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

2024-05-21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精选十篇)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 篇1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高校生源素质显著下降, 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如此, 当前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无疑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热衷自我完善, 追求自我实现,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要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 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理性与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 大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好似一把“双刃剑”, 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只求索取、不讲奉献、集体意识趋向弱化、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则表现得更为务实进取, 这当然值得肯定, 但这种务实进取背后又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一方面, 他们往往把读书仅仅作为谋得一份体面职业的手段;另一方面, 则把知识与直接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出重物质回报, 与他人交往时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效益动机, 而对于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利益的人和事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漠然态度。

改革开放历经三十余年, 市场法则和竞争机制早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导向, 深刻地影响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阶层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固然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锤炼了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心理素质, 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 由于长期身处应试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近年来, 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伤害和自杀事件、践踏社会公德事件多见诸于报端。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广大德育工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开展工作,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遵照这部纲领性文件, 高校德育工作在机遇与挑战中稳步发展。

1.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为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 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是一个弘扬主体性、实行“主体教育”的世纪, 在高校推行“主体教育”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主体教育”旨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使教育过程成为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毫无疑问地准确把握了德育教育的主旋律。

2. 网络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利与弊

众所周知,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 知识者与网络的紧密联系也成为社会的一大景观。网络所具有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凭借网络得以增强。首先, 得益于网络, 大学生德育工作突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其次, 网络本身的特点即资源共享使得德育教育的效率大大提高。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 增强了德育教育的可接受性。另外, 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从单一单调的理论而变得极其丰富, 一改过去的空洞乏味, 而向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

不可否认, 科学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也导致人的社会属性大打折扣。人们之间由于缺乏生动、感性的联系而引起人际情感的疏远, 诱发心理疾患, 久而久之, 导致人们交往能力的下降, 真实可信的、安全的人际关系的缺失最终可能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因此, 身处网络时代,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和自制能力, 教育大学生树立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乃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高科技面前迷失方向。

要使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这一课题最终落到实处, 归根结底还要依赖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实施。

三改进高校德育水平, 探寻具有实效性的措施与对策

1. 加强德育环境建设, 扩展大学生心理优化的途径

德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己任, 它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问题, 而且要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必须从建设德育环境、完善德育途径入手, 构建德育网络,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这一课题时, 除了要关注大学生思想认知这一内因外, 还要注意形成外因条件的德育环境的建设。各高等院校应从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举办人文学科讲座、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等方面着手, 营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社会各界也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全社会齐抓共管, 形成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 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2. 注重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

在工作方法上, 应改变以往的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等做法, 从改革德育教学方法、行为评价、社会实践、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等方面寻求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有效方法, 即通过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各种社会活动, 使大学生感悟时代主流、广泛接触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效应, 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到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 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

3. 以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 积极推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大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 从一定意义上讲, 它是衡量社会主义囯家公民素质高低的坐标和尺度。十年来, 国家大力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为高校展开核心价值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必须用好这些有利条件, 积极推进高校德育的大发展。高校不仅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 还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让核心价值的引导充分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总之,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教育双方的积极配合, 更要求全社会齐抓共管;不仅需要认清现状, 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才能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永臣.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8)

我言学生德育教育-德育 篇2

以前说到教师人人都敬畏,而现在的现实却变成没能耐的才站在三尺讲台上浪费三寸不烂之舌,尊师重教也仅仅是口号而已,更多的并没有落实到位,甚至有的人还对这个职业抱有一种偏见,因此未成年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们也司空见惯不把老师当回事。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两个学生对我的态度:一个是两个月前刚毕业的我们舞蹈队的一得意门生,在校时感觉她天赋好,学习态度认真,对老师彬彬有礼,组织能力强等等说不完的优点。离开学校才几天,升入高中了,对新学校的工作还是尽心尽责,对我更是百般咨询,我尽量有求必应,可是我已经不喜欢她了,有时会选择不理睬。原因是她从未打过一个电话,咨询全是通过QQ,而说话也从开始的老师,能不能把咱们跳的那些舞蹈曲子发给我变成了前两天的哎,把你的那些视频发给我。这中间缺的不仅仅是老师两个字,我不反对和学生变成朋友,但有底线,这里面缺了礼貌,说重了就是道德。另一个学生是08级的高金祥老师班上的杨发涛同学,今年暑假在兰州火车站碰到的,开始没认出来,他在我面前看了一会,叫刘老师,我问他是叫我吗?他有些激动的说,老师,你不认得我吗?我是杨发涛,10年毕业的,高老师班上很坏的那个学生……同去西宁,一路上,他老师老师叫了没停,让我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大家可能觉得我矫情,在我看来,这中间多出的也不仅仅是老师两个字,它是礼貌,说深了是道德。

司马光在论述任用人才时说:“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智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从这一论断中不难得出“德”重于才的结论。虽然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观念与我们不同,但对人才的考察任用首推于“德”还是无异的。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标准,这应该是不假的事实。

而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因为高度问题暂且不提,就个人层面的八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认为说大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说小了就是道德教育的问题。

那怎样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环境,从婴儿呱呱坠地那天开始,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少年阶段,他们的人生观还未形成、人格还未定型,父母就是他们的榜样。家庭教育在引导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引导孩子性格的形成,确立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掌握孩子的思想行为,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每个学校都有思想品德课,有的人会认为德育教育是政治老师的事情,和别的科目无关,其实,这应该是我们的愚昧之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一个教职工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与学生的思想动态,选取积极向上的、对学生有一定帮助的事实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这当然不一定只在课堂上进行,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看我们怎样去利用和把握机会。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或利用教师节等特殊节日进行尊师重教方面的宣传教育等等。当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收到好的效果,教师的言传和身教务必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言传固然重要,而身教也决不容忽视。如果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与课堂相背,学生就不会从内心接受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的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都要严格遵照师德规范,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积极工作、严于律己,在各方面都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忠实守信,奉公守法,廉洁尽职,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逐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净化社会环境。社会是个错综复杂的大染缸,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生活水准也越来越高,好的生活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些不法分子因为钱而粗制滥造一些不良读物、光碟等媒体宣传品在社会上广为泛滥,青少年学生又不会理智地选择,读了看了之后就盲目地模仿,很容易让老师辛辛苦苦花大力气巩固下来的那一点点德育成果在一瞬间灰飞烟灭。如此等等,所以,要使德育教育的质量得以提高,社会环境的净化应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 篇3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7-02

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休闲购物、娱乐交友的重要渠道,网络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造成消极影响。因而,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德育教师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对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教师可以从网络道德教育理念、自身职业素质、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借鉴传统道德等途径推动高校网络德育的发展。

一、树立先进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虽然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必然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平等自主、开放包容等先进德育理念,促使道德教育与学生人格完善、素质提升同步进行。

1.“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当今政治经济以及网络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大学生越来越渴望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的“一刀切”、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以人为本,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以人为本应用到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提高,要动员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指导都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在教育的效果上应该力求达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2.平等自主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网络虚拟世界,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都具隐蔽性,使传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处于服从地位的状况已发生改变。首先,无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机会上,双方都是平等的。其次,网络道德教育的交互性使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教师提供的各种教育信息中,学生有选择性接受信息的权力,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有信息,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加强。由此,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平等自主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切忌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减弱教育的实效性。

3.开放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网络世界是开放的虚拟世界,因此网络道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在坚定自己立场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要善于利用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来促进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开放包容理念,就是要正确对待开放的网络环境,灵活变换教育方式方法去适应开放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也要对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自由性具有足够的开放和包容。

二、德育教师注重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其自身网络道德素质、网络技术的高低,都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

1.树立网络道德意识

高校德育教师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若自身无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教学内容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易于学生接受,无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要培养高校教师的网络道德意识,强化道德观念的作用,提高其道德自觉性。高校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要有维护整体利益的、平等互利以及道德自律意识,在网络世界中,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抵御有害思想的侵袭和腐蚀,不参与任何违反网络道德的活动,要自觉遵守维护网络道德规范,帮助净化网络环境。

2.提高网络应用技术

進行网络道德教育除了要了解网络的特点外,更要熟络网络技术。高校德育教师要在知晓网络道德教育理念、特点的情况下,不断改进自己的网络技术。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网络技术制作道德教育课件、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在制作网络道德教育课件时,要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切忌局限于单调的文档、PPT演示文稿。在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时,要抓住学生心理,结合当今的时事热点展开讨论,切忌陈词滥调,内容空洞。在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时,要认真务实,理论与实际结合,要学会创新,切忌纸上谈兵。

三、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在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继承。但是由于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在教育环境上、技术支撑上不一样,所以网络道德教育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高校德育教师应该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探求长久有效的网络道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舆论引导法,主体交互法,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法。

1.网络舆论引导法

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基于网络平台,通过舆论手段,逐步给网络主体以正确的道德引导,以疏代教,实现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由于大学生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很高,因而进行网络道德的引导,能优化教育效率,普及教育接受面。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不仅要加强网络舆论信息的监督,更要对网络舆论信息加以筛选,还要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接受积极的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运用网络舆论引导法时,要坚持舆论的正确性,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决和不良的舆论信息做斗争,让大学生在正确网络舆论的引导下,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2.网络道德教育主体交互法

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交互法,是指“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交互的特性,与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沟通、交流”,从而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互联网的特性使得网络主体的社会交往互动范围不断扩大,且交互对象更加广泛,能顺利实现与多人的同时交流。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互动,通过论坛、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交互工具开展讨论,交流各自观点与看法,并集思广益,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在主体交互法的运用中,不仅学生与学生要交流互动,老师更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地位和学生交流互动,要形成学生之间乐于交流,师生之间渴望交流的良好局面。

3.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任重道远,除了进行虚拟世界的道德教育,必须进行网下现实世界的继续道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由于网络上的教育主体和客体的隐蔽性,使得教育者能够了解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但是网络上的虚拟教育也有其局限性,不能时刻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是随时随地变化的,网上网下思想有差异,这就要求在对教育者进行网上道德教育以后,还必须了解其网下现实世界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不良的道德思想,要进行继续引导,继续教育,提高其对网络道德的认识,用以巩固网上道德教育的有效成果。

四、借鉴传统道德思想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是引导大学生道德践行、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决定了网络道德建设离不开现实传统道德的支撑。

1.重视道德责任教育

中国古代学者和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道德责任的教育和践履,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为当时的德育目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责任在本质上体现了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没有意志的自由,也就不能保证道德主体的自由选择,当然也就不存在对选择结果负道德责任[1]40。根据这些理论,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和责任感,才能适应网络社会交往和生存的需要,也才有利于维护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高校教师要通过开展道德规范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同时,教师也要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并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并且,还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介绍古今道德责任模范去感化大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形成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2.注重儒家“慎独”思想教育

“慎独”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思想之一,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认为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1]46。由此可见,网络道德教育在虚拟环境进行,且无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慎独”思想教育必不可少。进行“慎独”思想教育,要教育大学生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使用诚信文明的网络语言,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理念,加强自我网络约束,要把道德他律意识内化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濃厚的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平台。

参考文献:

大学生德育教育浅论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教育对策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近些年来,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大学生德育素质也出现一些问题。大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 针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 从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解决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教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但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 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 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 思想道德心态逆转, 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 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 强调个人本位, 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 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 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 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 重实惠、求实用, 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 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 则一味地强调索取, 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 敬业意识薄弱, 理想追求淡化。

第二, 自我意识膨胀, 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 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 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 自我控制力较差, 因此, 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 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 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看作是一种“潇洒”, 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在男女交往中, 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 面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 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性行为的做法漠然置之, 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 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 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买饭加塞等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 生活追求新潮, 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 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 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 推崇及时行乐, 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 狂欢宴饮、挥洒人生, 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 一度电, 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 贪图安逸, 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 声称“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 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 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市场经济带来的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 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 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等价交换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 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 表现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 甚至只顾自己的利益, 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 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

二、完善大学生德育教育对策

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互动过程。首先要创新高校德育教育方法, 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 使德育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 开辟新领域, 创建新阵地, 占领网络阵地, 构建多方联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第三, 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教育系统, 三方形成联动, 实现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1、拓展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和方式

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能够深化道德认知, 同时也是走出重道德教育, 轻道德意志行为培养误区的有力措施。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环节中, 加强道德行为规范, 磨练道德意志, 使受教育者在切身体会中去领悟道德真谛, 从而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准。通过开展群体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 增强修养。为此,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体制、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强化目标意识, 量化管理指标, 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促进高校德育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实现科学化。

2、营造优良的校园道德环境

高校德育环境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大学生的情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 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规范作用。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需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 创建品位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 为陶冶学生情操创造物质条件;高校应该按照德育工作的原则, 认真制定, 严格规范, 创建优越的校园制度环境, 为大学生的真正成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 充分发挥德育环境对大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亮.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浅析学术期刊[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2]郝小龙, 邹路易, 张光生, 诸葛斌, 张一波.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学生德育教育故事 篇5

转眼我走入工作岗位已将近半年,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我的学生,对他们的感情也日益深厚。这种转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我也该感谢这些可爱的学生,是他们的进步给了我成就感和工作的兴趣。这个方面给我的感动最深是班内的×××这个孩子。

×××头脑聪明,不爱学习、过多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特别爱面子、动不动出口成脏,有严重的不良习惯:抽烟、喝酒、讲哥们义气,吃不得半点亏,老师批评甚至都要与你顶嘴。

刚入校时,只感觉到这个孩子上课好动:爱讲话,坐在凳子上就象凳子上有刺,不停的摇来晃去。多次找他谈话收效不大。于是就将他的座位调到讲台旁。讲话有所收敛,但若对他稍稍放松一点,则仍然是坐不稳,东张西望,或干脆就睡觉。

开学不久,在我同他谈话时闻到他身上有股烟味,就让他写张说明书给我。说是从在老家上初一时就染上这不良习惯,家里让他戒过烟,但只要走进他私人的生活圈子,又开始抽烟。没有办法,家里就让他转到广州来读书。可在初三时又认识了一些抽烟的孩子,于是旧病复发。我及时将这情况与他家里联系,×××给我写了份深刻的检讨。由于烟瘾较大,我给他制定了一个较详细的戒烟过程,规定他在两周之内将烟戒了。我给了他一些口香糖,让他在来烟瘾时就嚼一嚼口香糖。期间我每天尽一切可能的时间同他谈话:问他上课表现自我感觉怎么样,作业完成得怎样,晚上休息得好不好等等。他抽没抽烟在与他说话时就能闻得到。同时让他知道,我时刻在盯着他、关心他、爱护他(他爸爸、妈妈都不在广州)。我告诉他,我首先是他的朋友,其次才是他的老师。到现在为止,从他身上已闻不到烟味了。

另外,在十一月初,他与班上另一同学发生了一点小小的矛盾,于是他让其它班的几个孩子来打他。事后在与×××谈话的过程中发现:他特别爱面子,动不动口出粗言,心胸不开阔。教育他,当时点头认错,过后老毛病常犯。与其他同学说话时常带点口头禅,倘若对他“不敬”,则便威胁人。我常给他讲做人的道理,从他的吃、穿、住来关心他,爱护他,来一点点感化他。

教育这样的学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见成效的。虽然,他现在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还会顶撞老师,还容不得自己吃亏,还会做出一些让我失望的事情。但从他的作文中我看到了他对我曾经在他身上所付出的点点滴滴的记忆忧新。从林老师、史老师、刘老师等老师反馈到我这儿的情况来看,我敢肯定,他比以前更能体谅人了,也更懂事,更冷静了。尤其是林老师和史老师说,现在根本就看不出×××这孩子会是一个后进生。我不可能一下子让他变得很好,要做的只能是慢慢地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改变,哪伯是一点点,也值得开心。

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任何一次过火的指责、无意的歧视,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后进生,班主任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班级事情时,面对后进生,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

学生德育教育 以生活教育为指导 篇6

多年来。我们不断地对孩子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道德教育。可是收效却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忽略了孩子们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的幼儿,是今后的建设者,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对象是21世纪的接班人。为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和信仰、有社会主义经济观和价值观;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打下基础,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原则

针对幼儿园实际情况,我们着重于坚持渗透性、实践性、因材施教、长期性与一贯性这四个方面的原则。

(一)渗透性原则

德育的实质和特点决定了德育应该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是一阵风就能解决得了的。所以幼儿园应该特别注意优化人文环境,把德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最自然的德育。

(二)实践性原则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前期伴有直觉行动思维,后期逻辑思维才开始发展起来。幼儿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在真实的情景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感性经验。所以,对幼儿进行德育就是帮助幼儿积累具体可感的经验,使他们的道德认知、实践能力达到新的高度。幼儿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才能达到知、情、义、行的统一。我们注重实践性,坚持创设真情实境的环境让幼儿亲身经历,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实践而得到正确的观念,尝试探讨总结自己的经验,以期得到内心情感的真实体验,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正确的认识,使德育经验得以提升。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里的因材施教中的“材”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德育对象本身,即幼儿;其二指的是德育的内容,即教材。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同样,不良品质的改正,也需要教师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由于孩子的年龄、语言能力、理解力等各方面差异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注重教育方法的选择,不能千篇一律,这是第一层含义;另外,教师对德育内容诠释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结果。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调整教学方法、手段,以期符合幼儿实际,达到最佳的活动效果。

(四)长期性与一贯性原则

品德教育对幼儿来说,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决非一暴十寒所能凑效。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失时机地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领会社会的道德要求与期望,引导幼儿知晓道理,指导他们付诸行动,反复练习,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三、生活化德育的优势

首先, 生活化的德育强调教育的内容源自生活, 生活中有着数不清的生动案例,正因为这些源自生活, 幼儿才感兴趣, 才更容易获得经验, 也更容易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对于幼儿也更加实用、适用。

其次, 生活化的德育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而不仅仅是存在于课堂, 也不仅仅依靠正式的活动, 它的形式多种多样, 与时间同步。“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有着数不尽的渗透着道德因素的事件, 在各种各样的情景中幼儿观察、体验、运用他所学到的和感悟到的“道德”, 幼儿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将道德道德行为的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最后, 生活化的德育强调充分开发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在生活化的德育中,家长不再是配角, 而是主要的施育者之一,幼儿的生活大半是在家里, 生活化的德育少不了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和社会资源的开发, 对于家长的培训和家园的沟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生活化道德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一)营造和谐的道德认知氛围

与幼儿共同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 形成统一的道德认识。可以提供正反事例,让幼儿辨析, 然后制定班级的规则, 规范幼儿的行为, 再通过评选每日的礼仪之星, 强化幼儿的文明行为。这也是幼儿主体性的表现, 是幼儿“我要改变”而不是“要我改变”。当所有幼儿都认可了统一的道德标准并一起为之努力的时候, 班级的道德氛围也就形成了, 而和谐的班级氛围则包含着更多的道德情感在里面, 宽容、包容、理解、鼓励、坚持、期望、赞赏。道德认知的统一和道德情感的激发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基础。我们制定了详尽的《幼儿行为规范》、《家长行为规范》、《教师行为规范》,规定了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德育要求,从早上入园进大门开始,就要求家长、幼儿能有礼貌地向值班领导问好问早;需要帮助时,提出“请”等礼仪教育。各生活细节无时无刻不体现德育的渗透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体现了“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的理念。每周一升旗时,主持人都要报告升旗手的班级、姓名,让幼儿产生自豪感,并且提出本周的德育要求,请全体幼儿遵守;评定幼儿园“精神文明小星星”;利用墙壁、区角,进行德育宣传,做到环境育人,使德育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创设德育生活环境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陶行知语)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 化的作用,我们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活起来,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 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教师无小事,事事教育人。特别是在幼儿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因此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幼儿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种朋友关系、对话关系。孩子们在和谐、温暖、纯洁的氛围中,经历、感受、体验,这也正是“生活德育”所倡导的:人在生活中也便在教育中。即“过程即目的”。这种教育是“无痕”的,但同时也渗透着教育者的智慧和爱心。

(三)“游戏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源泉。而创造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其发展与游戏紧密相连。陶行知先生提倡创新教育时。 曾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 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游戏是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解放,孩子的创造力也在其中得到充分地发挥。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投入的游戏活动,也是我们生活德育所关注的主要活动形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 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 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 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在游戏中还可以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才能符合游戏的规则等等。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再现,是一种准生活,尽管它的场景是模拟的、仿真的,但神韵是相似的,同样有着幼儿主动性发挥的空间,有着更直接、更深厚的德育意义。

在一次“菜场”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地面上有许多游戏时掉下的材料,为此,我们进行讨论,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发现平时街上有许多城管队员负责监督马路上的卫生工作,他们将这一角色引人到游戏中,解决在游戏中发生的许多问题。我们总是引导孩子们多注意生活中发生的事,运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生活化的道德教育离不开家长与社会。幼儿是社会人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 幼儿在家庭 中、社会中学到的并不比在学校中学到的少。然而, 由于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宠爱, 使得幼儿被剥夺了行使道德行为的机会和权利。幼儿成了小皇帝, 在家连吃饭也要人喂, 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到了家里就变了样子, 显然家园的合作出现了问题, 家长的宠爱使得德育的进行变得困难重重。教师应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进程, 对于个别幼儿经常了解其在家里的情况, 帮助家长下决心进行教育, 同时,也应发掘社会在幼儿德育方面的作用。只有构建以幼儿园道 德教育为主体, 家庭道德教育为基础, 社会道德教育为依托的立体德育网络, 充分发挥幼儿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 幼儿的德育教育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1.家长说明会

在每次提出德育教育要求时,我们都积极与家长采取座谈会、说明会的方式,向家长宣讲,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知晓榜样力量的重要性;期末评定“好家长”,调动家长配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看到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放松要求后,立即召开了家长说明会,恳切地对家长提出要求,取得了家长的认同,连七十多岁老人送孩子时都毕恭毕敬向老师行礼问好,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为幼儿做出了榜样。

2.宣传栏

开辟“长大的宝宝”,“我的乖宝贝”、“我怎样教孩子”的家长信息交流专栏。家长经常把生活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写成稿件在专栏上进行讨论。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所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可以在家长接送孩子时作简短的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不好的习惯与家长一起去作及时纠正。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幼儿的生活管理是幼儿园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从幼儿抓起,要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乐于探究、勇敢白信、有责任感的21世纪儿童。

结语

幼儿园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常规教育是幼兒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我通过对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观察、引导,使幼儿逐渐积累良好的德育经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教育 服务于生活, 帮助幼儿更 好的于人交往, 幼儿具备了道德的认知和情感后创造条件让幼儿将所学付诸实践, 即产生道德行为, 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与平衡。幼儿通过实践道德行为可以检验幼儿所学, 深化幼儿 对于道德的理解。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幼儿才会把道德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卢乐珍.让道德启蒙融入幼儿生活[J]. 学前教育, 2014.

[2]冯永刚.幼儿道德启蒙教育方法探析[J].幼儿教育, 2014.

[3]隽国斌. 幼 儿 生 活 化 德 育 初 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4]潘国英.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 幼教天地,2013.

探讨学生德育教育之幸福教育 篇7

对于即将迈入社会、走向生活的学生, “幸福”是个充满诱惑力的名词, 对幸福的追求更是大学生的一种期盼与渴望。因而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本人的意愿, 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不同幸福观体现诸多困境

学生的幸福教育存在着不少困境, 尤其是在物质生活充裕、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很多大学生幸福感淡化, “无聊”、“烦躁”、“郁闷”等词汇成为许多大学生对生活评价的主流。这种情况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代学生幸福观的片面认知, 幸福观教育方法的单一造成幸福教育面前的诸多困境。

那么, 幸福是什么?是否存在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 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有人笃信“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他们或为当权者, 以权谋私, 权钱交易, 贪污纳贿, 吃喝嫖赌, 挥金如土;或为暴富者, 制毒贩毒, 包养二奶, 灯红酒绿, 纸醉金迷。这些社会蛀虫把国家的利益视如弃履, 把人民的血汗当成垃圾, 将自己所理解和感受的所谓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 这是一种腐朽的、病态的“幸福观”。

有人认为, 有一个体面的、高层的岗位, 有一个薪水颇丰的工作, 出则香车宝马, 入则豪华别墅, 还有小鸟依人、善解人意的爱人长相厮守, 过着无忧无虑的神仙生活, 这就是最幸福的。当然, 这种幸福观有其合理之处, 因为物质享受的确是幸福生活的一个主要因素。

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他们为父母所呵护, 为社会所宠爱, 吃穿不愁。身处高学费、高消费群体, 还要面临“2+1”模式后的出国深造, 虽怀揣梦想, 但是他们的幸福观却是残缺的、跛足的, 长期处于这种所谓“幸福”环境下的孩子们, 很快便会觉得乏味、无聊和空虚。因为人的幸福还有更重要的一面:精神生活。

据统计, 某高职院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学生中, 每年的人均消费水平可高达2万元, 比全国国民的平均消费水平高出许多。应该说他们的物质生活是丰富的, 然而其中许多人都感受不到这种幸福, 甚至认为自己并不幸福。在多次心理健康调查及团队训练中不难发现, 他们的社会优越感仅剩下金钱而已。出现的这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幸福观中缺乏一种有益的元素:精神。

二、学生幸福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可以为高校德育工作的进行提供动力。长期以来, 高校德育工作愈加重视科学化、理论化, 存在着忽略人的基本道德需求和对幸福的追求这一事实。教育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道德就是要为社会尽责任、尽义务, 给他人欢乐和幸福, 而与自己的幸福无关。这样的德育在内容上容易脱离学生的现实需要而显得空洞, 尽管高校多方面研究和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但从德育的实效看,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不能真正地积极参与到德育的环节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够, 使得德育最终忽视了学生的幸福状况, 这样的德育对学生来说就缺乏了动力。

由于幸福是人的根本需要, 具有强大的动力性, 因而将幸福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就能获得不懈的内在动力, 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的局面, 使德育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 并取得实效。

现代工业生产出让人的感官满足达到饱和的产品, 市场还千方百计地刺激人的消费需要, 人的全部生命力耗费在过于饱和的感官消费之中, 内在的激情、高尚的情操、宁静的美感、纯朴的爱心趋于麻木和沉沦。同时,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迅速变化的今天,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大众传媒的普及, 知识经济的到来, 更使我们的选择趋于多元, 这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严重的挑战。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 在大学及中学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三无”学生, 即无理想、无积极性、无精神。我国的现实也说明, 在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 人们对情感疏导、心灵慰藉、精神升华产生了新的渴望, 对知道现代生活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的重建产生了新的内在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关注学生, 关注生活, 给学生欢乐、充实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 提供给学生获得幸福的观念与方法, 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三、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

幸福品质是人们感受幸福的一种素质基础,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 幸福、快乐、满意、发展是人类的主要成就动机, 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他们是促进个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促进人类自由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繁荣的重要素质。可以说, 幸福品质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基石。幸福能力是指人们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使命及人生目标并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之联系起来。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 没有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和未来事业的憧憬, 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滋味的。提升和实现人生的追求就是提升人的幸福水平。事实也表明, 缺乏明确的人生追求是导致大学生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 学生要志存高远把有所追求作为一个幸福者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创造和奋斗过程中, 才能感受到幸福, 即幸福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和奋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当学生弄懂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 当学生通过勤奋的劳动、创造性思维获得理想的成果时, 其激动人心的场面正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从一定意义上说, 创造和奋斗的过程也是感受幸福的过程。当然在感受幸福的同时, 也体会到了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为此, 作为学生, 为了追求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就应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创造活动中, 为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 坚持不懈地去奋斗, 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四、幸福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 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商品大潮和西方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效应。经济上的利益驱动机制投射到学生身上就表现为淡化群体、强调自我、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不良现象。“招生并轨, 收费上学”的招生制度的改革, 使得学生家庭必须支付一笔高额的教育费用, 金钱的支付要求金钱的回报, 客观上造成他们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

(二) 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 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 如今就要走向社会, 面对父母的期望, 面对自己的理想, 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 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 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说到底都是来自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和谐。

五、加强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幸福教育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 因此, 高校德育应重视幸福感的培养, 依据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科学地采取一定措施和路径, 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校园。

1.吸收中西传统文化中幸福教育的精华部分

中西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 我们应该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 批判地吸收它、利用它, 特别是其中有关理性幸福观的精华部分, 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幸福观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中, 对我国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其中有益的成分, 就是珍爱生命、遵守操行, 它是消除各种心理疾病的有利工具, 也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教育的有益补充。

2.学习当今中国社会许多模范先进人物高尚的幸福观

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 他们都具有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雷锋就是一位光辉典型, 他认为:“为党的事业贡献出一切, 这才是最幸福的”。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张海迪, 在半身瘫痪的情况下, 念念不忘“为人民播种幸福”, 并将“把一切奉献给人民”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

3.普及幸福感教育, 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现代大学生对幸福的深度苛求以及积极心理学关于幸福解读和获得幸福的方法切合了他们的需要, 让幸福感教育走进课堂, 通过培养健康性格、发展自我意识、指导人际交往、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 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心理技能, 通过自我调适、自我排解, 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德育工作者开展德育教育时,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4.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必须围绕“幸福”这个基本需要来设计教育的内容和载体, 尤其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为大学生提供求知、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 创造一个充满“幸福体验”的人文关怀氛围, 在帮助学生实现“幸福”的过程中, 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 也决定着人们对幸福的真实把握,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这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 避免单一的说教方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 使学生在幸福、愉快中接受教育, 发展德性。

5.加强幸福感实践研究, 开展针对性教育

对于幸福教育的理论研究, 在掌握一般规律、统一施教的基础上, 根据各自的特点, 开展不同方式、不同侧重点的幸福感教育。例如大学一年级学生表现为生命活力、利他行为、友好关系低, 因此在大学一年级的幸福感教育中应该着重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提供更多的志愿活动机会, 使得学生在友爱、互助的教育实践中, 体验更多的社会支持, 影响并提高幸福感。

幸福教育在其指导思想、与德育关系、自身基本内涵的构建等理想定位上充分体现了对于教育本真的回归, 对其发展的关注与投入不仅能有力地支撑德育的发展空间, 对于教育总体的发展也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现实中, 由于高校教育对于个体的重心似乎一方面是附着于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幸福的关注, 另一方面又拘泥于空洞的说教等等, 这些倾向总是有悖于幸福观教育所倡导的个体幸福完整性内涵的建构。教育应关注人, 关注人的幸福, 追求人的幸福潜能的开掘的教育不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乌托邦”, 教育不能被自己打败, 而应该在发展中谋求新的出路。

摘要: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现实的人不断思索的, 而对于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幸福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关注和重视, 它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动力, 因此科学有效地研究大学生幸福教育的诸多因素有助于当代思想政治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更好地增强其实效性。学生幸福教育是当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内容, 如何将其引向深入, 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将有利于大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和谐的优越性, 有利于增强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 从而把幸福感传递给更多的人。

浅议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篇8

一、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原因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一)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

由调查可知:被称为“天之骄子”的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 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 成了不知感恩、不愿感恩、不会感恩的“冷漠一代”。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

1. 父母的养育之恩被遗失。

孝道是一个人道德的根本。但是, 一些大学生却不能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表现为:回报父母、老师的方式中, 成绩的比例过大;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 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毕业生有业不就, 成为“啃老一族”, 伤透了父母的心;在有些同学看来, 父母生我养我, 供我上大学, 这些都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而作为子女和学生却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权利, 他们全然不去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辛勤付出。我对本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 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 主要动机是要钱, 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 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 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 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一些学生家长发出了“家有讨债鬼, 不知恩图报”的呼吁。“一个对父母都日渐忽略的大学生, 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

2. 老师的教导之恩被淡化。

当今社会, 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 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 在大学校园里, 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 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 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为了学生成人成才, 老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可还是有个别大学生却不理解良苦用心, 反而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表示出反感、厌烦的情绪。他们不仅不尊重老师的劳动, 反而辱骂老师。不少有疾病或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一旦受到外界的侵犯, 就把教师作为仇视的对象, 进行报复, 完全忘记了老师的教导之情。有的大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完全归结为个人因素, 对学校老师的工作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的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 毕业后不能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 忘记了“今天我以母校为荣, 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铮铮誓言。

3. 社会的关爱之恩被冷落。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关爱之中, 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前行。可是, 个别大学生对于团体、社会层面的感恩意识认识不足,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世故, 社会责任感淡化, 回报意识减弱。有些大学生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 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一味地埋怨学校和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优越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伙食不好”、“住宿条件差”、“硬件软件差”、“就业机会太少”, 等等。近年来, 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 但其中一些大学生虚荣心较强, 他们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资助。不难想象, 一个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导自己的老师都不在意、对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激, 何谈今后关心民生、贡献社会?

曾轰动校园的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例证了个别大学生近乎贪婪地索取;马加爵杀戮同学事件更是大学生友情缺失的极端例证;网络上披露的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侮辱头发花白的辛老师事件;让人心寒的“丛飞事件”报道中反映的受助大学生知恩不报的问题。这些例证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三)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1.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我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喜欢包办, 只是无私地付出却不要求回报。许多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抱负寄托在孩子身上, 把自己未曾享受到的物质条件尽量补偿给孩子。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 而且为他们营造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 使得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 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 很少涉及精神领域, 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 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 过分依赖父母, 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 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 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 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是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 而且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 不讲“回报”的责任。正是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才“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 一味地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正是父母的溺爱使一些大学生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

2. 学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片面倾向。

多年来, 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 大学教育沦为就业工具, 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 其中教育是基础, 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 导致情感冷漠, 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对于“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并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 所缺少的是一种切实的感恩教育。当前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形式层面。“感恩”当然需要形式, 但当我们把感恩变成一种活动、甚至是一种运动时, 一方面, 我们可能因为表达了应该表达而未表达的感恩, 而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安慰或自我感动。另一方面, 由于形式的轰轰烈烈也极可能使原本应该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善良品质又一次流于形式。感恩教育如果走进了形式主义的泥沼, 就会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成为智育的附庸, 最终造成情感生命的钝化与迷失, 加剧人性的异化与扭曲。

二、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 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 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 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 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 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 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 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所以, 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 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获取传统感恩资源, 营造感恩氛围, 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 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 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 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 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 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通过开辟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途径, 充分发挥感恩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努力构建感恩教育的新型、长效机制, 使大学生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 常留感恩之意, 常存感恩之情, 常行报恩之举。帮助大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 引导大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子女, 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 为父母争气, 为母校争先, 为祖国争光, 为人民谋幸福, 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

摘要:本文以学生德育教育为主, 以对广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为研究对象, 分析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原因, 进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梁勤儒.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青年研究, 2006, (2) .

[2]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 2009, (5) .

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的建立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

所谓三爱教育是指对于学生进行的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教育。但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中更加注重的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水平不高的现状。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高,在进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三爱教育无可厚非的占据了一定的地位。随之而来的大学生三爱教育的德育档案的建立也就成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一、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设的研究现状

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是大学生德育的根基,同时也是我国民族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准则,同时也是我国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对三爱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大学生教育中的常青话题,但对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立的讨论,却是近些年才成为学术界的热点[1]。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转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我国持续出现了很多的道德缺失的问题,例如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黑心棉等,这些事件足以证明了我国现阶段国民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为了有效改变现阶段我国国民的道德现状,提高道德水平,就需要针对学生期间的公民进行德育教育。而作为即将进入到社会的大学生则是当今德育教育的重点对象。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学校逐渐将德育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中的辅助教育。其中三爱教育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最为关注的是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体系以及对于约束大学生行为的机制的探讨,对于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建立大学生德育档案是对于大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机制,同时也是进行三爱德育教育的必要措施之一[2]。通过对于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立,可以运用记录的形式激励、约束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德育行为以及德育观念。除此之外,在校大学生的德育档案在其进行工作应聘的时候可以将其直接转交给相关的单位或者是社会机构,有利于社会对于大学生人才的选拔。由此可见,构建大学生三爱教育的德育档案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德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参考文献来看,目前的研究人员大多是更加侧重于对大学生德育档案建设的理论研究,同时对于现阶段进行三爱教育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从而开展了对于建设大学生德育档案的体系研究。然而对于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立的内容优化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以此为重点研究,结合大学生德育档案建设的研究现状以及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二、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发展呼唤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经历了计划经济的时代,开始转向了社会经济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思想观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繁荣景象的出现,就暴露了一定的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寄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德育缺失,不仅严重地干扰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还渗透到政治、文化、科研等诸多方面,引起了人们的深恶痛绝[3]。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需要良好的德育环境作为支持。大学生是学校向社会输送人力的地方,因此在国家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呼唤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国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方式,三爱是大学生所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因此将三爱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和谐社会激发大学生的德育档案建立。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评断和谐社会的标准之一,因此在和谐社会中每一位社会的成员都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4]。所以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希望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但是在我国长时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的大学教育都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诚心的缺失,例如不按时缴纳学费,拖欠银行的贷款等,或者是违约的行为,例如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重复签约、频繁违约等行为,严重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了解决现阶段大学生走入社会之后的道德问题的产生,在大学期间需要激发大学生的三爱教育,从而构建大学生的德育档案,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3.三爱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三爱教育时代的内涵,三爱教育不仅融入了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还融入大学生后续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一方面希望可以更快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进程;但是在进入社会之后极其容易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造成了对于人生以及社会的错误认识,导致自身的社会发展的不顺利。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德育品质,在大学期间进行三爱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三爱教育以及建立学生德育档案,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立的优化

1.管理优化。大学生的德育档案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学生的个人德育档案,学生成长记录袋和学生宿舍德育档案,因此在进行三爱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人行为将其进行分类,记录在不同的德育档案之中,并对于这些内容进行相应的档案管理。在进行大学生三爱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德育行为需要进行档案的记录,但是在进行记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学生个人信息的鉴定以及整理。档案中所记录的学生信息必须反映正确的信息,这样才可以使得档案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在进行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大学生信息的鉴定以及整理。在收集档案之后我们需要对于这些信息进行客观性以及典型性的分析,在对于这些信息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大学生自己的验证,或者同学谈话,或者是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等多种方式。在整理学生三爱教育的德育档案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档案的存放方式,依据管理时间限制的不同可以分为长期学生档案和永久学生档案。并依据学生德育行为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装盒保存。在装盒之后我们需要记录好标题和目录,并写好保存期限,以便后续的检查,这样一来系统的三爱教育的德育档案就初步建立。

2.品质测量优化。道德教育中的品质测量主要是对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价,是建立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的前提。在以往的大学生德育品质测量中,大多数是对于事实的具体描述,缺少对学生德育品质形成过程的记录,因此无法反映出学生品质的变化规律。因此为了实现对于大学生德育品质的实时记录,我们需要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配合下创新现有的道德品质测量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反映出大学生在接受三爱教育之后的德育品质的变化,笔者认为在构建三爱教育德育档案的建设中需要增加多种不同侧重点的量表,从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记录。例如在三爱教育的德育档案的信息获取过程中可以基于原有的事实描述的方式,参照国外的“青少年价值—行为特征量表”等,建立一系列的量表,丰富我国对大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性的评价比重。其中可以针对大学生诚信问题,关怀友爱的意识以及集体协作能力这几个重要的道德测量标准对大学生的德育品质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针对大学生自身的行为以及能力,进行四个级别的分类,即优秀、好、中等、不合格。特别是在进行德育档案建立中需要依据学生不同时期的表现,依据学生的德育变化情况,建立一个坐标,展现出大学生三爱教育品德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3.利用优化。建立学生三爱教育德育档案的建立就是为了学生德育工作服务的。因此在建立过程中需要对于今后的利用做出打算,才能在利用德育档案的时候得心应手。首先我们需要以大学班级为单位进行德育工作的简报制作。依据档案中所需要记录的内容,定时定期的制作简报,一般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作为周期,并对于三爱教育德育工作进行宣传和总结,将大学生的德育情况反馈给学生,同时结合班级的宣传栏,将德育档案看作是大学生再教育的资源加以利用。其次需要收集大学生在校的各项材料[5]。德育是我国大学现阶段很多评估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将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立的翔实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德育档案为评估所提供材料是原始性、真实性和丰富性,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详实地进行德育档案的建设,从而有效地促进学校的评估工作。最后需要考虑到对于校园文化环境提供素材的因素。大学生三爱教育的德育档案的建立其中包含着大学生的优秀事迹以及德育发展的成功案例等,因此在构建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这部分材料,因此在进行档案建立的过程中保存的三爱教育的德育档案可以成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综上所说,现阶段在大学期间开展三爱教育是必须的,因此建立三爱教育德育档案是顺应我国大学生管理办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在三爱教育德育档案建立过程中,需要考虑其管理模式的优化,其内部测量品质的优化以及后续档案利用等多种因素,使学生德育档案尽可发挥其最大价值,促进大学生三爱教育德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韩传信.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2).

[2]曹彩红.加强德育管理档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J].山西档案,2010(1).

[3]单晓维.高校建立学生德育档案的必要性[J].兰台世界,2005(8).

[4]全哲洙.探索“垒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J].求是杂志,2005(16).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于人。当今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任重而道远,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高校发展的根本。

1 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以人为根本,离开了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意义就在于确信法律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地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免受他人专横意志的摆布,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自主独立性和能动性。高校德育的对象是人,更应该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既是高校德育的根本宗旨和原则,也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德育必须正视冲突,解决困惑,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也是国家所提倡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法律意识水准。高等院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是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对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是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群体,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文化水平,直接辐射到整个社会,所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制观、道德观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以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因此,用系统的思维把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来进行整体综合的思考,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大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的现状

强烈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当今人才的必备素质,但是从现实中看,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严重缺失,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的偏向,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其整体素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2.1 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四名室友的案件;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四班大学生李爱娟残忍的将同室好友曾海燕砍了62刀的案件;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2008年将副教授程春明杀害的案件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绝非偶然,跟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密不可分。频频发生大学生犯法说明我们不能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了。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其他课程相比,道德和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很多不是专业的教师,而且认识上也有模糊,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略法制教育。目前的教材针对性也不够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实用性不强。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由于西方腐朽思想的侵入和市场经济负面的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现在社会上加在大学生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容易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出现偏激,例如存在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思想;有些学生不关心集体和他人,没有理想和信念;有些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懂维权,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触犯了法律。

2.2 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德育认识不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教授的道德教育内容老化,与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相脱离;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空泛,和社会生活也缺乏广泛的联系,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使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忽略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例如小悦悦事件,整个事件中反映了市民不单单是缺少见义勇为的精神,而且缺少怎么样去实践见义勇为的方法,是拨打120?110?还是直接抱去医院急救?要是发生在网络不方便的地方又该怎么做?在网络发达的法治社会,这些是在课堂上都应该灌输的知识。在投资方面,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投资几乎都集中在智育和艺术特长教育方面。特别是在有些职业院校,为了盲目追求就业率,特别强化学生的技能,而忽视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在学校管理上,忽略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只着重于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违法就得接受学校的处罚,“注重处罚、忽略教育”的治学理念,忽略了在处罚过程中给予学生行为正确的指引以及对其思想进行洗礼。

3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途径

3.1 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高校校园文化广泛渗透于大学办学的各个环节,影响和支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文化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感染熏陶功能、价值导向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增加实践的机会,也可以提高大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全面而深刻地感悟人生。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小社会氛围,加强主流意识的宣传,让主体的法律和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展。

3.2 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作用

虽然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经过改革后由原来的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合为一门课程,体现了国家希望能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同道德教育相辅相成,但是这门课只重视课堂上的理论性教学,不管有没有净化学生的理念,学生往往很难用课堂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课堂上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了解一些肤浅的法律知识和理论上的德育理论。只通过书本教育是很难达到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要求的,因此,要在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教学,例如带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或到监狱了解犯人是怎样进行改造的,或者在学校进行普法知识竞赛和举办学雷锋等活动,使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和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温暖,让大学生能正确地用法律和社会道德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开设的目的。

3.3 完善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从自身管理引导学生依法办事

学校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以法育人”。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榜样,为校风建设,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学校在制定一些重大决策、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时,都要以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为前提,使各项政策和管理制度有法有据。涉及到学生权益时,要让权力沐浴在阳光下,让学生参与决策的制定和讨论,让决策公开透明,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民主法制的观念。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学校应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实行法制化管理。在落实学习各种规章制度中渗透法制教育,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如果学生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决不能姑息他们所犯的错误,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心底认识到法制的权威性,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权利义务教育。通过学校的一系列的法制化管理对广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教化和熏陶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3.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胡锦涛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养成往往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所以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丰富的相关的知识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言传身教,以丰富的知识的魅力来影响和正确引导学生。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在法治社会,法律素质的高低是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德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德育搞好了有助于法制教育的开展。因此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所以高校要强化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对基础法律的掌握,而且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合格的职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公丕祥.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78.

[2]杨莉莉.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文教资料,2011(13).

上一篇:物权法难产研究下一篇:下尿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