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2024-06-25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精选九篇)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 篇1

这是一个问题。

牵扯教育的因素很多,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 一名校长, 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应该坚持什么, 反对什么, 必须心知肚明, 方能有教育的“定力”。我国有1400多万名教师, 有近一百万名校长, 如果我们的教师、校长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 具有教育的定力, 就将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教育的生态就会得到很大的改进, 教育的发展就会更加健康和谐。

教育的定力来自于对教育功能、价值、使命的正确、深刻的理解。教育的功能在于育人,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所有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促进人的主动发展, 促进人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当代使命。

使命一:促进所有人的发展, 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焰, 使每个人充满成功的希望

早在2500年前孔夫子就说“有教无类”, 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工业革命之后所有人接受教育才成为历史的可能。2007年我国真正实现了全国城乡免费9年义务教育, 所有人接受教育不仅做到了, 而且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但是, 同在蓝天下, 是不是就一定能同享教育阳光呢?

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当然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关注一部分学生, 忽视一部分学生, 甚至只关注少部分学生, 忽视大部分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只关注一部分学生, 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忽视成绩后进的学生, 有人称为“厚待前10名现象”。同在一个学校里, 同在一个课堂上, 不同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大相径庭。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 由于人性自身的弱点, 聪明伶俐的、长得漂亮的、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更多关注, 被寄予更大期望, 相反, 那些不那么“讨喜”的学生就经常会受到冷遇甚至嘲讽。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就做过关于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 发现辍学的学生80%以上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 而是因为在班上经常受到忽视、批评甚至嘲讽。上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快乐, 而是经受煎熬, 因此他们宁可逃离学校。根据期望效应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被寄予更高期望的学生会得到更多雨露阳光, 性格会更加活泼可爱, 学习成绩也会明显比其他同学提高得更快。优秀的学生、讨喜的学生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 比如会得到更多的提问, 会得到更多的鼓励, 作业会得到更认真的批改, 做错了事也会得到更多的原谅。有时候, 课堂上的不公平可能比硬件实施上的不公平更严重, 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更大。怎么把保障每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样一个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到实处, 怎样确保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保障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 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道德, 是一种教育能力;对学校来说, 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需要从有利于所有人发展的角度改革课程设置和编排, 进行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是一种评价要求, 是第一质量观。

有一个城市在评价学校质量的时候重点关注后百分之三十学生的学业成绩, 有效促进了全市教育质量的提高, 就很值得提倡。

使命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的所有潜能都得到尽可能的发掘, 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人与生俱来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体, 具有各方面的才能和禀赋, 教育有责任让这些禀赋像破土的嫩芽笑迎东风, 茁壮成长, 而不是让它们削足适履, 委靡凋谢。严酷的现实是, 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学习轻社会接触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位家长问另一位家长:“你家孩子排多少名?”另一位家长不假思索地回答“78名”或“65名”云云。这种没有对话背景、没有上下文的问答, 双方如此配合默契, 所有人都见怪不怪, 问者问的是什么, 闻者很清楚, 答者答的什么, 问者很明白——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学业成绩、学生在年级中考试成绩的排序成了评价学生的全部内容, 成了家长和学校关心的全部内容。由于考试成绩占据了家长和学校的兴奋中心, 甚至成为全部的兴奋点, 学生其他活动的时间剩下的越来越少了, 为此, 学生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比如身体素质, 这最容易检测:某市《2008年全市中小学校各年级视力汇总表》中, 小学二年级学生近视率为23%, 到了小学三年级达到32%, 小学四年级为47%, 小学五年级已经高达52%。到了小学高年级,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程度不一的近视, 其中戴眼镜的学生高达80%左右。至于高中, 学生到毕业的时候近视率大都在90%以上。一个全民近视的民族能行吗?可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近视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学生每天增加一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 近视率就可下降20%~30%, 增加两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 近视率就可降低50%~60%, 增加三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 近视率就可下降90%。高近视率主要是由于缺少户外运动导致的。

其二, 学生深陷学科学习负担之中, 没有了同龄人的正常的必要的交往, 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化程度得不到正常发展机会, 所以学习优秀、考试优秀与工作优秀、事业成功严重脱节, 这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呢?

其三, 由于长期埋头于书本, 埋头于习题, 两耳不闻窗外事, 社会视野狭窄, 社会责任感淡薄, 终身学习动力下降。

这些与全面发展的价值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情境、创造条件, 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

使命三: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 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 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个人的个性化发展是社会创造性的根本源泉。个性的消失意味着社会的死亡。

如果要说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贡献, 在笔者看来, 最朴素也是最深刻、最中国也是最世界的就是——因材施教, 笔者相信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最伟大的遗产, 也是在互联网时代会不断焕发新生的教育真谛。工业化进程之后, 教育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 效率高了, 但沉重的代价是个性的丧失。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生动揭示了标准化、流程化生产对人的戕害, 其实标准化教育丝毫不亚于标准化流水线的后果。现代教育以来, 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个别化、选择性、富有弹性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使不同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的不同, 而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变成相同的人。

教育的个性化是一个重大、复杂、不断深化的课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 我们曾把个性化当做资产阶级自由化来批判, 把统一规范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现在我们当然不会这么幼稚、这么浅薄了, 但是现在对个性化的深刻意义的认识恐怕还是不彻底。我们并没有足够认识到人的个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的根本特征, 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本质体现。多样性的教育不仅是要造就丰富多样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而且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是对生命意义的提升。因此多样化的教育, 因材施教, 不仅是教育的技巧, 是教育的经验, 而且是教育的使命, 是教育的境界。

教育的考试、选拔制度基本上是一个把人纳入标准体系排序的制度。所以如何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才是考试选拔制度改革的重点。现在我们非常强调制定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 这反映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后的客观要求。制定标准是需要的, 对保证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正确的探索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但标准化是危险的,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应该提供更多的选择, 而绝不能导向千篇一律。

使命四:促进人的主动发展, 引导学生生动地学习、自由地成长

说到教育, 在人们的头脑里马上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排排排列整齐的桌子, 坐着一排排端庄的孩子, 认真地或心不在焉地听着老师讲课, 老师站在讲台上日复一日地、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老师讲、学生听, 是千古不变的基本教学模式。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今天又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当年叶圣陶先生讲这句话, 意思是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培养,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己可以掌握学习方法, 自学, 靠自己学。今天我们理解这句话显然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学生不是被动教学的接受者, 不是固定知识的存贮者, 不是教师人格的复制者, 而是师生互动、课程、教学的共同创造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说, 学习过程是主观建构的过程, 没有主观的积极参与, 就没有高质量的学习, 更没有创造性的发挥。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解, 人的学习过程是被动反应的过程, 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 所以行为主义的教育改革关注的是呈现方式和技巧的改进;但人的大脑并不是简单的反应器, 人脑是加工器、是过滤器, 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独一无二的认知结构的复合体。被动学习不仅是心智的障碍, 而且是人格的障碍;从社会学的角度说, 今天的学习者是明天的建设者, 是社会的主人, 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历史, 是江山辈有人才出的历史, 有自主发展的学生, 才有自主发展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用这样的观念看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要求, 而且是铸造自主民族性格的要求。

说到这里, 我们对教师的意义有必要重新认识, 对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义。我们已经习惯于把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者, 按照这样的定位, 教师是先知者, 是真理拥有者, 是万能之人。特别是师严乃道尊的传统把教师祭上了神坛, 师生之间失去了人和人的基本的平等关系和对话机制, 学生的思想自由和想象空间受到了无形的抑制。按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则应该从演员转变为导演, 教师不是自己表演, 而是帮助、协助、欣赏学生表演;学生应该从观众、听众席上走向教学舞台的中心, 成为表演者, 在表演的过程中增长知识, 增强自信, 实现人格的独立。

使命五: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

“活到老, 学到老”, 表达的是一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情怀, 也是一种人生的生活态度,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 这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要求, 成为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据信息学家的分析, 互联网时代以来, 人类的信息量迅速膨胀, 现在一年产生的信息等于人类文明5000年产生的信息量的总和。信息爆炸的同时是知识陈旧速度的加快, 信息科学领域大学一年级学到的东西到毕业时已经有50%的内容被更新了。其他学科更新的速度虽然没有这么快, 但也是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一个人一生中应用的知识80%~90%是离开学校后在工作过程中学得的。与此同时, 老的职业、工种、岗位不断消退, 新的职业、工种、岗位不断出新, 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适应这种变化, 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终身教育理论, 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进入新的世纪后, 终身教育逐渐被终身学习的概念所取代。这种概念的转换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要求。终身教育虽然把教育生涯拓展到了正规的学校毕业之后, 并试图建立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联通的体系, 但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新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学习使得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变成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 突破了时空限制, 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也随之抛弃。运用互联网的学习能力, 成为一个人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广阔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态度和能力,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就成为教育的新使命。而且可以想象, 这一功能将越来越强大, 也越来越挑战现有的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无疑是对这种趋势和要求的敏锐把握。

反思一下现在的教育, 有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现象:大学生普遍厌学, 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中美学者曾经有多个研究, 比较中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后劲。研究表明, 在初中和高中早期, 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美国学生, 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 中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下降, 美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上升, 到大学三年级普遍发生逆转。基于兴趣的学习, 基于学生自主的学习, 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习输在起跑线上并不要紧, 要紧的是输在中线。

融合与开放的当代美术教育 篇2

摘要】:文章以艺术材料学课程的实验性教学为案例,研究在综合美术教育中如何适当地整合并重构教学资源,从而改善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单一化倾向及学生创造力低下的问题。提出多样性教学的可能与尝试的方案,呈实践经验以供艺术教育研究者共同探讨。

当代的艺术教育是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这就要求美术教工作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大美术的教育理念, 特别要注重课程本身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课程结构往往直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过去,我们的课程存在一些重专业、轻人文,重技能、轻理论,分科过细、专业面过窄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根据现代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要求教育者应积极调整,注意课程的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帮助学生发挥自我的能动性。

一从西方艺术教育和创作的现状看,视觉艺术已经把多种边缘学科容纳进来,对交叉学科进行融会贯通,艺术创作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吸收东方艺术的养分,还在原已引入的摄影、音像、信息、多媒体艺术的基础上,将视觉艺术与当代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交叉研究,如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等,此外,还有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综合材料与媒介是现代艺术变革的产物,它是从审美观念、方式、媒介和技法上都紧紧围绕对传统的变革而进行的,从而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对艺术进程、现代生活的看法。俄罗斯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就提出了“材料时代的来临”“材料即资讯”的名言,艺术充分地沐浴着机械技术的恩惠,以“动态”为特征的各种形态的艺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中心,成为新时代的美学。

艺术与边缘学科融合交叉的研究成果,在当代国际各种大型视觉艺术展上,已经屡见不鲜。由材料媒介这个线索入手,进一步研究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教学,艺术材料学是我们目前艺术教育走向当代的一种尝试、一个脚步。相信随着实践的开展、时间的推移,这种尝试必将由其对新的材料与媒介的采用,带来更深层次的艺术观念的变化,从而使艺术表现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我国的艺术院校从20 世纪初开始出现综合”,先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融合,20世纪末期才在一些具有新意识的艺术院校里开设了“综合材料”的艺术实验课程,寻求将美术课程与边缘学科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央美术学院开设了实验艺术工作室,四川美院和广州美院都开设了当代艺术实验性课程。传统的美术教学最通常的一种训练方法是拿已经创造好的样式、语言和媒介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各可能掌握的绘画技巧,学生学到多少技巧是主要的,但能否“创造”便是以后的事了。

这种只传技不传艺的教学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学生在以后长期的艺术活动中创作力低下,这是我国目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艺术材料学课程就是深圳大学艺术系根据当前艺术教育的这种现状,有意尝试的一门新的教学实验课,它的实质是一门综合创作实验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多元的艺术创作形式,研究多材料多手段的创作方法,唤醒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艺术感知力,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选择性,学会探索与发现,发展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并且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因此,这不是一门普通的实验课。跨专业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与视野,提高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全面把握能力及多方合作协调能力,注重学生对创作的理解,对画面设计与社会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对学生思想的深度挖。教学生如何思考观察,而不是简单地如何去做!画家陈心懋曾经概括地说:

“艺术材料学课程是目前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我们接触、了解和研究现当代艺术。”①综合材料既不是一种艺术流派,也不是某种艺术的主义,但是,它在中国仍有走进世界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直接意义,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已成为先锋前卫的艺术作品。

二我们“艺术材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思路很明确:第一,它应是当代性的,与当代社会有机地结合;第二,讲究教学的科学性,而不是可以任意地无根据地教学;第三,它应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的;第四,它将综合各种美术门类的训练方法,强调理解艺术与绘画的本体,淡化各画种之间的区别,最终有效地突出创作者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获得独立创作的能力。

课程初期,积极引导学生在明确整体框架、结构的同时,还要在微观上将造型元素与材质进行分解和组合(如钟曦老师将纸这一创造的基本元素,根据造型的元素配合要求,分成多种感官度,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肌理纸张的充分运用与想象,培养学生对纸及其工具的直觉体验及造型空间、联想创意的表现意识与能力),打破简单的理论描述,采用解构、重构等方法,让学生沿着不同的自我直觉去体验、创造、再体验、再认识、再创造??并讲解多种艺术体系的风格,多种不同的美术文化,使课程走出传统的固有模式,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类方法,用不同的材质表达独立的思想自己的欲望,既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对文化的辨别力和批判力。

“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知性学习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解决当代文化的现实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质,来达到专业的技艺指标与当代的多元视角之间的平衡”。②当然,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自身具备进行创新思维教学的资源与能力,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艺术表现方法的教学方面,最根本的是唤起具有不同气质、才能的学生富于个性的反应,以此来形成创造性气氛,引导学生进行具有独创性的创作。只有这样的创作才是“真实”的。我们要求学生确定其内在的自信心,最终找到自己的方向。

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对不同的表现方法很快地产生着不同的反应,他们从而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些人对于明暗之间对比的反应极为敏锐,而另一些人则对形体、节奏、色彩、比例和结构、肌理、空间维向或体积反应很快。因而,我们可以认定某一学生是“色彩”类型,另一学生则为“节奏”类型、“金属”类型、“毛皮”类型,等等。

但这些类型之间很少有非常明显的分界。多种才能的综合交错,综合在一起决定一个人的品质。通过运用这种指导学生使用表达媒介的方法,我们成功地把握了学生个人的潜在能力。

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直觉作为基础的,在教学方面,努力创造一种吸引力,让学生对该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来进行观察、探讨。充满热情的教学与那种预想的、有条不紊的教学全然不同。表现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在自己直觉的灵感激发下,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的学生。

对示范稿进行表面而肤浅地模仿重复的人,则缺乏这种灵感的火花。教师成功地点燃学生内心中隐藏着的智慧之光是学生和教师关系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当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被解放和加强,技术实践方面的要求,以及最终制作作品所需经费等因素才被引入到创作的过程中加以考虑。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曾对其学生诚恳地教导:建筑,它取决于源自一种特定的意识状态的精神价值,也取决于能确保一个想法付诸实施的技术因素,进一 步说,它取决于工作的强度、有效性及持久性。意识等于人生目的,等于人。技术,等于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确定。技术源自学习,而意识,则源自强烈的情感。

那是与自我抗争的结果。③当学生天生的好奇心被唤醒,有了解决问题和解释神秘事实的愿望,探索新的可能性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时,教学工作就算达到了它的目标。在艺术材料学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设计和本课程紧密联结起来,在讲解创作的过程中,强调设计的作用,让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电脑动画、数学图形、设计创意,甚至实验装置、广告制作、互动媒介的效果。如果新的观念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材料的、感觉的、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和能力也必须同样而共同地产生作用。把一个富有个性的学生塑造成为具有全面而完整的创造能力的人,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曾在包豪斯任教的伊顿教授认为:没有一个人类的活动领域能像教学那样,才能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教育天才的教师,才会尊重和保护一个孩子天赋的难以形容、奇迹般的能力。尊重人的能力应该贯穿于教学的自始至终。

教育是一种大胆的探险,特别是艺术教育更是如此――因为它涉及人的创造精神。人的智慧,尤其是人天然的直觉智慧,笔者认为对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财富,这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和发展他的学生们的天赋才能和气质。

一个教师如果只是依据权威们所制定的教学大纲,运用在师范学院中学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就好比一个只是根据药方配药的药剂师,他从来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医生。④在社会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激增,使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为主,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并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能力。

当代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3

一、 武术是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首先,武术是一种文化。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身,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把自身创造成具有思维-劳作机能的“文化动物”,从而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其他动物[1]。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类超越自然本能的创造物。换言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不难理解,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的武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它来源于历代先贤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类本质对象化的武术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武器、武技、武功、武术训练方法、武德、武道等一系列的器物层、制度习俗层、精神思想层的文化成果。

其次,武术又是一个系统。系统哲学指出系统是普遍的客观存在,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思维领域,都以系统形式存在[2]。因此,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武术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早期武术是由拳打、脚踢、摔拿、击刺、劈砍等攻防格斗技法所构成的一个实战武技系统。显然它已经具有武术的本质特征——攻防技击性,但尚不具有完备武术形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而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进化原则,武术会不断与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医家等,进行能量、信息、物质交流,促进其涨落、平衡、有序的发展进化,最终形成内蕴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武术文化体系。从这一意义上说,武术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能和技艺,而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反映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体现武术人稳定生存方式的文化体系。

再次,武术还是一种人体技艺。就武术表现形式而言,不管是进行实战格斗,还是进行功力、套路的表演和竞技,所有的武术招法都必须通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调动自身体能,来实现武术的各种价值。而武术的学习和训练,本质上也是通过长期而系统的套路、功法、实战等训练,来开发习武者的身心潜能,提高其攻防实战能力和表演竞技能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武术又是一种以攻防技击性的人体动作为素材,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发展而来的人体技艺。

综上所述,武术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以武技为中心,经过长期积累、创新而形成的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它体现着中国民族的文化、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能力、习惯等,是历史凝结成的为武术人群所共享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

二、 中小学武术教育要培养武术文化人

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其本质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在其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人文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思想方法等都已熔铸于武术的各个层面,虽然它们在各个现象层面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深层的价值取向上,则是相通、互补、互约的,并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是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的武力,追求的是野蛮体魄和高超武技的完美结合,而这些看似与文化所追求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和精神修养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长期以来武术的人文价值并未受到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武术教育普遍选用套路类的拳术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体操式的教学和训练,使武术逐渐转化为一项体操化、竞技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重视套路竞技表演技术,忽视武术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行为、价值、责任、武德等人文内涵。这样的武术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其体质,但是由于缺乏文化熏陶,所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单向度的,即只有知识技能而没有文化修养的武术套路表演竞赛人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异化的不完整的武术教育,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弱化攻防技击性、缺乏人文价值的套路技术训练。

中小学时期是武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该阶段的武术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武术人才的培养。因此,中小学武术教育应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为其终极目标,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武术教育,完善学生武术文化知识结构,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其高超的武技、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文化精神。只有这种在身、心、技、艺等诸方面都具有良好修养的武术人才才能被称为武术文化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内有仁义礼智信勇、外有强健体魄和高超武技的武术文化人数不胜数。例如,三国时期忠义勇武的武圣关公,宋代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明代并称“俞龙戚虎”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与俞大猷,明末清初内家拳名家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清代文武双全的苌乃周、武禹襄、陈鑫,近代津门英雄霍元甲,现代德艺双馨的陈盛甫、张文广,以及至今仍活跃在武术界的神拳大龙蔡龙云、武术教育家邱丕相等[3]。这些武术大家之所以能够通过武术来实现自我价值,很重要的缘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们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树立了楷模。

三、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武术教育是培养武术文化人的系统工程,而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整个武术教育的基础阶段,不仅对学生的武功、武技、武德、武道等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且会对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文化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曾讲过:“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4]因此,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肩负起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武术必须以完整的文化形态进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陶冶与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武术的文化价值。具体来讲,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应体现在武术课程目标、武术教材和武术教学三个方面。

1.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应体现武术的文化价值

课程是学校传承和传播文化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在整个中小学武术教育体系中,武术课程处于中心地位。而武术课程目标是对中小学生在武术知识、技能、体质、品德等方面的期望程度,它指导并决定着武术课程的其他一切因素,如教材内容、活动进程、评价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因此,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武术方面的培养规格。只有既体现武术知识、技能、体质方面的价值,又体现武术的技击价值、人文价值的课程目标,才是完整的、符合中小学武术人才培养要求的。

目前,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是以体育课程的形式设置的,其课程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导致武术教育实践只注重学生健康体质和武术套路技巧的训练,而忽视武术实战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是一种缺乏技击本质和人文内涵的异化的武术训练,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武术文化教育,更遑论培养出真正的武艺绝伦、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也正因为武术教育中文化价值的缺失,当前社会出现了中小学生广泛学习重礼仪、重攻防技击的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文化,而漠视甚至放弃学习体操化、艺术化、竞技化的中华武术的可悲现象。因此,中小学武术教育必须在武术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武术的技击价值和人文价值,以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和培养文武双全的武术文化人为目标。

2.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应反映武术的人文内涵

中小学武术教材是依据武术课程目的和培养目标所编制的、系统反映武术文化的教学用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因此,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内容及特点对中小学生武术素质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首先应该体现武术的实战技击性,培养学生防身自卫的素质;其次,教材内容应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人文素质;最后,教材内容才应该体现竞技表演性,培养学生表演和比赛的素质。然而事实上,在对现存的散见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的武术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之后,却发现博大精深的武术仅仅以体育内容的形式而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内容以拳术套路为主。这样的武术教材内容既不能真正体现武术攻防技击本质,又缺乏武德、武礼、武略、武道、武美等人文知识,从而也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武术精神。鉴于此,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以人为本,既要注重武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又要加强武术思想与方法、道德与审美、价值与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内容,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人。

(1)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介绍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

中华武术绵延发展几千年,受到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由于个人、社会的生存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生产活动、军事战争等因素对武术的发生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内铸于武术中的中国文化思想是其区别于其他域外武技,真正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完备武术文化形态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武术的外部环境看,由儒家、道家、佛家、医家、兵家等文化思想形成的人文背景对武术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鉴于此,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有必要介绍武术文化发生发展的人文背景,这样既有助于中小学生对武术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又有助于中小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例如,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可以介绍一些太极拳创编与发展的人文知识,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太极拳与《易经》、中医学、道家的文化渊源,又能使学生从太极哲学、人体经络学说、导引吐纳等角度对太极拳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又如,介绍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勤修苦练武艺并通过武艺保家卫国的人文故事,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武术文化人的社会价值,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体现武术应用的人文关怀

从本质上讲,武术是一种武力。它如同一把宝剑具有双刃性,对个人和社会既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也可能导致消极负面的后果。究其根源,武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是其决定因素。因此,为了使习武者能够正确合理地应用武技,防止并消除武术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中小学教材中应该增加武德武礼、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等武术相关人文知识,促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懂得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国家民族尊严和尊重人的生命作为运用武技的前提条件。例如,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通过介绍霍元甲为雪“东亚病夫”的民族耻辱而慑服俄国大力士、吓走英国大力士、大败日本武士以及兴办旨在强国强种的中国精武体操学校等爱国事迹,来告诫学生习武不应以争强斗狠“敌一人”的匹夫之勇为追求目的,而应以“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为宗旨。显然,这样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武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價值。

3.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重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术教学,作为武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指在武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将武术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武术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武术技能、培养学生武术人文精神,使学生身、心、武技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化过程。而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武术文化,在其结构体系中,武术理论和技法只是其躯体,而武术人文精神才是其真正的灵魂。就其根源而言,武术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在武术文化中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尚武崇德、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等。而就其本质而言,武术人文精神是仁义礼智信勇的武术文化价值意识,集中体现着武术人的文化本质,并以价值规范和内在机理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支配着武术人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因此,中小学武术教学应当高度关注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其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中,渗透到学习武术、训练武术和运用武术之中,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德艺双馨、人格完善的武术文化人。

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中小学武术教育处于武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基础阶段,应对学生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武术教育,并通过体现武术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反映武术人文内涵的教材内容、注重武术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活动,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从而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汤立许.建国60年来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嬗变与走向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4).

[2] 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 乌杰.系统辩证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5]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浅议当代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服务 篇4

一、我国美术馆的受众分析

据资料统计, 我国目前有2300多座博物馆, 馆藏文物20000万件, 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约1.5亿人次。省市一级美术馆的观众多数在10~30万人次之间。这些美术馆的观众都是教育服务的接受者, 一般来说具有广泛、无序、自发、自由等特点, 就参观目的来说, 也分观光、休闲、学习几类, 观众的动机不同, 选择的信息就不同。调查显示, 观众到美术馆来参观, 并非全是出于接受审美或道德教育的目的, 欣赏型观众或者学生占绝大多数, 而专业美术工作者只占少数, 因此, 美术馆的教育服务应该以公众为中心。

二、国外先进的教育服务方式

当今的美术馆正在摆脱教育者的身份, 将教育传播活动看作是一种服务。目前, 我国的美术馆教育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城市在美术馆中设有教育部、开展教育活动之外, 很多城市的美术馆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教育部门, 观众定向教育服务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而放眼全球, 美术馆教育服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欧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不失为我们借鉴的对象, 笔者在此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教育服务方式为例。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性需求, 从多种层面将观众对象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进而增加各种项目, 加强了教育的力度。“日常项目”针对自发的参观活动, 是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个最基本项目, 馆中随时都备有免费的展览项目安排说明, 供游客索取利用。更贴心的是, 为团体观众组织的游览和讲座活动还可以事先预约不同语言的服务。“学校项目”是大都会博物馆针对小观众的一项计划。每年约有20万名小到幼儿园、大到十二年级的儿童和青少年以班组为单位参观大都会博物馆。教育部除了大量地组织参观游览活动, 还负责编印出版有关的资信材料, 以便使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成为学校课堂实质性的延伸。还有“家庭和学生项目”、“为残疾观众的项目”以及为一些为年轻人的特别需要而设计的活动项目。此外还提供大量的讲座课程, 这里又分有为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免费课外项目和为6至12岁孩子开展的周末家庭项目。每一项目都是形式独特、内容有趣的艺术学习。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其“社区项目”, 体现了大都会博物馆竭力通过与中等学校和其他机构的合作, 使其教育计划越过高墙, 触及周围社区的努力。“大都会进学校”是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这个项目以幻灯片讲座和由博物馆的教学人员带领活动的方式, 将艺术直接输入课堂。还有其他一些馆外项目, 例如幻灯片讲座、有艺术家指导的工作坊、在社区中心、大学、老人疗养院和公共图书馆等处设立集体热线电话服务等。让馆藏艺术品走近每一个人, 被大都会博物馆看成是自己的一项其本职责。

三、对我国美术馆教育服务现状的思考

从上述丰富多样的美术馆教育形式可以看出, 不同的对象和需求, 需要相应的不同服务方式, 而同样的人群和需求也需要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何琳谈到她对博物馆教育的思考时说:“博物馆教育的方式不同于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校外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它可以是自主的、自助的, 是如同在超市购物一样可自行选择的教育方式。因此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受众是不确定的, 任何一位观众都可以在博物馆根据自身已受教育的背景、依据个人的意愿和需要从展览中获得所需的知识。”由此看来, 制定公共教育服务政策首先要了解公众的范围、构成和需求, 而后明确美术馆能够为公众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服务, 由于公众的复杂性, 要求美术馆能提供多种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育服务, 例如对在校的学生人群寒暑假的针对性服务、对退休老人以改善乏味生活为目的的教育服务、针对亲子的体验性服务等。最后还要分析确定服务方式, 针对受众的多层面, 公共教育服务方式也应该具有多样性, 例如对特殊残障人群、艺术家、研究者、美术教师等的服务, 还有地域上的特殊区域、边远山区等的教育服务都需要相应的多样的方式。

当代中国妇女的光荣使命 篇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目标,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旗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让全体中华儿女感受到一份同心奋进的磅礴力量、一份追梦圆梦的重大责任。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也是亿万妇女的梦。中国梦要让每个人实现人生出彩,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这样一个梦想成真的过程,一定是男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生动图景一步步成为美好现实的过程。这样一个梦想成真的过程,需要亿万妇女有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担当,同全国人民一道,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共同梦想而不懈奋斗。为此,大会号召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女性。

广大妇女要牢固树立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激扬巾帼之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用中国梦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事关党和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广大妇女要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火热实践,奉献巾帼之力。坚持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实践之中,把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实现妇女自我价值的根本路径,大力发扬中国妇女的优秀品格和主人翁精神,立足本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展示创新创造创优风采,用“半边天”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广大妇女要携手共创实现中国梦的幸福生活,彰显巾帼之美。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认真履行法定义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更好担当家庭责任,以自身的模范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家庭充满温馨、为社会和谐添彩,用自身的道德力量传递人间爱、展现真善美、积聚正能量,为开创人人相互关爱、家家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贡献力量,同心协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浅析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 篇6

伴随着近年来高校美术专业的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发挥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其实,高校美术教育不仅仅限于专业教育,还包括非专业教育。美术教育从它诞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拥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特性。这也与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的特点是相契合的。根据教育性质的不同,当代高校美术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美术学生的专业教育,另一类是对普通学生的公共课教育。二者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进行实用和审美的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所以,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两个功能:一是高校美术教育要适应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需求,即达到服务功能;二是高校美术教育要适应由此而产生的新的人才观以及满足每个社会成员个性全面发展的需求,即达到美育的功能。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美术人才,达到服务功能

专业美术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绘画技法性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某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和相应的材料工具。但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时代也对美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的专业美术教育必须要跳出低层次、纯绘画技法的训练,必须要增加现代科技、工艺创作、美术欣赏等内容,从而改变“重画轻理”的传统学艺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去启发、开拓学生的想像和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让学生从过去那种单纯性知识记忆和过分注重专门技术的教育中跳出来,让高校专业美术教育向注重培养人的创意能力与想像能力的方向充分发展。

近年来,高校美术教育的专业倾向日益模糊,从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等等分门别类到划分绘画与设计两大类,高校美术教育已开始摆脱纯艺术的“高精尖”,而趋向相互融合的“大美术”。我们可以看到,纯艺术人才已经饱和,成千上万的美术毕业生不可能都进入纯艺术创作单位工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术教育走错了方向,因为在纯艺术领域人才饱和的同时,其它领域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还远远不能被满足,尤其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和普及,社会对有新技术含量的实用型美术人才的需求,正呈现出飞速上升的势头。即使是传统的设计领域如平面、环艺等,也因有新技术的渗透而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以往独立的领域,如新闻、摄影、文学、影视等专业与美术的界限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已经被打破,这些新的以及未知的领域,必定需要美术人才的参与。因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趋势和社会对美术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高校美术教育必须调整过去的教学体系,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高校美术教育正可以在美术材料的利用及加工技术、美术与光电技术、美术与生物技术、美术与机械技术、美术与表演艺术等等这样一些边缘领域开设或参与专业,让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加密切地与社会职业相结合。

当然,人才并非都是一次成型,岗位锻炼和接受继续教育往往是许多人成功的经历。我们不可能为所有职业都设立完全对口的专业,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调整优化学科和课程结构,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坚持走高校美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检验学校发展实效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高校美术教育在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二、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达到美育的功能

前苏联的美学家们曾对美育的潜效应转化为显效应的问题,专门作过考察。他们选取同样两个条件差不多的车间,对其中一个进行环境美化,车间里的通风、色彩、光线都安排得比较好。结果这个车间比另一个不重视这方面工作的车间的生产率提高了10%-30%。这是因为工人在较理想的车间工作,心情舒畅,更能发挥积极性。由此一点我们便可看见美育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当代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灿烂与辉煌。未来的20年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伴随着困难与风险,时代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在当代社会,国家和时代都对高校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学理应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动机。像以往那种封闭在象牙塔中“高、精、尖”地培养固定技术精英的路子注定是走不通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主动融入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潜能,能产生独特思维、创造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和创意文化发展的有生力量,成为创意社会的先行者与催生者。

而在高校普通学生中开展美术教育,就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美术的本质就是人类永恒的创造精神,那么美术教育的本质也应理解为创造精神的教育。人类的创造力量显示了对未知领域不懈的探索、开拓和超越的精神。作为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当始终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且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以感性思维能力见长的创意人才放在首位,正视人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承认每一独特个体存在的合理性,尊重每一个体的个性化选择和发展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求异、“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的见地,鼓励学生不断扩展创造性思维视角,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寻常的事物。

正如康德所说,“美是沟通道德和知识的桥梁”,也如朱光潜所论,“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实践证明,美育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美能解除压抑,释放郁积,使人在对世界的审美观照中获得眼界的解放和生命的活力,从而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高校美术教育,就是要把人所具有的求知、向善、爱美和健康成长的潜能加以开发,使大学生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并形成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全新的能力结构模式。

摘要:在这种社会经济大潮、文化价值大潮的推动下,中国高校美术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代高校美术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两个功能:一、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美术人才,达到服务功能。高校美术教育必须调整过去的教学体系,在边缘领域开设或参与专业,让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加密切地与社会职业相结合。二、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达到美育的功能。国家和时代都对高校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而在高校普通学生中开展美术教育,就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篇7

一、我国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美术不但可以陶冶人的审美情操,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 美术课程已逐渐成为国民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美术可以唤醒人们各种本来沉睡的愿望、情绪, 使其重新活跃起来, 在赏心悦目的情绪和关照中尽情欢乐。考虑到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国民教育的发展, 可以说人人都需要去学习美术, 需要懂得美术, 更需要体会发掘美术的深层含义。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早期美术教育时, 一定要注意把审美语言、审美表现、审美感知以及审美心理等有效融合到教学中去, 使其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而想象力的培养, 就某种程度来说比智力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很多科学研究发现表明, 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发现, 不仅仅靠逻辑推理, 更主要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由此可知, 美术教育在人类的自身建设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是素质教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二、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现状

1、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统观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大多数学校的美术课程都是名存实亡, 虽然学校开设有美术课程, 学生也有美术课本, 但是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接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在学校繁多的课程里, 美术课程知识占据了极小的一部分,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缺乏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一些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上课的时候往往随意而为, 不知道如何把美术理论融入到教学当中去, 教学计划和安排也是凌乱不堪、毫无科学性, 久而久之就会使美术课程变的可有可无、形同虚设。这严重影响到美术教育预期的教育效果, 使学生无法接受到真正的美术教育。

2、美术教学方法创新力度不够

创新是美术教育中教学方法的灵魂, 而传统单一死板的教育模式还深深影响着当代的美术教育, 导致当代的美术教育方法仍然存在着多种弊端。

(1) 当代的美术教育大部分都重视写生, 创造性技能训练往往得不到重视, 对学生进行过少的创造性技能训练, 只会使学生一味的徘徊在写生的临摹当中, 失去了感知客观现实的机会, 只能被动的再现临摹范本, 难以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2) 对技能训练的过度重视, 使学生缺乏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无法根据相关理论去理解、分析所学习的内容, 只能被动的模仿继承, 难以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已有的只是经验。

(3) 没有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探索,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力的发展, 缺乏创新力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充分体现出当代美术教育的意义。

3、美术教材的编排不合理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美术教材, 都进行了多次的编排和修订, 众多专家也都进行了多次的研讨, 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注重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学体系, 虽然这些教材都顾及到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 加入了一些创新的成分, 但还是太过注重专业的技能训练, 灌输知识, 这种教材的编排模式无法使美术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的体现。

三、对促进当代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去认识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要清楚它是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 提高美术课程在众多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懂得它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 其发展的顺利与否与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和长治久安有着密切的联系。

2、加强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 提高教育质量

就目前情况来看, 美术课程都是每周一节或每周两节,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 在教学容量和占课时比重方面美术课都占了极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 美术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 积极备课, 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课堂上不能马马虎虎, 敷衍了事,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启发, 严格督促, 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视的效果。

3、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 所以要想提高当代美术教育质量, 必须先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都喜欢有着高超专业水平的老师, 加强教师在美术专业技能方面的掌握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首要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每个教师对美术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尤其是在备课、组汉教学、语言表达等方面更是有着各自的特点, 所以也可以让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吸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 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对专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应走到学生中间去, 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 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和见解, 真正的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更为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 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 肯定美术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同时相关部门做好美术教育工作, 制定严格的教学方案, 让学生从美术教学中得到思想道德的提升和升华, 促进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摘要:当代美术教育在提高我国国民整体审美素质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今天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大潮下, 广大人民群众对美术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我国当代的美术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我国当代的美术教育必须要重视这些变化,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但是考虑到国内目前的教育背景, 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责任心不强、培养目标不明确等,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此, 本文特意分析了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现状,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促进当代美术教育能够协调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刘秀萍.[M].中国学术出版社, 2010.02

职业美术教育与当代艺术的良性结合 篇8

关键词:职业美术教育,当代艺术,良性结合

一、我国职业美术教育现状

职业美术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美术创造力人才的重要阵地, 这种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既有一般美术教育所要求达到的审美能力, 又有适应企业岗位所需要的美术创造力。但遗憾的是, 现代很多职业美术教育进行得并不尽人意, 暴露出很多问题。尽管这些问题短期内看不出明显的危害, 但长期来看, 无疑是“君有疾在腠里, 不治将恐深”。一是思想陈旧。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很多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课堂模式单一, 对学生艺术情感和思想深度的培养自然也就先天不足, 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材的老化。学生正是一个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强烈的时期, 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艺术形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现在的美术教材几乎涉及不到这些新的艺术形式, 其内容还是由传统的素描、速写、水粉、水墨、剪纸、泥塑等组成, 学生嚼之无味, 缺乏必要的课堂热情, 通过美术课实现美育的目的自然无法实现。三是忽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人文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包括人文意蕴、道德修养、思想意识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学生道德水平的体现, 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层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必备素养。但当前职业美术教育重“技”轻“道”的现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当代艺术是一种既包含了强烈的创新意识, 内容题材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 紧跟时代特征, 又保持了艺术本身浓厚的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 因此, 在职业美术教育中渗透当代艺术思想和形式必将对缓解现代职业美术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美术教育与当代艺术结合的意义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力。

当代艺术的新奇性和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性是其重要特征, 职教美术专业学生对传统美术课堂的麻木心理和对新奇事物的求知欲正为当代艺术融入美术课堂搭建了连接的桥梁, 充分利用和发挥当代艺术的良性教育思想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提高美术课的课堂活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艺术形式的多变性。多变性是相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程式化来讲的, 传统艺术形式是经过千百年发展的艺术结晶, 但这种结晶也使传统艺术形式落入了程式化的囹囵。或来自艺人本身, 或来自艺术理论家, 使艺术形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由, 艺术种类也变得泾渭分明。当代艺术反传统的特征, 使其在创作形式上大胆尝试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间断、反常、变形等方式, 甚至与行为、影像等动态形式结合, 创造出许多独特、新奇的作品, 这与学生的心理期待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二是艺术内容的生活化。传统艺术内容大多集中在自然山水、花鸟虫鱼、宗教信仰、静物人像等方面, 这与当代职业美术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关注点具有较大的距离, 单靠其艺术性去吸引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效果不佳。而当代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特性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 其创作的题材涉及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 如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生活恶习、信仰缺失等, 这都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理性态度。

当代艺术的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大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藩篱, 艺术种类多变化、传播渠道多样化, 推广时间迅速化, 能熟练使用现代媒体工具的学生对这些新奇的艺术形式很感兴趣。积极的、能真正给学生健康的艺术心理体验和情感共鸣的当代艺术形式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益, 自然无可厚非。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极的、恶作剧的、甚至是将学生引向暴力、色情等犯罪方向的披着艺术外衣的阴暗的“艺术形式”, 就必须引起学校和教师警惕。在关注当代艺术对学生兴趣点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更要注意充分利用当代艺术“多变性”衍生出来的无法确定的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辨能力和理性态度。但学生对艺术的分辨标准已不是传统艺术中的教条与规范, 也就不必再拘泥于艺术教材中规定的艺术的概念、特征、性质、种类等诸多条条框框。在锻炼学生对当代艺术作品进行辨识时, 要充分体现出个性化和多角度, 即对一件艺术的认知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找到其中的闪光点。对于被传统艺术评判标准摒弃的某些当代艺术作品也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其可取之处, 不能“一棒子打死”。不唯书、不唯上, 使学生在一种自由的、开放的艺术氛围中去体验、去判断、去分析、去成长, 这对培养学生对美术艺术的情感共鸣和理性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文化意识。

是艺术家思想的结晶和经过千百年洗练的文化沉淀, 其积极性对学生的思想提升和文化熏陶自然毋庸置疑。但要反思的是:单凭这些传统思想文化的渗透能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对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的渴求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学生每天都在与现代文化亲密接触, 如果一味回避现实无疑是掩耳盗铃。况且, 新课改也提倡“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并提出要学生通过与现代文化紧密相关的美术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形成一定的人文意识。2010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包括专业技能性人才的人才培养, 并将高职专业人才视作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 提升职业美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适应国家要求的必然选择。从直观上讲, 将反应当代文化的美术作品引入职业美术课堂, 可以让学生从那些离自己很近的作品中获得与处于同时代的作者的思想相呼应, 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现代社会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深层上讲, 当代艺术尽管良莠不齐, 但这并不能否定依然存在很多富含深刻思想和浓厚文化气息好作品的客观现实, 经过教师筛选和学生辨别后, 将这些优秀的作品搬上课堂, 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是传统作品无法替代的。因此, 可以说, 将当代艺术和职业美术课良性结合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不但是有意义的, 而且是必须的。

三、结语

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 提倡职业美术教育与当代艺术良性结合, 并不是要彻底排斥和摒弃对传统艺术的继承, 相反, 应依然坚决拥护对传统艺术的消化吸收, 毕竟其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内涵不是随便就能抹去的。但新课标提倡的美术教育要与当前职业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与其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更具现实意义的要求却是传统艺术鞭长莫及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 职业美术课对当代艺术的批判性接受不是弃旧迎新, 而是对美术课教学内容的发展和丰富。也正是这种良性结合后的各专其擅, 共同发展, 给职业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使学生从美术教育中获得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潘茹.美术职业教育应如何改革与优化[J].高职教育, 2012

[2]杨念.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3]刘姝瑛.美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及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4]林洁.当代艺术融入美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科技, 2014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浅谈当代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现状 篇9

一、引言

潘天寿说过:“东方绘画之基础, 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 在科学;根本处相反之方向, 而名有其极则……若徒眩中西哲衷以为新奇;或西方之倾向东方, 东方之倾向西方, 以为荣华, 均是以损害两方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民族精神, 是国民艺术的血肉, 外来思想, 是国民艺术的滋补品。” (1)

如今, 美术的发展蒸蒸日上, 这仅仅是一种虚拟的景象。在这种虚拟的美术教育发展势头的背后, 却隐藏着某种隐患。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 存在着文化的缺失、重视技术而轻视理论基础等问题。随着艺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 教育思想的发展迅速, 忽视了学生的文化基础, 导致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始终不过硬、综合素质也不能达标,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等院校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文化的忽视与无知。作为艺术本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 但一种意识形态就要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精神的偏向性。人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 我们不能脱离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谈美术教育。因此, 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应着眼点于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精髓, 而在教学中吸收传统文化教育, 对现有的思想、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变革。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进程中汇集了各个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 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多民族文化,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审美角度而言, 美术教育就是通过自然美、艺术美来陶冶情操的, 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能力, 丰富精神生活, 激发对美的追求, 是高等院校必须重视的一件事。中国美术教育应立足本民族文化之中, 国粹之一的中国画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马蒂斯和毕加索都曾对中国画钦服不己, 并谓:“在这个世界上, 谈艺术, 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 (2) 传统的中国画讲究意境、气韵、禅意”, 绘画美学的一个重要看法就是“妙悟自然”, 就有“心会即妙悟”。如今的中国画讲的、“思想”、“形式”、“题材”更甚讲传统, 此时讲的笔墨又“非笔墨”。

当今高等美术院校应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得我们的文化精神得以继续流传下去的专业人才。然而, 有些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 理论课所占的比重很不高, 在设置的专门的美术理论课程上存在安排得不足。回顾从前, 近代中国的美术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的十分好, 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相当大, 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必须硬性的接受要学习的传统文化, 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都非常高。因此, 我认为如果要教育出优秀的人才必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应该开设中国文学, 哲学, 史学, 古典诗词, 艺术鉴赏等相关课程来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之中。

二、高等美术教育新型培养方式

新世纪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课程的多样性来培育学生。但是美术课程的自身所带来价值似乎被人们给忽略了, 改变传统的重视技术技法的培养, 忽略对人文知识的学习, 强调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注重学生的品质教育和文化教育, 体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时代精神。因此, 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来培养美术教育的人才。

首先, 教育功能的定位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校教育似乎是以进行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 灌输道德文化、培育学生的工作好像不是太过于重视。虽然这前者对学校发展十分重要, 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育优秀的学生吗?由此可见, 学校应该从新定位才能更好的发展。从事美术教育时, 除了具有一般教育理念, 还应具备对艺术有着个人看法和观点。美术教育思想是关于向学习美术文化的人传播独道的见解。没有思想的美术教育是千人一面的被动行为, 是思想贫乏和平面化的反映。一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艺术文化、艺术鉴赏等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看待以及能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等等。

其次, 艺术招生考试是为了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来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可是, 目前的考试制度并不是这样定位的, 它既不注重的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考察, 又没对文化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严格要求。此时, 优化专业课程, 突出主干课程是必经之路。尤其是在专业考试上, 应该极大的需要加强对专业考试本身的倾向性, 如书法一方面要注重考察书法技法水平,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学生对书法理论文化水平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哲学的认识水平等知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考试制度, 才能更好的促使学生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能以正确的目标前行, 为将来从事艺术事业在起步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

然后, 现在高校对传统的研究十分的重视, 但是在工业发达、科技信息更新飞快的今天来看, 美术作品创作常常很快地与国际接轨, 不言而喻,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也将会陪伴的高等美术院校的发展继续下去。作为新世纪的学生, 对现代知识的接受程度、对西方的崇拜思想会远远大于传统, 不难想象很大一部分人受高新科学技术的影响, 从而对新潮事物更具兴趣去探索、去学习。但是我们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的华夏人的血液, 随着思想的成熟、年龄的增大又会有极大的兴趣去探索传统。不难看出走向国际的都是十分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东西, 不管是中国画、设计还是其他的艺术形式。作为艺术家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那艺术品就成了机械的产品。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将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在总课程中占的比例很少, 但是最起码的“如何学习传统文化”、“怎样去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要再学校里学会。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四书五经、通史等等应让学生全面了解, 这些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此时, 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教育学生文化传授精神知识, 潜移默化的教会学生怎么样去看待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的知识, 同时又怎么去让二者更好的相互融合, 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直以来很多高等院校错误的认为对学生技能培养应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应从培育他的人品、修养、素质等方面进行。不可否认技法的培养十分重要, 但也不可轻视对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的教育。如今的社会不学会与人合作、为他人服务, 仅仅只懂得技法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来, 我们应遵守国家的号召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下做足功夫。二来, 在教育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文化知识的灌输, 如:小组形式、探讨式教学模式等。完成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还可以通过对学分制的调节、学校规章制度、教师的教育评估等方面一起来协调发展。

三、结语

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是高等美术院校教育的观念问题, 传统和现代的两种教育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只有教育观念建设先进行, 才能保证以上所阐述的教学理念得以实行, 才能保证教学

探索少儿声乐训练中的七字教学标准法

陈少榜 (潮安县文化馆广东潮安515600)

摘要:探索少年儿童声乐训练方法, 本文靠近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教学标准法, 提出少年儿童声乐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培养;少年儿童歌唱;训练;经验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授金铁霖老师在培养民族声乐人才提出了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教学标准法, 成功培养出大批民族声乐人才和国家级演唱家, 也成为了我们基层声乐培训甚至各音乐高校的科本模范教才, 借该标准法我对少儿声乐教学也进行学习和探索, 谈谈个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

一、“声”是指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发声技巧

1. 少儿属于生理发育的初级阶级, 发育中的声带较柔嫩, 不宜采用太大强度进行训练, 要以保护为主的方法来训练。

第一、应对学生具体不同音域为前提, 比如该学生自然音域为c1—d2, 那么就应该在这个音域去进行练声和演唱;

第二、要考虑学生的自然音色, 有些学生天生嗓子较明亮, 有些则较柔暗, 那么应尊重其特质进行训练;

第三、要掌握发音的基本原理。首先人依靠两条声带的磨擦而振动产生声音, 正确的振动应该是声带互相靠拢, 自然拉紧闭合。其次声带的振动要靠气息的支撑, 气息要做到有意识的吸和呼, 确保吸进去的气能支撑声带正常发音。训练声带正确发音方法有:

(1) 气声同步, 反息用[∧]国际音标做连续跳动。

(2) 自然闭合, 反复用母音a做跳音练习或拉长音练习, 可采用暗示法, 两食指在胸前做声带闭合模仿, 当发音时, 两指紧挨, 当不发音两指放开。

2. 根据少儿的生理结构, 他们的共鸣腔体也一样处在发育初

级阶段, 共鸣体积小, 声带也短而薄, 歌唱时要利用头腔共鸣, 因此, 好的童声在音色上应该是明亮、悦耳、透明、流畅自然地, 然而不少为了追求这种明亮的声音, 而一味地去挤卡喉咙、压迫声带造成僵硬的声音, 误认为这就是童声的音色。其实, 辨别声音的好坏是不困难的, 声音如果是流畅自如, 唱任何韵母都不会影响音质, 字不会变形, 听起来舒服、轻松便是好的童声。相反, 稍高的音上不了、稍低的音不统一位置、口腔很难完全打开、一个力度歌唱, 那么, 这样的声音便是劣质的童声。

3. 考虑少儿时期不同阶段的声音特征, 可分为以下四点:

(1) 二岁至五岁称为初期童声, 自然音域大约为六度至八度, 其声音单薄、气息短浅。

(2) 六岁至十岁称为中期童声, 音域大约在十度, 其声音清脆较明亮、气息能力增强, 是训练声音的最好阶段。

(3) 十一岁至十二岁称为晚期童声, 音域向高低两头适当扩展, 声音相对结实、有力。

(4) 十三岁至十六岁是变声前童声, 其声音逐渐变得粗闷、沙哑, 音域反而变窄, 音量变弱, 这个时期应以混声为主进行发音训练, 注重从表演方面去着手, 克服变声前所产生的恐惧课程安排的合理调整和师资力量的全面激活。树立富于远观行的教学理念, 富于艺术性的课程设置以及富于指向性的教育模式保证, 是当前综合类院校教学所面临的待解决的问题。在面对此问题, 我们应该做到有先进的思想意识, 也就是说让学生先成为真正有思想文化的人;技法随之, 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技术来表达自己想法。

注释:

心理。

在这四个阶段里, 要客观分析后做出科学的‘因时施教’措施, 从而使训练更加明朗化、目的化。

二、“情”是指演唱声乐作品中的感情

我们常讲“用心歌唱”、“以情带声”、“声请并茂”, 而少儿从年龄上讲, 情感经验和社会经验有所不足, 难以直接去感受, 故应该对歌唱中的“情”字做到浅出。如何做到浅出呢?

1.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的感情用点, 而且要生动有趣地去讲, 从而带动学生的演唱积极性, 使他们从感情上融入到歌曲的情感氛围里。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先让学生假设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 我们一起在最美丽的湖面上划着船, 四周有美丽的景色, 心情无比的欢悦。直到能理解意境和有强烈的演唱欲望时再开始练曲、唱歌。

2.学会处理歌词中“动词”、“形容词”、“辅助词”的唱法, 像“推开”中的“推”, 要用手向前轻拔轻推, 身体向前轻倾, 声音做强弱变化;“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里的“轻轻”语气可变得委婉、音色变柔变暗。有些歌曲中出现的“啊”字, 唱“啊”时要做到词意承前启后, 感情色彩强烈地去演唱。

3.选好歌对用情歌唱也很关键。歌曲的选择中, 歌手与歌里的角色年龄差不能太大, 例如有些小歌手已是十四、五岁的年龄, 还选择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演唱, 背着一个花篮子, 扎着两根小辫子, 连唱带跳, 这样情感用点就无法切合实际。再举例子:七岁左右的小女孩选择演唱《野菊花》, 肯定是无法驾御其难度的, 必定无法用情歌唱。一般选歌要尊重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承受能力, 像《拾稻穗的小姑娘》让八至十一岁的女小学生演唱就会很恰当, 天真活泼的天性和歌曲的特质便能融洽在一起。歌曲《野菊花》让十二至十四岁的小学生演唱, 歌词中的赞叹、情结便可更容易地流畅表露出来。

4. 把握歌曲的主题思想。

掌握了一首歌的主题思想, 演唱的意义和热情便体现出来。像歌曲《雨花石》明确主题思想是:借着雨花石的美和坚韧的精神, 烘托出一道道美丽的景色, 从而教化人要有不怕困难的坚强性格。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 演唱这首歌便会一气呵成, 流畅自如、情真意切。

三、“字”是指歌唱中的语言,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咬字、吐字

我们知道, 语言是来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但如果不准确的咬字、吐字, 语言将变得模糊不清, 难以表达内容情感, 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准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目前, 普通话汉语一个字有字头、字腹、字尾结构, 在歌唱训练中, 要求做到字头清晰、准确有力, 字腹必须有明确的支点和稳定的状态, 字尾要明确、清晰、完整, 这种关系像是一粒橄榄, 双头尖中间大, 而且线条均匀。一般字头即是声母 (子音) , 字腹即为韵母 (母音) , 字尾为韵尾, 三者中字腹是核心, 只有稳定的字腹 (韵母) , 字头才能自然发挥、不造作, 字尾才能得以清晰、圆满归韵。因此, 字腹 (韵母) 的练习变得至关重要, 训练中要以a、e (厄) 、i、o、u五个韵母为基础。

1.a音要求笑肌微提, 下巴自然放下, 口自然打开至食指和

(1) 孔新苗.走出对立思维.美术.2001 (11) .第37页.

(2) 陈传席.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的实际地位.美术.2000 (7) .第59页.

摘要:随着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高等美术教育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与不足, , 本文从美术教育的现状针对目前美术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使人们对高等美术教育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了解。同时, 揭露当代高等美术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其欠缺之处, 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办法。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池瑜.中国画的改良思潮与现代进程.美术观察.2002 (5) .

[2]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03-305

上一篇:新闻采访提问下一篇:文书档案管理教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