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监测

2024-06-20

梅毒监测(精选七篇)

梅毒监测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所有被调查者均为镇宁县辖区内娱乐场所中的卖淫人员。

1.2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按设计好的调查表避开公安人员逐个进行询问登记,并采集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作HIV抗体和梅毒检测。

1.3 检测方法

采用科华HIV 1/2型试剂,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阳性者送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中心用免疫印迹检测(WB)法作确认。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方法作梅毒初筛,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被调查的236名卖淫妇女中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49岁,平均年龄27.4岁。见表1。

2.2 户籍、婚姻及文化

外来流动人员191人,占80.9%;本地居民45人,占19.1%。未婚82人,占34.7%;已婚148人,占62.7%;离异6人,占2.5%。高中(中专)文化8人,占3.4%;初中文化94人,占39.8%;小学文化86人,占36.4%;文盲48人,占20.3%。

2.3 安全套使用情况

性交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71人,占30.1%;有时使用110人,占46.6%;从不使用55人,占23.3%。2.4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236名卖淫妇女中,检出HIV感染2例,感染率为0.8%。1例为本地居民,38岁,已婚,汉族,初中文化,很少使用安全套;1例为外来流动人员,28岁,已婚,汉族,小学文化,很少使用安全套;均无吸毒、输血史。检出梅毒隐性感染者11例,感染率4.7%。初中文化1例,占感染总人数的9.1%;小学文化5例,占总感染人数的45.5%;文盲5例,占感染总人数的45.5%。未婚1例,占感染总人数的9.1%;已婚10例,占感染总人数的90.9%。从未或有时用安全套10例,占总感染人数的90.9%。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236名卖淫妇女中,查出HIV感染者2例,说明HIV在这类高危人群中传播及流行已存在潜在的危险,是艾滋病通过性途径流行的危险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卖淫妇女是经性途径将HIV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提示加强对这部分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扩散,已刻不容缓,如果HIV在特殊人群中流行,一旦转向一般人群,将会引起广泛流行而造成极大的危害。

查出梅毒11例,感染率为4.7%;高于青岛市(1.04%)[2],低于海南省(17.6%)[3]。资料证实,梅毒是一种生殖器溃病性疾病,可增加HIV的易感性[4]。因此,加强对卖淫人群的梅毒监测及防治,从而降低我县HIV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236名卖淫妇女中,已婚者居多,占62.7%;性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仅为30.1%,多数都是在未采用保护性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性交易,以外来流动人员居多,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揭示我县性病艾滋病防制形势不容乐观,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控制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举措。有资料研究表明,经常使用安全套的女性,HIV感染率比偶尔使用或不使用安全套普遍低40%~60%[5]。流动人口是促进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和社会因素[6],因此,加大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安全性行为理念,加强使用及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推广和宣传,充分动员社区的各种力量,多部门共同参与,在普及防病知识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套营销网络,切实提高卖淫妇女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安全套使用率,尽早达到“百分之百”安全套使用,是防止HIV经卖淫妇女传播到一般人群的关键。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镇宁县卖淫妇女艾滋病性病流行情况,为采取艾滋病性病的干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镇宁县辖区内娱乐场所中的卖淫妇女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236名卖淫妇女中,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49岁,平均年龄27.4岁;初中及以下文化228人;未婚82人,已婚148人;外来流动人员191人;从未或有时使用安全套的165人;查出HIV感染者2例,梅毒感染者11例。结论卖淫妇女的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和性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监测,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教育,是控制其传播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卖淫妇女,艾滋病/梅毒,监测分析

参考文献

[1]郑锡文.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及预防与控制成就.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3):131-134.

[2]储全胜,姜珍霞,张西江,等.青岛市妇教所卖淫妇女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调查.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3(2):60-61.

[3]裴东怒,杨斌,赖声正,等.海南省吸毒嫖娼行为学及梅毒感染调查.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3):160-161.

[4]王剑,吴明江.性病艾滋病防治培训教材.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61.

[5]明中强,吴尊友.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成功经验.国外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分册,1999,26(5):145-149.

潜伏梅毒(隐性梅毒)研究近况 篇2

1 潜伏梅毒的定义

(1) 梅毒患者未经治疗, 或者用药剂量不足, 无临床症状, 血清反应阳性, 没有其他可以引起血清反应阳性的疾病存在, 脑脊液正常者称为潜伏梅毒。

(2) 感染期限在2年以内称为早期潜伏梅毒, 这类患者可出现Ⅱ期复发损害, 应视为有传染性。

(3) 病期在2年以上者称为晚期潜伏梅毒, 这类患者复发损害少见。一般认为无传染性 (注:在过去, Ⅱ、Ⅲ期梅毒以4 a为界, 所以4 a后才称晚期潜伏梅毒, 复发可能性更小) 。

(4) 女性患者感染梅毒后至少5 a内可以传染给胎儿, 所以

2 a以上梅毒患者仍有传染性。

(5) 潜伏梅毒如不加治疗, 一部分患者可发生晚期梅毒, 晚期潜伏梅毒可发生心血管梅毒或神经梅毒[1]。

2 潜伏梅毒的发现途径

(1) 黄世章[2]依据“否认生殖器溃疡史, 健康检查时也未发现溃疡及硬下疳, 全身及掌跖未检出Ⅱ期梅毒疹、扁平湿疣等;实验室检查, 首检快速血浆反应素 (RPR) 试验阳性 (1∶4~1∶64) ,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 确证试验阳性”的标准, 临床确诊并分析818例潜伏梅毒, 统计出其发现途径, 其中251例为手术前或输血前5项检查时发现, 81例因淋病、非淋、生殖器疱疹就诊同时检查梅毒发现, 139例因性伴确诊梅毒而做检查时发现, 105例在孕期检查时发现, 65例为性病常规检查验血时发现, 56例因尖锐湿疣就诊时发现, 17例是献血筛查时发现, 4例为招收公务员健康检查时发现。

(2) 北京佑安医院王颖等[3]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该院性病门诊妇科就诊的4 463例患者检测, 查出梅毒阳性者1 445例, 占32.38%;妊娠合并梅毒有137例, 占3.06%;此137例患者TPPA均阳性, 有临床症状者5例, 占3.65%;潜伏梅毒101例, 占73.72%;RPR阴性者31例, 占22.63%。

(3) 陈秀娥[4]对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妇科在2006年7月1日—2009年3月25日期间收入住院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 共发现100例潜伏梅毒患者, 年龄19~61岁;其中入院疾病为子宫肌瘤29例, 卵巢癌20例, 子宫颈癌11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异位妊娠24例, 其他疾病8例。

3 潜伏梅毒发生的原因

(1) 人群对梅毒螺旋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使其症状不明显, 甚至无症状[4]。

(2)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之际, 若患者自身免疫力强, 则症状不明显, 早期不出现硬下疳或Ⅱ期梅毒。

(3)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 治疗不当。抗生素选择失误、药剂量不足、用药周期短、用药途径等均可对疗效有重要影响。由于前述原因, 螺旋体暂时被抑制或大部分被杀死, 于是未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5]。

(4) 如患者有其他疾病而使用了激素治疗, 由于激素对螺旋体繁殖可起暂时抑制作用, 故不出现梅毒早期症状。但激素不能消除螺旋体, 长期使用激素会使梅毒恶化[5]。

4 潜伏梅毒的危害性

(1) 潜伏梅毒不表现任何症状、体征。易被忽视, 多在各种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时被查出, 但仍可通过性接触、血液途径、母婴等方式传播, 对健康人群危害较大, 且隐蔽性高, 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5]。

(2) 潜伏梅毒孕妇可致胎传梅毒。多项研究显示, 妊娠梅毒90%以上为潜伏梅毒[6,7]。广东任旭琦等[8]研究发现, 在潜伏梅毒中处于生育高峰期的25~30、30~35岁育龄妇女梅毒感染率较高, 最高分别达到96.72/10万~98.75/10万。由此可见, 防治潜伏梅毒是控制育龄妇女中梅毒流行及胎传梅毒发生的重中之重。

(3) 妊娠期梅毒发现的孕周越晚先天梅毒的发生率越高[3]。

(4) 早期潜伏梅毒如未治疗, 仍可发生早期传染性损害;晚期潜伏梅毒, 一般无传染性, 如未治愈, 部分患者仍可发生心血管梅毒或神经梅毒等晚期梅毒病变[9]。

5 潜伏梅毒的检测与防治

5.1 检测

潜伏梅毒患者有许多系血液传播或是经配偶传播, 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梅毒, 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去医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方面的检测。所以, 日常的临床中仔细询问病史, 对早期发现潜伏梅毒具有重要意义;性伴追踪也是发现并且切断潜伏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10]。医疗筛查与健康检查是检测潜伏梅毒的最重要途径。孕前、孕期、献血、受血及术前常规检查、相关检查均应作好梅毒血清学检测[2]。

5.2 治疗

5.2.1 早期梅毒 (包括Ⅰ期、Ⅱ期和早期潜伏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104U/d, 肌内注射, 连续10~15 d, 总量800×104~1 200×104U。或苄星青霉素G (长效西林) , 240×104U, 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 每周1次, 共二三次。对青霉素过敏者用以下药物:盐酸四环素, 500 mg, 每日4次, 口服, 连服15 d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或红霉素, 用法同四环素;或多西环素100 mg, 每日2次, 连服15 d。

5.2.2 孕期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104U/d, 肌内注射, 连续10 d。妊娠初3个月内和妊娠末3个月各注射1个疗程。治疗后每月作1次定量梅毒血清学 (RPR) 实验, 观察有无复发及再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 用红霉素治疗 (禁用四环素) , 服法及剂量与非妊娠患者相同, 但其所生婴儿应该用青霉素再治疗[11]。

5.2.3 孕期隐性梅毒

梁远飞等以苄星青霉素标准疗法治疗孕妇隐性梅毒, 早、中孕期予以抗梅治疗者均未发现先天梅毒病例, 发生的10例先天梅毒新生儿, 其母亲均为孕期末行抗梅治疗或孕期末1个月才接受治疗。表明孕期及时及标准规范治疗几乎可100%阻断母婴传播, 可有效地控制先天梅毒的发生[12,13]。

5.2.4 联合中药治疗

梁远飞等尝试青霉素联合中药治疗隐性梅毒, 并探讨土茯苓、金银花等中药对隐性梅毒的疗效和免疫学功能变化, 获满意结果, 认为该几种中药对隐性梅毒治疗有效, 可提高RPR降低有效率及转阴[14]。

5.3 护理

梅毒监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梅毒孕妇, 其配偶在孕妇确诊后1周内前来我院就诊;年龄22~41岁, 平均28.5岁;所有梅毒孕妇潜伏期7例, 中早期梅毒14例, 晚期梅毒 (病程>2年) 或病期不明的35例。

1.2 试剂及方法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试剂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佰乐680酶标仪。具体步骤和结果判读严格按照试剂盒所附使用说明书进行。抽取静脉血3 ml, 离心沉淀后, 吸取上层血清做TRUST试验, 观察凝集结果, 确定其阳性滴度。TRUST 试验阳性者再做TPPA确诊。孕妇TRUST阳性且其效价≥1, TPPA阳性诊断为妊娠梅毒。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梅毒孕妇TRUST和TPPA试验均为阳性, 其配偶60.7%TRUST阴性, 53.6%TPPA阴性, 见表1。其中38例TRUST滴度≤1 ∶ 4的梅毒孕妇中, 其配偶9例TRUST阳性, 14例TPPA 阳性;18例TRUST滴度≥1 ∶ 8的梅毒孕妇中, 其配偶13例TRUST阳性, 12例TPPA阳性。TRUST滴度≥1 ∶ 8的梅毒孕妇的配偶TRUST、TPPA阳性率比滴度≤1 ∶ 4的配偶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梅毒是通过接吻、性、哺乳、输入血制品及意外受伤等传播的疾病, 临床表现繁多复杂。而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梅毒垂直传播给胎儿, 容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如50%死胎和死产, 25%早产和低体重儿, 还有先天梅毒[2]。孕妇与其配偶之间相互传播, 导致治疗后感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梅毒血清学是对梅毒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可分非特异性心磷脂抗体检测和特异性螺旋体抗体检测2类。TPPA实验是公认的梅毒抗体检测的确诊方法,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 除对一期梅毒敏感性稍差外, 对其余各期准确性较高。TRUST是一种非特异性血清学方法, 对一期梅毒的检出率可达100%, 但对一期早期、三期梅毒和治疗后梅毒检出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甚至可能呈现假阳性。本组梅毒孕妇TRUST和TPPA实验均为阳性, 其配偶60.7%TRUST阴性, 53.6%TPPA阴性。其中38例TRUST滴度≤1:4的梅毒孕妇中, 期配偶9例TRUST阳性14例TPPA阳性, 从结果来看TRUST和TPPA的阳性检出数相近, 提示我们不能单凭TRUST滴度的高低来推测真阳性或假阳性, 而应该无论滴度高低均做确诊实验加以确诊。此外还发现, 本次研究TRUST滴度≥1:8的梅毒孕妇中阳性率比滴度≤1:4的配偶高, 表明孕妇与配偶间的相互传播与滴度有正相关。

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应加强孕妇及其配偶梅毒抗体的检测, 有必要联合检测TRUST和TPPA以进行梅毒检测, 提高梅毒的检出率, 避免假阴性的干扰。切断孕妇与配偶间相互传播, 预防不良妊娠, 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梅毒孕妇与其配偶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方法 对我院56例梅毒孕妇及其配偶进行了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本组梅毒孕妇TRUST和TPPA试验均为阳性, 其配偶60.7%TRUST阴性, 53.6%TPPA阴性。其中38例TRUST滴度≤1∶4的梅毒孕妇中, 其配偶9例TRUST阳性, 14例TPPA阳性;18例TRUST滴度≥1∶8的梅毒孕妇中, 其配偶13例TRUST阳性, 12例TPPA阳性。TRUST滴度≥1∶8的梅毒孕妇的配偶TRUST、TPPA阳性率比滴度≤1∶4的配偶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加强孕妇及其配偶梅毒抗体的检测, 有必要联合检测TRUST和TPPA以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 提高梅毒的检出率, 避免假阴性的干扰。

关键词:梅毒,孕妇,配偶,血清学

参考文献

[1]刘意, 魏红娟, 任翎, 等.3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12 (6) :541-542.

梅毒监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对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血清44例、各期梅毒血清98例、非梅毒血清37例进行梅毒血清抗体检测, 男106例, 女73例, 年龄21~67岁, 平均 (44.2±2.1) 岁, 包括Ⅰ期梅毒53例, Ⅱ期34例, Ⅲ期11例, 非梅毒血清37例, 进行梅毒血清抗体检测。其中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23例, 肺结核19例。检测项目包括TRUST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TPPA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和TP-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1.2 检查方法

1.2.1 检测试剂和仪器

TPPA试剂 (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生产) 、TRUST (由武汉生联生物制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 TP-ELISA试剂 (由北京万泰生物公司生产) 。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所用仪器为Biocell-2010酶标仪、Biocell-Fluido洗板机、KJ-201BD型水平旋转仪。

1.2.2 检测方法

采用TPPA、TRUST、TP-ELISA检测对179例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操作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 采用EL ISA和TRUST2种方法筛查, 用TPPA方法确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血清标本。

2 结果

2.1 3种方法对梅毒筛查实验检测比较

对所有被检者采用TRUST法进行筛查, 阳性93例, 阴性86例, 对93例筛查阳性再进行TP-ELISA和TPPA检测, TP-ELISA检出阳性88例, 符合率为94.62%, TPPA检测检出阳性82例, 符合率为88.17%。TRUST、TP-ELISA检测结果和TPPA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对135例筛检阳性标本中, TRUST、TP-ELISA、TPPA阳性率、漏检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 (表1)

从表中看出, 在135例筛检阳性标本中, TRUST检出阳性54例, ELISA检出阳性132例, TPPA确认阳性125例, 以TPPA确认试验作为判断标准, TRUST检测出51例阳性, 其灵敏度为37.78%, TP-ELISA检测出132例阳性, 其灵敏度为100%。所以, 3种检测中以TRUST检测的阳性率和敏感性最低, TP-ELISA检测明显高于TRUST。

3讨论

TPPA、TRUST、TP-ELISA是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重要指标。TRUST检测的是反应素, 对梅毒不同时期检出率差别较大, 而且由于患者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时, 正常人都能产生抗心磷脂抗体, 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其检出阳性率为46.66%, 其灵敏度为38.05%, 灵敏度和符合率均较低[2];TP-ELISA是利用基因重组工程合成梅毒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微孔滴定板上,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 主要是IgM和IgG的混合抗体[3]。但梅毒IgG抗体在治愈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存在较高的阳性率, 检测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高, 已成为高危人群中梅毒血清学筛检试验的首选方法。TPPA可用来测定抗体效价[4]。2者已成为目前公认的确诊梅毒实验的重要检查方法。而且由于TP-ELISA试验在高危人群中与TPPA确证试验具有高度吻合性, 因此作为大量高危人群筛检能够真实反映人群感染情况, 可进行性病监测。

总之, TRUST、TP-ELISA、TPPA都是检测确诊梅毒的重要方法。TRUST检测虽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敏感性低, 但操作简便, 快速;LISA检测灵敏度、阳性率均明显高于TRUST, 但其适合大量体检和筛查,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有效预防和控制梅毒更有利于血液质量的保证, 提高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陈胜鹏.TPPA、TPAB及TRUST三种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监控意义[J].咸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9, 23 (6) :796.

[2]李丹, 崔巍, 高伟, 血清中梅毒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2 (3) :435~436.

[3]关幼华, 肖志超, 梁玉珊.TRUST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和治疗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24:63~65.

梅毒监测 篇5

关键词:产前,抗梅毒治疗,妊娠梅毒,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

梅毒 (syphilis) 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 , 是一种对人有严重致病性的螺旋体, 能侵犯任何器官, 产生各种症状[1]。发生在妊娠期的梅毒叫妊娠梅毒, 既可以是患者怀孕形成的, 也可以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所致。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 更能影响胎儿发育, 导致流产、早产、死胎[2,3]。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2012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妊娠梅毒患者80例, 研究梅毒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总数为25 490例, 其中的80例检测是妊娠梅毒患者, 发病率为0.31%。根据产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 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0~38岁, 平均 (27.8±12.5) 岁;初产妇35例 (87.5%) , 经产妇5例 (12.5%) ;有不良生育史22例 (55.0%) , 两次以上流产、早产、死胎者6例 (15.0%) ;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者22例 (55.0%) ;配偶曾患有梅毒12例 (30.0%) , 配偶是司机职业23例 (57.5%) 。对照组产妇年龄20~40岁, 平均 (26.9±13.1) 岁;初产妇33例 (82.5%) , 经产妇7例 (17.5%) ;有不良生育史18例 (45.0%) , 两次以上流产、早产、死胎者7例 (17.5%) 。纳入标准: (1) 产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 本人曾有早产、流产、死胎、死产史等; (2) 具备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 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4,5]。观察组中, 一期梅毒4例 (10.0%) , 二期梅毒16例 (40.0%) , 潜伏梅毒20例 (50.0%) 。对照组中, 一期梅毒3例 (7.5%) , 二期梅毒10例 (25.0%) , 潜伏梅毒27例 (67.5%)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产前未接受抗梅毒治疗, 观察组患者产前都曾接受抗梅毒治疗, 治疗方法详细如下。

1.2.1 早期梅毒治疗

早期梅毒包括早期潜伏梅毒、一期、二期梅毒, 治疗时首先采用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G 240万U, 分两侧臀部肌注, 1次/周, 共2~3次。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可采用盐酸四环素500 mg, 4次/d, 连服15 d或米诺环素100 mg, 2次/d, 连服15 d。

1.2.2 晚期梅毒治疗

晚期梅毒主要包括三期、晚期梅毒, 治疗时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 1次/d, 肌注, 连续20 d为一疗程。可根据情况, 2周后进行第2个疗程。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可采用红霉素400 mg, 口服, 1次/d, 连续30 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每1个月检测1次梅毒血清学滴度, 观察有无再感染或者复发。若血清学反应滴度在3个月内未下降或上升2个稀释度, 则进行复治[6]。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妊娠结局情况, 比较两组新生儿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在妊娠结局方面, 观察组产妇妊娠结局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2.2 两组新生儿预后比较

在新生儿预后方面, 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死亡、低体重儿、先天梅毒儿、窒息儿、正常新生儿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 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发生在妊娠期的梅毒被称为妊娠梅毒, 发病原因既可能是患者怀孕形成的, 也可能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所致。近年来, 我国妊娠梅毒的发病率逐年上升[7,8]。观察组妊娠梅毒患者中, 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者占55.0%, 配偶曾患有梅毒占30.0%, 配偶是司机职业占57.5%, 而且大多数患者均为早期潜伏梅毒。本研究资料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 有不良生育史的占55.0%, 两次以上流产、早产、死胎占15.0%, 因此, 孕妇在孕期一定要进行常规的梅毒血清检查, 防止遗漏诊治, 错过最佳诊断时机, 从而影响新生儿的预后。

有学者为64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进行了临床分析, 按其是否实现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以及未治疗组33例, 从临床分期看, 潜伏梅毒占46.9%, 二期梅毒占45.3%, 一期梅毒占7.8%。从两组新生儿情况分析, 未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占30.3%, 死产占9.1%, 死胎占33.3%, 早产占12.1%, 治疗组相应为9.7%、0、0、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9]。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妊娠梅毒患者 (80例) 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从整体分期看, 一期梅毒占8.75%, 二期梅毒占32.50%, 潜伏梅毒占58.75%, 潜伏梅毒所占比率与文献[10]研究结果相似, 提示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此外, 在妊娠结局方面, 观察组的产妇妊娠结局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新生儿预后方面, 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死亡、低体重儿、先天梅毒儿、窒息儿、正常新生儿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 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早产率、死产率、流产率、足月分娩率与文献[11-12]研究结果相近, 提示尽早的治疗梅毒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先天性梅毒发生率, 改善妊娠结局。

医护工作者应对上述高危人群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育龄夫妇健康意识, 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减少新生儿的先天梅毒发生率。为了提高妊娠梅毒的临床诊断效果, 在怀孕早期一定要进行常规梅毒血清学筛查, 如果是高危人群, 需要在妊娠中、晚期和分娩时再进行复查。早期确诊后, 要及时治疗, 按疗程规则用药治疗, 同时在治疗期间不可以有性生活, 配偶也需要做检查。经治疗梅毒患者, 也应随访2~3年, 确保疾病的完全康复。治疗后的第1年应3个月复查1次, 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 包括临床和血清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如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血清滴度未有4倍下降, 则为治疗失败或再感染, 需加倍重新治疗。一期梅毒患者在1年以内可转阴, 多数二期梅毒患者在2年以内可转阴。少数晚期梅毒血清可持续在低滴度上可判为血清固定。根据妊娠梅毒的不同阶段, 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通常采用青霉素 (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水剂青霉素等) 方案进行治疗, 用法及用量与同期其它梅毒患者相同 (禁服四环素类药物) , 必要时可增加疗程[13,14]。对青霉素过敏的产妇, 选用红霉素 (如阿齐霉素、头孢曲松钠等) 治疗, 每次500 mg, 4次/d, 早期梅毒连服15 d, 二期复发及晚期梅毒连服30 d。妊娠初3个月与妊娠末3个月各进行一个疗程。对其所生新生儿应用青霉素补治。早期梅毒治疗后分娩前应每月检查1次梅毒血清反应, 如3月内滴度上升4倍 (2个稀释度) , 或不下降4倍, 应予复治;分娩后按一般梅毒病例随访[15]。

梅毒监测 篇6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梅素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血清学

梅毒 (s y p h i l i s) 是由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即梅毒螺旋 (Treponema Pallidum TP) 所引起的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 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 选择简单、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 对尽早诊断梅毒、控制传染源具有重要意义。现临床上常用诊断梅毒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ELISA) 、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等。为了给临床提供快速, 准确的检测结果, 现将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对比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皮肤科、妇科、男科住院和门诊梅毒患者共计156例。其中男97例, 女59例;年龄16~62岁, 平均年龄 (34.52±3.15) 岁;梅毒临床分期;早期34例, 一期梅毒73例, 二期梅毒32例, 不明期梅毒17例。

1.2 试剂与仪器

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P-ELISA法试剂由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TPPA试验试剂由日本株式会社提供。仪器为自动酶标洗板机, 离心机, RT-2000C酶标仪, 震荡仪。

1.3 检测方法

取患者肘正中静脉空腹血, 静置待血液凝固后, 3500r/min (离心半径为22.5cm) 离心15min, 严格按照TRUST、TPPA、TP-ELISA试剂操作说明书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RUST、TP-ELISA和TPPA3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见表格l。TRUST、TP-ELISA和TPPA检测各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早期潜伏期为70.59%、82.35%、85.29%;一期69.86%、87.67%、100%;二期梅毒为81.25%、87.5%、90.63%;不明期梅毒为58.82%、88.24%、100%。从上述得出TPPA和TP-ELISA对早期、一期, 不明期梅毒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二期梅毒检验中, 3种方法检测的阳性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梅毒是一种系统性、常见的慢性性传播疾病之一, 其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不良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均可引起梅毒病原体的感染。感染后可以很多年没有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容易被漏诊和误诊。梅毒的实验室检测对于准确诊断十分重要, 人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3]Ig M和IgG, 对于隐性梅毒血清学实验是唯一的诊断方法。

TURST检测的是人体内的反应素, 是一种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即抗心磷脂抗体。在梅毒感染初期, 由于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不足, 无法用TRUST检测, 一般为阴性。对于梅毒潜伏期患者, 由于血清中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很少, 达不到TRUST的检测限, 极易漏诊出现假阴性结果[4]。TRUST对一、三期梅毒及梅毒治疗后检出率偏低, 其中一期梅毒检出率约85%;三期梅毒检出率约75%, 所用抗原多可与其他非特异性抗体有交性叉反应, 如风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疟疾、猩红热、结核病、肺炎以及健康老年人均可造成假阳性结果[5,6]。由于目测判断结果, 易受血清中纤维蛋白或溶血的影响, 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有一定局限性, 不仅存在假阳性, 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对早期梅毒辅助诊断能力差, 但该法操作简便, 试剂价廉, 反应快, 不需特殊设备, 滴度变化与梅毒治疗情况表现为正相关, 适于疗效观察、随访和复发的辅助诊断以及基层医院应用。

ELISA法是利用重组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原包被酶标孔板, 并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该方法操作简便, 通过酶标仪可直接读取数据结果, 稳定易于自动化, 适用于大规模的血液筛查[7]。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90%左右[8]。因其具有非特异性抗原试验的操作方便, 同时又兼有高敏感性和强特异性的特点, 目前被公认为梅毒血清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适用于大量标本的筛选[9]。本次结果表明, ELISA检测梅毒可产生假阳性。王凤玲等[10]分析了ELISA检测梅毒产生假阳性的影响因素, 包括标本因素如标本处理不完全、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保存不当等, 操作失误, 仪器的因素如酶标仪使用的影响、全自动加样仪加样时拖带阳性, 方法学因素如灰带区现象、空白对照的影响等。

TPPA是将梅毒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这种致敏粒子和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 产生粒子凝集反应, 由此可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 (TP) 抗体, 并且可用来测定抗体效价[11]。TPPA的特异性为96.9%~99.8%, 敏感90%以上[12]。TPPA特异性高, 操作简便, 结果清晰易判断, 不易出现假阳性[13], 但TPPA法成本较高, 检测时需将样本作系列稀释, 操作繁琐, 不能自动化, 易发生自凝现象而漏诊, 且结果以肉眼判断, 易受主观判断影响, 原始数据不便保存, 不适于大批量标本筛查而只能作为梅毒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

TRUST与ELISA、TPPA是不同的梅毒血清检测方法, 单独使用TRUST不适于梅毒的筛查, 对血液同时采用ELIS与TRUST进行梅毒的筛查, 并对任一方法检测阳性反应的标本进行TPPA即可确认。ELISA法及TRUST法在梅毒血清学诊断均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出现, ELl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TRUST法, 与TPPA法接近, 使用酶标仪自动检测.重复性好, 干扰因素少, 结果客观可靠, 便于保存, 且检测费用相对较低, 可作为目前梅毒抗体检测的首选方法, 阳性结果必要时可经TPPA确认。

神经梅毒病人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8年11月我院住院期间被确诊为神经梅毒的病人36例, 男29例, 女7例;年龄30岁~78岁, 平均48.1岁。

1.2 临床分型

无症状型神经梅毒4例 (11.1%) ;间质型神经梅毒18例 (50.0%) , 其中脑膜型神经梅毒5例, 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13例;麻痹性痴呆10例 (27.8%) ;混合型神经梅毒4例 (11.1%) 。

1.3 临床表现

无症状4例 (11.1%) , 认知减退16例 (44.4%) , 精神行为紊乱16例 (44.4%) , 头痛和/或发热11例 (30.6%) , 偏瘫10例 (27.8%) , 脑膜刺激征10例 (27.8%) , 抑郁或双相情感障碍4例 (11.1%) , 构音障碍8例 (22.2%) , 痫性发作5例 (13.9%) , 瞳孔异常7例 (19.4%) , 视力下降1例 (2.8%) 。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血液学检查

全部病人行抗HIV检查均阴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PA) 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 均阳性。

1.4.2 脑脊液 (CSF) 检查

36例病人均行脑脊液检查。CSF-TPPA阳性33例 (91.7%) ,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DRL) 阳性20例 (55.6%) 。CSF压力升高>180 mmH2O (1 mmH2O=0.0 098 kPa) 6例 (16.7%) , 白细胞数升高 (6×106/L~248×106/L) , 蛋白增高 (0.51 g/L ~1.97g/L) , 糖和氯化物正常。

2 治疗与预后

32例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 (每天2 400×104U) , 分次给药, 疗程14 d, 继之苄星青霉素G (每周240×104 U) 肌肉注射1次, 共3周;经过治疗和护理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例病人对青霉素过敏, 其中1例改用庆大霉素治疗, 疗程14 d, 脑脊液生化和VDRL滴度有下降;l例改用红霉素口服治疗, 病情稍有好转, 34例病人随访未见复发或加重, 2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 失去随访。

3 护理

3.1 痴呆护理

对精神异常及痴呆病人给予专人陪伴, 加强防护, 限制病人独自外出活动, 防止其离开保护性环境而走失, 病人情绪不稳或躁动时适当约束和保护, 防止发生意外。各项治疗和护理统筹安排, 避免激惹病人。在病人身上带上卡片, 写上病人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 以便走失后及时寻找。做好生活护理, 及早进行认知功能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

3.2 瘫痪护理

在病人卧床期即帮助其被动活动, 肢体从上到下各关节、幅度从小到大活动, 结合按摩, 每天2次, 每次由10 min逐渐延长至30 min,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增加新陈代谢, 降低麻木感。病人睡觉时协助其摆放良姿位。缓解期以主动活动为主, 后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频次与时间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以不引起病人疲劳为宜。

3.3 语言功能锻炼

逐渐教会病人通过口型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口唇、舌头的运动, 练习发音。语言刺激训练:定时用收音机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或病人平时爱听的歌曲, 使声音在病人大脑中重现, 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发音训练:让病人练习舌及口腔肌肉协调运动, 如张口吸气、呼气、反复卷舌、伸舌、缩舌、清喉、咳嗽等, 并模仿简单的发音如“啊、妈”等。如能发简单的音, 则通过练习自我介绍、家庭成员介绍、兴趣爱好介绍、工作情况介绍、病情介绍, 从而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3.4 头痛护理

本组病人有30.6%出现头痛和/或发热。予以卧床休息, 营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 避免颅内压增加的因素。对由于长期反复发作头痛而出现焦虑紧张心理的病人, 给予心理支持, 解释头痛的原因 (可能为疾病病理过程或治疗中出现的吉赫反应) [2], 给指导病人减轻头痛的技巧, 如训练身心放松等。

3.5 痫性发作护理

对合并痫性发作的病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备好抢救物品和药物。发作时保持气道通畅, 维持生命功能;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唾液流出防误吸、窒息;防坠床;及时使用镇静剂。发作后让病人充分休息, 做好基础护理, 给予心理关怀。5例痫性发作的病人, 经对症治疗和护理, 出院后没再出现痫性发作。

3.6 消毒隔离和医疗防护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 性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但也可由梅毒病人的分泌物, 污染的衣物、器械等间接传染[3]。对与病人皮肤、黏膜接触过的物品进行了焚烧或消毒处理, 医疗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等) 专用。工作人员进行所有操作均按标准预防技术操作原则进行[4]。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相关消毒隔离知识教育, 如处理污物的方法等。通过该项措施防止了本组病人发生院内外交叉感染的可能。

3.7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3.7.1 吉赫反应

吉赫反应是神经梅毒治疗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它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反应, 可发生于任何方法治疗梅毒后24 h内, 这是由于抗生素治疗后梅毒螺旋体大量崩解, 释放毒素及异性蛋白, 经吸收所致。晚期梅毒反应较迟, 神经损害者可出现头痛加剧, 似假性脑膜炎及癫痫症状, 可危及病人的生命[2]。在治疗前充分告知病人发生该反应的可能性, 让病人有心理准备。抗梅毒治疗开始后, 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监测生命体征, 按医嘱予激素泼尼松口服以预防。经过有效的护理, 本组病人没有出现明显的吉赫反应。

3.7.2 变态反应

用药前做药物过敏试验, 用药后注意观察。出现变态反应者及时给予抗休克、抗过敏治疗。

3.8 心理护理

从发病平均年龄来看, 青壮年男性居多, 他们之中有些怕失去家庭和睦, 有些由于对性传播疾病的恐怖而出现各种心理障碍, 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等。因此, 根据不同病人心理状态予以心理护理。尊重病人的人格, 保护病人的隐私;向家属及病人宣教,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系统性疾病, 是一种可预防的性病, 它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完全可以康复的[4], 使病人及家属对该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9 健康教育

将神经梅毒防治的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至出院到随访整个过程。告知病人及家属, 出院时症状基本消退, 实验室检查好转只表示临床治愈, 但未达到生物学上的痊愈, 在抗梅毒治疗完成后, 还要进行长期临床及血清学的观察, 以判断远期疗效。向病人及家属强调治疗后第3个月, 以后每6个月复查脑脊液, 连续3年或直至脑脊液完全正常。告诉病人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与家属分床、分居、分用生活用具。对病人和家属讲解性传播疾病知识, 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会将疾病传染给别人或他的配偶或性伴侣, 避免对方感染的方法。并通知性伴侣及孩子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梅毒的性传播只在有皮肤黏膜损害的情况下发生, 然而只要与梅毒病人 (无论哪期) 发生过性接触, 都应该按医生的建议进行临床和血清学检查。

4 讨论

近10年来神经梅毒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神经梅毒可以发生在梅毒感染的各期。本组病人青壮年居多,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间质型神经梅毒最多, 占50.0%, 其次为麻痹性痴呆, 占27.8%, 无症状型仅占11.1%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5,6]。最常见的症状是精神异常及痴呆, 其次是局灶神经功能损害如瘫痪、构音障碍等, 其他症状有癫痫发作、头痛等。虽然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 但如不进行规范治疗和系统护理, 会造成病情迁延不愈或复发,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组病人血清TPPA、 RPR均阳性。脑脊液TPPA阳性率91.7%, VDRL阳性率55.6%,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占16.7%, 头痛除与颅内压增高外, 还可能与梅毒螺旋体同时侵犯血管和脑膜有关[7,8]。

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神经梅毒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例神经梅毒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总结其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神经梅毒可造成各种神经功能缺损, 主要影响病人精神和认知, 经药物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 34例病人好转出院, 随访未见复发或加重, 2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重视对病人在神经功能缺损、药物不良反应、健康宣教、个人防护等方面的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防止院内外感染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神经梅毒,临床特点,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81-182.

[2]薛立伟.梅毒学临床实践[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20-148.

[3]陈素玲.神经梅毒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18) :2373.

[4]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基础篇) [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21-60.

[5]Tichonova L, Borisenko K, Ward H, et al.Epidemics of syphilis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Trends, origins, and priorities for control[J].Lancet, 1997, 350:210-213.

[6]Ti mmermans M, Carr J.Neurosyphilis in the modern era[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4, 75:1727-1730.

[7]毛玲群, 杨俊彦.神经梅毒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3) :125.

上一篇:当前中职学校创新德育下一篇:商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