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的形

2024-05-31

油画中的形(精选三篇)

油画中的形 篇1

对自然形的理解和选择决定了画面的结构关系。世间万物, 千变万化, 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具象是繁复多样的, 这些多样的元素画家不可能全部都在画面上表达出来, 所以这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 所选择的内容会有很大的主观性, 客观存在的事物给画家提供了参照, 而选择哪些内容就要看画家的主观取向了。面对一个景物,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能够触动画家的的每个点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画家的选择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完成。比如, 面对一片森林, 画家要去描绘, 那对于树木大小、树叶疏密、画面构图的大小这些内容是首先要考虑的, 这个过程就完全是对形体提炼的一个过程。

对形体提炼的整个过程当中, 有几点是画家都会注意的。一是根据画面的构图要求来选择形。构图, 是绘画作品开始的第一步, 画面的构图样式会决定画面最后呈现的效果, 这一步往往是在画家面对景物, 做了深思熟虑的构思以后确定的, 一旦确定了构图的大致关系以后, 所选择的景物就要根据构图的需要来安排, 构图空还是满, 空的话景物的选择就要少, 满的话景物就要多。这此时, 物体本身的大小已经不重要了, 都是根据画面构图的需要来安排画面中景物的大小和形状。自然的形象到了画面当中以后往往是要做改变和调整的, 风景物象中, 山的大小, 树的多少, 天空中云的形状, 这些种种元素构成在一起以后会是一个有别于事物本身的新的物象组合, 构成了画家心中想要表达的一个主观形象。构图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对客观景物删减的过程, 当然, 这不一定全部是减, 有时候也会有加。这种加减都完全是围绕着构图的需要来完成的。例如, 一个笔直高高的大树, 如果出现在想要表达柔和、安静的构图当中, 画家就可以把它画得弯曲、柔软, 不一定非要像客观存在的那样笔直生硬;天空中有一块深色的云朵, 如果画面是一种静谧、和谐的感觉, 出现在构图当中也自然就不合适, 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它去掉或者改变它的形象使之与构图的整体感觉相适应。这些提炼和取舍, 是写生过程当中常有的, 但却不是随意、无目的的, 这个过程非常能够考察画家的基本功力。除了构图以外, 画家的个人风格也会对写生过程当中画面景物的选择构成影响, 成熟的画家, 会有一些既定的绘画习惯, 这种习惯是个人风格的一种表现, 在这种习惯过程当中, 景物的选择也往往会有一定的“范式”, 这是完全和个人绘画风格相吻合的。比如, 在印象派画家的写生作品当中, 莫奈的形和马奈的形就完全不同, 在形象的选择、形的表达样式上都是大相径庭的。所以, 要画好写生, 形的提炼是很重要的一步, 绘画过程中一定不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 形的选择和表达一定要符合构图的需要和个人风格和情感的体现。

对色彩的观察和提炼能够体现画家的主观情感。色彩, 是油画写生当中极其重要的。大自然色彩的复杂决定了画家的色彩表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既然不能面面俱到, 这种表达自然就是极其主观的, 事实上, 无论是写实的写生画面还是表现的写生画面, 在画面中呈现的色彩和自然的色彩都是千差万别的, 只能说写实的画面色彩比较接近与我们的日常感受, 然而这种接近肯定不是完全相同。油画颜料的颜色有几十种, 而画家能够调和出来的颜色有几百种, 几千种, 然而再多也不如自然当中存在的复杂, 画面中的色彩, 通过画家的调和以后放在作品当中, 这是一个动手、动脑和动心的过程, 动手是物理调和的劳动过程, 动脑是色彩原理, 调和经验在实施过程当中的思考过程, 动心是画家内心情感的体现, 这是必须要有的, 一笔颜色, 如果只有经验而没有艺术的感觉, 那出现在画面上以后就会是干巴巴的, 不灵动、不鲜活。所以, 色彩的运用在油画写生过程当中对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是直接的。

油画写生当中, 会有写实和表现之分, 写实的画面在色彩上与实际的色彩会比较接近, 表现的画面在色彩上与实际的色彩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这一点上, 有的人认为, 写实的画面色彩就不用主观, 和实际景物一样就行了, 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首先, 绘画的色彩和现实的色彩一定是有区别的, 现实当中的色彩有时侯在画面上不一定就能够完全的体现;其次现实的色彩在绘画当中要做完整的表达也完全没有必要, 艺术和生活原本就是有区别的, 生活只是为艺术提供了参照和源泉, 所以, 写生油画当中的色彩主观性与写实不写实没有关系, 色彩一旦出现在画面上以后它必然是主观的。只能说, 表现性的写生画面色彩主观性从视觉感官上比较明显, 看起来更明显一些。在油画写生作品当中, 天和海不一定都是蓝色, 树不一定都是绿色, 这些变化完全取决于画家的选择, 画家在这种选择当中自由运用色彩, 在色彩的表达过程当中体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实现个人情感的完整表达。色彩本身就是有情感性的, 红黄蓝率等各种颜色给人的心理感受全然不同, 这些颜色在油画写生作品当中经过画家的搭配以后所体现的情感性又会是一种新的样式。普通人在心情不同的时候所要想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 画家也是如此, 心理状态会决定色彩的选择, 这种选择是直截了当的, 是画家个性的体现。

对光的运用能够直接烘托画面的艺术氛围。在印象派之前, 人们对色彩还没有完整认识的时候, 绘画当中的形体表达主要依赖于光, 光是大多数绘画作品画面表达当中不可缺少的。没有光, 就没有空间, 没有物象之间的前后关系。在油画写生作品当中所讲的光, 和色彩有重叠的地方, 光主要是指画面景象所存在的一个整体环境, 整体氛围。比如, 月光和日光下的景色表达就会完全不同, 早上的阳光、正午的阳光和傍晚的阳光就是不同的感觉。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鲁昂大教堂》系列就是这样的一组代表作品, 同样的景象、同样的教堂, 在不同的时候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这种变化完全是光的不同所决定的。

在油画写生作品当中, 光是一个客观事物, 然而运用的时候和色彩一样也是完全主观的, 同样的景物, 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和阴天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这是由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但是, 画家在油画写生过程当中, 这种自然界的客观限制是可以被打破的, 例如, 在阴天的时候画家在面对一个景色做油画写生创作, 有的画家可以把画面处理得很阴沉, 也有画家会把画面处理得比较明快, 这可以不必完全依赖于自然存在。画面的效果、画面的整体色调、给人的整体氛围都是和光的运用有莫大的关联, 强光和柔光、灯光和自然光、冷光和暖光, 这些变化都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感觉和画家的情感表达。实际当中存在的光给画家提供了画面参照, 画家对光的选择体现在画面当中以后是对自己“心中之光”的直接呈现。

陆地诗词中的形、象、情、理 篇2

北京大学陆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传播学者,我国电视产业研究的开创者。1998年以来,发表了240多篇电视产业方面的学术论文,出版了15本电视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的著作,2004年即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为“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作为同行和《南方电视学刊》的创办者,我深知陆地教授的文字功底了得。长达5万多字的文章几乎没有一个错别字和废字可删。我也断断续续地听闻陆地教授的诗词写得不错,但以为只是一个诗词爱好者,没想到他突然出了一本厚厚的诗词专集。陆地教授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这次他显然又创下了当代我国新闻传播学者第一个出版诗词专集的记录。

在文人墨客云集、被称为当代“兰亭会”的首发式上,我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陆地的这本诗集。捧读以后,深深地感到陆地教授不是一位简单的诗词爱好者,而是一位非常专业老到且独特的诗人。

说他专业,一是因为他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二是坚持二十年创作不辍;三是作品基本遵守我国传统诗词的创作规范,绝大多数诗词都非常讲究平仄对仗押韵,随心所欲几不逾矩。如他的《江城子·花城》:花城冬暖绿盈窗。兰桂坊,红棉墙。芭蕉自在,曲水映回廊。燕子斜过避风塘。云苍茫,雨轻狂。夜阑独倚长门旁。明月光,照旧妆。云鬓犹耸,随珠已半黄。谁挈柔荑共沉香?芙蓉帐,玉牙床。

说他老到,一是因为他取材生活,表现自然;二是因为他语言精准,修辞老练;三是因为他亦诗亦词,五言七言皆工,律诗绝句兼善。如他的《咏春》,寥寥几句,就把江南的春色写得活色生香:雾浓岸柳丝丝滴,风吹桃李坠花衣。溪水找春好辛苦,山云悠闲自吹嘘。再看他的如口语一般自然的《咏桂花》:酒中仙子花中王,八月神州歌未央。吴刚顺手摘一朵,嫦娥头上半年香。

说他独特,是因为陆地教授在几百首诗词创作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独特的风格便是:形、象、情、理的有机统一。

这里的“形”,是指陆地的诗词取材范围很广,基本上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他的社会实践和自身体验,他笔下的100多首山水诗词大多若此。如他的《贵德段黄河题咏》:黄河九曲如歌行,唱到贵德忽然清。一水缘何差如许?道是不争静自明。在如他的《七绝·夕照寺品茶听乐感怀》:春来夕照现灵光,疑是心花开满窗。堂下细芽带雪绿,万古箜篌伴茶香。

这里的“象”,指的是陆地的诗词来自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往往点中带面,面中有体,体中有类。如他笔下的近70首节庆诗篇。如他的《2014年中秋抒怀》:秋风渐紧月见圆,明暗从心不从眼。潮落潮起如有意, 沙合沙散若前缘。雾里看花花有梦,云中藏水水映天。成败假真空一色,神仙眼底无二般。

这里的“情”,是指陆地的诗词无论是写无生命的山水,还是写人际交往,笔端都倾注浓烈、真挚的感情。尤其是他写的70多首歌颂爱情和友情唱和的诗词,读来直觉字字有温度,句句是真诚,绝无矫揉造作之感。如他自拟的退休后生活情景:半亩桑麻半亩花,半塘菱藕半塘鸭。半片柴扉半片窗, 半等棋友半等她。再如他写给好友宋克明先生的诗:乱石难掩梅艳芳,风雨奈何真栋梁?君子天生责任重,成败丹青俱留香。

这里的“理”,是指陆地的诗词基本上都没有停留在“形”的物理描写、“象”的特征综合、“情”的直白抒发阶段,而是上升到哲理、禅心的精神层面,探讨和考问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质、与人类的关系和终极价值。这在他的三百首诗中几乎处处都有体现。如他的《游台湾佛光山有感》:缘来千里方寸中,佛光到处即灵通。无无不有有有无,空空皆色色色空。《题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山分五彩始缤纷,水凝一色自深沉。万丈高云铺水底,无声方是大稀音。步龙兄诗韵再赋《七绝》:前生因果后世缘,顺利无非因自然。取舍当存云水意,得失不罣且等闲。

陆地当了十几年的记者,十几年的学者,如今又成了诗人,能够在纪实性的新闻语言、逻辑性的学术语言和修辞性的艺术语言之间得心应手地转换。我想,这除了他的天赋,主要还是得益于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十几年专业记者生涯带给他的丰富阅历,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诗词艺术有一份持之以恒的热爱。

浅析油画肖像的形与神 篇3

一、严谨的外形结构对油画肖像形神的影响

严谨的外形结构是文艺复兴时期油画肖像艺术表现形神关系的创作特点, 是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利用古典文化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美术作品中人物没有表情、没有动态、没有生命感的状态。画家们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开始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表情而费尽心思, 油画家们从解剖学和生理学上进行研究, 探索隐藏在皮肤下面的面部肌肉的状态, 研究人心理变化和反映过程。达.芬奇是这一时期主要的肖像画家之一, 也

这些仅仅是传统文化中图形化汉字较为系统、较为常见的部分。这些瑰宝采用了丰富的手法, 如对文字结构的借用、重构、组合, 图形与笔画之间的置换, 以及与工艺、材料的有机结合, 这些方法在我们今天依然受用。这也证明了汉字图形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同时, 借鉴古人在汉字图形设计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设计意识, 仿其“形”, 会其“意”, 取其“神”。

结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以记号图形、象形图形为基础, 进而发展成为了音、形、意三位一体的文字系统, 以至于被广泛地引入到图形应用, 尤其是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它将我国书画艺术元素与汉字图形设计有机结合, 在汉字图形设计中更有力的体现了中国文化。水墨与汉字图形设计的融合, 不仅承用了传统水墨艺术、书法艺术的基本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蒙娜丽莎》被认为是西欧美术史上第一幅心理肖像画, 就在于对结构和人体比例了解得很深透。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在文艺复兴时期, 注重对人的结构的把握, 他们用严谨的造型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 从写实到再现表现出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形象。然而在我们现代的油画肖像创作中, 对形的要求有一些放松, 特别是当代中西方油画肖像的创作中, 除了写实油画肖像艺术以外, 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 表现技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在现代的油画创作中, 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对油画肖像的造型要求有一定的放松, 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法技巧, 主要追求的是画面视觉冲击力和整体效果, 对于油画肖像传神也出现了更多的争论。以西方现代派为例, 它的创作在于对创作思想的把握, 忽略了对形式、内容的所在。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呐喊》、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和《泣妇》、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沃霍尔的《绿色的可口可乐瓶子》, 都是对形式和意境的把握, 具有时代的特征。有一部分画家对肖像画的形有一定的放松, 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内心对外在世界情感的宣泄。一些画家对作品的人物故意的抽象化或变形, 是画面有生动活泼的气息, 产生动态美。

二、光和色是表现油画肖像形神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绘画过程中, 用色造型也是表现油画肖像形神关系的重要因素。用光和色对油画肖像形神关系的把握是印象主义画家走出画室的结果。他们直接对自然进行绘画对画面人物的造型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严谨, 热衷于表现自然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在这一时期他们主要是受光学理论的影响, 探索和表现在自然光下世间万物呈现出的微妙变化。艺术风格在于活泼、明快, 注重光色的变化。在实际的生活中, 我们走进大自然, 就是对自然界的光和色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感受。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的作品《塔西提妇女》。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果断的笔触和粗矿的线条, 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厚重的情感表现出来, 画面给人以浓郁的土著气息, 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

三、技法和技巧在油画肖像形神关系中的应用

技法和技巧是检验创作者的绘画功底的主要因素, 也是表达油画肖像形神关系的重要环节。《罗丹艺术论》中有这么一句话, “艺术就是感情, 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 没有到位的手上功夫, 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这句话说明创作者要有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对生活充满感情和热爱, 对形和色的准确把握, 对油画的技法、技巧和语言的理解, 准确的运用光、距离、空间、运动和心灵, 达到形神兼备、完整统一的效果。其实, 在

法, 而且融合了字体设计、抽象绘画、图形设计和构成艺术的处理形式, 以书似画, 亦字亦画, 成为汉字图形极具现代风貌与魅力的表现形式。

注释:

1.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学报, 1972.1.

2. 王国论.汉字之光[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P21.

3.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P63.作者简介:

鲁叶滔, 1979.3, 男, 汉族, 河南。郑州, 河南教育学院, 讲师, 硕士, 艺术学。

现代油画创作中, 技法、技巧的综合运用, 含有语言媒介的更新手段、追求的视觉效果的不同, 所以, 现代中西方不再认为形似是肖像画的唯一标准。因而出现了对肖像画新解释的理论——肖像画是某种图像, 它记录了艺术家对模特的个性介入, 同时也有利于艺术家对模特个性的理解。但是, 还是要对油画技法的研究, 才能准确的把握所创作的对象。准确的表现人的结构、光影、质感、情态, 这是一个肖像画家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如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技法, 把艺术和科学紧密的结合, 对解剖学、透视学有精深的造诣, 在人像的造型上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伦勃朗的明暗处理技法, 成功点在于将完美的现实主义绘画与巧妙的明暗关系高度统一, 他的肖像画主要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印象主义的绘画技法, 他们创作油画肖像的基本方法就是点、色线、色束并重的办法来取得光亮的效果和由于并置产生色彩颤动感。

四、体验生活与油画肖像的形神兼备

在油画肖像创作过程中, 对生活的体验也是画家创作油画肖像达到形神兼备的重要因素, 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油画肖像的创作, 在面对我们要创作的主题思想或模特形象时, 要从他的经历、生活体验、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身处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感悟, 其主要目的是抓住人物特征与内心世界, 使其两者相容。忻东旺的作品《抑郁者》就是其代表作品, 我认为“抑郁”本来是一种心理疾病, 是心情得不到释放, 把抑郁的心情放在心里而形成的抑郁症。而作者利用下岗职工为描述对象, 外形的表现对内心世界的影响。内心的积郁可想而知, 如果生活中的人不得伪装一下自己的心理, 那么艺术作品中的人则应该是赤裸裸的。在绘画创作完成后, 我们常常要赋予肖像画以主题或是题目, 这时它就要求画面有效果相符合。在油画肖像创作过程中, 一个人对我们的吸引有时候是瞬间的, 有时候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能够吸引人的因素是因为人物形象所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主客观的反应。作者谨慎地感受对象外表的性格因素, 再使其性格因素在造型中加以渲染, 模特便成为一个比较纯粹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下岗”工人, 作者利用下岗职工为典型, 用外形的表现对内心世界的影响。也证明了“以形写神”“以神写形”“形神兼备”, 形是神的载体, 形神高度统一, 来表达油画肖像的形神关系的重要性。张小刚的大多数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对重庆老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感悟, 特别是对中下层老百姓的同情和关注, 创作出许多关于重庆人平常生活的作品, 通过人物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对于人物外部特征, 在很多情况下艺术家做了主观化的处理, 但是如果体验这已经成为现代艺术家感知世界, 反映世界和解释手段, 高校学生也不例外, 采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生活的体验。

五、构思与构图, 绘画的艺术语言在油画肖像形神关系中的应用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 除了对创作的基本原则、形、色、技法和生活的体验做到完美以外, 构思与构图、绘画艺术的语言 (是一种精神的东西, 是用一种观念来支撑自己的绘画行为) 和作品中的意境也常常引起我们的思索和注意。构图与绘画艺术的语言是营造画面人物和谐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 衬托内心世界的心情, 使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心情保持一致, 意境的和谐。作品中的意境是作品的综合表现, 是整幅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所在。如果没有意境的所在, 那就失去了美术创作的内涵和原则, 就没有创作的意义了。

六、中国画中的“传神写照”在油画肖像中的应用

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的创作过程中, 感觉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 也要关注模特的外在特征, 表现模特形象时, 要把握模特的内心世界的影响。西方油画肖像画和中国人物的面对面成了近两个不同画种, 不同民族的, 不同的历史阶段起来的。不同的绘画风格之间相互融合, 互为借鉴, 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族油画肖像。形与神关系在中国画中运用复旦比较多的, 油画传入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是中国的画家把中国画的造型理念和基本的精神融入油画肖像的创作中, 是中国油画肖像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表现。我们也可以用谢赫《画品》的“六法论”和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对中国画中“以形写神”“以神写形”“形神兼备”来对中国油画肖像进行欣赏和创作, 因为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我们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肖像、巴洛克艺术时期的油画肖像和具有中国本土的油画肖像中可以分析出形象是真实而具体的, 但它是经过艺术家在生活中具体形象概括和创造, 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 是对模特的形象进行了美化或以对“传神”为基本准则, 表达模特的内心世界。艺术的发展, 要与时俱进, 以拓展中国油画肖像民族的本土性与世界多元文化的统一。使中华民族油画肖像本土性的问题真正的民族化。今天我国的许多画家将中国画的形神关系溶入到西画的创作中, 我国的董希文、徐悲鸿和勒尚谊等老一辈油画家就是将西方油画的形式、语言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真正融合起来, 以此来达到中国画的欣赏和创作原则又不失去西方油画的语言形式, 逐步使油画肖像具有中国人物画的个性, 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其中, 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就利用了中国工笔人物画重彩的表现技巧与西方油画语言、工具的结合使用, 他在此作品中所用的技法和观念不同, 使得领袖人物的风度活灵活现的得到表现, 用绘画的形式重现历史的伟大时刻和感人的历史瞬间。勒尚谊借助西方油画技巧和中国绘画的形式, 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对造型和用色予以分析, 以柔润的笔触、单纯而强烈的红黑两色, 描绘了一位中国国画大师宾虹的晚年形象。他的《醉》以屏风为背景表现现代女子“醉生梦死”的形象, 从画家表现的模特的脸部可以看出, 虽然是喝醉了酒, 还是能够看出她内心的痛苦, 是借酒浇愁的心态。他的创作的中国油画肖像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是在掌握西方的油画技法和油画语言基础之后, 再把中国水墨的写意性的油画结合起来, 创造中国油画肖像的画风, 从而使油画具有中国风格, 具有本土文化。

七、总结

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对结构的严格要求——印象主义绘画对光色的准确把握——中国油画肖像对形神关系的表达——西方现代派创作的油画肖像艺术我们可看出:油画肖像艺术也是随着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的, 不管是时代具有创造性还是风格的变化, 油画肖像形神关系始终是肖像画创作的根本, 离开这一根本原则, 无疑就是对油画肖像基本精神的改写。只有从技法的根本入手, 对艺术语言——点、线条、笔触、材质、色彩和空间的一切造型规律的高度统一, 达到油画肖像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具有本土性的中国油画肖像而言, 应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与时代性一民族相统一。中国的油画艺术必须要在掌握西方的油画技法、技巧和绘画语言的基础之后, 再把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的中国画的形神关系与油画肖像艺术相互的融合起来, 创造具有中国本土情调的油画肖像艺术的画风。从而使油画具有中国风格, 具有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绘画气息。而油画肖像艺术要在世界艺林中立足, 还需要新一代的肖像画家继续奋斗, 根据时代的特征和审美的需要, 继续坚持“以形写神”、“以神写形”、形神兼备“的创作原则, 达到油画肖像创作艺术的最高境界。

注释:

1. 刘传铭, 《关于肖像的当代语言》[J].2000年11月.

2. 吴永强, 《外国美术史》[M], 海南出版社, 2004年第88页.

摘要:塞尚讲过这样一句话“肖像画是艺术真正的中心”。油画肖像是中外画家常表现的题材, 肖像画的形神关系也就成了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中国画人物肖像的传统名称叫“写照”“传神”“写真”。而在历代中西油画创作中, 也非常注重形神的统一, 解决外形对内心世界的反应, “以形写神”“以神写形”“形神兼备”, 形是神的载体, 形神高度统一, 以此来表达油画肖像的形神关系, 使油画肖像艺术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得到进一步的表现和发展。在追求后现代绘画艺术的同时, 作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油画肖像创作更要符合中国文化之形神关系的表达, 创造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油画肖像作品。

关键词:油画,肖像画,形神,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1]贾国土、陈明、美术作品鉴赏[M], 中国电视出版社, 2001年.

[2]史作柽.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吴永强, 外国美术史纲要[M], 海南出版社, 2004年.

[4]王智明, 美术发展新论[M], 黄河出版社, 2001年.

[5]紫都, 霍艳文、徐悲鸿生平与作品鉴赏[M], 远方出版社, 2005年.

[6]周南频、创作基础教学[M],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0年.

上一篇:趣味作业激发兴趣下一篇:高品质住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