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方案

2024-06-28

分工方案(精选九篇)

分工方案 篇1

1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分工方案

综合3种客流的方式,高速线与既有线之间概括起来有5种分工方案:

1)单一方案。

在高速线上只运行高速列车,在既有线上运行其他列车。

2)换乘方案。

长途客流由高速线和既有线联合承担,旅客在换乘站进行换乘。

3)上高速线方案。

高速线除运行本线到发的高速列车外,还运行部分通过本线的旅客列车。通过本线的长途客流由普通列车输送,在通过高速线时按机车车辆构造速度运行,而旅客慢车、部分快车及货物列车仍走既有线。

4)下高速线方案。

高速列车除在高速线上运行外,可通过既有线运送长途客流,在既有线上降低速度运行。

5)综合分工方案。

高速线除运行本线到发的高速列车外,通过本线的长途客流,部分由高速列车输送,部分由普通列车输送,即部分高速列车下高速线,部分中速列车上高速线。

各条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分工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地理位置、技术条件、与既有线衔接情况)分别确定,可能是单一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是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方式。

2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因素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本文所指评价对象即上述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分工方案,下面对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进行分析,进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1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技术经济特征

速度快是客运专线最为显著的优势,同时运量大、效能高、社会经济效益好,外部运输成本低,环境污染程度小,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安全可靠度高使得客运专线有着传统铁路无法比拟的优势。

短途运输成本高,列车受轨道限制,机动性较差,既有铁路客货共线的运输模式使得运输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运输质量难以保证。

2.2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分工的目的

1)充分发挥铁路整体效能,谋求利益最大化;

2)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3)优化铁路运输资源的配置;

4)增强铁路市场核心竞争力;

5)营造良好的铁路发展外部环境。

2.3 分工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及影响

1)扩大运输能力,使运能紧张的局面得到改善;

2)发挥各自技术优势,提高铁路整体经济效益;

3)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吸引更多潜在需求,提高铁路市场竞争力;

4)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5)使铁路资源配置更加趋于合理化,提高整体效率;

6)对周边环境及城市发展产生影响。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能客观地反映分工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及影响,尽量减少或避免人为主观判断的评价指标。

2)可比性原则:

各指标的确定要考虑阶段性,可分进行阶段比较。

3)可操作性原则:

所选指标应概念完整,意义明确,相关数据有案可查,在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内都能适用。

4)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从分工方案所涉及的整体出发,构建能科学全面地反映分工方案实施的综合指标。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分工的目的,结合各分工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及影响,根据上述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技术经济指标。

由客运专线与既有线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如速度,列车密度,运量等。

2)资源性指标。

分工方案对铁路内、外部资源利用情况,如线路、设备能力,土地占用。

3)时间性指标。

与时间有关的衡量标准,如旅行时间、正点率。

4)社会性指标。

取决于旅客、货主以及运输行业的衡量尺度,如旅客、货主满意度,铁路核心竞争力。

5)环境性指标。

对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影响程度,如受气候变化影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

6)政策性指标。

国家以及区域规定的铁路政策,如运输价格。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

由上述各大类评价指标进行各项评价指标的选取,对于难于量化的指标不予考虑。具体指标项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以上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大类指标项的选取综合考虑了我国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存在的技术经济条件,铁路内部资源及外部环境,社会需求以及国家政策,并结合客运专线运营后所产生的效果及影响,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实际应用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指标选择适当权重进行量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彭其渊,殷勇,闫海峰.客运专线建成后铁路运输通道合理分工模型[J].西南交大大学学报,2005,40(6):788-792.

[2]何宇强,毛保华,陈团生,等.高速客运专线客流分担率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铁道学报,2006,28(3):18-21.

[3]聂磊,赵鹏.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技术[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汤杰.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合理分工及优化方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5]石博.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6]贾俊芳.既有铁路旅客列车提速综合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与评价研究[R].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4.

[7]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8]杨浩.运输组织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同学聚会活动方案 分工 篇2

各时间结点任务内容、要求及责任分工

说明:要让此次聚会取得成功,需要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筹备委员会要求所有承担具体分工和职责的成员认真对待,拿出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做好所负责内容的各项准备,在规定时间,规定的地点做好分配给你的任务。你的一环失误,可能影响整个流程的进行,因此,你很重要也很关键!你的认真将会让每位参与的同学和家属从内心感受到,也将会为我们团结、强大的XXX再续辉煌!我们相信,你愿意也力够做好分配给你的任务,你不愧为XXX的一员!

负责十年之约各次通知传达、会议精神传达、威逼利诱寝室成员参加活动的各寝室联络负责人名单如下,哪位同学不来,将追究联络人责任。由策划组任攀登同学调度和统管各寝室负责人。

分工方案 篇3

斯密把人类社会进步归结为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 同时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国家要发展, 非分工不可。对于分工产生的原因, 斯密认为“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 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 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 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 物物交换, 互相交易”。劳动与劳动分工是财富以及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 而分工则源于市场交换。

既然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 分工的程度, 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也就是交换必然受市场范围限制。斯密认为, “市场要是过小, 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 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反之, 当市场比较大, 分工水平就会提高。

此外, 分工与市场关系还受其他一些技术因素比如运输交换成本等的影响, 因为水运成本小于陆运, 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开拓的广大得多的市场, 一般沿海和沿河地区就更为发达, 分工也都是从沿海和沿河地区开始。

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定理, 即生产力的劳动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 而新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的扩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斯密的财富增长论体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微观层次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历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中技术变迁以分工加速知识积累的形成, 成为报酬递增永不枯竭的源泉”。其二是宏观层次的分工因果累积。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 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

二、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

1928年, 阿林·杨格发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认为, 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作为劳动分工现代形式的迁回生产方式是报酬递增的主要经济形式;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 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 即“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杨格提出分工增加了生产的迂回性, 从而使得企业获得了比未分工状态下更大的报酬。这种“迂回生产”而提高了分工水平, 进而扩大了市场规模, 但市场规模又是分工水平的决定因素, 因而得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

阿林·杨格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和社会收益递增概念。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他指出, 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 其中某些过程终于导致机器的采用。在使用机器, 采用间接过程时, 分工进一步发展了, 后者从经济角度看又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为敲打一个铁钉而制造一把铁锤是浪费的, 还不如使用手边任何拙笨的工具。为制造一百辆汽车而装备具有夹具、量具、机床、钻床、锻床和传送带等优良设备的工厂是不经济的, 不如大部分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机器, 更多地使用直接劳动, 较少地使用间接劳动。杨格强调了两点, 第一点, 表现为报酬递增的主要经济是生产的资本化或迂回方法的经济。这些经济又主要与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相等同。第二点, 迂回方法的经济, 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规模。没有人能怀疑在“筒单化和标准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的经济, 而要取得这些经济, 就必须根除某些根深蒂固的竞争浪费,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就必须集中力量。

三、交易费用与分工水平的演进

杨小凯认为, 交易费用对分工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交易费用越低, 分工水平就越高, 反之, 则分工水平越低。而交易费用有可以分为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前者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那些费用, 它不是由于经济决策主体的利益冲突导致经济扭曲的结果, 因而外生交易费用对经济主体的决策不会产生超预期的影响;而后者则是由于机会主义行为, 比如欺骗、道德风险等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这显然与有形的外生交易费用不同。不管内生交易费用还是外生交易费用对分工水平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分工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两难冲突是, 分工所产生的加速学习的动态效果与交易费用的冲突。这种动态效果为分工带来收益, 在全能的经济中人们把有限的时间分配到许多经济活动中, 由于用在每种活动上的时间所限, 个人知识的积累十分缓慢, 况且, 每个人都重复着每个人的活动, 社会知识的积累也是十分缓慢。如果每个人专于一职, 则熟能生巧, 个人短时间内就能积累显著知识;从总体的角度看又避免了社会大量的重复学习, 社会知识的积累也显著增加。但这一过程会增加专业化分工后的交易费用。因而, 杨小凯总结得出分工自发演进的过程是:“在初始阶段, 人们对各种生产活动都没有经验, 所以生产率很低, 因此只好选择自给自足。在自给自足生产中, 每个人慢慢在每种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生产率慢慢改进, 使得他能负担得起一点交易费用, 于是选择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自由择业和自由价格机制, 这些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用会使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提高, 市场也就因此出现。由于升高的专业化水平反过来加速了经验积累和技能改进, 使生产率进一步上升, 此时每个人在权衡专业化将来的报酬和当前增加的交易费用后, 认为可以支付更多交易费用, 因此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专业化水平。这样, 良性循环过程就会出现。这个过程使分工演进越来越快, 产生所谓经济起飞现象。当分工演进的潜力因人口规模或与制度有关的交易条件的限制而耗尽时, 分工演进减缓或停止, 学习过程不再被分工演进所加速, 所以社会进入减速经济增长阶段, 人均实际增长率下降 (杨小凯等:《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P169;) 。”

摘要:斯密认为, 既然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 因此分工的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也就是交换必然受市场范围限制;杨格进一步认为, 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以劳动分工为形式的迁回生产方式是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 因而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 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 即“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杨小凯认为, 交易费用对分工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交易费用越低, 分工水平就越高, 反之, 则分工水平越低, 并总结得出分工自发演进的模型。

关键词:劳动分工,交换,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 (下卷) .商务印书馆[M].1972年第1版

[2]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人民出版社[M].1975年第l版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上卷) .商务印书馆[M].1965年第1版

[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M].1990年第l版

[5]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第1卷) .商务印书馆[M].1991年第1版

[6]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阿林·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英国科学促进协会F分部 (经济科学与统计学) 主席的就职演说.格拉斯哥.1928年9月10日

[8]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音乐教室安全责任分工方案 篇4

安全事故责任分工方案

为加强学校音乐教室、艺术活动室安全工作管理,切实保障教室在使用过程的安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依据学校领导关于校园安全指示精神,根据“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责任目标:

在责任期内,杜绝发生各种大小安全责任事故。

二、管理责任:

1、教室管理员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以防火、防盗、防尘、防漏电为主的安全工作。

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音乐教室上完课后须及时保洁。使用时,严禁学生在室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果皮纸屑杂物及吃零食等。

4、经常检查电源电线等各类设施,防止师生触电事故发生。发现问题,及 时报告,及时解决,以保证音乐教师和艺术活动室教室内用电设备正常运转和教学的正常进行。

5、离开音乐教室及艺术活动室前,按操作程序关闭使用后的电脑或插座的电源,然后关闭电灯、或电扇,再切断总电源,关好窗,最后关好门,防止被盗。

6、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应立即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教室管理员应身先士卒,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做好正确的处理和善后工作。

10、对音乐教室和艺术活动室责任范围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相关领导汇报,并向相关领导提供科学、可行、经济的合理化整改建议。

11、责任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供的排除责任区安全隐患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因学校未能及时处理相应的安全隐患,而导致出现的安全事故,责任人不承担相关责任。

三、责任追究:

1、由于学生的过错或学生自身造成的学生安全事故,有学生的父母(监护人)或学生本人承担责任。由第三人过错造成的学生安全事故,由第三人(监护人)承担责任。

2、因忽视安全,管理不善,对学生及教室设施造成损害的,视其情况对关责任人给予:责任检查、赔偿损失,行政处分等;

3、本责任方案仅供本校使用。在责任期内,责任方案中各条款因负责人变更则由接任负责人相应履行职责。

分工方案 篇5

一、社会团结的发展历史

1、机械团结

在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或氏族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湮没在广泛的集体意识中, 自由和个性不能得到发挥, 集体意识通过严苛的刑罚与律令惩罚各种危害群体相似性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物与人的关系一样存在隶属性质, “那时个人与头领的关系同今天物与人的关系是完全相同的。野蛮的暴君与他的臣民之间、奴隶主与奴隶之间、以及罗马家长与其后代之间的各种关系, 都无异于占有者与占有物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 这些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因此, 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必然是机械的 (涂尔干, 2000) 。”共同意识维持了彼此相似的同质环节的团结, 许多家族构成氏族, 许多氏族构成部落, 这种环节社会借助代表共同意识的中介机关 (国家和君权) 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 维持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和团结。

涂尔干认为, 维持机械团结的基础是集体意识与压制性制裁。“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 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 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 (涂尔干, 2000) 。”集体意识不属于法律、政治、科学等精神范围, 它只是一种社会相似性。在社会早期, 对侵犯集体意识的当事人实施惩罚采用的是压制性制裁。这种制裁以排他性的严苛甚至残酷为特征, 是最根本的社会相似性的产物, 它的作用就在于维护这种相似性所产生的凝聚力。刑法作为压制性制裁的代表就是要保护这种力量, 使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至于衰微下去。与此同时, 刑法始终坚持维护所有人之间相似性的最低限度, 使个体无法威胁到社会整体的安全。

2、有机团结

现代社会的团结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职能的相互依赖上, 以分工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与有机体类似, 分工明确、个性鲜明, 共同维持着整体的运行。环节组织的特征是各个部分是相似的, 将各个部分组织起来的形式也是相似的, 一个环节脱离了整体还能继续存在。分工制在最初是模仿环节组织的, 它包揽全局, 生产汽车的工厂负责汽车所有的生产工序。随着同类行业竞争的加剧, 它逐渐摆脱这种形式, 只生产区别于其他公司的汽车的某个零部件, 成为彻底的分工组织。

维持有机团结的条件是各类专门性规范和恢复性制裁, 专门性规范制约着每个分工组织乃至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个人的角色和职责, 以民法、合同法等为代表的专门性法律起着制约和恢复各类分工组织正常的职责的功能, 它依据正义和公平恢复组织之间原本的和谐的关系状态。

二、分工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涂尔干认为社会密度的增加 (交往频率) 、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等条件共同促进了分工的形成。“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 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 (涂尔干, 2000) 。”而社会的成员越多, 如果仍然按相同的职业谋生则会导致残酷的竞争, 在竞争的压力下, 各种专门领域也会迅速而又完备地产生出来。除了社会容量、社会密度的增加, 城镇发展, 沟通和传播变得便利等主要因素使分工得以产生外, 涂尔干还阐述了集体意识的式微、传统和遗产继承对个人人生历程的影响变小、个体独立个性的增长等次要因素对分工的作用。

涂尔干描绘了原始社会的变化趋势, 即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社会类型的过渡历程。环节社会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有限, 狭小地域产生的规则和集体意识可以事无巨细, 规定到个人的一言一行。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 活动范围越广阔, 这种整齐划一越渺茫, 集体意识难以约束更广泛的群体, 只能化为一般性的规则, 个体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抽象规则一旦被确立下来, 个体就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随意加以利用, 共同意识的地位也逐渐削弱。与此同时, 人们之间的物质密度 (单位地域上的人口) 和精神密度 (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 增加, 集体意识、传统、遗产继承对个人的约束变小, 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带来的财富和经验越来越重要, 个性得到彰显。氏族中传统的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取代, 发展成村落、县和省, 氏族失去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凝聚力, 工匠和其他外来人进入本地政治单位越来越容易, 随着地域群体日渐失去其自治力, 有实力的城镇发展自己的工业, 满足周围的村落的生活需求, 在激烈的竞争中, 同质的产业逐渐倒闭, 特色的产业存留下来, 各种大学城、工业城, 棉纺织城市、钢铁城市林立, 以有机团结形式存在的社会理想类型取代了以机械团结存在的环节型社会。

在涂尔干看来, 中国人口众多, 但劳动分工没有随着社会容量的增大而得到发展, 原因在于社会密度没有在同一时间按照同样的比例增长, “一个社会如果其中的最大环节还保留着低等社会类型, 那么它的环节结构就非常突出, 它的社会组织也会滞步不前 (涂尔干, 2000) 。”在笔者看来, 此观点有待商榷, 在费老的“乡土中国”里, 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 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繁, 保持着较高的社会密度, 共同维持乡土社会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 (费孝通, 1985) 。在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 从乡村集市到城市中的商品集散地层层递进, 商品交易市场自成体系, 城市结构并未趋同于乡村结构, 并非处于低等社会类型 (施坚雅, 1998) 。在明末,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而社会分工和工业进步未实现的原因应归于几千年封建经济的惯习和封建集权威力强大阻碍分工的发展, 在欧风美雨的吹拂下, 当统治者好不容易意识到“变”的必要时, 外国的坚船利炮来了, 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进步。

三、分工如何产生团结

1、分工的道德属性———产生有机团结

由于社会的进步带来的分工具有道德属性, 并通过表征和内涵体现出来。分门别类的法律与规范是分工的表征, 而人与人之间基于职业的有机团结是分工的内涵。与分工带来的提高工人技艺、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经济功能相比, 涂尔干更加强调分工的道德属性。分工组织的出现与壮大使同一产业链条的各个公司之间, 同一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了, 分工不仅提高了生产率, 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

涂尔干认为, 社会团结不是靠社会关系纽带的数量而是靠关系的强度来表现, 这种强度通过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来衡量, 而分工不发达的原始或野蛮民族的人民极易脱离群体。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 冶炼厂、棉纺厂与采矿地的联系, 汽车零部件生产公司与汽车生产巨头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足以说明有机团结的强度。环节社会权威组织的各种职能由于社会的进步、分工的出现而被各种专门职能机构覆盖, 职能的减少带来权威组织活力和权力的减少, 难以维持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 而中央机关吸纳了权威组织职能相似的部分。分工越发展, 个人就越贴近社会, 受到各种组织和职能规范的制约, 凝聚力也就越强。

2、有机团结与契约团结

社会劳动开始分化后, 契约关系发展起来。人们之所以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 是因为简单或复杂的劳动分工使劳动者双方产生了相互需要, 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看作是整体的一部分、有机体的一个器官, 但彼此的关系和依赖意识并不能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基于人性的自我利益会导致契约的不稳定性与脆弱性, 社会纪律的化身———法律机制能调节契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让经济和社会活动按正常秩序进行。“一切契约都假定, 社会存在于当事人双方的背后, 社会不仅时时刻刻准备着介入这一事务, 而且能够为契约本身赢得尊重。在恢复法所规定的每一种关系里, 甚至在那些看上去完全是私人的关系里, 社会是存在的, 尽管人们不觉得, 但至少在通常的情况下, 社会仍旧是最本质的 (涂尔干, 2000) 。”法律通过指引公民应该追寻的目标或干预公民达到自己目标的手段发挥作用, 但这种制裁是恢复性的而不是抵偿性的。

3、关于职业团体的构想

涂尔干基于分工带来的各类职业团体提出了自己的宏伟构想:按职业划分的法人组织取代地方或区域的行政划分, 使法人组织具有政治色彩, 地方的法人组织与全国或国际范围的法人组织是个性与共性的区别, 法人组织不止制定道德和法律的规定, 还是公共活动的中心。当国家与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时, 法人组织是弥合这种鸿沟的良药, 公意在特定范围内得到传播, 同一职业团体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 即职业道德规范, 违背这些规范的人将遭到法人团体的一致指责。如果次级法人组织的凝聚力够强, 个人的功利性与自我取向就会削弱, 社会才不致成为一盘散沙。

四、消除危害有机团结的因素

针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原因, 涂尔干持乐观的社会均衡论观点。他认为并不能将危机归咎于劳动分工本身, 而是分工由于种种原因偏离了“正常”形式, 分工就像所有生物事实一样会有许多病态的形式, 它既可以带来团结, 也可能带来相反的后果。

“正常的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 并不在于这种以分化的方式提高了生产率, 而在于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 带来新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 使‘社会’成为可能 (涂尔干, 2000) 。”而反常的分工将是危害社会团结的不稳定因子。针对现代社会的三类反常的分工:失范的分工 (由于规范或制度缺位、未适应时代的发展带来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 如劳资冲突) ;强制的分工 (基于阶级和继承导致的在分工中的特权, 与其相对应的是自发的分工) ;不适当的分工 (分工中的个人能力没有充分发挥或者有无用的岗位) , 涂尔干开出了一系列“药方”。如加强国家对工商业的宏观调控;随着分工的发展带来的关于规定分工者关系的规范的出现和完善;和平解决由强制的分工带来的冲突, 将竞争限定在可接受的程度;使劳动更加组织化和集约化, 减少不必要的岗位, 使个人能力得到发挥, 满足个人职业兴趣等。“社会不仅没有强迫个人从事某种特定的职务, 而且也没有对个人获得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地位设置任何障碍。社会的构成只有在社会不平等能够明确表现出自然不平等的情况下, 劳动分工才能自然而言地产生出来 (涂尔干, 2000) 。”

五、结论

涂尔干根据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分析了分工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功能, 指出法律对社会凝聚力和集体意识的作用。他阐述的三类反常的分工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 书中的各类命题和结论的“张力”以及他为缓解或消除反常的分工所开的“药方”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具有建设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 当今社会, 社会经济和分工的发展使得原先存在的共同意识 (道德规范) 遭到破坏, 虽然各项专门性法律和制度不断健全, 但也无法阻止每个人在功利性和利己主义的“指引下”活动。分工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科层制的日趋完善, 个人的工作、生活被分成很多条条块块, 只需完成分配给自己的那一部分, 只需按着程序一步一步走, 自我取向越来越明显, 狭隘和自私就生成了。社会舆论甚至会因为经济上的成功而对个人的道德伦理错误表现出莫大的宽容, 共同意识与法律之间的留白一再被拉长, 道德规范只能靠个人的修养和自觉去践行。

涂尔干认为, 分工越发展, 个人就越贴近社会 (受到各种组织和职能规范的制约) , 凝聚力也就越强。应该看到的是, 因为他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 即个人因为受到组织和职能的规范的制约而行动一致和团结, 但从微观角度看, 劳动只是个体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如果劳动中的互动、活动和感情交流少, 个人在家庭、朋友、邻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那么由分工的组织和职能所维系的团结也不会牢固和长久。我们可以完成一项交易而不用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因为经济发展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有制度保障的“系统信任”, 我们不一定非要将交易建立在“人格信任”上。这种弱关系和匿名性的广泛应用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另外, 个人虽然在分工的扩展中越来越依赖他人的劳动, 但是越来越不依赖特定的他人, 这也使我们形成一种“虚拟的独立感”, 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邹晨新, 2013) 。分工组织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共同意识的消亡, 国家作为调控经济和社会运行的机关, 应倡导和采取发展和复兴传统道德文化、公平和效率的经济氛围等共同意识的行动;与此同时, 法律和行业制度应完善与契约相关的奖惩制度, 保障公平竞争环境, 降低失信或作假等可能带给公民和社会的风险, 并增加对失信方的约束和惩罚机制, 以此消除和缓解反常的分工带来的失序。

摘要:本文结合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概述了涂尔干以两种社会团结形式为标准的社会类型的划分和维系社会类型的基础, 并介绍了涂尔干的分工产生社会团结的构想: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产生了社会团结, 但也带来了危害团结的反常的分工形式。

关键词: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反常的分工

参考文献

[1]埃米尔·涂尔干著, 渠东译:社会分工伦[M].北京:三联书店, 2000.

[2]费孝通:江村经济[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

[3]施坚雅著, 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分工方案 篇6

关键词:劳动,分工,贸易

如果说分工与贸易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两个基本环节, 那么这两个基本环节有没有它们的逻辑起点?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的深层次关联?通过解读亚当·斯密关于分工与贸易的学说, 我们试图透视斯密经济学中基于劳动的分工与贸易的逻辑生成过程。

一、劳动:分工与贸易的基点

人类生活离不开物质资料, 而物质资料的原初来源无非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天然的, 另一种是劳动所得。人类来自于自然, 又超越于自然, 以社会的方式存在着。正因为如此, 人类社会不能像其他物种那样仅仅通过天赐的自然资源来维持, 而主要以劳动的方式获取物质资料, 劳动也因此成为彰显人类本质的、体现人的生命活动的特有形式。

劳动的最终成果, 体现为社会财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就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亚当·斯密在其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的序论中便开宗明义:“一个国家常年的劳动, 是这样的一个基金, 它原始地, 供给这个国家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而这种必需品和便利品, 总是由这个劳动的直接生产物, 或是由这类生产物从其他国家购得的物品构成。”[1] (P1) 斯密的这一论断虽然没有提到分工, 但是已经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点上揭示了分工和贸易的必然性。因为他谈到了劳动是财富之源, 谈到了作为财富的劳动产品的交换, 而所谓的劳动产品的交换, 就是贸易的最通俗的话语表述。

阐明了劳动是财富之源, 接下来必须关注的是增长财富的方式和途径。为了增长财富, 必须实现劳动量的增加或者劳动效率的提高, 因此财富的增长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外延式的财富增长方式, 即以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的方式来增加劳动量, 从而创造更多财富。然而, 这种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人是血肉之躯, 必然需要休息, 人的劳动是需要张弛有度的。同时, 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的福祉,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 而以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的方式来实现财富增长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诉求背道而驰的。所以, 外延式的劳动增加和财富增长模式是需要扬弃和超越的。另一种是内涵式的财富增长方式, 即在维持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通过提高劳动效率的方式来实现财富增长。这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可持续的财富增长途径。而提高劳动效率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分工。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良, 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 都是分工的结果。”[1] (P3) 斯密在明确了劳动是财富之源后, 详尽地论证了分工的重要性。

二、分工:劳动效率的基础和技术进步的真正源泉

首先, 斯密认为, 分工能够极大地增进劳动技巧, 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而这一环节对整个生产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工人技巧的改良, 必然会增加他所能成就的作业量, 分工既然使各个人的业务, 还原为某一种单纯的操作, 既然会使这种操作成为他一生的专业, 所以必然会大大增进工人的技巧。”[1] (P5)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不可能胜任各个方面的工作, 分工可以使人专心致志于一方面的工作, 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的效率。

其次, 斯密认为如果没有分工, 那么同一个人在完成一个环节的工作任务之后, 必须转而去开始另一环节的工作, 这之间浪费的时间也意味着经济效益的巨大流失。“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通常会损失掉的时间的节约, 是一种利益, 那比之我们一下子可以想象得到的利益, 是更大得多的。要敏捷地由一种工作转到地点不同, 工器亦不同的别种工作是不可能的。”[1] (P6) 在这里, 斯密不仅关注到了转换工作环节所浪费的时间效益, 并且注意到了转换工作环节所必须面对的适应性问题。

第三, 斯密天才地揭示了分工对技术进步的贡献, 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如前所述, 增加财富的方式, 有外延式的, 也有内涵式的。要实现劳动和财富的内涵式的增长, 科学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前夕做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 培根所说的知识主要是指近代的经验自然科学知识, 他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并对这种力量的扩张抱有乐观的期待。培根的预见是前瞻性的, 在跨越培根所处的年代两个世纪之后,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驶, 铁路的通行, 电报的使用, 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 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 ———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2] (P22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被大量创造出来的经济现实, 他们也没有忽略科学技术力量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伟大作用。

但是, 科学技术为什么在近现代突飞猛进呢?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 是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式进步。我们并不否认这一判断, 但要说明的是, 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有过于笼统的倾向, 我们需要对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微妙关系做出具体而辩证的分析。恩格斯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 (P732) 过去我们理解恩格斯的这一判断时, 过多地侧重于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这种理解模式并没有充分诠释恩格斯的本意。恩格斯在做出这一判断之前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判断, 而前一判断构成后一判断的文本语境。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 那么科学却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3] (P731-732) 就是说, 恩格斯作出相关论断的主要目的, 并不是要说明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而是要揭示科学与技术之间在生成关系层面上的深刻关联性。恩格斯认为, 技术是一个应用层面上的范畴, 其特征是实用性, 而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当人们对一种事物的理解还没有上升到科学层面的时候, 完全可能已经在技术的层面上把握并利用了它。他曾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关于电, 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 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在德国, 可惜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3] (P732)

恩格斯的论证说明了科学发现往往是以一定的技术积淀为基础的。但是他没有进一步说明技术进步的最初的动力和源泉何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给出了独特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斯密说:“适当机器的利用, 可以大大地便利和节省劳动。这是大家一望而知, 不待举例的。我在这里只要考察, 一切这样便利着劳动、节省着劳动的机器的发明, 原来都是由于分工。”[1] (P6)

显然, 斯密仍然是从分工的视角看待技术在生产中的突破和运用的。斯密指出:“人们把注意指向一个对象, 比之把注意分散于多种事物, 是更易于发现达到目的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的。”“只要工作的性质还有改良的余地, 我们就可以希望, 被使用在各个特殊劳动部门内的人, 这个或者那个, 很快就会发现比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 来成就他们自己的特殊工作。分工最细密的各种制造业上所使用的机器, 大部分原来是普通工人的发明, 他们被使用在最简单的一种作业上, 自然会想到要发现比较便易的操作方法。每一个经常考察制造厂的人都会看到, 极像样的机械, 那原来是普通工人, 为了要便利和加速他们担负的特殊工作, 而发明出来的。”[1] (P6-7) 在斯密看来, 分工能够极大地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 他说:“由于分工之故, 各种不同技艺的发展, 就大大地增加了。这种增加, 在一个有适当统治的社会内, 引起了一般的, 普及于最低阶级人民的富裕。”[1] (P7)

显而易见, 斯密的论证是深刻的, 也是有现实根据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是技工出身;“铁路机车之父”史蒂芬孙也是一名矿工。哈格里夫斯和瓦特取得发明成就的时代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成书年代大致相同, 史蒂芬孙的发明则比《国富论》的问世晚得多, 他们的发明成果印证着斯密学说的深刻性和前瞻性。

三、贸易:作为分工的必然结果的商业社会的生成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有着非常明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他把社会财富的创造作为自己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 探寻财富背后的秘密。斯密认为, 劳动是财富之源, 为了增加财富, 必须有高效率的劳动;为了有高效率的劳动, 必须有充分的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则意味着贸易作为普遍性的经济现象的存在, 意味着商业社会的生成。斯密指出:“分工的局面, 一经完全确立, 一己劳动的生产物, 这只能满足自身欲望的极小部分。他有大部分的欲望, 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 交换自己所需要别人劳动所生产的剩余物品来满足。于是, 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 或者说, 在相当限度内, 一切人都成了商人, 同时, 社会本身亦就成了所谓商业社会。”[1] (P18)

人类社会经历过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是畜牧业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形式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是手工业和原始农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结果是商业和商人阶层的独立存在。社会大分工这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有着近乎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客观属性, 这一进程也体现着历史和逻辑的辨证统一。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其著作《鲁宾逊漂流记》中指出, 流落荒岛的鲁宾逊孤困潦倒, 惨淡谋生, 后来他自然而然地发现并采取了一个对他有极大利好的营生之道, 即把猎到的活山羊圈养起来, 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于是荒岛上的牧场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 假如鲁宾逊不是一个人而是和若干同伴一起被困荒岛, 那么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会有人来专门负责畜牧。因此, 我们认为, 笛福的作品不经意间向我们透露了社会分工的秘密:社会分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财富, 提供稳定的财富来源。正因为如此, 社会分工的发生有一种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的倾向, 只要条件具备, 那么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获取更多的社会财富, 社会分工便一定会发生, 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一过程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人类的历史进程也真实地展现了这一逻辑必然性, 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辨证统一。

斯密认为, 分工引起交换的普遍化, 这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倾向。斯密说:“我们需要的各种相互的好东西, 大部分, 是由契约、由交换、由购买得来的, 同样, 原来分工引起的, 亦正是这种互相交换的倾向。”[1] (P11) “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 各人所需要的物品, 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身劳动, 最大部分已须仰给于他人劳动。”[1] (P23) 因为社会分工必然会发生, 所以人们互相交换劳动成果也成为必然的社会现实。分工引起交换, 人类因为分工而进入到贸易时代。

四、分工对贸易的加强:贸易的普遍化与国际贸易时代的生成

一个固有的观念认为, 分工之所以发生与人的天赋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没有一个人能够胜任所有的工作, 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对不同性质的工作无差异地擅长, 人们会按照自己的天赋能力去选择分工。而在斯密看来, 情况恰恰相反, 人与人之间在天赋能力方面的差异并不大。那么为什么现实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斯密认为这正是分工的结果。“人们天赋资质的差异, 实际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一个人到了壮年, 所以有选定一种特殊职业的必要, 有人说, 这就因为各人的天资, 极不相同。但在多数场合, 人们天资的差异, 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 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1] (P12) 也就是说, 人的天赋能力一般来说是比较均衡的, 但是因为分工的存在, 长期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在他所从事的工作方面表现出超出别人的技能水平, 根本的原因在于分工和工作的锻炼, 通俗的解释就是熟能生巧。

分工一方面会把工作中的个人的某一方面的技能特别地突显出来, 另一方面会使某个人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之外的其他劳作领域, 至少在劳作技能方面体现为越来越平庸。我们认真思考这一过程就会得出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分工必然导致对贸易社会的强化, 分工是商品社会得以产生的路径依赖, 同时也决定了贸易普遍化这一必然结果。

出于增加社会财富、提高劳动效率的需要, 我们会诉诸于分工;因为分工, 我们需要别人生产的物品;同时, 因为分工, 我们在其他生产领域变得更加平庸或无能, 也就确然无疑地总是需要交换, 而且这似乎是一条不归之路, 商品经济、贸易社会也必然变得根深蒂固。正如亚当·斯密所说:“他们彼此间, 哪怕是极不相类的才能, 也能交相为用。他们依着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一般倾向, 把各种才能生出的各种不同生产物, 结成一个共同的资源, 各个人都可以从这个资源, 随意购取自己需要的别人生产的物品。”[1] (P13) 在这里, 斯密所说的“共同的资源”通俗地讲就是市场这一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市场的普遍化正是贸易普遍化的现实写照, 这一切正是源于分工对贸易的不断强化。

随着资本的扩张, 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在交通和通讯等现代科技的助推下, 地球村的形成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分工从国内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 这又导致国际市场的生成, 即全球化时代的贸易普遍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普遍化的一个具体的体现是贸易由国内型发展到国内和国际复合型, 因为这一发展过程往往是在国内贸易并无减损的情况下完成的。

五、结论

劳动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最基本的获取方式, 因此劳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亚当·斯密在揭示财富的生成秘密时, 把劳动定位为财富的真正基点。以劳动为基点, 为了增加劳动而自然而然地引发分工, 分工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基础, 同时也是技术进步的真正源泉。而技术进步的终极结果仍然是劳动的增加和财富的增长。分工又必然导致交换, 分工的普遍化导致贸易的普遍化和商业社会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成。这一基于劳动的分工与贸易的生成过程, 既是人类社会经济现实中发生过的自然历史过程, 同时又构成了斯密经济学独特的学术逻辑。斯密关于分工与贸易的经济学说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卷) [M].上海:三联书店, 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浅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篇7

在改革开放之前, 中国主张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是结合当时的国情来看, 我国钢铁类金属总量并不富余, 这种政策不但浪费了资源在劣势产业上, 而且会制约优势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严重违反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所以当时我国的进出口规模很小, 无法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在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认清了当时经济的基本现状:劳动力相对丰富, 资本比较稀缺的特点, 调整了对外贸易的战略, 很大程度上矫正了之前扭曲的产业状况。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 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 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 实行“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 这种方式可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 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资源稀缺, 生产技术落后, 但是劳动力充足而且成本低, 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 以此来打开国际贸易的市场。也正是从这时起, 我国对外出口产品开始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并在国际分工中拥有了初级的地位。

二、我国长期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特点及分析

通过利用比较优势理论, 中国有效地利用了自身的一些优势, 比如,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 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加速工业发展, 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带来对外贸易大幅扩张的好处同时, 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

(一) “尴尬”的微笑曲线

分析中国历年来的贸易进出口的结构, 可以发现中国的工业品出口每年都在增加, 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在2003年就超过了90%, 加工贸易约占整个贸易的一半, 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的工业能力特别是制造业的能力十分突出, 所以有一段时间许多专家学者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的最初含义是指某个国家的生产结果是向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制造品。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 也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能力。但是, 之后世界工厂根据不同国家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而又被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它主要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而又丰富的劳动力优势, 并以此来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与生产, 将本国作为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第二种是以零部件的生产为主的世界工厂, 虽然它仍不能控制整个价值链的核心部分, 但是相比第一种它拥有部分的生产技术。第三种是具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和品牌, 并负责全球的销售网络。这种类型的出口商通过核心技术以及品牌的掌握控制了生产价值链的核心部分。根据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 很少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品牌和大型的制造业跨国公司。所以, 我国长期以来是属于第一种类型的世界工厂, 与其说是“世界工厂”, 不如说是“世界加工厂”。

(二) “Made in China”陷入两难境地

伴随着中国出口产品量的不断扩大, 中国早已成为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Made in China”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21世纪初, 中国企业大多已采用OEM的制造方式来扩展对外贸易, 即只有产品生产在中国, 其他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细化, 许多大型国际制造企业纷纷将生产等附加值比较低的环节外包, 即使利润较低, 在生产环节上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虽然在OEM生产方式下的回报比较低, 但是, 考虑到企业并没有进行品牌投入, 其投入的资本也较少, 故资金的回报率并不是很低。所以, 采取OEM的生产模式无疑是企业在投资选择中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如何在保证GDP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我国国际分工的地位也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 比较优势与分工地位孰轻孰重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通过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已经越来越常见, 而且我国产业内贸易多为与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进行往来, 往往表现为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发达国家则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根据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两个国家存在两个产业, 一个是生产无差异产品的农业产业, 另一个是生产差异产品的制成品产品, 比如布产品。进一步假定布的质量是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连续的不同的质量, 用ρ值表示。其含义表示生产质量为ρ的单位布产品需要一个单位的劳动和ρ单位的资本。故ρ值愈大, 质量愈高, 所需要的资本就越多。所以对于任何质量的布产品, 价格关系式为:

字母下的数字表示两个国家, W表示劳动力的工资, R表示特定资本的报酬。假定W1>W2, 并同时有R1

可得出:ρ'= (W1-W2) / (R2-R1)

这样将两国生产其他质量布的单位成本差异为:

由 (*) 式, 国家2生产的布产品要想有比较优势, 满足C2 (ρ) W2的条件下就要ρ<ρ', 所以, 人力资本禀赋较多的国家在生产质量低于ρ'的布时具有比较优势, 应该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据新俄林模型, 我国应该采取上述出口政策, 即生产并出口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 但是这种贸易模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我国目前仍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 目标是逐步淘汰这些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果不改变出口贸易的模式,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无法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这样对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有不利的影响。此外, 我国现在的比较优势并不持久。按照H-O模型, 我国在煤炭、石油、纺织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 所以应该出口此类商品。我国虽然人口多, 但是劳动生产率并不高, 这种劳动力的资源优势是否绝对显著并不一定, 而且工资报酬低这些特点是否会随经济发展而逐渐减弱也是一个质疑的问题。

三、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

(一) 在OEM中寻找机遇

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现有的优势是为本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一直依赖此优势来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OEM可以成为中国在提高国际分工地位过程中的一块跳板。首先, 中国通过承接国外转移的产业, 可以学习研究国外部分先进产品的制造过程来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此外, 因为品牌具有扩散效应, 所以在OEM生产中, 国外品牌的影响力也可以渗透到中国自主品牌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生产加工的主要企业, 产品的质量是打响自己品牌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虽然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仍以OEM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但是仍可以从中吸取到部分高新技术来弥补本国在此方面的落后与不足。与此同时, 还要高度重视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 让“made in China”也成为一种“品牌”的保证, 这也正是在2009年中国政府斥巨资在美国CNN等各大电视台宣传“中国制造”的原因之一。

(二) 挑起“微笑曲线”左弧——“软件”与“硬件”同样重要

正如前文所述, 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处于“微笑曲线”左端的企业借以获得高额利润的依据。正是由于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投入低, 技术创新能力不高, 致使我国许多行业的关键核心部分依赖于外国, 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跨国公司的“打工仔”。所以, 在提高我国在产业价值链地位过程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从边缘化技术向核心技术发展。历史表明, 也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经济危机中才能独善其身。在进行技术自主研发的过程中, “软件”与“硬件”同样重要。所谓“硬件”, 就是以供研究的设备、实验室等客观环境。所谓“软件”, 就是指人力资本, 宏观制度, 信息等。根据新生产要素贸易理论, 以上这些新要素对贸易分工格局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先,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创新成果是在科研人员的素质水平上产生的, 人才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创新水平。所以我国应该增加教育的投入, 政府除了要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还要提供再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投资以克服知识壁垒。在进一步增加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 也要保障在前沿性基础研究中的必要投入, 以培养和保存必要的学习跟踪能力, 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此外, 在宏观调控方面, 国家应该大力推进并鼓励自主创新, 加大对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持, 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第三,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市场信息把握的多少往往会左右企业的生产决策, 甚至影响企业的命运。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源, 可以和有形资产结合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的国际贸易中,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集中于商情战, 所以可以通过及时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提高我国的比较优势, 从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

(三) 利用产业转移打开对外贸易新领域

产业转移是把本国已经没有优势的产业向国外或其他地区转出, 把本国拥有优势的产业转入的经济活动。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存在, 发达国家便通过国际贸易等方式将本国处于衰退期的产业向外转移。此外,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 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制造业, 但是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 服务业会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统计数据表明, 在发达国家中, 服务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已经超过70%。在中国, 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 已经比较成熟。我国的第三产业虽在近年来也有飞速的发展, 但是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被概括为“三高”, 即高人力资本含量, 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增加值。现代服务业也是发达国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 可以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注入资金并给服务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技术来源。这样;不但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领域,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还推动了我国产业链向“微笑曲线”右端延伸, 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四、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用外资和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突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 开始在更广的领域内融入世界经济, 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产品内国际分工参与垂直专门化程度是衡量一国国家分工地位的重要指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利用Hummels等学者提出的I-O模型方法, 测量了中国总出口中垂直专门化比重 (即中国出口品中来自国内生产的价值与来自别国提供的价值的相对价值比重) , 如下表:

数据来源: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资料来源:《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

从上表来看, 在中国的总出口中, 垂直专门化程度已经从1992年的14.2%增加到2003年的21.8%, 垂直一体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在12年的垂直一体化程度上升幅度与OECD国家20年左右时间的垂直专门化程度上升幅度相当。说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而且速度较快。

此外,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并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转变, 逐步参与国际高端产业分工。据统计资料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口贸易在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 实现了出口商品产品结构的显著升级。如下表:

注:用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表示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8) 计算得出

从上表可知, 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在逐年发生变化, 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逐年下降, 以机械、化妆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在逐年上升。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 一国的生产力水平与其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是息息相关的。而根据经济增长理论, 提高生产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技术的进步与资本要素的积累。我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国, 这一比较优势已经帮助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并占有了一定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由中前期到中后期的过渡、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 产业技术集约化趋势会愈加明显,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将进一步升级, 这有助于我国在更多的产业领域中以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此外, 在工业化后期, 服务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我国的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将仍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成为又一支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幼文, 黄仁伟.2008中国国际地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201.

[2]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7.

[3]黄兆银, 王峰.全球竞争中的“中国制造”[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100.

[4]陈继勇, 周茂荣.中国对外开放与国际竞争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95.

[5]金芳.全球化经营与当代国际分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82.

[6]赵春明.国际贸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12.

[7]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44.

[8]王长胜.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 (2009)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52.

从国际分工看全球战略 篇8

一、中国在世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但是何谓世界工厂呢, 所谓“世界工厂”, 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制造业中的大批企业和众多相关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 应该在重要的产业领域里拥有一个企业群, 其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能成为世界的排头兵, 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的份额, 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被视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在对外贸易结构上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 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 其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 而且显示着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 表现为占有世界中高端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在世界贸易史上, 英国、美国和日本都有过世界工厂的经历,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 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 把世界工业产品的1/3-1/2和世界贸易额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20世纪初, 美国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 绕过某些传统的发展阶段, 实现了跳跃式的增长, 在新兴工业部门, 如电器制造业、汽车、化学工业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 日本迅速崛起, 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韵领导地位, 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 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

同样被称为世界工厂, 但是中国依靠的却不是核心竞争优势, 凡是在国际分工的过程中, 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的国家, 都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在日本被称为是世界工厂的年代, 日本制造业具备着全世界所不及的核心制造能力, 汽车行业、电子行业和加工业都是世界认可的。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击败美国企业的主导力量。即使是在全球的围堵之下, 日本的经济衰败的今天, 其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和企业品牌的水平也是其他的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今天在世界国际分工当中, 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我们享有着世界工厂的美誉, 我们的制造业产品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的产品和当年的日本一样, 都是行销全世界, 但是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大多还停留在芭比娃娃的水平上, 缺乏核心优势, 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依靠的是只是低廉的价格优势, 而且利润大部分被外商所得, 中国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绝大多数制造产品都出至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 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从1980年至今为止, 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始终是不断增长的, 贸易顺差也在持续增大, 制造业产品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大, 但是在同时, 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却在不断减小,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 我们今天状况一点也不比日本乐观, 利润空间持续降低, 放看望去, 我们今天的制造企业能够生产的都是低端产品, 高端产品的出口大部分都是国外企业在华投资所垄断。国内企业还大多集中在低技术部门, 尤其是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 高新技术产品还严重缺乏竞争力, 并不具备当年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绝对核心竞争优势, 不具备科学技术优势, 产业结构优势和管理经营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低廉的成本优势, 我们实际上的国际分工地位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加工厂”, 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贸易转移的被动接受者, 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这导致了我国的企业的实际利润低下, 产业结构升级困难, 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并且在对外贸易当中面临着巨大的贸易摩擦。

在当前的我们优势和劣势并存, 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情况下, 如何利用我们在国际分工当中的优势, 规避劣势, 规划中国的全球战略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二、发达国家的大国崛起之路

英美日在世界上都曾经作为世界工厂而存在, 都曾经利用世界工厂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了自己的大国崛起之路, 纵观英美日的大国崛起发展, 都是利用国际分工当中的特殊地位, 发展出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企业, 其制造能力领先于全球先进水平。

1、英国的全球崛起之路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 英国的崛起与其全球战略是分不开的, 早期, 英国依靠国内的工业制造能力的巨大优势, 迅速地建立起一直现代化的强大海上军事力量。而后在坚船巨炮之下, 英国率先开启了全球贸易扩张之路, 英国能够横行世界三百年, 并且至今为止在制造业高端技术被德国取代的情况下, 还能够成为世界强国, 这和英国的国际分工和全球战略是分不开的。

英国曾经一度是世界工厂, 英国曾经在工业制造业、国际贸易、海运和世界金融方面都占据站垄断的地位, 英国为各国提供了工业制成品, 又从各国进口原料, 通过这种全球性的采购和生产的战略来实现自己的崛起。英国的全球战略简单来说, 就是从世界各地获得廉价的原材料, 然后依靠海运的巨大优势, 利用国内的先进工业技术, 再将高价的工业品远销国际。

2、美国的全球崛起之路

美国的崛起和英国不同, 也和中国比较类似, 美国的崛起并不是依靠战争, 而是依靠的国内强大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 通过贸易来实现崛起。冷战结束以后, 美国开始执行其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从酝酿到发展, 从孤立政策到文化输出, 使之成为了当今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

事实上, 直到今天, 美国也没有丧失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美国从19世纪开始, 依靠自身的国内地理和资源优势, 从英国引入工业技术开始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 南北战争以后, 美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 以卡内基、洛克菲勒、摩根为代表的垄断资本家对于美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的美国, 是世界制造业的基地, 信息革命之后, 美国又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中心, 和创新中心, 世界上的王牌企业都把总部迁徙到美国, 或者在美国投资办厂。

美国的全球战略依靠的是自己的超级大国的自身优势, 起步时利用的是国内的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自由企业的进去精神, 依靠国内强大的工业基础、制造能力和创新, 特别是依靠国内名牌企业的影响力扩张全球。

3、日本的全球崛起之路

日本资源匮乏, 国土狭小, 生存环境恶劣, 也决定了日本必须实行一条全球发展的战略, 才能够有所出路。日本的全球发展战略依靠的技术上的引进和创新, 自身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产品的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迅速地占据了大半个全球市场。

日本企业积极在海外投资, 虽然本土资源匮乏, 但是在海外日本企业能够拿到大量的资源, 日本依靠自身的技术、企业文化和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市场进行布局, 即使是受到日元升值的影响, 但是至今为止, 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衰退, 在全球市场上还保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三、结论:中国应该如何利用国际分工来进行全球战略的选择

当前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世界价值产业链的低端, 是世界制造业的加工厂, 企业的全球战略和全球布局是一个国家自身强大的竞争能力的表现。当前中国在全球市场国际分工当中的位置是为高端企业来进行代工, 不具备的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中国很少有自己的国际上的名牌企业, 但是“中国制造”这一最大的品牌已经在海外有着享誉力。

当前,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贸易顺差持续增大, 企业的知名度和海外的扩张步伐也在增大, 这个时候是进行全球战略选择的最佳时期, 我们的企业缺乏的是先进的技术, 创新的精神, 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我们具备着的优势又是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所没有的, 我们具备着强大的资本, 国内市场能够提供一定的需求, 保障企业基本的生存和维持企业的发展, 企业具备着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中国制造有着广泛的客户链条和群体。国内的环境和政策, 以及国际上的环境和发达国家的自顾不暇的被动局面都决定了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资金、劳动力和上下游客户的优势来进行全球扩张。

因此, 中国应该利用当前自身世界工厂的地位, 迅速选择全球战略, 应该在充分发挥当前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利用资本并购, 海外投资等方式来大面积地引入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模式, 企业要立足于全球的视角, 进行企业文化上的创新, 通过当前合作的这些企业客户的关系, 把握当前的这一有利时机, 来快速地完成全球扩张之路。

摘要:作为一个大国, 其全球战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而国际分工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全球战略。中国当前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举足轻重, 而且与日俱增, 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中国已经置身于全球市场当中, 全球战略的制定已经是迫在眉睫, 箭在弦上的事情, 这关系到中国未来能够从本土走出去, 关系到中国能否把握当前的经济增长机遇, 实现自身的转变和发展。而中国的目前的情况是, 处于全球价值产业链的低端, 我们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誉, 而这恰恰反映了中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当前的国际分工之下, 打造我国的全球发展战略, 是当前我国必须要做的任务, 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情况, 对于该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际分工,世界工厂,竞争力,全球战略

参考文献

[1]萧深.世界经济转型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王英辉.国际融资与资本运作[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4

谈企业推行分工序经营承包 篇9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 它已成为当前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形式,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是要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这一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它要求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市场体系完善, 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而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让企业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迈进。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正是为了实现企业改革的目标应运而生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灵魂和生命就在于两权分离, 把经营权交给企业, 由企业承包经营者依法自主经营, 使企业有较大的活力。企业利用承包经营理念实行的内部经营承包, 不但可以实现经营承包带来的效益, 同时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成本, 推动企业进步, 调动起人力资源效益, 使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一、通过实行分工序的经营承包, 强化责任制考核的价值导向, 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完成公司效益指标

承包经营是以效益为中心, 全面推行经营承包管理, 主体及辅助单位均以模拟利润和经营收入作为基本评价内容, 对工资总额进行承包。各经营承包单位之间模拟独立公司, 整体生产过程体现为产品价值在各环节间流动。各工序的产品成本比照公司制定的产品成本标准及售价计算出相应的产品利润。工序间模拟市场化运作, 利用模拟价格交易, 对各工序的产品进行成本效益的考核, 推进公司管理逐步的与市场化接轨。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 根据企业各工序特性, 划小核算单位, 突出步骤的创新、创效。各工序之间均模拟市场化运作, 以收入和利润作为基本评价内容, 通过各工序的创效, 充分挖掘企业的最大潜能。

二、工序经营承包的考核数据以市场为标准, 向同行业先进水平看齐, 大力挖潜降本增效

成本是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中可控因素较多。抓成本就等同于抓效益。产品的竞争是与市场同行企业的竞争。在成本控制中, 不能仅满足于自身取得的进步, 降成本就必须用市场的标准, 同行业的标准和竞争对手比。向同行业先进水平看齐, 增强由原料到产成品的全局成本管理意识和全过程控制的降成本理念。对于企业模拟市场用于考核收入及利润指标的标准价格的制定, 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或行业标准成本加成的方式来核定。通过行业的标准可以充分发挥各道工序的对标挖潜的能力, 将成本降到最低, 将工艺设计到最优, 将行业水准推到最前沿。利用行业水准规范企业成本指标, 有利于企业的降本增效, 有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

三、分工序的承包经营是全过程落实和激励创效措施、激发全员创效热情, 营造“每个过程都增值”、“每个人都创效”的浓厚氛围

经营承包落实的最终效果是将经营的指标全部分解下去, 通过完成分解的工作任务指标实现企业的创效功能。各承包主体根据营业收入和利润指标, 分别核定出各工序的营业额和利润目标, 并将每月完成情况与各工序指标考核结果相挂钩进行工资分配。就主体车间而言, 可以冶炼—轧钢—清理三工序和设备保障工序之间依照模拟市场化运作, 明确上下工序之间是市场与用户的关系, 生产工序和设备工序模拟设备外包维检的承包方式, 分层次进行经营承包管理。所有承包单位之间按照模拟市场模式运作。通过分工序的将承包经营指标分解下去, 可以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同时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各工序承包经营者的工作业绩。

四、推进分工序经营承包, 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 增强员工主动经营意识、提高创效积极性

经营成包的思维方式是在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下, 将指标分解到各单位, 单位根据各工序特点, 将指标向下分解, 最后将公司的效益目标分解到各工序的操作人员, 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价值。在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 也完成了企业的创效指标, 实现了个人的利益。承包经营是以模拟市场独立运营为前提, 各工序承包工资总额, 在创效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提成, 在人员固定的情况下, 有利于推进工作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全员参与企业的生产运行。

五、通过推进工序经营承包, 有利于解决困扰企业的用人机制

经营承包实行的是对工资总额的承包, 经营承包的是效益, 与参与劳动的人数没有直接关系。通过经营承包赋予承包单位和承包人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和生产经营权。各承包人有权提出本承包主体的用工方案, 同时对于有些工序、设备的承包人也可以在社会上公开招聘, 形成竞争机制, 实行增人不增工资, 减人不减工资的灵活用工制度。这从机制上解决了国有企业的用工问题。工序承包经营前, 利用绩效指标考核, 对各单位的考核指标对应人均工资。各生产单位用人都有积极性, 减人却千难万难, 企业的用工人数不断的攀升, 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工序经营承包的管理模式考核的是创效情况, 使得各用人单位十分珍惜用人, 且能主动的挖掘现有人力成本的潜力。通过经营承包考核管理, 推动员工观念转变, 解决了企业的用人压力。

六、实行工序经营承包是加快企业打造利润中心进程的需要

利润中心指既对成本承担责任, 又对收入和利润承担责任的企业所属单位。由于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和费用, 所以利润中心实际上是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这类责任中心往往处于企业中较高的层次, 一般指有产品或劳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部门, 能通过生产经营决策, 对本单位的盈利施加影响, 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如分厂、分公司。利润中心的权利和责任都大于成本中心。分工序承包, 通过模拟市场独立经营, 将可承包的单位实现了最小化, 每一工作环节的成本、费用、收入均在各承包者的掌控之中。通过各工序效益指标的完成, 实现了企业的整体效益。最终实现企业效益增加、员工收入提高的共赢目标。

上一篇:生活化英语教学下一篇:高速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