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档案管理教学特征

2024-06-25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特征(精选五篇)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特征 篇1

文书与档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书是形成档案的基础, 档案是历史的组成, 文书与档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我国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 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亟待改革。

1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教学特征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在秘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关键技能模块, 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和操作性。现代社会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表现为:在理念上应适应社会上相关职业岗位群对秘书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着力从学科体系建构、理论知识完整向注重实用、知识精讲、侧重实务操作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科式、授课型教学方法向技能型、训练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转变。通过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建构系统的学科体系, 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公务文书协作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胜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

2 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脱节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的情况来看, 教学以理论为主, 完全遵循教材, 内容十分抽象, 学生完全要依赖自己的想象去学习, 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管理理念错误

传统的管理理念对档案的保存十分重视, 但是对档案的形成与查证及利用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影响档案功能的发挥。

2.3 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差

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对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重视不够, 使专业教师缺乏, 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

2.4 缺乏教学实践环境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从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 几乎都是纯理论教学, 很多学生对工作环境一无所知, 而学校缺乏提供这一环境的意识, 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改革

3.1 创新观念, 完善体系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观念的创新, 教学的改革必须以创新观念为前提, 因此, 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与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的形势, 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专业培养体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就业奠定基础。

3.2 不断探索, 改革方法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必须坚持实用的原则, 要以够用为标准来构建教学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尽量不要设限, 给教师充分发挥的空间,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1) 不断地调整与修订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 是教育发展的前提, 学科的发展程度要从教材上有所体现。要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教材, 教材的修订要以实践为指导, 结合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 形成以实用性为基础的现代化教材。

(2)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传统的教学课程中理论课占去了大半的时间, 影响了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必须调整课程结构, 加大实践课的比例, 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加入实践课来丰富理论知识, 巩固理论知识, 在课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 用实践验证理论。

3.3 改变思维, 创新方式

(1) 善于提炼传统的精髓。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自然有其不可取代之处, 因此, 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中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方法, 尤其是范本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功能。情境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满堂灌导致课堂十分压抑, 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而情境教学法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模拟现实中的工作环境, 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教师从中发现不足, 及时改进,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运用实物教学。“百闻不如一见”,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利用实物演示教学, 可以与学生的想象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具体,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实地参观。课堂是一个天地, 但是这一天地毕竟与社会工作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去, 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 使其真正接触到工作环境, 了解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 增强实践能力, 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对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 对技术与实践的重视不够,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过于重视理论。为了避免这些不足, 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部门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发挥引导功能,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引进工作在第一线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运用其丰富的经验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加强交流, 推进教学改革, 促进高职院校教育。

结束语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的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其重视程度, 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代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健平.浅析技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7) :85.

[2]常悦.试论高职文秘专业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68-71.

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大纲 篇2

1、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是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公文的概念、特点、要求等,能进行文书处理、文件的整理与归档,以及纸质档案管理和新型载体档案管理等。该门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2、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大学专科层次文秘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公文的概念、特点、要求等,能按照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进行文书处理、文件的整理与归档,以及纸质档案管理和新型载体档案管理等。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文书工作概述、现行文书、一般公文办理、机要文件处理、办公自动化与文书工作、档案工作概述、机关文书立卷、立卷编目与平时归卷、组合案卷与编目定卷、案卷归档、机关档案制度与管理科学化等内容。

3、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包括:秘书学、秘书写作。

本课程既是对管理需学基础课程的拓展,又是对秘书写作课程的具体运用。因此,应在学完前两门课程之后开设,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上的交叉与衔接。

4、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30学时,实训为24学时。第一章总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办公室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掌握文书与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遵循文书与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明确文书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与要求。教学重点:文书与档案的概念;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书与档案

一、文书与档案的含义

二、文书与档案的性质、特点与作用

三、文书与档案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

一、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含义

二、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三、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四、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组织结构与人员

一、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

二、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组织领导

三、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思考题:

1、什么是文书现实执行性?什么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2、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任务和工作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文书的体式与稿本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书的文体特征及表达要素;熟悉文书稿本的种类、特征;掌握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能够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处理公文;会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印制公文,懂得各种文稿、文本的特征及使用。教学重点:文书的文本;文书的格式;文书的稿本类型。教学难点:各种文稿、文本的特征及使用。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书的文体

一、文体的分类

二、现行机关文书文体的特征 第二节文书格式的含义

一、文书格式的含义

二、文书格式标准化的意义

三、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第三节文书的稿本

一、文书的文稿

二、文书的文本 思考题:

1、成文的日期怎样确定?

2、文书正文写作的要求有哪些?

3、划分出公文标题的三要素,并按标题排列要求进行排列 第三章文书的种类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确定文书种类的意义与依据;掌握法定文书、机关常用文、企业常用文等通用文书的适用范围及特点;熟悉各种专用文书的用法;了解杂体文书的种类,会使用杂体文书。

教学重点:文书的种类,不同类型文书的适用范围及特点。教学难点:杂体文书的适用范围和用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书种类的划分及选用

一、文书种类划分的意义

二、文书种类的划分

三、文书种类的选用 第二节通用文书

一、法定文书

二、机关常用文书

三、企业常用文书 第三节专用文书

一、司法文书

二、人事文书

三、会计文书

四、信访文书 第四节杂体类文书

一、迎送类礼仪文书

二、信函类文书 思考题:

1、简述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2、简述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3、举例说明广告的种类。第四章文书的形成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文书形成的重要性、思想准备、材料准备等内容;理解文书形成的基本原理、文书形成中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掌握文书形成过程及要求;会用文书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评价公务文书;熟悉文书的形成过程,能按照要求撰写比较简要的公务文书。教学重点:文书形成的基本原理;文书的形成过程和要素。教学难点:用文书形成的基本原理对公务文书的分析和评价。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书形成的基本原理

一、客观反映与实用性的原理

二、美观与方便处理的原理

三、约定俗成与时代性原理 第二节文书形成的步骤

一、文书形成的步骤

二、拟定提纲 三.草拟初稿

四、征求意见

五、反复修改

六、誊抄文稿

七、确定标印

第三节文书形成的要素

一、主题确定

二、材料选用

三、结构安排

四、语言表达 思考题:

1、主题的作用、依据、要求是什么?

2、如何筛选加工材料?

3、简述文书形成的基本步骤。第五章文书的处理

教学时数:6学时(其中实训2学时)。

教学要求:熟悉行文制度,掌握现行行政机关的行文要求;加深对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式的理解;掌握发文和收文处理的环节;能准确判断机关所选择的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式的正误;能独立进行收文和发文处理。

教学重点:行文制度;文书的处理程序及。教学难点:行文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文制度

一、正确认识行文关系

二、合理确定行文方式

三、严格遵守行文规则 第二节文书的处理程序

一、文书处理程序的概念

二、文书处理程序的特点

三、文书的处理程序图 第三节发文处理

一、草拟

二、审核

三、签发

四、复核

五、缮印

六、用印

七、登记

八、分发

第四节收文处理

一、签收

二、登记

三、审核

四、拟办

五、批办

六、承办

七、催办

八、注办 思考题:

1、如何正确使用簿册式、联串式和卡片式这三种登记文件的方式?

2、在审核文件时,重点应审核哪些内容与方面? 第六章文书的整理与归档

教学时数:6学时(其中实训4学时)。

教学要求:知道文书整理的含义、整理归档的条件范围和质量要求,了解文书整理与归档的重要意义;熟悉文书整理工作改革的内容和具体要求,理解文书整理的基本原则及文书整理工作改革的意义,认识和区分文书“件”与“卷”、“案盒”与“案卷”的区别;掌握文书整理与归档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分类方案的编制要求,会编制文书整理分类方案;掌握文书系统整理的方法要求。

教学重点:文书整理归档的含义、范围原则与方法步骤。教学难点:分类方案的编制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书整理归档及其意义

一、文书整理归档的含义

二、文书整理归档的意义

三、文书整理归档工作的改革

第二节文书整理归档的范围和原则要求

一、文书整理归档的范围

二、文书整理归档的基本原则和质量要求 第三节文书整理归档的方法和步骤

一、编制分类方案类目

二、初步整理

三、系统整理

四、归档 思考题:

1、文书整理归档的范围是什么?

2、如何确定“案盒”内文书?

3、归档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第七章档案的收集与鉴定

教学时数:4学时(其中实训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机关档案室在档案收集工作中的作用,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方法及档案鉴定的程序与组织;理解档案馆的收集工作,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含义与意义及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掌握归档制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内容与作用及档案鉴定方法;知道档案收集及鉴定工作的程序,掌握档案收集的方法,能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并能运用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档案。

教学重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含义与意义及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

教学难点:档案制度和档案收集的方法,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档案的运用。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收集工作

一、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机关档案室的收集工作

三、档案馆的收集工作 第二节档案鉴定工作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原则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

三、档案鉴定方法 思考题:

1、馆藏档案的主要来源、收集范围和收集要求是什么?

2、如何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

3、选择一份文件,试从内容、形式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分析其价值。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教学时数:8学时(其中实训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档案保管的重要性、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及档案库房管理的有关内容;理解全宗、案卷目录、档号和全宗卷的含义;掌握档案分类常用的方法和复式分类法,档案编号的方法,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的内容,档号的结构;知道档案整理和保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会用档案分类、编号的有关知识要求,对全宗内的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排列。

教学重点:档案常用分类法和复式分类法,档案编号的方法,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的内容,档号的结构。

教学难点:用档案分类、编号的有关知识要求,对全宗内的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排列。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分类

一、档案常用分类方法

二、档案分类方案的编制

三、复式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二节档案的排架与编目

一、档案编号与排架

二、案卷目录的编制

三、档号

第三节档案保管

一、档案保管的重要性

二、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

三、档案的库房管理 思考题:

简析档案常用分类方法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第九章档案的检索

教学时数:6学时(其中实训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档案计算机检索的特点;理解档案著录工作的含义与内容,档案标引工作的含义与规则;掌握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功能、结构和编制方法;知道档案著录的格式和著录符合,档案标引的步骤和方法,及档案检索工具体系的构成;会用有关知识对文件进行著录,会编制常用的档案检索工具。

教学重点: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功能、结构和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关知识对文件进行著录,编制常用的档案检索工具。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著录与标引

一、档案著录工作

二、档案标引工作

三、《中国档案分类法》和《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第二节档案检索工具

一、档案检索体系

二、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

三、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 第三节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一、档案计算机检索的特点

二、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的功能与流程

三、档案计算机检索结构及其设计要求 思考题:

1、简述分类标引的步骤与方法。

2、联系实际说明建立档案检索体系的理由。

3、档案的计算机检索有何特点? 第十章档案的提供和利用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档案提供利用的形式与特点;熟悉档案的间接利用工作以及常用的参考资料的编撰;掌握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式;了解网络信息服务;会用档案咨询服务、档案目录服务、档案编研服务;掌握档案原件服务、档案复制服务。教学重点: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式。教学难点:档案咨询服务、档案目录服务、档案编研服务。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提供利用的形式与特点

一、档案提供利用的一般形式

二、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要求

三、档案用户的特点和利用规律 第二节档案的直接利用工作

一、阅览服务

二、外借服务

三、复制服务

四、咨询服务

五、电子化服务

第三节档案的间接利用工作

一、间接利用工作的特点

二、间接利用工作的主要形式 思考题:

1、档案为什么不提倡外借?

2、档案咨询工作的程序是怎样的?

3、大事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要求? 第十一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音像档案的管理;熟悉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管理;知道专门档案的种类、作用及管理方法;掌握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分类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音像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管理。教学难点: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管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一、人事档案的收集与鉴别

二、人事档案的整理

三、人事档案的利用

第二节会计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一、会计档案的收集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与鉴定

三、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 第三节声像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一、声像档案的作用与特点

二、照片档案的管理

三、录音、录像档案的管理 思考题:

1、照片档案由哪几部分组成?

2、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有什么要求?

3、独立完成照片档案的整理、分类的全过程。

5、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6、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6.1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由赵映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特征 篇3

关键词:清代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文书;租佃契约;租佃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4—0082—07

清水江文书的各项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涉及租佃契约研究的代表学者主要有:杨有赓、王宗勋、龙泽江、吴声军、徐晓光、张应强、程泽时、梁聪、相原佳之、岸本美绪等,其研究多以清代的林契为文本。租佃契约是反映租佃制度的重要载体,《清水江文书》收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租佃契约近千份,丰富了中国租佃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证史料,笔者试图以《清水江文书》收录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租佃契约为例,分析其契式类型、地租形态、土地占有及佃户来源等方面的内容,来审视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民族地区租佃制度的特征,便于学者清晰地梳理和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的租佃制度及社会的发展脉络。

一、契式类型

在中国历史上,土地私有后即出现了自耕和出租两种土地生产经营方式,拥有土地一方即地主,把土地出租给无地及少地一方耕种,地主把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索取报偿,而无地及少地一方或成为地主的雇工,或因土地有生产力而情愿提供一定的地租额作为报偿,以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成为地主的佃户。租佃均以契约为依据,佃户与地主通过订立租佃契约来建立租佃关系,《清水江文书》收录的租佃契约通常载明:立契种类;佃户及地主双方姓名、籍贯、住址等;所佃山场田土等情况,如地名、界限、面积大小;利益股数分配或租金;责任说明;署名及订立日期等事项。租佃契约,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分为多种类型。

(一)立契主体类型

按照立契主体划分,可分为招佃契和承佃契。

1.招佃契。招佃契以地主为立契主体,通常冠以“立招帖字”“立招佃字”“立准字”“立合同字”等说明立契种类,如例1~2所示。

例1:立招帖字人南恕寨马世远兄弟,夸招到嘉池寨姜纯义佃种田二处,一处地名里丹,田大小七坵,又一赴地名污榜,田大小八坵,共舍一十五坵,共计上租谷一千四百斤,其谷逐年送至溪口过称,二比不得异言。恐口无凭,立此招帖是实。

代笔姜梦兰

民国辛酉年四月初六日立

例2:立准字人姜之正、启文、启姬、之尧,有地一幅,坐落地名丢思些,今准与启遭、启宾二人口栽杉木,日后木头长大发卖作股二均分,二比不得异言。恐后无凭,立此准字为据。

东弼笔

道光元年六月二十四日 立

2.承佃契。承佃契以佃户为立契主体,通常冠以“立佃字”“立佃帖字”“立租帖字”“立禁字”“立合同字”等说明立契种类,如例3~5所示。

例3:立佃字人姜大明、风文、恩厚、永职四人,夸佃到本地主姜大明、恩瑞、兆龙之共山一块,地名污记溪,界止上凭地主之共山,下抵溪,左抵领,右抵大冲为界,四抵分清。此山日后长大戚林五股均分,地主占三股,栽手占二股。口说无凭,立此佃字是实。

外批:此山地主三股分为十二股,大明叔侄公孙五人占陆股,恩瑞弟兄三人占五股,兆龙弟兄占一股,共合十二股,日后照此佃字分明。

姜元英笔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 立

例4:立租帖字人蒋玉山,今租到文堵寨姜国柱、姜大集、姜廷理、姜映辉、姜老长、姜通圣等之山,坐落地名眼安山种土栽衫,三面言定五股均分,主家占三股,栽手占二股,限至五年一概栽齐,不得荒废,若有荒废,自愿将到先年租栽姜廷理等番列之山栽手之分作抵,任从管业,蒋姓不得异言,恐口无凭,立租字是实。

外批:此山照依木客所砍之处耕种,又不得越界妄种,又不许在山内起坐屋。

凭中姜大相 姜光士

代笔 杨霞东

嘉庆十八年八月初六日立租字大发

例5:立禁字人姜启道、启滨弟兄,禁到姜之正叔侄、启还之山场一幅,坐落土名引加者,上凭领,下抵冲,左凭启平山,右凭怀理山,四至分明。夸禁到挖种栽杉木,长大成林,言定作五股均分,地主占三股,栽手占二股,日后长大戚林,书立合同照衣禁字分派,不得异言,今恐无凭,立此禁字是实。

道光十年二月十七日父姜之谟笔立

(二)租佃物业对象类型

按照租佃物业对象划分,可分为土地租佃契约和其他租佃契约。

1.土地租佃契约。土地扭佃契约主要是指以土地为中心的租佃关系契约。从《清水江文书》收录的土地租佃契约来看,主要又分为以山场为租佃物业对象的佃山契,如例2-5所示;以耕田为租佃物业对象的佃田契,如例1、例6所示;以园坪(如菜园地、旱地)为租佃物业对象的佃园契,如例7所示;以房屋地基为租佃物业对象的佃房屋地基契,如例8所示。

例6:立佃字,龙祥云,夸佃到姜佐彰名下土名污拉培田大小八坵,当日议定每年收割之日照田禾把多寡二股平分,不得抛荒。夸恐无凭,立此佃字是实。

代笔 龙图

嘉庆七年三月初九日 立

例7:立佃园坪字人扒硐寨姜国安、姜世杰二人,夸因佃到琴梧寨陆春大、陆春泰、陆春秀弟兄众族所共扒硐园坪一副,议定每年秋收之日称却谷十八斤,大秤分两不得短少,如有缺少任凭园主另招别人佃种,日后不得争论异言,恐口无凭,立此佃字为据是实。

凭中世豪志波

光绪十七年八月十一日 立

例8:立租帖字人刘有祥,今租到彭高怀名下东街屋地基三间,每年认纳租钱二百六十文,其钱每年秋收归还,不得短少,如少认凭彭姓另俵,恐口无凭,立字为据。

nlc202309051320

代笔 刘葆初

民国元年八月十三日

2.其他租佃契约。《清水江文书》收录的租佃契约除了上述以土地为中心的租佃契约之外,还有以耕畜(如耕牛)为租佃对象的租佃契约,如例9所示。虽然《清水江文书》收录的耕畜租佃契约仅此一份,但他反映了耕牛是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耕牛可以作为私有财产进行租佃、买卖和借贷抵押。

倒9:立租牛喂养帖人九勺村石显和名下,情于短少租牛喂养,租到魁胆知人王包林名下之水犊一双,略价承佰元,任其石姓牵去耕养……

民国三十年十月□日

(三)立契过程类型

按照立契过程,可分为主契和丛契。

地主及佃户双方在建立租佃关系时所订立的租佃契约,如例1-9所示,是通常情况下人们所指的租佃契约,我们把他视为租佃契约的主契。然而,租佃生产活动相对复杂,即使订立了租佃关系契约,出于经济利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原因,主佃双方需要再次订立相关的后续契约,这种后续契约即为丛契,《清水江文书》见到的租佃契约的丛契主要有:佃山分成合同、抵字、甘结字、退字等。

1.佃山分成合同。由于山场租佃生产周期长,山场租佃契约的订立较其他的租佃契约特殊,通常分两步:首先,订立山场租佃关系契约,佃户由此开始人工造林。其次,到幼林长成或林木长大成林时,主佃双方根据山场租佃关系契约的约定再次订立主佃分成台同,以进一步明确双方的利益分成,如例10所示。

例10:立分合同字人中仰寨潘长明之父子,先年得栽加池寨姜奉兰弟兄与开明所共之山,地名鸟什之皆培介,在廷瑜田角对面之冲,其山界限上凭地埂,下凭半冲凭廷值所栽之木,左右凭领,此山土栽分为五股,地主占三股,栽手占二股。今以木长大成林,二比邀约分立合同二纸,土栽各收一纸为据。

代笔 姜世安

凭中 加池姜三皎

合同二纸为据(半书)

遭光十八年十月初三日 立

2.抵字、甘结字。租佃契约除了约定双方利益分配或租佃金额外,还约定了诸多责任要求说明,如:“限三至五年长成幼林,如不成林栽手无分”“不许与外人合伙”“不许另招别客”“栽手股份发卖之时先问地主后问他人,不准妄卖”“不得在山内起坐屋”“不得为非作歹,停留面生歹人”“自佃之后不得荒废,若有荒废,将所抵之项作抵”等等,上述各项责任说明在订立租佃关系契约时多少有所言明,一般不另立契,但也有少量“抵字”“甘结字”单独立契,如例11-12所示。笔者认为租佃契约之“抵字”说明了在锦屏租佃关系活动中有实物押租制的存在。清代实行保甲制度,规定了地主和佃户有连带关系,地主要监督和管束佃户,要求佃户不得在其土地范围内为非作歹,甘结字是实行保甲制的具体表现之一。

例11:立抵当字人加池寨姜兆祥、兆佳弟兄,今佃到文斗姜钟琦叔侄之山场,加什塘从蜡夏之山,自愿将到鸟榜溪桥头田一坵作抵,约谷七担,候木植成林,地主自愿退还抵字与兆祥,立此抵字是实。

添一字

同治三年九月初十日 兆祥笔立

例12:具甘结字人九怀寨林昌秀、龙宗达、……,先年□坐文斗姜载渭之地栽杉种粟生理,安分守己,并不停留面生歹人,如存停留,任凭主家执结送官,夸自愿出甘结是实。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日 龙武现笔 立

3.退字。在租佃生产过程中,终止双方的租佃关系时所订立的契约,如例13所示。

例13:立退字人孙邦彦弟兄人等,先年得佃加池寨姜风仪兄弟三人名下之土,地名之石闹山种粟二载,方务栽不□杉木,自愿登门辞主,在如主家另招别人栽彬种粟,日后木植长大发卖,孙邦彦兄弟不得异言,口说元凭,立此。孙邦彦亲笔,□了存照。

姜元方

平□胡国兴

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立

二、地租形态

佃户与地主通过签订租佃契约确立双方的租佃关系,地租是主佃双方租佃关系的核心,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的土地租佃制度中盛行着多种地租形态,常见的有:(一)实物分成制,如例2-6所示,佃户租佃地主的土地时,主佃双方将实物收成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二)实物定额制,如例1、例7所示,佃户租佃地主的土地时,以当年收成的实物(如谷子、油等)为地租,按照一个固定的定额如数交纳给地主;(三)固定货币制,如例8所示,佃户租佃地主的土地时,以货币为地租,按照一个固定的定额如数交纳给地主。

租佃行为的出现本身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出现出租土地收取地稆的事实后,必然会涉及到地租究竟是交纳实物还是交纳货币,究竟是采用分成租还是采用定额租等问题。《清水江文书》收录了清代乾隆时期至民国时期的土地租佃契约823份(不包含佃山分成合同、抵字及退字等丛契),其中各寨的契约分布情况见表1所示,笔者根据823份土地租佃契约的记载,分别统计了土地类型及年代与地租形态的对应关系,以考察当地租佃关系中的地租形态,统计数据如表2、表3所示。

表1-3数据显示,清代以来锦屏地区已经普遍建立了土地租佃契约制度,而且同时并行着实物分成制,实物定额制和固定货币制等多种地租形态,在多种地租形态中尤其以实物分成制盛行。

各种地租形态又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由表2、表3统计数据可知,采用实物定额制和固定货币制的契约数量有限,难以说明问题,因此,笔者仅以拥有一定数量的佃山契约为样本,分析实物分成制的特点。从表2得知,《清水江文书》收录清乾隆至民国时期详细记载了主佃分成比例的佃山契约761份,乾隆至民国年间各种分成制的契约数量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表4数据显示,实物分成制中同时并行着多种利益分配制度。清乾隆年间,山场的分成租制主要为对半分制(1:1)及地二佃三制(2:3),嘉庆年间,开始出现地主的分成比例高于佃户的分成比例,清道光至宣统年间,地三佃二(或地六佃四)租制占绝对比例,到民国时期,地三佃二制的比例相对弱化,对分制及地二佃三制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nlc202309051320

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分成特点,与生产条件(如土地级差、杉秧、种子、粮食、农具、住屋等)、劳动力的人口数量、土地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自有租佃制以来,分益地租的分益率往往以对半均分为基准,如果地主方面在提供了土地的同时,还提供了杉秩、种子、农具、耕牛、住屋等项目,双方则可能在对分制的基础上酌量加减。如例14所示,在该则租佃契约中记载主佃分成方法按3股均分,其中,地主出地占1股,出杉秩占1股;佃户占1股。再如例15所示,地主仅提供土地,不提供辛资帮助,主佃分成方法按10股均分,地四佃六。

例14:立佃字人天柱三门塘谢永隆,移住佃栽到平略寨欧通贵、扬士文、扬士坤、高朗刘品道四人山场,土名为见半溪山五块,栽口杉木生理,凭中议定其山三股均分,地主占一股,出杉秧占一股,谢姓栽占一股,自佃之后必要修理成林,又不许停留面生歹人,如有杉木不能成林、停留外姓人等,应凭主家足出杉木无分,日后杉木长出卖先问地主后问他人,今恐无凭,照依股数立此佃字为据。

批土股杉秧二大股,通贵、士文、士坤三人占一股,刘品道一人占一股

凭中 范中元、刘文书

佃栽 谢永隆

代笔 龙光琦

嘉庆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 立佃

例15:立合同字人龙才勇、龙常基、伍永标、杨胜有四人,今佃到高滩龙康宁、龙英杰、英仕父子奉己名下土名大崇山脚长冲沙地一块开栽杉木,业已开就,即当面议无帮辛资,今着十股均分,地主占四股、栽主占六股,木已栽成,应立合同。此三年之后二比同薅照股数出其工资不得异言,若木长成倘有出售,先问地主然后卖与他人,若木砍伐地土仍归原主,两造心愿亦不得异言,令恐口言无凭,两造应立合同各执一纸存照为据是实。

合同证据两造荣华(半书)

凭中、请笔 唐维化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二月初六日当众面立合字

三、土地占有情况

在清水江流域,家族成员长大成年后一般都另立门户,各自经营管理自己名下的财产。土地作为一宗民问重要的私有财产,在土地租佃契约中一般对土地占有者及其所占有的土地情况均有详细记载,因此,从土地租佃契约所记载的地主名下的土地占有情况便可以大致了解当时当地的土地占有情况。

《清水江文书》收录的823份土地租佃契约共涉及地主人名1160余人,为便于统计,笔者将土地占有情况作如下划分,即:把地主一个人名下独自占有的土地视为个人或家庭私自占有,如例6“姜佐彰名下”,例8“彭高怀名下”;把两人及以上名下共有的土地视为众人共有,如例1“马世远兄弟”,例2“姜之正、启文、启姬、之尧”;未载明的视为不详,得各类型土地占有情况的契约数量统计数据如表5所示。

从契约记载情况及统计数据显示,清代至民国时期锦屏地区土地的占有情况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权分散而又相对集中。《清水江文书》收录的823份土地租佃契约共涉及地主人名1160余人,说明土地并不被少数几个人占有,而是分散在为数众多的人手里。《清水江文书》收录了加池寨的租佃契约394份,其中地主姜凤仪占有山场土地的租佃契约54份,是加池寨有租佃契约数量最多的人,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期间,地主姜凤仪共出佃山场36处;又如:《清水江文书》收录了文斗寨的租佃契约232份,其中地主姜钟英占有山场土地的租佃契约43份,是文斗寨有租佃契约数量最多的人,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成丰七年(1857年)期间,地主姜钟英共出佃山场38处。这些数据说明了土地为众人分散的同时又相对集中。

(二)土地占有形式多为众人共有,且普遍存在着多头共有关系。如加池赛地主姜凤仪,其所出佃的36处山场土地全部是与他人共同占有,与其共同占有山场的人数多迭80余人。笔者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几则契约以说明土地的多头共有关系,如例16-19所示。

例16:立佃种山土约人王老兄,今佃到姜凤仪弟兄名下土名番姑顺山土一块,上凭盘路,下凭之亳之山,左凭之亳之山,右凭岭,四至分清,又邵唱一块,……,二比言定栽杉五年,栽满成林,不得荒废,佃主逐年褥修,长大另分合同,五股均分,土主占三股,栽主占二股,若有栽手之股难以蓄禁出卖,先问土主有无承买,后卖别人。今恐无凭,立此佃字存照。

道光二十年七月初五日 代笔 姜大荣立

例17:立佃字人党央宋家旺,今佃到加池寨姜风仪、风舞、宗保叔侄之山,地名培行则,小地名洗务罗山一块,……

凭中姜朝弼、孙邦彦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十五日亲笔立

例18:立佃字人党秧姜癸未、秉忠弟兄二人,今佃到本寨姜风仪、大明、风来、恩瑞、风文、献仪等所共之山,地名皆板党家山场一块,此山界限……

外批:此山地股分为十二股,……

姜兴周笔

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五日 立

例19:立佃字人本寨姜凤文、凤凰、天贵、恩荣、宗连、恩厚、永职、吉祖、凤璋九人,今佃到姜凤仪、凤章、风元、恩瑞、恩厚、显国弟兄、作干弟兄、格翁范之伟、扒洞姜国栋等所共之山,地名伟包,界址上凭……。

外批:……

中笔姜克顺

光绪十九年九月十四日

可见,土地的多头共有关系表现为:(1)与家族内部成员共同占有,如兄弟、父子、叔侄等共有,如例16-17所示;(2)与本寨众人共同占有,如例18所示;(3)与跨村寨众人共同占有,如例19所示。

(三)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也具有多头关系。加池寨姜凤仪54份山场租佃契约涉及佃农70余人;文斗寨姜钟英43份租佃契约涉及佃农60余人,说明地主并不只与少数几个佃户建立土地租佃关系,主佃双方同样具有多头关系。

四、佃户的地域来源

租佃契约不仅载明主佃双方人名,多数还记载了主佃双方的籍贯或住址,依据租佃契约中所记载的佃户籍贯便可以大致了解佃户的地域来源,佃户籍贯统计数据如表6所示。

表6数据显示,佃户的地域来源以本房、本族、本寨及邻近村寨为主,此外还有少量外籍人氏,如天柱、湖南、凯里等,其中,湖南主要为黔阳县、会同县、绥宁(林)县,有个别为外地籍贯移居当地居住,如天柱远口移居乌什人氏吴士(世)宽、湖南沅洲府移居念洞人氏姚发贵等。另外,笔者还对卖契中的卖栽手股契约进行了粗略统计,佃户来源还有雷山、清江(今剑河)和湖南辰溪县。

据此,笔者认为锦屏的加池、文斗、魁胆、平鳌等地的佃户主要来自以下3个来源:第一,当地世居农民,主要为本房、本族、本寨及邻近村寨人,这部分人是佃户的主力军;第二,清水江流域的周边外籍农民,主要来自天柱,湖南的黔阳、会同、绥宁和辰溪等县,以及凯里、雷山、剑河等;第三,从外地移居到当地居住的农民,主要从天柱、湖南和凯里移居而来。

[责任编辑:龙泽江]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特征 篇4

一、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分析

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领域较宽、档案的类型种类较多,并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够反映出医院的基本状况。通常来说,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主要有:

(一)综合性。在实际的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应的档案管理都是通过医院的内部机构对医院的综合档案进行管理,如果从档案的类型来看,其主要包含了:人事档案、基础建设档案、科学研究档案、财务管理档案、医务工作档案、总务工作档案、医疗设备档案、医院党务工作档案等。如果从档案文件的来源进行分析,不仅包括了上级部门所印发的或者医院自身制定的相关规章性、政策性、指导性、业务性的文件,而且还包括了和医院相关单位或者其他部门往来的文件或者一些编史修志的文件材料。

(二)专业性。通常来说,医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是以相应的医疗工作为主,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形成相应的文书档案,能够反映出主体工作状况,所以,相应的文书档案内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例如: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制定的长久计划、业务诊疗等,各方面的档案管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三)保密性。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医院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相应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保密性、业务性等特点,其开放程度较低,仅限于在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查看,不能提供更深层次服务。

(四)阶段性。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相应的行政管理科室较多,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存在一定的松散性,因此,为了保证医院在某一个阶段的某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所形成的文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系统性以及完整性,所以,医院现阶段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周期为一年或者半年。

二、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一)加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就现阶段而言,医院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积极制定完善的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机制,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医院的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落实制度,保证相关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对文书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工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

(二)开展文书档案归口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文书档案管理主要涉及人事档案、基础建设档案、科学研究档案、财务管理档案、医务工作档案、总务工作档案、医疗设备档案、医院党务工作档案、办公室档案管理等方面,其中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是整个工作开展的核心部分,因此,医院的相关部门应该将相应的文书档案管理归口到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积极地对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督促,保证相应的文件能够及时完成整理、上交,此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办公室档案文化出现分散、混乱、堆积等现象,保证了文件档案的齐全、完整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实现了专一化管理,提高了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对文书质量的控制。文书质量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文书通过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档案,所以,文书质量对于档案管理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对文书的规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积极对相应的预防安全进行修正;另外,还要积极对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以文书处理为主题的专业讲座,能够提高医院文书质量。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文书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的监督,保证良好的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对相应的底稿进行保存,在相应的工作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对文书档案进行核对,保证其准确性。

(四)加强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将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进行结合,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制定一体化管理方式。首先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依据实际状况对各个科室的文书档案进行整理,使其更具规范性,然后,在将其制作成为电子档案,对其进行编号,通过扫描以后储存到数据库中;最后,完成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另外,还要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加强对文书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系数,才能保证文书档案的安全,有效地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医院的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积极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从医院文本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工作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特征以及创新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文书档案,特点,管理方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玉梅.浅谈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J].办公室业务,2015(17):77-78.

[2]朱月恒.略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史志,2015(7):95-96.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特征 篇5

关键词:法律文书,法律术语,词汇特征,法律文书翻译

1 引言

法律文书是“参与法律活动的主体——国家机关、法人、公民在处理各项法律事务中, 为其规定的权利或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的文书” (刘汉民, 2002:1) 。在英美法律实践中常用的法律文书包括民事起诉状 (complaint) 、大陪审团起诉状 (indictment) 、公诉书 (information) 、传票 (summons) 、答辩状 (answer) 、判决书 (judgment) 、律师意见书 (opinion of counsel) 、授权委托书 (power of attorney) 等。笔者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 以民事起诉状、答辩状、大陪审团起诉状这三种最为常见的法律文书为例, 分析了英美法律文书的词汇特征。

2 英美法律文书的词汇特征

英美法律文书属于法律文本之一, 其用词具有法律语言本文特征的共性, 当然也具有其特殊的方面。在词汇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法律术语的专业性、词语的对义性、古体词的使用、复杂正式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名词化倾向以及双联词三联词的使用。

(1) 法律术语的专业性

法律词汇, 特别是法律专业术语 (word of art) 是构建法律的最基本要素。正如宋雷教授所言, “法律专业术语, 它们代表不同的法律概念, 具有特定法律语境中所规定的归纳或抽象含义, 除去概念对概念的对译之外, 有时难以用其他任何表达方式进行替换” (宋雷, 2010:139) 。如下文摘自民事起诉状1的一段话, 其中出现的“scalping”, 在中文里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术语。

原文:Calandra defrauded investors by engaging in a practice known as“scalping”一buying shares of predominantly thinlytraded, small-cap companies, writing highly favorable newsletter profiles recommending the companies to his subscribers, and then selling the majority of his shares when the increased demand that he generated drove up the stock price.

译文:卡兰德拉的这种欺骗投资者的行为, 被称为“抢购倒卖卖” (即证券投资顾问在向客户推荐某证券之前抢先购买某证券以谋取利益) , 他买入的主要是冷门小盘股, 并在文章中向其用户大肆宣扬推荐, 随后在他故意哄抬股价造成需求增长时, 再抛售其手中大部分股份。

对于这种缺项的术语翻译, 一般多采取生造新词或阐释法。原文中的“scalping”指的是抢先购买证券, 也就是证券投资顾问在向客户推荐某证券之前抢先购买某证券以谋取利益, 造市者哄抬或压市。在中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 所以在翻译时通过对原意的概括提炼, 将其翻成“抢购倒卖”体现原意中核心的概念, 并在后面用括号对该词意思加以阐释。

(2) 词语的对义性

法律词语的对义性是指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矛盾或对立的关系, 这种对义词在法律文书中非常普遍, 以表示各种互相对立的法律关系 (肖云枢, 2011:63) 。如下文摘自答辩状2与民事起诉状3的两句话, 就体现了法律文书词语对义性的特征。

原文:Plaintiff has filed a lawsuit against the Defendant and has served her with papers regarding the case while at work in front of the news media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embarrassing and humiliating the Defendant and her employer.

译文:原告针对被告提起诉讼, 并在被告正在工作期间, 在新闻媒体面前送达诉状, 这些行为的唯一目的就是困扰、羞辱被告及其单位。

原文:Defendant breached that duty when he repeatedly failed to disclose his intent to sell over 100 times in 23 different securities,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03.

译文:被告未能公开在2003年3月至12月期间, 出售23种不同股票, 多达100多次股票交易的意图, 因此, 违反了其应负的责任。

原句中的“plaintiff”与“defendant”就为一对对义性词语。第二句中仅出现了“duty”, 是说被告违反了应尽的义务, 则对被告的读者来说, 知晓其行为则为一种“权利”。除了这些, 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词表示对义关系, 如appellant (上诉人) ——respondent (应诉人) 、prosecution (公诉方) ——accused (刑事被告) 等。

(3) 古体词的使用

鉴于法律人的因循守旧和遵循先例的习惯, 致使许多的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的词语频繁出现在法律文本中。而法律文书属于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 为了表现其严肃、正式的性质, 古体词的使用更是明显。像witness (证人) 、deed (契据) 、deem (认定) 、oath (宣誓) 这些都是常见的古体词。但最常见的则为here、there、where加上其他一些介词构成的复合词, 例如hereinafter、hereby、herein、hereof、thereafter、thereby、therefore、thereinafter、whereby、wherein、whereof等。如下文摘自答辩状4中的两句话中出现的“wherefore”、“herein”与“hereby”等词。

原文:WHEREFORE, Defendant, Alesia Roskov, seeks dismissal of the lawsuit filed against her by the Plaintiff herein.

译文:因此, 被告阿莱西亚·罗斯科请求尊敬的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起诉。

原文:Paragraphs 1 through 26 are hereby incorporated by reference.

译文:各被告对本答辩第1段至第26段的每一承认、否认及主张予以重申并作合并答辩。

第一句中的“wherefore”在各类法律文书中出现频率很高, 表示“因此, 所以”的意思;第一句中的“herein”表示的是“在此, 于此”, 第二句中的“hereby”指的是“借此文件、事项或东西;以此为结果或以此为方式”。一般“here-”指代的是“本诉状中”、“本合同中”, 而“where-”、“there-”则指代前面出现的单词、事物。这些词可能会对理解句意带来困扰, 虽然看似复杂, 只要弄清楚结构与关系, 理解和翻译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

(4) 复杂正式词语的使用

因为法律文书特有的文体特征, 要求在措辞、表达上正式、庄重严谨, 所以就算能用一个简单词语表达的含义往往在法律文书中也会使用复杂的词组, 比如用“with reference to”代替“about”, 用“by means of”代替“by”, 用“in the event that”代替“if”。

原文: (b) obtained money or property by means of untrue statements of a material fact or omissions to state a material fact necessary in order to make the statements made, in the light of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y were made, not misleading;and

译文: (2) 同过对实质性事实的虚假陈述, 或省略必须做出的陈述的方式收取现金或财产, 按照这些情况来看, 事实清楚;

上文例句中的“by means of”表示“借助于, 通过, 用某种方式”, 其实用“by”就能表述该含义, 但为了更正式, 所以使用更长更复杂的词。

(5) 词语的名词化倾向

法律文书在词法方面的一大特征就是动词的名词化倾向, 尤其是动词名词化。宋雷教授认为:“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的简化叙事的层次和结构, 减少使用句子和从句的频率, 使行文更直接、紧凑和简洁之外, 更重要的是有时可以略去一般陈述句中的行为人, 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宋雷, 2010:118) 。如下文例句5.

原文:The Commission seeks, among other relief, a permanent Injunction, disgorgement of Calandra’s illegal trading profits, plus prejudgment interest, and the imposition of a civil money penalty.

译文:根据其行为, 被告已构成证券欺诈罪。除其他救济外, 委员会寻求对被告作出永久性禁令、退回销售股票所获的非法利润外加损害利息、判处民事罚款等处罚。

该句语义复杂, 信息密集, 但是并没有用到从句, 全句只有一个动词, 即“seeks”, 后面并列了“injunction”、“disgorgement”与“imposition”三个名词词组, 除了禁令是名词, 其实退回非法所得财产、对被告做出处罚都是动作行为, 原句英语将这些行为名词化, 简化了句子的结构, 减少了从句与并列句和使用。但在翻译时, 因为中文具有动态化的性质, 频繁使用动词, 所以在翻译成中文时也最好处理成动词。

(6) 双联词三联词的使用

在法律文书中有时会碰见一些由两个或多个同义或近义词所形成的词组或组成的词链, 例如“null and void”、“acknowledge and confess”、“true and correct”以及“rights、title and interests”。在翻译这些双联词时有时可以做适当简化, 原则上都可以合二为一或合三为一来处理 (李克兴, 2011:139) 。只用翻译出其共核的意思, 但并不是所有的双联词和三联词都要简化, 有时这几个词可能存在细微差别, 这时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以下文引自大陪审团起诉状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AYMAN JOUMAA) 的一句话为例:

原文:The defendant and his co-conspirators used the following manners and means, among others, in furtherance of the conspiracy:

译文:被告及其同谋者采取下述方式, 促成共谋行为的实施:

原文中出现了“manners and means”其实就是手段、方式的意思, 但为了严谨, 将两个词并列使用, 且不断重复。在翻译时可以可以简化, 不用翻译成“方式和方法”, 只需翻译成“方式”即可。

3 结论

本文在英美法律文书翻译实践的基础上, 从词汇的角度总结了法律文书的特点, 包括法律术语的专业性、词语的对义性、古体词的使用、复杂正式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名词化倾向以及双联词三联词的使用, 并针对每类特征分析了在翻译时常用的方法。

综上所述, 要想准确翻译法律文书, 在翻译专业术语时一般要做到用术语翻译术语, 但是由于法律体制、文化、国情、历史渊源的差异, 英汉法律概念不完全对等, 故我们不能用我国的法律术语硬套外国的法律术语。遇到缺项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生造新词或阐释的方法;在翻译古体词的时候要注意辨别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在翻译正式词语时要注意措辞严谨, 做到法言法语;在翻译名词化倾向的词语时, 可根据中文表述习惯, 将其还原为动词进行表述;在翻译双联词三联词时,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简化。

参考文献

[1]李克兴.英汉法律翻译案例讲评[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1:139.

[2]刘汉民.现代法律文书写作[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1.

[3]宋雷、张绍全.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18-139.

上一篇: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下一篇:英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