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2022-05-01

[摘要]科技型小微企业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但由于企业自身特点和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发展还面临着很多融资困难。企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企业及其产品一般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即存在一个生命周期,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经营与对资金的需求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子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种子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篇1:

科技金融支持背景下南京市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研究

摘要:科技型初创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的金融支持,是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外化核心动能。文章基于科技金融背景,分析其在破解南京市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难”困境中的途径及方法,以期推动企业发展。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型初创企业;南京市;发展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政府及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力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科技金融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以推动其经济发展,其中初创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关键。毛璐璐报道,初创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相较于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其对外部金融服务的依赖性更强。就我国各省初创型科技企业的金融运作问题调查数据而言,其金融困境十分显著,如金融风险高、发展前景不明朗、融资渠道不畅通等,除了企业自身因素,外部如融资增信、金融市场及扶持政策等均存在问题。当前社会背景下,积极研究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及其破解之道对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以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落实具体重要意义。

二、南京市科技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培育措施

对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入市培育库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进入省培育库的企业,根据省支持标准给予1:1协同支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给予50万元奖励;对通过评价的中小企业,根据其研发费用状况,最高给予10%普惠奖励;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拟上市企业等创设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普惠发放“创新券”,对其购买检验检测、技术认证、资质认证等服务提供助力;对科创板上市企业,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励资助;对专业化程度高、服务一致性且连续性强、采购额小于200万元并符合条件的服务项目可实行单一來源采购方式;经省认证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二)显著成效

1.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市在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中,通过重构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搭建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投融资服务平台,有效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如创建了国内首创的金融超市模式,为科技企业及投资机构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集内外资创新的金融产品。

2. 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充分发挥。一是健全贷款风险代偿机制。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南京市创立科技银行风险代偿专项资金,作用于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代偿;二是增加贷款利息补贴。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单笔少于500万元的给予科技银行基准利率20%利息补贴;三是完善专项资金补贴。市金融办、市科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开启资金专项管理,已有国家、省、市级其它风险补偿、风险代偿、利息补贴政策的科技型企业贷款不可重复的享受金融扶持政策。

3. 不断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面向中小微企业通过发放“创新券”5000万元,以达标即可兑现的“跨门槛”模式,有效推动了当地“产学研”的深入合作。并新设立基金规模高达1亿元的科技创业发展基金,以直接股权投资模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阶段性参股。

三、南京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一)协同融资扶持机制不健全,科技金融发展滞后

尽管现阶段南京市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较大,但其行业融资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科技投入制度及融资担保体系相对不健全。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及科技企业投入体系规划设计与社会资本协同性不足,未有效促进社会资本进驻。且缺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建等仍存在问题,政府种子基金、担保基金、创业引导基金等均未初步建立,形成规模较小,加之社会信用体系、贷款担保体系覆盖面不足,市场监管存在局限性,缺乏全方位、合理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商业银行贷款信用评估体系;科技金融市场业态发展较慢。科技型初创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特点,难以达到传统商业性金融对贷款资产抵押的标准要求,银行贷款成交门槛较高,加之传统金融模式贷款流程复杂、反馈速度慢等,难以适应科技型初创企业创新发展现实需求。此外,现阶段南京市缺乏针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专项科技银行或支行。导致传统金融针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服务作用不高、金融支持精准性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创意期、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等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

(二)推动成效不佳,金融支持不细致

对南京市158家初创型科技企业的调研显示,仅有19.62%的企业比较满意融资政策;16.46%的企业比较满意政府在融资政策、措施等方面的落实效果;15.19%的企业比较满意政府对于支持民间投资。由此可见,政府对于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支持、措施落实等方面的成效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结合实际存在以下问题。

1. 囿于风险问题,大部分商业银行通常更加倾向于服务成熟期企业,且仍实行传统抵、质押物。调研发现,特别是针对运营期小于5年的初创型企业,若想获取商业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其大部分是进行个人借款或其他债务获取融资。加之,商业银行融资对抵、质押物的要求较高,而通常只有经营时间较长的企业才有能力提供足值或部分抵、质押物,初创科技型企业在此标准上自然无法满足此外,科技型企业的智力资产估值占比较低,可用智力资产抵、质押获取债务融资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尽管南京市大力推行且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一定影响力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被调研企业中有实际操作的亦占比较低。

2. 股权投资机构的服务对象尽管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较大,但覆盖范围不足,与企业之间囿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存在沟通不够深入的问题。相对来说,大部分股权投资机构亦更加侧重于经营期大于等于1~5年的科技型企业,而矛盾点即在于大部分企业均未与股权投资机构直接接触,甚至部分企业初步对接后并未持续跟踪。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并不了解“双重股权”、“投贷联动”等市场热点业务。

3. 资金使用侧重于规模而轻于普惠。例如科技金融贴息贷款,往往是经营期>五年的企业才能相对顺利的获取银行贷款。且政府部门的贴息支出较多,但实现直接获益的企业较少。

总的来说,南京市金融机构仍相对传统死板地开展科技金融业务,规避风险是其关键因素,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担忧初创企业的信用值——调研发现,36.44%的金融从业人员表示为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首位考量的风险即是其信用风险,推断可能与初创企业经营效益不稳定有关,使之慎之又慎。

四、科技金融支持下南京市圈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解决思路

(一)健全科技金融制度,拓展扶持深度

政府應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力度,针对不同阶段的企业特征设置针对性的投入标准与监管指标。改善投融资体制机制,针对企业各个发展阶段设计针对性的指引政策,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协同发展。创意期及种子期,政府应强化天使投资作用,为社会资本进驻提供引导,建立科技型初创企业的专项融资平台(如科技银行等),根据市场化运作特征及环境现状,对创业项目收益交稿的科技型企业予以专项融资支持;初创期,应积极利用体制、机制创新效能,发挥政府资金及动员力量的杠杆作用,为社会资本进驻明确方向;成长期,加快构建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本土“四板”及“五板”市场,为科技型初创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精简流程并提供可靠渠道;创新金融模式,创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对立而融合的信贷管理与信用评估体系,致力于提升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贷款过审平台。

(二)多机构协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

参考美国科技金融领域风险投资机构及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我国科技金融领域亦积极开发投贷联动业务。商业银行、创投机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协同运行,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以金融市场协同力量为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投资、保险、担保等服务,从而避免单独一个机构向一家科技型企业投入太多高风险的金融资源。而各机构间还可根据金融资源投入的先后顺序、风险承担程度及利益分配机制予以协商多元化合作、分阶段、多形式为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个体化的金融服务。如此一方面有助于散化科技金融的供给风险,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尽可能满足科技金融需求。

(三)创新信用风险管控体系

1. 加强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评估及评级。初创科技型企业的资产组成、业务模式、市场模式、发展前景等各个方面与传统企业均有显著差异,因而必须基于现行信用评级公司或新设专业的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公司,加强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评估与评级工作。

2. 个人信用作补充。主要是评估初创科技型企业的法人、股东,以其信用填补企业信用的空缺。大部分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创始人团队及主要股东均是科技行业从业人员,自身可能存在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一定范围内的债务融资,商业银行可要求其团队或股东中某些或全部提供个人信用进行贷款担保,或是由其对贷款的担保方提供反担保。

3. 政府增信。政府增信可实行直接或间接方式,直接增信是对债务融资的主体直接提供全部或部分的担保,间接增信则是对债务融资的保险方或担保一方进行再保险或再担保。同时积极打造各层级各维度的科技信用服务平台,解决贷款过程中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孤岛”、“信息错误”等问题。

(四)优化科技信贷模式

健全科技贷款保险体系,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帮助科技企业降低其贷款成本,力求培养企业创新意识、动力。更新风险及资产评估机制,重点增加对专利、著作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比例,实行批量审批,以节约时间及成本。可设立优惠政策降低银行成本,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向科技型企业贷款,如设置个体化的信贷产品,扩大抵押担保的信贷范围。

参考文献:

[1]毛璐璐.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4):63-67.

[2]魏路遥.国内四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比较及国际经验借鉴[J].海南金融,2019(07):74-79.

[3]赵雪静,杨怡博,王晶,石晓昀.生命周期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199-200.

[4]徐海涛.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与对策[J].海南金融,2015(02):33-35.

[5]陈游.美德科技金融模式对破解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6(01):52-56.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作者:赵立博 周鑫玥 房泽伟

种子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篇2:

基于生命周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解决策略思考

[摘 要]科技型小微企业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但由于企业自身特点和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发展还面临着很多融资困难。企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企业及其产品一般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即存在一个生命周期,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经营与对资金的需求特点。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其成长周期的经营与融资特点,分析探索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阶段实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

[关键词]生命周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征;融资策略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我国60%以上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小微企业完成的,其中由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完成的创新成果占比高达80%。因此,推动我国经济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必须把目光盯住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但由于企业自身特点和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其发展与壮大。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其成长周期的经营与融资特点,分析探索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阶段实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

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与融资现状

1.1 科技型小微企业特征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职员人数一般不超过20 人,其产值额却很高、职员学历层次比较高的企业模式。与传统的企业相比,科技型小微企业呈现出创新性和灵活性,但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有效抵押物,融资时与大企业相比还属于弱势群体,在发展中往往面临较多困难等特点。

(1)高科技含量高。由于主要是从事软件开发、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高科技的产品,因此其生产的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尤其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凝聚了许多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使得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产品的投入方面人力资源要远远高于物质资本。

(2)生命周期短。小微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发展周期短,而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小微企业中的一种,也逃脱不了这种规律,在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它就会朝着不同方向发展。

(3)可抵押物价值低。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主要依靠企业科研研究,对新的生产技术以及产品进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因此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业务时,没有相应的固定资产价值获取足够的贷款。

1.2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等问题。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难以对银行金融产品的要求、流程、操作方式等信息进行深入了解;银行在寻求优质小微企业时,也存在信息不充分、风险过大、风险评估成本过高等问题。面对贷款难的问题,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应从单一的间接融资向多元化融资方式转变,但其在利用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渠道融资时同样困难重重。

由于此类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资产轻的特征明显,往往达不到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所要求的抵押担保条件,因而融资困难。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都无缘银行信贷。《江西日报》(2012年7月18日)报道“南昌4000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指出南昌有4000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绝大多数需要资金“扶一把”。但银行目前只为13家企业提供了总计3470万元贷款担保,评审会已通过且银行即将发放贷款的企业只有10家。

2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原因探析

融资本质上是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市场经济行为,也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现实中的“融资难”,应该指的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期望享受与大型企业一样融资待遇而面临的资金供给不足的状况。

2.1 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条件不利于其获得银行贷款 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它的生命周期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资金获得不容易被外界所接受。科技型小微企业从事的主要就是科技研究,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尤其是它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它的投入不一定会获得相应的收入,同时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很多为租赁经营,有效抵押品比例较低;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含量高、无形资产占比大,导致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交易费用高、监督成本高、风险成本高,使得银行借贷部门也不愿意对其进行资金支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银行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

2.2 银行获取信息和评估风险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开展信贷业务 市场在正常运行中存在一定交易费用,但是交易费用太高则会影响市场的合理运行。在融资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过高,直接导致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萎缩。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信息不完善,也缺乏持续的信息公开渠道,这使得银行搜集企业信息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和市场都不很成熟,银行对科技企业的技术含量把握不准,尤其是对初创期企业,缺乏政策支撑,贷款风险高,并且风险基本上完全由银行承担。此外,小微企业大多数资产为知识产权,而知识产权又很难得到合理的评估,仅有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收费又极高,导致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采取评估方式得不偿失。

2.3 政策性融资渠道效果不明显

虽然我国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在不断地加强,但是在实际的融资渠道中所取得效果却不理想,比如科技型小微企业要想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就需要提出申请,但是申请的过程时间比较长,需要的手续材料比较烦琐,使得其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科研作用不大,因为科技发展具有时间性,它的更新速度快。同时由于小微企业具有小的特点使得企业没有相应的人员协调其关系。

3 科技型小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特征与融资特点

以上分析表明,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现有的融资服务体系来进行融资相当困难。解决融资难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其各阶段的特征实施有效的融资组合。告诉我们,企业及其产品一般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之相对应,不同阶段的企业,其融资特点和融资策略也应该相应不同。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的艾迪思博士于1989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从开创到消亡要经历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后贵族期、官僚期、死亡期等阶段,企业的发展就类似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而且在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差异。都是根据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特征判断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极限。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种子期、新生期、成长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各阶段企业具体表现如下:

(1)种子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种子期也称创意期、创业前期,是科技人员提出高新技术设想(创意),通过其创造性的探索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发明或进一步开发的阶段。此阶段具有强烈的知识创新特征,核心的投入要素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和技能。这一阶段主要的风险是技术风险,这种风险水平相当高,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仅占5%左右。

(2)新生期。新生期是指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产品化,并且,商品化产品开始进入市场的时期。这个时期,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不够明朗,企业的可预见成功率较低,经营风险很大;又由于是新建企业,没有经营记录,信用制度没有建立,外部融资困难。企业资金需求主要用于产品的开发和进一步完善,购买生产设备以及建立和开拓销售渠道等。此时,企业资金需求的频率高、金额小,而且资金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大。

(3)成长发展期。是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过艰苦创业,实现科技成果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后,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开始进入正常的成长发展时期。这时,企业营业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生产规模向规模经济发展,市场由企业独占或只有少数同行,竞争不十分激烈。这时企业需要大量的追加资金投入,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运营的风险和市场环境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且其经营风险比普通企业高。

(4)成熟期。在成熟期,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成长,规模不断壮大,经营运行风险将大幅降低,这时企业的资产数量上的扩张和质量上的改变,都使得企业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成功的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扩张顺利就开始进入大中型企业行列。总体来说,成熟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最容易的阶段。

(5)衰退期。在衰退期,企业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减弱,新产品开发越来越少,企业业务萎缩,整体实力不断下降,开始走向破产,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是很难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在衰退期,企业采取的是收缩型的融资策略,不会融入大量资金,而是最大限度地回收资金或者是将资金投入新的产业或项目。

4 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策略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多种分类方法,如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下表从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的角度进行分类:

相对应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金需求特点,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及融资条件,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下面依然从企业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进行分析。

4.1 种子期的融资安排

企业在种子期内,实体尚未形成,也就不能产生现金流量,相反对外部资金的投入有巨大的需求。对于多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中小企业,此时,银行一般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即使知道也会由于其前景的完全不确定性,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而不会提供任何融资便利。因而,处于种子期的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创业者(团队)和风险资金。这一时期应积极申请国家各项扶持基金,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的资金支持。另外,创业基金已成为中小企业引资的“金字招牌”,获得基金资助的企业容易吸引风险投资机构的资本投入。

4.2 新生期的融资安排

处于新生期的科技型企业创业失败率最高,经营风险很大,并且缺乏可抵押的资产,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进行债券融资的机会也较少。企业寻求合理的资金渠道支持企业营运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对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此时取得外部融资仍很困难,除创业者的资本外,其现金流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或是对上下游企业的商品贸易融资(鉴定贷款),可以用到的融资渠道是企业保留盈余或是企业内部职工借款及亲友借款、民间借贷及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贷款、政府基金、风险投资、租赁融资、票据融资、典当融资和股权的场外交易。此外,还可尝试建立职工持股制度,一方面可以筹集到企业创业阶段所急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可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约束机制。

4.3 成长期的融资安排

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资金需求与供给缺口巨大。这个阶段的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满足资金需求:

(1)引进风险投资。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明朗的市场前景,快速增长的市场收益基本上符合风险投资机构对预期回报要求的条件。鉴于我国单个风险投资公司的规模有限,企业可以采取“组合融资”的方式吸引风险投资,即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向若干家风险投资公司组成的风险投资联合体进行融资。

(2)利用商业信用。企业可以向其他企业以延期付款,赊欠商品,或要求其他企业提前付款等形式解决企业自身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它是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没有复杂的手续,适应商品的生产流程。

(3)融资性租赁。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取得所需的生产设备,边生产边还租金。由于所租赁的设备的所有权属于银行,在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有限,抵押品的估价又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相对于抵押贷款,金融租赁不失为扩大再生产的一种好办法。

(4)资产证券化。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应收账款证券化、无形资产证券化、具体项目证券化。相对于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有着诸多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回避中小企业资信评级低、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的矛盾;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能够较大幅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还可以通过资本运作,资产变现。具体做法包括出售部分专利资产获得资金;向其他企业出售部分股权,并购重组。

4.4 成熟期的融资安排

在成熟期,企业的经营已步入正轨,融资渠道较为广泛,这个阶段,企业开始自主选择较为合宜的融资方式,包括上市融资、债券融资、金融机构贷款等。由于主板市场要求高,只适宜于少数大型科技型企业,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在二板市场上市;可以发行普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可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贷款,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金结构。

4.5 衰退期的融资安排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为二次创业服务的,可以考虑资产变现、专有权融资、并购和重组等融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将某一部门或部分资产清算变卖以筹集资金;可以尝试向其他企业出售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等专有权;如果科技型中小企业真正到了处境艰难的地步,被其他企业并购也是一种选择。在兼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需要的管理资源和财务资源,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彦斌,闫素梅.生命周期成本理论视角下的环境成本研究[J].财会月刊,2010(13).

[2]赵蒲,孙爱英.资本结构与产业生命周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5).

[3]袁建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生命周期特征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

[4]严志勇,等.高技术小企业技术创业模式及其识别方式[J].科研管理,2003(7).

[5]王华.面向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战略选择[J].科技与经济,2013(4).

[6]勒明,裘华明.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体系探讨[J].财经论坛,2011(3).

作者:文逢博

种子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篇3: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的政府作用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迅速、最具活力的主力军,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缓解就业压力、扩大税收、促进技术创新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其解决的方法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金融支持 政府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体,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到市场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经济转型以及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一支关键力量。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现状

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稳定性差,收益回报期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正因如此,虽然中小企业的融资路径和方式有多种,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我国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仍主要来源于自有和内部积累,在企业建立与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均存在资金缺口,资金匮乏这一瓶颈因素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金融支持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突破资金瓶颈、化解创新风险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除了其自身因素以外,一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因其债权性资本的特征和制度方面的制约,厌恶风险,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信贷动力。而另一方面,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所起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明显不足。

二、政府支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一般需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各阶段所需的资金性质和规模都会不一样。而政府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是否发挥积极扶持作用,对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轻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占比很高,可抵押资产少,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较之于一般中小企业更难以通过银行借贷等传统融资方式获得融资支持,尤其是在发展初期的种子期与初创期。由于这一阶段的高风险、无收益的特征,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面临严重的资金匮乏问题,许多企业因此而走进创业的“死亡谷”。因而,是否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则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通过具有较大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政府的强势介入、扶持和推动,才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其次,我国的特殊国情即政府对企业和银行的一贯控制,都要求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形成和变迁的主要参与者,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维护,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最后,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果主要体现为知识和信息,不仅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也表现出具有外在利益的社会共享性。因而,政府也更应积极给予充分的融资支持。

三、我国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政府目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主要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以及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形式出现。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创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助推商业银行信贷融资、引导和培育创业投资等,并取得了较为积极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效果不够明显

首先,我国政府在税收、财政、创新基金、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担保等方面对于扶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还未完善,企业税费负担重,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都还不健全。其次,政府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性基金等资金来源有限,规模较小,覆盖面狭窄,难以满足融资需求。且为规避风险,多数选择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期,甚至成熟期进入,对创业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较少。再其次,政府支持基金的申请手续繁琐,运作效率低,成本高,评审中更多关注硬指标,而忽略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人员素质等软因素。最后,政策支持的目的是为了启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起到杠杆作用,但从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其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非常重要。尤其是作为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主要资金来源的创业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有助于推动金融与高科技产业相融合,实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高效组合。但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相对较少,难以满足“面大量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权益性资本的需求,并且投资多倾向于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存在投资阶段明显偏右的问题。同时,相关法律不健全,风险投资缺乏有效的风险退出机制,无法实现风险资本的良性循环,使得风险投资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三)证券市场的融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直接融资方面,我国目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门建立了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助推平台,扩大融资渠道,发展其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但是我国整体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和运行效率等方面仍处在成长初期,不健全的运行制度和规则、过高的上市条件仍然是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弊端。与此同时,我国债券市场还比较落后,债券结构也不合理。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发展过度依赖于间接融资,债券融资所占比例很低。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自身因素,更是很难独立的发行企业债券。

(四)缺乏完善的外部金融服务体系

我国征信、担保、评估等社会中介机构不发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不到位。一方面,尽管我国已重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但尚未建立健全的融资担保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或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比率偏低,缺乏传统融资担保标的物,而目前我国对科技产品相应的知识产权的评估和认证的标准制度仍不统一、不匹配,知识产权质押尚未规范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因缺乏足够的担保资源导致贷款困难。同时,我国担保行业还不够成熟,尤其是那些从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低收益、高风险的特征更为明显,因而无法吸引足够的社会资金,信用担保体系很难通过完全的市场调节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信评估体系对于高成长性特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不适用。信息不对称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银行科技贷款的风险较高,信贷成本增加,企业融资难度增大。

(五)民间资本缺少合理的引导与利用

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民间金融市场,为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近1/3的融资额。尤其在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对民间金融的依赖程度更大。而民间借贷不仅利率高,资金供给不稳定,融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运作机制不规范,借贷手续不完备,又缺乏担保,极易造成经济纠纷。同时,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也易引发非法集资,从而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近年来产生和得到快速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民间借贷起到规范作用,但仍然有大量的民间资金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和利用。

四、充分发挥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作用建议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改善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更有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充分发挥在财政资金、政策制度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引导与扶持作用,借助市场力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大政府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1.增加政府直接资助的力度和覆盖范围。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引导型基金,形成完善的政策性金融扶持体制。尤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各方面都刚刚起步,企业资金总需求量较小,政府直接资助和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之间的缺口较小,政府资助效果更为显著。另外,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政府资助的评审体系,设置合理的申报条件和范围,重视对人和团队的评估,提升工作效率,缩短资金扶持的评审周期等。

2.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政府直接资助金额是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此时,采用贴息贷款、政府采购和税收激励等多种方式,可以提升政府扶持效应。在政府资助机制的创新上,政府资助要改变单一的直接资金资助的方式,创立基于政府信誉的担保机制。其是在完善的创新基金信用评价体系基础之上,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创新基金的荣誉来提升自身的信用度,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成长期、成熟期企业贷款,同时撬动资本市场,引导风险投资等其他社会资金进入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效应,从而提高政府资助效应。这对于弥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资源不足、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完善科技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尽快出台促进科技金融相结合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创业投资等方面的法规条例。出台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财税支持政策的制定应结合科技企业所属行业类型和不同成长阶段,不能过于笼统,从而提高扶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壮大风险投资市场的规模

加快设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介入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融资问题。在创业风险投资方面,政府引导基金可与私人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私人投资者以事先设定的出资比例对风险投资承担有限责任,在收益分配上可向私人投资者略微倾斜,这样既降低了私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又大大提高了其创业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等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同时,政府还应不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一方面,对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采取财税激励措施,在资金筹集、项目选择、知识产权维护以及所有者权益转让等方面,必须维护风险投资公司的利益,尽可能的提高风险投资的收益率。另一方面,也要规范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和操作程序,最终壮大风险投资市场的规模。

(三)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证券市场

一方面,风险和收益的一致性是证券市场投资的特点,另一方面,证券市场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散功能,更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能够减少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中的风险积聚弊端。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发展证券市场,认真落实新三板市场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降低交易门槛;尽快建立和完善新三板市场和创业板、主板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扩大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企业范围。同时,应制定有关政策,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场外交易市场,专门为非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票柜台交易市场。另外,多层次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创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有效的退出机制,有利于增强创业风险投资者的信心,继而大大提高了创业风险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拓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要充分重视债券市场的功能。债券融资具有融资成本低、发行灵活等优点,在一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债券融资始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我国政府应积极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平台,不断扩大发行主体和债券级别的多样化,促进债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提高债券流动性,加强债券监管。可以将一些经营状况较好、未来发展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捆绑,集中申请发行集合债券,费用分摊。集合债券的发行可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大做强,有利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但其发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营造良好的融资外部环境

1.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政策性担保、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主要组成。其中,政策性担保是以政府为主导,它是我国担保行业的主体,但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市场作用,吸收社会资本,将信用担保机构培育成为具有先进管理体制、实力强大的中介组织。政府还应鼓励建立产业链内担保体系,由关键企业以收取一定比例费用的方式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另外,还要加强由政府主导设立的信用再担保机构的职能。通过政策性担保,引导社会担保机构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信用担保,形成对商业性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并通过多种手段对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以提高商业担保公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担保行业均衡发展。政府还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制订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和加强各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2.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分担体系。首先,政府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拨备和容忍度给予监管政策倾斜,适当放宽标准,鼓励和引导银行增加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其次,建立风险补偿金。政府可以将科技拨款或政策性的贷款贴息,部分或全部转作风险补偿金,降低社会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业务,这也是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的重要体现。最后,鼓励支持保险公司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多种科技保险产品,为银行机构、风险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保障,鼓励他们将金融支持阶段前移。政府应积极制定与科技保险相配套的鼓励政策,为科技保险公司提供贴息或者补贴等,促进科技保险的开展。

3.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我国政府应尽快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机构、风险评估机构、资产评估公司、专利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代理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完善贷款评估、信息咨询、技术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制定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评估细则和投资交易方法。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五)引导民间资本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各地方政府应加快建立非银行的民营中小投资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营造竞争性的金融环境,在现有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政府可以向城市商业银行等进行参股,或是委托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帮助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另外,天使投资是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极为适用的一种快捷有效的融资方式,既可以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又能够解决大量创建初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天使投资者的引导,建立天使投资者团体,保障天使投资者的权益,降低天使投资的风险。

总之,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强化政府在其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加强科技、财政、金融、税收、贸易、产业等方面的政策衔接,采取灵活的扶持政策,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互助、社会参与等多元化的社会化融资扶持体系,切实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参考文献

[1]吴兰谷.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中政府引导功能的完善[J].经济视角,2011(02).

[2]赵玲,李建林.科技型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基于成长生命周期演进的视角[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3]李向前,诸葛瑞英,王筱依.提升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资助效应研究[J].华北金融,2013(11).

作者简介:黄晓梅(1972-),女,汉族,硕士,淮阴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黄晓梅

上一篇:我国地方发展脐橙生态果业论文下一篇:关于企业税务筹划策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