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分析论文

2024-06-14

概念分析论文(精选8篇)

篇1:概念分析论文

乐思:即音乐的思想材料,构成音乐语言的素材,规模可大可小,小至音调和动机,其次是乐节、乐句、乐段等,大至完整的主题。主题:鲜明的形象性,一定的完成性 动机:最小规模的乐思,是音乐结构中的最小单位,是乐节的再划分部分,典型的动机包含一个节拍重音,即相当于一小节。音调:区别不同音乐形象的乐思,与动机着眼点不同 音型:旋律、结构、和声进行的乐思,与动机着眼点不同 乐思陈述的类型:呈示性、展开性、过渡性、收束性、导入性 音乐曲式的功能:三个主要功能(陈述、对比、再现)和三个辅助功能(引子、连接、结束)主题的陈述的特点:主题的统一、调性的统一、结构的统一 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的结构。乐段的特征:

1、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

2、乐段的组成部分是乐句

3、这些乐句之间具有问答呼应的关系,乐句数量不一定

4、主调音乐风格的乐段,和声和旋律的完满终止时乐段结束时的典型标志

5、大多数乐段的陈述时呈示型的6、乐段可以作为独立乐曲的曲式,也可以是较大型作品的一部分 乐段的类型:单乐段、平行复乐段、三重乐段、四重乐段、乐段聚集 单乐段:是包含一个乐段的结构。划分依据:

1、依据和声:开放性乐段、收拢性乐段、转调乐段。

2、依据主题材料及乐思发展的状况。

3、依据乐段拥有乐句数量:二乐句乐段、三乐句乐段、四乐句乐段、多乐句乐段、单乐句数段。

4、依据结构的模式: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段(基数节,前后两句乐节数量不等)两乐句乐段:平行结构和对比结构。平行结构是指两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基本相同,而落音或终止式不同。平行两乐句乐段常见的平行情况有:两乐句开头相同、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的模进或移调、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主题旋律的反向等。对比结构是指两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基本不同,但仍保持着一定的呼应关系平行复乐段:(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两个大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相同或相似

2、大乐句的内部能够划分小乐句

3、大乐句末尾的终止式不同,形成呼应。单二部曲式:单二部曲式由两个部分组成,通常第一部分为乐段,第二部分为乐段或规模相当于乐段的段落。图式:ab由于发展主题的不同方式,二部曲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单主题二部曲式、对比主题二部曲式(ab之间的区别可达到对比的程度)

单二部曲式因第二部分是否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因素,又可分为:有再现部的单二部曲式(第二部分在收束时再现第一部分的一个乐句,整个第二部分由相当于一个乐句的规模的中部和是乐句的再现部组成)、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与单三部曲式的区别:

1、中部和再现部能分开单独成乐段的篇幅相当的、中部可能会做更大幅度的展开的是单三;中部与再现部合并的是单二。

2、再现部规模不同 单三的中部的类型:1单主题的中部:第一部分主题移到从属调或将第一部分主题材料进行分裂展开2对比主题的中部: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的另一个呈示部的乐段3合成性的中部:中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联合形成回旋曲式:基本主题(称为“主部”或“迭句”)出现三次以上,中间插入互不相同的段落(称为“插部”)。图式:abaca„„.17世纪~18世纪上半叶:单主题回旋曲式(古回旋曲式)——各个插部通常取材于主部主题,与逐步形成不大的对比

18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世态风俗性回旋曲:对比主题回旋曲式(古典回旋曲式)——各个插部都和主部形成对比、与古回旋曲式完全不同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以后的回旋曲式:现代回旋曲式

篇2:概念分析论文

正式面试包括行为面试和知识面试,

(1) 行为面试。几乎所有的行为面试中自我介绍都是一个主要的内容。自我介绍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对付的。通常我们会想,不就是介绍一下过去的经验吗,那就很容易呀。别人不了解难道我还不了解自己?但是有没有想过,既然简历上已经把经验写得很清楚了面试官为什么要求再复述一遍呢?所以说面试者肯顶希望听到简历之外的内容。

(2) 向孔雀学习,有一位公共关系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要向孔雀学习,两分钟就让整个世界记住自己的美”。自我介绍也是一样,面试官给每个人只有两分钟的时间因此,准备自我面试的第一条要诀是短而精。

(3) 展示自己的个性。准备自我介绍的第二条要诀是推陈出新。张军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他对我们说,他刚毕业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在每个场合都不一样。比如在家著名的时候,他是最后一个面试的,之前同学的`自我介绍都很常规,就是来自哪里,学的什么专业,兴趣爱好等,感觉是把简历扩充了一下,

轮到他的时候,他一改前面大家沉闷的介绍思路。第一句话就说:“我今天的自我介绍想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学四年我学到了什么,一是在大学四年教会了我怎样去学。一个是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的问题。”当时面试官眼睛一亮,露出赞赏的眼神。简短的回答之后,面试官说:“从你刚才的自我介绍中,我发现你是一个特别能表达的人,并充满了创新的火花。”

(4) 基于事实的自我介绍。目的是为了获得职业,与自我标榜、自我吹嘘无关。基于事实的自我介绍才能使气氛变得舒坦起来,自己也能游刃有余。不能言过其实、夸夸其谈,也不要设计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应掌握要领单到直入地围绕自己的资力而谈。

篇3:德育概念的理论分析

德育 (主要是指道德教育) 一词在18世纪70、80年代已经形成。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 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 (intellectual education) 、德育 (moral education) 和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由此开始, 德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名称。该词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12年, 中国国民政府颁布了道德教育的教育宗旨, 并以实利主义教育、国民教育辅之, 兼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宗旨的实施标志着德育一词开始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名称。

从德育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来看, 我国和西方一样, 德育在建立之初也仅仅有道德教育的意思。1928年唐钺先生在编著的德育大辞书中明确指出, 德育为教育之一方面, 以儿童之道德心之陶冶为目的, 是德性之熏陶。同年, 王克仁, 余家菊等编写的中国教育辞书中也指出, 道德教育, 训练道德品格之教育也, 亦称德育。但是, 建国以来, 由于受到道德和政治不分家这一思潮的影响, 人们开始把社会上的各种意识都归入道德, 德育也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含义。由此, 德育开始不能再简单地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此外, 我国学者黄向阳在其《德育原理》中使用“德育即道德教育”这一命题, 并且他用整整一章篇幅来对这一命题进行论述。黄向阳对我国过去半个世纪德育概念的外延的演变进行了研究, 认为存在如下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发展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个阶段是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发展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第三个阶段是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发展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以上这些对德育的界定都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大德育”, “大德育”虽然“大”, 但它的基本格局不外乎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块。

二、德育范式的类别

从目前的著述来看, 关于德育概念的定位主要存在两种流派:一种是主张大德育的概念, 另一种主张是正本清源, 把德育仍看作道德教育的同义词, 指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一) 大德育范式。

1. 大德育定义概要。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 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 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因而, 我们所说的德育, 包括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一般来说,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 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来说,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

胡守棻这样定义德育概念, 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赵翰章也认为, 德育的实质归根结底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刘惊铎同样把德育定义为, 德育就是一定社会的教育者运用该社会的品德规范, 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 、自觉系统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具体分析来看, 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一切专门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德育也可以叫做品德教育, 人们习惯上又叫思想品德教育。王道俊、王汉澜定义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 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鲁洁和王逢贤认为,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规律, 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 通过内化和外化, 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以上这些, 都是国内学者对德育的大德育概念的界定。

2. 大德育存在的合理性。

从内容上可以说,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即品德教育, 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品质的教育。所以, 把德育作为一种“大德育”来看待, 已成为国内学界的一种传统。他们认为, “大德育”存在的合理性在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在学校生活中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道德教育必然要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发生某种联系, 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严格和明确的界限;在学校生活中并不存在着纯粹的道德教育, 各种政治思想因素必然要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去;另外, “大德育”界定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吻合的, 在德育过程中要保持所谓的“价值中立”和“政治中立”是虚伪和根本不可能的。还有德育专家认为, 把德育看作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外延宽广, 涵盖齐全, 界限明确严整, 可以减少歧义。如果在德育决策和实践中通用这种广义的德育概念, 使德育各个构成部分都能得到实施, 坚持德育的全方位教育, 就能充分发挥其间的互补功能, 相互促进, 减少内耗, 全面提高德育的质量。总而言之, 把德育界定为“大德育”是学界的一种主流范式。

(二) 小德育范式。

1. 小德育定义概要。

有的学者也认为不要过于宽泛地定义德育概念。比如, 钟启泉与黄志诚认为, 德育是培育人的德性的教育, 即通过培养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动机与态度, 提高道德实践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 谓之德育, 一般与道德教育同义。班华也认为, 德育即育德, 即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 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檀传宝也是把德育定义为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 小德育存在的合理性。

在持小德育的学者中, 有些学者认为德是思想品德的简称。另一些学者认为从今天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德就是内在的认识、情感和外在行为 (包括意志) 等方面的统一体。认同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这一德育概念。

第一, 英语中moral意思为principles of behaviour inaccordance with standards of right and wrong, 是关于人们行为对错的准则, 并不包括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德育学术背景下, 小德育的定义有利于我们同国际教育界进行接轨, 在同一语义背景下去讨论研究德育。第二, 把德定义为思想品德, 这反映了德育工作者职责的本质和核心内容, 这更有利于我们明确德育的方向, 加强道德在其他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基础和核心的作用。第三, 把德育概念的范围定义在道德教育, 也给政治教育等其他教育一定的发展空间, 符合教育研究中意识形态概念不断细化的趋势。

有论者认为, 小德育的概念不仅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的内容相吻合, 也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 不能把德育的概念无休止地泛化。世界不断在发展, 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宗教、心理等精神层面新的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不能把新出现的所有精神层面的教育全部笼统地归于德育。

三、解决大小德育范式混淆的对策

一方面, 有论者认为, 为了使“德育”把“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包括在内, 只好把“德育”的“德”字解释成“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三者的综合, 把“德育”定义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但是, 对“德育”中的“德”字的理解, 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品德”或者“道德品质”;一般地认为, 所谓“德育”指的就是“道德教育”, 所以“大德育”的范式与语言习惯不符。黄向阳还认为, 采用“大德育”的范式来界定“德育”, 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了, 这样不但对政治思想教育的理论发展不利, 而且也有碍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他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德育即道德教育”, 也就是在理论上把“德育”限定为“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 是檀传宝教授提出的“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指的是“德育”在严格意义上只是“道德教育”;“望多”的必要性是, 一方面, 政治信仰与思想等本身是重要的, 所以“望多”是必要的, 要开展政治与思想教育。另一方面, 政治和思想等教育与道德教育 (狭义教育) 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 所以也需要“望多”, 这样可以加强学校的德育 (狭义) 本身。

笔者比较赞同“守一而望多”的原则。也就是说, 当把“德育”界定为“道德教育”时, 是一种狭义的“德育”, 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小德育”;但在此基础之上, 并不否认德育可以指涉“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如果“德育”的内容在涵盖“道德教育”的基础上, 再包含“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时, 就把这种“德育”称之为“大德育”。这样, 当“德育”没有特别说明时, 这一概念就包括“小德育”和“大德育”, 或者说它是一个全称的“德育”;当使用“小德育”概念时, 指的只是“道德教育”;当使用“大德育”概念时, 指的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三者的全部。如此, 就把德育分为两个层次, 就可以避免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者混淆;而且在对外交流或者是与国外德育作比较研究时, 可以使用规定性只是“小德育”的“德育”概念。

摘要:德育概念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理论知识, 在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且, 这一概念的多元化导致了德育理论界思想的混乱, 阻碍了德育理论及其实践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发展。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概念的渊源, 大小德育的范式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指出了解决大小德育范式混淆的对策, 旨在通过对大德育与小德育概念的对比分析, 提出更为科学的思想观点。

关键词:大德育,小德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胡守菜.德育原理 (修订本)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 .赵翰章.德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7

[3] .刘惊铎, 权利霞.德育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5] .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6] .钟启泉, 黄志诚.西方德育理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7]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8]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9]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小学数学概念实质分析

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的核心是把握概念实质,而不仅仅掌握概念形式的、描述的定义。就如学生会说“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不等于学生理解“体积”这个概念,教师把握数学概念的实质非常重要。小学数学所涉及的概念类型、层次各不相同,笼统地论述“数学概念的实质”既论述不清也没有意义,一个重要方法是按照概念的类型分别论述某些数学概念的实质。自然数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没有哪本教材给出“什么是自然数”的定义(一般地,大多数教材在四年级会给出这样的描述来揭示其内涵: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等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但作为教师必须更进一步、较为系统地了解自然数的内涵与实质,本文以自然数为例展开。

一、 自然数的现实意义

自然数概念的内涵是丰富的,弗赖登塔尔提出——数的概念的形成可以粗略地分成以下几种:计数的数、数量的数、度量的数以及计算的数;而对于数学自身的发展而言,“计数的数”(序数)意义更大,他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发生的还是从系统的角度看,数的序列都是数学发展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深入地认识每一个自然数的实质与意义。

首先看自然数的现实意义。每一个自然数的现实意义都极为丰富,其最基本的意义有两个——基数与序数。例如自然数5,既可以表示某个集合的元素个数,(即自然数的数量数含义),也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和顺序(即自然数的序数含义)。

在小学的低、中阶段自然数的这两方面(基数与序数)的教学价值非常大,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忽视了“序数”教学的价值,仅仅停留在“第几”的层面上,缺少对数学本身意义的挖掘,就如学生对“计数的数”的理解是“探索规律”教学的基石。

进一步拓展,我们可以知道自然数还有以下含义:1. 度量数。从某种意义上说,数量数是度量数的特例,度量数是数量数的扩充。数量数刻画的是离散量(集合的元素)的个数多少,度量数刻画的是连续量的大小问题,由于连续量是可以无限分割的量,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出某个量到底有多大,就需要产生更小的测量单位,如果以最小的测量单位(或者同时用多个测量单位表示)作测量结果的单位,用自然数表示就足够了,但表达和交流时会非常麻烦,为了更恰当地表示测量结果,就必须产生新的数——分数(但现实生活中表示量的大小通常用有限小数来表示,便于直观感知量的大小,便于沟通交流,这是由现行的十进制计数系统导致的),这是从自然数扩充到有理数的重要现实动力。另外,为了使自然数的减法满足封闭性,就必须将自然数集扩充到整数集,为使自然数的除法满足封闭性,就必须将自然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满足运算的封闭性也是数域扩充的重要数学动力。2. 比率数。自然数还可以表示两个量(数)之间的比率关系。3. 计算的对象或结果。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是计算的对象或计算的结果。4.数轴上的“点”。每一个自然数(每一个实数)都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5. 用做编码的符号。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用来编码。6.特别地还要强调“0”有以下几点意义——“0”是一个概念,它表示“一个也没有”;在位值制记数法中,“0”表示“空位(计数单位的个数是0个)”,起到占位作用;“0”是一个数,可以同其他数参与运算;“0”是标度的起点或分界。

二、自然数的数学意义

自然数除了上述现实意义外,还有其数学意义,数学意义就是从其作为一个“数”本身的角度看“数”的内涵,任何一个数都是 “计数单位与其个数乘积的累加就得到的”。“计数单位”及其“个数”是构成数的核心要素,真正认识一个数必然要认识这个数所涉及的计数单位,在小学阶段“分数”与“小数”都分两次学习,第一次学习仅是“初步认识”,第二次学习才是“意义”层次的学习。

由于自然数是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记录的,所以计数单位是“1、10、100……”不同计数单位与其个数的累加就构成了全部的自然数(某个计数单位的个数为“0”时,也要写出“0”,即0的“占位”作用),例如,2034=2×1000+0×100+3×10+4×1,或者写成2034=2000+30+4,即自然数的拓展式。小数也是“十进位值制”的,增加小数的计数单位“01、001、0001……”后,其累加的过程与自然数的过程基本相同,只不过有“有限次累加”与“无限次累加”两类,有限次累加就得到“有限小数”,无限次累加又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不同计数单位的“个数”是有规律地出现的,如果计数单位的个数的情况复杂,没有规律,则无限次累加的结果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

同样,分数也可以看成是“分数单位的累加”,这不仅延续了自然数的认识,又为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分数就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只需要“分子相加减而分母不变”,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必须“先通分,然后再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从而进一步理解“加减法计算的本质就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通分的本质就是寻找两个分数的相同计数(分数)单位”,这也是分数的通分、约分和扩分(寻找等值分数)的理论依据。

最后简要回答“0”为什么是自然数?“0”是自然数的意义是什么?实际上很难回答“0为什么又是自然数”,简单可以说是“规定”的,是修正后的皮亚诺自然数公理中规定的,皮亚诺自然数公理规定“1”是第一个数,修正后规定“0”是第一个数。而规定“0”是自然数则意义重大。例如,用“0”来描述“空集”所含元素的个数,那么所有的自然数(包括0)就能完整刻画“有限集合元素的个数”问题;0作为自然数集合的第一个数,每个数的后面都紧跟着一个确定的数,可以把所有的自然数一个紧跟一个地排成一列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等。

nlc202309021105

三、自然数蕴含的数学思想:十进制与位值制

为了表示出一个“自然数”,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五进制、十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但最多的是以10为数基的十进制。

古埃及记数法中有“十进制”却没有“位值制”的思想,如果需要记录更大的数就必须产生表示更大单位的“新符号”,但有位值制思想后,则用有限个“符号”就能表示出无限的数,例如在“十进制”前提下只需要10个符号就能表示出所有的自然数。

但十进位记数法,离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还有关键的一步要走,即“位置值制(简称‘位值制’)”。所谓“位值制”,是指相同的记数符号由于所处的位置的不同而可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目。由于有了位值制,就可以用有限的几个数字表示出无限多个自然数,这是记数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来表示数意义巨大,一是便于比较两个自然数的大小,自然数大小比较时首先看自然数的位数,位数越多则这个数越大。二是更便于数的计算,例如所有的加减法做的不外乎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只不过“计数单位”不同,乘除法做的则都是“表内乘除法”。

四、无限集合的个数问题

学习自然数除了前面所论述的现实意义、数学意义以及所蕴含的十进制、位值制思想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自然数集合的元素个数问题,这个问题推动了近代集合论的发展。

对于无限集合,部分可以和全体相等,核心是建立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两个集合之间的元素能够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则这两个集合元素的个数是相等的。因此伽利略的困惑就不难解决:从自然数集合中抽出完全平方数组成集合,当集合为有限集时,自然数集中元素的个数多于完全平方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当集合元素为无限时,两个集合元素个数一样多只需要建立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真分数的个数与假分数的个数也一样多”,但不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分数,如果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分数会错误地认为“假分数的个数多于真分数的个数”。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一一对应”需要将全部分数在“平面”上一个一个地列出来,即构造出“分数表”,列表的规则是:从下向上数第一行中每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分别是1、2、3、4……第二行中每个分数的分子是2,分母分别是1、2、3、4……第三行中每个分数的分子是3,分母分别是1、2、3、4……以此类推就构造出分数表,在这个分数表中能直观地感受到有一个真分数就一定有一个假分数与之对应,由此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无限集合的神秘之美。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篇5:人权概念的逻辑分析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人权概念的混乱状况,从逻辑的角度入手,说明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其内涵体现于以下三个矛盾:首先,商品经济赋予人权以自由平等的内核,同时又使人不成其为人。其次,法律肯定并保障了人权,同时又限制了它的范围和实现。最后,对现代社会讲,人权是我们的目的,但却是理想的手段。

关键词:法律,人权,异化,类,共产主义

一、引言

人权一词至今几乎能在所有现代国家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找到,并且无一例外的被描绘成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事物。如“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逐幸福的权利。”[1]又如“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自然的,不可消灭的人权。”[2]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自从有了人到现在,人们何曾在那样的社会中生活过?哪怕只有一天。许多美好的蓝图只不过是写在现实法律中的乌托邦罢了。

不仅如此,就连“人权”这两个字的真正涵义也被人扭曲、偷换。“人权”成了口号,成了策略;但却从未真正成为“人的权利”。本文就是基于人权概念的这种混乱状态,进而想替人权正名。

“人权”,顾名思义应该是“人的权利”,而不是“非人的物之权力”。人是后面权的所有者。不像其他如财产权之类,前面的定语是权的对象。人权中“人”是主体而不是对象。这样理解当然是很肤浅的。所以本文在讨论人权概念时,一不考证其产生及历史渊源,二不比较纷繁芜杂的人权学说。而是从“人”的存在状态入手说明“人权”一词的内在逻辑结构,即它是道德权利,是法律权利,并且还是一种社会理想;还要说明“人权”是人作为人应享有的权利。

二、从“人”入手说人权

启蒙时代诸先哲提出了人权概念,在他们那里人权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某个先验的权威保障而肯定能实现的社会存在。不过实现是要靠人们去争取的。大凡人们要得到某物品,总以下面事实存在为要件。譬如人权,首先是他不为人所享有,或没有充分享有;其次是人们实现它有可能性;并且人们对它有占有欲,也即它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人不成其为人”――人权产生背景

马克思根据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社会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3]

在这里,马克思通过对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经济考察,重点说明每个阶段人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乐观的,他认为人是一步步走向自由的,走向进步的。但从另一方面看,人却是可悲的,至少在第三阶段没有实现之前,人们总是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异化当中,处在因异化而“不成其为人”的状态中。人权观念正是在这种社会中生长出来,并显得那么可贵。

说到异化,在第一阶段中表现为“人的依赖性”。那是一种自然经济小农社会。人们被固定到那小块土地上,是其领主的工具或附庸,其精神世界则完全依托于上帝。劳动不属于自己,人们的价值不取决于自我,人们的尊严不由自己赋

篇6:财务报表分析 概念 旗舰

财务信息局限原因:1综合与抽象2货币计量不可量化3历史成本4职业判断政策选择

资产负债表格式:账户式、报告式

勾稽关系:会计报表间及内在存在可检查验证的逻辑对应关系,不相等或不对应,说明有问题

企业流动性:企业资源满足短期现金需要的能力,日常开支、短期债务。对企业的6个主体重要 XX(流动 速动 现金 现流)比率=XX资产(流速 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票据+存货+预付账款(省)+待摊费用(省)

相同:相应比值反映流动性与短期偿债能力,反映XX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比绝对数字营运资金科学,可量化,可在不同企业见比较。

区别:1流动比率缺点:1静态比率分析动态过程,因素考虑不全2不同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存在很大差异、期限不同2速动比率缺点:静止,对下一期流性、短偿反映不完善4现金流,半动态,不全面

影响企业资产结构的因素:经营行业、规模、环境、经济周期

资产周转率(次)=计算期资产周转率(次)/计算期资产平均占用额

资产周转期(天)=计算期天数/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XX(存货:产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周转率=YY(主营业务、生产、原材料)成本/XX平均余额 周转周期=360/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期末)/2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含义:从购入存货到售出并收取现金这段时间

流动、固定、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固定、总资产均余额

营业收入分析:1收入来源结构分析,饼状图2持续性分析,趋势分析+董事局报告+其他因素分析 盈利能力: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股东报酬率、债券安全度与其相关。

影响因素:销售能力、成本费用管理水平、资产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水平

X投资报酬率=报酬、利润/平均X投资

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净利润/资产

净值报酬率=净利润/权益每股盈余=净利润/股数市盈率=股价/每股盈余=1/期望报酬率

发展能力实质:概念:企业成长性,通过自身经营活动,不断积累扩大的发展潜能。

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前提,实现价值最大值的基本保证。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

目的:1动态预测未来获利能力2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

杜邦分析:

1股东权益报酬率2总资产报酬率3主营业务净利率4总资产周转率5平均权益乘数6收入与费用 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平均权益乘数;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收入;总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总资产;平均权益乘数=资产/权益=1+债/益 沃尔评分法综合性体现:是一种数据的再统计,七项初统计数据的准确情况下,再统计也是准确的概念: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篇7:概念主义者 性格分析

INTP型的人是解决理性问题者。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都要探索一个合理的解释。喜欢理论和抽象的事情,喜欢理念思维多于社交活动。沉静,满足,有弹性,适应力强。在他们感兴趣的范畴内,有非凡的能力去专注而深入地解决问题。有怀疑精神,有 时喜欢批判,常常善于分析。他们很有才智和条理性,以及创造才华的突出表现。INTP型的人外表平静、缄默、超然,内心却专心致志于分析问题。他们苛求精细、惯于怀疑。他们努力寻找和利用原则以理解许多想法。他们喜欢有条理和有目的的交谈,而且可能会仅仅为了高兴,争论一些无益而琐细的问题。只有有条理的推理才会使他们信服。通常INTP型的人是足智多谋、有独立见解的思考者。他们重视才智,对于个人能力有强烈的欲 望,有能力也很感兴趣向他人挑战。INTP型的人最主要的兴趣在于理解明显的事物之外的可能性。他们乐于为了改进事物的目前状况或解决难题而进行思考。他们的思考方式极端复杂,而且他们能很好地组织概念和想法。偶尔,他们的想法非常复杂,以致于很难向别人表达和被他人理解。INTP型的人十分独立,喜欢冒险和富有想象力的活动。他们灵活易变、思维开阔,更感兴趣的是发现有创见而且合理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仅仅看到成为事 实的解决方式。INTP型的人几乎没有情绪,无视批评和赞美,生性喜欢当旁观者。他们没有要影响别人的强烈动力,也没有伤害或冒犯他人的意图,INTP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度正常情况下基本是零,更多时候他们只想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而已。他们通过逻辑推理过程与感受自我成长获得成就感。注:INTP对概念的把握非常精准。如果很快做完MBTI问卷而没有疑问,很可能不是INTP。因为某些题的选项仅仅给出一些词汇而没有进一步事例说明其真正含义,INTP会认为题目有歧义,从而无法做出有依据的判定,甚至于某些INTP会因此而无法继续进行测试。

您适合的领域有:计算机技术 理论研究、学术领域 专业领域 创造性领域等

您适合的职业有: · 电脑软件设计师 · 系统分析人员 · 计算机程序员 · 研究开发专业人员 · 数据库管理 · 故障排除专家 · 战略规划师 · 金融规划师 · 信息服务开发商 · 变革管理顾问 · 企业金融律师 · 大学教授 · 科研机构研究人员

· 数学家 · 物理学家

· 经济学家 · 考古学家 · 历史学家 · 证券分析师 · 金融投资顾问

· 律师 · 法律顾问 · 财务专家 · 侦探 · 各类发明家

· 作家 · 设计师 · 音乐家 · 艺术家 · 艺术鉴赏

根据大卫.凯尔西(David Keirsey)气质与性情理论,你属于“概念主义者”,下面是对“概念主义者”的描述:

“概念主义者”型的人自信、有智慧、富有想像力。他们的原则是“所有的事情

都要做到最好”。

“概念主义者”是最独立的一种人。他们工作原则性强,标准高,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很严格。他们不会被别人的冷 遇和批评干扰,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

事。

“概念主义者”型的人天生好奇,无论是由于工作本身的需要还是出于长远的考虑,他们很喜欢不断地吸取知识,他们因此而常常看 得到同一问题的多个不同的方面,习惯于全面地、概括地思考问题,和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他们很善于发现事物的可能性,理解事 物的复杂性,喜欢进行逻辑的分析,从而对真实或

假设的问题构思出解决方案。

“概念主义者”喜欢能够提供自由、变化和需要有较高的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不喜欢简单、重复的工作。他们喜欢看到自己的想法 能够得到实施。“概念主义者”会对那些他们认为不够能干的人不耐烦,喜欢与很有能力的上司、下属、同事共事。许多“概念主义 者”型的人推崇权力,易于被有权力的人和权力地

位所吸引。

总体描述

1.善于分析、总结、判断 2.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3.喜欢追根究底,力图抓住事物的本质

4.对文字、语言敏感

5.抽象思维能力强,能理解复杂的理论概念,善于将事情概念化,善于从中推

断出原则或预测趋势 6.擅长策略性思维

7.会接受建设性的批评,而不把它当作针对个人的问题

潜在的弱点

1.由于有时给自己定了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可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过高

2.易于像紧逼自己工作一样去逼着别人工作

3.常常不希望别人对抗自己的意愿,有时给人顽固、死板的印象

4.易于过份强调工作,从而损害了家庭的和谐 5.常常不记得花时间夸奖同事、下属或其他人 6.常常忽视了一些工作中所需要的社交礼仪

7.有时没有注意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从而给人冷漠、不近人情的印象

8.有时会因忽略了细节而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9.易于过于理论化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易受远景规划诱惑,难以具体落实 10.有时想法太多,不知道哪些切实可行,不知道真正应该做什么

INTP的特质: 学者型–聪颖机智的解决问题

优势:

你极其聪慧,有逻辑性,善于处理概念性的问题,且有很强的创造灵感,对发现

可能性更感兴趣。

你非常独立,有批判性和怀疑精神,深藏不露,内心通常在投入地思考问题,总是试图找运用理论分析各种问题;对一个观点或形势能做出超乎超于常人的、独立准确的分析,会提出尖锐的问题,也会向自己挑战以发现新的合乎逻辑的方法。

你擅长用极端复杂的方式思考问题,看重自己的才学,也喜欢向别人挑战;你更善于处理概念和想法,而不是与人打交道。喜欢有逻辑性的和目的性的交谈,但有时想法过于复杂以至于难与别人交流和让别人理解,也会只是为了高兴而就一

点儿小事儿争论不休。

你能宽容很多不同的行为,只是在自己认为应该的时候才争论和提出问题,但是如果你的基本原则受到挑战,你就不在保持灵活性而以原则办事。

你是天才而有创意的思考者,喜欢投机和富于想像力的活动,对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感兴趣,而不是看到这些办法真正奏。

劣势:

如果你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才能,或得不到赏识,会感到沮丧,爱打嘴仗,好争

论,冷嘲热讽,消极的批判一切。

你过于注重逻辑分析,只要不合逻辑,就算对你再重要,也很有可能放弃它。

你过分理智,忽视情感和现实,察觉不到他人的需要,也不考虑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的影响,以”不符合”逻辑为由,主观断定某些自己或他人看重的东西的是不

重要的,不够实际。

当你把自己批判的思维用在人的身上时,你的直率会变成无心的伤害。你需要找到自己真正在乎的事,这将帮助你们更真实地对待自己的情感。

你对解决问题非常着迷,极善于发现想法中的缺陷,却很难把它们表达出来,你对常规的细节没有耐心,如果事情需要太多的琐碎细节,你会失去兴趣,也会因计划中很小的缺陷而陷入困境,你绝不容忍任何一点不合逻辑。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目的的,把自己的特殊才能作为独一无二的礼物奉献给他人.....问问自己:我如何才能最有效的造福人类? 提出问题并付诸实践,发现自己的上帝,展示自己独特才能,以此来造福人类。那么,需要多少财富,你就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只要你的创造性表达符合全人类的需要,那么财富自然会从

无到有,从精神王国流入现实世界。

篇8:基因概念的意义分析

正如迈尔( E. Mayr) 所言,“学习一门学科的历史是理解其概念的最佳途径。只有仔细研究这些概念产生的艰难历怪———即研究清楚早期的,必须逐个加以否定的一切错误假定,也就是说弄清楚过去的一切失误———才能有希望真正彻底而又正确的理解这些概念。”[1]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日常概念下,大众科学对基因概念理解的误区。之后,重点讨论了基因概念语义变迁的发展史,尝试厘清基因概念发展过程中的语义变化,以期对基因概念本质的讨论有所帮助。

一基因的日常概念———一种大众科学的误区

概念作为人类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通向未知领域的桥梁和阶梯,它包含了人类思想的奥秘。任何一个概念都结晶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虽然,概念已经是人类认识活动中十分稳定的结构,但是,所有的概念都仍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处在不断地变迁中。基因的概念也同样如此。

根据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领域的不同,概念的形成也有不同的途径。例如,有些概念来自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如声、光、力、生命等。有些概念直接来自于科学的创造。如电子、夸克、光合作用、基因等。前者通常是以对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实用属性的概括为依据。起初,它只为解决人类生活的需求而产生。我们称其为日常概念。后者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科学活动中的结晶。它往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为了满足人类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需求而形成。我们称其为科学概念。然而,无论是哪种概念,都会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人类对世界图景认识的转变以及科学理论的发展而发生转变。

基因的概念最初就来自于科学创造,它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指称具有遗传特性的物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认识的进步,基因对于任何一个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科学常识。基因又变为一个日常概念。( 陈嘉映并不认为这是科学概念转变成日常概念,而称其为多数人了解的科学概念,或者是日常话语借用了某些科学词汇。)[2]但是,显然基因这种日常概念的科学常识表述与现代遗传学中基因概念表述的意义是绝对不同的。“基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被人们所理解的?与当代遗传学中“基因”概念的内容和意义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下面的几个问题应该是我们需要讨论的。

( 1) 基因———绝对的预言者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谈到基因时,它往往表示一种决定或控制某种性状的物质,它总是必然地限制生物的性状,并且生物所有的性状都被编码在基因中。当人们谈到“某某基因”( 例如犯罪基因等)时,其实就包含了某个基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相对应地决定了该种性状的意义。因此,当某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或性能的表现超越了或未达到人们的某种期望时,我们就经常会说“某某基因优良”或“某某基因不优良”。这些都表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基因往往被看作是性状或性能的决定者。然而,在分子遗传学中,基因是否是独立的片段,单个的基因是否能够对应于某种特定的表现型? 答案显然都不是肯定地。在分子遗传学中,当遗传学家谈到某个基因,或把某种性状归因于某个特定的基因时,那也仅仅只是为了实验研究而采取的一种语言上的方便表述。在分子遗传学中,出现这种方便式地语言表述在于研究者们有专业地技能对这种方便表述的科学内涵进行区分。

正如上文所言,日常概念是以对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使用属性的概括为依据,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而形成。因此,日常生活概念就具有实用性和含糊性的特点。[3]基因的日常概念就以其实用特性来反映基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遗传属性。从而就产生了某种基因决定或控制某种特性的表述。日常概念实用性就自然地会带来其含糊性。对概念实用性的要求就必然会带来认识上的不精确。因此,基因的日常概念也就不要求其反映基因的本质属性,而只要求其与常识不相矛盾,便于使用即可。有时候对日常概念的精确定义,反而对其日常运用是有害的。

( 2) 基因与DNA相互混淆

究竟DNA或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基因是DNA的一部分抑或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功能片段? 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不对其进行区分,往往是将其混为一谈。人们只会谈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生物界遗传规律。但遗传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其日常概念的范畴。例如,进行亲子鉴定时,我们可称其为“DNA检测”,又可称其为“基因检测”。究竟检测的是DNA核苷酸的序列,还是DNA上有效片段的编码序列?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不精确其定义。也正是这种概念上的含糊性明确了其对遗传信息检测表述的实用性。

( 3) 对基因物质实体的忽视

日常概念的含糊性从来就不要求其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基因的日常概念同样如此。对于基因是否是连续的、独立的、线性排列的DNA片段,甚或是基因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的问题都不在其日常概念的范畴。即便是现在的中学教育中,对基因实体的认识也仅限于其基本结构的化学本质。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虽然,基因概念最初来源于科学的创造,但是,伴随着社会认识图景的改变,基因概念经历了一个常识化的过程。然而,无论基因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二者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日常事物与科学事物之间的连续性,都要求我们使用相同的术语对其进行表述。这时候,理论越远离经验,基因日常概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用性地描述作用反而越重要。

二基因概念的语义变迁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现象之一。长期以来,对遗传和变异机制的探讨和争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就意识到性状特征世代相传和遗传的问题,这无史可查。但是,史前期人类对家禽、家畜的驯养,就说明从那时起人类已经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注意性状选择。直到古希腊时期,人类就已经很明确地意识到进化和遗传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基因语义变迁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遗传问题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从19 世纪60 年代后,颗粒遗传学说提出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之间的5 个经典案例;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之后,当代分子生物学中基因概念语义的发展。

( 1)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遗传问题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古代关于遗传概念的意义与现代是完全不同的。遗传只是指生育具有相同特性或相似特性的同类后代。这是无法用现代生物学的词句来解释的。古希腊初期,遗传的概念包括了体质和精神这两方面的特征。到了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以及他们之后,人们注意到特性、畸形和疾病等的遗传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这类问题是同生殖以及男女双方在生儿育女中所起作用等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是随着医学,特别是解剖学知识的发展,逐渐澄清了关于男女配偶在生殖、受精中所起作用的这类观点,以及性分泌物对新个体生成的重要性的观点。古希腊人就试图对这种现象给予哲学的说明。其中最具代表性及影响力的有希波克拉底学派的泛生理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的论题。

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学派中的许多人提出了一个原理,即生殖物质来自于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这一新的原理为研究遗传问题,提出了许多完全不同的方法。他们着重强调生理活性液体( 体液) 是遗传性状的负荷者。例如,在《论生育》中就有写道“男性精液是由体内所有体液形成的”“精液是从身体的硬的和软的各个部分中抽取出来的,是从体内各种体液中抽取出来的。体液有四种: 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它们都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疾病的来源。”[4]从以上的文字就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认为体液可以把双亲的性质传递给发育的孩子。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与早期学说相反的一个观点———男子和妇女都有参与男女性别形成的生殖物质。两种性别在功能上是相等,它们以同样的方法对精液的形成起作用。

可以看出,当时的这些说法已经很接近当代遗传学中关于性别决定的两种根本性见解: 生殖物质和性别决定因子,具有发育成任何一种性别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元前500 年到400 年之间,希腊人关于科学思想发方法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从最初的哲学猜测开始,逐渐发展到对科学定律的认识。遗传物质的概念也由最初的完全臆想,发展到精液将双亲的可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代。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对泛生说提出批判的思想家。他认为泛生理论不能解释上几代比如祖父母的特征也可以遗传下来,也不能解释上下代之间在声音、指甲、毛发和行走姿态方面的相似等。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了内在目的论的论题,并强调用辩证的术语进行概念分析。他强调一个个体的内在本性决定了这个个体的发育途径,而不是发育途径决定了个体的本性。也就是说,个体的天性是在先天赋有规律决定的发育过程中实现的。他把支配一个个体的本性的动力原理称之为“形式因”。这是这个形式因在发育过程中控制了物质,并使物质成型。与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不同,柏拉图假定一个超自然的存在,有一个主宰宇宙的万能的上帝。但是,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自然是具有内在目的的,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它的一切创造物是合目的性的。例如,燕子做窝,蜘蛛结网,植物长叶子等,无意图也可能有目的。[5]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提出的“先天赋有的规律”或“形式因”,本质上已经很类似于现代遗传学中的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遗传程序———胚胎包含有生物体各个部分的发育程序,并控制着各个部分的生长发育。这一点是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先驱者所不同的。之前的人们只是注意性别的区分和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程度,而亚里士多德已经开始注意特殊性状和一般性状的遗传本性,并试图用精液传送的运动成分所固有的不同结合力来加以解释。

亚里士多德对遗传理论的另一个创新是,他首次将先天的、能动的运动归因于母亲月经血中所含的物质。在此之前,月经血仅仅是被动得到的和接受形式的本原,精液才是能动地起作用的、赋予形式的本原。这样一来,把形式因和物质之间的对立就变得模糊了。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对遗传问题的主要贡献是收集了他那个时代关于生殖和遗传的各种看法,并按目的论的思路作了系统阐述。将遗传的概念由最初的只关注于生殖物质和性别决定因子,推进到尝试对遗传程序的思考。

( 2) 从泛生论到DNA双螺旋结构

自古希腊之后,人们对遗传问题讨论的重点一直没有离开弄清楚人和动物精液的来源,以及性在生殖、受精和遗传方面的作用。随着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发展,17 世纪的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动力学,扩展了人类关于生理学的知识,促进了人类对胚胎的认识;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一些生物学家,提出了遗传机制的预成论和渐成论假说等。这些认识及假说在人类认识遗传物质及遗传机制的过程中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所有的这些讨论都没有脱离形而上学的意念层面。直到19 世纪60 年代,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从各自工作的立场出发,提出了颗粒遗传学说,使得人类对遗传问题的认识实现了突破。我们主要通过表1 中的5 个案例来讨论这一阶段中基因概念的语义变迁。当然,在这一段时期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实验和理论都为基因概念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表1 中的5 个案例,作为关键的案例,都可以突出地反映出当时基因概念的语义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生物学纵向理论的发展,基因从假定的“泛生子”和承担专一遗传作用的“种质”,到孟德尔实验中推导出的遗传因子,再到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的重组频率推导出基因重组的存在,把基因落实到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的颗粒。最后,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人们最终找到了遗传和发生变异的实在物,找到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机制。

( 3) 当代分子生物学中基因概念的发展

通过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基因作为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经历了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从简单臆想到抽象假定,从对事物表面现象地狭隘归纳到对经验事实地统计概括,从约翰逊第一次提出基因的名词到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随着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基因概念的内容变得日益丰富化、具体化和纯化。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基因由最初一个抽象的名词,成为一段具体的,可以编码蛋白质或RNA的双螺旋结构的DNA序列。虽然,1961 年雅克( F. Jacob) 和莫诺( J. Monod) 发现了有些DNA片段不编码任何产物,但是,当时的许多生物学家们都非常乐观地认为,基因已经被成功地还原到分子水平。虽然,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基因作为一个实体已经毋庸置疑,对生命的研究需要从基因入手。就像克里克曾认为: 根据物理学和有机化学解释生物学将会是当代生物学运动的最终目标。[6]

但是这一段时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跳跃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垃圾基因……等相继被发现。这些分子生物学中的新发现,都造成了对基因概念语义的挑战。如下图所示:

还有假基因: 与功能基因具有相似的序列,但由于个别位点的突变导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套装基因: 一个基因包含于另一个基因的内含子之中; 组装基因: 不同的DNA序列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基因……

总而言之,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的越多,反而越不了解基因究竟是什么。基因不再是具有固定的位置,不再是连续的片段,不再是彼此分离的片段,也不再是具有独立确定的产物。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还会有新的认识。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对待基因的概念。

有的人提出,用其他的概念来取代基因的概念。例如,用基因组的概念代替基因。但是,这种整体主义的探讨方式只能起到一种思辨的意义,对于遗传学具体的实验研究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无论我们如何的谈论基因组的概念,都无法避免我们对基因具体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研究。还有一些生物学家提出其他一些新的概念。例如,布罗希( J. Brosius) 和古尔德( S. J. Gould) 提出一个新的单位———纽恩( nuon) ,用它来代表任何具有结构或功能的DNA片段。同样,这些概念都无法替代基因在遗传学中的作用。

一个科学概念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有助于具体的研究。虽然,约翰逊提出基因概念的时候,并不承认基因的物质性。但是,他将基因作为一种计算或统计的单位,满足了表明遗传单位技术术语的要求。因此,基因一词通过常规化的过程很快地成为遗传学范式的基本要素。之后,随着人们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基因的概念不断地得到丰富,也不断地受到挑战。但是,无论怎样,基因作为遗传学范式的基本要素,一直在被使用,也丝毫没有被摒弃的迹象。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能根据DNA的序列确定其编码序列。再者,如上文所言,编码的序列也不是单一的,固定的。因此,我们还是只能由编码序列表达的产物来确定编码的序列。换句话说,不是通过基因来确定产物,而是通过产物来认定基因。这一点就很类似于摩尔根在1993 年,接受诺贝尔奖时所说的: “在遗传学家当中,对基因是什么———它们是真实的还是纯粹虚构的———并无统一的意见,因为在遗传实验的水平上,不管基因是假想的单位,还是一种物质颗粒,并不会造成最轻微的差异。”[7]

也就是说,基因的概念由最初的理论构建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理论构建。然而,无论如何,基因概念都经历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认为,这种发展和进步与基因概念解释语境的变化是无法分离的。

三基因概念解释语境的变迁

纵观生物学历史的发展,生物学解释模式的多样性是其学科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按照解释类型的划分,生物学中有适应解释、发生学解释、目的论解释或功能解释、因果解释等。[8]其中,适应解释是进化生物学家持有的模式。它关注个体性状与适应性的问题。如索伯所说: “适应解释首先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研究纲领。适应主义的纲领应做如下理解: 大多数种群中的大多数性状都可以通过一个在其中仅考虑选择因素而其他非选择因素被忽略的模型而得到解释。”[9]发生学解释又被称为历史解释。它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具体分析,来论证特定的生物学理论。这种解释模式往往处于古生物学的研究传统中。目的论解释或功能解释是以整体论的思维特征为基础,通过对生命现象不同层次的分析,实现对生物体整体特征的解释。它属于生物学中博物学的研究传统。因果解释的模式强调因果决定的演绎特征,它关注于不同层次理论间的逻辑演绎,认为解释就是从解释项中合规律地导出被解释项的一种逻辑关系。它是分子生物学的一种研究传统。

不难看出,不同的生物学解释模式是由研究者的专业领域以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理论背景等因素限制的。生物学解释模式的多样性本质上是由生物学解释语境的多样性决定的。每一种解释模式都是在其特定的解释语境下,对其理论的语境性分析。同样,基因概念的发展也离不开其解释能力的进步。而这种解释能力的进步正是建立在其解释语境的变迁之上。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实现了基因概念语境的确立。这个实验的成功主要在于其精密的实验设计以及复杂的统计学定量分析。虽然,直到20 世纪后,孟德尔遗传定律才被重新发现。但是,这种科学的实验方法却开创了生物学研究转变的先河。在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的方法进入了科学家以及哲学家的视野。同时,化学和物理的方法进入生物学实验的研究中,奠定了在这一阶段中,基因理论分析的语境基础。例如,缪勒( H. J. Muller) 通过使用X射线对果蝇的照射发现了突变的性质。格里菲斯( F. Griffith) 、艾弗里( O. Avery) 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确定了核酸为遗传的物质基础。在这一阶段中,物理、化学的方法在生物学中的使用引发了生物学解释的突破。人们对基因的解释由最初归纳分析的模式进入了物理化学分析的解释模式。因此,当时的生物学家大多数都持有一种强烈的信念: 只要将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应用于最简单的生物体上,生命的原理就能得到解释。在当时,分子生物学也被定义为综合应用物理学、化学和遗传学研究生命过程的科学。[10]然而,由于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基因的解释并没有真正进入分子水平的因果解释模式。

孟德尔遗传因子的确立拉开了基因理论分析模式解释的序幕。但是,直到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才开启了基因理论分子水平因果解释模式的新时代。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不但符合之前所有解释对基因的描述,成功的承袭了对基因已有的解释,同时还打开了生物学解释领域一扇新的大门。DNA双螺旋结构确立之后,克里克在1958 年提出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中心法则。之后,生物学家用A、T、C、G四个字母表示DNA链上的四种碱基。并且,在任意一段双链DNA上都满足A + T = C +G,A = T、G = C。四种碱基可以以任意的序列排列。碱基排列的多样性以及特异性决定生物体性状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与此同时,“遗传密码”的概念自然地被引入。每三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一个三联体,对应于蛋白质的一个氨基酸。并且,所有的生物都遵循同一套遗传密码。所有的这一切都为形式化的逻辑体系在基因研究中的成功引入奠定了基础。形式化逻辑体系在基因研究中的确立就使得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对符号形式的分析研究解释微观的生命现象。DNA芯片、PCR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基因技术与理论都是在这种形式化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的。在这一阶段中,生物学家对基因的研究虽然早已进入了复杂性的阶段,对任意基因的研究都必须采用综合的手段。但是,还原主义的解释模式依然是这一阶段研究的基础。物理、化学的层次依旧被认为是解释的起点。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人们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透彻。如,跳跃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垃圾DNA、蛋白质修饰……一系列的新发现。这早已使得基因与性状之间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DNA片段与DNA片段之间不再是独立的关系……随着对基因研究内容的深入和研究范围的扩大,之前实验室的研究模式已经被如今大规模集约型的研究模式所替代。很多时候出现的都是多个实验团队之间合作的模式。此时,人们不仅提出了“基因组”的概念,甚至还提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概念。“‘后基因组时’代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知道了所有生物种类的基因组序列,而是说应该在测定基因组序列‘后’开展研究。”[11]在这一阶段中,生物学家对基因的研究已经从局部观发展到了整体观,由之前的逻辑演绎的线性思维发展到系统论的复杂性思维,从之前的注重还原分析的方法发展到分析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综上所述,对基因的研究经历了归纳分析、化学分析、分子水平的解释模式、形式化的逻辑分析、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等阶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阶段中,生物学家对基因的研究都是在其特定解释范围的平台上展开的。特定解释范围的解释平台就构成了基因分析的解释语境。正是这种特定的解释语境规定着生物学家对基因的解释与描述。也正是在这种特定解释语境的变迁中实现了基因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尔.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M].涂长晟,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28.

[2]陈嘉映.回应成素梅和郁振华[J].哲学分析,2012(4):31.

[3]王天恩.日常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J].江西社会科学,1992(3):48.

[4]亨斯·斯多倍.[M].赵寿元,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1-32.

[5]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5.

[6]Crick F.Of Molecules and Men[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6:12.

[7]方舟子.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

[8]李金辉.生物学解释模式的语境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11.

[9]Sober E.Philosophy of Biology[M].Boulder:Westview Press,1993:122.

[10]霍格兰.探索DNA的奥秘[M].彭秀玲,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86:34.

上一篇:优化营商环境范文下一篇:《月亮堂堂》阅读练习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