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融资体系

2024-06-09

科技投融资体系(精选十篇)

科技投融资体系 篇1

1 泰安科技投融资状况分析

1.1 泰安科技投融资出现积极的变化

近年来, 泰安市已经意识到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支持科技、依靠科技已成为发展的共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科技投入规模逐年增加;科技投入结构逐渐优化;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著;全市科技成果和专利取得新突破;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2 泰安市科技投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

综上泰安市科技投融资建设取得了成绩的同时, 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足, 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尚待完善, 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尚需进一步拓宽, 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尚不规范。

2 完善泰安市科技投融资体系的构想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单纯依靠政府的科技投入是不够的, 我们要积极探索面向市场的投融资机制, 建立和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以内部和外部融资相结合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该体系初步设想包含政府科技投入体系、企业科技投入体系和金融市场科技融资体系三个子体系。

2.1 政府科技投入体系

“十二五”期问, 泰安市政府必须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的强度, 特别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投入, 建立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创业投资机制, 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资的龙头作用。结合泰安市实际情况, 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 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领域。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 必须资助重点产业的研究开发活动, 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第二,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式。一是由市财政出资成立科技融资担保公司, 主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 从而更好地融通资金、吸引社会资本。二是通过设立政策性引导资金, 撬动社会资本组建投资基金、科技风险补偿基金、青年科技创新基金等。三是转变科技项目支持方式, 由原来的无偿补助全部改为采用贷款贴息方式进行支持。

2.2 企业科技投入体系

完善泰安市科技投融资体系, 必须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 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并产生更大的杠杆效益。企业应确保每年的研究开发费用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 一些重点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可结合年销售额高低, 提取一部分比例, 用于研究开发经费, 企业的留用利润也要安排一部分用于技术开发和创新。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科技投资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科技投资力度, 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推动生产的发展。

2.3 金融市场科技投融资体系

金融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技术支持, 科技的发展也需要金融的资金支持, 两者相辅相成, 我们应该加强科技和金融的合作, 把资本市场作为科技创新投资的主要渠道。完善泰安市科技投融资体系, 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 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 逐步形成由证券交易所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市场所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金融机构应尽可能为科技贷款提供方便条件, 增大科技贷款的规模, 满足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3 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

在实施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还应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主要表现如下:

3.1 政策配套扶持

在全面、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形势, 对现行涉及投融资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整合、补充和完善, 通过财政政策、人才政策、税收政策的合理组合, 为投融资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引导激励和配套扶持, 促进国内外一流投融资机构进入, 吸引大量投融资高级人才, 鼓励外地投融资机构在我市开拓业务, 同时, 要对政策执行的流程予以优化, 提高工作效能, 增强政策激励效应。

3.2 搭建服务平台

在现有网络平台的基础上, 加快建立泰安市各县、区投融资服务网站, 为投融资服务供需双方汇集、整理、提供高质量信息。

政府可创造条件, 定期召开银政企座谈会、行业投融资会议、投融资项目推荐会等会议和活动, 畅通信息渠道,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企业对接机制, 向投资界推荐我区优势企业, 使企业与投资人、金融机构增进了解, 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3.3 完善风险投资

2012年以来, 泰安市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公司,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今后应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民问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拓宽科技筹资渠道, 提高科技投资运行效率和投资效益, 促进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一, 建立政府风险投资融资体系。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杠杆作用, 通过政策安排, 对民间风险投资进行支持, 比如可以向民间风险投资者提供配套的政府低息优惠贷款, 为民间风险投资的相关银行贷款提供政府担保,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风险投融资的风险。

第二, 建立和完善科技风险补偿机制。目前, 对于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的补偿, 国内大多采用政府贴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和对科技担保机构进行政策扶持等方式。从国际经验来看, 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分散科技创新融资风险的重要主体。

第三, 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拓宽风险投资退出的渠道。建议加快我国证券主板市场的发展, 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 最终建立专门面向高科技和风险企业的创业板 (二板) 市场。使风险资本能够通过更加宽阔畅通的渠道获得投资收益, 并且实现与科学技术、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

第四, 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管理人才。采取多种途径引进具备经济、科技、金融、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 并能预测、处理、承受风险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3.4 加强科技投融资中介机构建设

完善泰安市科技投融资体系, 必须大力发展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中介机构,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产品保险、贷款担保、债权融资、私募融资、增资扩股、上市融资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支持。中介机构协助创业企业进行技术和市场的可行性研究, 为企业提供管理、营销方面的指导, 以及帮助企业寻找投资伙伴。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也对科技领域的投入, 泰安市也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但科技投入仍存在着数量偏低、支持项目规模过小、投入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 以企业科技投入为主体, 以金融市场科技融资为支撑, 形成全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格局。

关键词:科技投入,投融资,体系

参考文献

[1]杜伟.成都市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

[2]杨志安.构建沈阳市自主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的途径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 2008 (6) .

借鉴分析科技园区投融资典型案例 篇2

(一)投融资改革中的“中关村模式”

简单说来,“中关村模式”就是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投融资促进模式和方案。

详细地来说,这种具有中关村特色的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征,以企业信用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既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又通过促进创业投资、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等多渠道,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制定了促进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本、技术、市场整和在一起,支持企业,然后功成身退。

中关村科技园区针对处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发展期的企业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投融资促进方案。针对初创期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关村管委会为填补“投资空白”,解决市场失灵,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实施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政策,研究促进天使投资发展,搭建了创业投资促进工作平台;针对快速成长期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中关村管委会设立了针对重点企业群体的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开展信用贷款试点,搭建了专门服务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平台;在促进稳定发展期企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实施改制上市资助政策,促进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产(股)权流动,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积极开展中关村企业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搭建产(股)权交易平台和专业化的企业改制上市服务平台。

1、针对初创企业的创投促进体系

针对初创期企业出现的“投资空白”,中关村管委会创新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投资引导放大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在园区的业务聚集和物理聚集,于2001年年底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经认定的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园区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跟进投资资金支持。政府虽然以股权方式出资,但不介入投资管理,而是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这样既能实现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又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化融资能力。200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若干政策措施的会议纪要》中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根据《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相关优惠政策试点的精神,中关村管委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工作方案,加大扶持力度。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分5年逐步扩大至5亿元,进一步拓宽资金使用方式。引导资金采用种子资金和跟进投资方式,与经认定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了26家园区高科技企业。

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等程序,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出资1.65亿元,以参股方式分别与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联华控股有限公司、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中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起成立四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为5.5亿元。通过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四家创业投资企业投向园区电子信息、集成电路、通讯和网络等重点产业领域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此举有助于帮助更多创新型企业渡过“死亡谷”,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同时,采用国际通行的创业投资运作机制,委托境内外著名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这项举措引起了境内外投资机构和园区企业的热烈反响。继与上述四家创投机构成立四家创投企业后,目前又与北极光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成立三家创投企业。主要投资于园区数字新媒体(TMT)、清洁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创投中心新合作的三家创投机构中,北极光与两家美国顶级创投机构——GreylockPartners和NEA是战略合作伙伴;青云创投为国内首家专业清洁技术投资公司,管理着三期中国环境基金;深圳市创新投资为国内最成功的本土创投之一,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资源。

中关村创投引导资金参股创投企业不仅给所投资企业带来了资本、资源和资讯,而且逐步成为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细分产业领域发展的专业化平台。另外,创投中心通过其合作的创投机构,带动了更多的境内外各种优质创投资源,改善并活跃了园区创业投资环境。

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管委会于2005年底出台《中关村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办法》,即对经认定的创业投资企业,当其投资园区处于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时,按其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引导和促进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园区初创企业。办法自2006年1月1日实施后,已受理IDG、盈富泰克、清华创投等10多家创投机构的风险补贴项目50多个,给予风险补贴4000万元,引导社会投资总额约6亿元人民币。该项政策大大提高了创投机构投资园区企业的积极性,投资踊跃。

2、针对成长性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园区先后成立了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和行业自律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通过“以信用促融资”和“政策引导、信用评级、第三方担保、银行贷款”的基本运行模式,建立起由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促进会、商业银行、企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的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通过信用评级、融资担保、政府贴息、中介服务支持等措施,整合信用资源,培育信用基础,促进企业信贷融资。针对不同群体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绿色通道:针对留学生企业群体设立了“留学生企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针对重点产业设立了“集成电路绿色担保贷款通道”和“软件出口贷款通道”;针对高成长企业群体制定了“瞪羚计划”等。上述措施将企业信用评价、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担保贷款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构建高效、低成本的担保贷款通道,形成了多方共赢的机制。4条绿色通道企业的贷款代偿率远远低于其他企业群体。瞪羚计划等4条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累计为1054家重点企业提供了86亿元的担保贷款。政府通过1元的贴息和补贴帮助园区企业获得了65元担保贷款,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果明显。

2007年9月,为了促进金融创新,进一步缓解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科技型企业贷款难问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

信用贷款试点有关政策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园区中小企业的热烈欢迎,首批参与试点工作的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分别与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瑞斯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园区中小科技企业签订了首批信用贷款合同,覆盖IT、农业、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行业,总额达到9350万元,平均放款审批时间缩短至3到4周,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3、推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促进企业改制和上市是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充实资本实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从而迅速做强做大,并能带动并购重组和创业投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践证明,资本市场能给企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场所,因此,中关村管委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改制上市,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经国务院批准,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启动。这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推进创业投资和股权私募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由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集合发债主体,经国务院批复和国家发改委批准,已正式对外发行了“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债券”。本次债券发行总额3.05亿元、期限三年。网上发行的3000万元份额半日售罄,深交所已启动回拨机制,由网下向网上回拨5000万元份额。为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发债在我国企业债券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首次通过网上网下两种发行方式同时发行债券。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并购重组调研工作也开始启动。拟通过此次调研,了解目前园区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并购重组投融资公共政策建议,为下一阶段园区投融资促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通过采取有效的投融资政策措施,促进园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和迅速做强做大。

经过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园区企业的改制上市积极性越来越高、步伐不断加快,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家。中关村2007年在境内外新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有20家,通过IPO共融资折合人民币375亿元。园区上市公司总数达106家,IPO总融资额近1000亿元人民币。高科技公司一年内新上市20家,上市公司突破100家是中关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的突破。意味着中关村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果越来越多地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中关村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价值,已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产生了广泛影响,引起了高度关注。可以看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关村的高科技公司开始进入快速和规模化发展阶段,有条件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上市速度越来越快,势头很猛。

(二)梯形融资模式的案例——成都高新区的投融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多数已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建设,通过实践探索,我国一些高新区在投融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成都高新区为例,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摸索出“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梯形融资模式,采取了有效措施尽快完善高新区融资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高新区向更高层次发展。成都高新区梯形融资模式如下:

1、用政府资金引导和扶持初创期企业成长

成都高新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业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用于支持技术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的重点科技新项目。高新区还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07年,共有16家企业获得立项,是54个国家高新区中最多的。成都高新区还设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资金,对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支持的项目,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匹配扶持。

2、用风险投资支持成长期企业发展

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创业投资机构的引进、培育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完善。先后成立了成都新兴创业投资公司、成都盈泰投资管理公司、成都博创风险投资公司和成都创新投资公司。截至目前,各公司已有10项对外投资,投资总额

1.2亿元。此外,高新区还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成都高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并已有10多项投资,投资总额达到5000万元。高新区吸引了深圳创新投资成都公司、新华投资、天盈投资等20余家投资机构落户园区,注册资本达到15亿元,已投资了卫士通股份、药友科技等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还积极筹备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经过与进出口银行磋商,共同发起设立规模为15 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3、用债权融资拓宽扩张期企业融资渠道

为降低银行信贷门槛,有效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成都高新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签订中小企业贷款合作协议,并引入担保公司,共同构建了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体系。2008年,为中小企业贷款超过10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困境。高新区还成立了高新科技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了1亿元的贷款担保,并积极与当地信用联社协商,于2008年7月初签订了《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合作协议》,获得了2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授信额度。此外,高新区还与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磋商合作,建立进出口银行对外向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状况,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

4、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动成熟期企业发展

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截至2008年6月底,共有15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1家企业通过发审会,上市企业数量约占成都市的一半。为帮助企业改制上市,高新区还筛选了60多家企业进入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其中约20家企业为改制上市重点企业,分别瞄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海外市场。并明确规定对进入上市后备队伍的企业,从改制到完成上市,分阶段给予高额奖励和补助。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园区内企业积极踊跃做好上市准备。高新区还积极申请新三板(股权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工作。如能获得批准,将为成都高新区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独特的资源渠道。

5、用其他融资服务平台促进园区各类企业发展(1)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高新区成立了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不断加强与沪深两地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交流合作,引导中小科技企业到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出售产权等方式筹集资金或引入投资者,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2)中介服务平台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引进、建立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努力完善园区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融通、改制上市等活动提供专业服务,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相关业务活动的开展。

6、案例借鉴分析 通过对案例一和案例二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针对高新区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高新区管理者应该沿循“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按照“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梯形融资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体系。

(三)天津滨海新区投融资案例分析

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改革和创新是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之

一。而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搞好鼓励发展各类功能的产业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房地产投资信托试点,发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把天津逐步建设成中国产业基金发行、管理、交易、培训、理论研讨中心。同时开展房地产、科技企业固定资产等资产证券化业务。充分发挥其扩大融资和信托投资等方面的作用,为搞好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为滨海新区的更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即国外通常所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持有人按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借鉴了国际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通行模式和经验,开创了我国直接投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对于深化金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打破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由外资基金主导的局面,推动中国本土股权投资的专业化发展。

2006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只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同日基金管理公司挂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由全体出资人以契约方式发起设立,总规模20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60.8亿元。出资发起人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以封闭方式运作,存续期 15 年,对企业进行股权类投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围绕实现国务院对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进行投资,同时也将支持天津滨海新区以外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投资重点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其他项目。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开创了我国资本市场直接投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渤海基金的股权投资目标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份、可转换债券等,非股权投资将按照有关规定购买政府证券、金融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债券等。为控制投资风险,渤海基金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和担保金额,不超过基金资产总值的10%;对单个投资企业的占股比例,控制在10%-49%,投资期拟为3-7年。作为我国首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对于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与运作将推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尽快出台和不断完善,并将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备注: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至今还未出台。

2、资产证券化

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专业公司,于2006年12月2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5亿元。公司主要发行管理物业增值基金,为物业所有权人(或称业主)提供专业的增值服务。领锐公司对科技、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金融、房地产业、物流业、酒店等物业资产进行投资,将符合证券化条件的物业资产组合成资产池,发行基金,为拓宽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进行有益探索。

3、案例借鉴分析

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是我国资本市场直接投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促进我国科技园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有关产业投资基金法律还没制定,且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也不健全,地方政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还无章可循,应慎重选择。

(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介绍及案例

1、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介绍

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

引导基金的宗旨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克服单纯通过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的市场失灵问题。特别是通过鼓励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弥补一般创业投资企业主要投资于成长期、成熟期和重建企业的不足。

2、浦东引导基金的案例分析

2006年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设立政策性专项资金——“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资金规模为10亿元。目的是引导海内外创业投资资本、管理机构和高水平的人才集聚。具体情况如下:(1)浦东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规模

(a)新区财政投入10亿元,并积极争取其它来源,形成规模达20亿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b)引导基金的其它来源。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市有关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入引导基金。(c)引导基金的业务板块。引导基金分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新能源与新材料、科技农业等5大业务板块,按照统一的运行和管理规则,与该产业领域内的若干家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浦东引导基金的运作

引导基金参照委托管理的模式运作,政府原则上不直接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浦东科技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浦东科投”)作为引导基金的操作主体。

引导基金通过以下方式与优选的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a)与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契约合作关系。以此作为引导基金运行的主要方式,对于有意到浦东新区开展业务的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由引导基金与其签订合作投资协议,确定投资比例与合作关系,由其管理机构决策,共同向浦东的高科技企业及项目投资。(b)作为专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出资人。依据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申请,引导基金以一定的比例关系,与海内外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优先投向浦东企业的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并共同委托该管理机构(应具有国际基金运作管理的经验,有优良业绩的管理团队)进行该投资基金的管理,该基金的法律形态可以是公司制的(国内),也有可能是合伙制的(离岸)。此为引导基金运行的可选择模式,采用此模式须获得新区政府的批准。

引导基金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与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该基金管理机构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以创业投资为主营业务,具有较强管理团队和资金募集能力,具有在海外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在相关产业领域取得过优良管理业绩,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度,无任何不良记录。引导基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投资的损益等,比照国际惯例和行业规范处理。(3)浦东引导基金的管理

(一)设立浦东引导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引导基金的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决定浦东引导基金资金计划、管理制度、运行方式、绩效奖惩等重大事项。目前,暂由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理事会履行管委会的职责。

(二)设立浦东引导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由国际知名风险投资管理专家、新区以外的引导基金出资者代表、新区政府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引导基金涉及政府层面的日常管理决策,主要包括选择合作方、监督合作方的运作绩效、协调解决运作中的有关问题等,并定期向管委会报告年度运作情况。

(三)引导基金操作主体的职责。由浦东科投承担浦东引导基金出资主体和理事会常设机构的职能,具体负责引导基金运行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加强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运行的规范性监察。

(四)合作方选择主要程序。在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表明与引导基金合作的意向后,由浦东科投对该机构的资信进行评估,并就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提出建议,提交理事会审定,其中涉及引导基金作为风险投资基金出资人的,须经管委会审核并报区政府批准后,由浦东科投与对方磋商合同或合作协议,提交理事会批准后执行。(4)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估

按照引导基金功能定位明确“集聚创业风险资本和投资管理机构、激活创业风险投资市场、推动浦东高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以引导基金及其相关管理机构的实际运作效果,作为对其绩效评估的基本依据。(a)对合作对象的评估。主要内容:一是其履行双方合作协议的状况;二是其投资于浦东的资金数量和项目数量;三是其项目识别的水平,如投资成功率、被投资企业的成长情况等;四是其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由浦东科投牵头进行评估,原则上每年1次,评估结果报理事会审定。对评估合格的,按照协议支付管理费并进行投资收益分配;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解除合作关系;对未尽到管理义务而导致损失的,按协议和相关法规追究责任。在协议有效履行的前提下,投资项目出现风险时,引导基金按照协议应该承担的损失,经理事会审议并报管委会批准后,按有关规定核销。

(b)对引导基金整体绩效的评估。新区科委负责协调和指导引导基金整体框架的健康运行,每年向新区政府提交引导基金运行的情况报告,包括运行规范性、项目投资情况及重大事项等内容;每2-3年组织一次对引导基金整体绩效的评估,并对引导基金运作的整体绩效承担责任。

3、其他城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200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出资设立了天津滨海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采取公司制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期限15年。引导基金按“母基金”方式运作,通过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商业性创业投资基金或签订合作投资协议,重点投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4月,青岛市制定了青岛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青岛市引导基金总规模为5亿元,全部为财政性专项资金。

附:青岛市创业投资环境:(a)拥有中小企业11.4万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多家,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5家,创业项目资源较为丰富。(b)工商注册的创业投资企业20多家,其中已在市发展改革委备案的4家,注册资本金4亿元。(c)青岛市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风险鉴别能力和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与机构投资者,为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创造了较好的市场条件。

2010年,张家港市政府已出资1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参股引进创投公司3家,注册资本达1公司3家,注册资本达11亿元。目前,张家港全市已累计注册成立创投公司8家,注册资本15.26亿元,创业风险投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鉴于现有创投机构多为民资或外资控股,投资对象都是处于成熟期或上市前的企业,而为数众多的种子期、初创期2010年,张家港市政府已出资1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参股引进创投高科技企业难以获得创业投资尤其是风险投资。为促进这些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培育,该市金融办同时采纳民盟市委建议,会同市财政局、国资办及政策性创投公司,采取市级国有资金与各镇联合出资形式组建注册资本3亿元的风投公司,首期到位1.5亿元;同时,根据市政府决策要求,保税区、开发区、冶金工业园也将于年底前单独设立风投公司,推进全市政策性风险投资平台快速做强做大。其他如:北京市海淀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山西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不再一一列举。

4、案例借鉴分析

通过对案例四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促进科技园区企业发展的创新融资手段,且其在我国东部及某些富裕省份已经比较成熟,相关法律也比较完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选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支持科技园区发展,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五)苏州科技园投融资案例分析(基础设施投融资)

作为中国--新加坡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苏州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于1994年5月破土动工,经过13年建设,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科技科技园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成就。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成功的投融资方式在园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苏州科技园区:开行与政府的成功合作

从园区开发伊始,就以“先规划后建设”为核心理念,斥资千万,邀请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对园区进行了整体规划。在70平方公里的园区土地中,科技用地占35%,商住、教育25%,道路绿化26%,市政公共设施12%,其他2%。尽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但由于当时缺乏一个完整的投融资体制和成熟的融资平台,园区的开发出现了很大困难。一方面,新方持续提供大量资金并不现实;另一方面,中方财团财政融资和信贷融资不分,难以适应前期基础设施投资和项目收益平衡的基本需要,园区的开发进程十分缓慢。

中国政府选择了长期致力于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兼顾政府政策目标和市场运行方式的开行作为成为投资主体。开行的进入,迅速破解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有力支持了园区的持续发展。

2、主力银行在园区建设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1)主力银行与园区的融资规划

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周期性风险大,比如园区二、三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180亿元,投入期为3-5年,回收期10-15年。从项目现金流看,初期投入很大,后期通过土地出让、政府税收等进行平衡和弥补,呈现“现金流前低后高、收益不在当期、当期损益性不平衡”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园区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具有完整的融资规划和融资操作平台。

作为主力银行,开行巨资为园区提供中长期信贷,是基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长期的探索中,总结了园区公共设施融资的规律,并找到了基于土地升值的现金流覆盖信贷的风险控制方法。

依据这一原理,开行详细测算园区发展中的财力变化,据以制定可行的融资规划;在融资总规划的基础上,每年定期对园区的信用能力和意愿进行评审,对财力增长、土地增值、税制变化等因素进行充分调研及预测,不断调整园区的总体授信额度。将总体贷款规模控制在总授信额度之内,实现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统一;未来园区财力能够很好的覆盖应收贷款本息,确保了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会受到归还银行贷款的掣肘。

(2)主力银行与园区信用结构建设

在园区二、三区融资过程中,双方密切合作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信用结构,使政府信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借款人的还款现金流。

1、政府出函指定(特许)地块的土地开发权、土地出让收益权授予借款人(地产公司)。

2、借款人承诺将获得的土地出让收益权质押:同时承诺在有关部门办理质押登记。

3、建立土地定额回流还款机制。借款人承诺根据土地出让进度动态偿还开行贷款。

4、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借款人承诺在开行贷款承诺后,地产公司将在开行指定结算经办行开立质押专户,并按照合同约定,将还贷资金及时划入质押专户,专项用于偿还贷款。开行对专用账户实施监管。

5、园区承诺:给予开行对园区未来5年内政府计划或规划的项目优先提供贷款的权利,以及对后续融资服务享有优先权。地产公司与开行签订财务顾问协议,地产公司承诺在其未来进行资本市场运作时,给予开行优先的市场退出机会,并在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业务上给予开行优先合作机会。(3)主力银行与园区融资的风险管理 与商业银行贷款依赖于抵押质押的风险管理不同,开行在园区贷款的风险管理是基于土地升值的现金流覆盖原理,因此开行主要是对现金流进行监控,而不是仅仅对实物资产的监控。

基础设施项目贷后管理的难点主要“借、用、还”不一致,还款现金流一般不属于借款人,因此难以有效监管。为此,开行采取的措施有:

1、将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开行的监管要求有效结合

2、抓住还款来源,将政府信用转化为借款人的还款现金流,构建良好的信用结构。

3、园区开发的“双主体模式”:政府组织推动+主力银行金融支持

在“双主体模式”下,作为政府的园区管委会和作为主力银行的开行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两大支柱,两大支柱如何配合调动各方积极性是园区开发成功的关键。

概括来说,园区的成功有五个核心要素,分别是:科学细密的建设规划;严格认真的组织管理;阶段配套的融资安排;亲商安商的招商引资;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这五个成功的核心要素正是在园区政府与主力银行“双主体”推动下,充分调动“政府、银行、企业、市场和社会”五大权能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各方相互配合、冲突消融而孕育营造出来的“双主体推动下的权能组合模型”。

从开发性金融理论考查,“双主体模式”正是将政府组织优势与开行融资优势结合的典范。在我国,园区建设离不开政府的组织推动,也离不开开行的大额长期融资支持,因为园区公共设施融资不但需要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发挥开发性金融建设市场、建设信用和建设制度的特有优势,需要开行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园区政府一道推进园区的建设发展。“双主体模式”是园区公共设施融资建设的有效方式。

(六)美国硅谷银行模式

科技园区企业的成长与金融机构的支持密不可分。本文在结合美国硅谷银行的成功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适合我国科技园区企业发展的三种新型融资方式:“科技银行”、直接创业投资基金、融智型专业化服务。

1、硅谷银行模式

(1)硅谷银行的发展模式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地区的硅谷银行是一家完全“硅谷风格”的银行。当初,美国硅谷银行的决策者正是由于看到了创业投资的局限,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终于创立了以支持企业创业、创新为主体的新型金融品——创业金融,并据此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创业银行。过去26年中,硅谷银行的业务就是集中精力为高新科技产业和创业公司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硅谷银行将客户明确定位在受风险投资支持且没有上市的美国高科技公司。客户可以通过硅谷银行的知识经验和网络,在较短时间内融资,初创企业不但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贷款支持,还可以通过银行找到天使投资者或者风险资本家,当企业要拓展海外市场网络甚至上市、并购,都可以通过硅谷银行获得资金和咨询服务。(2)硅谷银行创业投资理念

1、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和阶段硅谷银行的投资领域侧重于信息与电子技术行业、软件与网络服务行业、生命科学行业,主要向这些领域中高速发展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投资。既考虑了回报率,也充分考虑了投资组合。1993年以来,硅谷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是17.5%,而同时期的美国银行业的平均回报率是12.5%左右。这使得它在16年后,一跃成为全美新兴科技公司市场中最有地位的商业银行之一。

2、制定出明确的投资原则 硅谷银行选择企业遵循的原则是:

(1)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及合理的企业定位;

(2)要有有价值、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或服务,且产品、服务的理念符合经济发展趋势;(3)有效的管理结构,能发挥作用,为公司服务;(4)管理层有良好的背景或经验;(5)有合理的发展计划及财务预算;

(6)有齐全的财务报表及会计系统。

3、在创业投资公司之后投资

为了降低风险,硅谷银行规定被投资对象必须是有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的公司,并寻找更多的创业投资公司来合作。这一要求无疑促使相关联的创业投资基金与银行密切联系,使银行可以进一步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风险。另外,在确定一家初创公司是否值得提供信贷服务时,硅谷银行会通过各种途径做周详的尽职调查。(3)硅谷银行模式的创新

硅谷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主要包括投入方式的创新。具体操作上,硅谷银行只从事面向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首先,硅谷银行突破了债权式投资和股权式投资的限制。对于债权投资,硅谷银行主要表现在从客户的基金中提取部分资金。尽管创业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债券及股票的销售,但硅谷银行会从客户的基金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创业投资的资本,以减少募集资金的数量以及募集所需要的花费。而后银行将资金以借贷的形式投入创业企业。采用股权投资时,硅谷银行与创业企业签订协议,收取股权或认股权以便在退出中获利。值得一提的是,硅谷银行在投资中往往混合使用两种方法;将资金借入创业企业,收取高于市场一般借贷的利息,同时与创业企业达成协议,获得其部分股权或认股权。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提高收益,同时降低风险。其次,硅谷银行模糊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界限。“直接”投资是指硅谷银行将资金直接投入创业企业,途中不经过创业投资企业;在产生回报时,由创业企业直接交给银行。“间接”投资是指硅谷银行将资金投入创业投资公司,由创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同时由创业投资公司回报给银行,其中创业企业不会与银行有投资方面的接触。与创业投资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一直是硅谷银行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硅谷银行同时为创业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和创业投资机构提供直接的银行服务,通常它会将网点设在创业投资机构附近。

2、案例借鉴分析

目前,国内快速成长的中小科技企业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新的盈利增长点,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探索这方面的业务。通过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调研研究,我,了解到,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的相关业务主要有三种类型:“科技银行”、直接创业投资基金、融智型专业化服务。(1)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技银行”

借鉴硅谷银行,我国已经设立符合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技银行”,是以商业银行支行的形式出现,换言之只是商业银行下面的一个新业务,而非具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支持对象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业务范围上则鼓励银行探索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担保,同时将引入贷款的风险定价机制,根据风险水平、筹资成本、贷款目标收益、资本回报等要求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并且规定其客户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到一定比例等。

2009年1月10日,中国首批科技银行在成都正式亮相。当天,中国建设银行成都高新支行和成都银行高新支行被银监会批准,变身为“科技银行”。

2010年9月26日,江苏省首家科技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无锡科技支行26日挂牌成立。

此外,我国也在探索设立股份制发起、市场化运作的“科技银行”,如在酝酿中的“广东科技发展银行”。开发区控股企业广州凯得控股有限公司和广东中创信用担保公司将作为主要发起人,粤财投资等多家广东知名企业有意为该行提供资本金,初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亿元。银行的融资来源主要为股东的资本金、发行债券、政府扶持性借款、吸收机构存款等。业务类型包括贷款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直接投资业务等

(2)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创立直接创业投资基金模式

硅谷银行成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不断创新,而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具体的金融机构而言,在现行金融制度不变的环境下,金融创新也就是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创新。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扩大客户群的重要途径,也是金融机构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之一。金融机构创新,既要在管理上创新,更要在金融制度、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创新,通过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吸引客户,进而为自己创造价值。获得良好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获得良好的发展。

硅谷银行的创业金融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设立直接创业投资公司作为创业投资人。因此,直接创业投资基金模式是指银行拿出资金设立直接创业投资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同时由创业投资公司将收益回报给其母公司——银行。

最早有硅谷银行模式特征的是国家开发银行。事实上,国开行在直接投资业务方面,一直走在银行机构的前面。它的直投业务发展迅速,对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扶持了一大批中小科技型企业。2007年,国开行支持设立了吉林、大连、宁波三支创投基金,还投资设立了国开行在境外的第一支创投基金——中国-以色列华亿创业投资基金。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共支持设立6支创投基金,基金总规模折合人民币约33亿元。(3)银行和企业合作,开展融智型综合金融专业化服务

硅谷银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只做贷款不参股企业的商业银行,而是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运作于一体的新型商业银行。拥有其服务对象——未上市高新科技公司的股权是硅谷银行的一大特色。而通过促使其服务对象上市获取高额投资收益来

弥补投资中小企业而承担高风险则是硅谷银行的主要手段。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参股企业。在银行不参股企业的前提下,通过与PE合作,利用PE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监管能力,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与长期的密切合作,以便形成银企关系的良性循环,共享企业快速成长所带来的经济成果,对于银行业务的扩大和收益率的提高,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银行企业双赢的新局面,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硅谷银行的创新除了设立直接投资基金作基金投资人(LP)之外,最主要的是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其他金融配套服务。因此,融智型综合金融专业化模式是指银行主要以“财务顾问+托管”的综合服务模式,为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机构和成长型企业的投融资提供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在具体操作中,银行是以“财务顾问”的身份介入,不直接承担资产风险。所谓“财务顾问”,就是帮助PE与企业牵线搭桥,最终企业与PE是否能达成共识、建立合作,由双方独立决定,而银行只是为双方建立一个沟通、协商的平台。在后续的服务中,对于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客户,银行会提供一定的信贷支持。此外,银行会对PE投入企业的资金进行托管,帮助PE对被投资企业上市前后进行资金监管,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银行通过联合PE间接扶持了中小企业,同时还通过PE的专业化运作,降低了银行信贷资金风险。

2009年就有不少商业银行与PE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浦发以“财务顾问+托管”的模式为PE机构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据了解,浦发银行PE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依托在PE投融资领域已搭建的平台和资源,在PE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中担任财务顾问角色,提供融智型专业化服务。该服务方案主要包括:PE融资支持方案、投资支持方案、投资后管理支持方案、退出支持方案、托管支持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成功模式,国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高 金融创新能力,如:“科技银行”、直接创业投资基金、融智型专业化服务等,增加科技园区企业的融资渠道。

(七)土地一级开发模式——以重庆和北京为例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在土地出让前,对土地进行整理和投资开发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城市规划功能、地表标高和市政地下基础设施配套指标的要求,由政府统一组织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土地平整、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按期达到土地出让标准的土地开发行为。

土地一级开发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指政府和企业在一级开发中各处于什么位置,即主体是谁的问题。是采取政府垄断一级开发,还是政府委托企业进行一级开发,抑或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来决定一级开发的主体。基于不同的开发主体,土地一级开发主要存在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即完全由政府建立的土地储备中心或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 进行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主导模式,即政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从多家企业中择优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1、重庆——政府主导型模式

重庆的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土地一级开发的主体是市政府,代表市政府实行一级开发的机构是八个国有控股集团(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水务、地产、水利投资、开发投资集团、渝富)。土地一级开发与土地储备紧密联系在一起,八个集团拥有土地储备和土地一级开发的 权利,将纳入储备范围的土地委托一些公司进行一级开发“生地”变“熟地”后,再到土地交易中心进行“招拍挂”出让。出让所得的收入在市政府和企业之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出让所得综合价金扣除应支付的土地储备开发成本后的10%,作为土地储备开发发展专项资金存入土地储备开发资金专户;其余上交财政,按市政府颁布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标准,由市与区县政府按规定比例分配;剩余资金集中市里,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建设。(1)优势

①政府开发土地面临的阻力小于企业,便于协调各种关系;

②可利用国有控股集团雄厚的财力迅速集中资金对土地进行开发,而且可以凭借 政府的信誉进行贷款或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开发资金。

③政府拥有的市场信息不完备,使得政府对土地的开发效率较低;(2)劣势

①土地的开发权掌握在政府手里,极易滋生腐败和寻租行为,从而降低了土地开发效率; ②开发企业成为工程承包单位,主观能动性差。

2、北京——政府主导型模式与企业主导型模式并存

北京市目前为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种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并存,属于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型的过渡时期。

北京土地一级开发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指由土地储备机构负责实施土地开发,由土地储备机构负责筹措资金、办理规划、项目核准、征地拆迁及大市政建设等手续并组织实施。其中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开发企业负责土地开发具体管理的,开发企业的管理费用不高于土地储备开发成本的2%。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企业后,土地储备机构应当与中标开发企业签订土地一级开发管理委托协议。

与重庆不同的是,北京的土地储备机构即土地储备中心参与的一级开发项目仅占很小比例,且多为小项目。因此,北京土地一级开发主要为企业主导型模式。

北京土地一级开发的企业主导型模式是指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开发企业实施土地开发,由开发企业负责筹措资金、办理规划、项目核准、征地拆迁和大市政建设等手续并组织实施。招标底价包括土地储备开发的预计总成本和利润,利润率不高于预计成本的8%。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开发企业后,土地储备机构与中标开发企业签订土地一级开发委托协议。该模式要求政府面向市场招投标所有的企业都享有平等的投标、中标权利。然而,北京的土地一级开发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招标虽然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但有很多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存在围标的现象。驱动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竞相追捧利润只有8%的土地一级开发的原因在于企业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对地块的盈亏平衡点等状况了解得更清楚,比其他企业更有信息优势,容易在土地市场进行“招、拍、挂”出让土地时顺利竞得土地,从而接着进行二级开发。在业内,通过介入土地一级开发而成功竞得土 地的方式被称为“曲线拿地”。(1)优势

①可以帮助解决政府土地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减少政府开发土地的风险; ②引入企业机制,改善政府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搞活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开发效率。(2)劣势

①政府对于土地供应量的控制将相对被削弱;

②由于竞争的存在,企业受制于政府的状况将有所改善;

③政府和企业在投资、经营决策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不完全一致时会产生摩擦。

3、案例借鉴分析

科技投融资体系 篇3

传统体制下的信用资源是政府独家掌握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际上是政企不分的,企业之间、企银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都是通过政府联系起来的;在这种体制下,亏损的国有企业照样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本身有诚信,而是由于其后面有政府。在传统体制下,政府资信代替了企业资信,因此企业对信用没什么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中小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由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巨大的信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中发生的各种假冒伪劣现象以及拖欠债务、逃脱债务甚至骗贷、逃贷现象给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造成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阻滞了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各界长期以来反映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除了我国市场融资体系尚不健全的因素外,中小企业自身的风险特征和社会信用环境的欠缺是其重要原因。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之路就更有其特殊性:一是科技进步对企业现有产品、工艺、技术、服务等带来巨大的冲击,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进而影响到企业自身的信用能力。二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有资本相对匮乏,难以应对高科技行业所特有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业态特征,从而使其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也将影响着企业的信用质量。三是由于经营规模小,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绝对量十分有限,企业发展后劲普遍不足,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普遍具有单一性,服务领域狭窄,客观上制约其生存和发展,加之中小企业往往是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大企业拖欠款现象直接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并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能力。五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大多是技术出身,内部管理、决策水平、风险控制等能力较为薄弱,管理风险较高。六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一般不高,持续经营能力较差,经营风险很高。七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就是企业成立的最初几年发展速度惊人,企业领导者往往因此产生盲目乐观,并造成决策失误,这种失误对企业而言又往往严重地影响着自身的信用质量。

基于上述特征,在缺乏社会信用体系支撑的情况下,投资方和信贷方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往往会形成“自身素质差”、“资本金不足”、“资信情况不透明”等负面概念,因此,“融资难”首先难在了“信用”上。

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信用制度和管理体系是在市场上设立一种规则,这种规则保证独立企业在市场上的信用交易成份的扩大,并能健康发展;而保证这种规则正常运行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政府职能不能替代、更不能垄断市场信用。

北京作为全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龙头,拥有举世瞩目的中关村科技产业群体,聚集着数以万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从而突破科技产业发展资金“瓶颈”,对北京科技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针对金融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融资业务的社会中介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市科技企业信用促进专业委员会”,其宗旨就是:建立北京市科技企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支持,实现企业信用自律;它的职责包括: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征集系统,制订信用评价规则和标准,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咨询和信用等级评价,制订信用激励制度、惩罚制度、警告制度和公示制度,向相关机构出具申请贷款企业信用评估意见,向有关单位通报不守信用企业名单和情况等。

科技投融资体系 篇4

1 济南市科技创新能力情况

近年来, 济南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抓企业主体,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 大力支持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截至目前, 全市共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7家, 其中, 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281家。二是, 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 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12524件, 同比增长10.56%, 发明专利授权量2609件, 同比增长20.3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51件, 继续居全省首位。三是, 加强创新投入引导。2014年, 共争取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239项、资金3.42亿元;安排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8亿元, 实施各类市级科技计划471项, 有力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

1.2 抓园区载体, 打造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一是,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共建成国家级科技园区6个、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3个、“863”成果转化基地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 为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创造了良好环境。二是, 积极发展产业创新联盟。共建成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4家, 省级联盟29家。设立产业集群专项资金, 集中打造软件、电子电力、汽车电子等产业集群。三是, 支持引导各县 (市) 区差异化发展。历下区“山东硅谷”产业基地、天桥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长清区“济南创新谷”全面启动, 平阴清洁能源、济阳液压机械、章丘炊事机械、商河低碳产业等特色产业基地也正在筹备和建设推进中, 逐步形成了一县 (市、区) 一园区, 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格局。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193亿元, 同比增长10.45%, 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1.58%, 比年初增长1.02个百分点,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19个百分点。

1.3 抓科技支撑, 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

一是, 加大科技计划改革。实现了科技管理“零审批”、企业项目从申报到验收全过程“零事务性花费”和科技计划项目处室评审“零自由裁量权”。实施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库管理、计划项目常年申报和异地专家网上评审。二是, 强化创新税收政策引导。兑现政策扶持基金2423元, 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12.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7.85亿元。三是,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 共建成各级各类企业科技孵化器20余家, 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7家,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四是, 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组织实施了“5150引才计划”、优秀创新团队等一系列科技人才工程, 积极探索人才项目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驻济高校院所新创办的科技创业企业已达近百家。

2 济南市科技金融开展情况

加强科技金融结合, 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 济南市成立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出台了《济南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 (试行) 》, 启动科技金融支撑计划。2013年, 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确定整合现有产业引导资金, 采用多种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 共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我市科技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

1) 积极构建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2012年, 济南市成立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科技金融协调机制, 成立包括科技、金融、财政等相关部门在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联席会议协商决策机制。设立科技金融办公室, 统筹协调科技金融资源, 优选集成科技企业资源, 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和金企对接活动。目前已经实际开展的工作包括设立科技风险补偿金、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对科技企业贷款给予贴息等方面。

我们对科技型企业、银行及中介机构信息进行了数据采集, 并将建立科技金融“企业池”、“银行池”、“担保池”, 建立常态的政、金、企对接机制, 为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搭建桥梁,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截至目前, 企业池共有入池企业600家,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65家, 直接向银行推荐有融资需求的企业156家。

2) 鼓励银行组建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或设立科技金融产品。市科技局牵头开展了与商业银行的竞争性谈判, 最终确定北京、招商、民生、齐鲁四家商业银行为济南科技金融支撑计划合作银行。按协议规定, 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对可能出现的代偿风险, 由市风险补偿金和银行按1:9的比例共同承担代偿本金。2014年度, 全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达到5400万元, 通过科技金融平台实现贷款金额14.74亿元;加上创新谷科技金融专项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合计突破20亿元, 同比增长达到100%以上。市科技金融工作做法被科技部《科技工作情况》推广。

市科技局与齐鲁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成立了济南首家面向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齐鲁银行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科技金融特色支行成立后, 从特色金融产品、专门人才队伍、绿色授信通道等, 建立科技银行服务品牌, 引导合作银行深化为科技企业服务,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启方便之门。

3) 建立政府引导、民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体系。2013年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确定, 创新财政产业引导资金使用方法,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灵活运用政府投资、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发展。市政府成立了市国有独资集团公司———济南财金投资控股集团, 作为财政资金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的投资平台, 下属担保公司、投资公司、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多家子公司架构。其中, 注册资金6500万元的济南市财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率先成立, 并于2013年11月份正式发起设立了政府引导、科技部参股 (6000万元) 、民资控股 (1.3亿元) 总规模为2.5亿元的科技投资基金, 这是济南市设立的第一支政府参股, 民资控股、市场化运作, 专业化管理的科技投资基金, 为科技型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

基金组建以来, 成立了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 建立了高水平的管理团队, 制定了规范严谨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截至目前, 投资项目26个, 完成投资2.1亿元, 占资金总额的84%;其中, 在济投资达到8600万元。投资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彩票、云健康、电子图书等多个行业领域, 成为创业投资行业最具活力的基金之一。2014年组织创投企业申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先导资金, 获得资金3000万元, 居全省首位。

济南市财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参股1000万元设立的山东省首支天使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

4) 充分运用科技金融手段推动产学研发展。市政府、山东大学、山东省科技厅决定共同建设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这是充分发挥山东大学科教优势、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和加快成果转化的重大举措, 对推动山东省及济南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研院采取“一院两基地多园区”的空间布局, 采取“联席会议+管理办公室+基金”的管理模式。目前工研院组织机构已基本确定, 将于近期签约。

5) 积极服务科技园区发展。近两年, 济南市狠抓科技产业载体建设, 特色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为保障科技园区健康发展, 真正发挥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 选择科技园区开展科技金融专项对接活动, 为科技园区发展提供金融助力。2014年实施济南创新谷科技金融专项行动, 与齐鲁银行等合作, 按低利率为济南创新谷孵化器入住企业专项贷款授信6.15亿元, 放款1.2亿元。

3 构筑新型投融资体系, 支撑科技创新发展

目前, 我市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以企业为代表的全社会科技投入明显增加, 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主体, 银行贷款为支撑, 社会筹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但也应看到, 我市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与企业融资需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构筑新型投融资体系, 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投融资创新模式。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问题制约了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根据我国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践, 可以将企业成长周期划分为种子期、初创期、产业化、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六个阶段。根据科技型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 应重点采取不同分析指标进行评判, 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科技投融资支持模式。

2) 鼓励企业及民间资本向科技领域投入。针对政策支持强度和政策落实程度都还不够的问题, 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激励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及民间资本用于科技事业。建立健全以企业及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 引导和鼓励企业适当提高基础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 一般工业企业应不少于3%, 大中型企业应不少于5%, 省重点工业企业 (集团)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等还应高于7%, 并争取逐年有所增长。

3) 积极进行风险投资试点,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 增加风险投资公司的数量, 扩大已建风险投资公司的规模。 (2) 开辟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的目的不在于长期地经营企业, 而在于创办企业并将其培育成熟, 然后蜕资赢利, 帮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必须要有蜕资的出路。 (3)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风险投资人才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要想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风险投资队伍, 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抓人才吸引,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创造适宜环境, 吸引一批省外, 乃至国外的优秀风险企业家、投资家、创新家和金融人才;另一方面抓人才培养, 通过对业务骨干强化风险投资相关知识的培训, 或派往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学习取经, 使他们成为当地风险投资业的开拓者。

银企对话:创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篇5

在银企对话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中国银监会银行二部副主任张金萍、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等嘉宾出席,并就当前形势下高成长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等话题进行了专题演讲。众多银行、创业投资机构(VC/PE)、担保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中小企业负责人等共600多人出席了论坛。

朱宏任指出,高成长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企业,是带动广大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有效解决高成长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如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便如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推动高成长中小企业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在当前复杂多变经济形势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朱宏任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已得到大大缓解。在间接融资方面,工信部与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致力于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通过担保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工信部还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关于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合作协议或备忘录,鼓励轻资产的高成长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以及贷款保证保险、融资租赁、信用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

朱宏任表示,工信部今年与建设银行共同确定在12个省先期开展金融服务合作试点,与交通银行开展了金融服务合作交流活动。“在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已大为拓宽,高成长中小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还可通过发行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私募债等方式便捷融资,优秀的高成长中小企业更是创业风险资本追逐的对象。”他说。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英在致辞中指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积极推动解决投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国家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广东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不断完善,融资支持体系进一步健全。截至去年底,广东中小微企业贷款额超过2万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中国银监会银行二部副主任张金萍、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也在会上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狄娜从操作层面对中小企业关注的五个投融资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张金萍介绍了中国银监会近年来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举措和成效、新形势下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的几个约束以及银监会要加大进一步支持小微金融服务的突出工作。利明献呼吁,政府在风险担保金方面应给予业界更大力度的支持。“除了在税收方面提供优惠外,我建议政府相关单位投入更多的资源,在信贷保证、信贷担保上加强力度,在银行加大融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时在(防范与化解)风险方面提供重要后盾。”叶檀则表示,新经济的拓展,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如阿里巴巴等公司已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制。

随后,来自银行机构及融资担保公司的代表们发表了中小微企业服务宣言。

论我国科技企业融资的政府扶持体系 篇6

1 政府扶持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造血过程,融资体制是否完善对于科技企业能否蓬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但是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使得其融资较为困难。科技企业高风险的特征又更使得融资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扩张,甚至有的企业对已经产出的科技成果因资金缺乏而不能加以产业转化。政府作为制度形成和变迁的主要参与人,需要在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科技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呈现非线性轨迹,一般需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图1)[1]。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均不同。科技企业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的种子期。该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自筹,来源主要是个人积蓄、家庭财产、朋友借款,属于内源性融资[2]。但自筹资金仅能满足注册和最基本的需求,往往无法支持新设想变为样品,必须寻找新的投资渠道,需要政府创业投资、天使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等支持。因此,在市场还没有接受它之前,政府的强势介入、扶持、推动,往往是科技企业从初创期走向成熟期的关键力量。并且,以税收为收入基础的政府有远远大于普通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具有较大的承受投资失败的风险能力。

另外,从科技企业的研发成果来看仍需要政府的支持。科技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果是知识和信息。从一般理论上说,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即技术信息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利用它获得收益的非竞争性。但是,由于专利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又使其成果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广泛的外在利益,需要由政府直接投资提供,或政府资助市场提供,以扩大这种产品的供给。因此,政府在构建完善科技企业融资体系中应发挥积极的扶持作用。

总之,不管是科技企业自身存在的竞争劣势,还是市场机制天然的不健全性,都难以全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需要政府修正“市场缺陷”以实现部分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完善应有的政府扶持体系,既是科技型企业成长的需要,也顺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 科技企业融资中政府扶持体系的现状分析

政府扶持体系主要由法规管理体系、信用担保体系、财税支持体系和风险投资等金融政策性支持体系构成,目前我国政府扶持处于散乱状态,效率较为低下,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完整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2.1 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

现有科技企业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不完善,更新速度慢,较为老化。在对科技企业的扶持上,存在保护力度不够,法律效力不高,按所有制分别立法欠缺等不足。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科技企业的经验,我国应制定和颁布一系列的专门针对科技企业进行保护和支持的法律法规,用法规形式规范科技企业经济活动,为科技企业拓宽发展空间提供法律保障。

2.2 缺乏完善的信用抵押担保体系

现行抵押担保方法使得科技企业融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担保无处、担保无人、担保无依。在我国,资金缺乏一直是制约科技产业的瓶颈;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众多的科技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高风险的特点无法取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作为重要金融媒介的银行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不敢贸然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科技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较少,以及抵质押资产登记与处置程序过于繁琐使得企业贷款更难。虽然新的政策纲要如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中都允许进行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但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难以量化。

2.3 财税效果不明显

政府购买是政府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资源配置的缺陷。我国也很重视通过政府采购来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法律法规,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采购扶持科技企业。通过政府采购可以为此科技企业提供初期的市场和保护。但是目前科技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不能获得及时获得政府采购信息以及与大企业同等的资格和待遇,以至于止步于政府采购门外。

按税务规定,科技企业在成立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免征所得税,强调的是事后优惠,只有企业取得盈利时才能享受此种优惠。但对于风险性本来就很大的科技企业而言,投资回收期较长,初期回报率低,在免税期间几乎无税可免,因而税收减免显得有名无实[3]。另外对科技产品的增值税征收不合理:高科技产品智力成本比重大,原材料消耗少,能够抵扣的进项税款少,并且技术转让费不能抵押,因此形成了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高税赋的不合理现象。

2.4 政府科技投入向创新前端环节的延伸明显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总额数量持续增加,但是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作用不明显,主要是由于科技投入比重和增长幅度比较低,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政府的科技投入的主要对象是产业化项目,基本导向是鼓励企业做大最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大。虽然1999年中央政府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但由于资金规模有限(每年约5亿元) ,实际上大量的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得到这种资助[4]。更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投资逐步投向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已占到总量的40.4%[4],这与创业投资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初衷产生了背离,没有实现创业投资的基本功能。

2.5 对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的风险投资从萌芽发展到现在,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促进科技型企业创业发展的应有作用未得到很好的发挥:政府对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手段;缺乏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有利的法律环境;作为风险投资自身以政府资金为主体,规模比较小也比较单一且有限,有时难以满足科技企业发展对巨额权益性风险资本的要求;缺乏有效的风险退出机制,很难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

3 完善政府在科技企业融资中扶持体系的路径

政府在科技企业投融资体制中往往居于基础性地位,但是在制定市场规则和宏观调控方面其作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要解决扶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改变。我国科技企业的政府扶持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3.1 政府应完善科技企业法规体系

在法律上为科技企业创造发展环境,建立和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科技企业融资顺畅运行的基本保障。可以成立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尽快制定扶持和保护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门法律,如科技企业融资法,使科技企业的经营和融资受到法律的保护。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和发展,也只有在法律法规层面上予以确认,科技企业才会健康茁壮地发展下去。2008年7月1日实施的新《科技进步法》就是立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其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了“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这些政策措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完善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3.2 设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建立有效的担保体系

科技企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担保体系的建立。规范并简化抵质押资产登记与处置程序,提高登记效率,降低企业筹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并制定无形资产评估的可以量化的标准。

国外经验表明,政府在科技产业领域的融资信用担保活动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建立健全有政府出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政府为增强风险企业的融资能力,鼓励商业银行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的重要措施。通过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既能缓解科技企业发展中缺乏资金的困难,国家还可以实现以少量的资金引导大量的民间资本向风险投资产业发展,同时又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找到出路。将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中的投融资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集中到政府提供的担保体系中进行集中管理,以降低投资主体的信息收集成本和融资主体的道德风险,从而提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能力。

此外,明确政府在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政府担保机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营利性的机构;必须分清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责任,政府出资部门不直接进行操作和干预,而是委托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操作和经营政府担保基金,这样既避免了行政干预,又提高了管理效率。此种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担保,而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担保,政府仅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其意义在于建立银行与科技企业之间的良好信用关系,提高科技企业的信用观念,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制度建设。

3.3 制订财税优惠政策

科技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促进先进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优秀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财税政策。如贷款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在加大政策优惠的同时,要加强监管,避免优惠政策的滥用。

增加政府采购透明度,公开采购的采购信息,规范招投标的程序,制定严格的评审制度,并且公开中标结果披露。适度倾斜政府采购办法,制定细致的采购扶持政策,甚至拓展国际政府采购市场[5]。

关于税收的优惠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科技企业等风险投资来说应确立以税基减免为主,与税额减免有机结合的优惠机制,强调税前优惠,即只要企业开展了风险投资活动,就成为税收优惠对象。让企业感到真正从税收上受益来自风险投资,从而诱导和鼓励企业对科技企业等风险投资的投入。其次,对科技型企业用于职工新技术培训和进行技术推广所产生的费用,可允许按比例在所得税前列支。对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可给予适当税收优惠政策。第三,对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经当地科技主管部门确认,可给予一定的减免税优惠[6]。第四,对于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生产适销优惠产品,且技术设备的更新周期又短的企业,可有条件地逐步实行加速折旧办法,以便通过税收贷款或者税收递延的方式,使技术进步的资金来源和运用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最后,给予风险投资家个人所得税优惠,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对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以人为本的优惠政策。

3.4 推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科技企业创业融资主要来源于风险投资,这是由科技成果产业化内在规律及风险投资的特点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阶段需要较大的资金,风险也很高。而一旦成功转化为商品,收益又远远高于原投资。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证明,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国风险投资业还处于初期阶段,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应在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好对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

政府应主要致力于建立合理的风险投资机制,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体系,以规范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运作,保障风险投资公司在资金筹集、项目选择、知识产权维护以及所有者权益转让等方面的利益,并对风险投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本质上属于一种商业行为,故由政府主办的风险投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所以我国要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

同时,培育证券市场,如建立二板市场,并对其加强监管,规范和控制风险,以便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7]。政府还应以教育为先导,加大高校改革力度,积极培养大批有创业精神的职业金融家,为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5 引导资本流动与集聚,打造各类融资平台与担保平台

将政府支持科技型企业的资金进行归口管理,通过建立母基金与引导基金的方式来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目前,政府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政策较为零散,资金也分散在各个部门之中,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母基金的方式来发挥杠杆作用与产业引导作用。降低融资交易成本,并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直接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社会辅助服务体系,主要是完善包括科技企业服务中心、辅导中心、咨询公司、资信评估机构、投资融资信息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税务代理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和以贷款评估、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各种不同的融资服务和信息服务。

4 结语

优化科技型企业投资环境,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难题,完善政府扶持体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法规管理、信用担保、财税优惠和风险投资等金融政策性方面给予全面的扶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融资市场失灵问题,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CARDULLO M.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ism[M].Phila-delphia:Research Studies Press,1999.

[2]杨诗梅.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融资[J].当代经济,2008(5).

[3]昂小刚.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4]黄莉萍,吴林海.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现实需求与诱发后果——基于自主创新的视角[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

[5]刘小川.略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策略[J].当代经济研究,2003(6).

[6]刘小川.论我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扶持体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科技投融资体系 篇7

1 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一次革命, 依靠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和外来引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核心竞争力, 具有科技型企业的典型特点。

1.1 高投入性

由于农业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科技创新成果,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科技研发, 而科技创新本身时间效应就很强, 再加上市场变化莫测, 一旦科研成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就会被其他的科技创新所取代, 因此企业不得不再次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的科研产品[1]。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农业科技型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是传统型农业企业的18倍, 占企业运营成本的60%以上, 企业在各个时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发展保障。

1.2 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风险与收益总是呈现正相关性, 农业科技型企业也不例外, 在科技创新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遇到各类风险致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在企业研发产品时, 可能出于技术方面的原因, 产品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内投入市场以取得预期收益, 一般来讲, 从产品开发到试点生产再到大规模推广, 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 技术复杂的话则需要3~4年。推广营业时, 产品可能会遇到自然方面的因素导致企业提前进入衰退期, 再加上农业科技创新具有更新换代快的特点, 企业一旦错过最佳推广时机, 损失将十分严重。高风险必然也伴随着高收益, 以美国为例, 通过风险投资于农业科技型企业, 许多都是依靠具有核心生产技术的农产品获得了高额的回报, 并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1.3 渗透性

虽然农业科技型企业主要以开发农产品为主, 但在研发及后期经营中, 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多学科、跨领域的渗透。以知识产权为例, 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 会充分考虑未来所投放市场的人文因素, 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设计商标时, 将产品的特性及文化信息完全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从而形成初期的原料采集、中期研发到后期推广的链式发展, 将过去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市场运作方式转变[2]。另外, 目前许多科技型农业企业十分重视与大专院校展开合作, 利用大专院校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和仪器设备进行新产品开发, 使产品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甚至将企业的研发机构放到大学城中的科技创业园, 将研发与生产分离, 集中精力培育新品种。

2 目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业科技型企业既不同于传统的农业企业, 也不同于其他行业, 要想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投入, 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公共性与盈利性的矛盾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 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能有饭吃、有衣穿, 不能完全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加大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投入, 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外, 商业银行的信贷和民间资本的投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带有较强的功利性, 经济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这不免与农业公共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另外, 由于农业科技型企业的一些创新成果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有效保护, 一经市场推广容易发生被人冒用的可能, 而由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周期较长, 产生经济利益见效较慢, 一旦产品或技术不被市场接受或被新产品、新技术所取代, 投资方将无法获得既定的收益, 这一切都影响着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投资热情, 只有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一小部分商业银行愿意参与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资, 缺少大型国有银行的参加, 资金存在着较大的缺口[3]。

2.2 无法有效利用风险投资

从理论上分析, 风险投资是比较适合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的一种方式, 双方都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也能为广阔的民间资本开拓一条新的投资途径。但目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完善、担保体系滞后等原因, 致使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体系中依然无法占据重要的地位。2012年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针对农业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的报告中显示, 过去10年间, 国内从事风险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现代中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 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只有交叉的一些科研项目或是子项目涉及其中。在从事风险的7类主营机构中, 以投资银行业、证券业、房地产业为主, 只有少数的几家机构对于农业科技型企业加以关注;另外, 从农业科技型企业自身来讲, 在加强企业研发力量的同时, 缺乏主动接触风险资本的经验, 企业自身信息的发布往往显得慢于市场的节拍, 缺乏有效的平台加以数据支撑进行有效地沟通, 企业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财务账户往来情况向风险资本发布信息, 吸引风险资本的关注, 企业更是无法准确了解风险资本的流向[4]。

2.3 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前景不容乐观

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现代融资的主要方式, 国内A股两大主板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为广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机会, 但从上市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来看, 仅以亚盛集团、好当家、北大荒、圣农发展、国联水产、金键米业占有一席之地, 从事现代化新型农业物流、农机设备、农田水利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行业的企业依然相当稀少。截至2012年底, 农业类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共有96家, 占所有上市企业的8.64%, 数量依旧较少, 集资的难度可想而知[5]。随着2009年国内创业板的推出, 本以为可以给一些具有较好成长潜力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提供一个较好的融资渠道, 但近几年由于国内股市的集体疲软, 相比较主板市场, 创业板的低迷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在创业板上市的100多家企业中, 农业科技型企业仅有7家 (安徽荃银、湛江国联、西部牧业、瑞普生物、星河生物、晨光生物和安科生物) , 多支股票遭遇破发的境地, 通过创业板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前景也不容乐观[6]。

3 融资的风险

3.1 自然风险

农业是受自然影响最大的产业, 对于农业科技项目而言, 依然无法摆脱自然风险因素制约。水、土地、气候是最主要的三大自然因素, 一旦发生质的变化, 会使研发的产品无法达到预定的要求, 产品生产周期长、投资见效慢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项目的顺利进行产生致命的影响, 农业科技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从长期来看, 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3.2 市场风险

从宏观上讲, 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及发展状况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有着重要的影响, “十二五”的整体规划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宏观政策的稳定给了农业科技型企业更大的科技创新平台, 资金也愿意投入这一行业, 但政策能否保持稳定和延续会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产生较大的风险。另外, 市场的利率、汇率等政策变化也会对科技型企业融资产生重要影响;从微观上讲, 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 农业科技型企业就象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相互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从企业推向市场的农产品来看, 未来市场的需求或许会跟不上供给, 一旦出现滞销的现象, 很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农业科技型企业投资的动力与热情。

3.3 财务风险

由于农业科技型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金时, 也会受到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 从而产生财务方面的风险, 这主要是使用资金时由于企业财务设置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最终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 致使投资方面临损失。企业在筹集资金时, 大部分是寄希望于获得银行的贷款, 证券化程度不高, 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在外来经营过程中, 企业需要财务部门配合营销部门对研发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既要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同时也要有强大的价格竞争力吸引消费者, 从而有效归避外部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最后在收益分配风险上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变动和股利政策变动风险、利润分配风险、企业分派股利和职工奖金发放风险、补偿成本风险等。

3.4 企业内部风险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基于近几年来国家科技创新政策逐渐成立的, 因此在内部管理控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首先, 在生产方面, 前期一旦供应商无法及时将原料提供到位, 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再加上由于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的周期相对较长, 对资金占有自然会有较大的风险, 另外, 企业的生产工艺的升级失败、物流体系的配套不完善、员工素质的提升与否等各方面也会有较大的风险;其次, 企业在研发产品时采用的技术如果不能确保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所选择的研发环境不能保证研究的成功, 或许产品只能在实验室中完成而最终无法大量投放市场, 以及该技术是否存在知识产权归属、保护等方面的纠纷, 这些纠纷可能会导致最后在市场上推广技术时产生争议, 限制研发技术先进性的发挥, 这些都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

4 构建融资体系的路径分析

4.1 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速度

科研能力是农业科技型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不断更新技术, 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速度, 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进来。目前我国对于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投入水平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经费的投入主要来自于政府科技部门的财政预算, 企业当年的科研项目一旦未被受理, 很有可能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产生重大的制约, 进而影响企业进一步科技创新的热情。如何让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展开融资以及吸引民间资本投入进来, 是农业科技型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内部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获得外部市场的认可, 为企业树立科技创新是成长发展的唯一路径,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形成新的资金来源, 企业会把新产生的资金再用于科技创新的启动金,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最终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4.2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 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在年初财政预算中给予大力支持, 设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对于公益性特征明显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可以给予全额资助, 用于企业研发和技术推广, 对于商业性较强的农业科技型企业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 等到企业在市场上取得一定成绩以后, 引导基金再转向别的企业[7]。其次, 金融机构应不断开发衍生产品给予大力支持, 针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通过把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抵押担保获得银行贷款, 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周期, 更新信贷产品, 满足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贷款要求。还可以加大科技银行的发展速度, 大力发展针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资产评估服务、股权投资咨询服务、个人银行服务等业务, 不断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最后, 在市场条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 吸引民间机构参与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投资,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自2013年6月份以来, 国内一再出现“钱荒”的现象, 但民间却拥有充足的资本, 如何盘活资金已成为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 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迅速崛起给了民间资本很好的投资方向。

4.3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投资者对农业科技型企业注入资金的信心保证, 有利于避免道德风险事件的发生, 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对于政府来讲, 在制定各项信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科技型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 从宏观上加以引导整个社会充满诚信的氛围, 同时加大监督力度, 制定奖罚标准, 对社会信用体系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及信贷方面优惠的政策支持, 对于不守信用, 破坏社会诚信体系的行为坚决打击制止, 让企业从根本上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准则。诚信同样也是企业的一种资产, 只要遵守信用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舆论上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监督;在创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同时, 应加快建立企业信用档案[8]。客观全面地反映某一农业科技型企业在近2年内通过信贷等方式融资的还款记录, 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遵守法律的情况。这有利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时可以准确地查询到具体信息,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同时也为信用级别较高的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鼓励企业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快速建成做出贡献,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4.4 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首先, 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 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出创业板市场以来, 一些农业科技型企业为此受益, 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明显。不完善的市场运作环境使得创业板上市企业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数量, 为此, 应在保证市场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吸引农业中关于开发新材料、新能源等企业, 加强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 加强对已上市企业的管理, 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安全。除此之外, 还可以考虑到企业良性竞争的需要, 建立创业板的退市制度, 引导资本重点流向优质企业, 确保创业板的良性发展。其次, 完善场外交易市场。能够进入创业板上市融资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毕竟是少数, 在无法达到上市融资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场外交易市场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从法律上制定关于场外交易的实施细则, 保证交易过程中问题发生的处理标准, 完善场外市场监管机制, 规范企业交易行为, 保证交易者的合法权益。最后, 加强对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与完善, 建立适应农业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机制, 根据市场化运作方式, 成立农业高科技专业评估机构, 针对企业技术的资产价值给予专业评估, 对企业技术的发展前景给予专业指导, 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做出依据, 降低风险投资的资金回收风险, 使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型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梅兰.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与路径探讨[J].农村经济, 2013 (5) :59-61.

[2]吴亚男, 王秀芳, 王建中, 等.设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 (4) :228-230.

[3]杨易, 于敏, 姜明伦.从农业国际合作视角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9) :75-79.

[4]姚江飞.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1.

[5]薛菁.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的有效合作[J].经济论坛, 2012 (8) :77-80.

[6]段莉.典型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4) :23-28.

[7]熊春红, 肖海.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国际借鉴与路径依赖[J].改革, 2009 (8) :102-110.

科技投融资体系 篇8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促进广西北海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科技创新和企业成长过程中,常常都遇到资金瓶颈问题。

2010年4月,北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北海中心)开展了“北海市科技创新投入现状”调研,调研样本分析表明:

(1)北海科技创新融资结构的特征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和金融渠道融资所占比例较少。

(2)融资难问题被8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70%高新技术企业列为企业面临的首要困难。

(3)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存在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①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虽然政府以各种形式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但与企业实际的资金需求相差甚远;同时,由于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不健全,风险投资尚未起步,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方面除了从民间筹集到少量资金外,只能将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第一选择,狭窄的融资渠道和单一的融资方式成为限制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瓶颈。②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限。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多,有形资产少,成长性高,收益性好,但目前银行系统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价值,重企业以往业绩,轻未来成长性。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成本高且效率低,大量极具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

(4) 7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为,优秀的科技中介机构可以为企业融资提供优质专业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5) 9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

调研结论:要破解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政府要加强政策和资金引导,优化融资环境;二是改变目前单一的融资结构,建立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三是建立专业的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队伍;四是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融合、交流、沟通与合作,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北海)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以下简称投融资服务体系)。

2 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逐渐形成立足北海,辐射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全广西,投融资机构相对聚集,投融资服务相对活跃,具有较大辐射带动功能的投融资服务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商业信用为基础,政府为保障,投融资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市场化、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多层次、多渠道聚集各类国内外资金,缓解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融资困难,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瓶颈,促进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促使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活动,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

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企业、金融、中介和政府。构建投融资服务体系就是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链、金融产品供应链、中介专业服务链和政府引导推动链,并实现各链条之间的无缝链接与相互促进。

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应放在以下4个方面。

3.1 优化科技企业价值链

北海市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年底有望达到25~30家,有一批像“新未来”“果香园”“深蓝”“辉煌”这样拥有自主开发技术成果、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也有一批像“石基”“宇能”“创新科”这样从发达地区转移过来需要对原有技术成果进行第二次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同时,在2005年开始的百名博士北海创业行动中,北海市已沉淀了50个左右的创业创新项目,本地区企业创新活跃,项目储备充分。但是,因为缺乏专业引导和系统支持,许多企业的投资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或发挥出来。投融资服务体系将帮助这些企业优化科技企业价值链,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和融资水平。例如:①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筛选与商业策划,为重点项目提供商业计划书、技术和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②重视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专利、商标等可评估、可作价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③帮助企业建立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资产负债合理、依法合规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制度。

3.2 丰富金融产品供应链

目前,北海企业科技创新外源性资金来源主要包括:①间接融资,如银行资金;②直接融资,如股权融资;③政府财政支持,如无偿拨款、贷款贴息、种子资金、创新基金等。但这些资金无论是在资金量方面,还是在资金品种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科技创新对资金的需求。因此,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帮助企业深化与现有金融产品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拓展新的金融产品(如筹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助推科技金融专营服务机构发展,建立科技型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等,多层次、多渠道聚集科技创新投融资资源,丰富金融产品供应链。

3.3 提升中介专业服务链

在现有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日常服务的基础上,引导中介机构进入投融资服务体系,开展科技创新投融资专业服务。例如:成立北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产品保险、贷款担保、债权融资、私募融资、增资扩股、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在北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和技术市场开展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制定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细则和投资交易方法,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帮助等。

3.4 强化政府引导推动链

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宏观管理者,在科技创新投融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引导、推动和组织,具体体现在2个方面:

(1)直接投资。例如,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的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等,将政府扶持资金的作用从目前的“消耗性”扶持变为“循环性”扶持,从低效的投入变为有放大效应的投入,实现政府扶持资金资本化运作。

(2)通过制订和完善配套政策(如财政、税收和采购政策等)、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允许高新技术企业按当年销售额的3%~5%提取技术开发费,用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到本地区发展;组建专门信用担保机构,设立担保基金,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和贴息贷款等。

4 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功能设计

4.1 投融资聚集功能

通过服务体系建设,吸引、聚集国内外投融资机构,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成为西南沿海投融资机构相对集中的区域,并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参股创业投资等方式引入国内外资金设立投资机构。

4.2 融资服务功能

通过服务体系,收集和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市场潜力及是否具有高成长性等方面的信息,将优质的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推荐给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通过服务体系将融资业务资源(包括银行资源、信用担保资源、技术产权交易资源、风险投资资源、上市融资资源、基金资源、股份制改造资源等)介绍给企业,协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根据科技企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投融资双方的有效对话和沟通。

4.3 创新扶持功能

服务体系创新扶持功能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积极主动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根据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和类型申请各类政府扶持资金,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二是与政府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建立工作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三是与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和融资顾问机构紧密合作,为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活动提供专业辅导。

4.4 创新引导功能

服务体系将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创业引导资金(基金)”,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等。资金或基金将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参股、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并根据企业科技创新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给予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体现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引导功能。

4.5 技术交易功能

服务体系通过现有的产权交易市场开展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将有效促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开展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可以吸引国内外的创新技术和科技成果落户北部湾经济区,改变本地区自主创新后劲不足、创新资源缺乏等局面。

4.6 投融资放大功能

服务体系通过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创业引导资金(基金)”,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等,使得进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无偿资助形式,而是增加了股权投资、跟进投资、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知识产权抵押等多种形式,引领更多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到科技创新活动,发挥投融资的放大和拉动效应。

4.7 创业孵化功能

为拟创业人员提供创业信息、商务计划书编制、创业培训,以及工商登记等政务代理和相关行政许可申报服务;为创办3年内的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项目诊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筹资融资、财税申报、法律援助等辅导服务和创业场地等。

5 投融资服务体系的近期任务

(1)设立北海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首期引导资金不低于400万元;初步建立本地区科技创新投融资运行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吸纳金融机构或其他社会资金注资,为下一步建立具有一定资金规模的“北部湾经济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奠定基础。

(2)提升北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种子资金运行效率及北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区域性资本市场服务功能,为5~10个项目提供种子资金支持,为2家以上企业进行产权交易服务,为2~5家企业或项目提供技术产权(无形资产)交易服务。

(3)成立北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公司),争取与银行、投行、评估等机构合作,打造北海市科技创业投融资一站式服务窗口,集融资、信息交流、咨询服务、资源整合为一体,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进入资金和资本市场提供服务窗口和切入模式。服务企业30家以上,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资金申报、专利与标准等咨询与服务,建立服务示范企业10家以上。

(4)引导2~3家创业投资机构或风险投资机构进入北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投资额为2 000万元以上,帮企业分担风险,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管理体制。

(5)探索北部湾经济区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信息化、专业化服务的机制与模式,培育北海中心服务品牌,建立服务质量标准,提升品牌价值和增值服务能力,提高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实现北海中心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6 为完成近期任务所作的前期工作积累

(1)目前已基本确认首期北海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资金来源。北海市科技局、北海市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北海市高新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北海中心于2010年7月底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共同设立“北海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首期资金注入额不低于400万元。

(2)北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种子资金运行情况良好,为扶持资金资本化运作积累了经验。

2008年4月25日,北海市科技局出台了《北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设立了“北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由北海中心负责资金筹措和项目的组织、评审与跟踪。首期种子资金运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二期于2009年12月启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3)北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发挥了区域性资本市场服务功能。2007—2009年,北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和北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投资进一步完善了北海市产权交易市场的服务功能,该中心已经为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市的6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股权登记、托管、转让、质押、查询、分红、派息、馈赠和变更服务,这6家公司已在北海市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已有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1家企业通过了上市辅导期。同时,还为4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增资扩股、资产重组、融资等提供服务。

(4)已引入1家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北海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1 000万元。这是北海中心积极探索依托金融资本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的一项尝试。

(5)初步建成了北部湾经济区科技创新投融资资源信息数据库。该信息数据库现已录入300多条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信息与项目信息、200多条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信息、200多条技术前沿报告及案例分析信息等。

(6)北海中心已与上海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广西现代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兄弟单位达成合作约定,它们将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信贷融资服务、企业信用评价服务等方面为北海中心开展业务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7 投融资服务体系的三年规划

(1)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担保、信贷风险补偿等服务试点,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评价体系和多层次多渠道融资体系。

(2)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工程,根据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积极帮助、协调、引导企业开展规范改制、规范运作和拟定上市方案等,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寻求发展,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机构和团队。

(3)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由财政资金、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北海市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共同组建创业引导基金,吸引境内外投资机构来北海设立创业投资公司。

8 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8.1 编制规划

根据北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及实际需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与区域产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8.2 政策促进

根据北海市委、北海市政府制定的《北海市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方案》,对现有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创新、补充和进一步完善,引导和鼓励国内外投融资机构到北海开拓业务,吸引和带动社会投资,加快推动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的支持。

8.3 组织保障

组建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投融资管理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组成,任务是制定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对促进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北海市科技局,办公室依照领导小组的决议和要求承担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

摘要: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是北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通过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本地区科技创新投融资困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体系建设可以拓展北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领域,延长服务链,实现良性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北海科技创新投融资现状,思考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架构、功能设计、近期任务、三年规划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蓝庆新,王述英.构建我国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思考[J].长江论坛,2002(4):25-27.

科技投融资体系 篇9

关键词:唐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 作为中小企业的尖端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成败。据统计, 截至2011年,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逾20万户, 提供了全国约66%的发明专利、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中有47.6%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可见,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融资困难。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等因素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作为一座震后重建的“新兴”城市, 唐山市不再仅仅将工业作为复兴的支撑, 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随着这座城市的崛起而萌芽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唐山市14个区 (县) 的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走访调查, 梳理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当前国内外科技融资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方法与建议。

一、唐山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 唐山市不断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6家,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13年8月28日唐山市科技局联合财政局, 专门设立了科技金融专项资金, 并制定出台了《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通过贷款贴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利权质押贷款等方式, 扩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以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但相比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 这仍只是杯水车薪。

(一)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

首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三高”特征, 即高风险、高收益、高不确定性, 决定了其不适合依赖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进行融资, 但是由于融资渠道的匮乏, 又不得不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这种矛盾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首要原因。调查发现, 唐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其自身存在三个弊端: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观融资观念滞后, 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导致企业内部结构治理不完善。在笔者调查的25家企业中, 有22家公司财务账目不清、财务制度混乱, 无法向银行提供有关财务报表。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融资条件不具备优势, 资金需求占用时间长, 未来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都比较高, 抗风险能力弱, 而且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都不具备担保条件, 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标准而造成融资难。

(二) 创业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

创业投资 (Venture Capital) 是指创投资金对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退出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业投资的重要投资对象, 但这种新生的投资方式发展还极不成熟。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我国创投市场上公开披露的完成募集的基金规模陷入了近6年的最低谷, 共披露上市事件89起, 同比下降57.62%, 共募集资金1 417.6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6.48%。创投市场的黯淡反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 (尤其是融资方面) 。

在调查的25家科技型企业中挂牌上市的企业有8家, 只有同方国芯 (股票代码002049) 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可见, 唐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渠道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此外, 2013年唐山只有11个项目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共争取资金640万元, 尽管2013年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首批启动500万元, 但这些资金分配到每个企业也就区区几十万元, 而对于众多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企业来说, 融资之路更为艰难。

(三) 外部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

首先, 唐山市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衡量定价制度缺失。由于对科技产品相应的知识产权的评估和认证的标准制度不统一、不匹配, 知识产权质押尚未规范形成, 而且金融服务体系中缺乏相辅助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 这就很难让金融机构充分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信贷成本增加, 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其次, 市场融资渠道单一, 资本市场融资潜力尚未全面开发。唐山市中小企业发展多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 但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 一般商业银行因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风险高、变数大、收益回报期晚等因素而提高贷款门槛或增加贷款成本。与此同时, 金融机构内部也存在改革步伐不快、内控机制不完善、信贷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手段偏少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信用融资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此外, 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没有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量身”服务, 导致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缺乏差别化、个性化的信贷支持手段。

(四) 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首先, 政策滞后且支撑力度不够。比如, 唐山市在2011年才设立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 在2013年才出台《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这难以及时满足亟需政策支持和弥补资金缺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其次, 体制上存在职能不理顺和职能缺失的问题。唐山市现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职能部门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时缺乏强有力的协调调度能力。再次,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无论是财政投入的总量还是发挥作用的效果与程度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国际经验

(一) 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

美国企业融资中, 政府直接参与的比例在逐渐减少, 但美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首先是法律保证, 早在195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中小企业投资法》,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其次是信用担保, 美国中小企业局 (SBA) 是负责执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独立联邦政府机构。但政府的支持并非是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 Manigart S.和Struyf C. (1997)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 初创期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来源是企业家以及银行, 但提供资金最多的则是风险资本公司及私人投资者, 政府、院校以及其他公司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美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发达的风险资本市场。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调研发现, 美国风险投资的资本金额占GDP的1%, 但这些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贡献达到了GDP的11%。可见风险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另外, 美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渠道。

(二) 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

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整体上体现了较大的政府干预性, 偏向于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首先是对企业进行指导, 其次是运用金融政策扶植企业, 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等途径向企业提供低息科技贷款。日本也是世界上较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从结构上看, 日本建立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两级信用保证体系, 这种对信用担保再保险及财政损失补偿的机制维持了信用担保的信誉, 使大量原本融资困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顺利从商业银行获得了资金支持。当然, 日本的减免税收等政策以及完善的法律保证体系也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因素。

(三) 德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

与美国不同, 德国的银行为全能银行, 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贷款、有价证券发行、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 提供了多种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法, 而银行和企业互相持股, 便于银行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和提供更加适合的融资方式, 这种关系型的融资方式有助于银行对贷款企业进行风险控制, 紧密的银企关系也利于企业获取信用支持并降低贷款成本。此外, 德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如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金融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出口等政策, 这都为德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唐山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唐山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106家, 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毫无疑问, 在发展与扩张过程中, 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困境。Giudici G.和Paleari S. (2000) 认为金融约束是高科技企业扩张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尤其是对于小型高科技企业。Ullah F.和Taylor P. (2007) 分析了英国科技型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结论显示将近80%的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面临融资约束。为此, 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结合唐山地区实际情况, 本文提出解决该地区科技融资的新措施。

(一) 加大财务与经营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度。

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显示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最大的特征, 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Revest和Sapio (2012) 分析了欧洲科技型小企业的情况, 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引起市场失灵, 阻碍了科技型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唐山地区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存在账目不全、财务混乱以及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尽管企业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但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与投资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因此, 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经营管理并加大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争取融资支持的重要前提。

(二) 完善资本市场,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蓬勃发展在于其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尽管我国2009年成立创业板块, 但截至2014年2月底,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总共才379家, 且目前唐山还没有一所公司登陆创业板。因此唐山应该对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这不仅会有力地促进唐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也会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同时,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改变传统信贷观念, 尤其应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可成立专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部, 针对企业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 提供不同类型的细分信贷产品, 例如浮动利率贷款、循环贷款、保理、福费廷等。另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可开展专门的风险贷款业务。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长增值以后, 通过出售所持股份或期权获得高收益, 对失败企业的风险损失进行补偿。只有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满足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

(三)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为融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主要应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颁布相关倾斜政策, 完善各项基础服务三个方面出发, 三者协调配合实施, 才能够有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 政府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有关融资扶持政策, 完善与制定相关法律, 为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高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服务机构, 加大信息服务力度, 提高管理、法律、技术、融资等咨询服务,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难, 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三, 充分发挥金融市场运作体系的作用,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促使融资方式多元化;研究制定《唐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指导意见》,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库, 有针对性地对部分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辅导, 并予以相应资金支持。鼓励设立创业投资 (基金) 公司, 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工作, 为企业融资提供多种选择。同时, 还应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方式, 如信托融资、项目融资、租赁融资、典当融资、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权利质押等新型融资模式。最后, 完善并促进风险投资机制, 尤其是考虑引进创投基金。Fabio Bertoni et al. (2011) 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风险资本投资的“治疗效应”与“选择效应”, 结果表明风险资本投资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如果唐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风险投资 (或创投基金) 所带来的巨大资金支持, 其发展必将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Myers S.C., Majluf N.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 (2) :187-221.

[2].Giudici G., Paleari S..The Provision of Finance to Innovation:A Survey Conducted among Italian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0, 14 (1) :37-53.

[3].Colombo M.G., Grilli L..On Growth Drivers of High-tech Start-ups:Exploring the Role of Founders'Human Capital and Venture Capital[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 (6) :610-626.

科技投融资体系 篇10

一、融资供给现状分析

央行对5000户小企业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月末,小企业贷款比年初新增1363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比重为19.7%,低于大、中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25.3%和15.7%,比年初下降5.2%;从余额看,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22.1%,低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占比23%和10.7%,比年初下降0.1%。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主渠道是商业银行信贷,我国商业银行从机构数量上讲是金字塔造型,即大型银行数量少,小型银行数量多,中型银行居中;从资产规模上讲是倒金字塔造型,即大型银行规模大,小型银行规模小,中型银行居中。大型银行自身经营原则中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求尽量减少呆账、坏账,而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一般难以向银行提供足以进行信用增级的抵押和质押物,其信用水平也就难以符合大型银行信贷标准。

此外,银行追求盈利性,基于大体相同的银行信贷成本,小企业融资规模小、融资需求不稳定,大型商业银行更青睐于信贷规模大、融资需求稳定的大中型企业。这导致大型银行缺乏服务小企业的主动性;中型银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但受地域限制较大,现阶段辐射能力有限;小型银行作为一种本土化、草根性很强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特点是可以契合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制约小型银行深入拓展业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融资供给体系导致广大中小企业并没有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直接受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依然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

纵观融资支持体系内的其他机构:证券市场上,发放企业债券即使是对大型企业而言也是困难重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具备通过主板上市获得融资的资格,而相对条件较低的中小企业板块,至今上市融资的企业也不过寥寥285家,万里挑一的标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望尘莫及;风险投资、民间投资以及私募也只在民间资本发展较成熟的区域获得一定发展;小额贷款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充裕,往往不能广泛展开市场业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引入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外部信用增级的尝试也难以改善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在通常的情况下,担保公司的担保费费率约为1% ~2%,即使在不考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担保公司也难以承受超过2%的担保风险。在不依靠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对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要求其贷款本息安全回收率达到98%以上,实属不易。

事实表明,由于对客户需求区分不清,融资支持机构开展业务时不能针对企业不同信用特点,挖掘差异性需求。所以单纯以统一的服务思维看待所有的企业融资要求,必然造成融资供给体系的混乱。

二、以市场细分思想看待融资支持体系重构

中国有足够多的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是尚未出现明晰的、可持续的企业融资支持制度体系安排。现代企业营销战略中的市场细分模式是划分现有客户群市场与发掘潜在客户群的常用市场分析方式。以市场细分思想看待融资支持体系重构,才能契合融资双方的供求特点。

市场细分的基本思想是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和融资工具都是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所需要的。一个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体系向供给机构提供积极的金融政策,包括适当的利差和贷款定价自由,以及足够的市场基础设施(例如动产抵押登记查询体系和有效的征信体系),那么以市场细分思想划分出客户群后,各种融资支持机构就能够有的放矢,找准经营方向。金融机构在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同时,考虑不同的竞争策略和服务策略,最终将使我国的融资支持市场多样化、有序化。

市场细分是现阶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安排融资支持体系的迫切要求。融资支持体系的市场终端是企业,企业在成长和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各异的融资需求。因此只有与企业所处阶段融资特性相适应的融资支持机构才能完全满足其特色需求。不依靠市场细分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企业经营融资特点进行分析,就无法建立应对多元化需求的融资支持体系并保持机构竞争与合作的良性循环。

另外,经过市场细分可以全面了解众多企业之间在需求程度上的差异,而在需求市场中,往往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潜在市场机会,也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各类融资支持机构可以选择一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细分市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培育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以特色经营提升融资支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当整个行业在采取市场细分的方式进入目标市场,安排各自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后,持续的良性竞争甚至是合作,将会大大改善我国当前融资支持体系竞争无序和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局面。

企业融资需求会因自身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借鉴市场细分思想,以企业规模所表现的信用状况差异进行市场细分,结合机构的风险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选择进入何种市场;以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信用状况差异进行市场细分,明确机构主要的利益提供者和利润供给的持续周期。具有持续利润增长的客户无疑是各融资支持机构的重点培养对象。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二维市场细分方式,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才能得以清晰划分,才能为匹配企业融资需求构建好的基本框架。

三、基于企业规模与生命周期的二维融资支持体系构建

企业的信用状况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以此作为切入点来细分市场可以保持整个融资支持体系的动态延续。将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作为切入点细分市场,才能引导机构建立与企业匹配的信用标准,实施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和提供独特的金融服务。

一是初创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初创期小型企业需要资金投放于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经营风险高。该阶段小企业具有较强活力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需求的矛盾和融资渠道的狭窄,由于其特有的信用状况,如财务体系不健全,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和优质担保,大中型商业银行很难对其提供足够融资支持。针对此类市场,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对达到信用标准的小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支持。对信用相对较差的小企业,可以联合信用担保机构对小型企业进行信贷支持。这就可以明确小额贷款金融机构的独特市场及核心竞争力。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及信用担保机构的参与,将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促进具有相似客户特征的机构进行更高效的差异化经营。

另外,具有特定的服务区域、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享受国家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利率政策的新型融资支持性银行,有些学者称之为社区性银行,同样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能够全面了解企业信息,把握企业实际需求,也是该区域的主要竞争者。中型企业在初创期具有较完善的财务账务、由于具备良好的商业计划和清晰的发展战略往往受到风险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欢迎。国内日渐发展壮大的中型商业银行通过实行独立的客户划分和评审体系、独立的信贷计划、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评审系统、独立的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简化审批流程和提供中小企业专有信贷产品。面对中型企业初创期的信用状况,拥有独特的服务优势。大型企业往往备受国家扶持,能够进行政策性融资也较容易获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由于其较强势的企业实力,信用状况较好,往往成为银行哄抢的优质客户。

二是成长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新技术不断成熟,新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获利水平持续增长,预期的现金流持续流入。企业的信用状况大为改善,筹资能力有所提高,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特色。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成长期的小型企业可能因其良好的发展势头,良性扩张的规模,较好的信用状况而获得中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但社区性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更具吸引力,社区性银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收集小企业更多的信用状况信息,更快捷地分析出客户融资需求特点。因此,竞争将在中型商业银行与社区性银行机构之间有序展开。

初期的部分小额信贷由于不再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将逐渐退出。小型企业也开始有了新的融资场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可以利用创业板融资。还有一种新型的供给方式也极具优势,例如大中型商业银行通过与小额信贷机构合作,使小额信贷机构获得大中型商业银行的资金提供,并自主进行融资支持决策,这种方式也可以最大程度契合企业的信用状况。当然,一个切合实际的信贷标准的建立也是商业银行所需解决的难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型企业有机会获得中小板块融资的机会,私募基金也同样是可选途径。

从融资主渠道来看,中型商业银行以其自身资金充足,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正逐步抢占此类目标市场,并借助与企业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深入收集企业全方位信息,把握企业信用变化,不断降低业务成本,分享企业高速成长的果实。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成长阶段会出现在主板市场,通过成功的上市来获得大量权益资本,满足融资需求。作为融资主渠道的航母,大型商业银行对该阶段的企业是有极大兴趣的,一方面银行可以在短期的信贷方面获得潜在市场利润;另一方面企业信用状况可以满足银行的信贷管理要求,通过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能进一步获取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份额。

三是成熟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成熟期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比较成熟,产品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稳定,进而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稳定的现金流。成熟期企业的显著特征是生产能力大,销售额高且利润稳定,产品市场相对比较稳定,企业经营风险逐步降低。该阶段的小型企业已经具备更优质的信用状况,除了获得社区性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的持续支持外,还可能符合创业板上市的相关条件。中型企业不仅能继续与中型银行合作,而且开始引起大型银行的重视,对于优质客户的竞争将在二者之间展开,可以提供更优质,更具吸引力服务的融资支持机构将获得目标客户。按照我国现有债券市场发展状况,中型及大型企业将有机会发行企业债券或其它债务融资来满足自身的独特需求。

四是衰退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衰退期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逐渐萎缩,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日趋严重,企业获利水平不断下降,财务风险加剧。金融机构资源逐渐撤出,企业并购、股票回购、清盘等较多展开。小型企业的信用状况开始恶化,已经很难获得中型商业银行的青睐。面对企业新的信用状况变化,社区性银行最先收集到必要信息并得出企业信用状况,并评价满足其融资需求的风险与收益,但这种信贷成本对于企业无疑是相当高的。此阶段的风险也可以由各种融资支持机构合作分担,共享收益,如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中介机构银行进行初级信贷,而社区性银行接到资金后,按照其制定的资信评价标准自由选择服务对象。大中型企业通过合理转型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基于企业规模和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体系二维矩阵图,如表1所示:

A:大型商业银行;B:主板上市融资;C:中小企业板块;D:企业债券;E:中型商业银行;G:社区性银行;H:风险投资与民间投资;I:私募;J:创业板;K:小额贷款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作为融资主渠道,有条件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企业融资格局。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也可以选择批发业务,向正在兴起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资金和专业技术。中型银行的目标客户以中型客户为主,兼顾大客户,惠及小客户,承上启下。小额贷款公司在小企业融资方面能起到巨大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应当撤出小型企业市场,毕竟他们的目标客户并不是单独的小企业个体。总之,对我国现有的融资支持体系进行重构,合理划分目标服务市场,就可能改变供需矛盾的尴尬,将融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双宁:《中型银行的特色与作用》,《中国金融》2009年第2期。

(编辑向玉章)

上一篇:MBTH分光光度法下一篇:和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