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

2024-06-02

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精选10篇)

篇1: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

幼儿园中的民间游戏调查问卷(教师)

我园从申请《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以来,一直在进行民间游戏的教学活动实施,本次问卷旨在对教师的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了解,以利于我们有全面的进行了解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情况。回答本问卷时,最重要的是坦诚答案完整。

问卷内容:(有少数需要简单的文字填写,其它请在相应的答案编号上打“√”)

1、您所在的班级是: ◎小班◎中班◎大班

2、您所在的班级经常做的户外游戏有多少个? ◎2-3个 ◎4-5个 ◎6-10 个 ◎更多

3、在这些游戏中民间游戏多吗? ◎多◎不多

4、请问大概有多少个?

◎2-3个 ◎4-5个 ◎6-10 个 ◎更多

5、你在组织民间游戏活动时,感觉孩子对民间游戏感兴趣吗? ◎感兴趣◎不感兴趣

6、你觉得幼儿对现有游戏和民间游戏哪种更感兴趣 ◎现有游戏◎民间游戏◎只要好玩就行 ◎只要老师组织都感兴趣

7、你觉得民间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有没有帮助? ◎有◎没有

8、请就您组织的民间游戏活动谈谈对幼儿哪些方面能得到学习和发展?

◎合作能力◎增强体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更多,请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觉得在民间游戏教学过程中,最难点在哪里?

◎活动内容的确立◎活动目标的确立◎活动规则的确立◎游戏器材的使用◎游戏器材的安全性◎游戏童谣的不完整

◎更多,请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觉得除了体育教学活动外,还可在户外什么场合实施民间游戏?

◎餐后散步◎幼儿自由活动◎运动区域活动

◎更多,请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

尊敬的教师:

回答本问卷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答案应当尽可能地完整和坦诚。我们研究的可靠性依赖于您答卷时的真实情况与情感。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答案无对错之分,仅为研究所用。谢谢您们的配合!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所任的班级是()*

 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2.您的年龄()*

      A.20岁以下 B.20—25 C.25—30 D.30—35 E.35—40 F.40岁以上

3.您在幼儿中的职务()*

     A.带班老师 B.配班老师 C.保育员 D.保教主任 E.幼儿园园长

4.您从事幼教工作时间()*

 A.0-2年  B.3-5年  C.6-8年  D.8年以上

5.您参加幼教工作时的学历()*

 A.初中

 B.幼教中专或高专  C.大专  D.本科  E.硕士及以上

6.您参加工作前所学的专业是()*

 A.幼教

 B.艺术类(音、舞、美) C.体育

 D.其他:-------------7.您是否喜欢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

 A.不太喜欢  B.一般  C.喜欢  D.比较喜欢  E.非常喜欢

二、关于幼儿园游戏的调查

1.您认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

*    A.一种独立的活动 B.一种有目的的教学手段 C.二者兼有

2.您认为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最主要目的()* [多选题]

 A.帮助儿童获得知识  B.帮助儿童收获愉快的情绪  C.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 D.帮助儿童身体发展

3.您所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以什么样的方式实施()*

 A.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

 B.有教学计划但实施时加以改动执行  C.有教学计划但不实行  D.无计划地随意进行

4.您所在幼儿园游戏具体内容主要源于哪里()*

 A.园务计划地规定  B.教师自主选择  C.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5.您经常参与幼儿园游戏活动方面学习研讨的频率() A.经常  B.偶尔  C.几乎从不

6.您认为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最重要的条件是()*

 A.环境场地  B.操作材料

*

  C.游戏时间 D.教师指导

7.你们幼儿园平时开展什么类型的游戏(限选三个)()* [多选题]

 A.结构游戏  B.表演游戏  C.教学游戏  D.智力游戏  E.体育游戏  F.音乐游戏  G.户外游戏  H.自主游戏

8.您认为本班幼儿喜欢的户外游戏有哪些(限选3个)() A.嬉水  B.玩沙  C.攀爬栏杆  D.奔跑追逐  E.户外大型玩具  F.玩球类运动  G.角色扮演游戏  H.其他

9.这些游戏中有没有传统民间游戏()*

 A.有  B 没有

* [多选题]  C.不清楚

10.您所在幼儿园有以下哪些民间游戏?()* [多选题]

              A.猫捉老鼠 B.老鹰抓小鸡 C.跳房子 D.跳绳 E.拾子儿 F.踢毽子 G.翻绳 H.丢手绢 I.跳皮筋 J.挑冰棍儿 K.捉迷藏 L.弹弹珠儿 M.石头剪刀布 N.其他

11.您在带着幼儿玩传统游戏时,幼儿对此类游戏有没有兴趣?(如果您没有带过传统游戏,请陪着孩子们一起玩玩民间游戏)()*

   A.幼儿很喜欢 B.兴趣一般 C.很不喜欢

12.您觉得幼儿对现代游戏与传统民间游戏,那个更感兴趣?()*

 A.现代游戏(如大型户外器械等)   B.民间游戏 C.只要好玩都有兴趣 D.只要教师组织都感兴趣

13.您觉得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成长有没有帮助()*

   A.有 B.没有 C.不确定

14.如果有帮助的话,请就您带的传统游戏说说其对幼儿的帮助(限选3个)()* [多选题]

     A.了解乡土文化 B增强体质.C.体验合作精神 D.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E.在家中与父母玩时增加亲子感情

15.你觉得本园中的民间游戏实施情况如何()*

篇3: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

最受幼儿欢迎的电子游戏甚至衍生出了相关的图书、玩具等。在幼儿园课间休息、餐后的自由活动中能听到幼儿谈论与电子游戏有关的话题,有的幼儿将电子游戏图书、玩具等带到幼儿园里玩。而谈论或进行民间游戏的幼儿只有寥寥几人,有时甚至没有。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对电子游戏和民间游戏的关注,本人对本班38 名大班幼儿在课间休息和餐后自由活动时所谈论或者自行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统计。

在对本班共38名幼儿的活动观察、统计中发现,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幼儿都是在讨论电子游戏而且讨论电子游戏的人数明显比民间游戏多好几倍。由此可见,各种电子游戏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所影响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广。当幼儿沉迷于电子游戏及其产品时,幼儿虽然获得了一些信息,但更多的是负面效应:(1)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2)幼儿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3)缺少了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环境。(4)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基于上述问题,《纲要》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了减少幼儿对电子游戏的过度喜爱、沉迷,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要适时、合理地引导幼儿进行民间游戏。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

民间游戏和它的趣味性密不可分,这使得幼儿在自发的情况下也乐于游戏。这种趣味性往往反映在游戏的内容、形式及过程中。在内容方面一般贴近幼儿生活而且具有情节性,如切西瓜、荷花荷花几月开;在形式方面也非常活泼、轻松,民间游戏中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如马兰花、数数歌。幼儿边玩边吟唱,愉快的情绪提高。

2.随机性

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人数、年龄、场地和时间不受局限。只要幼儿想玩、愿玩,幼儿就可以在教室、走廊、操场上,单独玩、一起玩。在幼儿园课间休息、餐前餐后等时间,民间游戏都可以穿插进来,减少幼儿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

3.丰富性

民间游戏的内容非常丰富,根据其特点可分类为:角色类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钟、猫捉老鼠等;棋类游戏:如,老虎吃小孩、飞行棋等;竞技类游戏:如,跳绳、挑棍;语言类游戏:如,荷花荷花几月开、谜语歌等;美术类游戏:如,折纸、编织等。

4.易学性

幼儿民间游戏是民间幼儿自己创编的游戏活动,游戏中规则和内容都很简单、短小,如老狼老狼几点钟,马兰花、石头剪刀布等等。幼儿能够马上理解游戏规则而且游戏的过程中始终是积极、主动的。

二、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幼儿健康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能在户外进行,能促使幼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减少感冒咳嗽率,增强免疫力。从内容看是以动作为主的,不仅有身体大肌肉运动的,而且还有小肌肉运动。如翻绳”中,一根绳子经过幼儿的双手进行饶、勾、拨、翻后,在手中不断变化,变出好多形态的物体。幼儿不仅玩得开心而且锻炼了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

2.有助于幼儿语言发展

民间游戏配有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拍大麦、你姓啥、数数歌等,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放松状态中,大胆表达。

3.有助于幼儿认知发展

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如“荷花荷花几时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开)至六月(六月荷花朵朵开)。经过一问一答的游戏,幼儿不但在玩游戏,而且懂得了月份的排列顺序,还知道了荷花开放的时间,幼儿在说说玩玩中愉快地间接地接受着新知识,汲取新信息。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亲近社会的过程。

4.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

研究表明:积极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是需要幼儿共同合作的,幼儿首先可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其次,促使幼儿形成分享、合作遵从等亲社会行为。当幼儿在合作游戏中遇到人数问题、对规则理解不一致等,幼儿间相互模仿、协调学会了遵守规则、商量解决、控制情绪、行为。游戏还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克服任性等不良习惯。

5.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中有一些是带有竞争性的,这使得幼儿在游戏中要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幼儿获胜时,他们体会到的是喜悦和满足感;当他们面临失败,就容易产生挫折感。不过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逐渐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提高了抗挫能力,从而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在电子游戏当道的社会中,希望民间游戏能够锋芒毕露。让民间游戏能够得到更好运用,让幼儿得到更好发展,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弘扬、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篇4: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

[摘 要]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这一点已经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中有所涉及。民间游戏是流传于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由于民间游戏是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演变而形成的,因而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河北地区纯朴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丰富的儿童民间游戏,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北省为例,通过调查发现,河北民间游戏正渐渐被人们淡忘而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在幼儿园的运用情况令人堪忧,据此本文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民间游戏;幼儿园;现状;调查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民间游戏的应用领域扩展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游戏内容的丰富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为深入发掘河北民间文化资源,笔者就河北各地幼儿园中民间游戏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现状调查

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011年参加“河北省幼儿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幼儿教师中进行,共发放自编的调查问卷172份,收回问卷137份,收回率为80%。问卷内容涉及参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对民间游戏的了解、所持有的态度和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现状等等。

参与调查的幼儿教师来自全省十一个地市的137所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其中来自城镇幼儿园的教师125人,乡村幼儿园教师12人;公办幼儿园教师126人,民办幼儿园教师11人。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90人,专科学历31人,其他学历26人。教龄在5年以下的3人,6-10年的14人,11年以上的120人。可见,工作一段时间的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的骨干力量,具备相当的工作经验,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一点与“培训对象为幼儿园在职优秀教师”为要求的项目研究是一致的。

(一)教师们对民间游戏的了解。在问及“你的童年是在哪儿度过的”的问题时,选择河北南部地区、河北中部地区、河北北部地区的人数,分别占到25.95%、37.4%和36.64%,说明这些教师来自全省各个地方且分布比较均匀。

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在童年时都曾经玩过民间游戏。其中,59.7%的人玩过10种以上。在玩过的民间游戏中以丢手绢、跳皮筋、踢毽子等体育活动类最多见,占到46.79%,其余为歌谣类、棋类、拼插类等等。说明这些教师对传统的民间游戏还是比较熟悉的,回答“了解较少”的仅占7.3%,回答“不了解”的只有0.73%。

(二)教师对开展民间游戏所持有的态度。调查发现,各幼儿园教师对开展民间游戏看法各异。针对“你认为开发民间游戏是否有必要”的提问,89.21%的认为很有必要,1.46%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对“你觉得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有多大”的问题,回答意义非常大的占到70.07%,这些教师认为应在幼儿园开展各种类型的民间游戏。对“你认为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回答有意义的占到89.05%,但仍有8.76%和1.46%的老师认为意义不大和无所谓。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民间游戏对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少数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

(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现状。调查显示各个幼儿园中民间游戏的运用现状存在较大差异。“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你是否教孩子玩过民间游戏”,经常玩的有13.87%,偶尔会玩的84.67%,还有1.46%从来没有玩过。开展的频率也各有不同:8.03%的幼儿园是每周一次,2.92%的每月一次,时间不定、想起来玩就玩的幼儿园所占比例较大,为63.5%。可见,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分析原因,就“你认为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提问中,有46.8%的人认为是来自教师没有有效导入游戏,36.17%认为是场地条件不具备,17.02%认为是材料不够。

二、结果分析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民间游戏在河北地区幼儿园的运用存在着令人堪忧的局面,究其主要原因,是幼儿教师对民间游戏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童年时的美好回忆”、有些教师对开展民间游戏持无所谓的态度以及各个幼儿园中民间游戏的运用数量和频率存在较大差异等。上述调查发现的幼儿教师对民间游戏在认识与态度、时间与频率、场地与材料方面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社会因素

1.电子游戏冲击民间游戏。目前,游戏市场的大部分领域被各类电子和网络游戏所占据,民间游戏因生存在夹缝中而异常艰辛。

2.民间游戏的空间范围因城市化的进程而缩小。迅速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绿地不断减少,而打陀螺、藏猫猫、滚铁环等游戏需要面积大的场地,加之变化的居住环境与空间,逐渐变少的邻里间交往,由户外向户内转移的游戏地点,由合作变孤立的游戏状态,进而使民间游戏的生存只能随之缩小空间范围。

3.市场因素缺乏应有的材料资源。一些民间游戏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器材,比如打陀螺、滚铁环、跳皮筋、踢毽子等游戏都需要器材, 由于这些材料较为少见,所以在市面上很难买到。

(二)教师因素

1.不想利用。在园内资源和现成的教材的影响下,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组织游戏受到限制。更有部分教师认为,民间游戏的组织费时费力,甚至“吃力不讨好”,故而将民间游戏纳入日常游戏的意识较为淡薄,这也造成了民间游戏资源的浪费。

2.不敢利用。与一般游戏相比,民间游戏具有更富挑战性的组织和更难控制与调整的活动范围、活动量和形式,尤其是在偏大班容量的情况下,安全隐患在组织活动中是存在的,客观来看,这容易导致民间游戏的组织教师产生畏难情绪。

3.不会利用。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在组织民间游戏的方面缺乏直接经验,同时在具体的策略操作方面比较匮乏。因此,在民间游戏利用时,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是教师开展活动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也就违背了民间游戏的很多功能,如自主、怡情和悦性等。

(三)课程因素。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参照冀教统编教材实施课程设置,此类教材教学内容以主题方式呈现,有较详尽的五大教学领域内容设计,主要包括语言、科学、社会、健康和艺术。在组织此类型的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做到“随手拈来”,但对于民间游戏的指导内容却是空白,这也使得教师对民间游戏的组织“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应对措施

民间游戏作为河北省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应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体现出更重要的价值。

(一)大力提高幼儿教师的认识水平。教师要想组织民间游戏就要充分认识到民间游戏的价值。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观摩培训等活动对教师进行教育, 让教师对民间游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民间游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并得以延续,让民间游戏创设幼儿的良好心理氛围,成为幼儿的自主游戏。

(二)广泛搜集幼儿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素材很广泛,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搜集。例如幼儿家长就是征集民间游戏素材的一个很好的对象,让幼儿在家学习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并与班级的小朋友相互分享彼此的游戏。幼儿教师也可对儿时玩过的民间游戏进行相互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补充。

(三)精心筛选幼儿民间游戏。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方式、价值观和风俗习俗有一定关系,然而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民间游戏。因此,筛选和整理所收集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是很有必要的。在筛选民间游戏时,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是要充分注意的,同时积极健康、寓教于乐和适合幼儿年龄等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适宜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和社会背景,从游戏玩法上进行改编与创新。可对原有民间游戏进行组合或拓展,使之更加符合幼儿成长过程中脑力和身体健康所需。比如将“抛纸球”、“跳格子”和“石头、剪子、布”组合成新游戏,可以设计新的游戏规则,更吸引幼儿的参与。

(五)合理组织民间游戏活动。在具体运用民间游戏时,需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条件以及幼儿自身的需求相符合。例如幼儿精神集中的程度与活动时间的长短有一定相关性,幼儿在晨间、上午和下午这种较长的活动时间里,更容易掌握像跳绳这样难度较大的活动,因此可将幼儿不易掌握的活动安排在此类的时间段。同时,教师在给予幼儿自由的同时,还需要仔细的观察和贴心的关怀,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

参考文献

[1]徐玲芳.民间游戏“缺场”原因及“在场”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87-88.

[2]秦莉.川西北幼儿民间游戏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07,(43):150-151.

[3]智学,张建岁.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20.

[4]丁亚红.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河北省民间游戏活动的探索和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12-14.

篇5: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

1、鼓励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的游戏经验。

2、感受中国民间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完成调查表。

(2)“中国民间游戏”汉字卡一张。

(3)民间游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1、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2、选择其中一个幼儿大多喜欢的游戏,共同游戏。

二、说说爸爸,妈妈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用图片)

1、幼儿拿出事前预备好的调查表,说说爸爸,妈妈小时候最喜欢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2、鼓励幼儿尝试性的玩1-2个游戏。

三、老师说说自己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

1、老师介绍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

2、和幼儿共同玩老师小时侯喜欢的游戏。

四、告诉幼儿刚才爸爸,妈妈和老师介绍的这些有趣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出示汉字卡),幼儿认读,“中国民间游戏”。老师简单介绍什么是中国民间游戏。

五、老师用图片介绍一些其他的民间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爱好。

篇6:幼儿园民间游戏调查表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推车的本领,在活动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3、喜欢民间游戏,体验游戏过程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游戏材料若干,“手推车”示范图和音乐光盘各一张。

2、粮仓两个,粮食12袋,地垫数量和师幼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自然导入活动

1、幼儿自主选择民间游戏,教师随机参与。

2、简单交流对民间游戏的认识,说说自己玩过什么游戏?怎么玩的?

二、学习游戏“手推车”

1、借助图片导入:他们在干什么?这个游戏你玩过吗?怎么玩的?

2、幼儿分组尝试,探索游戏的玩法,教师观察并鼓励幼儿练习。

3、互相交流游戏后的感受,懂得游戏需要三人一起合作,坚持进行。

4、一组幼儿示范,介绍小组推车快的原因,重点掌握两人手托同伴膝盖向前协调推行的方法。

5、幼儿分组继续练习,结束后交流感受、总结经验。

三、游戏:“运粮食”

1、引起兴趣:农民伯伯的粮食丰收了,咱们帮着一起运到粮仓里去吧!

2、探讨规则:要想运得快,三个人应该怎么做?粮食掉了怎么办?

3、师幼示范:边运粮食边强调游戏规则和合作的重要性。

4、幼儿分红、黄两队进行运粮食的比赛。

5、交流第一次运粮食的感受,总结经验。

6、幼儿再次进行游戏,教师为幼儿加油。

四、放松游戏,结束活动

1、师幼边念儿歌边玩民间小游戏(王婆婆抱妹妹等)。

2、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设计的这节社会活动,采用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幼儿感兴趣的游戏,让幼儿亲自体验合作、感受合作的乐趣。幼儿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平时比较胆小、腼腆的幼儿也能主动参加。另外,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已经有明显的合作意识,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的合作方法,因此,我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了本活动,但对于幼儿来说,单靠这一节活动不可能完全掌握,需要在不断的、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体悟合作的要领,因此,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体育活动中也应该贯穿这方面的练习,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尝试,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合作的乐趣。

篇7:幼儿园好玩的民间游戏

季节游戏

鞭春牛、放爆竹、元宵观灯、元宵节转黄河、斗百草、赛瓜、乞巧、走月亮与圆月、重阳登高、九九消寒图、冰嬉

歇舞观赏游戏

舞狮子、台阁、舞龙与耍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竹马、跑旱船、跑驴与老汉推车、皮影戏、木偶戏、拉洋片儿

杂艺游戏

跳百索与跳皮筋、抖空竹与跳竹竿、放风筝、打柴火与抢木棍、玩嘎什哈与抓子儿、操磉与劈甘蔗

智能游戏

猜谜语、射覆与猜枚、绕口令、翻交交与折纸、解九连环、拼七巧板

驯化小动物游戏

猴戏、鼠戏、蛙戏、金鱼排队、蜡嘴鸟演剧

助兴游戏

酒令与茶令、躲身数、出老婆拳与猜火柴、击鼓传花、捉曹操

犋艺俘戏

下围棋、下象棋、下五道、下连、下鹿棋与走憋死牛、阿斯掏与罕跃、猪娘棋、鸡婆棋、赶牛角与赶羊蛋、走北京、五棋与撑四角、杀秫黍与炮打洋鬼子、陆博、双陆、打马、骨牌 搁方又被称为{“下方”、“丢方”、“六道棋”} 赛力竞技

篇8:河南省民间体育游戏发展状况调查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民间体育游戏”, 属于民族民间体育部分, 但是已有文献针对这部分像“踢沙包”、“滚铁环”、“摔元宝”等体育现象。笔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分析讨论

在课题创作过程中采用大量的调查研究, 采用调查和访谈形式也是本课题数据来源的最主要渠道, 对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南阳、信阳、安阳7个城市和灵宝、宝丰、嵩县、沈丘、登封、封丘、滑县、镇平、南召9个县的乡村和城镇各个阶层的居民进行访谈, 调查数据与分析如下表所示。

(一) “民间体育游戏”的城乡差异和项目特点分类

从统计数据看, “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存在城乡差异。乡村民间体育数量和种类较多, 形式上显得更自由, 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例如:玩泥巴、滚铁环、爬树、弹弓、打棒等项目, 都是乡村特有的娱乐项目, 这得益于农村地区丰富的体育资源。城市民间体育趋向西方化、现代化、洁净化, 从儿童少年的娱乐项目到老年的空竹、陀螺, 活动场地都以混凝土地面或公园草坪为主, 趋向于安全化、洁净化。

笔者为了研究方便, 增加新的“泥土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的定义, 将“泥土项目”定义为:以大自然地面或土壤作为主要游戏资源的娱乐项目。将“潜在危险性项目”定义为:当今时代人们认为可能造成自身和他人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项目成为。列举图下表所示。

从调查表对比中可以看出, “民间体育游戏”的城乡差别主要在于泥土游戏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的取舍。并且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 泥土游戏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正在逐渐消亡。

究其原因, 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安全非常敏感, 卫生意识较强, 从而对“泥土”游戏有了抗拒心理。经调查, 90%城市家庭和70%农村家庭反对子女参与潜在危险性项目, 90%城市家庭和50%农村家庭反对子女参与泥土项目。

“民间体育游戏”发展至今, 主要以生产生活的题材为主,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耕文化为主, 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 仍然有80%的人口在农村, 虽然处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时代, 但在广大农村实际经济类型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从经济对文化的决定性关系上, 可以推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 民间体育的面貌很少改变, 保持有原始特征, 特别是“泥土”项目, 甚至可以作为还原古代文化生活的主要题材。

(二) “民间体育游戏”项目特征分类

为了本课题的深入研究, 笔者将“民间体育游戏”项目进行分类。按游戏特征分类, 将“民间体育游戏”分为模仿秀类、儿歌游戏类、捉迷藏类、持物竞技类、身体对抗类、自娱自乐类, 如下表3所示。

从分类特征上看, 城乡的项目名称有较大差异, 但类别规模的差异不大, 整体走势和比例几乎相似, 各年龄段的项目参与高度相关, 例如:老年人群大多参与自娱自乐类项目, 幼儿主要参与儿歌游戏类项目, 少儿参与性持物对抗性和同场对抗性项目, 尤其以持物对抗性项目最为丰富, 说明少儿阶段丰富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城乡地区的相似性特征说明民间体育文化的稳定性, 尽管经济较快发展, 城镇化加速, 但是民间文化精神没有根本改变, 这就是“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之道, 也体现了这类体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另外从数量特征分类对照表 (表3) 中可以看出:持物竞技类和自娱自乐类项目数量占各自比例的2/3强, 组成了“民间体育游戏”的主题, 采用间接竞技对抗, 借物较技, 在游戏中既可以实现自我超越, 又能避免直接身体对抗的剧烈火爆, 体现了“祥和内敛”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结论

1.随着文化生活水平更新, 泥土游戏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在城市地区已经消亡, 在乡村地区也逐渐消减。

2.按体育学特征分类, 将“民间体育游戏”分为模仿秀类、儿歌群戏类、捉迷藏类、持物竞技类、身体对抗类、自娱自乐类。各类活动形式的成分比例城乡差别不大, 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老年人群大多参与自娱自乐类项目, 幼儿主要参与儿歌游戏类项目, 少儿参与性持物对抗性和同场对抗性项目, 尤其以持物对抗性项目最为丰富, 占主体地位, 体现了“祥和内敛”的民族竞技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4) .

[2]邵荣, 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6) .

篇9:民间传统游戏融入课堂的调查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改革应运而生。论及教育,新课改就是一项重大举措。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小学教育也是如此,一方面传统的体育课堂枯燥无味,注重于固有的运动训练,且很多学校由于体育经费紧缺,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活动单一,另一方面,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近年来体质下降的现状,都迫使小学体育课堂需要进行改革。民间传统游戏具有浅显性和趣味性,因此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更好地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传统民间游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中去极大地丰富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去,不但使得体育课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课堂更加有活力,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好的游戏帮助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迅速进入良好的状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在游戏中享受体育课的乐趣,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与人交往,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民间体育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性质。通过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体育文化内涵,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更能使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昆山市同心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2. 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参考阅读了体育游戏学,中外体育民俗文化,民间体育游戏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教材,另外,通过检索筛选出了20余篇学术期刊,并逐一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

②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昆山市同心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发放问卷120份,每个年级30份。关于民间传统游戏融入课堂小学体育课堂的调查问卷来研究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现状,问卷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三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无效问卷5张,有效问卷115张。

③逻辑推理法

在相关文献与数据的整理与统计中,通过对比、演绎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推理与分析,以期为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④数理数据分析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利用体育统计知识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合,处理,供分析参考

⑤实践探讨法

为了证明所选课题的准确性,在昆山市同心小学进行实践教学试验来检验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对于学生来说算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意义

①能够学习和继承民间传统文化,发扬民间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仅存的也只是通过学生、家长和孩子之间言传身教而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更缺乏研究,面临失传的危险。而将民族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来,可以让孩子从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师生从“玩”中有效传承传统文化。随着民间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发展,可以不断改进、创新,以至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发扬光大。作为体育工作者有责任去重视它,收集和研究它,让其焕发时代的光芒。

② 能促使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民间传统游戏大多是以娱乐为主,又以团队为多,这些游戏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游戏中明白合作的意义,感受团队的力量,体会游戏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养成帮助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格,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③ 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通过查阅《新课程标准》了解到将民间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是可行的,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

④能促进学校特色教学的形成

依据课改的趋势而言,需要我们形成特色教学的理念,才能适应新的潮流。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培养自己的特色路线,就体育而言,民族民间这块并不被重视,因此需要我们去开发利用民间资源。就同心小学而言,目前正在逐步开展并成特色,主要以长绳为主,辅以踢毽,双摇绳、斗鸡等等传统体育游戏。

2.昆山市同心小学民间传统游戏融入课堂的调查现状

①小学生对民间传统游戏的认知度

民间传统游戏是小学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锻炼方式,而把民间传统游戏融入课堂的推广的难易也取决于小学生对于这类游戏的认知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结果按年级从低到高来划分)四年级表示听过并且了解的占被调查总数的41%,而没有听过的仅占3%;五年级表示听过并且了解的占被调查总数的50%,而没有听过的仅占8%;六年级表示听过但不了解的占71%,没有听过的比重为0。(见表1)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民间传统游戏的认知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比重越大。

② 小学生对于参加民间传统游戏的态度

小学生是否愿意参加民间传统游戏的态度对于我们在体育课堂上开展这类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于此类运动的接受程度也决定了我们开展课程的难易程度。从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表示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的占被调查总数的63%,可要可不要,不喜欢的仅占6%;五年级学生表示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的占被调查总数的42%,不喜欢的仅占3%;六年级的学生表示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的占被调查总数的17%,学习忙就不参加的占33%,不喜欢的比重为0。(见表2)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民间传统游戏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低年级小朋友兴趣极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外在因素的存在比如课业的繁重、升学的压力以及电脑游戏、电子产品等的影响,可见现在小学生对于传统体育游戏甚至是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占总体的比重逐渐降低,说明小学生对于传统体育游戏接触越来越少。另外学习的压力逐渐增加,有的宁愿放弃参加民间传统游戏。

③小学生参加民间传统游戏的时长和频次

进行民间传统游戏的时长和频次能够反映出其自身的地位,活动参加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说明越受到小学生的关注和喜欢。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四年级参加民间传统游戏的频次每周3至4次的比较多,占总体比重的72%,每次时长在30至60分钟的比较多;五年级学生参加民间传统游戏的频次每周1至2次的比较多,占总体的47%,每次时长在30至60分钟的比较多;六年级学生参加的频次每周3至4次的比较多,占总体的37%,每次时长在30至60分钟,而几乎没有的占33%。(见表3,4)据调查还了解到同心小学已经逐步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活动,由此可见,小学生随着年级的提升参加的次数和时长都比较短,需要去宣传与提倡传统体育游戏的好处,以促进小学生延长参与的时间。另外,学校也应该增加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特别是高年级,可以舒缓升学考试的压力。

④小学生对于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意愿

在小学体育课堂里加入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改变原来比较枯燥的体育课堂,使得体育课堂更加活跃,有乐趣。而学生作为主体,首先要了解他们对于在体育课堂里加入民间体育游戏的意愿,学生乐于去上课,教师才可以非常顺利地开展。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对于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兴趣很高,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100%、89%、53%,而不希望的仅占3%。所以,学生对于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意愿还是挺高的。

⑤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与继承民间传统文化的关系

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先辈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财富,是我们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应该去学习和继承的,并且将其发扬光大。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优秀的文化已经流失。所以,从体育文化而言,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同样,小学生可以在日常的体育课学习中继承这些传统文化。据此进行了关于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是否可以学习到传统文化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认为对学习传统文化有很大作用的占被调查的81%,认为没有作用的仅占9%;五年级认为有很大作用的占92%,没有任何作用的占3%;六年级认为有很大作用的占66%。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去或多或少对于学习传统的文化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有助于传承我国民间传统文化。

3.影响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不利因素

①人们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薄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而民间文化传统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淡忘,就体育传统文化而言,首先政府部门缺少一定的引导宣传作用,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也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作为文化传承的引导者,需要我们去重视所有的体育文化,将其不断改良、创新、记录、传承给一代又一代。民间传统游戏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趣味性,将其融入体育课堂里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民间传统游戏的重视。

②小学生参加民间传统游戏的时间较少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这样一个年纪,应该遵循学生生理特点,让学生们可以有一个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充分“玩耍”起来,让学生们在传统游戏的愉悦氛围中放松和调节心情。根据我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每周参加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时间大多在2-3次,每次时长在30分钟以下,游戏时间受限除了被足球、篮球、跳绳运动替代外,主要的是被新兴的电子竞技游戏所吸引,从而很少接触传统游戏。久而久之,小学生就对传统游戏失去了原有的兴趣,造成了传统体育游戏受限甚至逐渐消失的局面。作为体育来事我们应该帮助小学生去培养兴趣,通过把传统体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来提升小学生体质,以期塑造健康体魄。

③场地器材的受限

民间传统游戏相对于寻常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大多都是需要一定的道具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民族性,但由于道具的缺少甚至没有,导致只能有部分学生参加。此外,还有因为场地受限,不能进行传统体育游戏,有些学校场地太小,很难进行集体性的追逐类的游戏,就昆山市同心小学而言,正常情况下,8个班级一起上课,上课班级较多,追逐类的游戏较难进行。综上所述,要想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民间传统游戏中,学校场地、器材道具方面要供应充足。

④缺乏科学的管理与监督

在开展民间传统游戏的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合理的管理和监督,民间传统游戏的进行就会缺少重要保障。小学生处于低学龄阶段,对于传统体育游戏的认识还比较浅显、模糊,教师应该尽可能简化难度,使得组织更加容易。在游戏进行中进行必要的管理,防止摔倒、受伤的情况出现。所以说,组织民间传统游戏要做到有组织有管理,才能推动学校传统体育游戏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与建议

①结论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民间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是可行的、必要的。民间传统游戏作为新的课程资源,是体育教学一项新的发展方向,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来不断将传统游戏改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去改变传统游戏的规则、方法,甚至更进一步延伸出去,使得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在可以保存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还可以适应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适应学生身体各方面机能的需要,这样才能体现出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教育性和娱乐价值。另外,学校是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学习文化、传承历史的殿堂,所以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是抢救、发展和弘扬民间体育的最佳途径。根据同心小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1).80%的学生表达出的对于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兴趣还是很高,他们认为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是有必要的。

(2)中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民间传统游戏的认识表现为不仅是单纯觉得好玩,而且在游戏中可以学到各种优良的品质。

(3)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活动频次是逐渐减少的,可能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不能参加,但学生心里还是非常希望参加的。

②建议

(1)同心小学的日常教学中已在开展长绳、短绳等民间项目,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建议同心小学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深入研究一下这两个游戏,在不改变原有规则的情况下可以创编一些更有新意的东西,如将长绳原本的单绳摇改为双绳,短绳的单跳和双摇改为花样跳绳等等。

(2)就目前同心小学的民间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情况来看,表现为形式比较单一,传统民间游戏的开发比较少,建议同心小学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尽量多去发展更多的民间传统游戏的项目,如滚铁环、斗鸡、抖空竹等等。将传统游戏结合现代观念,开发符合现代学生生理心理并且喜爱的课程项目。

(3)更加多的项目可能面临的一个情况是有的民间传统游戏需要一定的场地道具器材,而就同心小学目前的一个状况来看,场地器材这方面还是比较宽裕的,但传统项目的器材不多,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进民间传统游戏的时候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来开展民间传统游戏,可以适当去改编以适应实际情况。

篇10:幼儿民间游戏集锦

5.捉人:

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儿歌:风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7.“警察”捉“小偷”:

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10.跳皮筋:

两人玩时;可以分别抓住橡皮筋的两端。若三人以上,则由两人扯住皮筋,跳者边跳边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后,脚要正好将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一般是从脚踩皮筋开始,依次为:脚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头顶、小举、大举。如跳时犯规或够不到皮筋时,则换人。

11.红灯、绿灯,马上开灯:

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 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12.地雷爆炸:

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个为追逐者,其余幼儿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逃跑者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可以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远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被捉住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13.捉“龙尾”:

幼儿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14.“猎人”抓“野兔”:

提供若干个纸箱或呼啦圈、竹圈、树枝圈当“山洞”,每个“洞”里藏一名幼儿做“野兔”,但是有一只“野兔”没“山洞”。另请一位幼儿当“猎人”。游戏开始,“野兔”钻出“山洞”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一念完,“野人”只能抓没躲进“洞”的“野兔”。抓到“野兔”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15.“盲人”击鼓:

将鼓放置在离“盲人”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参加游戏的幼儿蒙上眼睛后就地转1~2圈,再摸索上前击鼓。

16.“盲人”捉“鱼”:

画个直径3~5米的圈做“池塘”,扮“鱼”的幼儿在“池塘”里随意走动、拍手、大笑、说话,但不能跑出“池塘”。一位幼儿用手绢蒙住眼睛当“盲人”,到池塘捉“鱼”。哪只“鱼”被捉到就与“盲人”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17.炒豆豆: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游戏者要随着童谣节奏一起侧身翻转,或转180度,或转360度。培养幼儿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

18.手推车:

三人幼儿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19.脚尖脚跟脚尖踢

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20.摸瞎子:

一般五六个幼儿一起游戏,只要有一片空地,一条丝巾就可以了。

在地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区域,作为游戏场地。大家站在场地内,先选出一个人当“瞎子”,用丝巾蒙住他的眼睛,确保看不到任何东西,然后推着他转三圈,就开始“摸”人了。当“瞎子”的人要努力“摸”到并抱住一个人,还需要能够通过身高、头发等特征“摸”出被捉到的人是谁。如果猜不出被捉到的人,则继续当“瞎子”,放了这个人,转三圈,再“摸”。如果猜出是谁,那么换由这个被捉到的人当“瞎子”,蒙上眼睛,转三圈,开始“摸”人。在摸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发出声音,也可以突然拍他的后背,来吸引当“瞎子”的人,但是当“瞎子” 捉到一个人开始猜的时候,就不能发出声音了。如果有人被逼出边线,那么也算这个人失败,由他来当“瞎子”。

21.“骑马”打仗:

玩时,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作“马”,背着另一人,与其他组对阵。双方可通过拉、拽等方式,设法将对方拉下“马”为胜。

22.骑马马:

玩时先由两个幼儿将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形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让其他幼儿坐在“座坐”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

23.金锁银锁:

请一名幼儿做“关锁”人,该幼儿的两手掌作“锁”,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的手指触在“关锁”人的手掌中。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念毕,“关锁”人捏紧手掌,被捏住的幼儿站在场外。游戏重新开始。游戏时,“关锁”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儿歌:金锁银锁,金锁银锁,咔嚓一锁,嚓啦一锁。

24.弹蚕豆:

两至三名幼儿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列出先后顺序。游戏开始,第一名幼儿把若干蚕豆撒在桌上,随即按先易后难,用小手指在相邻的两颗蚕豆之间划一下表示可以通过,然后对准其中的一颗,用食指或中指从大拇指上弹出去击中另一颗,这样就可在这两颗豆中拿下一颗并继续再划再弹。如果失误或犯规就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此游戏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

游戏划线时小手指如碰到蚕豆,则为犯规就不能继续游戏。在弹蚕豆时,只能弹划过线的邻近两颗,击中其他蚕豆或弹不到蚕豆则为输。25.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

儿歌: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26.丢“铜 板”:

三至四人为一游戏组。每人各将一圆片(可由瓶盖取代)从砖头高坡开始往下滚,比比谁滚得最远,然后按远近分别定为①②③……①的主人拿起圆片站在①号处投准②号圆片,如果投中②号圆片,可站到②号处向③号圆片投去;如果没投中②号圆片,则由②号圆片的主人拿起圆片向⑧号圆片投去,凡投中的圆片归为己有。游戏者拿起圆片后站在该圆片处,不能前后左右移动。发展幼儿眼力及手臂力量。游戏重复进行,最后,得圆片多者为胜。

27.踢毽子 :

踢毽子多为女孩玩耍。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以连续踢的个数多少定胜负,复杂的则有正、左、拐、跳、打等。游戏时,边踢边唱(或数数),一般逢五遇十即将毽子停于脚面一次(称“嗯”)。清代流传三四人入局对踢,后沿为健身运动的一种方式。

28.跳绳 :

跳绳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于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数数。

29.跳房子:

跳房玩法多样。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 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房”。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最后,谁占的“房”多谁为胜者。

30.磕拐:

磕拐是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即输。

31.拾子儿 :

拾子儿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就失败了,改换别人拾子儿,依次轮换。也有的用布缝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

32.推铁环 :

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

33.投纸牌:

纸牌子多为硬纸叠成,其形多为长方形,也有三角形的,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纸牌摆放地上,另一方寻找纸牌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牌用力掷地扇砸对方的牌。若将对方的牌扇翻个,则胜,对方的牌归己;若扇不翻,则轮换,直至决出胜者。

34.翻绳 :

翻绳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用一线绳将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豆箕儿、牛槽、担架等。

35.剪子包袱锤 :

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剪子、包袱、锤的,喊的同时伸手决出胜负。

36.弹玻璃球:

双人玩或多人玩。玩时,先在地上画一条线,在离线3米左右挖一坑,参赛者依次向坑内掷琉璃蛋,先击坑内的开球。弹球时可用溜、点等方法,击中对方为胜,击不中,由第二人接着弹球。如此轮流,最后看谁击中的多,击中多者为胜。

38.徒手拔河 :

在地上划一线为界,两人以脚外侧相抵面对而站,然后寻机抓对方手,抓住后用力或利用技巧将对方拉过界即胜。人多时,可分两组,搂腰相连。

39.舞龙灯: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个象征性的“龙头”,再制出“龙身”(稻草“龙身”用稻草扎成大约20厘米长的草扎若干个,中间穿上一根绳子,若给小班幼儿玩可不穿绳),用小竹竿或木棍插进“龙头”、“龙身”,让幼儿举着舞,可以两条“龙”嬉戏,乐在其中。

40.转呼拉圈:

儿童、成人均可玩,玩时将一个或多个呼拉圈套在腰间,先用手发起来,然后扭腰摆臀,利用惯性,使呼拉圈旋转,是一种健身游戏。

41.赶小猪:

幼儿手持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做赶小猪者,用皮球或易拉罐做小猪。赶小猪者用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将小猪向前滚动。可以开展竞赛,比比谁的小猪先赶回家。

42.揪尾巴:

幼儿将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系在腰间,当作尾巴。一游戏者去揪孩子另一游戏者腰后的“尾巴”,双方躲闪,不让对方揪到自己的“尾巴”。也可以多个游戏者同时揪尾巴,训练孩子躲闪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

43.挤“油渣”:

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44.两人三组走:

两个幼儿并排站在一起,用绳子系住紧靠的双腿,步调一致的向前走。此游戏也可多人多足走。

45.踩高跷:

将纸管或雪碧瓶的两侧凿两个洞,用绳子穿过打结做高跷。幼儿将脚踩在高跷上,手提绳子向前走,看谁走得又稳又快。

46.堆馒头:

幼儿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47.蚊子叮手:

幼儿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附儿歌:哎呀呀,怎么了?蚂蚁咬,咬哪里?快点爬上来!

48.五子棋:

上一篇:2024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推免研究生复试试题与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生寒假居委会实践劳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