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与创新

2024-06-26

研发与创新(精选十篇)

研发与创新 篇1

技术引进指一国或地区企业、研究单位和机构通过一定方式从本国或其他国家地区获得先进适用技术的行为, 主要是一种跨国行为, 技术是指技术软件, 即知识、经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等, 而非仅引进物化机器、设备等技术硬件。目的旨在通过模仿创新, 提高企业技术能力, 通过对引进技术和自身资源、技术的整合, 提升国家科技软实力。

当今世界, 技术是一国国际竞争力最核心的体现。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科技方面固然取得很大进展, 然而, 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因此, 必须要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发展战略。

二、我国技术引进现状与问题

(一)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弊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技术引进方面, 作出“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选择, 通过开放我国市场并提供政策、法律、融资等方面优惠, 吸引外国企业进入, 从而获得外方技术。这一战略实施以来, 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未能达到理想目标, 原因如下:

1.对企业而言, 只重视短期利益, 未形成长远目标并进行战略规划, 技术引进停留在进口替代阶段, 仅在国内生产以供应市场, 通过价格战进行低效竞争, 而不追求进一步形成产品创新的核心价值。

2.对商而言, 合资企业在内部管理分工上严格控制, 关键技术和营销始终掌握在外方手中, 更有许多外方技术经理拒绝配备我方副手, 使我方人员根本无法接触到技术的核心, 更谈不上进一步研发创新。

3.对市场而言,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在重叠需求理论中指出: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 重叠需求部分越大。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使外商无需投入最先进技术即可迎合我国市场, 我国企业即使获得技术, 也已陈旧落后。

4.对国家而言, 既缺乏对技术引进的有效监督、管理, 造成企业技术引进的重量不重质。同时, 对引进技术未充分开发利用即又引进新技术, 浪费大量金钱, 再则未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技术引进信息网络, 导致技术引进盲目、重复。

(二) 美、欧对华技术出口限制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对美、欧贸易存在连年顺差。以美国为例, 2000年,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约297.36亿美元, 及至2010年,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扩大至1811.88亿美元 (中国统计年鉴, 2011, 2006) 。在10年间, 增幅超过原来的5倍多。面对这一情况, 一方面, 美、欧要求缩小贸易差额, 另一方面, 又严格限制对华高新技术特别是敏感核心技术的出口, 仅美国对华就有2400多个品种的技术限制。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 2005年, 美国对华出口总额390亿美元中, 需要申请出口许可证, 被美国认为是敏感核心技术项目的, 仅约30亿美元, 约占美国对华出口总额7.69%。与美国情况相近, 欧盟也对华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出口限制。由此可见, 正是发达国家对技术出口的限制措施, 加剧了中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和技术引进瓶颈。

面对这一现状, 我国多番与美、欧交涉, 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切都使我们意识到, 真正的核心技术靠引进是根本无法获得的。自主创新固然有效, 但成本巨大, 成功率低, 即使在美国也仅有5%的成功率, 我国在短期内难有重大突破。而反向工程技术为我国突破技术发展瓶颈, 实现技术的战略升级, 提供了新途径。

三、反向工程与技术缺口弥补

(一) 反向工程概述

反向工程, 就是从外来产品入手, 进行分解剖析和综合研究, 在广泛搜集产品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对尽可能多的同类产品的解体和破坏性研究, 运用各种科学测试、分析和研究手段, 反向研究该产品技术原理、结构机制等, 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技术。

反向工程打破了先有技术再生产产品的思维定式, 从产品入手, 反推技术, 应该说反向工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他要求新技术成果与技术获取能力的紧密结合, 从而缩短从设计到制造的周期, 实现“继发型”创新。

将反向工程作为我国现阶段技术发展战略, 主要基于国内、国外两方面考虑: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过长期建设, 已具备一定科技和经济实力,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拥有一批高技术人才, 能为我国开展反向工程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国际上, 虽然发达国家对我国技术出口严格限制, 但对高技术产品却管制相对宽松, 在2012年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 奥巴马也表示希望中国多从美国引进高技术产品而非直接引进技术。我国大中型企业高技术产品引进从2004年开始从逆差转为顺差, 并从2004年41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797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 年均增长速度63.98%, 这与我国技术进口国地位不符。同时, 我国企业对于引进的高技术产品, 施行“拿来主义”, 直接使用而没有对其原理和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实施反向工程能有效克服技术依赖, 锻炼企业技术队伍, 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特别是主动获得和学习技术的能力, 增强科研水平和技术竞争力, 促进行业、企业的全面技术升级。

(二) “双缺口”弥补

当今, 我国企业技术体系中最突出的两个缺口, 一是企业内部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不足, 二是企业外部R&D研发投入, 即对研发机构和高校支出投入不足。

2010年, 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吸收消化经费支出165.2亿元, 同年技术引进386.1亿, 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2.4倍, 虽然与2000年消化吸收经费仅18.2亿的情况相比,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远远不足。对于所得的技术, 只有加以消化吸收, 才能真正使其成为自己的技术, 应减少技术的无效、重复引进, 转增为消化吸收经费, 从而提升企业内部技术水平。

2010年, 我国大中型企业外部R&D研发投入仅275.1亿, 少于内部R&D研发投入3446.2亿, 超过11倍。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 合理增加外部R&D研发投入, 从而获得高校、科研机构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定向技术服务。

通过与外部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共同对高新技术产品进行反向工程, 提高技术攻坚效率,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核心技术, 在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进入创新环节。

四、技术创新体系

要构建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 就要实现协作创新与二次创新, 二次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

(一) 加强企业协作, 提供信息服务

正如模型分析, 传统技术引进中, 常出现以下情况:两家或几家企业引进相同技术, 不加以吸收创新, 直接应用于商品生产, 导致市场上大量同类产品出现, 进而通过价格战恶性竞争, 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这种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 可以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和中介组织在企业之间进行“搭桥”, 对于需要通过反向工程获得的高端核心技术, 独立攻坚困难, 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寻找有意向共同协作开发的伙伴, 从而集合凝聚不同企业的优势和力量, 克服单个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力量弱小的不足, 加快获得核心技术进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处市场环境和企业特点, 对市场进行细分, 定位目标客户群, 区分高中低端市场、国内外市场、区分区域市场, 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市场定位, 有针对性的对反向工程所得技术进行二次创新, 避免恶性竞争, 谋求共同发展和技术升级。

(二) 放大企业自主权, 促进产学合作

我国长期以来, 对科研机构、高校进行研发的专项拨款始终主要由政府划拨。然而, 因为不了解企业在现阶段的特定发展需要、没有特定目标, 不可避免地造成产学脱节现象。政府应将自主权和研发经费合理下放各企业, 同时, 严格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以防挪作他用, 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自行选择合作的研发机构和高校, 从而使技术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在反向工程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在学术、专业方面优势, 协助企业突破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困难, 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由高校向企业输送人才, 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供应稳定的高质量人力资源, 也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有利于建立长期协作互利关系。通过产学合作, 将企业资本与市场优势同科研机构、高校人才、专业优势相结合, 推动技术发展。

(三) 创新方式融合, 相互促进发展

反向工程战略, 应是建立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基础之上的反向工程, 是定位于技术突破性成就与创新基础之上的技术获取, 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二者要有机融合, 优势互补。

以反向工程获得的技术服务于自主创新原发性首创, 以首创技术推动反向工程上升到新的高度。

要将正向工程的基础研究、自主创新与反向工程的逆向研究、模仿创新相结合, 实现反向工程—获取技术—整合技术—模仿创新—经验积累—能力提升—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 用反向工程所获得的技术经验为自主创新奠定技术基础;用二次创新创造的价值为自主创新提供资本支持, 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上, 更有效地进行反向工程和二次创新, 通过双向推动和交互促进, 加速形成我国技术创新体系。

五、结语

现阶段, 应将反向工程作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的战略突破点, 通过实施反向工程, 提高技术获取能力, 以反向工程所获得核心技术弥补我国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以外的技术缺口, 加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优化技术结构, 通过反向工程与正向工程的相互融合促进, 全面建设创新型科技强国。

参考文献

[1]李成勋, 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创新与战略[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 2004

[2]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发展报告 (2009-2010)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7

[4]张景安.实现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 2003 (11)

[5]王雪利, 和金生.论反向工程的技术获取与后发优势[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6, 6 (3)

研发与创新 篇2

超高茬麦田套稻项目自主创新研发现状与成果转化难题浅析

超高茬麦田套稻是一项自主创新成果,是一项集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于一体的.可持续农业新技术,是一项专家有争议、技术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稻作革新,是一项农民迫切需求政府主抓推广的成果转化系统工程.

作 者:顾克礼  作者单位:扬州市农科院,江苏扬州,225007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X171.3 关键词:超高茬麦田套稻   自主创新   生态农业   节能环保   成果转化  

研发与创新 篇3

[关键词]职业口语 核心能力 课程与教材 研发与创新

[作者简介]张少华,女,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高等职业教育。(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00-02

“职业口语”是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综合运用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研究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所必备的基本口语交际能力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一、高职院校“职业口语”的特点和框架体系

(一)职业性

“职业口语”的首要特点是“职业性”,即它是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方向、灵活的就业目标、多样的职业岗位等职业特点来定位的。因此,“职业口语”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都力求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性”,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口语要体现出差异。

(二)实践性

口语本身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语言。实践的重要方法就是“练”,实践不够,训练不足,光靠听课或听话,口语能力不可能提高。为了突出实践性特点,“职业口语”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拟采用三种实训模式:第一,边学边练。伴随着教学内容,进行专门训练。第二,职场模拟。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相关职业场景进行模拟训练。第三,实地锻炼。选择实地场所,设身处地体验角色,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应用性

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为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同时与“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相适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口语”的体例、内容安排、训练模式等都侧重于学生毕业后工作生活的实际应用。“职业口语”教授给学生的是用得上、用得对的口语技能。

(四)平实性

“职业口语”并不是讲究口语表达的“才”“艺”“巧”,重点并不在于训练学生的“口才”“辩才”,培养朗诵家、演说家、辩论家。如果这样,在工作中会给人轻浮、华而不实、只说不干等不切合的语境感。“职业口语”平实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口语训练中务实求稳,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同时,“职业口语”的框架体系由三大板块构建而成,即上编——普通话训练,中编——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下编——职业口语交际训练。“普通话”是学习职业口语技能、提高职业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旨在培养良好的语音面貌,是“职业口语”的语音基础部分;“一般口语”是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基本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适应交际所需要的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是“职业口语”的基础部分,旨在训练口语交际中基本的语言表达技能;“职业口语”是从事各种职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旨在提高各不同职业的专业口语技能,是“职业口语”的专业部分。

二、高职院校“职业口语”研发与创新的原则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也是“职业口语”研发与创新的根本原则。“职业口语”的宗旨及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训练模式、教学环节等,都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都围绕“能力”这一主线展开。

(二)“必需”与“够用”

以“必需”“够用”为尺度研发“职业口语”,在内容上突出专业知识的“必需”,可有可无的不讲;在知识量上突出专业能力的“够用”,延伸性知识可以不讲。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便可。

(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把学生真正看做学习的主体,按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通过“职业口语”课程的学习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某类专业所需的实际口语表达技能和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保证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需要。

(四)主动且有计划

“职业口语”是一个新的命题,有待于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实践检验,并且很多方面都会受到观念意识、课程、师资、教材等条件的限制。所以,研发“职业口语”要具有主动积极、勇于改革的态度,循序渐进地、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尤其要协调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从而使“职业口语”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顺利地进行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三、高职院校“职业口语”研发的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

(一)适应知识经济,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启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国家课题研究着力阐发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并制定出《核心技能标准体系》,即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其中交流表达和数字运算两项技能直接与语言有关,这就为职业教育汉语言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职业口语”研发与创新、加强“交流表达”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新时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行汉语“职业口语”教育教学,既适应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培训、测评等各项改革,也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倡导母语理念,增强说汉语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外语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受到中国人的空前关注。中国人学好外语固然重要,但与学习外语相比,学习并学好母语应该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因此,“职业口语”要倡导这样一种理念:热爱母语,学习母语,用好母语。我们应大力提倡学好汉语,要改变目前普遍“重外语”而“轻汉语”的现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副主任张永麟阐述了开发“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初衷:作为合格劳动者,不仅需要学好外语,更要学好母语;中国人找工作,首先汉语水平要过关,其次才是外语。可见,国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提升汉语的重要地位。

(三)培养语言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加强职业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着力推进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提高语言素质,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加强“职业口语”交流表达技能的培养,走出重“读写”轻“听说”、重“语文能力”轻“语言能力”的误区。而且,“交流表达”技能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核心技能标准体系》中确定的我国八项职业核心技能体系框架中的第一项。这足以证明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从事各种职业所必备的基本的能力,是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开发“职业口语”课程,整合语言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都应在此目标指引下进行。但是,有较多的高职院校是经多所教育院校整合而成的,“重理论”依然是教育教学的主流,偏离职业教育的方向,超越了“必需”“够用”的度。就汉语语言课的设置情况而言,各高职院校语言课程是外语课程“遍地开花”,而汉语课程却“门庭冷落”。而当学生走入社会在职场上从业的时候,汉语能力的高低则成为不可或缺的竞争要素。因此,很有必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职业口语”课程,从而为提高职业语言素质、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搭建平台。以“必需”“够用”为度设置“职业口语”课程,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对内在联系紧密、知识点交叉多的课程适当优化、综合成一门课程。

(五)建设“职业口语”教材,填补高职教材空白

目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材往往不能体现高职专业的特点。教材建设尚且不够完善,缺乏合理性,职业性不强,方向不明确。因此,我们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为精神实质,阐述“职业口语”教材建设的意义、推广价值及可操作性,解决师生无相应教材使用的难题。与“职业口语”课程相配套,构建“职业口语”教材的框架体系,从而编写有高职专业特点的“职业口语”教材,以此填补高职院校专业教材上的空白。这对于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高职院校“职业口语”研发重点及创新点

“职业口语”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最新命题。这一新命题的研发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如前所述,即适应知识经济,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倡导母语理念,增强说汉语的母语意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开发“职业口语”课程,整合语言课程;建设“职业口语”教材,填补高职教材空白。研发“职业口语”,还能适应“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及职业核心能力研究、培训、测评等各项改革需要,从而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

(一)“职业口语”教学与交流表达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交流表达”核心能力,就是通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形式以及其他适当形式,准确清晰地表达主体意图,和他人进行双向信息传递,以达到相互了解、沟通和影响的能力。在此,我们着重从“职业口语”方面研究如何提高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沟通的能力,以及运用汉语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二)“职业口语”课程开发研究

致力于“职业口语”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开发研究,阐述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必需”的原则强调“职业口语”与外语课的同等地位。职业教育不仅教给从业者“谋生”的技能,而且要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教给从业者“发展性”的关键能力。

(三)“职业口语”教材建设研究

在“职业口语”课程研发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进行配套教材的研究和编撰。通过这项工作,进一步明确“职业口语”的培养目标、任务、目的、要求,梳理整个教学内容,并作为“职业口语”创设研究的一个全面总结。“职业口语”教材必须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平实性的特点,以提高职业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行为为导向,以操练为手段,做到既有学科知识体系,又有能力训练体系,从而构建“职业口语”教材框架体系。

(四)高职院校“职业口语”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职业口语”新命题的研发。第二,在高职院校创设“职业口语”课程。第三,与“职业口语”课程相适应的“职业口语”教材建设。第四,填补高职教育教学上的空白,与“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及职业核心能力研究相适应。

五、高职院校“职业口语”研发与创新的推广价值

“职业口语”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核心能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开发和培育后备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的“职业口语”核心能力,能为他们提供最普遍、最实用的从业能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研究将致力于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优化、教材建设与开发提供具体的思路和可操作性的方案,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框架,为高职院校汉语言类课程的开发设置及教材建设填补空白,促进“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口语测试”的实施,促进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核心能力测评”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最终为高职学生学习汉语母语、提高语言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搭建平台、创造良机、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宇.走向世界技能强国[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与知识管理 篇4

关键词:创新研发,知识管理,中小企业,知识经济

一、前言

在竞争的环境中, 产业的发展与优势取决于竞争力, 尤其在以技术为主的产业, 其以技术发展作为产业优势的情形更为明显。然而, 产业内必须有独特技术能力才能建立技术障碍, 并不断的提升其技术优势。因此专利是使产业技术被开发出来的同时, 用来保护技术。即由合理的技术专利保护制度使得企业愿意不断的投资于技术研究, 使较后进入产业的竞争者作相对的投资或付费取得授权, 以维护市场合理的秩序与规范。

当Web 2.0来临之际, 世界已经不是由大企业来主导, 而是将交由个人与自由员工来决定, 企业必须结合资讯化、知识化、行动化, 并透过知识管理了解本身的优势与困境, 以迎接动态管理时代的来临。自私型的知识专家将迅速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新优势团体将是分享型、思性与领悟型的专家, 或分享型、协同型与整合型的群众。

彼得·德鲁克在《下一个社会》一书中指出, 新社会是知识社会, 知识会成为主要资源, 知识员工会成为主要的劳动力。自1990年开始广泛运用网际网路之后, 每个人都能轻易取得就业/工作所需要的重要成功关键。未来的知识社会具有下列三种特质:

(1) 没有疆界, 因为知识的传播甚至比资金流通还容易。

(2) 力争上游, 每个人都有机会, 都能靠着唾手可得的正式教育力争上游。

(3) 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相同, 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生产工具, 也就是取得就业所需要的知识,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赢得胜利。

日本的野中次郎教授开启了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他于1998年利用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特性, 将企业组织知识创造模型分别定义为下列几种: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以及内部化等, 其主要目的在说明, 当企业组织有越来越多的成员参与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互动时, 知识转换速度快、规模越大, 进而将个体知识转换成企业组织知识。

1996年经济合作开发组织认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的形态, 知识已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1998年世界银行也指出经济不仅建立在实质资本及技能累计上, 还建立在资讯、学习和知识吸收改造上。

二、知识经济时代

农业经济以土地为财富特征、工业经济以机器为财富特征, 到知识经济时代, 则以智慧资本为财富特征。全球正进入一个比十倍速变化还要快的即时经济时代,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 在下一个社会来临之际, 独门科技将会少之又少, 一种产业需要的知识也将逐渐来自于其他完全不同的科技, 而这个产业的人对这种科技经常完全不了解。

一般对技术的定义多限于生产之范畴, 即技术是生产要素之一。但有些学者认为现今技术不只存在于产品等硬体知识, 更存在于组织管理与市场开拓方法等软体知识当中。对于管理学者而言, 技术普遍被认为是策略性资产, 因技术可以改变产业结构与竞争优势, 而形成竞争策略中的重要力量。但技术本身为长期积累且为无形的差异化知识, 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技术能力, 因此如何分析判断技术能力便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关于技术能力的比较衡量, 一般均以: (专利注册件数+技术密集产品输出额+制造业附加价值额) /4来作为衡量的基础。技术发展通常呈现S-cuver, 可分为四阶段, 以在技术上投入的经费、参与研发工作的人数、出版品的数量来做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随着时间的演进, 技术的演进可区分为技术发明或概念、快速成长、统合与成熟等四阶段。S-cuver显示产品对于技术研发强度及由旧技术转化为新技术的时机。企业应利用S-cuver进行核心技术转换, 并利用技术生命周期曲线的概念来协助了解产业环境在曲线上所处的位置, 并探讨如何应用R&D来缩短与其他公司间的技术差距与问题。

三、创新研发

创新研发有三个阶段: (1) 发明:一种创造、新方法或新构想; (2) 创造力:产生新构想的能力, 有创造力的人充满创意, 然而创意未必实用或可商品化; (3) 创新:将创意转换成商品、工具或方法。

依照Abernathy and Utterback (1982) 理论, 产品发展过程的科技创新新需求区分为三个阶段:浮动期、变迭期和专业期。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 制造技术与产品开发技术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1.浮动期:

在此时期为新产业兴起阶段, 产品的标准没有规定, 竞争者对于产品的性质尚属于实验的性质, 产品能成形的考量重于一切, 因此具创新功能的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 此时比较重要的是产品开发技术, 制造效率比较不受重视。故产品研发频率较制造研发的频率高。

2.变迭期:

在此时期市场的标准产品已经成形, 因此产品的研发主要着重功能强、品质佳、能符合顾客的需求、能被市场接受而成为标准产品。由于市场已经打开, 利润极高, 因此许多企业加入, 市场上会有许多新产品出现加入竞争。为满足对产品快速成长的需求, 产量的提升便成为竞争的优势, 故企业加入更多投资与实体设备建设、增加生产的效率与产能。

3.专业期:

此时期市场已经饱和。对现有的产品需求减低, 创新的可能性减少, 产品与制造的研发便低于注重细部的改善。此时产业已达到产能过剩的阶段, 并开始消减劳工与人力。企业的竞争中在于成本, 市场行销与经营策略较制造或技术重要, 先进国家的企业即常常在此阶段开始往国外发展, 以寻求较低成本的制造地点。

四、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场心灵分享工程”。知识是新工具、新流程、新资源、新思维与新行动的组合, 知识不仅要分享, 而且需紧密的整合, 包括内部员工或外部顾客整合、实体资源或虚拟资源整合、个人或团体或组织整合, 整合之后, 还要将加值与创新的通路打开, 才能形成紧密的知识价值链。数百年来工艺大师不辞辛苦将技艺教给学徒;家族企业业主将产业智慧传给子孙衣钵传人;工人在工作现场相互交换技能与想法——这其间都可以追索到“知识管理”实务的轨迹。

(1) 精细击垮大量生产

如果排除“前时代”时期, 第一代“知识管理”经典出现在Federick Taylor的科学管理时代:企业蓄积产业智慧的宝藏地是在知识员工头脑里, 普通员工与之无关。两种阶层的区分是极为严格的, Taylor认为产业智慧的开发、蓄积与使用是前一阶层的使命, 普通员工只负责执行, 完全不鼓励他们随便更动前者所定下的知识与规范。

第一代“知识管理”经典的覆亡始于20世纪60年代, 80年代则以日本丰田汽车为首的“精细生产”, 知识管理的新经典彻底击垮了“大量生产”的旧经典。

精细生产型的企业全员都是“知识员工”, 再没有两种劳动阶层的划分。丰田内部不只工程师, 连生产线工人都投身于6800个生产任务中, 这群高中教育程度的员工被训练成为本能地对任何现场的工作连问五个为什么, 以因果链串连的现场问题开发出来的工作知识并应用这些工作知识, 在90年代平均每年提出2076077个改善方案。换言之, 这群高中教育程度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向丰田公司提出35.6个工作知识的结晶, 而公司也接受并奖励了98%的方案。

第二代“知识管理”彻底击垮了第一代 (经典之战的第一役北美洲的民生电子工业被日本打垮了, 第二役DRAM之战, Intel挥泪退出战局, 第三役汽车之战打到90年代初) , 靠的不只是单一企业内部的全员只是开发, 而是生产合作网络的全员知识开发。

根据哈佛大学企管所Clark所长与东京大学Fujimoto教授的研究, 开发新车时代所需要新零件, 供应商与中央车厂共同协力开发的比重, 在北美是15%, 在日本是52%。换言之, 第二代“知识管理”的经典, 所谓学习型社会, 知识流通、连结的疆界是以整个各做生产网络为单位, 而不只是局限于单一企业内部。

第二代“知识管理”击败第一代, 在于前者的“知识引擎”是分散的而不是集中的。GM所以战败, 丰田之所以胜利, 是因为表面上旗鼓相当, 其实是GM的中上层知识员工对丰田的全体知识员工。

(2) 价值系统颠覆价值链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北美洲孕育出第三代“知识管理”, 它是创新、顾客共同开发的价值系统颠覆了价值链, 是互动的知识流量补强了静态的知识宝藏, 也是使市场从一个价值交换场所蜕变成系统各成员对话的论坛。

微软在开发Window 2000至少动员公司之外400000名客户作为测试者, 免费为微软纠错, 提供产品改善的建议。假设每位工资1000美元, 那么微软就节省了4亿美元产品创新投资资金。

一切疆界模糊化了, 一切知识是共同开发的, 一切价值是共享的。顾客不再单纯的是顾客, 他将如同第二代经典中的供应商一样参与产品创新流程, 被整编入知识创造的价值系统中。市场不再只是采购部门与业务部门价值交换的场所, 市场更是合作网络各成员 (包括顾客、供应商、研发机构) 多元交流。

参考文献

[1]Drucker, P.F, 2002.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New York City, Truman Talley Books.

[2]Nonaka, I.and Takeuchi, H., 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City.

[3]OECD, 1996.Employment and Growth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4]付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5]黄载曦, 李萍.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特征与治理[J].改革, 2005, (6) .

创新和研发对企业的意义 篇5

曾几何时,“Mide in china”享誉全球,也让国人为之自豪。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制造”的背后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山寨版”屡见不鲜,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定价权。因此,拥有定价权、掌握市场话语权才是“中国制造”永远称雄世界的灵魂。也就是说,创新和研发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世界企业的百年发展史告诉我们:创新和研发的成功率只有1/1700。因此,研发对于企业来说是“找死”,不创新、不研发对于企业来说是“等死”,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亚当.斯密”的分工协作,泰勒的量化标准和福特的流水线,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革命。这样的例子更激动人心。

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要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管理的创新活动。

首先,开展创新和研发活动,才能使我们企业成为那1/1700中的“1”,尽管创新和研发之路上布满荆棘,但我们只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去拔掉荆棘,相信成功会更青睐我们。只有开展创新和研发活动,我们才可能拥有“核心”技术,只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和研发,我们的企业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其次,即使我们的创新和研发活动,在“核心技术”上没有取得突破,没有形成“人无我有”,但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和研发活动,也会使我们永远站立在“人有我优、人优我廉”的潮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蓄势超越。

研发与创新 篇6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自主研发;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专利产出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6-0091-06

一、引言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也是实现创新驱动的主要着力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内资企业代表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高技术产业有了较快发展,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同时,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有两个: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余泳泽,2012)[1]。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的重要载体,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

国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研究已经很多,大多数研究认为FDI会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以及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提升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Dimelis和Louri(2002)[2]、Nicholas Apergis(2008)[3]分别以希腊和27个转型经济体为研究对象,认为FDI作为技术溢出的载体,提高了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Cheung和Lin(2004)[4]对中国的研究表明,FDI流入能够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但一些研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如Aitken和Harrison(1999)[5]、Djankov和 Hoekman(2000)[6]等研究认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微弱,并没有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Harris和Robinson(2004)[7]认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Kavita(2003)[8]则认为,FDI是否具有技术溢出效应是由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共同决定。

国内有关学者对于FDI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研究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张婧(2002)[9]认为外资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核心技术封锁较严、对国内企业促进作用不显著的问题;陈柳、刘志彪(2006)[10]认为FDI本身的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需要同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FDI存在技术溢出效应,蒋殿春、夏良科(2005)[11]认为,FDI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流动效应促进企业研发;李晓钟(2012)[12]的研究表明,外资通过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示范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高技术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戴航(2012)[13]的实证研究表明,研发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和FDI对各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王宏伟、朱承亮(2014)[14]以汽车产业为例,认为内资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有助于FDI的技术溢出,研发投入对FDI技术溢出作用不明显。另外,一些研究认为FDI的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潘文卿(2003)[15]认为,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过外商投资起积极作用的门槛。余泳泽(2012)[1]也认为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门槛条件”,外商投资规模、技术势能和潜在市场规模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都存在“门槛条件”,并且与技术外溢存在倒“U”型关系。

二、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密集型产业崛起,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发显著,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表1列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3年的研发活动指标,从中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从2000年的2 245个增长到2013年的102 532个,增长了44.7倍,说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然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还不到25%,利润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6%左右,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的增加,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较低。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水平较低,2013年高技术产业研发支出强度只有1.51%,而发达国家的研发支出强度通常在5%~15%,例如,美国2009年的研发强度达到19.7%,日本2008年的研发强度为10.5%,德国2007年为6.9%,英国2006年为11.1%,法国2006年为7.7%,韩国2006年为5.86%(邱兆林,2014)[16]。

从分企业类型来看,不同注册类型企业研发活动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都遥遥领先于港澳台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但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只有49.7%,明显低于外资企业的61.2%,这反映出内资企业在专利申请方面还局限在外观设计等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比重不高。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绝对值相差不大,内资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外资企业低3.4%,这说明内资企业研发成果商业化方面还存在不足。

总体而言,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低水平加之利用效率不高,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使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水平长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之后,国外大量资本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中国,使得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较弱,大多数产业还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模型设定

假设企业的投入产出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投入要素为资本和劳动,那么,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AKαLβ (1)

其中,Y表示产出,K是资本投入,L是劳动投入。A为索罗剩余,表示技术进步水平。假设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一是国内企业通过研发投入进行自主研发;二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模仿和学习,这主要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来实现的。那么,技术进步(A)就是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的函数,即:

a=eμRDHαRDLβFDIγXδ(2)

两边取对数,得到:

lnA=αlnRDH+βlnRDL+γlnFDI+δX+μ (3)

其中,A表示技术创新水平,RDH表示研发资本投入,RDL表示研发人员投入,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X表示其他影响因素,μ为随机扰动项。

考虑到政府研发支出和自主研发支出可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同影响,我们将研发资本投入分为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两部分。同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衡量标准并不统一,为了更全面地分析FDI对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的影响,我们用各行业内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lnpatentit=α0+α1lnRDZFit+α2RDQYit+βlnRDLit+γlnFDIit+δXit+μit+εit(4)

lnYit=α0+α1lnRDZFit+α2RDQYit+βlnRDLit+γlnFDIit+δXit+μit+εit(5)

其中,i表示行业,t表示年份;patent为专利申请数;Y为新产品销售收入;RDZF表示政府研发投入;RDQY表示企业研发投入;RDL表示研发人员投入;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X表示其他控制变量;μ为个体效应,ε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1. 被解释变量。各行业内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表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2. 主要解释变量。政府研发支出(RDZF)用内资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表示;企业研发支出(RDQY)用内资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资金表示;FDI用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

3. 控制变量。研发人员(RDL)用各行业内资企业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表示;企业规模(scale)用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除以企业个数表示,市场化程度(market)用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个数来表示,企业数量越多表示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越高。

本文选取了2005—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4个大类行业的16个细分行业内资企业的面板数据。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由于较少引进外资,我们予以剔除。所需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6—2014年),为了避免产生多重共线性,所有变量均采用自然对数形式。

四、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分析采用的是2005—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表3列出了所有变量取对数后的描述性统计。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应该确定模型选择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强烈拒绝原假设,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同时为了剔除时间趋势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时间趋势项,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一)FDI对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

表4为FDI影响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政府和企业研发资本支出对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尤其是政府研发支出对内资企业专利申请数的影响为负。政府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可能存在两种效应:一方面,政府研发支出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有利于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政府研发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的研发效率。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政府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更明显,不利于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虽然为正,但不显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内资企业专利申请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正向影响较为明显,具体而言,三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1%,内资企业专利申请数将增加0.19%,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产生溢出效应。中国的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更多的是依靠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技术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内资企业的研发资本利用效率较低。研发投入对FDI技术溢出作用不明显。

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企业平均规模对内资企业研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较大规模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大企业具有更加雄厚的研发资本和研发人员实力,能够承受较大的沉淀成本和研发风险。市场化程度对内资企业的技术研发也有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竞争越激烈,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企业会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FDI对内资企业成果转化的影响

表5给出的是FDI影响内资企业成果转化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政府研发支出对内资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的影响不稳健,模型(7)—(9)没有加入控制变量时,政府研发支出的系数为负,模型(10)加入控制变量——企业平均规模和市场化程度之后,政府研发支出的系数变为正;企业研发支出的系数也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说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比政府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更好的效果,但企业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还较低,没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表4中FDI对内资企业专利申请数的影响不同,模型(9)和(10)显示:没有加入控制变量时,FDI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为正,加入控制变量之后,FDI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变得不显著。一方面是由于国外企业垄断了核心技术,不会轻易进行技术转移;另一方面,虽然拥有高技术的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给内资企业带来了学习的契机,但受到国内企业自身学习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制约,创新专利的转化效率较低,造成FDI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小。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内资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更加依赖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企业平均规模和市场程度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与表(4)中结果一致,二者都对内资企业成果转化有正向影响。具体来看,企业平均规模提高1%,新产品销售收入将增加1.18%;市场化程度提高1%,内资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将增加0.78%。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增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我们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占比重来代替投资额实际值,实证检验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稳健(见表6)。模型(11)和(12)是以内资企业专利申请数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13)和(14)是以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表6的回归结果与表4和表5中的结果一致,政府研发支出和企业研发支出对内资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样,FDI对内资企业专利申请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平均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对内资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都有正向影响。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之后,国外资本大量涌入中国,促使中国高技术产业较快发展。然而,中国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较弱,大多数产业还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回归结果显示:首先,FDI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FDI对内资企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溢出效应,政府和企业研发支出对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内资企业研发能力有正向影响;其次,FDI对内资企业成果转化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说明FDI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不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政府和企业研发支出对内资企业成果转化的影响都不显著;再次,企业平均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增加研发资本投入,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资本的利用效率。充足的研发资本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目前中国内资企业研发资本来源渠道和筹资方式有限,企业研发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政府有必要制定针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拓展研发资金的来源[17],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同时,加强政府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服务功能,避免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第二,提高专利产出的成果转化能力。由于发达国家垄断了核心技术,不会轻易转让,加上内资企业研发以及消化吸收能力不足,致使中国高技术产业专利产出的商业化程度较低。这就需要通过引进和培训高素质研发人才,提高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强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第三,完善扩大内资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竞争程度的协调机制,一方面,培育大型企业使其自主研发的能力更强,企业研发资本的利用效率更高,吸引更多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另一方面,完善竞争政策,避免形成垄断型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激发内资企业的研发活力。

参考文献:

[1]余泳泽.FDI技术外溢是否存在“门槛条件”——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门限回归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8):49-63.

[2]Dimelis Sophia, Helen Lour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fficiency Benefits:A Conditional Quantile Analysis[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2,(54):449-469.

[3]Apergis Nicholas,Lyroudi Katerina, Vamvakidis Thana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Transition Countries[J]. Transition Studies Review,2008,(15):37-51.

[4]Cheung K Y,Lin P.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Evidence from Provincial Dat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25-44.

[5]Aitken B J,Harrison A E.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605-618.

[6]Djankov S,Hoekman B. 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zech Enterprises[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0,(14):49-64.

[7]Harris R,Robinson C. Productivity Impacts and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Ownership in the United Kingdom[J].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2004,(187):58-75.

[8]Kavita M. Regional Innovations and th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 India[J].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Innovation,2003,(12):904-914.

[9]张婧.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问题的思考[J].软科学,2002,(1):34-37.

[10]陈柳,刘志彪.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3):90-101.

[11]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享[J].世界经济,2005,(8):3-10.

[12]李晓钟,何建莹.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7):87-95.

[13]戴航,江激宇.FDI、R&D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229-332.

[14]王宏伟,朱承亮.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6):38-45.

[15]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6):3-7.

[16]邱兆林.高技术产业两阶段的创新效率[J].财经科学,2014,(12):107-116.

[17]陈蓉,许培源.研发投入、知识存量与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基于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2):39-45.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 Independent R&D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China

Wang Yongjun Qiu Zhoulin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Abstract: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s on domestic enterpris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technology R&D capabilities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bility influenced by the FDI's spillover effects present a great difference. We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effects of FDI and independent R&D on technology R&D capability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bility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16 industries of China's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from 2005 to 2013.The results show that: FDI has a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technology R&D capability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but the spillover effect on innovatio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s not significant; both Government R&D expenditure and enterprise R&D expenditure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echnological R&D capability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bility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D capital expenditure is low.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D capital utiliz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R&D personnel in domestic enterprises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研发与创新 篇7

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内涵及关系

技术创新, 不仅仅是指产品生产技术的创新, 还包括对新的生产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创新已研发的技术。

产品的创新是针对没有在市面上出现过的或者是第一次出现在市面的产品来说的, 产品创新主要是指把现有产品进行较大范围的改进, 如产品的功能、特性、主要结构等方面。它的创新方式在于改进和提升产品的内外设计或者工艺理念。

对新知识和新技术而进行的程序性的创造工作就是产品研发。产品研发是指为了新材料的生产、装置和产品研发, 它通过利用在研究过程和实践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和技术手段, 它是指对产品的原始系统和工艺理念进行重新构建, 或者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内容的产品而进行原则性的改造工作。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相辅相成, 相互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 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产品生产方式运用的技术都可以不一样。产品创新的特征表现在它的成果之上, 更注重外在的表现, 它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商业行为和设计行为两点;技术创新的特征侧重点在于其过程, 因此更具有内在的表现。产品创新可以由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共同组成, 也能单纯运用技术创新来完成产品的创新。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究开发间也有不同之处。研究开发被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OECD) 定义为:“研究开发和实验的目的在于对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进行不断丰富加深, 并进行新的创造发明, 它是指在同一个平台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创新的前期和投入阶段就是产品的研究及实验开发。

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相互转化的纽带就是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是在给产品带来改变的基础上, 通过对生产工艺和产品作业速度的改进, 从而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 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另外, 新产品的诞生是因为新技术的研发, 技术创新也源自于产品的技术开发, 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成果;只有研发出新的技术才能让产品的新构想得以实现。任何一个企业想长期生存, 其依赖的关键就是它的产品, 企业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想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 就要在产品的不断创新研发上下功夫。企业产品创新的核心要素就是企业产品, 必须要紧密围绕产品来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生产会直接反映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

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的特点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研发的最本质特征都可以用一个“新”字来概括, 产品研发的关键之处是对于创新技术的利用和改进, 然而技术创新注重的是从没有到有的一个创造发明过程, 而产品创新与上述两者之间都有关联。

(一) 技术创新特点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就是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是指对产品、材料、工艺、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造。通常来说, 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 滞后性。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来源和根本, 但是因为实际技术、原材料、科学方法、经济效益、管理评估等因素, 让从出现技术发明到实现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2. 周期性。

产品的改进和革命是技术创新的本质。根据“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项客观规律表明“技术没有任何一个具体形式”, 技术创新具有的周期性是它的最终存在模式。

3. 时效性。

技术创新的实现是指人类结合当前客观条件, 根据现有的技术, 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而进行的产品改革。

(二) 产品创新特点

产品创新就是一个创新网络由许多创新活动组合而成, 归根结底说来, 它同时涵盖了产品研究与开发过程、改良优化的环节、生产制造的程序。产品创新是让产品从没有到有发生的本质性转变, 是对产品进行创新改造的一个探索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讲, 产品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依赖性。

产品创新需要靠人的知识和智慧, 同时对硬件设备也有相应的要求,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产品创新的成果和内容等也不同。产品创新的关键是靠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水平, 如资金及场地等等。

2. 不确定性。

创新活动就是对技术进行探索研究, 在创新行为转化为实际产品之前, 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 创新过程中涵盖了大量有关技术、投入和市场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

3. 循环制约性。

对现有技术的继承和突破体现了创新的实质性, 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创新的程度;另外, 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源动力, 创新行为能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的好坏。

4. 风险性。

产品创新具有风险性, 是一项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活动。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众多, 主要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需求、相关政策、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然而, 企业产品创新的风险性也是被这些问题决定。因此, 创新收益的实现就要通过技术、商业、市场等风险关口。

5. 复杂性。

产品创新具有复杂性, 技术创新、外观设计创新、功能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都是其包含的内容。

(三) 产品研发特点

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因素就是产品研发, 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途径, 通常情况下, 由基础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内容组成的产品研发,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社会需求性。

社会需求是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产品研发同时也被社会需求制约。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和推动社会发展, 企业的产品研发成为了重要的中介, 大多数国企的研究、开发活动都是进一步研究科研机构获得的基础研究成果, 并将研究成果以产业化和商品化的方式实现。

2. 综合性。

产品的研发是把新的科学技术原理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过程, 它的重点过程在于对老产品从生产工艺、材料、性能等方面加以改造和革新, 它将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在产品研发和探究的过程中, 需要开发新的研发团队, 对多种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综合利用, 共同完成研发任务。

3. 持续性。

新产品的研发过程有持续性及动态性等特点, 环境、组织、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会直接影响新产品的研发过程。对新产品的研发过程需要有清楚的认识和清晰的看法, 才能杜绝即使在某一特定产品推出及推出以后发生渐进式变化的可能。从而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出必要的调整, 并迅速地实施开发计划。

4.“性价比”高。

在产品研发的前期阶段投入普遍较高, 在这个阶段的基础和前提是技术和工艺创新, 但是因为产品研发的目的性很强以及有着明确的目标, 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发出成果, 并且还会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市场收益。

三、产品研发是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源动力

企业的长期发展追求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要想迅速占领市场扩大份额, 就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产品创新的目的, 实现最终收益。产品研发的实现与否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成功。技术因素和产品研发是影响产品创新的关键内容, 产品研发、产品创新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就是成功的技术创新, 要实现产品创新, 不能只靠单一的技术创新, 产品研发是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源动力, 也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三者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

摘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品创新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们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不同之处和特点。文章先是阐述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内涵及关系, 又介绍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的特点。

关键词: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源动力

参考文献

[1].科技创新的十大特点[N].大众科技报, 2004-02-13.

[2].J·A·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Z].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Z].

[4].陶维国等.研发管理[Z].

研发与创新 篇8

1.1 确定展品主题

科普的内容非常之广泛,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现代科技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知识内容:

基础科学的普及.许多科技馆展品是结合中小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教育设计的,是中小学生课本教育的补充。这部分主要是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学习。

高新技术和前沿科学的展示。现代科技馆除了展出基础知识外,还应展出现代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成就或成果,如机器人技术、生物技术发展取得的成果等。对这些技术的展出,可让观众大致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和动态。

社会发展需要普及的知识。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全社会必须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因此,科技馆在做好科学知识普及的同时,还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宣传普及,以让公众引起重视,从而发动全社会来解决这些问题。

1.2 收集素材

收集素材的主要渠道有科普书籍、专业技术刊物、报纸杂志、互联网、国内外的科技馆、博物馆、主题公园、专家咨询等。

1.3 对相关素材整理,确定知识点

科技馆的建馆精神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知识点的选择时,要注意展示的对象是公众,要起到启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普及科学知识、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所以展品在确定知识点时,不能仅专注于专家学者的视角,更需注意的是广大普通民众的需求。我们在选择知识点时,根据不同类型的主题及受众群体的不同,会有相应的着重点。

高新科技或公众较陌生的科学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拓展了很多新兴的科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新科学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并知道各种各样的科学新名词,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大部人都所知甚少,所以知识点的选择要全面基础,使其能完整反映主题的原理、应用、发展、成果及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展开,使人们能正确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该科技领域,认识到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循序渐进的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展示上,务求做到深入简出,通俗易懂。

公众熟悉的知识领域。基础学科是人们的接触和认识都比较多的知识领域。所以在选择知识点时,首先需要寻找能吸引人们兴趣的内容,得到他们关注其中之后,再进行展开,比如比较经典的展项“双曲狭缝”、“振动的琴弦”;但同时应该尽可能地从应用的角度,进行一些配合的展示,使人们自己去对比和发现科学技术应用的意义有利于人们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培养和建立。

针对儿童的科普内容展示。儿童是科技馆特殊而重要的受众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智能水平、科技教育的目标都与成人不同。每个孩子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天生的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愿望,这种对周围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实际上是一种探索科学的心理过程,如果正确地引导他们提出有益的问题,并在寻找答案的经历中,学习和体会科学的方法,积累关于事物的感性经验,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发展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经历是这个时期是儿童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选择知识点时,重点应放在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体验上,通过展项的参与活动,使他们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感性经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科学认知能力,所以“吸引兴趣是手段,培养兴趣和积累方法是目标”。

1.4 展示组织

在确定各个主题需要表现的知识点后,接下来要进行是知识内容的展示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是确定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组织和表现我们所选择的知识点,使人们在参观和参与之后能得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

故事线的组织.通过具有主题内容的故事线,对知识点内容进行组织,同一主题的知识点,通过一个合理的有吸引的主题故事进行组织配合,不仅能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索氛围,使展示过程更具吸引力,同时也更利于参与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内容。

应用意义的表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从应用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表现,应该是我们展项设计需要注重的。在高新技术域的展项中,展示应用已经比较常见,但在基础学科方面,我们觉得展示方法还需要在应用方面进行一些拓展。

思考过程的调动。科技馆的教育方法属于启发式教育,鼓励主动学习。人们走进科技馆一直处于一种是自由探索的状态,没有强迫感,与课堂上的情景完全不同。展项的参与过程中,对参与者的思维调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科技馆有别于其它场馆的特点。

2 展示形式

2.1 展品的表现形式

展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动态演示、互动体验、静态图文等。

“听的容易忘记,看的容易记住,做了才能学会”,科技馆展项应以引导观众主动探究知识,启发观众创造性思维为宗旨,所以观众能够参与、互动和亲身体验的表现形式是展品的最佳选择。但互动展品的技术要求较高,参与的安全性、抗破坏性、操作合理性(展台及操作装置的设置)、操作指引等都要仔细考虑,所以这一类展品的研发周期相应较长。

2.2 展示的主要技术

机械装置、智能机电一体化、多媒体及虚拟技术、多媒体与其它技术结合、图文板及静态模型等

2.3 展品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因素

安全性:展品应注意 (1) 参与的安全性和抗破坏性,结构的设计,楞楞角角的处理,材料的选择,与环境的配合等都要首先考虑安全。 (2) 坚固耐用,可承受相当大的破坏性操作。

成本因素:成本是展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场地因素:展品设计时,要与展览场地的大小、层高、光线的强度等相适应。

地域差异:在展品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各地方的文化、风俗、历史背景,进行一定的考虑。

个体需求:由于各参与者年龄、性别、文化背景不同,需进行综合考虑。

艺术性与展示功能的结合:展品外观的艺术性与展品功能之间的谐调配合。

3 策划方案的技术论证

展品描述表(样稿):

方案技术论证的过程主要涉及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技术手段、主要配置、工艺、材料、关键技术的原型试验

技术策划表(样稿):

4 评价展品策划设计方案的一般标准

4.1 创新是关键

外观新颖、独特。全新的表现手段,构思精巧。在原有成熟展品基础上再创新。

4.2 科学性、参与性、趣味性、竞技性

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过程教育、科学实践,其核心部分仍然是过程教育。

4.3 反映的科学知识内容准确

4.4 展示主题内容清晰

4.5 展品制作技术的可实现性

不能脱离两个现实: (1) 现有技术水平和客观条件 (2) 费用预算

4.6 展品与展品之间的科学联系和逻辑关系合理协调

4.7 展示形式和技术手段丰富多样

各种形式的展品配置合理。

4.8 展品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4.9 提供尽量完整的技术资料

研发与创新 篇9

1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本研究选择权威的学术论文库CNKI作为文献检索的平台针对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对所有文献中所提及到的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要素进行统计归类, 得到了共计23项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要素, 通过对要素分析合并, 再基于访谈研究, 最后得到了IT企业研发胜任特征的七个要素:团队协作、成就导向、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信息搜寻。

由于研发人员工作的特性, 对其绩效的评价可通过产品创新绩效和过程创新绩效来衡量或评价, 同时, 具备胜任的研发人员并不一定必然具备很好的个人绩效, 关键还取决于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等因素, 因此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作研究, 分析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完善, 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IT企业的创新能力。基于此, 本研究从创新绩效入手对以往提出的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进行研究。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见图1所示:

综上,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胜任特征研究中胜任特征要素的最后确定都需要绩效来验证其在实践中的正确性, 所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 把创新绩效作为效标来验证通过访谈研究和问卷研究确定的胜任特征要素, 提出研发胜任特征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作用。根据不同的要素划分, 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a: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对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对过程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 创新性人力资源系统的具体人力资源策略可以提高员工个体和企业的绩效。基于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策略对于研发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根据不同的要素划分, 提出以下六个假设:

H2a1:培训聚焦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a2:培训聚焦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b1:绩效薪酬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b2:绩效薪酬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c1:信息分享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H2c2:信息分享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缓冲作用。

2 变量测量和研究方法

2.1 变量测量

研发胜任特征的界定是在文献研究确定出的十个胜任特征要素的基础上, 通过访谈研究进行初步确定的, 再咨询了一些优秀的、从事实际科研工作的专家, 对胜任特征要素进一步予以修正, 最后确认为七个要素。研究对胜任特征量表的整体信度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量表的整体系数为0.83, 表明了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考虑到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偏重于技术创新的IT企业研发人员, 所以关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内涵主要从Loch和Tapper提出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个维度展开。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量表来自陈洁关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测量量表。经检验创新绩效量表的整体信度为0.89, 表明项目间具有较好的信度。

本文以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系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基点, 界定人力资源策略有培训聚焦、绩效薪酬和信息分享。人力资源策略量表采用了成熟的量表, 选自郑利锋关于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源策略的测量量表。对量表的整体信度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量表的整体系数为0.92, 表明了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2.2 样本和分析方法

本次问卷的施测对象是西安地区15家IT企业的部分研发人员。其中共有275位研发人员接受了问卷调研, 每家企业根据研发人员数量发放的问卷, 问卷数量不一样, 从10—20份不等。其中, 回收问卷265份, 无效问卷29份, 有效问卷239份, 问卷回收率为96%,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本研究全部调查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就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假设验证情况

经过验证, 发现研发胜任特征各要素对产品创新绩效和过程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培训聚焦策略、绩效薪酬策略、信息分享策略对胜任特征各要素与产品创新绩效以及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有些具有缓冲作用, 研究结论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

3.2 研发胜任特征和绩效的相关分析

对研发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进行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详见表1。表中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研发胜任特征要素中的团队协作、成就导向、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与产品创新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而信息搜寻与产品创新在0.05水平上相关。研发胜任特征要素中的团队协作、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信息搜寻与过程创新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而成就导向、思维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与过程创新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研发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相当的密切。

(本研究所涉及显著性水平, *表示0.05水平显著, **表示0.01水平显著)

3.3 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的缓冲效应检验

一个具备胜任特征的研发人员, 可能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不完善而没有好的绩效水平。因此, 有必要检验人力资源策略对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的缓冲调节作用。检验缓冲变量是否起到作用。

3.3.1 用产品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缓冲效应检验。

通过表2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产品创新绩效的缓冲效应分析, 发现有总共有四个缓冲效应是显著的。其中包括:培训聚焦对团队协作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 R2为0.04, 表示培训聚焦与团队协作的交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的解释变异量增加了4%, 其中团队协作×培训聚焦的标准β为-.18。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能够促进员工在组织里的学习。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培训计划, 对于团队协作素质比较差的员工, 人力资源策略可以强化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

同理, 绩效薪酬对团队协作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在是显著的, 分析表明, 高绩效薪酬水平会减低团队协作对产品创新绩效的预测作用, 强化绩效薪酬策略可以增强员工个人的积极性;培训聚焦对专业能力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是显著的, 企业应强化培训, 轮换岗位和职业发展规划等都可以有效的影响个人的专业能力, 增加对产品创新的预测。培训聚焦对学习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的缓冲效应是显著的, 所以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学习能力, 企业应尽可能给员工提供学习知识和技术以及管理能力培训的机会。

3.3.2 用过程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缓冲效应检验。

通过表3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过程创新绩效的缓冲效应分析, 发现当以过程创新为因变量, 分析人力资源策略的缓冲效应时, 结果显示总共有三个缓冲效应是显著的。其中包括:绩效薪酬对学习创新能力与过程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 R2为.03, 表示绩效薪酬策略与学习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对过程创新的变异解释增加了3%, 其中绩效薪酬×学习创新能力对绩效的标准β为-.17。学习创新能力强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多作贡献, 对过程创新有显著影响。绩效薪酬策略可以有效的增加对过程创新的预测, 本来需要依靠员工的个人思想认识来加强对过程创新的关注, 但是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 可以降低学习创新能力对于过程创新的关注。

同理, 信息分享对客户服务能力与过程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5水平上是显著的, 信息分享有助于员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对于工作任务有更加清楚的了解, 有利于员工更好的适应环境。企业加强信息分享能够促进员工对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作用;信息分享对信息搜寻与过程创新的缓冲效应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 信息分享有利于员工进一步掌握技术发展情况, 参与决策能改善员工的工作认知, 所以信息分享对于信息搜寻与过程创新起到调节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知人力资源策略对于研发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缓冲效应, 其中具体策略对不同胜任特征要素与创新绩效关系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结论证明关于人力资源策略对研发胜任特征与绩效的缓冲作用的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

4 结束语

目前胜任特征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以相对固定的工作为基础的模式, 能够很好的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引入人力资源策略作为缓冲变量研究胜任特征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培训聚焦策略、绩效薪酬策略、信息分享策略具有显著的缓冲效应, 基于胜任特征的绩效管理也会对员工个人绩效和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摘要:以IT企业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 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一个优秀的研发人员应具备哪些胜任特征、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同时引入具体人力资源策略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胜任特征与绩效的关系, 以此为IT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甄选、培训等工作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发人员,胜任特征,创新绩效,人力资源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善仕, 周巧笑.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绩效关系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 (7) :45-46.

[2]曹茂兴, 王端旭.企业研发人员胜任特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2) :67-69.

[3]冯华, 杜红.创业胜任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6) :78-79.

[4]徐芳.研发团队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探索, 2003 (2) :26-27.

研发与创新 篇1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四川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计划以成都、绵阳为核心区域, 辐射带动德阳、广元、乐山、遂宁、内江等地, 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推进高性能集成电路、平板显示、高端软件等行业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双轮驱动, 建设国家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为此, 广元市于2012年启动了智慧广元建设。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适时成立了“移动应用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所处的广元市是“5·12”地震灾后重建地区。通过几年的建设, 建筑、网络等基础设施已经基本结束, 目前正进入软实力建设时期。广元依托本土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营运商, 引入了长虹、九州等电子信息企业, 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带动的产业如下。

一、下一代信息网络

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以及“三网融合”信息网络建设, 统筹宽带接入。强化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发, 加快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 带动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产业和新兴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发展宽带无线城市, 加快先进信息网络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延伸覆盖, 普及信息应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二、电子核心基础产业

围绕重点整机和战略领域需求, 大力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自主开发能力, 重点发展通用、新结构中央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存储器、可编程器件、微型系统级芯片、关键IP核产品、射频识别芯片、信息安全芯片及系统芯片、非接触IC卡芯片等。积极发展等离子显示面板 (PDP) 、液晶显示面板 (TFT-LCD)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OLED) , 加快发展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片式电子元件、高频率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微特电机与组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新型显示前端用基础新材料和新器件。

三、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

加快发展面向市场的基础软件、移动计算软件平台、网络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内容加工处理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加快高端软件开发和自主软件应用, 支持金融、交通等关键领域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研发。积极发展物联网环境下的交通物流、远程医疗及护理、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数字虚拟技术, 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 建设面临的主要科学与技术问题 (Ma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1.该需求面临的主要学科。“移动应用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

2.主要技术问题。“移动应用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信网络平台技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嵌入式软件及软件服务技术、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技术、宽带无线与移动通信和光通信技术、智能终端与泛在网技术、物联网集中平台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新型元器件和电子材料生产技术。

除了上述技术问题之外, 还有显示 (LED) 技术、图像传输技术、智能楼宇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尚无一非常成功的案例和可供复制的模式, 但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城市管理的趋势所在。

目前, 各地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主要机制体制问题是政府缺少资金、缺少技术, 不能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 责、权、利到位, 人员长期固定, 场地长期固定, 规划较长期不变, 科学、长效、稳步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而把如此重大投资、如此事关长远、如此涉及民生的大项目, 单纯寄希望于一些高科技企业, 企业追求利润的属性决定了这种做法是有相当风险的。当然, 民间机构或临时性机构介入是不能承担此类项目的巨大责任的, 只能献计献策, 适度降低政府风险。

(二) 协同创新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Ideas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本中心将以《四川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广元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元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等文件精神为指导, 依托广元市经信委、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翔集团、四川长虹, 坚持“共建、共赢、发展”的基本原则, 积极参与到广元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 推广现有技术、突破关键技术 (特别是移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 , 培育本中心的科研能力, 重点参与到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应急指挥、城市管理、智慧教育等项目建设, 对其建设思路、架构、内容、实施计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经费估算、风险分析等方面为市政府出谋划策, 贡献力量。

(三) 开展协同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The basis and conditions for carrying ou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1.中心成员是广元市政府特聘的广元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员项目, 了解智慧广元项目。两年来, 已经全程参与到“智慧广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包括方案的论证、审核、修改, 招标, 以及项目后期的实施、监督、验收等, 与市政府和很多外来单位都有充分的沟通。

2.中心所处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元地区唯一的工科类高校, 是全省唯一一所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 与长虹、智慧、中软、电信等公司有深度的校企合作, 目前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校生学生超过了5000人, 均开设了相应的电子信息类课程, 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调配, 有能力、有责任参与此项目。

3.中心依托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翔软件学院已经运行了一年多时间, 已经运行了一年多, 拥有一支技术实力较强的研发人员。目前,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已经在进行“智慧教育”子项目的部分工程施工。

4.中心拥有先进的、上千万的研发设备和工具, 包括移动应用研发中心、物联网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通信实验室、信息安全实训室等。

随着广元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 中心领导机构认为中心的职能应该扩大, 应该与广元智慧城市项目相关的单位保持密切合作, 助推广元信息化建设。于是, 经与广元市经信委协商, 新吸纳了广元市经信委、智翔 (上海) 集团、北京瑞华赢科技发展公司、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成都智畅科技公司、中软国际、四川拓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松散参与。中心组织新进的单位定期召开碰头会, 通过网络实时传递消息, 利用各单位的优势, 汇聚资源, 充当智囊, 为市经信委提供决策依据, 为广元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目前, 中心正在完善、制定一系列制度, 使之更加适合市场需求和中心单位、中心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董事会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融入广元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力度, 扩大场地, 多引进人才, 拓展中心的市场领域。

四、预期成效

结合广元智慧城市建设, 中心规模不断扩大, 功能不断增强, 内涵不断丰富, 成果不断派生, 影响力不断提升。

第一, 目实现了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共育。

第二, 建设了上述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案例库。

第三, 培育了一支专业能力、项目能力超强的上述专业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第四, 新建了一部分技术前沿的信息技术实验室, 使上述专业的师生受益, 也提高了对应学科的实力。

第五, 可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申报一批市级、省级及以上的科研项目, 产生一些专利。

第六, 节省广元市财政资金, 科学谋划, 客观把握, 为全市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实质性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七, 可以参与到广元智慧城市项目的后期的、长期的运行维护之中, 相当于给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2500多名学生建设了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校外真实的实训基地,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八, 这种以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避免了政府的盲从性、企业的功利性, 提高了城市的资金使用, 节约了建设周期, 增加了科学性, 可以作为一个可推广的样板。

摘要:川信职院“移动应用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依托智翔集团 (上海) 、长虹集团、联想集团、广元市经信委、四川拓普职业技术学院, 川信智翔软件学院, 以川信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几千名学生和对应专业上百名专业教师、企业上百名技术精英为人力支撑, 致力于广元智慧城市建设, 为广元市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上一篇:长期视角下一篇:幼儿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