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2024-06-10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精选十篇)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1

关键词: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资源,创新路径,服务与挑战

2011年1月26日, 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文财务发[2011]5号) 。自此, 在全国范围内, 公共文化设施已经陆续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截止到目前, 公共图书馆等已实现全部免费。但在免费政策之下, 图书馆使用率和图书节约率大幅提高, 但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和队伍却未做相应调整, 在免费开放的环境下, 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重大挑战。

1. 免费开放政策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1 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是让人民惠享发展成果的举措

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图书馆, 其存在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国家在全国范围内, 推进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及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一方面是让全体人民惠享发展成果, 为人民群众提供持久、免费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 是基于其公共文化设施的属性, 而做出的让其真正为公共服务的决策。在这一环境下, 人民群众群众能够低成本甚至无成本享用公共文化设施, 此举对于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和人民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 是基于时代发展和让利人民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1.2 免费开放政策下用户数量与构成变化带来的服务挑战

首先, 公共图书馆的开放, 使得区域环境内, 读者数量激增。图书馆收费制度作为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失灵, 一方面造成用户数量在一段时期内迅速增长。从办卡数量, 到借阅数量, 可能会有几何级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保持现有编制和技术手段不变的情况下, 其工作量翻了几倍。这不但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也会因人员不足和当前文化资源难以满足读者借阅的需要, 这在客观上便造成整体服务水平的低下。

第二, 随着读者数量的激增, 作为公共设施来说, 其使用率将大大提高。而使用过频则容易导致公共设施和书本的损坏, 这将加大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在免费开放的环境下, 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而资金来源匮乏和开支增多造成的矛盾, 加剧服务与读者群的冲突。

第三, 读者群体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图书馆服务人员与读者产生摩擦的机会。图书馆免费政策之前, 读者群体都相对比较固定。其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交流方式基本类似。在长久的工作习惯当中, 图书馆管理人员形成了工作的惯性, 亦即采用相似的方式与读者进行沟通。但是, 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推出, 客户群体的数量及人员构成将发生极大的改变。而工作人员在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时, 亦很容易产生沟通交流的障碍发生龃龉, 在客观上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

第四, 旧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免费政策下图书馆当前的现状。旧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是基于图书馆收费的模式下进行制定, 其对固有的读者群体和客户群体可以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但当收费模式打破, 而用户数量激增之后, 该模式的失灵也是必然的。而新的能够适应当前现实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尚未确立, 而旧有模式与当前现实难以相容, 两者之间的扭曲也是必然的。这加大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难度和服务难度。

2. 观念转变与思维创新主导下的图书馆服务路径创新

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政策的大环境下, 实现服务观念转变与思维创新, 才能够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服务效果的改善。而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强化服务意识, 实现公共机构职能转变为图书馆公共服务路径创新带来新机遇。而其具体路径如下:

第一, 确立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业务能力。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图书馆, 其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图书馆的管理者, 更是为读者服务、为市民服务的服务人员。公共文化事业其本身具有公益性、广泛性的特征。服务大众、服务读者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份内工作。服务意识的树立和转变, 是实现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前提;业务能力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加强管内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实现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

第二, 推进管内设施更新, 以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取代人工办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远程借阅、网上图书馆等已经成为现实。以往借阅、续借、还书等业务, 往往需要在图书馆内进行。而借用科技手段, 不仅仅可以大量节省办公耗材的使用, 还可以实现时间成本的节约, 并且能大大提高效率。而当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 图书数字化也是其发展方向, 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共享, 有利于图书馆更好服务大众职能的实现。

第三, 根据当前的现实状况, 建立科学的人数统计和读者人群调查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的结果, 进行图书馆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调整。图书馆管理制度要与现实状况相适应, 建立合理规范的服务制度, 要根据读者的人群构成和相关性格特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个性化服务能有效拉近读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 这将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结语

免费开放的新环境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此, 应实施合理利用资源以节省成本, 增加服务方式以满足读者需求, 完善规章制度以进行高效管理, 通过强化服务意识, 提升管理水平, 推进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利.免费开放政策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规章制度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01期.

[2]王萼.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路径[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02期.

[3]李泽.对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年04期.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2

众所周知,造纸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世界造纸产业的技术源头,欧洲人在1000年后才通过阿拉伯人学习到造纸方法。但是,现代造纸技术发展是由西方主导的,中国的现代造纸技术则从1884年上海华章造纸厂的建立才形成。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造纸技术的发展迅猛,极大推动了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过去的造纸产业30年可大体分为二个技术发展阶段:

一、20世纪80-90年代,连续蒸煮、多段漂白、黑液提取、碱回收、中性施胶、涂布加工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纸和纸板的产量从1979年的493万吨增长至1999年的2900万吨,产品品种与质量逐步满足市场需求。

二、新世纪初始10年(2000-2009),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高效制浆生产线、宽幅高速纸机和涂布加工技术装备,结合清洁漂白、废水达标排放处理、热电联产、造纸化学品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整体产业技术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纸和纸板产量达到9270万吨(2010年),产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2000-2009的十年间在产量增长183%(即两倍)的基础上,COD排放总量减少62%。产业技术提升有效缓解了资源、环境的约束,明显推动了行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改善。

十二五期间,中国造纸工业基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转型升级步入可持续发展路径,针对目前产业结构性局部过剩、资源和环境制约愈加严厉的现状,在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关键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仍将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政策引导下,再生产要素约束下,在市场竞争逼迫下,现代生物技术、生物质精炼技术、膜材料处理技术、能源管技术已开始成功地应用于造纸行业,并呈现加速普及的现象。制浆造纸过程将进一步清洁化,单位能耗和污染排放将进一步降低,原料资源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纸和纸板产品将更加多种化和专用化。

未来,造纸产业将完美融合生物技术和生物质精炼技术,充分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组分,通过天然植物这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持续地为社会提供工业材料和生活必需品。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3

[关键词]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5-0033-03

浦东开发开放,在“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及“以东促西、以东带西、东西联动”方针的指导下,依托上海产业基础推进自身产业调整,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推动全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浦东开发开放及其产业结构调整演进

浦东开发开放20多年,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经济发展的数量,很多经济指标同新区初建时相比,都呈大幅增长,浦东已经成为上海区县经济的领头羊,是上海重要的经济增长点。1990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只有60.24亿元,2013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6448.68亿元,23年间增长了107倍。在经济规模上,对上海市经济的影响力逐年增大,浦东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8.1%上升到2013年的29.9%。

(二)重点区域建设加快。2013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挂牌成立,标志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陆家嘴、金桥和张江等国家级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二次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创新体制机制,集聚高端项目。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截至2013年11月,累计引进持牌类金融机构695家,约占浦东金融机构数90%,金融从业人员17万,约占上海金融从业人员的70%。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1990年到“十五”期末,浦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1400多亿元,建设了以浦东国际机场、外高桥港区、上海信息港为核心的一批重大工程,以及越江交通、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市政基础设施。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东再投入150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覆盖整个区域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也大大提高了浦东郊区的市政、交通等设施的配套水平。浦东的园林绿化逐步形成了绿轴(世纪大道)、绿环(内外环线绿带)、绿网(东片生态林、孙桥生态农业)、绿片(世纪公园、陆家嘴中心绿地)的绿化格局,先后建成世纪、金桥、塘桥、紫薇、南浦、泾南、三林、花木等公园。截至2013年底,浦东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3166公顷,公共绿地615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24.0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11%。

(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浦东开发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社会事业也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期。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收入格局继续保持“两超一高”态势: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增速高于城镇。2013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45199元,是1990年初的15.6倍,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529万元,是1990年初的15倍。

(五)产业结构变化显著。浦东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产科技化、二产高级化、三产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一产科技化主要体现在浦东第一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一产产值并没有因为耕地减少而下降,反而因科技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浦东已基本形成了以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的孙桥科技农业产业区、川沙新镇的川沙设施化农业生产示范区和紧靠长江出海口与浦东国际机场北侧的临空生态服务农业产业带。二产高级化主要体现在浦东制造业已经从以石油加工业、钢铁工业、船舶工业等传统制造业升级为以“高技术制造、高技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为特征的现代制造业,从以“三来一补”为主要产业发展业态升级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发展业态,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构成浦东现代制造业的主流产业。2013年,浦东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2509.3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31.6%。三产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浦东外资金融机构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物流货运国际运输量等指标方面。2007年浦东第三产业产值历史上第一次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超过50%,2013年又上升到64.4%。

二、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全市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借助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实行“东西联动”、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成为推动上海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一)提高吸引外资水平。浦东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水平不断提高。至2013年底,到浦东投资的国家(地区)总数达到123个,累计设立外资项目2.16万个,累计合同外资775.69亿美元,累计实到资金531.78亿美元(未包含2009年7月之前原南汇数据)。浦东已经成为内地总部最集中、辐射面最广、服务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通用电气、诺华为代表的研发中心,以英迈、宜家等为代表的贸易中心,以小松、富士胶片为代表的结算中心,以IBM、百度等为代表的集成服务中心,以通用汽车、巴斯夫为代表的营运中心等纷纷落户浦东。截至2013年,浦东已集聚了21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约占全市总量的一半,其中超过1/4的总部机构具备亚太区管理功能。《财富》500强中已有308家落户浦东,投资项目1000多个,合同外资324亿美元。在对外商投资成功率的调查中,浦东位居全国首位,达到68.3%,不仅高于上海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更远超全国平均30%的成功率。通过引进外资、与外商资本嫁接,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浦东开发开放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积极推动功能拓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先发展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为全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逐步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别是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为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四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股指期货等交易新品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取得突破,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规模能级明显提升,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推进航运经纪、船舶交易、航运金融等航运服务业建设,打造国际邮轮母港,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的港口。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深化“部市合作”机制,设立上海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虹桥商务区和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推动“三港三区”联动发展,支持开展新型国际贸易结算、贸易便利化试点。依托“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后出台、实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扶持政策。2013年,上海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达1.34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2%,比上年提高1.8%。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调整,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发布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以及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一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并购重组、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endprint

(三)促进产业布局合理。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要再造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按照把上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根据“市区体现上海的繁荣和繁华,郊区体现上海工业的实力和水平”的指导思想,上海作出了“退二进三”的调整决策,即在106平方公里的内环线以内及内环线周边地区,除适当保留一部分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以外,把大部分工业企业从这一区域迁出,以提高市区生活空间的安全舒适度和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内外环线之间地区,以发展都市型工业、高科技产业和配套工业为主;外环线以外地区,主要发展钢铁、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同时,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投资环境,集中开发漕河泾、闵行和漕泾开发区以及9个市级工业区,在空间上为上海工业新一轮发展创造条件。进入新世纪以后,在新一轮的大调整中,一方面,通过浦东开发有关政策的波及效应,推动上海市区金融、信息、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实现市区经济的服务化,其中浦东新区的内环线部分区域也在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规划布局范围之内,如陆家嘴的金融贸易区建设、竹园商贸区建设等。另一方面,浦东作为上海工业区规划建设中的龙头地区,通过一批新的工业区如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高桥工业区等的建设,使浦东崛起了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及通信设备等产业,体现了上海产业和工业布局的要求。

(四)推动企业改革创新。浦东开发开放使得上海以浦东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互相促进、加速发展的效应。一批国有老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浦东投资与外商投资经济嫁接,提升了产业能级;一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募集发展资金,改善资本结构,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了多方面整合,规范了市场进退行为,逐步强化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批国有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开始了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构建了支柱工业的生产集群,各产业间技术进步的相互溢出效应,推动了工业整体进步。同时,一大批混合经济和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提供了包括资本嫁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良好社会条件。通过浦东的辐射效应,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创造国内技术领先产品,并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上海的产业水平特别是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赋予浦东为全国深化改革攻坚探路的新使命。浦东综改坚持“浦东能突破、上海能推广、全国能借鉴”,围绕简政放权提升效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等,先后实施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200多项改革任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上取得了进展和突破,从而带动上海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三、进一步发挥浦东“龙头”作用推动

上海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一)充分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放。2014年12月,上海自贸试验区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扩至120.72平方公里。根据国家部署,要加快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制定负面清单,推出新一批服务业和制造业开放举措。要加强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加快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建设。要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联动,推动实施新一轮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辐射范围,加快将各项成熟的改革创新经验向全市复制推广。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加快研究制定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制定实施本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发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杨浦、徐汇、紫竹、临港等重点区域,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集聚区和特色基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承担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等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新一代核电等重大创新工程。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向全市域覆盖,加快宽带城市升级提速,促进交通、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智能应用推广,拓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示范应用。

(三)加强东西产业互动,处理好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浦东是上海实施产业政策调整的载体之一,上海成功的产业调整则是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依托。浦东要结合全球经济的新趋势、上海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浦东自身的产业基础,制定中长期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发挥“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战略新兴产业主导区、国家改革示范区的功能,大力发展金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新能源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上海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形成提升上海产业结构的“龙头”优势,率先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从上海的产业结构发展看,重要的是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方向上构筑新型产业体系,以浦东新区为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区,形成与其他区县相互配合的梯级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在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带动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4

关于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研究,目前学界并没有直接针对性地展开研究。现有国内外文献对现象研究较多[1],但未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作系统的分析,因而,无法提出切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际的对策建议。本文将就开放式创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

1 阻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1 生物医药研发经费严重不足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至关重要。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落后。目前,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10%~15%,我国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仅为年销售收入的1.02%。研发经费的不足制约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1.2 生物医药科研缺乏广泛合作

我国生物医药的研发主要靠企业自身,而在发达国家生物医药科研是企业、研究院、高校等组成的一个高效率团体。因此,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科技合作难免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而且,因为不能实行资源共享和集约化规模从而极易导致低水平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的浪费现象发生。

1.3 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偏低

从市场环境来看,国内医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怪圈,明显缺乏竞争力[2]。企业对生物医药的研发受限于资金和人才,因此相比较于国外的生物医药研发,我国的生物医药研发更像是“小打小闹”。我国医药企业也因此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些关键、重大技术始终难以获得突破,产品更新速度缓慢,这是我们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1.4 缺乏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化的机制

目前我国现行的生物医药机制不利于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利于产品的开发和上市、不利于产值和利润的提高,更不利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五个“不利于”导致我国如今仍未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化的良好运行机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瓶颈。

1.5 生物医药产业化人才匮乏

首先是生物医药专业化人才匮乏。由于生物医药研发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因此对于生物医药的专业化人才如药学信息、生物工程人才极为不足;其次是管理人才,这些年来,去国外学习生物医药的高级人才回国后都选择自主创业,因此一些高素质的生物医药研发管理者、市场策划战略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不利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 开放式创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

2.1 开放式创新的界定

由美国学者Henry Chesbrough[3]2003年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企业对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与封闭式创新截然相反的创新模式。近几年来,这种创新模式被人们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国内近期创新研究的数量呈现平缓的趋势,但是与国际学者研究一致的是对于开放式创新议题的研究却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4]。

2.2 开放式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

开放式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被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估[5]。就生物医药产业而言,笔者认为,开放式创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 提高生物医药企业竞争力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一些基础技术很容易从生物医药企业以外获得,生物医药企业可以在新技术已被开发出来之后直接通过从外部企业购买或者收购新建企业,然后充分挖掘创新技术的潜在用途或是重构价值链,实现价值突破[6]。这样可以节省前期研发的时间和成本,缩短产品研发的周期,从而提高研发的效率,增强生物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2.2.2 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与封闭创新条件相比,开放式创新将限制创新资源流动的企业边界打破[7],过剩的资源可以转移到企业外部去,不足的资源可以从外部引进来,进而资源可以在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内跨企业流动。对单个企业而言,这一特征所起的作用也许并不十分显著,但对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其意义将非常重大,并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活动中。

2.2.3 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速度

在生物医药产业内,企业运用开放式的创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等将顾客集成到创新过程中,使顾客成为企业的合作生产者,让企业充分了解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从而引导产业创新的方向。这样可以明确企业的创新目标,缩短市场对产品的接受时间,以迅速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提高企业影响力。

2.2.4 降低创新风险成本

快速变化的创新世界使得创新风险大大增加,开放式创新突破了单个企业的边界,不同的创新主体分担了企业创新风险,提高了成功率。由于不同的生物医药企业其专长是不同的,如有的生物医药企业专长于基础研究,有的专长于产品开发,有的专长于市场化运作,因此,对于各有特长的企业在创新中通过合作的方式扩展了他们的惯域,最大程度提高了创新成功的机会,最大程度降低了失败的风险,这是一个聚集优势的过程。

3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创新路径

3.1 制定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战略

在产业创新范式转变的大环境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把握住这一大方向,并主动制定企业开放式创新战略和应对策略,使得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创新模式上紧跟世界潮流和步伐,并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3.2 参与全球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多维的新型国际创新合作体系

主动融入国际,善于向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善于向国外先进同行学习,在开放中学习进取。近年来,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带来了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8]。在R&D国际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包括市场资源、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使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能快速成为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人才资源和研发能力的现代化生物制药企业。

3.3 强化多层次的产业创新主体,推动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

生物医药产品是科技密集型产品,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其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关键因素在于企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紧密协作,把大学、研究机构的新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善于利用企业内、外部的新技术和新创意,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节省资金和时间,不断开拓并强化企业研究成果商业化途径和渠道,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空间形成产业优势。开放式创新是当今新的一类创新模式,它要求更多并行、多角度的创新资源整合[9]。通过有选择地与外部创新要素的有效联接,多渠道获取外部创新资源以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从而促进创新。

3.4 构筑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多向支撑

构筑涵盖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化的开放式创新的支撑体系。通过构筑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多向支撑,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系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开放式系统创新模式的运行。产业经济的发展、创新要素的集聚、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对企业的开放式系统创新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效果往往较国家层面的支撑更为快速和显著。

4 讨论

数据显示,全球生物产业近年来以每5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因而,开放式创新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能力,进而实现转型升级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年中,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以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谨就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规范性分析,如何系统地用计量分析工具深入地对开放式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的分析,显然是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柴金艳.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18-20.

[2]黄速建,王欣,叶树光,等.开放式系统创新模式研究——以天士力集团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24(2):1-11.

[3]Henry W.Chesbrough,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Inc,2003:23-25.

[4]郑小平,刘立京,蒋美英.企业开放式创新理论的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论坛,2007,23(6):40-43.

[5]刘春香,虞乐安.长三角、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5):60-65.

[6]杨静武.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2):43-47.

[7]刘向东,孙道银.开放式创新理论框架:价值创新思维的实现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4):4-5,29.

[8]Philip Cooke.Regionally asymmetric knowledge capabilities and open innovation:Exploring‘Globalization 2’-A new model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J].Research Policy,2005,34(5):1128-1149.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5

惠东县科学技术局

近几年来,惠东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工作如下:

1、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8年以来,我县共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3项,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惠东县鞋业技术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国家星火计划“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绿色环保、高性能、多功能、复合隔热保温外墙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彩色碳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重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我县。以上项目的实施,引导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县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四季鲜公司通过“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研发出对应配套设备相对少以及余热、余冷循环回收充分利用的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及装备,省去了传统加工装备的锅炉等诸多附属设备,比

传统装备节能30%,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美新公司通过实施“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塑木生产线11条,塑木产量达到600吨/月,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50多种,解决了塑木发霉、虫蛀、开裂和易变形等常见问题,得到国外苛刻的检测机构SGS的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国外,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马铃薯产业通过“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果,在我县形成了马铃薯综合技术标准,增强了马铃薯作物抗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节约了肥料、农药等种植成本,提高了产量、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种植效益,带动我县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近几年来,我局重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带动区域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为止,我县组建了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各5家。其中,依托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软包装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塑木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猪肉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化生产配套技术研发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种薯繁育农业

科技创新中心;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容大油墨(惠州)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惠州市创亿鑫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了黄埠鞋业、铁涌马铃薯、梁化蔬菜三个省级专业镇与平海海水养殖市级专业镇。通过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推动了各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与开发的主体。

3、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增强我县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我县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和院地合作。2009年,我局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就全面开展农业技术合作签订了协议,联合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以及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2011年,我局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月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惠州市耐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与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5月份,我局组织吉隆镇、黄埠镇各大中型制鞋企业技术骨干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鞋样设计培训,希望以这次培训为切入点,双方广泛开展多专业的培训活动,实现校企技术的对接,为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组织组织美新塑木、澳达树熊、艾希

德药业、裕顺鞋业、九华农贸、奕达农贸、富盈玉米专业合作社、四季鲜、东进农牧等一批较具实力的企业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广东海洋大学、惠州学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引进推广应用。现共有10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派出了21位科技特派员和8名田园专家进驻我县14家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长效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几年来,全县共实施了产学研结合项目33项,硕果累累。如瑞帝养殖场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实施“南美白对虾无病毒虾苗培育技术研究”,为我县对虾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虾苗,养殖成活率95%以上,虾达到一级虾标准,无药物残留,符合出口欧盟国家的要求,促进了我县高位池养虾健康稳定发展;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展“出口冰鲜猪肉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改进了冰鲜肉的加工工艺,开发了符合出口标准的冰鲜肉产品,从而推动了我省肉类行业的技术进步;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残余粉末的综合利用”项目的攻关,使废弃电子线路板的残余废渣得到再生利用,开发出高技术含量的塑木复合材料产品,通过了要求严格苛刻的国际ICC、Warnock Hersey等机构的检测,长期批量出口欧美市场;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积极开展“环保

型高硬度高柔韧性自交联型复合改性聚氨酯水性乳液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使国内涂料及胶粘剂系列产品更加完善,带动国内涂料及胶粘剂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对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4、加大知识产权产出,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产出成为一个地区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助推作用。一是着力培养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带动企业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专利制度健全的企业,列为惠东县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试点企业,积极从项目、资金、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指导他们建章立制,把专利制度贯穿到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将我县无专利企业纳入活动重点,用典型带动部分基础条件好、有潜力的企业,力争实现企业专利申请“零”的突破。2010年,实现“灭零”目标6个。二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举办了两期知识产权实务培训,邀请市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以及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对各镇(街道、度假区)、县直有关部门、企业分管科技、知识产权的领导、负责人等进行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相关

政策和措施以及商标、专利的检索与申请策略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支持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制度。制定并出台了《惠东县科技局专利奖励办法》。《办法》规定:给予国内或国(境)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类型的专利不同额度的奖金奖励,以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自主创新,主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县专利拥有量。四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2009年开始在黄埠镇实施省专项“鞋业专业镇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选择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5家企业进行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依靠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示范企业,着力营造知识产权示范镇的技术创新氛围,以知识产权示范镇为榜样,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量136件,同比增长54.5%。

存在问题:

一是全县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二是科技投入不足。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一些企业科技投入的意识也不强,企业R&D投入远低于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手段不足。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需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机构及中介机构仍不健全,面向行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乏力。四是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型龙头企业不多。五是科技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6

一、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概貌

(一) 产值规模

“块状经济”占据浙江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2007年, 全省工业总产值5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373个, “块状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2.52万亿元,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4%;全省“块状经济”的生产单位 (包括企业和个体工业) 有23.66万个, 占全部工业生产单位的27.2%;“块状经济”的从业人员有674.5万人, 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47.8%。据浙江省经信委统计, 截至2008年底, 全省共有10亿元产值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 实现销售收入2.81万亿元, 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 从业人员831万人, 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4%、62%、56%。可见, “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在对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 浙江省“块状经济”产值规模基本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格局。其中, 产值规模主要集中在10亿元-100亿元, 其区块个数的比例超过了60%, 产值规模在100亿以下的区块占区块总数的85%左右, 而超过200亿元的区块个数仅占总数的5%左右。

(二) 地域分布

从地域分布来看, “块状经济”遍布于全省各地。代表性的“块状经济”有:杭州装备制造业、绍兴县纺织、海宁皮革制品、金华汽车及零部件、义乌饰品、永康五金、萧山化纤纺织、余杭家纺、宁波服装、慈溪家电、乐清工业电气、瑞安汽摩配、嵊州领带、平湖光机电、黄岩模具、温岭泵业、长兴蓄电池、衢州氟硅、舟山船舶修造、缙云机床等。相较而言, 浙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主要所在县 (市、区) 包括萧山区、诸暨市、慈溪市、温岭市、镇海区、绍兴县、永康市、鹿城区、余姚市、余杭区、海宁市、桐乡市、乐清市、富阳市、平湖市、瑞安市、吴兴区、玉环县、上虞市、龙湾区等。

(三) 产业构成

传统产业尤其是轻纺和机械两大产业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主体。在制造业30个大类中, 按工业总产值来核算“块状经济”的总量规模, 超过2000亿的4个产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953亿元) , 纺织业 (2690亿元)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420亿元)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337亿元) ;“块状经济”吸纳就业10万人以上的有6个产业, 依次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2万人) , 纺织业 (78万人)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8.6万人) , 通用设备制造业 (57.2万人) , 金属制品业 (52万人)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4.4万人) 。从“块状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资金及技术密集程度相对高的产业的比重在逐步上升, 产业比重下降的主要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电器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在“块状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二、依托产业技术创新助推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 紧迫性

从总体上看, 浙江工业经济发展目前还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 其“块状经济”内产业总体层次偏低、附加值不高, 呈现“低端产品、低加工程度、低附加值”格局。“块状经济”之所以被喻为“草根经济”, 主要就是指其“低、小、散”问题突出、产业层次低、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在“块状经济”内, 轻纺、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占据主体, 尽管大部分企业已经把其主导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但由于“块状经济”的产业链延伸不够, 产业扩展力不强, 尤其是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国际营销、优势品牌等高增值环节, 导致出现了“高产能、低收益率”和“高市场占有率, 边际收益递减”共存的现象。推动“块状经济”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关键之一在于加强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 培育技术领先优势。因此, 浙江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集聚优势, 通过加快制约企业、行业、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创新,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集群的技术竞争优势, 提升其产业竞争力, 逐渐改变产业低端发展路线和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 带动整个制造业“块状经济”乃至全省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 必要性

通过对2008年浙江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和行业研发规模的比较分析, 发现其研发活动企业数超过100家的行业与“块状经济”总量规模排位前列的行业基本吻合。这说明“块状经济”的经济总量与其行业研发规模密切相关。此外, 企业对行业内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动力严重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仍然不高。一方面, 由于技术模仿成本低, 作为“块状经济”创新主体的企业, 长期依赖技术模仿和装备更新, 致使“块状经济”的技术路径被锁定, 缺乏自主创新;另一方面, 鉴于关键、共性技术的“准公共物品”特性, “块状经济”内部企业进行利益的相互博弈, 导致个体企业对行业内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的动力和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是现代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 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鉴此, 亟需依托产业技术创新, 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

三、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技术基础

(一) 路径选择:现代产业集群

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就其动力而言, 可归结为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技术驱动。现代产业集群是以创新为基础、以产业关键技术为支撑、走产业高端发展路线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其突出的特点是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层次高端化、市场业态新型化、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加快“块状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 既是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也是浙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集群低成本竞争优势向差异化竞争优势嬗变的主要动力。浙江“块状经济”要真正成为产业集群并进一步向现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除了继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集聚优势、营销优势外, 还迫切需要培育技术领先优势, 尤其是重大产业关键技术。依靠重大产业技术创新, 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 并通过先进技术的渗透, 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块状经济”, 进而提高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国际竞争力, 促进区域“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 形成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

(二) 技术基础:产业共性、关键技术

产业共性技术 (Generic Technology) 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某一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优先组织和实施战略性共性技术研发, 已成为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支撑重大产业技术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共性技术的突破、应用与扩散, 促进技术的属性由“竞争前技术”向“竞争性技术”, 以及技术的形态由“通用技术”向“差别化技术”转变, 从而对推进技术进步与技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内部支撑效应、外溢扩散效应和网络互补效应, 产业共性技术助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关键技术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它的突破能带动多个产业的技术升级, 有助于国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或产业形成优势, 具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浙江装备制造业为例,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关节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产业关联度高、支撑作用强、带动性大, 是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着力点。

四、总结与启示

浙江“块状经济”总量规模庞大、地域分布广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但也面临着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 是助推浙江“块状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也是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地方政府应切实加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推动“官产学研”密切联合, 加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现代制造模式和系统集成、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现代供应链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制造业基础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 为提升“块状经济”提供技术后劲, 加快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应用, 构筑有利于“块状经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

摘要:“块状经济”是浙江特色和优势。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视角, 文章阐述了依靠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浙江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必要性, 并深入探究了其路径选择、技术基础, 认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是推动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和着力点, 对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共性技术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7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 2008 (17) .

[2]、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陆立军, 赵永刚.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的企业技术创新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11) .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7

1 城市绿色转型的本质

城市绿色转型的提出缘起于对传统经济增长极限的忧虑和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下物质规模扩张与自然资本消耗之间的矛盾深化。早在1898年英国学者EbenezeHoward就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概念。1930年法国建筑大师Le Corbusie提出了“绿色城市”理念[2]。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原有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并出现了“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卫星城市”等城市运动。这些城市运动既是对传统的以“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规模扩张”为导向的偏向化发展模式的否定,更是对人类绿色家园生活的一种向往。特别是当前我国多数城市发展存在着追求“更多的经济产出、更大的城市空间、更快的发展速度”的发展倾向。这种功能偏向化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无疑将激化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重复西方国家曾出现的“灰色城市”模式。

从生态系统视角上看,制约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人口数、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城市产业结构、自然资源能耗情况、居民消费特点方式以及城建等因素。由于城市居住的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总量的增长是自然趋势,故推动城市绿色转型的突破口必然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化解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转变、城市建设优化等瓶颈要素。这些看似零散的制约要素,实质都是集中反映在现代产业技术这一逻辑框架之内。因此,城市绿色转型是指在现有生态极限范围内,以构建现代城市绿色产业技术体系为核心,以培育和壮大绿色产业、构建城市绿色产业共生链为重点的城市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2 绿色技术生成与产业演化

绿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既成事物,其核心是绿色技术的演化与产业生成。这与传统产业形成与发展相比,存在着一个绿色理念的产业嵌入、绿色产业的空间演化、生态资本和绿色产业共生链的形成等过程(见图1),具体路径包括:

2.1 绿色理念与绿色技术生成

从时间维度上看,绿色理念嵌入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绿色技术生成过程,这既包括绿色理念的持续深化升华,也包括绿色理念与现有产业技术要素、资源要素的动态融合与演进更新。这一理念嵌入和产业表达的关键突破口是形成绿色产业关键技术、形成新的绿色产业技术标准。因为绿色产业关键技术和绿色产业技术标准的形成,不仅能改进现有产业流程、产品/服务内涵,而且还能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速绿色理念的扩散传播,扩大绿色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绿色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当然,绿色理念的产业表达,也离不开绿色技术参数、绿色工艺/流程、产品/服务集成技术等系列技术的形成,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作为软约束,才能构建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绿色转型实践行动。同时,由于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观念变迁等因素,也会影响(或制约或促进)绿色技术、绿色标准的产业嵌入与融合进程。

2.2 绿色技术的空间演化

从空间维度上看,绿色技术的空间演化主要通过竞争、博弈和协作等主要方式得到演进,表现为不同社会参与主体通过绿色实践行动推进绿色关键技术、绿色产业技术标准、绿色产品/服务在区域空间内各类产业内部的传播和扩散。由于区域产业中的各类市场主体为了占据更为有利的市场定位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必然形成市场竞争关系。市场竞争主体唯有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才能实现对最新绿色技术前沿的占领、取得绿色市场话语权、形成绿色市场控制力。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经济人(主要是企业)在利用环境资源时仍是以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而不会寻求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必然与地方政府、社会利益相关者等主体之间因绿色实践而形成的博弈关系,需要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利益相关者等主体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绿色运动等政治、经济、社会手段实现干预和介入,迫使市场主体采取合作博弈或非合作博弈等方式在推动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实现帕雷托最优效应。当然,竞争和博弈亦非绿色技术空间演化的全部形式,在求同存异、合同共赢的发展态势下,特别是在绿色产业集群中,各种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以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为目的的协作关系,存在着以共同的生态价值取向的发展基础。

2.3 生态资本和绿色产业共生链的形成

在绿色理念和绿色交往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的社会文化下,凡是涉及绿色理念的技术、产品、服务及其产业以及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东西都是生态资本。在这生态资本形成中,政府不仅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功能,还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设计出既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的各种财税、产业、消费和金融等手段,如财政补贴、税收、产业、消费和贷款政策等,也要引导和鼓励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市场主体积极利用各种生态资本,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或技术方案,塑造有利于绿色技术研发、使用和消费的竞争优势。生态资本形成的标志是绿色产业共生链的形成与良性发展,即在整个绿色产业体系内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生态资本的双重价值:作为生态功能的自然价值和作为资本功能的经济价值。

3 城市绿色转型的绿色产业创新路径

从城市绿色转型的本质、绿色技术生成与演化过程来看,城市绿色产业作为一种新生产业,并不是对现有产业体系的整体否定或抛弃,而是运用现代绿色技术对现有各类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或者对符合绿色产业要求的新兴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产业体系的培育过程。

3.1 构建绿色农业体系

构建绿色农业技术体系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遵循农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要针对企业(农户)、消费者两大群体,广泛利用宣传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农业宣传活动,通过对农户加强科普、技术培训与科技示范教育,对消费者普及绿色农产品辨识、绿色食品消费理念。二是政府要在财政上对绿色农业技术的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借助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平台,继续加强在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类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绿色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农业类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绿色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三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对农产品绿色技术标准化情况强化监管力度,出台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净化农业生产环境的同时,规模化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更为严格、更为全面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四是构建绿色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载体,通过创办生态农业园、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农业观光园等形式,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开发绿色种植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绿色养殖产业和绿色土特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绿色农业体系。

3.2 构建绿色工业体系

城市工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化和产品周期缩短化等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快速地提高城市发展的水平,但往往造成对生态价值的忽略、对群体价值的轻视和对长远价值的疏远,这也是当前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必须重点给予化解。培育和发展绿色工业则是以综合利用资源、清洁生产、低消耗低污染和循环利用为特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绿色工业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要发展多个有规模的绿色城市工业集群,让大中小城市、大中小区域形成工业产业体系功能互补的绿色城市地区,形成城市地区间差异化的竞争与合作,实现生态价值、长远价值和群体价值,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中观层面,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绿色工业产业链,建立跨乡、县、市、省、国家的企业群体,形成资源共享、生产共用、市场互补的产业链群体优势。积极推进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高增值、高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使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经济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微观层面,要对企业进行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把生态成本、生态服务、环境质量、生态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建立生态化与知识化、可持续化与集约化相统一的绿色企业。

3.3 构建生态服务业体系

生态服务业是以绿色服务技术为支撑、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服务型产业。在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除了要在全社会注入现代生态服务理论之外,还因完善生态服务业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绿色物流业、绿色商业和绿色金融以及相关的新兴服务业态。一是注入现代生态服务发展理念,助推研发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生态化、人性化产品,引领传统服务业态转型升级;二是完善城市生态服务业布局,根据城市规划部门对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设置符合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基本需要的服务半径,最大限度的对环境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积极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中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保障和服务。三是构建建立绿色交通运输系统。绿色交通运输是经济活动全过程中连接生产、消费、生活的纽带,是城市良性运行的大动脉。应加大对新型清洁交通工具、新能源交通、现代物流的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创新投入,构建高效运行的城市监控管理系统,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同时,全面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便利性和高效性。四是加快发展绿色商业服务。发展绿色商业文化,创新现代商业模式,引入现代互联金融,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环保产业或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提供资本和服务,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4 结语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8

针对产业全球化开放[3];康灿华和杨灵灵(2013)在对汽车产业FDI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回归分析后认为汽车产业FDI对产业竞争力的挤入效应高于挤出效应、促进效应高于替代效应[4]。

作为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直接影响因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行为对我国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影响。但是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都会运用占优策略来保护自己利益,在东道国技术进步威胁到其生存时,技术转移将会停止,无法对产业竞争力提升产生持续性的推动作用[5]。因此,需要探索出能有效吸收对外开放红利的新路径,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间的作用是解决此问题的研究重点。赵振全等(2011)回归分析后认为FDI本身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溢出作用并不显著,但是FDI在与国内部分创新要素耦合之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6],也暗含着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机制。

以上代表性文献共同表明,在一个开放的创新系统中,创新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将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使各环节创新活动在频繁互动中高效率进行,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全球化进程中的对外开放活动是获取外部创新要素的重要来源,但从研究现状看,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单一活动(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都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不仅不能产生协同效应,还可能造成产业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丧失产业发展自主权,失去持续发展能力。

二、技术创新与开放协同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20世纪80年代,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来表示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关键要素:生产要素、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市场需求、产业竞争性结构[7]。以芮明杰(2006)为代表的众多学者提出在“钻石模型”中加入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要素,这样更能体现参与产业国际分工体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从产品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8],即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过程。本文归纳出以下四点协同作用机制:

(一)要素定向升级机制

钻石模型中,波特认为,除农业为主和技术水平已经普及的产业外,低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越来越低,一个企业或者由企业组成的产业要想具备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创造出高级生产要素。对外开放为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从生产要素的级别上看,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国内资本市场的日益壮大,融资渠道越来越多,资金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在资源要素方面,随着对环境监管的加强,原材料成本优势也在丧失,都已逐渐变为初级生产要素。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对要素进行创新重组的过程,创新的各个环节都运用和创造出了高级生产要素,在产品研发阶段,主要依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在新产品量产阶段,配备专用的自动化设备对产品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在产品生产阶段,还可能对生产要素进行再组合,带来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

当初级技术、市场信息、资金等要素流入到技术创新各阶段,R&D人力资本对初级要素进行消化吸收,使之成为益于创新活动的高级要素,提升各环节创新能力。企业的出口行为将实现外汇资金的积累,为创新提供资金,产品质量的提升将进一步促进出口。出口与创新为新知识的获取提供了可能,这也是两者存在互补性的原因所在[9]。FDI在创新过程的配置下,流向更需要资金的创新部门,同时,FDI通过竞争、示范、人员流动等效应产生技术溢出[10],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中的原有研发能力、科研投入水平、研发人员通过对溢出技术的解析则促进了溢出效应的实现。在各创新环节需求的引导下,进出口贸易、FDI产生的要素将经历筛选(创新对开放活动的定向选择)、重组、升级,以满足技术创新各阶段的需求,即低级要素进行着向高级要素定向升级的过程(见图1)。

(二)支持性产业带动机制

跨国公司的进入,通过向下游企业提供以及向上游企业购买中间投入品和服务分别建立与本土企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当本土企业为产品供应方时,符合激励相容的前提,即外资企业为获取符合质量的产品,会提出相应技术标准或给予技术支持,拉动了上游供应商技术水平,双方均从中获益。作为供给方,FDI与进口贸易为下游产业提供了优质的中间投入品,但是出于维护产品垄断地位的考虑,跨国公司不会无条件提供技术信息。当前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缺失严重,以汽车动力总成的核心部件———发动机与变速箱为例,作为影响汽车性能最重要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汽车工业发展技术水平,近9年间我国每年平均需要花费101亿美元从国外进口,对汽车产品总进口额占比居高不下,2009年一度超过20%(见图2),这是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依赖外资、研发动力不足长期积累而成的问题。创新与开放的协同过程是以完成新知识的分解再吸收为目的,使跨国公司由过去的以成本、市场导向型投资转变为以全球专业化生产为出发点,以强化主体产业、完善配套产业为目的的混合型投资。由创新活动来主导外资、进出口产品的选择,引导外商投资部门类别围绕中心产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以对外开放为知识来源,创新为吸收传导功能的前后向及产业间关联网络。

(资料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计算得出)

(三)市场需求结构升级机制

技术创新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方面。技术创新创造出新的工艺、新的产品,为产业带来高收益,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也趋向多样化,多样化需求将继续对产业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于是产生了一个良性循环机制,最终使产业需求结构得到升级,进而影响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从目前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产品,能为产业带来利润的增长,扩大产业规模,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单纯规模的增长对竞争力提升有限,例如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结构的优化才是竞争力产生的途径。

技术创新研发、生产、销售、新产品四过程中相继会产生新想法、新型专利、新工艺和新产品,新想法的实现可以通过开放环境获取国际先进设备、国际技术人才的支持,由此促进制造业进口贸易结构高级化;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将带动海外市场需求升级;新型专利的产生将增强技术市场的活力。利用创新与开放协同作用下的市场信息溢出,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使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由资源要素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四)竞争效应下知识吸收强化机制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包括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也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产业内部,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不能再凭借廉价、自然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获得竞争优势,而要凭借异质化产品、先进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正确的营销策略等手段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增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性的环境加速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波特强调的是国内竞争结构,而在开放的环境下,跨国公司以比较优势进入东道国,将加剧国内市场竞争,由此“倒逼”国内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过程各环节反馈作用将过滤掉低价值或重复要素,使要素选择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对外来资本重复和无效率的投入。在技术创新过程下,不再将外来要素视为初级生产要素,而要将其作为创新要素,使其进入到技术创新各环节中,对知识的吸收模式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过去提倡的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的模式将变为learning by searching(探中学)。协同主体将使各类结构发生改变,进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比例增加,以利润导向型的引资模式转为利润和技术兼顾型,无序的隐形知识将向高级化和有序化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要素,使其成为显性知识,再结合自身的创新要素,完成技术学习与模仿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创新能力、进出口贸易结构、FDI引资质量提升使协同作用增强,相比两者的独立作用,创新与开放协同发展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果更强。

而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协同作用能显著增强知识吸收作用。以进口贸易为例,在没有技术创新系统作用时,进口贸易的作用就只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这一过程中依靠的是生产者通过经验性的模仿制造来实现,并不能形成技术优势。但在技术创新系统与对外开放系统共存且相互联系的条件下,企业进口产品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每一次引进的产品都可以进入到技术创新系统,利用专业人员的知识积累对包含隐形知识的进口产品进行“专业化”的消化吸收,使其成为显性知识,再结合自身的创新要素,完成技术学习与模仿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输出包含特有隐形知识的创新产品,提高知识吸收与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率。

三、技术创新与开放协同水平实证分析

(一)技术创新与开放协同模型

本文根据孟庆松和韩文秀(2000)提出的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以及参考赵玉林(2010)、贾军(2013)使用此方法在系统协同方面的具体应用[11,12],以计算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之间的有序度。选择创新投入(R&D经费投入强度、R&D人力投入强度)子系统、创新生产(生产类固定资产总额)子系统、创新成果(专利申请量)子系统来表示技术创新过程,设置进口贸易(进口贸易占总产值比例)子系统、出口贸易(出口贸易占总产值比例)子系统、外商投资(外商资产总额)子系统表示对外开放活动,原始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假设系统中存在创新投入子系统、创新生产子系统、创新成果子系统、对外开放子系统为sj(j=1,…,4),设ej为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ej=(ej1,ej2,…,ejn),假定ej1,ej2,…,ejn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取值越小,系统有序程度越低,各子系统的序参量分量eji的有序度为:

其中,分别为第j个系统在第i个指标上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在这里,指标变量对子系统系统图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集成法来实现,本文采用的是几何平均法来得到各个子系统有序度。

式(2)中,,sj表示第j个子系统。

uj(sj)表明了子系统的协调度,uj(sj)值越大,说明子系统的协调程度就越高,对整个系统的贡献越大,反之则越低。

对于初始时刻t0,设创新投入子系统的系统协调度为u10(s1),创新生产子系统的系统协调度为u20(s2),创新成果子系统协调度为u30(s3),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外商投资子系统分别为u40(s4)、u50(s5)、u60(s6)当整个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t1时刻时,各子系统协调度为u11(s1)、u21(s2)、u31(s3)、u41(s4)、u51(s5)、u61(s6)。

创新投入子系统与出口贸易子系统可以表示为:

创新生产子系统与出口贸易子系统可以表示为:

创新成果子系统与出口贸易子系统可以表示为:

以此类推得到创新生产、成果子系统与出口、进口、外商投资子系统间的协同度。

(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系统协同水平的测度

首先利用熵权法计算创新投入子系统间序参量权重。熵权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一般来说,若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小,表明指标值得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

1.数据标准化。将数据Xi按照公式进行标准化。

2.求各指标的信息熵。根据信息论中信息熵的定义,一组数据的信息熵。其中Ej,如果pij=0,则定义。

3.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指标的信息熵为E1,E2,…,Ek。通过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以上步骤,得出创新投入子系统间权重,R&D经费强度(%)权重为W1=0.56,R&D人力投入强度(%)W2=0.44。代入公式(2)得到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系统各子系统有序度见表1,两两代入公式(3)至公式(5)中,得到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系统协同度,见表2。

(三)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表1,作出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系统各子系统有序度趋势图(见图3),六个子系统在2000年至2013年间有序度水平整体上看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创新成果与生产子系统有序度处于不断上升状态,其它子系统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子系统有序度波动最大,在2006年至2009年间出现突降现象。创新投资子系统有序度一直在低位徘徊,且变化趋势与其他子系统不相符合,说明创新投入处于较为“紊乱”状态。整体上看,各子系统的变化时间点存在差异,如进出口贸易子系统有序度在2005年至2010年变化出现时滞,系统处于较差的协调状态,而在2011年以后变化趋势及幅度相似,协同效果较好。

从子系统间协同发展来看,根据表2做出创新投入、生产、成果子系统分别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外商投资子系统协同度趋势图(见图4)。可以看出,三个创新子系统与出口贸易子系统协同度处于平稳波动状态,总体处于较低的协同水平,其中创新投入与出口贸易子系统协同作用较差。我国整车出口贸易中,主要为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商用车,2013年商用车出口占整车出口量的68.18%,而专利技术则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了专利总数的70%技术创新重点集中在工艺创新[13],创新投入未能有效带动出口产品的升级,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出口贸易与创新投入之间未能形成较好的协同作用。

根据图5可以看出,创新生产与出口贸易间有较高的协同度,在创新生产环节,进口的精密设备让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均得到提升的同时成本降低,在国际竞争中,产品的价格优势促进了产品出口,提升了产业国际竞争力。但是进口贸易中,与产品及设备进口相比,专利技术的引进规模较小,缺乏技术基础,创新投入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快速带来回报。2013年,各子系统间协同度均低于系统整体协同度。

如图6,创新成果与外商投资子系统的协同度处于波动上升过程,除创新投入与外商投资子系统协同度低于系统整体协同度外,其余均高于系统整体协同度。不可否认,外商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安全角度来看,产业必须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吸引由知识驱动的外商来华投资,而不再仅仅是市场驱动,最终掌握创新主动权。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分析了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两者的协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得出了要素定向升级机制、支持性产业带动机制、市场需求结构升级机制、竞争效应下知识吸收强化机制。基于汽车产业1999-2013年汽车产业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创新”与“开放”的协同水平进行了测算,创新生产、创新成果与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活动间协同水平相对较高,创新投入与进出口贸易活动始终处于较低的协同水平,整体协同度虽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协同度处于较低水平。针对以上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协同机制与协同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汽车产业创新投入子系统与外商直接投资间的低协同水平表明,R&D经费和研发人员要素投入与外商直接投资间未能产生良性协同效应,外商投资并未带来创新投入水平的相应提升。作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的高级要素来源,其创新潜力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研发人员的流动性对上下游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整体对外资的吸收能力都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在对外商投资与创新投入间的作用进行外部干预。在未来应该提高外资进入标准,有针对性的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考虑经营收益的同时,不能忽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建立诸如外商企业投资行为的评估机制,对地方政府给予外资的优惠政策、企业招商引资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尽可能避免超国民待遇以及技术重复引进现象的发生,同时,将产业可持续发展列为考核维度,对国内企业技术发展无益、试图垄断国内市场的外资企业,要适当限制其进入。

第二,研发经费投入与对外开放各子系统间的低协同度表明R&D经费投入整体处于紊乱状态。要建立研发经费投入管理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对补贴对象进行更加严格的甄选,对补贴后经费流向实施监管并对研发机构成果进行考核,通过施加“压力”来促进企业提高研发效率;企业则应在合资谈判中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要求,比如详细的技术需求,或者采取间接手段达到技术进步的目标,例如要求外方对中方研发人员进行一定课时的培训。

第三,尽管创新系统与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子系统协同水平相对较好,但是出口贸易中,我国汽车产品多缺乏核心技术,未能在技术上形成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产品低端。随着巴西、印度等国家汽车工业的进步和我国汽车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优势将不再明显,亟须提升产品品质,拓宽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战略,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创新、了解海外市场和相关排放标准等政策法规,加快产品的升级和发达国家市场拓展。

摘要:在分析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协同对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1999-2013年汽车产业数据,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协同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产、创新成果与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活动间协同度相对较高,创新投入与对外贸易活动始终处于较低的协同水平。因此,汽车产业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兼顾市场效益和技术需求,以两者的协同作用保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其中,提升外资引进与产业创新投入间的协同水平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莆田电子产业转型开放的调研和分析 篇9

近年来, 莆田电子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但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反弹, 增幅从2007年的19.6%上升到2008年的32.0%, 产值从62.88亿元增加到82.98亿元。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增幅从2008年的32.0%下降到5.1%, 产值只增加4.46亿元, 达到87.44亿元。但2010年以来, 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共同作用下, 产值增加到119.34亿元, 增幅回升, 达到了36.9%的增幅。虽然2011年增幅有所下降, 但还是有169.31亿元的产值, 并有24.9%的增幅。

据调研而得莆田市电子产业的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电子产品种类渐趋齐全, 向电子产业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发展。二是企业结构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三是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品牌带动效应逐步增强。五是经济外向度增高。

一、莆田市电子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 自主创新能力较薄弱。

企业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对电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莆田电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而言还相对较差, 缺乏完善的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自主品牌欠缺, 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 家族企业占主导。

由于电子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 由华侨出资, 在其亲属组织人员而组成的早期企业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虽然目前有许多企业已形成规模, 但在管理上, 很多企业仍属于家族式管理, 对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使得其产品仍处于低端产品之列, 缺乏自主品牌, 而其产品的附加值也受到限制。

3. 以外资经济为主导, 对外依存度高。

莆田市长期以来实施的都是“招商引资”的政策, 因此, 其电子产业大部分是外商投资, 占90%以上。以港澳台客商投资为主, 而内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涉足较少, 导致对外依存度偏高, 而其结构性风险也比较大。

4. 产业导向滞后。

莆田高新区是莆田市电子产业规模企业的集聚之地, 而区内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安特、新威、德信3家, 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新世纪、亿倍通等12家, 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企业仅安特、新威、德信3家。与周边开发区相比,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家冠捷电子, 资产总值就逾7亿元, 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出口创汇超亿美元, 与其相比, 莆田市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差距较大, 其产业辐射与带动力也明显不足。

5. 人力资源普遍缺乏。

人力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影响莆田市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莆田市电子产业主要以中低档消费类产品为主, 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用工需求量大。此次的调研, 企业普遍反映用工不足问题, 而其用工结构也不协调。企业用工结构主要以初、高中学历的员工为主, 大中专学历以上的职位比例较少。企业往往用尽各种手段招工, 企业之间互挖劳动力, 人才缺乏现象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 莆田市电子产业劳动力缺口约2万人, 而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不足7%, 龙头企业专业人员的比例也还不到4%, 严重影响电子产业的长远发展。

6. 监管不力挫伤创新的积极性。

莆田市电子产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技术模仿为主的发展道路。虽然我国已加入了WTO, 也入签了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TR IPS) , 踏入了知识产权拥有国市场。但目前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够完善, 不合法的技术模仿方式还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或严惩, 助长了企业侵权的恶习和惯性, 挫伤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了对投入财力、人力研究的力度。另外, 即使企业只通过技术模仿取胜, 那么企业必须通过规模化生产, 降低成本展开价格竞争, 而最终, 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无从而谈了。

7. 存在金融支持障碍。

由于企业结构性矛盾的制约, 多数企业升级转型步伐偏慢, 在对外资尤其是台资和港资的新一轮电子产业转移中承接乏力。新的有影响的大型项目落户较少, 而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关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 自主知识产品比例较低, 产业发展形势不是很乐观, 导致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本行业的创新升级意识不强, 甚至转向其他领域发展, 而银行也对电子产业的扩张持审慎态度, 提高了资金需求门槛, 增加了融资难度。而企业满足流转资金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少, 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与企业需求难匹配等一系列因素。

二、加快莆田电子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原则

借鉴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 为加快莆田市电子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 坚持政府引导原则。

2. 坚持产业先进性原则。

3. 坚持产业集聚原则。

4. 坚持项目带动原则。

5.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加快电子产业转型的具体措施

1. 鼓励创新, 创建自主品牌。

电子产业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高新技术的竞争。要依托莆田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大楼的作用, 加强科技孵化基地建设, 引导企业把增资扩股和技术创新相结合, 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的承接、转化。鼓励具有较大规模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 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做好专利申请, 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保护,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鼓励企业与国际接轨, 应用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将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增强品牌意识,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逐步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继续实施“招商引资”, 同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贯彻“以我为主”的原则, 深入实施产业本土化战略, 大力发展民有、民营、民享的内源型经济, 加快形成具有强大实力的民族企业集群和本地产业集群, 实现从外资经济到民本经济的转变。

3. 加快结构调整, 增强产业整体实力。

引导电子企业实施国际化标准化管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走科技兴企的发展道路, 增加研发投入,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研发能力, 增加自主知识产权, 努力掌握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型元器件的核心技术, 发展数字视听产品、通信与网络设备、集成电路等产品, 形成新的增长点, 转变相对优势为后发优势, 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多创名牌产品, 把企业做大做强, 与国际化企业接轨。

4. 储备人才, 提供产业发展智力保障。

树立人才第一资源观念, 创造能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 掌握关键技术的特殊人才以及发展急需的高层人才。另外, 要提高人才培养和培训质量, 利用莆田学院和莆田市科学技术学校的师资条件,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最后, 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有利于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5. 政策扶持, 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在原有德信、华光、天龙等企业与福大、厦大、中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向其它院校和企业推广和延伸, 同时积极争取高等院校研发中心入驻高新区, 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推动技术更新换代。

6. 建立多层次对接平台, 完善融资体系。

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支持电子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金需求, 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品、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拳头产品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电子产业。

摘要:跟随海西建设这一发展潮流, 莆田的电子产业需要与时俱进, 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开放。其主要问题是自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开放。借鉴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 结合莆田市实际, 遵循政府引导、产业先进性、产业集聚、外向带动、内部优化、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进行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和产业链, 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以项目带动战略, 把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 促进产业发展, 为实现产业的转型开放,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子产业,转型开放,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莆田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调研报告》.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http://www.fiet.gov.cn/article.jsp?mid=20080607062654812013[1]《莆田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调研报告》.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http://www.fiet.gov.cn/article.jsp?mid=20080607062654812013

[2]崔磊.浅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中国知网[2]崔磊.浅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中国知网

开放、创新与产业转型 篇10

1 旅游新业态的基本类型与模式分析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 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产业素质不断改善, 旅游势必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产业将完成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 其产业结构也将从单一化转化为多元化发展, 旅游多样化发展趋势增强, 新型旅游类型与旅游业态也会应运而生。不同业态类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明确划分, 但从业态的功能和效用来衡量, 可以归纳出旅游新业态的主要基本类型 (表1) 。

2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业态转型与创新的必要性

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累积理论, 区域发展中存在回流效应 (即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受收益差异的影响, 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和扩散效应 (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 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在京津冀的发展中回流效应明显强于扩散现象, 所以造成河北旅游业态相对京津发展的落后现状。相比京津, 河北的旅游业态发展明显落后, 业态形式传统, 经营形式粗放, 同质现象明显, 竞争力差, 长期处于京津阴影之下难以突破。

随着京津尤其是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 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 使其生产成本上升, 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 经济增长的势头减弱。京津地区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变得不经济, 资本、劳动力、技术就会向落后的河北地区扩散。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构想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京津冀扩散效应的实现, 但这仍将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河北旅游业必须把握好发展时机, 明确自身发展定位, 发挥河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的优势, 走出一条巩固现有优势业态, 淘汰或转型升级落后业态, 拓展新业态的科学发展之路, 建设高端旅游区和旅游新业态集中区。实现河北旅游的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 理顺京津冀三地旅游业态协同发展结构, 形成联动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旅游业态互补增值。旅游业态创新的过程是把低端业态提升为高端业态的过程, 研究京津冀旅游业态创新有助于实现京津冀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利用旅游业态的高融合性, 实现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渔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有助于构建大旅游业体系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业态转型与创新策略

3.1 科学考量, 多元设计

旅游产业业态兼具空间、服务、层级属性, 三者之间逻辑递进, 互为渗透、延伸, 呈现出从个体设计到过程链接再到层面集合拓展的多层次结构。这决定了旅游产业业态构建应着力从经营形态 (主要包括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 的适合性、经营形态与旅游产品的耦合性、相同及相近经营形态与旅游产品的集合性三个层面进行深入考察, 在深入分析业态内容的多圈层分布、关联嵌套机制、多元层级结构构成的基础上, 进行区域协作与融合视角下的集聚型、专业型、在线型、复合型、衍生型以及公共型旅游业态的设计与创新。

3.2 拓展旅游功能

旅游业态创新归根结底离不开产品创新, 通过深入分析河北省及其周边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内涵所在, 分别从产品、资本、技术、服务管理等层面进行探索, 积极推广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原旅游产业链条, 拓宽产业的结合领域, 丰富旅游项目, 完善业态结构。比如河北山区地质结构多样, 所以地质公园旅游景区资源丰富, 可结合地质公园的特点, 发挥其教育、科普、考察研究的功能, 开展相关项目旅游, 拓宽客源市场范围;在农业基础较好的滨海城市或滨海景区, 可将滨海休闲旅游与当地种植业、渔业相结合, 让游客体验种植滨海植物、养殖滨海水产的乐趣;在既有广袤草原、高山雪地, 又有森林覆盖的北部地区以及坝上地区, 将观光、滑雪、温泉、草地摩托、漂流、探险、科考等休闲体验旅游完美融合, 打造有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的综合性旅游精品。

3.3 创建品牌, 独特营销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益成熟, 旅游者的需求开始逐渐多样化, 尤其是年青一代, 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 追求个性, 喜欢新鲜刺激, 所以其旅游活动的真正目的逐渐转变成追求新奇、特有的旅游体验。在倡导以人为本和个性化服务的旅游业发展趋势引导下, 企业要通过不断创新产品, 比如策划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新鲜有趣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 来吸引广大游客。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具所有地形地貌的省份, 所以具有行进整合创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要适当扩大资金投入, 完善设施, 形成企业品牌, 增加回头客, 创造良好口碑。开发出新的产品后, 还要采取独特的营销手段投放市场, 例如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 通过增加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甚至是针对广大手机用户可以专门通过微信等软件对新产品进行推广宣传。

3.4 提高业态创新能力

新型业态的产生是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创新在培育旅游新业态的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也是旅游业不断前进的推动力。提高业态创新能力既要加大硬件投入, 比如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完善、公共环境改进等, 通过提升有形实体要素, 呈现给旅游者良好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和总体印象;还要注重软件环境创新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对旅游业有扶持帮助的相关环境, 如提升各地旅游集散中心等企业的服务质量, 拓展其服务范围。在业态创新培养过程中, 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分层分序培育, 对新产业体系中的各个新业态进行有计划开发。如新旧业态结合共同发展、由旧业态带动发展、新业态单独发展、新业态带动旧业态创新发展等, 最终达到新旧业态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从而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产业体系。

摘要: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 传统旅游业由于与京津同质明显, 难以形成突破, 所以必须走出创新路子, 发展旅游新业态。本文首先解读分析了旅游新业态的基本类型与模型, 然后阐述了京津冀旅游产业业态转型与创新的必要性, 最后从科技手段、旅游产品以及营销业态本身分析, 提出了旅游业态转型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旅游业态,基本类型

参考文献

[1]杨玲玲, 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 2009 (6) .

[2]邹再进.区域旅游业态理论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9) .

[3]张文建.当代旅游业态理论及创新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04) .

[4]余海滨.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研究进展[J].旅游论坛, 2011 (6) .

上一篇:五彩缤纷的四季下一篇:上市银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