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

2024-07-03

命运(精选十篇)

命运 篇1

一、主题分析

《命运的捉弄》这部电影首先是对圣诞故事的主要元素的传承。自古以来, 俄国就有在圣诞夜集会上讲故事的习俗, 圣诞故事的基本特点由俄国作家列斯科夫总结有三:故事情节发生在圣诞夜, 出现圣诞奇迹, 在愉快的氛围中收场。这部电影诞生的背景是苏联正努力发展重工业, 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那个年代圣彼得堡还叫列宁格勒, 政府的审批成了最重要的经济控制手段, 因而类似、雷同就成了时代最明显的特点, 赫鲁晓夫楼就是一个典型。这就类似于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区所兴建的“筒子楼”。计划经济下的求同除异, 本身也许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命运的捉弄。悲喜成分油然而生, 搞笑的桥段暗藏了一些社会的思考, 淡淡的忧伤。

二、叙事分析

《命运的捉弄》是一部奇遇巧合悲喜剧, 讲述男女主人公阴差阳错成为恋人的故事。男主人公求婚前夜在澡堂喝醉, 阴差阳错坐上了从莫斯科到列宁格勒的飞机, 来到与自家相同的大街, 相同的门牌号, 甚至同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不同地方的门, 便以为是自己家, 进入家里睡觉。无巧不成书的是, 两户人家竟然连家具都惊人得相似。结果女主人回来后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两个人与各自的未婚夫、未婚妻因误会分手, 却“不闹不相识”, 暗生情愫, 最终在一起。下面, 笔者就这部作品的过人之处作简单分析。

(一) 严谨的逻辑

一开始的动画, 建筑工人拆掉了个性化的房屋建筑, 取而代之的是完全相同的火柴盒一样的公寓楼, 配合着字幕, 每个城市都有相同的街道, 相同的名称与布局。这昭示着后来巧合发生的偶然与必然。影片开头, 当男主角的女友向他提及结婚的事情, 镜子中反射出了男主角的身体微表情, 预示着男主角虽然打算向女友求婚, 但内心却有丝丝不愿, 也为其后来爱上女主角纳嘉作了铺垫。他与女友完全不同的性格、相差的年龄, 也与影片后面与女主角生活小细节的契合形成对比, 爱上女主角虽然意外却在情理之中。男女主人公都喜欢唱歌, 擅长弹吉他, 这些都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整个影片逻辑严谨, 前呼后应, 虽然巧合荒诞, 却又让观众觉得似乎在情理之中。

(二) 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先是电影的画面, 男女主人公、配角都相当养眼。尤其是女主角, 身材高挑, 金发带卷, 加上我见犹怜的眼神, 宛如从童话里走出来的白雪公主, 极具浪漫主义情怀。还有纳嘉这个名字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希望, 她天性善良, 性格用影片里朋友的评价是不太现实,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真心相信他人。初遇男主公时, 面对闯入自己家的陌生人, 纳嘉虽然开始有些恼怒, 但当男主角给出了在外人看来荒诞无稽的理由后, 她竟然相信了, 并给了意外闯入者回家的路费, 耐心给电话另一头的男主人公的女朋友解释误会等, 种种行为使人性的善良得到极度表现与宣扬。不得不提的还有影片中的音乐, 泼洒得淋漓尽致, 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影结束却余音绕梁。

(三) 细节的刻画

一部好的片子要吸引观众, 不仅仅需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更重要的是故事的代入感。而代入感能否实现就要看细节的把握是否到位。卡耐基曾说过“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的把握是一部经典电影必备的因素之一。影片中男主人公的职业是医生, 这就为其性格中的固执、腼腆、刻板着了重彩。到后来他没有勇气表白, 固执得似乎无赖等, 都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因为现实中, 人们印象中的医生也是这样的性格。期间两人暗生情愫, 男主人公虽不想走, 但预示要走, 女主人公虽然心里不想让男主人公走, 但嘴上却让他走。这些细节形象地刻画出现实中女生在恋爱中口是心非的状态, 使观众感同身受。爱情里, 这种行为看似滑稽但却确实存在, 爱情里, 每个人都是傻子。这样, 观众一下子就进入了情节当中, 悲喜着主人公的悲喜。

三、结语

《命运的捉弄》之所以经久不衰, 必定还有许多其他经典之处。例如, 故事中每次男女主人公感情将要升华的时候, 总有恼人的门铃响起来搅局, 命运的捉弄时刻点题。影片有搞笑的桥段, 两个男人在雪地里互相讥讽, 令人捧腹;也有经典的对白, 我们已经失去热情, 不做大小蠢事, 不为亲爱的女人付出, 不打破框架……短暂的时间可以毁掉旧物, 但创造新的东西就没那么容易啦!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让人在笑过之后产生思考。回归理智, 新年的奇遇似乎只是理想, 梦境中男主人公摒弃以往性格上的弱点, 善于言辞, 大胆追求爱情。而生活中, 他太过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清醒后总觉得一面之缘太过于荒唐, 却又无法自拔, 理智与感情产生巨大纠结。影片中一直出镜的红色电话似乎预示着主人公内心一直压抑的那团热火, 想接却不能接的痛苦。最终纳嘉到来, 影片圆满结尾, 也应和了男主人公的身份和话语:医生, 想要治痛, 但必须经历忍痛治疗才会痊愈。这也是作者对当时国家的现状和发展的暗语:国家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期才能彻底痊愈, 慢慢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命运的捉弄还是命运的安排, 耐人寻味, 回味悠长。

摘要:纵观俄罗斯影坛, 梁赞诺夫绝对称得上是俄罗斯喜剧教父。他的电影通过让人捧腹的场景和复杂的情节变化让人瞥见喜剧背后生活的忧郁本质, 在松弛调侃的表层叙述下隐藏着生存境况的荒谬与可笑, 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小人物的悲哀。这其中以《命运的捉弄》成就最高。自1976年开始, 每逢新年, 苏联电视台都会播出这部影片, 经久不衰。其中的许多桥段现在也会被拿来使用, 如前几年春晚舞台上的小品《电话》就模仿了这部1975年电影中男女主角互相接错电话的桥段。《命运的捉弄》以其突出表现被奉为经典, 笔者就浅谈其经典之处。

关键词:悲喜剧,逻辑,浪漫主义

参考文献

[1]吴慧颖.从两部《命运的捉弄中》中看俄罗斯社会[J].文化窗, 2014 (1) :29-31.

把握命运,做命运的主人作文 篇2

家境不决定命运,而自信却决定命运。

乔诺。吉拉德出生于一个贫民窟,小时候依靠擦鞋补贴家用,仿佛他永远不会有出息,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负债累累,几乎走投无路的人因为依旧对自己有信心而在短短三年内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年轻时的希尔顿怀揣仅500美元的家当只身闯进德克萨斯州。在购买了几家专卖的旅店后,只因为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所以决定在那儿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不过七年,希尔顿酒店就遍布全球各地;著名球星乔丹也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对篮球情有独钟,但他买不起一双需要订做的球鞋,为有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他满怀自信的投身于篮球事业,经过千锤百炼,终造就了现在的篮球之神。他们都告诉我们,出身和家境并不代表命运,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才决定命运。

身体的残缺不决定命运,而自身的追求却决定命运。

霍金,是一个全身除了两根手指和大脑外全部瘫痪的残疾人,但他并不为此而自暴自弃,反而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越挫越勇,绝不放弃对宇宙奥秘的追求,于是最终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列;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小时因无法接受自己残缺的事实而脾气暴躁,后来终于茅塞顿开,不再怨天尤人,接纳了自己,并开始了对文学的追求,著成了举世传颂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音乐家贝多芬中年失聪,晚年病入膏肓,至死也没有妻子陪伴左右。很多人认为他不会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但是摒弃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不甘堕落,追求着自己的音乐理想,用尽一生奏响了生命的乐章。伟人们的经历向我们诉说着:不要放弃,不要因为身体的残缺而我以为这就是命,命运永远在自己手中,对热衷事业不竭的追求才决定命运。

他人的言论不决定命运,而坚持自己才决定命运。

台湾散文作家林清玄小时与父亲说自己以后不要这么辛苦恣睢地生活,不要种地,不要上班,就等着别人给他邮钱,父亲笑他幼稚、荒唐、做梦,但林清玄坚持自己,考上了大学,去学了写作,各地的报社杂志源源不断的向他寄钱,他在家人否定的言论中成功了;周杰伦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下长大,玩起了除了母亲以外无人支持的音乐。他每个月只有400元的工资维持生计,但他依旧不忘记自己内心深处的音乐梦。他被吴宗宪相中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试唱他的歌,可他仍然一如既往的默默创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自己作曲自己唱,霎时间轰动了乐坛,风靡了世界。这些战胜舆论的人,都用他们在社会上的成功告诉我们,无需理会他们的言论,我们只需把握好命运,在你逆境中不忘初心的野蛮生长。

“既然看不清未来,就把握好现在。”

命运是我们的专属物,每一个人,都有权做命运的主人,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把握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 命运表现性格 篇3

《青梅》是《聊斋志异》中篇幅最长的作品之一。小说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因此而构成的情节也离奇多变,曲折生动。这又是一篇具有长篇小说的架构,而经作者加以高度浓缩而成的一篇极其精练的短篇小说。

小说的女主人公青梅,是一个亦狐亦人的形象。但这亦狐亦人,并不像《聊斋志异》中其他的许多狐仙形象一样,是从艺术形象创造的特质来说的,就是说人物既有精怪的奇幻的一面,也有现实的普通人的一面。而青梅则主要是指她的血缘关系而言:她是人与狐交合而生的一个混血儿。小说的开头就写这个混血儿的来历,与《聊斋志异》其他篇一开头就从主人公本人落笔不同,这一篇是从青梅父母的相恋、结合写起的。这是为了要写青梅的性格,就先从她父母的性格写起,写出青梅的性格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别具一格的开头,只是全篇故事的一个铺垫。但这个铺垫不是一个轻描淡写的简单交代,而是一个自成首尾的栩栩如生的小故事,有情节、细节、对话,重要的是由此而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对整篇小说的布局来说,这个开头很像是一场大戏的序幕。待我们读到篇末,知道了青梅思想性格的基因来源时,才体会到这个开头设置的精妙和在塑造青梅形象中的重要意义。

小说的开头这样介绍青梅的父亲程生:“性磊落,不为畛畦。”这是说他为人胸怀坦荡,不为礼法所拘束。接着就通过生动的细节,写他的旷达不羁和勇敢无畏:“一日,自外归,缓其束带,觉带端沉沉,若有物堕。视之,无所见。宛转间,有女子从衣后出,掠发微笑,丽绝。程疑其鬼。女曰:‘妾非鬼,狐也。程曰:‘倘得佳人,鬼且不惧,而况于狐!遂与狎。二年,生一女,小字青梅。”作为人的父亲的性格,加上作为狐的母亲的美丽、慧黠、直率、大方,这些都在后文的情节发展中,逐步地从青梅的思想性格中表现出来。

情节很快就出现了大的转向。狐女叫程生不要另娶,答应为他生一个男孩作为条件(狐仙也受到重男轻女世俗观念的影响),但程生不顾狐女的劝阻另娶了王氏女。此后便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到青梅命运的变故:狐女怒而弃青梅出走;不久程亦病卒;王氏别嫁。序幕中的人物很快就退场,主人公青梅便走向了舞台的中心。一场情节起伏跌宕的悲喜剧的大幕,就此正式拉开。

青梅成了孤女,这是她坎坷命运的开始。她无奈寄食于堂叔家,而堂叔是一个放荡无行的人,为了赚钱,就把她卖给了一个在家中等候放官的王进士。王进士喜欢青梅的聪慧,就用重金将她买来侍候他的女儿阿喜。这里一连出现了三个人物,真正重要的是王阿喜。这个故事,就主要以她和青梅两个人为中心演绎到底。

这两个人物的关系,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一主一婢,在身份地位上并不平等;二是虽然如此,但两个人一开始就相互喜悦,后来竟情同姊妹。这种亲近的关系,符合于今天的一个时尚用语“闺密”。“喜年十四,容华绝代”,这是写她的美,比之青梅的“貌韶秀”犹有过之。这里写阿喜的美,在后文的情节发展中是有意义的;而对两个人的关系来说,又还具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这两个亲密的女友,不仅是品德相当,就是外貌也是相匹配的。这是写两人虽然身份地位不同,却可以成为“闺密”的条件和原因。

作为一个婢女,小说首先写青梅的“善候伺”,以七个字来作形容:“能以目听,以眉语。”是说她的灵心绣口高出常人。常人只可以眉目传情,青梅却还能通过眉目而善解人意。但明伦对“以目听,以眉语”六个字大加赞扬,说:“写‘善候二字,神妙直到秋毫颠,觉‘灵心慧眼等字,俱成糟粕。”这样的评价,蒲松龄当得起。从清人的注解得知,这六个字原是从古典中化出来的,但读来却浑然无迹,就像是从作者的心中笔下自然流出的一样。“由是一家俱怜爱之”,青梅“善候”是她招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她遇到的是一家好心人。在后来的逆境中,青梅遇到的,也处处都是好心人。古今都一样,社会再黑暗,还是好人多。

接着又出场一个重要人物张生。这又是一个好人,也是这个故事里的一个中心人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好人是由青梅发现和认定的,由此而引出一系列的矛盾纠葛,在这些矛盾纠葛中,青梅的眼光、心地和勇气得到了十分生动的表现。这位张生有这样几个特点:“家屡贫,无恒产,税居王第。性纯孝,制行不苟,又笃于学。”贫、孝、品行端正、读书勤奋,其中又特别突出地写他的孝行。视角取得很好,都是通过青梅的眼睛来写的,着重写了两件事:一是她亲见张生自己偷偷地咽糠喝粥,而让母亲享受肉食;二是父亲生病,生活不能自理,张生“抱父而私”(伺候他便溺),不仅不怕脏,弄脏了衣服还尽量不让父亲看见。青梅见此“大异之”。“大异”二字,见出青梅有眼光,有思想。她重德,首先是以德取人。只有自己就有孝心、孝行的人,才会敏锐地观察到并理解和高度评价这种行为。这里表面上看来是通过青梅来写张生,实际的效果却是同时又通过张生表现了青梅。下面小说围绕着张生,着重表现青梅与阿喜的关系。她们的关系是主奴,又是朋友,朋友的真挚情谊超越了主奴的界限,冲破了主奴的隔阂,但又并没有脱尽主奴关系的色彩。这一点,蒲松龄的描写是把握得非常准确的。先是青梅帮助阿喜,是主动的,勇敢的,积极的;而后是阿喜又反过来帮助青梅,虽然同样真诚,却显得比较被动、懦弱,甚至有些无可奈何。两个人的性格有着明显的区别。

青梅的不凡、不俗,更突出地表现在她从张家回来以后的所思、所为。她一回来就把所见告诉了阿喜,并且说:“吾家客,非常人也。娘子不欲得良匹则已,欲得良匹,张生其人也。”言辞语气,充满关切和信任,一点不像是婢女对主子说话,倒像是心心相印的朋友。更为难得的是,她本人也是一个未婚少女,而且身份和家境更接近于张生,要说论婚姻,她自己成功的把握更大。但她不是首先为自己谋划未来,而是为主人之女谋划未来。她先人后己,毫无私心。阿喜的反应是“女恐父厌其贫”。这六个字含义丰富,既反映出父女之间的关系,也揭示出人物的性格。从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一是,暗示出阿喜本人是有意于这位品德高尚的书生的;二是,阿喜深知父亲的一贯思想是嫌贫爱富;三是阿喜的性格懦弱,虽然有自己的感情倾向,但对父亲是心存畏惧,只能服从。这些丰富的含义,就预示了围绕着这一婚姻事件,将产生多重复杂的矛盾冲突,由此而衍生出一系列曲折生动的情节。

她给阿喜出主意说:“不然,是在娘子。”意思是,一切看你的主意,父亲的嫌贫爱富不必考虑。青梅虽是一个婢女,却有眼光,有主见,有独立的人格意识。进而她又具体地替阿喜谋划:只要你本人愿意,我可以偷偷地去告诉对方,让他们找一个媒人来说合,你母亲一定会来跟你商量,只要你说同意,事情就算办成了。她乐于成人之美,而且对事情谋划、考虑得非常周到,年纪虽小,表现却非常成熟老练。而阿喜却缺少青梅那样的胆识和勇气,她内心犹豫、疑虑,惧怕父亲是一个方面,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她自己。她内心真正的顾虑是:“恐终贫为天下笑。”不是嫌他现在贫,是担心他一辈子都不能脱贫致富而被人耻笑。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开掘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他将两个人物对比起来描写,一下子就显示出在眼光和识见上的高低。遇到矛盾和困难,青梅助人之心不变,她激励阿喜说:“妾自谓能相天下士,必无谬误。”这话说得自信果断,掷地有声。青梅不仅有见识、有眼光,而且有勇气、有智慧,敢说敢为,勇于担当。她竟亲自到张家去联络沟通,“往告张媪(张生的母亲)”,张媪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媪大惊,谓其言不祥。”老人家考虑问题是很实在的,一个富家大室的闺秀,主动让人找上门来要下嫁到贫苦人家,在她看来,这恐怕不是一个好兆头。这一看似有悖于常情常理的反应,却完全合乎人物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性格:不是拒绝,是不敢高攀。文字如此精练,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却是如此深刻、准确,蒲松龄不愧为写作短篇的高手。

接着是写青梅的善言。她劝说张媪的一番话,表现出很高的智慧:“小姐闻公子而贤之也,妾故窥其意以为言。冰人往,我两人袒焉,计合允遂。纵其否也,于公子何辱乎?”这段话包含好了几层意思。第一,小姐是慕公子之贤,并不计较穷和富;第二,是我观察到她的真实意思才敢来告诉你的;第三,如果你们派媒人去说合,我和小姐两人会从旁做工作,估计成功的把握比较大;第四,退一步说,即使事情不成,也不会丢你家公子的面子。说得有情有理,合乎逻辑,各种情况都估计到了,全面细致,滴水不漏。水到渠成的结果是:“媪曰:‘诺。”

卖花人侯氏代张家去说媒的过程,矛盾迭起,从中充分地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听说是贫穷的张家想要娶自家的女儿,“夫人闻之而笑;以告王,王亦大笑”。父母二人都以笑来回应,父亲还是“大笑”。这里的两个“笑”字,与前面写阿喜“恐父厌其贫”相呼应,真是知父者莫如女,这是富人贱视穷人的一种恶劣表现。他们对女儿的婚姻大事,看起来似乎也还有通达的一面,没有当时就自作主张断然拒绝,而是叫女儿来,告知此事,征求她的意见。但实际上却只是一种对女儿的试探。小说写阿喜和青梅两人对此事的态度,生动、准确、传神,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心理都跃然纸上。“唤女至,述侯氏意。女未及答,青梅亟赞其贤,决其必贵”。青梅的“抢话”,表现了她热情助人的急切心情;而阿喜慢半拍未及回答,则表现了她的稳重和迟疑,其中还透露出对父亲的畏惧。母亲对女儿说:“此汝百年事,如能啜糠覈也,即为汝允之。”深知父母心思和习性的阿喜,并未立即表示同意,而是表现为:“俯首久之,顾壁而答”。她在慎重思考,主意是有的,但能不能说,怎样说,却颇费斟酌,所以有好一阵的迟疑。“顾壁”二字尤为传神,显示出她是明确地意识到父母亲是不会同意她的选择的,但又不能不说,因此回答时不敢正眼看着母亲。回答的内容表现了她的聪慧机敏,意思很明确,却说得非常婉转含蓄。她先是将富贵归之于天命,而且从贫与富两面来说,含蓄而又坚定地表达了她相信张生是属于“不贫者无穷期”的那一类的。最后以一句“是在父母”作结,表示一定会听从父母的决定。然而父母的“征求”意见,只是“将以博笑”。这里的一个“笑”字,与前面写两人轻蔑的“笑”相呼应,进一步表现了他们嫌贫爱富的特性。母亲“及闻女言,心不乐曰:‘汝欲适张氏耶?”这时小说写阿喜的表现绝妙:“女不答;再问,再不答。”两问两不答,却正是她的回答,无言的回答比有言的回答,表现得更加坚决。这一态度,揭示出阿喜的内心矛盾和隐秘,同时又预伏了下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母亲的怒斥很有份量:“贱骨了不长进!欲携筐作乞人妇,宁不羞死!” 话说得很重,表现了在贫富和家世利益面前,对爱女的粗暴态度。“女涨红气结,含涕引去”,对阿喜的性格刻画是非常准确的:有主见,但懦弱,不坚定,缺乏反抗精神。

青梅则表现出另一种精神气象。“见(阿喜事)不谐,欲自谋”。“自谋”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自己的幸福。而且一旦下了决心就付诸行动,勇往直前,乘夜便独自到张生的住所去。对两人会见的描写,完全是性格化的。青梅是在张生夜晚读书的时候突然出现的,“生惊问所来,词涉吞吐”。“吞吐”应该是指青梅的回答,虽然勇敢,却毕竟有少女的羞怯,不能痛快直言。可以让我们想象出她当时的神态。“生正色却之”。在遭到严肃的拒绝之后,青梅是这样的表现:“泣曰:‘妾良家子,非淫奔者;徒以君贤,故愿自托。”大胆告白,直诉所求,但情意凄切,出语诚恳。“自托”二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表现出一个少女为追求自己的幸福而表现出的一种非凡的胸襟和勇气。青梅是慕张生之“贤”而生爱的,这一点对张生有所触动。但为人正派的他仍然是义正辞严,坚决地予以拒绝:“生曰:‘卿爱我,谓我贤也。昏夜之行,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夫始乱之而终成之,君子犹曰不可,况不能成,彼此何以自处?”这一番话,表现出张生光明磊落的君子之风,既自爱,又尊重对方。这更证明了青梅对他“贤”的判断与追慕是很有眼光的。而“能成”与“不能成”之说,又在艺术表现上暗中留下了余地。聪明的青梅从“能成”的一面去理解和争取,于是回答:“万一能成,肯赐援拾否?”“援拾”就是接纳之意。

两人的关系在矛盾中实际已经进了一步。此时张生的内心也有了变化,并向青梅道出了真实的想法:“得人如卿,又何求?但有不可如何者三,故不敢轻诺耳。”意思是说,我内心是很愿意的,但有三个难题不好解决。语气和想法都有了松动和回旋的余地。在青梅的询问下,张生所谓的“不可如何者三”是指:第一,你不能自主自己的婚事(这时张生还不知道青梅的婢女身份,当是指遵从父母之命而言);第二,即使你能自主,我也必须听从父母之命;第三,即使我的父母同意,但你一定出身富贵之家,我家贫必不相配,这更是极难解决的大难题。因而催促她赶快离开,以免瓜李之嫌。说得堂堂正正,有情有理,表现出高尚纯洁的美好品德。青梅与张生是同一流人物,因而虽然遭拒,却能理解、接受。故在临去时,嘱张生曰:“君倘有意,乞共图之。”张生以一“诺”字来回答。一个是爱贤,一个是因对方爱贤而心有所动,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得到展示,而人物性格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此前主要是写青梅对阿喜的帮助,此后就反过来主要写阿喜对青梅的帮助了。两个人是在互相帮助中逐渐深入理解而成为真诚的朋友的。从张生处回来之后,在青梅和阿喜之间发生了一场误会和冲突,从中进一步展现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当青梅告知阿喜晚上到张生家去时,“女怒其淫奔,将施扑责(露出主子面目)。梅泣无他,因而实告”。阿喜听后感叹说:“不苟合,礼也;必告父母,孝也;不轻然诺,信也:有此三德,天必祐之,其无患贫也已。”这是她对张生品行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对他命运的判断。与青梅一样,阿喜也是以德察人,以德评人,并且以德来判断其未来前途的。这一评判证明了阿喜与青梅之间有相近的眼光,内心有息息相通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品德也同样高尚。阿喜在确认张生将来必有富贵前途的情况下,跟青梅之前一样,不是首先为自己着想,而是为做婢女的青梅着想。她问青梅:“子将若何?”青梅毫不含糊地回答:“嫁之。”其直率与痛快,则与阿喜判然有别。“女笑曰:‘痴婢能自主耶?”这里的“自主”,并不是指父母之命,而主要是指她的身份是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婢女。称她为“痴婢”,虽然是主子语气,却显得亲切,听不出有一点贱视的意味。青梅非常坚决地表示:“不济,则以死继之!”表现出她对爱情追求的真诚和执著。阿喜也毫不含糊地表示:“我必如所愿。”也就是说,我一定会倾全力帮助你实现愿望。但是要帮助青梅实现愿望,对阿喜来说并非易事。张生家贫,而青梅又无力自赎,这桩婚姻要真正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要让青梅不花钱就能获得自由,父母一关是通不过的;而去请求父母放弃赎金,阿喜又没有这个勇气。阿喜虽有决心,却在困难面前也不免踌躇,并发出这样的沉吟:“是非我之能为力矣。”无助的青梅“泣数行下,但求怜拯”。阿喜无法可想,便把自己的私蓄拿出来资助青梅,张母又“多方乞贷,共得如干数,藏待好音”。

机会终于到来。阿喜乘父亲迁官之机,建议母亲将青梅遣送出去。母亲本来就认为“青梅太黠,恐导女不义,每欲嫁之,而恐女不乐,闻女言甚喜”。本来是顺手推舟,却又好事多磨。过两天有一个佣保妇来为张家说媒。“王笑曰:‘是只合耦婢子,前此何妄也!”这一“笑”字,又与前面的两“笑”字相呼应,进一步揭露了富贵人家卑视穷人的丑恶嘴脸。更坏的是,他还想把青梅卖给人家做小妾,以此赚取比当时购买所花高出一倍的钱。在阿喜坚执而动情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以原价让青梅赎身嫁给张生。

在阿喜随父赴任与青梅离别之前,写了一段青梅嫁到张家后的表现,对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生对父母已经是十分孝顺了,而青梅孝顺翁姑犹有过之:勤劳操作家务,吃糠咽粃都不以为苦;更以刺绣为业,因技艺精巧而广受欢迎,很快就改善了穷困的家境。更重要是为了张生能专心读书,家务之外还担负起全部的经纪事务,因此而得到了全家人的爱重。

这以后两个人的命运就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相别之时,阿喜对青梅泣曰:“子得所矣,我固不如。”这八个字是后半部情节的概括和预示。而青梅则明确表示,自己命运的好转,是由阿喜所赐,她是受恩知报,不会负义的。这又为全文的结局伏下一笔。

情节的发展突然风起浪湧,阿喜家急速破败:半年母卒;又二年父坐罪,被罚破产,从者逃散;继而又染疾卒;不久唯一跟从她的一位老媪又卒。阿喜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由一个生活优裕的富家女而突然跌入低谷,经受了各种生活的磨难。但蒲松龄总是让他笔下品德高尚的好人得到好报,因此在他的艺术构思中,一面写她受难,一面又同时写她总是遇到好人,得到救助。

阿喜遇到的第一个好人就是邻妪。邻妪因同情而劝她出嫁,她回答:“能为我葬双亲者,从之。”在“伶仃益苦”的情况下,她对父母仍然孝心不改。邻妪赠以斗米,并按她的要求帮助她寻找合适的对象。但是,家贫者无力为她安葬双亲,而富有者却又嫌她是败落人家的女儿,高低难成。于是为她本人的生活着想,劝她嫁给一位姓李的人家做侧室,可以解决厚葬双亲的问题。初时大哭拒绝,说:“我搢绅裔而为人妾耶!”“妪无言,遂去。”情节的发展在此作一顿挫,一则表现阿喜处境之可怜,二则继续表现她对双亲的孝心。后来竟至沦落到“日仅一餐”都无以为继,半年后完全不能支持,连自杀之心都有了。之所以苟活下来,就只是为了要收葬双亲的尸骨。最后不得已,只好从听邻妪的意见,嫁给了李姓做小妾,才将一直挂念于心的双亲安葬。

裹腹之忧解决了,但新的磨难又接踵而至。先是李姓的大老婆极为悍妒,即使丈夫谎称是购来的婢女也不能容忍,“暴怒,杖逐而出”,以致使她“披发零涕,进退无所”。这时候又遇到了第二个好人老尼。老尼将她接到庙里,她要求剃度出家。老尼同样有慧眼,善识人相,看出她不是一个长久沦落的人,劝她留在庙里劳动为生,以待时运好转。这里写老尼的预测,既与前面青梅对张生的预测前后映衬,又为下文写阿喜命运的转折预伏一笔。但其间又写她经历了多次无赖恶少的调戏骚扰,以至使她“号泣欲自死”。继而又有贵族公子过庵而欲娶为小妾,逼得她“欲乳药求死”。公子纠缠不放,后又派家奴到庙里来威胁,“女大悲,又欲自尽”。这些危难,都在善良的老尼的悉心保护下,一一化解,终于平安地活了下来。其间,小说穿插了一段阿喜夜梦父亲的情节,父亲对她除了对以前未同意她与张生的婚事表示悔愧外,就是劝她“但缓须臾勿死,夙愿尚可复酬”。加上天明后,老尼望其气色而惊曰:“睹子面,浊气尽消,横逆不足忧也。福且至,勿忘老身矣。”预示了阿喜的命运即将逆转。梦境的穿插,虽然表面看来与前后情节关联并不紧密,稍嫌突兀,但在艺术构思上,却为写全文喜剧大结局而预先作了布置。下文写与青梅的重新团聚,的确是大出人意料之笔,但有了上文的布置,也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暴雨翻盆”之际,有人来敲庙门。众人大惊,以为又是贵公子派人来捣乱。开门一看,竟是一群女奴簇拥一个丽人来,“仆从煊赫,冠盖甚都”。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相别多年的青梅。这时张生任职司李,她已经贵为司李夫人,正好经过此地,入庙“暂避风雨”。聊斋用笔,总是变幻莫测,在山穷水复之时,突然又见柳暗花明。阿喜被发现的过程,也写得极为曲折:先是夫人入殿中,“移榻肃坐”,而“家人妇群奔禅房,各寻休憩。入室见女,艳之,走告夫人”。在雨停将离去之前,“夫人起,请窥禅院”,这才由老尼“引入睹女”。这一见非同小可,夫人“骇绝,凝眸不瞬;女亦顾盼良久”。然后从不幸的阿喜眼中确认:“夫人非他,盖青梅也。”这一突如其来、出人意料之笔,出自蒲松龄的精心构想,层层铺垫,层层转折,最后才用重笔写出“盖青梅也”四个字。在此,冯镇峦评云:“‘青梅也三字,天上落下。”但明伦评云:“层层疑骇,惊鬼惊神,至此列开旗门,将军突现,令人目炫神摇,笔亦跳脱欲飞。”都道出了这段描写文字飞动、笔法转折之妙。

“各失声哭,因道行踪”,用回叙的笔法,补写两人分别以后各自的遭遇,而又以青梅为主。阿喜听后,“叹曰:‘今日相看,何啻霄埌!” 两个人的境遇,此时竟有天壤之别。但这不但没有成为两人友情的障碍,反而以此为契机,作者着意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青梅感念旧情,胸怀坦荡,笑曰:“幸娘子挫折无偶,天正欲我两人完聚耳。”接着就“取珠冠锦衣,催女易妆”。阿喜还对同处一室心存疑虑,觉得“其名不顺”。而青梅却十分坦然,毫无犹豫地说:“昔日自有定分,婢子敢忘大德!试思张郎,岂负义者?”不仅自己,而且还带出丈夫张生,都是受恩知报,讲求义气的人。果然,到任上会见张生家人,“母子皆喜”。因为有从前张家求婚被拒的经历,故“女拜曰:‘今无颜见母!”张母的反应是:“笑慰之。因谋涓吉合卺(择日举办婚事)”。这里的一个“笑”字,与前面张家向王家求婚时,阿喜父母的两个“笑”字遥相映照,显示出两者之间在品德和思想境界上的巨大差异。阿喜婉拒,说:“倘念旧好,得受一庐,可容蒲团足矣。”对此,“梅笑而不言”。这一“笑”字,也用得十分精妙,含蓄中透出狡黠和爱怜,既与张母的慈祥之笑,也与前面阿喜父母的轻蔑刻薄之笑,形成进一层的映照,都在人物思想品格的表现上起到了令人深思的作用。经过精心的准备,“及期,抱艳妆来”,在鼓乐声中,为她与张生举行婚礼。阿喜虽然“左右不知所可”,但被“梅率婢媪强衣之,挽扶而出。见生朝服而拜,遂不觉盈盈而亦拜也”。青梅将阿喜扶入洞房,坦然大方地说:“虚此位待君久矣。”她将已经得到的正妻位置慷慨地让给阿喜,视此为对阿喜当初真挚的同情和热情的帮助理所当然的回报,还嘱咐张生:“今夜得报恩,可好为之。”此后,青梅一如过去“事女谨,莫敢当夕(指守礼而不敢替代正妻的位置)”。阿喜为此也感到不安。“于是母命相呼以夫人;然梅终执婢妾礼,罔敢懈”。

按蒲松龄好人必得好报的观念,小说最后的结局当然是非常美满的。张生“行取入都(升官进京)”,路过尼庵时送给老尼五百金作为寿礼,尼只受二百,也是用来建祠和为王夫人立碑。两人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张生后来官至侍郎,两位夫人都为他生育了子女。“张上书陈情,俱封夫人”。

小说热情地歌颂了青梅与阿喜之间的真挚情谊,而这种情谊是建立在人物美好品德之上的。立德和颂德,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思想红线。人物的美好品德主要表现在:真诚、善良、热情助人、孝顺父母。而对青梅,则更歌颂她的眼光、胸怀,“能识英雄于尘埃”,先人后己,以助人为乐。而与此相映衬的,是对“弃德行而求膏粱”、嫌贫爱富的思想作了善意的批评。但明伦在篇末总评中称这篇小说“是为有关世教之言”。但蒲松龄时代的世教,在今天看来是有精华也有糟粕的,青梅严守等级观念,甘于婢女的地位,得正妻之位而固求只做侧室,这已经超出了友情的范围,透露出些许封建思想的气息。

命运 篇4

毫无疑问, 曹禺笔下的《雷雨》是一部悲剧。权力欲的周朴园与生理欲的繁漪、弃妇之悲的鲁侍苹与向往爱情的四凤、大少爷周苹与继母繁漪的不伦恋、周苹与鲁四凤的兄妹恋都表明了《雷雨》浓烈的悲剧色彩。在我们抽丝剥茧地分析解读导致《雷雨》悲剧的内在原因时, 应该注意到“人性与欲望”在悲剧里扮演的角色。人生对幸福的渴望总是建立在对欲望的追求上, 但当欲望更加强烈、手段更加激烈时, 无节制、不知满足的欲望就会将人拉向无底深渊。

一、对《雷雨》写作背景的简要解读

了解《雷雨》的写作背景与曹禺本人的性格特点是解读《雷雨》悲剧的第一步。《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作品, 同时也是其成名作, 写于1933年, 发表于1934年的《文学季刊》。《雷雨》作为优秀剧目一直活跃在表演的舞台上, 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劳资纠纷更是表达资产阶级思想丑恶思想的一部剧作。据我们了解《雷雨》问世的三十年代, 正是以阶级斗争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文学要为阶级服务的时代特征反映了《雷雨》正在酝酿一场深刻的工人运动。在这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交织的特殊时代问世的《雷雨》不仅表达的是动荡社会形态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更要还原阐释的是“欲望对命运的主宰”。曹禺曾说:“我写的是一首诗, 一首叙事诗, 但这决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剧。”

二、戏剧多因素多角度展现人物悲惨命运之分析

1、雷雨意象烘托人物, 渲染气氛, 表达“罪与救赎”。

提到《雷雨》的悲剧色彩就不得不提雷雨这个意象, 对其深层次的解读也不应只局限于时代背景与人物性格这两个角度上。《雷雨》之所以提名为“雷雨”是因为雷雨意象在这部剧里频繁出现, 曹禺似乎特别偏爱雷雨这个意象, 而雷雨这个意象更是在《雷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雷雨意象贯穿着整部作品, 在《雷雨》第一幕时, 雷雨虽然还未出现但郁热、潮湿的气息却开始弥漫开来。四凤为母亲的到来而焦虑不安;周萍因繁漪的纠缠而心烦气躁;鲁贵则为还赌债而唠唠叨叨, 仿佛人们的情绪就像雷雨要到来之前的气象一样。随着剧情的推进, 雷雨声光铺天盖地仿佛在预示着悲剧的到来。最后, 大雨倾斜如注, 三死两疯的悲剧达到了高潮, 大大烘托了罪与救赎的主题。

2、乱伦题材, 震撼人心, 体现“挣扎与残酷”。

乱伦的题材更增加了悲剧元素。乱伦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容忍的一种行为, 乱伦的题材就注定了《雷雨》的悲剧结局。2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除旧布新, 思想活跃的一个重要转折, 破除旧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可以说是激荡在所有年轻人心中的一把火。繁漪作为女人可以说是不幸的, 多年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禁锢令她哀莫大于心死。她向往一份激烈的爱情, 希望借由情欲的解放而重新获得生命的自由。因此, 她选择和丈夫的儿子来一段雷雨式的燃烧。另外, 周萍与四凤的兄妹恋也是曹禺笔下的一个悲剧。这样的题材也是对人性欲望的愤怒与怀疑。

3、欲望的主宰导致了“针锋相对与毁灭”。

这里重点分析周朴园, 周朴园可以说是导致整个悲剧的直接原因。作为封建资产阶级官僚代表的周朴园出身官僚世家, 早年留学德国。他表现出来敢于打破封建家庭思想的勇气而娶了女仆侍萍但却在强大的封建思想下抛弃了侍萍, 我们并不否认周朴园爱过侍萍, 但如今的他却抛弃了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真诚爱情的渴望。他开始自我否定, 开始掌控他不能掌控的一切。妻子繁漪、儿子周萍和周冲及自己的工人都要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服从他的命令。在控制欲的驱使下亲情好像是被撕毁的面纱, 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正在审视面纱背后的人性。周朴园与繁漪针锋相对;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与其看作是社会阶级对立的结果不如承认是人性与欲望追求的迥异。周朴园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后露出卑鄙与狰狞的面孔其实就是欲望的外衣正在被揭穿。人欲望的本性往往被一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所掩盖, 但当欲望超越限度、人性受到挑战, 结果往往让人们大惊失色。

三、结语

《雷雨》就像许多人物剧一样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封建思想与资本主义财阀作风的确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因素, 但在时代背后、在身份背后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否是人性与欲望的不满足呢?试想如果将四凤、侍萍的悲剧都归咎于封建专制的家庭关系上, 那如果当初周朴园不抛弃侍萍是不是悲剧就不会上演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性与欲望才是这场悲剧的罪恶之源。

摘要:曹禺笔下的《雷雨》不仅是对封建腐朽家庭制度的抨击更是对人性与欲望的深层解读。欲望决定命运, 我们似乎不能将作品中所有角色的悲惨命运全都归咎为时代所致, 人性与欲望的暴露才是导致悲剧的真正原因。本文以欲望决定命运为论述核心来揭露人性与欲望背后的悲剧。

关键词:雷雨,人性与欲望,资产阶级

参考文献

[1]、雷雨[M]于1934年《文学季刊》第一卷第3期

[2]、郭剑敏.从“家”的视角看《雷雨》的悲剧内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3)

命运 篇5

岁月无情,豁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不要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到头来却总被命运捉弄;我们试图探讨人生,到头来却发现人生如梦;我们试图张扬个性,到头来却往往被群体同化。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顺其自然,找到内心的自我,做到不迷失己,达到内心的平和!其实,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时间的车轮缓缓碾过,本以为自命不凡的我们,却也被车轮碾出道道伤痕,猛然惊醒,原来,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想象中的美好代替不了现实中的残酷,所以我们越接近现实,就越会被现实伤害的一塌糊涂,我们每天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穿行,在嘈杂喧嚣的环境中忙碌。我们渴望在疲惫的奔波中获得轻松的释放,在夜深人静的安宁中,为自己莫名的孤独找到平静的理由,我们甚至期待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能出现向往已久的辉煌,幻想着以自己平庸的能力创造出非凡的成绩。我们不停地在为我们的心灵祈祷着,因为只有心灵的不懈和满足,才能使我们感受到人活着价值和意义。既然我们都是普通人,又为何执意让自己假装特殊呢?那些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朵绚丽的烟花、过眼云烟而已。虽伤痕已筑,但是稍加修饰,也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古语有云:“自古英才多磨难”。的确,翻开历史的宗卷,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浮现在眼前。哪个辉煌的背后没有经过磨难的历练?静下心来思考所有过往,大脑异常清晰,人在旅途,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也看不到闪亮的星辰。因此,即使我们曾经一度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完全没有价值。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驾驭的能力更强。

岁月的流逝,环境的恶劣,拼搏中的诸多不易让我曾一度感到压力沉重,没有心情更没有精力驻足品味生活,少了冥想沉思的情致。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也有诸多感悟,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心绪。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忧愁的厚茧里,欣赏生活,人生到处都会有亮丽的风景。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处变不惊,不要让自己迷失了方向,伤心和委屈的时候,就嚎啕大哭。哭完洗洗脸,挤出一个微笑给自己看。给自己一个远大的前程和目标。记得常常仰望天空,但也不要忘记仰望天空的时候也看看脚下。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见尽如人意,并非生活常态,也许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常常感受到生活中太多难以排解的无奈和缺憾。因为快乐时,时光飞逝,飘飘然,飘向了云端,且心底,总认为快乐是当然的,所以快乐的时光总是记取得少;忧伤时,度日如年,躲在自己的角落里独自疗伤,忧伤如影如随,缠绕不散,深刻在心底,不能忘怀,所以忧伤的时光总是刻骨的难忘。也许是梦想得不到实现,也许是得到的离你所期待的相去甚远,但是我们总是能够在这样的无奈中坚持着,我们承认自己的平凡,却不曾放弃追求哪怕只是瞬间的完美。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谁,都不能漠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而只要是付出,就一定能有回报,只是迟缓而已。也有人说,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实,谁又能说耕耘本身就不是一种收获呢?

记住愉快的经历,可以让愉快重现,但是,记住不愉快的事件,则会给我们带来双重的痛苦。我们的记忆应该是一个筛子,用岁月筛掉那些烦恼和不悦,留住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感觉。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常常会在疏漏间,筛掉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美妙片段,留下的可能是令人沮丧的痛苦细节。要知道,真正的光明并非没有黑暗的时刻,只是永远不为黑暗淹没罢了。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忍着疼痛奔跑,带着泪光微笑,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导演,只有懂得忘却烦恼的人才能彻悟人生,笑看人生。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什么,用自己的善良品质和快乐的心情,去做真实而平凡的自己。这样的日子有思念相随,有开心相伴,才会为此而感到自豪,感到惬意,也活得真实轻松而又潇洒。

工作不顺利时不要总跟自己过不去,更不能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生活的空间,需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平时,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锻炼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企望控制他人的思想,但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祈望事事顺利,只求做到事事尽心。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挂碍,开阔心胸,心里自然清静无忧,宁静致远。

命运的镜子 篇6

一、五四后他主张“费厄泼赖”固不合时宜,至今也未必有市场。他与鲁迅固有分歧,也有友情。否则《奔流》上为什么发表林著短剧《子见南子》,引起风波后鲁又给以声援?如果对一位作家一批就终身定论,这显然不符迅翁原意,总要具体分析。《剪拂集》中杂文,《大荒集》中部分文字与五四精神大抵相符,三十来岁的林先生偶或点错古书,见解失之浅,并不奇怪。如何看他早年的业绩?

二、林编《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倡幽默,重性灵,是否就无一是处而沦为“帮闲文人”、“反动文人”,如某些辞书的评价?

三、与前辈及同辈学人相比,林翁的汉学根基不算博大精深,他那些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的启蒙著作,扩大了炎黄文化影响,比西方人同类著作要全面得多,写书的立足点是爱国主义。这些书对下个世纪西方学术工作者如何从中国哲学、美学、艺术遗产方面找到滋补剂有积极作用。中国人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之后,这方面的世界性优势必然大放异彩。对先行者应当求全苛责还是给以历史唯物的肯定?

四、将道家意识与西方人道主义结合,求同存异,虽未尽美尽善。林翁是五四后第一位这样做的小说家,在英文小说中更是首创。首创者可以成功,也允许失败。何况《京华烟云》被提名诺贝尔奖,是不是彻底失败呢?(得奖者也有平庸之作,如海泽小说之类;托尔斯泰、易卜生、斯特林堡、卡夫卡、马克·吐温、杰克·伦敦都名落孙山而仍是巨匠,又当另论。)道家与自然合一及其爱护环境、心游无极、善养身心之道是否当尽行扬弃?《京华烟云》等该在新文学史上有较高评价?

五、林在西方所得荣誉反映了彼时彼地人士的爱憎取舍。其中哪些事过境迁而黯然无色;哪些是东方人的光荣?

总之,颇想弄清林先生可像赞颂者说的那么高,批判者讲的那么低。前天,友人送来林太乙所著《林语堂传》,洋洋洒洒二十三万字,文气流畅亲切,笔触细腻,评述乃父“两脚蹈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一生。林先生出身清寒,负笈远洋,刻苦自励。后来执教北京厦门,桃李满天下。抗战后足迹遍欧亚南北美四大洲,以著述为乐,奔走东西文化交流终生不倦。史料全,细节多,纲目清晰,述游踪,剖心境,记著述生涯,写爱情淡如水,父爱浓于酒,怀挚友,发明华文打字机,绅士风度,音容跃然字里行间。教养与思维方式的差别,使我们对书中的议论可持异议;史实分外珍贵。使我们对林先生以及流离异域的炎黄裔孙,有新的理解。

但我仍期待平视林先生,有更高审美享受的新传记问世。

观照女性命运 篇7

先让我们横穿《诗经》这条河流, 寻找《诗经》中“伊人”们的芳踪, 听一听她们的诉说, 看一看她们的命运。“诗三百”里面有多少女子的歌哭, 风雅颂中又有多少女子的歌吟。从“氓之蚩蚩”到“至于暴矣”, 从“信誓旦旦”到“二三其德”, 这位“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的单纯、率直的女子, 终因年老色衰被男子抛弃, 她不辞辛劳, 为这个贫苦的家, 为这个负心的男子, 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换来的却是如此下场, 怎不令人痛心!她又能如何呢?整日以泪洗面, 陷入痛苦, 这只能是作茧自缚。还是“就这样算了吧!该放就放, 再等也没有用。”变心的男子就如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氓》中女子的呼告, 没有唤醒沉迷于爱情中的女子, 她们心甘情愿做着那一只斑鸠鸟, 一个劲地食着桑葚, 却不知道酒醉伤身。

即使尊贵如皇后, 也避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从最初的“当作金屋贮之也”到后来的幽禁于长门宫内, 只不过会让人感叹“人生失意无南北”。“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从古到今, 男人总让人失望, 才华如相如, 虽然写出《长门赋》, 但同样的一个善变的男人去为一个悲苦的女人代言, 去劝说另一个善变的男人回心转意, 这又怎么可能成功呢?他永远不会真切的体会到女人被弃时的伤心痛苦和怨恨, 否则, 他也不会久居京城, 赏尽长安花, 竟然要弃妻纳妾, 曾经“涤器于市中, 而使文君当垆”的患难与共, 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一边文君独守空房, 过着寂寞的生活;一边相如一日看尽长安花。一首《白头呤》, “闻君有二意, 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 终老不相负。”使他们的故事更添了哀怨与凄美。

朝廷腐败, 生灵涂炭, 在这样的战乱或饥荒年代, 女性的命运就更加不堪了。“马边悬男头, 马后载妇女, 长驱入朔漠, 回路险且阻”在这样的状况下, 蔡文姬和同来的妇女被带到了南匈奴。蔡文姬是被掳掠的!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 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 这年她二十三岁, 这一去就是十二年。掳掠是苦, 但要离开自己的孩子, 这更苦。蔡文姬是悲苦的, “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 人人应该享有的, 在她却不能两全。她的命运是如此凄惨, 一生三嫁, 婚姻生活又如此不幸。真该为她大悲一场。

鲁迅曾经沉痛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但如果不幸生为女子, 那即使身份再卑下、再受奴役的男子, 也有了奴役的对象。一部中国的历史, 就是男性对女子奴役的历史, 对女子杀害的历史。上到皇权贵族, 下到黎民仆役。

即使曾经写下《琵琶行》这一同情女性、关注女性的伟大诗篇的白居易, 也做了“十载春啼变莺舌, 三嫌老丑换蛾眉。”的事情, 家里养的家妓, 每过三年多, 就嫌她们老了丑了, 又换一批年轻的进来, 十年间换了三次了。说得这样得意, 这样自夸, 贱视女人到什么程度, 在他眼中, 女人又有何地位可言, 只不过是他的声色之娱。他非但狎妓、鄙视女人, 还无视女人性命, 他写诗相逼关盼盼, 使她最终不得不为其亡夫张建封绝食殉死。难道女人只能是男人的依附?男人死了, 女人便不得独活?

即使“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又怎样?当爱情遭遇名利、遭遇权势, 女人, 你又得牺牲一下, 我只能放弃你, 因为“好男儿志在四方”, 我不能因为你的羁绊而放弃荣华富贵, 于是, 元稹选择了韦氏, 放弃了“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为己消得人憔悴的莺莺。从此后分两地, 恩断情绝。

历史的车轮辚辚碾过, 女性走进了更为狭小、更为压抑的时代。海瑞年仅五岁的女儿, 仅仅因为从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 便被海瑞认为乱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大防, 犯了不贞之罪, 逼令其自行饿死以赎罪。“虎毒尚不食子”, 而作为一个父亲, 为维护那所谓的名节, 却不惜牺牲女儿的性命。呜呼哀哉!

《儒林外史》中王三姑娘为其夫殉节, 绝食而死, 其父连呼“死得好, 死得好”大笑而去。女人哪, 你的命运何其惨也!“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称为儒生的人, 称为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挑着礼法的幌子, 却不知自己的手上沾满血污。

周作人说过, 一个男子“若能知哀妇人而为之代言, 则已得圣王之心传, 其贤当不下周公矣”, 历史上不乏怜香惜玉者, 但这需要不危及自身, 能真正做到哀妇人并为之代言的, 天下之大, 历史之浩渺, 能有几人欤?曹雪芹算一个吧, 在大观园中, 在这个世外桃园里, 雪芹借宝玉之口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曹雪芹就如这黑暗历史中的一颗流星, 划过夜空, 照亮一方天地, 让女性们看到一点希望, 虽迅速归为沉寂, 但告诉我们, 只要等待:一定会有一场大的流星雨, 照亮整个夜空。

走过这凄惨、昏暗的的历史, 女人一直是被吃者, 不管是战乱年代, 还是和平年代;不管是红颜至尊, 还是普通女子;不管是作为充饥的食粮, 还是作为被凌辱、被歧视、被奴役的对象, 女人都无法摆脱她的悲剧命运。

做命运的主人 篇8

小时候的一次意外, 我被火车轧断了左腿, 这对才9岁的我而言是灾难, 是恐惧, 更是折磨。因为这条腿, 我曾经被小朋友们嘲笑、捉弄。当我第一次戴上假肢、穿上衣服的时候, 我害怕人家看我的左腿, 害怕别人听到我挪动假肢时发出的声响。

然而这一切又是我必须面对、无法逃避的。于是, 我决心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鼓起勇气, 主动走出自闭状态。我走到人群中去, 与人们交流———刚装上假肢的我打篮球的姿势很难看, 但我不在乎, 照样与伙伴们打得不亦乐乎;我学习过绘画、书法, 对美好生活充满撞憬;我还学过修表技术, 希望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融入人群和社会, 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但命运总会不断地考验你, 总会制造种种磨难试图让你屈服于它。就在我成为职业运动员后, 比赛时所遭遇的孤独感让我再次受到命运的考验。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94年参加一个残疾人体育比赛时的情形。庞大的体育馆内, 除了运动员就只有裁判, 观众席上一个人都没有。当我奋力跳过一个高杆稳稳坐在垫子上时, 完全没有兴奋和雀跃, 只有一股强烈的孤独感向我袭来, 因为我听不到任何一点为我鼓掌的响声。那是一场很孤独的比赛, 赛场安静得令人伤心。

那种孤独感差点让我放弃跳高运动。但是, 不愿向命运屈服的我又不断地鼓励自己———困难来临的时候也是机会来临的时候, 面对无人喝彩的困境, 我选择了坚持和拼搏, 正是这份坚持, 为我换来了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的入场券。在这场盛会上, 我不仅收获了金牌, 还收获了比赛之外的更可贵的东西。

决赛开始前, 所有运动员按照常规要进行试跳, 我试跳了好几次, 都找不准起跳轨道, 根本无法起跳。就在我着急、无助的时候, 身旁的一位德国运动员上前拉了拉我, 示意我应该退后几步起跳。果然, 在调整起跳轨道后, 我很顺利地就跳了过去, 这也让我一下子找回了自信。在那次比赛中, 越跳越自信的我创造了运动生涯中的最高纪录:1.92米。比赛结束后, 面对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这些充满善意的观众, 也为那位无私的德国运动员。因为作为竞争对手, 他完全可以不告诉我, 让我发挥失常, 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帮助了我。那一次我真正明白了奥运的真谛:金牌并不是最重要的, 友谊更加可贵。从那一次比赛开始, 孤单感荡然无存, 我感觉自己再次成为主宰命运的人。

合资命运猜想 篇9

会否形成示范效应?

虽然交易的细节外界不得而知, 但业内人士的关注点首先集中在交易双方今后的业务发展上。

一位长期接近合资双方的业内专家预测, 双方合资之后, 最大的可能性是继续传化以往的“公路港”运营模式, 在经营思路方面亦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因此在短期内更不会重新组建运营和管理团队。他认为, “普洛斯被G I C收购以来, 其公司定位及运作模式均未出现变化, 仍然是物流地产商, 以后这个定位应该也不会变, 公路运输方面不是他们的特长。而传化物流作为‘公路港’模式的创造者, 已经具备了建设和运营‘公路港’的一整套标准化管理体系, 这是它的强项, 也是普洛斯能够投资它的因素之一。”

采访中,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 双方的业务模式都不会随着这次合资交易而发生变化。由于传化物流深耕国内物流业多年, 很多受访人士都曾参观过传化物流此次交易的基地, 甚至参与过传化基地的项目规划。北京中经博泰物流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蒋坚认为, 如果说合资会给传化物流带来什么影响的话, 可能会是经营理念方面的影响, “对提升‘公路港’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 以及开拓国际化视野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

在蒋坚看来, 传化物流作为国内公路物流基地的标杆性企业, 被外资收购和控股确实震动了业界。“传化物流算是业界运作非常成功的园区模式, 大家都没想到最后落到了外资的手里。但对民营企业而言, 目前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而作为民营企业既要做好经营, 又要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促发展, 融资难确实是问题, 选择外资应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上海梦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物流咨询顾问总监相元勇也认为, 合资后唯一可以期待的是, 今后传化物流会有更强的实力吃下更大的地块。对此, 蒋坚认为, 通过国内的品牌公司拿地, 外资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 然后双方共享未来收益, 这种模式一旦产生效应了, 在行业内可能会产生示范效应。“外资的融资窗口一旦被打开, 对国内民营物流的融资来说应该是一个震动。”

对此, 杭州通创物流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成锋则认为, “业界对此表示担心也是正常的, 但我认为总体导向是好的。”

在采访过程中, 虽然大多数观点认为传化“公路港”模式在短期内并不会有所改变, 但仍有专家对记者表示, 今后的运营还要看双方的磨合情况, 长期来看不可能完全不受到来自控股股东方面的影响, 因此, 传化物流能否长期按照以往的模式发展, 目前还难下结论。

优势如何发挥?

赵成锋早期曾参与传化“公路港”的规划及其模式策划, 他认为, 现在的合资动作可以说是实施传化既定战略实的一个步骤, 是传化物流在规划期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好的战略。“传化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公路港’硬体和软体的分离之路, 一直想强化其管理品牌, 输出管理、输出模式, 这些都是原有战略中制定好的, 现在得以实施, 说明时机已经成熟了。”

赵成锋认为, 如今对于普洛斯来说, 通过合资能够获得更多的硬件资源;而对传化物流来说, 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 将“公路港”模式贡献出来, 通过“轻资产”运作方式加速扩张, 更好的发挥“软实力”。尽管传化物流配套商务服务很多, 盈利点也较为广泛, 但通过自身盈利或母公司“输血”进行硬体的投资建设, 压力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 接受强大外资的入股确实是较好的选择。

“让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情, 每个公司发挥自己的长处。这在战略发展上对其他企业也是非常好的指导, 像传化物流这样的企业不可能无限制投资硬体建设, 发挥‘软实力’是必然的选择, 这种定位也是非常准确的。”赵成锋表示他将一直关注普洛斯和传化物流的合资项目。

蒋坚则认为, 合资也意味着普洛斯在中国市场上的策略转变, “以往普洛斯都是自己拿地建仓, 这次改变策略收购传化物流, 说明普洛斯的战略要从看重短期收益转向长期收益, 今后不仅出租仓库, 还将通过合资公司来参与建设和经营仓库, 这也可以看成是其在以往业务经营上的延升。”

他告诉记者, 对普洛斯和传化物流来说, 合资的共赢之处在于, 今后双方可以进行客户资源的整合, 同时为高端客户和中低端客户提供服务。“传化物流也可以再往上提升一步, 通过筛选战略大客户, 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最后完全可以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这样传化物流会做得更加稳健。”

行业洗牌在即

业内多位专家认为, 普洛斯收购传化物流或将意味着国内“公路港”市场的竞争加剧, 从事相关业态的物流企业应该关注这一趋势。“这意味着外资物流地产商开始发力公路货运市场, 这对于国内的公路货运市场运营商是一个警醒。”深圳安必行物流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富对记者说, 依托普洛斯强大的资金实力, 传化“公路港”也将加快扩张的步伐, 而国内其他从事公路货运市场的企业大多小、散、弱, 这就势必会形成优质客户资源的集中。

据他分析, 普洛斯在国内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已经在一线、二线城市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仓库设施网络, 吸引了一批高端企业进驻, 对国内的传统仓储业者、物流地产商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次通过收购传化物流60%的股权进入公路货运市场, 将能够通过高端仓储设施和公路货运市场为客户能提供更有效率的一体化服务。

相元勇则认为, 对普洛斯这样的物流地产商而言, 拿地是最重要的, 国家对于土地的控制, 普洛斯的外资身份将使拿地受限, 如今联姻内资企业传化物流将便于拿地。

“普洛斯此次通过合资控股传化物流, 应该说追求的不是传化‘公路港’现有的存量, 而是追求下一步的增量。”蒋坚对记者说, 对于整个公路货运市场来说, 普洛斯与传化物流的合资将会产生较大的市场冲击, 尤其是对一些区域性的公路货运市场, 在网络布局及客户资源上都会形成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

命运 篇10

胡越本来是不相信算命那一套的。别人在进入本命年的前夕, 都是忙着烧香敬佛摆酒席冲喜, 胡越只是领着妻子回了趟老家, 陪着母亲过了一个温暖又舒心的生日。走时, 连母亲亲手给他做的红背心都没有拿。妻子劝他还是拿着好, 他却说, 穷人孩子天照应。

真是穷人孩子天照应, 在别人谨慎小心还不断出事的本命年里, 他出人意料地当上了反贪局局长。在他满怀喜悦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的时候, 心里也疑惑, 难道真的是命?

“当然是命了!”回到家里, 妻子肯定地说, 然后还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纸条, “算命先生早已经写着了———春天有一喜, 不过你秋天要防牢狱之灾。”升官算是一喜了, 那么什么是牢狱之灾呢?他觉得很荒唐, 很可笑, 可妻子一脸严肃地说:“说好的可以不听, 说坏的可是很灵验的。”在这个高兴的时候, 他也不想和妻子有什么争执, 就笑笑说:“我以后注意就是了。”

也真的该注意了。自从当上反贪局局长, 他发现自己家里的客人忽然就多了起来, 不认识的亲戚认识了, 多年没有来往的朋友同学也有了来往。而那些来来往往的亲戚朋友也很少有空手而来的。好在妻子面子硬, 多半的东西都及时退了回去。实在退不了的, 妻子就自己买了等值或者超值的东西还了回去。遗憾的是, 当官一个月, 他们两个人的工资差不多都赔了进去。

胡越想, 别人做官都能够发财, 自己却赔了钱, 弄得生活还要吃老本, 以后得想个什么办法。其实, 办法很多, 只要愿意, 半推半就的什么都有了。胡越觉得难, 他不明白, 让坏人学好不容易, 为什么让好人学坏也不容易?一个机会来了, 他总是觉得莫名地害怕。每一条鱼都有刺, 每一个人后面似乎都有一个陷阱。怎么能够避开那个陷阱呢?胡越也打算请一个算命先生算一算。再者, 他也想验证一下妻子手中的纸条是不是恐吓他的证据。

这个城市算命的人很多, 小区对面的宾馆就住着一个很灵验的算命先生。小城里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他算过命。他去时, 先生房子里有许多人。轮到他的时候, 先生相了他的面, 又问了他的生辰八字, 拉开抽屉点燃了一支烟, 掐指一算, 就把他以前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怎么会是这样呢?他有一些诧异和惊奇。先生问他预测什么, 他说流年行运。先生说:“你今年春天有一喜。喜若出现, 秋天要防华盖。”他又问:“那么我应该注意什么呢?”“天机不可泄露。”先生说罢, 不再说话。当他递过酬金时, 先生推脱了, 说:“如果不灵, 我取之不信;如果灵验, 我取之不义。”

一个命算得他心里沉甸甸的。算命的目的是想推翻妻子的话, 给自己寻找一个借口, 谁想到算命先生的卦语却佐证了妻子的正确。向来不相信命运的他的确有一些动摇了。他宁信其有, 不信其无了。既然有了这个打算, 事情也很好处理了。不该见的人不见, 不该喝的酒不喝, 不该收的礼不收。虽然有一点惋惜, 心里倒十分坦然。

那么, 那些可以做的事情怎么办呢?这一点他的确为难。自从当了局长后, 工作忙了, 应酬也多了, 不仅拖累了妻子, 而且生活水平也降低了, 他真的很惭愧。他很想多挣一点钱帮帮妻子。他不是没有那样的机会, 而且机会很多。比如一个亲戚被关了进来, 经他核查, 亲戚是被冤枉的, 平反后硬给他送了20000元;比如一个挖煤的包工头叫他筹集一点钱, 给他200%的回报, 机会真的很多, 有的想想非常安全。记得当时他也把亲戚的钱拿回了家, 想起神奇的算命先生, 第二天他把钱退了;当时他也贷款入了股, 看看妻子的纸条, 他又把钱要了回来……他想, 等到秋天过去了再说吧。

秋天要过去了, 他无奈地担心着厄运没有来到。可是也就在秋天过去冬天来到的时候, 出事了。他的那个亲戚因为另外的案子交代了很多他感谢过的人, 当初的包工头卷入山西的一个腐败案子而破产了。这时, 他才明白, 真的每一条鱼都是有刺的, 欲望的后面是很深的陷阱。想到自己能够安心地等待春节的到来, 真的该感谢那个算命先生。

上一篇:房屋建筑质量下一篇:公立医院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