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从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奖惩机制、形成网络素养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以及经费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一套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维度进行有机整合,创建“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解读研究

摘要:划分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中存在的“知识型失范”“文化型失范”“文明型失范”和“法治型失范”四层类型,判别背后深层次的大学生群体特征,从虚拟空间下的个人身份偏差、对网络“权利”的低认知、对网络“权力”的高诉求等方面阐释和分析大学生网络话语现象的心理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支持正向网络话语、引导高雅网络话语、养成网络话语规范、形成网络话语自治机制等大学生网络话语引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群体特征;心理动因;引导策略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18

作为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网络社会延伸和拓展了大学生的现实话语空间,赋予了大学生更为自由的话语权力,也改变着大学生的话语形态、话语模式和话语权效,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可以颠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参与到网络社会中,对各类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校园事务进行网络话语表达,然而,其中相伴相生的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却日益凸显,表现在对现有语言规范的改造或否定、对现有文化的低俗解读、对现有道德规范的曲解及利用网络话语实施违法行为等方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亟需对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类型划分、群体特征、心理动因及引导策略等进行深层次解读与研究。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类型划分

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是指在网络交流与互动沟通中,大学生创造或运用的网络话语违背了一定的话语规范和话语准则,表现出的网络话语偏差行为或现象。笔者以百度贴吧、微信、微博和校园BBS为调研平台,选取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表现作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研法、观察法和信息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研究分析。笔者综合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不符合传统语言规范的“知识型失范”,不符合优秀传统文化规范的“文化型失范”,挑战道德底线的“文明型失范”,违反法律法规的“法治型失范”四种类型。

1.知识型失范

知识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最低层次,主要表现在不符合传统的语言规范,其核心特征是话语制式违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写法和标准,主要分为文字变形和字义变形两种。

第一,文字变形。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大学生乐于使用数字或者字母代替文字,用符号谐音代表文字,从而使语言更加简略,提高语言的情感强度,创造相对较宽松平等的聊天环境,提高交流效率,获得更好的网络交流体验,比如“2333”(來源于猫扑表情第2333号,是一张捶地大笑的表情)这一网络话语深受大学生青睐,他们常在论坛发帖的时候加上一句“2333”,引申为某件事情“很有趣、搞笑”等含义。大学生广泛使用这类有“故事”的文字变形的网络话语,致使网络语言规范更大化的区别于传统语言规范。

第二,字义变形。大学生通过改造或附加来延伸或拓展传统旧词的意义,使其在语义上具有更形象的新解释,或在原有语义的基础上转变语言倾向及语气色彩,比如“奇葩”本意为“奇特而美丽的花朵”,为褒义,而大学生常将其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比较“奇怪”,为贬义;又如“恐龙”原语义中性,是“一种物种”的名称,而大学生常将其用于描述“丑女”或“难看”的景象,为贬义。此外,大学生创造的各类“校园体”网络话语,也是一种特殊的字义变形,即用一种特殊的语序形式使得校园网络话语具有更丰富的语义内涵。

2.文化型失范

文化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第二层次,主要是指大学生网络低俗话语,其核心特征是违反中华优秀文化的准则和原则,将规范的话语和表述扭曲化,更多地体现大学生作为网络话语实践者的一种恶趣味。如果说知识型失范某种程度上是对语言相对中性的再创造,那么文化型失范便是当代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恶性发展的第一步。

第一,网络恶搞。在网络交流中,大学生容易将现实生活中不太显露的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等表现进行网络话语投射,有些大学生甚至觉得对网络话语的“恶搞”是网络交流的必要,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对传统话语文化准则的扭曲,对恶搞话语的迎合、运用甚至创造,尤其是对传统语言色彩倾向性的倒置使用,已经成为常见的大学生网络话语模式。就例如最简单的“尼玛”,“尼玛”在藏族文化中是一个神圣的词汇,在藏语里译为光明的、神圣的,同时也有“太阳”的意思。[1]而在大学生网络交流中,大学生往往将“尼玛”变成“你妈”的谐音,并且加之贬义的解释,表示惊讶和愤怒之情。

第二,低俗话语。笔者调研中发现,9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网络中运用过低俗话语,57%的大学生使用网络低俗话语频繁,36%的大学生表示如果使用低俗话语更易于融入网络交流中。进一步网络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易于使用的低俗话语中包含经过网络变形的生活中脏话,如“草泥马”“尼玛”等,或是一些英文发音的低俗文字,如“碧池(bitch)”“逼格(bigger)”“滚粗”等,以及一些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网络热词,如“绿茶婊”“屌丝”等。

3.文明型失范

文明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第三层次,主要是指大学生网络话语不符合道德要求,违反历史积淀的精神文明,但是不触犯法律,其核心特征是违背传统道德规范,是一种网络话语价值规范缺失的表现。

第一,网络骂语。网络作为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交融的世界,它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让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可以轻易地违背道德规范,其中最先发展的是网络骂语。网络骂语污染的是网络环境,大量粗鄙的网络语言从中滋生,大学生处于因网络骂语造成的无序混乱的交流环境中,为了融入网络的特定圈子,也易于随波逐流地将网络骂语作为网络交流手段。这样的话语形式不仅在精神上带给当代大学生大量消极的精神养料,也培养了一批潜在的网络暴民,这些“种子”,为之后大学生网络话语暴力做了攻击形式上的铺垫。

第二,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身体相接触的暴力行为,它借用虚拟网络中的语言文字进行伤害。大学生参与到网络暴力中的角色是复杂的,既可能是引起人们注意的言论发起人,也可能是伸张正义的有识之士,更可能是趁机发泄的网络暴民。尤其当话题引起大学生在观点立场上的共鸣,大学生更易于参与到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中,甚至于“人肉搜索”。

第三,网络泄愤。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环境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情绪,话语中通常具有攻击性和否定性,这种泄愤所表现出来的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浮躁和无序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又一种形式。例如,一名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网络树洞”里,已经得到1700多位學生关注。其中,有人通过“网络树洞”发泄对同学的不满“同学欠钱不还,好烦躁!”像这样的“网络树洞”,流行于相当多的高校,这样的网络树洞因为其匿名性成为了相当多在校大学生的泄愤途径,他们通过树洞向身边的同学、老师,甚至整个社会不断的传达消极情绪。

4.法治型失范

法治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最高层次,主要是指大学生网络话语触犯法律,其核心特征为违背现实法律制度和条例,是一种网络话语法治意识缺失的表现。

第一,网络犯罪。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以传播色情信息、传播不正当政治言论为主。作为性成熟期的当代大学生集体,对性总是充满好奇和幻想,网络的信息便捷性让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了解性知识,以至于起到反作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侵蚀了部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导致他们在网络言论中传播色情文字信息,并丝毫没有意识到违法。而政治语言更是如此,一些大学生以政治为主题传播一些危害国家形象的信息,例如网上流传着一些以国家政治领导人为原型的明显带有恶意的恶搞文字,甚至编篡有失偏颇的民谣,一旦这些信息大量恶意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网络失实。调查显示,对于“如何辨别网上信息的真假”,60.1%的大学生“根据发布网站、发布者的权威性来辨别”,57.3%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辨别”,28.2%的“和他人探讨后做出判断”,15.1%的“有辨别的意识,但不会辨别”。[2]因而,当代大学生相对缺乏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具有心智相对单纯易受群体信息影响的特点,当看到一些失实却又具有蛊惑性的网络信息时,大学生易于不经过查证而直接传播该类失实的网络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群体特征

“失范”一词源于社会学的“越轨”理论,“轨”泛指人类社会中所有与规则、规范相关的东西,既包括道德法律,也包括价值观念。[3]失范,简单来说,就是不守规矩,出现行为偏差。

在网络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体系,没有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缺少现实社会的法律条例规范,再加上网络身份的多重性、可匿性等,大学生在网络上“吐点槽”“喷喷脸”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殊不知时不时的“不守规矩”若不加以规制,就极为可能酿成大错。结合上述的四大类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和大学生网络现实表现,我们可以归纳出其中蕴含的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群体特征:

第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否定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只是违背了一定的话语规范和准则,但并不一定是坏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接受性的、建设性的,可以是一种超越传统规则的存在,是一种话语体系的创新。

第二,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主动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并不一定都是主动意识发动的,也有可能是在一种网络环境中,受到多元因素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所处的一种群居共生环境因素,受到他人话语辐射而被动产生一种话语实践。网络话语的影响力,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话语群体很难进行方向性地引导和区分,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易受到网络负面话语多角度高频次的辐射,而导致话语偏差。

第三,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违法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未必一定是违法犯罪。如果大学生网络话语中触犯到法律法规,有破坏性和危害性时,网络话语失范就等同于网络犯罪。也就是说网络犯罪一定是网络话语失范,网络话语失范并不一定是网络犯罪。网络话语失范比犯罪的内涵更为广泛,不仅包含了法治失范,还包含了其他的违反知识、文化或道德等话语实践行为。

第四,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个体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不一定是大学生个体的行为,有可能是一个学生集体的共同网络话语集合,如针对某件校园事件的大学生共同的网络集体诉求和声援,或是针对迎合某种网络文化所形成的网络话语体系等,都是一种网络话语失范的表现。尤其是一批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的存在,以集群力量对事实进行转移式放大或者加工式引导,强化某一方势力对事实的态度和判断,对网络信息的公正性和自由度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又鉴于大学生思想判析能力的不成熟,更容易被这样的一种群体环境所辐射并误导,引发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差。

三、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心理动因

1.对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身份的认知偏差

罗伯特.默顿(1938)曾提出著名的“社会失范理论”,即把偏差行为归结为失范,也就是对社会规则的破坏,因为这种社会规则让人体徒有雄心壮志却没有成功的机会。社会学家科恩(1955)在默顿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提出的“身份挫折理论”:认为社会在鼓励各阶层实现目标的同时,也是社会下层成员更难圆梦。结果他们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即用偏差行为的方式,获得身份和地位。[4]

大学生渴望社会地位,但由于学校运行模式极难满足大学生的身份需求,基于个人对现实的无奈而延伸出的一种“偏差文化”:希望拥有话语权和现实学生身份之间的差距,导致身份挫折,进而向网络社会寻求平衡,从而产生网络话语偏差。同时网络的开放性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大学生可以在网络社会随意的变换身份,消除了大学生害怕自己发表意见不同而可能遭到孤立的顾虑。

此外,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更深层次的内因还归结于这种身份落差,催生了大学生网络话语表现的一组低“权利”认知和高“权力”诉求的矛盾体。“话语权利”主要指网络民众在网络环境中具有的责任和义务,“话语权力”指的是网络民众在网络环境中所拥有的影响力。细分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中话语空间得到充分释放,在网络中的言论自由度增强,出现一种可以在网络社会中“胡言乱语”“信口开河”甚至“无中生有”“信口雌黄”的话语自由扭曲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在这样的意识偏差下,大学生的网络话语“权力”欲望凸显,网络话语“权利”意识弱化,也就进一步地在网络虚拟空间呈现一种话语“失范”的形态。

2.对网络话语“权利”的低认知

大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若真触犯了一些法律规章,侥幸就会变成不幸,冲动就会酿成悲剧。但是在网络社会,大学生的网络话语,无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或是法制规范,并没有明确的规则和界线。大学生往往认为在网络中“吐吐槽”并不违法违纪,大学生的网络“权利”意识被极大程度弱化。而事实上,中国互联网话语规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共有38份,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已有法律增补与网络话语实践有关的内容和条款和专门设立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两种(胡颖,2015)。这其中如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及之后出台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中已经对“网络实名准入”已经有了明确的阐释,如《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網络实施徘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些法律条例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网络违规行为做出了相应的惩罚对策,网络中明晰且日益增多的法律条目对应的是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淡薄,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失范。

3.对网络话语“权力”的高诉求

网络社会网民相互之间缺乏现实社会中的敬畏意识、等级界线,一句随意的网络话语可能成为别人争相追捧的对象,一次无心的网络评论也可能成为众人跟贴讨论的热门话题。当话语权不再只是掌握在少数当权者手中,当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也可能成为当前社会思潮中的弄潮儿,成为话语核心和意见领袖,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无法抗拒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可以收获在现实社会中缺少的认同度和成就感,因而热衷于对网络“权力”的追逐,渴望提高自身的被关注度。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曾提出:“越轨行为是经济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产生的一种副产品。”[5]现实和网络虚拟的身份差距所带来的话语权力的不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失调或错位,更加催生了网络话语失范的可能性,甚至产生了违背规范和叛逆性逆反的大学生网络话语现象。

四、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引导策略

1.支持正向大学生网络话语,丰富高校学生工作语言

创新性的正向网络话语,尽管与传统文化制式和语言规范不尽相同,但是这也是作为另外一种话语方式,充实和丰富现代话语体系。因此面对一个被网络环绕的大学生生活环境,高校学生工作者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会的多元异质特性,支持网络话语的多元、共生和个性,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正向的大学生网络话语,对正向的、符合大众认可的网络话语进行肯定和支持,将网络文化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相包容。同时,高校网络管理者应该尽快地适应、接受甚至紧跟大学生网络话语创新步伐,善于运用这些网络话语,将其充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实现高校学生工作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以便更好地贴近学生、走进学生,使网络话语为丰富和活跃校园各类文化和生活而服务,努力提升自身话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以一种合理的运用方式来充实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更利于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养成。

2.引导“高雅”大学生网络话语,净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出发点,加强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内涵引导,以智慧、趣味、创意为出发点,对网络社会文化、信息、规范等进行资源整合,推出一批大学生爱好的优秀网络文化品牌,倡导“高雅”网络话语,以一种健康正面的、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网络话语来有意识的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促生网络话语的健康革新,让网络低俗话语日渐淡出,让网络文明优美回归大学生成长环境。同时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培养一支负责任的“网络公共知识分子”队伍,邀请一批校园中有着丰富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的教授、学者作为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引导者,对大学生关心的网络话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观点,对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进行引导。

3.养成大学生网络话语规范,发挥丰富多元的网络能量

良好的习惯都是在逐步养成的,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话语规范,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和引导。因此,高校管理者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大学生网络话语信息掌握,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例如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团队创立的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指数(微信号: IndexMedia),该账号就作为一个关于新媒体媒介生态分析的量化产品,以大数据为参考和依托,为广大新媒体/自媒体用户提供大数据挖掘和服务的平台,也同时可以作为高校管理者网络话语规范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网络道德的发展阶段。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应该对大学生个体给予足够的尊重,使大学生在网络德育过程中养成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形成自律和他律的全方位道德价值理念,要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习得。

4.形成学生网络话语自治机制,开启网络文化启蒙运动

有规则才能有监督。高校应该形成自治的网络话语机制,引导大学生明确网路话语自由也是具有边界的权力形式,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行使也同样和现实社会言论一样是以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为底线的,否则将构成违法行为,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力量,构建高校网络管理队伍,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力量,激励大学生共同参与网络管理,由大学生担当校园网络管理的主力。提出高校“网络文明公约”,倡导“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形成公认的网络文化认知、共同的网络社会操守。开启一场网络文化启蒙运动,保证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基本原则和界线,让大学生形成网络话语使用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负责,不滥用网络话语权,不践踏网络身份。

五、结语

古言:“积土成山,三人成虎”。网络是把双刃剑,积极正面的言论可以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但是在整体网络语言缺乏监管,个人信息容易被隐藏的网络环境下,在肯定大学生网络文化贡献度的同时,观其项背我们发现网络文化的急剧发展同样伴随着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失范表达。当网络话语的情绪化表达出现极端化,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传播和放大效应将这种网络话语失范现象进行极大的扩张,从而造成一系列相对负面的影响,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通过此类现象的解读研究,引发高校学生管理者对此的重视和深思,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尼玛(藏语词汇).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E5%BO%BC%E7%8E%9B/9839762.

[2]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建设 培养高素质“数字公民”[EB/OL].[2015-04-03].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403/c40606-26793769.html.

[3]皮艺军.越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22.

[4]亚历克斯·梯尔.越轨:人为什么干“坏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8.

[5]罗伯特·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82.

[6]郭祺佳.大学生网络话语权发展趋势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23-126.

[责任编辑:张学玲]

作者:罗艺李久戈

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 篇2:

“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

摘 要:从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奖惩机制、形成网络素养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以及经费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一套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维度进行有机整合,创建“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培育机制

中图类分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网络已逐渐渗透到社会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模式、学习方式和思维形式,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95后”大学生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与问题;它是一个价值有涉的“大森林”,既有积极的“真善美”能量,也有负面的“假恶丑”现象。新形势下高校不断加强“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其目的就是提升其理解、运用网络的能力,增强其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和免疫力,这是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需要。[1]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以及一套有效的培育机制,这对提高“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构建诚信校园、创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启发意义。

一、构建“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2]

(一)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建立网络诚信档案,就是借助网络的手段,记录相关人员在网络世界的各种行为,检点其诚信与否,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或开放查询,以此倡导诚信的上网观,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网络诚信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必须全面并且具体,应当包括个人基本资料、承诺书、家庭背景、学业情况、信用记录以及网上言行记录,等等。

(二)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奖惩机制

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一种行为法则,它是指在一定网络环境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一种是非善恶判断标准。[3]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设计作为保障,那么网络道德观则会被忽略。社会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激励网络道德行为。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高校亟需构建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奖惩机制。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要构建并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奖惩机制,必须先建立一套具体的、可量化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体系中,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总成绩包括学习诚信、网络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以及工作诚信等五个方面评估的成绩总和。其中,可设定一个评价周期为一学年,各维度的分成绩为基础分、加分和减分三者之和,其基础分可设定为60分。在学生获得基础分数的前提下,对相应维度的守信行为予以加分,即给予一定的正分,反之即给予一定的负分,为减分。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完善全国大学生网络诚信数据库,把全体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档案得分及时记录在案,形成一个可以查询的完整系统,使其与学籍网进行连接,以方便各高校,甚至全社会进行查询,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衡量大学生的网络诚信度。

2.评优入党重要依据

为了使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产生实际效能,体现档案系统的有效性,在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库中记录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基础上,将学生档案的得分情况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入党考察的重要依据;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得分还可以作为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助学金的一项重要依据;在毕业季,学校还可以向用人单位进行人才推荐。此外,高校在校纪校规中加入网络诚信违规处罚条例,出台相应的具体处罚政策,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或者违规言行进行处罚,以起到“监督、教育、整改”的作用。

3.开展网络道德评议

在高校层面,有关部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与审核。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网络道德评议活动,对恪守职业道德的高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网上违法和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批评与处罚,把各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水平高低作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评估考核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

(三)形成网络素养教育督导评估机制

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督促检查,是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必要环节。要把工作成效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高校应当构建与完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增强高校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

1.领导体制

是否建立一套积极有效的领导体制,这对是否能顺利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十分关键。高校要构建一套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负责、部门分工协作以及督导小组检查的“校党委-分管领导-各部门”三级领导体系,由上至下、统一管理。

2.总体规划

在完整、高效的领导体制指导下,高校是否将网络素养教育各项规划分别纳入高校总体规划的相应部分,这是保证网络素养教育得以顺利、有效发展的一大保障。网络素养教育总体规划可以大致分为: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化研究、网络道德建设以及网络工作队伍等版块。

3.工作队伍

高校是否拥有一支熟悉网络、重视运用网络,具备不断提高运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可以牢牢掌握校园网络发展和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的工作队伍,这对网络素养教育而言显得十分关键。这支工作队伍可以分为:网络监督员队伍、网络评议员队伍和网络引导员队伍。

4.制度体系

高校是否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师生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制度体系,这是衡量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指标。

(四)经费保障机制

高校应保证足够的经费用于场所与设备投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建立与宣传文化管理部门、互联网行业主管和监管部门的联动机制等。相关部门组建的督导小组定期对以上几点评估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针对上述指标中未能落实的要责令落实,对于完成得好的加以表彰,形成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形成“四位一体”的“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

“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复杂工程,应在引导其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必须在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网络发展的规律基础之上,不断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学生自律为基、家庭配合为辅以及社会支持为助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4]

(一)学生维度

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素养教育的主体,其在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应当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1.注重社会责任

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网络素养的重要基石。只有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才能学会如何正确解读和运用网络信息。

2.树立正确观念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是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首要条件。只有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大学生才有可能正确使用网络,坚持网络诚信与道德。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网络人格、学会正确网络消费、进行健康网络活动。

3.增强自律意识

现代网络社会要求人们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和行为准则。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高网络鉴别能力,提升网络自控能力,增强安全上网意识以及增强道德法律意识。

4.实现素养内化

自我内化是各项素养形成的根本条件,大学生网络素养更是如此。大学生是网络素养教育的主体与关键,只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律,真正做到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才能使素养培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学校维度

学校是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对整个培育机制来说是个关键所在。我们应当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思政教育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效的网络素养教育。

1.加强思政教育

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背景和体制下,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必然途径。高校应结合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大学生理性分析、辩证解读网络信息的能力,确立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与道德观,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规范。在网络时代,高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讨论版块等,以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等方面素养的目的。

2.注重实践引导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不仅仅要在课堂中体现,还应当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构建一套多渠道、多形式的网络素养教育模式,必须做到突出学生主体、强调教育引导以及重视实践环节。

3.优化网络环境

校园网络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因此,各高校应创建网络安全体系、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完善网络硬件设施、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以及搭建和谐网络平台以优化校园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4.培养工作队伍

“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特别能战斗的网络思想教育队伍,是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5]因此,高校应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精通网络应用技术的高素质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进一步加深其思想认识、培养其网络意识、增强其工作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6]

(三)家庭维度

家庭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言语与行为等各方面。家长的关注和指导,是帮助孩子学会有效辨别信息、正确使用网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1.家长高度重视

家长应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孩子的网络素养教育,应当从自身做起,与孩子一起学习和了解网络,共同提升网络素养。

2.发挥引导作用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网络生活习惯和言行,引导孩子坚持遵纪守法、恪守网络道德,自我管理网络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网络习惯与言行。家长还应当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引导他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我发展,提升网络素养。

3.突出家庭优势

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朝夕相处,接触时间较多,便于沟通、引导与教育;父母对孩子的习性比较了解,便于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与引导;父母与孩子彼此互动较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促进其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4.把握家庭阵地

家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自由、放松的地方,代表着温暖和亲情,家长应充分利用家这个概念,把握好家庭这个教育阵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四)社会维度

网络素养教育是一个终生教育,具有长期性,其教育阵地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社会也是其重要的教学阵地。我们要利用舆论、法律以及技术等各种手段,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为主导,各部门协调合作,全方位共同参与的网络综合管理模式,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会网络环境。

1.注重舆论导向

积极、正面、健康的社会舆论导向有利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因此,社会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强调网络媒体自律、规范信息发布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制度,并且倡导社会网络文明。

2.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政府有必要在遵循网络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并完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相关网络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并精心培养一支高效的网络执法工作队伍,使网络管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不断净化社会网络环境。

3.加强网络监管

我国互联网普及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其对与之配套的监管机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监管机制并未得到及时完善,这导致各种黄色网站、不良舆论等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阻碍了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发展与提升。基于此,为加大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健全网络管理规章制度,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注册的验证与审核,加强对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倡导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行为,对反动言论和不良舆论要进行严格过滤与引导,避免极端思想肆意传播和扩散,从而维持正常的网络秩序,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6]。

4.建设教育网站

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心理特性和行为模式,使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网络行为等方面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因此,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因人制宜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教育网站,来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修敏.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6-108.

[2] 贾仕林,王志贤,张羽程,等.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 李浩波. 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科技经济市 场,2010(5):108-109.

[4] 黄发友. 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的构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7-33.

[5] 金炳华,等.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8(8):259-260.

[6] 姜华帅. 关于网络论坛引导大学生提高网络素养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151-153.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network literacy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cultivation mechanism

责任编辑 张栋梁

作者:王志贤 贾仕林

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及特征,助力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育良好的网络素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上海市649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经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有:网络是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获取信息的平台,是大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窗口,是大学生交友、通讯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购物、消费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存在辨别能力弱、自控能力差、自律意识不强、网络的外部环境监管不力、在网上对政治的关心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议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策略:坚持思想引领,塑造健康的网络价值观;坚持网络素养教育,增强网络防范能力;坚持疏堵结合,加强网络环境监管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把大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坚持创新性原则,力求工作的有效性;坚持“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特征

课题组于2017年10月9日至12日面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财经大学、同济大学等上海市高校发放问卷《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649份。其中:男生207人,占31.9%,女生442人,占68.1%;专科生12人,占1.85%,本科生504人,占77.66%,硕士研究生122人,占18.8%,博士研究生11人,占1.69%;所学专业是文史财经类233人,占35.9%,理工农医类332人,占51.16%,艺术体育类48人占7.4%,其他36人,占5.55%。

据问卷《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分析99.38%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均每天使用1~3小时上网的占51.46%,7小时以上的占5.39%,使用最多的网络聊天工具占61.17%,大学生把休暇时间大都用在了上网上。大学生网络素养特征是:

(一)网络是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获取信息的平台。

在《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您上网最常做的哪3件事”和“网络带给您的最大收获”中,61.02%的大学生是网上搜索资料,73.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方便学习,扩充知识,增强理解和提高兴趣。这说明大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互联网的运用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理解面,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和品位。

(二)网络是大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窗口。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关注微信公众号的10~20个”有39.91%的大学生,“通过订阅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有62.71%。95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善于模仿和率性,追求自由,展现自我,他们用娱乐缓解生活的空虚,同时希望这些举动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从中获得乐趣。

(三)网络是大学生交友、通讯的重要渠道。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问卷显示67.8%大學生是网上聊天交友。从刷新微信朋友圈的频次来看,每半天占37.29%,每小时占30.51%。可见,95后大学生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在社会问题认识上,他们喜欢以网络为媒介联结成不同的“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表情包、“兴趣群”等更受人们喜爱和追捧,为大学生个性表达、群体互动、多元生活提供了新阵地,使大学生网络行为呈现新特点和新趋势。然而除了获取信息外,还形成相对封闭的议论空间。

(四)网络是大学生购物、消费的主要途径。

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的盛行,大学生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的频率越来越高。据《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问卷了解到,40.99%的大学生足不出户网上购物,50.08%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购物“方便、便宜,基本上想要什么都可以买到”。95后大学生的消费随意性提高。此外,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网络借贷等新消费模式行为,给大学生带来了快捷、便利、节省时间等好处,但也出现个别大学生过度消费,信用卡严重透支,债务缠身的情况。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不足

(一)大学生辨别能力弱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信息量大,又有着时空无形性、身份隐藏性、主体多元性、交往互动性、行为自主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容易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况,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经验与个人生活的不足,分析辨别能力弱,对事物的分析理解领会缺乏长远的、现实的、科学的、理论的依据,光凭个人的喜好、兴趣冒然涉入,容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这是使用网络中的一个明显特点。

(二)大学生自控能力差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大学管理方式相对宽松,更倾向于大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增添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机不离手”成为一种最常见的景观。人被信息,被“朋友圈”等所掌控,被网络左右了生活的大部分时空。同时大学生也被动地接受信息,从而失去了主体意识,从“我要什么”到“我接受了什么”,主观愿望失控,因而,大学生不再是具有独立精神和理性精神的青年。再由于大学生在网络面前完全是显示出依赖性、懒惰性的特点,没有道德意识和心理素质。学习压力较重,出于一种逃避的心态,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美轮美奂的网络娱乐或游戏活动中去,成了网络的追随者,严重影响了健康的生活和成长的空间。

(三)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互联网是一个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的空间,隐蔽性较强。在虚拟的网络中,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严重,缺少对网络真伪,是非难以判断,自身又缺乏自律,跟风、猎奇、从众心理较重,造成人生价值迷惘。尤其是网络语言暴力,网络游戏,网络低俗文艺作品等等都对大学生构成严重的影响,导致价值混乱、意志力消失、价值判断模糊、社会道德感丧失,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失去了生活的理想和目标,值得引起重视。

(四)网络的外部环境监管不力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形形色色地信息、图片、视频等等都通过网络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五彩缤纷,杂乱无章。网络不理性的言论甚至网络谣言等等,对大学生来说,容易受“他者”的感染,从而表现出从众行为或情绪化选择,作出不恰当的评判。有些不良网站为了博取“眼球”,播放或登出一些不堪入目的视频和图片,以致大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受到伤害。因此网络的外部环境是及其重要的部分,加强监管力度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

(五)大学生在网上对政治的关心度不高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在《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关注”的占6.01%,“从不关注的”占9.09%,“偶尔关注”占48.38%。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的学习和提高并不显著,对价值核心观的内容了解甚少,对政治的关心程度令人担忧,对待人处事的教诲表现冷漠,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这是一个现实而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也值得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大学生的人生哲学到底是什么,如何展开。

三、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策略

(一)坚持思想引领,塑造健康的网络价值观。

把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多开设网络公开课程,扩大知识获取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从网络上学习更多的知识,致力课程思政和医教协同“二个”聚焦,实现思想引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大力弘扬开放、平等、协作、共享、共赢的网络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的交互式功能,实现与大学生的即时互动和交流引导,更好地发挥渗透、导向和教育作用。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倾听声音、交流思想、释疑解惑,与大学生实现良性、有效的沟通互动,打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力争使外在行为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学校还要利用丰富的课余活动构建新颖精彩的校园生活,社团活动、文艺晚会、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融入集体,享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的乐趣。

(二)坚持网络素养教育,增强网络防范能力。

网络既是大学生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渠道,又是大学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场所。作为受众之一,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网络素养,相对客观、完整地运用和传播网络上出现的新媒体,辨别是非,识别真伪,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的考验。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刻不容缓。作为大学就要为大学生搭建网络素养教育的平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认识网络上出现的社交群体、网络直播、“网红”、表情包、网络借贷陷阱、电信诈骗等等,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抵抗能力,有选择性的参与网络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出现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规、违法的行为。

(三)坚持疏堵结合,加强网络环境监管力度。

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制度:至少有领导部门、网站本身、网站管理者、大学生网民和信息源等,要构筑制度保障机制和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一、建立网络联机机制,对主流文化建设中出现重大网络负面事件给予积极健康、建设性的引导和处理,抓好校园网络舆论的监控权和主导权。二、通过过滤软件和防火墙安装建立制度,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地对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不健康内容进行净化,创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三、建立站长及网站管理员责任制,对站长和管理员形成定期培训和学习制度,加强对主流文化的认识和修养,培养其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内在动力。四、建立健康网络信息员制度,积极实时地对大学生网络动向进行观察和汇报,给相关部门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信息,打造一支靠得住,布得密,行得紧的“侦察兵”队伍。[3]总之,要从源头上加强网络监管,要“以法治网”,坚决摒弃和消除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传播,加密技术,实行网络实名制、微信群主责任制,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安全水平。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增强网络维权意识,规范网络传播的有效秩序,加强网络环境监管力度,做到疏堵结合。

(四)坚持以人为本,把大学生当作知心朋友。

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具有较强的观念多樣化、思想复杂化、背靠背的特点。而大学生是网络媒介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认知力和自控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成为“把关人”,以灌输与渗透相结合,一方面鼓励动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老师主动进入新媒体平台,与学生构建起积极互动的朋友圈,以朋辈的方式将正面宣传以平实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形成宣传梯队,让他们主动告别“社交沉默”,成为网络引导工作中积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主动融入各自所在的朋友圈和群组,并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4]。同时,主导网络话语权,主动贴近大学生的爱好,使用大学生爱用的语言,更好地接地气地传播,与大学生形成无缝对接。学校可结合相关重要时间节点,努力开发各种内容传播渠道,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学、网络微电影等赛事,鼓励大学生参与并推出一批有温度、有温情、有深度的大学生网络文学作品,并利用图片、微视频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得严肃的思想理念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真正把大学生当作知心朋友,真正把网络传播的教育落实到位。

(五)坚持创新性原则,力求工作的有效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APP(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简称APPlication)已经全方位地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对APP载体的利用和开发,以内容为王,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创设出思想独到、内容生动、案例鲜活,情感共鸣,有温度、接地气、高品质的文本和课程,更胜于“慕课”、“易班”等形式,注重个性化、对象化和差异化,引起大学生的深刻感知与领悟。将网络信息教育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构建有效的网络信息教育体系、政策体系,培养网络信息教育师资,打造网络信息教育的品牌,坚持创新性原则。总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同构建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合力,力求网络工作的有效性,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使大学生从中获得真正的教育引导的受益者。

(六)坚持“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

互联网的产生,建构了虚拟社会环境,实现了从开放性交流环境向闭环式交流环境的转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恰恰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在文化乱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价值多元中找到教育本体价值坐标,在社会转型期间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各领域“互联网+”的实施,是拓展了开放性、扁平化的社会结构,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将更加深入地延伸到虚拟社会中,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分析端,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提供支撑。通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精细化和个性化定制教育,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生动起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严肃的思想理念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被大学生愉快的接受,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使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策略和提升网络素养,不仅仅是几个方面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发展,网络的日益更新,教育引导的策略和网络素养教育,就要作不断的调整和建设,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站高一步,不断学习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更高更新的解决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网络的建设服务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课堂之外重要教育阵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陈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机制探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153

[3]包雷晶.青年思潮的数字化引领[J].思想理论教育,2016,(6):74-78.

[4]卢萧.叶磊.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时代特色与生成逻辑轨迹和特色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118

基金支持: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

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8年度思想教育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SZ1810)。

作者:代永富 王栀沁

上一篇:现代多媒体教学中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农村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