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程群建设

2024-06-22

实验课程群建设(精选十篇)

实验课程群建设 篇1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群建设,构想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金融人才,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要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近年来, 人才市场上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矛盾表明:一方面, 金融机构、企业对新型金融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迫切需要那些同时具备金融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 能将经济分析、数据处理等工作融于一体, 能进行通常的宏观经济分析, 特别是能够处理各类微观金融问题的人才。另一方面, 大量的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解决这一矛盾, 高校必须积极推进金融学科的教学体系改革, 特别是大力发展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实验教学, 因而以广义实验课程群建设推进金融实验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对实验课程群的研究与实践不足。

金融学科口径宽泛, 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外汇等多个领域, 金融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资源以实现实验教学的集约化、硬件资源的规模化。我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长期以来, 金融实验课程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突出, 教师们在进行理论课程教学后, 从课程自身角度进行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安排, 对整个实验体系的考虑较少, 容易造成一些课程实验内容的重复, 实验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顺序性和互补性, 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和实验设计的不合理, 究其主要原因是对实验课程群的研究和实践不足。

2. 实验内容整合与衔接不足。

金融实验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技术性, 且不断推陈出新。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主要缺陷是管得过多, 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几乎都是教师领着学生走, 学生自主性较差, 依赖性强, 缺乏创造性, 其结果是学生模仿多、被动多、个性少、创新少, 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 创新意识不强。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 适应期长,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

3. 实验室设备落后, 实验教学软件良莠不齐。

实验教学依赖于实验设备条件, 添购、更新仪器设备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尽管近几年来各高校不断挖掘潜力, 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 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实验室的面貌大为改观, 但由于学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新专业的不断开设, 实验室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另外, 实验教学中新的实验、新的应用又对实验设备提出新的要求, 实验室设备显得相对落后。此外, 当前实验软件市场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 一些软件设计不够完善, 运行不稳定, 升级能力不强, 也给实验课程的建设带来困难。

4. 实验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课程的教师仍由理论课程的任课老师担任, 他们不仅负责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 而且直接负责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 专门的实验老师较少。这样的状况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水平、专门的实验老师少;二是理论课程教师兼任实验老师其实验课程的专业性不够强, 例如一些老师对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并不了解, 无法回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现实问题, 甚至一些老师对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十分有限, 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实验, 这也是实验课程建设的一个软肋。

二、对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群建设的构想

1. 认真进行广义实验课程群研究, 构建“四层次多平台”的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群体系。

在对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进行认真思考、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 教师要努力找寻各门实验课程之间的联系与知识内涵的衔接, 从广义课程群的角度来构建整个实验教学, 能更为有效地整合资源, 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达到最优的实验教学效果,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零散、效率低下、缺乏整体性的实验教学问题。金融学专业广义实验课程群结构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实验课程群总平台→分类实验平台→业务实验平台→具体项目实验平台四个层次构建。其中涵盖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应用课的相关知识。各实验平台包括具体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如:分类实验平台主要包括金融业务实验平台, 金融理论研究实验平台, 以及金融产品研发和设计实验平台, 这三个分类实验平台的设计将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业务锻炼与业务创新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对学生的实验训练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整个金融学本科专业广义试验课程群的构架如下图所示。

2. 发挥各平台的作用, 形成梯级建设模式。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各级实验平台的作用, 达到融汇互通的效果。如:分类实验平台包括金融业务实验平台, 金融理论研究实验平台, 以及金融产品研发和设计实验平台。具体而言, 对于金融业务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主要是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 通过仿真模拟, 熟悉金融业务的交易流程和操作;通过业务平台具体下设的项目, 让学生掌握具体金融业务的基本内容和实际操作流程,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毕业后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理论研究实验平台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信息进行经济研究, 以及运用金融分析软件进行金融建模实验, 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分析, 从更高一层次对学生的金融实验提出要求。因为当今的金融行业不仅需要具体业务的操作者, 而且急需能够运用现代化的金融研究手段和工具进行经济和金融研究的研究者。有了上述两个平台实验课程的锻炼和训练, 再通过金融产品研发和设计实验平台, 从金融学专业的整体知识视角设置一些综合性强、专业面广及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实验项目,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综合运用各层次、各阶段的实验内容, 打破课程界限。例如, 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前银行项目设计和研发的方向和内容进行模拟设计, 甚至可以请银行的人员出题, 由学生按要求进行研发和设计, 这样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实验训练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选择, 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兴趣爱好, 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并进行研究, 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 本部分将重点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和层次, 在梯级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3. 其他方面的配套。

构建了合理的实验课程群体系, 形成了分级有序的实验平台, 设计了具体的实验项目, 为达到良好实验的效果, 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协调与配套。

(1) 实验室条件不断完善。实验室条件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看。学校应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金融专业应规划建设如金融研究实验室等理论探究型实验室, 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保险实验室等应用型实验室, 商业银行实践基地、证券实践基地等实务运作实践基地。这些实验室以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建设原则,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提供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实验条件, 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另外, 金融实验课程需要教学软件, 软件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实验课程开设的成败, 这就要求教师在采购软件时进行认真比较, 选择紧跟行业变化和综合性强的软件, 满足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

(2)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设想, 结合实验予以探讨和验证。在相关金融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中, 结合前沿知识的发展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实例, 根据模拟交易系统, 分析软件,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金融实验教学当中,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手段, 开展信息化辅助实验教学。

(3) 培养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教师应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实验课程综合性强, 以金融专业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验为例, 该课程以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为基础, 融入银行存款业务、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等知识, 特别是随着现在银证业务、银保业务的兴起, 银行业务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因此要求指导教师知识体系完善。其次, 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验课程要紧跟社会、紧跟行业的变化, 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社会与行业的要求, 使得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定标准能与社会需求、行业要求接轨。最后, 还应培养一批实验教学骨干, 鼓励和支持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参与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 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4) 实验教材、实验内容的动态建设。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 不同高校的实验环境、学生基础和其他条件不尽相同, 所以各高校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并结合本校实验环境, 学生的具体情况, 以及本地方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 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自己的实验教材。因为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和现实性特点, 也要求实验教材和实验内容必须处于一种动态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采用这样紧密联系实际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内容来指导实验教学, 才能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

三、结语

探索建设金融学本科专业广义实验课程群, 是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是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首先, 金融实验课程要将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 综合运用, 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分析能力和专业工作方法。其次, 金融实验课程应该是对某些经济工作岗位的全面模拟, 使学生能通过模拟提前熟悉这些岗位, 为就业奠定基础。最后, 通过精心设计并充分发挥实验平台的作用, 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的梯级建设模式, 提高实验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最终实现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康海媛.金融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08, (7) .

[2]惠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2) .

[3]晓星.关于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 2008, (5) .

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篇2

胡丹梅,何平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90)

摘要:如何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校教学中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热力透平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提出了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热力透平;教学方法;课程建设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校一个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传统专业,热力透平类课程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群。热力透平课程群包括《汽轮机原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汽轮机课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热力设备及运行》等课程,主要涉及发电厂中热力透平设备的设计、运行、控制等方面内容。该课程群理论性强,同时又与电力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加强该课程群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旨在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建立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同时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现场实践环节的教学训练,加深学生对生产现场的感性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所需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对此,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对课程群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紧跟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

我国“十二五”电力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提高和优化传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为适应电力行业这种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热力透平课程群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能源高效、合理转换与利用的先进技术为主线,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例如,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增加了汽轮机新型刷式汽封技术、超临界汽轮机防止固体颗粒侵蚀技术等相关内容。(2)“超临界发电技术”是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升级换代、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与装备差距的新一代技术。预计超临界发电机组将是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电力工业生产的主要机组形式。为此,课程组自编了教材“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并在热能动力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大纲增加了相关教学内容。(3)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推动重型燃气轮机和煤气化联合循环行业发展的规划,编写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教材《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该教材使用效果良好,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

二、面向生产一线,建立多层次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为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热力透平课程群构建了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中心及校外实习基地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有如下几项措施:(1)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中心及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环节分层次开设课程,以保证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开放基础和专业课程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电厂应用实验室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实践场所。同时,引入面向电力行业的应用实践教学环节,各年级的学生可以交互应用这些实验室,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实践内容。(2)完善和组建多个校内教学实验室及实践中心。近几年先后建立了CAI/CAD实验室,建成600MW、1000MW单元机组软仿真系统,研发组建了“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实验台。另外还新增了转子动平衡实验台、轴系振动测量实验台等专业实践平台。目前,我院已经以这些实验、实践平台为基础建成一个上海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组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超临界发电机组校外实践基地。与多个电厂建立协作关系,校企联合建设了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完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三、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热力透平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密切针对发电企业的工程应用需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发电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为主线,构建了面向学生共性、个性培养的多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为工程技能、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四个部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在课程进行之中,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实验来验证专业理论,并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带着问题到动力设备系统实验室和CAI/CAD多媒体实验室弄清楚热力透平的结构和原理。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在仿真机上进行运行操作,进一步熟悉生产设备的运行、控制过程及设备检修的工艺过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引入1000MW单元机组软仿真系统,同学们在该实验室可亲自动手在计算机上模拟机组正常运行,变负荷运行,冷、热态启动、停机等操作,以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具有电力特色的教学模式的训练,对发电厂单元机组的汽轮机设备系统和运行方式有了更清晰的理解。(2)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仿真训练、企业实习,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以实验平台建设为依托,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在《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课程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开辟学生第二课堂,指导了20余名本科学生开展创新设计活动。平台建成后,已在数字电液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汽轮机原理等专业课程教学实验中成功应用。学生可以利用已构建的实物仿真平台自主设计实验方法、自己动手拆装系统,灵活组态,配合专业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实验,有力地强化了面向电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特色。

四、深入行业一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熟悉电力行业生产一线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优秀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根本保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教师培养方式:(1)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课程组教师在大型电厂、设计院等部门进行“产学研”实践学习;深入生产现场参加设备调试、系统设计,亲身参与电力研究院、设计院等部门组织的技术监督等工作。(2)组织课程组成员参加行业性的学术会议、研讨会,了解行业前沿科学,参与学术讨论。(3)定期安排课程组教师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倾听一线技术人员反映的现场运行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深得企业员工的认可。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受益匪浅。

五、应用成效

面向行业一线的热力透平课程群建设及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电厂应用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从开始,培养了~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100余名学生。学生通过校内工程实践课程的训练以及驻电厂的生产实习,初步掌握了现代发电厂的操作和工程应用技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热能与动力专业的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现场实际工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电厂进行暑期电厂实践活动,另外很多学生还参与了电厂、设计院等单位多个技术改造项目。这些工程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的典型事例,有效地推进了企校双赢合作模式的向前发展。近年来学生共计完成科技论文87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2项;有6篇论文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7篇论文参加上海市“科创杯”并获奖,5篇论文参加“上汽教育杯”科技作品比赛并获奖,2项学生参与的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以来,课程群所在的教学团队通过不断地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团队老师先后承担上海市教改项目6项、荣获市级教改项目成果奖9项,荣获校级教改项目成果奖6项,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所在的教学团队获得“上海市市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本教学研究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上海市同类型高校热能动力专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参考文献:

[1]蒋有录,查明,任拥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优质专业教学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34-36.

[2]张尧学。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9 ):4-5.

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课程群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学校必须要打破以必修课程为主、单一静态的课程格局,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杭州第十四中学投入大量精力,开发了众多校本选修课程。就语文学科而言,校本选修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的过程。

一、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2012年8月,杭州第十四中学开始开发校本选修课程,陆续开发的课程主要有:

【知识拓展类】诸子散文选读;古典小说评读;外国文学(小说)流派介绍、导读;语言文字例说(趣谈);莫泊桑及其小说;中国当代散文选读:元曲赏析;西方美学史。

【职业技能类】:应用文写作(广告、文案、新闻);演讲与口才;口语交际与礼仪。

【兴趣特长类】戏剧欣赏和表演;写作(文学创作);咬文嚼字;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流行歌曲歌词欣赏与创作。

【社会实践类】风帆文学社社团活动;西湖文化专题;杭州文化名人循迹;楹联赏析和创作。

一年之后,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的开发工作进行了反思,得到了两点收获。一是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普遍有了课程开发的心得,了解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课程意识有了显著的加强;同时,一批优秀的课程和自编的教材也随之出现。二是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的杂乱、无序,有“碎片化”现象,课程开发、设置的针对性明显欠缺。这个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我们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的理解还欠透彻,还没有真正把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放在首位!

二、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对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一)理念上的统一

我们明确了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灵魂”,做到三个“有利于”和三个“突出”。

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

三个“突出”:突出学生本位——学生个性特点、资质能力、发展需求;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办学思想,把学校“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作为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学科特点,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概言之,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要力戒“碎片化”,确立“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不过滥开发,注重质量,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引进“课程群”概念和模式整合课程

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各课程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互补性强,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特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

课程群必须由3门(含)以上的课程组成,各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有机、紧密的联系。课程整合重组的力度大、综合性强,能有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

根据“课程群”建设模式,我们依据语文学科的课程本质,分年级确立课程核心,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整合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开发和建设。

经过整合,我们开发了两类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群:一类是由备课组集体开发打造的校本限定选修课程;另一类是教师自主独立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高一年级既有备课组集体开发的课程,也有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而到高二、高三年级,所有选修课程均由教师独立开发。

1.高一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一的校本选修课程以美文赏析、语文活动类课程为主线,以散文欣赏为核心,分为“中国古代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外国散文欣赏”三个系列。“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又分为“中国古代传记散文欣赏”“中国古代笔记散文欣赏”两个部分。

(1)备课组集体开发的课程有:美文赏析;语文活动类课程(包括“风帆”文学社社团活动;话剧社活动(课本剧、音乐剧);辩论实战;演讲与口才。这里重点讲述文学社社团活动、语文活动课程化的做法。这其实是我们在选修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所做的一项尝试——把语文类活动课程化。我们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活动课程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二是有序、有目标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三是形成课程积淀,形成成果,体现成就,有利于课程的固化和传承;四是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

(2)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有:外国文学流派简介与作品欣赏;当代散文名家作品选读;《世说新语》选读;《史记》里的冷暖人生;曾经的风流——杭州文化名人介绍。

2.高二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二的校本选修课程以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主线,主要有:古代诗歌欣赏类——《诗经》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元曲赏析等;古代散文欣赏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古代传记散文选读、《古文观止》选读等;传统文化经典赏读类——《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庄子》精读等;古诗文欣赏知识储备类——汉字探源、古汉语常识、古代诗文中的衣食住行、古代文化例说、古人的口语交际与礼仪等。

3.高三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三的校本选修课程以书面表达、语言综合运用、高考复习为主线,主要有:赏美文;写美文;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实践;口语交际与礼仪;演讲与口才;咬文嚼字;楹联的赏析和创作;等等。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为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近两年来,我们开发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多次(门)被评为省市精品课程,得到广泛好评。

同时,我们还根据教学调查,在反复征询学生、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一批拟开发的课程目录供教师选择:

(1)戏剧文学类:与表演和舞台艺术结合的文学。

(2)电影文学、微电影类:与影像表现结合的电影语言文学。

(3)摄影类:与取景、构图、色彩、手法结合的摄影文学。

(4)世界文学: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性呈现,手法赏析。

(5)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交会与差异。

(6)文坛往事:历史上的文人学者生平。

(7)新锐文学:韩寒等人的热门作品的批判性解读。

(8)国际通用规则之下的辩论文化。

实验课程群建设 篇4

1 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1.1 课程群有效避免了不同课程实验内容重复的问题

农学专业作物生产类主干课程主要包括作物栽培学、农作学、农业生态学、旱农学, 每门课程教学任务包括理论课与实验课两部分。这些课程的实验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未从整体上考虑侧重点和关联性, 实验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我校作物生产教学团队在梳理实验项目时发现, 有关资源辨识的实验内容在农作学、生态学和旱农学的实验课程中都有涉及, 只是实验项目名称不同而已;有关农户调查的项目在农作学、农业生态学中亦重复出现。这些重复的项目, 不仅占用了大量时间, 同时使学生的受教面和学习兴趣显著降低。

1.2 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验证性实验比例过大, 亟须优化实验类型

农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通过实验课程内容的对接与互补, 系统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但现行教学计划只注重实验课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课总体结构和类型的互补、递进关系考虑甚少。纵观作物生产类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 其服务于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明显不足, 容易操作、单因子、面窄的实验多, 考查性的实践内容多, 而能够将不同时段学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串联起来, 产生综合效应的实验项目数量少。整体上表现为验证性项目多, 设计性、创新性项目严重不足,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

1.3 改进落后实验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农学专业的综合性很强。近年来, 随着领域内科研成果的推陈出新, 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和更新。服务于理论教学的教材更新相对较快, 但服务于实验教学的教材建设则显得较为滞后, 再加上对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实验教学中的实验项目老化问题严重。如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实验项目, 教学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运用传统的烘干法量化土壤含水量;有关作物叶面积的测定, 仍停留在长宽法、剪纸法等方法上。而诸如中子水分仪、激光叶面积仪、土壤呼吸系统、冠层分析仪等一些便携、快捷、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应用并未能纳入教学内容中, 使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因此, 在教学实验项目中适量增加借助现代科技仪器的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2 实验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我校作物生产教学团队对农学专业作物生产类主干课程作物栽培学、农作学、农业生态学、旱农学实验进行综合分析, 明确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建设思路及主要内容, 形成了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操作模式与运转机制。

2.1 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配套教材建设

针对传统作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已有实验项目、操作模式和支撑材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估, 确定了重点课程实验系统化、结构化和规范化建设目标, 提出了以课程群教材建设为突破口, 在原有作物栽培学、农作学、农业生态学、旱农学实验教学项目基础上, 整合实验内容重复的实验项目, 去除一些方法落后的实验项目, 新增借助现代科技仪器或设计理念的实验项目。将这些实验项目按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三种类型, 每个实验项目按照实验工作量大小, 给出了建议授课学时。在此基础上, 我们编写出版的实验教材为实验课程群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2.2 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基础上, 将分散于农作学、农业生态学和旱农学中的实验整合为一门实验课程。考虑到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内容受作物生长季节影响等因素, 将作物栽培学独立开设实验课, 将作物生产方向学生必须掌握但上述两门实验课中无法实现的内容归入作物生产类综合生产实践课程。三门实验 (实践) 课在实验内容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相互补充, 建立了适用于作物生产类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前期编写出版的实验教材为支撑, 根据实验教学理念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 在实验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 优化实验结构, 减少验证性实验学时,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不低于50%) 。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 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奠定了基础。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运 行模式构建

在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后, 打破以实验论实验, 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集实验课程群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计划、综合生产实践为统一系统的运行模式 (如图1所示) , 理顺了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讲授环节的衔接关系。更重要的是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培养环节为专业实习、科研训练计划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最终达到分环节教授、集中强化训练的目标。

3 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运行效果

3.1 形成了系统有序的作物生产实践教学环节

经过负责作物生产类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组的不断探索完善, 减少了某些不必要的课堂实验, 避免了实验内容的重复, 弥补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之间的脱节。特别是改革后的综合生产实践由教学团队统一规划、集体指导, 即所有的课程实验、综合生产实习均由课程组负责指导, 这样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机会, 同时提供了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的机会。根据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前后衔接特征, 考虑农学类实验对季节的要求, 统筹设计的集不同类型实验、实习和实践内容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进展有序、重点突出。

3.2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后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完成各项具体任务, 并进行严格的考核,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循环农业模式的设计, 要求学生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课学习中有关食物链加环的知识点, 并结合自己所在区域的生产特点, 设计农业生产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的循环生产模式。在设计过程中, 学生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既培养了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又提高了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3 促进教学互动, 提高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及时解答实验、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将一些优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习) 报告以墙报、PPT汇报等形式开展交流, 形成常态化的教学互动。此外, 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农作制调研, 要求学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了解农作制现状, 同时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也有了宏观上的认识, 触动了其“学农爱农”情感, 提高了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以及广泛的接触社会,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社会, 为今后从事农业或农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农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 实验课程群改革与建设为优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通过对传统作物生产类课程的综合改革, 有效避免了不同课程实验内容重复的问题, 改进落后实验方法, 增加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以编写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配套教材建设为突破口, 打破以实验论实验, 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集实验课程群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计划、综合生产实践为统一系统的运行模式。形成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 系, 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系统有序的作物生产实践教学环节, 促进了教学互动,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摘要:针对农学专业作物生产类课程实验内容重复、实验类型比例不当, 教学效果不好等一系列问题。以课程群建设的思路, 提出以编写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配套教材建设为突破口, 打破传统以实验论实验, 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运行机制, 形成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群, 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验课程,课程群

参考文献

[1]邢春虹.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 2009 (5) :111-112.

[2]刘向东, 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 2013 (5) :60-63.

[3]刘向东, 张桂权, 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9) :23-25.

[4]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2) :139-141.

[5]范守信.试析高效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 7 (3) :25-27.

实验课程群建设 篇5

“双导向”视角下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

杨 娟

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作为我院酒店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课程群之一,依托“共建、共享”原则,从市场人才需求导向、结合地域服务业发展导向,即“双导向”专业规划要求,着力从专业群建设、打造地域性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新引擎,积极优化旅游英语学科资源,提升旅游英语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要依托学院实际、面向企业来构建专业课程资源整合体系,发挥课程集群效益,提升旅游英语学科人才竞争力。

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据世界旅游组织(WTTC)预测,未来的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强大的旅游产业对旅游管理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和建设”要求,高职院校要从市场导向、专业实际来构建重点龙头专业,以相关专业为支撑来形成专业群体系,增进产学研紧密融合。我院结合现代服务类专业群建设目标、任务、建设措施和特色要求,以酒店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推动涉外旅游、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及新专业的建设。立足“双导向”理论,紧密结合湖南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旅游英语课程群岗位能力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对策和措施。

一、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原则

湖南省自“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壮大发展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服务业,着力发展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思路。新一届政府提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要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方面要坚持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另一方面要来自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际,来科学构建现代服务业课程体系。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作为我院酒店管理特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资源整合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高职教育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要以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资源为核心,能够全面反映学科特点,各课程资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要与其他课程资源保持良好的衔接;同时在课程风格、组织形式上突显英语语言特色,尤其是以职业岗位为基础来强调英语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认知性原则

从构建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实际,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程资源内容及学科整合上,要从知识难度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在翻译能力培养上,要做好单词、短语等词汇的翻译,之后融入句子翻译,最后是篇章翻译。同时,根据旅游英语不同职业岗位特点,要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英语课程自身知识的文化性,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思维、语言特色具有差异性,要能够从教学资源上强调跨文化渗透,注重对学生思辨力、跨语言交际等思维训练。

(三)真实性原则

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本身是基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从旅游类各重点岗位及工作任务上,来优化和整合课程资源,明确典型教学任务,强调切合岗位实际的工作内容,突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特色。因此,注重课程群的真实性,要从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贴近岗位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能够从职场需求分析上来渗透知识和能力训练。

二、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群构建体系

(一)现代旅游服务专业群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以“双导向”为基础来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专业群,必将课程群建设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最终落脚点。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高职教育实际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迫切需要从构建相对独立、完善的课程群体系,来实现“双导向”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旅游英语课程群实际,参照旅游行业人才发展特色,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群要从旅游英语、英语导游、导游服务、饭店英语、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中确立重点知识体系。旅游英语在服务岗位及工作任务上,主要满足涉外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培训机构的旅游英语接待、服务等内容;饭店英语主要在星级酒店、精品饭店、连锁性酒店、集团特色餐厅、邮轮等领域,以餐饮服务、前厅服务、酒店客房服务、酒店客户管理、酒店营销,以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英语服务;英语导游主要立足涉外旅游机构、国际旅行社、旅游教育或行政管理机构,开展英语讲解、接待、领队服务、人力管理、公关营销等服务;导游服务主要面向旅行社、景区景点、涉外酒店,从事与旅游景点相关的讲解员、导游员、旅游接待、旅游营销及相关服务。旅游英语不同岗位对英语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以服务为主的岗位,首先关注的是职业综合素质,特别是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口语交际及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责任心。另外,根据不同职业岗位,在综合能力上还要体现自我管理、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服务意识等内容。

(二)基于岗位构建旅游英语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要体现不同岗位职业特点,要坚持“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内容来搭建。首先在旅游英语核心能力及行业通用能力培养上,要体现旅游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英语技能训练,结合服务岗位、服务领域来优化岗位工作任务。如在英语基本服务用语能力培养上,要从口语表达、问候、致谢、赞赏、祝福、劝告、提醒、商讨等方面进行搭建典型任务,深化学生对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在旅游行业基本职业意识及行为习惯养成上,要注重导入职业修养课程,作为课程群基础课程;在礼仪知识渗透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管理能力,这些课程可以作为课程群选修课程。在口语沟通及交际能力上,要从旅游英语不同岗位工作流程入手,依据不同行业来分解工作任务,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点,来优化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序衔接。对于英语导游、饭店英语等岗位,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上,强调对英汉语言互译能力的培养。如制定“英语导游”课程群时,以观光讲解为岗位,从自然景区讲解、人文景点讲解、热点线路讲解、特色线路讲解,以及主题旅游专业讲解等方面来设置工作任务,强化对学生英语解决和英汉编译能力的训练。

(三)旅游英语选修课程群建设

在面向岗位构建课程群过程中,要强调对学生职业特定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融入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要从学生就业需求、地区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实际来开发课程教材资源。如在旅游英语课程群中,对于导游服务岗位着重强调英语口语实训,通过搭建迎送旅客服务情境,如何接团、如何介绍、如何送团,来强调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训练;在旅游咨询服务情境中,对于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的咨询、投诉受理等内容进行训练,并给予知识强化。在饭店英语课程情境中,提供引入饭店英语证书体系,从饭店不同岗位服务领域来设置课程内容。如客房服务岗位,对客房的巡检、清扫、管理及对客服务进行训练;在餐饮岗位服务领域,对中餐、西餐、酒吧、自助用餐、宴会等情境进行专门训练。职业技能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具备学习能力的人,从单纯的学技能,到终身学习,要从学科的个性化发展上实现高层课程的互选。旅游英语课程群在强调职业岗位特点的基础上,要立足服务领域,强调对学生自我学习及工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据麦克斯调查显示,以酒店管理专业为核心的现代旅游服务业,毕业生走向酒店、旅行社、以及其他市场营销、自我创业的分流现象十分普遍,而对于传统的单纯性学科专业知识及课程体系,难以满足未来就业发展需求。因此在选修课程上,要渗透《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来作为旅游英语核心课程群的选修课程体系。

三、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群保障体系构建

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来看,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也是关键。旅游英语课程群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完善,特别是在课程群保障体系上。

(一)要围绕“双导向”理论,引入企业、行业参与,结合岗位工作流程来优化整体课程体系,突显工作任务的实践性。如在旅游英语导游服务技能训练上,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实训与课程整合相统一;在饭店英语课程上,注重双证书课程的导入,结合餐饮、客房服务领域,构建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在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上,要遵循课程群的共享性,围绕旅游英语核心课程及实训要求,从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旅游知识及能力训练上,拓宽学生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在岗位职业能力训练中获得实践能力。如注重旅游英语课程视频库建设,结合校企合作、岗位实训等内容,开发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和选修课程体系的融合。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一体化双师型团队。利用项目实践、学科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围绕旅游英语课程群构建目标,来强化学科带头人、骨干师资的培训,积极从校企合作模式中,从行业发展中聘请金牌导游、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师资,开展“名家课堂”,邀请服务明星组织面对面教学,提升校企人力资源共享共建。

(三)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围绕“双导向”理论来全面拓宽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实训基地,从校内实训教室专业化程度、软硬件设施资源上来提升教学质量;依托课程群建设目标,进一步扩宽校外实训基地,如与涉外酒店、旅行社等机构,以共享平台实训课程和职业取证课程为主,来涵盖课程群所有实训项目,如客房英语、导游英语、饭店英语、旅行社管理等内容,融入专业特点、行业企业文化,营造职业实训氛围,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探究 篇6

【关键词】会展策划与营销 课程群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82-02

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是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目的是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是教学模式的一种积极变革和尝试,对会展策划与营销专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能够使会展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减少学生职业发展的阻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更接近企业的要求,减少企业对毕业生培训的培训时间。建设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既是专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分析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措施。

一、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笔者根据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特点,把其分为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根据会展策划与营销的职业特点,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在充分借鉴国外的优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来开展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建设,其理论基础如图1所示。

二、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措施

(一)显性课程群建设

由图1可知,显性课程群包括先修课程群、核心课程群、后续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由于显性课程群属于教育部门或学校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正式规划的一系列专业课,大多计划合理,组织严密,只需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明确课程之间的逻辑衔接关系,打破以往专业课之间无序交叉、自成体系、彼此封闭的状态即可。整体来看,高校的显性课程群相对比较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二)隐性课程群建设

1.组建学生会展公司。与实习基地、实习企业的功能类似,利用学校资源组建的学生会展公司同样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其职业素质。学生会展公司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引领学生承接并完成校内外会展活动的策划、营销与服务工作,并在会展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得到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出专业素质合格的创新型会展人才。学生会展公司和传统的以“师徒式”为核心的手工作坊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相似,都非常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以一个工作人员的状态去学习和工作,让学生知识和技能相互验证,不同之处是学生会展公司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既符合现代市场环境实用技术的要求,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学生会展公司是把学生从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堂的定义延伸到教室之外的又一尝试,实现了学生和老师的良性互动,以学生会展公司为组织框架,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成立学生会展学会。学生会展学会是一种学术性的学生社团组织,具备完善的活动章程、众多的实习渠道、合理的组织结构,并有专业老师的辅助和校方的支持,是实践会展理论的理想平台。为了提升学生的会展职业素质,可借由这个平台定期出版会展学会会刊,鼓励会员进行投稿,让学生在征文写作的过程中,对会展领域经典案例、前沿动态、理论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还是会刊的主编、副主编、编辑等职务,均应定期选举。此外,学生会展学会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如邀请会展企业成功人士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以专业学者为核心的座谈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高校会展策划大赛;承接校外力所能及的策划方案、数据统计、调研等专项课题;围绕会展领域热点话题举办专题辩论会。在会展学会的日常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承担学会分配的各项任务,还应有意识进行学习和总结,通过和外界进行接触和合作,不断优化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消除认识误区,提升职业素质,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不足之处,并据此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不过,会展学会的运行需要足够的权限、适当的场所和一定的经费支撑,除校方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外,也应鼓励学生寻求校方企业或合作单位的赞助,也只有这样学会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的作用。此外,老师也应引导学生对活动章程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适当的情况下可直接参与到管理和决策中,保证学会能健康积极地发展。

(三)开发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

开发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能帮助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把会展策划与营销专业纳入到职业规划中,使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降低会展策划与营销岗位的磨合期。笔者认为该隐性课程应涵盖与专业知识、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应与传统“灌输式”教学不同,应是一门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的课程,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进行学习和锻炼,验证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类课程与显性课程相识,不过又独立于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之外,其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提升为驱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总结,为学生搭建一个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平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引导。其次,学习其他院校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该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同时,应向学生适当传授一些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机制、制度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从业环境的认识。再次,应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比如邀请专业人士开办专题讲座或与座谈;从大一入学开始辅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学生观摩会展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挂靠一家会展企业进行定点实习;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等,从而增强其对会展职业的感性认识。最后,该类课程应契合学校的培养目标、方向,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科研水平,继而改善教学设施,对课程不断进行优化。

(四)建立体系化的学习团队

学习团队是学生会展公司、学生会展学会以及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的集合,是上述课程体系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学习团队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习平台,其次是对各个隐形课程进行管理,扩展学习空间、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团队凝聚力。最后是提升各隐形课程之间的互补性和通融性,实现隐形课程的体系化、常态化的发展,对比,可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制定有针对性规章制度,为学习团队的建设保驾护航,寻求校友、企业等社会捐赠,为团队学习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就可以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可以从社会上外聘有实力、综合能力强的指导教师,优化隐性课程群的上层组织结构。

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团队所承接的会展项目可能与对应时段的教学内容很难吻合,继而产生脱节的现象,如果很难从外部企业中寻找到相匹配的会展实习工作,那么可以对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做出一些适当的阶段性调整,使教学内容主动匹配所承接的会展项目,避免出现会展项目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超过学习范围的窘境,会展项目完成后,可对拉下的课程进行补充,既要满足实习的需要,也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校应支持鼓励学习团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确保学习团队的灵活性。

同时应认识到,如果与外部企业建立长久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习问题、实践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企业是完全和市场接轨的实践场所,与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意义重大。学习团队从企业承接会展项目,这样不仅能给教学提供一个实践场所,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实习平台的构建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很小的一个问题就能打消会展企业的合作企业,比如利益期望与可能的实际获得差别较大、利益分配不均,这些问题大多与利益分配有关。如果一直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那么企业就不会再提供场地、设配和资金支持,或者学习团队不再向企业提供人员、技术和知识支撑。对此,学习团队应按着市场现有的规则本着相互谅解和双赢的态度与企业展开真诚、建设性的交流和沟通,避免彼此期望差对双方合作意向的影响,尽可能摸索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原则,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习场所。

总之,由于涉及会展项目的立项、招展、策划、销售、市场调研、现场管理、招商、预算管理等,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建设应全面开展,同时推进显性课程群和隐性课程群的建设,避免出现不协调的发展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才能确保展策划与营销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志明.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2]兰杏芳.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3]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1)

[4]庾为.高校会展专业“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作者简介】陈蜀花(1967-),女,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或大学生就业。

实验课程群建设 篇7

关键词: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建构主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这句话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也是这样。早在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教高[2007]1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强调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1]作为工科的电子学科,实践教学更是举足轻重。实验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信号处理课程群是电子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包含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与应用”和其他应用课程,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科学体系。实验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层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中,有关主动建构性的论述又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3]信号处理课程群的知识内容属于同一个体系,它们密切相关。学生在先开设的课程中会得到的一定的知识经验,如何才能最好地将先验经验与后续课程的知识有效结合,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内化知识结构?为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课程教师各自为政的教学设计显得很不系统。在加强学生认知和动手的实践环节,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为了从根本上着眼于知识联系,系统地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站在课程群的高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

1 基于建构主义的实验体系建设总体架构

1.1 “遵循联系,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

构建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一是遵循知识联系,二是学以致用。

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当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时,有意义的学习便发生了”。[4]信号处理课程群内的课程本质属于一个知识体系,它们之间必然是存在联系的。当学生发现课程间知识点朦朦胧胧的关联的时候,必然会引发思考,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然而这种发现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未知与困惑。将学生心中的“朦朦胧胧”变得清晰明了,将他们心中的困惑以合适的方式解决掉,如果能够走完这个过程,学生必然是收获丰硕。反之,这些困惑如果不能以合适的方式解决,就会变成学习道路上的障碍,阻碍进一步前行。实验教学是实现以上问题的重要方式。要遵从知识联系,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必须走实验教学体系化建设道路。建设好实验教学体系,能够加强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无论从学生方面还是教学体系方面来看,都很有裨益。

信号处理课程群是一个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对理论功底要求很高的课程体系。“学以致用”是必然选择。过于复杂理论分析,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如置身茫茫大海,不知该往何方。告诉学生要用这些理论来干什么,就如同设置了一座灯塔,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达成目标后,对理论也有认识强化和升华。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倡导“做中学”,学习的过程与实际生活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致的。

1.2 “理论—方法—实现”的体系结构

构建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认识到群内课程的属性和相互关系。课程群具有两大属性,一是相关性,二是整合性。[5]构建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体系,要将原来内隐的知识联系,在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外化。通过体系化的实验实施,引导学生发现并思考外化的知识联系,并主动建构整合成为属于自己的经验理解。对于信号处理这样一个“学以致用”的工科学科,群内实践体系按照“理论—方法—实现”的布局展开,如图1所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DSP技术与应用”这三门主课程,在体系中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总体按照布局设计实验。

理论环节主要通过实验设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方法设计和实现打下基础。“信号与系统”课程提供了信号和系统描述和分析的专业理论基础,这种描述和分析在时域、频域和复频域来进行,就像从三个角度来考察同一个事物。三个域的分析又互相呼应联系。三个“域”的描述和分析构成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全部内容。学生一般对时域分析稍有基础,而对频域、复频域分析十分陌生。在“信号与系统”课程内设置的实验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主要目的。

现今的信号处理,主要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6]课程在分析了自然世界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的转化之后,重点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的两大方法:快速傅立叶变换和数字滤波,构成了该门课程的两大篇章。怎样在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这两大方法,是主要目的。实验的设置就从这两大方法出发。

“学以致用”离不开最终的实施。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主要有三类:软件实现,硬件实现和DSP方式。DSP方式兼顾了软硬件方式的优点,它以DSP芯片为硬件载体,进行编程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当今世界有很多国际知名厂商在制造DSP芯片。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实际应用的主要方式。“DSP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侧重于方法的实现和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实验设置,肩负起最后实施的主要任务。

2 实验教学体系的内容建设

2.1 理论基础能力的培养

信号与系统是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基础,它的主要内容是信号的描述与分析,系统的描述和分析。信号与系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一方面,学生首次接触到频域、复频域分析的概念,加上课程理论深奥,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这门课程又是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的基础,如果学不好,掌握好后面系列课程的内容无从谈起。如何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这个问题摆在面前,而实验教学无疑是一道良方,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还能够将理论知识进行具现和升华。根据“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础和重要地位。设计了以下实验内容,共计8个学时,主要构成了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的理论强化部分:

(1)利用Matlab产生信号仿真波形。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

(3)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特性分析。

(4)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特性分析。

这些实验将理论知识以波形、图形或是数值结果的形式表现。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信号表示,系统求解等,并将它与理论分析和解算结果相印证,加深理解。通过实验一,掌握信号的基本描述方法,信号的变换和运算。通过实验二。掌握和验证系统的时域输入输出关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等理论。通过实验三。掌握信号的频域表示和系统的频域分析理论。通过实验四。掌握拉普拉斯变换,频域与复频域的关系,以及根据零极点分析系统特性的知识。

2.2 信号处理方法的掌握

围绕着数字信号处理的两大方法,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共计8个学时:

(1)时域采样定理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

(2)用DFT作谱分析。

(3)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以上实验第一个是验证性实验,其他是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一,学生能够掌握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互相转换的方法,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实验二关系到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通过这项实验,能够掌握用FFT对时域离散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加深对DTFT和FFT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实验三和实验四的内容与数字滤波方法相关。实验三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实验,给出一段包含有高频噪声的心电信号,要求设计出一个合理的IIR滤波器,将这些噪声滤除。进行完这项实验后,学生对IIR滤波器设计的方法和应用有很大提升。通过实验四,锻炼使用窗口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和思考采用不同的窗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2.3 信号处理实现能力的培养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三种方式里面,唯有DSP实现方式是最贴近工程化应用的,也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有着比较完整和规模化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因此,注重学生这种数字信号处理实现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要接轨,更加符合“学以致用”的思想。“DSP技术与应用”是相对较新,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学科专业课。[7]从DSP技术与应用的芯片结构、外围设备和程序设计这几个方面出发,设计了如下实验,共计8学时:

(1)CC的使用和基本指令实验、数码管显示实验。

(2)PWM波产生实验。

(3)快速傅立叶变换。

(4)A/D转换实验。

这些实验是工程性实验。实验一涉及DSP实现中必不可少的编程环境和编程基础,涉及了DSP的I/O访问方式。在一个小例子里,实现对数码管位码和段码的控制。实验二实现了基于DSP的PWM波的输出,通过这个实验能够更加熟悉DSP芯片的引脚功能。实验三实现了基于DSP方式的快速傅立叶变换,为在实际应用中正确使用FFT打下基础,能够掌握间接寻址方式,DSP指令系统等实现方法。实验四实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A/D转换功能,通过该实验,能够更好地熟悉DSP的A/D转换模块的特点。这些实验的设置充分考虑了数字信号处理实现的硬件载体和手段。

3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实验教学实施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8]因此,在实验的实施中,特别注意了“情境化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学生设置情境,为知识经验的“生长”提供土壤。如在IIR滤波器设计的实验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受到噪声污染的心电信号的频谱,学生便会发现问题,在高频段存在着较小幅值的噪声。进入这个情境之后,会引发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些高频噪声去除呢?自然地就会和理论课上刚刚讲过的IIR低通滤波器联系起来。在随后的分析问题、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会得到很好的建构。最后看到实验结果之后,对已有知识还有一个很强的正面反馈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还改革性地加入了课堂讨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同学可以互相讨论,分析实验内容,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协作学习”理念。在这一环节里面,教师可以就学生实验中得到的现象进行提问,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讨论还能起到督促作用,把握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成绩的考核有一定借鉴作用。

4 结束语

实验课程群建设 篇8

大多数工科高等院引进CDIO教育[1]教学模式后,加大了嵌入式系统教学[2]中的师资和实验设备的投入,分配大量资金购买嵌入式实验设备,创建专门的嵌入式课程体系实验室。但在这种嵌入式实验教学环节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嵌入式实验教学不管是MCS51系统,还是ARM教学系统均是在学校购置的实验箱上进行。通过几届学生后,实验箱的维护难度加大。更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厂家核心模块的淘汰,很多实验箱都无法使用,也影响了课程的实验教学。

2)在固定的实验箱[3]上实验项目更改较难。

3)由于核心模块的接口固定或是一体化的硬件平台,新的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无法更好融入实验教学中。

这种箱式的硬件实验平台,无法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每次实验都成了验证式的实验,对于硬件相关知识缺乏训练。同时,为了加大动手能力培养又专门开设《电子技术综合设计项目》和《嵌入式综合设计项目》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老师只提要求,从设计方案到实现全由学生自己完成。由于微控器管脚多、防静电要求高、管脚间距小,学生焊接和硬件调试经验的不足,核心的微控器损坏严重;更由于学生电源设计经验的不足,一些较贵的功能器件也造成损坏,均难以回收。这无疑增加了学校每年实验经费的投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硬件设计方法,将微控制器核心层与应用层分开。核心层是一个相对稳定、可靠的模块,其接口设计可兼容高、中、低档微控器,这种开放灵活的核心模块设计与固定的实验箱相比,其升级、更换、维护都非常方便;应用层由学生自己完成,包括学生自主功能设计、原理图设计和PCB板图绘制,最后通过硬件调试和软件测试完成整个的实验项目。相对固定实验箱,实验内容灵活多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容易更新实验项目。

这种分层的硬件平台实验中,统一发放带电源输出和电源保护的,有调试和通信接口的核心功能模块;学生在应用层设计时,只根据核心层的接口要求设计功能,降低了设计和硬件调试难度。增加了学生自主实验的成功率,提高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学习兴趣,也符合CDIO工程项目教育理念,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有效地开展嵌入式课程群的实验教学。

2 实验平台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2.1 实验平台的设计原理

将硬件平台的逻辑控制模块独立,通过丰富的多功能接口与功能层连接。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核心层是一个相对稳定、可靠的模块,其接口设计可兼容高、中、低档微控器,这种开放灵活的核心模块设计与固定的实验箱相比,其升级、更换、维护都非常方便;同时通过接口为功能层设计提供电源与通信接口降低了功能层硬件设计难度。

2.2 实验平台的设计方法

2.2.1 硬件设计方法

嵌入式是软硬件结合的产物,其中硬件设计必不可少。通过此实验板预留的接口学生可自行设计除核心逻辑模块外的应用电路,让学生掌握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原理,掌握硬件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验结合。核心逻辑模块以STM32F103VET6为核心,同时它也是一个微控器的最小工作系统。其他主要包括所有IO引脚,向下提供3.3V、5V、12V直流稳压电源,USB转串口等。其计原理如图2所示,核心,其电源系统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和接口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

2.2.2 软件设计方法

嵌入式开发过程中,软件的设计是核心部分。微型计算机原理这门学科是嵌入式软件设计的基础,并注重实践,掌握好这门学科是学好嵌入式软件设计的基石。本实验板提供的核心芯片为stm32f103,此芯片是ARM公司的cortex系列,通过学习这类芯片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高端芯片的使用,更接近实际产品的开发。学习软件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学习。首先学习软件开发项目工程模板搭建,其实学习核心芯片外设使用,最后学会整个软件系统的调试。

3 结语

本实验板为嵌入式开发量身定做,学生可在其上进行灵活有效的搭建常用器件,贴近实际使用研发环境。实验系统简单明了,硬件系统及软件完全对学生透明开放。通过基于嵌入式实验板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嵌入式设计、调试和实现方法,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编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减少了学校设备和器件的损坏,还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摘要:通过设计硬件分层实验教学模式,改变嵌入式课程群实验教学仅在实验箱上做验证性实验的现状。这种实验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不符合CDIO教育理念。为此,设计硬件分层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只提供实验要求和稳定可靠的有电源管理、通信接口、调试接口、I/O接口的核心控制模块,不事先给定实验程序,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来设计软件和硬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避免由于硬件知识和调试经验不足,带来器件与模块的损坏,也大大增加了实验的成功率,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

关键词:实验板,嵌入式设计,分层

参考文献

[1]韩时琳,胡旭跃,?陈杰.实施CDIO工程教育的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5-6.

[2]徐玉,童长飞.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3(5):109-115.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1 专业群的内涵与地位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也就是说,在这一专业群中,各个专业可以是同属于同一大类的专业,在总的专业类别下分列出很多同类别的专业。或者是虽不属于同一大类,但是能够拥有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这样也可以划归到一个专业群中。同时,对那些能够划分为一个专业群的各个专业,其实践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必须具有相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它的建立不能简单概括为专业目录的确立或者基础课程的设置,而是将不同类别的专业进行整合,继而孵化出全新的专业,将所有相关专业融合在一起,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师资力量的重新分配、实验基地的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备等。专业群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量。总的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是将专业背景、办学水平以及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紧密结合起来,使具备同样基础和技能的各个专业进行组合的庞大集群。

2 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就已经在很多职业中专或者职高学校进行。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很多职高或者职业中专逐渐发展为具有相对较高教育水平的高职院校,因此,专业群建设思想成为高职院校进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在新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出重要指示,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试图在全国上百所高职院校中建立近500个专业群,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高职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专业群的高潮,随之而来的问题、难题也同样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针对专业群建设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首先对专业群的含义是什么就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明确定义,一时间学术界众说纷纭。其次,针对为何建立专业群,如何建立专业群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者的广泛讨论和研究。各大高职院校被这股浪潮推拥前进,纷纷筹备专业群建设,将学校的专业群建设与整个社会的行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实施。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不完善的理论指导下,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学界的研究视野并不开放,仅仅局限于组建层面。实质上,组建并不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最终目的,资源之间的整合与共享,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实践训练等方面的相互配合,以达成最佳的课程设置体系,使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接受到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的全面教育,这才是专业群建立的最终落脚点。所以,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统一的、全面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相互协调,组建仅仅是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最初阶段,至于具体的实现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措施和努力才能达成。

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改革的意旨大都是对课程设置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专业群建设的最佳途径就是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建设。换句话说,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在于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将课程进行重新的调整,将一个或者多个重点专业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其他相关专业服务于核心专业,才能整体上提升人才质量。那么,课程的重新设置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那些本来难以建立关系的专业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孵化或衍生出新的专业。当然,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技能的训练都应指向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这是建立专业群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突破点。

3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成和建设

在所有专业群课程体系构成中,“平台+模块”是最具有实施价值的课程体系。所谓平台是指相关基础专业具备的共同特性,专业群中涉及到的专业会在基本规格上具备共性,这些共性基础深厚,外延性强,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模块是指共性规格基础上的个性特征,会根据学生的才智和就业取向设置不同专业,实现分流培养。平台与模块的共同作用是为了建立一个底层基础雄厚,中层分立分流,而高层又重归互选相连的格局,在这一课程格局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培养方向进行选择,但是其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又得到了保证,最终实现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个性发展。

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平台的构建要以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和基础,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因此,专业群建设在设置基础课程时,应该突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最基本素质。基础课程属于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共有的,无论是知识的架构,还是技能的体现都具有共通的特性,所以专业群基础课程是整个体系的基石,也是学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平台建设中,要为下一阶段的模块课程留有接口,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找到对接,既能够积累和夯实基础知识,又能够提升专业素养,成为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模块,是在平台建立完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设置,能够很好地体现专业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采用的因材施教的策略。在模块设置中,要本着各个专业的综合培养能力和社会实践训练。其中,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学有所成,满足个性发展,根据自身情况设计自己的未来道路。而专业选修课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可以修完本专业的学分后,再在其他相关专业中选择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完成全方位的发展格局,多元专业构成与复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使之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当然,在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时势必要考虑一些重要问题,切不可疏忽大意。比如,在这一体系中,平台属于基础力量,而模块是作为辅助力量存在的,那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就应该调整好每门课程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合理分配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必修与选修、平台与模块之间的课程比例,以防出现课程设置的重复和遗漏。通俗的来讲,就是一定要处理好课程体系中的主次关系,照顾到二者之间的协调能力,实现内部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的同时,为社会提供能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优秀人才。

具体而言,平台构建过程中要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原则,既要具备雄厚的基础能力,还要有足够强硬的建设力量,以及能够无限拓展的实力。作为专业群课程构建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平台设置首先应根据各个相关专业的共享资源和共通课程进行,属于专业群课程设置的龙头专业,起到引领作用。专业群内的每一个专业都要以此为主线,实现发散式的结构设置。在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时,除了要考虑各个大模块专业的课程要求,还要考虑到一些中小专业的个别要求,利用综合化课程的设置方式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模块课程构建过程中,采用“独立与相通”的构建方式,各个课程具备独立性,但是又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鼓励多角度、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在模块课程设置中,学生应为选课的主体,学生要根据自我喜好和未来就业取向自由选择,或者根据本专业的需求进行选择。

高职院校在开发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根据每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定夺,在设置之间,应该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分析,融合多方力量,将相关专业的就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内。在这一前提下,可以大规模地构建一批符合专业要求和设计理念的核心课程,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基本能力提升的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实现不同职业、不同方向人才培养的分流。

需要重申的是,“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设置体系的构建要以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作为依托。为了确保专业群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得到了高质量的实施,必须要将学习效果的检测放在重要位置,也就是所谓学分制的设计。专业群课程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基本能力,那么,如何对学生接受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行检测呢?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拟考试环节,以学分的方式完成专业群课程构建的收尾工作。当然,为了把专业群建设落实到根本,还要定期调查研究、分析考量,将学生的职业要求及时考虑到专业群建设中。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到底该如何构建,仍然在讨论和探索的阶段中。我们只有根据文件精神的指导,结合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成功案例进行自身实践的探究。这个过程不会是简单容易的,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将市场发展动态、学生需求指向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立体的、动态化的课程体系。将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高职院校各方的努力,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目标,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培养模式。而之所以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就是为了体现出各个专业的特色,却又不失去专业根基,根据市场变化规律进行资源之间的调整和共享。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各个专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实力,还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对外招生的吸引力。因此,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势必会一劳永逸,满足各方的要求,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实验课程群建设 篇10

一、“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的提出

1. 区域产业发展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是正在努力转型的长三角坚定不移的目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核是创新。向着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迈进的长三角汇聚了众多电子信息、光电风电等新能源、软件传感器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型企业,贯穿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铁更使长三角经济的陆地飞行有了新引擎。

全球七个新兴科技城市之一的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一核六带”的沪宁发展带上,属于规划的六大副中心之一,世界500强企业有133家在苏州投资了427个项目,众多跨国公司还在苏州设立了独立研发机构,如西门子(苏州)低压研发中心是西门子在该领域唯一的海外研发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的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正迅猛发展,纳米技术、传感技术等新兴产业也在茁壮成长。目前,苏州在传感网核心技术领域有重点企业近150家,形成了昆山周庄的传感器件和工业园区的通信及集成电路等两大传感网产业集群,2009年产值规模达100多亿元。仅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已经集聚与传感网相关的高科技企业(如博联科技、数伦科技等)近20家,与传感网相关的科研平台近6个(如苏州市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苏州IP融合通信开放实验室)等。

2. 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专业群建设

南京铁道职业学院(苏州校区)电子电气工程系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特色,“电气自动化技术”为重点,“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微电子技术”专业协调发展的电子电气专业群架构已基本形成。专业群建设始终坚持依托轨道交通行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加入苏州市电器工业协会及苏州市电子信息协会,为学院专业建设发展更贴近行业企业提供了良好互动平台。

3. 引领专业群发展的课程群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包含《MCU技术》、《PLC技术》、《传感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维修电工技能实训》、《电工电子技术》六门彼此独立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 它们在内容上密切相关,又具有相承、渗透、互补性的特点。课程群建设配备按相应的教学目标,大课程框架进行科学规划,从而能形成具有整体优势专业学科体系的有机整体。

“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涵盖了电子电气专业群的核心课程,课程群的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共享共赢的集聚效应,对本专业群学生岗位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及创新能力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主要内容

电子电气专业群蕴育于1979年创办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悠久办学历史创造了“苏铁机供电”的社会知名品牌。几十年来先后为铁路和地方企业输送了近千名专门技术人才,很多毕业生成长为各供电段的段长、调度室主任、总工程师。学院一直把师资团队建设设定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核心,“重实践、强技能”一直是师资团队建设的目标。

力求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电子电气专业群近几年加快了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步伐,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科研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的需求催生了“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

1. 坚持专兼结合,共同成长

构建以带头人为核心,以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为载体,能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结构优化、梯队合理、专兼互补、动态组合、团结协作的高素质、精技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打造高水平职教团队的必然要求。目前教师团队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一位是来自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的技术部部长(专长是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设计),一位是苏州伊码电子有限公司的车间主任(专长是自动化生产检测线的维护管理),他们与团队专任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企业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相当繁重的,教师团队只能适当开展各类活动,但要吸引他们一同参与课题申报,一同参与教材编写,一同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使来自企业的课程群教学团队成员收获与团队共同成长的喜悦,也为下一步更广更深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育课程群带头人,引领团队前进

课程群建设要成长出领军人物。课程群带头人应该在同类院校在行业企业都要具有较响知名度,职业教育能力和科研技术开发水平都较高。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下大力气建设带头人队伍,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已取得了不少成效。

带头人队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且要科学规划的工作。就内部培养来说,可通过到职教集团下的骨干企业挂职锻炼或访问工程师等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积极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制定对带头人培养相配套的考核及激励机制。

3. 冲击关键项目,促进教改教研

关键项目建设是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关键项目建设,推动内涵建设各纵深发展。当前,我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正在努力培育并持续冲击的关键项目有“天华杯”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赛、“众友杯”电子组装与调试大赛、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相关的以智能电气控制为核心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以《单片机应用》为代表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建设与培育。

这些关键项目的建设需要教学团队分工协作,精心安排,分时期保重点,打硬仗。2010年,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组织举办的2010“众友杯”技能大赛高职组江苏赛区选拔赛中我系代表队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并参加了全国总决赛。

通过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团结带动一支以带头人为灵魂的队伍,在大课程框架下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按照结构合理、团结协同、专兼互补、自愿结合等原则构建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课程群教学团队,通过努力培育并持续冲击精品课程建设、技能大赛等关键项目,有利于快速提升专业群发展水平,从而形成电子电气专业群的特色。

教学团队建设是未来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之一,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一定要整合校内外各方面资源,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建设。当前,如何形成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最大合力并发挥作用还有待在机制体制上创新。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中,带头人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要鼓励并创造机会深造,同时与企业开展技术推广研发等方面的合作。通过长期持续培育,在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组建教学团队,形成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有质的提升,从而引领课程群教学团队在职业教育大发展中不断取得佳绩。

摘要:文章对基于电子电气专业群核心课程的“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背景与策略进行研究, 指出着力培养好带头人就是牵住了教学团队建设上水平的“牛鼻子”。

关键词:智能电气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陶亦亦, 胡清.基于多元课程模块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

[2]郝宏强, 孙祎敏, 邸青.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30) .

上一篇:工厂下一篇:不良反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