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2024-05-21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精选十篇)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1

一、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数学复习计划, 对指导师生进行系统复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复习计划的制订应注意: (1) 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复习重点.确定复习重点要根据课标要求的四个层次——了解、知道、理解和掌握来制定.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对教材要求了解的, 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要求知道的, 要领会其实质,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要求理解的, 要加深巩固, 对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习题, 能准确地解答;要求掌握的, 要灵活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 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3) 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复习时间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

复习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再现过程.学生往往认为, 复习就是将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再重复一遍, 认为复习的内容都是学过的, 自己已经懂了;学生甚至会认为, 这么简单, 没有新意的问题, 根本没必要再学, 于是产生抵触情绪, 不配合教师的复习教学工作.如果教师不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 一味地将知识点进行灌输, 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妨采用“先练后教”的教学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题, 在课堂教学中, 规定时间让学生先练习.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不足与缺陷时, 自然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抓住这个时机, 激发学生求知欲, 增强学生产生知难而进、勇于攻破难题的信心,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确定的重点、难点渗透教材的知识点, 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 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复习教学中.

三、归纳强化, 提高常规题型的正确率

对常规题型, 必须经过适量、适当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程度, 每练一题就应是一次学习和巩固, 一看到这类问题马上就能想到涉及这类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及解决它的常用方法, 使之形成习惯.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 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加强记忆, 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 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秩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 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的过程.仔细总结做题时失误的地方, “吃一堑, 长一智”, 解答较易题时, 严谨细致, 落实到位;解答中档题时, 调整心态, 坚持不懈;解答较难题时, 顽强拼搏, 不言放弃.解题之前思路分析很重要, 学习数学不仅要学怎么做怎么算, 更重要的要学怎么想, 把解题之前的思路分析作为重点, 从中逐渐学会分析、判断和决策, 提高解题能力.

四、例题的讲解要一题多变, 防止题海战术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例题的选择, 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 要突出复习内容的重点, 紧扣课标, 反映课标中的重点的基本内容.一题多变, 挖掘内容的内涵、外延, 在变化中巩固知识, 寻找解题规律, 从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在复习二次函数时, 我举这样一个例子:二次函数图像经过点 (0, 0) 与 (-1, -1) , 开口向上, 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 由题意画图后知, (-1, -1) 是顶点坐标.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式y=a (x+m) 2+n的形式, 再求它的解析式.在教学中将题目中的条件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改为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 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可知 (-1, -1) 点并不是顶点坐标了, 但是图像经过了 (-1, -1) 点, 所以可以用二次函数的x轴交点坐标式求解.若将原题目中的条件开口向上去掉, 这样题目就会有两个解.条件的不断变化, 解题的思路也在不断变化, 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变化.让学生在不断变化中巩固知识, 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系统整理, 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梳理归类, 分块整理, 重新组织, 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这种归纳总结对学习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完成, 即由学生“画龙”, 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 对比讲解, 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 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2

初中数学总复习备考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中数学总复习思路,谈谈本届初中毕业班数学寒假复习的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7日——2012年1月15日)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第二阶段:(2012年1月15日——2012年2月20日)

一、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训练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1)、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

(2)、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

(3)、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3、第一轮复习应该留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纯熟、准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关键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2012年1月11日,2012年,2月1日,2012年2月21日,按班交到校园食杂店)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6)、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7)、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

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适当开展兴趣爱好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数学教师:蒋海峰

王凤珍

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效率; 策略方法首先,作为教师,要把握好整个初中阶段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初中的知识体系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平时上新课的同时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记载,对于一些易错的知识点或解题思路应该集中做笔记。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教师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为明确的把握,哪些内容学得好,哪些内容学得差,复习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教师还应精选例题和习题。对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连、有效整合,把多个知识点集中在一个例题或习题中,采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证,由此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创建思维的闭合回路,使学生不仅满足于“知其一”,更追求“知其二,知其三”,举一返三,融会贯通,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串连、整合知识可以通过解决复杂的题目来进行。例如,解一道较复杂的分式混合运算题,就可能串连起整式、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因式分解等知识;解一个较复杂的无理方程,就可能串连起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及其运算、换元法、配方法等知识;画一条抛物线,就可能串连起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轴对称等知识。

那么作为参与中考的主角—学生,在整个初中数学复习中,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着手加强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呢?

首先,明确目标和要求。现在数学中考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之前要认真研读数学《中考考试说明》及复习指南,明确中考的要求,对中考试卷难度设置和整体要求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防止走偏,做无用功。

第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复习前,每个考生都要思考:自己目前的数学基础如何?掌握较好的是哪些部分?最为困难的是哪一部分?最有希望通过复习可以掌握更好,能提高分数的是哪一部分?就整张中考试卷来说,自己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才能提高总分?学生只有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复习的进程中,建立自信,明确自己努力和提高的方向。

现在中考试卷更重视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察,应用型、信息获取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平时做题时要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锻炼,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换试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第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中考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学生要配合好教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自主复习时,要适当超前,在上课之前,把相应的知识块先复习一遍,做些回顾性的练习,记下主要的困难,带着问题上课,及时把关键性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切忌走马观花;复习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如编制错题集,把历次考试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集在一起, 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原因,改正错误,以绝后患,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种复习方法。这样,在中考前,特别是临考的前几天就不必系统地再复习了。

老师的中考总复习教学安排通常会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阶段。同学们应明确每一阶段的重点,掌握复习节奏与进度。

第一阶段,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同学们想要在常见的“双基”类型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特别是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有的同学恰恰在这方面不注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

第二阶段,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我们要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应用问题,一般要求全面理解题意,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尤其要发现和挖掘比较隐蔽的条件,必要时,可准确地作出示意图,以探求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依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每年的中考题可能会创设一些新的情景,通过科学地设置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设计,突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但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会过高,不会将问题太复杂化。

第三阶段,锁定目标,备战中考,进行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这时进行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建议考生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各地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通过练、评、反思,查漏补缺。其对策是:重点研究样题的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提高速度规范解答。有的同学在答卷时,不以“首先是准确,其次是速度”为基本原则,盲目地追求快速,解题既不打草稿又不画图,仅使用心算或填上自己想当然的结果,失误甚多,而在解答大题时跳过必要的步骤,或丢三落四,结论不完整,推理不严密,失掉不应失的分数。

总之,中考复习应得法,应扎实有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获得成功的秘诀,只要尽自己所能,调整好考生的心态,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如意的成绩。参考文献

[1] 魏玉霞.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自习[J]. 成才之路.

[2] 洪明水.初中数学总复习课教学浅探[J]. 新课程(教师版).

[3] 陈汉松.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4] 田新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效率[J]. 陕西教育(行政).

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4

一、三段衔接:夯实基础———知能整合———综合模拟

1.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 训练基本技能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 掌握基本方法, 做到全面、扎实、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 是总复习的重点。

(1) 立足课本, 理清知识脉络。

在数学复习中, 重新梳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及各类习题, 非常重要。这个阶段采取的策略是:以课本为主, 深钻教材, 课本中的例题、练习要让学生弄懂、会做, 把书中考点归纳、梳理, 形成知识结构, 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按初中数学知识体系, 把初中全部内容按知识块进行整合。复习中教师提出每单元的复习提纲, 指导学生按“提纲”复习,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 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 重温遗忘的知识, 加深记忆, 并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和证明, 同时着力引导学生自己回顾以知识点为载体的例、练习题, 在每个章节中教师都有典型例题讲解及易错知识辨析, 教给学生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 解题步骤规范化, 例题、习题典型化, 方法、技巧规律化。在每一知识块中, 插入一些实际应用题、动态探索题, 既提高学生兴趣, 又减轻了第二轮复习的难度和负担。

(2) 抓好测试, 重视解法指导。

每个单元复习完后, 紧扣单元考点, 以近几年中考题为题材, 选取有针对性、典型层次性的考题进行分析和检测, 注意引导学生领会解题思路和方法。每个单元的质量检测题做到认真批改, 及时总结,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每次讲评中, 教师归纳出几笪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学刘莉雯个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 讲解时立足通法、兼顾巧法, 力求让学生做到会通法但不一定用通法, 要模式又不要模式化, 并搞好跟踪强化训练, 使学生由一时一题的得失, 获取长远的解答一类题的收获。

2. 第二轮:综合运用知识, 加强能力培养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 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 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 在学生解题的合理、迅速上下功夫, 侧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

(1) 注重题型归类, 精心选择专题。

这一轮采取专题讲座、综合训练等形式,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 精心选择一些新题、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专题既可按照内容设置, 也可按照思想方法设置, 但宜小不宜大。所设专题不仅应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覆盖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点, 而且应对重点、难点、弱点、热点都要有所侧重。

(2) 训练中低档题, 显化数学思想。

中考数学试题中70%~80%的题目为低、中档题, 抓住了中、低档题目就抓住了主体, 并为解高难题准备了信心和时间。解题训练要高屋建瓴, 坚持用通性、通法, 即用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解题, 使解题知识与思维能力同步提高。

(3) 多角度多方位, 培养学生能力。

在复习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数学能力: (1) 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 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4) 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要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识图, 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 强化变式, 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 如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 利用所给信息解题等训练学生。

3. 第三轮:强化考前训练, 综合模拟复习

这一阶段,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 加强解题指导, 提高应试能力。

(1) 以中考试卷为载体, 感悟趋势。

历年中考试题, 均是各地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专家认真研读有关中考的指导文件, 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及历年试题后的心血结晶。因此, 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仔细研究各地中考试题特点, 从中感悟出中考命题的趋势。

(2) 以常见错误为载体, 弥补漏洞。

加强客观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提倡解题时“小题小做”, “小题巧做”, 避免“隐性失分”。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掌握其中的通性通法, 并达到熟练程度。对于有价值的题目, 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 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 弄清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 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让学生向错误学习, 放手让学生自己讲评, 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

(3) 以心理辅导为载体, 树立信心。

在中考前的一个月, 我们做到随时关注学生的状态, 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 要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有正确、客观的估计, 从实际出发, 确定适当的考试目标和期望值, 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告诫学生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和与人攀比, 让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多鼓励学生, 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提高竞争意识, 树立中考信心。

二、三维合力:教师个体———备课组———教研组, 提高攻关能力

任何一项工作要想落到实处, 首先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计划, 组织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以各年级各学科各备课组为主战场, 形成“教导处———年级备课组———各科任老师”的校本教研, 合作攻关, 形成整合效应。

1. 教师以责任意识紧抓本班教学

毕业班工作是辛苦而繁重的, 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承担更多的责任。无论学生基础怎样, 都不能有任何动摇, “既然选择了初三, 就一定要负责, ”这是我们数学组共同的心声, 抓“合格率, 优秀率”这是我们的目标、愿望, 即使压力再大, 任务再重, 我们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 相反, 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因为我们永远牢记这一点, 力争做到凭良心做事, 对学生负责, 对家长负责, 更要对学校的声誉负责。

2. 备课组以合作意识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坚持集体备课。集中集体智慧, 精心自编模拟试卷, 强化复习的内容,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是研讨复习课模式。保持复习进度同步, 经常研讨复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努力寻求高质量的复习方法。

3. 教研组以奉献意识集中学科优势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数学组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互相帮助, 克服种种困难。只要有机会, 都主动承担教研活动, 全体教师都参与听课、评课、学习各位老师的科学教育方法, 吸引别人的先进教育理念。由于我们采取了立足校内, 放眼校外, 吸精纳粹、融会贯通的原则, 从而促使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三层并向:尖子层———中间层———薄弱层, 提高整体质量

复习要从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学生, 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分类推进, 抓住时机, 创设条件,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1. 分层教学减压力

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复习时要因材施教。对学困生, 课堂复习采取"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策略;对中档生, 对他们要严格要求, 解题要严密、细心, 使其不因此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对尖子生, 在解题过程中, 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 力求解题完整, 以提高中考优秀率。

2. 关爱学生添信心

初中数学总复习计划 篇5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特制订本,以便实施总复习有、有步骤。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的重点。复习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制定的复习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我们在组织全组老师编写资料的时候,围绕着以下三点构想:

1.全面性 虽然我们不敢说“一册在手,别无所求”,但我们坚信对你是有多多少少帮助的。由于我们围绕着:①对考试的热点作认真分析;②对知识点做细致整理;③对2005中考的动态分析等编制理念,同时,我们在编制安排上本着:着眼于操作;立足于中考;服务于学生等想法,按照分课时将和学案在一本中设计的原则,使我们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能有很全面的借鉴价值。

2.可操作性 我们在整个复习中,设置三个阶段①基础知识积累阶段:题目的难度大概是中考题目中的70%的基础题目;②专项知识整理阶段:题目的难度大概是中考题目中的20%---30%的应用题目;③实战演练阶段(借助一份中考试卷的解答指导试卷的解读技巧)

3.互动性 在编制这本复习书的时候,为了充分体现在主导下的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开辟四个特色栏目:“自我诊断”“警钟长鸣”“师生对话”“机动园地”,以便我们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能找到非智力因素等课程资源。

4.资料新 我们这本复习用书中的所有例习题,均来源于 ①从2004年各地中考题中采用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择50%,②从其他有关资料中精选20%,③我们学校老师原创自编习题约占30%.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2月21号——3月27号),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配备的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3月27号——4月20号),要特别体现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

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

(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提高应试速度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4月20号——5月20号)。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五、查漏补缺,达到掌握最佳效果

在进行三论复习后,我们将准备进行第四轮复习(5月21号——6月13号)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抓两件事情:1,知识的查漏补缺,“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拟在此阶段召开一次“初三师生面洽会”重点回答(中层以上)学生在解答数学题中遇到的困惑,我们初三数学老师现场解答。会后整理成资料,发给学生,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解答的技巧。(这个环节也有可能提前到第二轮复习结束以后,也就是在四月初)2,心理调节。

我们坚信,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那么收获的一定是丰收的喜悦。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终将迎来一片翠绿

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第三周~质检)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

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顶尖冲刺》、《九地市模拟试题》,历年福州市中考题(2000~2004)。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四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 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总复习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2-0038

初三是学生升入高中之前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各科都已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一个过程,是向中考进军的关键环节.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做好初中毕业班的数学复习T作,教师应总结经验,根据本校或本班的实际情况,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网满完成毕业班的数学复习任务.下面笔者简单谈谈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吃透考试大纲,把握试题的脉络和动向

每到复习阶段,上级主管部门都会对中考的考试大纲、试题的脉络与动向作进一步的说明与介绍.这就要求各位数学教师要好好研究考试大纲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研究考试大纲,吃透考试大纲,钻研教材,把握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夯实基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复习不是重新上课,而是把学生三年来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知识链,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选择好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是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到学生理解、接受的过程.所以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启发和引导为主.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将启发和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探讨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同时,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数学模型等辅助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优化课堂结构,系统整理,专题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教师必须强调课本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熟记且灵活运用课本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和定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中考数学命题除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和判别式等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第二轮复习阶段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适当增加复习的难度与深度,抓住重点内容,适当设计热点题型.这一阶段的时间相对集中,教师可以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关系,分块整理,归类知识点,提高复习效率.所以第二轮复习阶段要进行专题复习,注重学生知识脉络的形成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第二轮复习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导”就是引导、带领和指挥.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为一部交响乐,那么,教师就是这支乐队的指挥.学生就是乐队的成员,而引导和点拨则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所以,“导”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导”出学生的热情,“导”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四、巧设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其说第一轮复习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第二轮复习阶段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三轮复习阶段就是第一、二轮复习阶段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总复习的内容多,教师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复习的后期,大量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接踵而至,如果教师不加以筛选,大搞“题海战术”,只能是事倍功半.教师要在大量的试题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在精选综合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选择习题要有规律性、日的性和典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在复习时,可采用以下形式进行:(1)选择中等难度的试题,避免过繁、过难和过偏的题目,因为中考还是以中档题为主的;(2)一题多解训练,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选择易错题进行专题训练,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做好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培优补差工作

因为中考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中考数学试卷的难易度比例为7:2:l,即七成为基础题,两成为中等题,一成为难题.所以在复习的后期,要让学生重新回归课本,重温课本的基础知识.而在查漏补缺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l)搜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日,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2)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摘录自己在学习中出错的题目,并经常查看、反思,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3)复习前,可以找优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一些摸底调查,摸清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后进生,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对于中等生,做好培优工作,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一些难度稍大的题日,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对于优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调整学生的心态

中考是“六分知识,三分心理,一分幸运”.数学教师在备考工作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应试心理素质教育与辅导,调整学生的心态.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挖苦,多肯定.适当地给学生减轻思想负担,让学生化压力为动力.考前的考试心理辅导是每一位教师必上的一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排除杂念,专心备考.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传授考试答题的方法与技巧

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在做选择题时,要大胆填写答案,遇到不懂的题目,可以凭自己的直觉选择.总之,哪怕猜或懵也要答.因为每个答案都有25%的概率是正确的.答了就有可能是对的,总比留空好.对待解答题,要把好四个关:(1)把好计算准确关;(2)把好理解审题关,“宁可多审三分,不抢答题一秒”;(3)把好表达规范关;(4)把好思维、书写同步关.同时,学生在考试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充分利用考试前5分钟的时间,先大致审一下题日.(2)区别对待各档题曰.在做基础题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忌粗心大意,不要看错问题.做到百分百拿下这类题的分数.做中等题时,要静下心来,放松心情,不要紧张,尽量保证拿分,起码完成85%.做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步步为营,发散思维.中考大题是分步赋分的.许多学生一看是大题或难题,就不敢做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实大多数大题里都有好几个小问.很多小问题都是基础题,学生可以轻松解决.因此,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问题.(3)考试结束前,要好好检查再交卷.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7

一、把握时代脉搏, 领会精神实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 也是高中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中指出:“数学学业考试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 “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 使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

随着教育部关于实验区中考命题指导意见的颁发及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教育厅 (委员会) 坚决地要把中考的难度降下来的指示的反复下达,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及新课程的普遍实施, 随着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呼声的日益增强, 大多数地区已把学业测试与升学考试合二为一.基于学业考试的目的及各地重点高中保送生幅度的增大, 试题的侧重点无疑会倾向于学业考试,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但两考合一的试卷毕竟承载着中考甄别与选拔功能, 浏览一下实验区的试卷不难发现, 百分之十左右的试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颇高, 难度较大.肩负总复习教学重任的教师, 必须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指导纲要》《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估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中考命题指导意见》《数学课程标准》等文件, 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把握时代的脉搏, 使自己在中考复习教学中游刃有余.

二、探索中考试题的特点, 感悟命题趋势

历年学业测试试题及中考试题, 均是各地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专家认真研读有关中考的指导文件, 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及历年试题后的心血结晶.后续命题者, 不乏以其中典型的试题为原型, 进行改编、拓展, 因此, 每个初三数学教师手头应有历届中考试题集, 并仔细研究各地中考试题特点, 从中感悟出中考命题的走势.纵览历年中考试卷, 不难发现试题体现基础性, 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 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重点考查新课标中规定的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公平性, 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年不乏涌现出趣味性强、形式新颖、不落俗套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好题.仔细阅读各地试卷, 不难发现命题者力求做到公正、公平、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实际水平, 杜绝了偏题、怪题.

三、重视基础, 理清知识脉络

数学的基本概念是组成数学内容的基本细胞, 数学的基本技能是数学能力形成的基础.徐利治教授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求异思维能力.”掌握“双基”是发展能力的前提, 没有扎实的“双基”, 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 有些教师存在着淡化“双基”的现象.作为肩负对数学教学导向功能的中考试卷, 为纠正这种错误认识, 近年绝大多数中考试卷中, 基础题占近百分之八十, 各种题型中遍布着基础题的“倩影”, 好多基础题来自于课本的例题、习题或是以课本例题、习题为原型稍加改编而成, 同时, 中考试卷在重视“双基”考查的基础上, 更重视对数学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因此, 必须重视“双基”的复习.

复习“双基”时, 应引导学生立足教材, 把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上, 并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 理清脉络, 抓住知识主干, 构建知识网络;同时着力引导学生自己回顾以知识点为载体的例题、习题类型, 教师尽可能地精选或编制系统、典型的练习, 通过练习的解决, 沟通知识、技能间的联系, 从而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块状”结构、“网状”联系, 以不变应万变.那种因中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而盲目地做大量的综合题、忽视“双基”的行为, 是极不可取的.对已经明确删减的内容, 在复习阶段不必涉及;对降低要求的内容不随意提高要求, 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案例1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 单元的“双基”复习

第一环节, 出示问题1:关于不等式 (组) 这一单元内容, 你的记忆中还留有哪些?具体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独立回顾, 两三分钟后, 同桌相互交流, 再让学生对照课本复习基础知识, 然后, 师生一起系统回顾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努力使学生贮存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第二环节, 出示问题2:你还记得以这一单元知识点为载体的例习题的类型吗 (友情提示: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类进行回顾) ?请编拟出尽可能多的以此知识点为载体的习题, 并把它写在黑板上.于是, 那些表现欲强, 基础好的同学跃跃欲试,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 相互合作,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学生几乎会编拟出原来接触过的所有类型的习题, 教师则给出学生没编出的典型类型的习题.然后, 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学生编出的习题, 根据这些习题的难度, 让不同程度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并努力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第三环节, 出示问题3:在不等式这一单元学习中, 你积累了哪些经验?你认为有哪些注意事项?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是哪一类?第四环节, 编拟有典型性、代表性, 知识覆盖面广的作业及测试题, 并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四、显化数学思想方法, 重视通性通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认识, 是数学思维方法与实践方法的概括, 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数学教材编写及教学始终反映着数学基础知识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 其中数学知识以显性形式展示, 而数学思想方法则以隐性形式存在, 它们交相辉映, 构建了生机勃勃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体系.初中数学中常用数学思想方法有: (1) 数学方法, 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消元法等; (2) 数学逻辑方法, 如分析法、综合法等; (3) 数学思维方法, 如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和演绎等; (4) 数学思想, 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 (化归) 思想等.

重视通性通法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概括、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是在多次领悟、反复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 所以我们不可能凭借一两节课和几个例题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 也不可能依靠生硬的说教, 而应努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凸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总复习教学中, 除了在专题复习时, 结合例题、习题专门讲授思想方法外, 还要在复习的每一阶段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复习阶段, 专题复习阶段, 综合模拟训练阶段及查缺补漏回归基础阶段) 显化数学思想方法,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注意解题经验的积累并把其上升为方法.

案例2基础训练中凸现思想方法

例1 (2005年长春市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 图1中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B两点, 分别以A, B两点为圆心, 画与y轴相切的两个圆.若点A的坐标为 (1, 2) , 则图中两个阴影面积的和是_______.

此题立意新颖, 构思巧妙, 在初中主干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命题, 着重考查了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圆”的有关知识.讲评此题时, 在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应显化中心对称变换的思想、整体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五、注重能力培养,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中考命题的意图是:既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还重视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因此, 总复习阶段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着重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学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总复习的始终.掌握“双基”是发展能力的前提, “双基”复习时切不可一晃而过.“双基”复习时, 除了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外, 还担负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讲课的重点应该是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问题解决思路的形成过程, 思想方法的产生过程.要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贴近其生活实际的新颖有趣、活而不难、蕴涵丰富数学知识点的问题的解决, 温故“双基”, 感悟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 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提升能力.

案例3寓能力培养于综合性问题解决

例2 (2006年安徽芜湖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 在一次科学探究实验中, 小明将半径为5cm的圆形滤纸片按图2所示的步骤进行折叠, 并围成圆锥形.

(1) 取一漏斗, 上部的圆锥形内壁 (忽略漏斗管口处) 的母线OB长为6cm, 开口圆的直径为6cm.当滤纸片重叠部分三层, 且每层为圆时, 滤纸围成的圆锥形放入该漏斗中, 能否紧贴此漏斗的内壁 (忽略漏斗管口处) ?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

(2) 假设有一特殊规格的漏斗, 其母线长为6cm, 开口圆直径为7.2cm, 现将同样大小的滤纸围成重叠部分为三层的圆锥形, 放入此漏斗中, 且能紧贴漏斗内壁.重叠部分每层的面积为多少?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8

一、握时代的脉搏, 领会精神实质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 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及新课程的普遍实施, 随着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呼声的日益增强, 随着教育部关于实验区中考命题指导意见的颁发及各省教育厅坚决地要把中考的难度降下来的指示的反复下达, 大多数地区把学业测试与升学考试合二为一, 基于学业考试的目的及各地重点高中保送生幅度的增大, 试题的侧重点无疑会倾向于学业考试,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但两考合一的试卷毕竟承载着中考甄别与选拔功能, 浏览一下实验区的试卷不难发现百分之十左右的试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的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颇高, 难度较大. 肩负总复习重任的教师, 必须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指导纲要》《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估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数学课程课标准》等文件, 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把握时代的脉搏, 使自己在中考复习教学中游刃有余。

二、探索中考试题的特点, 感悟命题趋势

历年学业测试试题及中考试题, 均是各地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专家认真研读有关中考的指导文件, 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及历年试题后的心血结晶。后续命题者, 不乏以其中典型的试题为原型, 进行改编、拓展, 因此, 每个初三数学教师手头应有历届中考试题集, 并仔细研究各地中考试题特点, 从中感悟出中考命题的走势。纵览历年中考试卷, 不难发现试题体现基础性, 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 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重点考查新课标中规定的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公平性, 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年不乏涌现出趣味性强、形式新颖、不落俗套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好题。仔细阅读各地试卷, 不难发现命题者, 力求做到公正、公平、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实际水平, 杜绝了偏题、怪题。

三、梳理知识, 形成网络

梳理过程, 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 由于书上的知识是循序渐进, 分章节安排的, 平时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零星的、分散的, 对所学的知识没有一个系统、整体的理念, 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分组讨论每部分的知识点, 并让学生自做知识卡进行互相交流, 互相补充, 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 语言阐述、图表、框架结构等, 有的学生以框架结构给出的函数部分的基础知识结构, 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很容易看出函数部分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精选例题, 精讲方法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避免题海战术,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选例题上要动脑筋, 通过范例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 这一环节也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五、变式练习, 针对提高

这个环节是检查本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尺之一, 孔子说: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做适当的练习, 学到的知识就没有办法巩固。

所以应该结合复习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针对练习, 对于易错、重难点的地方, 要多形式的反复练习,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所以复习课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 题目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与典型性, 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练习, 还可选择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 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 新的提高。

六、显化数学思想方法, 重视通性通法

初中英语总复习策略谈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总复习,学生

毕业班教学成绩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尤其英语成绩的高低更决定了总体升学率的高低, 因此, 扎实有效地组织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复习使教学成绩有所突破?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近年来中考复习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几点做法。

一、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仅仅靠考前复习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着眼于中考。首先要坚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让学生多听英美人的语音, 以此来增强语感, 提高听力水平。目前, 常见的听力题型有: (1) 单句理解; (2) 对话理解; (3) 短文理解。针对这些题型需有目的地加强训练。可以每个星期安排一节听力测试课,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每次测试后要及时反馈评讲,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要注重听力技巧的传授和指导。其次要注重英语的交际性。 英语教材的特色是交际用语多, 课本中有相当多的情景对话, 涉及购物、看病、就餐、问路、打电话、借东西、谈天气和其他情景。教师要根据这些不同的语言情景, 创造氛围, 指导学生进行交际对话, 锻炼交际会话能力, 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语言点和实际结合起来, 真正把英语学活, 学以致用, 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三是要精选内容, 加强阅读。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头戏, 占分比重大,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的能力。

学生能否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阅读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务必在平时拓宽视野, 加强阅读, 掌握阅读理解的思路。靠平时的教学夯实基础, 力争使每位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这样进入复习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进入九年级每位教师都要为来年的中考做准备,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渗透中考动向, 让教师瞄准中考题, 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见识中考题, 为其减负, 研究课标, 把握中考动向。

二、制订计划, 高效复习

鉴于初中英语总复习内容繁杂、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特点, 理清思路、科学复习至关重要。为此, 我们中考复习前, 全体英语教师集体讨论, 群策群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根据学科特点, 我们一般都分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 着眼课本, 夯实基础;第二轮, 着眼专项, 注重题型;第三轮, 着眼模拟, 训练能力。其中第一轮、第二轮复习尤为重要。

第一轮复习主要立足于课本, 夯实学生基础。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教科书为蓝本, 以全面掌握教材为基础, 以注重双基为核心, 以单元课时为顺序, 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应用为突破点, 坚持单元过关制, 捉住单词这个“点”, 带动词组和句型这个“线”, 撑开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个 “面”, 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大密度、精练习、快反馈的策略, 从“面向全体, 培优帮差”入手, 向全班要合格, 向优生要“优秀率”, 减少“差生率”。 落实“作业、检测、辅导”是保障。坚持落实课堂作业的布置、批改、更正制度, 适当精选布置巩固作业;进行基础知识复习, 认真抓好复习进度和课堂效率落实, 不盲目赶进度, 扎实抓好基础训练。

本轮复习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必须扎实夯实基础。每年中考试题都是按难:中:易=1∶2∶7的比例, 基础分占总分70%, 因此使每个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 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力争使每位学生基础知识不失分。 (2) 必须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复习试题, 不搞题海战术。针对中考题型, 对每单元的单词、短语、语法、 话题、写作等, 精心筛选题型训练, 使每一个练习都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 切准要害的强化练习。 (3) 学生练习后要及时批阅和讲评, 查漏补缺,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力争当堂消化。

第二轮专项复习, 编织知识网络。按照我市中考题型的要求, 其主要题型有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听力部分的题型主要有听辨词句、句子理解、对话理解、短文理解;笔试部分的题型有词汇、语法与情景选择、动词考查、汉译英、补全对话、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结合题型对初中英语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在这轮复习中要纵梳辫子横理发, 依据每个知识点, 通过研读近年来的中考试卷, 研究考查动向, 精挑细选, 用简明扼要的训练题构建网络知识体系, 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会找规律、建系统、谋方法, 对知识查漏补缺。为此我们集集体的智慧, 将最新课改理念和最新教学精华完美结合, 分为中考直击、考点梳理、中考命题几部分, 编写校本教材《学考优案》,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从而让学生轻松应对中考的严酷挑战。

二轮复习课我们的要求是“三忌”“三要”:一忌繁琐机械重复, 要精心设置, 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每个学生都愿听;二忌停留在表面, 要拓展延伸, 不断寻求复习课的亮点;三忌“眉毛胡须一把抓”, 到处都是考点, 要条理清晰, 重点突出。做到在千丝万缕的知识中, 拧住一根线, 然后以线为中心, 延射织成一张系统的复习网络, 教师提示给学生运用的方法, 达到增智的目的, 为下一步的 “强化训练”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轮综合复习模拟拉练, 查缺补漏。这一阶段,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 加强解题指导, 提高应试能力。在组织好三次摸底考试的同时, 选择征订一定数量的模拟试卷, 每份试卷集中测评、及时批阅、重点讲评。在测试中让学生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题, 纠正不良习惯, 对于试卷的错误要认真分析, 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本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 题型、题量、难易都要贴近中考, 在注重考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 更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突出语境, 强化交流。 (2) 批阅要及时, 趁热打铁, 及时给予讲解, 要求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3) 归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4) 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 考是为了发现问题, 讲是为了重温知识点, 弥补遗漏, 解决问题。选中要讲的题要少而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联系性。讲解过程中要讲透, 以题带知识, 同时辅以足够量的跟踪练习。 (5) 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可以采取学生对教师讲或学生互相讲等方式, 力争每次考试都能使学生迈上一个新台阶。 (6) 加强中考心理和技能的辅导, 使学生增强对中考英语的自信心, 确保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迎接中考。

三、分层指导, 全面提高

1.加强优等生的再提高工作。对优等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优方案, 对这些学生除在课堂复习之外, 还利用课余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辅导材料, 引导他们自学, 延伸, 重在点拨和答疑。

2.加强中等生的掘潜优化工作。这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流, 可塑性很强, 是提高成绩的主力军。我们在整体狠抓综合能力提高的同时, 给他们提出了“低档题力争得满分, 中档题力争少失分, 高档题争一分算一分” 的要求。

3.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困生是一个偌大的团体, 受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 厌学好玩、上网聊天, 几十分钟的娱乐可以将学校辛苦一周、一月甚至一学期的思想教育溶化得荡然无存。对学困生, 我们采用了低起点、多鼓励、少批评, 正确看待成绩, 增强自信, 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及方法 篇10

一、明确考点, 梳理知识,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题量足, 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 教学的重点放在《中考考纲》的学习和研究上, 做到定时间、定内容, 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在复习中, 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 整理知识, 归纳分类, 让学生明确考点, 明确要求, 掌握重点, 并通过针对性训练, 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二、综合练习, 灵活多变

复习中总要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结合各知识点, 选编典型的例题。在对典型问题进行剖析时, 力求注意“多变”、“多析”、“多问”、“多解”。“多变”是对一道题目改变叙述方式, 增减或隐蔽题设条件, 加设“干扰量”进行一系列“纵变”、“横变”, 让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判断中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实施分层复习、分类推进, 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在综合复习阶段, 学生的差异很大, 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的基础上, 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 确定不同层次的复习目标, 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练习作业、复习检测等, 使普通生“吃得了”, 中等生“吃得饱”, 优秀生“吃得好”, 并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 有所得, 有所乐。

四、增加实验, 提高兴趣

在初中物理复习中增加典型的实用性实验, 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物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体验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还能提高复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五、进行专题复习,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综观近几年来的中考综合题, 多数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因此要通过重点知识、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难点问题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 释疑解难, 查漏补缺, 活化深化课本知识,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复习备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根据新情况,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与方法, 把物理总复习工作做得更切合实际, 更有效。

上一篇: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下一篇:跑马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