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管理体会

2024-06-14

手术室管理体会(精选十篇)

手术室管理体会 篇1

1 手术室药品的特点

手术室用药与其他专科病房用药不同, 具有特殊性, 药品种类多, 麻醉药品, 剧毒药品多, 药品耗量大, 抢救用的多, 我科根据各专科手术的特点, 为各个手术间配备了相应的手术用药, 抢救用药及麻醉用药等。

2 手术药品定位放置

我科12个手术间, 其中择期手术间10个, 急诊手术间1个, 污染手术间1个, 我们合理地设置了小药房, 小药柜, 急救车等, 并定位放置,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功率。

2.1 急诊手术种类多, 患者病情复杂, 需抢救药品多, 抢救工作常在急诊手术间进行。将小药房设置在急诊手术间附近并配齐各种急救用药。取药方便, 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为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提供了基本保证。

2.2 在择期手术间内放置小药柜, 配齐手术常用的药品柜, 麻醉辅助用药:肾上胰素, 麻黄素, 阿托品, 安定等。静脉用药, 10%葡萄糖注射液, 乳酸林格氏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706代血浆, 小苏打, 20%甘露醇, 甲硝唑等。止血药:立止血, 6-氨基乙酸, 止血敏等。并用定基数, 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将所用药品处方交药品管理员, 由药品管理员及时补齐。为手术用药提供了方便, 减少了巡回护士不必要的出入手术间。

2.3 手术室内设2辆流动急救车, 分别放在药房间和择期手术间附近, 急救车内除备有各种急救用药外还有抢救包, 气管插管, 手电筒、砂轮和针管。以便手术中突然发生紧急情况时抢救所需。

3 药品分类放置

手术药品分类放置是必要的, 这不仅为医护人员用药提供了方便, 还有利于管理。我们将所有药品分为:内用药、外用药, 生物制品、麻醉专用药, 剧毒药五大类。分柜放置, 并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

3.1 将外用药和内用药分柜放置, 以免混淆。

3.2 麻醉药品包括全麻用药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普鲁卡因等;硬膜外用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麻醉辅助用药:安定、麻黄素、阿托品等放置在一个麻醉专用柜内。

3.3 需要低温冷藏的药品如催产素、肝素、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等;特殊制品;生物制品与生物材料如:骨水泥、粘合胶、神经外科保存颅骨瓣等, 分层贮存在冰箱内, 并注明保存时间及内容物。

4 制定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

4.1 固定基数, 专人负责, 根据手术数量与手术大小, 测算常用药品的每周消耗量。将常用药, 抢救药的基数相对固定, 由专人负责保证手术用药供应的正常运转, 防止药品遗失。

4.2 计划统领, 定期检查

4.2.1 药品管理员负责每周药品的全面检查及小药房的清洁工作, 对每周消耗的药品做好预算统一领取。

4.2.2 每月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检查, 发现有过期或变质的药品要随时更换, 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3 麻醉剧毒药品的管理, 毒麻药品由科主任统一加锁保管, 用药后由药品管理员将麻醉处方和安瓶一并上交主任后重新补充。如有损坏写明原因后方可补充。

4.4 术中抗生素的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术中常静脉应用抗生素来预防切口感染。为保证术中用药安全, 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查对制度。首先夜班护士接患者时负责药品名称剂量, 皮试结果的核对, 并在晨会上向巡回护士交班。术中用药时再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4.5 建立严密的出入库制度, 确保药品的正常运转, 减少丢失, 遗失现象。

5 人员培训和药物知识讲座

5.1 为加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用药的了解, 掌握各种药品的药理作用, 常用剂量, 用药途径, 毒性反应。我们每季度进行药理知识学习。请有关科室主任及麻醉医师举行药物知识讲座, 使我们熟悉各种药品的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并随时进行提问以巩固所学知识。

5.2 周六下午大扫除后利用空闲时间寻找进行抢救时因忙乱找不到药, 而延误抢救时机。

6 体会

手术室管理体会 篇2

随着现代化医学科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外科技术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心血管外科、显微外科、腹腔镜等微创手术中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各种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现代化综合医院手术室,除担负手术治疗、诊断和抢救工作外,同时要配合外科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术中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都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如何维护和保养这些昂贵的精密仪器设备,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延长使用寿命,是手术室全面质量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高标准完成手术配合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院手术室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制定了一套精密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培训、维护、保养、质量控制等具体管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管理方法

1.1建立档案。各种仪器设备按等级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名称、厂家、出产地、型号、价格、购买时间、使用方法、联系电话及维修记录等,并输入微机,实行计算机管理,便于查询和及时维修。

1.2严格操作程序。每台仪器设备都制定操作程序及使用注意事项的卡片,挂在仪器设备旁。

1.3建立使用登记本。每次使用完够要详细记录手术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状态,使用者签名等。

2、专人负责、专科分管、定期维护

2.1我们将手术室精密仪器设备,交给两名资格老、经验比较丰富的男护士专人管理,按照各自不同的方法认真保管。一人负责操作、使用、管理并及时检查、保养。另一人负责维护和维修。针对男护士对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使用和维修接受理解快,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科里还专门建立了操作制作间,配备了必要的工具,可以维修、制作简单的零件,不但可以赢得手术时间,延长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为科室节省了开支。

2.2专人负责与专科管理相结合。除专人负责外,每个专科组护士必须掌握专科仪器设备的知识、性能、操作及保养工作。

3、组织培训

3.1专人培训。新引进的仪器设备,厂家要进行专人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知识性能,严格执行操作方法,制定操作规程,3.2抓好训练,重视实践的培养。每引进一台仪器设备,首先固定专人培训,而后组织全体护士讲课,反复的学习训练,看录像,请专职的人员讲解、示范,使所有的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消毒方法、保养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定期进行考核。

3.3重视知识更新,提高护士素质。为更快适应现代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更广泛的知识,使越来越先进的的仪器设备在手术中得到更好的应用。结合现在高新技术在手术室的应用,逐步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使护士达到一专多能,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责任意识。

4.1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每一台仪器设备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严格交接手续。认真填写使用登记本。

4.2质量管理是各项工作的关键。在完善落实各项制度的同时,坚持质量检查,奖惩分明。提高了护士的责任意识。

5小结

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3-02

1存在问题及分析

工作压力大手术的护理配合是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的结合,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枯燥、琐碎,易导致不良的心理状态,紧张焦虑等。对最佳技术水平的发挥影响很大,如手术时,注意力分散、疲劳、烦躁。节假日,护理工作人员少,急症手术多、重、急。这些都是易发差错事故的原因。

1.1管理因素。《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给医疗行业特别是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高尖技术用于临床;手术病人年龄放宽,病情重而复杂,更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比如:术前洗手方法多,不按程序洗手,甚至违反无菌操作规程,可导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加,护士培训不到位,不会使用新的仪器设备,工作不到位,缺乏责任心,手术开始前不知仪器设备是否良好使用延误手术。

1.2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1.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各种腔镜手术开展及多器官联合移植获得成功。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如果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或经验不足,医护沟通不够,与医生配合差。

1.4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5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1.6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1.7用药方面。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1.8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術后病人X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2管理措施

2.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侵权责任法》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2.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障完善系统的操作规程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3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根据手术大小以护理人员的能力、专业特点,安排工作,做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4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避免漏记、误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避免了举证倒置困难。

总而言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指南,一根离不开的拐仗,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通过护理人员不断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21-322

[2]阎光惠.实施人性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6):28-29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28

[4]郭玉洁,盂萌,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索[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9):1317-1319

[5]贺吉群.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中安全盲点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2003,9(77):116

介入手术室的管理体会 篇4

1 布局规范化

介入手术室既有外科手术室的一般要求, 又由于DSA机的特殊性, 因此布局必须合理, 要统筹安排,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工作区, 区域内标志要明确。无菌区如:介入手术室间, DSA机遥控操作间, 无菌器械、无菌敷料间, 导管柜居内。清洁区如:器械室、敷料配间居中, 工作人员工作区、更衣室、医生办公室、候诊室居外。工作人员必须有专用通道以防辐射及交叉感染。

2 人员配置规范化

2.1 护师

为了熟练、安全地为患者进行各种介入手术检查诊疗, 护士的配合十分重要, 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与整理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因此, 护士必须专职, 除具备内外科丰富的临床护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外, 还需专门培训, 能独立掌握常规心电图检测和记录, 能辨认各种心律失常, 会使用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识别各种压力曲线, 能独立使用除颤仪器等导管室各种必备仪器, 能熟悉准备各种类型导管检查诊疗项目及器械、物品的配备。需要观察病情及时, 主动灵活配合手术, 有高度责任心的专职护师。

2.2 技师

在整个介入工作中, 离不开技师的配合, 特别是一名工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技师对手术医生所进行的每一台手术都是必需的。因此作为介入放射技师, 不但要有扎实的传统X线影像技术, 而且还必须具备现代介入放射诊疗知识, 对DSA机的透视和数字图像采集功能有充分了解, 根据手术项目选择好机器控制面板、各种参数,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确定采集图像的kV值、m A值, 手术后及时排版照像资料存盘, 以保证手术全过程收集资料万无一失。

3 仪器设备保管规范化

介入手术室内所有设备, 如DSA机、导管工作站、高压注射器、多导电生理仪、除颤仪、射频治疗仪、吸痰器、导管柜等物品, 均统一管理, 合理安排使用, 专人负责, 定期维护保养。所有与造影有关的耗材及物品, 如:造影剂、导管、导丝、一次性物品, 均固定人员负责领取登记, 并记录使用情况, 按类排列、分类保管。

4 介入手术室工作规范化

介入手术室除负责本科室诊疗任务外, 还负责其他科室的诊疗检查工作。为保证每一台手术顺利完成, 必须共同维护严格的工作制度, 首先需要做各种介入诊断治疗的患者由主管医师至少提前1 d预约并将申请单送到导管室, 导管室将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手术, 原则上有传染病的患者居后, 以防交叉感染 (急诊除外) 。手术前导管室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根据手术项目, 提前准备好术中使用器械、导管等耗材, 技师检查调整仪器。手术中, 专职护士负责配合工作, 任何其他科室护士不得进入手术间、操作间。手术后由护士负责检查、消毒处理和登记工作, 任何人不得将导管室物品带出DSA室。

5 介入手术室工作要求规范化

DSA室和外科手术室要求相同, 为确保手术安全, 要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凡进入DSA室工作人员必须穿DSA室专用衣服、鞋、帽、口罩, 与手术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如有特殊情况 (如专家手术, 参观者) , 提前通知DSA室, 每台次除工作人员外不得超过2人次, 工作期间严禁大声喧哗。

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加强医用垃圾处理, 手术器械、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所有器械手术包、敷料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对不耐高温物品, 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或甲醛熏蒸灭菌, 湿式清洁, 定期消毒, 每日定时或术前室内空气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监测, 空气浮游菌数≤200 cfu/m3。严格执行洗手规程, 定时进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培养, 用肥皂清洁洗手, 碘伏擦拭双手。医用垃圾专人负责、登记, 分类处理, 集中焚烧。

只有加强对介入手术室管理的规范化, 才能保证介入治疗完成各类手术, 积极地配合抢救危重患者, 由于管理到位, 无1例并发症发生。因此, 介入手术室的建设和管理对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提高介入诊疗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传璧, 赵春兰.手术室消毒工作调查[J].山西护理杂志, 1994, 7 (6) :175~176

手术室护士工作体会 篇5

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患者都会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护理人员的工作对减轻患者痛苦,挽回患者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的护理技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遵守操作流程,提高自身素质,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1认真执行接送病人查对制度

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及时通知手术室主班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巡回护士立即到病房与病房护士一起安排术前准备,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各项检查、有无过敏史、手术中带的药物和X线片、特殊物品、有无配血等,并在安全核对表上签字。接送病人时注意病人安全,尤其是特殊病人,如:神志不清、脑危象、严重外伤、休克等随时有病情变化的病人应有一名医师陪同护送至手术室,以保证病人安全。要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手续和交接病人。手术前,还要对在手术室外等待的手术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2认真遵守静脉通道的制度

手术室护士一定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对基本的静脉穿刺技术,危急情况的处置都要得心应手,需要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积累、总结。要对患者的情况十分了解,掌握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穿刺技术,认真观察患者表情,如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有些病人因手术中需要变换体位或术后回病房需搬运病人时,注意观察静脉管道的畅通,及时纠正输液、输血故障,防止套管针脱出或空气进入输液管等问题发生。术中需要输血的病人,一定要与麻醉师唱名核对,防止发生因输错血而产生的医疗事故。

3认真执行口头医嘱

手术过程中,要了解基本的工作流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心理准备,做好相应的措施。认真执行口头医嘱,特别是遇到一些大手术,抢救休克或术中突发情况,要迅速准确地把药物输入,以达到麻醉和抢救的效果,并按照医嘱做好抢救的相关工作。手术室护士要对药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正确掌握药物的浓度、剂量及配制方法,准确执行医嘱,在执行口头医嘱时要重复一次,严格执行药物查对制度,药品要放在固定、便于取用的位置,尽量避免术中出现差错。对局麻手术一定要仔细查对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浓度、时间,术中密切观察病人,随时做好应急情况的处置。

4加强术中器械的管理

手术中需要运用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作为手术室护士要对各种设备和仪器能熟悉掌握基本原理,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并能掌握排除一般故障的方法。在一些大手术及术中,患者需要变换体位时,要注意观察设备和仪器的情况,防止触电、灼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必要时使用一次性负极板。使用空气止血带时,要严格记录使用时间,及时提醒手术者定时放松止血带,以免造成其他医疗事故的发生。

5认真做好术中护理

术中,手术室护士一定要细之又细,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要认真核对各种物品数目,详细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对术中物品的使用情况和所在位置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差错事故。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要对照先前的记录认真核对各类物品数目,准确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者关闭切口。要坚持无菌操作,不论任何人只要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都要立即指出,并及时纠正,决不能姑息迁就,确保手术在无菌状态下顺利实施。坚守工作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与手术者的沟通,按照医嘱及时补充手术中所需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适时询问患者的感觉,并及时向手术者汇报。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要通过谈话、安慰增强患者的信心,满足他们的需求,放松患者的精神,使其减轻疼痛和紧张。手术完成后,用温盐水擦净患者伤口周围的血液及消毒液,为患者盖好衣被和手术单,注意保护、遮盖,约束好患者,防止术中患者出现因照看不到而引发的问题。搬动患者时要注意对患者伤口和各种管路、仪器的保护。妥善护理静脉输注液体,安全平稳地将患者送回病室,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如术后卧位、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等。

6讨论

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体会 篇6

【关键字】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62-01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的重点部门。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对手术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控制手术室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体现。因此,控制手术室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先将我院3年使用洁净手术部控制感染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管理措施

1.1制定规章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制定了《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洁净手术部消毒隔离制度》、《洁净手术部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洁净手术部层流净化设备清洁、消毒及维护制度》、《洁净手术部手外科消毒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1.2感染監控体系

医院设有三级感染监控体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科、临床科室三级。手术室是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也是高危科室,成立了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主要负责手术部各种物品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科护士长每周随机抽查,医院感染控制科派专职人员每月到手术部检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1.3加强人员培训

手术室是高危科室,要使工作人员(包括保洁人员和护工)充分认识到手术人员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全员教育,医院感染控制科每月举办由监控医生和监控护士参加的感染知识讲座,监控护士及时将信息传达给科室的每位人员,使其不断更新医院感染知识,充分认识到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其中无菌操作观念、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等是控制手术感染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宣传、培训、教育,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环节得到控制及不断改善,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

2危险因素的感染控制措施

2.1人员控制

洁净手术室投入使用前,我们根据《洁净手术室管理规范》要求,制定了《洁净手术部管理制度》《洁净手术部参观》,严禁非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杜绝了过去亲朋好友手术时本院职工到手术室陪同的现象。同时要求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和活动,严格控制参观人数,禁止由污染手术间直接进入无菌手术间。

2.2严格手术间管理

手术间按专科相对固定,手术间内只允许放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如电刀、麻醉机,各种物品定点定量放置,每周检查。术前保证手术物品准备充分,减少巡回护士术中进出手术间的次数,影响净化效果,严禁开门进行手术。净化手术室是一个密闭的洁净环境,如果手术间的门长时间开启,会严重影响室内空气的洁净效果[1],手术过程中手术间的前后门禁止同时打开。合理安排手术,根据不同的净化级别安排手术。接台手术时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感染手术,2台手术之间应严格湿式清扫和严格自净时间,特殊感染手术应开启负压,手术后必须严格进行物体表面及环境清洁消毒,并做物表和空气培养,达标后方可使用。

2.3手术室空气监控措施

空气污染是术中外源性细菌种植的主要来源,细菌主要来自于天花板、墙壁和地面扬起的灰尘,以及随工作人员的衣服带进[2],。我院2008年开始使用洁净手术室,现有百级手术间2间,千级2间,万级手术室9间(其中一个可正负压切换),十万级2间,经市疾控中心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后正式投入使用,我们制定了《洁净手术部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洁净手术部层流净化设备清洁、消毒及维护制度》、设备科派专人负责手术部净化设施的日常维护,24小时值班。定期清洗过滤网、回风口并登记,定期更换净化过滤器,确保空气消毒效果,每月对每个级别的手术间做动静态空气培养。

2.4工作人员手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手直接和间接传播,并且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3],有报导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4]。洗手称为是“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简便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手段。”[5]手术人员要严格执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脱手套后也要及时洗手。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我们制定了《洁净手术部外科手消毒制度》,参加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七步洗手和外科刷手制度,护士站放置指甲剪,水池上方张贴了术前规范刷手流程图,院感科每月对手术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

2.5手术器械管理

我院现在是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术后所有器械均通过专用污染电梯直接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不耐高温高压灭菌的器械如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膀胱镜等原来用0.5%万福金安浸泡40分钟进行灭菌,现在改为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其他手术器械均由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通过专用清洁电梯直接送至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用不锈钢货架存放。无菌物品间专人负责,每天对无菌包进行检查,不得出现超重包、湿包、及过期包,杜绝任何不合格包进入手术间。器械护士在打开无菌包前,要认真检查品名、灭菌日期、失效期等,打开包后再查看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是否均匀等,发现问题,立即弃之并上报护士长。感染科定期抽样检测,其合格率为100%。

2.6切实做好外来器械的管理

由于外来器械的特殊性,我们制定了《洁净手术部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交接流程》,使用外来器械必须经主管部门和器械科人员核查,确认后方可使用,择期手术应提前24——48小时将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急诊手术可采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每锅次必须放置第5类化学指示物及进行生物监测,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确保进入人体的植入物真正达到灭菌要求。

2.7术后终末处理

卫生工作采用湿式清扫,每日早上擦拭手术间物体表面、地面,每周彻底清扫。每台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地面、手术床、无影灯、物体表面等进行擦拭,感染手术术毕用0.2%过氧乙酸彻底擦拭,然后再用清水擦拭。

3 .医疗废物运送

手术后敷料装入污物袋内,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鹅颈式系好袋口,贴上手术间号,日期、签上负责人姓名,保洁人员由专用通道运送到医疗垃圾暂存地方,由医院进行统一处理。特殊感染手贴上标示条,注明感染情况。手术患者的体液、血液、冲洗液及污水桶所有手术中的液体一律吸入一次性吸引瓶内。锐器、安瓿,装入锐器盒内约2/3满时封闭,由保洁人员统一回收。

参考文献

[1]王方.现代化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3

[2]何秀英.手术室感染的监控与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1, 8(5): 370.

[3]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 107.

[4]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2): 88.

层流手术室管理的体会 篇7

关键词:层流手术室,管理,方法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医疗活动中的特殊诊疗场所, 因此, 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对患者的切口愈合和健康有直接影响, 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是医院院感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感染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医院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 层流手术室是指用空气洁净技术不同程度的控制微生物污染, 特点是快速、持续、高效将手术室的空气净化, 来达到满足手术运行的环境需要[1]。层流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能有效控制室内细菌的浓度、室内温湿度和尘埃含量, 使手术环境洁净、降低切口的感染, 以达到洁净手术室的要求[2]。层流手术室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广, 如果管理不善, 环节上有疏忽和错误, 都可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灵的痛苦。所以对层流手术室的管理工作我们平时加强院感控制。

我院自2011年1月11日启用层流手术室以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让手术室中的医师、护士以及患者都能从中得益。现将这些经验和方法总结如下。

1 实行无菌化管理

1.1 对人员的管理

对于出入手术室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 因为如果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衣物上带有细菌, 就会带入到手术室中, 并且造成一定的污染, 所以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数量和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是成正比的, 减少进入手术室的人员从而降低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我院层流手术室的设计有工作人员出入口、患者出入口、污物出口和无菌物品入口等不同的出入通道, 平时将进入层流手术间的工作人员按照出入通道进行分类, 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换鞋、更衣, 戴口罩、帽子。手术医师或进修及手术参观人员, 必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 以便核准和安排, 对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采取登记的方式, 加以限制, 手术或参加者只能在指定的手术室间参观, 每一台手术参观人数限制在2人以下, 术中不能随意走动, 不得任意串间, 并且将醒目的标志放在在特殊感染手术的手术间门上, 谢绝一切入内和参观。

1.2 严格管理人员着装及交换车

人员进入手术室要穿戴已消毒好的衣裤、帽子、外科手术口罩等, 工作人员内衣不得外露。手术或参观结束后将按照指定位置放置手术或参观用物。按规定穿着干净的病号服和戴一次性帽子是手术患者要做到的, 穿戴完成后可以进入手术间, 采用交换车接送病房车床和被服, 不允许直接进入。

1.3 手术间物品的严格管理

每个手术间的物品相对固定, 如液体、踏板、电刀、器械台、麻醉用物及监护仪等。巡回护士于术前30min将手术所需物品准备充分, 减少术中工作人员开门及进出次数。一切操作在层流出风对应的位置, 防止在回风口将无菌包打开, 师范手术运行在课堂教学安排, 控制参观的人数。人员与物品流向做到隔离分流, 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运送回病房时, 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为外出衣和外出鞋。

1.4 手术室的消毒管理

手术室内各类物品是否洁净将对患者的手术感染造成直接影响, 为避免将不必要的痛苦带给患者, 在术前敷料、将器械准备充足, 彻底的进行高压灭菌, 严格进行消毒, 严格无菌操作[3]。如进行的手术很复杂或特殊, 医师要对参与手术护士提前通知到, 来做好特别的准备。对于手术室的环境保持, 每日手术前用清洁湿抹布擦拭手术间地面、物体表面。每月1次, 记录对手术间空气、物体表面及手术人员手部消毒情况进行细菌培养情况。每台手术结束后更换所有被套、床单。

2 对环境的监管

2.1 手术间保持相对密闭状态, 保证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

当手术操作时应保持物品相对固定平稳, 减少工作人员的进出, 且操作相关的各种仪器固定在操作;常规手术用品, 液体, 在柜中分类, 分规格, 标识清晰, 位置固定, 用后责任护士及时检查、补充、登记, 术中手术室前后门保持关闭状态, 避免出现因为前后门的频繁开关而流入污染空气。

2.2 加强清洁管理, 减少污染的机会。

所有的清洗工作, 必须用湿清洗, 并在净化空调系统中运行。对于手术无影灯, 床, 衣柜之间的手术器械车, 壁柜的表面和地面每一天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每周进行彻底清洗, 术中如果地面或仪器上有血液, 体液溅到, 尽快用0.5%的含氯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干净, 不一样水平的手术室使用专用拖把、抹布, 用消毒液浸泡后, 捞出备用。锐器收集盒设立在手术室中, 感染、传染性垃圾袋垃圾袋分类收集, 集中处理后, 手术后, 器械护士将被污染手术器械和敷料在污垢的车, 运土渠道, 地面污染减少, 污垢呆在室内的时间变短。风口过滤器和过滤网每周洗1次, 干燥后安装, 高效过滤器每1年更换1次, 使灰尘过滤效果得到保障, 手术室的隔离鞋每日用1%氯消毒液浸泡, 洗涤1次。

3 操作管理

3.1 将洁污流线进行严格分离:

严格的将人、物分通道流线走, 走洁净流线的是医护人员以及洁净物品, 走污染流线的是术后器械敷料污物, 严格区分是为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为了确保空气洁净度和流程的需要。同时, 清洁、急诊、感染手术间区分开来, 并根据专业和净化水平相对固定手术室。

3.2 为了确保手术室环境舒适, 控制手术间空气的温、湿度:

将温度控制在22~25℃, 将湿度控制在50%~60%, 梅雨季节的时候, 在早晨开机时, 要调低1~2℃的温度, 以利除湿, 保障手术效果和质量,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

3.3 管理净化程序:

初次使用层流空调系统时, 连续运行72 h, 开始使用培养3次合格后的空气。层流洁净手术室平均菌落数 (cfu) 要求在空气静态条件10cfu/m3, 合格的标准是未检出致病菌[4], 属于I类环境。打开层流空调系统的合适时间是每日手术前提前1h, 手术后先清洁完物表和地面, 之后保持层流空调系统30min的继续开机, 达到尽量将上台手术污染的尘埃排干净, 保证手术间空气质量。接台手术应清洁手术在前感染手术在后。骨科及I类切口的无菌手术安排在千级手术室中, Ⅱ类切口的手术安排在万级手术室中, 隔离手术室中安排污染、特殊感染的手术。定期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保证正常运行。

3.4 健全感控组织院感科人员、科主任、护士长、感控护士、设备维

修人员组成感染控制小组, 对质量监控和工作制度进行定期的落实和检查, 对层流手术室空、气物表及手术人员的手进行每月的细菌培养, 并上报和备案细菌培养结果。

4 结果

我院启用层流手术室, 采取了以上的方法和措施, 2年来,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仅为0.3%。

5 体会

使用层流手术室, 手术效果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仅和设计质量有关, 还和经营管理有关。层流手术室是专业全面, 只有手术全过程, 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控制, 制定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生, 减少了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我院通过严格无菌管理, 层流手术室的环境管理, 层流手术室的运行管理, 健全感染控制小组、落实预防感染管理等措施, 将层流手术室的功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确保环境清洁, 减少交叉感染以及医院感染, 将各种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的控制住, 有效的提高手术运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静.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体会[J].重庆医学, 2006, 35 (7) :5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S].2000.

[3]蔡襄娟.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9) :1039.

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体会 篇8

1 手术室布局及手术安排管理

我院手术室属于层流手术室, 根据环境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 并有明显划分标识。内设无菌手术室、隔离手术室、刷手间、敷料间、手术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各区域均有明确标识。手术室壁柜内固定位置摆放常用一次性耗材、药品等, 每日保持柜内清洁无尘, 物品避免不必要的移动。隔离手术室将感染性手术与非感染性手术分开进行, 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手术室设专人每周定期检查所用水、电、氧气、负压吸引及空调系统的运转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

2 严格执行限制区清洁工作

合理安排人员班次, 保证层流系统开启时间在术前1h以上。每天清晨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器械车、无影灯及各物体表面, 然后湿式拖擦地面。清洁工具应固定位置悬空式处置, 保证及时晾干, 并每周定期更换消毒液2~3次。每月彻底清洁手术室墙壁、地面、墙踢脚和空调过滤板, 以清除卫生死角灰尘。然后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保证空气菌落数达标。

3 人员消毒、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及自我防护措施

3.1 人员消毒、无菌技术操作管理

3.1.1 患者管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 去除金属和贵重物品, 穿戴清洁隔离衣、帽子, 换鞋, 术前护士向患者简要讲解手术基本配合的注意事项, 解释适当约束肢体的原因, 以避免术中无意触碰已消毒的皮肤, 造成感染发生。

3.1.2 其他手术人员管理:

其他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应常规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 并遵守限制区与非限制区的管理原则。患上呼吸道感染、有感染创口或其它传染病的人员应尽量避免进入手术室, 以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3.1.3 器械护士管理:

(1) 器械护士严格按七步洗手法进行无菌刷手。穿戴好无菌手术衣、手套后, 只能碰触无菌物品和无菌区;避免倚靠非无菌区域, 且应面向无菌区。手术时, 两位刷手人员更换位置应保持背靠背或面对面旋转的原则。 (2) 术中应及时清理无菌台上器械及用物, 以保持无菌台整齐有序、清洁干燥。无菌台面如被水或血液浸湿, 应视为被污染, 需及时加盖无菌巾以保持无菌效果。备用的无菌台>4h则不能再使用。注意锐利器械的操作与放置, 如刀片要用持针器上、卸, 传递和接受时要放在容器内, 避免手对手传递。术者手套破损, 应及时更换, 以防手的细菌直接接触创口或直接接触污染的体液和血液。术中污染的器械、用物不能放回原处。应置于弯盘等容器内加以区分, 勿与其它器械接触。

3.1.4 巡回护士管理:

(1) 巡回护士术前1天应认真查看患者病历、化验单及有无皮肤感染情况, 如发现肝功异常、皮肤感染破溃, 应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 (2) 无菌操作过程中, 布置无菌区的时间应尽量接近手术开始时间。打开无菌包或容器时, 应注意有效日期, 且需注意包布是否潮湿、破损。递无菌物品给刷手护士时不应跨越无菌区。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所质疑, 应视为污染立即更换。严禁在手术室使用扫帚扫地, 整理抖动各类敷料和包布, 以免灰尘散布到空气中。每台手术完成后, 需将使用过的器械、敷料和用物移出手术室, 手术室终末消毒工作未完成时, 不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3.2 自我防护措施

3.2.1 手清洁及消毒管理:

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 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避免造成患者、医务人员的手与其它物品的交叉感染。

3.2.2 自我防护[1]:

手部有创口者巡回时避免直接接触顾客血液、体液及分泌物, 术后应带手套处理感染器械及医疗废弃物, 防止直接感染。如果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时, 应立即挤出血液, 用酒精或清水反复冲洗后, 用3%碘酊处理创口。条件许可者对特殊病种污染锐器伤应在24h内抽血化验并与患者血液对比, 同时注射相对应的免疫制剂, 并定期复查, 同时遵医嘱服用必要的药物, 并通过医务处、感染科进行登记、随访。

4 器械耗材控制感染管理

4.1 器械管理[2]

4.1.1 腹腔镜专用器械:

腹腔镜器械因管腔比较狭长, 内壁残留组织不易清除, 因此应先采用高压水枪注水冲洗干净, 经鲁沃夫多酶清洗液[3]彻底浸泡30min后再水洗。酶清洗可液化去除血污、残留的组织, 避免有机物等因素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确保了灭菌质量的第1关, 再使用鲁沃夫专用润滑剂浸泡上油。其顺序为高压水洗→酶泡→高压水洗→润滑剂上油→干手机吹干→打包→集中消毒灭菌。

4.1.2 无感染普通器械:

消毒顺序为酶洗→水洗→擦干上油→打包→集中消毒灭菌。

4.2 敷料管理

无感染布类敷料分类包装送洗处理;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用250mg/L含氯制剂浸泡消毒30min, 然后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

4.3 无菌包管理

所有手术器械、敷料等, 凡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一律采用专业灭菌法处理;并通过严格的运送程序转运, 确保物品干燥, 不被污染。无菌包放置于无菌专用柜内, 并按消毒日期顺序使用。禁止放置于半限制区, 与清洁物品混淆, 一旦无菌包离开手术限制区则不能再返回使用。无菌物品一经打开必须保证在他人的视线范围内。

4.4 一次性耗材、药品、美容专用假体管理

应进行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定期查看失效期, 并计划使用。使用前严格三查八对, 手术尽量采用一次性用物, 做到一用一丢弃。美容科假体按保管使用制度执行, 使用前后四人以上核对质量及有效期, 保管人与取用者双人记录签字, 做到出入有据可查。

4.5 器械应急消毒灭菌处理方法

4.5.1 快速消毒法:

应用加盖无菌容器, 将急需的器械浸入2.5%碘酊溶液>10min;浸入75%乙醇溶液>10min;浸入含有效碘250mg/L消毒液中1h;浸入2%戊二醛溶液的中1h。

4.5.2 快速灭菌法:

将急需的器械放入装有95%乙醇溶液的无菌容器内, 以没过器械为原则;以烧灼法处理>5min。

5 病理标本管理和污物分类处置

将病理标本放于装有10%福尔马林的可封闭的标本瓶和标本袋内, 及时送检验科与化验室人员核对并登记。对于无感染手术术后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需用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消毒>30min方可, 固体液如脂肪应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集中处理, 防止水源污染。

6 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4]

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做到依类别处置, 统一回收的原则。一般生活废物应放入黑色袋里, 手术医疗废物应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 丢弃的锐利器械应放入特定的锐器盒内。最后由专职人员送至指定地点统一行无害化处理。

7 感染性和传染性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管理

7.1 术前准备

手术医师提前1d通知手术室, 并特殊标记和口头通知, 以便护理人员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

7.2 术中配合

(1) 巡回护士设手术室内、外2名, 手术用物品尽量准备齐全, 各种敷料采用一次性的, 术后避免手的接触, 以减少污染机会;所需特殊物品应由手术室外护士负责传递, 凡参与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不得随意出入。 (2) 屏障防护[5]:巡回护士在进行操作时, 隔离措施有戴口罩、防护眼镜和面罩, 穿隔离衣、戴双层手套等。

7.3 术后终末消毒

(1) 手术室物品和空气消毒:手术人员出手术室时, 将隔离衣裤、口罩、帽子、鞋脱于手术室内, 洁肤柔抗菌消毒液洗手后方可离去;物品、各操作平面和平车应采取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空气应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6]。消毒时, 未及时撤除的衣物及敷料悬挂于密闭空间, 用15%过氧乙酸按每立方米7ml (1g/m3) , 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 酒精灯加热薰蒸1h和密闭24h。 (2) 器械、吸引器、皮管等处理:一般感染手术后, 采用500mg/L含氯制剂浸泡消毒30min, 消毒顺序为分类浸泡→水洗→酶洗→洗涤→擦干上油→打包→集中消毒灭菌。特殊感染手术后器械 术后器械浸泡于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消毒1h, 消毒顺序为分类浸泡→初步水洗→酶洗→洗涤→包装高压灭菌→再冲洗→烘干→检查→上油包装→再次高压灭菌。 (3) 对于术后传染性血液、大量体液、分泌物及油性脂肪等, 需用2000~5000mg/L含氯制剂浸泡消毒>1h方可集中处理。传染性医疗废弃物应放在红色垃圾袋或有明显红色标识的双层黄色塑料袋内, 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后封闭转运和焚烧。 (4) 手术室24h后, 打开层流通风, 彻底打扫手术室卫生, 并做空气培养。

8 发生院内感染的应急处理

(1) 应针对手术室, 以消毒隔离制度为根本, 应用消毒、灭菌技术切断病原体的传播, 做好术后手术室的终末处置, 使其处于无菌状态的良性循环过程。 (2) 加强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保存等工作, 从根本上避免细菌滋生繁衍。

9 定期组织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

定期组织手术室人员参加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不断强化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把院感知识纳入科室质量和护士上岗考核内容。

10 加强院内术后质量调查和随诊工作

我院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 设专人进行质量调查和随诊, 院内每月组织一次感染管理会议, 以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宝珠.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伤害的原因与防护对策[J].中国医药学刊, 2007, 16 (8) :42.

[2]万洁, 汪俊.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4 (5) :59-60.

[3]马秋霞, 申玉芹, 魏伟, 等.鲁沃夫清洗液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7) :843-844.

[4]黄雪斐.新加坡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特色[J].山西护理杂志, 1999, 13 (4) :184.

[5]陈桂芳.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管理对策[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 23 (4) :692.

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体会 篇9

1 手术室常规仪器使用安全管理

1.1 建立仪器管理制度

(1) 手术室的各种仪器物品要定时检查、保养、维修, 作好记录。 (2) 电动吸引器的电插板、电线等物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 避免异常情况发生, 发现问题要及时切断电源并报告有关科室处理。掌握灭火器的使用, 一旦灾情发生立即使用, 并熟悉输送患者的安全通道。 (3) 氧气在治疗中起很大作用, 存在一定危险。对氧气的管理使用, 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执行, 使用中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搬运氧气筒时避免撞击、防止爆炸。氧气筒周围严禁烟火、易燃物品、吸烟, 距明火5 m、暖气1 m。 (4) 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的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 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手术间应设地线, 防止电线短路, 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 防止漏电。

1.2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

(1) 护理人员首先要保持警觉, 在护理患者中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2) 要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随时注意保护患者, 加强对昏迷患者、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床旁护理加约束带。 (3) 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品质教育、安全防范教育。 (4) 认真做好三

西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一力.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J].华西医学, 2007, 22 (1) :177.

[3]程记伟.癫痫的药物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4) :540.

科临床杂志, 2006, 21 (17) :1174.

查七对制度、无菌操作规范。 (5) 强化安全意识, 执行正规操作,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2 对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

2.1 防止接错患者

应由巡回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时间等。

2.2 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对于有对称性器官的手术, 一定在手术通知单上说明是何侧, 并在手术开始前由手术者再次核对病历及X线片。

2.3 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

在为患者安置体位时, 一定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 不妨碍呼吸的原则, 防止受压, 发生压疮或压迫神经。

2.4 防止患者坠床、摔伤、碰伤

运送患者途中, 应防止患者头部及手足碰伤及坠床, 应拉上床档, 护送员手推平车, 脚在前, 头在后, 动作轻巧、稳妥, 遇小儿躁动者, 应由护士在旁守护, 必要时上约束带并经常检查平车性能, 保持良好状态。

2.5 防止用错药

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先核对瓶签, 瓶签脱落, 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 用过后的空安瓿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备查对, 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诵一遍。

2.6 防止输错血

巡回护士取血时, 每次只能取一名患者所需的血液, 取血前核对医嘱与配血单是否一致, 防止取错血, 并做到巡回护士取血时自查, 输血时与麻醉师共查及输血后再次查对, 并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 储血袋放置在4℃的冰箱内保存, 24 h后毁形弃之。

新药杂志, 2003, 12 (10) :856.

[6]崔虓.不同厂家卡马西平片溶出度考察[J].海峡药学, 2009, 21 (3) :13.

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8, 17 (5) :53.

临床分析[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25 (5) :35.

2.7 防止烫伤、烧伤

用冰袋、热水袋的温度、方法, 放置部位要掌握。高频电刀、电插板应固定于远离患者的肌肉丰富处, 防止灼伤患者。

2.8 化学药品使用

使用化学药品时, 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

2.9 防止创口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避免人员流动, 限制参观人数, 保持手术切口周围及无菌手术器械台干燥, 防止污染。

2.1 0 灭菌

凡耐高温的手术物品, 一律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手术物品, 采取低温等离子或气体熏蒸消毒灭菌。

2.1 1 防止器械不足、不良造成意外

手术开始前, 洗手护士应检查器械是否正确、适用, 若发现配件不齐及时让巡回护士进行更换或撤出, 若实施重大特殊的新手术, 术者应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

2.1 2 防止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损伤

应严格掌握其使用禁忌证, 并检查气囊、显示表是否完好, 有无漏气, 固定时皮肤表面应垫一块纱布, 松紧适宜, 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充气后应注意时间, 时限为1 h, 最多不超过1.5 h, 每次间隔5~10 min。

2.1 3 清点物品

认真清点物品, 防止异物遗留体腔内, 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认真清点并做记录, 防止标本丢失。

3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因科内新上岗的护士、工作人员的变动, 护理工作内容的增加, 应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 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 如接送患者、手术体位的安置、器械准备、医用物品清点、仪器使用、药物使用等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增强责任心, 做到警钟长鸣。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考核制度挂钩。

4 加强业务学习

围绕新开展的手术配合, 临床安全医疗讨论, 业务查房, 新进的医疗设备操作规程等学习内容, 要制定年度或季度学习培训计划, 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对科内人员变动, 新上岗护士, 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 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 要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同时, 选派骨干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要定期进行专题讲课。加强三基训练,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应急能力。通过整体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做到主动配合各类手术。

5 体会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实行手术与紧急抢救的重地。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和医疗质量。因此, 为了搞好护理安全, 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过程中出现差错事故, 在护理工作中要实行科学化管理, 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 有效地避免护理缺陷及事故的发生。根据多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经验, 要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 必须建立完善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新护士业务培训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做好带教工作。加强三基三严训练, 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 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对护士来说是工作指南, 对管理者来讲便于按章管理,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建立手术室仪器管理制度,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 实施手术患者安全管理, 定期开展护士讨论会, 加强业务学习。结果:强化了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得到了手术医生和手术患者的肯定和认可。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 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防患于未然,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关键词:护理学,手术室,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禹晓.手术室的安全管理[J].泰山卫生, 2008, (Z1) :38.

[2]林少芬.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讨论[J].临床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 (4) :187.

[3]段鸣爱, 张国太, 韩松梅.手术室差错事故的范围[J].护理杂志, 2002, 16 (9) :547.

[4]王彦, 廖金萍, 晁云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临床与实用医学杂志, 2008, 10 (5) :88-89.

手术室医用气体安全管理体会 篇10

1 气体标识牌的设计与使用

目前医院手术室中所常用的瓶装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及氮气等;其中氧气为蓝色瓶装, 而二氧化碳为银灰色大瓶装, 氮气为黑色瓶装;氩气瓶 (小瓶装) 为浅灰色。各种相应的气体标识牌根据气体瓶的颜色采用PVC的材料设计裁剪成长40 cm, 宽20 cm牌子, 如蓝色的牌子上醒目标注着如氧气及防火防油防震防热等四防标语, 牢固悬挂在钢瓶颈部, 一目了然, 根据钢瓶及气体标识牌的颜色就能马上分辨出气体的种类。气体标识牌上有活动性插板, 安插了手术室气体交接使用表, 记录着气瓶的名称、接收时间、接收人、气体的效期、钢瓶号、卫生状况、使用情况登记等。气体标识牌的悬挂应避开钢瓶的气体检验合格证, 避免影响气体使用时的身份核查。

2 建立登记使用制度

每天需安排专人对手术室进行2次巡查, 以检查气体的使用情况及是否泄漏, 如发现异常情况则需及时向主管领导及护士长报告, 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工程部需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保证手术室气体使用安全。医生在使用医用气体时需对使用日期和更换日期及更换时压力等信息进行登记, 并与更换者一起签名。待使用后, 需观察瓶内气体剩余量, 并查看是否存在漏气及其他装置是否完整等。当氧气瓶内压力<5kg/cm2时, 医生需挂“空”标示牌。并及时通知相关部分进行更换, 以免灌气时出现粉尘进入情况而影响使用安全性。对每月医用气体使用量进行统计, 并评估每台手术所使用气体量, 以免出现气体压力过低而影响手术。建立登记制度, 并对医生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医生使用气体安全意识。

3 体会

我院手术室通过全科室人员的群策群力, 在瓶装气体的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并获得明显成效, 有效地杜绝了因气瓶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工作忙乱, 为保证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如果临床使用及管理不善, 则可能会危及患者及医生的生命健康, 并且还会损害精密仪器[4]。因此, 在使用医用气体前, 需巡回护士、洗手护士或巡回护士、主刀医生2人认真核对气体后方可使用, 以避免出现挂牌错误或因罩错钢瓶而使用错误气体而影响手术。同时在使用气体前, 医生需对钢瓶的颜色详细掌握, 并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 如手术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暂停手术, 并将异常气源排除, 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从而促进手术室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国家医药管理局.YY/T0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

[2]国家医药管理局.YY/T0186-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

[3]李开元, 李继斌, 刘光荣, 等.精细化管理确保医疗气体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志, 2011, 18 (4) :348-349.

上一篇:呼吸末正压通气下一篇:口译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