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

2024-05-10

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精选十篇)

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 篇1

一、民间游戏在晨间活动中的创新

晨间活动是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个活动,是幼儿愉快的一天的开始。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创新民间游戏,教师在晨间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创新游戏内容及游戏材料,使他们更加喜欢民间游戏,创造性地玩游戏。例如,在晨间民间游戏猜拳跨步中,幼儿可以从一种玩法联想到三种玩法。原本的玩法是两个小朋友脚尖相对,脚跟碰脚尖,两名幼儿猜拳,赢的幼儿向后退一步,输的幼儿前脚向前移,与赢的幼儿脚尖相对,直到不能与另一名幼儿脚尖相对为输。在此基础之上,幼儿们进行了创编,第一种玩法:在场地上设置“起点”与“终点”,两名幼儿们同时站在“起点”上猜拳,猜赢的幼儿往前跨一步,猜输的幼儿不动,先到终点的幼儿获胜;第二种玩法:在场地上设置两个“起点”,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起点”上,以对方的“起点”为“终点”,猜拳,猜赢的幼儿往前跨一步,猜输的幼儿不动,先到终点的幼儿获胜;第三种玩法:在场地上设置“起点”与“终点”,四名幼儿游戏,两名幼儿一组,一名幼儿负责猜拳,一名幼儿负责跨步,猜赢的一组,由跨步的幼儿往前跨一步,猜输的一组,由跨步的幼儿说一首儿歌,哪一组先到终点,哪一组获胜。幼儿们在游戏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了创造能力,而且在游戏的同时体验到了乐趣。

二、民间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

民间游戏存在于民间,融合在生活之中,是广大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拓展活动空间,激发游戏灵感。因此,在幼儿的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创新运用民间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例如,放风筝作为我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游戏,教师可带领幼儿去空旷的场地放风筝。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当幼儿发现风筝“对称”的原理后,教师就可以为幼儿设计一节美术课,带领幼儿一起用竹签和细绳、白纸和胶水做风筝……风筝做完后,让他们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一起到操场上放风筝,看看谁的飞得高。幼儿在综合了剪、画、贴、做等多种能力完成作品后,在玩游戏时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作品,既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又使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民间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创新?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一些民间游戏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自身的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例如,在美工区的剪纸游戏中,幼儿用小剪刀剪出的漂亮窗花,教师可建议幼儿将制作的剪纸粘在KT板上,再将KT板利用剪纸的边角进行布置,将他们的剪纸作品进行展示。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体验了成就感。

四、民间游戏在户外活动中的创新运用

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趣味性强且简单易学,深受幼儿的喜爱。为了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通过活动的组织、创造与指导充实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更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户外民间游戏“抓小偷”中,可以将“包子、剪子、锤”与其相结合,让幼儿分成“警察”与“小偷”的角色,同时在活动场地上提供一些障碍物,让幼儿选取合适的障碍物自己设计游戏场地,通过合作与协商制定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这样,幼儿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发展了走、跑、跳、爬、滚等各种基本动作。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根据游戏的不足自己想办法进行创造(如幼儿就通过自己的想法创造了新的“抓小偷”游戏),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更让幼儿充分活动了身体,使游戏达到高潮。

五、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民间游戏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作,在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方面考虑,包括游戏的材料、游戏的玩法、游戏的价值等。同时,教师要不断探索民间游戏的创新策略,让民间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红.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2]万莉.守望民间游戏打造快乐童年[J].江苏教育研究,2016(11).

[3]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0(03).

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研究 篇2

徐珊

绥德县天线宝宝幼儿园 718000

摘要: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收集、改编、整合出发,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应用进行了分析。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迈向现代话幼儿园行列的步伐加快,教学设备、媒体也得到了飞速的更新与换代。在感叹当今孩子童年无比先进的同时,我们看到孩子逐渐疏远那些平易近人的、蕴涵丰富教育资源、娱乐成分的民间游戏。面对这种现状,笔者通过自己的实施,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觉民间游戏的价值,挖掘其中合理优秀的资源,并有效的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教育

教师成长 改编创新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院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基本以游戏为主,但在西部基层农村幼儿园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是不务正业,对孩子的成长帮助不大,儿童的游戏越来越少,孩子们在玩着大龄人的游戏。那些曾经所熟悉的民间游戏跳房、投沙包、画丁老头、过家家等民间游戏孩子们已经不熟悉,取而代之的是是电子游戏,大部门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过早的接触电脑手机。从而幼儿以后的成长中会埋下孤僻、肥胖、网瘾等隐患。民间游戏简单易学,取材方便、不受场地人数的限制,且大多数民间游戏要幼儿与他人交流,和运动可以有效的解决幼儿成长中的孤僻、肥胖、网瘾等问题,也利于幼儿情商和智商的成长。在教育幼儿参与民间游戏健康成长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二、研究目标

1.搜集本地常见的民间游戏,并按照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智力游戏等进行改编和创新,使民间游戏成为本院的特色课程。

2.根据幼儿院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通过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通过此课题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教育水平以及创新能力。民间游戏活动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4.通过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幼儿的特长,促进人才进一步的发展。

三、研究对象

小、中、大班全体幼儿。

四、研究内容 1.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与改编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整理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幼儿民间游戏,通过对比对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将整理民间游戏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对民间游戏中不适应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编。掌握民间游戏向幼儿游戏可行性,发挥幼儿民间游戏的有利性。例如户县具有特色的农民画,可以在画丁老头,写

面、画鸭子等。2.民间游戏的创新

民间游戏难易并存、雅俗共赏。大多数游戏并不能直接生搬硬套的直接运用到幼儿教育上,还需要幼儿教师不断的创新、及时对游戏进行改进,在幼儿教育中有以下创新点:(1)游戏器材的创新

民间游戏器材的简陋是其最大弊端之一,同时也是其最大的优点。为了使幼儿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民间游戏中来,我们从孩子容易被色彩鲜艳的、新奇的玩具出发,尽可能的在游戏过程中使用具备这些特征的器具。(2)游戏规则、玩法的创新

民间游戏大多规则比较复杂,适合与7-11岁的孩童玩耍。但是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在7岁以下,如何使民间游戏易上手、兴趣高。因此就要对游戏规则开始,从低难度到高难度逐步过渡。例如美术类游戏,可以简单的绘画开始,画鸭子,中等难度画丁老头,高难度画BIANG字。循序渐进。(3)游戏歌谣的创新

本地区民间童谣具有其独特的韵律和韵味,反映着关中的乡土人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爆炸时代的来临,网路数据充斥在生活周围。乡土歌谣逐步在消失,例如小苹果等歌词经常会出现在幼儿口中,有些低俗的歌谣和童谣已经不适合幼儿教育。因此为了使游戏更好的结合,我们尝试这通过各种方法对童谣进行改编。3.民间游戏与幼儿课程的整合

民间游戏贴近生活,风格鲜明。它能够比较形象的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谈话法、个案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收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有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本次客体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一般会对幼儿社会发展水平、运动能力、记忆力、模仿能力、游戏特长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便于游戏的进一步开展。

3.谈话法:通过和幼儿平等聊天的方式,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想法,幼儿的游戏倾向性等,以便及时调整游戏。

4.个案研究法:我们主要通过对研究对象中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摸清其特点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已办采用个人调查法,即对教育过程中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和问题调查。

六、研究的主要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3 月 —2015年 5月)制定本次课题实施方案、相关制度、建立课题组、任务分工,对本地民间游戏进行初步的收集、筛选和整理。

2.实施阶段(2015年5 月 —2015年 12月)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对进行总结,相互交流意见,在不影响幼儿教育中逐步的融入民间游戏。

3.总结阶段。(2015年 12月 —2016年3 月)对游戏中的幼儿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对在幼儿中接受度比较高和教师比较容易实施的游戏进行分析和编排,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儿童进行系统而科学的整理。并将是实践中一些游戏的实施经验总结。

七、具体实施过程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资源丰富的民间游戏中每个幼儿都可以找到自己对应的游戏。在如今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有义务通过有效的途径,丰富的教育方法,与家长共同实现幼儿健康成长,让幼儿在民间游戏的嬉戏过程中打开思维、锻炼身体、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收集民间游戏

我们本着“安全、健康、使用”的原则,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电脑网页、向当地家长咨询、与本院其他老师交流、向一些专家请教,我们从民间游戏中筛选出来适合我们幼儿院开展的游戏 18个。

(二)对游戏进行分类

按照民间游戏的内容我们将游戏分为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智力游戏。体育类游戏

个,如跳房子、木头人、老鹰抓小鸡、攻城、丢沙包、捡石子等,这些游戏旨在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兴趣,增强幼儿体质,利于身体发育;语言类游戏有 5 个,如拍手游戏、数鸭子游戏等这些幼儿都伴有儿歌,让幼儿在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中、逐步掌握语言,提高语言的兴趣。

(三)对游戏进行改编

在诸多的民间游戏中,有的语言和内容不雅,有的过于激烈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因为时代的变化已经脱离了幼儿的生活,游戏需要特定的游戏场地等原因,我们对存在问题的游戏进行根据幼儿年龄和性别进行改编,加入适宜的内容,尽最大可能利用各类民间游戏,实施教学,存进幼儿发展。

(四)对游戏进行创新

民间游戏博大精深,资源丰富,铃铎多变,许多民间游戏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例如民间的丢沙包一种玩法,与国际游戏棒球、垒球规则比较相似,可以在丢沙包游戏中创新性的设计一些棒球、垒球计分方法,培养运动人才。教师根据游戏的特点尽可能的创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整合资源,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创新。例如丢沙包游戏中,可以把踢毽子规则或者足球规则融入过来为发展为踢沙包,在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可以制作两面沙包、四面沙包、六面沙包,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大大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开阔其思维。同时对注重对幼儿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的培养。

八、结论

(一)获得的收获

1.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丰富了幼儿园教育的游戏内容,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2.同时培养了身体、智力、社会交往能力(幼儿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语言的全面发展。3.在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培养了家乡情感。4.在实施本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意识,培养了幼儿民间游戏教学的能力,提升了教师自身民间文化素养。

(二)取得的成效

1.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丰富了幼儿园教育的游戏内容,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园课程后,让我们乡土教材得到开发,丰富了教学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找到可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解决教育条件不足的有效途径,民间传统的、优秀的适用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材料得以传承到下一代。

2.同时培养了身体、智力、社会交往能力(幼儿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语言的全面发展。

3.在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增进了家园联系和亲子情感。在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亲子游戏活动,促进了家园互动,增进了社会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了解,让家长和热心的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经验对教育孩子的意义,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价值管,融洽了家园关系,提高了幼儿教育的社会支持度。

4.在实施本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意识,培养了幼儿民间游戏教学的能力,提升了教师自身民间文化素养。

(二)不足之处

在这个课题实施一年中,初步有一定的成果,但是整个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1.继续收集民间游戏,深入研究并传播。民间游戏在电子化,现代化的冲击下逐渐淡忘,这就在收集过程中更加困难,其次民间游戏并不能简单的全盘接收到幼儿园中,民间游戏大多数是适合成人玩耍的,在脑力和体力上不一定适合幼儿,因此有必要在筛选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适合幼儿的,容易被幼儿接受的,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游戏。2.合理改编民间游戏。在诸多的民间游戏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性别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对一些不适宜部分进行改编。目前幼儿园没有对男女进行分组,这样在游戏培养幼儿过程性别过于模糊,容易形成男孩“娘”,女孩“汉”的情况,语言类游戏女孩兴趣高,体育类游戏男孩兴趣高,众口难调,不利于游戏进一步发展。3.人力、资金、教育有限。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困难,由于一些民间游戏需要比较复杂的教具,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保障,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民间游戏就会被搁置,所以在这次民间游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还是一徒手游戏为主,游戏略显单薄。民间游戏实施过程中,不但培养了还在,也培养了我们教师,民间游戏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会持之以恒的实施下去。致谢:

历时将近1年的时间将这个课题写完,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但庆幸的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感谢我的亲人在我困难的时候不厌其烦的对我进行帮助,另外感谢我的朋友,给我我很多支持和帮助,在此帮助我和指导我的各位老师朋友罪衷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我没有他们的指引,将难以完成。感谢我的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很多素材,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1】

丁亚红 ,《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4-01-01;【2】

智学、张建岁,《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1;【3】

美福、勒著,蒋逸民译,《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0-01;【4】

季海平,《游戏网天使插上腾飞的翅膀》,考试周刊,2013年第89期;

【5】

杨卫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才智,2010年第33期;

【6】

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 篇3

摘 要:民族民间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影响。由于大量的现代教玩具的出现与使用,有许多很好的民族民间游戏渐渐地被人们忽视了。因此,幼儿园应重视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创编,促使其在岁月历史长河中得到继承与创新,本文就幼儿园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创编进行分析,并针对民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民族民间游戏 开发与创编

【中图分类号】G613.7

民族民间游戏由于对场地、时间、人数等都没有太高的要求而备受幼儿的喜爱。民族民间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影响。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活动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游戏中也能促进幼儿动作、感官、语言、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然而,由于大量的现代教玩具的出现与使用,有许多很好的民族民间游戏渐渐地被人们忽视了。因此,幼儿园应重视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创编,促使其在岁月长河中得到继承与创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民族民间游戏的挖掘和整理

(一)搜集

面对广泛存在于民间的这些游戏,搜集起来并不容易,但有些资源还是可以很好地利用上。如幼儿园教师、游戏方面的专家、学者等,她們都有丰富的游戏资源。除此之外,就需要到民间村落开展实际的搜集工作。在搜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拓展搜集游戏的途径,尽可能的详细记录游戏提供者的信息,真实记录游戏的名称、游戏对象、规则等等,以便日后整理时能完善游戏。

(二)分类整理

在搜集民族民间游戏的基础上,就需要对这些游戏进行分类和整理。首先,对游戏分类要有明确的界定,即如何划分游戏的种类。可以以年龄段来划分游戏,如幼儿、小学、中学、成人;也可以以语言、智力、体育、音乐、美工等来划分。其次,要对游戏进行编号。对游戏进行编号,是为了能更好地区分游戏,这样便于查找某一篇或某一类的游戏。不管如何分类整理,只要利于查找和方便使用就好,更重要的是要利于日后开展研究工作。

(三)选择

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孩子能力发展的要求不一样。有些游戏适合3—6岁的孩子,有些游戏适合5—9岁的孩子,而有些游戏可能7、8岁以上的孩子才能玩。所以,我们可以在已搜集整理好的游戏中,筛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兴趣需要的游戏。像挑小棍、跳房子、丢手绢等游戏就可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而像撞拐之类的游戏就需要对其进行创编。还有一些游戏,带有一些不健康的成分,也需要果断对其进行改编或直接舍弃。

二、对民族民间游戏进行创编

(一)创新玩具和材料

有些民族民间游戏的玩具和材料不适合幼儿使用。比如抽陀螺,原来的陀螺大都是用木头制作的,现在这种木制陀螺很少见了,而且用鞭子抽也不安全,不适合幼儿开展游戏。还有很多游戏,创新玩具和材料的过程,也是创新游戏玩法和平衡游戏难易程度的过程。如挑小棍,原来这个游戏的主要材料是冰糕棍,现在既可以用冰糕棍,也可以用铅笔、筷子、吸管、圆珠笔芯、竹棍、牙签等,相对来说,用铅笔等粗一点的棍子挑起来要简单一些,而用牙签这样的细小的棍子挑起来难度大。

(二)改变场地布置

民族民间游戏一般对场地要求较低,没有较固定的场地布置,比如挑小棍、丢沙包、跳皮筋、撞拐等都没有特定的场地要求。但有一些民族民间游戏需要场地布置,例如跳房子,需要在场地中画或者用玩具布置出格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可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布置格子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如小班幼儿可设置较简单的格子,大班幼儿可增加难度设置较复杂的格子。

(三)游戏规则的改编

经过整理出来的一些民族民间游戏,有些游戏规则也许看似适合幼儿这个年龄段,但并不一定就适合开展教学。这时,就需要对这些游戏进行创编,使改编后的游戏能够符合幼儿园教学和幼儿发展需要,让幼儿在这些游戏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享受乐趣,在乐趣中得到发展。如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班幼儿玩时可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改编游戏规则,在小鸡摔倒的时候,老鹰此时不可以再追捕小鸡,这样幼儿就有适应和缓冲的时间,调整自己的队伍。大班幼儿玩时可将竞争机制加入游戏中,这样可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四)游戏歌谣的创编

有些民族民间游戏伴有歌谣,有的歌谣可直接应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的则需要进行创编,以适应幼儿园教学活动和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师要努力钻研游戏歌谣,在创编歌谣的时候,要注意保留民族民间游戏的精髓,挖掘民族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三、将民族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

(一)提供充足的条件,保证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展

对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创编,需要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支持。没有这些,根本就无从谈起游戏的开发与创编。幼儿园要尽可能的挖掘民族民间游戏,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发。幼儿园可开展民族民间游戏的教研活动,提升幼儿教师对民族民间游戏的认识,鼓励教师将民族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

(二)创设专门区域,便于幼儿开展游戏

有一些民族民间游戏比较适合在室内开展,幼儿园可以在户外活动场地创设一个民族民间游戏的活动区域,教师也可在教室或者睡房设置一个区域,便于幼儿开展这一类民族民间游戏,比如,“挑小棍”、“捡石子”、“翻花绳”等。教师应密切注意和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及时调整区域设计和材料投放,使区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民族民间游戏的热情

教师要针对民族民间游戏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可以用些简单的节奏,为这些游戏配上音乐,使幼儿喜欢上这些游戏。幼儿园还可以开展民族民间游戏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加深幼儿对民族民间游戏的认识,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游戏。

参考文献:

[1]秦元东.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六大特点[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5

[2]朱士君、尹晓华.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J].幼儿教育,1999.

[3]吴明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游戏及其文化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6,5.

[4]民族民间游戏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第8期).

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 篇4

一、充分利用民间童谣游戏, 融入各领域教学活动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课程中可以得到广泛运用。民间童谣吟唱起来押韵、朗朗上口, 在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在语言活动课程当中可以体验民族语言之美。民间童谣在幼儿教学课程当中应当改变传统的语言类教学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根据民间童谣的特点, 同时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运用新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例如在音乐活动中, 教师应专注于民间童谣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特点, 可以配合节奏欢快的音乐用歌唱的方式演唱童谣, 其教学效果一定优于传统的机械性记忆教学, 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有的老师在教童谣《牧童谣》时, 常常说着“跟我做”, 并用拍手、握拳、拍手、握拳这四个强、弱、次强、弱的节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让他们产生兴趣。教师在组织幼儿欣赏童谣时, 要让幼儿伴着乐器自由地发挥, 自行理解童谣的内涵, 让幼儿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 享受学习童谣的快乐。童谣同样可以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当教师将数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时, 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数学。当然, 有限的认知能力使得幼儿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字, 因此教师可以教幼儿民间童谣中的数数歌, 例如:童谣《加法口诀》、《数鸭子》等, 这类的民间童谣可以成功地将数学与儿童文学结合, 帮助幼儿在快乐学习童谣的同时, 了解数学中数字的简单变化, 去探索数学的奥妙。

二、整合童谣与民间游戏, 让幼儿教育寓教于乐

我们在学习童谣的时候, 加入民间的一些小游戏可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比起呆板的纯粹书本教学, 两者的结合则更加完美。例如:在童谣《老鹰捉小鸡》中:“天上老鹰飞, 地上小鸡啼, 母鸡急得彭彭飞, 呱呱呱唤小鸡, 快过来躲在妈妈翅膀里”。如果在教学时中只是让幼儿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学习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这样, 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反之, 让幼儿加入游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玩边学, 和周围的幼儿一起加入这种欢乐的氛围, 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便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而幼儿和其他同伴的共同参与也间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教学时还应注重对幼儿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 比如跑、跳、平衡等简单运动。如《小板凳》、《造房子》等这类的童谣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时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玩具与童谣的结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如民间童谣《放风筝》,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先去了解风筝的由来, 收集风筝的各种形状, 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简单的风筝, 这样学生一定可以完全融入如此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中。又如, 搭积木、小火车等等, 这些同样具有相同的效果。游戏起的是促进作用, 可以在幼儿学习童谣的时候锦上添花, 寓教于乐。

三、师生共同创编童谣, 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幼儿的学习能力, 就开展民间童谣游戏。这是一种直接的游戏活动。民间童谣游戏能够使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愉悦, 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 并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对语言能力的教学要从幼儿抓起, 相比于其他的民间游戏或体育活动, 民间童谣游戏则更符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要求。有些童谣带上节奏后, 说唱起来铿锵有力。例如:童谣《手指歌》:“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 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合上节奏, 边拍边唱, 幼儿说起来容易整齐一致。在节奏的影响下, 学起来也很振奋, 有精神。由于简练, 无形中增强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这时, 有的小朋友忘记了其中的几个字, 教师便可以提醒:“……一二三四五……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这样可以让熟悉的小朋友提醒那些不熟悉的, 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幼儿去改编这首童谣, 比如改成“小猫没打到, 打到小老鼠”等等。要让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就要把日常所见应用到所学的童谣中。这样, 既可以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而且还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进而可以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四、了解童谣游戏规则, 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

把游戏活动与童谣结合的形式, 可以让幼儿边念童谣边玩游戏。实践证明, 民间童谣游戏对幼儿的帮助很大。幼儿的年龄太小, 常常在学习童谣时只会自己“玩耍”, 并不懂得什么叫做规则。而民间童谣游戏节奏统一, 这就需要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出来, 融入集体当中。让幼儿遵循统一的游戏规则是教师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点。游戏的规则往往需要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指引, 帮助协调每一个小朋友的关系。在游戏中, 幼儿要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 掌握游戏规则, 学会互相帮助和相互协调的能力。例如童谣《山上有一个木头人》, 其游戏规则是让孩子在教室四周分开走动, 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童谣念完后, 幼儿教师寻找身体挪动或者发出声音的孩子, 发现后, 便与全部孩子一块儿讲:“原先要打一定千万下, 此刻时间没来得及, 马粗心虎打三下, 一、二、三!”如果没发现一个孩子动, 幼儿教师可讲:“木头人解放!”全部欢庆, 游戏可重复进行2-3遍。通过这种简单的游戏规则, 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游戏规则的必要性, 同时也让幼儿渐渐学会摆脱自我中心, 达到双倍的效果。

五、广泛搜集民间游戏, 认识童谣游戏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近年来大量高科技玩具产品和游戏涌入消费市场, 使得幼儿的游戏过程逐渐被一个开关或几个按钮所取代, 原本内容丰富的传统民间童谣游戏的地位受到冲击。出于安全考虑, 很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各种高档玩具, 把自家的孩子“圈”在家里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也使得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各种特长兴趣班, 由此导致民间游戏濒临失传与离散。导致这一结果的最终原因是家长对民间游戏的认识不够, 甚至有的家长对民间游戏带有偏见。改变这一现状的直接办法就是通过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让家长们对民间游戏形成正确认识, 并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其次, 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很重要, 应该动员一切相关人员加入到搜集民间游戏的队伍中来。幼儿是幼儿园里的小主人, 他们也应加入到搜集民间游戏的队伍中, 向爸爸妈妈学习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把它们带进校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亦是推动民间游戏回归的动力。

总之, 民间童谣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正确的选择童谣是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并非所有的童谣都适合幼儿教育, 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情感和兴趣等都需要考虑在内。教师教学时, 应选择符合幼儿实际且优秀、健康、有趣的民间童谣, 做到既继承民间童谣的传统, 又促进儿童快乐的成长。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幼儿园的课程也在不断改革、深入。因而, 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幼儿教学资源。民间童谣是传统文化的的载体, 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正好可以作为幼儿园教学的课程资源。本文对幼儿教育作了详尽的解释和深刻的思考:民间童谣的选择、幼儿园课程的应用以及传统文化资源运作等。

关键词:民间童谣,幼儿教学,课程资源,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晓铭.浅论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 2013 (8) .

[2]邓鲁萍.教学游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 2013 (9) .

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 篇5

沛县五段镇俞庄幼儿园

戚传兰

一、课题背景

1、时代的呼唤。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发扬民族文化、吸取民间游戏精华势在必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2、幼儿游戏课程的需要。《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整个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加强幼儿园游戏课程改革,丰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内容,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的需要。《纲要》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地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因此,我们开展了《开发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希望让民间游戏来丰富现代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了解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在当代传承和有效开发民间游戏做一点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标

对民间游戏活动进行收集、整合、拓展、改编,使民间游戏成为本园游戏活动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构建运用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的目标体系,探讨利用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民间游戏活动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遵循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活动中的精华为培养幼儿所用,让幼儿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方法上建构了以民间文化为背景、以幼儿民间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以民间艺术、节日、饮食文化为辅助活动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幼儿认知与情感发展目标主要研究 :

1.民间户外体育游戏丢手帕、编花篮、抽陀螺、跑风车、跳绳、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老鹰捉小鸡、弹球、扔沙包、石头剪子布等。

2.对部分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进行改编,充实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推铁环、抬轿子、跳竹竿、爬绳、爬竿、钻轮胎、踢毽子、荡秋千等。

3.民间玩具风车、布玩具、风筝、泥人等多功能的开发。4.幼儿室内民间游戏翻绳、打手背、抓子、过家家。

我根据本地区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本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自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了很多的民间游戏活动内容来实施研究。

四、理论依据 1.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健康概念的界定中表明,人的健康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五、研究的方法

因为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超越了各自领域的教育界限,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测量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边实践边研究,以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这一研究成果丰富了学前幼儿游戏教育理论体系,拓展了学前儿童民间游戏活动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学前幼儿游戏课程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文献资料法: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吸纳教育教学信息,为课题实施及调整寻找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同时收集民间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等相关资料。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课题研究中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不断反思、调整、解决问题。

(3)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收集阶段研究的经验论文及活动方案设计,积累材料,推广经验,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六、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9 ——2012.11

(1)调查、分析在社会上流传的民间游戏。(2)搜集各类民间游戏,并进行整理、归类。

(3)查阅资料,筛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 2012.12 ——2013.11(1)制订实施计划。

(2)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兴趣实施课题内容。

(3)与教师及时沟通、及时交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果共用。(4)撰写相关教学笔记、观察记录、论文。

3、综合整理阶段: 2012.12—-2013.11(1)整理、筛选、加工总结研究资料。(2)撰写阶段性报告。

4、结题阶段: 2013.11 ——2013.12(1)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在全体老师的努力帮助下,我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了许多可喜的收获。民间游戏的开展促进我园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发展。

从幼儿发展来看:我们发现孩子们手、脚与全身活动类型的民间游戏中动作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思维、情感、集体意识及社会性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

一、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

许多民间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参与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然而如果在游戏中失败或者受到挫折,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处于不安与烦躁的状态之中。但是孩子都有好胜的心理,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能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循规则,选择并忍受当前的不安,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才能继续游戏。如:在进行《丢手绢》的游戏活动中,刚开始玩时,当幼儿把手绢放在一个小朋友身后时,有的幼儿会忍不住去提醒别人,更有甚者有的幼儿还会忍不住喊:“丢在我后面,丢在我后面。”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我都要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一开始孩子们很难遵守规则,每次都会不自觉的喊出声音,特别是我们班的朱子健小朋友,他特别喜欢在别的小朋友丢手绢时喊“丢在我后面,丢在我后面。”每次这个时候我都要提醒他遵守规则,甚至终止他游戏。渐渐地几次下来他能在游戏时有意识的遵守游戏规则了。后来在玩“丢沙包”、“踢毽子”、“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许多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有面临失败的机会,而他们一般都能在等待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形成;因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决定了游戏的顺利进行。、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现在几乎每个班级都有来自外地的小朋友,学习用方言来念,他们会觉得更加新鲜、有趣,学的也更加认真了。我们班有好几个外地的小朋友都会用方言说简单的话了呢。这种用方言来念的形式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总之,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希望更多的幼儿能参与到民间游戏的活动中来,让我们的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游戏乃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途径。通过游戏,幼儿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确实如此,有的游戏如《造大桥》和《切西瓜》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边玩游戏边念儿歌,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拉大锯、扯大锯》的游戏,训练幼儿的语音辨识和清晰的表达,还可以利用汉语特有的声韵特点创造出了“绕口令”的娱乐游戏。游戏者稍不留神或舌头翻转不灵,就会出现吐字不准、四声不清的差错,引起人们哄堂大笑。如: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要求幼儿快速念出,反复练习,达到了语言方面的锻炼。民间游戏为幼儿创造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能使他们逐步学会表达。这种游戏形式的学习使幼儿觉得很新鲜、有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游戏应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纲要中还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富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如:巩固10以内认识时,我组织幼儿排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把1—10的数字卡片分别贴在孩子身上,让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然后请小朋友按数字从小到大排好一队,玩开火车的游戏,再倒过来,从大到小排好一队,最大10当火车头开火车,让幼儿弄清10以内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使幼儿在游戏的教学中加深理解对10以内数字的认识。如:在玩“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戏活动时,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大灰狼”、几只“小白兔”,抓到几只“小兔子”,一只“狼”能分几只“兔子“?这就让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学会了等分。我经常选择找朋友、夺红旗、跳绳、踢球、赛跑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幼儿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快乐。

在游戏活动中,教幼儿知识,能够让幼儿玩的开心,学的积极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部使用游戏形式,也能够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使用游戏形式,幼儿在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习,不但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培育了互助合作能力。

民间游戏活动大多数都是以三五成群、结伴进行的,从与同班幼儿游戏,发展到与同龄幼儿玩游戏,再到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间玩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言语交往随时进行,它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一开始玩游戏时,经常会出现几个人争一个角色,特别是“头领”这一角色。但是每个游戏都已经有了固定的规则,幼儿在游戏时必须自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所以民间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以自我中心,向相互合作发展。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角色的分配不满意,人数与玩具不一致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幼儿通过相互间的商量、讨论,游戏才能继续开展下去。这就要求幼儿要学会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锻炼了组织能力,培养幼儿的相互合作、协调能力。例如《编花篮》、《咕噜锤》许多孩子竟然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

民间游戏是幼儿快乐的源泉,我们幼儿老师应该好好利用民间游戏这一宝贵资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深入反思,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更大程度地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从教师的成长来看: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每两周一次的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理论,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一次次的活动观摩、研讨、交流中进行观念上的碰撞,提升了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老师们从过去的片面关注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逐渐过渡到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理解幼儿,分析体察幼儿的心理变化。课题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研究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知道运动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教师的指导要针对不同的儿童,对待性格开朗、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幼儿要注意把握适度的原则,过度的自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适度才是最好的。大家的心理教育意识得到增强,通过研究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优化。

八、研究后的思考

总之,本课题在研究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幼儿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感受到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的无穷魅力,萌发了幼儿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内在动力,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幼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尤其在艺术修养上,尽管有不少教师在进行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但如何体现整合的有效性、合理性,如何对幼儿在民间游戏中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还觉不够,还期待专家的引领,评价方式还要更科学合理。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著

2、《幼儿园游戏教学论》 刘焱著

3、《学前教育学》

虞永平著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许卓娅著

5、《学前游戏论》 丁海东著

《开发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沛县五段镇俞庄幼儿园

戚传兰

一、课题背景

1、时代的呼唤。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发扬民族文化、吸取民间游戏精华势在必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2、幼儿游戏课程的需要。《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整个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加强幼儿园游戏课程改革,丰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内容,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的需要。《纲要》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地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因此,我们开展了《开发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希望让民间游戏来丰富现代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了解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在当代传承和有效开发民间游戏做一点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标

对民间游戏活动进行收集、整合、拓展、改编,使民间游戏成为本园游戏活动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构建运用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的目标体系,探讨利用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民间游戏活动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遵循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活动中的精华为培养幼儿所用,让幼儿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方法上建构了以民间文化为背景、以幼儿民间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以民间艺术、节日、饮食文化为辅助活动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幼儿认知与情感发展目标主要研究 :

1.民间户外体育游戏丢手帕、编花篮、抽陀螺、跑风车、跳绳、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老鹰捉小鸡、弹球、扔沙包、石头剪子布等。

2.对部分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进行改编,充实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推铁环、抬轿子、跳竹竿、爬绳、爬竿、钻轮胎、踢毽子、荡秋千等。

3.民间玩具风车、布玩具、风筝、泥人等多功能的开发。4.幼儿室内民间游戏翻绳、打手背、抓子、过家家。

我根据本地区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本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自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了很多的民间游戏活动内容来实施研究。

四、理论依据 1.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健康概念的界定中表明,人的健康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五、研究的方法

因为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超越了各自领域的教育界限,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测量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边实践边研究,以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这一研究成果丰富了学前幼儿游戏教育理论体系,拓展了学前儿童民间游戏活动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学前幼儿游戏课程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文献资料法: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吸纳教育教学信息,为课题实施及调整寻找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同时收集民间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等相关资料。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课题研究中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不断反思、调整、解决问题。

(3)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收集阶段研究的经验论文及活动方案设计,积累材料,推广经验,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六、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9 ——2012.11

(1)调查、分析在社会上流传的民间游戏。(2)搜集各类民间游戏,并进行整理、归类。

(3)查阅资料,筛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 2012.12 ——2013.11(1)制订实施计划。

(2)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兴趣实施课题内容。(3)与教师及时沟通、及时交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果共用。(4)撰写相关教学笔记、观察记录、论文。

3、综合整理阶段: 2012.12—-2013.11(1)整理、筛选、加工总结研究资料。(2)撰写阶段性报告。

4、结题阶段: 2013.11 ——2013.12(1)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在全体老师的努力帮助下,我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了许多可喜的收获。民间游戏的开展促进我园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发展。

从幼儿发展来看:我们发现孩子们手、脚与全身活动类型的民间游戏中动作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思维、情感、集体意识及社会性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

一、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

许多民间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参与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然而如果在游戏中失败或者受到挫折,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处于不安与烦躁的状态之中。但是孩子都有好胜的心理,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能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循规则,选择并忍受当前的不安,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才能继续游戏。如:在进行《丢手绢》的游戏活动中,刚开始玩时,当幼儿把手绢放在一个小朋友身后时,有的幼儿会忍不住去提醒别人,更有甚者有的幼儿还会忍不住喊:“丢在我后面,丢在我后面。”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我都要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一开始孩子们很难遵守规则,每次都会不自觉的喊出声音,特别是我们班的朱子健小朋友,他特别喜欢在别的小朋友丢手绢时喊“丢在我后面,丢在我后面。”每次这个时候我都要提醒他遵守规则,甚至终止他游戏。渐渐地几次下来他能在游戏时有意识的遵守游戏规则了。后来在玩“丢沙包”、“踢毽子”、“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许多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有面临失败的机会,而他们一般都能在等待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形成;因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决定了游戏的顺利进行。、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现在几乎每个班级都有来自外地的小朋友,学习用方言来念,他们会觉得更加新鲜、有趣,学的也更加认真了。我们班有好几个外地的小朋友都会用方言说简单的话了呢。这种用方言来念的形式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总之,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希望更多的幼儿能参与到民间游戏的活动中来,让我们的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游戏乃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途径。通过游戏,幼儿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确实如此,有的游戏如《造大桥》和《切西瓜》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边玩游戏边念儿歌,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拉大锯、扯大锯》的游戏,训练幼儿的语音辨识和清晰的表达,还可以利用汉语特有的声韵特点创造出了“绕口令”的娱乐游戏。游戏者稍不留神或舌头翻转不灵,就会出现吐字不准、四声不清的差错,引起人们哄堂大笑。如: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要求幼儿快速念出,反复练习,达到了语言方面的锻炼。民间游戏为幼儿创造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能使他们逐步学会表达。这种游戏形式的学习使幼儿觉得很新鲜、有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游戏应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纲要中还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富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如:巩固10以内认识时,我组织幼儿排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把1—10的数字卡片分别贴在孩子身上,让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然后请小朋友按数字从小到大排好一队,玩开火车的游戏,再倒过来,从大到小排好一队,最大10当火车头开火车,让幼儿弄清10以内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使幼儿在游戏的教学中加深理解对10以内数字的认识。如:在玩“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戏活动时,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大灰狼”、几只“小白兔”,抓到几只“小兔子”,一只“狼”能分几只“兔子“?这就让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学会了等分。我经常选择找朋友、夺红旗、跳绳、踢球、赛跑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幼儿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快乐。

在游戏活动中,教幼儿知识,能够让幼儿玩的开心,学的积极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部使用游戏形式,也能够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使用游戏形式,幼儿在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习,不但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培育了互助合作能力。

民间游戏活动大多数都是以三五成群、结伴进行的,从与同班幼儿游戏,发展到与同龄幼儿玩游戏,再到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间玩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言语交往随时进行,它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一开始玩游戏时,经常会出现几个人争一个角色,特别是“头领”这一角色。但是每个游戏都已经有了固定的规则,幼儿在游戏时必须自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所以民间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以自我中心,向相互合作发展。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角色的分配不满意,人数与玩具不一致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幼儿通过相互间的商量、讨论,游戏才能继续开展下去。这就要求幼儿要学会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锻炼了组织能力,培养幼儿的相互合作、协调能力。例如《编花篮》、《咕噜锤》许多孩子竟然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

民间游戏是幼儿快乐的源泉,我们幼儿老师应该好好利用民间游戏这一宝贵资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深入反思,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更大程度地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从教师的成长来看: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每两周一次的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理论,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一次次的活动观摩、研讨、交流中进行观念上的碰撞,提升了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老师们从过去的片面关注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逐渐过渡到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理解幼儿,分析体察幼儿的心理变化。课题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研究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知道运动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教师的指导要针对不同的儿童,对待性格开朗、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幼儿要注意把握适度的原则,过度的自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适度才是最好的。大家的心理教育意识得到增强,通过研究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优化。

八、研究后的思考

总之,本课题在研究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幼儿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感受到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的无穷魅力,萌发了幼儿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内在动力,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幼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尤其在艺术修养上,尽管有不少教师在进行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但如何体现整合的有效性、合理性,如何对幼儿在民间游戏中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还觉不够,还期待专家的引领,评价方式还要更科学合理。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著

2、《幼儿园游戏教学论》 刘焱著

3、《学前教育学》

虞永平著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许卓娅著

浅谈幼儿园民间游戏 篇6

【关键词】幼儿 民间游戏 课程构建 学前教育 幼儿园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 设游戏条件"。由此可以看出,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民间游戏作为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一种物质文化,以简洁生动的民谣,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和千变万化的 游戏内容吸引着孩子们。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民间游戏收集整理,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实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民间游戏课程能够激发幼儿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是幼儿认知社会和行为发展的主要教学 模式,其根本是在于对儿童的纪律约束和集体意识的有效培养, 而这种意识的培养与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由天性相背离,所以如 何能够激发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是幼儿教育者丞待解决的问题。 利用游戏的模式,让儿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能够有效 的环节这一矛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能够有专业的 幼儿教师和人员去组织儿童们参与游戏,甚至有的小规模的幼 儿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游戏设备去让孩子们参与的集体的游戏 中,此时,民间游戏就能过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就民间游戏而言,民间游戏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 实性,儿童不仅仅能够在幼儿园进行游戏,在家庭中同样可以, 因此,民间游戏的接受性相对明显。而民间游戏课程的建立, 能够有效地引发儿童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 跟同伴们、教师们一起游戏和学习,实现增强体质,开发智力 以及促进合作等教育目标。

二、构建民间游戏课程的原则

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构建的原则主要课题体现为一下三方面:

第一,区域性原则。

民间游戏顾名思义是来源于民间,其 区域性是普通大众多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也就是说,民间游 戏易操作性是儿童热衷于民间游戏的一个原因,并且,区域性 的民间游戏是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更容易让儿童理 解和参与。因此,地域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都是民间游戏的灵 魂。

第二,适宜性原则。

民间游戏作为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一种物质文化,以简洁生动的民谣,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和千变万化的 游戏内容吸引着孩子们.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民间游戏收集整理,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实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 育者,应该选取那些适宜不同儿童玩耍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与 当代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并且加以改造,实现幼儿园民间游戏 课程的建构,以便更好的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三,家长参与性原则。

民间游戏课程的改革是否能够成 功,家政的任何和参与是最有利的事实证明。家长的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操作能力,民间游戏来 源于民间,家长与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自然会被提升,其游戏操 作的简便性也会让家长与儿童在幼儿园中获得更正确的教育理 念,而且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从而也就能够有 利的配合幼儿园教学任务的实施,也更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实现民间游戏课程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游戏条件

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条件,是实施民间游戏课程的必要前提。根据幼儿园自身特点去获取民间游戏的素材,结合当地 风俗的民间游戏去开展相应的教学任务,能够更好的实现幼儿 园的教学宗旨。比如,充分利用好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开创民间游戏课程,乡村幼儿园隶属书郊外,幼儿教师就可以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可以带领孩子们到郊外抓昆虫,如果条件允许还 可以将抓回来的昆虫做成昆虫标本。这样的民间游戏,不仅仅 节省了幼儿园的经费问题,而且还是环保的游戏课程,让儿童 能够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并且还能够让家长一同参与进来,有 利于幼儿园的教育课程改革,更为重要的是,使儿童能够更好 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助于智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民间游戏

幼儿的自身条件决定着儿童对民间游戏的选择,同时也影 响着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民间游戏课程的时 候,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不同状况的幼儿 选择不同的游戏进行玩耍。比如,幼儿园小班的儿童就要玩一些操作简单,通俗易懂的游戏,而大班的儿童就可以作一些操 作技巧偏难一点的游戏,也可以扮演一些角色类游戏,如过家 家等。因此,不同年龄段儿童接受民间游戏的程度不同,对不 同年龄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民间课程

在各级教育中没有比幼儿园教育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对于家长而言,幼儿园的民间游戏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去帮助儿童成长,更重要的是,民间游戏是他们所熟悉的,更有利 于儿童的身心成长。因此,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到民间游戏课程也变得十分重要。家长的参与,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加深自己与孩子的亲自之情,而且还能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更加了解。如幼儿园可以设置适合家庭玩的民间游戏,“竹竿舞”,其意义会更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2005(5):31-35[J].学前教育研 究.2010 ( 03) : 70 ~72

[2]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3]邢永富.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2:) 50~54

[4]甄珍.商论坛.178

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 篇7

我园地处江南太湖之滨,江南水乡的优秀传统人文环境,给予我们幼儿教育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幼儿是我们的未来,让孩子在童年时期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让民间游戏在充分开展的过程中发展与创新,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职责所在。课题《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旨在挖掘、整理民间游戏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等对民间游戏进行“扬弃”,做好传承与创新工作,从而设计具有鲜明园本特色的幼儿民间游戏,并探索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的途径、方法与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调整、完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自主、合作、竞争的幼儿民间游戏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提升教师对民间游戏的改编、创新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创设幼儿园民间游戏环境氛围,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园所文化。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实质是发扬传统、突破传统,使本地区宝贵的传统文化成为促进时代进步的新力量,使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与创新。

二、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开展实践性的研究,在研究初期我们制定了四个主要子课题,内容分别为:

1.幼儿民间游戏的现状和理论研究。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得民间游戏的研究动态,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对本园民间游戏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的游戏理念,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摩、研讨等活动,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游戏精神,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内涵。

2.各类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改编、创新与运用的实践研究。这一子课题具体分为五个小的子课题,借助《幼儿园指导纲要》五大领域分类方法将民间游戏进行划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体育类幼儿民间游戏、艺术类幼儿民间游戏、益智类幼儿民间游戏、语言类幼儿民间游戏和其他类别幼儿民间游戏。课题主要从设计与实施这两个层面进行实践研究,将民间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游戏、教育教学、日常文学活动等形式,采取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使他们积极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3.本园民间游戏资源包建设的实践研究。对民间游戏的名称、玩法、器具的制作与使用、游戏时的注意点等进行一个一个的梳理,将可行性强的民间游戏加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库,根据民间游戏的发展目标归到不同的资源库内。对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教玩具都进行整理与分类,形成文本材料与真实器具对应的资源包。

4.基于民间游戏活动的园所特色文化建设的探究。通过民间游戏的课题研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大力推进幼儿园文化建设,形成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在幼儿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凸显幼儿民间游戏的文化氛围,营造美好舒适的物质文化氛围,使幼儿、家长、教职工有归属感,使环境与幼儿民间游戏的园本课程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主要研究结果与分析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根据课题方案的研究步骤来实施,采取边研究边修改的思路来展开。从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在研究实践中,得出了一些初浅的研究成果。

1.通过文献研究在实践中对民间游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网上文献检索、书籍查阅、民间调查等方法了解幼儿民间游戏的理论,借鉴各家所长,根据幼儿园多年从事民间游戏的实践研究经验,对于民间游戏相关的概念有了自己的解读。

2.初步建立园本化民间游戏活动课程。民间游戏活动课程的构建,是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民间游戏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使得一些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与创新,也使得幼儿在民间游戏课程中,对某一种民间游戏有了一种持续的兴趣,进而丰富了这一类型的民间游戏,创生出新的属于当下孩子的民间游戏来。

(1)建立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目标体系,确立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目标。我们在构建民间游戏目标体系时充分考虑本园孩子的特点、民间游戏本身蕴含的价值及本土文化的传承需要三个方面。经过实践研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理念:“灵巧游戏自然发展”,强调游戏的地位及顺应孩子天性,促进多元发展;确立了“培养灵巧的儿童”的课程总目标,总目标下分为具体目标及分年龄段的年龄目标。

(2)确立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组织形式、途径的实践体系。在实践中大家群策群力,加强团队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收集整理了一百多个民间游戏,并进行分类整理,编制了《民间体育类游戏指导用书》和其他类别民间游戏活动案例集。在实施民间游戏课程的过程中总结出实施民间游戏的六种途径:一是整合挖掘民间游戏相互融合渗透的教育价值,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如“炒蚬子”、“七巧板”主题活动;二是挖掘单个民间游戏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以单个教学活动的形式开展;三是以区域活动的形式让幼儿享受民间游戏的自主、协作与创造;四是民间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如来园活动、晨间锻炼等;五是定期开展民间游戏节活动;六是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以互动的形式吸引家长、孩子来关注民间游戏、参与民间游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尽可能地利用好已有的课程资源,并努力创设为支持幼儿开展民间游戏的真实场景或拟真场景,以通过引发幼儿与场景中的人事物进行有效互动,从而自主开展民间游戏,获取有益经验。

(3)建立幼儿民间游戏活动评价机制。对于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评价,我们主要从课程本身和幼儿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侧重于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是持续的、动态的、循环往复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民间游戏评价采用幼儿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幼儿的自我评价最为重要,需要通过成人的引导来实现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进步过程,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热情、兴趣和信心,促进其今后的民间游戏活动更加投入。

3.树立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民间游戏价值观。课题的开展让我们得以回到童年,追随童年。我们充分认识到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周围世界的事物,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真正的游戏是由孩子自己发起的,与生俱来的,是成人社会的预演,也是人类历史的重演。游戏意味着充满情趣的童年,而童年期某种意义上就是游戏期,游戏是童年的生活内容,是儿童重要的存在方式。

(1)传承本土文化给孩子文化安全感。民间游戏,反映着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它是游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劳动人民无穷的创造力,不仅有助于观察、动手、合作等能力的提高,也让一代一代儿童幼小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对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创新就是对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

(2)创新是幼儿民间游戏的生命力。儿童民间游戏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是未完成性,即儿童民间游戏时开放与灵活的,永远允许与鼓励儿童不断创新游戏,包括游戏材料、玩法。在游戏中的孩子是灵巧的,在游戏中的孩子是自然的,在游戏中的孩子是快乐的。千变万化的游戏成就了越来越灵巧的孩子,灵巧的孩子成就了游戏的丰富多彩。传承与创新成就了我们生生息息,一代又一代人的进步,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快乐童年,为幸福人生奠基。

4.民间游戏课程资源库初具规模。多年来的民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地放置是课题研究的需要,也是课题研究的目标。目前已拥有的民间游戏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文本资源。

民间游戏课程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主要指教师、幼儿、家长及一些社区自愿者。这些课程资源我们分为三级收纳的形式来整理:一是班级里的民间游戏区,以班级为单位将民间游戏所需要涉及的物质及文本电子材料放在随手可取处;二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存放在年级组的工作室;三是以幼儿园为单位,将短期不使用的物质存放于课程资源库,近期使用的物品按区放置在民间游戏馆内,而各类非物质资源以电子形式与文本印刷多种方式呈现,便于使用与整理改进。

四、反思与展望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幼儿园大部分教师都能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教师们在研究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看着幼儿的每一次进步我们会无比满足。研究是无止境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从资源走向课程———民间游戏课程框架架构的思考。从民间游戏作为一个个单例的游戏作为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我们已经运用了十多年,特别是课题研究的五年里,这方面的课程资源挖掘与运用是比较充分的,对于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实施、创新等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但如何将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园本化的课程进行建设,需要我们拓宽思路,对民间游戏的外沿与内涵继续挖掘,建立各方面的联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思考:(1)从孩子的兴趣和生活出发建立民间游戏的网络图;(2)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幼儿主动开展民间游戏;(3)拓宽民间游戏的外沿进行相关链接。

2.从特色走向文化———民间游戏园所文化建设的思考。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是学校教育的永恒命题,我们幼儿园也有着承接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赋予新时代的意义的职责。我们在开展“民间游戏”这一特色活动的同时,也在考虑园所文化的建设。如何运用好民间游戏的元素,如游戏材料等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教育环境,形成一种氛围。我们的文化建设下阶段工作需更加注重教师团队、后勤团队等人员的集体价值观的认同,只有对民间游戏有更深入的了解,获得更多的传承与创新的经验,才能与教师的创新精神融合在一起,才能建构起我们特有的园所文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研究制度及教师的激励制度等,对幼儿园的制度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与探究。在研究过程中让参与者耳濡目染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幼儿不断探索。

摘要:本课题自立项以来,我园本着“真课题,真研究”的思路,从幼儿的发展要求考虑,在传承与创新民间游戏中展开扎实的研究工作。经过五年时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一些初浅的研究结论。初步构建了适合本地区幼儿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挖掘民间游戏所蕴涵的游戏精神,同时对于本土文化在构建本园的园所文化过程中的影响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关键词:民间游戏,游戏精神,园本课程,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高洁.追寻幼儿教育的游戏精神[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浙江民间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幼儿园民间游戏研究 篇8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随机选取衡水市公私立幼儿园各100 名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改编《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问卷》, 共发放200 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78 份, 有效回收率为89%。为了弥足问卷调查的不足, 还采用访谈的研究方法, 了解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乡土资源课程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二、调查结果

(一)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设计及实施情况

在被调查幼儿教师中, 只有8% 的幼儿教师经常利用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课程资源;88%的幼儿教师有时或偶尔利用, 4% 的幼儿教师从未利用。说明幼儿教师在课程设计及实施中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很淡薄, 没有意识到其作用和价值。

(二)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动力

调查显示, “在行政部门的规定下开发和利用民间传统游戏作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6%, “在园部领导的带动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37%, 说明幼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意识, 不断服从园长, 只求完成任务;“在同事之间的促进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19%;“在自发的心理需求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幼儿教师占37%, 这些老师具有自主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的意识, 但所占比重不多。

(三)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遇到的困难

调查显示, 在民间传统游戏作为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幼儿教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时间紧 (30%) ;其次是园领导的支持 (22%) ;教师自身素质与材料不好找占的比重一样, 都占17%;家长不支持占13%。说明在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 幼儿教师面对挑战较多, 最大的困难是时间不充分。

三、问题与建议

(一) 问题

1. 幼儿教师缺乏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调查显示, 本地区幼儿园教师缺少将民间传统游戏等作为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幼儿教师仅限于听从园所安排, 服从园长等, 缺乏自主的教师主人感。

2. 幼儿园缺少引导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鼓励措施。在访谈过程中得知, 缺乏鼓励幼儿教师参与民间传统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措施, 是导致幼儿园课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缺乏灵动的本土民间传统游戏等内容的主要原因。

3. 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引导幼儿园所及教师积极参与乡土课程资源的举措。访谈过程中, 发现教育主管部门对一线幼儿教师面对民间传统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的困难并不了解, 且缺乏帮助及引导其面对困难的方针、制度。

(二) 建议

1. 作为幼儿教师要提高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幼儿教师是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重要的主体, 所以, 幼儿教师必须加强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 重视乡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2. 幼儿园需要开展专门的教师培训, 形成激励机制。为使幼儿教师掌握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基础, 激励其参与民间传统游戏开发的意识, 首先从制度方面, 多出台鼓励幼儿教师参与的奖励性文件;其次订购关于幼儿课程资源方面的杂志和书籍, 能够增进幼儿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 也可以使其了解到幼儿教育以及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再次, 还可以邀请幼儿教育专家给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 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与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政策。教育部门应当多深入幼儿园, 了解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出台与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的政策, 从根本上引起幼儿园管理者、教师及家长对于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朱磊.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体育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J].学园, 2014 (4) .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传承 篇9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却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我和同事们重新对其进行收拾整理, 期望给幼儿带去一份返璞归真的快乐。

一、收集整理游戏, 形成初步概念

深入开展幼儿民间游戏, 教师、家长是关键。首先, 在教师们中间进行如何开展民间游戏理论学习, 让大家达成共识, 明白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 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中间开展的重要性, 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其次召开家长座谈会, 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 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 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 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 如“抓沙包”、“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 展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 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 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时候的游戏呢, 又省钱, 又能让孩子多运动, 又能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入幼儿生活, 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 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的氛围和空间。

二、寻找自然材料, 激发游戏兴趣

民间游戏的选材来自于自然, 而游戏的材料也是自然物品, 所以首先我们就和幼儿一起收集和制作游戏材料, 在寻找和制作中有了一种神秘感和新鲜感, 孩子们乐于参与, 激情高涨。如《跳房子》的游戏材料是小木块、小石块, 放在画好的五格房子里, 用一只脚把它踢到另一个格子里, 一直踢到最后一格, 不能压到线, 再加盖小房子, 谁占有的房子多就算胜利, 幼儿请家长把木块打磨好, 或寻找扁形的石块, 带来和同伴一起游戏。而《抓沙包》的游戏则需要根据幼儿的手小的情况缝制小型沙包, 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 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 孩子们锻炼了小肌肉动作和穿线的技能。再如:游戏《拍火柴盒》已经很难收集到火柴盒了, 我们就用衣服中的硬衬纸裁出同样大小的纸片, 让幼儿进行装饰。孩子们一起与老师、家长收集和制作, 就非常希望尽快玩这个游戏, 所以在设计、制作游戏材料的时候, 幼儿的参与性很高, 对开展游戏更加积极向往。

此外, 环境也是开展民间游戏的重要资源, 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我园户外场地宽阔, 绿树成荫,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 在平整场地上, 画上了富有情趣的房子图、五颜六色的圆圈、弯弯曲曲的小河, 在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小河”、“跳格子”等游戏。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 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 供幼儿活动时采用。

三、积极开展游戏, 促进幼儿发展

1. 民间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幼儿面对真实的物体、真实的现象, 容易获得深刻的认识, 甚至会达到终身不忘的效果。为了让幼儿了解几月份开何种花, 我们选择了“荷花荷花几时开” (“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六月荷花朵朵开。”) 等具有游戏性质的民间歌谣作为素材。幼儿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学习了知识, 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 激发了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再如游戏《踢毽子》, 幼儿一边踢一边数, 数数的能力也随之增强;《滚铁环》的游戏让幼儿的体能得到充分锻炼;《抱小狗》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语言的韵律感……

2. 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 这使幼儿在游戏中也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 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 则会产生挫折感, 但幼儿好胜心强, 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 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带来的不安, 自觉分析自己的不足, 克服自身的弱点, 继续参加游戏。所以, 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能学会自我控制, 增强抗挫能力, 提高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 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而民间游戏的娱乐性, 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 幼儿没有心理压力, 情绪放松, 自娱自乐, 敢于大声说笑, 大方地表现, 大胆地想象。因此, 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 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3. 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团结团结协作

民间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都需要多人参加, 这些游戏能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 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民间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地一起游戏, 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 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再如“过家家”游戏, 在游戏中, 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 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 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 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 孩子自己动脑、协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 民间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 是一座架起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唤起了家长的童心, 产生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通过一定的交流以后, 家长的做法有了改变。以往, 当孩子们在家里要求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时, 家长们会说:“爸爸妈妈不会做游戏, 我们给你买了那么多玩具, 你自己去玩吧。”孩子们只能默默地独自玩耍。而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玩民间游戏, 并在家中游戏时, 父母唤起了对童年的回忆, 兴奋地告诉孩子:“我们小时候也玩过这样的游戏。”“不信不信, 老师又没教你, 你怎么会做呢?”“不信?那爸爸玩给你看。”家长主动要求和孩子一起玩。

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运动会上, 家长和孩子其乐融融地一同游戏, 一起比赛。在活动中, 他们配合默契、互相关心, 那种亲密无间的亲情令人羡慕。民间游戏极大地感染了家长, 通过民间游戏, 调皮的孩子变得听话了, 以前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也变成另一个人, 愿意和父母说话、交流了。父母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笑、一起“疯”, 一起动脑筋解决游戏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亲情得到加深, 觉得孩子很可爱, 而孩子也把父母当成了游戏的伙伴、知心的朋友。

四、制订有效计划, 适时开展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的正式颁布, 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未完善;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流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心灵稚嫩但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生命的健康存在又是从事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民间游戏来自于自然, 来自于民间, 它的玩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也不能想到做什么就做什么游戏, 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因此, 在尝试开展活动一段时间以后, 我们将不同类型的游戏根据各年龄阶段, 制订了一套民间游戏计划, 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戏活动。如《木头人》适合小班幼儿;《丢手帕》、《城门几张高》、《石头、剪子、布》适合中大班幼儿, 但是对幼儿的组织要求不同, 中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 大班幼儿能独立自主地游戏;《抓沙包》、《跳皮筋》、《滚铁环》等适合大班幼儿;《挑小棒》三个年龄段都适合, 但是我们在材料投放的数量上进行控制, 从而增加或降低游戏的难度。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 篇10

一、利用自主改编法,开发民间游戏

所谓自主改编法就是教师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由、主动地对原有的游戏进行改编,它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通过这个重新改编的过程,不但可以赋予民间游戏新的含义,而且更能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如原游戏“占四角”的游戏方法是:每组游戏有5位幼儿,4位幼儿站在四个角落做准备,其中一位幼儿站中间。口令一响,幼儿根据节奏或音乐快慢跑动,音乐一停,就要找个角落站好。教师可据此开发游戏的新玩法:有一只小狐狸找不到家了,小兔子谁都不愿意让它到自己家里去。于是,小狐狸不断地追逐小兔抢家。可让幼儿学小兔子跳动,随音乐争抢自己的家。新的游戏添加了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并且让幼儿模仿它们的动作,幼儿会更感兴趣。还可以根据幼儿人数的情况将游戏变成占5角或占6角等。

二、利用拓展延伸法,开发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可利用拓展延伸的方法开发民间游戏。通过此方法可以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地领悟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例如,“拔河”游戏的传统玩法是:幼儿分成两队,手用力抓住绑着红丝带的粗绳两侧站好,每队最前面的幼儿站分界线两侧,口令一响,两队用力拉绳,进行比赛,哪队身体或脚超过分界线的另一方者为输家,另一队就是赢家。教师可利用拓展延伸法开发出以下游戏:1.两队抱腰站在分界线上听口令,比赛胜负!2.幼儿依次抱腰坐在分界线两侧、腿伸直,两队前一位幼儿脚对脚,听口令,用力拉倒对方分胜负!3.每两位幼儿一组,在分界线两侧分别坐下,脚对脚,听口令用力拉倒或拉翻对方为胜利!

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一物多玩”开发民间游戏

传统的游戏有的玩法比较单一,幼儿玩久了就不感兴趣了。比如“跳绳”,传统的玩法是幼儿手拿跳绳,双脚站立,并将绳子放在身体后面,有节奏的从后往前连续跳动,规定的时间中跳的多者为胜利。教师可据此开发新的玩法:1.“跳高”,让两名幼儿手拿跳绳的两端拉展,离地面的距离根据幼儿跳的实际情况而定,其他幼儿依次跳过绳子。2.“抓蛇”,让一名幼儿手拿跳绳的一端在前面跑,另一名幼儿追,抓到跳绳的另一端就算赢。3.“乌龟爬”,让两名幼儿一组,一共四组,每人手握跳绳的一端拉展,跳绳离地面50公分,其他幼儿扮演小乌龟,爬过绳子,要求身体不能碰到跳绳。

四、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开发民间游戏

教师在组织幼儿玩游戏以前,可根据游戏的内容进行场地布置,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的心情愉悦,对将要玩的游戏产生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感觉。例如,在玩“老狼老狼几点啦“的游戏时,给扮演“狼”角色的幼儿戴上头饰,幼儿会感觉像身临其境一样,兴趣很浓。

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如水、沙、石、泥、废饮料瓶、易拉罐、奶粉桶等,这些材料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幼儿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我们幼儿园新创编的器械早操,就是把收集的奶粉桶当做道具,时而当小鼓拍,时而当高跷踩,时而当小树林绕着跑。以往单一的跑、跳、徒手操等系列早操活动变成了幼儿喜欢的器械早操,在这里小小的一个奶粉桶,都会给幼儿每天的早操活动带来无限的欢乐。

上一篇:法律规则下一篇:声像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