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

2024-07-03

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精选十篇)

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 篇1

一、“绝知此事须躬行”

我班的戴忠同学曾给我写过一封信,他说:“我很想好好学,可当我坐在写字桌前时,却不知从哪复习,怎么复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他们需要掌握常用的复习整理的方法,更需要提高初步的自我建构的能力。

第一节总复习课,我给学生讲的是复习方法。我以“整数和小数”的内容为例,详细地指导学生按“自己回忆,质疑存惑—查找资料,释疑记忆—整理要点,综合联系—自练自评,总结经验”的程序尝试自我复习,学生兴趣较浓。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将“分数和百分数”的复习提至这节课,鼓励学生“照章行事”。学生从中自然地体会到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些知识的前后联系,积极地自我建构起了初步的知识体系,提高了自我复习的能力。

二、“百舸争流千帆进”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在总复习时仍然是“至理名言”。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不妨开放讲台的空间,让他们“小试牛刀”;六年级的学生爱挑同学的毛病,教师不妨交予挑刺的任务,让他们“辩中有悟”;六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突出,教师不妨共享师生对话的意义,使“教学相长”。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

重复地做题并不是有效的练习,题海战术不一定能熟能生巧。复习中有效的练习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励学生后续学习。

1. 练习设计的主体可多元开放。

除了传统的教师命题的形式外,教师还可将命题主体的范围扩大到学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经过6年的数学学习,他们可以说是“见多练广”,从中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做题经验。

我鼓励学生在课前自我整理时搜集一些自认为重要的练习,在每节概念课上我会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此外,我引导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每天自编三道有价值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2. 练习设计的内容宜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既指教材又指学生。教师对复习课中的练习设计,忌小步子练习,宜综合练习;忌“众生平等”,宜循序分层;忌“闭门造车”,宜放眼生活。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生要能够在理解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组织、应用,其必不可少的机制是心理上的反省思维”。以往教师常用大量地完成习题的过程来代替学生反省知识的过程。表面上看,学生一直在动手动脑,但是“做”的不一定能代替学生“想”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每一节复习课结束前我都会给学生留三到五分钟时间,让他们回顾本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反思总结自己做题的经验教训。这样能使学生及时地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让他们逐步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巩固了学习成效,完善了学习品质。

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复习就免不了检测,有检测自然就有成绩,有成绩也就不可避免“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后进生因经历了几次“失败”,已显颓丧之色,而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会因考试中一次小小的失误而懊恼好久。在交流中,我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多看看自己的优点,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自我激励,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初中数学总复习计划 篇2

——万州龙宝中学初三数学总复习计划

万州区龙宝中学向东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你们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剩下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那么在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数学的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复习目标:

(1)建构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新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2)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3)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问题解决上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4)使学生在考试水平与考试心理上有一个更高的层次.三、复习指南

我们初三数学备课组的六位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领导下,采取集体备课,以重庆市2009年初三数学中考复习研讨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研究中考指导书,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各个章节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的内容,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要 1

对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四、整体思路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下限,以《考试说明》为上限,以华师大版教材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作用的教学形式,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以知识立意,突出“基础性”,追求数学内容的本质理解,全面梳理知识,侧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选素材难度以中档以下为主,时间为3月中旬到5月初,约两月时间;第二轮以能力立意,突出“发展性”,追求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侧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适当加强综合,所选题难度以中档为主,时间为5月中下旬。第三轮以状态为立意,突出“综合性”,追求数学水平的有效发挥,侧重培养学生应试技能,训练应试心理,时间为5月底到中考前时间。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3月中旬-5月初完成)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每个老师把全套初中数学教材经常带在身边备用,资料的选取以江北区的课改科研成果《伴我学——2009年重庆市数学中考总复习》一书为主,以备课组同仁共同编制的综合试题、重庆市教科院科研试题等为辅。对各章节按《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图形与变换》、《四边形》、《圆》、《统计》、《概率》这九个单元进行系统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此阶段不能求快、求深、求难,否则中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另外,每复习一个单元,要进行单元过关测试,认真地监考阅卷部分学生做到面批,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在这一阶段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与07年的考试难度相一致(重庆市教科院张斌老师讲的),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准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原创题占120分左右.(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范:语言的规范、书写的规范、格式的规范。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做一些综合题。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5月中下旬完成)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于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设计的专题复习有::“递推归纳”、“尺规作图类问题 ”、“应用型的函数题”、“统计概率类的应用题”、“动态几何”,、“探究、探索型应用题”、“开放型试题”、“方案与设计”八个专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选题:以2008年各地中考数学相应的题。

第二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2)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3)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

(5)综合题点题教学过程中,“点”—要点中要害;“透”—要让学生透彻理解,及时总结。一定要把思路与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评析到位,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分析,弄清错误原因,清楚自己薄弱环节,熟悉一般分析思路,并与学生一起深入研讨,要注重为什么要这样解?说明思路,如何设计解题格式?本题应注意哪些问题?突破口在哪里?有何经验与教训?有否其它解法?是否可以变换角度分析?

(6)综合题的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范:语言的规范、书写的规范、格式的规范等。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5月下旬6月初完成)

这一阶段,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性拉练,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确保学生对基础题的得分率具体做法是:以重庆市的中考科研试题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重点讲评。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贴近中考题。(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3)评分要因人而异。对中等及以上的考生来说,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但对中等以下的考生应多鼓励,让其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尽可能的去争得分点.(4)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

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达到掌握最佳效果(中考前一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抓两件事情:

1、知识的查漏补缺,“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基本上不做难题.拟在此阶段召开一次“初三师生面洽会”重点回答(中层以上)学生在解答数学题中遇到的困惑,我们初三数学老师现场解答。

2、心理调节。注意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调整心态和信心,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最大。

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做好模考分析,提高应试水平;加强规范训练,减少过失丢分;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终将迎来一片翠绿。

今天在此就如何进行初三数学后期复习与大家一起探讨,说的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祝各位同仁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浅谈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方略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45-02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不应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要体现基础性、有效性、发展性,促使学生认知的深化与提高。重视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做好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谈点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乐于独立思考,勇于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在数学复习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在复习的过程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复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都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尝试,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2.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自信心受挫,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过重的心理冲击和无形的偏见,老师的有色“眼镜”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是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所以,教师更应该具有一颗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回答问题时讲错了,也应该让他们讲下去,在回答过程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对全班学生都会有很大启发,这样既可以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勇于讲出新观点,更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比单个人的观念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数学学习。

二、做到四个明确

1.准确把握中考的走向,明确“如何考”,这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前提。如压轴题的内容大多是函数、几何操作,图表信息,方案设计,阅读理解,立体图形等,题型多样化。

2.抓纲扣本,明白“考什么”这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基础认真研读《中考说明》,明确考什么不考什么,做到考什么就复习什么,不做无用功。

3.准确了解学情,明确“教什么”,这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保证学生的情况是任何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管你是由浅入深,还是由深入浅,只要是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4.精选教法,明确“如何教”,这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手段。我们知道,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有法,但又无定法,用什么教法,怎样把握复习课的度,关键是我们如何安排复习课的内容。一堂课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讲什么,首先讲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该做到胸中有数。

三、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精选例题和习题

首先,教师要把握好整个初中阶段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初中的知识体系就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上新课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教师心中就非常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哪些内容学得好,哪些内容学得差,复习时对症下药,少走弯路,少用时间,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精选例题和习题:(1)精选题例,熟悉考点,强化知识点,在复习中,①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例题,根据复习的目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②在综合复习阶段,围绕各单元的重难点和中考热点,要精选一些综合性题例,这样能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③对有规律的问题要组织学生探究、提炼解题方法,总结规律做到举一反三。(2)精讲点拨,整合知识点。对于初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把多个知识点集中在一个例题或习题中,采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证,由此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创建思维的高速公路,使学生不满足于“知其一”,更追求“知其二,知其三”,举一返三,一通百通,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整合知识可以通过解决复杂的题目来进行。例如,解一道较复杂的分式混合运算题,就可能串连起整式、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因式分解等知识;解一个较复杂的无理方程,就可能串连起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及其运算、换元法、配方法等知识;画一条抛物线,就可能串连起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轴对称等知识。

四、注重数学方法的复习

理解掌握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形成数学技能、技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初中数学中已经出现运用了不少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化归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具体抽象思想和统计随机思想等。

数学方法有:换元法、配方法、图像法、解析法、分析法、综合法、作图法、反证法等,这些思想方法在复习中要进行训练,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可采用以下形式:

1.题型变式训练。对同一类问题不断改变题型,如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阅读理解题、探究题等交换使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题目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思想、方法未变,增强了训练的兴趣。

2.结构变化训练。改变题目的结构,如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在原型题上下功夫,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感到旧貌变新颜,解题思想、方法变了,引起学生求知欲。

3.题组强化训练。用一定时间对同一方法进行专题训练,能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学生印象深、掌握快而牢。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4

一、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数学复习计划, 对指导师生进行系统复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复习计划的制订应注意: (1) 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复习重点.确定复习重点要根据课标要求的四个层次——了解、知道、理解和掌握来制定.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对教材要求了解的, 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要求知道的, 要领会其实质,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要求理解的, 要加深巩固, 对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习题, 能准确地解答;要求掌握的, 要灵活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 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3) 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复习时间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

复习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再现过程.学生往往认为, 复习就是将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再重复一遍, 认为复习的内容都是学过的, 自己已经懂了;学生甚至会认为, 这么简单, 没有新意的问题, 根本没必要再学, 于是产生抵触情绪, 不配合教师的复习教学工作.如果教师不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 一味地将知识点进行灌输, 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妨采用“先练后教”的教学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题, 在课堂教学中, 规定时间让学生先练习.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不足与缺陷时, 自然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抓住这个时机, 激发学生求知欲, 增强学生产生知难而进、勇于攻破难题的信心,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确定的重点、难点渗透教材的知识点, 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 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复习教学中.

三、归纳强化, 提高常规题型的正确率

对常规题型, 必须经过适量、适当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程度, 每练一题就应是一次学习和巩固, 一看到这类问题马上就能想到涉及这类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及解决它的常用方法, 使之形成习惯.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 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加强记忆, 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 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秩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 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的过程.仔细总结做题时失误的地方, “吃一堑, 长一智”, 解答较易题时, 严谨细致, 落实到位;解答中档题时, 调整心态, 坚持不懈;解答较难题时, 顽强拼搏, 不言放弃.解题之前思路分析很重要, 学习数学不仅要学怎么做怎么算, 更重要的要学怎么想, 把解题之前的思路分析作为重点, 从中逐渐学会分析、判断和决策, 提高解题能力.

四、例题的讲解要一题多变, 防止题海战术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例题的选择, 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 要突出复习内容的重点, 紧扣课标, 反映课标中的重点的基本内容.一题多变, 挖掘内容的内涵、外延, 在变化中巩固知识, 寻找解题规律, 从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在复习二次函数时, 我举这样一个例子:二次函数图像经过点 (0, 0) 与 (-1, -1) , 开口向上, 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 由题意画图后知, (-1, -1) 是顶点坐标.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式y=a (x+m) 2+n的形式, 再求它的解析式.在教学中将题目中的条件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改为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 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可知 (-1, -1) 点并不是顶点坐标了, 但是图像经过了 (-1, -1) 点, 所以可以用二次函数的x轴交点坐标式求解.若将原题目中的条件开口向上去掉, 这样题目就会有两个解.条件的不断变化, 解题的思路也在不断变化, 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变化.让学生在不断变化中巩固知识, 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系统整理, 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梳理归类, 分块整理, 重新组织, 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这种归纳总结对学习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完成, 即由学生“画龙”, 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 对比讲解, 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 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篇5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4月1号——5月1号))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6)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8)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5月2号——5月25号)

1、第二轮复习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全程突破》。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

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注重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5月26号——6月10号)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中考模拟试题》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14)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最大。

初中数学总复习浅谈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课   教学

对于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做好初中数学知识的传输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对初三数学总复习作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现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研究数学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我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切合我的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又精选好复习课例题以及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同时,我还把复习计划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學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知识重现不仅需要重现基础知识,还需要巩固基本训练,并且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矫正。知识重现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将数学知识内化成为学生的认知,并根据学生的个体特色,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认知体系,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状况,教师需要重视知识重现的作用,将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类,明确知识重点、学生掌握较差的知识点等知识重现的关键点,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确定知识重现的内容、方式及具体措施。

三、立足于根本,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3)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优化复习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数学复习中,其教学模式多为教师总结基础知识、归纳题目、讲解知识的横纵联系以及解题技巧等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步伐进行记录、消化。在浪费大量复习时间的同时,还直接打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积极的优化复习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重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再对其进行补充与梳理。其次,教师结合着数学教材及相关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最后,在开展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由此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结合教材进行应用扩展、整合创新。在扩展学生知识层面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做题思维进行培养,使其感受到学习乐趣,还能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

五、进行精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y=13-2x、y=3x2+2x-1、y=3x。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心角、弦切角、圆周角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的特点,紧紧抓住条件不放,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总的说来,初中三年级的数学把握好基础,重视方法的培养和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振国. 落实双基 提高效率——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J]. 中学数学,2011(20).

初中数学总复习浅探 篇7

一、在章节复习中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 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 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的复习可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 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 然后归类排队, 再用数字编码, 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最主要的是起点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 实现厚薄间的转化。例如, 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 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一二三四。即一个基础;两个要点;三种延伸;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 学生思维立即活跃, 有的在思维, 有的在议论, 有的在阅读课本, 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 我趁势把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两个要点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三种延伸即三种图形的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四个异同点包括 (1) 端点个数不同; (2) 图形特征不同; (3) 表示方法不同; (4) 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 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在例题讲解中寻找变化, 引导学生灵活思维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 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 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 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 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 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例如, 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 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0, 0) 与 (-1, -1) , 开口向上, 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由题意画图后, 不难看出 (-1, -1) 是顶点, 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 (x+m) 2+n, 再求得它的解析式 (解法略) 。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 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 求解析式。变化后, 由题意画图可知 (-1, -1) 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 但从图中看出, 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 还经过一点 (-4, 0) , 所以可用y=a (x-x1) (x-x2) 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 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 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 此题可有两种情况 (i) 开口向上; (ii) 开口向下;所有有两个结论。

三、在解题思路的梳理中寻找优化的策略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 可以优化学生思维, 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 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 要对多解比较, 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 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 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 提炼出最佳解法, 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 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已知2斤苹果, 1斤桔子, 4斤梨共价6元, 又知4斤苹果, 2斤梨, 2斤桔子共价4元, 现买4斤苹果, 2斤桔子, 5斤梨应付多少钱? (解题略) 本题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 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答案为8元。又如计算 (6x+y/2) (3x-y/4) 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 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 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 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 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再如, 计算若此题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 很繁琐, 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 再计算、约分, 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 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在归类复习中类化知识

考查同一知识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 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 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 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 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 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 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 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 问经过几分钟, 甲乙两人相遇?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 汽车需8小时, 拖拉机需12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 甲队单独做需8天, 乙队单独做需10天, 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 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 两管同时开放, 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 题目表达方式不同, 有的看似行程问题, 有的看似工程问题, 但本质基本相同, 数量关系, 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 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 注意做有心人, 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 并能分析异同, 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 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 提高举一反三、角类旁通的能力。

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总复习 篇8

一、注重数学概念的复习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这就是说正确理解数学概念, 是掌握“双基”的前提, 对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因此在初中数学总复习过程中, 注重数学概念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各地的中招试题中也验证了这一点, 它所考查的内容仍然是“双基”和传统的“三大能力”, 因此, 从复习迎考的策略上说, 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公理、定理, 并对解答问题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数学思想、常用技巧, 结论、规律, 进行梳理, 尽可能地从它们的内在联系上去理解它们、掌握它们, 以便在解题时, 可以迅速及时地检索和应用。我们可以把这些规律、技巧、结论比喻成一个个电子元件, 一道综合题就是一个电器, 如果我们基础知识扎实, 对知识点理解透彻, 这些“电子元件”准备充分, 那么解一道综合题, 就如同组装一个“电器”而已。例如, 在判断题 (1) “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时,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两个命题都不正确, 其实命题 (1) 是正确的, 因为等弧隐含着条件“在同圆或等圆中”。又例如:关于x的方程x2+ (2k+1) x+k2-2=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11, 求k值。学生往往认为有两个解k=1或k=-3, 而忽视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必须以判别式△≥0为前提, 因为当k=-3时, 判别式△<0, 所以正确答案是k=1。

二、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

运算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一种主要的能力。现在的数学考试内容多、题量大, 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 并且使学生去积极探索简捷、合理的运算途径, 师生双方应紧密配合, 为培养优秀的中学生尽职尽力。

三、重视解题过程, 提高备考效率

初中数学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 要顺利完成复习任务, 绝非易事, 在把复习内容组合好的前提下, 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扩大知识覆盖面, 浓缩复习内容, 争取复习时间,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复习时, 做一定量的题是必要的, 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题海战”是“打”不出高分的。我们不能贪多求快, 就题论题, 为解题而解题。对于同一道题, 教师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启发诱导,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又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起到了触类旁通的复习作用, 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例如, (1) 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 AC=AB+BD, 求证:∠B=2∠C。

方法 (一) :在AC上截取AE=AB, 连接DE。易得△ABD≌△AED (SAS) , 那么BD=ED=EC, ∠EDC=∠C, 所以, ∠B=∠AED=∠EDC+∠C=2∠C。

方法 (二) :延长AB至F, 使BF=BD, 连接DF。易得AC=AF, 进而可得:△ACD≌△AFD (SAS) , ∠F=∠BDF, ∠ABC=2∠F, 所以, ∠F=∠C, ∠ABC=2∠F=2∠C。

(2) 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 ∠B=2∠C。求证:AC=AB+BD。

本例实际上就是把上例中的一个条件和结论互换一下, 其证明思路仿例一, 不难证明。

四、加强综合题型分析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而有法但无定法”, 在中考复习时, 切准中考综合题的脉络, 掌握中考题的结构, 并有针对性地对中考题中的综合题进行剖析, 使学生掌握综合题的常规解法。在解综合题时, 要注意观察, 比较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数量特点和位置特点, 联系有关的已学知识, 检索已有的技巧、方法、结论相关知识储备, 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当然, 一口吃不成胖子, 循序渐进是备考综合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备考综合题还应该先从较直观的, 综合程度比较小的题目开始。有一些学生开始就企图解较复杂的综合题如压轴题等, 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这就好比练习跳高, 如果一开始就把横杆放在力不胜任的高度上, 是不是能获得好的训练效果的?另外, 由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这样就为数学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特别是近几年的中考题加大了对应用问题的考查力度, 出现了许多题型新、内容实、联系实际巧妙、解法灵活的应用性问题, 它们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解决这类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 首先要把问题建立成一个数学模型, 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来翻译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 进行推理, 论证, 从而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例如, 一男生推铅球, 铅球行进的高度y (cm) 与水平距离x (cm) 之间的关系是。问: (1) 该男生的铅球成绩为多少米? (2) 铅球在最高点时, 离地面的距离是多少米?在解答本例时, 问题 (1) 实际上就是求这条抛物线与x轴的正半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不难求出该男生的铅球成绩为10米。问题 (2) 实际上就是求这条抛物线的顶点的纵坐标, 也不难求得铅球在最高点时, 离地面的距离是3米。

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 篇9

一、精心制定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复杂, 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 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 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 精心编制复习计划。教师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 根据平时教学中学生掌握的应用知识的情况, 编制一套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 让学生分段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而且易混易错的内容, 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 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的筛选。教师要将制定的复习计划交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的复习规划, 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中学数学复习的目的表现为, 通过复习数学知识, 把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通过知识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在这个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里, 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数学知识, 并且由于能力和素质的大大提高, 必将使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大大改观。在非智力因素等同的条件下, 智力的差异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夯实基础知识

复习的第一阶段, 首先必须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过好课本关。其中教师要做好如下两件事:

第一, 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 而且要灵活运用。例如, 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为圆, 包含7条线:圆的性质、直线与圆、圆与圆、角与圆、三角形与圆、四边形与圆、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 有2条线。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 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第二, 对解题结果的评讲:学生易错的题目, 教师要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 怎样改变条件和问题, 使错误的答案变成正确的答案。要分析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解法等。学生在平时学习时, 只接受正确的知识, 缺乏对错误出现的心理准备, 往往看不出错误但又改不对。在总复习中, 教师揭示、分析错误, 展示这一尝试、修正的过程, 这对学生认识错误的发生和解决问题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四、提高深化知识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 并能综合运用, 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综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 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两个层次。 (1) 狠抓重点内容, 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 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 “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 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 (2) 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训练过程中, 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 解题还没有思路, 因此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 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 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 决不要轻易地放弃。

五、强化心理疏导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 最重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 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 都应该给予学生关心, 注意他们在想什么, 及时排除他们的考前焦虑, 争取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出他们的正常水平, 甚至是超常发挥, 这才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欣慰。在这一关键时期, 教师不仅要继续从数学学科的角度、从知识能力的角度、应试技巧的角度去关心、帮助学生, 更应该多从精神上、心理上、意志品质上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学生。比如:可以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 对学生加强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 考前和学生一起制订应考计划和策略、心理调控方案、确定预期目标等, 从而提高学生复习应试的心理素质。

摘要: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 尤其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式梳理起来, 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 篇10

在课堂教学上,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 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二、紧扣大纲, 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 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 学生往往学了新的, 忘了旧的。因此, 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 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首先要认真研读教纲和考纲, 明确复习内容和重点, 其次必须切合学生实际, 再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 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 编制一分量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淆易出错的内容, 确定计划的重点。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计划, 确定自己的奋斗的目标。

三、挖掘教材, 夯实基础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础题型, 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思维材料,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但对教材的理解还是零碎的, 解题规律的探究还是比较肤浅的。因此, 在组织学生进行总复习时, 笔者采用分步走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 让学过的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结论及解题方法技巧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其次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 并以它们为主要素材, 编拟一套系统化训练题, 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并要求学生要着眼于教材, 扎扎实实地从实际水平出发, 一步一个脚印, 夯实基础, 充分体会基础知识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 切实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 采用一些数学专题来进一步强化基础, 拓展学生数学创造性能力。

四、精选习题, 分层训练

初三总复习不能只考虑优等生, 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 有所提高。从这点出发, 笔者在总复习中, 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分别用A、B、C表示。A.组要求掌握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 着重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B.组要求掌握教材中的题目, 着重要求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C.组注重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 综合性较强, 灵活性较大。

五、突出数学思想, 发展能力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而数学能力是在解题中形成。解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 数学思想是解题的核心, 突出数学思想是初中数学总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有人曾这样说,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 掌握了它才意味着真正拥有了数学。

总之,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 发掘教材, 夯实基础是根本, 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 精选习题, 分层训练是核心, 强化思想方法训练, 发展能力是目的, 只有这样, 才能以一题带一片,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本文就更新教育理念、编制复习计划、挖掘教材、分层训练、突出数学思想这几方面探究初中数学总复习的实效性。

上一篇:企业网络应用模式分析下一篇:资金集中控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