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巧体会

2024-05-25

教学技巧体会(精选五篇)

教学技巧体会 篇1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小儿易动易哭,给小儿静脉穿刺造成很大困难,而多次反复穿刺会给患儿带来痛苦,使家属不满,易产生护患纠纷现象。因此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巧至关重要。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与下列几点密切相关。

1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有关因素

1.1 操作者的整体素质

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心存患者,对患儿表现出爱心。对较大患儿进行安抚、夸奖和鼓励。操作时精干利落,不拖泥带水。药物配制时使用2ml或5ml注射器,避免注射器过大而造成抽取药物误差,让家属有安全感、信任感。穿刺时要有信心,集中精力,沉着冷静。第1次接触患儿时,要尽量选最好的血管,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可增强自己的信心,赢得家属的信任。

1.2 家属的态度

家属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患儿和护士的情绪。护士在操作时要取得家属的支持,患儿的亲密关系取得患儿的配合,达到最佳穿刺状态,即主动配合,不反抗;有的家属对护士言行举止等外在条件不信任,对患儿由于治疗产生的痛苦过分心疼,表现为言行过激,会给护士的心理产生压力。此时,护士应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通过树立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属的信任,必要时可以请家属回避。

1.3 病室的条件

穿刺时尽量在光线充足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因光线暗自身静脉条件又差就难以成功;光线太强,皮肤反光,会影响穿刺成功。必要时可以在穿刺成功后再调整床位,护士要学会协调患者的关系,以利自己的工作。

1.4 穿刺的其他条件

头皮静脉穿刺前要做好皮肤准备,范围一般在5cm×5cm为宜,以利于固定。穿刺前要检查针头是否通畅,以及针尖是否直,针头的斜面是否适宜。斜面过长,穿刺时容易失败,造成穿破血管,或者是斜面一半在外,液体外漏;斜面过短,会增加穿刺的疼痛感[1]。注意穿刺失败时勿将针头插入输液器莫菲滴壶加药口上,会使针尖变凸,影响下一次的穿刺。

2 穿刺的方法

2.1 静脉的选择

给患儿穿刺前要仔细看清可穿刺的部位,选择明显的、不易渗漏、易于家属管理的血管进行穿刺。应避开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对于小儿来说,首选头皮静脉。因好动是小儿的天性,四肢部位穿刺容易失败,造成再次穿刺。小儿额顶枕区的皮肤厚而致密,针头进入皮下后不易滑出。而且小儿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浅表易见,易于穿刺。较大患儿一般常选用手背、足背、肘窝及踝静脉。不明显的血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指压手推法:四肢静脉可先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然后用大拇指反复轻快地在静脉的远心端进行压迫,向近心端推行3~5cm,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 (2) 轻压横摸法: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中。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有弹性,有空感的一条血管。 (3) 拍打振动法:在患儿的手及足背浅静脉丰富的部位,用手掌由轻渐重地拍打3~5次,通过振动,血管多数可显露。此法对末梢循环不良的患儿非常实用。 (4) 热敷法:当患儿手脚冰冷的时候,血管收缩,此时可嘱患儿用热水浸泡手脚,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2.2 持针的手法

3个手指持针,即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持针柄前后两面,食指持针柄的上面,穿刺力度和进针角度控制自如,不用换手,切实可行。

2.3 灵活运用穿刺的手法

给患儿穿刺时,进针角度稍大,速度应快。刺入皮下后易缓慢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后稍进针,打开调节器,若血液很快回流,针尖处无皮丘,证明穿刺成功,即可固定。有时无回血,但有突破感,针头前行无阻力,可用右手反折挤压针头附近的输液管,若见回血,即可固定。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活动度,然后穿刺。要点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向前向下,由浅到深缓缓进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一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2]。对于皮肤黑、血管不暴露的患儿,应摸清静脉走向后,采取直刺法进针。对于脱水的患儿,血容量不足,血管凹陷,回血差,需要助手配合。用5~1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少量生理盐水接头皮针,待针进入皮肤后,边进针边抽吸,见回血后,即停止进针。固定针头的同时,缓慢推进液体,以免针头被黏稠血液堵塞。

2.4 穿破静脉后补救方法

感觉针尖刺破血管时,可用手指按压穿刺部位止血进行补救。消毒手指,将针头缓慢往外撤出,当有回血时停止,立即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进行四肢血管穿刺时,于此时松开止血带,按压片刻后,再向前平进一段,避免渗漏。

2.5 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见回血,及时固定针头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下压针柄,应用左手拇指指尖垫住手柄,用食指和中指固定针柄,用4~5条4~7cm的长胶布固定。一条固定针柄,一条保护针眼,另一条稍长交叉固定针柄,然后将头皮胶管盘曲固定于头皮暴露处,最后将剩余头皮针胶管固定于同侧耳廓后。如遇到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3]。头围固定法是在常规固定好后再将长的胶布绕头固定。根据情况可直接固定或者交叉固定在针头上面的胶布上。手脚静脉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夹板外端位于手心第1指关节处,用2条胶布分别固定于手臂端和掌指关节处。这种方法可以使患儿手指稍微活动,患儿易接受。注意固定时松紧适度,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血管。手背与脚背比较平坦的地方,也可用一条长而宽的胶布将针头与手和脚全部环形固定。

3 注意事项

患儿静脉表浅不宜深刺,如1~2次均未穿刺成功,应将针头退出另行穿刺,不可用针在皮下多次寻找血管,加重疼痛,引起家属的不满情绪。输液结束拔针时,用消毒棉球压迫针眼处5min,至不出血为止。嘱家属不要按摩,以防因局部渗血而引起皮下淤血,影响下次穿刺[4]。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以其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痛苦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穿刺技巧,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在操作中保持正常、稳定、轻松的情绪,精细灵巧的动作,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掌握与患儿沟通的技巧,对患儿热情、体贴、动作轻柔,并能合理解答家属的提问,取得信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艳, 董美华.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 2001, 6 (2) :68-69.

[2]陈翠华.静脉穿刺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1 (6) :365.

[3]郭永红, 舒慧芝.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 23 (3) :304-305.

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篇2

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我校由于学生的基础状况、学习目的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要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

2、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播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的导入都应当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在督导听查课中发现,有的老师对知识的理解淡薄,没有备课而上台讲的痕迹明显,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缺乏对教学的理解和探索。天天面对教材,却不能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天天面对学生,却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出意义,关键是教师要做到有效备课,有效教学。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及体会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科自2007年8月~2009年2月共收治60~90岁老年住院患者共164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88例。包括颌面部炎症48例,颌面部肿瘤39例,颌面部复合伤33例,涎腺疾病27例,其它17例。

2 护理

2.1 对长期住院,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要制定护理计划,按护理程序做好口腔护理,检查口腔有无溃疡、感染,及时对症处理[3]。根据口腔的pH值和口腔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漱口液,pH值在>7.0时可用2%~3%的硼酸水,朵贝尔氏液,pH值在=7.0时用生理盐水;p H值在3.0~6.0之间可用1%~3%双氧水或1%~4%碳酸氢钠溶液;患有牙龈炎者用0.02%呋喃西林液或0.02%碘伏液漱口;口腔霉菌感染者用4%碳酸氢钠,或用制霉菌10万U/次加生理盐水1~2ml涂患处;绿脓杆菌感染者,用0.1%醋酸溶液漱口;厌氧菌感染者,用0.08%甲硝唑溶液。

2.2对于吞咽和咳嗽反射差,或行气管切开的患者,痰液粘稠时,应将痰液稀释,及时吸出,以防痰液沉积于肺内。口腔分泌物较多者,翻身时应头侧位,尽快吸出口咽部分泌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此类患者应在早晚、饭后采用刷牙法进行口腔清洁,以促进唾液分泌,增强自洁作用,加强口腔周围器官的功能。其方法是:在牙刷上挤少量含氟牙膏分别刷上下颌牙的唇侧、内侧及牙的咬合面。舌面的清洁用专用牙刷沾上10%的双氧水轻轻反复刷洗,不易太深,以防呕吐,对于舌过于干燥的患者,需充分湿润后再刷,刷牙后用吸管漱口。要注意牙刷的选择,常选用刷毛小的,硬、软各一把。硬毛刷用于除去牙根的牙垢,软毛刷用于除去舌苔,同时对牙床、粘膜和舌进行按摩;刷不净的牙间残渣,用牙线清除;口腔内的钩齿和口腔后侧容易存留牙垢,要注意反复刷洗。护理人员应注意,口腔护理一定要征得本人或在家属同意下进行,采用适合老年人状态的方法,选择适合患者身体情况的操作[4],患者取上颌稍微内收的姿势,边操作边耐心解释说明,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和意识等情况。

2.3 对于有出血倾向、无牙、开口困难、不能含漱、有意识障碍者,在早晚、饭后采用口腔清试法进行口腔护理。方法如下:用浸含漱口水的棉棒擦拭牙的内面、外面、咬合面、两颊内侧、上腭、舌腹及舌下粘膜。擦拭牙的同时按摩牙床,以刺激牙根,对于颊和牙颈间,唇和牙颈间以及牙的内侧等,应用海绵牙刷擦拭,同时进行按摩,对于口腔内无牙的患者,牙床的按摩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专用软牙刷在对牙床清洁的同时进行按摩,这样能刺激牙根,可促进唾液分泌,增强咀嚼功能和味觉功能。当口腔张得过大时,口腔前庭 (唇与牙龈之间) ,就会更加变窄而难以清洁,应在微张口时用海绵刷擦拭;对于牙齿间、牙与牙龈之间缝隙较大的患者,选用齿缝刷清洁。

2.4 假牙的处理

大部分老年患者都配戴有假牙,对配戴假牙的老年患者,取下假牙后在流水中用普通的牙刷清洗干净,再浸泡于冷水杯中。假牙表面要轻轻刷洗,接触粘膜的凹凸内侧,不易清洗,先用硬毛部分刷。对于口腔无问题的患者,要告之经常配戴假牙,以防牙颈、牙根老化;安装假牙时,注意好金属翼环和套用翼环的牙齿,双手左右平等放入口中,不能将假牙放入口中后咬着安放,以防损伤自己原有的牙齿或损坏假牙。

3 结果

患者口腔卫生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满意度增加,根据随访,大部分老年患者掌握了科学的口腔卫生保健。

4 体会

4.1 健康教育

通过黑板报、专栏、手册等图文资料或口头宣传,告诉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要讲究科学方法,有牙病要及时就医,平时要坚持叩齿运动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叩齿既能使牙齿坚固,又可促进消化,增强牙周组织功能和抵抗力[5]。为了使牙齿长得坚固、洁白健康,就要养成天天刷牙、早晚刷牙、饭后刷牙或漱口的好习惯。刷牙时不可用力过猛,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刷,时间约为3~5min,刷牙水的温度最好在30℃~37℃ (接近身体的温度) ,特别是男性酒后,牙面附着油性食物较多,可2次涂牙膏刷牙。牙刷使用后要彻底洗涤,尽量甩掉刷毛上的水分,然后将刷头向上放入漱口杯中,置干燥通风处,因长期使用的牙刷,细菌数目会不断增加,起不到口腔清洁作用,应视刷毛损坏程度及时更换。氟是防龋的重要有效物质,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一种简便、易于推广的防龋方法,也可提倡氟化水源或食盐中加氟的应用。

4.2 心理疏导

恐惧、固执是老年患者常有的心理反应,有些老年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环境不熟悉,害怕疼痛;有些老年人有因年龄增长,性格改变容易形成固执的心理。另一方面,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耐受力差,若治疗过程复杂,希望康复的心理更加迫切,则易导致其急躁的情绪[6]。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交流过程,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所患疾病特点,认真进行解释,用自然的语言、表情、态度去影响和改变患者感受,从而消除各种不利于治疗的因素。对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和治疗时,应该主动热情,注意礼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口腔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应尊重老年患者,耐心听取老年患者的意见,使其充满信心和安全感,从而消除焦虑或恐惧,接纳和信任护理人员,愉快的接受治疗。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听力差、记忆力差、反应迟缓等情况,使患者与护理人员在沟通上存一定难度,为加深患者对口腔护理知识的全面了解,必须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老年患者,宣教时的语言应当口语化,简单明了,尽量用方言交流,语速要适当,语音要清晰。还有一些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亲属陪护,所以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沟通也成为护理和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

4.3 存在的问题

多年临床护理资料研究表明,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口腔内条件致病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 (p<0.01) ,而此类患者由于吞咽和会厌功能障碍,或行气管切开后,其咳嗽反射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易使大量含有细菌的口咽部分泌物被吸入肺内而引起肺部感染,使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率增加。因此,加强口腔卫生的宣教,认真做好口腔护理,注重临床观察,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预防口腔疾患,严防院内感染十分重要。关于口腔护理药物的效果并未达成共识。Gooch认为自来水可作为理想的漱口水。为了保证疗效,漱口水每次含漱90s。口腔干燥病的不适可用唾液替代物间接治疗。护士在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教授患者有关口腔评估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提供最好的口腔护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在提供护理的方法方面的研究;寻找既能缓冲酸度又能保持粘膜湿润的口腔用药以及建立和评估口腔护理程序的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7]。

摘要:总结了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及护理经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帮助老年住院患者掌握科学的刷牙方法及卫生保健, 在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的同时, 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心理疏导。结果患者口腔卫生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满意度增加, 根据随访, 大部分老年患者掌握了科学的口腔卫生保健。认为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十分重要, 口腔护理质量的提高, 对降低口腔疾病进一步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杨蒙燕, 周毅.上海市静安区800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 2001, 10 (3) :263~265.

[2]马兰煌.医院肺部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 (9) :675.

[3]徐祥英.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细菌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 (3) :359~360.

[4]孙皎, 刘群.日本老年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介绍[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6) :477~478.

[5]刘军, 陶书振.老年人的口腔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4, 21 (4) :365~366.

[6]孙丽波.浅谈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8, 6 (2) :101.

《课堂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篇4

增城市荔城中学

林树宏

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按照学校的安排部署,我认真学习了《课堂教学技巧》一书,从中我得到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教师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从整体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师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景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这是我学习的一本关于课堂教学艺术书籍中的一段话。书中讲述的很多课堂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到其中谈的课堂评价语言魅力,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进行反思,感触颇深。

现在我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体会。

因学而教——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程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这一意图性行动广泛地运用于上课之始,或运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和新段落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立凝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讲授:讲授是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言语讲授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高成效教师的课堂观察后,专家也发现类似结果,讲述平均占课堂时间的65%左右。言语讲授之所以为教师所偏爱,是因为它能在较短时间内,简洁地传授大量系统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中微观的或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是学生领会;言语传授为教师讲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性。

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是主要、最常用的行为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从教学的实践看,课堂中的问答大致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激凝致问,师生共同解答,还有就是学生自发地提问。提问技能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最长用的手段之一。

独到的板书艺术:板书技能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绘图或列表,以辅助知识信息传输,揭示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不断传递的过程,这种信息传递主要是靠教材上的书面语言和图表,师生之间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及教师使用的板书去实现的。板书在教学中的功能主要突出在教学的重点和要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示教材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造;增加信息刺激的强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书中还讲述了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读课文后,我们不妨这样说:“你读得很正确,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试一试。”“你朗读时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真是一种享受啊!”“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 “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这样的评价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读音准确、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

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同样是在练习的训练中,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就太显单调,“好”、“不错”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那么是自己不会使用这些丰富的评价语言吗?我想,是坚持给学生鼓励、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平时课堂中语言的单调。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是有限的,他们很珍惜,但更在乎老师对他们问题回答的打分。可老师在一堂课中面临着无数这样的“打分”,容易在意识上产生疲劳,于是,这种简单、随意的评价语言就产生了。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很重要,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那难得表现的机会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更活跃,氛围更轻松。书中还讲到评价的语言要生动巧妙,富有幽默。有时学生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说:“哦!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浅谈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 篇5

1 良好的印象是护患沟通的有效开端

患者对护理人员美的第一感受就是外在形象, 护士端庄、得体的洁净打扮, 在进行交接班、开会时都应认真严肃,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大方得体, 给患者感到一种舒服感和放心。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是文雅、健康、有朝气、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的行文举止, 在进行交接班、开会时都应认真严肃,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大方得体。护士镇定的神态、和蔼可亲的表情, 微笑的服务传递给患者的是一种理解同情、爱心耐心, 会使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有着友善、幸福和安全感, 使病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人间温暖, 和生命的可贵, 能积极配合治疗, 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促进早日康复。

2 语言交流在护患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士要善于营造和谐的气氛, 灵活的运用语言技巧, 达到护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对语言交流要做到言简意赅, 内容时间要真实可靠, 口语表达要接近日常化, 同时配合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如护士的一个微笑及温和的眼神, 在交谈过程中耐心细致的关怀, 并使用尊称、敬词如亲切的问候“您好”, 声音亲切温和, 给病人一种被尊重, 到医院就像到家的感觉。手势触摸如护士对病痛呻吟病人轻轻触摸痛处, 不光是对病情的观察了解, 更是对病人的安慰体贴等, 这样就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病人对护士产生了信任感, 能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流露倾述出来, 帮助患者树立自信,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因此,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 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心态[3]。

3 倾听是搞好护患关系, 促进护患交流的重要手段

护士在患者讲述的过程中应注意倾听技巧, 它不单是指简单的聆听, 要根据患者身体姿势、动作、表情了解病人所表达的全部意图, 对病人的诉说应有适当的反馈[4]。护士应怀着爱心, 耐心全神贯注地听患者述说, 可用自然的微笑, 认真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点头来表示倾听。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注意力保持集中, 保持一定的合适距离, 轻易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和转变思路, 患者提出问题时, 并要对其所说的话做合适的答复。沟通过程中双方的目光应在同一水平切忌目光游离不定, 这样能够体现出护士对病人的尊重和关心, 从而取得病人的理解信任, 促进护患交流, 搞好护患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短暂的沉默要控制在10~15秒

对于急躁易怒、焦虑的病人, 护士的沉默可使他感到体贴理解他, 更易获得信任与接纳。当病人因不良事件受到强烈打击时, 护士保持沉默很重要, 让病人把自己的苦闷宣泄出来, 以缓解内心的压力, 打破沉默时, 语气语调要温和。

5 诚心爱心、耐心同情心能促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要使患者喜欢和尊重我们, 愿意和我们交往, 我们要学会关心和爱护病人, 亲切和蔼地为其解决问题, 同情他们的病痛遭遇, 善于站在病人的角度进行思考, 想病人之所想, 急病人之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在临床实施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病痛, 导致脾气暴躁更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求护士要富有同情心、爱心、耐心和以诚相待。多给患者一些理解同情、一些关心体贴、一些鼓励帮助等。同样, 护士的工作繁杂琐碎, 也会因个人生活、情绪、家庭琐事而产生不良情绪, 我们不能将这种情绪带入工作中, 更不能将情绪发泄到病人身上, 为难病人、斥责病人, 这将会在病人心中产生紧张、恐惧、抵触感, 将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 用理智战胜情感[5]。因此, 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与交流, 可以缓解病人的不稳定情绪, 从而会减轻病痛, 增加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理解、配合支持、好感及信任感, 达成护患之间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6 过硬的业务技术与知识是护患有效沟通的纽带

高超的技术是靠平日刻苦锻炼勤奋学习得来, 首先有赖于护士自身业务能力素质的提高。为了全面地更好地给病人服务, 减轻病人的痛苦, 对自己的护理操作技术严格要求, 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 苦练基本功即护理各项技能, 磨练出一手扎实的护理专业基本功, 以提高自己的护理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水平。病人来到医院, 都希望得到高水平地放心地护理服务。发药物时特别担心护理人员发错药, 尤其是新添加药物一定要问清楚, 这就要求护士特别加强树立强烈的责任心, 严谨而科学的工作态度, 服务到位、态度和蔼可亲。而通过和患者交流医药知识, 也会从中发现患者的一些心理状态, 并给予正确引导, 从而赢得患者的信赖, 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护理形象,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6]。基于对护理工作本身的研究, 思考和探索, 掌握更多的关于各类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知识, 具有较高的医学理论水平, 不仅要求在业务知识上, 自己更加注重护理专业理论的学习, 注重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 在不断的学习和临床理论实践中, 提高了护理理论知识和对疾病的观察能力及病情发生突变时的应变能力, 同时具备了快速敏捷的思维能力, 做到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只有做到这种程度, 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全面无缝隙护理, 才能全面地提升护理质量, 打造护理名牌。才能深入浅出地对病人乃至全体人群进行卫生宣教, 真正使病人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的现实, 协调失衡的心理, 使身体维持健康, 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要想正确运用并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 就要不断努力地探索新知识, 新方法, 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护理观念。只有做到这样, 在护理工作中, 才能获得一定的自信力, 充满自信地干好护理工作, 最终达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进一步地完善了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社会效益, 减少医疗纠纷, 使自己的护理工作做得更满意更出色。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83.

[2]罗增辉.护患的沟通技巧[J].现代护理, 2003, 13 (27) :85.

[3]黄萱, 胡竟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杂志, 2005, 20 (9) :78.

[4]梁银辉.现代护士礼仪与素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4-15.

[5]张树森.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3-109.

上一篇:景观环境规划下一篇:阅读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