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2024-06-18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通用8篇)

篇1: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

每当提起中国这一名字,都会让我们联想起她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沉淀的古国,而她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为自己成长在一个文化大国而感到自豪。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国,呈现出生产、金融、投资经营、信息网络全球化的趋势。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对于文化而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促进了人类各种文明的融合和繁荣,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冲突,我们中国正正处于这么一个阶段,几千年的文化接受着严峻的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何为文化?关于文化的内涵,学者们众说不一,通常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然而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如今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二是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对精英文化、经典文化的冲击。

首先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影响说起,文化冲突根源于文化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作为民族特性的东西往往源于一个民族漫长的文化积淀,并由于自身特定的文化实践,不断地从变化的生活中汲取一定的养料,使之得以巩固,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方法和文化价值。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久远的年代呈封闭式发展,因此能得以完好保存。但是到了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具有差异的文化不断频繁接触,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展开了一个博弈过程,如西方情人节vs中国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张灯结彩,端午中秋却低调带过。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被冷落、忽视的现象,如果不再纠正这种风气,本末倒置的话,一个国家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一样,空有躯壳。

再从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对经典文化影响说起,在这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这些草根文化的最好载体,因特网为它们的传播增添了翅膀。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型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从而出现许多相声、小品、滑稽戏、贺岁片、肥皂剧等等,还有网络上许许多多恶搞经典著作的视频、文章等。也许大众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对于一些经典的文化精粹、优秀的作品应予以保护和尊重。应当相互发展,而不是取缔。我们应当具有批判精神,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论点,歪曲过去的说法应把它否定,而不是哗众取宠,使其助长蔓延;而优秀的,创新的思想就应当很好地发扬传承下来。

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发展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完整的。大学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力量。大学为文化发展准备人才,大学的人文和社会学科为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和知识的支持,而大学的许多学科的特点更为文化发展提供科技和各种专业的支持。然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那么我们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文化学习态度,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坚持文化创新,通过积极的开展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篇2: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对这个主旋律的理论关注和理论阐释, 构成所谓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在我国, 严格意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起步于80 年代, 兴盛于90 年代, 至今方兴未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迅猛推进, 为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注入了深厚的现实根据和丰富的经验材料, 使其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征。

一、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实践性特征

发展问题是20 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它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急迫任

务, 也是发达国家亟待重视的严峻现实。国际范围的社会发展研究, 是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真正确立和繁荣起来的。当时正值二战结束不久, 各国都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寻求经济社会复兴之路的现实问题, 这些问题的强烈现实性和极端紧迫性, 诱导许多学者热心于这些问题的探索, 以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观点、战略方案和政策建议等。六十年代初,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爆炸等引发的全球问题, 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 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和推进密切相关的, 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中国社会的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从此, 发展成为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重要的议题。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 发展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 并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向人们展示了发展之对于中国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个“硬”字, 既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的严峻现实, 也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矢志领导中国人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毅力。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就是发展不足的社会主义。只要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就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题。只要确认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 就必须确认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当代中国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是现实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理论课题。

从国际范围看, 狭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以相对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问题为对象, 主要探讨了关于这些国家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战略方针乃至具体政策。广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则是探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全球背景阐明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关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般理论问题和相关实践问题。我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等问题的研究, 它通过追踪时代轨迹, 把握时代脉博, 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道路来体现自己的实践性理论品格。它将密切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从理论上给予科学地求解, 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跨世纪转换, 提供理论支点。

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特征

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社会发展表现为生态自然、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全面发展, 社会越向前发展就越凸现出其协调性和整体性趋向。当代社会是以“自然——社会——人”作为宏观背景系统的, 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追求社会与自然、社会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协调互动、共同进步。有关社会发展的问题是诸多理论学科共同关注的。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发展问题, 形成发展社会学, 它侧重研究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分化、城市化、人的行为方式及价值观的变革等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发展问题, 形成发展经济学, 它侧重研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模式及战略等问题;从哲学角度研究社会发展, 形成发展哲学, 它侧重研究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基础和终极价值取向等问题;等等。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总体性范畴, 带有多维性质, 社会发展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其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在社会发展研究中, 把某一学科视界独断化、绝对化是片面的, 应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对话”机制, 实现融合。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 有关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 是处在支离破碎的分隔状态之中的, 不仅各学科未能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来展开自己的理论视野, 而且各学科内部的各个派别, 也未能达到对本领域社会问题的整体性把握。当代社会发展整体性特征日趋明显, 我们清楚地看到,虽然并非所有社会发展理论都应对全部社会发展问题给出总括性回答, 但是, 任何一种社会发展理论, 即便是关于某一个别领域的社会发展理论, 都应把思考的问题置于社会发展的总体联系中加以考察, 如此才能对自己所涉及的问题, 做出具体而正确的回答。

过去, 人们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的, 认为社会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国民生产值的提高, 相信经济发展了, 其它一切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 到20 纪纪60 年代, 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 社会二元结构基本未变,甚至出现局部强化的趋势;人口的增长抵消了国民收入的增长, 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下降趋势;出现了贫富悬殊乃至两极分化;等等。正是这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实引起众多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发展观, 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美国学者伊利奇曼和巴加瓦指出:“一些经济学家至今提出的那些主要战略只是在非常特定的环境下才有实用价值。而且, 这种环境并不是单由经济因素来决定的。它们还决

定于重大的政治、社会和行政因素。唯一可行的‘发展’战略是有政治家在其中起重大作用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产物。”(转引自威尔伯:《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第50 页)美国学者迈克尔·托达罗论证了发展是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重组在内的多维过程;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认为, 减少贫困、增加就业、促进平等是社会发的三个最基本目标;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 发展应包括五大目标, 即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随着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的形成和传播, 国际社会兴起了落实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目标的各种社会运动, 较为著名的有:“增长加公平战略”、“满足基本需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更加理性、更加自觉地创造社会历史的阶段, 人们正在对社会发展做出更加完整而又系统的总体设计。

中国目前尚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 面临着社会的全面转型, 遇到的问题众多, 存在的矛盾错综复杂, 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仅凭某一学科视界的求解是不可能的。必须超越学科域限,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中进行整体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已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 它要求必须把一般性理论研究与具体的问题研究统一起来, 把分学科或分领域的研究与整体的综合研究统一起来, 把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统一起来, 把实证分析与逻辑推论统一起来。我国是后发展国家, 我们有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也有可吸取的成功范例, 我们在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方面更易达成共识。

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民族性特征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一场救亡图存的民

族复兴运动而起步的, 它一开始就带有强制性和被动抉择性。相对于欧美等国自

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外发型”的。有人把“外发型”现代化归结为“被现代化”。事实上,“被现代化”仅具有发生学意义之上“外发”的意义, 决不意味着后来者的现代化是被动的无创造性的适应过程。一般地说,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少不了三大要素, 一是地理环境, 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二是人类自身, 这是社会发展的能动主体;三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从这个意义讲, 中国的现代化又不是纯后发——外生型的, 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 是在中华民族固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嫁接成长起来的, 它不能不具有这种嫁接后的中外融合的变异特性,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实际上, 任何“外发型”现代化, 只有在由异质文化的外来刺激转化出传统内部的创造活力时, 才可能获得真正成功。比如, 现代化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由于中国“外发型”现代化的特殊历史条件, 这个问题在中国转换成了“中西文化”问题的特殊形式, 不论人们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都难以抹煞其民族性色彩。“传统”是民族性的, 中国的传统从文化学意义讲, 表现为以儒家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 它已经积淀为中国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不以传统文化为其精神动力和创造源泉之一, 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之一。超越西方社会发展模式, 走一条符合中华民族特点和文化理想的现代化道路, 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 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 中国的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要有中国特色, 归为一点, 就是中国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当代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特征愈益明朗。全球化意味着现代化社会所具有的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社会、政治与文化疆界, 并因此将全球日益连接成一个网络化的整体的过程。我们倡导对外开放, 是对社会发展的这种全球化趋向的一个回应。但是,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向,并不意味着其民族性特征的消逝, 恰恰相反, 全球化趋向给我们显示的仍然是一个民族性的课题, 这就是: 中国如何走向世界和世界如何接纳中国。没有深厚的民族特色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宏观背景, 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参与到国际社会, 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篇3: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当我们再去回顾电影和话剧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时, 我们发现, 无论是电影还是话剧, 正是扎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 并且依据社会现实的不断变化积极的做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 从而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 过去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 电影和话剧的根本在于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参与, 在于对我们随着时代变化而日益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揭示和对国人日益复杂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只有保持这样的艺术精神, 电影和戏剧在中国的发展才会得以进步。

电影和话剧的生存现状带给我们的思考

电影和话剧, 同样是作为叙事艺术和表演艺术, 二者本身有着传承性, 电影最开始是作为戏剧的延伸艺术出现在艺术视野中的, 戏剧在电影出现之后也在电影身上借鉴到了许多可利用的创作手法, 因此在艺术规律上二者也具有相通性。但是, 相比较而言, 作为最为先进的艺术形式, 电影相比于话剧还是要有些优势:

首先, 话剧和电影同样作为故事的载体, 追求故事性是两者的共同目的与共同要求。任何一部话剧还是电影观众注重的还是作品的故事性, 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够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启迪人们去思考。中国话剧也在努力探究现实主义的道路, 并努力与中国本土文化与民族特征相靠拢, 在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创作出一批像《狗儿爷涅槃》、《小井胡同》、《红白喜事》、《桑树坪纪事》等等新时期民族性的现实主义力作。而此时期电影的发展不仅有《红高粱》、《黄土地》、《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具有鲜明乡土气息的电影的同时, 在都市题材、科幻类、动作武打化、历史剧等的其他类型电影也有大量优秀作品的出现, 电影多样化类型的出现对戏剧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其次, 话剧主要依赖于演员的对话和动作来表演故事, 尽管强调假定性, 但故事的发生和展开受到舞台的影响比较大, 这就决定了话剧必然不会达到与电视电影那样的随意性的表现。话剧对于演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在舞台上, 演员就是剧作的核心, 因为剧作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都是有演员依靠动作去表达的, 这比电影可以利用镜头, 画面的传递与声音的渲染手法要困难的多。但是电视电影的这些先进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渐渐地被剧作家研究和借鉴, 完成对于话剧新的探索。例如台湾戏剧家赖声川就尝在《暗恋桃花源》中尝试将两个没有关系的戏剧放到同一舞台上交叉进行演出, 由格格不入到相融合, 这就学习了电影中的交叉蒙太奇, 使得话剧达到了和谐统一。台湾话剧《台湾怪谈》里, 直接引入电影影像, 演员在舞台上的搭档正式影像中的自己, 两者也完美的融合, 新颖的表现方式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新时期以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 审美品位和审美习惯的变化则尤为明显。而在这种形势下, 电影和话剧的发展则遇到了不同的生存状态, 电影不仅越来越普遍的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 而且也逐渐成为培养人们精神气质和艺术品格的重要手段, 电影受众人数众多且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 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而话剧发展到当代却遭遇了瓶颈, 观众流失、创作荒芜、演出质量差、市场不景气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些都造成了话剧艺术渐渐衰微。对此, 电影艺术的繁荣或许可以给目前正处于低迷状态的话剧一些启发:

第一, 电影创作主体的日趋多样化。目前, 中国从事于电影事业的创作人群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编剧等创作人员, 既有从属于国家机制、专业团体的创作队伍, 又有个人式的相对独立、自由的创作, 这就造成了当前电影剧本繁荣、题材广泛且深入的特点。而话剧的创作队伍仍然是以各个地方的专业团体为主, 他们苦苦支撑, 又不得不面对从业人数减少、资金不足等来自各方面的困难, 这些因素的制约使得话剧无论是在剧本创作还是演出都很难有新的发展。

第二, 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市场化和国际大片的冲击使上个世纪90年代的电影创作一度遭遇过重创, 但很快中国的电影人便意识到了电影改革的迫切性,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电影的创作和经营必须要走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 以市场为中心的电影创作方向已基本奠定, 各个电影创作主体不再是依靠国家拨款来创作经营, 更多的是依靠市场拉拢资金, 针对于市场需要进行创作, 同时又保持其艺术上的创作原则和水准, 因此这些影片既获得了不错的艺术效果, 又获取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可观的经济回报。目前话剧团体的经营方式仍是停留在依靠政府扶持阶段, 并没有与市场相结合, 往往因其过于注重其艺术性而忽略市场性, 因此很容易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与市场脱离。

第三, 电影对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的满足。电影被评论家称为是“梦的艺术”, 观众进入影院观看电影就是为了“做一场梦”, 因此, 制造梦境成为电影的一个任务。电影依靠的是现代的高科技手段, 蒙太奇、高科技的特效使电影创作任何一种梦境成为了可能, 使观众进入影院体会到了生理体验的快感。电影在内容上对现代生活的关注和对现代人心理的剖析满足了观众自我寻找和自我认知的心理需求, 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喜爱。话剧正是受到了以上两种因素的制约, 剧场效果无法与电影比拟, 而创作的滞后也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引起中国电影和话剧生存现状迥异的原因的多方面的, 而中国电影的繁荣也引起了当前处于衰微状态的话剧艺术的反思。同电影相比, 话剧当然会有自身的许多特点和优势, 然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当电影日趋繁荣昌盛, 话剧艺术却渐趋衰微的现实。话剧艺术作为人类艺术的精华, 它不可能消亡而且必须要发展, 虽然目前面临着众多的困难, 但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为话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 那就是创作主体多元化、走市场化道路以及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等等, 这些都是话剧理应向电影艺术借鉴的地方, 而只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话剧艺术才有可能迎来自己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的春天。

摘要:电影和话剧同样作为戏剧的表现方式在现当代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在面对电影事业的蒸蒸日上, 而话剧艺术却止步不前甚至是呈现出滞后的局面, 这就我们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拟从戏剧的衰微研究当代中国戏剧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试从电影的繁荣中学习和探寻戏剧发展的出路。

篇4: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本文主要从国画家现状和国画作品发展现状两方面来论述中国画目前存在的问题。文中对国画家在创作中的心态、习惯、思想和绘画技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并对当今国画作品的题材、笔墨、构图和整体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意在表明当今中国画走创新改革之路是明智之举。

中国画的现状

中国画, 这门古老、传统而又典雅的水墨艺术,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国粹。中国画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亘古时代发展到如今,中国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众多的绘画类型。近现代中国画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对这个时代的中国画家而言,他们面临的不但有已然头绪千万“古今”问题,而且包括亘古未遇的“中西”问题,不但要解决纯粹的艺术问题,还要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画绘画问题的探究越来越深入,众多艺术家们围绕什么是中国画,怎么去发展中国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状,更好的去理解什么是中国画,怎么去探索和发展中国画,对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取决定作用。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新的生活,对于事物的美和恶有了一定的了解。社会结构的巨变,造就了艺术风格的多远和价值判断的不同角度。在艺术的创新上,有了真实感受。然而,创新的尝试,成了国画界的共同课题。在多数画家的创作思想中,创新的探索和追求,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当大家放眼观看当今中国画的创作现状,就不难看出目前中国画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画家认真思考,下面笔者主要从国画家和国画作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

国画作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

1.题材方面

中国画创作,题材的选用非常重要。革命历史题材、乡村景物、民族风情等先辈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后人树立了典范。然而面临今天的生活, 世道已经与3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不仅是社会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变了,更严峻的是人们眼睛所能见到的视觉感受已经大大改变了。但很多的画家还继续画那些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重复的老题材。我想原有模式的中国山水画是目前在年轻人中很难引起欣赏共鸣的一类画,很多年轻人根本体会不出马远夏珪在“残山剩水”中所表达的意境。

所以现代中国画最需要的是在表现题材上的拓宽,寻找前人从未涉及过的方向。总之,对于每一个从事中国画的画家们不要死抱着过去的老题材不放,应该去努力开掘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题材,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作品产生。

2.笔墨方面

放眼当今中国画坛,很多画家们用笔用墨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方法上。介子点、铁线描、披麻皴等仿佛已深入人心,不敢随意突破。“笔墨”的鉴赏标准也是依托于前人经典作品所建立的创作手法和审美成规之上。大多数的画家陷入了传统的束缚中走不出来,好像在画面中不使用这些用笔用墨的方法,就不是中国画一样。殊不知,人们的审美标准早已发生了变化,面对高速公路、摩天大楼,传统的“六法”、“九皴”、“十八描”这些陈旧的笔墨形式实在无力负载这一切。

“笔墨当随时代”!的确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化,只有符合时代需求的笔墨形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想用笔用墨技巧当随灵敏思维和现实物象而变化,当随新型材料的出现和使用而更新。只有这样, 中国画的笔墨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3.构图方面

中国画艺术在构图中将诗、书、画、印融合在一幅作品里,同时在作品中注重疏密关系、虚实关系。使绘制出的作品画面丰富、意境优美,独具东方艺术的特点。

也许正因为这些传统的构图方法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国画家们走不出来了,国画构图基本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的模仿上。同时由于国画构图领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缺乏与时代相结合的自我创新。 很多作品要么是对国画传统构图的完全否定,要么是不加选择和消化的照搬西方的平面构成,导致了当下国画的构图存在缺乏革新和整体混乱等问题。

我想对于国画构图,需要有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适当借用西方先进的构成理念,又巧妙结合中国画独特的意境表达。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弥补目前中国画构图上的不足。

总之,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 用以往的定势和习惯去表现当下的生活,无疑是对中国画发展的阻碍。那么中国画能否走向世界, 能否被世界人民所理解和接受,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画家认真的思考!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篇5: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和分析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它披露了一些有关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最新数据。由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自6月开始,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在抽样选取的10个省市范围内的45个区、县,对4000多名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率为95.28%。调查结果显示:

一、当代少年儿童满意自己

现在的少年儿童内心很自信,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他们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健康、性格、学习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较高。这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40.9%的少儿希望拿博士

在调查中,有76.2%的少年儿童表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获得高学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少年儿童的学历期望给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三、半数少儿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统计结果表明,相当多的少年儿童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和在校时间均不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国家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9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有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

四、父母过分关心子女功课

少年儿童普遍认为,父母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自己,但父母对子女功课的过分关注,可能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业压力。

五、双休日沉重

调查显示:沉重的学习负担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闲暇生活的质量。双休日里,84.1%的少年儿童“做家庭作业”;85.2%的少年儿童“读课外书刊”;84.5%的少年儿童“看电视、电影、录像”;69.4% 的少年儿童“听音乐”;74.3%的少年儿童“体育锻炼”;47.8%的少年儿童“参加特长培训”;75.5%的少年儿童“自己进行业余爱好活动”。调查表明,初中学生休息日平均做作业在180分钟以上的高达27.6%。

根据“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的分析,中国当代少年儿童的发展存在五大优势与四大问题:

五大优势: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平等意识增强富宽容精神;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法;乐于参与少先队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篇6:当代中国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

1.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大多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一代的看养,由于是抚养的是自己儿女的孩子,对孩子就会更加溺爱,在物质上使其得到充分的满足,忽略在精神上的教育,较少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缺乏养成良好习惯的环镜,其次,祖孙年龄相差较大,对待问题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祖辈思想保守,对待问题缺少创新思维,儿童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自己思维,这就可能与祖辈发生冲突,使儿童产生叛逆心理。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足,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这样,这样上代的监护就偏于放纵疏松,对于儿童就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如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2.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3.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只是把精力放在孩子的生存和生活上,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监管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儿童生性顽皮,喜欢攀爬,无视交通等行为和缺乏拥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小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1.从大环境来讲,社会因素难辞其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农业发展落后与其他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农村,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一般由祖辈,叔父,亲戚看守,留守童问题由此产生

2.家长对孩子抚养、教育的重要性的理解欠缺 大多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一代的看养,他们认为必须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而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忽略在精神上的教育,较少地培养独立思想的能力,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缺乏养成良好习惯的环镜。3.城乡不均衡发展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其中一种要原因。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是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就缺乏某一方面的感情。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需要从政府、家庭、社会等方面切入,全面地认识目前留守儿童的问题,并做好解决对策,让数量不断增加的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1.以政府积极改革制度为起点。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首先要从政府入手,政府要积极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

2以家庭倾注更多关注为中心 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和孩子加强情感上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只在物质上满足他们。3以社会的大力宣传教育为辅助

篇7:中国当代社会问题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在当今社会,这个话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这在中国好像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在不同收入群体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的问题上,在缩减贫富差距的问题上,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我谨结合一些社会上的观点,从我的观点寻找问题的办法,从而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

关键词: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公平

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路径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发生,从而使绝大部分社会成员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不是只由一部分人,甚至极少数人独享经济增长的好处。然而,实际情形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却呈现出了明显的背离。如果任由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将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而且更棘手的是,这一趋势最终也将会影响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经济学上,贫富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消费需求,而在目前的中国,情形远远不止如此,贫富差距过大已经直接引起了许多相关的社会问题。“富人有钱无处花,穷人有钱不敢花”的现象已经出现。

一、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现状

根据查得的资料,我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城乡分化

先不说农村,仅中国城市在资源的配置上,就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局面:资源优势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城市,而且其他中小城市很难得到处国家分配以外的资源;再者是其他中、小城市仅是服务于这几个大城市,城市的功能单一。而他们自身的城市化发展则被置于计划外发展的状态下。当把农村和乡镇考虑进来时,从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来看,如果扣除农民用于扩大生产的费用,再把城市居民各种福利也计算进来,那么中国的城乡差距实际已经达到了5:1。这个数字差不多居世界之首。

2.行业差距

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中国现在行业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有调查显示,仅在2001年,北京市86个大类行业中,最高工资行业与最低工资行业相差6.6倍,二者间的差距比2000年加大了1.9倍。

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占总户数20%的最富有户收入,占有全部收入的51%以上,而20%低收入户只占4%左右。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看,多数社会成员已认为贫富差距是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1.灰色收入的分量过大

目前,由于我们国家规则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比如,税务专家的研究显示:2002年根据中国含税GDP计算,企业有3000-4000亿元该交纳的税没有收上来。于是,这样一项巨额的本应属于国家的资金便流向了少数群体和个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没有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各种现象,中国现阶段的灰色经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大量的灰色经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色收入。而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当中,人数少却居于优势位置的社会群体必定会占据一个高比例的份额。这样

一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被加重。

2.成因中不公正成分过多

正常社会流动渠道的不畅,身份制,行业垄断,同工不同酬,国有资产向个人一方的流失等等。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正,必然会造成结果的不公正,导致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由此可见,民众之所以对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十分不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如今过大的贫富差距主要地并不是社会成员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而更多地是由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往往缺乏基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正因为如此,所以,民众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接受度和容忍度较小。

3.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底线保障的缺乏

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底线能否得到保障,是基础性的民生问题。对于大量的低收入者来说,它可以确保其基本生存状态不至于恶化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缺少这样一个社会保护。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因为如此,尽管俄罗斯在急剧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贫困者,但是,这些贫困者在基本生活资料、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方面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其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至于恶化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从而也保证了这些贫困者不至于变成激烈的反社会力量。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容乐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飞猛进,外汇储备更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排在世界倒数。大量的社会成员缺少起码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享受不到足额的、政策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中国最大社会群体的农民从总体上来说没有社会保障;大量的城市居民更是购买不起起码的住房。“就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正是由于社会对贫困者和低收入者缺少一个社会保护,所以,对于大批的贫困者来说,其基本生存状况恶化到什么地步难以预期。这就使得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形成一个恶心循环。社会发展的成果基本难以实现共享,社会建设的目标难以达到。显然,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难以渡过改革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

4.政策上的财富分配不平等

我们今日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最近20年来经济政策的偏向。在偏向效率抛弃公平的思想下,加剧贫富差距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作法首先表现在中国经济中的优惠政策几乎从来都是只给予市场经济中的强势集团。20年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已经形成了只给富者以优惠政策,只给富裕地区和富裕的个人以优惠政策。

第一,这种制造贫富两极分化的政策偏向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上。当今中国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就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高薪阶层。外资企业的这种巨额薪金支出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税收政策优惠造成的。这种税收政策优惠表现在法定的税率上,表现在外资企业一直享有低于中国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一定年限的所得税税收减免上。在这种不平等的税收待遇下,中国企业由于税负过重而难以提高职工工资,外资企业却由于税负较轻而乐于给其员工高薪。外资企业薪金普遍高于中国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

第二,最近几年中国的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进一步加剧,这主要因为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国有企业的职工待遇不公,切断了国企发展的后路。从国企的长远

发展而言,自从转向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政府就基本上不再向企业实行大量的财政性投资。国有企业能够得到的主要“优惠”和“资源”,其实是银行的贷款。

第三,地区政策不平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先天因素,但政府政策不平衡的人为因素也需要予以重视。本来东南沿海地区在市场经济中天生就有地理上的优势,可以长期保持比内地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它们却在最近20年中一直在政策待遇上享有比内地多得多的优惠。90年代初,东南沿海的富裕和老工业基地的贫穷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某些部门给东南沿海特殊政策优惠的恶习仍然没有终结。结果是老工业基地由于不堪财政重负而衰落,形成了今日大批人绝对贫困的局面,而东南沿海的个别省份却富冠全国。这样造成的地区性贫富分化绝不能算是公平的。

三、缩减贫富差距势在必行

第一,落实国家对企业的征税。就目前的情况说,我国法律对企业的征税是是不轻的。但问题是,税收效率不高,企业偷税逃税现象严重;另外,在个人收入所得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的征缴存在很多漏洞,个税还未形成调节贫富差别的有效机制,甚至起的是相反的作用。政府必须加大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同时考虑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还有就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正当手段富裕起来的,但是,也确实有个别人不是这样的。特别是一些人在淘“第一桶金”时,出现的问题较多。有人提出了不追究这批人的“原罪”的观点。其实,关键是看有没有罪,如果有罪,为何不追究,不追究就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对全体人民的犯罪。

第二,是国家财政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较小,大量的资金用在政府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因此,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首先是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在最近的两年中,国家再分配有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的迹象,但力度仍然有限。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第三,企改革过程中的资产转移的规范化 在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出售国有资产过程中,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可以保证国有资产不发生量变,不发生国有资产流失,堵住国有企业改制和战略重组中可能发生的私有化漏洞。公正评估国有资产,公开转让国有资产,收回的国有资产用于再投资,建立复式财政预算制度。国企改革问题,必须迅速建立国有资产转移的法律,使它有法可依。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措施必须体现竞争、透明、公开的要求,必须让公众有参与的机会。可能有些人会说,一旦有公众参与,各个利益集团讨价还价,可能使问题复杂化,决策的成本会大大地提高。但是,它带来的是相对公平,后患比较少,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看,应该是值得的。

篇8: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快、水平低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要追溯至19世纪时的快速工业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西方各发达国家就已普遍迈入了城市化时代。然而我国直到建国时, 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10%左右, 建国后的三十年里, 伴随着社会主义初步的工业化建设, 城镇化水平提高至20%左右。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快速工业化也带来了快速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 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一跃升至46.6% (截至2009年) , 平均每年以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这个速度在国际上堪称世界之最。而这个速度预计还将会持续20~30年。与这一城市化进程相对应的是, 在广大农村地区, 乡镇企业借着改革开放的力量蓬勃兴起, 这直接推动了我国的全面工业化, 进而导致了数目巨大的小城镇兴起。我国的建制镇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不足3, 000到现在的19, 000多个, 30年间数量新增达5倍之多, 设市城市由200座增加至近700座。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农民的快速非农化, 却并没有带来新兴小城镇的高水平生活质量。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低下, 公共服务体系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区域经济模式趋同, 缺乏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 由于我国尚未全面开征不动产税,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土地财政为主, 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只能靠出售土地一次性的收回, 因此降低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或者将公共基础建设交给开发商来解决成为降低发展成本的办法, 同时又为了光鲜亮丽的发展速度而对公共基础设施敷衍了事, 导致城市发展不健康, 城市化水平低下。而快速的城镇化逐渐消磨、摧毁了小城镇原有的生活模式和地域文化, 而这种对于生活方式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传统观念中安静悠闲的小城镇比嘈杂拥挤的大城市更为宜居的感觉已经不再存在, 比起大中型城市, 小城镇应有的宜居程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 非农化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的现象愈加明显。一味地追求城市化速度, 忽视了对城市化水平、程度、质量的关注, 是我们目前急需纠正的, 因为城市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问题, 城市的决策者应当将百姓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角, 应把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放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城市密度与城市交通问题

1913年, 福特公司让汽车进入美国家庭。这之后, 扩大街坊、减少十字路口、建设快速路, 成为欧美城市规划的新潮。然而这股力量险些毁了曼哈顿的街道。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市民抗争, 高速路才没有插入中心, 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计划, 这使得曼哈顿的传奇得以延续。

北京则步入“汽车城市”的模式。建国以来, 它在兴建高层建筑之时, 以宽大的路网, 低密度的建筑分布, 对城市平面进行了改造:将“窄而密”的街道变为“宽而稀”的马路。在这种路网中, 点状分布的大型购物中心吞噬了沿街商业, 逛街的乐趣消失, 人们变得不愿走路, 也无法顺利地徒步在城市中穿行, 车进车出的大型购物中心应运而生。一切以汽车尺度为标准, 城市似乎是为了汽车而建。为了方便汽车交通, 不惜代价架桥修路, 许多国家级文物遗迹在这场汽车革命中灰飞烟灭。旨在方便交通的大拆大建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相反, 马路的一再拓宽变相地鼓励了汽车的发展, 爆炸式的增长所形成的城市交通问题又逼迫城市决策者们进行下一步的大拆大建的恶性循环, 这使得北京沦为世界上最拥堵的城市。“首都模式”一旦开启, 地方各级城市纷纷争先恐后地效仿。北京作为首都, 其发展模式被地方政府认为是准确无误的, 保险的, 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如此, 为汽车而建的低密度、宽马路的城市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全国各地, 如何治理交通拥堵现象也就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必须面临的首要发展问题。这种以汽车为主导的低密度城市发展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基本抛弃了, 在现代化建设中, 不应再重蹈别人的覆辙。我们一味地学习曼哈顿的高楼大厦, 却不知, 在那里, 城市的立面 (即建筑高度) 不断攀升, 城市的平面 (街道肌理) 却依然如故, 城市的品质 (充足的就业机会、街道上的乐趣等) 一如既往;摩天大楼还与地铁保持着良性关系, 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客流, 后者支撑了前者的生长。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角, 维持着城市血液的畅通, 而不是向北京这样的双管齐下, 一边不断鼓励公共交通, 一边又为私人汽车提供更多条件。一个健康的城市规划应重新认识城市发展的尺度问题, 改变大尺度开发, 营建一个宜人、合理的城市生活尺度。

三、城市地域特色丧失, 缺乏城市文化保护

之前提到了城市发展存在模仿首都的现象, 这并不是偶然的。在现代主义建筑席卷全球之时, 许多城市都经历了一场摩天大楼的革命。工业革命的技术力量让城市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世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用去考虑地理气候因素, 似乎空调能解决一切温度问题。人们拆掉自己原有传统的城市肌理, 住进水泥筑成的森林里。现代主义所倡导的理想的“功能城市”理念在二战后的西方风靡一时, 最终因其谬误过甚, 在60年代被基本抛弃, 更是遭到国际建筑协会的否定。可时至今日, “三大一小” (即大马路、大街坊、大型购物中心, 小汽车) 的国际新城, 仍在中国被大规模建造, 甚至被认为是最先进的事物。对现代主义建筑如此执着的追求, 使得“千城一面”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大地上, 一座座有着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城市之文化底蕴, 在飞速的建设中被人们慢慢遗忘;城市的地域特色, 在挖掘机不断的轰鸣声中逐渐被蚕食、瓦解。

诚然, 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也收到了一些成效, 但是拆与保的较量仍在继续, 许多文物、遗址、胡同、名人故居依然正在慢慢消失。更有甚者, 打着保护的旗号, 为了既得利益搞大拆大建, 或是拆掉原建筑, 建一些假古董, 迁出原住民, 引入开发商, 还美其名曰“保护性开发”、“异地保护”、“维修性拆除”。这种现象在北京都如此, 全国各地就可想而知了。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此缺失, 更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遗憾。如何重新评价旧城价值, 尊重城市原有的结构肌理,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结语

关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城市贫富差距的问题、城镇行政体制问题、人口失控问题、市民的权利保障问题、不动产税征收问题、城市土地资源问题、房价问题、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分离而导致的农民工问题等等, 在此无法一一说尽。当然, 我们的政府决策者和各行各业的专家们也在为此不断努力着, 中国的大规模快速城市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 同时也给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带来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作出贡献的机遇。我们应该有信心, 相信“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问题也随之突显。由于城市化发展的规模大、速度快, 因此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变革, 但同时也对我们的环境、资源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问题自然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密度,交通问题,城市保护

参考文献

[1].伍江.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王军.元大都与曼哈顿[J].财经国家周刊, 2010

[3].国际建筑协会.马丘比丘宪章, 1977

上一篇:关于亲情的故事:悠悠女儿情下一篇:耕地利用效益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