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2024-05-1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精选十篇)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1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

作为日常沟通交流的重要物质载体, 网络在大学生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广, 也给一些负面信息的流入搭造了滋生繁衍的平台。具体而言, 就当代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层面体现出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状态混乱, 价值观念模糊。正因为网络世界极大的自由性, 容易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将言行与思维游离于体制与规矩之外, 加之大学生的世界观及价值观尚处于建立之中, 自身缺乏对网络信息优劣的取舍判别能力。各种多样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差异也无形中加深了对学生思想的冲击。

2.网络行为恣意, 自身约束缺失。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 会无可避免地产生各种问题, 或涉及生活琐事, 或有关学习中各种奖惩评定, 面对一些矛盾的产生, 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便很容易成为学生不合理宣泄情绪的场所与平台, 通过非理性的渠道去抒发自己的情绪, 张扬自己的见解, 用以作为逃避的空间, 对自身素质及能力的养成起到反面作用。

二、现状产生的成因分析

1.心智尚未成熟, 辨析能力欠缺。大学生涯对学生而言, 正属于心理塑造与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 因而在此过程中, 对事务的认知, 对是非的明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养成都处于待引导阶段, 因而面对繁复的信息内容, 如何删选、如何取舍、如何合理利用就难免表现出诸多欠缺感。[1]

2.网络虚拟诱惑, 释放减压使然。网络世界, 因其虚拟的特性, 就难免导致道德的淡漠。同时, 缺少社会舆论对它的监督使得言行的约束与规范不再受限, 出现了较多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为。除此之外, 虚拟化的自我认知与现实中的真实自我一旦长期对比, 更容易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 进而发展为极端的个人主义。

3.道德教育缺失, 法律法规疏漏。随着青少年对网络的接触时间越来越早, 社会及家庭的网络道德教育却未能如期同步伴随, 致使学生未能树立良好的网络认知, 加之高校对网络道德的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存在偏差及模式形式化的问题, 使得网络行为的约束和控制缺失了较健全的制度保障, 同时也正由于体制的不完善, 一切网络不良行为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了较坏的效应, 对社会网络文明的建立造成较严重的影响。[2]

三、提升网络道德的对策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高校而言, 更应该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合理利用各种思政课程, 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在倡导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 发挥思政辅导员的专业技能, 广泛深入学生, 通过组织内容充实、种类多样的讨论活动, 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的每一天合理认知, 正确使用, 将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点滴生活之中。除此之外, 应积极利用学生较广泛使用的网络交流工具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以便更高效地把握学生情况,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工作。[3]

2.健全网络法治规范。制度的完善是各项事务得以实施的最根本保障。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校规校纪, 配以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同时, 政府相关部门更应该完善网络法规, 加强执法力度, 从而保证政策源头的基石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杨, 王丽清, 刘旭红.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建设的调查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5) .

[2]肖应连.网络伦理学的发展与思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8) : (4) .

慎独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2

摘要:“慎独”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而流长,古老而风韵犹存。本文以“慎独”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在了解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说明慎独的含义及其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呼吁道德主体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分别就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两方面提出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融入慎独思想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慎独;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55-02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及教育的现状

约翰?诺顿所言:“互联网就像迎面而来的卡亚克斯咫风,以20英尺高的浪潮袭击我们,这场暴风雨经过太平洋数千英里的能量积蓄,足以使你腾空而起,再将你重重摔下,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时代近在咫尺……互联网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截止到2013年12月,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2]。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饱和状态。

网络道德就是在网络社会中调节网民与网民、网民与网络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4年5月),截止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水平(45.8%)26%。大学生网民依然呈上升的态势[4]。一方面,学生群体不可置疑的成为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网络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渗入,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隐匿、虚拟和自由性的特点,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宣泄自我,而不必担心在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网络可以自由选择浏览内容,能够接触到现实社会中接触不到的大量信息,包括部分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另外,网络的开放、流动、变化、多元等特点,又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世界里充分地张扬自我,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开展攻击行为。道德失范行为大量的存在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其中常见的不良道德现象包括:沉溺网络、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浏览和传播不良信息以及传播网络病毒、干扰和破坏网络程序等。著名的CIH病毒,就是大学生陈盈豪自制的病毒,这一病毒在当时造成全球几十万台电脑受损,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另外还存在着许多网络诈骗和偷窃事件,利用网络攻击他人事件等都严重影响着网络秩序的良性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年龄阶段,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处于孩童和成年的交界处,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同,对任何未知和新鲜的事物都会无比好奇,但又缺乏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新奇而开放的网络世界正好满足了他们这一需求,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自由畅快地寻求刺激和被尊重、被认同的感觉,这些都如同毒药一般正一点点地侵蚀当代的大学生。

我国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不够全面和完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是教育部颁布的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行为准则,其中在提到网络时指出大学生要文明使用互联网。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遵守网络道德,那么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慎独的含义及其在网络社会的道德价值

“慎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慎独”既可以作为一种修身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人们要达到的精神境界。总结整理研究者对“慎独”思想的注解,可以将“慎独”的含义分为两类:一是独处时谨慎不苟;二是内心意志专一。这就是要告诫我们无论是在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服从内心高尚如一的意志,始终如一的约束自己,做到表里如一。

任何的道德教育都是实现自身道德发展的自我构建活动,因此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成长的一种自我构建活动,其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最终促使大学生形成网络自觉性,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这与慎独精神所蕴含的独处时谨慎不苟和内心意志专一的思想,强调依靠理性自觉,形成自身道德自律的人格修养方法有着内在的相似性。由此,在高校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建设时就可以把“慎独”思想作为新的支撑点,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自律性,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结构和体系。

慎独思想对于当代的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理性的网络认知水平。网络道德认知是网络道德情感、信念和行为的基础,“慎独”思想中提到的独处时谨慎不苟的自觉遵守道德准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意识的基础和网络道德自律的导向性机制的形成。其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动力作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也需要加入情感因素进行催化,形成网络道德的情感体验。传统的“慎独”思想所强调的自我道德监督,意志合一的理念能够指导大学生自觉增强对网络道德的认同感,将道德情感同道德意识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坚定地网络道德意识,始终坚持网络道德规范和原则。再次,有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人们对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最高追求,更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不仅对于网络道德的养成有着重大意义,也对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慎独”精神提倡内心意志专一,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中融入慎独的思想,能够强化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修养的愿望,从而不断地激励自己在网络生活中始终向善,追求高尚的网络道德。最后,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行为。“慎独”的思想倡导大学生在进行网络生活时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道德自律,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意识,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提高网络道德的自觉性。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推行“慎独”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条途径来进行,在理论教育方面主要是采用理论知识讲授的方法,把慎独精神的内在要义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从而使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自觉克服不良现象的影响,远离不健康的内容。另外,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实践教育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大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地体会到正确积极的网络道德观念的莫大益处。

第一,要做好“慎始”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接触网络之初,就该让大学生明了网络世界是同现实世界一样的客观存在,都有着自身不可违背的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原则,必须做到洁身自好,谨言慎行,以确保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朝着正确恰当的方向发展。

第二,要做好“慎微”教育,告诫全体高校学生切勿在细枝末节处犯错误,特别是进行网络浏览时防止出于好奇、无聊等原因而导致的行为失范,微处更应自律,自觉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要做好“慎隐”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性,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自律,自己独处时也要做到内心的意志合一,特别是在网络生活中,很难为大学生构建他律的环境,此时,“慎隐”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四,要做好“慎言”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和语言的诚信度,在网络虚拟且自由的特征下,也要恪守道德规范,拒绝信口开河及各种不恰当、不健康的言语,教导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中语言的重要作用,自觉做到文明用语、诚信上网。

第五,要做好“慎行”教育,行动是展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好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得到改善。在大学生中推行慎行教育,构建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时刻提醒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恰当选择浏览的内容。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网络行为的理性意识。

研究者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提倡,在高校道德教育课程中渗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开展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慎独”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历久弥新,所提倡的独处时谨慎不苟和内心意志合一的理念对于今天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非常大的价值,特别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更需要以慎独的精神作为支撑和重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和未来的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精华和维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社会;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贾志斌(1970—),男,甘肃会宁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教管理研究。E-mail:jiazb@nwnu.edu.cn。

现实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交往的对象大都是同事及亲朋好友,为了能给对方形成好的印象,或者受到传统伦理的影响,人们往往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可以谨言慎行。而在网络世界,没有清晰的国界和地域限制,再加上交流身份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每个人实际上被置于某种黑暗区域,虚拟化交流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事实。由于个体处于黑暗状态,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处于现实道德难以关照的不可见状态,那是一个激发“本我”欲望的区域。因为黑暗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某种保护,“快乐原则”成为一个基本的欲望驱动力,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制度容易失去效力。网络道德因此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教育命题。

道德是一种关于是非善恶评价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一定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伦理学研究的正是道德问题,是为了让道德能够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评价和引导社会道德。在伦理学研究中,首先考虑事实问题,其次也要考虑规范问题。如果将道德研究仅仅停留在规范层面,容易使道德问题走向抽象化。因此,任何一种道德问题的产生都具有社会土壤,这是关于伦理学的事实层面的问题,只有建立了事实这个基础,关于规范的讨论才有立足点。

一、网络语境下人际关系的戏剧化再造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和父母监管,在网络面前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是升入大学之后,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不再严密跟踪,这让大学生感受到了一种过于自由的失重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熟人关系,每个人都变得相对比较独立,这无形中催生了一种相对封闭的交流状态,彼此间的人际关系容易变得紧张。此时,网络的“出场”无疑提供了一种抚慰心灵的方式,让大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心灵的满足,也能有效逃避人际的紧张感,个人在网络人际交流中可以为自己的现实人际困境寻找到借口。大学生在各种沟通方式(如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等)中,其比例都明显高于其他学龄段和非在学青少年。[1]同时,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各种技术手段的掌握、各种游戏竞争的胜负等,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可以代替学习,因此获得某种替代性的认同(Alternative Identity)。

在网络世界,尤其是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人际间不再是熟人的关系,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建立关系。传统的人际间的熟人关系对道德的持续性要求比较高,人往往需要通过一辈子的努力去获得道德口碑;而网络社会的陌生人关系要求没有那么高,其持续性也没有那么高,因为彼此的身份是虚拟的,因而其身份在违规之后可以消失,网络道德问题也就会在瞬间消解,可以说“网络使人际情感造成缺损”。[2]现在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人们之间是靠身份来赢得尊重和获得社会地位的。但是在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存在某种程度的消解,人们面对的只是一个虚拟的符号对象,其背后那个真实的人可能随时会被抽空消失,身份变成了一个空无。即使是实名的微博,其主人也可以通过注销账户而随时消失,从而让那个微博的身份消失,这种身份的消失让人际的道德问题被消解,现实中照样可以心安理得。

虚拟化的人际交流对传统的人际关系提出了挑战,一个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人际关系变得愈加离散、脆弱以及不稳定。尤其是对SNS、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而言,一个简单的“关注”、“跟随”、“转发”、“分享”等网络行为便可以建立社交关系,人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终结这种社交关系而无需担负责任。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语境下,社会关系的搭建与终结变得更具戏剧性和偶然性,可能因为同处某个区域、同时发布信息,人们便可以建立对话关系。随着位置的移动,这种社会关系会处在一种动态的演变当中,微信、“陌陌”、“凯凯”等LBS服务打造了一个流动的、偶然的、戏剧性的人际关系生态。于是,社会关系被纳入到资本、经济、权力的话语框架中,成为生产线上的一个“产品”,它有生命周期,随时完成价值交换,而后老化或获得重生。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如上所述,道德问题是那些涉及善恶评判的问题,是有关社会规范的问题,也是一种价值层面的问题,因而在评判上往往会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中,某些道德评价标准仍然是相对稳定的,否则就会导致价值混乱和社会离散。就大学生来说,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他们之中存在独特的文化形态,人们往往将其命名为“青年亚文化”。但是承认青年亚文化不等于就赞同这种文化的价值,因此从道德评判的角度去看,我们所采取的是当前主流社会的评判标准。从主流价值标准来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存在大量的道德失范问题。

(一)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模糊

人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虚拟中,这个问题可以置换为人是物质性的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一个形而上的深刻的哲学命题。雅克·拉康认为自我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这种无意识并不是某种性欲的结果,更不是“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后果,而是一种语言能指的过程。人的现实是不断地追逐自己的能指符号的过程。所谓的欲望也是对欲望的欲望,人从婴儿期的镜像阶段开始,就是不断地追逐符号的过程,而所谓的自我,一辈子可能也只是生活在“象征秩序”中而已。佛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也即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复杂关系;庄周梦蝶的典故也是说,庄周在梦中分不清蝴蝶是庄周还是庄周是蝴蝶,再进一步更不知道是在做梦还是在醒着。在哲学上,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确混淆难分,但无论如何,现实中的人总是试图进行区分,以获得人生的确定位置。由此就涉及了道德的问题,否则就会呈现出精神分裂或身份错乱状态。比如现实中不可以重婚,但是某些网络游戏却极力地推崇“一夫多妻”理念;现实中不可以随便骂人,行为谨慎,但网络中却可以肆无忌惮……另外,网络的“人肉搜索”却是一种将网络虚拟变成现实行动的做法,将“有关的人”从虚拟变成具体的、现实的人,这往往给他们的实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哪里?再比如,网络上目前普遍泛滥的网络造句运动更是在不经意间对他人构成伤害。[3]总之,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的认识问题,也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只不过是大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比较欠缺一些。

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愈加模糊,虚拟化生存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交理念,原有的道德命题受到极大的挑战。比如,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引出一系列道德命题。研究显示,独生子女更容易网络成瘾。[4]网络游戏惊险、刺激,充满着暴力色彩,充斥着利益争夺。这里有着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勇气、力量、武器装备,只要通过不断地升级或是网银购买装备,就能变身为网络游戏中的“英雄”铲奸除恶。很多迷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平日里上课无精打采,但是一上网玩起游戏便处于亢奋状态,甚至能连续熬夜玩通宵。牺牲了学业,更付出了损害身体健康的代价。

(二)浅阅读时代的信息获取悖论

网络阅读是一种浅阅读,思想的深度在网络空间中可能很难获得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网络空间的信息丰富而庞杂,那里充斥着喧嚣与围观,人们很难集中精力接收深度的思想;其次,网络的阅读界面存在友好性缺乏的问题,面对电子屏幕的阅读对眼睛的刺激比较大,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再次,这跟人们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网络深度阅读可能也会慢慢养成。另外从信息传播主体的角度来看,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以实现更大的利润,传播主体总是尽量让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便于接收,这就让那些深度思想的内容很难获得被传播的动力。现在大学生的阅读状态堪忧,他们很抗拒深度思想内容的阅读,仅仅局限在知识接收的层面而放弃了思想和思维的培养。这无形中让大学生觉得通过互联网能解决学习的问题,甚至对此产生严重的依赖。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非常庞杂,没有一定的思维指导很容易陷入信息的超载中而感受到极大的压力。约翰·奈斯比特就认为,“失去控制无组织的信息,在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却构成信息污染和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5]此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与互联网密切相关,查阅资料更加方便了,但是在做作业中的弄虚作假也更加方便了,考试就直接拿着手机通过“百度”作弊,技术让人懒惰,也让违规更容易。

当互联网的浅阅读成为一种趋势,网络世界便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致力于满足眼球指数和快感消费的信息,其中的不良信息也强势进入大学生的阅读世界。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使互联网上的数据和信息被人广为利用,然而,这也给黄色网站的存在提供了可趁之机,大学生很容易被其中的不良内容所误导。同时,有的大学生道德认知度不高、鉴别力较低还表现在容易受到西方反华势力的蛊惑,通过访问反动网站使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生扭曲。网络的多元性,多种思想意识形态并存,成为各种反华、反社会主义的势力所利用的文化侵蚀手段。青年大学生自控能力弱,在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过程中很容易不能把握住自己,为西方资本主义所吸引,通过这些网站片面地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阴暗面,从而恶意攻击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也影响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技术违法与网络生态安全

北京网媒协会会长阂大洪在接受人民网访问时将扰乱和破坏互联网秩序的行为分为了五类:“第一类,制作或传播色情淫秽与低俗、庸俗、媚俗‘三俗’信息的;第二类,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的;第三类,散布虚假信息,传播网上谣言的;第四类,与网络欺诈相类似的行为,它不仅是在网上发生,还会在现实中产生作用;第五,扰乱整个网络秩序的,比如盗窃他人的在线游戏账号或者虚拟财产,在网上进行黑客攻击,以及在论坛当中对他人实施的谩骂、侮辱等语言暴力的行为。”这常见的五类行为,不仅会扰乱互联网正常的传播秩序,有些还直接对现实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6]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力不高,对一些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上网时认识不到道德的无形监管,认为注不注意道德无所谓,从而会产生大量的弄虚作假行为,逃避道德、法律的监控。[7]而这一切总是跟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引发出一系列与道德相关的技术伦理命题。

网络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充满创新性的,这与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密切相关。但如果技术超出了文化与道德的识别范畴,则会带来深刻的道德问题。网络黑客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技术上讲这是一群电脑天才,但是道德上讲他们却从事着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各种知识产权的成果在互联网上可能随时都面临被破解的危险,大学生群体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有关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必须随时在技术上防范被破解,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再比如,网络上散布病毒对别人的计算机进行攻击,给别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恶劣影响(如病毒“熊猫烧香”就是武汉某高校学生李俊和雷磊所为)。对技术的炫耀不但属于道德问题,更是涉及了违法和犯罪,这些都给我们的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如何实施?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要通过教育认识网络的特性。网络是一个新兴事物,到底怎样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这是许多科幻片也在直接思考的现实命题。在网络空间中,人很容易被网络异化,从而沉浸于网络无法自拔,失去自我的主体性。因此,大学生要避免在网络时代失去自我,就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思考培养起自己的主体性,而不是任由互联网技术侵蚀自己的主体性。只有建立了主体性,充分认识到人与互联网的关系,才能避免各种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道德问题包括事实层面和规范层面,只有深入研究事实层面的客观情况,才能对大学生的规范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一)网络道德话语的微观转化

在底层话语视野中,道德依然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推动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完成伦理话语与底层话语的积极对接,完成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有效缝合,这必然涉及话语转化的问题。所谓话语转换,也就是要将抽象的、宏大的话语信息转化为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表述方式,使其进入公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在日常生活领域完成对网络道德内涵的识别与认同。这便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修辞处理,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对其概括和总结。道德不是高在云端的抽象概念或革命修辞,而应该是一种微观的、鲜活的、流动的、可识别的生活内容和底层修辞。因此,唯有对道德话语进行必要的话语转化,才能真正内化为公众本能的、直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一个可供借鉴的话语转化策略就是围绕网络公共事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这就是“在事件中学”的真谛所在,因为公共事件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比如,在“虐猫事件”中培养公众在网络暴力面前的公共理性,在“方舟子打假事件”中培养公众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在“杨武事件”中培养公众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与保护……网络公共事件具有极高的公共识别力,如何结合这些事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公众唯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些政治或文化事件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内在关系时,方可真正识别并领悟相关道德内容的内涵所在。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生存环境

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管理机制。在校大学生使用的大多是局域网或校园网,管理好这个相对开放的网络社会,创建一个相对安全、纯洁的网络内部环境是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发生的关键一环。一方面,宣传普及网络安全有关法规条例,建立校园网络安全使用规定。我国自1994 年开始与 Internet联网以来,已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及国际互联网的法规、部门规章或条例,内容涵盖了国际互联网管理、信息安全、国际信道、域名注册、密码管理等多个方面。学校在做好国家有关网络安全法规条例宣传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网络使用不规范典型行为,制定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则,并最终上升为普遍使用的准则,来规范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做好防范和危机处理工作。网络安全监管应遵行“堵”“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原则。一是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力度,建立和完善各种局域网管理制度,落实团体主页、个人主页及链接审查、实名注册登记等制度,让所有上网的大学生都用学校登记的 ID 和自己密码上校园网,明确规范网络服务提供者(ISP)、BBS 论坛站点主板负责人的责任范围,实行每天专人监控,及时清除思想垃圾和不良信息,规范网上行为。二是网络技术安全上做好防范工作。注重采用多种技术性的监控防范手段来处理应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中出现的各类社会与法律问题,并及时制定有关的技术性法律规则,以期做到法律把门、技术把关、明暗结合、各司其职。

(三)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

网络道德教育应积极渗透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育体系中尽快开设网络道德课程;或是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增加“遵守社会公德,建设网络文明”专题;或是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守法网民”专题,开展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学生的自律、自重意识,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同时,注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超文本结构的“两课”电子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学生视觉、听觉均产生立体感,从而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高校要紧跟形势,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德育教师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要求德育工作者具有创新意识,并尽可能地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8]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还应积极主动“抢占”网络教育这一新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把课堂上的网络德育教学与课下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通过开设网络伦理网站、开发网络德育的精品课程建立学校网络德育信息资源库等途径,增大网络德育信息的供给量,丰富网络德育信息的供给形式,打造一个集德育性、知识性、交互性、仿真性、趣味性和生动性于一体的电子教学平台。如创办思想政治网站、“两课苑”网站,设置理论要览、教案参阅、资料查询、学者释疑、热点讨论和模拟测试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通过校园 BBS 论坛、QQ 群聊、MSN、邮件、博客、微博等网络载体,组织教师、专职党团干部和学生辅导员或者外聘专家和学者即时解答大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通过抛出预先设计好的话题或校园内外的热点问题,开展网上互动式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评论和发表意见中掌握道德“批判的武器”,不断提高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融入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日常工作

目前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健全、制度规范、人员到位、考核评价体系及长效工作机制科学完善,确保了工作体系的科学高效,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将网络德育工作融入到党建、思政工作中去。党校是高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有条件的高校都实施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可将网络德育内容融入其中。共青团组织大都建有专门网站,由于网站建立时间长、信息量较大、内容较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往往积累了不少的人气。如果在这样一个较成熟的共青团专门网站上开设一个有关普及网络德育内容的栏目,不仅能节约投入成本,还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共青团网站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参与到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当中,及时与发帖人取得联系与沟通,在交流中让受教育者接受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性的教育,增强网络道德自律、自重意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可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青少年上网社会调查,帮助指导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制定网络安全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向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开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辅导讲座,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增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打造文明、健康、安全网络社会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社团组织是大学生最热衷和看重的学生组织,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社团负责人的号召组织下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广泛、联系紧密,有些问题容易沟通并达成一致认识。如果对社团负责人加以培训和引导,再由他们去宣传教育社团内的其他同学,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可见,这种通过共同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养成教育是学校网络德育教育的极好补充,对学生来说又是最容易被接受的。[9]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网络服务商、学校、家长等多方携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科技的手段,创造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并正确引导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实效,网络文明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DB/OB]http://www.cnnic.net.cn/research/bgxz/qsnbg/201108/t20110819_22589.html.

[2] 杨泽泉,钟金雁.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认识与网络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2~115.

[3] 刘涛.网络造句:公共议题构造的社会动员与公共修辞艺术[J].江淮论坛,2012,(1):186~190.

[4] 张志松,李福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1,(2):44~48.

[5] 载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13.

[6] 闵大洪.五类行为不文明 网上网下应言行一致.人民网[DB/OB]http://www.wenming.cn/xw_pd/201011/t20101101_2884.shtml.

[7] 高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8] 刘羽平.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探讨[J].文学教育,2011,(3):144~146.

网络文化与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4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道德教育要求

(一) 校园网络文化应教育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 他们也会不断地对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思考和探索。特别是在他们学习了社会发展史和哲学常识以后, 就能够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对人生和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过中学生的人生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毕竟还不丰富。所以,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 在学习和实践中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困惑和偏差。因此, 中学德育工作者要利用网络文化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 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二) 帮助中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网络文化的出现增进了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 但是在网络环境中, 由于接触到更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 文化思想等, 有可能导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淡漠, 甚至会消解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因此, 中学生置身于网络中, 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与吸收接纳外来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学德育工作者应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 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信息的传播, 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三) 培养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

有调查发现, 83%的学生上网的时间选在双休日, 77%的学生网的地点选在自己家中上网, 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比较大, 就容易造成外在监管力量失控, 在学生自己自由驾御的“异度时空”里, 真正能够起到约束作用的只有他们自身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因此, 启发学生牢记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相当重要。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网络上都应有道德责任, 决不能片面认为现实社会中窃贼、诈骗是一种犯罪, 而对网络上各类侵权行为和伤害别人的行为不以为然, 无所谓, 甚至不认为是犯罪。我们要引导学生牢记社会期望和肩上的重担, 在网络时代增强道德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多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 不去违背社会道德和亵渎文明。要严格要求自己, 严守网络道德规范, 在网络上学会尊重别人, 理解别人, 自觉塑造网络健康人格。

二、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人才

当前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教师个人网站、博客已经逐步成为网络工作的亮点, 吸引了大批的学生, 而校园网络的论坛上也涌现了大批的“教师会员”。这股新鲜的力量不仅逐步净化了网络环境, 也更加走近了学生, 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应加强教师的网络操作能力和网络道德教育力度, 让更多的教师走到网络德育的工作中来, 形成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如可以通过举办教师的办公自动化培训班、网络技术培训班, 多媒体软件制作培训班, 网页制作培训班和网络操作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如教师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规范和实用的网站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就加大了对网络传媒的控制力和主网络环境。

(二) 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 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开展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 有利于明确网络道德规范, 疏导学生网络行为。比如举行网上征文、动漫、摄影、调查、辩论赛等一些健康, 有益活动,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让那些热爱电脑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体验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欣喜与烦恼, 抒发内心对于网络的情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 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 进行心理对话, 让学生倾吐自己的烦恼, 引导其发泄和稳定情绪;开展“文明上网周”、“绿色上网车道”等活动, 学会抵制网络中的不健康信息, 做个文明的“网民”。

(三) 加强校园网络硬、软件设施建设

校园网络硬件建设是校园网络工程的基础工程, 硬件建设力度大小直接关系到校园网络新文化的发育、成长和规模的形成。它的基本框架一般包括:建立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制作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视演播室等。

校园网络不仅仅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集合体, 而且是以现代技术、文化、教育价值为核心内容的结构功能实体。因此, 我们要积极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于一体的软件,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学观念以及师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以丰富中学生的课外生活, 提高中学生的品位, 宣扬中华优秀文化。

摘要:在校园网络文化的新环境中, 网络道德教育正超越着传统学校德育模式, 影响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德育领域。网络文化有利于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 也对中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课题。因此, 中学德育工作者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关键词:网络文化,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延蘅.校园网络文化:利弊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J], 2002.10.

试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论文 篇5

因特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因特网的出现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通过上网得到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上网发布任何信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不再单纯依靠面对面的直接交谈,而是可以依赖网络进行间接的“人机交流”,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人际关系。同时,在网络社会,人们的活动又具有隐蔽性。这些导致现实社会诸多的伦理道德约束可以被轻易地摆脱,对因特网引发的一系列不道德行为:如在网上发布虚假、有害信息、传播病毒、篡改数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等,传统伦理学的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如果网民不能“慎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自律,那么网络社会将是一种道德的无序状态。对此。必然会应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网络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必须进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来形容网络的发展一点也不过分。网络在人们还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它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忧虑甚至恐惧。网上内容不健康的信息极易诱导青年误入歧途。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肆意散布黄色、不健康的信息,制造趣味低级的网上游戏。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例如在网上冤枉谩骂、进行人身攻击、颠覆社会制度、散布歪理邪说等等。

面对网络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在这方面的法律规范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纠正那些“偏离航道”的行为,并为上网者指明正确的方向。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在互联网络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内容约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5%,而我国的内容只占其中的1%。相对我国上网人数位居世界第二,由此说明我们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发达国家在通过网络连续不断地传播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将其意识形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等四处传播并强加于人,对上网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企图达到利用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断侵袭我国青年大学生思想的险恶目的。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识别和判断能力都还不够强的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道德认知和评价的教育,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网络行为状况要求必须进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把上网当作一种时髦却不知如何利用互联网对自己有利(他们会更多地去关注歌星、影星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他们渴望能独立思考却容易偏听偏信(他们对在网上看到的小道消息津津乐道并到处传扬);他们渴望被人尊重却不知道如何自尊自爱、如何尊重他人(一些人以一些血腥、恐怖、低级下流的词语作为自己与别人聊天的名字);他们崇拜英雄却不识英雄(许多人把“黑户”当作英雄来崇拜);他们对社会的黑暗面深恶痛绝,但自己身染其中而不自知(浏览传播黄色网页)等。如果没有道德约束,如此多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任意驰骋”,后果也就可想而知。同时。我们不能想象在虚拟世界不讲道德修养的大学生,会在现实世界有良好的道德形象。另外,现在的大学生还主要是网络时代的看客,几年以后,他们将是网络的从业者和主动参与者。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决定着将带给人们一个什么样的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因此必须进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把他们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网络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课堂,它可以向所有人开放,包括大中小学生。有调查表明,我国上网人数已突破2250万,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网民又以青少年为主,占其中的74%,其中尤以大学生占绝大多数,因此有人称当代青少年为“网上的一代”。由于青年人固有的特点可能引起网络行为的出轨,甚至沦为“网络黑户”,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用破坏网络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如台湾一大学生开玩笑地在电脑里投入“CIH”病毒,让电脑界人士闻之色变;二是一些青年学生凭借自己掌握的高技术手段,以在网上搞恶作剧、骚扰他人为乐。三是少数大学生受利益的驱使,利用互联网牟取非法利益。北京某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卢某利用“黑户”手段在互联网上非法盗取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贩卖上网账号从中牟利,被北京海淀公安分局抓获归案;成都某高校学生刘某因传播淫秽物品牟取利益,被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判刑、并处罚金。许多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追寻自由,但如果不以道德进行规范,他追寻自由的结果或者被社会所唾弃,或者被法律所制裁,或者会使自己陷入“两面人”的痛苦和矛盾中不能自拔,这些都走向了他初衷的反面。因此,互联网时代必须进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和造就一种“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一般是比较定型、有着确定模式的。比如儒家伦理的“君子”就要具有“智、仁、勇”。而网络道德教育不能以培养“网络理想人格”为目的,它不具备模式化的理想人格的形成条件和表现方式。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上网活动也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它没有直接的面对面的监督,其他领域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外在教育和舆论制约在这里对那些没有内在自觉的人来说是失灵的。也就是说,在网络活动中,教育对象自我选择的比例很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和目的应是定位在教育对象自主选择的大范围内,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培养首先就应该体现在培养青年大学生具有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辨别信息的真伪、信息的价值,使他们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即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广泛性,无疑增加大学生正确鉴别是非和选择行为的复杂性。为此,教育的着眼点应当是教他们学会选择:一是要懂得选择什么,使“选择什么”的问题转化为把握“度”的能力;二是知道如何选择。其次应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做到网上“慎独”:要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面对网上的各种各样的诱惑能够做到不为所动;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教育他们不只是做网络时代一些不文明现象的“看客”,而应做一名勇敢的“斗士”。有了这种道德主体性,就会使大学生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使整个网络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选择判断能力,还是自我约束能力,抑或是责任心的培养,都是建立在道德认识基础上的,因此,确定科学的教育内容是提高青年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基础。

1、法律教育。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就应从法律教育抓起。连法律都藐视的人,让他遵守道德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互联网发展的法律,但我国有着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例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网人口通道管理办法》、《中国公民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网络时空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有需要遵守的法令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民法》、《刑法》、《国家保密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都是要依法受到处理的行为。

2、基础道德教育。

网络世界是现实社会的虚拟,上网交流、发布信息、浏览网页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在其它生活领域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上网的时候也同样适用。如果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就会出现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人们都知道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的,打探、传播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但能够进入他人的电子信箱,却被看作是能力强的表现。如此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社会公德受到普遍的破坏也就是必然的了。这些基础道德主要有:诚实、守信、正义,勿偷盗、勿剽窃等。

3、网络道德教育。

除了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外,网络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因此,注重并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就会增强这些规范的可操作性,从而更好、更直接地达到提高网络的从业者和参与者的道德水平与境界。

对此,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

(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2)你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

(3)你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窥探;

(4)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

(5)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

(6)你不应该拷贝或利用你没有购买的软件;

(7)你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准许或者作出补偿;

(8)你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

(9)你应该注意你正在写入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的系统的社会效应;

(10)你应该始终注意,你使用计算机时是在进一步加强你对你的同胞的理解和尊敬。

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把传统道德与网络道德的现状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如:

(1)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

(2)不散发反动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

(3)要自尊自爱,要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语言;

(4)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弘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等。

4、网络知识教育。

目前,网络在部分青年大学生眼里仍只是一种娱乐休闲的工具,网络传播知识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上网似乎就意味着聊天、交友、玩游戏等旁枝末节。即使上网浏览,也是以文化娱乐类信息为主,而科研学术类信息引不起他们的兴趣,部分大学生知道某歌星的生日、星座、何时结婚生子、谁有了婚外恋等,但却很少关注网上新闻。倡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开拓视野,正确使用网络,形成正确的网络观,既是网络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应纳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一)培养一支懂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在新的形势下,培养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懂得网络技术的高校政工队伍已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新的形势要求政工队伍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又深入了解网络的特征,能熟练的使用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教育对象自我选择的比例很大,如何在大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内使教育的引导和帮助真正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研究上网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熟悉他们的表达与交往方式。惟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同时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并尽可能地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做到以敏锐的思维和行动,迅速地抓住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化、道德化。

(二)利用网络的特点,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阵地

网络之所以能吸引活泼好动的大学生,自有其“魅力”,这种“魅力”就在于网络所具有的特点。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充分利用它来开展工作。比如开设网站或在其它网站中开设栏目宣传我们的主体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形式可以活泼多样。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来拓宽教育工作的空间,如在“德育教室”中开设德育讲座,在“与圣人同行”中引导大学生阅读中华传统道德经典;利用网络的迅捷性来提高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如在“德育沙龙”中开展辩论探讨,在“德育调查”中就大学生最为关心的时事政治、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来倾听大学生的心声。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如在“心理指导”中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在“成才与发展”中对大学生的人生选择提供帮助与指导;利用网页丰富多采的设计来增强教育工作的吸引力等。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把道德教育由“平面”引向“立体”,使网络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占领。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

(三)净化网络大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成长氛围

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模仿性强,但辨别能力不够强,这就使得网络的大环境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应从净化网络大环境人手,对那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加强法律、技术上的监管。信息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及时清除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反动色情和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电子信息。同时要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包括校报、校刊、校广播台、校电视台、阅报栏、宣传橱窗,特别是校园计算机网络。该网络既应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尽可能把一些流入学校的消极信息过滤,又应发挥“天平”的作用,对一些难以过滤的消极信息进行平衡。该网络的主流应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的信息应能阻挡、抵制其中的消极信息;应调动可以利用的校园内各种资源,或制作软件,或主动发布信息,对各种不良信息主动应战。否则很可能是“学校三年功,网上三分钟”。因此,尽快净化网络内容,构筑网络“防火墙”。也是网络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当务之急。

(四)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机制,打击网络犯罪

网络为人们提供的极大自由,已超出现有社会道德和法律所能适应的范围。由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加大网络安全的管理力度。高校中要尽快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来统一协调网上信息的管理工作;高校应积极开展网上“文明”运动,确立网上道德规范,倡导文明行为;开展网上“环保”工作,经常查看校园电子公告栏,及时清除恶意言论和虚假信息的污染;开展网上“扫毒、扫黄”工作以及配合技术人员对信息危害事件开展调查,切实管住那些提供不健康内容的网站,建好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主流网站,从而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上精神食粮;对不守网络道德者进行批评、教育和改造,对违法犯罪者给予严厉的打击,使文明上网成为大学生网民的自觉行为。

(五)开设校园网站和教师学生个人主页等,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从本质上说,道德起作用的方式是自律,但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一个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自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人们此时所关注的社会舆论又主要来自周围所熟悉的人。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校园网站、制作网页等形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开展网页制作竞赛,在评选标准上不仅要看技术水平,也要看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正面教育中品味“为善”所带来的成功。还可以开展网络道德问题辩论,使大学生在争论中明辨是非,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

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篇6

一确立主体间性的网络主客体关系

从理性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在于人的自我认识的能动性。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由于受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主客体关系,强调教育者的中心与权威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特性,导致思想道德教育的低效。在网络时代,人的独立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科学的和平主义史观的假设是,在一个高度依存化、日益复杂化、越来越符号化的数字时代里,人与自然、物、他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在消弭,更进一步,独立的、均质化的、‘干净透亮的主体已经(或者早已)被机器的齿轮、编码的程式、虚拟的空间,撕裂得七零八落”。[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样性,获取网络资源的平等性、共享性,教育者不再能够过滤信息,独占教育的话语权。同时,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独立性,交流的自由度,个性化的表达、自我意识等极大地发展了,其主体性得到增强。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交互性使得“人—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变成了“人—机—人”的间接交往。网络人在网络社会中挣脱了社会人的等级限制,网络成为一个融入无数人的思想的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网络之中。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构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能够消解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而受教育者成为旁观者的教育弊端。在网络中,各种网络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实现着信息的自由自在的互动交流。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往,有助于双方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实现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

二构建双向互动的网络交往模式

主体间性的网络主客体关系的生成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教育者也很难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纯粹思想的教育。”[2]网络中“人—机—人”的间接、虚拟交往方式弱化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人—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的教育者的权威。网络空间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的互动必须是在场的状态,“异步交流使交流时间变得有弹性:人们可以在任何个人方便的时候和地点阅读和回复信息。”[3]使得受教育者获得了更广泛的自由和身份的改变。“它们结合了大众媒介的快速传播,以及个人沟通的广泛特性,并且允许在局部性的社群里拥有多重成员身份。”[4]

“在交往实践的意义上,只有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发生了实质性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真正有了双方创造性、能动性的显现,我们才能说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5]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模式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趋于对等,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者进行互动、质疑和交流。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也更易被受教育者接收。“我们人类典型完满的榜样应该是对话式的,道德的获得是个体在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6]充分利用网络论坛、QQ、微博等与大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突破时空界限的对话交流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自由式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道德教育信息的熏陶与感染。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交往,主体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为双方提供了思辨、自我反省的交流范式,促进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尊重,真诚相待情感,改变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各说各话”和“自说自话”的境遇。从灌输走向分享、从教授走向对话的转换,开启双方的“知”、“情”、“信”、“意”、“行”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

三创设耗散结构性的网络环境

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金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的形成与维持的条件在于———系统是开放的,存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具有导致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的涨落,如自组织。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的特点,构成了一个耗散结构。

环境是思想道德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创设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网络环境,使无序、混沌的网络空间变为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平衡的、稳定的、有序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以计算机、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为媒介,把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资源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网络学习环境。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结合是指网络环境的设计应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和大学生个性化的价值诉求相统一。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教育者要广泛地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教育资源,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和网络系统的储存方法,建立科学的数据库系统。同时应遵循大学生崇尚时尚、追求变异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知识的分类,增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的知识诉求和价值的认同。其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应使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理论性既要重视理论的系统学习与灌输,又要利用网络的丰富性,把视频、图片等各种多媒体和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融入理论之中,网络内容的新颖性可以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网络内容的时效性、直观性减少了信息的扭曲与失真,有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实践性就是要发挥大学生自组织的功能和教师沟通、交流、引导功能。网络技术发展与多元网络文化、价值、观念的存在构成了大学生相互联系的过程,形成了较强自组织性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大学生在浏览网络内容时往往喜欢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思想或有价值的信息发布到网络之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媒介与大学生展开交往、传递信息、思想交流、价值引导。endprint

四构建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方法体系

“网络社会是在自身本质力量的增长过程中,由对现实的改造到对虚拟的创造所产生出的社会连续体”。[7]在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虚拟网络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把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结合起来。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应分析其现实社会的根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疏通。在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应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网络的虚拟性需要大学生加强自律,强化自我的道德修为,提高自身的素养,明确自我的网络道德责任,自觉地承担网络义务,践行网络道德规范。网络事件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完备的网络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在封闭的环境中,通过文本、对话、视频等形式,面对的受众范围较小。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借助于网络论坛、博客、MSN、QQ、微博等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无限制地复制与粘贴和超链接,海量储存的方式使得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的流动无空间、时间的屏障。建立专门的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网络平台和营造宽松舆论氛围,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地说出自己的心声,抒发自身的情感,并把显性的灌输教育与隐性的渗透相结合。显性的灌输教育包括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的教育和正面的宣传。如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针对某一问题,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走向,用主旋律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隐性的渗透主要在于使用隐性的方法、渗透的手段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寓于网络之中,在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精神洗礼。

参考文献

[1]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中信出版社,2009:13.

[2]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65.

[3]曼纽尔·卡斯特.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49.

[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46.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7.

[6]Bernstein,R.J. Philosophical profiles:Essays in a Pragmatic Mode [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6:114.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篇7

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网络文化。据CNNIC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 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44.1%。2013年上半年, 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 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DD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中国互联网网民在未来三年的规模将达7.18亿。目前, 我国网民人数、宽带网民人数和国家域名数均已位居世界第一, 这“三个世界第一”表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规模达到了新的历史高点。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 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它同前两次科技革命一样, 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1.1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阶段, 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掌握了互联网技术, 上网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大学生这个群体是很有青春活力的, 网络满足了他们对丰富的资料和实践的舞台的要求。大学生是这场科技革命的主要的享用者, 既是受益者, 也是受害者。很多的学生都要求自己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使用技术, 因为虽然网络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 但是大学生是充满探索精神的, 越是未知的东西对其越有吸引力。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他们的身心、学业、性道德观念以及世界观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者的重视。

1.2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验, 探索并形成相对独特、科学、稳定的德育模式, 能够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能够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开展现状入手, 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社会教育方面的原因。全面考察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 以及各方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要求。针对大学生的要求及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 提出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具体的对策, 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从而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3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 全面认识大学生的心理世界, 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般大学生的年龄都是18岁到22岁之间, 这是一个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 虽然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 但是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这个时期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是:精力充沛, 朝气蓬勃, 心态积极;认识能力高度发展, 智力水平空前提高;感情丰富、反应强烈而又不稳定;自我意识增强, 自控能力提高;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研究网络道德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要求及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具体的要求, 以期更好的健康成长。

1.4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 增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特色

如何对掌握技术的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以便澄清大学生科技革命大背景下的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技术的社会作用,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朝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的价值观念, 以期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也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程更新道德与文化教育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增添时代特色的一种探索。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网络道德观念比较模糊

现在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网络道德观念比较模糊, 比如有调查显示, 竟然有18%的大学生面对网络黑客的态度是崇拜, 甚至想体验一下, 有30%的大学生认为无需谴责黑客。对于网上大量的不健康内容, 25%的学生认为很正常, 无所谓, 38%的认为可以理解, 但不接触。甚至17%的学生反对“大学生要培育知识产权意识, 不盗用或抄袭他人的程序, 不使用盗版软件”的观点等。

2.2 道德责任减弱

道德是人们经过磨砺、体验之后形成的共识。在现实社会中, 大部分大学生的行为都是认真的, 可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 由于网络具有匿名的特点, 有一半的大学生都认为可以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绪,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有2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论没有必要负责。在现实社会里人们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 但是一旦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 道德就只能依靠自身内心信念的力量来维系。所以, 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会减弱。

2.3 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危机

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不需要承诺, 也没有约束, 只通过网络就完成了所有的情感交流, 所以很多的学生开始在网络上寻找精神家园。但是一旦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 发现和自己理想的生活有很大差距, 他们就又想走进网络虚拟世界。有调查结果显示, 完全不信任网友的大学生达到了15%, 不大信任的有28%, 并且以不同身份进入聊天室的大学生达到了36%, 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会存在信任危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 人与人之间直接面对面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导致很多人觉得现实生活索然无味, 对现实生活没有感受力和参与感, 内心非常的迷茫和空虚, 只能更加的依赖网络, 甚至形成“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

3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网络道德是近年来道德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网络道德与网络技术相伴而生, 是网络技术的产物, 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发生的社会行为应遵守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3.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转变教育观念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认识到在当今网络时代, 德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方法, 不断的提升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已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唯一场所, 我们把德育队伍和活动形式外延到家庭和社区, 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形成教育合力, 不但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 而且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关爱和学校德育的支持, 特别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关注。

3.2 坚持德育渗透和活动相结合

健全德育管理制度, 落实德育规划和德育教育计划是德育教育的保证。在教学实践中, 认真挖掘并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因素, 发挥各种优势, 开展生动、有趣、有益的各种活动, 在活动中启迪智力、养育天性、锻炼能力、获得教益, 实现德育目标。

3.3 丰富校园文化, 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

结合校园实际, 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新路子。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功能, 充实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发挥制度文化规范大学生德育教育功能。积极营造“崇尚先进, 健康向上”的校园道德氛围, 使学生在校园内处处受到积极向上的熏陶和影响,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思想道德基础。挖掘校园文化德育教育功能, 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不断优化德育教育模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实现德育内化是德育的最终目标。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注意发现大学生自身的闪光点, 多创设学生参与的机会, 促进学生自我改进, 参与自我管理;尤其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感受, 才能保证新的评价机制的贯彻落实。加强法律教育, 大学生作为法治社会的公民,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除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还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

3.4 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公德教育

德育课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现在上网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德育课中加入了相应的网络道德、网络法规专题, 并保证一定的课时, 讲授网络道德和相关的网络规章制度, 增强网络法制道德观念, 提高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内容和行为的侵蚀, 做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合格网民。在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上应强调价值观的教育、网络法规法律和网络礼仪的教育。在途径上指出应当力求多样化:渗透式的课程;显性和隐性课堂教育;网络社区教育;学生社团教育。在教育方法上指出应当力求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符合网络道德的特点, 采取活动道德教育法、道德案例法、网络互动法、说服教育法和行为制约法。

3.5 构建网络道德教育平台

继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大学生网络道德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新路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道德的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课题, 挖掘德育教育功能, 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形成网络道德教育平台。

3.6 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建设的途径

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建设的科学研究。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目前已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多了起来。由于网络是一种新生事物, 而且其发展态势相当迅猛, 内容和形式也不断翻新, 因此网络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建设的研究, 特别要重视研究网络社会条件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大学生身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研究我们所必须采取的应对策略, 如:对大学生上网宜“疏”不宜“堵”;要创造条件, 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管理与监控, 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网上“绿色”队伍;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等。

总之, 对大学生要有爱, 就会想出对他们好的办法与措施。只有认清网络时代的形势, 明确工作的思路, 我们就能做到胸中有数、临危不乱, 就能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确保大学生在网络时代中健康成长。

摘要:本文详细探究互联网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及产生影响的原因和过程, 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应对各种负面影响的措施, 这将为进一步加强大学校园络管理及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郑日昌, 马建青.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5.

[2]E.Sther Dyson.数字化生活[J].网络世界, 1999, 8, 8.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篇8

互联网自1969年在美国问世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波及全球,渗透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各大领域,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中国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青年大学生是上网的主要群体,因此互联网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尤为显著的。网络社会,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冲破了时间、空间、国界的限制,以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逐步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环境。本研究将力求在关注网络载体有效利用的同时,更加关注网络给大学生道德发展以及学校德育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努力建构起新时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借以充实和发展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特点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网络,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特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我国从年起正式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和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前进步伐一致,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学习、交往、购物、交流等传统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条件下的一种创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关键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前提和保证是充分认识和尽可能地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第一,独有的政治教育目的性;第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目前,网络市场还不成熟、不规范,政策法规还不健全,网络文化产业部门没有形成合力。加之,管理体制不顺,立法复杂程度高,缺乏专门技术人才等因素而影响了文化的法制建设进程。但现在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做到:一是强调立法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加快立法的速度,包括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的立法;二是强调采用法制手段来惩罚利用因特网络从事传播色情信息、诽谤他人的活动和反社会行为的人、严厉禁止新加坡成为色情和假新闻的发源地:三是大力培养网络执法人员。与电信部门联手、对上网单位和个人进行网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定期的监督提醒。

(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面对网络媒体的挑战,我们如果再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去应付,显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媒体的发展促使我们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着眼于创新,不仅观念上要创新,而且在方法上更要创新。方法上的创新是网络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保证,通过对网络媒体特点和传统思政工作方法弊端的比较,本文认为,网络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变禁堵为疏导。

互联网的出现,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网络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信息的控制变得几乎不可能。进一步来说,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可能用网络媒体彻底替代传统媒体,实现几科不受带宽限制的多媒体网络通讯。不难想象,这一时刻的到来,就没有人能够在传统意义上去控制信息,有鉴于此,我们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在工作方法上应变禁、堵为疏、导。

2.变封闭为开放。

多数情况下,我们思政工作者掌握的信息学生也照样知道,有时甚至比我们掌握得更多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思政工作者己无优势可言。如果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从封闭的圈子中走出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开放性的特点,适时实现思政工作方法的转变,变封闭为开放,借助网络媒体实现育人的目的,就会坐失良机,丢失阵地。

总之,网络媒体既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物质手段。我们高校思想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摘要: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年来,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上网人数最为集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在社会网络道德,乃至整个社会道德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课题拟以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渠道,着重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背景及意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篇9

一、网络伦理的概念及特征

(一) 网络伦理的概念

伦理, 是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网络伦理就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规范, 或者说网络信息活动中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二) 网络伦理的特征

1、网络伦理的主体具有高度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属性。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网络中人们的行为完全由自己决定, 这种网络行为的高度自主性为人们创造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伦理规范的束缚和控制, 增加了活动的自由度。同时, 网络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普及, 人们可以很快地从网上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 并且可以亲自参与其中,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愿, 比如评价和议论一些社会事务和公众人物, 为公共事务提意见和投票等, 这也相应地提高了社会成员的自主性。

2、网络伦理道德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

现实的世界是由不同的地域组成的, 具有各种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法律, 不同的传统, 也就是由于这些明文规定, 将现实生活的伦理地域化。但是在网络这个无国界的交流平台, 伦理道德在同一个平台产生, 思想观念在向大融合发展。由于网民的跨地域性, 网络交流中很多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融合了各种不同的地域之间的差别。也是由于网络的高度自主的伦理模式, 为了避免网络社会的混乱, 不同的人们在交流中形成了更加全面的更加和谐的网络伦理。这种网络伦理的形成在网络社会中形成了权威性与主导性, 使之引导整个网络社会的主流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体现了更加广泛的人民的意愿、思想和利益。目前, 网络伦理中, 一些公认的伦理规范正在逐步形成:如协作原则、全民原则、自由原则、互惠原则等等。这些原则正是广泛民意的体现。因此, 网络社会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习俗、不同个性的人们互相融合, 共同创造出一个多元道德并存的网络社会。

3、网络伦理的状态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行为、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和趋势。网络技术的出现, 使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暂时“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受时空和时间限制而进行沟通交流, 因此网络伦理行为是开放的和动态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信息网络平台, 人们可以即时高效地交换信息, 各种网络伦理行为也显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网络环境下凸显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开拓了崭新的空间, 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 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以及“他人在场”的缺失性, 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责任感弱化,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 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据调查显示, 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 思想道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与网络不无关系。下面笔者就网络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浅显的概括。

(一) 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网络以虚拟实在和虚拟空间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 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隐匿和篡改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处境来掩饰自己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引用了一幅有意思的漫画: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另外一只狗说:“在Internet上,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形象地表现了网络的虚拟特征。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 因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 在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 无法准确的辨别是非, 掌控自己的行为, 从而出现一些道德失范行为, 如网上谩骂、网络诈骗、窃取他人的信息等等。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网络娱乐性的特点使人沉迷其中, 扭曲了人性的正常发展

网络的娱乐性使得大学生不再以学习为重心, 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娱乐, 网络世界的多变性让他们目不暇接, 以至逐渐迷失了方向。不断发展的网络游戏,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激烈刺激的网络游戏画面中。在这种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 很多大学生因其心智还不成熟而导致迷失自己, 造成其价值观的扭曲。

(三) 网络的隐蔽性造成网络信息的虚假难辨

网络的这种隐蔽性使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导致种种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的现象出现,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个别同学甚至萌生了某种不良的念头, 觉得“作假可以获得成功, 老实只会导致失败”。这种思想观念, 使得大学生不讲诚信的现象在大学里随处可见, 作弊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奖学金或是评优在考试过后找老师要求加分等等。这些不诚信的举动随着互联网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普遍, 这告诉人们这种失衡现象应该尽快加以控制, 否则将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四) 网络生活方式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

由于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对话与沟通方式, 比如QQ、MSN等沟通聊天软件, 还有比较丰富的娱乐信息资源和视频、网游等娱乐资源, 导致大学生养成了比较依赖网络的生活和人际交往方式, 比如很多人都成为了“宅男”“宅女”, 足不出户, 在家依靠网络就可以生活和学习, 久而久之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远, 甚至有些人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 这都是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净化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环境的对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途径, 使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 用方便快捷的方式把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出去, 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净化网络道德环境, 从而使大学生保持健康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思想道德品质。

(一)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与技术监控

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肯定会受到整个网络伦理道德环境的影响, 因此,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与技术监控是改善整个网络伦理道德环境的关键。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 不断完善网络立法。同时, 网络管理部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一套网络安全体系, 严格审查、控制网上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例如通过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止网络上的非法进入者;利用一些过滤软件过滤掉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 限制调阅网络中不健康的内容等;同时通过技术跟踪手段, 使有关机构可以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调查和控制, 确定网络主体应承担的责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仍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 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另外若网络用户违背了相关法律规范, 应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与惩罚, 由此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二)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 培养其自律意识

网络伦理是现实伦理的延伸和拓展, 要想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 必须在现实中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养成道德自律, 引导他们建立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 增强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是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高校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有所规范, 积极灌输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让他们懂得自律, 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注意培养其自主、自律、自控能力。

(三)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实现思政工作与网络技术的结合

既然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方式, 并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 那么高校应尽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的结合, 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合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 完善校园网络的管理办法, 提高技术手段, 建立完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在高校中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 成为新时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渠道。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大学生们享用到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 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等负面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伦理及产生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进而提出净化网络伦理道德环境的对策, 以期改善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环境, 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网络伦理,积极意义,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文明.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的理性化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1, (02) .[1]周文明.大学生行为选择模式的理性化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1, (02) .

[2]刘俊英, 刘平.网络伦理难题与传统伦理资源的整合[J].烟台大学学报, 2004, (17) .[2]刘俊英, 刘平.网络伦理难题与传统伦理资源的整合[J].烟台大学学报, 2004, (17) .

[3]马波, 杨妍.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6) .[3]马波, 杨妍.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6) .

[4]王梅仙.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 2004, (11) .[4]王梅仙.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 2004, (11) .

[5]杨泽泉, 钟金雁.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认识与网络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1) .[5]杨泽泉, 钟金雁.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认识与网络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1) .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10

关键词:道德主体性,主体性道德人格,网络道德

1 问题的提出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 也必然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第二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 占总体网民的51.8%;学生网民占31.75%;大专及大专以上的网民占25.1%, (1) 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

(1)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中存在诸多失范现象, 如网上黑客、网络沉溺、迷情网恋等, 可谓林林总总。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不仅对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冲击, 而且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 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亟需建设高效的网络道德培育机制。

(2)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是网络社会安全、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网络社会安全、有序运行需要有不同的规范力作为保障。在网络社会的诸多规范力中, 由于现有立法和技术的不足, 道德就成为网络社会的终极管理者。因此, 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是建设健康的网络社会, 实现其有序运行的保证。

(3)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从国家高度上强调了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的重要性, 要求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 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 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以下原因, 笔者认为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 大学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

(1)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网络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网络社会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 将全球变成了一个信息流动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内, 信息传播主体越来越“大众化”和“个体化”。同时, 网络主体身份的符号化、非实体化, 使网络用户摆脱了现实身份的种种制约, 获得了广泛的自由。这也导致了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的“多源”与“多歧”。“多源”与“多歧”意味着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价值冲突的频起、凸显与广泛存的“虚拟电子时空”。在虚拟的空间里没有现实中的诸多监督机制, 道德主体是否具备自我道德约束力、鉴别力和自主的判断力, 就成为任何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最基本的素养。因此, 主体性道德教育契合了网络社会对大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发展提出的要求。

(2) 从网络道德的特殊性来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然性。许多研究者将开放性与封闭性, 多元性与一元性作为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不同之处, 其实, 现代社会的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和多元性的道德。笔者认为网络社会的道德特殊性更在于网络道德是一种自主性道德。是以“慎独”为特征的自主自律性道德。自主性道德是指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 更多的自主性, 更多的依赖内心的道德观念、价值认知, 独立自主的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和行动。网民要成为网络社会的真正主体, 就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网络自我的健康发展, 进而充分发挥网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价值。

(3)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道德教育作为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 必须确认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否则道德教育就会变成一种强制灌输, 最终会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排斥, 甚至于导致学生道德鉴别力、自主性的缺失。传统的德育在本质上一种知性教育, 强调了道德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 道德主体性的开发, 这种教育方式从本质上违背了道德认知是大学生道德主体自主构建过程的客观规律, 从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面对更加开放的网络社会, 道德教育理念、方法等亟需与时俱进。

3 主体性道德教育与道德主体性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形式, 确立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扎根于学生道德心理自我建构之中, 从而使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获得了无限生长的可能。那么何谓主体性道德教育呢?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教育, 而不是简单地培养道德主体的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所要培的是具有道德能动性、意志自由的道德人格。具体说来, 它要激发学生的自我需求、自我教育, 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时做出自觉的理性思考、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从而克服困难, 积极主动地践行道德规范, 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其结果负责。” (2) 基于主体性道德的认识, 笔者认为, 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应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会中的品味与智慧, 提升大学生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 也就是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指的是主体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态势。道德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人是道德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 (3) 人的道德主体性是指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基于网络社会特殊场域特征, 大学生道德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网络社会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以及道德行为自主选择能力等。

4 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道德路径选择

基于网络社会产生和运行规律的特殊性, 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律意识, 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能力。

4.1 培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作为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性, 是一个人在长期的道德生活实践中, 个体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 是个体道德特质的凝结。 (4) 主体性道德人格, 是网络社会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它标志着人的独立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性自觉与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是个体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最集中地展现。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育要从如下着手:

(1) 网络道德教育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 注重发掘和提升传统道德在涵养人性、塑造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如传统文化在内容上强调了修身、齐家、平天下高度统一等。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 否则就会滑向道德相对主义、虚无主义, 更谈不上道德人格的养成。

(2) 学校要更新德育观念。网络道德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开展。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 方法上强调灌输服从, 这种德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养成。为此,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育就要给予道德主体充分的道德权利和选择自由, 促使道德主体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 将道德认知、道德规范通过理性的思考与自主选择, 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自觉。

4.2 引导大学生自律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5) 网络社会虚拟化与去身份化对大学生自律意识、自律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律就是在网络社会的生存中, 人在缺少外界干预和监督的情况下, 能自觉地遵从道德规范, 恪守道德原则, 理性的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等。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升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同度。网站、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社区、全社会要加强网络社会规范、网络伦理的宣传力度。

(2)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加强技术的控制力度等, 通过强化他律机制, 促进大学生自律意识的觉醒, 自律能力的提高。

(3) 牢记自律性公约, 唤醒自律意识, 提升自律能力。

4.3 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自主的选择能力

主体性道德教育, 还要赋予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自主地选择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自主的选择能力的培养,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大学生的网络认知。网络认知是大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网络的过程中, 对自己、对网络、对社会与网络有关的事物的认识、了解以及选择网络和运用网络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 (6) 完善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 认识网络自我。网络自我虽然具有虚拟性, 但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是责任和道德的实体。学生要在网络社会中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第二, 对网络社会的认知。网络作为人类的信息库, 是一个价值多元、信息庞杂的世界, 充斥着大量有害信息, 大学生要获得知识, 就要增强批判意识, 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第三, 要把握好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大学生只有立足于现实社会, 立足于真实的世界中才能培养出完美的人生, 丰富的人性。

(2) 培养大学生自主的选择意识。自主选择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主选择意识是道德主体在认识到自己的道德权利、自由和相应责任, 并趋向选择的一种主观愿望或意图。自主选择意识使自主选择行为处于潜伏状态, 一旦觉醒, 主体便会创造一切条件辅助实践。此外, 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会学生科学选择。一般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要具备信息价值的敏锐性, 具备积极利用、开发信息资源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意识, 具备对信息资源的吸收与处理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的桑新民教授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1) 驾驭信息的能力: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2) 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能力。 (3) 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以及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为此, 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会学生科学选择, 就成为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自主选择能力的重要内容。

5 结论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根本, 在于道德能力的提升, 道德主体性的发展。这就是主体性道德教育对网络社会的积极回应, 也是从根本上构筑大学生抵御网络社会各种风险的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二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

[2]易晓明.主体性道德教育新论[J].教育探索, 2002 (1) :78-80.

[3]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 2002 (2) .

[4]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 [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56.15.

上一篇:守护你的眼睛下一篇:空间叙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