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2024-05-25

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共6篇)

篇1: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雷委办发〔2017〕4号中共雷波县委办公室

雷波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各省州属驻县单位:

《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中共雷波县委办公室

雷波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月20日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筑牢我县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根据《凉山州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各级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一)各级党委环境保护工作职责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加强环境保护部门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投入保障机制。3.完善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追究。

(二)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职责1.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和实施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健全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环境保护制度。2.严格执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噪声和核与辐射等环境污染防治,维护环境安全。3.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4.对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自然遗迹等予以保护,依法清理整顿各类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5.协调解决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6.组织有关部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管,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组织整改重大环境问题,依法取缔或关闭严重环境违法企业。7.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污染公害监测预警机制,对本行政区域内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组织指导。8.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9.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财政投入,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政策。10.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共享平台。1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建立监督平台,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12.加强农村牧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13.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科学制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落实园区规划环境保护评价,完善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14.推动清洁能源生产使用。15.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

二、党委职能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一)组织部门工作职责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实绩考核评价制度,全面考核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情况。2.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3.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和环境保护部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各项配套制度,抓好《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的贯彻落实。4.加强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使用,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二)宣传部门工作职责1.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2.将城市绿化、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土地资源管理等指标纳入四川省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三)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工作职责1.协调推进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有关工作。2.研究提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职能配置和调整意见,科学核定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编制。

三、政府职能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一)环境保护部门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向党委、政府报告有关部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情况。2.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编制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参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拟订生态保护规划,指导监督自然保护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定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规划。3.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健全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三同时”、排污收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减排、区域限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4.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监督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的部门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对各类环境保护责任主体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情况进行监督。建立环境问题台账。6.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制定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环境监测点位设置,组织实施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统一发布环境监测信息。7.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污染源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8.编制和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环境污染隐患排查,依法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污染纠纷。9.参与制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10.组织指导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11.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制度。12.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开展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交流。13.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14.编制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发布重大环境事件处置情况信息,指导并监督重点污染企业公开环境信息。15.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发改和经信部门工作职责l.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2.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政策。3.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促进清洁生产,推广清洁能源。4.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5.会同有关部门争取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资金,拓宽环境保护等融资渠道。6.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改革,完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7.加强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工作,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8.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计划。9.监督工业企业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组织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三)教科部门工作职责l.组织指导各类学校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国土资源保护等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2.配合有关部门在发生环境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师生安全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3.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4.加强环境保护专项科研经费投入,为我县环境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四)公安部门工作职责1.依法侦办涉嫌环境刑事犯罪案件和因环境违法需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治安管理案件。2.加强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管理,严格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3.依法对机动车噪声和广场、公园、街道、家庭室内产生的干扰居名生活的噪声污染进行行政处罚,对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或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的行为,以及城镇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排放的偶发性噪声进行监督管理。4.负责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监督管理。5.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交通事故、火灾、爆炸和危险品泄漏等各类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制定并组织实施重污染天气机动车限行应急方案。

(五)监察部门工作职责1.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和负有环境保护责任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违纪违法、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检举或举报。2.对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问责。3.参与环境污染事件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环境问题行政责任,并对责任追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民政部门工作职责1.依法加强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登记管理。2.参与涉及环境公害事件的社会救助救济。

(七)司法行政部门工作职责1.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内容。2.依法加强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司法鉴定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事务的规范管理,加强涉及环境保护纠纷的人民调解。

(八)财政部门工作职责1.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统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经费的预算安排,加大城乡环境污染防治财政投入。2.将网格化环境监管运行年度经费和环境保护部门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环境执法、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经费支出。3.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4.会同相关部门完善生态补偿制度。5.依法加强排污费征收和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推进排污税改革。6.加强对各部门涉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7.吸纳社会资本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

(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职责1.将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情况作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2.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内容。

(十)国土资源部门工作职责1.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编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办理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手续。3.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监督管理,监督企业对因矿山开发造成的土地损毁、地质环境破坏进行治理。4.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共同管理土壤和耕地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会同环境保护、农牧业等部门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

(十一)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部门工作职责1.将环境保护列入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2.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加强对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等环境要素的保护。3.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核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4.对城乡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监管,指导监督重点河流沿岸城镇生活污水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城镇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城镇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5.加快热力管网建设,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推广使用其他供水供热清洁能源。6.负责自来水厂建设管理,监管出水水质安全。7.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绿色建筑。8.做好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焚烧垃圾和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十二)交通运输部门工作职责1.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推进绿色交通建设。2.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组织开展交通专项规划、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办理交通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3.监督交通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加强公路建设工程污染防治。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防治道路扬尘污染。4.指导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组织实施交通干线污染治理。对职责范围内机动车辆环境污染实施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淘汰运营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工作。5.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许可管理及运输工具安全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渗漏、洒漏;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

(十三)水利部门工作职责1.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划定水功能区划,建立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依法审批取水行政许可,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2.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办理水利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3.组织开展地下水保护,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及河道采砂过程中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4.加强水资源、生态环境和涵养水源保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调度中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5.负责防治水土流失。拟定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监测预报并定期公告,负责有关重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实施及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

(十四)农牧业部门工作职责1.制定和实施农牧业生态建设规划,对农畜产品产地安全实行分类管理,指导农牧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指导生态农牧业、循环农牧业发展。2.制定和实施农牧业资源区划,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草原、宜农湿地及农牧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管理。3.加强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耕地、水生野生动植物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农牧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等生产资料,防止和减少农牧业生产资料形成的污染。配合有关部门对农牧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4.指导秸秆禁烧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组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业减排项目,推进农牧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十五)林业部门工作职责1.制定和实施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2.开展森林资源、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动态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平台。3.制定和实施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规划,加强林产品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开展荒漠化和沙化防治。4.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湿地保护工作。拟定湿地保护规划和地方标准,组织实施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等保护管理工作,监督湿地的合理利用。5.负责退耕还林工作,指导国有林场、森利公园和基层林业工作机构建设和管理。负责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6.承担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森林防火工作责任。管理森林公安队伍,指导设计林业生态保护违法案件的查处。指导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7.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林业绿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对外合作交流,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宣传教育,推动林业生态保护公益诉讼。8.负责林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林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相关工作。(十六)商务投资部门工作职责1.严把吸收外商投资的环境保护准入关口。2.推进流通领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3.负责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行业管理工作,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十七)文广体育旅游部门工作职责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文学艺术创作、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2.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环境管理,防治噪声等污染。3.协调媒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发布环境保护公益广告。4.指导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5.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指导媒体加强正面舆论引导,依法查处利用环境问题恶意炒作和新闻敲诈等违法行为。6.编制旅游专项规划,在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建设及运行中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7.在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八)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工作职责1.加强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2.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查处医疗机构环境违法行为。3.指导监督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应用核与辐射设施设备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和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4.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以及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基准研究,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5.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伤亡人员救助和相关疾病预防工作。(十九)审计部门工作职责1.加强对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2.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二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工作职责1.指导督促监管企业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措施,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并与监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挂钩。2.指导督促监管企业自觉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环境执法。组织指导监管企业做好环境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二十一)税务部门工作职责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有利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二十二)食药工商质监部门工作职责1.对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吊销环境行政许可的企业,依法办理变更、注销和吊销营业执照。2.严格实行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监管。加强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依法采集公开的环境信用信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3.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4.负责建立完善成品油检测和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对成品油生产环节质量监督抽查及风险监测。5.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资格许可,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督管理工作。6.负责环境监测设备、仪器、仪表及环境保护自动监控设施设备等的计量检定、校准及测试工作,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质量实施监督。7.积极推动低碳产品认证、绿色产品体系建设。8.依法查处生产、销售明令淘汰或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等违法行为。9.指导督促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回收销毁过程中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防止环境污染。10.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理行为。11.依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在审批食品经营许可(餐饮)时审验申请主体的环境保护相关材料。(二十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作职责l.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2.监督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查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3.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4.加强非煤矿山(含采石场)、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推进尾砂、尾矿库安全整治。(二十四)统计部门工作职责1.将环境保护有关统计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并定期公布。2.依法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统计。3.依照统计法律法规,及时提供数据,支持有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减排核算、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4.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二十五)马湖管理局工作职责依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切实履行对景区范围内的日常环境保护职责。(二十六)工业园区办工作职责负责监督和指导工业园区内各工业企业主落实好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维护工业园区内环境安全。(二十七)嘛咪泽自然保护区工作职责依据《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对县境内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和监管。(二十八)政府法制办工作职责1.加强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按照法定程序适时审查修改相关法规或规章草案。2.对有关部门报送政府审议的规范性文件中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3.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的监督检查,依法办理涉及环境保护的行政复议案件。(二十九)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工作职责支持保险经营机构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督促保险经营机构认真履行保险合同。(三十)地震部门工作职责1.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需要。2.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地震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等的监测,避免对土壤、水环境等造成污染。(三十一)气象部门工作职责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及时提供重大环境事件气象信息,制定气象干预应对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三十二)金融部门工作职责1.推进绿色信贷,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机制。2.落实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鼓励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三十三)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工作职责1.组织开展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自评估工作。2.推进绿色信贷,建立企业融资贷款“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四、审判、检察机关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一)审判机关工作职责1.有效发挥刑法威慑作用,依法严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后果的投放危险物质犯罪、重大安全事故犯罪,严厉打击严重污染环境、走私废物等污染、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严厉惩治环境监管失职犯罪。2.加大环境权益保护力度,畅通司法救济渠道,妥善审理涉及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纠纷、高度危险环境责任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依法及时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积极稳妥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审理。3.促进环境资源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审理涉环境保护的行政案件、行政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等。4.积极推动建立与环境资源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协调机制,围绕审判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推动环境保护,完善环境资源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二)检察机关工作职责1.加强对涉嫌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依法对环境公益案件提起诉讼。2.加强环境领域民事、行政案件检察监督,促进规范执行和公正司法。3.查办环境保护领域涉嫌职务犯罪行为。

五、工作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对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行业领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负相应领导责任。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合力。法律法规、政策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职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2: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分工方案的通知

穗府办函〔2012〕54号

印发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国土房管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通知》(粤府〔2011〕92号)和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1〕67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分工方案。

一、加强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

(一)调查评价。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开展白云区太和镇,花都区梯面镇,从化市鳌头镇、温泉镇、吕田镇、良口镇,增城市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等9个山区重点镇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着力提高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的调查工作程度。(市国土房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山洪、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调查成果综合汇总工作,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评价和成果上报;市水务局负责组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二)重点勘查。对威胁100人以上人口和饮用水源地以及隐蔽性强、地质条件复杂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组织力量进行详细勘查,查明灾害成因、危害程度,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逐点制订落实监测防治措施。(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协调重大隐患点勘查,指导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制订落实重大隐患点监测防治措施)

(三)动态巡查。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度,组织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经常性的巡回检查,对重点防治区域每年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并将排查结果及防灾责任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布。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导,对区(县级市)难以确定的隐患点,要及时组织专业部门或专家进行现场核查确认。(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市国土房管局、水务局等督促指导)

文章由裤子(http:///blog/)收集

二、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一)完善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构建全市国土房管、气象、水务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完善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在实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对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易发区,加密部署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设备,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各级国土房管、气象、水务部门负责建立监测预报会商、信息共享和预警联动机制,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二)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进一步完善全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重点加强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紧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注重预警信息的有效性,加强应急职守,及时向群众通报灾害预警信息。(市应急办、国土房管局、水务局、气象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科技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各区(县级市)、镇两级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引导、鼓励基层社区、村组成立地质灾害联防联控互助组织。对群测群防员给予适当经费补贴,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群测群防员的防灾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市国土房管局、水务局、民政局、气象局等部门负责指导各地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制订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开展群测群防员防灾技能培训)

三、规避灾害风险

(一)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在工程建设中切实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市国土房管局、建委、交委、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气象局、地铁总公司、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广铁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监管,开展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市环保局、国土房管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和园林局、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各项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加强对规划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和布局,切实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市规划局、发展改革委、建委、交委、国土房管局、水务局、环保局、林业和园林局、气象局、地铁总公司、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广铁集团等分别负责)

(二)快速组织临灾避险。对出现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组织制定防灾避险方案,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信号、疏散路线和临时安置场所等。遇台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及地震灾害发生时,要组织力量严密监测隐患发展变化,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基层群测群防组织要迅速启动防灾避险方案,及时有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在安排临时转移群众返回原址居住前,要对灾害隐患进行安全评估,落实监测预警等防范措施。(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市国土房管局、建委、水务局、民政局等指导)

(三)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各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市国土房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民政局、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等予以支持、指导)

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科学开展工程治理。对暂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尽快组织开展工程治理。各级国土房管、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治理项目的支持和指导监督,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市国土房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支持、指导和监督)

(二)加强重要设施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对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输供电输(油)气等重要设施及军事设施周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安全。(根据项目性质,分别由市交委、水务局、建委、交投集团、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广铁集团、广州供电局、广州警备区等牵头会同工程、设施所在地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市国土房管局指导监督)

(三)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各区(县级市)要组织国土房管、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水利、农业、林业、安监、气象等相关部门,统筹各方资源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水土保持、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整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采石场排土场隐患治理、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水平。要编制实施相关规划,合理安排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市国土房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环保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和园林局、安全监管局、气象局等负责)

(四)建立健全地面塌陷、地面沉降防控机制。建立完善相关部门和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防控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共同责任制。在开展全市调查的基础上,划定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易发区、危险区,在荔湾区桥中街、白云区金沙街、石井街、花都区赤坭镇、从化市良口镇、鳌头镇、增城市派潭镇等岩溶塌陷易发区域,海珠区、番禺区及南沙区等软土沉降易发区域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强化防护措施。(市国土房管局,相关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分别负责)

严格审批程序,防止矿产开采、地下水抽采和其他地下工程建设以及地下空间使用不当等引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灾害。(市发展改革委、国土房管局、建委、交委、水务局、规划局等负责完善相关审批程序,制订、完善有关规范标准和技术规程)

五、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一)提高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严密、科学的应急工作流程。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储备,各区(县级市)每年至少定期组织1次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有关部门、广大人民群众协调联动和应急

处置能力。(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市应急办、财政局、国土房管局、水务局、民政局等支持、指导)

(二)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易发区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支持推进乡、村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建设。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每年汛期前至少组织1次应急避险演练,加强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回检查,对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隐患点,要安排专人盯守巡查,及时报告险情,落实搬迁避让措施。(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市国土房管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支持、指导)

(三)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加强综合协调,快速高效做好人员搜救、灾情调查、险情分析,次生灾害防范等应急处置工作,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医疗和心理救助,全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

六、健全保障机制

(一)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研究制订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完善我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规程。(市国土房管局负责起草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牵头制订相关规范标准,完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程,市法制办负责审核)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配备相关人员,落实人员经费,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市国土房管局、财政局给予支持、加强指导)

(三)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市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全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勘查、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应急处置,支持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科普宣传和培训工作。(市财政局、国土房管局负责)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根据本地实际,增加安排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同时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专用。探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复杂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灾害风险分析、灾害监测与治理技术、区域稳定性对地质灾害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积极采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卫星通信、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手段,探索运用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的精度和效率。鼓励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指挥、救援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制,推广应用生命探测、大型挖掘起重破障、物探钻探及大功率水泵等先进适用装备,提高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国土房管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技术装备研制应用以及对外国际交流合作。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也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五)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和培训教育。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开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基层组织负责人和骨干群众参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和技能演习,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区(县级市)、街道(镇)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本辖区地质灾害情况,切实增强灾害防治及抢险救援指挥能力。(各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加强宣传普及和培训。市国土房管局负责指导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市教育局负责将地质灾害知识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中小学学生防灾演练)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区(县级市)、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建立完善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实到位。地质灾害易发区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区(县级市)、街道(镇)分管领导及主管部门负责人任职等谈话的重要内容,督促检查防灾责任落实情况。对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中玩忽职守、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负责,市监察局指导)

主题词:城乡建设 地质 灾害 通知

篇3: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市人民政府, 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 现将《进一步加强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10月9日

进一步加强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及其行动计划, 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 (2016-2017年) 》要求, 加强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 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 以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为总目标,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进一步强化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建立健全区域协同治污、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的工作机制, 突出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五大举措, 推进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一体化, 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改善, 打造成为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生态文明和谐区。

二、主要目标

省会城市群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市 (以下简称7市)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到2017年,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35%左右。其中, 济南市细颗粒物 (PM2.5) 年均浓度达到70微克/立方米左右, 淄博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74微克/立方米左右, 泰安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59微克/立方米左右, 莱芜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67微克/立方米左右, 德州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85微克/立方米左右, 聊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85微克/立方米左右, 滨州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65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 省会城市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50%左右。

三、重点措施

(一) 深入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

1. 严控煤炭消费总量。

7市要严格落实省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的通知》 (鲁发改环资[2015]791号) 要求, 明确阶段性和每年度煤炭减量目标, 争取2017年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十三五”能源“双控”工作要求, 到“十三五”末, 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总量水平,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使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多能源供应体系更加完善。

2. 加快散煤综合治理。

7市要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的意见》 (鲁政办发[2016]16号) 要求, 借鉴先进经验, 抓紧出台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方案, 构建洁净型煤、兰炭等清洁煤炭供应体系, 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炉具的使用, 完善散煤替代奖补政策, 加强煤炭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 全力推进散煤综合治理。到2016年年底, 7市至少分别在1-2个县 (市、区) 开展散煤治理试点;到2017年, 7市基本建立市、县煤炭应急储备配送体系及覆盖乡镇的清洁煤供应网络, 并逐步延伸到村, 完成辖区散煤治理。

3. 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

7市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 逐步扩大禁燃区覆盖范围。到2017年, 7市城市建成区全部划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十三五”期间, 有条件的市逐步将禁燃区范围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和重点乡镇 (街道) 驻地。禁燃区内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炉窑、灶等燃烧设施 (除承担民生供暖的大型集中供热机组或锅炉外) , 应于2017年年底前全部改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到2020年, 7市主城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4. 加快燃煤锅炉淘汰 (改造) 。

7市要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回收利用, 大力推进集中供热, 加快替代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 推进电能替代, 加快燃煤锅炉改造。2016年年底前, 7市要完成燃煤锅炉摸底排查, 其中济南市按计划完成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改造;2017年年底前, 7市要完成35蒸吨以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6月底前, 7市要全面完成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城乡结合部和县城驻地全部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5. 全面完成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

按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完善一批”的思路, 7市要在2016年11月底前, 全面完成环保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工作。对逾期未完成清理整顿的项目单位, 一律停止生产。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坚决遏制新出现环保违规项目。

6. 加快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结合生态红线划定和主体功能区划, 7市要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核心控制区、重点控制区、一般控制区”三类区域划分, 实施差别化准入政策和排放标准, 倒逼行业转型升级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7市要制定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计划, 力争2017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搬迁改造任务。其中, 济南市要按照“搬迁一批、改造一批、腾退一批”的工作思路, 推进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淄博市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及周边全部建陶企业的搬迁改造, 实现建陶行业统一制气、统一制粉、统一废弃物处理。

(二) 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1. 加快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根据国家要求, 济南、淄博、德州、聊城、滨州5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道城市, 要先行一步, 在2016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 (除2017年10月前实施改燃关停的外) 超低排放改造;泰安、莱芜2市要加快进度, 在2017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年底前, 力争完成1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省会城市群区域率先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2. 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

结合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以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标杆, 全面实施钢铁行业环保治理提标改造。烧结机机头及竖炉实行烟气脱硫及颗粒物深度治理, 2016年年底前, 钢铁企业烧结机全部完成烟气脱硫和颗粒物深度治理, 到2017年6月底前, 钢铁企业竖炉全部完成烟气脱硫和颗粒物深度治理;对高炉出铁场实行封闭改造, 转炉车间建设三次烟气除尘系统, 省会城市群区域钢铁企业生产废气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 》 (HJ/T189-2006) 一级水平。以2017年1月1日落实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第三时段) 为契机, 7市要组织钢铁、焦化、石化、建材、火电、燃煤锅炉等重点行业和各类炉窑完成二氧化硫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结合产业实际, 以钢铁、焦化、建陶、玻璃、砖瓦、石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为重点, 在建设脱硝示范工程的基础上, 全面配套或改造升级脱硝设施;加强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粉尘治理, 全部配套高效除尘设施, 原材料和产品贮存、输送、装卸等环节采取密闭封闭等抑尘措施。

3. 加强重点时段工业污染控制。

加强工业企业生产调控,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 济南、淄博、德州、聊城、滨州5市水泥、铸造、砖瓦窑行业, 除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等保民生任务的生产线外, 全部停产;对燃煤发电机组 (含自备电厂) 未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限值的, 除承担居民供暖任务的机组外, 全部停产;钢铁行业根据污染排放绩效水平进行排序, 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实行停产;玻璃行业生产燃料全部更换为天然气、集中供应的煤制天然气或电等清洁能源。7市要抓住冬春季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 因地制宜组织制定重点行业冬春季节减排方案, 通过合理调整生产周期、安排集中检修等措施, 减少敏感时期污染物排放。结合重污染天气应对, 组织重点企业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方案, 落实最严格的限排限产停产措施, 进一步降低冬春季节污染物排放对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

4. 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摸底调查, 编制重点行业排放源清单, 2017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加油站、储油库三级油气回收改造, 新建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同步配套建设油气回收设施。要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工业园区, 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防治试点, 探索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研究推广治理技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并在试点的基础上拓展治理范围, 力争到2017年6月底前率先完成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2017年年底前完成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三) 扬尘污染综合整治。

1. 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

7市要严格落实《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248号) , 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控。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 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扬尘污染防治与建筑市场诚信挂钩联动机制, 并将土石方开挖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对不能按照要求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的一律不允许开工。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整治, 2016年年底前规模以上施工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 做到现场围挡、路面硬化、物料苫盖、洒水喷淋、密闭运输和车辆清洗6个百分百, 对不全面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 在建项目一律停工整改, 新建项目一律不予批准;2017年年底前, 土石方工程要全部配备扬尘防治措施, 并安装喷淋设施或配备雾炮。加强渣土运输管理, 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密闭装置和卫星定位系统并确保正常使用, 对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驶的, 一经查处即取消营运资格;严厉打击非法营运渣土车, 一经发现即依法从严处理, 并追究委托处置单位的责任。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实现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的机扫洒水“全覆盖”。以施工工地周边道路和渣土运输路线为重点, 明确保洁责任, 严格监督管理。

2. 强化堆 (料) 场规范化管理。

城市建成区内大型堆 (料) 场、混凝土搅拌站和拌合站, 要全部建成密闭贮存和传送设施;其他堆 (料) 场要配备围挡、覆盖、喷淋等防风抑尘设施。大力推广绿色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 原料装卸、堆放及物料传输等环节全部采取料仓加篷等抑尘措施, 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资质混凝土搅拌站。

3. 强化低空面源污染控制。

以城市建成区及周边为重点, 开展低空面源污染整治, 加强餐饮油烟、秸秆焚烧、露天采矿等综合治理。全面禁止秸秆、枯枝落叶、垃圾等废弃物露天焚烧;2016年年底前城市建成区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安装并使用高效油烟净化设施, 全面取缔露天烧烤, 实现“集中布局、进店经营”;2017年6月底前, 全面关闭城乡结合部露天开采矿山。

4. 加快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加快制定实施生态红线保护制度, 确定最低限度的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 做到生态功能不降低、绿地面积不减少。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 在城市不同功能区之间, 建设绿色生态屏障。规范完善工业企业厂区及周边绿化, 实现生产项目与绿色生态隔离带同步建设。建立裸露土地绿化长效机制, 推进城市公共部位、道路两侧、临时闲置土地等裸露土地绿化。搞好城市周边裸露山体绿化, 加快国土绿化和受损生态环境修复。

(四) 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控。

1. 加强机动车排气监管。

7市要加强机动车排气的污染防治, 严格机动车环保检测。有条件的地区, 建设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系统, 加强对高污染机动车特别是重型柴油车环境监管, 在货运车、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旅游车等车辆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抽测, 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倒逼高污染车辆淘汰。加强环保检验机构监管, 持续开展监督性监测, 严格日常抽检和比对检测, 依法严肃查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推进老旧车淘汰工作。

2. 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7市要如期完成油品升级任务, 从2017年7月1日起, 加油站供应的普通柴油全部达到国Ⅳ标准;从2018年1月1日起, 加油站供应的普通柴油全部达到国Ⅴ标准。切实加强油品监管, 定期开展成品油监管专项检查, 加大对炼化企业和加油站的抽检频次, 实现年度检测全覆盖, 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油品的行为。

3. 建立健全绿色出行体系。

坚持公交先行, 着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智能交通体系完备的城市出行系统。济南市要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加快建设进度;淄博市要尽快启动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 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其他城市也要结合实际, 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长期规划。创新绿色出行模式,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 规划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2020年年底前, 7市基本建成覆盖城区的绿色出行体系。

四、联防联控机制

(一) 完善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7市要按照“定期会商、责任共担、联动执法、共防共治”的思路, 健全完善协同治污、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深化协同治污机制, 针对区域共性污染问题, 协同开展污染治理, 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同步改善;深化联合执法机制, 开展交叉检查和行政边界区域的执法联动, 逐步将检查范围从工业污染治理拓展到油品煤质监管、机动车排气管控、秸秆焚烧等领域;深化应急联动机制, 实行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共享, 统一预警分级, 统一响应措施。针对长时间大范围的重污染过程, 提前预警、区域联动, 共同实施最高一级应急减排措施, 减轻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

(二) 健全省会城市群环境监管机制。

7市要率先建立市、县、乡三级环境监管网格, 并逐步向村级延伸。要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的运行机制, 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单位、到岗位, 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 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全覆盖。要建立基于网格的大气污染源清单, 逐一制定限期治理方案, 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明晰监管和治污责任, 抓好督办落实。要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 加快建立基于网格的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逐步延伸到各县 (市、区) 和重点乡镇, 分清责任, 精准治污。要加强排污许可证监管, 组织对7市火电企业及济南、淄博、德州、聊城、滨州5市钢铁、水泥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 并严格依证管理。要严格“高架源”环境管理, 济南、淄博、德州、聊城、滨州5市所有“高架源”企业排放烟囱安装在线监测并实现四级联网, 排放信息向社会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三) 深化重污染天气应急体系。

7市要按照要求及时组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 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统一预警及响应级别, 统一应急减排措施。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做好重污染天气过程的趋势研究和潜势分析, 切实提高预报预警信息的准确性。编制发布辖区内重点行业和“高架源”限排限产停产企业清单, 组织相关企业制定应急响应减排方案, 将减排措施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工艺、具体设备和具体人员。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台账管理和备案督查制度,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的督导检查, 严格落实工业企业限排限产停产、城市扬尘污染综合防控、机动车限行等应急减排措施, 及时开展应急效果评估, 不断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和水平。

五、保障体系

(一) 加强组织领导。

7市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关于党委、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分工, 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环保责任。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落实治污责任, 定期开展工作督导和专项检查, 及时进行总结评估。7市要结合《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二期行动计划 (2016-2017年) 》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 层层分解治污任务。省政府将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省级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 对工作进展缓慢、环境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的进行预警通报、区域限批和行政约谈, 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导致未完成重点任务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严肃问责。

(二) 完善政策保障。

强化行政调控, 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污染行业搬迁改造、重点行业错峰生产等方面, 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 严格措施落实。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治污减排, 对挥发性有机物开征排污费, 对超低排放和错峰生产企业实行差别化排污费征收, 落实峰谷电价、阶梯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政策, 落实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环保电价加价、增加发电小时数、政府收购排污权等激励政策, 研究制定散煤治理、电能替代等奖补政策。加大对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支持力度, 对绿动力提升工程、超低排放等重点领域进行倾斜, 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资金支持。引导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推行政府与社会合作 (PPP) 模式。

(三) 完善多元共治体系。

篇4: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规定,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制定了《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农业部

2014年6月9日

附件

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是中央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方向。

第三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补助的区域范围:

(一)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的省份,具体范围由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国家政策确定。

(二)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省份,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5省和农业部直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牧区半牧区县(场),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四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的支出内容:

(一)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所需的耕地污染与产品监测、土壤改良培肥剂(料)、专用肥料、秸杆腐熟剂、接种根瘤菌、绿肥种子,种植结构调整所需的作物新品种、耕种条件改变、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期间农民收益损失补助等;

(二)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所需的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绩效奖励、牧草良种补贴,飞播种草补助等;

(三)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所需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渔民减船转产补助等;

(四)畜禽粪污综合处理所需的主体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补助等;

(五)与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相关的其他支出。

第五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不得用于以下支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建造楼堂馆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以及与农业资源生态保护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第四条第(二)项中草原禁牧补助的中央财政测算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6元,草畜平衡奖励补助的中央财政测算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1.5元,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标准为每年每户500元,牧草良种补贴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10元。

省级财政和农牧部门可结合本地草原载畜能力、牧民承包草场面积、人口数量、牧民收入构成等情况,按照“对象明确、补助合理、发放准确、符合实际”的原则,在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额度内,制定对牧民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具体发放标准。对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实行资金额度封顶和保底发放的,不得留有资金缺口。

第七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实行因素法分配。不同支持方向的具体分配因素和权重在资金分配建议中确定。

农业部根据政策确定的实施范围,耕地、草原、渔业等资源状况和畜牧业发展情况提出保护与治理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并结合绩效评价情况提出资金分配建议。财政部结合预算资金安排等情况,对农业部提出的资金分配建议审核后安排分配资金。

第八条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90日内,中央财政应将农业资源保护资金按支持方向下达到省级财政。草原绩效奖励资金应于9月底完成评价工作后及时下达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补助对象所属预算级次安排资金。安排给农业部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资金,列入其年度预算。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快资金下达,督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形成结余的资金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资金规模,确定资金分配方案。省级财政部门应将资金安排分配结果报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备案。

第十条 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可制定实施指导意见或工作通知,明确项目管理实施中的具体要求。

省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施指导意见或工作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指导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对农(牧)民补助的资金应经7天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发放。发放方式应按照便民高效、资金安全的原则,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接发放给农(牧)民。

第十二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实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并作为资金分配的因素之一。

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需要按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绩效评价。各省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加强资金管理、监督检查,总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第十四条 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任务的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并接受财政、农业、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应专款专用,对任何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可制定资金管理细则,并报财政部、农业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各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本办法所称农业部门是指农业、畜牧、渔业、农垦等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解释。

篇5: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

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国办函〔2010〕121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各司其职,狠抓落实。要将《分工方案》中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抓紧制定具体措施;同一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及时汇总进展情况,其他部门要主动协作。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要将各项工作年度完成情况汇总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将对重点工作适时开展督促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

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一、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

篇6:关于印发雷波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

***环境保护局

关于印发改善环境质量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环境保护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环境保护局改善环境质量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环境保护局改善环境

质量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全市质量振兴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环保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环境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责任、提高质量水平,根据《***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振兴的实施意见》(*政发„2010‟123号),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态建设、现

代农业、通道经济的战略重点,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促

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着力提高环境质量,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

越。

二、总体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强制性环境保护标准,确保完成年

度目标责任各项任务,全面实现市政府下达的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目标,确

保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及区域环境安全。市政府所在地城市

空气环境质量II级(优良)以上的天数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全市地表水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城

区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稳定控制在国家标

准以内;进一步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确保不发生重

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及生态破坏事件;生态环境、农村环

境保护得到不断加强。

三、主要任务

(一)按照《***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振兴的实施意

见》(**政发„2010‟123号)文件要求,将质量振兴纳入

本部门目标管理,全面启动质量振兴工作,成立工作机构,确定工作人员,制定《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和《考核

细则》;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

市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和阶段性总结及年度

工作总结。

(二)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强制性环境保护标准,加强

重点污染源的专项整治、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以

及危险废弃物处置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努力实现全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环

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自然生态功能的基本恢复。

(三)下达2011年全市污染减排计划,继续采取月调度、季考核和年终评价方式,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的督查力度,抓好重点企业二氧化硫和废水治理工程,全面完成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减排削减指标

和市政府下达的2011年污染减排计划项目;实现城市污水

处理厂排放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率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

(四)加强污染防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年内实现市

政府所在地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0.15mg/m,二氧化硫年

平均值≤0.06mg/m,空气自动监测站每月联网率不低于80%,空气质量优良天气达到9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饮用

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

„dB(A)‟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dB(A)‟以

内。

(五)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重点区域、典型案

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查力度,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

源地安全、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等突3

3出问题,切实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事件

及核与辐射安全事件,杜绝发生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市环保

局成立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的统

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以及检查考核工作。各县(区)

要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具体方案,完善环保工作绩效评价考

核办法,把环保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

和责任人。对工作中推诿扯皮、延误懈怠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二)强化政策引导,切实推进环境改善工作。配合有

关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实施质量振兴的财政、税收、信

贷、技改、土地、水电资源调配等政策措施,在环保职责范

围内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从建设生态张掖、发展绿洲经济

角度,积极引导企业向高起点、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在企业推行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产品质

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

(三)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提升环保队伍素质。各县区

环境保护局、市局机关各科室(单位)要加强环保人才队伍

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环保新理念、新原理、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环境保护

水平。组织好全省环境监察、监测大比武各项工作,认真开

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早谋划、早准备、早开展,确

保取得优异成绩。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改善环境良好氛围。充分发

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在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中的重要作用。要适时发布环

境质量监测结果、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环境质量安全预警等

信息,形成人人重视环境质量、人人参予环境保护、人人享

受美好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主题词:环保质量方案通知抄送:***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11年4月21日印发

共印12

上一篇:初一抒情散文 :小小的年纪650字下一篇:人美版三年级上册书法《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