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方略

2024-06-24

中考数学复习方略(精选七篇)

中考数学复习方略 篇1

一、充分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习主体

《考试说明》是教师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可以说它是考试指南,教师应认真准确地把握考试精神和性质、考试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弯路。具体来说:细心推敲中考对知识点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哪些需要了解,哪些需要理解,哪些需要掌握或灵活运用;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如说明中提到的掌握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待定系数法等教学方法;将新旧《考试说明》进行对比,把握新一年命题的变化趋势,复习时加强的内容就作为重点;新删去的或降低的内容不做盲目的补充,新增加的内容要引起重视,避免遗漏。

二、把握考点,落实双基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再根据近几年河北省中考试题的特点,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面,重点知识重点考查,达到复习有重点的目的。第一,把握好本单元的知识点,从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这四个层次进行概括归纳,筛选出本单元中考命题的重点,设置题组分类练习,达到把握基础,巩固基础的目的。第二,精讲典型题目,归类复习,例题筛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课本为本。

近几年来我们发现许多中考题都源于课本,因此,在复习时,不应脱离课本,而应围绕本单元的知识点,以课本重点例题或习题为原型,参考中考命题方向,作适当的改编和深化。

(二)紧抓重点、面向中考。

在例题的选择上,直接运用近几年与河北省试题相近的各省市中考题,尤其是河北省中考题,进行分析、讲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复习到重点。

(三)编写高效练习题。

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编写出既重点突出,又命中中考方向的练习题,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中考试题加强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即观察、类比、归纳、判断、探究等,在试卷中,中高档题目占有较高的分值。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学生的练习是不能达到的。在复习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中、高档题目的训练,采用重要的得分手段:分类复习,通过归类,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而对中、高档题的分类,横向参考各省市前一年的中考题,纵向参考本省近两年中考题,特别针对16—25题型,精心筛选出与之相同或相近的习题,重点讲解,重点检查,专题专练。同时也要重视“做着别扭”的题型,这些题目均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帮助。

四、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合作的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内容由以往的“备教师,怎么教”转向“备学生,怎么学”,怎么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怎样整合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一般的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讲本单元复习的内容及作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整合教学内容,以单元教学的形式,精心设置内容主干,让知识以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上升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备课组成员再讨论其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具体讨论的内容一般分为:(1)分析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2)根据中考数学的考点和双基知识,认真研究每一单元的复习内容;(3)讨论课堂复习卷的安排;(4)讨论上课的实际操作;(5)分工合作,落实每份课堂复习卷的编写,精心设计课内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集体的合作更能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从而在交流研讨中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策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使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课后,备课组的教师之间还应自觉地进行课后反馈交流,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收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促进整体教学效益的提高。

五、严格训练,提高得分率

从试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中考成绩总是与实际水平有差距,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要求紧密相连:一是解题步骤和书写的规范性。对学生的审题、解题步骤和书写进行严格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试卷结构、试卷要求、参考答案和评卷标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提高得分率。二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最后的模拟测试中,对学生在心理素质上进行一些科学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既要让学生了解历年来试题的按排结构(都是拾级而上),又要让学生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准备,训练中可有意地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来练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三是提高答题速度。为使学生在考场上得以正常发挥,准确、有效地把握做题时间,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教师就要适当缩短答题时间,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有效性,提高学生做题得分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总成绩。

六、关注新课程的新重点

由新课程试卷不难看出,三角形、四边形、方程与不等式、函数、概率与统计、图形的变换、找规律等都是必考的内容,因此,在复习中将这些内容作为载体,将常见的数学解题通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代入法和特值法、数形结合法)和数学思想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及逻辑划分与归纳、函数与方程、变换与转化等思想方法)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解题过程中,能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

七、中考复习中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个误区

(一)不认真审题。

有些考生在复习中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审题不仔细,看错单位、抄错数字、忘记检验、答非所问等。

(二)凭印象答题。

中考复习中做了大量的题目,有些学生在做题时看见某些熟悉的题目就认为是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一题,从而很快地下结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三)没有针对性地盲目做题。

中考复习课上,教师都会布置相应的练习题,除此之外很多学生都有复习资料和习题,对于后一部分资料大多数学生都是拿来就做,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要强调做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特别是要针对自己的缺漏来选择相应的练习,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以选一些基本题来做,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综合题来做。如果没有办法选择应该做哪些题,则可以向教师征询意见。

(四)做完题不总结。

数学学习看重的是方法和思路,为了增加训练量一题一题地往下做,没有总结的时间是相当不可取的,大量的练习再加上从来不总结,结果往往是做到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五)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和经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根本不可能学好数学,现在的数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折纸,什么是商品打折,什么是最大利润,等等。学生若没有相关知识,便无法解题。

(六)不知道如何检查。

高考数学五月复习方略 篇2

2、研究近三年高考命题,仔细琢磨,整体把握,分类解析,重点突破。

3、这阶段许多考生备考状况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心中无底,最需要做的是再次梳理知识网,归纳方法,及时查漏补缺。

4、适量模拟练习,保持应试活力,吃透评分标准,事半功倍。要限时完成,防止形成拖拉作风。

5、合理饮居,调节身心,充满自信,笑到最后。

中考英语复习备考方略 篇3

常见题型和考查重点

中考英语一般有七种题型,分别是:听力、单项选择(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解释句子(句型转换)、写作和口语。这七种题型考查的重点分别是:

听力——听说表达能力、语法单项选择——词汇、语法

完形填空——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能力

解释句子——语法写作——词汇、语法、书面表达能力

口语——听说表达能力、语法

对于以上七种题型的复习,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只好采取题海战术,到头来却收获不多。我们不妨将以上题型按照它们考查的共同点进行分类,然后再利用其相似点逐个击破。

题型分类

首先,我们运用数学解题方法中的“合并同类项”,将以上七种题型的“同类项”进行合并,然后我们得到的结果就是语法。

接下来再以语法为共同的基础,我们把其他题型逐一分类,就不难分出三类。用图表来表示的话,我们就得到了右面这个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结构:

下面,我们就根据所分成的三大类题型的共同考查点来逐项复习,各类击破。

逐类击破

1. 语法基础类

基础类包括单项选择和解释句子(句型转换),这两种题型考查的重点都是语法。而从以上的分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语法是所有题型共同拥有的“同类项”,是最重要的基础。语法因其考点的广泛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是最难攻破的“堡垒”。那么,怎么才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打牢语法基础呢?

查漏补缺

初中英语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巩固语法基础。这个阶段的语法内容不多,并且考题范围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将初中语法书快速浏览一遍,找出自己遗漏了的和还不熟悉的语法点,再学习与巩固一遍。

真题演练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阶段多做历年的英语中考真题(可以只做单项选择部分),把自己做错的题或者是自认为很难以及没有把握的题用笔记本抄录下来,从中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薄弱语法项目,并结合语法书进行复习巩固。

2. 词汇和阅读理解类

这一类题型包括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两者都是在语法的基础上,注重综合考查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除了巩固基础的语法知识外,我们还应注重词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积累词汇

除了扩大词汇量以外,还应注意词汇的综合运用,例如:同义词(组)的辨析,固定搭配的用法,以及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感情色彩等等。另外,还应着重掌握一些常见关联词如and、but、so、though、however等词的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上下文的意思和文章的感情色彩。

理解上下文

解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时,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尤为重要。完形填空中,答案往往都在邻近的上下文中可以找到,即空格的前句或后句中;阅读理解中,同学们也应注重培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因此,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根据前后句的关系和文章的整体意思进行答题。

揣摩作者的观点

和完形填空有所不同的是,阅读理解的题型设置比较集中,主要是细节题和归纳题。

解细节题的技巧很简单,同学们只需要在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就能轻松地得出答案。而归纳题一般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有时候是总结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符合客观真理的答案;而另外一些题目是总结作者的观点,那么无论该观点是否违背客观真理,同学们都必须按照该观点选择答案,而不能被自认为的“真理”迷惑。

提升阅读速度

建议同学们在备考阶段,每天能限时做几篇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以提高阅读速度,避免在考试中时间不够用。

3. 表达能力类

这一类题型包括听力、口语和写作,三者都是在语法的基础上,分别注重考查听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三种题型最容易在短时间复习备考后就拉高分数,所以建议同学们多下工夫。

听力

听前阅读考题

在放听力录音带前,往往会有1~2分钟阅读考题的时间,同学们要好好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快速浏览一遍考题,做到心里有数。

猜测听力内容

听力考题的选项往往能显示出听力的大概内容,同学们可以进行猜测,做好心理准备,听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比较选项之间的区别

许多选项之间区别很细微,同学们可标出不同的部分,相同的部分就可以忽略不看,以提高选择效率。

注意录音的小细节

很多考题都喜欢在小细节上设置“陷阱”。例如,听力录音中可能出现的是一个具体的年份,但考题可能设置为“The next year是哪一年”;或者利用一些连读或缩读的音,造成误听,如“What's the date today?(今天是几号?)”,很多同学可能就会听成“What's the day today?(今天星期几?)”,“What's he like”部分同学就会听成“What does he like”。诸如此类的小细节,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口语

注重语音语调

在一些英语演讲比赛中,我们发现,有些参赛者虽然发音不够地道,但语调抑扬顿挫,极像老外说话的方式,往往也能得到高分。在中考复习的备考阶段,纠正发音可能比较困难,但同学们可以通过多模仿课文中地道的场景对话和精彩的演讲录音来调整语调,以求在口语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

说话有重点

有一些考题是看图说话型的,有些同学一看到图就会慌神,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讲出来的话逻辑性较弱,你的得分会大打折扣。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看到图后,先用10秒钟来静心思考,找到图中最吸引你眼球的一个点,围绕着那个点来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这样,说话的时候就能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而不是杂乱无章,“不知所云”了。

写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备考中考英语写作。

结构规划:总——分——总

中考英语写作中,我们建议同学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无论是写人、叙事、说明或者议论,都有一个总的开头,然后详细解释说明,最后总结和归纳,这样能使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一目了然。

段落安排:3~5段

中考英语作文的字数一般建议在80~100词。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3~5段。

第1段:总的开头,介绍文章的主要谈论对象(如引出人物、事件、说明对象、讨论主题等,20词左右)。

第2(~4)段:分说内容。通过描述具体的事件(写人、叙事作文中常用),详细说明(说明文中常用)或展开讨论(议论文中常用),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每段15~20词,共40~60词)。

第3(~5)段:归纳性总结。很多学生最后的总结往往与文章开头的“总”写成一样的内容,这会使文章有冗长繁复之感。第1段的“总”是“介绍性质的总”,而最后一段的“总”是“归纳性质的总”,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意见。而在这个提倡创新的年代,建议同学们要尽量想出有自己特色的观点,以求脱颖而出(20词左右)。

遣词造句:从句

体现写作水平的一个方法就是恰当好处地使用简单的从句。从句可以把许多重复的简单句复合起来,如在描写人的时候,“She is a girl. She is tall. She has long hair.”就可以复合成一个简单的从句“She is a tall girl who wears long hair.”这样既能避免同一主语重复出现,还使表意更为简洁明了。另外,要善用“with”结构,如“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也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这样,我们就制定出了一个中考英语复习备考计划:巩固基础的语法知识,积累词汇、同义词组和句子,同时培养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最后,愿同学们都能在中考英语的战役中打出成功漂亮的一仗。

Legendary Athletes of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II)

古代奥运会的传奇运动员(下)

Wrestler Milo 摔跤手米洛

天生神力让他夺得六次奥运冠军,却也让他命丧黄泉。

One of the most legendary athletes in the ancient world, Milo, wore the victor's crown at Olympia no less than six times.

Milo enjoyed showing off his unrivaled (无敌的) strength. For example, he would clasp (紧握) a pomegranate (石榴) in his hand and have others try to take it away from him. Even though he was holding it so tightly that no one could remove it, he never damaged the fruit. Another of his favorite exhibitions was tying a cord (绳索) around his forehead, holding his breath, and breaking the cord with his bulging (膨胀的) forehead veins(静脉).

中考数学复习方略 篇4

一、以题归点——系统归纳基本考点

方法:围绕要复习的知识点精心设计简单试题.

例如, 导数的几何意义:f′ (x0) 表示曲线y=f (x) 在点 (x0, f (x0) ) 处切线的斜率, 由此可研究切线方程, 可设计题目.

例1 已知曲线undefined求曲线在点P (2, 4) 处的切线方程; (2) 求曲线过点P (2, 4) 的切线方程.

两问貌似相同, 实则不同.第一问是第二问的子问题, 前者一解, 后者两解.请读者试做, 定会对本考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以题归法——系统归纳考点的考法

方法:围绕考点的基本考法设计问题, 学生解答以后归纳知识点、基本方法.

例2 已知函数f (x) =x3-ax-1, (1) 若f (x) 在实数集R上单调递增,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若f (x) 在[-1, 1]上单调递减,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f′ (x) =3x2-a.

(1) 因f (x) 在R上单调递增, 所以有f′ (x) ≥0恒成立, 即3x2≥a恒成立, 而3x2的最小值为0, 因此a≤0.

(2) 因f (x) 在[-1, 1]单调递减, 所以有f′ (x) ≤0在[-1, 1]恒成立, 3x2≤a恒成立, 因3x2在[-1, 1]上的最大值为3, 因此a≥3.

然后归纳考法, 已知函数单调性, 高考中往往设计含参数函数, 利用导数恒大于或等于0及恒小于或等于0的特征, 然后分离参数, 求函数最值, 得到参数范围.

三、以题熟法——形成知识网络

方法:变式训练, 多题归一, 一题多变, 拓展思维, 逐步形成“自动化”解题程序.

例3 已知二次函数f (x) =x2-2x-3, 求函数f (x) 在下列情况下的最值.

(1) x∈R; (2) x∈[-2, 1];

(3) x∈[0, 3]; (4) x∈[1, 4].

还可变式:若f (x) 改为f (x) =x2-2ax-3, 求x∈[-1, 1]上的最值.

这样训练, 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最值及单调性等问题的解决会形成模式, 抓住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 形数结合, 使相关问题迎刃而解, 而且印象深刻.

四、提炼规律——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即能力)

方法:围绕一个或几个考点, 设计变式练习题, 解答之后总结归纳知识方法的使用条件和程序.

例如利用向量数量积解决垂直与平行问题.

例4 (2009年高考江苏卷) 设向量a= (4cosα, sinα) , b= (sinβ, 4cosβ) , c= (cosβ, -4sinβ) .

(1) 若a与b-2c垂直, 求tan (α+β) 的值;

(2) 求|b+c|的最大值;

(3) 若tanαtanβ=16, 求证:a//b.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应用及三角函数公式的运用.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两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及两角和差公式和同角关系式的运用与巩固, 在考试中再碰到这样问题, 会从容面对.如涉及两向量垂直, 就立刻意识到可转化为两向量数量积为零.

五、运用规律——形成应用能力

方法:围绕考点设计考题,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所做题目主要考查什么知识点, 涉及什么相关知识点, 运用什么方法, 有怎样的解题程序.可能开始时学生不怎么会做, 但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会形成习惯,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会大有益处.

六、学会舍弃——找准自己的位置

多数学生应以中低档题为主, 重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的巩固与提高.对一些偏、难、怪题要大胆放弃, 力求做必对, 基本不丢分, 中档题少丢分, 难题得点儿分, 但不可强求.

七、步步为营——勤考勤练, 及时反馈

方法:教师针对当天教学知识点, 力求精选一道或两道小题小考学生, 勿贪多, 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不增加学生负担, 收上后及时批改, 从反馈上的信息, 下节课前及时辅导再强化;一周左右把本周的考点相应题目变式中考, 一个月左右再进行一次阶段大考.“失败乃成功之母”, 而重复是学习之母, 这样勤考勤练, 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实践证明, 这的确是行之有效之法, 同仁不妨一试.

八、倾城聚力——发挥备课组团体备战优势

方法:备课组各成员团结协作, 取长补短, 深挖教材, 落脚在教材上, 而不是复习资料上, 形成共识;按大知识块而不是按课本顺序, 挖掘课本中的主要例习题, 进行改编, 关注以往高考试题;每节课都必须归纳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精讲精练, 增加思考时间, 从解题思路的完整到表达的规范方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解题做到四个到位, 即审题到位、思路到位、过程到位、结果到位, 做题不求全部完成, 而求做而得分.

以上, 仅是本人多年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粗知拙见, 希望能给进入新高三的师生有些许帮助.

摘要:以往数学复习基本思路是由知识讲解到题目训练, 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不能更好地达到知识与题目的有效融合, 事倍功半.本文将以全新的视角, 刍议新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的方略, 以期为新高三师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方略 篇5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方略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31-01

1巩固第一轮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系统内化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范围也比较广,前面复习过的内容容易遗忘,而临考前的强化训练,对遗忘的基本概念,基本思维方法又不能全部覆盖,加上一模的试题起点不会很高,这就要求学生课后要抽出时间多看课本,回顾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回顾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顾疑点,查漏补缺;回顾老师教学时或自己学习时总结出来的正确结论,联想结论的生成过程与用法;回顾已往做错的题目的正确解法以及典型题目,以达到内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联系的目的。系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构造知识网络,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例如以函数为主线的知识链,又如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的知识链。

2完善专题分块复习,完善和强化知识体系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由于第二轮复习的前后跨越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要事先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抓住复习的主动权,以适应大跨度带来的不适应,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强化知识体系。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而是自觉地将其前后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汇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如面对代数中的“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评价报告》明确指出:“试题注意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加强数学各分支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考查。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在选择题中也有所体现。

3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总结数学解题规律

知识是思维能力的载体,因此通过对知识的考察达到考察数学思维的目的。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把解答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加以综合运用。培养提高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最关键是在于长期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地总结积累常见类型题的解题经验和解题规律。高考数学试题一直注重对思维方法的考查,数学思维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考试大纲》指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高考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四种:(1)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以概念的划分,集合的分类为基础的解题思想,是一种逻辑划分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实质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不重不漏,合理,便于讨论,科学分类的步骤是:明确对象的全体——确定分类标准——科学分类——逐一讨论——归纳小结得出结论。(2)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函数与方程是贯穿中学数学的主线,函数是客观实践中量与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反映,方程则是这种关系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形式。(3)变换与转化思想:在研究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常采用某种手段进行命题变换,以达解决问题的目的。常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把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②把较难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较易的问题。③把没解决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常见转化方法有:直接转化法、换元转化法、数形结合转化法、构造模型转化法、参数转化法、类比转化法。(4)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应用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①寻求解题的切入点;②简化解题过程;③转换命题;④验证结论的正确与完整。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利用图形进行思维简缩,对选择、填空题的求解住住能大大简化思维过程,争取解题时间。数形结合往往借助:①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②方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③以几何元素,几何条件建立的概念;④数与式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4关注教育动态变化,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考试大纲指出“对能力的考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察各种能力,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切合考生实际,对数学能力的考察要以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为基础,加强思维品质的考察。对数学应用问题,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方法的深度和广度,切合中学数学教学实际。高考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要求是:①设计情景新、设问方式新的试题,增大思考量,减少运算量。②加强对数学语言的考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把文字语言,表格语言、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考察考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③近年来对实际能力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开放性试题和实际应用问题来进行的。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高考以能力立意”,就是要去钻难题、偏题、怪题。这里的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实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应变理解能力,其重点是概念观点形成和规律的认识过程,它往往蕴藏在最简单、最基础的题目和事实之中。

中考数学复习方略 篇6

一、“绝知此事须躬行”

我班的戴忠同学曾给我写过一封信,他说:“我很想好好学,可当我坐在写字桌前时,却不知从哪复习,怎么复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他们需要掌握常用的复习整理的方法,更需要提高初步的自我建构的能力。

第一节总复习课,我给学生讲的是复习方法。我以“整数和小数”的内容为例,详细地指导学生按“自己回忆,质疑存惑—查找资料,释疑记忆—整理要点,综合联系—自练自评,总结经验”的程序尝试自我复习,学生兴趣较浓。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将“分数和百分数”的复习提至这节课,鼓励学生“照章行事”。学生从中自然地体会到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些知识的前后联系,积极地自我建构起了初步的知识体系,提高了自我复习的能力。

二、“百舸争流千帆进”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在总复习时仍然是“至理名言”。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不妨开放讲台的空间,让他们“小试牛刀”;六年级的学生爱挑同学的毛病,教师不妨交予挑刺的任务,让他们“辩中有悟”;六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突出,教师不妨共享师生对话的意义,使“教学相长”。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

重复地做题并不是有效的练习,题海战术不一定能熟能生巧。复习中有效的练习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励学生后续学习。

1. 练习设计的主体可多元开放。

除了传统的教师命题的形式外,教师还可将命题主体的范围扩大到学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经过6年的数学学习,他们可以说是“见多练广”,从中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做题经验。

我鼓励学生在课前自我整理时搜集一些自认为重要的练习,在每节概念课上我会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此外,我引导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每天自编三道有价值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2. 练习设计的内容宜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既指教材又指学生。教师对复习课中的练习设计,忌小步子练习,宜综合练习;忌“众生平等”,宜循序分层;忌“闭门造车”,宜放眼生活。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生要能够在理解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组织、应用,其必不可少的机制是心理上的反省思维”。以往教师常用大量地完成习题的过程来代替学生反省知识的过程。表面上看,学生一直在动手动脑,但是“做”的不一定能代替学生“想”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每一节复习课结束前我都会给学生留三到五分钟时间,让他们回顾本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反思总结自己做题的经验教训。这样能使学生及时地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让他们逐步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巩固了学习成效,完善了学习品质。

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复习就免不了检测,有检测自然就有成绩,有成绩也就不可避免“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后进生因经历了几次“失败”,已显颓丧之色,而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会因考试中一次小小的失误而懊恼好久。在交流中,我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多看看自己的优点,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自我激励,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中考数学复习方略 篇7

只有建立在学生的真实基础上的教育教学, 才能获得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使备考有成效, 我们首先深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状况、数学通性通法的掌握情况、接受能力强弱等, 然后以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基础点和因材施教措施.为掌握学情, 我们狠抓了以下五个环节.

1.每学年开始我们进行一次摸底测试, 认真分析试卷, 拿出学生知识缺陷一览表, 年级组再综合评估, 对学生情况初步定位.

2.课堂上观察学生听课情绪的“晴雨表”, 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 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

3.两周内完成全班半数以上的师生交谈, 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4.每月一次问卷调查, 统计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学校对教师的教情进行问卷调查, 做好统计分析, 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要求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实现师生互动, 以便教学中及时纠正和补充.

5.统计作业错误, 估计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考纲考情, 狠抓过程落实

(一) 把握考点, 狠抓课本

1. 教师必须做到把握高考考查的知识和考点.

根据高考考试大纲与课本的关系, 必须做到三对照:考试大纲与课本的对照, 考试大纲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对照, 近几年高考试题与课本的对照.通过考试大纲与课本的对照, 把握高考考查的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等在课本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研读课本重点和方法.通过考试大纲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对照, 把握必考的知识点、考点、考查方法 (考查的形式和角度) 、必考考点和可能考查的考点.通过近几年高考试题与课本的对照, 把握必考考点已考过和未考过的形式、角度, 从而确定必考考点可能考查的形式和方法.

2. 学生必须做到认真研读课本.

在备考过程中, 学生必须根据教师在课堂上所剖析的高考试题涉及的课本相关知识点和考点, 认真研读课本中相应内容.遇阅读理解问题及时请教, 对落在课本上的高考重点、难点、考点、易误点做到都熟悉, 不留空缺.

(二) 策略合理, 备考有序

1. 遵循备课程序.

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加强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坚持以个人备课为基础, 以《考纲》为依据, 以知识为主线, 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 做到“五个统一”, 即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及讲练统一, 大统一为原则, 小灵活为补充.

2. 合理设计教学基点.

克服学生基础薄弱与考纲要求高的矛盾, 达到使学生既能听懂教学内容, 又能适应高考, 既能注重基础知识, 又不降低高考要求, 这才是课堂教学的基点.

3. 以学生为主体.

在复习课堂教学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参与课堂各种活动.能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 这样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才能掌握得牢、运用得熟.

4. 规范课堂教学.

对于高三教学来说, 要求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 在课堂上讲清楚.主要应讲清: (1) 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2) 怎样审题、破题; (3) 运用了哪些方法;关键、本质是什么? (4) 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推理运算准确, 表达规范, 学生才会听明白, 这样在答题中就不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局面.

5. 做好阶段检测讲评.

在备考过程中的阶段检测主要是做好单元检测和强化训练.既要精选好题, 又要做好讲评.讲评必须做到三点:一抓“通病”与典型错误, 二抓“通法”与典型思路, 三是指导学生反思总结.教师必须及时总结得失, 对存在纰漏的知识点和环节, 要评析到位, 要求学生训练到位.

6. 设计有效纠错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 穿插高考中的误点题型, 将易错点、易漏点板书出来, 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整理成册发给学生, 以便学生练习备查.用好经典题、误点题, 在课后展示给学生,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 并要求学生都备有好题本、错题本, 建立错题档案.

三、敢于下手, 沉着应考

1.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解题程序训练.要求学生做到按解题程序完成习题训练任务, 形成“审题———析题———设计解题方案———规范表达解题过程———验证作答”的解题程序意识.

2.在模拟考试阶段要求学生严格按高考要求对待考试, 规范操作,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答题习惯.

3.在考试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

(1) 合理分配时间, 科学安排答题顺序.每次考试可先通览全卷, 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 分清会做、会做一部分与不会做的题, 大致确定所需时间, 答题顺序如何安排因人而异.

(2) 答题做到“一慢一快、分段得分”.对拿不下来的题也要通过分段得分, 常用缺步解答、跳步解答、退步解答、辅助解答等方法.

(3) 答卷做到稳扎稳打, 尽量一次成功.相信第一感觉, 在无铁证的情况下, 绝不能轻易改动第一结论, 只有这样才能取胜.

总之, 高考拼的是实力, 比的是自信, 在同一起点上与时间赛跑.只要我们在备考中注重基础, 求真务实, 掌握方法,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高考, 定能如愿以偿.

摘要:把握方向, 强化基础, 培养能力是高考备考的总规律.实际上就是要在备考过程中, 对每一个考点做到“讲清楚, 听明白, 练到位”, 使学生学有所获, 会表达自己获得的知识技能.

上一篇:卫星测试下一篇:微观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