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

2024-06-30

脑血管疾病(精选十篇)

脑血管疾病 篇1

1 急性期的护理

急性期的患者一旦发现自己瘫痪失语时,从心理上一时不能接受,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的不同,患者会有以下几种表现:一种是他们平时对脑血管病有一些了解,就会产生悲观失望,精神萎靡,性格由刚强变得脆弱,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第二种表现为焦虑不安,容易激惹,性格由温柔变得急躁,希望能药到病除,在短时间内回到工作岗位。第三种表现为患者悲观失望和焦虑不安交替出现,即有时孤僻抑郁对家属一言不发,甚至对医生护士的询问也不愿回答,有时主观急躁,易激动,对家属和医护人员发脾气。上述表现均为心理失去平衡,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身体的康复,所以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患者产生愉快的情绪和防止不良的心里状态发生,是患者平安地度过急性期。

2 慢性期护理

2.1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

慢性期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抑郁失望等心理,甚至产生绝望轻生的念头,这些消极有害的心理因素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病理,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分析患者的内心活动。对有疑虑的患者要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慰;对悲观失望的患者或“破罐破摔”的患者要进行诱导,给以鼓励,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持,改变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毅力,以利于医疗护理和患者康复。

2.2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康复。

在慢性期护理活动中,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事很重要的,特别是“久病成医”的患者。为此,护理人员要经常虚心听取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和要求,介绍一些新的诊治保健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也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2.3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优良的休养环境。

慢性期的患者除对疾病的忧虑外,由于长期住院可产生寂寞空虚和孤独等情绪。家属、亲友、和单位同事的探望固然可减轻患者的这种感觉,但重要的是医护人员协助创立良好的病房人际环境。护理人员要鼓励他们相互谈心,交流和疾病斗争的经验,鼓励他们相互了解和联络感情,鼓励他们相互关心照顾等,以满足他们友谊的需要,恢复心理上不平衡,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慢性期患者长期住院,病房生活单调,拥挤和充满药味等容易产生不愉快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创造一个优美、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清新的病房环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3 恢复期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篇2

1、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除严重者外,一般给以血管扩张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罂粟碱、烟酸、川芎嗪、丹参、低分子右旋醣酐等。进行性加重者,可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等,但必须在有条件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严密监护的条件下使用。大面积梗塞早期应用脱水药。出血性卒中早期应给予脱水药,如甘露醇、山梨醇、甘油盐水、速尿等,但应严防电解质紊乱。无消化道出血或其他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利脱水及防止甘露醇等脱水药的反跳作用。发生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发生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用止血药及作相应处理。血压过高则应适当降压,但切忌降得太快、太低,一般以不低于120/80mm汞柱为宜。

2、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动脉造影证实有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者,也可行手术治疗。继发交通性脑积水者,可作脑室分流术。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心得 篇3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护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R743.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35-01

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大多数有留有生活能力减退的后遗症。患者容易出现悲观,抑郁,烦躁,孤独,甚至厌世的负面情绪,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和致残率。我是一名神经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脑血管疾病的工作中积累,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汇报如下;

1脑血管疾病的现场急救措施;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可将其头偏向一侧。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昏迷并发出鼾式呼吸,牙冠紧闭,打开患者口腔,纱布包住舌头,拉出舌头,防止舌根下坠。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运患者的车辆要平稳行驶,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2脑血管的护理;

2.1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必需移动时动作要轻,慢,稳,减少头部的晃动,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要及时给予氧气吸入。脑血管疾病常有抽搐的表现,必须及时给予镇静药物。观察抽搐的状态,持续,间隔的时间,抽搐的部位等。

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降颅压、止血等抢救工作。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和昏迷程度,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变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及病的加重或减轻,血压可以反映颅内情况改变,颅内压升高要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压过低可致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血栓形成病人的病变;脑出血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并发脑疝而死。因此,血压高低可作为使用降颅内压药物的依据;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趋势;发热的原因有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如果体温低、四肢厥冷则说明有休克的可能;呼吸频率是否规则和呼吸的深浅,如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则表示病情严重。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慢,即有再次出血或脑疝的可能、突然失语、肢体瘫痪程度加重、意识障碍加深等,可能有新的栓塞形成,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基础护理;做好晨晚间的口腔,防止口腔感染,意识障碍的患者常有大小便失禁,对于尿潴留患者应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给予膀胱冲洗。有排便困难者给予作用较为平缓的泻药。做好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完整性,预防褥疮的发生。

2.4心理护理;良好的心态是康复的前提。心理护理对于脑血管病病人无论急性期和恢复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都留下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会出现恐惧,抑郁,自卑,害怕连累亲属等不良情绪,如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了社会和家庭中的包袱。凡此种种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不利于健康锻炼的实施,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稳定病人的思想情绪,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勤与患者沟通,交流,要充分理解患者,处处关心患者。高度尊重患者,时时体贴患者。对患者不能有丝毫的不耐烦,对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心情愉快,看到希望,调整心态,面对现实,积极接受治疗,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2.5康复护理;对失语患者进行言语训练,肢体癱痪的康复训练应及早进行,康复训练要从简到繁。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帮助病人恢复社会适应能力,,生活尽量自理。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有益的活动、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

3心得

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要因病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病情特征,轻重程度采取不同得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发病的不同时期,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程度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不同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变化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一套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好转康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成慧琴,王环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中华实用护理杂志,1998,20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体会 篇4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现在年轻人发病率也在增加, 发病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瘫痪、语言障碍、二便不能自理及智障等后遗症。笔者现结合临床经验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病情观察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瞳孔、意识等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紧急对症处理。对伴意识障碍的患者, 通过各种神经反射检查确定意识障碍程度:若角膜、压眶、瞳孔对光反射极弱或消失, 表示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瞳孔的变化则能提示出血部位, 如桥脑出血时瞳孔为针尖样, 脑疝形成时瞳孔两侧不等大。若出现呼吸困难、体温不升、血压下降等多提示病情危重。

2改善脑组织缺氧

脑血管疾病患者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 通过有效的吸氧可有效的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另外, 对脑出血者可采取冰冒头部降温, 以减轻脑组织的耗氧量, 降低代谢率, 从而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3积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脑血管疾病伴昏迷患者均应留置导尿, 导尿管应每2~3小时开放1次, 并做好记录, 每日用庆大霉素16万U+生理盐水冲洗膀胱1次, 用0.1%新洁尔灭清洗尿道口2次。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

4护理

4.1 口腔护理

为预防口腔细菌或真菌感染, 每日早、中晚各进行1次口腔护理。如有假牙应取下, 口腔黏膜有破溃时应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抹, 口唇干裂可涂甘油或软膏。

4.2 眼睛护理

重度脑出血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常出现眼睑闭合不全导致角膜外漏干燥和异物刺激而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可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分泌物, 然后用抗生素眼药膏涂眼, 再用温纱布遮盖。

4.3 饮食护理

脑血管疾病伴昏迷患者需禁食, 营养补充多以静脉营养为主, 但超过48h后应进行鼻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饮食, 即可补充足够的营养, 维持电解质平衡。

4.4 压疮护理

脑血管疾病伴瘫痪患者易发生压疮, 应每2小时翻身1次, 翻身时切记拖、拉以免擦伤皮肤。保持舒适的卧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皮肤抵抗力。每日用温水擦浴, 按摩受压部位。在压疮好发的骨骼隆突处早期放置衬垫或气圈。

4.5 心理护理

脑血管疾病患者因突然出现的病症, 思想负担较重, 甚至产生恐惧、顾虑感因此, 做好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1]。作为护理人员, 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精神情况, 在做各项工作前需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向其讲解相关知识, 通过语言行为带给患者温暖, 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 从而加强战胜疾病的心理。护理人员应每日同患者紧密接触, 以随时了解其心理状态, 要充满爱心, 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护理工作, 这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6 功能锻炼

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协助其做被动运动, 也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形成关节强直、痉挛和肌肉萎缩。

4.7 转运护理

由于患者对监测护理的要求不同, 在病室内倒床或向外转运患者的情况经常发生。转运中最好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让患者携带小型监护信号发射机, 一般至少在30m距离内能使床边监护仪接收到信号,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急救。保障良好的通气状态是转运中最重要的工作, 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 医护人员可使用麻醉机、呼吸器辅助通气, 但由于空间的限制, 一般携带氧气袋或筒易呼吸气囊即可, 通过接在患者身上的鼻导管或面罩供氧, 从而保障有效通气的进行。注意维持某些与生命紧密相关的治疗, 如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正在输入的液体及包扎好的各种引流管随患者一并转运, 全过程力求稳、快, 准备工作要充分。

5加强病区管理

为患者创造清洁卫生、安静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 制定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进行以下健康教育:规定作息、治疗、护理和娱乐时间, 保持患者有规律的生活;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 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向患者宣传卫生知识及保健知识, 特别是向老年患者宣传护理要点[2]和该病的预防知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昌良, 施凌英, 张新宏.心理咨询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15) :102.

全国脑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篇5

中华神经科杂志主办的全国脑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于 2004年7月10—1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225篇,举办专题讲座9场。会议的热点问题和主要议题是:当前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急性期治疗和早期康复,脑血管病的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等前沿问题。开幕式上,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张海明出席祝贺。中华神经科杂志主编,著名神经科专家秦震、郭玉璞及其他新老神经病学专家和与会代表200多人出席了大会,会议主要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1.脑卒中研究进展: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秦震从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危险因素、预防、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七个方面介绍了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Moore等发现急性脑缺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147个基因发生变化,其中135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危险因素当中应该重视中青年有先兆偏头痛的女性患者;长期随访发现服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辅助检查方面,经胸超声心动检查射出分数降低是卒中预后的重要指标;在预后方面,白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卒中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24h内的测定具有预后意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刘鸣指出结合循证医学的知识,前瞻性登记是一种提供临床证据的平台。对卒中前瞻性登记研究的目的、方法、类型到未来展望,做了很好的总结,并强调登记方法的规范性,与国际接轨,以便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提供中国社区卒中研究资料,为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全面的证据。

2.神经病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郭玉璞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基础和临床类型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分为两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和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脂肪条纹、纤维斑和复合粥样斑。复合粥样斑是在纤维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纤维帽和内皮细胞层破溃,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形成附壁血栓,其后果造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和栓塞·血栓。动脉硬化的病理分型分为微小动脉粥样肿、脂性透明性变、纤维束样坏死和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硬化的基础是内皮细胞下层透明变性。依据病理、病理生理、病损部位和临床表现将脑梗死分为腔隙性梗死、栓塞性脑梗死和血栓性脑梗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饶明俐对脑出血的病理改变和治疗进展作了详尽的总结,指出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淀粉样血管变性、Moyamoya病、动脉瘤和血液病等,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管壁破坏,特别是微小动脉瘤和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引起小软化灶,是出血的病理基础。脑出血后的继发损伤包括继发脑干出血、继发丘脑下部损伤和继发脑疝。同时对脑出血的治疗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除一般治疗、脱水治疗、调控血压、保护脑组织和防治并发症外,也指出了外科治疗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并认为在小脑出血大于15ml或直径大于3cm时尤应进行外科治疗。另外,对神经内镜、碎吸术和微创手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3.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张苏明详细介绍了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机制是胰岛素抵抗(IR),IR的病因既有环境因素也有遗传因素。IR很可能是在一些遗传缺陷的基础之上,累加环境应激作用而产生的复杂表型。IR既可以加强脑卒中高危因素的致病作用,又本身就可以引起脑血管病。详细阐述了IR和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指明了IR和代谢综合征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现状和意义。该院崔英华报道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测量血浆sL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sLDL升高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较高,是脑卒中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因此,sLDL检测作为了解脑卒中患者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新指标,对预测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部方向华等对北京等6城市35岁以上32034名无卒中病史居民做队列研究,探讨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高血压亚型、脉压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关系,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复合型高血压以及脉压与脑卒中和死亡密切相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程峥青报道脑卒中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越高,提示病情越重,CRP水平与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之间呈正相关性,CRP可以作为判断神经功能受损的临床指标之一。

4.遗传学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胡学强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脑血管病与遗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大多数脑血管病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少数脑血管病本身就是遗传性疾病。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①详细介绍了与卒中有关的候选基因,如载脂蛋白E(ApoE)、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基因,以及各自基因表达过程和异常表达时的相对危险性和对卒中发生的影响。②与遗传有关的特殊脑血管病,Moyamoya病、颞动脉炎和主动脉弓综合征是目前研究比较深人的三个疾病,从其流行病学、相关基因到主要的临床特点做了全面的释疑。③遗传性脑血管病,着重介绍了伴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淀粉样脑血管病和家族性颅内动脉瘤,详细阐述了CADASIL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基因遗传学,特别是普遍性的Notch3基因的错义表达,指出了Notch3基因信号转导研究的进展将会对认识CADASIL有更大的帮助,必然对CADASIL的诊断和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淀粉样血管病的基因表达、病理分型作出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总结了脑血管病候选基因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深入候选基因研究将为脑血管病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北京中日医院神经内科王国相等报道两个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家系,从病理生理、病理和临床表现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谢氏家系和李氏家系分别4代19人和3代15人,偏头痛是其普遍表现。HCY血症可以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做了探讨:HCY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引起小血管内皮片状脱失,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HCY及其衍生物可增加血小板血恶烷的产生,影响血小板的聚集;此外还有可能影响蛋白C活性,使蛋白C调节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而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应该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普查HCY,口服叶酸可以有效降低血HCY水平,对脑血管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金得辛报告一家系4代15例CADASIL,对先证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分子遗传学及治疗方面给出了详尽的报道,描述了其遗传规律,指出CADASIL可以生前获得诊断。

5.治疗方面: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贾建平向与会者系统介绍了脑梗死药物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阐述了目前应用于临床脑梗死治疗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今后潜在的治疗手段,着重强调了循证医学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指出既要重视最高证据评价,也要重视专家的经验,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溶栓治疗方面,介绍了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最新的研究结果,以及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新一代溶栓药物,如嵌合型溶栓剂、单克隆抗体溶栓剂、南美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同时也指出了溶栓治疗的缺点:出血、血管再闭塞、再灌注损伤、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不能阻止缺血后即刻发生的瀑布效应;详细分析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优缺点,并且指出了目前开发研究的抗血小板治疗中最具有希望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药的应用前景。对神经保护剂和中药制剂的作用也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还认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应强调溶栓复流和脑保护的结合,尽量延长治疗的时间窗。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鲁广秀观察急性脑梗死80例,发现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无重要脏器出血。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默力等观察发现,尿激酶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二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凌锋对现代脑血管病治疗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目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理想的治疗模式,建议建立绿色急救通道,总结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经验,提出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孙玉衡等、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郑文权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丁素菊等介绍了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体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龙健中等研究了脑脊液置换术治疗5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指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6.影像学方面:北京海军总医院戚晓昆总结了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进展。强调了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病情和病变血管诊断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少见脑血管病如淀粉样血管变性、CADASIL、线粒体脑肌病(MELAS)的神经影像学特点,并同临床特点有机地进行了结合。

58例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分析 篇6

【关键词】杏丁注射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三大疾病之一,其死亡率、致残率名列世界第三位。特别是随人类寿命的延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科应用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人选择标准:58例病人均为近半年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病人,均符合以下条件:入选标准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且全部经头颅CT证实。起病1周内首次发病或既往患有中风病史,本次发病前无后遗症,未经抗凝和溶栓治疗。58例病人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51~82岁,平均67岁。病程24h至1周,平均3.5天。基底节梗塞32例,多发性脑梗塞20例,脑叶梗塞4例,脑干梗塞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0~15分)40例,中型(16~30分)18例。

1.2治疗方法:杏丁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静点,连续给药15天。用药时间为发病后48h至1周。临床治疗期间未用抗凝及溶栓治疗。判定标准:使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评定。在治疗前、治疗第3周各评价1次。疗效判断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O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6%~90%,病残程度l~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之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

2 结果

58例病人经治疗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8例,无变化2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40±7.27,治疗第3周5.03±5.41,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7.37(t=11.21,P<0.01);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治疗前3.30±1.39,治疗前第3周1.80±1.81,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1.50(t=8.72,P<0.01)。经临床疗效判定,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67%,总有效率97%。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加强脑血管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要预防脑血管病,首先要控制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堵塞,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它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治疗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静点杏丁注射液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生活能力有很大提高。杏丁注射液是双密达莫和银杏叶提取物的复方制剂,作用机制为:杏丁注射液有调整血管张力,明显改善血管壁张力,通过刺激前列腺素和血管内皮松弛因子的方式扩张血管,同时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形成作用。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损害,改善血液动力学,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细胞壁弹性,改善心脑血管及外周循环。由于本组病人中轻型功能缺损病人占多数(70%),治疗结果说明杏丁注射液对轻、中型的缺血型脑血管病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药物对肝、肾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偶有头晕、不适症状放慢静点速度后可缓解。总体上说杏丁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

要有效遏制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等疾病的发生,在合理膳食、适当锻炼、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易患心脑血管病人群应进行药物预防。以“益气、活血、通络、”理论为基础的脉康合剂,强大的溶栓化瘀作用通过降脂抗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达到全面防治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29:381-382.

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篇7

1 护理措施

我们将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中的护理工作分为三期来进行。

1.1 Ⅰ期护理

Ⅰ期护理是对高危人群的护理,其目的是减少发病。

1.1.1 普及预防知识:

举办脑血管疾病护理讲座,普及预防护理知识,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推广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1.1.2 坚持经常性的咨询活动,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走访:

已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卫生教育,自我保健,控制血压、体重,改变饮食习惯等,能最积极有效地预防高危人群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1.2 Ⅱ期护理

Ⅱ期护理是对疾病发生后的护理,目的在于配合治疗减轻症状。

1.2.1 综合判断

简单归纳为:一叫:呼叫病人以观察意识;二摸:摸脉搏和头部有无外伤;三看:看躺的姿势判断有无肢体瘫痪,看瞳孔是否等大判断病情危重程度。

1.2.2 应急护理

脑血管病发病初期必须注意: (1) 保持安静,减少刺激,严禁摇动病人;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扣,领带,取下假牙防止脱落; (3) 禁食1~3日; (4) 观察血压,必要时静脉输液脱水降颅压; (5) 头部放置冰袋; (6) 就近就医,不宜长途运送,搬动时三人同时抬头肩部,腰臀部及下肢。

1.2.3 病区护理

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并针对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整体化护理。

1.3 Ⅲ期护理

Ⅲ期护理是对瘫痪病人的护理,目的是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对卧床不起的脑血管病病人进行家庭随访与康复指导,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3.1 环境与物品的准备

包括房间的温湿度,空气的流通,病人常规用品,特殊训练中使用的简单器材等。

1.3.2 病情观察

除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瞳孔变化外,需注意观察与评价障碍者失去哪些功能,尚残存哪些功能,才能有利于护理方案的制定和训练后成效的对照。

1.3.3心理护理

情绪消沉影响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我们注意把握康复期病人的心理状态,注重心理康复的主导作用,使心理康复成为全面康复的枢纽,使病人面对现实,具有培养自身能力的愿望,配合适当的机能训练和指导,从而产生理想效果。

1.3.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主要预防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感染,以及褥疮、外伤、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1.3.5 功能训练

早期进行肢体和语言功能的强化训练,使病人达到全面康复的效果,急性期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并作被动运动,训练时从半卧位-坐位-起坐-起立-步行-日常动作-精细动作训练。在语言训练中亦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做好语言交流的引导。

1.3.6 饮食护理

清淡饮食,低脂、低盐、合理控制热量,对康复和预防脑血管病再发有现实意义。

2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脑血管疾病的自然人口发病率为每年109.7/10万至187.0/10万,且大约有20%~30%的第一次发病的病人在3~5年内复发,近年来还有年轻化和上升的趋势。病后如得不到早期、科学、合理的护理及康复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1 缺血性脑血管病

因脑部供血障碍而造成局灶性损害,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 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为微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局灶性小梗塞,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24h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2) 脑血栓形成。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3) 脑栓塞,因脑外血凝块(血栓碎块)或空气、脂肪、寄生虫卵等,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急性栓塞,形成局灶性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青壮年患者,其瓣膜赘生物脱落成为栓子,造成脑栓塞。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头颅CT检查可见低密度的梗塞灶,TIA时可能正常,也可见腔隙性低密度梗塞灶。治疗原则为应用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

2.2 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以下两种:

(1) 脑出血。多由于动脉硬化形成的微动脉瘤破裂,形成脑内血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于先天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压力常升高,外观呈粉红色(脑出血)或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可见高密度的血肿影像,周围有水肿带。如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可见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影。治疗原则急性期以降颅压为主,保持酸碱平衡。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浅析 篇8

脑血管疾病一般是指:由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该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开始在社会人群中广泛蔓延,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疾病, 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危害巨大。一般而言,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 而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致病因子可以用图1来表示。

2 脑血管疾病特点

(1) 发病迅速, 死亡率高。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都伴随严重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在情绪激动或是遭受较大刺激时血液急速涌向头部, 容易导致血管破裂、脑溢血、脑充血、中风等, 且发病迅速, 往往使人措手不及, 不少发病患者在送医途中就已经死亡, 尤其是脑溢血、脑血管破裂等, 目前在我国的死亡率超过70%。

(2) 致残率高, 后遗症严重。由于脑血管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发病迅速且致死率高, 会对脑部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 而脑部作为人体的神经中枢, 脑血管疾病几乎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 目前我国脑血管突发症患者有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 其中40%为重残。

(3) 复发率高。脑血管疾病复发率远远高于其它疾病类型, 因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较小, 所以脑血管疾病患者复发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尤其是脑中风患者, 康复后1年之内的复发率超过30%, 而5年内的复发率则高达60.9%。

由于脑部结构的复杂性, 目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比较复杂, 尤其是对于脑溢血、中风等急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效果比较有限;而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也有较大差异, 所以临床治疗的第一步, 是将各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3 脑血管疾病的分型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类大致可分为“栓塞型”和“出血型”。

3.1 栓塞类的临床治疗

3.1.1 常规药物治疗

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栓塞型患者, 通常可以采用补液法进行治疗, 通过输液来补充体液和营养物质, 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糖, 所以应该避免葡萄糖的大量输入, 以防扩大梗死区域。除此之外, 还应该注意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注射适当的抗生素来防止肺炎、褥疮等并发症, 当患者血压稳步降至160/95mmHg时, 可认为患者病症得到了明显缓解。

3.1.2 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一般在患者发病后6h内进行, 在药物治疗之后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

3.2 出血型的临床治疗

3.2.1 常规治疗

出血型的常规性治疗一般仅限于患者发现治疗早、症状较轻的情况, 大致方式与栓塞型类似, 对于昏迷患者除了保持电解质平衡之外, 还应该及时将其口鼻分泌物吸出, 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3.2.2 控压治疗

控压治疗包括控制颅内压和血压两个部分, 主要是缓解脑水肿、脑疝等症状。对于颅内控压, 可以用20%甘露醇250mL为基底, 加以呋塞米、地塞米松10~20mg、油溶液500mL配置为溶液静滴, 每日2次, 10日为1个疗程。而对于血压控制, 一般不可使用降压药, 但若患者血压过高时可采用口服、注射等方式给予降压治疗。

3.2.3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针对脑溢血、脑血管大面积破裂等急性出血型脑血管疾病或是“脑半球血肿大于15mL, 蚓部血肿大于6mL, 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者”, 且通常应在发病后24h内进行, 否则患者一般会死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小脑桥出血不宜进行手术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医学系统工程, 难度大、分类多, 目前人们对脑血管疾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 很多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最终可以完全战胜脑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涂全波.脑血管疾病治疗手段探讨[J].医学世界, 2006 (2) .

[2]王国刚.论中西医结合手段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6 (8) .

[3]杨启亮.中风临床治疗[M].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7.

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是以头痛, 恶心, 呕吐等症状就诊, 其中男性患者28例, 女性患者16例, 年龄在33~68岁, 平均年龄为44.7岁。根据其CT/MRI诊断结果可知, 其中24例患者蛛网膜下腔中有血渗出, 并伴有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6例患者为脑梗死, 4例患者为短暂性脑缺血。全部患者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 24例患者被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为颅内动脉瘤, 其中8例患者为前交通动脉瘤, 14例患者为后交通动脉瘤, 2例患者为大脑中动脉瘤[2]。4例患者为短暂性脑缺血且为颈内动脉狭窄, 狭窄程度分别为70%及80%。在16例脑梗死患者中, 10例患者为颈内动脉狭窄, 2例患者的狭窄程度小于70%, 6例患者表现为追动脉狭窄, 2例患者狭窄程度高于70%[3]。

1.2 治疗方式

(1) 治疗颅内动脉瘤, 需要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手术检查, 同时也要在术前的1 d中给予患者尼莫地平等离子通道的阻滞剂, 可降低手术中由于导管操作造成的血管痉挛[4]。在常规全麻手术中, 将全身麻肝素化, 在引导管放到颈内动脉的C2水平上, 微导管超应在至动脉瘤体的1/3中外处。在引导管的尾端应Y型阀的测孔中与另外的Y型阀相连接, 再进行加压滴注。通过微导管可向动脉瘤囊中填塞机械可脱弹簧圈或者电解弹簧圈, 最终使得动脉瘤和血液循环隔绝。其中4例患者运用机械可脱弹簧圈, 20例患者运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 (2) 治疗椎动脉以及颈内动脉狭窄, 也应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在手术的前3 d内带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及噻氯匹定。导引导管应局麻放置, 可通过造影结果, 选择大小适当并呈自彭式支架, 可通过微导丝的引导狭窄部位中, 释放支架中狭窄已明显改善的造影, 血流恢复正常。在手术之后, 需要1 d内继续维持患者的肝素化, 需患者在4~6周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5]。

1.3 随访方式

在手术后的3个月内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 合适登记在4年内发生心血管以及脑血管时间。对于死亡病例要查明病因, 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的况状。

2 结果

对于4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治疗成功。在栓塞后的DSA检测中, 24例动脉瘤患者的微弹簧圈已经被完全闭塞, 并且在椎动脉和颈内动脉中的狭窄程度减少了90%。在手术过程中, 没有出现和手术操作相关的动脉瘤破裂处薛, 卒中, 心肌梗死等状况。患者手术之后进行复查TCD和CTA显示血流正常, 没有相关后遗症。在术后3个月内, 对于全部患者进行随访没有脑梗死的状况发生。

3 讨论

目前, 神经介入治疗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新技术。此技术是通过X线的电视监视中通过血管途径在导引器的辅助下传输特殊材料到达人类的动脉瘤或者血管畸形的位置。其中特殊材料可为可脱行球囊, 可脱微弹簧圈等。可脱微弹簧圈是通过利用弹簧圈将动脉瘤腔堵塞住, 并保持载瘤动脉畅通, 最终解剖治愈。其结果和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相似, 但是后者的创伤较大, 同时又受到瘤大小和位置不合适等夹闭以及患者自身条件较差限制手术。现在, 这种神经接入治疗已在欧美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经济问题的限制, 一直没有广泛进行。对于早期动脉的治疗可使用机械可脱弹簧圈, 并且价格较便宜。但是由于解脱时微弹簧圈易于在动脉瘤中滑脱, 因此经常利用电解可脱弹簧圈。

1927年, 脑血管造影技术被Egsamonis发现, 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再结合神经介入治疗, 为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脑动脉异常诊断基于常规脑血管造影检查, 目前多采用DSA检查[6]。通过DSA检查有80%的动脉瘤以及将近100%的脑血管畸形, 可对继发性动脉痉挛进行诊断, 深入了解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大小, 形状和位置, 能够有效的进行预后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大约57%的患者病因为动脉瘤, 其中脑血管畸形约占9%。在基层医院中, 陈旧方式中在内科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通常会将血肿吸收, 症状逐渐消失最终出院, 其中有部分患者还出现两次出血, 死亡率较高, 因此, 对全面血管造影进行DSA检查, 这时能够准确的发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在该组研究对象中, 。在栓塞后的DSA检测中, 24例动脉瘤患者的微弹簧圈已经被完全闭塞, 并且在椎动脉和颈内动脉中的狭窄程度减少了90%。在手术过程中, 没有出现和手术操作相关的动脉瘤破裂处薛, 卒中, 心肌梗死等状况。患者手术之后进行复查TCD和CTA显示血流正常, 没有相关后遗症。

治疗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神经接入治疗技术, 创伤较小, 后遗症较少, 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操作技术简单, 并在这项技术中运用了多学科。据统计在国外, 通过内科医师完成的占有20%, 在国内, 几乎没有涉及到内科医生的相关操作。大约有90%的患者是通过神经内科医师做到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是一项新型技术, 需要多个学科进行配合, 相互合作, 推广合作, 从而才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文, 李仓霞, 薛海龙.缺血性脑血管病发作TCD及DSA的对比分析[C]//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南京: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组会, 2011:34-36.

[2]朱其义.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手术“术式转换证”和“终止证”探讨[C]//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南京: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组会, 2011:28~31.

[3]Zhou Lulu, Liu Dezhi, Li Yongkun, et al.Effect of Argatroban on Restenosis After Cerebral Vascular Stenting: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C]//第9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南京论文汇编.南京:南京东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2013:53-55.

[4]Zhou Haichun.CNSP&Rehabilitation Study on Prolif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Formation of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of Ra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C]//第9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南京论文汇编.南京:南京东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2013:12-15.

[5]刘新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指南与实践[C]//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南京: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组会, 2011:33-35.

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经相关检查确诊, 均符合脑血管疾病相关诊断标准, 同时本人和 (或) 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 女性17例;年龄55~76岁, 平均年龄为 (61.5±2.8) 岁;脑出血术后患者16例, 脑梗患者11例, 脑血栓患者1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8例, 女性12例;年龄57~73岁, 平均年龄为 (63.2±2.5) 岁;包括1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 9例脑梗患者, 17例脑血栓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药物治疗, 包括根据患者情况分别行降低颅内压、降低脑代谢、降低血压及脑营养支持等治疗, 将0.5g胞二磷胆碱加入生理盐水 (0.9%) 与0.75g脑明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注射液 (5%) 中, 行静脉滴注, 每天1次, 静滴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分析, 同时要采取措施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平衡水电解。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针灸取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主穴皆选水沟、大椎、下极泉、内关、至阳、三阴交;配穴则根据病情而定, 其中失语或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选通里、廉泉、哑门, 面瘫患者则选迎香、地仓、透颊车, 上肢无力的患者选手三里、曲池, 指伸无力的患者选关冲, 指握无力的患者选合谷、透三间, 下肢无力的患者选足三里、环跳、阳陵泉与隐白, 平衡不稳的患者选完骨与凤池。穴位选定后采取中下刺激量, 平泻平补手法[1]处理, 每次针刺后应留针0.5h, 隔10min行针1次, 每天1次, 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 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 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任何变化, 甚至出现恶化, 基本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经治疗后,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详见表1。

[n (%) ]

2.2 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10.26±2.18) 天,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17.64±3.41) 天,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t=9.785, P<0.01)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皆无严重不良反应, 对照组仅出现2例轻微恶心症状,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28, P>0.05) 。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者血栓形成而引发的以脑部出血性或者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的一组疾病, 临床也称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 俗称脑中风[3]。近几年相关统计表明, 本病发生率逐年上升, 同时呈现年轻化趋势。脑血管疾病患者情况严重时会发生意识障碍与肢体瘫痪, 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与残疾最主要的疾病, 同时也是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致死因素,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病在祖国医学上诊断为中风, 发病机制认为是痹阻脉络、神匿窍闭、气血淤滞、肢体运动失常及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所致[4]。为此, 祖国医学认为可采取针灸或针刺治疗, 而相关研究显示采取针灸或针刺治疗能显著扩张患者的血管, 并促使患者脑血管侧支血液循环建立, 同时调整脑与肢体的微循环, 使得疾病损伤的脑组织与血供加强, 促进新陈代谢, 并激活神经组织细胞, 从而促使患者的运动神经元恢复正常功能[5]。另外, 在针灸或针刺之前给予药物治疗, 可以更好、更快地修复受损的脑组织细胞, 提高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对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 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1) ;同时研究组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出现2例轻微恶心,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10.26±2.18) 天,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64±3.41) 天 (P<0.01) 。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与同类研究所得相似, 如周颖[6]随机将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以单纯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肌力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患者皆无严重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采取针灸治疗选择的主穴为水沟、大椎、下极泉、内关、至阳、三阴交, 其中水沟属于督脉, 与足阳明经相交, 属于醒脑急救最为重要的穴位, 督脉循行腰背正中, 上至头面部, 和诸阳经均有一定的交会, 故而有着“阳脉之海”之称, 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效果[7]。结合其他穴位以及根据病情合理采取穴位进行针刺处理, 可以起到滋补肝肾、醒脑开窍、疏通经络等效果。

综上所述,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 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缩短住院时间, 同时安全性更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宁.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1) :379-380.

[2]陈小玲, 郝竹玲, 贺冠军.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30例[J].陕西中医, 2010, 31 (10) :1339-1340.

[3]申鹏飞, 石学敏.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J].天津科技, 2010, 37 (2) :8-9.

[4]金镝.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 31 (7) :147-148.

[5]娄梅, 宋莉瑶.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7) :218-219.

[6]周颖.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11) :80-81.

上一篇:本科生化学专业下一篇:国际化视域下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