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强化

2024-06-10

工作强化(精选十篇)

工作强化 篇1

计量检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计量检定和计量测试。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 确定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计量测试是指测定各种物品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整个过程。无论是检定或者测试, 都是为了保证国家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 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重任, 结合计量检定的工作经历, 谈谈如何强化计量检测的工作。

1 目前计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1 技术检测队伍的稳定面临挑战。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扩大化,

一些检测人员为追求更多的物质、金钱而离开检测机构;一些检测人员技术素质太低, 不能满足计量检定人员的要求。因此,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廉洁高效的技术检测队伍已成为关键的问题。

1.2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质监部门内部职能没协调好的空子,

擅自破坏强检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造成人为的短斤欠两现象。

1.3 一些生产计量器具的企业管理方面出现漏洞,

泄漏产品设计的秘密, 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来破解生产厂家出厂设计的电脑程序, 改变原厂设计的各项技术参数。

1.4 一些见利忘义的不法经营商采取更换加油机芯片,

重新改写芯片程序的手段进行作弊, 坑害消费者。他们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可作弊的计量芯片, 或请不法分子破译原加油机计量芯片的密码, 实现人为随意调节脉冲当量, 或干脆更换加油机的主板及附带相应的操作系统, 想调多少就调多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断电复位技术来对付执法人员的检查, 也就是当执法人员来检查时立即断电后又马上复位供电, 加油机计量芯片又能复原为正常的脉冲当量读数。“油老鼠”们的非法行为,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造成了计量市场的混乱。

2 强化计量检测必须采取的对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使计量检测工作做得更好, 提出以下一些对策, 以供参考。

2.1 加强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面对竞争的压力和入世的机遇,

计量技术机构应努力做到:技术装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围绕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方向和质监事业的总体目标, 提升装备技术档次,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改造传统项目, 发展新项目, 提高装备利用效率, 坚持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努力建设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公共理化分析测试为基础, 共性基础性能试验 (包括环境、安全、可靠性、电磁兼容等一系列性能试验) 、产品质量检验为延伸的计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计量机构应努力营建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廉洁高效、诚信公正的计量检定管理和技术队伍, 使人才素质与竞争、创新相适应。所以必须创造一种环境, 在政策导向上, 文化观念上支持和促进人才的开发及合理配置。而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开发, 作为一种资源, 人才资源具有潜力, 最具有能动性, 其开发的价值也最大, 所以不能只将目光集中在少数高水平、高学历的人才身上, 而是应该加大投入, 使人才资源不断再生。这种再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大力鼓励职工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二是要给职工创造学习机会, 使职工整体素质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2.2 继承传统项目,

开发特色项目。按照“稳定发展传统业务, 划分归并同类业务, 优化发展需求业务”的思路, 防止和避免分散化、小型化弊端, 集中形成项目优势, 努力实现“人无我有, 人有我强”的特色项目, 形成规模优势, 增强综合实力。计量技术机构应找准计量检测、分析测试、质量检验的“切入点”, 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以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从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出, 必须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产结构实施动态调整, 实现对多种资源、多种信息的综合运营, 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资产保值和增值。资产经营最原始、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驱动力, 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产最大增值, 而利润最大化和资产最大增值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因此要“跳出围墙”求发展, 继承传统项目, 开发特色项目。

计量检测要体现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面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以科研为依托。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 在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步伐的同时, 大力开发新的检测项目, 引入自动测试仪表和计算机技术, 改变传统计量方式, 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如在线检测项目是发展方向, 要靠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方法, 改变过去对送检仪器单一参数的测量, 变为现场多参数、多功能的系统较准。

2.3 改进服务功能,

创新管理机制。改进计量技术服务功能是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的前提。改进服务功能, 一方面需要全员参与, 另一方面需要改善服务环境、服务设施, 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改进和提高计量检测技术服务功能的基础是建立和完善信息接收和反馈网络, 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计量技术机构应针对各部门职能的不同, 如市场开拓、检测分析、条件保障、质量控制、财务核算、人力资源开发等, 建立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管理组织体系, 使部门之间, 决策与管理层、操作层之间, 内部、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 从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预见性、真实性和综合性, 更好的支持管理活动, 支持决策和控制的进行, 改进服务功能。同时, 要树立“科学、公正、诚信服务”的理念。诚信服务最终体现在优质、规范、满意的服务上, 体现一个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 出具公正准确的检测数据, 实现诚信服务, 才能让计量技术机构直面入世后的全球竞争。

2.4 端正服务意识,

树立爱岗敬业的新形象。计量检测是依据国家赋予质量技术监督的权力, 按照国家《周期检定系统表》的规定, 操作上严格遵守计量检定规程。为保证国家量值传递的统一、准确和产品质量的可靠, 这就要求检测工作者要有爱岗敬业, 严以律己的主人翁精神, 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开展工作, 以局为家, 以诚待人, 提高服务质量。

2.5 协调执法,

加大监管力度。行政执法是国家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三大职能之一, 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为准绳, 各部门要互相协作, 互相配合, 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的职能, 定期监督检查与不定期执法检查交叉进行, 给不法分子严厉的打击, 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入世”后, 随着我国计量检测市场的对外开放, 技术机构可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联营多种形式, 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管理模式。技术检测机构将在完成法定任务外向市场求发展, 以开发求发展的力度, 大力开展委托检验、技术开发, 积极为重点工程和大型项目服务, 积极从事大型设备监理, 保险风险评估和理赔鉴定以及为中小型企业开展标准计量、质量方面的咨询服务, 积极开展质量认证、咨询和培训工作, 使计量技术检测领域不断市场化。

责任编辑:成玉玲

摘要:计量检测工作是一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民心工程, 为了确保市场健康有序,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计量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工作实践, 结合计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作探讨, 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以求能促进计量检测工作的开展。

工作强化 篇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组工作纪律松懈,管理上出现漏洞,有些职工、博士后和学生随意不上班,也不请假,工作成效不甚显著,已经严重影响我组的科研工作进展。为了加强工作纪律性、引起大家注意,提出如下建议(要求):

一、组里每位职工和博士后要首先起表率作用,最起码要遵守一周五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度(当然有许多职工常常加班加点,已经远远超过此基本要求,应予以表扬),具体要求李丹(山上)、牛培琳二位督导检查。

二、对职工和博士后,要遵守如下要求:

(一)病假、事假半天(4小时)以上都必须向秘书(李丹、牛培琳)或组长请假告知,由秘书登记。无人知晓去向,无故不按时上班者视为旷工。出差时向秘书、组长告知。

(二)请假二天以上的,需本人提前填写《请假单》,经组长审核同意后,交秘书留存备案登记。

(三)请假天数

1.事假:登记累计。原则上个人有事可以请假,但事后应该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和休假日加班等工作方式补回来请假所花的工作时间;每年累计超过一定天数的应考虑报人事处按劳动纪律要求酌情扣除工资。

2.病假:因病治疗需休养者,须有医院出具证明并经所卫生所同意。3.在遵守八小时工作制、按时上下班的原则下:如工作日遇堵车等迟到的,可相应延长下班时间;或可以周末自觉上班弥补,不计入请假天数。

4.无故旷工不请假者,除向组长检讨外,按旷工时间报人事处扣除工资。

(四)奖惩

1.对于按时出勤、表现良好者,在工资调整、职称晋升时优先予以考虑。

2.对于经常不请假、甚至无故旷工,除将按天数扣除其工资外,将影响个人年终绩效考核。情况严重者,博士后将劝其退站,职工将考虑是否能继续保留本岗位工作。

三、对学生:

1.上述要求也适用于学生。要求每个小组长督导日常纪律检查工作。2.每个学生和博士后(甚至一些年轻职工)必须在规定的组会上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取得的研究进展,即使没有取得研究进展,也要汇报做了什么工作(事情),以说明自己在这段时间实验室的工作。3.原则上不赞成利用较短的假期和周末外出长途旅游而占用前后工作时间,并带来安全等问题。

如何强化质量检定工作管理 篇3

1强制检定工作的目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关系到企业、事业单位相互间的经济核算和人民的生活、安全、健康。这些计量器具如果失准,不仅直接影响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而且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保证计量准确可靠,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免受计量不准确所造成的危害,对用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是完全必要的。

2强制检定工作现有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进一步明确指出;“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目前强制检定的实施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2.1计量标准的强制检定实施程序

(1)指定检定机构、明确检定关系

(2)申请检定

(3)安排检定计划{确定检定日期

(4)送交检定

(5)执行检定

(6)检定信息反馈

2.2工作计量器具的强检实施程序

由用户负责将所有在用的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基本档案,报当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同时向其指定的检定机构申请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定机构申请检定。

以下步骤与前述相同,即,安排检定计划、确定检定日期;送交检定;执行检定;检定信息反馈。按以上程序经首次检定的计量器具,即由检定机构纳入周期检定计划,从第二次检定开始,用户只要按照规定的周期按时送检即可,对因受体积、质量、安装方式等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送检的计量器具,由检定机构定期派员到现场检定,不必办理申请手续(新增补的除外)。对于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上使用的商贸计量器具,一般多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派出计量监督员进行热潮检查,通过检查,使用户认识到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属不合格计量器具,必须进行检定。计量部门也要派出计量检定员进行巡回检定,以方便用户。

3强检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的强检工作,由于建标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而且经过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使用计量标准器具的单位和使用人员,都能认识到标准器周期检定的意义,使标准器到期得到及时受检,确保了量值的溯源性。

对于工作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在这一领域使用的计量器具越来越多,医用计量器具如果失准,则会直接造成医疗诊断的误诊、治疗的超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影响生命的安全。因此,将大多数医用计量器具纳入强制检定的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有些医护人员计量观念淡薄,未意识到计量检定的必要性。甚至有些医院领导对强制检定持抵触情绪,给计量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麻烦。有的医疗卫生单位对计量器具的出厂检验合格和计量检定合格的具体概念不清,误认为新购设备只要有了出厂检验合格证就可不再进行计量检定或校验。事实上,厂家并不完全是对每一台件的计量器具都进行了出厂检验,出厂合格批次的产品中,也可能存在不合格的产品。

另一方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宣传力度和监督力度不够,技术监督部门所属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人员、仪器设备也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强制检定工作至今仍停留在较低水平状态上。

4做好强制检定工作的方法步骤

4.1完善强检管理网络

强制检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计量技术机构、强检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四位一体的强检管理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作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要立足于制定本地区应达到的量化强检目标,研究目标实施的具体措施,及时解决过程控制中的问题,提高自己在强检工作中的宏观控制能力。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都应主动把自身的计量工作置于《计量法》和国家计量工作总体目标之下。在制定部门计量工作规划时,要把本行业的强检管理目标化,层层考核,以强化下属单位的强检意识,使本行业的强检工作和全国同步。

如何强化木材检验工作 篇4

关键词:强化,木材检验,工作

木材检验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均比较强的专业。其主要内容包括木材标准, 原条造材及原条、原木、锯材检验等。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流通环节的全过程, 由这些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均与木材产品的产量、质量、产值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息息相关, 其是森工企业提高木材产品销售收入, 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环节。自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 森工企业木材产量逐年调减, 加之近些年企业又深受可采资源匮乏, 材质降低, 径级变小, 伐区作业点分散, 作业条件极端恶劣等诸多不利客观因素的影响, 直接导致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实现利润大幅减少。为此, 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林木资源,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 就必须切实强化木材生产流通领域各环节的管理工作, 尤其是木材检验工作。强化木材检验工作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山楞、中楞、装车场的木材检验工作

山楞、中楞装车场的木材检验工作主要包括原条量材、原条检尺及原条造材后的原木检尺等工作。木材检验员要认真依据国家、省颁发的木材检验标准及企业相关规定, 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首先对应造材的采伐原条进行合理量材, 做好明显标记, 以便锯手准确进行造材作业;对经机械或畜力直接运抵山楞、中楞或装车场进行流水作业的原条或原木, 木材检验人员要认真细致地予以检尺并记录好各种数据, 由此作为统计汇总林场、林班、小班采伐量及集材量的原始数据, 以便同伐区调查设计资料上的相关数据作比对, 同时这部分数据也是财务部门支付生产者劳动报酬的的原始依据。

2 强化贮木场木材检验工作

一般情况下, 林地上应伐的林木, 经采伐、打枝、集材、归楞、装车、运输等一系列生产工序最终运抵贮木场。通过卸车、造材、选材、归楞、装车等工序转化为商品材, 并最终进入销售环节。在此过程中, 为保证木材产品质量的提高, 贮木场木材检验人员必须依照国家木材标准的有关规定, 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应积极配合贮木场管理人员在严把选材关、归楞关、入库检验关、木材出场关, 监督保障关的基础上, 对原木进行逐根检尺、评定等级, 并在原木的一端打上号印, 登记入库记录, 分楞头、树种、材种、材长、根数、材积缴入国库, 做到缴库准、拨出准、库存准, 确保木材的商品化集约管理, 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3 强化林产工业厂家木材检验工作先进的科学技术

应用是加快推动林产工业厂家产品更新换代, 提升林产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延长森工企业产业链条, 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动力因素。木材加工企业要不断研发创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以品牌优势赢得林产工业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为此, 木材加工业应努力降低木材损失, 尽量减少因不必要的缺陷而出现的改锯现象, 避免木材资源浪费。这就客观上要求木材检验人员要严格把好检验关, 依照木材检验技术手册的有关规定, 认真细致地对木材产品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以提高企业经济利益。

4 强化原条量材设计工作

原条量材设计是原条造材前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一道重要工序, 是决定原木最终产品价值的关键程序。量材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同一根原条, 由于造材方案不同, 所获得的产品价值相差较大。在原条量材设计中, 应优先选择设计出口材、等内材, 以便有效利用有限林木资源, 提高木材出材率,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5 强化销售环节木材检验工作

木材销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是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项目。木材产品装车时, 对所装的木材产品应做到逐项检验、评等, 并按车填报检验野帐, 并把检验野账附在货物运单上, 以便用户单位按时验收和办理结算。在对木材产品外销检验核算方面要严谨准确, 认真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为企业领导层的正确决策提供合理依据, 并经常对木材产品商品化管理和木材产品保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这些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强化员工培训工作 篇5

自2月份以来,**分公司以“管理提升”为核心,在全员中组织开展“对标教育培训月”活动。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采取“三项措施”,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突出“用”字,细化培训内容。我分公司把培训内容的专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从工作需求、岗位需求及员工需求出发;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小车队工作实际,围绕运行效率、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企业文化、先进事迹等各方面;从驾驶员岗位职责到车辆归场检查及车辆维修、保养管 理;从生产运行流程规范与内控管理到班组标准化建设与HSE培训,从公司、油建公司发展史等宣讲,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培训计划,丰富了培训内容,调动了干部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突出“活”字,落实培训方式。根据小车队工作特殊性,顾全大局,统筹兼顾,考虑到驾驶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对其采取集中培训、分批轮训等培训模式;考虑到管理干部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避开重点工作繁忙时段,采取业余培训、个人培训等培训模式。在培训期间,注重实际,灵活制定学习计划和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妥善安排好培训与生产工作,积极营造学习氛围,确保全员培训工作得到落实。

强化责任意识 努力做好档案工作 篇6

一要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环境。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提振了档案工作,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档案是一切文化的“母资源”,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离不开档案事业的发展,我们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档案工作的落脚点始终放在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使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始终面向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始终贴近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中心,就是紧跟时代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贴近实际,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贴近群众,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利用档案信息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百姓服务,架起沟通政府与百姓的桥梁。

二要努力做好档案基础性工作

一是要抓好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的中心工作,是搞好咨询和服务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必须要开阔思路、拓宽渠道,不断加大档案收集、整理和开放的力度。要紧紧把握党委和政府要求、社会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这个重点,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认真征集档案、鉴定档案,积极开放档案,主动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真正建立起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二是要不断拓展档案工作领域。档案部门要在做好档案接收和保管利用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展档案工作发展空间,努力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指向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人民群众需求什么,档案服务就拓展到哪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延伸到哪里,档案工作的触角就伸向哪里。当前,要突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社区建档、民生档案、信用档案工作、重大活动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的档案工作,让农民吃上定心丸;要认真抓好民营企业建档和破产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积极启动档案寄存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要向社会广泛征集一切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不断丰富馆藏,使档案馆真正成为保存档案资料的基地和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

三是要切实抓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要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和省档案局颁发的《目标认定管理办法》,努力提高档案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要逐步建立起档案测评体系,促进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各级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按要求做到档案室库房、阅览和办公三公开,在功能设置上要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逐步完善,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要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档案部门一定要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以及配备设施。当前要重点抓好档案数字化建设,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工作的环境、服务手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档案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要以时代的视觉审视档案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档案工作,用创新的思路推动档案工作,努力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一是要紧密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档案部门人才、技术等优势,向社会提供档案技术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二是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档案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寻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三是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编纂一批具有时代价值的档案史料,办好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档案利用中心和各种档案服务。四是要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人民群众服务。

四要努力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档案事业的发展关键在领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努力为档案事业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摆上议事、进入工作程序,切实加强领导。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档案事业的发展纳入到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档案安全保管条件。各级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要经常深入到档案部门中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要创造条件,为档案工作者学习培训、交流锻炼提供机会,使他们不断得到充实提高,更好地成长进步。要做到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使档案工作的人才能真正留得住、用得好。

要注重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档案人员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快推进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主体问题。要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各级领导要把加快档案人才建设,当作档案事业建设的头等大事,切实摆上议事日程。二是加大培养的力度。积极抓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帮助他们掌握最前沿、最需要、最管用的知识和技能。要鼓励档案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选修或在职学习。也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参观见习、经验交流、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快经验和成果的转换。要着眼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舍得投入物力和财力,广泛地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成才活动,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档案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有敬业奉献精神,各级领导要从关心人入手,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强化种猪检疫防疫工作 篇7

发展养殖业不仅要注重猪的品种,还要注重种猪生产。 如果种猪一旦发生疾病,会给养猪业的整体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我们要对种猪疫病进行综合性防治,以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1抓好种猪防疫卫生

1.1由专门的人负责实施兽医防疫卫生管理工作,制定一系列科学防疫工作计划,做好防治工作。

1.2严格饲养管理。猪场只有一个出口,禁止非有关人员的进出,猪场门口且设有消毒池和更衣室,饲养人员进入到猪场内要几时更换已消毒的衣服和鞋子,工作中卸料、装猪的车辆是不可以进入到猪场里面。各种注射用具不可以混用, 严格控制其他人员的参观活动。

1.3坚持“自养”原则。从外地引进的猪种,只能是健康的猪只,起运前必须要经当地的有关检疫部门的检疫确认,再次经过兽医的检疫,最终确认是否为健康猪只,方可以进入猪舍;此外,在进入之前要进行驱虫,注射相关疫苗等防控工作。

1.4饲养管理方式要科学,正确,繁殖母猪要做到集中配种, 以便于产房和猪舍的消毒工作。

2保持适宜的气候环境

猪舍一定要建立在利于排水,冬暖夏凉的地方,夏季温度最好不要超过30℃,冬季不要低于12℃。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在65%~75%之间,因为低温高湿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消化疾病,关节炎等。通常要消除猪舍内有害的气体,除了要经常通风之外,还需要及时消除粪便,防止其在舍内分化。

3及时诊断和做好疫病监测

饲养管理员应该要每天观察猪运动,休息,若发现问题, 应及时进行处理,对病猪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做处理,病猪要采取隔离措施,必要时候进行灭杀。每年要根据疫病监测情况对猪群进行体检。

4制定免疫程序,定期最好预防

4.1商品猪产后应立即对猪瘟进行免疫,每只猪要分别注射疫苗,每头种猪注射2头份,待20d后,进行第2次免疫, 每头猪注射1头份;一个月后,注射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

4.2种母猪种母猪70d,每隔4~6月进行一次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初产母猪要配种前注射猪瘟疫苗,产母猪配种前注射猪瘟弱毒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灭活疫苗,产前4~6周,注射猪伪狂犬弱毒疫苗;乙型脑炎于每年3月(蚊虫出现前1个月),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1个月免疫2次。

4.3种公猪种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每隔4~6个月,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

5药物防治

(1) 种猪要每月要用土霉素搅拌饮用以防治气喘病和猪肺疫,同时具有一定的生长作用。(2) 种母猪配种前,要进行驱虫工作,每年2次;(3) 仔猪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促进仔猪的生长存活。防止出现拉稀现象。(4) 仔猪在出生注射药物,防止出现缺西,拉稀情况;(5) 猪场内无论母猪或者是仔猪,要定期使用中药喂养,具有防病效果。

6消毒

(1) 猪场必须要建立起消毒设施,消毒池内要经常放置具有消毒功能的消毒液和消毒片,作为消毒用品,每周要进行更换一次,保持消毒池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性。(2) 饲养人员进入到猪场前必须要洗手,最好用消毒液来洗手。进入猪场,必须要穿戴已经消毒过的衣服和鞋子,参观活动前,需要对全场进行洒水消毒。此外,猪舍内外,猪场道路要定期的做好消毒,进行消毒工作前彻底的洗净,冲洗,各种用具,每天要刷洗,消毒。猪舍垫料要定期的更换,最好在太阳光下暴晒一下。最后,种母猪分泌前要对乳头进行消毒,从外引进的猪要全面的检疫方可进入猪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要积极的最好牲畜的粪便处理工作。

7杀虫,灭菌

经常要对垃圾,杂物,以及乱草进行清理,努力弄好周围的环境卫生状况,不要让害虫生长,同时要及时的清除饲料, 将饲料保存在害虫不能接触到的地方,并用相关的药品进行毒杀。

8重大疾病应急处理

切实强化学校体育工作 篇8

《决定》抓住学校体育的关键, 明确了学校体育的重点是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决定》提出的要求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强化体育课, 就要切实保证大中小学的体育课时, 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 丰富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强化课外锻炼, 就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课外体育锻炼, 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必须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目标, 一切工作都以实现这个目标展开。否则, 学校体育就不会得到真正强化, 还会走偏方向。

目前,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 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是全面发展的关键短板, 主要制约因素是学生课外锻炼的内在动力不足, 学校体育的外在激励不强, 学生体育科学知识欠缺, 学校体育办学条件落后。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状况距离党中央“强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差距既有工作上的差距, 也有条件保证上的差距。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努力实现学校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三位一体”目标, 要狠抓中央7号文件和国办发53号文件的全面落实, 以实施“中国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为抓手, 引导各地普遍制定和实施学校体育行动计划,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目标管理, 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地位。把学校体育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规划之中, 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纳入各项教育评价。将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教育公用经费, 并逐步加大投入比例, 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集中连片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项目中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在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中, 将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重要指标, 将体育课纳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推进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鼓励教育部自主招生的直属高校在招生中增加体测, 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研究制订《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及配套实施办法, 每年组织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启动学生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研究, 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同步进行建设青少年校园阳光体育和体质健康监管平台。

二、加强过程管理,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是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项目”。制订体育课“基础锻炼与运动项目”实施办法, 组建体育教学改革和运动项目教学联盟, 大力推广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育总局共同打造青少年校园足球升级版。制订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国家标准。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实行质量监测和动态调整。加强普通高校体育学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省 (区、市) 为单位, 重点培养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体育名师。加强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 征集推介优秀体育课教学资源和案例。二是实施“学生素质拓展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在整合少年宫、体育场馆、博物馆等现有社会资源和专业人员的基础上, 中小学每天下午文化课结束后, 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科技和艺术等专项活动, 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是实施“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制订体育教师从业运动技能标准。实施兼职体育教师专项培训制度, 用3年时间提高20多万名兼职教师教学和运动技能, 普遍提高专业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授不同运动项目的能力。四是实施“学校体育科技支撑项目”。设立学校体育人文社科基地, 加强体育教学和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积极申请“科技支撑”计划, 研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学生体育技能评价等级标准、青少年身心健康素养标准和运动技能分学段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一是建议中央设立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中国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二是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 督促各地按照有关学校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因地制宜地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三是统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建设, 新建全民健身工程设施要尽可能建在学校周边, 优先保证学校体育和学生锻炼使用。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四是实施“学校体育教师补充项目”。督促各地制定体育教师配备的规定, 制订规划,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大体育教师补充力度, 力争到2020年全国中小学配齐体育教师。积极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五是加强校园体育活动安全管理, 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实施由政府购买学生意外伤害险的办法, 探索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处理管理办法。

四、形成各部门合力,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一是完善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共同推进学校体育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二是建议把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 在技术、人才、场地和体育组织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强化学校体育督导, 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奖惩机制。严格执行《教育督导条例》,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挂牌督办”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 实行“一票否决”。对学校体育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四是建立宣传体育工作经验的长效机制, 配合各地实施学校体育行动计划, 及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的省、市、县, 以及大中小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报道, 总结推广经验;遴选设立一批国家学校体育改革试验区;结合学校体育工作评估, 评选建设一批国家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建立国家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库, 开放共享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加强引导社会重视学校体育, 营造支持学校体育和学生锻炼的良好氛围。

强化自身素质 提高工作能力 篇9

1 责任与素质

护士工作是一项精细的艺术, 充满挑战, 护理人员面对饱受伤病折磨、痛苦呻吟的病人责任重大。每日这些平凡琐碎的工作是病人赖以战胜疾病、赖以支持生命力的源泉。绝大多数护士承担着高、精、难的护理任务, 同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 又必须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只有多读书、读好书, 拥有丰富的知识, 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自身价值, 提高自身修养, 做好各项工作。

护士的自身思想情操、文化修养同时反映出一个医院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及社会风尚的道德水准。护士要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2 气质优势

不同气质的人表现出言语、行为、情趣、志向有所差异 (见表1) 。气质作为人性或人格因素是贯彻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中最稳定的一种特征。气质又是以高级神经活动为基础, 在一定的生活条件和教育作用下, 要使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发扬其优点, 克服其不足, 扬长避短, 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气质是组成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之一。它标志着人在进行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速度、强度、变换性等动态方面的特点的综合。不同气质的人各有利弊, 要学会互相渗透,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素质, 与时俱进。

3 小结

强化基础4项工作不可缺 篇10

俗话说“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同理, 安全基础不牢, 企业发展的脚步便会束缚不前, 甚至会倒退乃至消亡。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安全基础工作, 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

第一是抓好、做实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人, 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 企业要抓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以帮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 杜绝不安全行为发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 除了最基本的安全教育外, 企业还应该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专项培训, 比如密闭空间培训、梯子使用安全培训、工具使用安全培训、人体工程学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等。安全培训工作要做细, 不能走形式, 要经常性组织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 才能真正让员工接受安全知识。只有员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了, 人为的安全事故才能得到有效避免, 因此安全培训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基础工作。

第二是发展安全科技, 保证安全投入。

先进的安全装备 (技术) 能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进步, 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效益。因此, 企业的决策者不能因循守旧, 要舍得为安全投资, 购买先进的安全装备, 改造工艺落后、不安全的设备, 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

企业管理要顺畅, 必须要有制度来保障。因此, 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又一项基础工作。制度可以明确各类人员的责任, 规程可以指导员工进行安全操作。

第四是抓好班组安全建设。

班组是企业中基本作业单位, 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班组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发展, 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积极调动班组成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实现班组安全自我管理, 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措施, 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上一篇:移植大张自体皮下一篇:经济金融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