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2024-06-19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精选九篇)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1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诗词的翻译上, 学生在逐字逐句的解释中, 根本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词所特有的意境美。而且迫于中考升学的压力, 学生只是背诵一些考试范围内的名言名句,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缺少独立感知古诗词意境的能力。学习古诗词, 不体味意境, 就好比囫囵吞枣, 不知其味, 难以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魅力。要让学生学会领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从诵读入手, 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意象, 抓住“诗眼”展开联想, 感受古诗词意境。

一、结合创作背景, 把握感情基调

中国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由于相隔时间的久远, 学生理解创作背景有难度,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充足的背景资料, 尤其是音像资料, 这些生动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跨越时空还原历史, 体会古人创作时的心境。这样既为教学做了知识铺垫, 又能使学生更好的走近作者、理解作者, 进而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为品味诗词意境做好准备前期。

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 结合陶渊明数次出仕却又因不满于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污浊而退隐的经历后, 就更能领悟到诗人对官场的鄙弃,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感受到诗人的高洁品格, 因而更能领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所营造出来的怡然自得的优美意境。“诗圣”杜甫的大部分诗歌作品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造成的疾苦, 因此教学这部分诗歌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教师可播放有关“安史之乱”的音像资料, 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 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 “安史之乱”造成尸横遍野、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这样, 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 能够理解诗人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凄苦、悲愤及忧国忧民之情。再如李清照的词《武陵春》, 写于国破家亡、丈夫离世之际, 词人孤寂一人, 随只顾逃跑的南宋朝廷奔波避难, 掌握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词愁苦悲切的感情基调。

二、诵背诗词, 描绘画面, 领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含蓄、凝练、隽永, 言有尽而意无穷, 充满独特的节律美和音韵美, 诵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都是通过诗词的语言来表达的, 而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开端和基础, 朗诵有助于学生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通过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品味诗歌创造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诵, 推敲诗词的语言, 想作者所想, 抒作者情怀, 在课堂上为学生渲染浓厚的诗歌意境。这样, 学生能更深刻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并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朗诵技巧的指导, 注意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在音调、节奏上给予学生点拨。在朗读时还要注意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如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 奔放豪迈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 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 或激越高亢, 或轻慢舒缓的朗读, 会使学生对诗词内涵和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再者背诵也是读的一种形式, 熟读至能背诵, 有助于学生在脑海描绘诗词呈现的画面。

诵读应贯穿古诗词教学的始终,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 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 加深理解和感悟, 品味意境, 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抓住意象, 融情入景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 它通过形象表达, 是要体悟的、抽象的一种氛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意象, 意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实在的, 如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明月”、“梅花”、“流水”、“归雁”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自然事物, 作者赋予这些意象以象征意义, 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象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 在古诗教学中, 我们尽量让学生多把握常见意象的内涵, 帮助学生领会诗歌的主旨, 进入古诗的意境, 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鉴赏古诗词时, 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体味, 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词的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创作的常用方法。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 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例如, 杜甫《登高》诗中, 前四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 描画开阔而悲凉的秋天景色, 看似写景但情藏景中, 实际上句句都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情绪, 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 形成了诗歌悲凉壮阔的意境。

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来的, 所以在品诗的意境时, 要抓住诗中的意象, 理解意象中蕴含的情感, 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进而品味意境美。

四、“诗眼”悟读, 拓展意境

“诗眼”是领会意境的窗口, 能使全诗的意境豁然开朗, 要欣赏品味古诗, 必须抓住“诗眼”。在教学中准确地捕捉住“诗眼”, 能帮助学生把握诗意, 弄清诗词含意, 又能对诗词的精华部分反复推敲、琢磨, 拓宽诗歌的意境, 而且能够把古诗词品得更全面, 悟得更透彻,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进而对诗歌的景外之情、言外之意有更深刻的领悟。

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 不是要让学生理解一首古诗词, 领略一首古诗词的意境, 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意境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诵读、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品味古诗词意境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意识,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摘要: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 不是要让学生理解一首古诗词, 领略一首古诗词的意境, 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意境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诵读、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品味古诗词意境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意识,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意境,诵读,联想,情景交融,诗眼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1-5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古诗教学借助媒体感悟美的意境 篇2

邵阳市双清区东塔中心校 艾晶辉 张丽君

摘 要

古诗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但其又以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悠远瑰丽的特点给教学互动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如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感受古诗美的意境的兴趣,促使诗画合一,优化教学情境学生欣赏美,有效调动情绪,提高效率让学生体验美,则古诗教学就会达到美仑美奂、真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

营造 意境 氛围 感受 优化 欣赏 激情 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祖国传统文化挖之不尽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丰富的形式——音乐、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为古诗教学创设了意境,充分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古诗教学充满了灵秀之美,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进行一次美育。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感悟诗歌的美呢?

一、营造氛围,激起兴趣感受美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

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古诗是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学生对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是好奇的,向往的。因此,我抓住学生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在一开始教学杜牧的《山行》时,就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意境:和学生一起乘坐时间飞船,穿过时空隧道到久远的唐代旅游。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了杜牧诗的明快、豪放的风格,陶醉于清新明快的意境中,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二、诗画合一,优化教学欣赏美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而多媒体课件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1、配乐作画,初识意境美。杜甫《绝句》描写的景物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情意于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在教学这首诗开始,我选用了古筝乐曲为背景,在屏幕上按诗句依次展现“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西岭雪”、“东吴船”等景致。随后再营造学生体味古诗大意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看着这色彩明丽的图画,听着配乐录音范读,抽象的文字变为画面的再现,动听悦耳的乐曲加上雅致的画面使诗面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神经。学生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氛围中学习,自然兴趣高涨,对诗中悠远、开阔的意境美有了粗浅的认识。

2、动态演示,享受意境美。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去享受古诗的意境美呢?

①利用图片,体会美感

如教学《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绿丝绦”的相似之处,可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千万条柔韧的柳枝轻轻飘动着,渐渐幻化成碧绿的丝带,飞舞的绿丝带又渐渐还原成碧绿的柳枝……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②巧用图画,体会诗情

课文有一张插图,在教学时,我利用电脑对这张插图进行了分解,做成了Flash动画。先将黄莺、鲜花和蝴蝶擦去,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什么,根据诗意想想我画得对吗?少画了什么?学生读读诗,看看画,想想意,很快就知道少画了黄莺、蝴蝶和鲜花。当鼠标点击“黄莺”应该出现的地方时,可爱的黄莺唱起了动听的歌;当鼠标点击“蝴蝶”该出现的地方时,五彩的蝴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当鼠标

点击“鲜花”该出现的地方时,篱笆上开出一些鲜艳的花朵。学生立刻叫道:“花还不够多!”于是,再次点击鼠标,小路上立刻开满了鲜花。同时,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使它出现在相应的图画旁,真正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在如此生动的图画面前,理解诗意,体会情感,享受美感怎能不水到渠成呢?这绚丽多彩、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三、以情激情,提高效率体验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以生动的的形象、深邃的意境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引导他们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我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位因过度操劳而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独坐在昏暗的油灯下,跳动的火焰映照出妈妈专注的神情,手中的衣物,缝了又缝,一直到天亮,密密的针脚泻淌出深深的母爱,眼中的红丝与日出时的第一缕曙光融汇在一起。”这样,从艺术画面入手,帮助学生体现了作者苦心营造的意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3

关键词意境;创作;评论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意境的诠释就有很多。归结起来,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作家的主观意志或情意;境指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意与境的结合,就是作家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结合,也可以说是情与景的结合。好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作家的主观情志与客观事物浑然一体,不着痕迹。这种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

文学创作中,好的意境简言之,就是意要真,境要自然,意与境的结合要达到妙合无垠,以形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必然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先说“景中情”。古往今来,优秀的诗作,总是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出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时,但是诗中并无一句直接抒写离别情。前两句是写送别的地点、时令及朋友要到的地方。后两句也是写景。然而,这景中融进了诗人的离别情。孤舟已经消失在天际,诗人还遥望着滔滔江水,好像心也随着孤帆和江水逝去,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惆怅心情跃然纸上。

再看“情中景”。王夫之认为“情中景尤难曲写”,难就难在“情”是极为复杂丰富的、内在的、抽象的东西。要把它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则要把它们化为外在的、具体可感的东西。那么,古人是如何突破这难点的呢?王夫之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盖用景写意,景显意微,作者之极至也”。意思是,用写景的方法来状写内心世界,通过所描绘出来的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把细微的主观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若说“景中情”是“以实为虚”,把“实”的景物化为“虚”的情思,那么“情中景”则正好相反,是“化虚为实”,把“虚”的情感变为“实”的景致。不过,这里的景已经是包含了人生图景的“景”。

我们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除第一句点题外,其余七句都是“用景写意”,通过“涕泪”、“却看妻子”、“漫卷诗书”等表情动作的描绘,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了诗人闻喜讯之后,从惊喜到欣喜以至狂喜的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接着,又通过想象,描绘出未来白天纵酒高歌与明媚春光做伴,踏上归途,一路畅通无阻,一日千里等一系列鲜明活跃的画面,来表现诗人极度兴奋、愉快,归心似箭的心情。真是达到了“景显”而“意微”。这首诗句句都可称得上是写“情中景”的上品。

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妙者则情中景,景中情。”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必须是“以境表意、以形传神”

我国传统的诗论、画论,都不重表面的形式,而重内在的神似。意与境的结合,必须是以境表意,以形传神。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无以加矣!”在《竹里馆》一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独坐弾琴者,诗人并未具体描写他的外貌,但读者却清楚地看到了他那种怡然自得的神态。同样地,在《江雪》中,诗人虽然并未具体描写渔翁的外貌,但读者却清楚地看到他不畏艰险、战风斗雪的精神,以至激起共鸣。这就是入神、传神。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也一定会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唐人司空图论诗,提出“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创造,必须写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要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宋人梅尧臣则提出,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都是说诗要有“含蓄”之美,但又绝不仅限于“含蓄”,而是要求运用赋、比、兴,象征、联想以及虚实相生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一种情、理、物浑然一体的,能引发读者无穷想象的艺术境界,也即“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深刻地诗抒发了人们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本是难以状写的,但诗人巧妙地把它同“明月”联系起来。这名月普照着九州,即照着异乡做客的游子,也照着家乡的亲人。异乡的游子看见了明月,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也可能正看着明月,想着异乡的游子。明月就在眼前,思乡之情就在月光之中,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但思念什么,故乡情景如可,诗人都没有说。这样,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身世、经历和处境,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联想,激起种种不同的共鸣,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之,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追求的极高美学境界,意境的创造,也是一切诗歌所刻意追求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景和物的一致,而创造出的情景交融、意境渗透、形象鲜明的艺术图画。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诗文多为唐宋名家诗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或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都是情景交融的上乘之作。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抓住了诗歌的意境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古诗,就是抓住了古诗教学的核心,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山水画重在意境 篇4

中国绘画最关注的是传神, “神”可以说是人的本体特征的反映, 不论绘画形式如何发展, 成功的画家, 都以传神取胜。因此不但要把事物的形神传给观众, 更重要的是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传给观众。对物象进行多方位的观察, 然后在脑海里综合所看到的事物, 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所描绘的对象之中, 成为一种客观物化的情感, 即寓情于景, 托物抒情, 才能创造出感人至深的意境。这也是中国绘画所要追求的最高目的。艺术的高下重在意境, 能做到情景交融而自然天成者, 意境自然显出。例如古时画家, 以“深山藏古寺”这句诗意作画时, 画面上只表现深山, 河水以及一个挑水桶的和尚, 并没有画出古寺的存在, 使整个画面更加有趣味, 富有诗意。由此可见, 表现意境正是山水画的精髓所在。

所以山水画的意境是离不开诗意的。古代有些画家本身就是诗人, 苏东坡评王维时说:“味摩洁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洁之画, 画中有诗”。正是表达了这层含义。以至发展到画家直接在画中题诗, 以求达到诗情画意有“韵外之致”。现代画家当然不一定要在画上题诗, 但在山水画的意境中却不能没有诗意美。唐志契在论山水时, 曾提出一个“藏”字:“画叠嶂层崖, 其路径, 林落, 寺院能分得隐现明白, 不但远近之意了然且趣味无尽矣, 更能藏出多于露出, 而趣味愈无尽矣。该一层之上更上一层, 层层之中, 复藏一层, 善藏着未始不藏。藏的妙时, 便使观者虽迟尺之隔, 往往辛苦一世, 未必梦见”。这就充分体现了山水画中意境表现的难度, 因此没有独特的山水画语言也就不能创造出感人的意境。

传统山水画中的文化哲学内涵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品质特征, 而现代的山水画中的文化哲学内涵又形成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品质特征, 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现代人的观察方式与古人并不一样, 想的也不会完全一样, 那么画的表现手段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现代一部分山水画家已从古典形态的山水画转换到现代形态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一套山水语言符号, 他们用现代的手法同样能表现出画的意境。由于中西文化的深层交融, 人们的欣赏方式不断改变, 现代画家在改造古人的山水画图式和玩赏式的笔墨程式的同时, 更加注重色彩、点、线等, 山水画如果表现出有藏有露, 便能让人浮想联翩, 即显得不庸俗, 又能表现其诗意美的精华所在。即美在表现, 美在抒情, 美在写意。纵观古今山水画杰作, 无不溢出浓厚的诗意美, 也正是这种诗意美深化了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即人, 泼山写水实则是反映人的精神、品格及学问修养。有一流的人品、学问, 才有一流的作品, 才有望达到山水画中的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想要表达山水画意境美的前提基础。因此, 要表达山水画的意境,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需要我们通过学习, 体验大自然, 提高人品等全面修养, 开拓胸襟, 方能超然物外, 融万趣于神思, 畅神于天地之外。可以说学问修养的高低决定山水画意境的高低, 决定着艺术的高下。现代山水画的创作手段越来越高明, 形式越来越丰富自由, 笔墨、色彩、综合材料的交互运用大大加强了画面的表现性, 寻求新的天人合一, 这种转换也必将创作出新的山水画意境。

总之, 当今的山水画家在研究山水画的内涵及意境时, 其目的应在于了解山水画艺术精神形成的基础, 了解山水画艺术的本质特征, 其实质不应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割裂, 而是以求发展和继承中国山水画艺术。并通过高度的意匠手段和表现媒介来完成, 使意境的创造达到完美与统一, 从而创造出富有新鲜艺术魅力的新时代意境美。

摘要: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画对美的追求再体现。中国绘画自古以来就注重表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 追求自然的情趣美。山水画中的高山大川、小桥流水、阁楼翠竹等景象都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 带给我们充满独特意境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因此画家都尽量追求自然精神的绘画形式, 把意境的表现融入到绘画当中, 使之更加富有诗意。

关键词:山水画,意境,诗意,精神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年版。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古诗词意境教学方法探讨 篇5

一.激情诵读, 体味意境

诵读与体味是学习古典诗歌的最为重要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持有激情, 细心而专注, 那么就会读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有助于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所以, 教师要做好诵读指导和引导, 让学生能够利用好晨读时间。当然, 在诗词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要分出宝贵时间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 通过诵读诗词, 引领学生们走进诗词, 品位诗词的意境美。

1.1加强指导, 读出感受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 努力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 保证声音的洪亮, 能促发学生的体悟与积淀。同时, 也要多为学生创造诵读和展示的机会, 传授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活动。如在课堂教学《登高》一诗的过程中, 我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进行默读,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 注意字形。之后, 我让学生进行大声的自由诵读, 然后再找学生进行试读, 教师播放准备好的音频伴奏, 最后让学生们进行齐读。虽然大家声音洪亮, 但情感把握不准确。我再次利用录音机配乐进行范读。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脸色凝重起来, 读完后还有的同学不住叹气, 也有的同学说杜甫的遭遇真是悲惨, 让人痛心, 同时他的爱国情怀却那么的崇高, 胸襟那么博大等等。所以说,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诵读训练, 加强指导, 这样学生就能读出情感和体会。

1.2注重节奏, 读出情感

在我国古代, 诗词主要都是用来吟唱的, 这样就需要注意节奏韵律。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读准节奏, 读出韵律美, 进而能够体悟诗人感情。诗词节奏快慢主要是依据诗人表达情感的强弱来进行划分。一般来说, 表现喜悦、高昂或愤怒、惊惧等情绪时, 节奏应该较快;表现思念、苦闷等情绪时, 节奏较慢;叙述、描写等, 朗读节奏应是中速。如在学习《琵琶行》时, 我和同学们一起将第二诗段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进行节奏划分和朗读, 以此把握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那种迫切心情, 同时也能体会到琵琶女的犹疑和顾虑。再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其中“难”和“残”应重读, 这样才能很好的体现诗人沉重的离别之情, 和对人生命运无常的叹惋。

此外, 在诵读的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 用音乐进行烘托。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让学生边读边联想诗词的情境, 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二.寄情于景, 感悟意境

古典诗词作品中意境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2.1情景映衬。如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后三句写亡国前生活的热闹与繁华, 呈现了李煜作为唐后主最惬意的生活景象。景象浓丽, 情感浓烈。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掌握用乐景抒哀情的抒情方式。

2.2触景生情。如白朴的《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在这里诗人见到明快的景色, 触发了作者喜悦的情怀。

此外, 学生也应该掌握寄情于景等手法, 这样掌握了诗词鉴赏的一些技巧, 也能引领学生感悟意境, 体悟诗人情怀。

三.联想想象, 融入诗境

3.1联想诗人, 知人论世

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 我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他数次出仕, 又不愿堕入污浊的官场, 又数次归隐田园。学生们就能体悟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的期盼, 很容易体会“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所营造的意境。

3.2联想意象, 同类比较

在教学中, 教师也要为学生补充介绍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及其蕴含的独特情感。如“月”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是闲适、清幽雅致的象征。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 又是乡愁、苦闷的象征。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们能够注重作品意象, 并联系生活体验, 发挥主观想象, 进而理解诗词意境。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意境优化 篇6

一、创设情境, 渲染意境

古诗短小精炼、音韵和谐, 诗中蕴含着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的因素。如果只是逐字逐句翻译、背诵, 那样的学习是枯燥的, 肤浅的。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古诗中的思想、精神、情感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 让学生从直观的形象把握入手,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调动起强烈的情绪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的客体很容易地投入到学习的主体所描绘的场境中去。情境的创设, 需根据不同的诗而定, 与历史有关的可以从介绍背景入手;写景抒情类的可以边放音乐, 边让学生闭上眼睛放飞想象的翅膀进入情境。或出示图画或让学生画一画, 教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形体动作进行渲染描述, 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如教《竹里馆》这首诗时, 教者先出示画面:老者、竹林、琴桌, 让生说图意, 然后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扬琴曲, 和着曲子叙述:皎洁的月光照耀在幽深的竹林里, 隐者独自坐在静静的竹林里, 面前的琴桌上放着一台古琴, 他时而弹奏一曲, 时而撮口发出一声长啸, 这琴音、哨声告诉我们他在宣泄什么呢?诗中展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画境呢?然后揭示诗题, 学习古诗。“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诗人描绘的情境中去, 为感悟诗境创设了情境, 渲染了意境。

二、朗读想象, 领悟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确实是开启古诗教学的一把钥匙。因为古诗平仄有律, 对仗工整, 读起来抑扬顿挫, 具有较强的节奏美, 最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学时应让学生读通、读懂、读透, 使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驱遣自己的想象力, 将无声的语句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迅速地进入古诗的意境。如《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句诗写的是夜泊的时间和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三个主谓语式的景象罗列在一起, 期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即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在这明月西沉, 到处是晶莹的霜花, 寒气袭人的夜景下, 配上“乌啼”, 为静谧的环境增添怎样的气氛呢?让学生闭目想象, 假如你处在当时的境地, 会有什么感觉?这样, 学生就很容易地领悟诗人的羁旅之愁, 朗读就自然进入诗的意境。

三、练习改写, 表现意境

在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练习改写, 既可深入浅出地深化主题, 表现了诗的意境, 又能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了写作能力, 真是一举多得。

如学习《江上渔者》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作业练习:鲈鱼以它鲜美的味道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但捕鱼人“出没风波里”的艰辛却让人惊心动魄。你能发挥你的想象, 描写一段捕鱼人驾着一叶扁舟在风浪中搏击的场景吗?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 再进行练笔, 学生的激情高, 大多数学生不但写出了诗的意境, 还加上许多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场面描写, 使练笔写得有声有色。

其中一个学生写到:哎, 人们啦, 你们只知道鲈鱼肉的鲜美、细嫩。看看那些江上的打鱼人吧, 他们正驾着小船在暴风巨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呢!瞧, 小山似的巨浪像狮子一样咆哮着冲向小船, 一只只小船像一片片树叶, 在波峰浪谷之间摇晃, 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可为了生存, 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呀!最后发出由衷的感叹:渔夫们的生活真艰辛啊!结尾处他还情不自禁地画上一幅渔夫搏击风浪图。由此可知, 学生不但领悟了诗的意境, 补白处也写出了个性。

四、开展活动, 升华意境

语文实践活动表明,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力量。针对不同年级我设计了不同的古诗实践活动, 升华古诗意境, 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瞧, 教室里时而飘出悠扬的古筝曲, 时而传来热情洋溢的民间小调。有的学生穿上华丽的古装, 贴上工整的春联, 喜气洋洋地欢度春节;有的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盘坐在“孤舟”之上, 独钓了一回江雪, 有的和着优美的旋律, 边歌边舞到江畔独步守花……一身古人的装扮, 和着曲子吟诗, 学生完全沉了下去, 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鲜为人知的“古诗故事介绍”也令同学们如痴如醉。“诗配画创作大赛”又令师生耳目一新、啧啧称赞。古诗的仿作, 更使学生尝到了学诗的甜头, 如根据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学生仿写出“但有我方守门在, 不教足球入门栏。”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 欣赏了春天的美景, 感悟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 学生随口吟起《游春随感》:“风光旖旎满眼春, 碧波泛舟尽游人。更喜孩童多烂漫, 添得人间春更深。”他们吟诵起来饶有兴致, 仿佛就是一个个小诗人。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7

一、故事入情境

故事对低年级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他们百听不厌的。将古诗文内容编成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能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也能让他们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如苏教版语文有一课《一去二三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句真的有点难,生硬地讲解诗句的意思又过于枯燥,这时我们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去歇歇脚。亭子外面,花开得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连忙拦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了。”后来这里的花越开越多,成了一个大花园。学生们听了恍如身临其境,见到了诗中描绘的情境。

二、图画绘场景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喜欢根据前人的古诗作画,也有不少古诗是诗人受某处场景感染,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如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而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绘画引进课堂,辅助学生学习古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骆宾王的《咏鹅》时,学生很容易就读熟了古诗,但对诗句的理解一知半解,此时我们边读诗句边作画:一个岸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池塘里的水纯净明亮,清澈见底,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仰着长脖子朝天空叫,不时发出“鹅,鹅,鹅”的声音,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荡起一圈圈清波。画中“绿”“白”“红”色彩丰富,明艳动人,学生在读的时候不知不觉脑海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加深了对古诗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三、音乐感意境

语文是一种看的艺术,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语文能力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两者相辅相成。音乐能传递情感,能表现思想,它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比语言文字更深刻、更丰富。在诗词教学中,把音乐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股更强大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加深他们对古诗情感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沈括《梦溪笔谈》中也有:“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可见,音乐可以打开学生的兴趣大门,帮助他们读好诗句;音乐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他们感悟诗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情感,帮助他们体会诗情。面对低年级学生,用特定的乐曲渲染古诗词,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教学孟浩然的《春晓》时,可以让学生听听歌曲《春晓》,慢慢进入古诗的情境,再伴着优美的旋律朗读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还可以唱一唱、吟一吟,体会作者的情感。他们非常愿意参与进来,或听或读,或唱或吟,对古诗的理解也就不是问题了。再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学生们在乐曲声中载歌载舞,想象说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懂了诗句的内容,体会了作品的情感,也萌生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一举多得。

四、生活悟真情

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接受水平都处于发展阶段,最贴近生活实际的才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古诗词源于生活,我们要尽量拉近诗文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来学习古诗,能促进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如教学《锄禾》时,先播放这样一段录像:一位皮肤黝黑,满脸沧桑的农民伯伯,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入农田……无需过多解释,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读起诗文来也是感情饱满。然后再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垃圾桶里,一个学生将盘子里剩下的白米饭倒掉……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学生露出气愤的神色。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带进课堂,学生的感触颇深,交流起来都是有感而发,无需太多时间学生既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8

古代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学的典型代表, 用字精练, 语言传神, 意境深远, 三言两语之间就能够将作者的情感充分流露, 发人深思, 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诗歌往往是许多大家的经典代表作品,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文学意识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锻炼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以及欣赏能力上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古诗的意境之美, 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 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到底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培养学生领略古诗的意境之美。

二、把握关键字词

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 古诗词都讲究含蓄精炼, 尤其是在关键字词的运用方面更加精到传神,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堪称绝妙。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这个特别之处进行重点讲解, 分析这些字词的运用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从而使得学生了解其中的传神之处以及其不可替代性。

例如, 宋代诗人叶绍翁所做《游园不值》一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虽然没有进入园中游玩, 但这首诗却成为了别具一格的记游诗。诗中“印”“扣”“关”“出”几个字的应用是整首诗的亮点, 因此, 教师在具体讲解时, 可以跟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同学们觉得这几个字用得好吗?”此时, 可能学生会存在异议,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如果自己来作诗的话, 会用什么字来替代呢?“推”“敲”“锁”……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将这几个字换成学生提出的字, 诗歌就变成“小推柴门久不开”“春色满园锁不住”了, 经过这种替代, 学生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作者使用这几个字的妙处以及全诗意境的变化, 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春光以及生命的赞美。因此, 通过对这类关键字词的把握, 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绝妙意味, 把握意境之美。

三、音乐背景衬托

诗歌讲究意境之美, 同样, 音乐也能够将人们带入到特有的意境中来,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可以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 利用音乐渲染氛围, 衬托出诗歌的意境。并且, 这种声情并茂的配乐方式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 李白的代表作品《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寓情于景, 用斑驳绚丽的景色渲染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在讲解这首诗歌时, 教师可以播放经典的乐曲《送别》, 用其舒缓、清扬又略带哀伤的曲调将课堂气氛带入到离别的情境当中, 学生们在深情的乐曲的带动下, 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力, 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更加形象地体会到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

四、展示画面形象

古代诗歌意境优美, 尤其是一些描写景色的诗歌, 通常都蕴含着优美的画面。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 运用图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将相关的风景展现出来, 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意境的优美以及诗歌描写的精髓。

例如, 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歌的前两句运用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意象, 将江边岸上的景色概述出来, 并且与作者的心境十分吻合, 相互衬托, 达到了高度的交融。此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通过图片的展示或者动态视频的呈现, 为学生演示月落之时, 江边岸上的静谧, 使学生身临其境, 并且能够与诗歌当中出现的意象一一对应, 感受其中的意境。

另外, 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的学习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掌握, 自己绘出想象中的情境, 将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合理地安排进去。通过这种亲自绘图的形式, 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内心世界呈现出来, 完成与诗人的心灵对话。随着画面的不断展现, 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以及意境感受变得更加深入。

五、联系创作背景

归根结底,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是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而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或者作者的个人经历都能够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 因此同一类型的诗歌意境也会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作者真实经历的考证以及社会背景的联系, 通过这些较为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解读。例如, 《题西林壁》是作者经历了种种的曲折坎坷之后的深入领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喜极而泣、忧国忧民情感的真实体现等等, 只有充分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学生们才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诗歌想要表达的主旨, 感受其意境。

六、结语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9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设计理念:

古诗文教学是一种人文美的教学, 是一个感悟诗中意境、享受诗韵之美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 我通过文本与艺术的内在联系, 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心地将文本、音乐、图画巧妙结合, 以陶醉诗境、品读诗韵、体味诗趣、陶冶诗情四个步骤为主线, 通过读、思、议、想、说、写、唱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进入古诗情境, 让学生徜徉于诗韵中, 陶醉在诗境中, 从而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 品读诗歌韵味和体味诗歌情趣。

学生准备:

预习古诗, 搜集关于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走入诗境

1. 歌曲导入:同学们, 还记得《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吧! (师生跟着音乐齐唱) 春天真美啊!清朝诗人高鼎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村居》。

2. 板书课题, 学认“村居”两个字。

3. 观图入境: (多媒体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从景物和人物两方面认真观察) 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景物?人们在干什么?你觉得图画中的风景怎么样?

4. 学生观察讨论, 个别说。

5. 教师归纳:图片中有优美的景物, 有可爱的儿童,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高鼎是怎样用诗来描绘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在歌唱春天、观察图画的同时走入诗中的意境, 从而为以下的教学环节拉开序幕。)

二、理解感悟, 品读诗韵

1. 自读感悟, 学习生字

(1) 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提示帮助 (借助拼音, 求助同学、老师) 。

(2) 教师范读, 学生开火车读。 (教师相机指正学生的读音。)

(3) 随文识字, 重点学习生字“醉、烟、童、散、忙”。

2. 以读品诗, 感悟诗韵

(1) 学会了生字,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景物和人物两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2) 诗中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放学归来的儿童在花草繁茂、千里莺啼的春光中放风筝的场面。诗中哪几句写了优美的景物?

(3) 这么美的诗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谁来试着读读这首诗, 读出它的美? (学生读时, 教师要及时评价, 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 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4) 指名读, 学生互评, 教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 读得比画还要美。老师再给你们配上点音乐就更美了。 (教师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的基础上, 读出感情和韵味。)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过程, 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走入诗歌的意境美。)

三、紧扣诗眼, 体味诗趣

1. 观察图片, 抓住诗眼

(1) 看到这么美的图画, 你的心情怎样?你能说说图中小朋友的心情怎样吗? (板书:高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儿童的表情、神态和动作, 体会儿童高兴、快乐的心情。)

(2) 书上是怎么写的?应该怎样读?

(3)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学生的回答可能多样化, 只要合乎情理即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提出话题。)

(4) 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放风筝? (在学生回答有难度时, 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 引导其说出“忙”字, 并从“忙”字体会孩子们喜欢放风筝的心情。)

2. 紧扣诗眼, 体味诗趣

(1) 你们玩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你知道风筝古时候的名字吗? (纸鸢)

交流:小组讨论课前搜集的关于风筝的资料, 推选同学上台说。

展示:教师多媒体展示风筝的故事由来。

(2) 出示风筝, 请学生当场表演放风筝。

提问:我们的风筝为什么飞不起来呢? (因为没有风)

小结:所以, 诗中的小朋友知道———忙趁东风放纸鸢。让我们跟着诗中的孩子一起去放飞风筝, 放飞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让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诗文互动, 紧扣诗眼、反复悟读, 细细体味诗中孩子们放风筝的乐趣。)

四、延读品味, 陶冶诗情

1. 出示课前搜集的材料, 相互交流

(1) 交流:今天, 我们学习了一首描绘春天意境优美、富有情趣的诗, 其实还有很多与此类似的诗, 你能想出几首来吗?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教师及时评价)

(2) 展示: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春天的古诗, 多媒体出示《春晓》, 配乐齐诵。

(3) 拓展:你们喜爱春天吗? (板书:爱春天) 你想对春天说些什么吗?

2. 齐读课文, 教师总结

(1) 展开想象: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祝福, 随着这优美的音乐, 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诗中画面, 再一次快乐地诵读一遍———《村居》。

(2) 教师总结:你们的诵读让我看到了春天, 看到了风筝, 看到了希望, 放学回家后我们和父母一起去放风筝, 就像诗中写的———“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上一篇:航空煤油下一篇:变频调速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