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当代美术论文

2022-04-18

2014年6月28日,《开关》在西安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自建馆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当代艺术展。此次展览由张兴策展,展览邀请包括左小祖咒、何云昌、毛同强、孟煌、景柯文以及西安本土年轻艺术家共33位。共展出由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多种样式组成的作品130件。展览强调艺术家在身份,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发展现当代美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展现当代美术论文 篇1:

当代美术作品中传统图案元素研究

摘 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同时审美情趣也得到一定的提升。社会设计行业以及广告行业为确保当代美术作品能够更加直接地联系人们精神世界,逐渐加强了传统图案元素的运用,进而实现美术作品内容以及精神实现多元化发展。论文通过对我国传统图案元素概述,分析了传统图案在当代美术作品的实际应用,并且提出了强化传统图案在当代美术作品应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当代美术作品;传统图案;对策

一、我国传统图案元素概述

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人们在审美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关注人性元素、自然元素、时尚元素、社会元素等,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对于图案标识的设计创造而言,则是对现有概念的不断演变,直接影响着设计人员的思想理念。而中国的传统图案元素,则可以理解为优秀的图案标识设计作品。以祥云、龙凤纹、回龙纹等为代表的传统图案元素,不仅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体现我国各个民族自身的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意义。

(一)文化内涵方面

对于我国传统图案元素而言,其不仅包含了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于当代美术作品设计而言,其相当于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宝库,以供设计人员不断挖掘利用。一般来说,我国传统图案元素是人们基于美好生活向往而创造的和谐美满的图案。传统图案内容种类非常丰富,例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貔貅等相关神兽,或者日常所见的花鸟鱼虫等。传统图案设计创造的主要目的是期盼美好的生活,避免邪祟的侵害。由于我国历史较为悠久,产生的传统文化因素也相对繁多。因此,社会存在部分研究人员片面性认为传统图案应当作为文物进行管理保护,这种理念是错误的。随着人们设计思想的不断解放,传统元素逐渐融入到当代美术作品当中,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二)形成原理方面

我国传统图案元素在创作阶段,主要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所见事物以及周边环境为主,即以农业、手工业等社会行业作为创作基础,深入创作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作品内容。通常来说,传统图案设计作品更加注重抽象,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理性,促使图案内容能够符合当代人们的心理特征。传统图案可以看成我国思想文化的阶段性积累,借助于多元化的设計元素,体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

(三)传统图案在当代美术作品运用可行性分析

我国传统图案元素,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事实上,传统图案便是上古祖先祭祀图腾经过较长时间不断演变的结果。由于当时社会部落将自然界中的物种作为图腾祭祀,并且将图腾的图案镌刻在各个地方,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逐渐将传统的祭祀图案进行调整以及创新,逐渐形成我国传统图案元素体系。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到现代化社会,美术作品的作用已经不单单是对事物的记录描绘、创作者思想的直观表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商业之间建立联系,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现在的理解方式来说,传统图案实际上就是古代社会创造的各种形式标识,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并且能够附带相应的信息。因此,在当代美术作品当中运用传统图案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基于传统图案与美术作品不断融合,不仅能够为当代美术作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够实现我国传统图案元素的传播以及发展。

二、传统图案在当代美术作品中应用分析

(一)传统图案的运用特征

当代美术作品基于现代化设计创作理念,通过对我国传统图案元素的运用,促使美术作品的内容以及思想得到了升华。通常情况下,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是创作者自身理念以及审美情趣的直接表现,能够给美术作品观赏人员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进而让观赏人员了解美术创作人员的心中所想。当然,美术作品所能够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根据观赏人员自身的鉴赏能力水平高低、生活环境等因素,所能够获取到的信息是不同的。

由于我国传统图案元素主要是基于民间艺术家创造设计,因此,在当代美术作品当中运用传统图案元素,能够给人带来民间审美特点。对于美术作品来说,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涉及色彩的变化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感官刺激,同时也能够促使其感受到一定的文化体现。例如,我国在日常生活当中通常使用年画、春联、剪纸等展现红色因素代表喜庆的氛围,对于部分附带娱乐因素的刺绣、皮影等,主要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二)传统图案的表现形式

传统图案创造设计之初,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对于传统图案当中的吉祥因素,则是民间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当代美术作品创作是,创作者借助于传统图案的内容思想或者谐音对描绘事物的内容进行表达,或者借助于自然界当中的植物或者动物的读音组合形式为人们送上美好祝福。例如,创作者可以借助于“竹子”符号象征生命的顽强,或者高风亮节。“蝙蝠”则是代表为人们带来福气。一般来说,传统图案元素能够直接体现创作者的审美情趣,以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等作为主要内容,表现出乐观的生活心态。

(三)传统图案的运用意义

由于传统图案表现内容以及表现形式相对多样化,当代美术创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题材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思想方面的需要。传统图案是我国最早形成的审美理念,是对真善美的无限追求。当代美术创作者应当基于此种理念,在当代美术作品当中运用更加人性化因素,确保整个美术作品内容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传统图案在当代社会不断运用以及发展,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强化传统图案在当代美术作品应用的对策

(一)加强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结合程度

当代美术创作者在运用传统图案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我国传统图案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内容确定适当的设计题材。通过图形、颜色的相互结合,促使美术作品能够较为直接地将创作者对自身思想理念传递出去。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美术创作者利用传统图案进行创作设计阶段,不能将整个传统图案原封不动复制下来,而是基于对传统图案内容的理解,选择其中相对精华的部分运用到美术作品的创作当中。另外,创作者在美术作品内容创作形式以及表现手法的确定时,需要结合当前时代人们所能够接受的审美特征,注重传统图案元素与当代作品的不断融合。基于现代美术作品的创作设计,对我国传统图案的文化以及历史进行再次挖掘,将传统图案当中包含现代化审美的内容运用到美术创作作品当中,促使当代美术作品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特点。

例如,对于古代美术作品而言,人们通常采用复杂的样式以及丰富的元素来展现一幅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与古代艺术家进行比较,当代创作者更加喜欢运用相对简易、大方的设计模式实现作品的创作设计。所以,当代美术创作者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需要对传统图案当中相对复杂的内容进行舍弃,采用特点鲜明并且模式简单的代表性内容运用到作品当中,不断完善当代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基于理想生活的向往运用传统元素

对于传统图案元素而言,其不仅能够起到装饰功能,同时也能够代表一些积极的理念或者思想。例如传统图案当中的吉祥類型,不仅在表现形式上给人以美观,同时在寓意方面也给予人们美好的祝福。当代美术创作者在设计阶段,可以借助于传统图案的谐音或者比喻的形式,对美术作品的内容表达出相应的情感,进而为美术作品鉴赏人员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优秀的审美情趣。例如,创作者在借助于传统图案中的植物、动物类型进行创作时,需要预先对各个植物、动物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期许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后根据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选择合适的动植物类型。例如,对于表达朋友之间友谊的美术作品,可以在作品当中创作梅兰竹菊相关元素。对于表达爱情的美术作品,则可以创作连理枝相关元素。对于表达家庭内容的美术作品,可以创作鲤鱼元素,指代年年有余。

通过借助于传统图案的装饰以及运用,将美好的愿望祝福思想融入到传统图案元素当中,能够较为高效地在当代美术作品当中得到体现。为了能够更加直接地传递祝福或者期许信息,当代美术创作者可以利用代表性比较强的动物、植物作为设计的基础,结合传统元素发挥想象,从而创作出情感鲜明的美术作品。

(三)借助传统图案加强作品形式的创新

当代美术创作者在借助于传统图案运用的同时,需要根据自身对于图案的理解,对创作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促使创作的美术作品能够更加符合当代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规律,并且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特征。为了实现美术作品创作内容的有效性,需要创作者对我国传统图案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不断结合当代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将传统图案当中所蕴含的意境以及思想表现出来,最大程度对其进行不断扩展,促使美术作品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不断加深,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图案的创新形式,进而促使更多的美术作品创作人员参与到我国传统图案元素的创新工作当中。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美术创作人员对于传统图案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当中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刘朝辉.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19.

[2]王斯文.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融入当代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158.

[3]李岩.试论当代美术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76.

[4]尚辉.中国当代美术价值观的确立与发展[J].中国文艺评论,2017,(01):37-41.

[5]孙玮.从中国画看传统美学与当代美术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6,(05):158.

作者单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思思

发展现当代美术论文 篇2:

“开关”差异中的平等与自由

2014年6月28日,《开关》在西安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自建馆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当代艺术展。此次展览由张兴策展,展览邀请包括左小祖咒、何云昌、毛同强、孟煌、景柯文以及西安本土年轻艺术家共33位。共展出由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多种样式组成的作品130件。展览强调艺术家在身份,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加强专业与非专业,教育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对话方式来展现艺术的平等、自由、开放的精神,扩大可能性。

当代艺术具有某种和时间“发生”的因素,而极具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正在后起的年青一代恰恰符合这一特质。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作品中对于自由和现实处境引发的思考,“开关”体现这个时代多元化的特征,这个命名并非主题而是一种当下状态的呈现。

I ART:西安当代美术馆举办“开关”这样一个展览源自怎样的一个契机?

张兴:西安当代美术馆是继西安美术馆和OCAT 当代艺术中心之后在西安新建立的另一家立志于发展当代艺术的美术馆,这种美术馆群现象的出现是地方经济与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同时也表明了除北京、上海等几个当代艺术比较发达的城市之外,中国其它地区也正在逐渐形成新兴的当代艺术中心,这种转变使地域之间的差距缩小,促进了艺术资源的流动与共享,这个展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西安当代美术馆的开馆展而产生的。

I ART:将展览命名为“开关”有着怎样的寓意?

张兴:开关具有启动的象征意义,以此体现美术馆在今后所承担的带动当代艺术发展的职能与责任。

I ART: 在策划此次展览之初,你是如何对其进行整体构想的?又是以怎样的视点切入的?

张兴:作为西安当代美术馆的开幕展,这个展览对西安当代美术馆的形象与定位至关重要。如何能够得到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士的认可对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虽然美术馆立足于西安本地,但它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一个具有国内和国际水准的专业艺术机构,同时推动西安当代艺术的发展。因此,展览邀请了一些国内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参展以体现美术馆的学术高度,同时挑选了一些本地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一部分90年代后出生的艺术学院的在校生和业余画家参展,这种大跨度的选择是为了在多层面使西安与全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建立一种联系。

I ART:此次参展作品涉及哪些形式与内容?请结合作品具体谈谈。张兴:这次展览是西安第一次集中展出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最前沿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如毛同强的装置作品《地契》通过一种文献展示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对当下社会的审视。何云昌的行为艺术作品《石头漫游英国记》(图片)是对无意义行为的个人阐释,这种毫无价值的体能消耗,盲目选择和荒诞的目的性中隐藏着某种针对现实的暗示和对实用主义的嘲讽和淡漠。左小祖咒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左小猪猪》以幽默的方式重新解读了他曾参与的经典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景柯文的绘画一直关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和审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与文化责任感和个人情感。与这些成熟的艺术家作品对应的是具有实验精神的学生作品,这些90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青春期特有的激情与反叛意识。在利用艺术手段方面,他们非常大胆与果断的选择材料与表现形式以展示自我的存在感。如王洋、韩阳合作的四幅绘画作品,用涂鸦和直白的文字对白展现了她们的情感世界。

I ART:此次群展在艺术家的选择方面有哪些标准?

张兴:参展艺术家的组成架构是由艺术学院教师、学生、职业艺术家和业余美术爱好者等几个部分组成的,是想在当代艺术领域引发一种艺术教育体制内外,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互动。

I ART:展览着重艺术家之间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强调这样的差异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张兴:差异主要是指艺术家的身份背景和艺术创作阶段,是想打破美术馆和专业艺术圈所限的门槛,建立一种更民主和平等的对话方式。我希望作品本身可以超越许多限制,因为当代艺术的入口是自由与开放的,同时也是对以只强调技巧和资历为标准的评判模式的一种回应。参展艺术家在年龄、社会身份、职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跨度,从30后到90后,人体模特画家到职业艺术家,教授到美术爱好者,这种考虑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当代艺术所具有的平等的价值观和包容性。

I ART:在你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关注点主要为哪些方面?整体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张兴:随着双年展、艺术博览会及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增多,中国艺术家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愈来愈大,中国符号模式已逐步被向多点方向发展的趋势所取代,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可能仍是艺术家关注的主要方面,不过在表现手段和观察角度方面更趋多样化了,而非仅仅是图解式的。

一度繁荣的艺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为艺术家带来了许多自信。然而,在国际经济萧条之后,人们开始反思由市场明星所驾驭的中国当代艺术,这段高峰之后的平静期有利于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新老交替的局面已逐步形成,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艺术家毕竟有着非常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态度,为中国当代艺术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和能量。应该讲,在整体上不再具有一种主导的艺术风格,这是社会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其实是一件好事。

I ART:你认为,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应当具有怎样的特点?

张兴:我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当代艺术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不会用先入为主的态度去评价艺术作品,只有在看到它之后才可能会被它的某些特点所吸引或打动,很多特点是未知的,这恰恰是艺术的魅力。(采访/撰文:王薇 图片提供:西安当代美术馆)

当代艺术展“开关”体现了一种由艺术家身份、年龄、性别、职业所带来的差异性。展览试图以观察者的态度由一个特定的视点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审视,并通过提供一个阶段性的缩影及某些线索引发有关当代艺术发展空间及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思考。参展作品涉及了社会、生理、心理等不同层面的探索,以个人化的视角呈现了现实与自由个体之间的关系。

I ART:你是怎么看待“开关”这个主题的?

何云昌:我认为这个主题“开关”还是对当下和未来的一种态度和希望,我希望对于艺术还是能以一种开放宽广的姿态来面对。每个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不同的倾向,这是一个联合展览,策展人选择了我比较温和抒情的作品,来共通构成整个展览的脉络。

I ART:请你对《石头英国漫游记》这件作品谈谈创作初衷?石头本来是坚硬的没有生命并且容易被人忽视的物体,为什么要带着这样一块石头徒步行走那么远的路?

何云昌:我从英国的东海岸捡起这块石头,沿着海岸线行走120天回到原点,再把这块石头归还给东海岸。这件作品是2005年我在纽约,看到马路上的行人走路很快,比北京的节奏还快。现在人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加快步伐节省时间,火车不够发明飞机,火箭,人们总是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益。我就想用徒步的方式来表达,因为这个看似无效的方式和西方主流行为评述准则是相悖的。其实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一千万种可能性,艺术家平时会秉持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会有很多感触。生活有很多本常和严谨的一面,但天性中最具有创作性的还是不拘一格的本性。

I ART:在你的创作中往往会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进行创作,甚至有时候会给健康带来一定损伤,你是怎样考虑的?

何云昌: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东西是比生命还要重要并且值得付出的。我做的是体验式的行为艺术,当我有想法的时候我会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有时候想要将作品做的更丰厚一些,强度就会加大这必然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在我看来艺术就是比身体生命都重要的,或许也只是为了一抹春绿,就值得一搏献上一生了吧。我还是比较感性且容易动心的人,我总是会为了一些事情动情,这时就会激发我创作的欲望。然后我会将它具体化最终付出实施。现在中国发展到非常物质化的状态了,很多东西都被我们淡化、肢解了。所以我也经常在问我自己,到底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付出值得在乎的呢?但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每个人都是糊涂的吧,能够活着并且能选择去做自己开心的事情就已经很满足了。

I ART:你怎样看待当下的行为艺术创作环境。

何云昌:中国的行为艺术因为正在蓬勃发展所以很乱,但混乱中又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是现今物质资源和社会发展变化最大的地方,这个时候你作为其中一份子投身艺术创作当中,会有各种可能性。我对当代艺术一直秉持充满希望的状态,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还是值得期喜的。创作中的态度是一种自然生发,就像你站在雨中你不会一滴雨都不沾,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做创作,难免会潜移默化的带有这个时代最强烈的特征。就像政治态度,你不可能没有倾向性,除非你有意规避或者有意识突出某点。我想在一个时代如果你感受到但不去呈现那就是你的损失了。

I ART:你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么?

何云昌:有没有新的创作计划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没有条件去实现它,哈哈。我总是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得到完整的实施,对于极致的呈现必然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是没法避免的,需要有匹配的团队支持。

I ART:你作为一位音乐人和当代艺术实践者请您谈谈实践经验

左小祖咒:其实从5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跨界当代艺术家,例如小野洋子、约翰凯奇等等。在这两种创作形式的大多数过程中视觉和声音是分离的,我的音乐和当代艺术作品表达的内在意义是一致的,只是表象形式不同。我会有自己特有的幽默,音乐和当代艺术对我来说并不冲突,只存在精力够不够用。

西安当代美术馆这个展览有很多年轻艺术家也有很多前辈,它是包罗万象的新派当代艺术集合地,就像一个Live现场。

I ART:你的很多作品中都会有社会批判的倾向,创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还需要承担政治功能么?

左小祖咒:当代艺术的主要功能就是解放思想表达自由,如果当今社会给你很多难以承受的压力,那你就需要表达出来你自己的态度,它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个时髦的代名词,很多作品的思想是具有持续超前性的。生活是很残酷并且很辛苦的,我们需要把苦难转换成一种黑色幽默,但无需刻意讨好观众。

I ART:你怎样看待中国现今的当代艺术氛围?

左小祖咒:我觉得比以前好,但很多不成规模的当代艺术机构是很难长久维持的。很多人想靠当代艺术获利,这次展览主题“开关”,就表明了是以艺术的态度“开”起来并不容易。当代艺术的展览布展也是很复杂的不同于传统架上绘画的展览,人类总是会有自己的方法进行下去的,一个好的当代艺术馆应该在很多年后仍然保持无法撼动的地位。(采访/编辑:李任芮 图片提供:西安当代美术馆)

发展现当代美术论文 篇3:

浅谈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

摘要:谈到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不得不提起两个人物——徐悲鸿和林风眠。徐悲鸿和林风眠都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美术教育家,他们的艺术主张在中国现当代的美术教育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徐悲鸿、林风眠均是“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从“写实”和“写意”两个方面,指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审美的结合的改革方向,对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改革之路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主张,为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用西方审美的观点融入中国传统绘画,使中国古代传统绘画思想增添新的思想内容,同时也使西方审美理论融合中华民族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把中西古今加以融合贯通,这将是中西合璧特色的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美术 西方审美 美术教育 中西结合

谈到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不得不提起两个人物——徐悲鸿和林风眠,徐悲鸿和林风眠都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美术教育家,他们的艺术主张在中国现当代的美术教育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徐悲鸿、林风眠也均是“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改革之路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主张,为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徐悲鸿和林风眠是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两个先行者,他们二人领导下的中央美术学院与浙江美术学院是中国绘画艺术两大派系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美术教育的两大主线。虽然,徐悲鸿和林风眠都认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教育必须改革,认为民众必须改变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看法,从而改变中国人的民心。只是,徐悲鸿和林风眠指出的艺术道路不同:徐悲鸿提倡从西方引进现实主义观念来改革和充实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而林风眠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偏爱写意,注重形式,赞同现代艺术,在美术教学实践上兼容并蓄,形成了林风眠独特的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与西方的审美理念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和教育观念。

可以说,徐悲鸿和林风眠分别从“写实”和“写意”两个方面,指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审美的结合的改革思路,对中国现当代的美术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徐悲鸿的“写实式”中西绘画结合的美术教育

徐悲鸿徐悲鸿坚持写实路线,影响了全国画坛和中国美术教育,甚至影响了中国画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画写实化的潮流。建国后中央美院又全套拷贝了前苏联的列宾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于是中央美院变成中国写实绘画训练的总基地。所以说,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重点体现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对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单一的苏派教学模式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徐悲鸿的做法取得了很大的改良中国画的作用,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总体底色。徐悲鸿的“寫实式”中西绘画结合的艺术观念和教育思想,使中国美术家和美术教育者普遍接受了西方写实观念。

二、林风眠的“写意式”中西绘画结合的美术教育

林风眠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终生致力于在美术教育中融合中西绘画传统,创造中国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关注林风眠的一系列的艺术主张,林风眠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并非中国美术教育的主流,但是,林风眠艺术思想的内核,他的“写意式”中西绘画结合的艺术观念和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艺术振兴和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有着全新的指导性作用。

可以说,徐悲鸿和林风眠的“写实”和“写意”两个方面的艺术观点和教育理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审美相结合的艺术理念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

在世界视野中,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领域里,许多美术教育家和画家们进行着将西方审美的观点融入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使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我们结合中国绘画教育领域中的“形神”“透视”“设色”等观念,让中西融合贯通,将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与西方审美理念相结合,谈谈西方审美理论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教育思想的内容和形式。

三、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形神观”和西方审美的相结合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中国绘画的思想观念主要是“形神观”。中国传统画家的绘画创作是为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主观意趣、审美观点和感情寄托,对于艺术家而言,“神”就是“我”的主观认识,是“我”的审美观和艺术素养的再现。

中国美术家一直努力探索着中国绘画的“形神观”和西方审美相结合的“中西融合”的创新之路。中国传统绘画在融合发展中吸取了西方古典艺术中的写实美因素,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使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写实性”绘画产生共鸣。中国绘画以“神似”作为切入点,“汇中融西”,既吸收西方的写实精华,也站在传统文化的起点上,把“神似”作为中国元素的核心融入其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现代绘画。

四、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中的“透视观”和西方审美的相结合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中国绘画的透视观采用散点构图法。中国画家采取动态观察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中国山水画追求“远”的境界,这本身就是一种空间境界,而且体现了时间,中国画中这种空间中融合着时间的特点。

关于中国绘画的“透视观”和西方审美的相结合,可以说,中国的美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国绘画的“透视观”完全被西方思想“一元化”了。近代的中国绘画的美术教育以“西画”的焦点透视为主,中国画中的很多时空概念已经被西画的“写真”“素描”所代替,虽然如此,美术教育领域里,仍然有一些艺术家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和西方审美的结合。在美术教育领域里,有许多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致力于将中国绘画的“透视观”和西方审美的相结合进行美术教学与艺术创作。

另一方面,在西方,20世纪初西方学者对中国绘画的透视或空间特征关注过的学者有菲舍尔、斯宾格勒等,菲舍尔在他的《中国风景画》一书中则首次提出中国画是“散点透视法”,这不仅为西方人认识中国绘画提供了一个重要理论,而且为中国人认识中国绘画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理论。菲舍尔对中国绘画的透视、渊源与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画的透视问题,明确指出“以大观小”及“三远法”是中国画特殊的透视方式。

五、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中的“设色观”和西方审美的相结合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中国绘画的色彩观念体现于“黑与白”。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在美术教育中,中西方绘画的设色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西方绘画重用色,根据色彩在光影下和环境中的变化精准用色,具有明显的写实主义倾向,用色传统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客观的表现描绘事物的色彩。

而中国绘画的色彩渲染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倾向,中国绘画注重整体颜色的协调配合,不拘泥于某种写实范式,着色依循“随类赋色”的原则,这种用色方法是写意的,它表达了世界事物在画者印象中的颜色,并通过一定的布置使其达到理想的关系,表现事物最本质的生命特质。这种用色方法使得中国绘画超越技巧直达本质,表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与品位,是一种对绘画意味的追求。

现代的“彩墨画”是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中,典型的将中国绘画的设色观和西方审美理念相结合的绘画形式。“彩墨画”可以说是中国绘画艺术受到西方审美影响较深的一种成果,“彩墨画”教学也在中国的美术教育领域逐步蓬勃发展起来。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领域里,许多美术教育家和画家们进行着将中国绘画观念和西方审美理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美术界有识之士探索着中国绘画和西方审美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国际化”和“民族化”依然是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同时,中西合璧也是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孔令伟.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姜殿坤.1912-1949中国美术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吴东樑.中国当代优秀美术教育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

[4]贺荣敏.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作者:李艺

上一篇:自动化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传统美德文言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