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合作教学

2024-06-06

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精选十篇)

数学课堂合作教学 篇1

一、合作教学的特征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 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思维、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合作教学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合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形成了双向反馈的模式。教师能从合作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拨、引导,使学生顺利地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 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 合作教学课堂活动的操作。

合作教学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引、读、议、练、结。

(1)引: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教师应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引”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读:教师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自学定标定向,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后,再由学生阅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在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一定要边看边思,反复推敲,顺着导读提纲的思路,弄清知识的提出、发展和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必须来回巡视,指导学生阅读,了解阅读效果,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3)议: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和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全班学生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对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这样,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表达问题、展开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4)练:这环节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突出解题的思路和思想方法,突出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难点、疑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共同议论,后由教师提问或学生板演促进全班合作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

(5)结: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课堂小结也应师生合作参与进行。先让学生谈学习体会、学习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再予以“画龙点睛”。学生之间交流自身学习的体会,往往能击中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师单独小结不能达到的功效,同时也体现师生合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 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合作教学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要做法是:

(1)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教师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哪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合作必有争论,争论的情境和气氛应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教师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在合作的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教师应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

(3)师生换位。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评讲同学板演的内容、组织全班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4)及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激励,使小组成员感受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荣辱与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其才。

三、体会

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合作教学 篇2

x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数学教育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中,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实施方法。

一、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分小组进行相关的数学教育教学。具体来讲,教师们首先应该将班级同学按照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为了保证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进行,首先要保证每一个小组中的成员的总体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大致相同,从而使得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以及讨论中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讨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交际能力与表达能力;小组成员们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团结合作,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交流讨论中,对于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二、优选素材,科学开展合作教学

合作学习作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的素材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执行效率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合作学习的素材的选择,要依据高度的开放性、可操作性以及实践性的标准,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运用。与此同时,教师们需要对所选择的素材进行全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充分吃透教材知识,从而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学生们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而选取适当的合作学习的素材,为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供更加良好的引导。

三、适当引导,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教学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们的合作艺术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前提任务。在当今的知识时代中,弘扬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教师们需要将学生们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设计多样的学习方式方法、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真诚互助、团结协作、友爱共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组间交流的方式,增进对学生的培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们合作学习意识的引导与建立,并不是弱化了教师的职责,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指挥者,教师仍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中占有着主导性的地位。

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更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与环境,并且从侧面对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进行引导、培养以及提高。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 篇3

一、合作教学及其作用

1.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的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怎样学习。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合作教学的准备工作

1.构建合作小组:分组一般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則,即一个小组内应包括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组织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距离、认知水平、风格等不易差别太大。这样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补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促进集体进步。对于小组成员,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分工。

2.设计合理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合作教学设计中要先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内容,呈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开展小组活动一定要找准时机,针对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的放矢的开展。所以要精心设计适宜于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

三、合作教学活动的实施环节

合作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环节是:引、读、议、练、结。

1.引: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采取问题提出,设问隐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

2.读:教师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自学确定目标和方向,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的阅读教材的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一定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反复研读,弄清知识的提出、发展和形成过程,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议:对各小组自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路,合作讨论,各抒己见,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目的。

4.练: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突出解题的思路和思想方法,突出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难点、疑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共同讨论然后由教师提问或以学生板演的形式促进全班合作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的目的。

5.结: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课堂小结也应师生合作参与进行,先让学生谈谈体会,学习心得,谈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学生之间交流自身学习的体会往往能突出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师单独小结达不到的效果。

初中数学合作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新的教学征程中愿意和广大教育同仁一道积极完善和发展这一教学模式。

四、建立实效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研讨 篇4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小组组建随意且单一、固定

小学课堂中,合作教学的方式被普遍应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忽视了各个合作小组的组建过程,大部分教师会采取前后桌同学组合,或者是邻近学生组建成为一个小组。这样的组建过程比较随意,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各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也没有考虑最终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在小组组建中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合作小组成员单一且固定。小组组建后贯穿整个学年,成员都一成不变,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使得数学课程的学习不能更好开展。众所周知,一个小组的组建需要组织能力很好的学生作为领导者,领导大家对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同样也需要见解独到、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生做最后总结,同时小组各个成员也需要耐心。随意组建的小组必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数学合作教学的效果。

2. 数学问题的选择随意

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什么问题适合让学生合作讨论。合作需要契机,太简单的问题,多数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太复杂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选择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式且不同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分歧的数学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刺激学生的讨论意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为了迎合合作教育而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缺乏实际的意义,也难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3. 合作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合作学习应该有明确的合作计划和步骤,小组各个成员之间也应该分工明确。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持。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每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立即开始热火朝天的讨论。但是由于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所以常会出现学生各抒己见、不倾听别人意见的现象,讨论结果也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最终的代表发言也只是一两个人的想法,这样的合作效果可想而知。

二、小数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

1. 选择合适的学习素材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小学数学的内容,选择适合合作教学的内容供大家合作学习。例如,一个服装厂用一批布做一些服装,原计划是每套用布2.2米,可以做660套。现在技术改进后,实际每套用布2米,这样比计划可以多做多少套?读完题后,让每个学生列出算式:有的列2.2×660/2-660;有的列(2.2-2)×660/2;有的列660×(2.2/2)-660;还有的列660×(2.2/2-1)。然后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让每个学生说自己是怎样列出算式的,使每一个人了解这样列的理由,然后教师再告诉大家哪一种方式最简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对合作小组各个成员分工明确

教师在合作教学中,要对各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明确分工,使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对于整个合作小组的重要性。同时,在划分各个小组的时候,教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性格,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使组内各个成员都能发挥自身优势,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3. 对小组合作学习给予适时评价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多发言、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适时对学生给予评价。比如通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动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提高自己动手动脑学习的能力,也能使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主导者,要充分展开合作学习,课前制订相关计划,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8).

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篇5

初中数学新课程走进我们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已一年了,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学生接受和喜欢。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客观原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因素,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

现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合作机会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所创设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长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合作的学习时间是多少等。通过教师对内容的精心设计,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猜想、尝试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会合作技能,培养合作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将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使其养成一种合作习惯的同时,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应教会学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

1.“善于倾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眼睛注视着对方去听,有时可以用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赏,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2.“述说技能”。同样一件事情,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会不同。“一句话可以说得让人笑,也可以说得让人跳”。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懂得阐述问题时要条理清晰、不夸张、不缩小,并争取做到风趣幽默,使人乐意接受。

3.学会质疑。在合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

4.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的见解和看法与自己不同却更合理时,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观点。

5.组织管理技能。学生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善于分工,勇于负责,根据不同意见,作总结性发言。

三、把握合作时机,提高合作效率

小组合作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的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短时间内个人无法完成的操作活动,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比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播放了一分钟内经过校门口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让学生数一下各种车辆的数目,学生要求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因为车辆太多,速度又快,学生数不过来,教师又放一遍,学生还没有数清楚。这时,教师说:“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小组就开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有数轿车数目的;有数公共汽车数目的;还有数面包车、大卡车等数目的。又放录像一分钟后,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统计任务。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

2.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

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困难,这时,教师课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助合作,达到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使学生在简短的合作交流中,互相补充,互相启迪,使问题迎刃而解。

3.当学生意见有分歧时

当学生对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让他们在争论中达到对知识更深层的理解。

学生在争辩中使问题越辩越明,达到了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

4.当遇到重点、难点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满面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2X)(1-2X)

2、(2a+3)(2a-3)

3、(100+1)(100-1)

4、(X-6)(X+6)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街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四、强化评价机制,促进成员共同进步

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对小组评价中,一般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自己对别人能够公允、客观地评价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为此,有的教师在学完一单元或学期结束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合作中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合作习惯和合作成效等,以及教师的成功与不足方面。

通过小组评价,小组内的同学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原来一些得不到表扬的学困生在小组内经常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有的还能得到同班同学的掌声,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教师、学生们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堂主体性合作教学

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新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精神人格和智力相适应,使之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根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学习。为此,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借以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合作教学的特征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思维、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怎样学习。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如设计学习问题坡度太陡,知识过于复杂、难度高,学生接受不了,无法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适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有一定知识坡度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合作教学课堂活动的操作

合作教学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引、读、议、练、结。

(1)引: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引”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读:教师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自学定标定向,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后,再由学生阅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3)议: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全班学生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

(4)練:这环节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突出解题的思路和思想方法,突出在练习过程所出现的难点、疑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共同议论,后由教师提问或学生板演的形式促进全班合作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

3、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1)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那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合作必有争论,争论的情境和气氛应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在合作的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

(3)师生换位。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评讲同学板演的内容、组织全班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 篇7

合作教学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鼓励大家可以通过小组学员之间的学习来促进整体的团队的成绩, 而且把团队的总成绩作为整体的评价的标准, 是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共同的参与而达成制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学习的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有效地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堂中积极地运用这种学习的方式, 以便提高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上的积极性, 从而最终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的效率。为了有效的开展这种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

(1) 大多的合作学习主要还是流于形式。在新课改实施以来, 不少的教师在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的时候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新课改所提倡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的模式。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的教师并没有领会这种学习方式的精神, 仅仅只是学到了样式, 以为合作学习主要就是自身多向学生们提一些相关的问题就算是合作教学了, 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启发性和针对性, 这种形式的做法最终使得合作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

(2) 合作学习的小组的形式单一。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 大部分的教师都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有质量的分组, 而仅仅是在需要的时候把同桌的同学编为一组就算完事, 这样的简单地分组的方法没有很好地把握到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性, 完全无法达到合作教学所需要的小组内的互助以及小组之间的竞争的核心目的。

(3) 小组的成员之间的各自的分工不明确。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喜欢采用随机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内的组员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分工, 结果就是在回答问题方面还是有的人会有的人不会, 这种情况也都没有丝毫的改变, 其余不会的学生与之前没有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的那些时候完全一样, 完全起不到小组教学所想要达到目的, 这样一来小组学习就变得完全没有意义。

二、对于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建议

(1) 课前对于学习的素材要精心地挑选。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虽然要积极地运用, 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也要考虑到不同的情况, 所以要求教师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挑选。在课堂的实践中, 我们需要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素材来进行相应的学习,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完全了解教材本身而对于学生可以有整体上的了解的基础上, 再来选择合适的教材,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 对于小组的分组进行高质量的选择。为了合作学习最终可以较好地开展, 我们在之前的工作中也都需要投入适当的努力来进行高质量的分组。小组的特点、每一个小组的完整的构成、每一个同学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都是在分组时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只有在事先做好小组的分配, 分组之后小组的组员才可以各自发挥自己的特点使得小组的组员之间有一个互补的作用, 在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 建立新的评价的体系。最终的学习的效果如何还是需要有评价的体系来进行评价, 在新的教学的方式中我们也都需要采用新的方式来突破以往的分数论。而且相关的评价的体系也需要是多元化的, 比如可以让大家相互评价, 组间评价。而且在小学的数学的教育中一定要以鼓励为主, 逐渐的树立学生的信心, 这样他们才会对这种合作的方式感兴趣。

综上所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但是在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 我们首先应该深刻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其本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J].中华少年 (研究青少年教育) , 2012 (7)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 篇8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1. 课堂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忽略本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很多教师却没有抓住合作学习的本质, 将课堂合作学习单纯与课堂教学中多向学生提问题等同起来, 而没有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于探究性, 最终使得合作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

2. 合作小组形式上固定、单一。

很多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时, 为了图方便, 没有提前将全班同学进行分工。而是到了课堂教学时, 简单地按照前后或者左右桌的同学为小组, 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分组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个性的差异, 达不到“组内互助”和“组间竞争”的目的, 无法达到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的目的。

3.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有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喜欢即兴地将同学们组合进行合作小组的学习。这样就会使得合作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 一旦教师提出问题, 合作小组只会变成尖子生表演的舞台, 而其他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没有达到启发性思维的目的。这样做达不到小组间合作交流的目的, 也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策略

针对以上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不足, 笔者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谈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仅供参考。

1. 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素材。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这并不是说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有的内容我们都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开展合作学习应该选择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的素材进行合作学习设计及运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地吃透教材, 并且能全面地了解学生, 在此基础之上, 选择合作学习的素材, 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地解决问题。

例如, 笔者在讲轴对称图形的时候, 就提前让同学在课下准备好了剪刀和白纸, 课堂上我首先展示了自己画的一个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蝴蝶。然后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动手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怎样剪才能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咱们来比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剪出的图形多。”这就需要小组间的配合, 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因为我们告诉同学们怎样才能剪出两边一模一样的图形, 同学们首先要在小组内部进行合作与交流, 依靠集体的智慧探究出剪裁一模一样图形的方法。其次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才能剪裁出更多、更好的图形, 为小组争光。利用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我很好地进行了轴对称图形知识点的教授, 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2. 做好合作小组的分配。

要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我们应该全面地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动态。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只有做好了小组间的分配, 小组成员才能各自发挥所长, 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终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实用性。在小组的分配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以下的三点:

(1) 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协调作用, 做到“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 使得各个小组总体的水平相近, 做到组内相互帮助, 组间公平竞争, 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在分组的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小组间男女搭配的比例原则, 尽量让小组内男女比例搭配适中, 这样可以让组内成员各自发挥所能, 促进组内合作。

(3) 学习小组内, 要明确各自的分工, 每个成员都有任务, 不搞个人主义, 不搞一言堂, 合作学习小组不是一个人的舞台, 大家在小组内平等交流, 各自发挥聪明才智, 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4) 教师除了发挥协调和指导的作用外, 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对小组中学生的表现及时地做出反馈, 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3. 建立必要的评价体系。

在合作学习中要建立必要的评价制度, 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有这样的一句至理名言:关爱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没有阳光, 我们就不能生长。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 我们应该以关爱、鼓励为主要的原则, 用肯定的眼神、赞美的语言、信赖的动作, 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与一定可以学好的自信心。因为小学生都存在着极强的好胜心理, 他们都希望得到家长以及教师的肯定。我们要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 这样他们才会对合作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激情。我们的评价体系要突破传统的以“分数评价”、“结果评价”的模式, 评价体系应该是多样化的———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这样才能做到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但是在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 我们应该首先深刻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其本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摘要:合作学习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 它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已经被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论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的基础之上, 从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素材;做好合作小组的分配;建立必要的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 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合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李艳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中, (7) .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 篇9

一、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如设计学习问题坡度太陡,知识过于复杂、难度高,学生接受不了,无法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适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 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有一定知识坡度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二、合作教学课堂活动的操作

合作教学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 引、读、议、练、结。

1. 引: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引”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读: 教师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自学定标定向,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后,再由学生阅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在阅读时,要求学生对于书中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一定要边看边思,反复推敲,顺着导读提纲的思路,弄清知识的提出、发展和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必须来回巡视,指导学生阅读,了解阅读效果,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3. 议: 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 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 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全班学生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即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表达问题、展开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教学三角形中位线这一课,我提出三个问题给予导读导议: ( 1) 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个三角形中位线有多少条? 它与三角形中线有何区别? ( 2) 何谓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它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 ( 3) 如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根据反馈,学生都能轻松地理解掌握前两个问题,但对课本中这个定理的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感到陌生,存在疑惑。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由学生在全班上提出问题,针对要害给予点拨,让全班学生再思再议,发挥集体智慧,合作分析解决问题。有甲学生提出: “这一定理的证明思路和方法,又新又陌生,是怎样想出来的?”又有乙学生提出: “对这个定理的证明,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证明,课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证明?”我首先针对甲学生提出和问题,启发学生议论认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的结论也隐含着三角形中位线,解决了课本中为什么要“过D作DE`/ / BC,交AC于E`”的问题,可见DE`与DE重合,因此DE / / BC,从而使学生对课本的证明思路和方法理解畅通。小结强调要领会“重合一同一”这种证明方法,指出它在往后学习应用中,还将出现。回答了课本中为什么采用这种证明方法的原因。再而在乙学生提出可用别的证明方法的带动下,我组织全班学生合作探索,通过添加不同的辅助线,运用平行线、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等知识得出这一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使学生深化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4. 练: 这环节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突出解题的思路和思想方法,突出在练习过程所出现的难点、疑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共同议论,后由教师提问或学生板演的形式促进全班合作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如解方程: 由二个小组代表板演,第一小组解法是先去括号; 另一小组则把看作一个整体,采用先移项合并即得3 + 1 = 10。后者解法较为简捷,这就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的结果。

三、师生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合作教学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要做法是:

1. 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那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合作必有争论,争论的情境和气氛应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在合作的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

3. 师生换位。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如: 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评讲同学板演的内容、组织全班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篇10

一、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 重点性原则。即所选课题内容必须是中学的重点内容、核心知识。

2. 价值性原则。

即所选课题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 实际应用问题等。

3. 问题性原则。

问题是科学思维的起点.合作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4. 主动性原则。

即所选合作学习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以学生为主, 所选内容使学生有较大的参与度。

二、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

1. 创设情境。

2. 小组合作。

这个有意义的、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立刻热闹起来, 各组同学各抒己见。教师巡视课堂讨论情况, 适时点拨、引导, 教师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3. 集体讨论、展示成果要求。

每位同学认真听取他人的计划, 研究一下各组的设想与收益计算有无问题, 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4. 讨论与反思。

通过知识模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计划, 总结收获。

三、合作学习课后反思

1. 创设情境———合作学习的前提。

2.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3. 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有效调控。

4. 全班交流———合作学习的关键。

总之,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课堂组织形式。以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以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有效的合作学习, 能唤醒沉睡的潜能, 开启幽闭的心智, 增加信息的交流, 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 锻炼组织管理的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 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教育理论, 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 时刻把握以学生主体发展这根主线, 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交流, 学会合作,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嘉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改革和创新.

上一篇:矿物加工实验室下一篇:三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