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2024-06-20

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精选十篇)

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篇1

关键词:公共服务,社区体育,现状,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世界得到满足, 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日益增多, 体育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们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需要满足日常的体育生活, 社区具有人口密集的特点, 所以社区体育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然而人民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人们日常锻炼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迫在眉睫。

1 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针对社区居民, 通过体育活动, 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促进居民之间交流的一种业余生活方式。相关的社区活动主要由街道社区体协负责, 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以及晨晚练等。

社区体育具有区域性、自发性、便捷性等特点, 而社区体育之所以需要引起人们重视, 正是由于它的便捷性, 使居民的锻炼需求得到满足, 然而发展社区体育的重点就在于管理, 而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落实各项方针政策, 理清职能分工, 提高居民的体育参与, 为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更好的条件。

2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社区体育

公共服务体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通过政府或者公共部门为供给主体为满足社会和群众需求, 提供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基础的、社会化的公共行服务的制度。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切入点, 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障。

而随着人们体育锻炼需求的增加,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而社区体育是具有自发性、以及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兴体育锻炼方式, 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加快社区体育的发展, 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 需要公共服务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和保障;而加快公共服务进程, 从社区体育方面着手是一个正确有效的着手点。

3 我国社区体育管理现状

我国社区体育尚处于初始阶段, 目前社区体育的活动开展主要依靠社区成员自发组织, 这种组织与活动形式不仅不利于社区体育资源的利用, 同时也难以满足社区成员的普遍需求。

目前虽然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街道社区体协, 但是现有的街道办事处没有明确的提出工作的职责, 并且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单一, 社区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居委会体育小组和各种晨晚练活动尚未健全, 并且没有形成网络化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没有充足的法规依据, 因而社区体育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都难以解决。由此看来,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工作薄弱, 重视力度不足, 社区体育资源缺乏。

4 公共服务推动下的管理职能划分

(1) 计划职能:做什么, 为什么做, 什么时候做, 在那里怎么做, 有谁做。由街道社区体协来进行总体规划。

(2) 组织职能:协调关系、明确职责、反馈信息。由社区居委会进行下层责任细化, 将任务分配到个人, 并积极做好群众反馈工作, 将现状反馈给上层管理。

(3) 协调职能:调节人际关系与利益。由社区体育指导员及晨晚练负责人进行与群众之间的沟通。

5 公共体育服务推动下的社区体育管理策略

5.1 推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

改变目前政府为主体的单一现状, 积极拓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渠道, 创新管理和运行方式, 将社区体育锻炼、消费、文化、娱乐结合在一起, 在保证群众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健全的场地设施以及运行机制;在居民体验方面建立积极的反馈评价系统。推动社区体育产业化发展, 发挥社区的综合功能, 建设市级、省级、全国性示范社区, 做好模范工作, 带动全国社区体育发展。

5.2 重视人才的培养

发现人才、管理人才, 重视管理者身体与心理素质, 统一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 重视专业技能以及与社区群众的交流, 发掘小区内的爱好者以及经验丰富者, 为社区体育留下人才。

重视晨晚练负责人, 重视锻炼氛围, 根据社区居民的时间、喜好规划好相关的锻炼时间以及场地, 注意锻炼者的年龄、性别、学历、文化程度以及时间等问题。

5.3 重视社区土地器材的管理

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场地的规划建设, 指导员进行社区成员的锻炼指导, 科学的使用器材, 提高社区居民的爱护意识, 提高场地和器材的利用率, 进行场地的租借, 为社区体育活动积累经费。

5.4 重视社区体育文化宣传

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 举行相关体育活动, 做好社区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以及数字化互联网平台, 建立相关的管理平台。

与企业进行合作, 开展体育活动, 加强社区之间的交流, 推动社区以及企业之间的商业交流, 不仅为企业提供便利, 同时为开展社区活动以及社区场地器材建设拉赞助。

5.5 管理层职能及其作风

注意管理层的纪律, 去除懒惰之风, 奖励先进, 积极将各项工作落实, 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处理好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做好管理与计划, 注重效果的反馈, 逐步实现社区体育管理规范化, 引起上层管理者的重视, 为社区体育争取更多地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注意行使自己的职能, 可以以行政手段安排各居委会参加社区各项体育活动, 积极带动小区周边单位进行职工体育活动, 开展以体育爱好者为对象的社会体育活动。

6 结语

(1) 社区体育的发展不能一味地依靠社区居民的自发, 这样的社区体育太被动, 应当加大社区体育管理力度, 重视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

(2) 社区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管理者的优良素质, 更需要上级管理者的重视以及下层社区人民的拥护, 所以做好上下级之间的评价与反馈工作尤其重要。

(3) 作为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应当尤其注意自身的素质, 应当加强自身的管理才能、体育知识, 培养社区人际关系, 为人公正, 敢于奉献, 具有创新精神, 不固步自封, 积极推动社区、企业联合, 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争取更多地资源。

(4) 建立健全的社区体育机制, 落实各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 抓住实权干实事, 将社区体育的影响力扩大开来, 社区体育可能成为新时代大众体育的大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韩坤, 于可红.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与创新动因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1) :5-8, 12.

[2]樊炳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 2001 (6) :27-29.

[3]徐群连.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0) :25-26.

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篇2

根据局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成套设备领域招投标监督管理和招投标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调研活动通知的要求,我们于9月15日至19日,由局领导带队,先后对铜陵、黄山和安庆三市及铜陵县、休宁县、枞阳县、潜山县的招投标监管体制和市场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情况,通过组织座谈、集中研讨、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当地政府网站、电视台对我们的调研活动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安庆等三市积极贯彻落实,在招投标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净化招标采购市场,着力构建“集中监管、管办分离”的监管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安庆等三市在规范招投标行为,保护招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和预防腐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各具特色。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招投标管理工作。市、县党委和政府把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作为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和实施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的管理体制改革。黄山市于今年5月19日启动招标采购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市委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以学为组长的市招标采购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7月12日,市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局、市招标采购交易中心成立揭牌,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

亲临现场。之后不久。出台了《黄山市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

二是成立了专门的招投标管理机构。安庆市政府从“工程上马,干部落马”引发思考,一个案件引发一场变革,一条建议催生一套机制。早在2006年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招标采购管理局,并定为市政府直属的正县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之后,安庆市所辖7个县,已有6个县成立了招标采购管理局。铜陵市2008年对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体制进行了改革,成立了市政府直属的招投标管理中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黄山市今年7月成立了招标采购管理局,定为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在申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三是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在机构落实的同时,三市相继出台了《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落实了交易大厅等公共服务场地,形成了便于监管,运作规范的有形市场,并建立了一整套规模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强了机构的内部管理,有力地推进了工作的进程。

四是加强了招投标管理的监督和管理。三市管理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了对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收到显著成效。安庆市自成立招标采购管理局后四年来未出现一例招投标腐败案。黄山市今年7、8月份共查处虚假证照,伪造业绩11起,净化了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市场氛围,达到了集中监管,有效制约效果。

五是开创了招投标监管和政府采购工作的新局面。由于三市领导重视,政策明确,机构健全,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到目前为止,铜陵市共完成招投标采购项目1200多项,交易金额项目金额达55亿多元,节约资金6.5亿多元。黄山市招标管理局正式成立和运行两个月来,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工程进场交易25项,累计中标金额4.11亿元。其中,政府和国有投资公开招标项目21项,累计中标金额1.88亿元。通过招标节约国有资金2889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3.29%。同期,市直政府采购累计成效2723.4万元。

二、当前招投标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三市此项工作都取得积极的进展,总体情况良好,但在我们调研中也看到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各地监管机构名称不统一,职责不一致。有的机构称招标采购交易中心,有的称招标采购管理局,有的称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局,有的称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等等;有的达到了完全统一,有的只是部分统一。

(二)监督管理与市场化运作合二为一。三市中有两个市的机构既是招标采购监督管理者,又是招标采购的具体运作者。在许多投标采购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一身二任,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人为因素难以有效排除,也难以从制度上消除不当竞争,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三)代理行为不规范,主要是代理机构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招标文件编制不科学,直接影响了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

(四)专家评审管理制度需要改进。目前三市招投标采购工作中,往往重视对专家产生保密性和专家评标纪律的监督,轻视对专家评判

点公正性和专业性的审核与评价,对专家评标的合理性偏差缺少科学的纠正措施。

(五)专家队伍亟待加强。目前三市专家队伍人员少,门类不全,专家评委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专家质素不高,许多专业领域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评标专家。

(六)信息化建设落后,重复投资大。从三市情况看,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系统软硬件水平低,难以保证相关业务的高效快捷的流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同一地区市、县重复投资,造成投资浪费。

三、针对全省招投标管理体制现状和存在问题,安庆等三市提出如下建议:

(一)尽快理顺省级招投标管理体制。目前省级招投标管理是由多部门分头负责,管理中常常是政出多门,管理尺度、标准和要求都无法统一,导致已经出台的各项管理规章与制度,包括招标局下发的规范性文件难以落实,容易产生程序性腐败,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应当成立由省政府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招投标管理委员会,下设省招标管理局,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上下统一,集中监管。现在的情况是省落后于市、县,省政府没有专职机构对市县统一领导。

(二)建立统一开放的招投标服务平台。为确保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信息、资源共享,应当尽快建立省级的管办分离、透明公开、开放竞争、集中统一的招投标服务平台(既公共资源招标

采购交易服务中心),这样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整合行政资源,节约运行成本,优化发展环境;有利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公共资源管理,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更好地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避免和防止招标采购领域腐败现象发生。

(三)建立统一开放的招投标专家库系统。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避免由于人才匮乏,造成评标专家的水平低,评标的不公平。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省一级的公共服务平台上建一套综合软件系统,使得专家库资源、供应商信息档案、价格信息,招标代理机构档案实行资源共享,也便于监管。同时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四、我们调研组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加强招标管理,是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从当前的情况看,它不仅能够规模招投标市场运行,节约政府资金,而且能够净化经济发展环境,有效地反腐倡廉。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加强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真正为社会提供公平、公正的服务平台,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顺体制是强化招投标管理的基础。从安庆,黄山两地的体制改革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理顺体制的基础性作用。安庆市招标采购监管工作建立了由领导协调层、监督管理层、交易服务层组成的三级机制体系。

第一级,领导协调层——即市招标采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建设、交通、水利、财政、监察等相关部

门和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研究和制定招标采购监督管理有关制度,协调处理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第二级,监督管理层——即市招标采购管理局,正县级直属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主要职责是在市区范围内集中行使招标采购监管权。

市纪检监察机关向市招标采购管理局派驻检察室,对市招标采购管理局和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实施再监督。

第三级,交易服务层——即市招标采购交易中心,局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为招标采购活动提供场地、信息和咨询等服务平台。

由于理顺了管理体制,安庆市招标采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四年来累计进场交易1199项,交易金额142.35亿元,共为政府和业主单位节约资金10.62亿元;查处纠正了300多起不规范的现象和做法,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纠纷,社会各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

(二)统一规范的制度是搞好工作的保障。各市招投标管理之所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很重要的一条是都有统一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铜陵市出台了11项涉及招投标过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庆不仅市一级有统一规范的制度保障,潜山、枞阳等县也都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是搞好工作的条件。从三市情况看,各市都在招投标管理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了招投标管理信息

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篇3

【关键词】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理论

1前言

全民健身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计划》提出,到2015年我们要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而发展迅速的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在此之前,学者已经对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在设施配备、资金、制度、人才和内部协调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经费缺乏以及法律保障机制薄弱,等等。这极大地限制了社区居民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基本任务的实现。为此,本文将服务外包理论引入到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之中,以期推进我国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服务外包研究进程。

2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理论相关概念梳理

2.1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概念

“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andSociety》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它最初源于拉丁语,其意思是指共同的东西与亲密的伙伴,后经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开始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至今关于“社区”的概念存在诸多版本,每种版本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辞海》中将“社区”解释为“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强调“社区”的地域性;郑杭生〔1〕则认为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其强调社区的区域性、社会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定义,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综合而言,本文认为“社区”应包含如下特征:一、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聚居人群;二、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三、居民群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四、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一般来说,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指街道,农村则指乡、镇或自然村。

目前学术界关于“体育设施”的概念已经达成共识,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言,“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场地、建筑物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但关于“体育设施”的最终隶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形成了“公共体育设施说”和“体育公共设施说”两大派别。但本文认为,不管是“公共体育设施”,还是“体育公共设施”,其都是“公共设施”的下位概念,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最终应该归属于“公共问题”还是“体育问题”。进一步而言,“公共”一词是对“体育设施”的修饰,对其只起到限定作用,而“体育”才是对“公共设施”的具体和延伸,应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体育公共设施”这一学说。结合本研究的特点,,笔者认为“体育公共设施”具体是指国家、政府、企业、公益性组织通过多渠道投资兴建的,用于普通社会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社区体育公共运动场地、体育公共运动场馆、体育公共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和服务。

“管理活动”自古已有,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管理”概念内涵的界定仍未取得共识和统一。而我们通过综合这些概念定义发现,“过程活动说”普遍受到诸多学者的赏识和认可。“过程活动说”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使内部成员和组织一块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从这一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组织之中,是对组织的管理;第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组织内部资源。资源具体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类型;第四,管理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即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因此,我们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对组织内各个要素进行不断的调节,继而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就此,依据以上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三个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并不是三个词汇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融合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拥有更明确的内容结构和更明显的功能价值,并具有鲜明的特征:一、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二、管理的对象是由国家、政府、企业和公益性组织等共同投资兴建的运动场地、运动场馆、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三、管理的范围是具有共同生活习惯或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四、管理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上述特征是在原来概念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

2.2服务外包概念

“外包”一词最初由美国管理学者加里·哈梅尔(GaryHamel)和C·K·普拉哈尔德(C.K.Prahalad)于1990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作为一种运营模式,作为外包的一种组织形式,服务外包的转移对象主要是指投入的服务性活动。最早,英国学者查尔斯·盖伊和詹姆斯·艾辛格在《企业外包模式》中认为,服务外包就是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给第三者执行,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发展、产业结构非实物化及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服务外包”的内涵也得到诸多研究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虽然现阶段学术界对“服务外包”的概念内涵仍莫衷一是,没有取得一致性认识,但是诸多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借鉴性意义的观点。并且经过综合分析发现,这些概念在本质功能上均趋于一致化,即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非核心的服务生产业以商业形式发包给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或管理模式。

3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3.1体育公共产品理论

“体育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下位概念,其包含“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同时也适用“公共产品”的分类标准。“公共产品”按照形态分类时,可以分为物质型公共产品和服务型公共产品,那么“体育公共产品”即可相应地分为物质型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型体育公共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言的有形体育公共产品和无形体育公共产品。在体育领域中,有形的体育公共产品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已经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就目前国内发展而言,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工作人员责任、基础经费使用、维修网络建设和健身宣传等几个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其管理机制的选择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密切相关,这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特征,也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3.2服务外包理论

服务外包过程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它能够将很多资源进行重组,同时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绩效。它自身具有很多属性:首先,服务外包是由发包方将自身业务中非核心的业务交由第三方来完成。这种工作内容的转移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达成的,并需要支付一定的外包费用,但相比整体的工作绩效而言,其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服务外包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并利用其作为服务提供的手段。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辐射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外包行业内也是如此。第三,服务外包有利于发包方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竞争优势。由于发包方将自身非核心的业务全部进行转移,因而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第四,服务外包是一种整合与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承包商大都具有比发包商更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包商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只需花费少量的费用,这与他们节省出来的资源、精力和时间相比较,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4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外包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较少,但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涉及内容也非常广泛。

4.1国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诸多学者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视角集中于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建设几个方面。在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对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具有较为完备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这与他们有力的国家财政支持有关。在设施规划方面,主要对设施的建设与民众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外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居民的意愿,富有较强的人性化特点。在体育设施开放程度方面,主要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使用费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体育公共设施都供居民免费使用,只有少数维护成本较高的体育设施收取少量的费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对社区内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体育设施的维护人才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等。在法律法规方面,主要对政策的完善程度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政策有利于提高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水平普遍较高,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体育资金分配密切相关。

4.2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设施规划、设施维护、设施开放、相关法律执行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等方面。杜建辉、张启明(2005)〔28〕,苏艳(2011)〔29〕等学者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体育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人们所共知的事实,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会越加突显。庄永达〔2〕,赵春珍〔3〕等学者对设施规划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建设有早晚之分,发展有先后之别,就此造成现阶段新老社区之间设施规划水平的差异,从总体上而言,新社区的规划水平要远好于老社区,但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性缺失问题。何建伟〔4〕等学者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缺乏体育设施维护人员是现阶段我国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施破损而无人维护的情况下继续对其使用,不仅会缩减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学者对设施开放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些设施资源较好的社区,管理者为了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采取限制使用或付费使用的方法进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降低了设施的使用成本,节省了维护费用,但却是以降低人们的健身热情为代价的。卢耿华〔5〕等学者从法律执行角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法律来保障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供给,但在执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与部分法律内容的笼统和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淡薄是密切相关的。李骁天〔6〕等学者对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应该充分整合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优秀资源,将之与社区共享,从而改善社区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现状。

4.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与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而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机制还不成熟,各方面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国内外由于体育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的不同造成了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效果上的差异,在管理方式上也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服务外包管理机制,但各国已经开始将研究视角转移到服务外包领域,这对于进一步丰富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5小结

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托。但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不利于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要想调节供需矛盾,实现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关键是要改变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因此,本文以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为根本出发点,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和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2-275.

〔2〕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调研关〔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14-38.

〔3〕赵春珍.临汾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2):51-53.

〔4〕何建伟,李建生,曾琳叶,赵广高.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0,(3):131-138.

〔5〕卢耿华,张黎,谢英,等.西安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0-694.

〔6〕李骁天,王凯珍,李璟圆.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理论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83-98.

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篇4

1. 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的含义

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及管理理论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各国政府甚至各行各业都在联系实际,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重新审视着自身的管理理念,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理念应运而生。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的含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就是以公民为中心,为公民提供服务的开放型管理。这一管理理念主张管理就是服务,管理部门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管理部门应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它包括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全面公平型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效率主导型公共服务管理模式,但是无论哪一种模式,其核心都是提高工作效率,为人民服务,强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在为“国家”这条船掌舵的时候,必须听从人民的意见,提高人民的满意度。

2. 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与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理念的区别

2.1 出发点不同

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是为了实现统制而行使权力,它主张官本位、权力本位;而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则是从公民需要出发,主张人本位、社会本位,以为公民谋福祉为宗旨。

2.2 政府工作的实现过程不同

在传统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的管理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统治;而在现代公共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则是公民与服务者互动的过程,双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协商,达成一致。

2.3 工作对象的选择权利不同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面前,被服务者也是被统治对象,因此,一切服务都不排斥强制性(包括出于好心的服务);而在现代公共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下,服务的成立条件则是被服务者的自愿与要求,因此,杜绝不合理强制是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2.4 对政府职能定位不同

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责是发展经济,要建立管制型政府以便管理经济和社会;现代公共理念则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公共服务,即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以及发布公共信息,等等。

3. 体育管理中如何贯彻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理念

3.1 转变体育行政部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

体育行政部门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理念,其关键点在于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克服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束缚和影响。

3.1.1 在指导思想上应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

体育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空间、时间、消息、事件等管理因素的作用,实现以参加国际大比赛获取成功为目标的过程。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以集中领导为核心的“举国体制”的管理思想,它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思想与我国新时期的体育发展不相适应,政事不分,管办一体,统得过死,管得过严,没有充分重视、考虑竞技体育中人的心理、尊严、价值和需要,从而抑制了竞技体育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这就要求体育行政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或者在制定方针政策的过程中要放下“官架子”,多与群众沟通,满足群众的需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3.1.2 管理内容上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管理受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在管理内容上实行全包制。不论大小事务一律全包,大到宏观控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后勤保障,小到比赛事务和运动训练,全都在管理的范围内。由于管得多和管得杂,必然造成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低下,从而影响管理的质量。所以体育行政部门在管理内容上必须放权,把一些事务下放到地方部门。要做到抓大放,有的放矢,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3.1.3 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

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就必须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正如上文所说,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责是发展经济,要建立管制型政府以便管理经济和社会。现代公共服务型理念则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公共服务,即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以及发布公共信息,等等。这给体育行政部门在管理上的启发就是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体育行政部门应该把重点移到服务上,在大的方面进行宏观管理,负责制定方针政策,把一些职权下放到地方的一些实体部门,进而共同把服务质量提升上去。

3.2 加强体育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

体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的精髓就是要加强体育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

3.2.1 要以民为本。

体育行政部门要确立民众取向的民众第一主义,为民所想,多为民办实事,多推出便民利民的措施,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2.2 要落实主权在民。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某个个人或利益集团。体育行政部门要还权于人民,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提高体育行政部门行政时的透明度,制定出相关政策和制度,以保障人民参与行政部门的决策和监督行政行为。

3.2.3 要“顾客”至上。

体育行政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政府要致力于建设一个“企业家政府”,像企业家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作为消费者的人民的合理期待和正当要求,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标准。

4. 结语

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传统行政管理观念,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服务型管理理念,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旈.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2) .

[2]周毅, 侯立.关于职业足球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运作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19) .

[3]惠艳, 韩永博, 刘洋.竞技体育训练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21) .

公共体育服务功能 篇5

公共体育服务的个体层面功能主要包括人格塑造、情绪调节、行为转化三种功能;群体层面功能主要包括目标导向、规范约束、价值整合三种功能;社会层面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整合、社会导进两种功能。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结构功能主义;体育强国.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我国的深入,我国政府正在向责任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提出了“十二五”开局之年,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核心,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的具体要求[1]。

公共体育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求,是促进我国全民建设运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公共体育服务的含义是指体育公共管理部门,为了充分满足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或者体育欣赏的需求,进而为广大人民提供的一种体育服务体系,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包括保障社会发展所提供的一切体育设施、条件、服务的总和。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包括公共体育服务外围体系、公共体育服务核心体系两个方面,而公共体育服务外围体系是公共体育服务核心体系的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体育服务核心体系是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核心目标。

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思维方式,公共体育服务功能的可以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个体层面功能

个体是社会整体的分割,个体功能的含义是通过找出个体在享受体育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向个体提供具体、明确的公共体育服务,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从而帮助个体的自身发展,使个体尊严受到尊重。

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对体育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成员的尊严满足。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培养功能

公共体育服务的服务对象存在于社会化交际生活中,每一个对象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对受助对象进行心理引导和行为的规范以促进人格的社会化,使其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最终实现良好的社会成员身份以回归社会,充分满足和尊重受助者的自我实现和尊严。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求分为: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3]。

人的最高需要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指的是将他的潜力用最完整和最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得到高峰体验来实现自我价值。

公共体育服务就是要通过特定的塑造和引导将人们的需要发挥到最大化以形成个体的自我实现功能,同时实现人格的不断健全,顺利地达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2.情绪调适功能

公共体育服务情绪调节功能主要是表现在服务过程中公共体育服务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调试来帮助其稳定情绪从而减少或避免不良情绪对心理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人类心理活动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情感体验是意志过程以及认识过程的心理背景,对信息的选择、接收、储存和回忆等认识活动,对行为、动机和态度等意志过程,都有发动和协调作用[4]。

对服务对象而言,公共体育服务的目的,就是避免人们的情绪影响到心理活动的效率。

当出现重大问题时,通过减少或消除大的心理焦虑和不安,使个体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具有较为稳定的情绪以便能够提高个体对社会的适应、对问题的处理应对以及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做事效率,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发展。

3.行为转化功能

人的行为会被社会氛围环境所直接影响,原因在于个体与社会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且两者之间相互依赖。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里,社会环境会有所变化,当变化产生负面影响时,人的心理活动或行动就会产生问题。

公共体育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人们的心理或行动的正常化提供良好条件,促使人们适应社会,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和能力。

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个人的发展,个人能否顺利发展决定了社会公平原则能否顺利实现,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类需求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个人尊严。

公共体育服务对于促使个人发展、带动其他相关系统的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个体发展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

二、群体层面的功能

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存在有很多形式,但主要的人际社会交流形式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的。

这些群体的大小和规模也不甚相同,这就造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也形成了人们需要的多样性。

群体的存在形式作为组织和社区层面而讲的,公共体育服务在群体中的作用是他能够对群体系统内部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促进相关体育服务群体的建设和发展。

从某一方面上讲,公共体育服务在群体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一个是对群体目标指向的功能,一个是对群体规范约束上的功能,和价值整合上的功能。

1.目标导向功能

公共体育服务在目标导向上的功能要体现在它能够运行在一个公共群体中,并通过某种一定的整合与协调协助其发展,通过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导向,是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的增强。

每个社会系统往往包括多个小群体,每个小群体的良好发展必定带动了整个大系统的和谐发展。

当公共体育服务对群体既定的目标完成后,又会通过一定的措施反过来进行系统评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初定目标的可行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

如此以来,群体目标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实现新的目标的形成。

2.规范约束功能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一定的制度和规范来进行约束,公共体育服务的规范约束功能通过对群体在制度制定,或者某些道德方面的约束,增加群体规范约束的有效性。

这样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规律,才能保证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至于扭曲方向,即使出现有偏离发展方向的问题,公共体育服务的规范约束功能也会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其全面健康的发展。

3.价值整合功能

个体价值观在社区、单位等群体环境中对于群体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群体的规范和结构稳定与否,取决于个体价值观是否一致,个体价值观一致,能够有效地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

因此公共体育服务的作用就是将群体价值体系同化到个体的价值观之内,价值体系中的理论和思想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让每个人融合到群体,进而实现群体目标。

群体内每个个体价值观达到一致性,群体会具备集体意识,在群体发展时会更有效率。

公共体育服务对于社区里的个体和群体也有协助作用,自身的统筹融合会促进个体的.社会生活能力。

三、社会层面功能

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个体群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快速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了个体、群体的发展和提高。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无论是在宏观的管理层面,还是在微观的调节层面,都对于人们日常的体育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解决社会中的体育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1.资源整合功能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能够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相关的体育资源,推动体育的发展,公共体育服务整合主要包括体育资源整合和体育资源关系整合两个方面。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体育资源的有限、体育信息流通渠道的不畅通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公共体育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公共体育服务整合能够帮助实现社会中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完善,减少现代化过程中因为体育资源不足而造成的社会体育矛盾的发生。

因此,完善和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系统中的整合功能是维持公共体育秩序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2.社会导进功能

导进功能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其价值主要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系统能整合社会体育资源,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公共体育服务组织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推动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的构建,同时通过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社会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调节与重新分配,提高社会资源的可利用率。

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确立,能够调节社会上的由于体育服务不公平所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安,同时通过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构建,可以使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秩序得以稳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实现体育服务与管理的一致性。

公共体育服务能够通过具体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因此,社会的导进功能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借助于社会的导进的功能,对于全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四、结语

如今,中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管理体制转变的非常时期,任何社会不安定因素,都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影响。

通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和物质双重方面的享受,进而促进人们积极地投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逐步解决当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中的缺陷与不足。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帮助解决当前社会体育资源不足,而造成体育的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进而实现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公平性,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微观层面上来讲,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弱小的个体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解决当前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困境,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服务体系。

总的来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对于我国体育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华.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 (2): 16-20.

[2] 陈吕盛,蔡跃州.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中国社会科学出社,.

[3]张明.需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4]威廉·詹姆斯,田平.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篇6

关键词:标准,监督检查,政府部门

标准化是推动技术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体现在标准的实施应用上。因此,标准的实施对于整项标准化工作而言,是最为关键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解决好标准的实施问题,不仅需依靠企业的自律,还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作用,以体现标准化的公共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长效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从法律角度对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我国近年来对标准实施监督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明确提到要“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更是将对监督模式的探索提上当前日程,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加快形成标准实施监督的有效模式,对于强化过程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水平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标准实施监督状况

1.1 监督的种类

标准实施监督可划分为企业自我监督、社会监督、政府部门监督三大类。企业自我监督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过程中对自身执行标准情况的监督。社会监督是指新闻媒介、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产品经销者、消费者和用户等社会力量对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的监督,属于一种群众监督。政府部门监督是指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的监督[2]。

以上三种监督形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其中企业自我监督居于基础地位,是保证标准实施效果的第一关;社会监督虽不具有法律特性,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可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政府部门监督则是国家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手段。

1.2 监督的主要内容

标准实施监督包括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处理等环节,按形式可划分为结果监督、过程监督和综合监督。监督目的在于推进对标准的贯彻,评价标准贯彻执行的效果,考核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及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纠正偏差,为进一步修订标准和企业、政府部门调整经营或监管决策提供依据,并促进标准实施效益的提升。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时,主要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检查[3]。其中,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标准实施监督的重点内容,凡不执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行为,都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其行为人将受到法律制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无论是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只要被指定为产品质量认证所使用的标准,也应作为监督检查的对象;企业已经申报备案或自我声明公开的产品标准,同样也属于监督检查的对象,从而保证企业产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杜绝企业产品的无标生产现象。

1.3 标准实施监督存在的问题

标准实施监督是一项庞杂的任务,单靠企业的自我约束作用不可能充分保证标准实施的效果,政府部门有责任对标准实施过程进行规范引导,并为社会参与监督提供渠道。然而,目前我国“重制定、轻实施、无监督”的现象司空见惯。政府部门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方法,其法定职责并没有得到充分执行。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仅依赖自身的执法力量到企业对标准实施开展监督,社会监督力量却被排除在外,根本无法满足各行业的标准化发展需求。同时,各方力量参与监督缺乏共同的平台,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监督体系,具体表现为监督工作与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或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相互脱节,尤其是企业自我声明的信用效力缺乏有效支撑,难以充分保证各方监督力量达到“1+1>2”的效果[4]。如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及与日新月异的生产科技水平使得政府部门对标准实施监督的缺位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构建切实可行的监督模式已是迫在眉睫。

2 问题形成原因

2.1 标准化发展对监督效能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标准实施监督工作涉及到各个行业企业,具有显著的广泛性。尤其是近年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各类标准得以根植于各个行业领域中,并得到广泛应用,可预见政府部门监督工作任务量将持续增大。其次,作为衡量质量重要依据的标准,它所规定的型式尺寸、技术性能、检测方法、标识要求等都是在大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专家讨论及国内外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确定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三,企业生产产品往往涉及众多标准,而且标准之间相互联系,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广泛性、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开展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若要求政府部门配置与各行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专业人员队伍,不仅会压缩市场主体发展空间,也容易导致部门机构臃肿、公共服务效率降低,实际上并不可行。

2.2 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角色错位

在现阶段,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等市场主体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得到有效激发;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仍将大部分资源集中于标准制修订及组织实施上,而对于标准应用实施过程的监督力度相对薄弱。这与政府部门在实践过程中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有深刻关系。当前,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尚未完全根植于社会,受传统思维惯性影响,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检查活动仍主要局限于行政执法领域,服务举措相对较少,使得广大企业乃至政府部门自身容易形成将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直接划归于稽查执法范畴的思想误区。事实上,对标准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其本质在于督促、帮助企业增强生产经营过程规范性,改进产品服务质量,从而实现企业个体与市场整体的共同发展,属于重要的服务型事项,不宜过于依赖行政权力。对政府部门职能认识的偏差,既不利于推动企业配合监督,也不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2.3 监督工作配套推进机制不完善

标准实施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保障[5]。目前,我国正处于标准化管理体制转型时期,新的标准化法尚未发布,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仍是上世纪80年代确立的,政府部门的标准化管理职能重心容易偏移至事前审查方面,导致对事中事后监督的力量相对薄弱,也导致了企业自我监督和社会参与监督的作用受限。此外,监督模式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信用体系的激励惩戒作用。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可以促使企业自觉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督工作,从而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质量问题,降低行政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当前我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欠缺等问题仍普遍存在,这也是政府部门过于依赖许可权、执法权、处罚权等强制手段间接推动标准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统一标准实施监督模式的构建

标准实施监督是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政府部门在统一的标准实施监督模式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模式运行成败的关键。为更好地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必要依据协调统一、广泛参与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形式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社会监督力量,搭建统一的、多方参与的监督信息服务平台,并鼓励社会力量为企业实施标准提供培训、解读、咨询、技术服务,从而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自我监督为基础,社会力量为依托、消费者广泛参与的监督模式。该模式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 厘清委托监督的范围与政府部门权责

要保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顺利实施,首先,需确定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鉴于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专业性特点,应按行业分类,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程序,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社会组织或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具体开展监督事项。其次,要对委托监督事项进行准确定位。标准实施监督的工作重点在于标准实施信息的采集,是一项事务性服务工作,其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标准;帮助企业发现标准执行偏差问题并予以提醒,同时反馈给政府部门;检查标准规定的科学性,分析标准本身存在问题,为企业、行业组织、政府部门修订标准提供参考建议。其三,要对政府部门权责予以明确。政府部门购买公共服务不等于推卸自身责任或转移负担,仍需对监督承接主体情况进行考核,并有权直接参与监督全过程,保证委托监督的合法性、有效性。

3.2 形成企业标准实施档案信息反馈机制

政府部门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的同时,应将委托监督工作与企业的自我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即要求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产品服务标准,以便委托监督工作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承接主体应在理顺企业标准实施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照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号和名称,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的生产准备、加工、包装、运输、贮存、抽样检测方法、售后服务等环节是否与标准符合一致进行资料查阅、现场核查、督导、指引;或对照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产品主要技术指标,通过采用检验检测、标准验证等技术手段,对标准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测试。监督完成后,监督承接主体应以真实性为原则,记录、汇总信息,形成企业个体产品标准实施信息档案,并及时反馈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在自身处理权限范围内的信息也应如实记录,再交由有关部门统一处理。

3.3 搭建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为保证企业产品服务标准实施信息的公正性、可读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需负责将各行业企业信息进行进一步汇总、审核、处理,并推送至统一开放的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平台搭建形成后,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了解行业标准化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化战略实施方向,通过自身执行标准的竞争,扩大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对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信息存在异议的,企业还可以提出申诉,政府部门应予以受理,以保证监督信息真实、有效。社会机构、公众则可以通过平台比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信用状况进行监督,并为自己的消费活动提供指引。政府部门通过平台的运行,可以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的行为进行约束,实现信息共享,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多方参与渠道,进而督促企业落实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主体责任。

3.4 构建政府部门分类监管长效工作机制

委托监督协议的履行完成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任务的结束,政府部门还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对各行业企业的标准实施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为每项信息赋予相应的产品风险等级,并植入数据系统,实现格式化、菜单式的信息管理。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根据企业个体产品标准实施信息档案对企业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服务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对企业标准实施水平进行分析,重点形成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进而制定对企业后续的分类监管工作方案,以提升监管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对于标准体系建立不完善、执行标准的规定过于宽松、未公开产品标准或公开过程中存在失信行为,甚至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企业,政府部门应重点开展监管工作,加大产品抽查力度,强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同时完善责任追溯机制,以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标准化水平、产品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春田.综合标准化的现实意义[J].中国标准化,2011,12:41-45.

[2]林海燕.建立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的思路和模式[J].国防技术基础,2005:13-15.

[3]http://www.cqn.com.cn/news/zjpd/zjbk/zjyw/bzgl/370085.html.

[4]吴慧英,曾伟.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实施探讨[C].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5.

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探讨 篇7

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现状综述

从可获取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体育学界对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不仅出版了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的《社区体育绩效评价》(陈旸,2011年)、包含《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和《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与分析》的“体育蓝皮书”(戴健,2014年)还发表了数十篇研究报告和论文。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围绕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方面开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其间会有一定的交叉)。

第一类是对特定区域范围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如《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公共体育服务——上海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张琼等,2008年)、《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郑家鲲等,2009年)、《新公共管理视角下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武汉“1+8”城市圈的调查与分析》(刘亮,2011年)、《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郑家鲲等,2012年)、《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朱梅新等,2012年)、《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现状分析》(牛宏飞等,2013年)、《大同市体育公共服务现状与公众评价调查》(郭鹏飞,2013年)等。

第二类是基于均等化或者城乡一体化而进行的公共体育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如《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及评价指标构建》(秦小平等,2010年)、《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赵峰等,2010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评价》(朱梅新等,2012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研究》(吴筱珍等,2012年)、《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汤际澜等,2014年)等。

第三类是从公众评价或者满意度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这类研究大多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进行,如《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高军,2009年)、《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以河南省10个城市为例》(蔡景台等,2009年)、《广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公众评价现状调查及启示》(陈琦等,2011年)、《株洲市体育公共服务公众评价调查》(范冬云等,2012年)、《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以上海市为例》(王梦阳,2013年)、《基于IPA分析法的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模型——以成都市为例》(陈珍怀,2013年)、《邵阳市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特征分析》(刘奕,2014年)、《基于公民满意度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王秀香等,2014年)等。

第四类是对体育设施等评估的研究,如《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管理绩效评估模式与对策研究》(唐立成等,2010年)、《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与分析》(郇昌店,2012年)、《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王芹,2012年)等。

第五类则主要是从整体上对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王淑英等,2012年)、《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分计算方法》(宋娜梅等,2012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郑家鲲等,2013年)等。

第六类是基于模型而进行的绩效评价研究,如《基于DEA模型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研究》(赵聂,2008年)、《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模型选择的SWOT分析》(肖春霞,2013年)、《基于PSR模型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研究》(于晓明,2014年)等。

除体育学界外,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加强成效评估的要求,也研究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评估标准和办法。其中,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被用于指导省(区、市)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成效评估工作,该标准共有10个一级指标57个二级指标,分A、B、C三类标准。地方政府的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则依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评估标准,研制制定了用于本行政区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情况评估的标准和办法,有的如成都市体育局还在50多个指标中遴选了核心指标来进行重点评估。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评价引起了学者和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所触及的范围还是较广,但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不管是对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还是基于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以及提升公众满意度的对策建议,评估指标较多地偏向于评价政府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供给状况,没有或者很少从公众需求的角度来构建。标准还主要体现在设施、活动的行政区域而非人口的覆盖面,很难切实反映公共体育服务真实的服务面大小,有违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性和普惠性要求。评估还主要依靠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自己或者相关部门来进行,主要还是自我评估,还没有形成主要依靠社会评估或者第三方评估的评估机制,公共服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影响。再者,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县级以上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责任主体,而乡镇一级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社区居委会都承担着具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任务,所以公共体育服务评价应分层次来进行,对不同层级政府的评价内容、标准等都应有所不同,而这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很薄弱。

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的改进

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技术性强,在方法上可以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企业绩效、政府绩效评估方法,但应当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自己的制度,在当前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以及研究工作,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2 . 1 准确界定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

什么是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哪些该纳入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范畴,这是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今天公共体育服务与体育公共服务两种提法还并存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统一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不过有一点学界是基本认同的,那就是公共体育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公共体育与公共文化一并被纳入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并明确规定“十二五”时期,政府为城乡居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免费指导服务。同时,在重点任务中要求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推广科学有效的全民健身方法,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2],等等。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必须把握住国家和地方政府所确定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公共体育服务内容。

2 . 2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分级评估体系

虽然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各级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组织法》所赋予的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职责,更由于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大小不同,所以公共体育服务在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具体目标任务会有所不同。《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都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全民健身工作[3]。可见,县级以上的政府与乡镇一级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投入,这一任务主要应当由县级以上的政府来承担。所以,应当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的分级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在评估指标和标准的要求上应该有所不同,差异化的绩效评估,才能科学地对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 . 3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指标体系

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研究 篇8

1 体育公共服务评价国内研究概况

由于评价工作对于改进和完善体育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所以在国家提出“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以建立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后, 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特别注重了对体育公共服务评价的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也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实施情况评估标准》。

国内的研究主要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选择方面来进行, 有的是从城乡一体化或均等化的视角, 有的则是从公众满意度的角度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 在具体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单从应用于某地或某区域实证研究过的文献, 按发表时间先后来梳理一下, 看看这些研究者是选择哪些指标来评价体育公共服务的, 其中有什么问题或者不足。

陈琦等开展了广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公众评价的问卷调查, 其问卷包括人口统计信息和公众评价信息2个部分, 公众评价信息涵盖了出台政策法规条例、群众性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修建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进行体质监测、建立健全体育社团组织、培训和发挥群众体育指导员作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8个方面的问题。范冬荣、刘礼对株洲市体育公共服务开展的公众评价, 也是从这8个方面和期望值、满意度2个维度来进行的。

刘亮对武汉城市圈体育公共服务进行绩效评估, 则是从政府责任 (制度完善度、制度执行度) 、资源投入 (财政投入、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人力资源投入、信息投入) 、价值目标 (服务均等化程度、服务到达基层程度、青少年体育改善程度) 、社会回应 (公众评价、公众参与) 、服务效能 (服务效果、服务效率、服务对象全面性、服务过程公益性) 5个维度来进行的。

熊飞、朱梅新在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评价时, 选用了人均体育事业收入、人均体育群众支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支出、万人拥有群众体育工作管理人员数、万人拥有公益性社会指导员数、万人拥有体育场馆从业人数、万人拥有体育社团组织数、体育俱乐部会员数占总人口比重、每天参与健身站点活动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国民体质监测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城乡健身人数比值、城乡群众体育管理人数比值、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值等13个指标。

陈珍怀基于Martilla提出的IPA (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 即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 对成都市体育公共服务进行居民满意度评价, 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包括人员配置 (体育指导员配置情况、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情况、体育指导员服务态度与效率) 、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覆盖情况、体育场地设施质量、体育场地设施维修更新频率) 、体质监测 (国民体质监测普及率) 、全民健身 (组织全民健身活动情况、组织全民健身竞赛情况) 、体育健身信息 (健身宣传健身讲座开展情况) 、服务成效 (国民体质健康合格情况、体育人口数量增长情况) 等6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

王梦阳在制定《上海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时, 初步确立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由29项指标构成, 包括公共体育场覆盖率、公共体育场开放程度、公共体育场收费标准、百姓健身房覆盖率、百姓健身房项目设置、健身广场覆盖率、健身广场环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比率、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长, 举办体育活动频率、活动中市民参与程度、开展健身讲座频率、健身讲座质量、体质监测站数量、体质监测站人员素质、体质监测开展次数、体质监测涉及人群, 公益性体育组织数量、公益性体育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公益性健身团队数量、公益性健身团队活动开展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次数、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质量,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的参与程度、政府对于市民意见的听取情况、市民自身需求的表达情况、政府对于市民相关建议与意见的回应情况。

王文兰、汤国杰从投入、产出和效果三个方面对杭州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评价, 其中投入指标由筹资水平、人力资源、场地设施、组织管理和健身信息5个维度构成, 包括学生人均体育经费支出、人均体育公共服务经费支出、学校体育课程班师比、各社区 (行政村) 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配备达标比例、学校体育场地达标率、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学校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比例、体育主管部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比例、社区体育健身苑健身路径覆盖率、社区 (行政村) 体育管理机构覆盖率、社区 (行政村) 有定期开展活动社会团体的比例、体育健身讲座次数、发放体育健身资料、体育信息宣传比例等14个指标;产出指标由日常体育、体质测试和活动赛事3个维度构成, 包括体育课开足率、学校大课间活动落实率、每日一小时锻炼落实率、社区 (行政村) 晨 (晚) 练健身点分布比例、学校每学年学生体质测试落实率、组织居民体质测试率、每学年召开田径运动会学校的比例、每学年开展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学校的比例、每年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比例、每年参加体育主管部门举办赛事活动的比例等10个指标;效果指标由体质状况、体育人口和公众评价3个维度构成, 包括学生体质合格率、学生肥胖率、居民体质合格率、学生和社区居民体育人口、公众期望值和满意度等5个指标。

从以上研究来看, 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数量少则10来个, 多则30个左右, 有的指标体系中包含了过多的学校体育方面的数据, 有的则较少涉及。总之, 反映出研究者们对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范围把握不当, 指标选用缺乏科学的依据, 随意性较大。

2 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的选择

科学的评价往往是建立在可信的数据和可靠的计算与分析基础之上的, 这就自然离不开指标的选择。而指标的选择, 既要看其自身的价值, 即它能用来说明什么, 还要看其与要说明什么之间的关联程度, 即在说明什么中到底作用有多大, 而且还要注意它与别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不能把所能获取数据的都拿来做指标。一句话, 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对评价有相当的支持力。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 就是应当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体育公共服务状况、绩效的。而哪些才是最能反映体育公共服务状况和绩效的呢?这又要基于对体育公共服务内涵和范围的准备把握。

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体包括社会其他具有公共性质的部门, 运用公共权力, 调动公共资源, 面向社会, 满足公众特定的直接的需求的活动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服务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 政府之外的很多公共性质的部门也提供着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在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中, 有一些服务由政府提供, 其满足的是公众最基本、最迫切和最必要的需求, 这些构成了公共服务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这些服务形态就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显然, 体育公共服务也存在多元化的提供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 要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而在《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则要求以建立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 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可见,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 体育公共服务在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加以了强调和突出。所以, 当前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价, 应主要评价政府所提供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指出,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 由政府主导提供的,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 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显然,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政府主导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会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体育公共服务评价的具体范围也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界限, 这个评价范围主要应依据国家对本时期体育公共服务基本任务的规定而予以确定。

3 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我国, 体育公共服务主要体现在群众体育工作中。《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 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建立完善以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健身指导、科学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 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全民健身设施、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指导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等方面的数量与质量显著提高, 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可见, “十二五”时期体育公共服务的重点任务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这一时期体育公共服务评价应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主要评价内容。

具体而言, 当前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应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等维度, 依据《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的相关要求来加以确定。我们提出“十二五”时期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如表1, “十三五”及其以后时期的评价指标应根据国家以及体育主管部门的任务要求而加以调整。

在二级指标的确定上, 我们考虑了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即实际享受到政府提供服务的人群范围, 所以多用了覆盖率、参与率、比率等相对指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对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的确定进行分析, 提出基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理念, 体育公共服务范围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界限, “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应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等维度来确定。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琦等.广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公众评价现状调查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 :27.

[2]范冬荣, 刘礼.株洲市体育公共服务公众评价调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 (2) :33.

[3]刘亮.新公共管理视角下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武汉“1+8”城市圈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6) :27-28.

[4]熊飞, 朱梅新.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2, (5) :19-20.

[5]陈珍怀.基于IPA分析法的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以成都市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3) :133.

[6]王梦阳.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以上海市为例[J].体育科学, 2013, (10) :65.

[7]王文兰, 汤国杰.杭州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109-110.

[8]黄恒学, 等.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19-21.

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进展述评 篇9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进展,综述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知识产权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服务”[1],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因此通过文献梳理、逻辑分析等方法,对10年间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剖析,从整体上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进展、研究的热点及以后研究趋势,对准确把握以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走向,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分析

1.1 公共体育服务总体趋势分析

体育理论界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定义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尚存在着“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两个内涵基本相同的概念,但自2008年以后我国官方文件开始正式使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也正式使用“公共体育服务”一词。因此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网络版)以2005—2015过去的十年时间为界限,以“公共体育服务”,进行主题检索,统计形成趋势图(见图1),研究发现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总体趋势持续上升,说明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

为进一步了解公共体育服务文献数量的准确性,又以2005—2015年为时间界限,以“公共体育服务”为篇名进行搜索,总共检索到文献1803条,文献主要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137条),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3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87条),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173条),总体趋势与主题检索相似呈逐年递增趋势。如图2所示,根据趋势图可将其划分为平稳增长阶段(2005—2007年)在此期间文献数量较少,增幅不明显,加速增长阶段(2008—2010年)文献的数量逐渐增加,高速增长阶段(2011—2015年)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年均数量较大,且迅猛增加,表明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1.2 研究视阈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广泛性,在中国知网中以公共体育服务为篇名进行分类检索,搜索与公共体育服务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而分析研究的热点,从检索结果来看,与公共体育服务相近的视阈近20个,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体系、供给、现状、社区、均等化和机制等,综合公共体育服务视阈分析,近10年的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视阈逐渐增多,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大,但也也存在着重复性、理论性、宏观性研究较多,而实证性、微观性研究不足等问题。

2 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进展分析

2.1 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兴起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化及延伸,因此,首先需要对公共服务理论进行梳理:我国有关于公共服务的研究始于2002年之后,如《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徐小青,2002),论述了“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以及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关系密切的村民组织化问题”。《公共服务型政府》(李军,2005),主要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与战略,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建立公共治理体制”等观点,再此还有《服务型政府》(张勤,2005),《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丁元竹,2005)。

始于2002年的公共服务迅速发展并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始于刘艳丽和苗大培在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04-10-01)上提出的《社会资本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论题,揭开了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能够检索到最早的有关公共育服务的文章体是李艳丽和姚从容在2004年《西安体育学报》发表的,她们“从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了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的概念及生产主体需多元化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提供主体和生产主体应适当分离,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相结合的多元化生产的趋势。”[2]

2.2 公共体育服务理论体系的研究

2﹒2﹒1关于“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讨论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产物,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是理论建构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3],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研究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解释、探讨和分析,总结起来各主要学者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界定: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肖林鹏、李宗浩等“从社会实践活动分析的视角,对公共服务中政府、组织和个人等构成要素等进行理性剖析,提出了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者混合物品”[4]从公共体育服务目的性角度,“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的对象是人,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市民提供体育文化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体育环境与条件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5]。从供给需求的角度来看,肖林鹏、杨晓晨、郇昌店等学者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满足公共体育需求的服务,从需求的视角出发,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为满足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体育服务和活动的总称”[6]。以上对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界定大都从宏观视角对公共体育服务概念进行界定,强调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作用,大都认定公共体育服务就是公共体育产品或者体育服务,通过认真分析已有的概念界定,并进行总结归纳,个人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满足体育需要的总称。但究其真正的概念定义,需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2﹒2有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具体来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对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始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各学者展开了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孔祥阐述了“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等各供给要素的主要职能以及资源依托来讨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并提出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途径”[7]还有学者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功能定位出发,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内容分为休闲体育活动服务、场地设施服务、组织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指导服务、监督反馈服务以及效果评价等服务内容并对各服务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以整合机制、协作机制、激励机制作为社区体育服务的运行机制”[8]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依据和理论参考。

(2)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公共服务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建设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的阐述,鲍明晓认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以满足广大农民体育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基本体育权益的所有公益性或以公益性为主的体育机构和组织及其提供的体育服务所构成的一个系统”[9],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农村场地不足和缺乏活动经费以及农村体育消费观念和意识不强,导致农村对体育的消费结构和方式单一,基础性设施的建设与实际的需求服务严重滞后”[10]等问题。针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齐立斌倡导建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运行的协调机制包括“多部门、定向分工协作;服务信息反馈和传输;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以及建立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考评机制。”[11]

(3)县域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所谓县域是以县制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为边界的区域,县域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城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县域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过渡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发展时期,对县域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理机制和模式选择的研究,强调我国目前的县域公共体育服务应是“一主多元的协调合作”的模式以及多元化主体协同的治理机制”[12]。

2.3 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

2﹒3﹒1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面的研究

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面的研究,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亚模式以及莱茵模式,反观国内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主要概况为以下几点:

(1)关于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研究;对体育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的探讨,众多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供给主体上,如“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应该坚持政府主导,旨在深化“一主多元”的供给格局,即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要发挥强势作用[13]”,武东海则提出了“以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互为支撑的多中心治理供给”[14]樊炳有“从导致我国体育供给不足和低效率的源头出发,提出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供给渠道以及供给方式的多元化,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其他供给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制”[15]以上学者对于模式的探讨有其道理所在,究竟我国应采取何种的供给模式,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具体的体育环境来确定,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关于公共体育服务转型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朱毅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模式的转化从“举国体制—公平至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模式应该从“多元竞争与合作—均等共享”转型[16],二是刘玉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认为我国体育发展逐渐由基本没有公共服务职能,到逐步实现了“发展导向—效率优先”向“进步导向—均等共享”转型,坚持体制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17]。

2﹒3﹒2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有关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均等化的涵义、现状及对策研究等。

(1)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均等化政策在体育领域中的重要体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而展开的“是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在体育领域的体现,是指公共组织考虑到公民的体育需求,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18],刘玉认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政府为公民基本的、不同时间段用不同的衡量标准、最后大体均等的体育公共产品及服务。对于内涵的确定,学术界未能达成一致的共识,但普遍都认为:均等化供给的主体是各类公共体育组织;均等化不是平均化;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按照一定的标准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

(2)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由于我国的服务供给制度、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公共体育组织的不健全,造成了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公共体育服务总量严重不足,区域、城乡、阶层差异明显,例如人均场地占有量,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数量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等”[19]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成为客观的现实,学者们对成因的探究也基本围绕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展开。如“投入主体单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20]等。

(3)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由于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解决之道的研究较为丰富,学者们大都围绕造成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化的因素展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统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建立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21]针对性的对策分层次、分阶段、分重点逐步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简要评价

3.1 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基础理论性研究薄弱,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理论来源于公共服务,相对于公共服务的研究,公共体育服务理论缺乏本质的理论性指导,对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也缺乏哲理性思索,甚至还存在着概念性分歧,依据存在着“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公共服务”两个概念,对公共体育服务范畴的把握不足,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混淆,服务的内容和分类迷糊;其次研究视角局限,现阶段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大都基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视角结构单一缺乏系统性以及新的研究途径,研究的出发点和论证体系都印刻着经济学痕迹;再次,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尚未形成独自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主线以及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理论,对于供求关系、提供服务的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关系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研究不足,对政策制定的支持力度不够;最后,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普适性很高,研究缺乏针对性,通过梳理发现,理论的研究尤其在模式研究方面,基本上都围绕“多中心治理”等方面展开,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政策的倾向性,研究的方法方面也多局限在理论陈述和逻辑分析,过分强调理论推演缺乏可行性考虑,对政策性指导意义不足。

3.2 实证研究匮乏

总体来说,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证研究深度不够,数量不多,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性探索,现在公共服务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但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性问题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例如城乡之间“二元化”导致的政策、模式、现状的差异研究缺乏,对公共体育服务实践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健身产品方面,其发展重点和方向与当前公共体育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端跟需求端失衡,导致部分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成为无效供给,导致整个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乃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急需结合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 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前瞻

4.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治理转型研究

现阶段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在“多中心治理”、“一主多元”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的经济改革大背景下,以往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仍然没脱离政府主导的理念,供给体制落后于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并且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治理转型的研究甚少,尤其是将分析框架置身于在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背景之中的理论模型还是未来走向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转型研究是以后研究的重点跟难点。

4.2 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标准是均等化的核心参数,是均等化的标准,现阶段对均等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均等化的内涵、现状以及对策领域,对均等化标准的研究甚少,制定统一的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实现绩效考核与改进的重要方式以及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因此,对均等化标准的研究是以后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另一个亟待研究的方面。

4.3 跨学科界限的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是由公共服务理论发展延伸而来,公共服务理论涉及了公共政治学、公共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等诸多学科门类,当前公共体育服务理论研究相对还比较的薄弱,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处于一系列知识科学交叉的尴尬地位,因此需要加大对公共体育服务相近知识理论体系的研究,以此为突破点,使公共体育服务理论尽早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

4.4 公共体育服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经济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依据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供给体系不完善、供给服务方式单一等,急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因此与当前“供给侧”制度紧密结合,进行公共体育服务结构性改革,改善供给和需求端的矛盾,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健康发展,是以后研究的重点跟热点。

5 结语

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监督 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公共服务,人才培养

2014年,党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这种需求除了物质器材上的需求外,就是高校体育社团对于社会公众体育的指导、组织和咨询。高校体育社团作为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大环境下,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从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公众体育的切入点入手,进一步探索高校体育和公众体育的人才输送渠道,为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和体育人才为公众体育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发展调查

目前基本所有高校的体育运动都空前高涨,体育社团也随之迅猛发展。各大高校都有自己专门的体育运动特色和体育运动人才培养计划。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成效卓然。目前通过某高校已有体育社团的调查,其占全校总社团数量的21.4%,分别包含了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棋牌协会等。

通过问卷调查法,针对各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学生,就体育社团和体育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球类运动中篮球占据了主要人群,羽毛球、乒乓球、足球都超过了10%,而喜欢排球和其他球类的学生则不是很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都比较明确,锻炼身心、结交朋友和丰富生活都是学生的主要目的。而在是否愿意参加公共体育服务问题上,大多数学生还是表示可以接受,只有约18.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

2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定位以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2.1体育社团的特点

整体来说,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社团中比较有鲜明特色的一类,表现在它具有极强个人爱好和种类繁多两种属性。第一,社团成员兴趣爱好明显。体育社团的成员基本都是对某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感兴趣,出于自身的热爱和一定的运动基础,加之又不需要深奥的专业基础,所以学生往往会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二,体育社团类别多,涉及面广。体育社团覆盖面极广,大体包含了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舞蹈类运动、拳击类运动以及户外运动,甚至棋类项目也是体育运动的范畴,所以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涉及到具体的某一个项目,因此体育社团理论上可以覆盖大部分学生。

2.2体育社团的功能

体育社团的功能体现在“智、体、美”三方面。其中“体”是体育社团的最突出功能,也是体育社团的根本所在“。智”体现在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协调性、配合性发展,包括对学生脑力思维的培养。“美”广义上体现在体育运动的运动美学上,狭义体现在舞蹈类运动的“塑形”之美和舞蹈艺术之美上。

2.3体育社团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体育社团对学生的培养与其自身的功能定位是一脉相承的。具体有以下两方面的能力提升。第一,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运动讲究团队配合,特别是在一些球类运动和集体舞项目上。社员在长期的配合中不仅养成了组织沟通、协调配合能力,还易培养学生分享交流的素质。第二,培养学生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体育运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受人瞩目,会分出胜负。尤其在一些体育赛事活动中,无论赛事大小,总会有冠亚军之争,学生不仅要面对来自对手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观众期盼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学生就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包括策略和心理上的调整。长期下来,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3高校体育社团与公共体育的差异

公共体育主要指民间的一些体育健身运动。最突出的属性在于“民间性”,没有明显的纪律约束。公共体育的主要人群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民间的某项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形成的团体;一是个人层面上独立的体育运动,其中又以第二种人群占绝对数量。高校体育社团与公共体育的共同点比较明显,即都呈现多元化和大众化。但二者在其他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3点。

(1)组织机构。高校体育社团归根结底也是学生组织,就会有学生组织的各项要求。从部分划分、人员配置到阶级属性都有明确的要求。而公共体育由于其特殊的“民间性质”,组织机构往往不是那么明确,人员配置也比较混乱和模糊。

(2)行政管理。高校体育社团的行政管理是比较到位的,等级制度和部门分工都基本完善。高校社团一般由团委统一管理,个别体育社团还会请相应的指导老师。相比之下,公共体育队员则几乎没有常规管理。

(3)体育基础。体育基础上的差异包括体育人才和体育设施。高校体育社团的体育人才比较突出,入团的社员几乎都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个别社员的水平还十分突出。高校的体育设施也比较完善,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而公共体育在体育基础上都处于薄弱环节。

4高校体育人才融入公共体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1)高校体育人才融入公共体育事业是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打破原有的模式,把体育社团学生、体协学生和体育相关专业的学生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带着专业理论和运动特长到社会中去锻炼,并最终反过来修正自己的理论知识,积累经验,丰富实践。

(2)高校体育人才融入公共体育事业是社会体育发展进步的需要。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力量,而高校是社会的人才储备库,自然要贡献力量来刺激公共体育事业的进步。高校体育人才给社会公共体育事业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体育学科理论,更多的是高校社团成熟的机构设置、管理经验等。

(3)高校体育人才融入公共体育事业是全面健身,打造体育强国的需要。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体育强国目标,不仅是针对运动员和学生,更多地是针对广大普通群众。高校体育人才能给社会群众带来专业的指导,帮助群众健康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将从根本上提高国家层面的体育水平。

5结语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高校社团的中坚力量和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将越来越多地承担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公共体育事业的进步息息相关,体育人才融入社会体育的模式是关键所在。学校要反复论证反复尝试,多考虑各种模式之间的配合,最终实现人才的最优配置和公共体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媚.我国体育社团问题特征与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153-155.

[2]高跃琴.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及其功能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上一篇:必要性途径下一篇:名人的时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