与拓展空间——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半官方社团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3.

[3]杜创国.政府职能转变论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15.

[4]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72.

[5]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生态法范式的视角[M].法律出版社,2007:149.

[6]Brian Jacbos,Strategy and Partnership in Cities and Regions,Macmillan Press LTD,2010.

[7]Robert Freestone,Urban Planning in a Changing World,E&NFSpon,2008.

上一篇:教育接受机制下一篇:概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