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2024-06-30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精选十篇)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旅游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发展模式, 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

现阶段,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资源分散、师资短缺、手段落后等问题, 尤其是人才培养与国际化趋势无法对接、实践教学体系滞后是制约本土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当前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 引导学生从实践过程中提炼专业知识, 从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 在亲历亲为的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从业态度和从业习惯, 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2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 1) 本土化与国际化衔接原则。旅游业是国际化程序非常高的产业, 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必然会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以学生在熟悉本土国情的同时, 还需要养成国际化意识, 熟悉国际化规则, 掌握国际化技能, 以适应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 2) 统筹规划与强化实践原则。应该设立稳定的专门机构并制订统筹性教学计划, 在校内设立综合性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由专业教师、实验人员及外聘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该基地负责规划统筹旅游管理专业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方式, 根据不同年级课程设置状况, 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 并负责协调处理好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衔接。

( 3) 凸显互动和校企渗透原则。教师和学生在所有实践教学项目中的交流与互动应当得到体现。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两者间的顺畅交流与有效互动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 依托系统化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实施“请进来, 走出去”, 加强校企渗透合作, 增进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深度, 切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 4) 统一标准和突出特色原则。实践教学首先要遵循统一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目标, 即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 养成其岗位责任感;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 在通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应当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个性, 在专业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优势, 形成品牌专业,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3 实践教学体系构成要素

( 1)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拓宽国际化就业实习基地。以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平台, 以实训室管理机构为主体, 以专兼职实践指导教师为两翼,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动力, 以国际化校外实习基地为后盾, 良性互动, 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地展开并优化实践教学。

( 2) 实践教学过程建设。为实践教学实验室制定总体的管理方案和详细的运作方案, 并据此开设相关的课程, 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运作方案完结之后, 及时总结该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效果, 并制作详细的分析报告。在整个实践教学计划结束之后,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反馈, 修整和完善运作方案。

( 3) 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评价标准要与国际接轨, 不应过于硬化, 而是把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和要求告知学生, 由学生自己把握。同时, 应当加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 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型考试评价, 以学生为主导的互评与自评,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竞赛式评估, 顶岗实习时应重视来自一线行业的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 既要看结果, 更要注重过程。

( 4) 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导师组和完善专业导师制, 实行学生指导包干, 实行专业导师组统一指导和专业导师分别指导相结合。同时坚持“请进来, 走出去”策略, 请有国际化工作背景, 有国际化从业经验的一线资深人士进校园传道、解惑, 同时专业教师也应走出去, 到企业兼职, 多积累国际化工作经验。

( 5) 实践教学的管理。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后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进行绩效评估, 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督导, 包括实践教学前准备、实践教学中运作、实践教学后信息反馈和实践教学计划完善。根据ISO 9001对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分类建立完整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档案, 以期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实践教学。

4 实践教学体系的驱动因子

首先应当明确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有三个: 其一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国际化的旅游人才。国际化的旅游产业需要有国际化的旅游人才, 旅游强国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旅游人力资源作支撑。其二是明确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改善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 为协调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其三是理顺实践教学内在机制和冲突。要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化关系, 协调好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就业之间的递进渗透与有效衔接, 促使实践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育人效用。

围绕这三个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驱动因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国际化人才培养内涵外延与培养途径研究。具体包括: 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理念国际化、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国际化、实践教学交流合作国际化、实践教学教育品牌国际化; 第二, 实践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研究。具体包括: 实践教学与行业需要零距离接轨; 实践教学过程安全的保障和预防;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深度研究; 实践教学适应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求等; 第三,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具体包括: 不同教学方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途径; 国际化经验与本土实际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工与衔接等; 第四, 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关系研究。具体包括: 实践教学的总体规模及内容安排; 实践教学指导机构如何发挥“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功能; 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人员的组织规则、聘用程序和协调机制; 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用性和国际性; 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等; 第五, 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同环节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具体包括: 如何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国际化教育理念; 如何在不同实践教学模式中开展师生互动; 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协调等。

5 结 论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经到了结构性调整和体系性构建的关键时期。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只有构建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要、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培养出适合旅游行业需求的国际化应用型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剑生.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

[2]周兰.完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思路[J].科技资讯, 2007 (23) .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2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期许。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提倡以质量效益为主、走内涵型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高职高专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办学思路、定位方面转换职教理念,积极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决策,倡导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多元共享;实用性人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育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教育政策选择之一,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开始,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和内涵,注入了强心剂。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良机,众多高职高专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办学思路方面也相应地要重构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以此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一、重新认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

传统的重道轻器、重学轻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成才观、教育价值观,进而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纵观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办学规模小,造成其与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失衡;另一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办学同质化凸显,技术化和应用型特点不足;再有,办学水平偏低,特色不够鲜明,社会适应性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建设,二是转型。建设的目标是要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备“适应需求、统筹衔接、多元共享”的特点。三个目标指向了三个相对独立的方面。适应需求,就是要处理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匹配性、适应性和引导性的关系。当下,我国正在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升级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而推动转型需要形成新动力,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重点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高度融合,加快信息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高起点上做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1]。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较之其他教育领域更加直接、更加密切,改革的动力和迫切程度更大。因此,如何引领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打造“中国职业教育的升级版”,培养经济社会适应性人才变成了当务之急。统筹衔接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更加注重内部结构的调整、秩序完整性的谋划。在提升整体层次的同时,也要使其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完整。这其中暗含着这样一种趋势,就是职业教育自身的体系化、结构化和完整性建设,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独立性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按照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办职业教育,而不是依附于其他体系,更不是补充于其他体系,而这一点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培养方向确定之后,其突破口在于课程体系建设,一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性,二是课程体系的独特性。课程承载着人才的标准、规格和培养方向,也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对人才评价机制建设、社会适应性等也提供了重要参照。多元共享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涉及领域行业和产业,共享职业教育建设成果,从机制和模式等方面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并非要单独树立一个标杆,而是要在整个教育背景和系统中展开建设,要使这一体系的建设优化和改进整个教育结构,使得教育改革和发展形成更加良好的状态,进而与社会其他部门形成良好的互动,提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完成教育的应有内涵和职责。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应该是多样性、多元化的,应该是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渠道和选择。从上述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的讨论来看,对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是转变观念和转型建设的关键,对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包括对其独立性和体系性的肯定,也包括这种独立性与其他教育领域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关系的科学把握。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更加突出,究其原因,除了传统上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以外,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业已形成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上的差异,高职教育被定义在了高等教育的最低一级,成为低层次的高等教育。通过高等学校的这种办学层次的预设,又将其毕业生分成了不同等次,并受到社会的认同。如此恶性循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马太效应凸显。将高职教育重新定位,就是要突出其独特性,从强调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层次差别转变为强调两种教育的类型并存。正是由于承认高职教育独立性的存在,我们才会端正态度,去循着这一类型的教育规律去谋划其发展,促进其发展,承认它的价值,承认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承认它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承认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性和规定性,承认它对高等教育的内涵拓展的合理性,进而承认它所培养人才的不可取代性,承认它对经济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高职教育独立性的最重要支撑和表现是在人才培养的独特性上,也即要造就实用型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建设新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快原有高等教育体系中部分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改变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同质化现状,减少学术型、学科型、研究型院校数量,推动部分院校向职业型、技术型转化,实现人才结构向着技术型、工程型的应用复合型倾斜,为国家建设提供实用型人才支持,为国民教育提供更多更和谐更宽广的平台。转型的重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和应用技术类院校,前者从升格建校方向上就锁定了应用型,加上其研究型实力偏弱、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等功能强化等原因,实现转型的优势强、阻力小;后者原有的历史定位就极为明显,只是办学思路上坚持得不够,形成了技术型实用型特点弱化的局面,加之评价体系的导向、行政化趋势严重等原因,加重了其特色建设不明显。从更深层次上讲,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也存在着办学定位的调整问题,至少应当扩大和完善其人才培养功能。

二、重视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制度和保障机制建设

要保障高职教育定位的实现,要使得高职教育过程优化,就必须优化影响高职教育的诸个要素。影响或者制约高职教育的要素很多,从外部讲,有高职教育立法、高职教育管理监督评价、高职教育投入、教师政策、招生就业政策等;从内部讲,有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科研、学生管理等。当前高职教育改革视域下,在国家宏观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在高职教育人财物投入日益增多、办学资源短缺得到初步缓解的前提下,高等职业院校制度和保障机制建设显得最为重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反映在高职院校与政府或者社会、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上,应当更多地尊重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体地位,明确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在法律范围内推进高职教育与社会良性互动,有效遏制高职教育管理的行政化趋势。高职教育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所谓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实际上是还权于学校,是尊重教育规律的表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学和民主,要更多地以市场的眼光对待高职院校,而不是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对院校管得越多统得越死越好。要更加明确地界定政府和学校的界限,既要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又不能挤占学校的自主空间,两者之间要有足够的张力空间,有利于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发挥。目前来看,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凸显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和调整权。高职院校是教育领域与社会互动最为活跃和直接的部分,对社会经济需求应当作出最快的反应,而专业设置和调整权如果不在学校,难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二是人事管理和教师评聘权。随着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师延聘上享有更多的权利,因为高职院校较之普通高校在人事方面具有更多的复杂性,某些专业教师或实践教学教师可能来自于企业一线等,需要高职院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作出人事管理和教师延聘决策。三是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管理的参与权。高职院校对社会的服务和导向功能突出表现在行业、企业对学校办学和管理的参与上,很多院校在这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有的延聘企业领导参与学校决策和教学;有的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有的与企业共同建立产业孵化机构;有的建立专业建设咨询机构,谋划院校专业发展方向;有的院校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吸收社会各界尤其是行业企业人士参加,议决院校重大决策。凡此种种,都需要高职院校作为主体与社会力量互动,如果门槛设置过多,内耗就会增加,高职院校的活力则难以体现。四是建立高职院校联盟评估体制机制。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和独立性呼唤评估体制机制改革更新,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应当更多地依赖同行,评估主体应该增加校盟或者校协,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不可包办代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甄别、诊断、促进和导向作用。

三、强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诸要素中,教师队伍是最重要的一个。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对应,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复杂性更强,优化和建设管理更有难度,这是由高职教育的类别特点决定的。如前所述,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课程和教学的设置、实现,而这一特殊性呼唤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独特性。从教师类别结构上,通识课程教师、专业基础教师、专业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要统筹考虑,与普通高等教育以系科专业为主体不同,教师管理的权限要向上移动,院校层面与系科层面良好结合,院校层面要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方向调整、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研究师资结构、规模变化情况,为系科提供相对准确合理的师资配备思路和方案,克服学科专业在师资配置上的盲目性。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上,应用型和实用性是其基本要求,教师队伍素质要在整体上进一步加强。另外,要加强专业和实习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改变普通高等教育“重学轻术”的师资建设理念,根据培养需要,加大专业性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同时也要提升这些教师适应经济社会变革与适应技术革新和进步的能力。要实现专业性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化。从教师队伍管理和聘任上,要打破院校界限,尤其是在专业接近和教学设施类似的情况下。要实现院校间协作和共享,延聘企业行业社会人士兼任高职院校教师,高职院校作为聘任教师主体,财政要予以适当补贴,继续扩大兼职教师结构比例并提高其整体素质,使之制度化、经常化。

四、积极倡导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我国是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这是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短板,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的质量和规模,高职教育的治理管理,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师资以及投资体制、可持久性、办学教学评价等问题逐一需要研究、需要解决,可以说高职教育的现代化无论是从目标上,还是从内容上,亦或是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上,我们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和规范去遵循模仿,只有靠实践和研究的反复碰撞,才能不断改进不断修正不断前行。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教育研究也要向实用型转变,一是要加强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和渠道进行研究;二是加强技术本身、技术应用和技术转化研究;三是加强经济社会转型和需求转型研究;四是加强高职教育管理监督评价研究;五是加强高职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六是加强高职教育文化和制度研究等。国家增设了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从导向上对高职研究的方向予以引导和规范。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要在新的职业教育政策背景下,反思重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优化高职院校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让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使其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我国的教育体系,惠及我国人民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盖虎,阳桂兰.改革开改三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3

一、感受多元文化,涵养爱国情怀

生活在全球化时代,处于多元文化的冲击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知识,了解多元文化,是提高其国际视野的基础。然而,目前小学阶段的教材较少涉及国际文化领域。调查也显示,学校60%的学生对国际社会、历史文化、地域风情等知之甚少。为此,学校开辟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感受国际多元文化,掌握基本的国际知识。

1. 开设微型校本课程

学校开设午间阅读微型校本课程,将图书馆的书籍配送到各个班级,由学生自主管理,建立了“班级阅读吧”。为了保证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被挤占,午饭后的二十分钟,各班教师会组织学生阅读,教务处检查落实,不允许讲课或作业,保证所有的孩子静心读书。同时,为了引导学生有品位地进行阅读,有效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设置世界名著导读课和世界经典绘本导读课,安排教师进行每月一次好书的推荐和导读,列出世界经典必读书目,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为学生的精神发育打好底子。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还定期组织读书征文活动,促进阅读的分享交流。午间阅读微型校本课程,有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逐渐理解了他国文化,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编制“环球影视窗”

校园电视台收集古今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编制了德胜小学生必看60部影视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每周五下午开设“环球影视窗”,学校推荐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走近科学、绿色空间以及探索频道和国际频道中的“探索发现”等节目,由学生自主选择播放内容,了解域外风情与国外文化。环球影视窗以直观的方式,强烈的视听效果,打开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学到了书本外的国际文化知识。

3. 编写校本课外读本

学校根据学生现状寻找适合孩子特点的涉外礼仪知识,编写成学生乐读的课外读本,让学生生活在校园就能了解不同国家的交往礼仪,积淀国际交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正确认知和理解异域文化,同时,国外礼仪与中国礼仪的差异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比,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国礼仪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多元文化资源的建设内容涉猎广泛,充分关注儿童兴趣。学生阅读、观看后,教师通过开展征文、影评等活动,将影视作品等转化成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超越年龄认知的局限性,树立广博的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做到“身在校园,胸怀天下”。学生在感受多元文化中,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具爱国情怀。

二、学习交往技能,培养规则意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的交往会存在不同的方式,只有具备正确的交往礼仪和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为此,学校建立了少年国际外事局,通过创设模拟涉外情景、外籍教师进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不仅学习到国际交往技能,且通过学习国际交往规则,培养必备的规则意识。

1. 模拟涉外生活情景

培养孩子的国际交往能力是提高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设计了生动的涉外模拟情景,制定了对应活动目标模拟训练大纲。内容层层递进,螺旋上升,避免形式单一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各中队围绕总纲衍生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训练交往技能并掌握国际交往规则。

例如,三年级根据活动部的大纲,设计了问候礼仪、迎宾礼仪、交流礼仪、迎送礼仪、用餐礼仪等八大情景进行仿真训练。问候礼仪创设了如下模拟场景:德胜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代表出访德国学校,与德国小朋友相互问候。同时,双方自我介绍,德国小朋友带领我校学生参观他们的校园。问候礼仪训练点的要求: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大方得体。禁忌:不要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自编了礼仪三字歌:穿衣着,要得体;会客时,要大方;交谈时,不插话;语言亲,举止雅;控距离,顾全局。学生在愉快、好奇的氛围中,学唱三字歌,通过情景模拟表演,学会了涉外礼仪,掌握了涉外交往的基本技能。

2. 外籍教师进课堂

国际交往、对话、交流、合作通常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缺乏足够的外语能力往往是文化理解和沟通的主要障碍。熟练地掌握外语,能提高对外交流能力,有利于在国际交流中既尊重对方立场,又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为此,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趣味英语口语”的形式,每班每周设置一节外教英语口语课。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外事局的资源建设既考虑小学生特点又结合学生当下的生活,内容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活动的开展还依托相关课程,如《德胜小学涉外礼仪哆来咪》读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英语口语》等,在阅读和学科教学中渗透。丰富生动的形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了基本的交往规则,提高了国际交往能力。

三、体验国际交往,践行公民责任

学校在建设国际观察站、少年国际活动部的同时,创设少年国际游学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小公民。少年国际游学团有“接待外宾来访”和“对外游学交流”两个活动载体。

1. 接待外宾来访

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国际交流机会,通过与国外学校结对,搭建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

例如,学校接待了来访的日本静冈县文化协会友好交流团——静冈县书法家代表友好交流派遣团。游学团成员落落大方地带领外宾们参观了德胜校园,并为来宾展示合唱、书法等才艺,他们流利的外语口语能力、礼貌的言谈举止和精彩的表演等都给外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宾们对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书画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又如,香港九龙礼贤学校师生来访,德胜书法社团的同学们把现场书写的书画作品赠送给香港小朋友,游学团成员还带领香港小朋友进班学习。不同生活地域的孩子们一同学习、体验,相处融洽,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国际文化差异的理解。

2. 对外游学交流

学校组建了对外游学团,让师生走出国门,开阔国际视野。一方面,学校借此进行专业的教学交流。由合唱队员组建的游学团先后出访了日本、德国,参加国际性合唱比赛。在那里,师生们领略了世界舞台的精彩,分享了世界顶级的艺术魅力,为艺术教师注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宽了教育视野。

例如,2010年,学校参加了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合唱节”。德胜师生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采,还经历了高规格的国际外事交往活动,在市政厅受到市长和大使的接见。这些活动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学校合唱团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佳绩,被德国报纸赞美是“最小的演员,最美的歌声”。

另一方面,对外游学让师生放眼国际,拓宽了学校的德育渠道。例如,学校组建文化交流团访问了日本大阪府福田林市立向阳台小学校。日本人遵守时间和讲究秩序,讲究文明礼仪,学校教育目标重在细节等等,都深深地影响了游学成员。游学期间,学校加强安全和礼仪教育,让学生懂得和践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现代小公民。

学校建立了游学长效机制,订立了游学成员筛选制度和游学注意事项;成立了游学领导小组,承担学生游学审核和考核任务,做到游学机会人人平等,涉及面广。并利用网络宣传游学故事,分享游学所得。

对外游学交流活动,使德胜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礼仪、社交能力等公民素养发生了显著变化,提升了师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

(作者单位:杭州市德胜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杭州 310014)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国际视域下中国终身教育立法展望 篇4

在欧洲国家中, 法国较早以法律制度形式实施终身教育理念, 颁布了终身教育专门法, 使得终身教育理念由理论探讨提升至法制化的高度, 成为构建其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早在1956年, 法国“关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和公共教育改革的法案”首次提出“终身教育”一词, 并具体说明了终身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970年, 法国成人教育家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一书, 提出较为系统的终身教育理论。1971年7月, 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终身职业教育法》,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终身教育的立法, 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法国终身教育开始走上制度化轨道。1984年2月, 法国议会又通过《职业继续教育》, 对1971年的《终身职业教育法》作了补充规定。自此, 终身教育思想在法国基本确立并逐步走向深化。在亚洲, 日本是第一个将终身教育法制化的国家。早在1965年, 日本政府派原东京女子大学校长波多野完治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届成人教育国际促进会议。196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出版了波多野完治教授在1965年会议上的“提案书”, 题为“社会教育的新动向”。1971年, 社会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适应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社会教育》的咨询报告, 提到为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 必须实行终身教育, 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1981年, 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终身教育的报告》指出:终身教育是为全体国民充实人生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1988年, 文部省成立了终身学习局, 综合制定和调整了有关终身学习的政策措施, 并发表了教育白皮书《日本文教政策:终身学习新发展》。1989年再度发表教育白皮书《我国的文教政策》, 重点分析了日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意义与措施。1990年6月, 日本颁布了推进终身教育的专项法律?———《终生学习振兴法》。《终生学习振兴法》是日本对终身教育的专门立法, 是与日本的《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相并列的一部教育基本法律。自此, 日本的终身教育已上升至法律层面, 成为日本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势在必行

1.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必要性。

任何一项教育体系的建构与推行最终都离不开法律的健全与完善, 就当今世界终身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 各发达国家纷纷以立法手段推进本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因而, 通过教育立法保障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符合国际潮流, 是国际终身教育立法的趋势使然。其次, 终身教育立法是我国现时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教育体系本身所具特性而言, 一国的教育体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所以也大都具有保守性和滞后性的特征, 任何企图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的思想和举措一旦落到实处就往往难以深入推进。国家行政力量的推动, 尤其是立法制度的建立对已有的国民教育体系实行的整体性的宏观改革重要而且必须, 对增强终身教育的全民意识及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社会基础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最后, 终身教育发展及其体系的构建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 终身教育的立法问题是左右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在终身教育的理念还远未普及, 社会还没有自觉主动地提供教育机会和个人还没有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的愿望的情况下, 这种对社会和个人在终身教育方面的约束和规范更显得必要;而且也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规范率先启动并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社会和个人才能依据这项法律法规促进和发展终身教育。

2.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现状分析。

①政府相关政策性文件有所涉及。我国政府部门许多的政策性文件涉及到终身教育, 如《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学习型社会”。《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活动, 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些政策性文件有力促进了我国终身教育发展, 并推动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工作的进行。②国家相关法律有所涵涉。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中, 虽然并没有专门的终身教育法, 但是在有些相关法律中却对终身教育有所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 扫除文盲, 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 鼓励自学成才”。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 为公民接受教育创造条件”。这些法规为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法律依托。③地方政府的终身教育立法。我国台湾地区、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已相继颁布了各自地区的终身教育法 (条例)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逐渐深入和我国终身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 终身教育立法己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终身教育的国家立法和许多地方立法正在酝酿建设之中。教育部已开始着手起草“终身教育法”, 终身教育的国家立法可望在不久的将来颁布实施。

综上,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存在着终身教育国家立法滞后, 现有终身教育立法还不完善等问题。随着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 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并逐渐成为构建我国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人们渴望能够有终身教育的专门法律促进终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终身教育立法的思想基础已具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各行各业都在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加强对本行业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的社会化学习体制在我国正逐步建成, 终身教育立法的社会基础已初步形成;对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现状的分析, 表明终身教育立法的实践基础己具备。加之我国终身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发展对终身教育立法的需求,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摘要:基于国际视野, 笔者概述了以法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外终身教育立法进程, 并简析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必要性及其现状, 最后明确指出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势在必行, 以期为我国终身教育立法提供一些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国际视域,中国,终身教育法

参考文献

[1]杨克瑞.终身教育立法势在必行[J].中国成人教育, 2001, (11) .

[2]刘雅丽.终身教育法制化问题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9 (2) .

[3]林世员.我国终身教育立法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4 (5) .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平安校园”,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期,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都发生了改变,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校园内的某些突发事件,因此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的重要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深化高职“平安校园”建设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阐述

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基本上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在我国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来教育广大人民大众,启发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且不断地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去,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伟大的革命目标而努力奋斗。

2、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涵义阐述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年学生学知识、受教育和成长成才的地方。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校名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100多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超过1380所,高职院校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已接近 2/3,如何确保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对维护整个高等教育的安全稳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校园的平安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兴衰。

因此笔者力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平安校园”建设放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视阈下加以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开辟新的路径来解决该类问题,同时也会为之后深化高职“平安校园”建设提供更多的经验。

3、思想政治教育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内在关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一条重要渠道。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平安校园”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力地促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平安校园”建设保驾护航,“平安校园”建设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过来,“平安校园”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平安校园”建设的过程也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深化高职“平安校园”建设的途径探讨

1、加强责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自己和他人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

首先,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安全意识实况。辅导员要主动的、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沟通,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以便安全教育的渠道畅通,提高平安校园建设。其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贴合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以化解安全知识学习的疲劳感,这样将有助于高职深化安全知识教育的展开。最后,科学灌输与诱导启发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要注重科学的方法,有意识的从思想上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启发,从而有效的降低高校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参与其中、乐于接受。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强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建设,通过BBS论坛、校园留言薄、学生工作在线、共青团网站、就业指导网站、网络党校、专题网站等等一批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网站,培养一支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将有利于实现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占领网络教育的主阵地。同时积极跟踪网络动态,大力提倡网上道德,树立良好网上风气,摈弃不文明、不道德的网上行为,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侵燭,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组织过消防安全疏散与逃生综合演习,教学楼的“被困”师生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通过逃生模拟“火灾”现场,数千名学生观看演习,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自救的重要,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珍爱生命。

3、给予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意识

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已经众所周知。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

大学生心理问题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的威胁,不是靠几次活动或阶段性的工作就

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高校长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机制和工作态

势。一是要在机构设置、经费划拨上予以保证;二是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三是大力幵展和举办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宣传月等

活动,营造“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良好校园心理氛围;四是要发挥学生“朋

辈教育”的作用,通过心理社团或心理协会、心理联络员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深

入到班级、寝室。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试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确保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减少校园中的隐性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李跃林.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8(1)

[2]赵天宝.浅论高校“平安校园”的构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6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一轮对外开放新的历史时期。[7]现阶段,国际教育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应该如何与国家外交大局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成为教育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部分发达国家视域出发,梳理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3个国际教育强国最新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剖析了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国际教育事业的政策建议。

一、对部分发达国家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的分析

近30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许多国家逐渐认识到国际教育在公共外交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3个国家比较典型。

(一)美国国际教育发展战略

2012年11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出台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国际教育战略报告《通过国际教育与合作取得全球性成功》(Succeeding Globally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将国际教育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系统阐述了战略的出台背景、目标体系和行动路径,标志着美国国际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 美国国际教育战略出台的背景

《报告》开篇指出了当前美国社会的4个特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国际教育战略出台的宏观背景及其拟实现的教育愿景。首先,全球经济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国际劳动力市场要求毕业生在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具备理解和尊重他国文化以及与世界沟通的能力。其次,疾病蔓延、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等灾难性事件辐射全球。为共同解决这些全球性挑战,不仅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必须学会与国际伙伴有效沟通、彼此协作的技能。再次,教育与国家安全、外交利益休戚相关。美国教育部提出,公民意识和全球意识对于理解美国历史及其国际关系来说不可或缺,外语技能和区域专业知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信息安全和法律实施来说则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美国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社会,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邻居、同事、朋友交流与合作是美国公民的一项基本能力。

2. 美国国际教育战略的目标体系和行动路径

为使美国青年一代能够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做好准备,报告结合国内教育发展重点,构建了层次清晰的国际教育战略目标体系(见图1)。该体系设定了美国发展国际教育的两大宏观目标,即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这两大宏观目标之下,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具体目标:(1)提高所有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改变以往对少数精英学生偏向的状况,本报告将培养对象确定为从小学阶段开始的每一位学生,从而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具备全球胜任力,在高度关联的世界中取得成功。(2)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报告建议,美国不仅要广泛参与PISA、TIMSS等国际大型教育评估项目,而且应该利用这些项目的评估结果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发掘其他国家具有创新价值的教育实践,从而实现“为我所用”的目的。(3)积极开展教育外交。为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教育部将根据美国政府的需要,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动参与双边、多边组织的教育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向外流动,并与国外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建立联系。(4)统筹协调,监督并提升国际教育活动。为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运作机制,美国教育部正在研制国际教育战略的年度实施计划,同时也继续与商务部、劳动部、国际开发署等其他部门保持合作,以一种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活动。

资料来源:U.S.Government.Succeeding Globally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R].Department of Edu-cation,November 2012.

3. 美国国际教育战略的影响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发展国际教育不仅是为了改善美国教育状况,推进国际事务优先发展,而且在更高层次上也是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美国公民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8]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总统顾问佩蒂·彼得森(Patti Peterson)认为,该《报告》提出的许多方略都富有前瞻性、创造性和建设性,这是美国国际教育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9]

(二)英国国际教育发展战略

英国十分重视国际教育所产生的巨大经济价值,并将国际教育视为政府产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可以从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在2013年7月颁布的《国际教育:全球增长和繁荣战略地图》(International Education:Global Growthand Prosperity,以下简称《战略》)中得到印证。《战略》在序言中的第一句就明确指出,“教育是英国经济中具备强劲增长潜力,并且能够创造巨额出口收入的部门”[10],这也奠定了英国国际教育战略的主基调。

1. 英国国际教育战略出台的背景

英国是享誉世界的教育服务输出国,在国际教育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依然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和挑战,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协同失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国国际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部分教育机构发展教育援助的传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使其对开展营利性国际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第三,政府于2010年启动的紧缩性移民政策对国际学生的招募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第四,跨国教育公司的迅速崛起以及“慕课”等新型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要求英国以更加自主、灵活、创新的方式扩大国际教育机会。第五,国际竞争压力大,英国需要同时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传统教育强国和法国、德国等非英语国家争夺国际教育市场。第六,与向外输送大量留学生相比,新兴经济体更加倾向于改革国内教育体制,加速本土教育国际化,这要求英国教育机构因势调整国际教育发展策略。

2. 英国国际教育战略的政策框架和具体行动

在《战略》中,英国政府提出,“要建立一个面向所有海外学生的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教育体系”,[10]同时设计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政策框架和具体行动。第一,要大力吸引留学生。根据留学生市场的发展趋势,《战略》设定了英国留学生的人数增长目标,即到2018年增长15%~20%。为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增长,《战略》提出扩展学生签证路径、加强留学生权益保护、支持政府奖学金计划、挖掘国际校友资源等建议。第二,多种方式助力跨境教育。《战略》强调,与重要合作伙伴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立境外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质量框架、支持海外分校建设以及强化海外英语培训都是英国跨境教育寻求突破性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三,开发世界一流的教育技术。为鼓励教育技术创新,英国将建立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如支持教育机构搭建优质慕课平台,推动教育技术科研成果商业化,为教育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资助。第四,与新兴国家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英国的外交政策,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将中国、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以及海湾地区确立为国际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并计划在行动层面采取多项措施,如加大对来自新兴国家留学生的奖励力度,鼓励英国学生出国留学,增加对合作伙伴的教育援助等。第五,抓住机遇,塑造英国教育品牌。为此,政府不仅要扩展“英国教育”(Education UK)官方网站的服务范围,而且将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国际教育战略实施以及协调相关部门工作的国际教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uncil),从而推动英国国际教育产业的腾飞。

3. 英国国际教育战略的影响

该《战略》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英国大学与科学部长戴维·威利茨(David Willetts)认为“本战略的推出恰逢其时”。[12]英国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UK)的首席执行官尼古拉·丹德里奇(Nicola Dandridge)则预言,“在本战略的支持下,英国大学国际化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在未来几年会大幅度增加”。[13]与此同时,他也对战略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战略设定的国际学生人数增长目标与英国政府在2010年出台的限制性移民政策存在冲突”。[13]因此,如何协调本《战略》与既有政策之间的矛盾是英国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发展战略

2016年4月30日,澳大利亚国际教育部长理查德·科尔贝克(Richard Colbeck)和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Julie Bishop)联合发布了《2025国际教育国家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25,以下简称《2025战略》),这是澳大利亚在联邦层面制定的首份国际教育发展战略文件。

1.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出台的背景

澳大利亚是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澳大利亚为250多万名国际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体验。[15]仅2015年一年间,澳大利亚就招收了49.82万名国际学生,创造了逾190亿澳元的出口额和13万个就业岗位。[16]除了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国际教育还成为澳大利亚提高公民国际化素质、实施人才战略、维护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地位的理性工具。[17]因此,面对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太地区依然旺盛的教育需求,澳大利亚国际教育部在广泛征询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这份为期十年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

2.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的目标体系和行动措施

为“创造一个更具适应性、创新性,并且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国际教育行业”,[18《]2025战略》设定了国际教育的三大支柱(pillar)、九大目标,并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第一个支柱是夯实教育基础。《2025战略》指出,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科研体系、优质的留学体验以及有效的质量保障和教育监管是澳大利亚提高国际教育声誉的重要基础,因此国际教育部将这3个要素确立为《2025战略》所要实现的前3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教育、培训和科研体系。这不仅需要继续增强教育体系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而且要统一制定有利于国际教育发展的国家政策,确保各级政府和各方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到国际教育中。第二个目标是提供最好的留学体验。《2025战略》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增加对国际学生的支持性服务,为学生提供廉价舒适的住宿和公共交通;(2)提升信息宣传的工作水平,及时向即将入学的学生、在读生和毕业生发布相关信息;(3)加强国际学生的就业能力建设,向他们提供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创造机会;(5)开展国际学生满意度调查和国际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国际教育服务。第三个目标是提高国际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管水平。这项工作的落脚点将会放在提高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和维护国际学生权益上。

第二个支柱是加强伙伴关系。这里的伙伴关系包括国内伙伴关系、国际伙伴关系、与境外学生、学术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关系以及校友关系,发展这四种伙伴关系分别成为《2025战略》的第四、五、六、七个目标。就国内伙伴关系而言,《2025战略》认为,教育机构和国际学生应该与地方社区以及工商业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增进文化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科研投入增加和科技成果转化。就国际伙伴关系而言,《2025战略》将工作重点放在政府间关系和机构间关系两个方面。从政府间关系来看,澳大利亚应该与更多的国家和多边组织围绕质量保障、机构认证、学历认证、科研合作以及市场准入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并以教育援助、教师交流、提供教育培训框架的方式对新兴经济体的教育能力建设提供帮助。从机构间关系来看,澳大利亚与境外教育机构建立伙伴关系的途径包括学分互认,学生、教师与研究人员交流,人才联合培养,国际联合科研,提供政策咨询等。对于境外的学生、学术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澳大利亚表示非常欢迎他们跨境流动,并承诺在优化签证政策、增加奖学金支持、促进学历认证方面作出努力。在校友关系方面,《2025战略》主张通过支持校友成功、促进校友互动以及建立校友网络等方式与全球校友保持联系。

第三个支柱是提高全球竞争力。在这一支柱之下,国际教育需要实现两个目标,分别是做好海外推广工作和抓住发展机遇。调查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在宜居性、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以及就业方面的表现都十分优异,许多国家希望学习这种先进的教育发展经验。因此,澳大利亚将面向传统和新兴两个市场,积极向外宣传优秀教育成果,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广受欢迎的国际教育伙伴和留学教育目的地。此外,澳大利亚还将以在线教育、海外办学的形式以及吸引学生到偏远地区学习的方式,对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出反应,从而争取国际教育市场份额的显著提高。

3.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的影响

根据教育与培训部发布的信息,澳大利亚政府将设立一个新的国际教育委员会,并在未来4年提供1,200万澳元的配套经费,以保障《2025战略》的顺利实施。[19]《[19]2025战略》作为澳大利亚政府国际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将与同期发布的《澳大利亚国际教育2025》(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25)、《澳大利亚全球校友战略》(Australia Global Alumni Strategy)以及移民和边境保护部出台的学生签证框架相互协作,在未来十年共同推进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行业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出台国际教育战略的背景和意图各不相同,但是在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式上却达成某种共识。如图2所示,区域A代表了3国国际教育战略所提出的部分相似的行动策略,包括扩大国际教育规模、拓展国际合作关系、统筹协调国际教育活动等;区域B、C、D分别代表了美国、英国与澳大利亚两两之间共同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区域D为例,英国和澳大利亚共同采取的措施有优化签证政策、改善留学生服务、增加政府奖学金、发展在线教育、鼓励学生出国、开办海外分校以及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等;其余的空白区域则分别代表了三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战略目标特制的行动方案。这些发展思路对中国国际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中国国际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教育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规模迅速扩大,质量稳步提升,形式日益多样,内涵也在日渐丰富。整体而言,中国教育的开放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并且成为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和民心相通的活跃力量。[20]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教育强国相比,中国的国际教育事业还存在明显的短板,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际教育政策体系相对完善,但对其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

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100多份有关国际教育的政策文件,并且这些政策体现出良好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中国国际教育未来五年的发展问题作出战略部署。该《意见》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下,对留学教育、涉外办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人文交流、双多边教育合作、“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进行了重点安排,力求“到2020年,我国出国留学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来华留学质量显著提高,涉外办学效益明显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有效拓展,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制定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1]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中反复强调“扩大教育对外开放”,[22]并通过《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等专门性政策法规对国际教育子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具体规范。尽管如此,国际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主要是从教育外事的角度谋划国际教育事业,而很少将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整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这种认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际教育政策的良性发展,也会延缓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进程。[5]

(二)国际教育竞争力逐步提高,但服务贸易逆差较高

国际教育作为一种双边的交流性活动,由“输入”和“输出”两部分组成,“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是其理想状态。虽然近年来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有所增加,但一直处于人才和资金“双流出”的尴尬状态。在人才流出方面,根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提供的统计数据,1978年至2015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404.21万,[24]成为国际教育市场上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相比之下,尽管来华留学人数已经由1978年的1,200人[25]增加到2015年的39.76万人,[26]但与出国留学人数的差距依然在拉大,人才流失日趋严重。在资金流出方面,以2013年为例,中国在创造了大约200亿元人民币教育出口收益的同时,产生了近2,100亿元人民币的教育进口支出。[20]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发达国家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体系相比,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和国际显示度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二是来华留学教育的支持性服务略显不足,这体现在奖学金受益面不大,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以及来华签证服务、行前咨询、住宿、实习、就业等留学服务的多个环节。[28]三是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远远低于赴外留学生的境外消费,再加上货币汇率差价,这些因素从客观上拉大了中国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

(三)国际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但质量和效益问题比较突出

中国国际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做大增量和引进资源为主攻方向,之前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系列上位法和政策举措重点向这方面倾斜,[20]在实践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6年3月,中国政府审批或复核通过了2371个中外合作独立大学、二级机构和项目,[30]在境外举办了4所办学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30]开办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3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国际教育事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基础。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在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汉语对外推广等方面均有所表现。如,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尽管孔子学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运行模式日益健全,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但师资和教材问题日渐凸显,这严重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办学质量,并进而影响到汉语国际推广的全局。因此,今后中国国际教育不宜继续做大增量,而应转向提质增效、盘活存量的发展方向,加强本土教育能力建设。

三、对中国发展国际教育的政策建议

基于对中国国际教育存在问题的反思,以及对部分发达国家国际教育建设经验的借鉴,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将国际教育纳入到国家人才发展和安全战略

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3国的国际教育战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教育已经超越了狭义上的教育本身而上升为影响各国经济实力、外交政策、国家安全乃至国家战略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抱着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才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以对内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对外输送一批知华、爱华、友华、亲华的中华文化传播使者和国外未来领袖为宗旨,充分重视并重新审视中国当前的国际教育工作,将国际教育纳入到国家人才发展和安全战略,做出长远的、积极适宜的政策调整和完善。

(二)强化产业意识,增加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

英国和澳大利亚非常强调扩大教育服务的出口规模以及增加国际教育所带来的外汇收入。面对巨大的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中国也应该学习这两个国家的经验,按照教育贸易的市场规律来运作国际教育,调整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式,并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结合国家外交、经济、科技、文化、商务、安全、侨务等领域的发展战略,对留学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稳步增加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的跨境流动规模。着力提高国内高校开展国际教育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高校以多种方式开展海外宣传和营销工作,扩大来华留学教育的总体规模和层次。紧密结合国家外交战略布局,以境外的实际教育需求为导向,鼓励高水平教育机构到境外办学,输出中国教育服务。加快发展远程教育技术,支持高校向海外提供优质在线教育,创办若干所高质量国际虚拟大学,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增加国际教育提供。

(三)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认可度

质量提升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来华留学方面,要建设一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学生认可的品牌课程,优化来华留学管理服务体系,改善来华留学教育体验。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将工作重点转向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重点围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以及国内新兴、急需、薄弱学科专业领域邀请国外优质教育机构来华合作办学,同时要改变行政管理思路,重视中外合作办学的运行监管和质量保障,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要建设若干个高质量的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习基地,打造一支精通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对外教学师资队伍,开发一批适应国外学习群体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教材,满足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国语言与文化学习需求。

(四)主动实施“一带一路”教育工程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政府在新时期的外交重点。因此,要提高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及民间力量,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层教育磋商机制和多层次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教师、学生与科研人员往来,拓展和深化人文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共同体。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设立“‘一带一路’教育发展基金”,实施“一带一路”教育援助计划、“一带一路”留学中国计划、“一带一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等。

(五)统筹协调,加强国际教育事业的组织建设

中国可以借鉴英国和澳大利亚经验,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国际教育战略实施的领导工作小组,并由其根据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别的特点,出台差异化的国际教育政策,制定更加完善的国际教育工作方案。教育部、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厅/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口单位制定、落实配套的国际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划清职责,保证国际教育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政府要加大对国际教育事业的专项财政支出,鼓励社会资源投入,保证国际教育发展具有充足的经费保障。以“一带一路”为布局重点,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开展国别和区域教育研究,为国际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要:本文梳理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国际教育强国最新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对国际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教育服务贸易逆差过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问题比较突出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国情和部分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建设经验,提出旨在促进中国国际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将国际教育纳入国家人才发展和安全战略、增加国际教育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国际教育质量、主动实施“一带一路”教育工程、积极开展教育外交、加强国际教育的组织建设等。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7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实用能力, 突出职业特色的教学目标以满足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对英语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 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习气氛不浓、教学效率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 已经满足不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 对教育改革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非常必要。

1 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建议

1.1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才能、兴趣、性格、特长等不同特点, 开展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活动。把一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遭遇“学业失败”的学生导向“学业成功”, 使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也使那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从而使大部分高职学生走向“成功就业”。

1.2 把学期目标分解为单元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地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自主学习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组织学生互教互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国际音标拼读单词。学生可利用光盘课件进行单词跟读, 教师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 并纠正发音。一方面, 可以节省课堂学习时间, 另外, 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例如, 以单元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法等训练, 并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授课。组织学生小组座谈, 分析自己的不足,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根据学校教学的统一安排确立学习目标。把学期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单元目标, 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自主学习,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领悟知识。另外, 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 进行自主探索式研究性学习。

2 实践有益的教学模式

为了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 并对所进行的说课内容层层深入, 丰富而充实。可以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情境进行立体化教学尝试。

2.1 明确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与性质

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听、说、读、写等各项课程均要开发;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是过渡性课程, 为在专业方向中进一步培养语言技能和步入职场做准备;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是意义性课程, 要树立学生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性情、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职业素养等。

2.2 要深入使用各类基于职业性特点的英语教材的教学感受

教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角, 其模式设置中可以是StudentCentered、Task-Based、Project-Based、Interest-Driven和CareerOriented。实践课程中认为学生dare to speak English比can speak English更重要, being activ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accurate, 鼓励学生在making errors中修正错误, 取得进步, 通过让学生自己挖掘新闻热点、制作video、呈现presentation等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并采用课堂上随机提问和同伴互评等手段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倾听, 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基于职业性的教学内容设置上以精彩实用的选篇与课程要求、课程定位和改革思路相吻合, 提供大量易于操作的活动设计,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引入教学实践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设置, 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一旦被激发, 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多信息。

2.3 基于职业性特点的课程设置从不同生源、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求出发, 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英语课程

其中高职院校低年级学生可以以培养基本应用能力为主, 体现实践性的要求实施基础性英语教学为主;中年级学生阶段以培养英语专项特长为主, 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及实际需求选择学习单项课程, 体现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理念;高年级阶段以培养英语职业能力为主, 学生可结合所学专业, 选择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 体现职业性的特点。课程设计高职特色明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序化科学、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其“分层次教学、理论融于实践”, “个性化选课、任务驱动教学”, “分类别开课、项目导向实训”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特点。

2.4 高职职业性英语课程根据不同生源层次、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 形成以英语“应用能力+单项特长+专业技能”为特色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创建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训模式。其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其中, 在大一新生原有的英语基础上培养其英语基本应用能力, 课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特长及实际需求, 开设听、说、读、写、译专项技能课程, 使高职学生在英语方面有一技之长, 使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使用能力, 课程内容专业实践性很强。例如, 我系根据不同的专业, 采用EGP+ES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的教学模式 (即在学习《点击职业英语》基础英语模块3、4和《世纪英语》拓展阅读教程I、II之外, 将相关的诸如会计、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术语、词汇及句型融入教学中) , 始终抓住学生这条主线,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整合教学资源, 实现‘教和学’良性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互动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更好的发挥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服务性功能, 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小云.高职高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3) .

[2]朱晓琴.“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 .

[3]赵云.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 2011 (2) .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8

1 内化“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意识

1.1“管理学生即替学生服务”

首先,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中, 管理即服务, 管理学生就是服务学生。要彻底摒弃“控学生、管学生”的管理理念, 应真正以学生的具体需要为管理的目标指向。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管理中的“师道尊严”的意识以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的“主从关系” (命令和遵守、支配和从属) 。其次, 打造为高职生解难排忧的主动服务机制。要“急同学之所急, 思同学之所需”, 将与学生们平时生活密切关联的服务延伸至课余时间、节假日。再次, 努力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做好服务。[2]要关注、关心、关爱高职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比如思想认识、学习实习、心理发展、身体健康等情况, 竭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好务。

1.2“关注关爱学生”

首先, 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是一种双方互动、深度交流的动态生成过程, 管理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关心呵护学生。教师既要留意观察学生, 又要把关爱建立在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上。不仅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也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维方法来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同时, 还须认知、认同并尊重学生于学习上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其次, 在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中, 教育管理者应恪守的原则是:竭力从原来的传授者变成促进者, 从管理者变成引导者, 精心替学生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须注意关心学生忧愁疾苦, 特别是贫困学生、农村学生, 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

1.3“师生深入沟通”

首先, 要做到与学生经常接触。高职学校的一些教师“上完课下课走”, 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也是时时让学生难以看见, 致使许多高职生觉得“自己没人问”。作为高职生的教育管理者, 教师以学生作友, 耐心地、真诚地多与学生交流, 体悟学生的各种实际心理需求。其次, 于教学过程和教育行动中, 要多多开展平等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困难、亮出问题, 勇敢开展辩论, 进行头脑风暴, 营造充分民主的教学气氛。再次, 在对学生的管理服务中, 必须基于人本原则, 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学术情怀, 精心组织大家开展健康有益、时尚新颖的文体活动。[3]

2 切实做到“三个尊重”

2.1“尊重学生独立人格”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不仅将学生作为朋友, 而且将学生视为服务客体, 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并非传授和接受之关系, 而是基于一定的文化情境开展交往, 此交往过程乃基于师生完全平等的对话。教师既为一个引导者、激发者、倾听者、关爱者, 也是高职生的伙伴、哥 (姐) 们。值此交往情境, 高职生便可获得知识上的理解、认知上的发展和能力上的提升。

2.2“尊重学生各项权利”

要切实尊重高职生的各项权利, 并给予高职生更多知悉权、决定权。高职学校任何一件与学生有关的事项, 决定之前, 要广泛、充分地询问学生的实际想法, 予以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空间、通道。平时于高职的学校管理中, 学校领导、教师占有的知识并非总比学生多、深、广, 所以, 让高职生有更多发言权, 对于师长们来说也是一种交流、学习、提升。同时, 高职生平时在学校, 对于他们的每一项权利, 学校都要充分考虑、竭力保护,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2.3“尊重学生职业追求”

自高职生的职业能力生成过程来看, 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 即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追求、职业理想, 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前提、基石,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 高职教育须切实考虑学生的心灵呼唤, 走进他们的头脑之中, 根据他们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及实施教育活动, 顺势而为, 借力而行, 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管理, 并且于受教育的过程中萃取养分, 锤炼自己, 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主体性

3.1“主体参与式”

所谓“主体参与式”教学法, 即不囿于教师讲授这一单调方法, 而是契合高职生学习表征而机动安排, 灵活掌握, 借助发现学习、活动学习、情境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度激活、充分调动高职生求知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师于授课时, 归纳、精讲、提醒、评点通常须占全堂课的35%, 而把65%的时间给予学生。借助启发、引导, 教师鼓励大家于其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融入, 让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深入动脑, 进而有力激发大家的问题意识。

3.2“启发式”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 既是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先进教育理念之具体反映。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要义在于启发高职生积极思考, 主动求索, 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比如, 锤炼高职生大胆否定、敢于质疑的怀疑意识、创新精神, 依此获得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

3.3“拓展式”

所谓“拓展式”教学法, 就是问题拓展教学法, 即在阐述某一概念、某一问题的时候, 教师应注重引导, 着力培养高职生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素质、能力。以此为基点, 帮助高职生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同时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树立新意识, 产生新观念、亮出新问题。

4 创新评价制度以高扬学生主体性

首先, 采用多样化考核方法。就是说, 应以高职的个别科目作试点, 尝试使用多样化考核方法, 比如, 或使用“三结合” (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 , 或综合考试 (论文、制作、设计、调研报告、答辩等加以综合) , 或借助开放性试题。其次, 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发展性评价基于察觉并激发高职生的潜能、禀赋, 及时准确地认可、激励高职生的进步, 客观地反映和鉴别他们于学习、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麻烦, 并帮助他们攻克, 并且将评价看成发现高职生发展可能性的路径、方法。因此, 教师在高职生平时的学习评价中, 必须尽可能地实施激励, 凝聚正能量, 以最大限度地为高职生捕捉成功机会。[4]

概言之, 高职教育管理中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必须这样, 就是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意识, 切实做到尊重学生, 又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主体性, 更要创新确立评价制度以高扬学生主体性。惟有如此, 才能做到高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程勉中.可持续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创新[J].教育与职业, 1998, (1) :15-16.

[2]罗贝尔·萨蒙.未来的管理:走向以人为本[M].王铁军,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28.

[3]李佳孝.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主体性高等教育管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21-24.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9

1 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内涵

1.1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从广义上来说, 简而言之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 (The 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hip) 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被他人所犹豫的事情, 包括机会认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

1.2 创业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现代人应有三本“护照”。一是文凭类“教育护照”, 二是技术类“职业资格认证护照”, 三是创业类的“创业护照”[3]。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 或者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不仅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 更注重培养创业素质和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1.3 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校园文化

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校园文化, 它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 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创业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时不刻潜移默化的。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在大力提倡创业教育的背景下,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业精神和实干精神, 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2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 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 也创造了学生创业的神话, 创业热潮席卷全球出现了英特尔、戴尔等, 90年代末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1998年5月, 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随后1999年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学生公司。在1998到2000年间, 许多学生创业者投身到了网络产业中, 并经历了一次泡沫破灭的洗礼。在那之后, 大学生创业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近来, 四川成都高新区向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11所高校, 发放了总共1000份调查问卷, 撰写了《青年 (大学生) 眼中的创业、园区建设与政府服务》调查报告。此项青年创业现状调查显示, 青年在创业过程中, 需要全方位的支持。我国高校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 有14.2%的人创业想法源于学校, 而学校没有系统的创业课程。留学新加坡之后来到成都高新区创业的杨先凯, 认为如果学校的创业教育做得好, 这个14.2%概率不会这么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兰委员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研究, 没有稳定的制度保障, 缺乏教育资金、充分的课外实践机会。希望通过创业教育, 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推动社会的创业高潮, 从而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

3 高职院校中创业教育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全球创业管理大师”拉里·法雷尔 (Larry Farrell) 指出:“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型经济, 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文化, 同时引导创业资金有序流动并培育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

(1) 深化创业教育认识。我们要对创业教育文化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党的十八大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2006年, 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要以强烈的创业精神推动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和主要环节,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4]。在将来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我们必须将创新教的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广度, 深化广大师生对创业教育文化的认识。

(2) 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它决定了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要尽快转变观念, 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正规教育之中, 与创新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报纸、网络、广播、宣传栏、横幅等媒介, 营造校园创业文化的浓郁氛围, 让学生们时刻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 在创业教育的氛围中, 不断得提高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营造以创业理念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 逐步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3) 建构创业文化体系。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指引着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创业潮流兴起的大环境下, 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 培养新型的创新创业技术人才, 走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教育文化之路, 构建高职创业文化体系。我们要广泛宣传创业文化, 树立崇尚创业的文化心理;塑造毕业生成功创业的光辉形象;完善创业文化的教育制度;建造创业方面的人文景观;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各种创业讲座培训;组织开展创业教育相关的竞赛等一系列的创业文化活动, 全方位、多角度建构创业文化体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创业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创业教育视域下, 从近年来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普遍高于本科毕业生的现象出发, 强调了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阐述了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内涵,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并对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校园文化,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就业蓝皮书) [R].2013, 1.

[2]孙剑明, 宋子祥.论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9) :27-2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OL][2007-05-31].大学生创业网:http://www.studentboss.com/html/news/2007-05-31/10546.htm.

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 篇10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 重视专业技能教育,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从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到在校学生, 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学生和专业教师则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较为轻视。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学, 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熏陶、责任意识的培养, 学生对所学的道德要求、责任规范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 不能从内心深处将道德和责任等要求作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另外, 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轻视, 在专业建设资金不断投入、专业教师数量增多的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及教师却严重不足, 生师比过大, 多班合上思想政治教育课, 人数偏多, 教学效果很差。

(二)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要求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 并且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局限于某一个部门、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环节, 没有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缺乏一个统一领导、协调组织的领导管理机构;另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相对固化, 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工处制定相应方案, 班主任、辅导员具体实施, 专业授课教师没有责任, 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肤浅, 不能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三) 思想政治教育受环境的影响和冲击较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 意识形态多样化、人才教育国际化、网络普及、生活方式多样化, 西方的各种文化产品也纷至而来。多样的文化, 特别是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在社会广泛传播, 冲击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西方的实用主义在校园中被接受, 享乐主义也有一定的市场。据调查, 认为社会环境对自己思想观念影响最大的学生占到了58%①。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已大于校园环境所施加的影响。

(四)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基础薄弱, 教育理论成果贫乏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指处于教育引导地位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由于高职院校强调专业知识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各项活动中, 处于次要地位, 队伍建设较为薄弱。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原来的中专、技校和职工大学人员转型而来, 博士、硕士学历背景的教师相对缺乏, 学历层次不高制约着教师智能结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贫乏。

(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够

目前,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比较陈旧, 基本是照本宣科, 教学手段单一, 课堂沉闷, 而且班级人数过多, 教学效果较差, 实效性不强;并且教学内容与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学生个人不能够结合, 内容相对枯燥, 其创新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远远不够。

二、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分析

(一) 渗透性

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思想教育寓于文化建设、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中, 让学生在班级文化、专业文化、系部文化、校园文化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

(二) 时效性

文化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与时代特点相结合, 蕴生了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内涵。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具有时间特征, 只有符合时代特征才能够为校园和学生所接受。

(三) 多样性

高职院校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场所, 从校园建筑到校园媒体, 从校园课堂到校园活动, 从家庭到社会, 无不包含着文化, 形成了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家庭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多样性的文化。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多样性的文化耦合, 必然导致其多样性。

(四) 系统性

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主流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然要求确立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维护主流文化。另外, 思想与文化耦合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实践,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文化实践的空间, 需要三者形成合力。因此, 在文化视域下, 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校园、社会和家庭共同组成的文化系统。

三、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分析

(一) 文化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传递。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 其过程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决定了其与其他的文化能够耦合。

(二) 融合性和拓展性

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融合性和拓展性, 使其内涵不断丰富、功用不断渗透。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 融合时代特征, 不断创新和拓展, 形成新的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四、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研究

(一) 与文化活动相融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文化活动相融合。比如,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 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是高职院校的文化形式, 如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家庭文化等等, 都可以尝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形成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局面。

(二) 拓展文化资源, 营造文化氛围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 也要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因此, 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不断拓展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内涵,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 要对人类创造的丰富文化成果学习、消化和吸收,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文化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它与文化资源结合并加以创新, 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得以实现,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

(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确立主流文化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是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灵魂与核心。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应该是优秀文化、主流文化得以传承的过程, 其过程应彰显和维护主流文化的价值。但文化的多元性, 各种不同思想文化激烈争夺和冲突, 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文化建设应对高职学生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应传播先进文化, 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高职学生的侵蚀。因此, 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确立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和文化建设上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力量源泉、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来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来自学生对其认同和自觉遵从, 来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文化活动中, 发挥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 切身体验、自主认知, 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

(四) 提高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

文化视域下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首先, 要确立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 即以人为本, 以文化人, 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 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与文化融合,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含量。因此, 必须吸收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和优秀文化, 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性文化人格, 使其能够分辨各种文化信息, 抵制负面文化、弘扬主流文化。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具有亲和力, 并丰富教学内容, 使学生乐于接受,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三, 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在文化的影响下, 引起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因素会增多, 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 以期正确引导和感染学生。一是做好高职学生思想行为动态信息的调研工作, 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 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校园特色、专业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活动, 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利用学校传媒文化体系,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媒体系, 从不同角度进行宣传、引导和教育, 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育。三是教育手段要多样化。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校园活动、校园建筑、专业特色、大众传媒、移动网络、红色文化以及时事热点进行多样化的教育, 并深化教育内容, 增强教育的丰富性和实效性。第四,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学工处、团委、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 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大, 因此在校园活动、系部活动、班级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队伍的作用, 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和教育能力, 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并将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去, 通过学生管理者使学生随时接受文化的隐性教育。

(五) 构建合理、高效、协调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合理、高效、协调的教育管理体系, 要求将思想政治教学和思想政治管理相结合, 建立由分管校领导负责, 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学生党团组织、宣传部门、信息部门、心理咨询部门及各系部学生管理部门共同组成并密切配合的教育教学联动机制,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同时, 通过适当的方式协调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另外, 还要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监督和评价体系,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

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一方面文化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然将文化推向新的发展水平。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隐性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综合素养并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摘要: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文化建设、文化氛围和文化熏陶之中。在文化视域下将思想与文化耦合,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因此,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文化活动相融合, 培育文化氛围,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高文化含量和品位, 构建合理、高效和协调的管理体系, 提升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视域,思想与文化,耦合,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伍建军, 刘希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世纪桥, 2010 (5) .

[2]吴艳东.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9) .

[3]黄洁.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14 (20) .

[4]束霞平.基于文化自觉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5) .

[5]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3) .

[6]段海超.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J].教学与研究, 2013 (4) .

[7]刘继平, 石海兵.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要素与结构[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1) .

上一篇:脑血管疾病下一篇:抗菌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