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的因材施教

2024-06-19

实习护生的因材施教(精选十篇)

实习护生的因材施教 篇1

1 基本素质培养

基本素质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 在护理工作中,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 所以护生应以追求人类健康为己任, 热爱护理专业, 有自尊、自强、自重、奋斗不息的精神, 刻苦钻研业务, 掌握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 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护生, 让他们在实习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诚挚的态度对待每项工作, 为病人提供有效安全的护理。

2 心理素质培养

现代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在家娇生惯养, 受父母恩宠, 由父母照顾, 而工作后需去照顾别人, 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心理调整过程。带教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过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学会用成人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为, 带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是老师也是家长, 又是学生的朋友, 使他们愿意敞开心扉,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教导学生在病人面前不能表现出焦躁不满的情绪, 主动热情回答病人的提问。带教老师通过临床各种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案例分析以及各种抢救护理场面培养学生处理问题果断, 遇事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1]。

3 职业信息培养

由于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还存在世俗偏见, 轻视护理工作, 有的单位对护士的社会地位、职称评定、住房待遇、继续教育等问题不予重视, 甚至在护理队伍内部也有不少人看不到自身的价值, 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而转行。一些实习护生受这些世俗偏见的影响而轻视护理行业。针对这种现象, 带教老师应坚持岗前教育, 使实习护生尽快进入角色, 教导他们在临床实习工作中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明确任务, 调整心态, 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

4 慎独精神培养

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够谨慎行事, 坚持原则。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为护士经常单独执行任务, 许多工作从准备到操作, 从实施到评价都靠自己去把握, 没有他人的监督。比如独自一个人进行无菌操作时能否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配药时能否严格按照配伍禁忌, 尤其是工作较忙时对于一些比较难溶的药物能否做到溶解彻底, 抽吸完全;值班时能否认真按护理级别及病情需要去巡视病情及真实、准确、及时地记录病情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即便是违反了操作原则与规章制度也不易被发现, 对病人造成的损失也不容易衡量, 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因此, 带教老师应注重实习护生慎独精神的教育, 培养他们从实习开始, 以诚挚的态度对待每项工作,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恪尽职守, 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使慎独成为自己的一种道德力量, 在任何情况下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5 培养广泛的求知理念

护理工作是一项集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首先要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这是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 还要有广泛的求知兴趣, 要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 不断充实自己, 陶冶自己的情操,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适应社会需要。

6 培养护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脊柱外科实习护生的入科教育论文 篇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护生从学校的课堂来到病房进行学习,短期内适应不了临床教学方法,为使护生尽快适应,掌握临床实习学习方法,多年以来将护生入科的第1天作为入科教育日,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短期内尽快熟悉病房的环境,了解规章制度,较快适应实习生活,保证和提高实习质量,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科室概况护生进入护理临床实习一般实行轮转,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如何能尽快适应,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进度。因此,帮助熟悉环境是帮助护生独立工作的前提。带教教师对每批实习生.都要向其介绍病区的环境、病房结构、主要设施,治疗室各类药品物品的放置,物品的终末处理,医护人员,科室的专业特征,病人所患的疾病、护理工作制度及有关要求等。帮助他们消除陌生、紧张及恐惧感,树立实习的信心。

纪律和职责良好的纪律是约束学生行为、帮助学生顺利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口头宣讲和发放守则等方式,让学生自觉遵守。如,不准迟到,早退,无特殊理由不得请假。确因病或特殊情况不能坚持实习时,必须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一天由护士长批准,两天以上有护理部主任批准,开出请假条,病假须有医院诊断证明,口头方式或电话请假无效,不得私自换班。每周的各种讲课,休息的同学必须参加等。讲解各班职责及工作流程,使实习过程中便于遵照执行。

法律意识临床护理教学是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首先要明确护生的法律身份,让护生知道只有在执业护士的严格监督和指导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对有疑问的问题,应请带教老师核对后再执行,不能有侥幸心理。结合以往出现的差错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用实例让护生认识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让实习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1]

沟通技巧指导学生学会沟通与交流。

和谐的护患关系无疑是患者配合护生实施各项护理操作的前提。因此护生在平时工作中,除了协助老师完成常规的工作外,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要培养同感心,有了同感心才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才能理解和护理好每位患者。要多巡视病房,及时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患者切身体会到护生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能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护生的信赖和配合。. 护理礼仪端庄的仪表与优美的体态.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语言[2],再加上和蔼的态度、微笑的表情、动听的语言,不但能留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能引发患者精神上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患者对实习生的信任感。因此,要对实习生诸如从打接电话、迎送病人到护理操作、着装礼仪等细节多做示范,并要求实习生掌握服务用语和禁语。

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带教老师进行各项基础护理知识及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的.讲解,如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皮试的做法,颅骨牵引的护理、脊柱患者翻身方法,颈椎,腰椎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带教老师讲解、示范为主,鼓励护生多看、多问、多动手。基础操作在示范操作规程的同时,尽量多传授临床经验,着重突出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强调三查七对,无菌原则和爱伤观念。

双向反馈[3]告诉学生,科室在每批学生实习完出科前,必须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由护士长与带教老师参加监考及问卷,记录成绩,并请各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劳动纪律、实习态度、业务水平进行总结。评选优秀学生,实习结束上报护理部。根据激励理论,一定的外部刺激可以激发人的行为动机。征求护生对带教的意见和要求,分析总结,改进、促进了护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充分有效的入科教育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良好的依从性;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有效减少违纪事件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学生对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的认识;加快学生适应临床护理。因此,入科教育在护理临床带教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护生实习的第一步,且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带教教师要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小平.护理临床教学中医疗纠纷的防范[J].中华护理杂志,,28(12):948.

[2]王晶.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篇3

关键词:实习护生 职业暴露 防护

实习护生是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临床工作中面临严峻的职业危险。对职业暴露危害认识不足、诊疗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和防护知识是实习护生成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主要原因。本文对2011级185名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职业危害的现状和原因,提出采取的对策,以期有效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一、对象与方法

选择2011级实习期满6个月的185名护理专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职业暴露情况调查。相关知识内容包括院内感染的概念、途径、原因、职业防护的内容、针刺伤的概念、预防、锐器盒的使用及经血传播的疾病。

二、结果

1.相关知识情况

185名实习护生对知识掌握、熟悉、了解、不知道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对院内感染的概念、途径、原因掌握和熟悉的人分别占38.9%、40.6%、28.2%,都不到50%。职业防护的内容不知道的占17.3%、熟悉和掌握的占26.5%。医疗锐器伤的概念不知道占到了8.1%。针刺伤的预防不知道的占10.3%。锐器盒的作用掌握和熟悉只占47.9%,经血传播疾病了解占40.5%、不知道的占4.3%。在临床工作中,实习护生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输液等护理技术操作,与各类病人、注射器、输液器及采血针等医疗锐器接触的机会多,许多实习护生防护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增加了职业暴露的机会。

2.职业暴露情况

185名实习护生中,被锐器或针头扎伤手高达16.8%,被患者体液污染皮肤或黏膜占29.25%,被患者抓伤占13.5%,被病房内物品损伤占26%。实习护生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职业群体。

三、讨论

1.实习护生防护知识缺乏

学院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课程,老师的防护知识不足,实习护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掌握不牢。实习医院重点抓学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安全教育普及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职业暴露疏于防范,是造成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重要原因。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在整理锐器物、拔针、加药过程中、穿刺过程中、分离针头、操作后重套针帽等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另外,实习护生常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固定剂等,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的接触对人体造成伤害。

2.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如抽血、输液、输血时,在进行某些具有化学危害性损伤的操作如配置化疗药物、使用某些消毒剂时不带手套。发生职业暴露问题后, 未按正确程序处理伤口,未进行血液检测和及时上报,面临针刺可传染乙型肝炎等严重的职业隐患,个人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3.护理环境不安全

一些安全的护理工具,如利器盒、负压标本试管采血针等没有在临床普遍使用。

四、对策

1.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教育

增设护理职业暴露防护课程,正确讲解锐器物、针管等危险物品的开启、使用及处理方法。实习前开展职业暴露防护的强化培训,进行系统管理干预,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安全意识,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职业危害重在防护, 而防护的关键则是防护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接受职业防护相关教育非常必要,能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2.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带教

加强对带教老师的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自我防护意识。带教老师要告知操作的程序、要点、注意事项及可能造成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使实习护生自觉接受和培养防护意识,对预防职业暴露是非常关键的。

3.加强职业防护管理和指导

制定使用锐器时的安全操作守则, 提供使用安全性护理用具, 进行新产品安全使用的培训。建立职业暴露后报告、登记制度及暴露后管理办法。开展对实习护生锐器伤后感染乙型肝炎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等。另外,对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后要重视心理干预。

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篇4

1. 完善毕业实习内容

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 在修订护理专业毕业实习大纲时, 要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的内容。实习大纲中除对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实习内容有严格要求外, 并应具有详尽的、可操作的职业道德实习内容, 以保证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护理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 制订严格的考核标准

学校应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将职业道德作为实习护生的实习要求, 制订详细的职业道德考核标准, 促使护生在实习期间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 用护理道德来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同时也要求实习医院及带教老师重视对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有人专门带教、专门考核,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配合医院做好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因护生到医院实习而放松, 应与医院共同成立实习管理小组, 学校派专人负责参与和配合医院做好护生的实习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 也可利用护生定期返校时间, 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正面的职业道德教育, 帮助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在实习期间, 学校专门负责的实习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应经常深入医院, 及时了解实习护生的思想动态, 配合临床带教老师做好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

4. 制订切合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教计划

实习医院应更新观念, 重视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制订带教计划时, 应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实习计划, 制订具体的、量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目标, 结合临床实际事例,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护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使之具备辨别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的能力, 增强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抵抗力。

5. 带教老师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对护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者的表率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带教老师对护生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 并要结合具体事例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教育, 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带教老师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以良好的品德为护生树立好榜样, 进而感染和影响护生的行为。[3]

护生的临床实习不仅仅是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巩固提高的过程, 也应该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观念的重要过程。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 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才能为患者奉献爱心, 使患者受益。因此, 卫生职业学校和实习带教医院均要加强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为各用人单位培养出业务精湛、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优秀护理人才, 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摘要:新时期社会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对实习护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学校要完善毕业实习内容、制订严格的考核标准、配合医院做好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制订切合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教计划、带教老师做到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 使护生在毕业实习期间不仅仅提高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傅铭, 邵志华.汲取《大医精诚》精髓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J].医院管理论坛, 2008, 25 (07) :15—18.

[2]俞曦, 王爱芬.肝炎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医学, 2010, 38 (03) .

实习护生的因材施教 篇5

【关键词】护生;临床实习;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73-2

目标设置理论[1]是从激励的角度对被管理者的行为起到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从而引导行为达到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管理方法。护理工作中,运用目标管理可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各环节质量始终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如何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来激励护生的实习行为,更好地管理护生,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与完善。本文就目标设置理论如何在实习护生管理中应用进行探讨,并期待其在实习护生的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设置目标

1.1目标要具体、清晰

目标设置强调目标的可操作性[2]。因此在进行目标设置时,首先,应将实习目标按层次一一分解:总目标-科目标-周目标-若干小目标。其次,所设置的小目标要具有行为特征。例如静脉注射的学习目标,可以这样制定:①能阐述静脉注射的原则(知识目标),②能顺利完成静脉注射操作(技能目标),③在操作时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如注意保暖、动作轻柔等(态度目标)。

1.2目标要具有可达到性

目标设置理论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目标难度,即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须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因为没有难度的目标,达不到激发护生学习动机的作用。目标难度构成一般是由一定的数量标准和一定的质量标准相结合而形成,因此对所有目标制定相应的数量和质量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2保证护生能接受并承担目标

2.1提供必要的保证措施

所谓的保证措施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医院应组织好带教班子,各科成立带教小组。挑选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强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带教老师。其次,在带教前组织老师进行目标教学模式培训,学习讨论教学目标,要求一切教学活动均按教学目标进行。最后,带教老师应和护生一起对目标进行讨论,让护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就护生学过的知识和护理操作来分析、对比目标对护生的难易程度,让护生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3]。只有提供这样的保证措施才可使护生建立承担目标的信心。

2.2形成非正式竞争

护生的实习目标一旦引入临床实习活动,就会在护生中产生经常性的非正式竞争。这将进一步强化护生承担目标,并可能自发地提高目标。实习护生大都是17~20岁的女性,她们纯洁、天真、活泼,更拥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一旦得到赞誉,就会在心理上感到满足,而会更加努力和爱惜。针对护生的特点,借助各种教学机会,如护理查房、晨会提问、床头交班、护生主持的小讲课等机会,对于表现好的护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会极大地调动护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4]。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学家并不建议举行正式的竞争。因为,这可能会使护生将个人目标放在病人的利益之前。如在病人身上进行反复的技能操作练习,造成病人的痛苦。目标设置理论强调的是促进行为、达到目标,而不是“击败”别人。

2.3预防护生对实习目标的抵制行为

护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护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各项实习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要预防护生对实习目标的抵制。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部分医院不是根据医院特色、季节转换及护生特点制定切合实际、有特点的科目标和周目标,而是根据学校制定的统一目标进行带教及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目标对护生的导向性,同时也束缚了带教老师的手脚。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将护生与医院的特点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目标。

3支持的对策

3.1给与护生充分信任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虽然不能选择带教老师,但内心却希望有一位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经验、善于表达、又平易近人的护士作为自己的带教老师。他们对于刚刚接触的护理操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想做又不敢独立完成。对于这种工作主动,且急于求成的心理,带教老师的信任显得尤其重要。用热情的话语和鼓励的目光给她们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支持,使他们消除顾虑,尽快进入角色。但随着对医院环境的熟悉,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技能的掌握,护生的紧张恐惧的心理也随之减弱或消失,其的独立操作、自我表现的意识增强,表现出不希望操作时有老师跟随,甚至自作主张。对于这种情况带教老师既要表现出信任,又要放手不放眼,做好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3.2及时作出反馈

目标与反馈结合在一起更能提高绩效。目标给护生指出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结果,同时它也是护生评价自己绩效的标准。反馈则告诉护生这些标准满足得怎么样,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尚有待于改进。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应通过检查、评估、考核等途径获取护生信息。①检查是对实习预定目标的实施情况所作的监督和检验。管理者主要通过查阅护生周记,听取护士长、病人、带教老师、实习组长等的口头汇报及实地查看所获得信息。②评估是对护生的实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估的方法有护生自评、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等。③考核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定期考核的形式包括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操作考试或专业理论考试等;不定期的考试有床边提问、回示操作等方式。通过以上方式基本能获得各方面信息,然后再反馈给护生,使护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目标。

医院护理管理者要充分运用目标设置理论,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形成科学、可持续的对护生的管理程序。

参考文献

[1] 张美兰,车宏生.目标设置理论及其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1999,7(2):35-40.

[2] 程静华.新世纪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8(37):606-608.

[3] 卓顺芳,孙利萍.一分钟带教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2,9(37):662.

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教育 篇6

1实习护生职业暴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锐器损伤

锐器损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主要途径。据报道, 在日常工作中, 60%~90%意外针刺发生于护理人员, 而实习护生由于操作不熟练, 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 是锐器损伤导致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2]。

1.2 生物性危害

患者的血液、体液中很可能携带大量的致病菌, 并且还可能出现类似于急性传染性呼吸综合征 (SARA) 等危害性较强的新型病毒。如在操作不当或未戴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后不按要求洗手, 均可造成皮肤、黏膜的感染, 或经呼吸道通过空气传播致感染。而实习护生对这些病原微生物的认识又相对较浅[3], 因此, 其防范意识也就相对薄弱, 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1.3 不良习惯

护生由于初步进入临床, 很多正规的工作习惯一时难以养成, 加之, 在科实习时间相对较短, 各种不良习惯无法纠正。

2职业暴露的防护

2.1 实行岗前培训, 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与防护教育

实习是每一个医学生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巩固理论及培养技能的重要过程。同时, 也是一个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行为的关键时期。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不仅要有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 还要具备与职业有关的常识和技能[4]。在实习护生中开展职业暴露与防护等知识讲座, 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前了解相关知识以及预防、处理措施, 并在行为上训练、强化, 养成一种良好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好习惯。

2.2 选择理论、实践基础扎实的临床教师带教

临床带教老师一方面要自觉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对职业暴露与防护重要性的认识, 把先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 并带头在实践中遵照执行;另外, 要严格要求、规范操作, 通过技能演示和学生反复练习, 使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有助于提高其操作水平, 随时随地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当行为, 坚持规范化操作。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 使职业防护执行成为每一个实习护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2.3 加强督导检查, 定期考核

实习护生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 不能够全面地观察事物和预测危害, 这就需要多层次、多方面, 齐抓共管。护理部、院感办应定期检查, 不定期抽查;科室护士长不断强化手卫生要求;带教老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随时辅导, 反复提醒, 不断巩固、补充, 从而更好地掌握职业防护知识, 为减少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奠定基础。定期抽查执行效果, 在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时, 将实习护生也列入考核对象之内, 和本院职工一样, 或口头回答, 或笔试、操作, 成绩计入在本科实习结束的综合考核成绩之内。通过不断的强化教育, 促使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较好地掌握。

关键词:护生,职业暴露,防护

参考文献

[1]陈练红.卫生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 (4) :406-408.

[2]罗洪, 余簌.美国医务人员被锐器伤害的有关管理法规[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1) :878-879.

[3]李健.护生岗前教育的几个要点[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3) :40.

如何提高实习护生的带教水平 篇7

1 制订合理的轮科计划

护生轮科时先安排病种单一、处置简单、患者病情较轻的科室轮转, 让他们先熟悉病房和医院环境, 开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样循序渐进, 逐步掌握相关知识。每科实习1个月, 实习轮转表护生每人1份, 掌握轮转时间, 便于提前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带教老师要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 护士长要在出科前进行考核。

2 了解护生心态, 提高带教效果

护理工作既是一项脑力、体力劳动, 又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当进入实习后期, 很多护士认为护理工作又脏又累, 社会地位低, 工作待遇低。便产生了失望感。因此, 思想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带教老师应多讲护理工作道德重要性、临床抢救患者成功的自豪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事例, 用身边人, 身边事去引导她们。让她们懂得社会分工没有贵贱, 行行都在奉献自己, 让她们真正懂得“白衣天使”的含义, 懂得只有自尊、自爱、自强、自重才能获得人们对护理工作的尊重, 才能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3 选派高素质的带教老师, 保证实习质量

为了提高护士的实习效果, 2009年每个病区派科里的一名技术骨干来担当督导老师, 对护生进行实习督导, 定期进行理论和技术考核。每名护生还有一名带教老师, 都是选派责任心强、知识丰富、操作规范、具有一定沟通能力的主管护师和护师担任。向护生讲解理论的难点、技术操作的要点、护理技巧和方法。能将国内、国际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技术新进展传授给护生, 在获得医学知识的同时, 也开阔了眼界。

3.1 入科教育

入科后, 护士长向护生讲解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强调劳动纪律的执行, 文明用语的使用。虽然是实习, 但是穿上白服, 着装仪表、言谈举止, 代表的就是医院的形象。

3.2 关心护生生活

现在的护生, 大多为独生子女, 是家人的掌上明珠, 处于被人照顾的角色。到临床实习后, 变成了照顾别人的角色, 心理不适应而且体力不支, 感到疲劳, 加之能力有限, 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 而感到紧张, 会出现胸闷、便秘、月经紊乱等症状。带校老师应在护生生活节奏调整方面给予正确引导。上下夜班注意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 心情放松, 愉快工作。

3.3 抓业务训练和素质教育

督导老师对护生制订了详细的实习计划, 每周进行考核。在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的同时更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进行礼仪培训[2]、沟通技巧的讲解和警示教育案例的剖析, 把护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护理需求的人才。

3.4 召开护生座谈会

实习期间召开护生座谈会, 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通过座谈会对护生的缺点和不足进行耐心教育, 对优秀的护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能够调动护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座谈会还能了解带教工作的不足, 及时整改, 提高带教质量。

4 带教体会

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对护生的实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优秀的带教老师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使护生在实习中勤于思考, 乐于学习, 动手能力提高快, 实习效果好。在临床护理教学中,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制订适宜的教学方法, 才是提高带教水平的关键。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念, 在临床带教中, 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 要以宽容、诚恳的态度对待, 即耐心绝不草率、理解决不姑息[3]。对护生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大胆放手, 在操作中坚持“放手不放眼”, 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5 讨论

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的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4]。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5]。只有不断地总结带教护理实习生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有效地调整护理的临床带教模式与方法,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 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护理人才。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当前医院内护理实习生带教水平。方法:制订合理的轮科计划, 了解护生心态、提高带教效果, 选派高素质的带教老师、保证实习质量。结果:护生在实习中勤于思考, 乐于学习, 动手能力提高快, 实习效果好。结论: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的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不断地总结带教护理实习生的经验和教训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实习护生,带教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红.护理临床教学改革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3) :239.

[2]吴清华.礼仪培训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7) :91.

[3]陈建梅.基本层次理论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学杂志, 2005, 11 (1) :48-50.

[4]孙朋, 王蔚.临床护理实习教育游戏的教育目标定位研究[J].软件导刊, 2009, (10) :25-27.

高职实习护生的多元文化冲突及处理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至2009年护理专业刚完成实习任务的高职护生36名, 均为女性。

1.2 方法

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及开放性访谈, 调查问卷自设, 给出指导语言:实习期间有无冲突;冲突对象;产生原因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回收情况

共发放36份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份数为36份, 无脱落, 有效率为100%。

2.2 36名高职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冲突发生情况

9位同学表示在实习期间有冲突发生, 占25%;27位同学表示没有冲突发生占75%。对于有冲突发生的9位同学又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冲突对象为:患者、家属和医生, 冲突原因为:老师素质, 职业道德, 护理操作, 患者死亡, 护患问题。

2.3 导致医院文化冲突的因素及对护生的影响

2.3.1 护士文化即护生与护士之间的冲突

调查与访谈的结果显示护生与护士之间的冲突最多。由于护生刚刚接触临床, 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 特别是在与带教老师沟通的实践中, 她们倍感困惑, 产生压抑的心理, 常常表现为师生关系认识不深, 不愿与带教老师沟通, 甚至产生逆反情绪[1]。研究显示36名护生中, 有25%的高职护生在实习中有冲突情况的发生, 其中冲突事件来源于带教老师的占了100%, 其主要表现在:护士之间的等级制度及资历老的护士享有较高的优势, 护生是属于等级制度中的最底层;带教老师会交给护生很多任务, 常常一件事情未完成紧接着又有事情要做, 有护生反映她们时常会觉得事情来不及做, 这方面有时也表现在普通的护士身上;病房的护士同时让护生做事情, 护生左右为难等等。

2.3.2 患者文化即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文化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 外籍人员来华的数量越来越多, 他们带着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因此, 护理工作的对象将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个人经历、宗教信仰、语言交流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人群, 这会导致护患双方在健康与生命、尊重与亵渎、热情与冒犯等观念上的差异。

对于刚进入临床的护生来说,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研究显示在有冲突发生的护生中有66.67%的冲突事件来自患者。其主要表现在:护生与患者存在语言上的沟通障碍, 导致双方不能顺利进行医疗合作;护生操作不熟练, 导致患者对护生产生不信任甚至排斥行为;患者由于生活习俗所表现出的行为, 护生感到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 导致护生不能很好为患者护理等等。

2.3.3 学校教学与临床教学存在差异

从医院护理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估中, 总结出目前护理教材的内容滞后于实际标准的情况。学校的考试是以书本为主, 而实习中的考试却以临床操作为主。研究显示, 有发生冲突的护生中, 护理操作因素占77.78%, 因此, 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习过程中因护理操作引起的冲突给学生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她们有的对学校教学持有怀疑的态度, 有的对临床带教老师产生偏见。

2.3.4 带教老师的问题

长久以来, 临床的带教老师在实习的护生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带教老师也是护生在踏入临床工作的启蒙者, 因此, 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学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各方面素质较强的优秀护士作为带教老师,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还未达到这个标准。护生反映有的带教老师存在专制、自傲、随意等情况, 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调查中显示有冲突发生的护生中, 冲突原因为带教老师因素的占了66.67%。有护生反映:因为某一次工作未能出色的完成或在为患者操作时操作不当而受到带教老师的责备时, 自信心受挫, 并感到郁闷, 甚至于有些带教老师不注意场合和地点指责护生, 这给护生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3.5 与患者的沟通问题

由于护生缺乏工作经验, 只是机械地执行带教老师交给的任务, 而很少了解患者的病例, 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一无所知;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所以对护生缺乏信任感, 担心护生操作技术不过关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常常拒绝实习护生对他们进行护理操作[2]。研究显示, 有冲突发生的护生表示造成冲突的原因中患者因素占了11.11%。

2.3.6 护生自身的原因

护生自身也存在一些因素, 例如自制力不够、言语沟通技巧欠缺、差错事故经常发生等[1]。另外护生内在的心理状况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80后的护生多系独生子女, 由于长辈的溺爱和在安逸的环境下长大, 遇到的挫折相对较少, 不少护生存有胆怯、依赖性强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现象。

3 讨论和处理方法

3.1 优化教材, 创新教材, 教材应与临床教学相统一

3.1.1 成立实习管理小组

我院成立了专门的实习管理小组, 分别由护理部管理人员及在各科室的带教老师组成。护理部管理人员定期对实习医院的学生及带教老师进行交流, 及时总结出学生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讨论及研究,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以适应临床的教学, 做到教材与临床教学标准相统一。

3.1.2 开设《多元文化与护理》

为适应多元文化对护士在跨文化沟通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弥补我国多元文化护理的缺失, 我校于2005年9月在国内高职护理院校率先开设了《多元文化与护理》必修课程。通过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国家多元文化的特征、护理要点及各个国家的人文修养。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改革, 我院在技能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过统计我院2008级护生在临床护理学的实习出科考试中90分以上仅1%, 80~90分占30%左右, 而2009级护生在临床护理学的实习出科考试中90分以上上升至10%, 80~90分占下降至5%以下。

3.2 优化带教老师结构, 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 带教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和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3]。在护生的学历得到提升后, 她们也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而学生的心目中对于带教老师是非常尊重的, 她们会以带教老师为榜样, 因此, 实习基地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学历和资历、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中青年护士作为带教老师, 这既是对带教老师自己的锻炼与考验, 也是对护生塑造护士形象的良好平台。

3.3 加强护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教育

我院不仅开设了《护士礼仪》等培训, 还开展多种活动, 比如护士操作演示等, 以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模拟各种临床场景, 以培养学生与患者、与护士长、与带教老师、与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间的沟通能力, 尤其是与病人及家属的语言沟通能力。因此到目前为止, 我院的带教得到了许多学校的认可。2008届护理专业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8%, 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4 结语

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可能遇到多种负性应急事件, 心理冲突给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实习的教学以及方式需要改进的同时, 也要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和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实习环境和心理状态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5]。学校老师也与实习基地积极沟通, 虽然对于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方面还有欠缺, 但各大实习基地已向这方面发展, 进一步完善。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尤其是语言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使护生的多元文化冲突逐渐降低, 以健康的心态完成护生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赵汉莲, 董素连, 蔡秀水.带教老师与护生沟通方面若干缺陷的探讨[J].当代医学 (学术版) , 2008 (1) .

[2]于海燕, 倪林妹.本科护生临床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 2005, 4 (1) :88~89.

[3]刘义兰.护生实习导向教育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 2004, 18 (7) :1204~1205.

浅谈儿科实习护生的入科教育 篇9

关键词:儿科,实习护生,入科教育

临床实习是护生通过临床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对患者护理的过程, 是护生从课堂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儿科与其他科室存在较大差异, 其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很难描述病情且描述不准确。同时, 部分实习护生由于在思想上不够成熟, 在心理上不够稳定, 面对学习、生活环境和教学模式的一系列改变, 不能快速适应实习生活[1], 所以他们刚入儿科时往往难以适应。如何提高儿科实习效果, 使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值得带教教师思考。笔者对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127名护生进行了具有儿科特色的入科教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127名护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6名, 女生121名。年龄19~23岁, 平均 (21.2±0.8) 岁。文化程度:本科12名, 大专107名, 中专8名。对研究对象进行具有儿科特色的入科教育, 并对该时间段内儿科病区的952名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2 入科教育

2.1 合理衔接实习轮转科室

实习前, 儿科总带教教师与护理部协调制订实习轮转计划, 使妇产科、儿科合理衔接。要求实习护生在上一轮实习结束前两天到儿科报到, 迎接护生的儿科总带教教师进行自我介绍, 并预先告知该科的班次安排。入科前报到, 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新科室的环境。同时, 有利于带教教师提前做好入科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如了解新入科实习护生的情况, 根据不同学历层次制定相应的入科教育大纲;打印儿科各班职责及儿科护理常规;安排各班一对一的带教教师;检查儿科常用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2.2 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规章制度

我院系三级甲等医院, 儿科是医院的特色专科, 承担着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血液病的诊治以及危重症新生儿抢救护理工作。因此, 整个病区划分为普通儿童病房、血液肿瘤病房、新生儿病房, 不同病房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小儿。为了让实习护生尽快熟悉环境, 首先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由于血液肿瘤病房、新生儿病房均采取保护性隔离, 告知护生进入前需更换隔离衣, 穿戴一次性口罩、帽子, 换拖鞋, 洗手等注意事项。同时示范无菌技术、六步洗手法等操作。带领其熟悉治疗区各种医疗器械、物品的放置并介绍用途。护生看到了血液病房中与病魔作斗争的小患儿及睡在暖箱中那一丁点儿的早产儿, 对一切都感到新鲜, 激发了其在儿科实习的兴趣。最后带领护生熟悉示教室、男女护生更衣室、休息室, 使实习护生对儿科病区有一个全面了解。在示教室发放资料, 与护生一起学习护理相关制度, 讲解各班岗位职责, 使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有章可循, 并尽快熟悉工作要求, 明确责任。

2.3 儿科安全教育

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将安全教育作为入科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 儿科患者年龄小, 有跌倒、坠床、烫伤、走失等风险。另外, 儿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他们的病情变化快, 来势凶猛。通过对护生讲解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 使他们了解儿科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其次, 在治疗用药方面, 儿科患者用量需精确计算, 患儿的监护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 强调护生执行操作必须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准确、规范地进行。最后, 介绍输液泵、微剂量输液器、小儿电子耳温仪这些儿科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此外, 还应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 提醒护生加强自我防护,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减少职业损伤, 掌握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和意外暴露的处理方法, 使其知道在操作中若不慎发生针刺伤, 要及时处理并报告带教教师。

2.4 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带教工作的重点, 也直接关系到护生的实习效果及今后的发展, 是完成技能目标的原动力[2]。现在的护生多为独生子女, 普遍依赖性较强、动手能力较差, 有的对儿科实习不够重视, 认为自己今后不一定从事儿科工作。因此, 入科时带教教师要强调:儿科是和内、外科及妇产科并重的独立临床科室, 其重要性是其他科室不能替代的。作为一名实习护生, 了解和掌握儿科临床工作基本知识与专科操作技能 (如小儿静脉输液、新生儿护理等) , 对于今后从事其他临床科室工作大有好处。在儿科实习会面对不同的患儿, 无论有无家属陪伴, 各项操作均应规范完成, 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带教教师不仅要教护生技术, 还要教他们做人的方法, 要求护生把良好的服务态度贯穿于整个工作中, 鼓励他们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儿科的志愿者活动, 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 以自己的爱心、热心服务于每一位患儿。这既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又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2.5 介绍各种沟通技巧

护生临床实习是从理论走向实践, 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其中沟通是基础, 是临床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 也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3]。由于实习护生社会阅历、临床工作经验不足, 大多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因此, 正确的引导和带教, 可以使护生更快地适应紧张的工作。只有进行良好的沟通, 才能减少医患间的误会, 减少医疗纠纷[4,5]。例如在普通儿童病房, 陪护家长心情比较焦急且更换频繁, 因此面对每位家长的提问应心平气和、耐心解释。在血液肿瘤病房, 由于患儿有更多的住院经历和特殊的疾病体验, 其较正常儿童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6], 他们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此外, 长期进行的化疗, 频繁的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有创检查使得他们痛苦不堪。所以, 对待这些患儿要更加有爱心, 学会体会他们的感受, 尽量提供温馨服务。例如, 在做治疗前准备一些患儿喜欢的粘贴纸、糖果等小礼物, 在他们配合治疗后, 给予奖励。在治疗操作中, 运用幽默的语言安慰患儿, 消除其紧张情绪, 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新生儿病房因采取保护性隔离, 家长不能陪护, 为了稳定新生儿情绪, 可以在室内播放一些舒缓的背景音乐, 并给予其更多的关心、抚摸和微笑, 使患儿获得安全感。

入科教育结束后, 将每一位护生交给各自的带教教师, 并介绍其相互认识。要求带教教师热情接待, 使护生获得认同感和被重视感, 有利于其尽快进入实习生角色。

3 结果

通过对实习护生开展具有儿科特色的入科教育, 可使其尽快熟悉环境, 有利于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在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间, 我院儿科病房出院总人数1 512人, 对其中的952名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 满意率达98.8%, 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生均无不良反馈及投诉。

4 体会

临床实习是从学校到医院、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环节, 是获得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7]。通过入科教育, 可以让实习护生尽快融入科室, 提高工作效率, 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在具体实行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实习护生的入科教育时间短、内容繁多, 护生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和应用, 尚需带教教师加强对护生的全面带教, 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必要调整。总之, 开展具有儿科特色的入科教育是提高儿科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应伍.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践实习教学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华医学研究, 2012, 10 (2) :99-100.

[2]方桂珍.护生学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 (9) :554-555.

[3]何月嫦, 吕丽珍.临床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10) :824-826.

[4]陈惠芹, 蔡耕, 唐新意, 等.儿科门诊实习临床带教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9) :965-966.

[5]江敏, 黄征丽, 吴杰明, 等.临床医学生毕业实习岗前培训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9) :20-21.

[6]Last B F, Grootenhuis M A, Eiser C.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ontributions to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past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J].J Pediatr Psychol, 2005, 30 (1) :99-113.

实习护生的因材施教 篇10

1 高职护生的特点分析

1.1 高职护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 刚刚步入社会, 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不足。此外, 现在医院的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 从而造成了教学和临床脱节, 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适用实际临床应用。因此, 高职护生在身体心智发育、知识储备等方面均准备不足, 面对错综复杂的新环境, 新问题, 其发生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增大。

1.2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对职业暴露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比如, 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原则, 不会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等。

1.3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单独开设职业防护课程, 一般将职业防护的专业知识穿插在护理教学中,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理论知识[2]。

1.4 护理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由于高职护生在知识认知、理解、接受水平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 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在实习过程中, 对护理操作方法的掌握, 以及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都不尽相同。

2 高职实习护生常见的职业危害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护士工作中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 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2.1 物理性职业暴露危害。

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常发生的意外事件, 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 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 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实习护士, 由于刚接触临床工作, 对针刺伤的危害认识不足, 防护意识淡薄, 更容易发生针刺伤[3]。此外, 放射科、手术室的放射线、紫外线, 各种电损伤, 以及各种监护仪及抢救设备发出的噪声污染也对护士造成身体损伤。

2.2 化学性职业暴露。

在化学消毒、手术麻醉、癌症化疗等过程中, 会受到化学消毒剂 (甲醛、双氧水、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84消毒液等) 、麻醉废气、化疗药物的伤害[4]。

2.3 生物性职业暴露危害。

由于护士担负起了患者的给药、注射、检查等护理工作, 因此, 容易受到患者血液或体液的传染。比如:HBV、HCV、HⅣ、流感病毒等。

2.4 心理性职业危害。

实习护生从学校到医院, 面临一个崭新的环境, 不仅生活节奏发生了根本变化, 还需要同医师、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因此, 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是否熟练, 沟通交际能力是否流畅, 各种突发事件是否能够应对等, 都会考验实习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5]。

3 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预防与管理

3.1 加强学校理论学习, 完善实习过程管理

(1) 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防护纳入整个护理教学体系, 并在实际教学过程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的增加职业防护相关的临床案例, 通过观看视频、情景模拟、教师示教、小组讨论、护生角色扮演、操作训练等方式, 让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6]。 (2) 高职护生由于普遍年龄偏小, 通过在学校几年的学习生活, 相对于直接与医院带教老师沟通, 同学校老师的交流更容易。因此, 学校应设立专职实习指导老师, 并定期深入实习医院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以及对职业防护的实施情况, 防范于未然。

3.2 加强医院带教管理, 落实各项防护制度

(1) 做好实习护士的岗前培训, 增强其防护意识, 规范其防护行为, 降低职业危害的风险。岗前培训内容应包括:医院环境管理措施、各项规章制度、职业危害种类 (放射线、噪声、药品、污染物、锐器) 、职业暴露处理及上报程序、安全职业防护预防措施等, 使实其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受感染的途径、以及职业危害发生后正确的处理方法[7,8]。 (2) 在进行每一项操作时, 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要详细介绍护理操作方法、操作难点、及注意事项, 并且, 还需要积极与实习护生进行沟通和互动, 把操作的规范训练放在首位, 培养实习护士正确的操作习惯, 鼓励其主动学习职业防护知识, 认真落实标准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确保实习护生能够真正掌握护理操作的基本要领[9]。 (3) 定期对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 强化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 (4) 调节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应积极帮助实习护生尽快熟悉新的工作环境, 除了在护理操作技能上进行辅导以外, 还要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从根本上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建立和谐的带教关系。

4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4.1 建立完善的报告反馈制度

当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发生意外, 应第一时间向带教老师汇报, 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4.2 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 需要对伤口进行冲洗处理, 再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并根据需要注射疫苗。其次, 及时对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和报告。详细登记职业暴露发生的经过、暴露的方式和损伤程度、暴露源和患者的详细信息、以及暴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如被HIV患者污染的锐器伤后, 30分钟内报告科内主任或护士长、负责人, 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 48小时内应将伤情准确记录和逐级上报, 建立完整的检测系统及锐器伤害档案, 并追踪监测与观察[10]。第三,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第四,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定期检测及随访。

4.3 做好护生及家属的安抚及善后沟通工作

实习护生在遭遇突发事件后, 会担心自己感染上某种不治之症, 会产生过度焦虑、悲观情绪。学校和医院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紧急处理和跟踪检查工作, 另一方面, 要做好实习护生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经济补偿等工作。特别一提的是, 学校和医院应充分重视实习护生的保密工作, 防止由于将突发事件的信息扩散, 即便通过紧急处理未受到感染, 当事人也会被同学、同事、朋友的孤立, 对当事人造成的次生伤害是致命的。

总之,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 在健康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特别是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实习生来说, 更是缺乏对职业暴露风险的全面认识, 而职业防护一旦崩溃, 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 不仅对实习生今后的生活, 甚至对实习生的家庭都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因此, 应引起学校、医院、实习生的高度重视, 防患于未然, 将职业暴露风险阈值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岳玲魏, 孔芳, 鲁玉桂.实习护士职业伤害原因调查及防护[J].甘肃医药, 2013, 32 (2) :153-155.

[2]吕亚静, 肖红云, 陈小平, 等.大专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中医院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4) :86.

[3]易敏春, 白树美.实习护士针刺伤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3 (33) :260-261.

[4]李可萍, 庄英杰文, 翠容, 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6) :571-573.

[5]王家艳.实习护士临床常见职业危险及防护策略[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 13 (3) :338-339.

[6]张俊玲, 付显华, 徐美贤.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教学尝试[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5) :152.

[7]林江霞.CT室实习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J].中国中医院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12) :86.

[8]钟响玲.高职高专护生实践教学中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培养探究[J].科技信息, 2013 (8) :239.

[9]袁志平, 林碧英.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 2013, 26 (4) :56.

上一篇:造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下一篇:企业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