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特征

2024-06-22

不良反应特征(精选十篇)

不良反应特征 篇1

资料与方法

以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征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库2011-2014年所有中文文献, 共搜集到不良反应研究文献14篇, 纳入病例40例。16例患者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45~75岁, 平均 (55.5±5.5) 岁。

方法:纳入标准:桂哌齐特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研究或报告病例。排除标准: (1) 与所选样本重复的报告; (2) 药物本身质量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 (3) 因患者自身疾病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3]。

临床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中选取的临床观察指标主要有不良反应类型、用药剂量、发生时间、例数以及构成比。

不良反应判定标准: (1)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含量持续下降或者总数<4×109/L;粒细胞缺乏:外周血粒细胞总数<0.5×109/L;血小板减少:外周血血小板含量持续下降或者总数<100×109/L。 (2)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患者自感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3)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患者明显有头晕、头痛症状。

结果

文献及病例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以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征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库2011-2014年所有中文文献, 在排除了无患者人数统计学资料及不良反应报道、无法获取全文文献、与病例报道内容一致的文献及与其他药物合用而无法确定是否为桂哌齐特所引发的文献及病例外, 共获取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文献14篇, 纳入病例40例。

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本次研究中40例不良反应患者分血液系统16例 (40%) 、呼吸系统14例 (35%) 、神经系统10例 (25%) 。其流行病学特征, 见表1。

讨论

不良反应临床用药特点:本次研究中,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6例 (40%)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14例 (35%)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0例 (25%) 。其临床用药特征为:用药剂量500~1 000 mg/d时容易出现粒细胞减少, 而桂哌齐特服用剂量较小的情况下 (<500 mg/d) 时, 容易引发多种系统性不良反应, 比如头痛、胸闷、胸痛等症状, 流行病学特征较为明显。

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及时间:据田艳等人研究, 连续4周内使用桂哌齐特会导致服用者血液系统出现不良反应[4]。本次研究中不仅证实了此研究成果准确性, 也揭示了患者在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同时, 也会伴有其他系统不良反应症状。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在用药后12 d以内, 同时白细胞减少者可伴有寒战现象。当用药>15 d后, 粒细胞缺乏反应出现, 患者除发热外, 还会发生胸痛、呼吸困难等现象, 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 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或进行对症治疗, 以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5]。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患者资料可知, 目前国内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以白细胞减少为主, 国外则是以粒细胞缺乏为主, 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将桂哌齐特用于临床治疗时间尚短、用药剂量较低有关[6]。同时目前研究成果对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研究较多, 而其他诸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关联性研究较少, 研究成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尽管桂哌齐特具有弱钙阻滞以及增强腺苷的双重作用, 然而其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了严重损害, 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临床治疗难度, 导致医患纠纷频发。因此, 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桂哌齐特注册或已经撤市, 其研究成果也局限于上个世纪, 对目前临床研究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本次研究中所有40例由桂哌齐特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经停药或者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并未出现死亡病例, 可能与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少有关, 目前国内已有桂哌齐特致头痛、胸闷的报道[7,8]。因此, 临床治疗时, 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 本次研究工作取得了比较瞩目的研究成果, 能够丰富国内现有研究内容,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桂哌齐特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 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征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库2011-2014年所有中文文献, 收集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文献及病例, 对患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桂哌齐特不良反应研究文献14篇, 纳入病例40例。不良反应:血液系统16例 (40%) 、呼吸系统14例 (35%) 、神经系统10例 (25%) 。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桂哌齐特用药不当容易引发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注意用药剂量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 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征,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参考文献

[1]Pourrias B, Bouvet P, Raynaud G.Pharmacodynamic study of a new vasodilator, cinepazide maleate I-Vasodilating action[J].Therapie, 1974, 29 (1) :29-41.

[2]Laporte JR, Capella D, Juan J.Agranulocytosis induced by cinepazide[J].Eur J Clin Pharmacol, 1990, 38 (4) :387-388.

[3]李圣楠, 马清, 陈海平, 等.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致老年患者肾损伤的回顾性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 12 (5) :269-272.

[4]田艳, 陆景坤, 董志强, 等.桂哌齐特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实验研究[J].毒理学杂志, 2011, 12 (4) :273-275.

[5]程向东, 黄秋明, 宋玉琼, 等.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及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 2014, 12 (10) :59-61.

[6]易湛苗, 刘芳, 张俊, 等.桂哌齐特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回顾与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 (4) :251-254.

[7]赵久荣, 李开顺, 李明, 等.心血管药物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1, 12 (1) :23-25.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 篇2

药品不良反应按病因可分为A、B型。A型反应是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其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血凝药所致出血和苯丙二氮唑类引起的瞌睡;B型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如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以及药物引起的一些免疫学反应。

按反应的性质分类又有副作用、毒性作用、过度作用、继发反应、首剂效应、撤药综合征、特异质反应又称特异反应性和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等多种。其中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过度作用属于A型不良反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和撤药综合征等由于和常规药理作用有关,也可属于A型不良反应范畴;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则属B型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程度不同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致命或有生命威胁的,需立即撤药并作紧急处理者,或不良反应持续一个月以上者。

Ⅱ级:不良反应症状明显,有各器官病理改变或检验异常,被迫撤药并作特殊处理,对病人康复已产生直接影响,或不良反应持续天以上者。

Ⅲ级:病人难以忍受,被迫停药或减量,经一般对症处理后好转,对康复无直接影响者。

不良反应特征 篇3

使用药品后, 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 腹痛、恶心、呕吐, 皮疹、瘙痒, 无力、口干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包括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肝功能异常, 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 间质性肾炎, 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的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 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 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

不良反应特征 篇4

然而,随着氟喹诺酮类药品的大量应用,一些新的不良反应或一些不良反应新的发生特点逐渐被认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向广大医务人员和公众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1 氟喹诺酮类药品的基本情况

氟喹诺酮类药品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灭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较好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氟喹诺酮类药品适用于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关节、软组织感染等。

我国上市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芦氟沙星、托氟沙星、那氟沙星、莫西沙星、司氟沙星、吉米沙星等。

2 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2.1 重症肌无力加重

美国FDA对其不良事件病例报告数据库(AERS)以及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氟喹诺酮类药品和重症肌无力加重的关联性进行了评估。评估认为,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可导致重症肌无力加重。在动物和体外模型诱导重症肌无力实验中,氟喹诺酮类药品也表现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截至2011年3月1日,美国FDA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共确定了37例重症肌无力发作和氟喹诺酮类药品使用有关。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4例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的“重症肌无力”报告,其中1例患者原患疾病为重症肌无力,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时导致重症肌无力加重,出现了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经治疗后好转。

所有氟喹诺酮类药品都有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并可能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无力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可能导致死亡或需要辅助呼吸,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慎用此类药品。

2.2 可能不可逆转的周围神经病变

2004年,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系统使用氟喹诺酮药物(口服和注射)的已知风险已写入产品说明书。此后,美国FDA依然持续收到相关病例报告。美国FDA近期对不良事件病例报告数据库(AERS)进行的分析显示,尽管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已经在说明书中有所描述,但快速发生的特点和风险的永久性尚未被充分认知。

美国FDA近期对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收到的不良事件病例报告分析时发现,有1例报告的不良反应结果为“致残”。评估结果表明氟喹诺酮类药品和致残性周围神经病变有持续相关性。但因为不良事件病例报告数据库(AERS)是自发报告系统,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特别是暴露在此类药物的患者发生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无法计算。周围神经病变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治疗后很快就会发生,通常在几天之内,一些患者尽管已经停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症状却可以持续一年之久。且有一些患者在已经出现神经症状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美国FDA目前尚未识别发生外周神经病变的特定风险因素,周围神经病变未显示与治疗时间或患者年龄有相关性。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也有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报告,如刺痛感、感觉迟钝、感觉异常、肢体麻木、热感等,大多数患者在停用药物后,症状好转或痊愈,也有一些患者在停用药物后未见好转。

如果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如疼痛、灼烧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虚弱或其他感觉方面的改变如轻触感、疼痛感、温度感觉、位置感觉和震动感觉等应停用氟喹诺酮,替换为其他的非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除非继续使用氟喹诺酮治疗的效益大于风险。

2.3 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最新病例报告和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品的几个品种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在第11期和第2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示了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的不良反应。在3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警示了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血糖异常的风险。

2013年8月发表的一项大样本研究估算了氟喹诺酮类药品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发生率,并识别了此类药品中哪个品种对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更大。该项研究分析了台湾78 433例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了在服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或大环内酯类药品30 d内由于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在急诊就诊或住院的风险。研究发现,与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相比,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比例更高。

氟喹诺酮类药品中莫西沙星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比例最高,每1 000名使用该药的糖尿病患者中有6例出现高血糖病例,而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1 000例中仅有1.6例高血糖病例。左氧氟沙星高血糖病例发生率也较高,1 000例中有3.9例。环丙沙星,1 000例中约有4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有所升高,使用莫西沙星的患者1 000名中有1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1 000名中有9.3例,使用环丙沙星的患者1 000名中有7.9例,而服用大环内酯类的1 000名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7例。

该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出现血糖异常可能是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类反应,不同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会有所不同,其中莫西沙星的风险最高。

3 建议

1) 医务人员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导处方氟喹诺酮类药品,严格掌握适应证,详细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2)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修订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产品说明书,更新相关的用药风险信息如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有效的方式将氟喹诺酮类药品的风险告知医务人员和患者,加大合理用药宣传,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小儿药物不良反应 篇5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儿科患者由于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药物的代谢不同于成人, 故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往往超过成人, 常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小儿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儿科临床出现问题较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的问题

由于小儿免疫力低和器官组织的发育特点, 易引起急性感染性疾病, 抗感染药物常是儿科医师首选药物。当前儿科临床抗生素的品种非常多, 医师选用主要凭经验, 因此随意性很大, 容易使不必用抗生素的患儿产生耐药性甚至患上药源性疾病。因此重视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为重要, 常见有以下几方面。

1.1 肝脏损害

所有抗生素都需要在肝脏内代谢, 抗生素引起的肝脏损害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4%~26%, 其病理变化有肝细胞损害、胆汁淤积。

1.2 肾脏损害

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已知药物中90%经过肾脏排泄, 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 有报道25%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

1.3 神经系统损害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听力、视力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

1.4 血液系统损害

大部分抗生素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都可影响血细胞的生成, 致血细胞减少。有时应用抗生素还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或者口服广谱抗生素, 抑制肠道细菌而致维生素K合成障碍, 导致凝血酶原低下而引起出血。

1.5 胃肠道反应

几乎所有抗生素都能引起, 多见恶心、呕吐、腹泻和厌食等症状。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 更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或脂肪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1.6 过敏反应

这类反应最常见、最严重, 是药物作为一种抗原, 引起体内变态反应所致。过敏反应最多见的是皮疹, 以荨麻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多见, 严重时可发生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 常危及生命。各类过敏反应还可累及所有器官和脏器, 有报道可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肾炎等。

2 解热镇痛药的应用

目前适用于小儿的解热镇痛药品相对较多,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2.1 骤然退热

小儿高热时骤然退热, 可因体温骤然下降而引起大量出汗, 进而引起血容量骤减而致发生虚脱。因此, 在小儿高热时, 应当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结合起来, 以减小解热镇痛药的用药剂量, 避免大剂量使用而导致的过度降温问题。

2.2 用药疗程长

小儿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可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此外, 对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因此给小儿服用解热镇痛药时要严格遵循剂量小、疗程短的原则, 疗程以≤1周为宜。

2.3 重复用药

临床上应用的解热镇痛药除了人们所熟悉的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布洛芬等单纯制剂外, 还有许多复合制剂, 如常用的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片和一些抗感冒冲剂中, 都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成分。如不注意, 就有可能引起单纯制剂与复合制剂的重复用药问题, 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2.4 过敏反应

解热镇痛药之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反应, 如对阿司匹林过敏者, 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吲哚美辛 (消炎痛) 、萘普生等药物同样也会过敏。因此, 用药前一定要搞清楚患儿有无解热镇痛药过敏史。凡对其中任何1种解热镇痛药过敏者, 务必要慎用其他药物, 或者不用。

3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使用

维生素虽然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要素, 但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如未在医师指导下过多使用浓缩鱼肝油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据报道, 如小儿每天服用鱼肝油1~2ml, 连续6个月, 可出现四肢疼痛、肢体发硬、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症状;如一次大量服用, 在小婴儿还可发生急性颅内压升高, 而致头痛、呕吐、烦躁、前囟膨隆等。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软组织钙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微量元素在体内代谢和免疫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随意补充锌、碘等中毒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不少家长将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视为“营养药”, 让子女长期服用, 但对错误服用的危害所知甚少。如微量元素锌, 因具有保护细胞和组织完整性、调节炎性细胞的功能在临床被用于营养不良的强化治疗, 但当浓度>15mg/L时会损坏巨噬细胞、杀死真菌, 增加脓疮病的发生率。过量补锌还可引起高锌血症, 导致铁、铜等代谢紊乱。因此, 在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时候, 应控制用量并监测使用情况, 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 篇6

1中药材的毒性反应

中药分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 实践中发现各类药材均有中毒病例出现。

1.1 无毒或小毒之药材的毒副作用

我地区曾发现2例患者因服用桃仁而致死, 还有3例服用杏仁或黄药子而发生中毒,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长春地区曾发生过4例山豆根中毒事件, 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步态不稳等;吉林地区的蛟河县曾发现3例服用多量苍耳子中毒, 发生抽搐和休克症。

1.2 有毒或大毒之药材的毒副作用

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马钱子等有毒药材, 此类药物的中毒途径多为游医的偏方和秘方超剂量食用而致中毒。我地区近几年就发现因超剂量食用制川乌和制草乌而中毒死亡的病例4起, 重度中毒7例, 症状为头晕胸闷、口舌麻木、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心悸、心律失常等, 此类药中毒死亡率极高。

1.3 滥用和误服而引起中毒

由于个别医生和药剂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致使因投药时错用或误用而造成患者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我地区近几年来共发生因用量过大或误用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多起, 患者多表现为:抽搐、四肢麻木、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昏迷。全国此类案件也甚多, 如广东新会县人民医院报道1例用闹羊花果11个煎服而中毒, 出现狂躁、呕吐、抽搐等症状;浙江义乌县人民医院报道2例长期服用朱砂引起慢性汞中毒, 其中一例因脑震荡服用中药70~80剂, 每剂含朱砂6~7 g, 致使头痛头晕加重, 头皮麻木, 有蚁行感, 并有恶心、纳呆、腹部不适, 牙龈出血等症状;四川医学院报道一患者空腹服斑螯3 g, 引起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衰竭, 复视, 口唇和四肢麻木, 双下肢瘫痪;吉林地区舒兰县某乡一农民误将天仙子当地肤子服用, 造成阿托品样作用;吉林地区永吉县一乡镇医院将未制川乌用于患者出现中毒一例死亡。

2中药材的过敏反应

信阳地区中医院报道, 一位54岁男性患者服用猫爪草、夏枯草、百部等药材的煎剂后, 出现散在性栗粒样丘疹, 遍布全身, 去夏枯草后未出现上述情况, 加入则又出现;安徽中医院报道, 一患者服用生黄薯、青蒿煎剂, 两踝膝盖上均起散在性栗粒样丘疹, 两颊部产生红斑, 奇痒;漳平县永福中心医院报道, 一患者服熟地后1 min左右, 头面部出现荨麻疹奇痒难忍;解放军256医院报道, 一49岁女患者服酸仁粉20 g, 5 min后口唇麻木, 咽塞气急, 舌僵流涎, 10 min后四肢麻木, 身颤, 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隐疹, 已报道有过敏反应的中药材尚有白芍、板蓝根、牡蛎、马勃、黄连等。

3中药复方和成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湖北省黄陂县姚集医院报道, 藿香正气水引起酒醉貌似过敏, 一患者因腹胀服藿香正气水10 ml, 即刻出现酒醉样反应, 持续3个小时自行消退, 第二次服用同时症状较前严重, 服用扑尔敏4 mg 2片, 0.5 h后消退。服用含附子或乌头煎剂引起34例中毒的分析:有6例为麻黄与附子配伍引起中毒, 其中4例去麻黄后仍服用含原来量的附子的煎剂, 未出现中毒症状。有6例服含附子的药并饮酒而出现中毒, 其中5例停饮酒而仍按原量用附子而不出现中毒症状。因此认为附子 (乌头) 与麻黄或酒同用可增强毒性。

云南中医学院报道, 穿心莲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2例, 症状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阙冷, 曾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品尚有人参糖浆、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双花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仙鹤草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等。

解放军某医院报道, 一名急性咽炎患者, 用四季青片后, 下肢发红瘙痒, 出现风团样疹;四川省丰都县卫生局报道, 一患者用板蓝根注射液肌内注射后出现全身瘙痒、红色斑疹状皮疹, 引起药疹, 过敏性皮炎的药品尚有蟾蜍注射液、牛黄解毒丸 (片) 、银翘解毒片、当归注射液、大青叶注射液、土荆芥油、柴胡注射液等。

4中医补药的不良反应

以人参和人参制剂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 吉林地区自2002年以来, 曾有8例服用人参和人参制剂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其中4例服用人参制剂, 3例服用的是人参酒和人参炖鸡。1例儿童因超量服用人参而致死, 此属使用不当。人参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多为: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燥热、恶心等。还有患者出现皮疹、类似于过敏反应。停服人参后, 症状自然消退。

从上述大量事例中可知, 中药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严重者可危害生命应引起用药者高度重视, 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5小结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和发生中毒的原因很多, 其中个体差异和服用量过大是引起不良反应和中毒的主要原因。从中毒和死亡的教训中可以看出, 人们普遍存在的中医药性平和、服用安全、可久服等世俗观念必须彻底改变, 否则害人害己。中药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以便更好的了解中药的毒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不良反应和中毒原因。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 篇7

1.1 药物因素。

1.1.1中药质量标准的相对性主要是中药药材品种基原混乱, 中药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用药习惯, 同名异物相互混用的现象大量存在, 这是造成中药ADR发生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些中药本身具有一定毒性。1.1.2寄生在有毒植物上和环境污染使药材有毒物质及重金属含量增高桑寄生本无毒, 但如其寄生在有毒的植物上, 则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1.1.3剂型因素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但所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从权威的不良反应报道中, 在中药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程度最严重的是中药注射剂。

1.2 医生因素。

1.2.1医生在使用中药时, 是“辨证用药”“还是”辨病用药“”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精华所在。同一种病不同证候用药是不同的。忽视这一点, 不但治疗结果不理想, 反而可能导致不良反应。辨证有误则药不对证, 会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更趋严重。所以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 必要时应请中医会诊。1.2.2联合用药中药合用、中西药多种药物合用, 会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增加ADR的发生率。这是因为合并用药可因化学成分、p H值改变使得药理性质改变而引发不良反应, 所以十八反、十九畏、孕妇用药禁忌等不可忽视。同时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中, 中药与西药是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有关中西药物搭配使用的基础研究尚存在许多空白之处。很多情况下, 单独应用某一中药或西药可能不产生毒副反应, 但如盲目将中西药混合使用可能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药师因素。

1.3.1煎煮中药饮片合格而煎煮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1.3.2药品质量把关品种是否为道地药材, 并按方炮制;药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等, 应由中药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药品入库的验收和进行处方调配时把关。1.3.3指导监督医患双方合理用药在联合用药时进行把关, 在医生处方中发现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合并用药, 或是有报道的不良反应的药品, 应通知医生修改。提醒病人用药禁忌、服药剂量、使用方法及时间。

2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2.1 重视药材的质量管理。

我国《药典》对中药材的采集、加工炮制、储藏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与要求, 对那些功能、主治尚不明确的中草药, 特别是代用品应严格控制使用。

2.2 坚持辨证论治。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组方应注意用量和配伍禁忌, 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功能不良的患者, 更应坚持因人而异、个体化原则, 才能达到有益无害的治疗目的。

2.3 加强中成药的药学研究。

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提高中药制剂水平, 加强对中成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特别是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 加速制定国家统一的生产规范, 使中药注射剂有标可循, 提高制剂的纯度,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4 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

中药不良反应的思考 篇8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瑰宝。一直以来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 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大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从鱼腥草注射液的停产、停用, 到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致人死亡事件, 以及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致人死亡事件, 中药似乎正遭遇着多事之秋。国人对中药的建立起来的信任面临着危机。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提高国人对中药的合理使用已势在必行。

1 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否认, 但中药不良反应的75%来至中药注射液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中药 (古称本草) 有毒。神农氏 (公元前3220~3079年) 尝百草的传说, 几乎遍及民间, 《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尝百草, 始有医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大约成书于东汉初年 (公元25~220年) 的《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 其药物分类法就是按药物有无毒性、防治疾病的主要功能和可否多服久服来区分的。即上药为君, 主养命以应天, 无毒;中药为臣, 主养性以应人, 无毒有毒, 斟酌其宜;下药为佐使, 主治病以应地, 多毒, 不可久服。说明传统中药理论对中药的毒性早有认识。

2010年3月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做客新浪网, 在谈到中药不良反应时说:我国中成药有43个剂型, 其中42个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占25%, 而注射液一种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就占了约75%。也就是说, 我国的中成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中, 有七成以上是由注射液引起的。事实上与西药相比, 中药不良反应要少的多。唐镜波、吴蓬统计国内272种杂志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 (1980~1989年) 为2316例, 而仅1995年报道的西药不良反应病例就4008例。由此可看出大部分中药还是安全的。在使用中药时假如能用汤药的尽量用汤药;假如用口服制剂 (片剂、胶囊、口服液等) 能解决问题的, 就不要用注射液。

2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原因

2.1 中药品种复杂性引起不良反应中药品种复杂, 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很多。

同时中药还存在地区性的用药习惯不同。如北方习用的豆根为北豆根, 是防己科植物蝙蛹葛的根茎;南方习用的是广豆根, 是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广豆根的毒性大于山豆根, 中毒原因是错把广豆根调入北方当北豆根入药, 从而导致不可逆性肌肉坏死。又如木通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小木通和绣球藤的藤茎为小木通无毒。而来源于茛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称关木通, 含马兜铃酸对肾脏有毒。

2.2 炮制不当引起不良反应中药一般都要经过炮制方能应用, 中药通过炮制除了增加疗效外, 更重要的是降低药物的毒性。

需炮制的药材不经炮制而服用, 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如生半夏有大毒, 经过炮制后熟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 若炮制不当, 则毒性成分不能完全去除, 使用后会出现口腔麻木肿痛, 呕吐等不良反应[1]。

2.3 煎煮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与器具、水质和煎煮时间等因素有关系。

中药煎煮忌铁、铜、铝器[2], 需用陶器、砂锅等。如中药附子应先煮1小时, 则毒性可减少很多, 若煎煮时问不足会引起心律失常, 肌肉强直, 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另外, 富含绒毛的枇把叶旋复花等宜包煎, 以免服用时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2.4 认识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是认识中药不良反应的关键

2.4.1 中药注射液成分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 成分复杂。

中药的质量受产地、生长年限、采收季节、人药部位、加工炮制、储藏等多因素的影响, 质量差异较大。目前制备工艺相对滞后, 中药注射液的杂质是否去除干净, 微粒含量、溶解性及稳定性对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有直接影响。

2.4.2 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体质各不相同, 对药物的反应往

往也不同, 其中婴幼儿、老年人比青年人多, 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要谨慎。

2.4.3 中药注射液质量标准有待提高虽然我国中药现代化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中药特别是中药注射液质量标准亟待提高。

中药特别是中药注射液的详细成分还不明确, 制药工艺过程缺乏合理的监控, 尚未建立健全中药产品质量稳定保障体系。近年来, 由于刺五加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不良事件发生, 推动了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提前进行。双黄连注射液再评价工作对提高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标准, 建立中药注射液的质量保证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2.4.4 由于中药注射液价格低廉, 加上老百姓普遍有中药安全性高的思想, 使中药注射液深得乡镇、农村等基层老百姓喜爱。

但这些医疗机构往往没有完善的抢救设施, 中药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后也没有象西药一样完善的抢救措施, 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就会出现严重后果。

2.4.5 中药注射液不合理配伍使用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

疾病有寒热虚实的区别,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是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医生在用药时往往没有“辨证”, 直接用药甚至与其他药品联合或配伍用药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直接原因。如黄连、黄芩、黄柏和大黄组成的复方治疗实热症细菌感染疗效较好, 若用于治疗虚寒症的细菌感染不但疗效不佳, 还会出现中毒症状[3];中药注射液配伍不当易产生的微粒形成致敏原[4]。

3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3.1 加强中成药的药学研究, 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提高中药制剂水平。

改进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加强对中成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去除无效成份, 提高药品质量标准 (如指纹图谱) 。

3.2 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 特别是对常用的中药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 为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3.3 建议增加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前的过敏试验, 防止过敏患

者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现象, 过敏体质患者应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 年老体弱者慎用, 谨慎与其他药品配伍及联合用药。完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抢救措施, 使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3.4 要到有抢救设备的正规医疗单位注射中药注射剂, 万一发生过敏反应, 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3.5 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应设定中药注射剂中不良反应较

多、危害性较大的品种目录, 提高其使用门槛, 对抢救设施不全和不具备中医治疗的机构不允许使用。

3.6 加强中药临床安全使用知识的推广, 推广范围不仅仅是医疗机构, 还应包括普通老百姓。

使用中药时一定要在说明书指导下用药, 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结语

理性看待中药毒性, 谨慎对待、合理使用, 中药仍然是相对安全的, 只有正确认识才有利于中药事业的发展。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安全有效的用药, 必须加强药品临床安全使用知识培训,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做好各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有正确的认识, 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 加速对中药特别是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提高中药的质量标准, 淘汰质量标准低、危险性高的品种。

摘要:目的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价与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 以考察中药安全性问题。结论为中药仍然是相对安全的, 只有加强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指导, 提高中药只质量标准的研究, 才能使中药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关芹.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J].齐鲁药事.2009. (1) :509.

[2]张其秀.浅析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J].包头医学.2009.33 (3) :161-162.

[3]高健, 张平.中药不良反应研究进展.中医药研究.2000.1 (5) :61~62.

怎样判断药物不良反应 篇9

药物不良反应从服药的时间上划分有以下几种:

1.数秒钟或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性药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多发生在用药数秒钟至数小时内。

2.用药后半小时至2小时发生的反应: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在用药后半小时左右,或在2小时内发生,如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

3.用药1~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中血清病样反应一般在用药后1~2周发生,血清病样反应多在首次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如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性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多形性红斑等;洋地黄不良反应、利尿剂致水肿等也多在用药过程中的1~2周出现。

4.停药后短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心得安、可乐定降血压,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连续使用抗凝剂突然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凝状态伴血栓形成等。

5.停药后较长时间引起的反应:如保泰松、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在停药后较长一段时间才发生。药物的致胎儿畸形作用发生时间则可晚一些。

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即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人们在选择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时,要在医师指导下或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在出现不适时,应首先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

据《健康咨询报》

正确看待药品不良反应 篇10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两大类:非药物因素和药物因素。非药物因素包括患者的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及患者的外在因素如环节、医生用药模式等;药物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 以及药物制剂中主药以外的其他成分的作用;这些成分如药物分解产物、附加剂、溶剂、稳定剂、赋形剂等也都能诱发不良反应[1,2]。

首先, 要认识到药物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 可能会有未曾发现的不良反应。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料想不到, 也无法预测, 具有潜在危险性, 却不经常发生。这里有服用药物过量、患者对药物有过敏反应等原因, 但大部分原因不明。若能对药物作用机制了解得愈透彻, 用药的安全性也愈高。

其次, 要认识到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伤害。比如老年人、孕妇、婴儿和儿童、肝脏疾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罹患多种疾病患者, 这些人用药时要更加谨慎。

第三, 有些药物会与食物、酒精、其他药物交互作用, 产生不正常的反应。故服用药物时, 必须仔细阅读市售成药的说明书, 向医师询问处方药的交互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要正确对待。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了解所用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服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不随意超量服用或延长服药的时间, 不随便给婴幼儿服用药品,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必须遵医嘱, 老年人用药要适当减量, 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液常规, 不跟着广告用药。说明书作为法定文件, 提供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尽到告知义务是其基本功能。服用药品时, 千万不能看到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就“因噎废食”。

俗话说, 是药三分毒。我们不能认为药品有益无害而滥用药物, 也不能过度恐慌, 由于担心发生不良反应而盲目不服药或减少剂量。我们应该认识到, 合格药物的安全性是可以信赖的, 治疗药物的利是一定大于弊的, 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可预测和防范的。因此, 患者应该遵循无病不随便用药, 有病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合理用药的原则。只有这样, 才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于培明, 黄泰康.不良反应概念的合理界定[J].中国药房, 2007, 18 (5) :392.

上一篇:实验课程群建设下一篇:学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