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科学位

2024-06-02

通过本科学位(精选四篇)

通过本科学位 篇1

一、辅修双学位教育

辅修双学位的培养模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试行探索, 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人员在科技发展中具有极大优势, 历史上很多重要科学技术的突破都运用了多种知识和思想, 历届诺贝尔各奖项获得者大多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辅修双学位培养模式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和合理使用, 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弥补了学生专业不理想转专业的不足。转专业的名额有限, 要求条件高, 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同学的需要, 通过辅修双学位的培养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 而这一部分学生的双学位学习效果普遍良好。此外, 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水平, 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良好效果的背后存在着诸多问题, 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辅修双学位政策导向。因此, 高校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缺乏统一依据, 高校间的差异较大, 运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缺乏依据, 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辅修双学位教育的认识也不全面。

二、问题对策提出的依据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1日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 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要实现“由大变强”, 必须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实现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良性发展必须提高学位质量,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直是教育事业努力的方向, 更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从专业类型到知识构成要求越来越明确。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社会需求的变化, 调整和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 使其与之步调一致。只有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教育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三、保证辅修双学位教育质量

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如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的缺失, 质量监控不到位, 教师和学生认识存在误区, 等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关注每个环节, 结合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具体特点, 进行制度建设和改革研究。

1. 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在运行中, 授课方式有多种, 有集中授课, 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进行, 有分散修读, 根据自身时间安排随限定班级修读, 还有跨校修读, 等等。其中授课时间集中在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为数不少, 这种授课形式相对于其他授课形式而言, 对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和参与授课的教师都形成较大的压力, 相应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 教学质量监控更是如此。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必须且迫切的。结合双学位教育的具体情况, 本文提出从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的方案。

第一, 教务处负责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校方监控。本科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应包含的内容:双学位的报名、收费、运行、成绩、学分和毕业要求等, 还应包含教学质量的要求和监控等明确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应依托主学位的巡视和听课制度, 结合双学位的授课形式, 调整要求细节。由学生所在学院的相关人员负责课程巡视工作, 由相关专业退休教师组成教学质量专家督导组抽查听课, 反馈课堂教学情况, 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 双学位开课学院负责相应制度的执行和研究双学位授课方法和技巧。由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教师结合校方的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意见进行授课调整和质量提高。严把教师授课资格审查关, 深入研究教案编写。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针对修读双学位的学生来源较广、学习基础差别较大的特点, 研究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要求的改革。

第三, 重视学生管理。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退出自愿, 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意识比较强, 但是在教育运行过程中, 课程压力大, 各种竞赛和学生活动并行, 学生出勤和学习质量受到很大冲击。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这项工作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 专业开课学院配合进行。学院将修读双学位同学的管理工作作为独立管理任务安排, 依托主学位的学生管理规定要求, 建立针对双学位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管理突出两个方面:学生所在学院面向相同或相近主学位不同双学位的学生, 统一进行管理, 这是双学位学生管理的主要方面, 相对主学位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 双学位学生竞赛和其他活动较少, 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学习和思想引导;不同主学位相同双学位的学生管理由开课学院负责, 统计出勤和课堂学习情况, 反馈到学生学院, 相互配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2. 研究主学位与双学位的合理组合

本科学士学位分为文、理、工、经、管、法、农、医、军等十二种学位, 主学位和双学位的组合方式有很多, 不同的组合方式有难易差别, 因为各高校覆盖学士学位种类不等。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实践基础上, 研究不同组合方式的可行性和优劣对于办好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至关重要。合理地组合是保证辅修双学位教育质量的前提。

我校属工科院校, 先后开设英语、计算机、法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双学位专业。实践证明, 前面两种双学位专业运行压力很大, 从学生的学习压力, 到学校的办学压力都比其他专业要大很多, 修读的同学多数都无法通过所有课程中途退选, 还有个别同学无法完成毕业论文, 最终无法继续招生, 究其原因, 选修辅修双学位与主学位组合不当, 选修的同学课业压力过大。

将文、经、管、法等各类专业作为辅修双学位专业, 对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低, 比理工类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也更具有生命力。文和法专业适应面大, 选修的同学也比较多, 最终成功获取学位的也较多;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对数学有一定要求, 文科类专业数学基础不够, 在实际运行中难度较大, 文理兼收的文科专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

理工类专业对学生的理科基础要求较高, 并且需要较多的实践操作训练, 动手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最后一步毕业论文环节, 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理工互修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3. 提高双学位的正确认识

修读辅修、本科双学位的优势不言而喻, 无论对学校专业建设, 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都有积极意义。但学校、教师和同学都存在片面、消极的认识, 这些认识阻碍了辅修双学位的积极发展。

校方的一种片面认识是将双学位当做创收的渠道, 并不列入学校发展的全局综合考虑, 缺乏积极态度, 列举双学位教育模式的困难和优势, 相应的研究和实践不够充分;随着聘任制的逐步推广, 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 但对于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缺乏相应的指导意见, 教师面临教学工作压力大, 同时也影响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应从人事考核要求方面考虑政策倾斜, 对辅修双学位教育工作给予定位和认可, 为任课老师解决后顾之忧, 增强动力。充分认识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 将在未来生源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教育竞争力和高校生存能力。

任课老师存在的片面认识也是为了拿课时费, 将双学位教育等同为兼职打工创收, 缺乏教学热情、积极性和责任心;在课堂教学上表现为备课不充分, 时间观念不强, 上下课时间不严格;在组织教学中, 调停课频繁, 不遵从教学规律, 授课集中度疏密不匀。要调整教师对辅修双学位教育的认识, 一方面从学校的考核审查上政策调整, 另一方面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将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关,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选修辅修双学位的同学存在投机心理, 没有努力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 仅仅是为了拿到双学士学位证书作为就业时的敲门砖。短期效果良好, 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水平, 但长远来看存在很大的危机, 没有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将面临逐渐失去竞争力, 而高校的双学位教育模式也会受到冲击和挑战。因此, 要端正学生态度, 切实提高知识水平, 拓展视野, 提升实践和应用能力。

四、符合社会需求

1.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越来越向社会需求靠拢, 订单式培养, 校企结合, 推动产学研建设等已经走上历史舞台。其中, 订单式培养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已有较大范围推广, 企业对专业的需求比较单一、明确, 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比较吻合。众多本科院校更多致力于校企合作, 深入产学研结合探索实践, 企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在提高, 综合性要求高, 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紧跟企业需求, 深化学科交叉、知识融合, 优化组合。

2. 区域经济对主双学位的组合要求

高等学校充分利用地域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 走与区域经济、地方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通过加强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 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培养人才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间良性互动带来双赢效果。制定“因地制宜”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为经济增长作贡献, 服务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特色专业的评比到品牌专业的建设, 都是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进行主双学位组合, 以及如何有机组合, 使特色和品牌专业更上一层楼, 使弱势专业得到强力补充和发展, 最终实现就业和创业的提高。

五、结语

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是有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具有强大生命力。发展辅修双学位教育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通过强化质量监控, 深入研究学位间搭配,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莉.中国大学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 :60-62.

[2]陈学敏, 漆玲玲, 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 :26-28.

通过本科学位 篇2

(2013年6月修订)

学位论文质量不仅是衡量学位授予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培养我校硕士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作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创新,表彰先进,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评选原则

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本着科学、公正、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每学年在春季和夏季毕业研究生中各评选一次,评选工作结合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工作进行。

第二条 基本条件

(一)论文选题跟踪学科前沿,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二)论文内容翔实,推理严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格式规范;

(三)论文在科学理论、专门技术或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四)校优秀硕士论文申请者要有显著的科研能力,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论文发表

申请者作为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身份在公开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包括理学,工学,医学三大学科门类):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并且至少有1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被SCI、EI、ISTP收录(需提交检索报告);

人文社科类(包括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者有1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被SSCI、A&HCI、ISSHP、ISTP收录;

增刊、医学类的综述文章不在认定范围之内(被索引论文除外)。已录用论文需提供纸质正式录用通知和编辑部详细联系方式和联系人。

(2)科研获奖

申请者作为主要获奖者,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项(含1项)以上(国家级奖励所有获奖人员,省部级一等奖前7名,省部级二等奖前5名,省部级三等奖前3名,市厅级前2名)。

(3)专利授权

申请者获得发明专利或重要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含1项)以上。

(五)申请校优秀硕士论文需经两位校外专家匿名评审,并且评审成绩均在80分以上,论文答辩通过且答辩委员会同意推荐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条 名额分配

(一)申请我校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均可参加评选。

(二)参评名额以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为单位,严格控制在当年该单位毕业硕士生总数的10%以内。

(三)为鼓励创新、保护创新,如果硕士生在学期间撰写的与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论文被SCI、EI、SSCI检索或获得国家专利,则不占分配名额。

第四条 评选程序

(一)个人申请

硕士生应至少在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前两周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要求进行匿名评审的书面申请,并提交已经完成的学位论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聘请两位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对其论文进行评审。

(二)答辩委员会审理、推荐

评审成绩符合硕士论文申优条件的申请人在答辩前填写《华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登记表》,并上交到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委派至少1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参加该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获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且答辩委员会同意推荐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即可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

(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按照评选条件和学校规定的名额进行审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同意者超过分委员会全体成员二分之一且超过到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即为通过,评审、推荐结果报送校学位办公室。

(四)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照评选条件和学校规定的名额进行审核,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者超过委员会全体成员二分之一且超过到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即为通过。

(五)公示

评选结果将公示7天。对有争议的学位论文,将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常委会复议。

第五条 表彰及奖励

(一)学校对获奖硕士研究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在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颁发“华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荣誉证书和奖金;

(二)给予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及其指导教师颁发奖金共计1000元,其中导师400元,研究生600元;

(三)获奖情况记入研究生档案,同时记入指导教师的业务档案;

(四)获奖论文将由学校主管部门推荐参加省、国家级优秀论文评选。第六条 附则

(一)对已批准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等违反学术道德问题,将撤消对其作者的表彰并予以公布。

(二)本办法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通过本科学位 篇3

留学专家表示,要理性看待美国留学趋势,并分析称,2010-2013年美国留学都将火热如荼。

据介绍,中国本科留学潮凶猛,单是申请2011年秋季留学美国本科的人数,有可能超过5万人。本科留学的人数占所有申请留美人数的60%,研究生留学的超过20%,约有10%的学生中学阶段选择出国。但是据统计,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在考虑让学生去美国接受高中教育。

留学有“三境界”

留在专家Mr.Michael Wang,深度分析留学“三境界”,即为:为留学而留学,为留而学,为学而留。

“为学而留”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学有所成并学成归来。这些“为学而留”的学生和家庭在申请签证之前就应该有自己的计划或打算,应该有明确的留学动机和留学目标。这一境界,比较适合那些期望赴美攻读名校研究生或博士,主要学习理工类专业的人群。另外,有家族企业的子女、大企名企或政府官员的子女,也会通过这种途径,选择高中毕业后留学攻读本科。针对该类型,Mr.Michael Wang 建议留学前3-5年开始整体规划。

“为留而学”,主要是为了留在美国工作发展,或定居移民。从留学专业与职业规划来看,“为留而学”的选校选专业的技术含量更高,他们应该从美国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中国学生就业竞争力来规划职业。一句话,和“人文”打交道的专业和职业是美国人的优势,和“数理”有关系的专业和职业是中国人的特长。

“为留学而留学”,Mr. Michael Wang认为是留学的第三个境界,虽然感觉是充满争议的留学动机,但是在实际每天留学咨询中依然会遇到不少这样的学生或家长,特别是家长尤为表现突出。

Mr. Michael Wang表示,或许这三个境界不能囊括所有留学家庭和留学学子的动机和目的,但仅仅是飞跃万里的旅途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眼界。希望父母和孩子在做出留学这个重大人生决定之前,可以想想你们的留学是哪个境界,相信会有所领悟,从而找准留学途径,让异国的经历改变人生的宽度。

留学资金怎么计划?

赴美留学,本科一年总费用为15万元-35万元人民币。私立大学比公立大学每年高出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费用。现在更多家庭倾向于年费用在15万元-20万元之间的美国大学。

留学专家建议,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家庭的子女比较适合选择费用在20万元左右的公立大学,这些家庭已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适宜培养学习型人才。

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如若选择留美攻读本科学位,可选择相对便宜的公立大学或社区学院,其中社区学院年费用在10万元—15万元,学生在社区学院读完大一、大二后,可转到协议的其他大学继续完成学业,这样最高能节省50万元教育经费。

美国奖学金设置极其丰富,对于有留美意向、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可以从初三开始做留学准备,提早规划,以便申请高额奖学金,减轻家庭负担。

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发展取向研究 篇4

1 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 双学位本科教育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学位本科教育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根本上克服了单一专业型人才的缺陷,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通过双学位本科教育, 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对另一个领域有较深入的学习, 可以掌握两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了解两个专业的发展前沿, 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2 双学位本科教育符合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符合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突出素质教育的要求, 开展双学位教育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文理科分割现象严重, 以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的问题。受学校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各高校侧重本专业学生能力的技能培养, 忽略从其它学科中获取知识营养, 尤其是自然学科学生人文素质不足, 其逻辑思维和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均有待改善。双学位教育符合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生存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双学位本科教育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人才培养方式, 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发挥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地方高校群体的优势, 无需太多投入, 即可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可选修兄弟院校的优质课、教学质量高的特色课和改革力度大的创新课程, 从中受益。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比, 双学位本科教育拓宽了高校的服务面, 避免了高校之间的重复性建设, 能够形成群体优势, 在短期内就即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4 双学位本科教育满足了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双学位本科教育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他们在学好本专业课程之外,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 学习另一专业课程, 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双学位本科教育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个性发展;同时, 多学科学习也能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为他们以后在人才市场上参与择业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将是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参加双学位学习的学生, 无疑为自己的竞争增添了砝码, 扩大了他们的就业范围。

2 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定位

2.1 双学位本科教育必须是独立性的教育体系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对参与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学生最终颁发的是一个双专业毕业证和两个学位证, 并且规定必须在符合第一专业本科毕业的要求基础上, 满足第二学位的相关要求, 才能最终取得双学位证书。这表明, 双学位本科教育本身并不具备独立存在的空间, 而是依附在本科生第一专业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性或附属性的专业教学。而另一方面, 各高校普遍认同双学位本科教育必须达到相应的专业质量标准, 而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必须形成一套独立而系统的培养体系。这样, 在双学位本科教育与第一专业教学管理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难以协调的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 必须正确处理双学位与第一专业本科教育的关系。只有将双学位本科教育定位于具有独立性的教育体系, 摆脱对第一专业的依赖, 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当然, 为确保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质量, 对拟参与双学位学习的学生, 必须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 但是这一条件不应简单地以其第一专业成绩的优劣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在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日常教学管理中, 必须像第一专业管理一样严格有序。

2.2 双学位本科专业的设置不应将就业率作为唯一的标准

在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过程中, 不乏有些高校为了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不去结合自身实际而纷纷选择设置那些社会需求量大、易于就业的专业。在这一背景下, 产生的后果必然是同专业毕业生的大量涌现, 从而改变了市场供需状况, 造成了就业市场的饱和。如果不改变一切以就业率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原则, 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在双学位专业设置中, 各高校的自主权相对第一专业设置更大, 又缺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干预, 因而使双学位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更加向就业倾斜。因此, 在处理双学位本科教育与就业取向的关系中, 必须摈弃以就业率为惟一标准的原则, 在综合考虑就业、学科发展、学科平衡、本校定位的基础上, 正确定位本校的双学位本科教育, 从而科学合理地设置双学位本科教育专业。

2.3 双学位本科教育不应只是高校创收的渠道

1999年初, 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 做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各高校招生规模有了较大增长, 我国高等教育在此过程中逐渐从精英教育演进为大众教育。急剧扩大的招生规模必然要求各高校在基础教学设施及人员配备上增加投入, 各高校为了缓解资金压力, 纷纷想尽各种办法拓宽资金积累渠道。双学位本科教育由于各方面的政策相对较为宽松, 因此逐渐成为某些高校积累资金的渠道。在此种情况下,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科基础, 任何专业均设置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情况比比皆是, 必然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 必须杜绝因以资金积累为目的而设置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做法。同时, 为保证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 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自律及监督, 国家也应以积极的态度扩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3 双学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双学位本科教育缺乏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

虽然1 9 8 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 “要针对现存的弊端,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 例如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 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 增加实践环节, 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 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学习活动, 有指导地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等”;1 9 9 8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 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到, “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 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但在政府颁发的其他重要的教育纲领性文件中, 却没有提到“双学位”的概念, 国家对高校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 缺乏对双学位本科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因此, 我们很难判断出国家对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所持的态度, 这也使高校在“双学位”本科教育活动中做法各异, 双学位本科教育在理论、实践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3.2 双学位本科教育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很多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意义, 虽然制定了“双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准则”, 对取得双学位所需要的条件、程序等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但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从学生的录取、课程的组织, 乃至学生平时的管理与考核,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院系在具体操作上都不尽相同, 有的学校及院系比较重视, 管理严格;有的学校及院系重视不够, 管理松散。有的教师对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教学缺乏针对性;有的教师认为给双学位班授课是自己额外的教学任务, 不必太认真, 还有些老师干脆就让自己的研究生代上双学位课程,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承担双学位教学的院系并不负责双学位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 因而对双学位专业学生管理不严, 学生随意缺课、旷课、应付考试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意识, 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名声越来越差, 学位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

3.3 双学位本科教育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指导

教师有效、适当的指导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使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主修专业和兴趣确定修读双学位的专业, 在学习过程中, 院系应随时给学生以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并与学生所在院系时刻保持联系, 了解学生主修专业的学习情况, 随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加以调整, 以便于学生顺利完成主修专业、双学位专业的学习, 而这些恰恰是很多院校所忽视的。由于学生所在院系和提供双学位专业教育的院系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 导致一些学生在修读双学位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同学选择双学位专业不是依据自己的才能和兴趣, 而是盲目从众、随大流, 以至于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感到不适应, 只好中途退出。此外, 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 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调节主修专业与双学位专业之间的关系, 几年下来, 不仅达不到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也会影响对主修专业的学习。还有些学生没有把握好两个专业的学习进度, 等到毕业时, 主修专业的学分要求已达到, 但双学位专业没完成。

4 关于进一步发展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思考

4.1 构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

双学位本科教育模式的真正有效实施和积极推进, 必须有灵活的、富于选择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相配套, 关键就是构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因为只有学分制才能打破学科专业界限, 学生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选专业, 自选课程、教师和上课时间, 自由确定毕业年限, 才能便于因材施教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如何打破我国目前普遍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坚冰, 推进学分制改革, 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是一个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学分制改革必须与弹性学制、导师制、选课制等密切结合起来, 改革的牵涉面比较广, 难度也较大, 需要高等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 既要维持严格的教学秩序, 又要考虑到教学成本的投入, 最关键的是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

4.2 统一双学位本科教育质量管理标准

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 如何确保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质量, 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目前, 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专业, 究竟有没有资格和能力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 其培养目标如何确定, 课程体系如何设置等, 都缺乏一个统一认识。此外, 修读双学位专业的学生, 是否为其设置一定的准入机制, 门槛设多高以及达到多少学分才能授予双学位等, 大家的认识还不尽统一。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 各高校之间、各院系之间、本科专业与双学位专业之间, 双学位证书的含金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双学位本科教育质量管理标准, 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在建立相对统一的双学位课程体系、双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规范。

4.3 加强双学位本科教育的理论研究

从目前各高校开展双学位本科教育工作实际看, 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的主修专业与双学位专业是跨学科门类的, 一般不允许学生在一个学科门类中兼修。不少高校认为, 双学位本科教育存在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的区分, 即学生所读的双学位专业就是其辅修专业, 因此, 在对学生授予双学位的条件中, 有的高校提出, 凡是“未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 不授予双学士学位”。这些做法是否合理?跨学科门类修读双学位, 确实有助于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 但在同一学科门类的不同专业之间兼修也未尝不可。另外, 学生应该有学习的自主权, 倾向于哪一个学位还是两个学位, 是这个学位还是那个学位, 完全取决于其是否达到某一学位的授予标准, 而不是看其是否获得了所谓主修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当然, 还有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需要研究, 比如双学位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开展,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特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等等。只有在理论上将这些问题研究透彻, 才能减少双学位本科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盲目性, 促进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敏, 漆玲玲, 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26~28.

[2]高春娟.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0 (2) :88~89.

[3]刘香珍.试行主辅修双学位制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4 (1) :25~26.

[4]李博.实行主辅修、双学位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J].华北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3 (1) :81~82.

[5]高艳芳, 胡桃元.开展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12) :23~24.

上一篇:班组是企业基础下一篇:清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