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案系统

2024-06-22

电子病案系统(精选七篇)

电子病案系统 篇1

数据挖掘技术是目前促进中医学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较好地发现其中的医学诊断规则和模式。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案的临床诊疗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将分析高血压的病因、症候、用药规律,以及它所带来的并发症研究。尤其通过对高血压病案的数据挖掘,全面解析该病的规律,分析该病个体化诊疗信息特征,以及大众病症特点,提炼出治疗该病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实现病症总结的经验和传承。但是随着高血压病例的增多,随着纸质档案的增多,进行数据挖掘的难度也在增加,尤其是录入数据库当中的时候,数据不同的表示方式带来了不同的数据结果。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病案变成了数字化的病案,所以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分析和挖掘这些数据,不但可以获得新知识、了解新规律,还可以研究新的算法,可以给高血压病案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一、电子病历系统和数据挖掘

所谓电子病历系统就是指医院内部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储和访问,并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而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既包括应用于门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包括检测检验、病理、影像、心电等科室的信息系统[1]7。

数据挖掘指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发现隐藏的、预先未知的、有趣的信息的过程,该过程可以看做知识发现中的一个核心步骤。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或“挖掘”知识。

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挖掘是指从现有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中挖掘有用的医疗决策信息,也包括数据中所隐含的规则和模式,以此为各种疾病临床诊疗和医药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辅助决策和指导意见。通常情况下,将电子病历数据挖掘的过程分为确定挖掘对象(挖掘的是哪一种病或者是哪一种药)、数据预处理(将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统一,同时去掉“脏数据”)、构建模型(构建一个可供数据挖掘的模型)、数据挖掘(应用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模型评估(挖掘结果的评估)、知识应用(将结果应用到临床医疗中)六个步骤[2]360。

二、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挖掘特点

1.电子病历系统数据量大。数据挖掘的前提是必须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发现或者是挖掘。随着各大医疗机构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电子病历系统也越来越完善,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以及应用之间的相互整合,使得各种应用每天都在不断地往数据库中添加信息,数据也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数据的数量和复杂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2.动态性。由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时性,数据的各种资源都是动态创建和删除的,所以在数据挖掘的时候,所得到的数据更新很快,得到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是比较新的。

3.高效的数据存储服务、传输服务和复制管理。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要进行大数据集存储复制的时候,由于电子病历系统本身具有集成平台的临床数据存储库,所以能够进行数据的存储。电子病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数据备份和容灾系统为数据的实时性和动态性的数据挖掘提供了保证。

三、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高血压病案数据挖掘的研究

1.可以实现高血压病案信息的动态挖掘。各个医疗单位在进行高血压病案信息化建设时,形成了各自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这些资源都是宝贵的医疗数据,但是由于经济、技术、档案信息安全等的限制,各个医疗单位各自为主,无法实现各个数据库的数据共享。高血压病人的档案资源处于分散和孤立的状态,几乎都是根据固定的数据库或者是将大量的纸质档案或文本档案转换成数据信息,所以在以往的数据挖掘中,挖掘的数据源往往是比较少的。随着挖掘技术的成熟和电子病历系统的发展,可以实现动态挖掘。也就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网络技术,实现高血压病案全面共享利用,采用合适的挖掘技术,既可以实现横向挖掘(就是高血压病症不同专家的诊疗方案),也可以实现纵向挖掘(就是指每个专家对高血压病症的持续治疗)。对高血压病的档案进行挖掘研究,将得到高血压的年龄分布、症候特点、继发性与原发性的比例,以及各自用药的规律, 包括中药与西药的挖掘结果,中成药、西药联合用药的规律。使得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挖掘不再局限于某一个静态的、固定的医疗机构的数据库,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将传统的数据挖掘可以根据各个医院的高血压病人的诊疗档案,动态地添加或减少参与挖掘的计算资源,这样每次挖掘和计算都会有一个新的、动态的结果。

2.可以实现高血压病案信息的广度挖掘。医疗部门在进行高血压病案资源数字化建设时,由于采用的系统不同、平台不同,形成了大量的异构资源。这是因为高血压病案作为医学数据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包括病人的主诉、医生的医嘱,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像信息等。尤其是在中医领域,甚至出现不同专家对病人的描述各不相同。所以,对其数据挖掘是很困难的。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数据可以是来自不同时期,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的数据的集成。由于多种数据源中的数据里面会存在大量的“脏数据”,所以数据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利用数据抽取工具,通过获得数据的特征和数据完整性分析,实现数据质量的控制。在现实的环境中,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使得不同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中高血压病档案资料整合到一起。所以,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高血压病案的数据挖掘,可以把不同的电子病历系统中的高血压病案库的不同资源屏蔽掉,实现了数据挖掘的广域挖掘。并将这些资源分为数据资源、挖掘算法资源、计算资源,然后寻址到相应的数据资源、算法资源和计算资源,创建资源实例,获取算法参数后再返回到用户。这样用户不但获取了分布在各个寻址空间的数据,而且能准确计算,使得数据挖掘成为实时的, 而且实时计算出用户所要的数据,能够对高血压病进行详细的挖掘和实时的更新。

3.精确高血压病案信息的挖掘计算。随着医疗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病案由纸质档案发展到数据档案。随着电子病历系统使用越来越广泛,高血压病的档案也越来越完整,更新得也越来越快。通过分析电子病历系统的架构,可以设计一个满足灵活计算的高血压数据的质量分析模型。可以通过这个模型对源数据进行数据质量的分析和筛选,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的备份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分类和去噪声。由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共享性,所以可以通过对数据质量分析模型来消除数据库中的冗余,同时精准算法, 以提高数据挖掘的质量和效率。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对高血压病人的档案进行智能的分配,优化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更快地解决数据档案中高血压病人的数据处理时间,提高数据发现的质量。

4.高血压病案的深度挖掘。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高血压病案, 包括了各种诊疗过程中的数据、患者的症状、患者的症型,还包括了用药分析、原发性和继发性、年龄分布、甚至影像分析、中药治疗的方剂、西药的使用、中西药联合使用,以及运动、肥胖遗传等对高血压的影响。运用关联规则数据算法,根据病历的数据特征, 首先采用区间归并法或者是离散化方法进行数据划分,求平均值,将数据进行转换,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最后运用关联规则的核心算法进行挖掘[3]24。

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高血压病案的数据挖掘,能够充分利用电子病历系统中实时更新的大量的病人档案信息。运用数据挖掘关联规则进行挖掘,将会对高血压病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无论是医疗人员、患者,还是学者,甚至是药厂都会通过病人档案的挖掘得到更多的科学依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各个医疗单位的保护主义以及病人档案信息安全方面的限制,所以要想做到医疗数据的真正共享还需要继续努力。

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电子病历系统为载体的、记录治疗各种病的档案数据也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挖掘的特点,并引入到高血压病人档案的研究中,为高血压病案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电子病案发展的初探 篇2

传统的病案概念指的是对患者的病情以及诊疗情况进行记录的书面总结, 包括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文字、图像等资料, 对患者与医院之间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详细记录, 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医疗、护理水平和质量, 具有相当的法律意义。电子病案则是指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病案系统, 它将传统的病案录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和管理, 能够迅速的存人和提取, 具有符合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快捷、方便、广域的特点, 是数字化时代的体现,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病案有着更加全面的信息。

2 电子病案的应用现状

众所周知, 美国在电子病案建设上要早于其他国家, 对电子病案的研究非常深入, 可应用水平与研究成果相比却还有很大差距, 仅有1.5%的医院采用完善的电子病案系统, 仅7.6%的医院有基本的电子病案系统。我国卫生部对病历管理的要求按《档案法》执行, 大多数医院以纸质病案为主, 或采用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同步归档的"双轨制"。目前我国电子病案的应用价值较为局限, 不能有力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

3 电子病案在病案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本法所称的电子签名, 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标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然而电子病案虽有《电子签名法》做基础, 但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电子病案的相关立法, 其可靠性还备受质疑。当出现法律纠纷时, 只有打印出电子病案的原始记录, 并经医师手写签字才具备法律效力。同时, 由于电子病案的修正比纸质病案方便, 这种便捷也正是隐患所在, 意味着病案真实性和完整性在面临法律纠纷时容易受到质疑。

(2) 电子病案存在信息安全隐患。由于电子病案具有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特征, 所以在信息备份载体发生故障, 或者信息系统遭到电脑黑客的恶意侵入, 或者有的医师将个人工作密码公开, 这样容易造成病案资料的泄漏和破坏。

4 应采取的措施

4.1 确保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 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1)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 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而且这种可靠电子签名必须经过合法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凡是规章制度要求病案上有签名的地方, 必须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同时经过签名的电子病案上盖上一个可信赖的时间戳, 保证电子病案产生时间不可被更改也不能被否认。从而确保电子病案的法律效力, 推动电子病案的健康顺利发展。

4.2 增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性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 保证信息系统安全, 采用不易破解的动态密码和选用安全的口令, 严格身份认证和权限, 运用数据加密技术, 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 防止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窃取。

5 电子病案展望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在2010年的时候曾经提出过, 医疗卫生信息化是新医改方案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核心内容,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该着眼于居民健康档案的统一性以及标准化的建设, 从而实现构筑起国家电子病历的主体架构以及数据的标准, 为实现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字典的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这就表明了电子病案建设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会成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从技术层面来分析, 未来的数字化医院一定是基于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实现电子病历的传送是值得期待的一项成就, 实现了这一成就病人个人的医疗健康状况以及体检结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传输, 实现共享, 方便即时查阅。患者在到医院就诊后, 做的各种辅助医疗检查, 很多需要一段时间间隔才会出诊断结果, 在电子病历条件下, 患者在完成检查后, 即可在家中静候结果;

同样, 医生之间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病历交流医疗技术与经验从而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当然, 电子病案的所有权必须明确是归医院所有的, 患者在查询电子病案之前, 必须要向医院提交申请, 通过医院的授权实现查询的目的。

除了这些作用之外, 电子病案还可以帮助卫生统计部分及时准确的统计病案的信息, 这对于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 卫生部门就可以针对一些急性传染病实现早发现、早预防, 减少恶性影响, 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在未来的若干年时间内, 每个公民都会有一个自己专属的医疗ID号, 假如出现需要紧急医疗救援的情况, 急救部门能够根据这个ID号迅速调出这个患者的所有医疗记录, 包括疾病史、治疗记录、用药以及过敏史等等, 120获得这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的为患者缓解病痛。另外电子病案利用开放的网络, 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疾病信息的共享, 为人类攻克一些疑难杂症可以提供信息上的帮助。另外,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 电子病案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与更新, 目前主要的体现是电子病案日益实现了智能化, 这些也为医师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辅助决策, 既帮助了医生准确诊断疾病还能够帮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可谓一举两得。

电子病案是现代医院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 它预示着未来病案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他加快了医院信息化建设, 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决策的正确性, 实现了病案质量的网上监控和疑难病例的远程会诊, 方便了病案的检索、医疗质量的统计与分析, 使病案更全面、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摘要: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日益临近, 电子病案必将成为医院信息系统 (HIS) 中缺之不可的重要组成, 从眼下的临床文献来研究, 从本世纪初已经有医院开始实施电子病案管理, 直至现在还有许多医院正在向着这方面发展, 以医疗和经济核算为主要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面对数字化和电子化的大趋势, 如何能够在这之中体现患者信息, 确保合法性, 是电子病案建立所需要体现的。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案

参考文献

[1]余淑芬.电子病案的应用价值[J].中国病案, 2011 (06) .

[2]朱爱霞.电子病案的功能与发展[J].西部医学, 2009 (01) .

医院病案电子化管理 篇3

一、电子病案的概念

通常来说,电子病案即医务工作人员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一个特定的计算机系统,储存、管理、传输、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电子化管理不仅将纸张病案实现电子化保存,而且实现了声像图文的完整保存,方便对病案的网络传输、统计分析,可以提供大量丰富的临床决策信息,有利于分析病情,有利于病人的治疗。

二、电子病案的特殊特点

电子病案与传统的纸张病案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点,一般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键盘输入医疗信息,字迹工整,避免了手工填写字迹潦草、填写不够规范等问题的出现。光盘、硬盘或网络存储以后,方便储存和管理,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纸张的消耗,更加环保,节省了大量纸张档案所占据的空间,存储时间更长,不易被损坏。2.电子病案能够方便档案检索,容易翻阅,尤其是在不同地点不同医院就医时,避免了重复检查,通过病人在各个医院就诊信息的共享,可使患者在医院之间获得连续的医疗服务,为病人得到及时诊治争取了时间。3.电子病案能够存储大量的病案信息,更加安全,而且统一的模板实现了病案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避免了以往纸张病案在长时间存放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出现虫蛀、霉变等形式的破坏。4.传输快,增强效率。通过各种检索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检索查询,可以在单机或HIS?网络中实现,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彻底把病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收集、编目等过程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5.使用电子病历后,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完整及时的病人信息访问,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同时,结合医疗知识库的应用,还可有效降低医疗差错。通过电子化的信息传输共享,有利优化医院内部工作流程,为医疗管理、科教等提供数据源。

三、病案电子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难

(一)相关法律对电子病案的认定尚不健全

病案是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件,可作为报销、审判的依据,纸张形式的病案是清晰可见的,而电子病案是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的,是虚拟的,它的阅读需要特定的计算机设备辅助完成。所以,在一定用途上,可以说,电子病案并不能满足纸张病案所具备的一些优越性,不能被国家相关法律认可。

(二)电子病案难以确定是否真实

电子病案在计算机系统里具有容易被删除、复制、修改等特点,难以确定目前的病案是否是最原始的记录,所以,在医疗纠纷过程中,患者往往对医院提供的病历产生疑义,这一点已经成为激化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此外,网络给电子病案带来的安全性隐患较大,网络病毒、黑客的入侵是常见的事情,难以避免那些具备患者完整记录及患者隐私的电子病案系统始终保持安全可靠的运行。当电子病案平台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起电子病案系统瘫痪、程序和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三)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具有高素质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是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关键。因为,管理者自身的计算机技术和档案管理知识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电子病案管理的方方面面。实际上,目前,很多医院的病案管理部门缺乏集计算机知识和档案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甚至有些病案管理人员不会使用现代化设备,严重缺乏计算机知识,也不能及时掌握档案相关新知识。

四、针对电子病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对电子病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当今,是知识迅速扩张的年代,不学习就等于倒退,尤其是需要一定计算机知识的电子病案管理人员,更需要不断的学习计算机新知识,不断了解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医院每年应该定期培训电子病案管理人员,把他们打造成懂档案信息与管理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有些管理人员当中是护士改行从事病案工作或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医务人员,对这些非病案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送进高校去深造,使其在继续教育中,丰富专业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以适应病案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最终达到本职工作所具备的能力,促进电子病案的电子化发展。

(二)加强电子病案的安全管理

安全保密性是档案工作的重点,也是医院电子病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在技术上给予支持。

制度上:针对电子病案的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合理的使用流程,包括签收、追踪、归档、借阅、复制、更改等,每一环节都要有配套的保密设备,防止泄密、窃密事件的发生。各个环节都要设定工作权限,不能越权访问,对所有使用过电子病案的访问人员,都应该根据访问时间、内容建立详细的记录,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擅自调阅、复制电子病案。目前我院已全面开展的电子病案打印记录有出院记录、死亡记录、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等。电子病案系统必须设置医务人员审查、修改,确保病案数据库安全,从而保证电子病案的真实、完整、有效。

技术上: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装有电子病案管理平台的计算机进行杀度,更新杀毒软件,消除记录,同时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并按规定异地保存,防止病案信息遗失和遭到破坏。在需要上网传送时,要经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用户使用权认可后,病案部门才能提供使用。

(三)利用新技术确保电子病案的真实性

要想保留医院最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就必须从源头上保证电子病案的"原件"安全。计算机新技术可以通过设置严格的流程保护电子病案系统,可以防止随意更改病历实践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双重密码权限进行控制,每个医师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病历归档后就不能修改,病案管理员对本人身份标识的使用负责。住院电子病历在患者出院后,上级医生审核后归档。患者的电子病历一旦建立,归档后就不能修改。医务人员修改时,电子病历将保存修改痕迹、时间和修改人信息。

五、结束语

电子病案是计算机技术功能的延伸,电子病案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也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优势。相信在困难面前,只要医院领导及电子病案管理者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电子病案发展将更加完善,电子病案将大大减轻医院工作灵,将更加方便患者查询使用,将逐渐取代纸质病案。

摘要:医院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病案资料, 病案资料管理一直是医院里的重点工作之一, 传统纸张病案资料管理具有工作量大、容易损坏、管理方式单一等缺点, 随着病案资料使用的逐渐频繁, 传统的病案资料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已经成为医院病案现代化管理发展的瓶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存储介质被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病案资料的管理逐渐实现了电子化。本文首先介绍介绍了电子病案的涵义, 其次介绍了电子病案的优势, 最后介绍了针对电子病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档案,电子病案,电子化管理,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季宏波, 董艳红, 赵莉.运用光盘存储磁卡查询和打印病案的体会[J].中国病案, 2007 (10) .

浅析电子病案管理现状和对应 篇4

1电子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电子病案的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 仍有部分医院电子病案管理者把电子病案误认为是病案的电子化,相应地,他们的系统研发重点也放在无纸化的研究与应用上。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都采用Word文档的形式来进行电子病案管理, 其电子操作也主要是对病案内容进行复制和粘贴等,这种方式尽管简单、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记录和在线等信息管理,但是对病案内容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结构处理, 难以对病案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

1.2 安全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 电子档案资源的共享就成为必然现实。 电子病案的在某一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有助于中小规模医院借助大型医院的数据资源,提高其诊疗水平,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平衡和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减少医疗浪费,提高医疗利用率;但在另一方面,电子病案的全面使用也容易泄露病人的隐私,也使电子病案容易遭到安全攻击。 目前, 大部分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还缺乏必要的电子病案安全意识,并没有采取一定措施加强电子病案在存储、传送方面的安全等级, 使电子病案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1.3 临床医师缺乏职业素养

和传统的手写病案相比, 电子病案具有形式规范、 操作方便、容易修改和检索等优势,有助于提高病案管理工作效率。 然而,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不足,在进行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三级查房等病案信息的输入时容易出现错误,或者随意粘贴复制等等, 导致病案信息所反映的病人资料出现前后描述矛盾等情况,或者记录雷同,甚至连体温、血压都一样的情况,这种电子病案流于形式,记录内容千篇一律,并没有深入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健康情况及其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违背了病案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原则。 一旦查阅病案出现问题,则不仅容易引发医疗纠纷,还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引发严重后果。

2提高电子病案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电子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电子病案管理者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病案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运用能力。 因此,要做好电子病案管理,首先就必须加快培养一批熟谙临床医学知识、病案管理知识、现代管理理念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医院要加强对现有在岗人员的培训。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疾病分类、医院管理、档案管理、统计学及计算所应用等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病案管理工作者也应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获得有利于管理工作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使病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2 建立病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

医院应加快建立病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改以往单一的病案阅读管理模式为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及时检查电子病案的质量情况,及时把电子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临床。 使消极滞后的电子病案管理为积极主动的病案管理。病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最新颖也是最具活力的应是病案紧急搜索方案系统和社区病案数据库,通过打通医院、医师和患者之间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医院和患者能够成为最有效的互动群体,在区域内及时分享和传送病案信息,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周到满意的服务。同时,为了更深入开拓应用医疗实践中的病案信息数据库资源,病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还可利用以其强大的自动分析与处理功能,并对病案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分类和汇总,自动地标记病案信息异常, 使之为医疗服务、医疗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2.3 增强电子病案工作者的安全意识

由于电子病案的操作流程、必备知识与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大相径庭,因此,应首先保证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子病案的相关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能够具有一定的安全维护意识和维护能力。 这就要求在在电子病案管理过程中,电子病案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充分考虑保护患者隐私。

3结论

目前,我国电子病案的运用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使电子病案运用得更加成熟,相关人员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子病案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齐心协力,共同研究,从而改进电子病案的流程,促进其向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医院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使其更好地为全民健康提供服务。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电子病案是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迎来一个病案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医院电子病案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基于HIS平台的电子病案教学应用 篇5

1 HIS的构成与基本功能

HIS以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设备作为基本框架, 一般包含有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文献服务信息系统等。HIS实现了对医院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及传输, 并对医院各种信息进行有效处理, 为临床工作人员、医院管理层等提供重要的辅助作用[1]。其中, 在临床教学中常用到的有电子病历、医嘱管理、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检验验单查询、文献检索等模块。通过这些模块, 临床带教教师或实习生能够做到书写并调阅电子病历 (入院大病例、病程记录、手术前讨论、术前总结、手术记录等) [2];通过医嘱管理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查等的安排, 完成诊疗过程;通过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检验验单查询系统, 查询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及临床检验验单结果;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并获得疾病病因研究以及治疗进展等相关论文。因此, HIS素材满足教学要求, 有望成为理想的教育平台。

2 案例教学法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多样化的, 而治疗的模式也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变更, 因此临床实践在医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实习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让学生在接触临床病例的过程中, 将之前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 逐步掌握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选取典型病例, 由带教教师进行病案教学, 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与单纯的理论授课相比较具有真实的病例, 能提供现场病史询问,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通过实际参与诊疗过程,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带教教师的指导, 学生主动分析号并作出决策, 能够将理论结合到临床实践中来, 巩固了理论知识[3]。

3 基于HIS平台的电子病案临床教学应用

HIS平台能够为教师提供病案教学辅佐材料, 以典型“肾结石”病例材料为例。带教教师大致介绍病例情况后, 带学生回办公室,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病史询问以及专科体格检查;电子病历系统输入患者住院号或者姓名, 即可在线调出住院电子病历, 录入入院记录。教师讲解肾结石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指导学生如何描述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 可调阅其他典型病例的病历资料以供参考;在病史中, 尤其注意诊疗过程、疾病的转归等记录。之后, 向学生讲解肾结石的诊断以及B超、静脉肾盂造影、CT等检查的各自特点;通过HIS平台的影像学系统,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影像学检查资料, 如B超、CT、静脉肾盂造影等, 并进行对比分析。学习后可布置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并总结。

由上可见, 在基于HIS平台的电子病案临床教学中, 带教教师能够通过HIS获得全面的素材, 讲授内容可以涵盖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 甚至在线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回顾分析[4]。而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除可以通过HIS获得病案的详细资料外, 还可以查询其他类似的资料, 对泌尿系统疾病有初步的认识;通过HIS平台电子病历模块, 学生进行大病历的书写, 经带教教师审阅修改后存档, 可作为考核的依据[5];课后, 学生也可以利用HIS的文献检索功能,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通过文献总结, 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基于HIS平台的电子病案临床教学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 提高了临床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基于HIS平台的电子病案临床教学对带教教师以及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

首先, 基于HIS平台的电子病案临床教学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更高。它要求带教教师熟悉案例, 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能力以及有控制课堂气氛的业务能力[1];根据合适的案例, 有针对性的提问,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也要具备从HIS各种数据中提炼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带教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疾病的病因、诊治以及转归情况, 最终完成对疾病诊治的常规认识。各高校宜开设医学信息学、文献检索等课程, 带教教师也有义务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

其次, 学生在HIS的使用中, 尤其是电子病历书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通过病历书写, 逐步掌握常见病的诊疗手段, 学习临床带教教师的诊疗思维, 为将来做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打好坚实的基础。但部分学生盲目使用复制、粘贴功能, 病历记录千篇一律, 或漏洞百出;或因无法辨别模板病历的优劣, 照搬照抄;流水账式病程记录, 重点不突出, 对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不全, 遗漏分析与诊疗意见等[6]。一方面, 可能源于学生对病历书写不够重视;另一方见面, 可能因为教师的带教要求不够。因此, 除了要求学生重视病历书写以外, 笔者认为作为带教教师, 更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带教意识, 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责任心, 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病案书写。

4 结语

HIS作为一个理想的教育平台, 为教学提供了各种素材, 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基于HIS平台的电子病案临床教学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 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 提高了临床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有助于临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对信息的综合提取能力。

参考文献

[1]莫海泉, 李立, 赵建萍, 等.临床教学中实施基于HIS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9) :63-64.

[2]杨作成, 江杰, 陈志衡, 等.电子病历的特点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 2008, 15 (6) :1978-1979.

[3]邹丽敏.案例教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流程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4 (2) :39-41.

[4]宫乾, 黄象好, 诸葛晶, 等.电子病历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学与社会, 2010, 23 (6) :103-104.

[5]季鸥, 杨继兵.浅谈电子病历对诊断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资讯, 2010, 2 (13) :216-217.

试论如何加强病案电子化管理 篇6

一、医院病案发展的趋势

据历史记载,病案形成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病案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本世纪20年代。目前我国医院普遍采用的是纸质病案,部分有条件的医院从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了病案胶片缩微,采用胶片来代替病案架,其一般工作流程为:病案整理--拍照--胶片冲洗--每份病案分装封套--保存--在阅读机上阅读。我院也是省内少数几家病案缩微单位之一,但因费用高,又未购置阅读机,无法对所有库存病案都缩微。20世纪90年代各家医院开始对病案首页实行计算机管理,病案首页记载了病人基本信息和简单的诊疗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检索、统计、分析,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CT、MRI、超声图片和声像动态希望与病案保存,也是不可能的。近几年来,我院领导充分认识到病案在医疗纠纷、刑事诉讼、依附索赔、社会医疗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电子病案的积极探索。

二、电子病案的概念

电子病案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是应用计算机储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病人医疗记录。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它是将传统的纸张病案电子化,它不仅包括纸张病案的所有内容,而且包括声像图文等信息,其完整资料、数据处理、网络传输、诊疗支援、统计分析等,是纸张病案无法比拟的。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其定义为: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电子病案是21世纪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

三、电子病案与传统病案相比的优势

电子病案与传统病案相比的优势:传统病案的缺点:(1)普通信息和医疗信息填写不完整,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2)检索难,翻阅慢,利用费时费力;(3)存放空间大。时间一久,纸质病案会因虫蛀、霉变等其他原因损坏,难以长期保存。(4)能源消耗大:纸张在管理上造成其原料的消耗和浪费,不利于环保。(5)不易进行分析对比。

电子病案的优势:(1)易存储,方便管理。电子病案存储于光盘、硬盘或网络中,节省人、物资源,占用空间小,保存容量大,时间存储久。(2)易检索,实现共享。病人在各医院的诊治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病历的共享,打破了时空的阻隔,避免了重复检查,有利于远程会诊,为病人得到及时诊治争取了时间。(3)传输快,增强效率。通过先进数据检索技术,在单机或HIS网络都能快速检索查询病案资料。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电子记录形式,彻底把病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收集、整理、编目等过程中解脱出来。(4)更安全,提高质量。增强了病案的安全性,杜绝了丢失,规范化的模板提供了规范化的病历书写,从而实现了病案的标准化。

四、电子病案的瓶颈

1、电子病案的法律认定不明确

病案是法律性文书,涉及到法律方面的问题。纸张病案是有形的,电子病案是由计算机处理生成的,是无形的。阅读时必须依赖特定的计算机设备加以解读,其存储信息有虚拟性、活动性及载体与信息相分离的特点。电子病案具有许多纸张病案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目前并未被国家的相关法律所认可。

2、电子病案的真实性难以确认。

在医疗纠纷过程中,医方所提出的证据就是病历,患方经常是因为病历的真实性产生疑义,电子病案有易复制、修改、删除等特点,它的原始记录性难以确认。修改病历,已经成为激化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

3、电子病案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电子病案是患者就诊过程的完整记录,所有病人信息都存放在电脑系统中,涉及患者的隐私,其保密性要求高,是否有完善的系统安全措施,是否有高可靠的软件系统及硬件设备来保证系统无故障运行至关重要。

4、计算机病毒、硬件故障

也是令病案管理人员极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它容易引起电子病案系统瘫痪、程序和数据遭到严重破坏。

五、实现电子病案的最终解决方案

1、以政策来确认合法性

解决电子病案的法律效力问题关键是解决电子病案中的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它将如何认可,这需要国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政策和法律上制订相关的电子病案发展规划和技术要求。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本法所称的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本法所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于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电子病案是符合上述数据电文的特征。同时《电子签名法》也明确了电子病案的法律凭证价值,它的第七条明确指出:"数据电文不得仅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证据使用。"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电子病历发展从法律地位上迈出了历史的一步。它的实施,从法律上扫除了电子签名应用于电子病案的障碍。同时有关部门应加紧制定涵盖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统一全行业的电子病案归档、利用的技术规范,尽快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认证检查机制,切实体现电子病案的合法性。

2、以技术来提供真实性

高科技能够使得电子病案系统可以设置严格的流程,防止随意更改病历,通过严格的双重密码权限控制,每个医师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病历归档后就不能修改。根据规范,我院的病案室配合专职人员,有专有的身份标识和识别手段,并设置有相当的权限,病案管理员对本人身份标识的使用负责。具体负责电子病历的收集、保存、调阅、复制工作,门诊电子病历中,接诊医生录入并确认视为归档。住院电子病历在患者出院后,上级医生审核后归档。患者的电子病历一旦建立,归档后就不能修改。实习医生、试用期医务人员记录的病历应当经过该医院合法执业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予以电子签名确认。我省从4月1日起开始施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医务人员修改时,电子病历将保存修改痕迹、时间和修改人信息。这样就有效地扼制了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就擅自涂改病历,能够保留最原始的数据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从源头上保证了电子病案的"原件"安全。

3、以管理来保障安全性

医院病案室应当建立电子病案安全保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流程的签收、追踪、归档、借阅、复制、更改等制度及合理的使用机制,配备合格的保密专用设备,防止泄密、窃密。设定医务人员和有关医院管理人员调阅、复印、打印电子病案相应的访问权限,对电子病案使用人员、操作时间和内容,建立日志,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阅、复制电子病案,目前我院已全面开展的电子病案打印记录有出院记录、死亡记录、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等。电子病案系统必须设置医务人员审查、修改,确保病案数据库安全,从而保证电子病案的真实、完整、有效。

病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检测、消除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病毒,备有检测、消除的记录,同时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并按规定异地保存,防止病案信息遗失和遭到破坏。如果上网传送,只有经过病案部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用户使用权认可后,才能提供使用。

4、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形势的高科技队伍

病案电子化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工程, 根据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档案信息管理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目前我院病案管理人员现状是病案室中还有一小部分不是病案管理专业的人员,各医院均存在着非病案管理专业人员做病案管理工作的现象。他们当中多是护士改行从事病案工作或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医务人员,所以病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病案质量优劣的关键。要使病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发挥最大功效,当务之急是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以适应病案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阳红任福祥《浅谈电子病历与现代病案管理》西南军医2006年8月14卷4期

[2]葛海波《电子病历---医院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10月第2卷第10期

[3]王凯戎《电子病案的法律地位及应用的可行性》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4]李天资、梁烨等《电子病案法律效力的研究》, 右江医学2009年第37卷第5期

电子病案系统 篇7

目前,从技术角度看,数据录入、数据格式的兼容和服务器存储容量的可扩展性等问题是困扰我国电子病案实施的主要障碍。以下主要针对此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

1 病案的录入

受汉字录入的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因而要求系统设计者在简化操作、提高录入速度和构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面付出更大的精力。目前,可以从以下途径解决病案的输入:

1.1 开发集成书写环境

HIS的病案录入以填写表格的方式实现。优点是,对病案内容进行结构化存储,便于检索和统计,通过录入系统简单的把关,可以避免违规输入和一些常识性错误,医生可以联机查询文献,也可很容易地加入高级功能,如专家系统。缺点是对HIS的要求较高,此方法也涉及到医学编码问题,对医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1.2 通用环境

使用字处理软件Word等书写病历,配合一个专业的联想词库以提高输入的速度,优点是字处理软件为大家所熟悉,

收稿日期:2008-08-18修回日期:2008-10-06

使用方便,适合书写传统类型的新病例,对HIS的要求较低。以此方式构造病案,只需将录入好的内容连入网络版的病案首页管理即可。

1.3 扫描输入

通过扫描仪将纸介质病案内容逐页输入计算机,再进行打包并连入首页系统,适用于历史病案的计算录入。与缩微技术相比,不但工作量小,而且资源消耗要小的多,更重要的是配合病案的首页检索,将真正实现历史病案检索的自动化,从而真正提高病案的使用效率。此方法对HIS的要求和通用环境相同,也可替代下面介绍的数码记事本法。

1.4 用数码记事本书写

数码记事本是一个模拟传统“钢笔+纸”记录模式的新技术产品。医生写完后,将记录在数码板中的电子手迹传至电脑,通过配套笔迹管理软件,可以将一整篇手迹一次性识别为标准文本。这样,使用者可以同时拥有两份文档:一份是记录手迹的原始文本,另一份是文本文件。此方法适合于存在汉字录入障碍HIS要求不高的场合,获取数据连入HIS的办法与以上三种方法类似。

1.5 自动采集

许多医疗仪器都留有与计算机网络通讯接口,有相应的数据存储格式和通讯规范,通过专用软件和网络,可以直接将医疗仪器中保存的信息读入HIS。不难看出,这涉及到HIS如何管理并采集医疗仪器内部的信息,也涉及到HIS对这些信息的再现,因此对HIS的要求很高。

2009年第2V4O卷L.240 No4期.4 43

五种方法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工作环境,最好办法是各种办法的综合:用数码记事本、集成环境、通用环境实现新病案的书写,通过自动采集方法实现医疗设备向HIS的集成,以扫描方法实现历史病案的录入。

2 数据的存储

病案数据共享涉及横、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指医院之间的兼容。医疗保健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所以搜集和积累患者的病历极其重要。当患者换诊时,他们的数据记录也将随之转入新的医疗机构。因此,病案资料在医疗机构之间的交叉应用会不断加强,而且,医疗及其它行业的互动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共享这些资源是电子病案管理需要研究的课题;纵向指历史的兼容,主要研究如何保证数据的连续可用性。当然这两个方面在发展中会不断的融合。

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医疗数据存储技术问题。

2.1 基于数据库的存储

我国研制的HIS系统一般都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的使用可解决一系列数据存储和检索的问题,便于统计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病案的使用效率。它涉及数据库中庞大的表及其关系,随着管理的细化,这种关系会进一步的复杂,数据库的研究是HIS设计的重点,HIS的设计者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且还要进一步研究下去。

2.2 基于统一的数据格式

2.2.1 历史病案的电子化——基于PDF的病案存储。

基于数据库的存、储有许多优点,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多,但对历史病案重新进行录入是不现实的。尽管实施历史病案电子化是一个一次投入,一劳永逸的事情,但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并不多。为此,本文提出一个将数据粒度变大的方法,即设法将每一份原始病案制作或打包成半单一的文件,然后以大字段的形式存入数据库,即设法将每一份原始病案制作或打包成单一的文件,然后以大字段的形式存入数据库。这样配合首页检索,问题即可获得巧妙的解决。当然文件格式必须能容纳现有的病案,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淘汰。

大字段的关系数据库为存取音频资料、图像资料等大文档而提供的一种特殊格式。一般说来,大字段存储量大,在网上大量传播会引起阻塞,因此检索时并不直接访问大字段,而只检索摘要信息(如病案中的首页),当记录选定后,才进一步针对特定的对象(打包的PDF文档)进行二次检索,既得到所要数据,又不多占网络带宽。

在互联网中,为实现垮平台的数据共享,广泛使用了PDF数据格式。PDF可以制作出很复杂的内容,可以将目前常用的许多格式的文件打包在一起,由于其权威性,不用担心升级和不兼问题。因此可以说,PDF格式是实现历史病案电子化存储的一个首选格式。以上提出的五种录入方法都可

442V0O0L9.24 No.4年第24卷04期以用PDF来打包,尽管历史病案因质量难于实现全方检索,但配合首页,也可使病案的调阅变得非常简单和快捷。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使用PDF格式存储历史病案和目前文本形式的病案,技术和实现简单,可操作性强。

在启动这项工程之前,还需对此过程中的几个技术细节做详细的研究。即:如何将制作的PDF插入到数据库中去;在录入一个历史病案,并且病案已打包后,此时病人再次入院,两次不同的结果如何联系起来,即如何解决病案的追加问题。

2.2.2 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基于XML的病案储备。

HIS的最大隐患是医院之间的互不兼容。而且由于新的医疗手段的出现,病案所需记录的数据也将不断增加,这就对数据格式的可扩展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以上介绍的使用PDF格式文档的缺陷在于数据缺乏结构,要查询所需数据,必须查遍整个文档,这一工作目前尚不能由软件完成,必须工作人员来查找。同时,当生成PDF格式文件后,要添加新的内容必须生成新的文档,而不能在原文档上添加。最重要的是,应用PDF格式文档不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和筛选比较,限制了对已有数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因此尽管PDF很好解决了历史病案的电子化问题,对HIS的要求很低,很好满足了目前病案管理的需要,但长期来看,结构化的可扩展性的数据格式还是最终的需要。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3])正是满足上述要求的一种新技术。XML格式简单易读,对于各类资料,不论是文档或二进制码,都能标注,需要信息交流的各系统只要装有XML解析器,便可解读由另一台机器传来的信息,进而加以利用。

对于医疗数据,使用XML将病人的姓名、诊断、药物处理方法和处方等进行标注。这些被标注的数据就如同数据库的字段一样,因此可以方便地开发实现数据库系统与XML数据之间的转换。

以XML为中介,各医疗系统不用再担心看不懂对方的资料格式,也不需要知道对方内部是采用何种格式储存资料。如此一来,某个系统内部的变更,并不会殃及和它交流往来的其他系统。这样病人的病历就可以在各医院、诊所的电脑间快速传递。

XML标签涵义丰富,数据就是标注的内容,搜索引擎籍由标签和内容之间的依存关系,便能够准确地找到所需数据。所以,XML获得HL-7标准化团体(Kona Proposal)的采用,它支持现有的如NSG、ANSI-X12和ASTM标准,并为进一步的标准化努力提供了通用基础。XML解决数据交换问题的实质就是基于一个交换双方认同的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文档类型定义或schema。目前的问题在于国家尚未制定病案管理的统一的DTD或schema。因此,XML在病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还有待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

3 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的扩展

数据格式的兼容性的问题,只是实现自动化调阅病案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下面将要讨论的是存储的动态扩充问题。

电子病案存储中,图像占用的存储空间要比存储文本所需空间大得多,当大量存储这些图像时,将导致对存储容量的需求迅速增加,存储容量进而成为实施电子病案管理的瓶颈。为了解决容量的快速增长的需要,有两个技术在迅速发展,即SAN(存储域网[4]storage area networks)和NAS(网络连接存储[5]network-attached storage)。

这两个技术发展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存储和服务器的分离,最终实现存储子系统的容量脱离主机而独立进行扩展。SAN和NAS是两个互补的技术,并正要相互渗透。SAN代表了传输存储协议的网络,在SAN中,存储设备成为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某个特定系统的一部分。NAS负责为客户系统提供网络I/O服务。

为充分的发挥SAN和NAS的优势,服务器的结构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去掉了外存系统的服务器变成了所谓的瘦服务器,由多个服务器构成一个逻辑服务器设计方法迅速的为大家所接受,以提高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与此同时,用于替代被广泛使用的PCI总线速度的PCI-X、NGIO(Next Generation I/O)、Future I/O、Rapid I/O等规范也不断被开发,1999年3月,NGIO和Future I/O融合成为IBA(Infini Band Architecture)架构。IBA的核心是一个可堆叠的交换机组成的结构(Fabric),通过它可以连接多个独立的处理平台,I/O平台和I/O设备,一个IBA系统可以由小到几台计算机大到多个超级计算机组成,而且它对IP支持使其可以很方便地连入Internet、intranet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此结构专门针对线路可靠、延迟小的局域网进行优化设计,它将通讯功能交给专门的硬件去实现,从而卸载了CPU和I/O之间的大部分通讯协议处理的开销。实现了RDMA(远程内存访问)。因此特别适合承担集群服务器的工作。

作为一个全新的体系结构[6],IBA充分采用了计算机RAS(Reliability可靠性、Availability可用性、Serviceability可维护性)技术的研究成果,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中对Usability(易用性)、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给予了充分的重视。IBA中的每个组件都潜在的以模块方式实现,IBA为此还定义模块的标准尺寸、机电性能和软硬件接口,这种结构的基于标准的硬件设计实现了各厂家产品交叉使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很可能从目前流行的高密度机箱(如机架)集群服务器向高度模块化的服务器阵列过渡。这样,外围设备不必局限于系统内部,以便更方便的进行系统配置和联机扩展。

由此不难发现,IBA正可满足电子病案管理[7,8,9]的需要。但是基于IBA体系的服务器技术是构造新型服务器的一个新技术,它所采用的网络技术和目前的主流网络技术不兼容,它的软件协议需要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硬件接口的全面支持,甚至会涉及服务器应用程序,其成熟完善到广泛应用所需要的时间很可能比上面预料的要长。

4 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实施电子病案管理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总结以上结果,给出目前实现病案电子化的具体步骤:

(1)维护现有HIS以支持PDF。制定历史病案的分类标准,筛选历史病案,对其进行分类,确定录入还是淘汰,淘汰早期无参考价值的病案,以减轻工作量。

(2)如果不想在HIS上投入太多,新病案可用Word书写,并全部按PDF格式进行打包;应用扫描方法完成历史病案的录入;研究HIS与医疗仪器的接口问题,即实现自动数据采集和共享。将HIS从现有的服务器移植到基于IBA结构的集群服务器。

(3)逐渐实现电子病案的全方位管理,研究各种编码、分类标准以及病案有关的DTD,通过XML技术实现电子病案数据的行业内及行业间的共享。

电子病案的管理是HIS的核心内容,是远程医疗的基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国的HIS发展很快,但开发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HIS开发时间的早晚和开发效果也不成比例,离真正的电子病案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除了以上讨论问题外,病案共享与个人隐私问题的研究,医学术语的标准化和编码问题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待解决。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病案管理的现状,对中文病案电子化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录入问题、数据存储与检索问题和存储的可扩展性等三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病案,医院信息系统,存储域网

参考文献

[1]左晖.电子病案是卫生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病案,2006,7(1):28.

[2]罗奇伟,李彭军,郭文明.医院PACS系统与网络交流匹配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7):609-611.

[3]肖基毅.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Web复杂文档管理技术[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16(4):60-63.

[4]周芮,王贵全,邵国光,等.临床检验信息系统的网络实施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253-255.

[5]解勇,周东.网络环境下的存储技术与设备选择[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3,14(3):228-230.

[6]林永明,常致全.基于InfiniBand网络存储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12):23-25.

[7]赖仲琼.病案室如何做好电子病案管理[J].中国病案,2006,7(1):26-27.

[8]秦笃烈.美国推出全国联网的电子病历10年计划[J].办公自动化,2004(11):54.

上一篇:期末处理业务下一篇:完全性胎盘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