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2024-06-30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精选十篇)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篇1

1 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ADR) 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1.1 ADR的定义

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 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及正常用法应用于人体所出现的使用目的以外的有害的且非预期的反应。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药物本身所引起, 也有质量、剂型、使用方法等因素。

1.2 ADR分类及其发生机制

1.2.1 A (augmented) 类反应

是药物对人体呈剂量相关的反应, 其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和疗程延长而增加, 可根据药物或赋形剂的药理学和作用模式来预知。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 发生率高, 死亡率低, 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反应、继发反应、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 、依赖性等。

1.2.2 B (bugs) 类反应

该类反应称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是由于抗菌药物抑制了处于动态平衡的正常菌群中某些敏感菌, 而促进另外一些耐药微生物生长, 是寄生在口腔、肠道、生殖系统等处的细菌互相制约的平衡状态被破坏而出现的新感染。该类反应在药理学上是可以预测的。

1.2.3 C (chemical) 类反应

即化学刺激反应, 而不是药理学性质。包括外渗物反应、静脉炎、药物或赋形剂刺激而致的注射部位疼痛、酸碱灼烧、接触性皮炎以及局部刺激引起的胃肠粘膜损伤等。

1.2.4 F (familial) 类反应

即家族性或特异性反应。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 用药后发生的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仅发生在那些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代谢障碍敏感的个体中。

1.2.5 H (hypersensitivity) 类反应

即药物变态反应, 是外来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难预测, 与剂量无关, 减少剂量后症状不会改善, 必须停药。药物变态反应可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 做多见者为皮疹, 其他尚有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

2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肝脏损害

通常抗菌药物吸收后经肝脏代谢。抗菌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约占ADR的24%~26%。临床表现有: (1) 肝细胞损害, 如变性或坏死, 常见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剂量β-内酰胺类药物亦有报告, 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2) 胆汁淤滞, 主要有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

2.2 肾脏损害

多数药物吸收后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出体外, 故肾脏最易受到损害。有报道25%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机制主要有: (1) 对肾组织的直接作用, 如氨基糖苷类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影响其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2) 过敏反应, 较多见, 可能与Ⅰ、Ⅱ、Ⅲ型过敏反应有关, 一般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行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3) 尿路闭塞, 磺胺类多见; (4) 抑制前列腺素 (PG) 的合成, 常在感染治疗中合并应用解热镇痛药是肾血管收缩而致肾脏损害, 抗菌药物单用少见。肾损害最常见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偶为过敏所致。多粘菌素类、抗真菌类、两性霉素都有较强肾毒性, 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氨苄大剂量使用时, 出现肾毒性, 尤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强利尿剂合用毒性增加。头孢噻啶因对肾毒性大, 目前已经少用或不用。

2.3 神经系统损害

主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氨基糖苷类对听力的损害已引起重视。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3万名左右。50%与药物有关, 其中怀疑氨基糖苷类药物者高达8.3%, 引起耳毒性作用分两类: (1) 前庭功能损害; (2) 耳蜗神经损害, 造成耳聋。利尿剂呋塞米也有耳毒性,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避免与呋塞米合用。克林霉素和丁胺卡那都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如果联合应用会使此作用增强, 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 因此二药不能联用。大剂量青霉素钾盐静脉滴注能产生直接脑毒性 (肌阵挛) , 四环素可致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2.4 血液系统损害

各类抗菌药物在长期大量应用时都可以影响白细胞的生成, 致血细胞减少, 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及全血降低而致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可以发生于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及两性霉素等药, 广谱抗菌药物常因抑制肠道细菌而致维生素K合成障碍而致出血。

2.5 消化道反应

多见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可引起。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甚至三代头孢菌素, 有的医生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口服治疗肠道感染, 反而引起腹泻加重。长期应用抗菌药物除了要注意肠道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外, 更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和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2.6 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发生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 一般用药后20d内出现, 发生率为2%~3%, 多见于广谱抗菌药物, 如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以及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或氨苄西林等治疗时间过长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婴儿、老年人、体弱者及腹部大手术者) 易见。

2.7 过敏反应

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 为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致。几乎所有类型的变态反应在应用抗菌药物时皆能遇到。 (1) 过敏性休克, 多见于青霉素类和链霉素; (2) 溶血性贫血, 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均能引起, 但少见往往不合并其他过敏反应; (3) 血清病反应, 多见于青霉素类, 其他类抗菌药物偶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 药物热也可归于此类; (4) 接触性皮炎, 常见于制药厂工人, 皮疹是抗菌药物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亦属于过敏反应, 氨苄西林药疹发生率为10%~20%, 以荨麻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为多见。

总之, 只要我们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ADR多数是可以预防或减少发生率或减轻反应程度的。使用抗菌药物应该熟悉所用药物的ADR,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症;掌握所用抗菌药物的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及配伍禁忌, 有条件的机构应加强药物血浓度的监测;给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对特殊人群, 如新生儿、儿童、老人、体弱多病者、过敏体质者加强药物选择及用药后监测, 做到合理用药;对已发生的ADR立即处理, 原则上停药换药即可恢复正常, 对于严重的中毒反应和过敏性反应应及时抢救;加强ADR监测的宣传教育, 使之成为每个医务人员及药物研究、生产机构的的自觉行动。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预防为主, 抗菌药物ADR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一定会被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解斌.实用新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43.

药物不良反应试卷 篇2

单位名称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1、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是什么?(C)

A、不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B、不合格的药品在错误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C、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D、合格的药品在错误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什么是新的ADR?(C)

A、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医生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B、患者用药后出现了患者以前未出现过的不良反应

C、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3、以下哪些情况属于严重ADR(多选)?(ABCDE)A、引起死亡

B、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D、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E、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4、ADR与药品不良事件(ADE)有什么关系?(C)

A、ADR和ADE的定义是一样的

B、ADE肯定是ADR,但ADR不一定是ADE

C、ADR肯定是ADE,但ADE不一定是ADR

D、ADR与ADE没有任何关系

5、如果您是某单位的ADR负责人,当发现ADR后,您将会向哪些部门报告?(多选)(ABC)

A、所属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所属辖区卫生局

C、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D、其他部门

6、新的和严重的ADR的报告时限是什么?(B)

A、10日

B、15日

C、20日

D、25日

E、不知道

7、发生死亡病例的ADR的报告时限是什么?(A)

A、及时

B、10日

C、15日

D、20日

E、不知道

8、ADR报告内容和统计资料可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的依据吗?(B)

A、能

B、不能

C、说不清

9、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哪些情形,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甚至罚款?(多选)(ABCDE)

A、无专兼职人员负责ADR监测工作

B、未按要求报告ADR

C、发现ADR匿而不报

D、隐瞒ADR资料

E、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

F、ADR报告填写欠完整、准确

10、省级ADR检测中心职责有哪些?(多选)(ABCD)

A、ADR资料收集、核实、评价

B、反馈

C、上报

D、其他有关工作

11、患者用药后发生ADR是否属于医疗事故?(B)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12、下列哪些药品会导致不良反应?(E)

A、化学药品

B、中药

C、生物药品

D、诊断试剂

E、以上全是

13、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不良反应?(多选)(BDE)

A、质量不合格品

B、药品杂质

C、使用方法不当

D、药品性质

E、患者自身体质

14、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副作用是一回事吗?(B)

A、是

B、不是

C、没有考虑过

15、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是同一概念吗?(B)

A、是

B、不是

C、没有考虑过

16、您认为谁应该报告不良反应?(多选)(ABC)

A、医疗机构

B、生产企业

C、经营企业

D、患者本人

E、任何人

F、其他

17、药品出现严重安全性问题时,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多选)(ABCD)

A、发布公告

B、暂控

C、从市场撤出 D、修改说明书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篇3

【关键词】抗菌类;不合理;不良反应;研究

【中华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98-01

1绪论

对于我国这样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伴随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人均用药率、群体用药频度和数量的不断上升,药品不良反应所引发的问题也将日益突出与严峻,特别一些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导致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升,使国家、单位和个人在经济上蒙受极大损失,又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伤害。此外,目前临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亦十分普遍,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因此研究抗菌类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抗菌类药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政策因素:为缓解老百姓的看病贵问题,政府对药品特别是抗菌药物,实行一味地降价,这必然会导致药品质量的下降,因此对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只会加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行与财务补助尚未并轨前行,这就导致部分医疗机构仍然会在政策范围内选择高价抗菌药物。

2.2药品因素:为缓解病人的看病贵问题,国家在近几年连续多次对药品实行降价,特别是抗菌药物。而很多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抗茼药物的销售,为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稳定自己的利润,经常将抗菌药物的剂量加大,以保证药品价格的不变,如环丙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克拉霉素片等药品的单位剂量都由原来的0.29、O.29、0.19增加到如今的0.49、0.49、0.59,这样的单位剂量增加,易导致药品浓度过高、剂量过大,药品不易贮存,且高浓度、大剂量的药品,更易产生药品不良反应。

2.3渠道因素:在我国,公立医院是财政适当补助的事业单位,因此,这一性质从某种意义上将公立医院推到营利与非营利的边缘,特别是当很多医院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位,或少量的拨款无法满足医院的正常运营时,以药养医的局面就很难改变。医院,特别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80%的收入来源于药品,而抗菌药物的收入又占了药品收入的一半以上,一旦对抗菌药物使用实行严厉地管制,就必然导致医院收入的大幅滑坡,医院就不能良性生存,从而导致医院陷于对抗菌药物控与不控的矛盾之中。

2.4人员方面:当前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某些医务人员在对药物的适应症、用法、作用、不良反应等并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只是一味地凭经验、习惯来用药,未充分运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知识合理用药。患者往往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就必须用抗菌药物治疗才能好转,于是经常自行购买抗菌药物,随意选择、服用抗菌药物;同时对抗菌药物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总把高价、进口抗菌药视为灵丹妙药,这也导致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3抗菌类药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

3.1药品不良反应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往往打破了正常的用法用量限制,而这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主要表现在门诊的选药不当、滴速过快、用法浓度过高等,病房主要是联合用药过多,很少去准确了解多种药物合用可能产生的物理与化学变化,也就很难对不良反应地发生进行控制。

3.2耐药菌株的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是抗菌药物使用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一种不良后果。正常的抗菌药物应用或者控制抗荫药物的应用,都能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抗菌药物的大量不合理应用,会加速耐药性的产生。抗菌药物的应用不仅应尽量做药敏试验以保证用药的针对性,更应阶梯性的应用抗菌药物。新的抗菌药物的开发是一个资金高、时间长、难度大的项目,药品生产企业往往因为创新性不够,周期长而不愿投入,这就导致了已有的抗菌药物出现了耐药性,而新的抗菌药物又迟迟未能研发上市,出现一些病人无抗菌药物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

3.3延误病人的疾病治疗:抗菌药物的选药不当、剂量应用不当或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病人疾病治疗的延误。选择合适的、剂量应用合理的、能单用不联用,不仅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使疾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的发展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3.4药源性疾病的增加:抗菌药物的超时、超量甚至超浓度的应用,都有可能对病人身体造成二次伤害,导致药源性疾病的产生。药品既可以。治病一又可以致病。特别是抗菌药物的长期不合理应用,都有可能导致脏器损伤和一些新疾病的产生,因此药源性疾病的增加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3.5医疗资源浪费的增加:在当前病人较多,而医疗资源又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珍惜当前医疗资源、合理应用当前医疗资源应是当务之急。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增加病人的痛苦导致了药源性疾病的产生,也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为应对这些不良后果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导致了病人医疗支出的增加,加重了国家医保的财政负担。

4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措施

4.1加强宏观调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在宏观上,是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失败的一个缩影。因此,只有加强并完善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疗机构加大财政投入,改变以药养医的格局,真正体现现有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公性,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遏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4.2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了解不够多.应用理解不够深刻,定期加强这方面培训、指导非常有必要,可以经常组织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考试,将考试成绩与职称聘用相挂钩,只有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熟练、准确掌握的医务人员,才是一个符合中高级职称评定的合格医务人员。

4.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部分医务人员片面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造成的,因此.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将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没有好的医德,再好的医疗技术也将偏离轨道,再好的药品质量也将偏离它正确使用的方向。

4.4加强药品质量管理:药品的质量是药品安全的“生命线一,药房的质量管理员应严格做好抗菌药物的验收、储存、养护工作。特别是近效期的抗菌药物应更观注其质量的变化。对抗菌药物储存的温湿度应每天记录,对超过温湿度要求的,应通过硬件设施及时调控,对需避光的抗菌药物要严格做到遮光处理,同时密切关注其药物性状的改变。

5结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其不良反應的发生率,对于降低人民群众的医疗经济负担,营造和谐的大医疗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益顺. 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J].中外医疗,2011,(30):26—28.

[2]宋怡.我院88例抗菌药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8):19—21.

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于2006年4月~2008年10月, 由临床各科ADR监测员、医师、护士填表呈报的ADR病历, 显示的78例药物不良反应者, 78例ADR中男性32例、女性46例, 年龄在2个月~76岁, 各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如表1, 依照ADR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1.2 方法

分别对78例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ADR所涉及的药物等作数据分析[2]。

2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2.1 皮肤过敏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水肿等症状, 停药后一般自行消失, 未见有明显后遗症状。见于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

2.2 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系一种免疫病理反应, 与药物剂量和药理作用无关。可出现血清病、溶血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 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 发生率占用药人数的0.004%~0.01%, 表现为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性哮喘、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惊厥、昏迷、抢救不力可致死亡。多见于青霉素类药物。

2.3 神经系统损害

大多发生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主要是耳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共济失调、耳鸣、耳聋, 迷糊、意识丧失、抽搐, 可导致永久性耳聋、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等。

2.4 肾脏损害

大多数抗菌药物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 故肾脏最易受其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 尿常规异常, 严重者发生氮质血症及、尿失禁、无尿等症状。多见于氨基糖苷类、第1代头孢类等。

2.5 消化系统损害

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失禁等[3], 如红霉素。

2.6 血液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在皮下出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凝血时间延长等。如氯霉素、头孢类等。

2.7 心血管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出现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悸、血压变化、紫绀等[4]。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

3 结果

本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以皮肤过敏和消化系统为主, 发生率分别是38.4%、28.2%。具体情况见表1、2

4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中以皮肤损害最常见, 主要表现为皮疹、水肿、瘙痒等, 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ADR患者均恢复良好, 未见明显后遗症。78例药物不良反应中有51例 (占65.3%) 是静脉滴注用药引起的, 这是由于药物直接输入血液时, 静脉滴注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类毒素等均可能成为引发ADR的因素[5]。其次是注射用药。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 不需皮试而受到临床广泛欢迎, 应用逐年增加, 因此导致此类药物的细菌耐药性迅速升高。喹诺酮类为化学合成类药物, 有一定的脂溶性, 因此其ADR比较多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主要对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明显。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 在临床上由于抗菌药物发明和使用, 使许多炎症性疾病得以有效控制。但由于个体差异、长期大剂量使用或者滥用[6], 在治疗过程中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对于抗菌药要做到合理而不滥用, 才能使其真正发挥治病的功能。医院应建立相关制度和合理应用管理, 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显示。使临床医师能按照规定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合理。

参考文献

[1]祖玉梅, 张立军.10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4) :131-132.

[2]衣淑珍, 鲍燕燕, 张沂.20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与临床, 2003, 18 (5) :198-199.

[3]黄湛航, 杨新云, 魏理.21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广州医药, 2009, 40 (5) :55-57.

[4]袁大勇.我院3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2) :893-894.

药物不良反应学习心得 篇5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WHO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B、C三类。

对比中美不良反应监测,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有独立的受FDA监管的伦理委员会,专门监测新药临床上的不良反应。FDA则监测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而中国不但没有独立的伦理委员会来监测临床用药,且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上市药的检测出现漏洞。美国对于制药企业的处罚很严重,动辄上亿美元。但中国对于制药企业瞒报漏报的处罚只是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这就导致了中国药企上报数约为10%,而美国达到60%以上。

国际上的经验是一个理想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应该为200—400例/百万人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占30%以上。以前,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很低,最近几年,数字连年翻倍。我国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已达到400例/百万人其中严重不良反应的约占13%

专家认为,我国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逐年持续增多并不是由于我国过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少现在发生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要性认识逐渐提高;二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各方面各地方不断加强信息一体化网络使过去报不上来的现在可以报上来了;三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有关法规不断完善从制度上对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不良反应报告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已经基本形成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和报告单位四级组成对于专家的话,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想法,中国的现状比较特殊。因此评价不良反应上报是否达到标准,不能简单的根据统计数来评判。而中国特殊的情况包括:大量中药的使用,中国新药开发的落后,个人上报的分散性。

而采取实际医院调查的形式,对医生以及护士实际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意识及作法的考察可以初步评价目前大部分不良反应由医疗机构上报的真实性、完整性。

我们选取南京作为调查范围。我们去了几所医院,采取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同医生、主任、护士、辅医做了调查。我们手持学校开的介绍信,他们大部分很配合,因此调查过程虽然艰辛,但也顺利。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医生及护士认为,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当做医疗事故上诉依据。我们在交谈过程中,医生解释,比如一种药,给孩子使用,剂量医生控制,万一超量了,还是医生倒霉。而法规上说明,药物不良反应,责任不在医生。但医院医生认为,实际操作中,超量与否难以用法规讲明白。可见,严谨的法规在实践操作中,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使用。

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期限,多数医生认为当天就是期限。虽然法规上说是15天,可见医生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仍十分重视。而问及医生如果别人不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制度的话会是什么原因,而回答基本都是这种情况一般不存在,除非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

尽管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上说明与医生用药及各种因素都无关,但医生们普遍觉得与自己的用药有关。似乎出现不良反应自己也有责任。而这个属于信息普及的不完善。

对于医院医生护士的访谈,听得比较多的就是口头向药房通知药品不良反应。而他们的反应就是都会向医院通知,但医院是否上报他们就不知道了。

这只是初期的调查,我们经过一个更深入的调查,会有更好的发现和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想法。

1.真正独立伦理委员会,负责新药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检测。各地整合医疗资源,充分发挥伦理委员会对于新药审批的作用。

2.药监局监测已上市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管理伦理委员会,对于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有责任追究伦理委员会和药企。

3.药监局对于药品说明书的修订起监督作用。当发现对于已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没有出现在后来生产的药品说明书中时,有权罚款,并督令改正。

4.药监局统一印制医生手册,对于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常识及上报制度,以及其他一些医疗常识,印在册子里,人手一份。

5.当条件成熟时,病人治病用电子病历卡。所有医疗数据都在数据中心汇总。所有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都能具体到个人。数据收集更精准、操作更简单。

6.对于药企故意瞒报药物不良反应的事件,唯有重罚,方可杜绝这一现象。

远离药物不良反应 篇6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品都有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而且更讲究一人一方、随症加减,有时还讲究地道药材、如法炮制等,所以也会有毒副反应。甚至连滋补药品也会有副作用,比如服用最广的人参,全国已有许多不良反应的报告。当然其中有些是没按规定的用法服用,有些是因为药品的质量有问题,比如贮存、加工有问题一引起皮疹、咽喉刺激、失眠、神经衰弱等情况。

2.不要超量应用

严格控制药量、给药间隔及持续时间和疗程,防止蓄积性中毒。某些药物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临床应用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儿童,要严格按照公斤体重核算药物用量,稍有超量,就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3.了解自己体质

有些人属于过敏体质,平时对于花粉等物质容易过敏,这类人不可随意自己购买药物,更不能随意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药典中一些药物并未规定用前要做过敏试验,但也导致了过敏反应;有些药物在用药前进行皮试是阴性,而用药过程中仍会出现过敏反应;部分药品在常规做过敏试验时,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更需注意的是,某些抗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和特异体质的人对曾发生或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应避免使用,选择其他药物替代,对易致过敏的药在用前宜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4.看清每片药的含量

许多药物都有不同规格含量的包装,尽管是相同的药品名称,可能每片药的含量不同。购买和服用时,一定要看清楚药物的含量,不要以“片”为计量单位。曾经有一个8个月的支气管炎患儿,在医院按照医生处方服用氨茶碱每片10毫克,每次2片,每日3次。后来到药房买药,误买成每片100毫克的氨茶碱,结果每次服2片,实际每次服用200毫克,较原来的药量大10倍,造成严重中毒。

5.细看药品说明书

自己购买药物,服用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包括药品的品名、规格、主要成分、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贮藏等。结合自己的身体特点和病情慎重选择,比如一些日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再服用一些其他药物时,会有药物的相互作用。这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弄不懂时宜咨询医生或药师。

6.注意药物排泄特点某些药物,能通过乳汁排泄,忽视这一特点,会殃及乳儿。曾经有小儿出现冬眠灵中毒,是其母服用冬眠灵所致。

(编辑 林妙)

抗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ADR报告共536例, 统计出抗菌药所致ADR为214例。

1.2 方法

对214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药品种类及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录入, 采用国家卫生部ADRs监察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因果关系评价。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4例ADR病例中, 男性98例, 女性116例, 性别比为1∶1.18,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年龄段为0.5~79岁, 其中0~17岁34例 (15.9%) , 18~35岁39例 (18.2%) , 26~60岁60例 (28.0%) , >60岁81例 (37.9%) 。

2.2 ADR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依据国家卫生部ADRs监察中心的ADR 6级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评定, 结果为:肯定7例 (3.3%) , 很可能79例 (36.9%) , 可能124 (57.9%) , 待评价3 (1.4%) , 无法评定1例 (0.5%) 。转归:治愈92例 (43.0%) , 好转120例 (56.1%) , 后遗症2例 (0.9%) , 无病例死亡。

2.3 用药情况

214例病例中单用药134例 (62.6%) 合并用药80例 (37.4%) , 其中合并一种抗菌药66例 (82.5%) , 合并2种及以上抗菌药14例 (17.5%) 。引发ADR不同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172例 (80.4%) , 口服给药36例 (16.8%) , 皮下给药1例 (0.5%) , 肌肉给药3例 (1.4%) , 外用2例 (0.9%) 。

2.4 ADR药品种类

214例病例ADR涉及12类抗菌药共计36种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大, 具体见按表1。

2.5 ADR发生时间

214例抗菌药物致ADR发生时间从皮试至给药后30d以上不等。严重ADR如过敏性休克等均发生于给药的初始阶段, 而肝、肾功能损害则多发生于给药后程。ADR发生的时间分布见表2。

2.6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214例ADR累及损伤系统主要为皮肤附件, 消化系统, 免疫系统等。ADR累及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3。

3 讨论

214例ADR病例中, 男女比例为1∶1.18, 无明显差异;>60岁年龄段的ADR比例较其他年龄段较高, 可能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 合并用用药严重有关, 另也与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衰退, 对药物的耐受力减弱有关, 因此针对老年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择抗菌药, 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从用药情况看, 合并用药占37.4%, 2种药品联用占较大的比例, 也有2中以上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极易发生ADR。参照抗菌药合理用药原则[2], 单一用药有效者, 不需要联合用药。而静脉给药引起的ADR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 由于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 药效发挥迅速, 药液的pH、药物浓度、内毒素、渗透压等都可诱导ADR的发生[3], 所以, 临床上能够口服或外用给药的, 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减少ADR的发生。

从表1可见, 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比例居首位, 达33.64%, 其中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比例较大。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 由于抗菌谱广, 杀菌力强, 耐酸、耐酶, 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 是临床治疗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4], 用量非常大, 但ADRs病例也日趋增多。

214例ADR病例中, 大部分ADR在给药初期及5d以内发生, 主要累及的系统为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皮肤ADR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及发现, 而其他如肝功能、肾功能、血液系统的损害不易引起医师和患者的注意, 易漏报, 所以对抗菌药物致ADR的监测应贯穿始终。

总之, ADR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抗菌药的使用不当仅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高和治疗失败, 也可导致药品ADR的增多, 给患者造成伤害, 而且浪费了国家医药资源。因此及时发现、准确上报ADR, 最大限度地避免ADR的发生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也需要患者的帮助和支持。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致不良反应 (ADR) 的特点及规律,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214例抗菌药所致ADR, 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发生时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ADR以老年患者居多, 抗菌药致ADR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 ADR发生时间多数为用药初期, ADR累及损伤系统主要为皮肤附件, 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结论 抗菌药致ADR与多种因素有关, 医院应加强抗菌药ADR检测工作,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抗菌药,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参考文献

[1]齐晓涟, 王育琴, 王蕊.我院284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 2002, 13 (11) :681.

[2]吕卫红, 江君微, 朱良荣.19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 2007, 26 (7) :819-821.

[3]丁海燕, 王洁.药物不良反应587例监测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 2009, 4:526-527.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由临床各科ADR监测员、医师、护士填表呈报的ADR病历 102例, 男43例, 女59例。其中<18岁12例占11.76%, 18~60岁75例占73.53%, >60岁15例占14.71%。ADR发生时间为给药后数分钟至12d。其中1h内发生27例占26.47%, 1~24h 43例占42.16%, 1~7d 13例占12.75%, >7d者19例占18.63%;口服给药10例占9.80%, 外用2例占1.96%, 肌内注射1例占0.98%, 其余89例均为静脉用药。单一用药26例占25.49%, 联合用药76例占74.51%;呼吸系统感染34例, 外科围手术期用药20例, 胃肠道感染10例, 妇科感染12例, 泌尿系统感染6例, 骨骼感染15例, 口腔感染3例, 全身感染1例, 发热待查1例。

1.2 方法

根据临床药师会诊和终末病历统计, 并对收集的资料按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评价及ADR分级、汇总, 并依照ADR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2 结 果

2.1 ADR涉及药物及分类

2.1.1 喹诺酮类:

25例占24.51%。其中左氧氟沙星9例, 依诺沙星7例, 诺氟沙星5例, 氧氟沙星4例。

2.1.2 头孢菌素类:

18例占17.65%。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9例, 头孢噻肟钠1例, 头孢曲松钠3例, 头孢呋辛2例, 头孢吡胺钠1例, 头孢他啶1例, 头孢唑林1例。

2.1.3 青霉素类:

13例占12.75%。其中苄星青霉素2例,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钠2例, 哌拉西林钠1例, 阿莫西林钠6例, 青霉素V钾1例, 阿莫西林舒巴坦1例。

2.1.4 大环内酯类:

12例占11.76%。其中吉他霉素6例, 阿奇霉素4例, 红霉素1例, 克拉霉素1例。

2.1.5 氨基糖苷类:

6例占5.88%。其中庆大霉素2例, 阿米卡星3例, 链霉素1例。

2.1.6 硝基咪唑类:

3例占2.94%。其中甲硝唑2例, 奥硝唑1例。

2.1.7 β内酰胺类:

1例占0.98%。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例。

2.1.8 抗真菌药:

5例占4.90%。其中氟康唑3例, 两性霉素B 2例。

2.1.9 其他抗生素:

19例占18.63%。其中磷霉素7例, 克林霉素8例, 去甲万古霉素1例, 氯霉素3例。

2.2 ADR的临床表现与分型

2.2.1 皮肤损害:

25例, 其中左氧氟沙星3例,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5例, 头孢噻肟钠1例, 头孢曲松钠1例, 头孢呋辛1例, 头孢他啶1例, 头孢唑林1例, 苄星青霉素1例,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钠1例, 阿莫西林钠2例, 青霉素V钾1例, 阿莫西林舒巴坦1例, 吉他霉素1例, 阿奇霉素1例, 红霉素1例, 甲硝唑2例, 磷霉素1例。

2.2.2 消化系统损害:

23例, 其中依诺沙星2例, 诺氟沙星2例, 氧氟沙星1例,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例, 头孢吡胺钠1例, 阿莫西林钠4例, 吉他霉素3例, 阿奇霉素2例, 克拉霉素1例, 庆大霉素1例, 甲硝唑1例,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例, 氟康唑1例, 克林霉素1例。

2.2.3 过敏样反应:

20例, 其中左氧氟沙星3例, 依诺沙星2例, 诺氟沙星1例, 氧氟沙星1例, 头孢曲松钠2例, 苄星青霉素1例,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钠1例, 哌拉西林钠1例, 青霉素V钾1例, 阿莫西林舒巴坦1例, 吉他霉素2例, 氟康唑1例, 克林霉素3例。

2.2.4 血液系统的损害:

13例, 其中依诺沙星1例,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例, 两性霉素B 1例, 磷霉素5例, 氯霉素3例, 克林霉素2例。

2.2.5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10例, 其中左氧氟沙星2例, 依诺沙星1例, 诺氟沙星2例, 氧氟沙星1例,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例, 头孢呋辛1例, 奥硝唑1例。

2.2.6 泌尿系统损害:

3例, 其中依诺沙星1例, 两性霉素B 1例, 去甲万古霉素1例。

2.2.7 循环系统损害:

3例, 其中磷霉素1例, 克林霉素2例。

2.2.8 视力损害:

阿米卡星1例。

2.2.9 听力损害:

4例, 其中庆大霉素1例, 阿米卡星2例, 链霉素1例。

2.3 因果关系评价与转归

ADR恢复时间:<1h 10例占9.80%, 1~24h 33例占32.35%, 1~3d 20例占19.61%, 3~7d 23例占22.55%, >7d 16例占15.69%。ADR对患者病情影响不明显 84例占82.35%, 病程延长10例占9.80%, 病程加重者2例占1.96%, 治愈4例占3.92%, 好转2例占1.96%。因果关系评价:很可能62例占60.78%, 可能34例占33.33%) , 肯定6例占5.88%。

3 讨 论

据统计, 我国药物的使用量和销售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中, 抗生素占了10种, 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50%以上, 国外一般15%~30%[2]。WHO调查显示, 中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80%, 远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3]。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表明, 我国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比例超过了50%, 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一方面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ADR和药害事件的发生[3]。

本组资料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多, 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4,5]。涉及抗菌药物中以喹诺酮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多, 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发生的ADR例数较多, ADR报告中还有因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引起的静脉炎, 偶见中枢神经系统的ADR, 表现为头痛、头晕及幻觉、谵妄和癫痫发作[6]。青霉素和头孢类的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ADR, 支气管痉挛和荨麻疹都可以观察到[7]。另外, 我院联合用药种类较多, 容易引起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引起ADR。

参考文献

[1]钱之玉.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

[2]孟兆柯, 乔志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J].齐鲁药事, 2005, 24 (9) :550-551.

[3]戴自英, 刘裕昆, 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10.

[4]关英, 郑彦云, 徐峰, 等.我院近2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 5 (6) :410.

[5]陈龙英, 杨玉芳, 吴闯, 等.18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 5 (5) :341.

[6]金有豫.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7-91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篇9

1 ADR与机体因素的关系

1.1 性别

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多, 精神压力大, 并且长期饮酒有关。

1.2 年龄

从年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ADR。有数据显示:>60岁的老年人发生ADR的比率最高, 占46.9%, 平均每整周岁年龄段占1.28%;41~60岁的中年人次之, 平均每整周岁年龄段占1.20%;19~40岁的青年人又次之, 平均每整周岁年龄段占0.90%。这是因为喹诺酮类药物有45%~60%以原型经尿液排出, 而老年人肾血流量明显下降, 对药物排泄也相应减少, 同样的剂量会造成体内的药物浓度增高。另外, 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力也下降, 游离药物进入中枢的量比较高, 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在给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时, 应加强监护, 根据肾清除率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此类药物对增生活跃的软骨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 主要是负重关节, 并且年龄越小损害程度越严重, 其毒性和剂量大小、给药时间长短有关, 故儿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用。

1.3 其他特殊人群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 但在临床上医师往往在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时换用喹诺酮类药物, 由于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中不少人都属特异体质, 故较正常人群更易发生过敏反应。

2 ADR与给药方法的关系

2.1 给药途径

绝大部分ADR由静脉滴注给药引起, 在ADR报告中的构成比达77.9%, 说明静脉给药相对其他途径更易发生ADR, 这是因为静脉给药,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 无首过效应, 故其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另外, 由于药物直接进入人体, 所以对制剂的质量要求比其他制剂要高许多, 而某些注射药品质量不高, 杂质过多, 这也是引起各种ADR的因素之一。因此, 临床上能用口服药达到治疗目的的, 原则上不要使用静脉注射。

2.2 联合用药

据报道, 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会诱发惊厥 (癫痫发作) ;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与氨茶碱合用, 分别使后者的血浓度增高11%、23%, 易引起精神综合征;与万古霉素合用肾毒性增加;与红霉素、氯霉素合用效用降低等。鉴于喹诺酮类药物与许多其他药物都有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提醒临床用药时应特别注意。

2.3 给药剂量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与剂量有关。所以临床用喹诺酮类药物时, 应根据患者情况掌握用药剂量, 以防由于剂量过大导致ADR。

3 ADR与药物构效的关系

由于该类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脂溶性, 可透过血脑屏障, 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介质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 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 因此较易引起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 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及一些本身患有神经官能症或情绪、睡眠欠佳的患者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4结论

4.1 明确禁忌证

本类药物可影响机体钙磷代谢, 因此孕妇、哺乳妇女、18岁以前的儿童不应使用;由于其脂溶性大, 易通过血脑屏障, 所以精神病和癫痫患者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以免发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本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 故肾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 如必须使用时须酌情减量, 对肾功能正常者也应避免大剂量使用, 以免发生结晶尿和肾功能衰竭。

4.2 掌握正确剂量

此类抗生素后效应较明显, 且浓度越大, 效应时间越长, 抑菌作用时间维持也就较长, 故给药方案适宜次数少, 给药时间间隔适当延长, 否则易致各类毒性反应。还应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缺乏一定医学知识, 自行服药, 造成了不良后果。所以应该呼吁全社会, 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服药。

4.3 注意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药物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抗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茶碱、咖啡因、华法令、万古霉素、氯霉素、红霉素、丙磺舒、氨基苷等药物合用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所以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

4.4 根据患者生理状态选择药物

为避免胃肠道反应, 口服用药应在饭后或睡前。静脉给药时滴速不要过快, 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在紫外线较强的时候, 如夏季要特别提醒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时注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对于一些对光敏感的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 或选用这方面副反应小的加替沙星或莫西沙星, 不应用司帕沙星。

对于心脏本身有问题的患者特别是心律不齐的患者不宜使用心脏毒性大的喹诺酮类药物, 如司帕沙星, 而且应避免与QT间期延长的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红霉素及西沙比利等药物合用。

参考文献

[1]吉新颜, 章正绪, 王永铭.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方法述评.新药与临床, 1995, 14 (2) :90-94.

小儿常用抗菌药物及不良反应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09年小儿住院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200例,占90.9%。回顾性分析这些小儿的病例资料。200例小儿住院患者中,男孩94例,女孩106例,年龄在1~8岁,平均4.5±1.3岁,体重在6.4~28.6kg间,平均15.7±4.6kg。

1.2 调查

记录我院2009年20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小儿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抗菌药物(包括,药名、数量、金额,不包括抗真菌药和外用药)、使用情况(联合使用情况)、使用天数和不良反应等用药相关信息。

1.3 不良反应评估

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所定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将不良反应间因果关系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2]。根据张蕾[3]研究中所用标准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轻度、中度、重度分级。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基本使用情况

儿科抗菌药物费用占儿科住院药费的84.6%,每张处方金额88~2 000元不等,平均每张处方用药数(3.2±1.5)种,最多用药7种。我院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呋喃唑酮、大环内酯类及百炎净、盐酸小檗碱及呋喃妥因等38种。其中,167例(83.5%)使用单一抗菌药物,25例(12.5%)使用二联抗菌药物,7例(3.5%)使用三联抗菌药物,没有三联以上的用药。

2.2 前10位抗菌药物及其使用频率

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种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82例,使用频率91.0%)、百炎净片(136例,使用频率68.0%)、头孢哌酮(103例,使用频率51.5%)、头孢曲松(96例,使用频率48.0%)、头孢硫咪(仙力素注射剂)(80例,使用频率40.0%)、阿莫西林P克拉维酸(45例,使用频率22.5%)、克林霉素(可尔生颗粒)(32例,使用频率16.0%)、头孢克洛(30例,使用频率15.0%)、阿奇霉素(费舒美片)(28例,使用频率14.0%)、头孢拉啶(22例,使用频率11.0%)。

2.3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二联抗菌药物使用处方25例,占含抗菌药处方12.5%。其中,慢效抑菌药联用快效抑菌药处方6张;快效抑菌药联用繁殖期杀菌药处方5张;慢效抑菌药联用繁殖期杀菌药处方4张;静止期杀菌药联用繁殖期杀菌药处方4张;繁殖期杀菌药间相互联用处方3张;快效抑菌药间相互联用处方2张;慢效抑菌药间相互联用处方1张。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处方7例,占含抗菌药处方3.5%。其中,慢效抑菌药联用快效抑菌药联用繁殖期杀菌药处方3张;慢效抑菌药联用静止期杀菌药联用繁殖期杀菌药处方2张;快效抑菌药联用静止期杀菌药联用繁殖期杀菌药处方2张。

2.4 不合理使用情况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00例病例中,10例患者用药处方可见不合理用药现象,占使用抗菌药物的5.0%。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表现为:(1)选药不当,儿童用药成人化。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多数为自限性,门诊或临床针对呼吸道感染情况下应不宜积极给予抗菌药物,否则导致药物滥用、达不到有效预防细菌感染的目的。(2)不合理用药配伍。抗菌药物单独使用效果很好,但联合应用会出现交互作用,有些会减弱药效,导致用药失败。如头孢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虽然这两种抗菌药物是儿科用药的首选,但若联合使用,不但不能充分发挥抗菌效果还会降低其效果。这是因为头孢类抗菌药为繁殖期杀菌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为速效抑菌剂。而速效抑菌剂的使用能够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从而导致头孢类抗菌药物不能发挥繁殖期杀菌的作用,而降低了疗效[4]。(3)用药剂量和疗程不合理。剂量过小、过大,疗程过短、过长都会影响抗菌药物的效果,而且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5 不良反应情况

200例小儿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不良反应发生者21例(包含肯定、很可能、可能和可疑情况),占10.5%。其中,抗生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8例,占38.1%;解热镇痛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6例,占28.6%;中枢神经系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例,占4.8%;激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例,占9.5%;其它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例,占9.5%。

从不良反应的轻重程度看,轻度不良反应有7例,占33.3%;中度不良反应有10例,占47.6%;重度不良反应有3例,占14.3%。其中,重度不良反应者有1例因庆大霉素过敏导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其它重度不良反应表现为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哮喘发作、惊厥以及严重的化疗反应等。

3 讨论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其能量和物质代谢、神经发育及免疫反应等都未成熟,肝功和肾功尚未完善,经肝脏转化和肾脏排泄的药物效果差,导致药物蓄积[2]。再加上小儿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药物很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的症状,出现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小儿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略低于国内张蕾等[3]报道的15.46%。

我院联合用药的比例为12.5%,且存在不合理配伍的现象。例如,繁殖期杀菌药间的联合使用和快效抑菌药与繁殖期杀菌药的联合使用。因为两个或多个繁殖期杀菌药的联合使用,使药物作用于相同的靶位,竞争青霉素结合蛋白而产生拮抗,甚至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5]。而快效抑菌药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繁殖期杀菌药的联合使用能发挥繁殖期杀菌作用而降低疗效[6]。所以,小儿抗菌药物选用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一般情况下不联合使用,必要时严格按照依据联合用药,尽量不要三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联用。

小儿抗菌药物使用前要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预防使用指征、使用适应证、联合使用指征及其抗菌活性和不良反应等。临床医师要不断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水平,严格根据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病原菌检查抗菌谱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选药[7],同时根据患儿肌体情况对症合理给药,严格控制指征。尽量在用药前考虑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生化活性和毒性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为了减少小儿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重视和药理知识的学习;(2)考虑儿童的特殊情况制订合适的临床用药指南;(3)加强儿童药敏情况、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血药浓度的检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8]。

参考文献

[1]郭桂芳,刘召粉,王婷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00例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药物临床,2005,11(5):83.

[2]谢广超,谢海清,邹继彬.儿童药物不良反应66例分析[J].海南医学,2005,16(5):91-92.

[3]张蕾,王永铭,陈斌艳,等.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6,12(1):39-45.

[4]石业队.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7,16(20):55-56.

[5]曹伟灵,魏平.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天津药学,2004,16(5):29-30.

[6]张树梅.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0):108-109.

[7]缪晓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2):122-125.

上一篇: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下一篇:检查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