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建设项目

2024-06-27

复杂建设项目(精选十篇)

复杂建设项目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将投资建设大量的大型工程项目, 如大型水利项目、污染治理项目、交通项目、能源开发项目、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大型公共工程项目、大型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项目等。所谓大型工程项目是指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能够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并对国防建设, 重大科技探索、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环境、重大历史事件有决定性意义的工程项目。当前, 我国大型工程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相应地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鉴于大型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多, 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也逐渐凸现出来。当前,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逐渐展开有关大型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研究。Winter (2006) 从工程属性的多维维度来描述工程项目的复杂性[1]。Ottino (2004) 指出工程人员需要有理解和应对复杂系统的能力, 而获得这种能力需要他们能探究许多原本认为不属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现象[2]。Calvano (2004) 认为现代工程系统中日趋增加的复杂性必然要求应用全新的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方法[3]。盛沼瀚 (2007) 通过融合综合集成方法与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提出了大型复杂工程建设管理的综合集成管理概念, 探讨了其基本原理与范式, 并介绍了综合集成管理在苏通大桥工程建设中的应用[4]。郭重庆 (2007) 院士从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角度提出中国管理学研究要能与中国工程管理实践相结合, 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6]。吴绍艳 (2006) 基于协同学、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涌现论, 对复杂性工程项目的多目标、全过程、各参与方及信息要素的协同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6]。李伯聪 (2005) 强调通过工程创新来提高处理复杂系统的能力[7]。付志寰 (2004) 院士指出要上升到工程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复杂工程系统[8]。

综上所述, 对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分析和复杂性管理, 尽管在认知和整合层面上已有相关论述。但目前有关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研究还局限于对工程存在复杂性的认识, 缺乏大型工程系统复杂性及复杂性管理的研究。因此, 本研究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大型工程项目系统复杂性与复杂性管理。

2 大型工程项目的系统复杂性分析

大型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大型工程的系统复杂性不仅在于其工程规模、工程环境、施工难度、工程技术等一般工程复杂性, 而且还体现在由其自身特点所引发的相比工程物理层面更深刻的系统层面上的复杂性。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界面、多子系统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总体而言, 大型工程项目的系统复杂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型工程项目的整体性

大型工程项目是由多个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整体系统。大型工程项目的整体行为并非简单地与子系统的行为相联系, 不能简单地采用还原论方法;而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亦不能简单地从局部个别行为细节去判断, 系统整体行为决不是所有局部行为的简单相加。因为大型工程项目中子系统行为之间也充满着竞争, 它们的行为往往是共同竞争或合作的结果, 或是协同效应, 或是优胜劣败, 其竞争结果取决于诸多因素。因此, 在进行大型工程项目决策时, 需要以“大工程观”指导整体性很强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活动。

2.2 大型工程项目的开放性

大型工程项目的演化不仅为其自身的矛盾运动所推动, 亦受到外界因素强有力的影响, 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行为。同时, 大型工程项目在各种周围因素的影响下, 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大型工程项目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每一个大型工程项目都与其他系统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且项目的存在依赖于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二是每一个参与大型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开放的, 需要依靠其他参与方的协调配合来完善自身的决策机制, 进而确保各参与主体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目标的协同实现。

2.3 大型工程项目的动态性

工程项目随时间演进呈现出波动的特征, 大型工程项目中的系统波动特征在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与项目控制能力的波动和变化。大型工程项目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复杂、渐变, 项目各参与主体通过信息技术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动态战略联盟, 共同形成一个目标趋同的利益整体;二是项目不同实施阶段的大型工程项目组织架构呈现出多变、各异的特性;三是项目管理者必须及时对项目的动态实时变化做出响应, 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动态的项目管理调控措施。

2.4 大型工程项目的层次性

一是从大型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来看, 大型工程项目在时间维度上的各个时段 (决策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 存在许多表面上连续但实质上离散的层次界面;二是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成本、进度、范围等工程建设目标本质上构成若干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管理层次目标网络系统, 并构成多层次多功能的要素体系;三是工程建设需要消耗各种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动力能源、建设资金等资源子系统, 而这些资源子系统存在层次关联性和系统协调性。

2.5 大型工程项目的自组织性

大型工程项目存在众多不同、分散的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在许多方面不断进行相互作用, 且相互作用使得大型工程项目整体产生了自发性的自我组织。在这种自我调整中, 它们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仅仅只是被动地对所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 而是积极地试图将所发生的一切都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如对外部环境、技术变化、工程变更、价差调整等一些变化不断积极地做出反应。每一个这样自我组织、自我调整的系统都具有某种动力, 正是这种动力使得工程项目更具自发性、更无秩序、更活跃。

3 基于综合集成方法体系的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

1990年钱学森、于景元和戴汝为首次把处理社会系统、人体系统、地理系统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 定名为从定性向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9]。鉴于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 单一的方法论难以从系统整体层面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而集成化管理是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 故对大型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管理要以综合集成方法体系为指导。因此, 本研究基于钱学森、顾基发等的研究成果——综合集成方法体系, 探讨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模式及实施流程。

3.1 基于综合集成方法体系的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模式

基于综合集成方法体系的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 其关键前提在于构建三个核心体系, 即专家体系、知识体系和机器体系。

专家体系不仅要由项目业主、建筑结构专家、施工技术专家、项目经理、造价专家、物业管理专家和最终用户组成, 还应由风险管理专家、环保专家、安全专家以及相关主管部门代表、社会公众群体代表等参与。由于工程建设程序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 因此专家体系的成员构成亦表现为渐变演化的趋势, 需要在实施环节中动态调整。专家体系在运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 畅所欲言, 共同分析、讨论。

知识体系则要将与项目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成功案例输入输出数据及数学模型集成起来以构成由知识开发环境、仿真决策集成环境和可视建模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显性知识体系[10]。其中仿真决策集成环境在于将问题描述转变为系统定性描述, 并能部分地转变为定量模型。可视建模系统通过形象化描述建模过程, 帮助使用者正确描述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特征, 同时分离模型描述与辨识过程, 从而为研究系统行为提供有效的工具。知识体系从最初的单一问题求解模型上升到介于问题求解方法和专家体系之间的中央控制单元, 即不仅要承担一般问题求解任务, 而且要承担大部分问题求解规划与控制。通过状态变量在数据库、知识库和方法库之间形成动态关系以及各种接口的智能技术融合, 知识体系构成一个既相对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集成系统。

机器体系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并用以支持各方建模、仿真分析、实证评价和交互共享。一般而言, 机器体系结构与功能设计应结合所研究的大型工程项目系统实际, 以综合集成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进行系统设计。在网络环境下, 机器体系是个开放系统, 机器体系及其联网资源是支持大型工程项目系统研讨所需要的基础资源库。如数据和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模型体系与方法等。特别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 机器体系应具有更强的动态支持能力, 如实时建模和模型集成。通过将机器体系和专家体系结合起来, 形成“人帮机、机帮人”的和谐工作状态。

基于上述三个核心体系, 运用综合集成方法, 以从定性到定量的数学建模、仿真分析、决策优化、综合集成为工作平台, 按照要素集成、知识集成、过程集成、目标集成、信息集成的系统集成思想, 构建出基于综合集成方法体系的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模式 (如图1所示) 。该模式有效地将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三大体系专家体系、知识体系和机器体系有机统一起来, 通过系统建模与决策优化协同解决大型工程项目的复杂性问题。

3.2 基于综合集成方法体系的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流程

基于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模式, 按照综合集成方法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过程整理, 并充分考虑大型工程复杂性决策管理的实践操作性, 将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的实施流程大致划分为四个过程。

(1) 阶段Ⅰ——“大胆假设”、实现定性综合集成。

大型工程项目业主 (通常是政府机构) 初步提出项目预期目标后, 组建群体研讨平台, 选出合适的会议主持人, 广泛收集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各方面数据、信息和知识, 并组织专家在同一时间参与到研讨平台中进行大型工程系统复杂性分析。同时, 秉承平等、民主原则, 广泛探讨交流, 提出经验性假设, 明确各方可接受的、合理的项目目标集合, 并针对在多约束条件下实现该目标集所需突破的障碍提出一系列初步定性的解决方案。

(2) 阶段Ⅱ——建模分析、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

若认可阶段Ⅰ所得到的定性结论, 则可进入分析论证阶段。专家需要基于上一阶段得到的定性假设、初步方案和相关数据, 并根据经验、知识、甚至直觉及类似成功案例进行建模分析, 并将模型连接到研讨平台上。在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建模分析后, 专家就需要分别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和偏好对某些假设进行了反复计算、实证检验。

(3) 阶段Ⅲ——深入论证、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

当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大型工程项目综合集成取得相当成果后, 专家对约束条件与期望目标进行深入论证, 并构建从定性到定量的大型工程项目综合集成系统模型, 求解项目相应功能 (如经济、使用、安全、技术等) 、管理 (如成本、工期、质量等) 、影响 (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 评价指标、提出相应的实施及管理方案。进而专家评估论证的可靠性、检验结果、优化决策, 直至总目标满意。

(4) 阶段Ⅳ——实施、验证与反馈。

在本阶段, 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开始转入实施及检验前三阶段成果的过程。项目各参与方执行目标方案, 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实证评价, 及时对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纠偏和输出反馈, 并将反馈信息嵌入到前三个阶段中, 重新仿真模拟, 形成新的方案, 再提交实施, 保证大型工程项目在预期目标的范围内实施。当项目实施结束后, 对复杂性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形成新的知识和案例并纳入知识体系。按照前述复杂性管理流程, 上述四个过程需要周而复始地反复循环。

与工程项目的一般管理流程相比, 基于综合集成方法体系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流程融合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技术, 并将管理集成思想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管理理论结合起来, 有效降低管理层次和工作界面, 实时动态监测控制, 从而实现了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与参与方集成。

4 结语

大型工程项目的系统复杂性, 决定了其管理的复杂性、层次性和非凡性。本研究在分析大型工程项目系统复杂性的基础上, 构建了基于综合集成方法体系的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模式, 并探讨了大型工程复杂性管理流程, 以促进复杂性理论、系统科学与工程管理理论的融合, 从而提升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然而, 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不仅需要方法论的指导, 而且亦需要大型工程建设管理关键方法和技术的支持, 如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的测度方法及定量分析;复杂系统的辨识及评价方法;大型工程项目复杂性管理的综合集成实现技术 (知识开发环境、仿真决策集成环境、可视建模、信息管理及反馈平台、虚拟管理技术等) , 这些关键问题将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WINTER M, SMITHC, MORRIS P.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project management:The main findings of a UK government-fundedresearch net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 24 (8) :638-649.

[2]OTTINO J M.Engineering complex systems[J].Nature, 2004, 4 (27) ::99.

[3]CALVANO C N, JOHN P.Systems Engineering in an Age of Com-plexity[J].System Engineering, 2004 (7) :25-34.

[4]盛昭瀚, 游庆仲.综合集成管理:方法论与范式——苏通大桥工程管理理论的探索[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7, 4 (2) :1-9.

[5]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02) :132-136.

[6]吴绍艳.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7]李伯聪.略论工程创新[C]//第6界东亚科技与社会 (STS)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5.

[8]付志寰.研究工程哲学, 指导工程建设[C]//“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论文集, 2004.

[9]钱学森, 于景元, 戴汝为.一个科学的新领域——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 1990, 13 (1) :3-10.

复杂建设项目 篇2

当前,国家扩大内需,保民生,促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铁路营业线长大线路建设改造项目越来越多。但这些项目的安全风险、施工管理跨度、工期压力、技术难度都很大,作为一支有着铁路既有线路改造施工传统的大型国有施工企业,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铁七局)要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赢得企业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就要敢于面对这样的项目,敢于挑战这个市场。中铁七局的营业线长大线路项目已经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如:京九电化改造项目、汉宜铁路、武汉货运外绕线、朔宁线取直等,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全局的安全控制能力和合同履约能力。因此,研究、做好类似这些复杂条件下的项目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体现管理水平和向社会展示施工能力、企业形象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笔者仅结合京九电化改造项目,就复杂条件下项目管理问题谈几点看法。

京九电化改造项目的复杂性

京九电化改造项目正线长369.7km,麻武联络线长80.798km,施工范围全长约为450km.中铁七局负责京九电化工程除麻城站和麻武疏解线外的所有站前工程,轨道工程主要包括6处双线,正线长改线共计14.85km,改半径或改缓长共计72处56.4km.区间抬落道14处27km,最大抬道量58cm,最大落道量25cm.新建改建桥梁共计48座,涵洞310座,共计站改施工26个。铺道岔205组,其中铺新岔91组,利用旧岔114组。此项目具有典型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线长点散,管理跨度特别大。

京九项目施工范围横跨河南、湖北共计12个县,全长450公里,共计185个工点,行政区域跨越大,牵涉配合的路内路外单位多。涉及专业有路基、桥涵、轨道、隧道、站场。虽然技术难度不大,但都在运营线上施工,线长点散,管理跨度特别大。

工期压缩,应急性特点十分明显。

原合同工期要求2010年6月底完工,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要求2009年年底全部完工,站前工程要求2009年6月底基本完成,9月底完工退场,整个合同工期仅为一年。

要点施工频次高,营业线上施工安全形势严峻。

要点施工卸料共计2000余次,仅4月份安排要点施工计划400多次,平均每天13次,安全压力巨大。

施工组织困难,项目成本控制面临压力。

工期短,要点施工重叠,造成劳动力、设备集中在短期投入,高峰时劳动力需要达到7500人左右,劳力组织困难,窝工浪费无法克服,各类机具设备和材料费用等成本支出大幅增加。

复杂条件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京九项目的复杂性和难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这样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来说会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前期对困难的预想不充分,在项目部组建时容易产生“先天不足”现象。

京九项目部前期组建时,是指挥部、项目部两套机构一块牌子,指挥部对项目成本负责。下设4个作业队,负责现场施工生产组织。一个作业队负责100公里范围的运营线施工作业,责、权、利界定不清晰,资源配备不足,权力过分集中在指挥部。这样的管理模式,是不能适应450公里特长线路施工的。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作业队积极性,另一方面依靠指挥部也不可能顾及每个工点。因此,一开始,整个项目就呈现被动局面。这是对长大线路施工困难和特点没有充分预想的结果,尽管后来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管理模式和架构进行了调整,但是“先天不足”给项目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惯性很难消除。

当矛盾和问题不断积累和暴露后,在项目管理层和生产骨干中会滋生厌战应付情绪。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工期压力大,安全难以控制,成本控制困难重重,部分管理干部和生产骨干就会有信心不足,厌战应付的心理。运营线施工,大家都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但也确实没有想到长大线路施工复杂程度到底多严重、安全风险到底有多大,一旦发生了事故,就会越想越害怕,信心大打折扣。特别是当自己努力了,但还是不能改变被动局面,感觉总是在受批评,怎么努力也抬不起头的时候,就会对工作被动应付。

不能正确处理安全、工期和效益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施工生产组织始终较为被动。

一是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对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严格、全面执行。二是谨小慎微,在抓安全的过程中,对项目进展没有安排好,没有研究在保证安全可控状态下的施工推进的措施方案,对能干的工作也不敢干,造成工期滞后、业主不满意。三是顾此失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握不好“小账”和“大帐”的关系,在安全方面投入少,有的时候少上劳力,少上机具设备,管理费和成本支出少了,可是工期拖延,材料价上涨了,付出的代价更大;有的时候在征地拆迁上节约了费用,可是制梁滞后了,各方面的投入成倍增加,看似节约,实际是浪费,出力不讨好,既没有效益,也没有形象。

项目总体成本控制的判定和实际操作难度大,成本控制很难达到“先算后干”的理想状态。

京九项目中标后,武汉公司组织针对投标单价的分析,给项目部下定了指标,但是施工图纸到后,由于工期十分紧张,项目实际控制的成本还没有进行单项盈亏分析和数量对比控制,以及项目管理费用的分析,这使项目总体成本控制的判定实际操作没有标准,客观上容易形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的成本控制局面。

复杂条件下项目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个项目无论是多么复杂,无论面临着多少不利因素,但都是通过充分论证和勘探设计的,从理论和实践上说,应该是可行的。因此,参战干部员工,首先是要从战略上藐视他,要坚定信心,没有干不好的工程。其次,是要在战术上重视它,对于复杂条件下的项目管理,局、公司领导要给予高度关注,要认真分析研究,认真对待每一步、每一个环节,认真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设备和劳力投入,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预案想得更周全些,那么,工作就会主动。

规划设计好项目管理的布局和构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工点布局、考核激励机制一开始一定要规划设计好,这一点对复杂条件下的项目管理非常重要,不然,一招失误,步步被动。市场竞争,瞬息万变,没有超前预想,没有预警措施,市场风险将很难规避。一项工程开始运作投标,不仅要考虑是否赚钱,还要调查市场的规则和特点,业主状况、地方特色、施工环境和季节特点,为后续施工组织提供资料。同时还要考虑中标后如何配备人员、选择队伍、组织施工;工程开工后,不仅要思考当前工作,更要考虑下一步工作,充分考虑生产安全、工期进度、季节气候、变更索赔等因素,只有提前掌握情况,才能较好地组织投标和施工。不能因为眼前任务忙,而无暇顾及下一步的工作,不要等到事情发生或将要发生了才采取应对措施,那样只会使工作更加被动。

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充分发挥项目分部(作业队)的作用。

责、权、利是互相关联的,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基层积极性的发挥。特大长线路施工,不能把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寄托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那样,愿望是好的,是信任和重用他们,可结果或许是害了他们,是不科学的。京九线项目分部管理跨度过长,类似的项目,要化整为零,分散难点,分担责任,那么项目实施起来就会变难为易、化危为机,不仅有利于安全的控制,同样也有利于项目的二次经营。

建立实现项目目标成本的保障体系。

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整体的、全员的、多层次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贯穿在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有一套实现项目目标成本的保障体系。

要落实经济责任制。

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有责有权,才能保证完成所分担的责任;有责有利,才有推动履行职责的动力。

抓好制度建设。

制定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制度是开展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这些制度包括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工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奖惩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必须建立一整套与制度相匹配的可操作的模拟程序文件。

要健全核算价格体系。

要认真研究合同,熟悉合同条款。推行目标成本管理,一定要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即其价格必须以市场动态的即时价格进行测算。只有这样,目标成本的编制才能够准确。加强对工程成本的准确测算,大到单项工程,小到每道工序,都必须树立责任成本意识,将各方面的费用进行细化、认真统计、整理和系统分析,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核算价格体系,科学地编制合理的内部成本价格。

要加大二次经营力度,一开始要树立二次经营的思想。

首先要做好数量对比,确保实际数量不能出现负数;其次,做好单价对比,打开二次经营的思路,在单价方面做足文章;再次,加强对协作队伍的结算管理,特别是控制好结算“量”的问题,不出现企业效益的流失。

严格落实制度,坚持以“铁”的手腕抓安全。

坚持落实安全制度。在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方面坚决不能含糊,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要加强检查督促。局、公司要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公司在检查落实督导时要硬起手腕,发现问题,要把事故苗头和隐患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讲透,盯着基层迅速整改。同时,项目部也要组织日常性的检查,防止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发生。要严肃处理,要像铁路局系统那样有一种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那样一种抓安全工作的机制,处理有力度,大家才会感觉到“怕”。增强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的针对性。项目部的培训,往往只局限于部分管理人员和协作队伍负责人,没有覆盖一线员工。有的时候安全知识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工作都是讲面上的事情多些,有政治化、口号化的倾向。项目部一定要在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上下功夫,要针对具体的项目、具体的施工作业特点、具体的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安全技能、知识、应知应会等,真正为一线员工所掌握,从而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推行项目架子队管理模式。

运用架子队的模式组织项目施工生产,是对现有项目劳务组织模式的创新,目的是为了规避依靠协作队伍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在特大长线路项目情况下,组建架子队模式显得更加重要和急迫。京九项目部在架子队的设计与管理上动了一定的脑筋,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抓紧实施架子队试点,先搭起2、3个架子队的构架;抓紧对架子队队长、书记、总工等管理骨干进行教育培训;编制架子队职责范围;明确架子队结算支付细则、工资支付细则、安全质量管理办法,仔细做好责任成本的核算。

总之,复杂条件下项目管理相对于一般项目难度更大,风险更大,对企业的影响更大。真正做好复杂条件下项目经营管理工作,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局、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过问,指导帮助项目部的初期组建工作。

项目管理层次要清晰,责权利要明确,特别是各层次的责任目标要明确。

要组织专班人员攻克工程前期征地拆迁难题,关键是要站在业主角度,主动出击,主动配合,克服困难,为施工生产打开局面创造条件。

由于工程难度大,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要加大宣传教育的投入,营造好和谐共事、安全施工的氛围。

要尽量做到先算后干,不好操作时,也要做到边干边算,要定期开展经营活动的分析,始终做到对成本控制心中有数。

复杂建设项目 篇3

一、概述

随着数字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后简称CDMA)无线网络技术和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在CDMA无线网络上传输视频和音频成为一种趋势。最新推出的FM8102D CDMA双通道无线视频/数据终端,具有其他无线监控系统无法比拟的功能和特点,能够保证野外无法架设光缆、电缆和车辆移动过程的数据和视频的正常通信,完全符合移动通信的严格要求,是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无线监控系统的典型代表。该系统广泛用于公安、消防武警现场指挥,铁路、高速公路、水利防汛、等指挥系统,能够将远离指挥中心的现场实况、监测数据实时传递到指挥中心甚至能够建立通讯的任意地点。还能传输数据、GPS定位信息等,便于各级指挥部领导实时掌握生产施工现场情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新一代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移动特性是利用CDMA技术进行视频数据的无线网络传输的新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独立的视频压缩算法、流媒体视频数据压缩技术无线传输网络解决方案,整合了CDMA数据通讯功能和数字视频编码功能为一体化的便捷式的产品。它把摄像机图像经过视频压缩编码模块压缩,通过智能无线通讯终端发射到CDMA,网络,实现视频数据的交互、发送/接收、加解密、加解码,链路的控制维护等功能。根据应用,把实时动态图像传到距离用户最近的联通通信网络。总控系统通过Internet或者用户专有VPDN,从系统中得到实时图像数据信息。该系统整合了CDMA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优势,在空间和距离上产生突破性拓展。

二、系统需求分析

由于山区铁路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巨大,安全生产隐患众多。运用高技术可视化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效,促进安全生产。经分析,设计如下,

1.在隧道、高架桥梁和铁路铺架施工现场设置1-4台摄像机拍摄施工现场的实时图像;安装1-4台FM8102D -B数码无线视频/数据终端,对拍摄的现场图像和记录的数据进行及时发送。

2.在特殊环境的施工现场,设置瓦斯、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监测施工现场数据;在有需要的重要位置,安装人体探测器、报警设备,发生状况可由工作现场直接向总指挥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控中心报警;

3.对现场安全监管人员巡查可以设置好时间、线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控中心监察现场安全监管人员是否按照监管要求定时、到位履责;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通过监控中心的监管平台,实时观看监控点的图像、观测监控点重要监测数据,并可操控监控点设备;

5.领导和被授权的管理人员通过办公网络系统,可实时观看监控点的图像;

6.遇有特殊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最高领导机关提供现场图像。

三、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铁道建设的行业标准的要求为高技术可视化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了选型。整套系统先进、成熟,功能强大实用性强,稳定可靠且组合方便,扩展性能高,能为以后系统扩展留有充分的余地,为系统升级提供便利;系统的扩展功能多样化,通过联机实现信息交换、监视、控制和管理。系统的人机界面良好,运行管理方便,视频/数据采集精确,反应迅速,操作简便。

四、系统特点

FM8102D CDMA数码无线视频/数据终端系统,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产品集视频/数据采集为一体。系统配有标准电源、内置电源;可选配车载电源、太阳能电源。其主要特点如下:

1.安装在不便布线的野外作业现场,节省大量光纤、电缆和宝贵的人力资源,不涉及迁移补偿问题,不破坏生态环境。

2.可再利用率很高,完成阶段作业,可迅速迁移应用。

3.可实现对异地现场情况的实时监控,不受时空限制,对多个现场可同时进行指挥。

4.支持1-4路PAL/NTSC制彩色或黑白复合模拟视频(CVBS)信号。

5.支持自动录像和报警录像,报警前、报警后可记录远程现场图像,报警抓拍等,实现报警联动录像和画面弹出显示。

6.支持PPP、IP、TCP、UDP、ICMP、DNS、等协议,支持静态、动态IP或DDNS域名寻址。

7.支持256路站点同时在线,传输速率CDMA 3~25帧/秒。

8.通过CDMA和计算机网络,真正做到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对任何现场都能实现监控。

9.完整的监控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监控画面选择,电子地图使用,对云台、变焦的控制,预置位和镜头的轮巡,以及实现图像抓拍、录像和录像回放、报警和报警联动功能。

10.充分利用网络隧道、128位加密算法、防火墙/VPN、加密锁、权限管理、安全认证、实时时钟等技术,保证监控系统和录像资料不被越权使用和破坏。

11.监控中心软件分级式管理,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监控管理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管理、实时查看、实时指挥。

12.支持操作系统windows9x/ME/NT/2000/XP。

五、系统组成

数码无线视频/数据系统基于营运商电信级的CDMA网络,系统结构简洁明了,扩展性好,能适应多变的监控要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视频图像及数据实时数码无线视频/数据终端

在不便布线的野外作业现场,安装监控摄像机和数据采集传感器,FM8102D 数码无线视频/数据终端连接监控摄像机和数据采集传感器。监控摄像机用于采集各被监控点实时视频信号。云台可以由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控制。

2、无线视频/数据传输系统

FM8102D 产品具有传输距离远、低延时和设备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提供高效和经济的视频传输解决方案。CDMA无线接入理论速率153.6Kbps,目前实际测试速率为80kbps,是平均30-40kbps的GPRS数据传输的2-3倍。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视频信息及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手段实时传输到总监控中心。FM8102D 远程终端传输实时视频信号,可以连接摄像机或带云台的摄像机。FM8102D 无线终端具有标准RS-232标准通信接口,能够与数据采集传感器连接,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控制输出和进行数据通信、主动报警、接收远程命令、开关灯等功能。

3、总控系统

总控系统主要由矩阵电视墙、服务器系统、相关外设、系统软件等组成,可完成对监控点的图像接收与显示,录像的存储、检索、回放、备份、恢复等。对各个远端监控点进行实时图像监控,中心端接收软件可同时接收16路远程站点传回来的视频信号和数据资料,中心端可保存或抓拍视频图像,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各监控站点的云台摄像头,可远程触发报警录像等功能。分站点数据采集回传到中心端就立即被接收软件分析并保存。中心端同时支持多个网络共享浏览,中心端也可与投影仪连接,实时分析和观看。

4、远程监控终端

远程监控终端可以是任意一台能够和本系统运行网络连接的电脑、手机。电脑通过安装远程监控终端软件,经过总控系统的安全认证,即可远程监控;具有视频功能的手机,也能通过下载安装远程监控软件手机版,直接用手机进行远程监控。

六、结束语

复杂产品研发项目技术风险识别研究 篇4

通过文献可以发现在新产品的研发这个范围内, 各种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因素的定义内涵都相差不大, 一般都认为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项目在预订的资源约束条件下, 达不到要求的技术指标的可能性及差额幅度。而技术风险因素就是导致技术风险发生的各种风险源, 技术风险一旦发生则产生技术风险事件。但是由于研究问题或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各种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因素的确定与寻找的侧重点都不相同。有两个大的方向, 一个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寻找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因素, 即从整个项目进度、费用、性能方面的不确定性考虑问题。这样的文献有很多, 比如[1][2][3], 这也是目前研究的最主要的方向。另一类研究是深入到复杂产品的内部来研究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 它是考虑导致产品中某个具体的功能缺陷的技术风险, 考虑导致某个具体的部件失效的技术风险, 并以此来寻找技术风险源, 即技术风险因素。这类的文献有[4][5], 目前非常少, 但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因为它更加符合企业研发的实际需要。研发单位往往需要更加具体地来把握各种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风险。

1 技术风险识别流程

技术风险的识别应做到两点:第一, 必须比较好地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以及影响其发生的潜在的技术风险因素;第二, 能够精确地描述技术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技术风险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做好准备。

本文的技术风险识别的着眼点在于深入到复杂产品的内部来研究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 考虑导致产品中某个具体的功能缺陷的技术风险, 考虑导致某个具体的部件失效的技术风险, 并以此来寻找技术风险源。由于复杂

产品研发的复杂性, 引入产品分解结构 (PBS) 与工作分解结构 (WBS) 来辅助进行识别。其中PBS可以指导风险识别人员来了解整个产品, 知道整个产品的结构、模快, 从而明确高风险的部件、模块;而WBS可以使技术风险识别人员熟悉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具体工作, 从而使风险识别人员明确高技术风险的步骤。这样为下一步利用核对表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做好准备。本文识别技术风险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借助于产品分解结构 (PBS) 与工作分解结构 (WBS) , 利用核对表的方法找出导致功能模块内发生技术风险的风险因素, 然后利用解析结构模型来研究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进一步量化地研究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后果。识别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技术风险识别模型

2.1 识别技术风险因素

识别技术风险因素就是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以及影响其发生的潜在的技术风险因子。在PBS与WBSS的基础上, 风险识别人员可以利用风险识别核对表来进行各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的识别, 表1为技术风险识别核对表。

2.2 利用ISM建立技术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解析结构模型 (ISM) 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6]。解析结构模型在复杂产品系统结构分析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可以使研发人员借助结构模型了解对象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因此将其运用于复杂产品的技术风险因子的识别, 具有很大的优势。借助于它, 可以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透彻, 这样就为进一步量化技术风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2.3 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2.3.1 向贝叶斯网络转化

反应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解释结构模型可以及其方便地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因为两者在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的结构同样具有描述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的能力。而运用贝叶斯网络能够进行精确的概率推理与估计, 这样为后续的技术风险评估工作做了最好的基础准备工作。

(表中L、M、H分别表示风险因素状态变量的取值为低、中、高)

2.3.2 状态变量与状态变量值的定义

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后, 此时贝叶斯网络中每个节点便代表一种技术风险因素, 这些技术风险因素存在不同的状态, 每一种风险因素对应一种状态变量, 状态值可以被定义为一系类的离散量。表2为一个贝叶斯网络中各状态变量与状态变量值的定义。

这样在研发过程中, 实验或者仿真收集相应风险因素状态值, 就可以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强大的推理、诊断功能进行复杂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的评估与评价等后续量化工作。

3 案例分析

在飞机发动机研发过程中, 充满了各种技术风险, 参考学者对于发动机叶片断裂这样的技术风险的研究[7], 基于以上识别模型, 可以进行如下识别步骤:

3.1 识别技术风险因素通过核对表的方法识别出这样的一组技术风险因素, 识别结果如表3所示。

3.2 利用ISM建立技术风险与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ISM小组用有向图表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结构, 如图2所示。

根据相互影响关系图, 建立连接矩阵为:

经过运算建立可达性矩阵:

根据可达性矩阵, 通过建立区域划分表与级别划分表进行区域与级别的划分:所有要素均属于同一个区域, 级别划分为:π (S) ={L1, L2, L3, L4, L5}={{15}, {8, 11, 12, 13}, {3, 7, 9, 10, 14}, {2, 4, 6}, {1, 5}}

建立结构模型, 如图3所示。

3.3 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对贝叶斯网络模型中状态变量与状态变量值进行定义, 如表4。其它的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状态变量可以依照此进行定义, 按照出现问题的程度不一样, 来定义不同的状态, 这就需要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一起来进行定义。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风险核对表、解析结构模型与贝叶斯网络技术进行复杂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的识别, 能够较好地解决由于复杂产品研发的独特特点所带来的一系列识别难题。这些成果对复杂产品研发过程中技术风险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表中VL、L、M、H、VH分别表示风险因素状态变量的取值为非常低、低、中、高、非常高) .

摘要:对复杂产品研发项目, 本文综合运用核对表、解析结构模型与贝叶斯网络技术来完成技术风险的识别工作, 为进一步量化研究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后果做好准备工作。此识别技术能够提高识别的效率与准确性。

关键词:复杂产品,研发项目,技术风险识别,贝叶斯网络

参考文献

[1]陈劲, 景劲松, 童亮.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因素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17 (6) :62-69.

[2]迟宝山, 蒋科林, 李永泰, 邢俊文.基于不确定性的研制技术风险度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6:126-130.

[3]孙志武, 李平.航空发动机研制项目风险分析指标体系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0, 23 (3) :62-65.

[4]蒋明夫, 郭昕, 陈光宇, 龚小琦.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实验风险分析研究[J].燃气涡轮实验与研究, 2010, 23 (2) :52-57.

[5]陈明.复杂产品研发的技术风险分析与应用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

[6]谭跃进.系统工程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生活复杂又不复杂作文 篇5

我初学软笔书法时,看着老师那自如的运笔,我便不自信起来。那么多步骤,太复杂了吧!也许我是学不会了,我的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正在这时,我看见墙上挂着的一幅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啊!若我不努力攀登,怎么能到达成功的山顶呢?这样想着,我握起了毛笔,听着老师的`指导开始勤奋学习了起来。不久后,我便完成了我的第一幅正式作品。回想当时我那退缩的样子,我不禁感慨,练习书法,真是复杂又不复杂啊!

从前的我,胆小、内向,还过分谨慎。记得一年级刚开学时,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不好意思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那时的我,觉得交朋友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害怕自己不会与人相处,又闹得双方都不开心。于是我选择了孤独。直到有一天,一个笑容明朗的女孩打破了我的孤独生活,她笑着问我:“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大概是她的笑容太过灿烂,我一时竟有些发愣。“好,好啊!”我有些紧张。从那之后,我们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原来,与人交往,复杂又不复杂。

第一次翻开《红楼梦》,我便知道它是一本难懂的书。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我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合上书,我发现自己根本搞不明白里面的人物关系。于是肯定地说:“这本书太难了,我读不了!”过了没多久,学校要求我们读《红楼梦》,并且要写读后感。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再从头到尾细细地读上一遍,这才发现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特别复杂。我在读后感里写道:“这本书说复杂也不复杂。”

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复杂化 篇6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明确高考怎么考,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主要由试题知识范围、主语、类型、关键词等几部分组成,设问的知识范围不同,那么获取有效信息的切入点也就不同。若是对政治常识知识范围的考查,那么主要是以主语、对象及涉及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获取有效信息。

如:政治常识五节课,涉及的主语主要有:国家(具体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公民,中国共产党,国际社会等。我们可以围绕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通过此种方法,将政治常识一本书的内容,掌控在心。对全书内容胸有成竹,再加上平时的训练,做起题来就能游刃有余了。

例:(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卷)38,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手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2)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8分)

解析:从该题设问的特定词语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常识”。解题时通过设问中的主语及其关系获取有效信息,即“人大代表的作用”、“政协委员的作用”等相关内容。然后再与材料相结合,用政治学理论解读出人大代表的“提案权”、“监督权”作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

二、简单问题复杂化——对重点知识的多角度具体把握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试题的显著特征。所以,对一些基础知识点,尤其是与时政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熟练掌握。政治常识的每课内容都可按由共性到个性的顺序去掌握,这样容易记忆,并且不易遗忘。

例如:内容较复杂的第一课的知识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国家、国体、我国的国体。2.国家职能、我国的国家职能(每个对内职能,都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记忆)。3.民主、我国的人民民主(本质,优点,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4.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为什么坚持,怎样坚持)。5.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这样掌握就较为简单、明了了。

例:(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38,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政府的作用,即国家经济职能具体怎样实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复杂建设项目 篇7

目前,关于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的研究仅限于定位工作分解绩效自身的组成内容[9,10,11,12,13],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工作分解绩效评价也缺乏具体的描述和解释。由于项目分解的结果直接指导项目实施,对项目的绩效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本文参照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体系将从整体出发,找出包含各要素的模块并分析其互动关系、评价系统特性,从而完善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机制。

1相关研究评述

国内外学者一般以项目过程指标为依据进行绩效研究,根据复杂产品项目WBS分解过程所考虑因素的不同,工作分解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构成要素指标也相应有所不同,主要存在3种评价模式,如表1所示。第一种,认为项目任务单元的绩效由生产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市场情况构成[14,15]; 第二种,认为项目任务单元的绩效由决策能力、生产能力、技术获取能力、市场反应构成[16,17,18]; 第三种,认为项目任务单元的绩效由研发 ( R&D) 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实现能力构成[13,14,15,16,17,18,19]。

在以往的能力指标研究中,通常认为各个能力评价指标间互补相关,但面对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时, 某些能力指标之间是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和逻辑联系, 这对客观评价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复杂产品项目通常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工作分解,而充足的资金投入与合理比例的人力资源是保证整个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在项目实施过中,研发 ( R&G) 与生产往往融合在一起,与普通大规模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其需要在一次项目过程中运用大量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20,21]; 同时,复杂产品项目和一般的产品制造过程相似的是都需要考虑内外环境、协调管理并进行状态反馈。 因此,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复杂产品项目的特点,在进行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时,主要考虑了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过程中涉及的资金投入比例、企业辅助工作分解过程所配备的人力资源比重、研发过程涉及的企业核心能力与研发能力,涉及环境协调、激励、 风险、利益分配等的管理水平,以及能够对项目过程进行反馈从而改进项目的能力。

2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评价指标设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对影响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任务划分、进程安排以及结果反馈中所涉及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反映以项目执行效率和效果衡量的工作分解绩效,本文设定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为投入能力、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研发 ( R&D) 能力、管理能力和产出能力6个要素,并依此构建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其6个一级指标下包含26个二级指标。

2.2理论假设

本文提出6项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模型的理论假设,如表3所示。基于6个假设构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3模型设定

外生潜变量: 产出能力。产出能力b5对应8个外生观测变量: 阶段任务质量y1、阶段任务进度y2、项目成本y3、技术贸易指标y4、发明专利y5、 科技奖励y6、新产品产值y7、劳动生产率y8。

内生潜变量: 投入能力、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研发 ( R&D) 能力和管理能力。投入能力b1包括3个内生观测变量: R&D投入强度x1、辅助投入强度x2、应用研究投入强度x3; 基础能力b2包括3个内生观测变量: R&D人员比重x4、科研人员人数比重x5、研究部门比重x6; 核心能力b3包括4个内生观测变量: 创新意识x7、项目识别程度x8、决策水平x9、与外界研究合作能力x10; 研发能力b4包括3个内生观测变量: 研发成功率x11、研发时间x12、研发动力x13; 管理能力b6包括5个内生观测变量: 文化环境x14、利益分配合理性x15、激励措施x16、风险投资水平x17、政府政策支持x18。

建立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模型路径, 如图2所示。

3研究过程与方法

3.1样本选择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调查问卷的发放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走访企业收集数据,挑选企业中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作为被试者并向其发放纸质调查问卷。笔者走访的企业为承接复杂产品项目的大型企业,包括DSCI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属骨干企业、JSRS重工有限公司、JN造船集团有限公司、CCAG汽车集团有限公司、XCMG机械有限公司、CETC电子集团公司、AVIC集团公司下属骨干企业等。第二种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问卷发送给大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若干代表性专家。 由于复杂产品项目制造行业的特殊性,某些数据涉及到大型企业的内部机密,问卷处理时隐去某些变量的计量单位,这种技术处理不会改变模型结构,不会对仿真结果产生影响。共发放问卷428份,有效问卷401份,有效问卷率为93. 4% 。样本企业主要以特大型制造企业和大型制造企业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68. 1% 和31. 9%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运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的偏度和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符合正态分布要求。

3.2问卷设计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测量工具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的表现方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本文采用Cronbach’s Alpha来测量数据信度,得到如下结果: 投入能力、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研发能力、 产出能力、管理能力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分别为0. 845、0. 825、0. 793、0. 755、0. 708、0. 829, 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 913,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均大于0. 7,说明问卷设计内部一致性较好。

3.3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问卷是否能 够测量出 其所需要 测量的特 性。 采用Spss17. 0对观测因 子进行分 析, 得到如下 结果: KMO为0. 572 > 0. 55,总体的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4 782. 9 ( df = 293,P < 0. 01 ) ,RMR显示所有指标均 < 0. 05,说明指标在理论逻辑上具有合理性。采用最大似然法ML进行因子抽取,最大方差旋转后计算得到累计因子贡献率为77. 629% ,说明七成以上变量可用公共因子来解释,变量间的结构设计合理。

4研究结果

运用软件Amos7. 0,将样本数据代入已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对模型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模型参数估计值如表4所示。

从得到的模型参数估计值可知,基础能力到研发能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估计值为0. 022,C. R. 值为1. 295,小于推荐标准值 ( 推荐标准值为1. 96 ) ,p值为0. 340,路径系数不显著。模型参数显著性检验后显示基础能力与研发能力之间路径系数不显著, 因此前面模型去掉了此路径; 考虑到模型的实际意义,基础能力对投入能力可能有影响,修正模型增加这个路径; 其他路径的增加都是通过对模型中较大MI值的寻找,结合实际意义增加路径,反复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出结果。Z2与Z1之间建立路径,事实上,基础能力与投入能力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相关; 同样e9与e10、e12与e13、e14与e15、e17与e18、e19与e20、e22与e23这6组变量之间也显著相关,也增加相关路径。在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后,需进行整体模型适配评价,绝对拟合指数GFI = 0. 853 ( 标准GFI大于0. 9) ,相对拟合指数NFI = 0. 862 ( 标准NFI大于0. 9) 。由此看来,本模型整体适配一般,需要进行模型修正。

重新构建模型,将样本数据代入重新构造的模型中,对模型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新的路径参数和模型参数估计值,如表5所示。

修正后GFI指数为0. 965,NFI指数为0. 942, 两个指数评价标准均为大于0. 9; 卡方统计值为2 739. 3,自由度为629,卡方 / 自由度 = 4. 355 < 5,表明模型拟合较好; RISEA为0. 029 < 0. 1。通过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修正后指数有较大改善,卡方指数减少,符合评价标准。各拟合数据较修正前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情况变好,据此得到模型修正后的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修正后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如图3所示。

参照表6和图3,可以得到:

( 1) 基础能力———投入能力———研发能力——— 产出能力路径的影响效应值为0. 327 × 0. 812 × 0. 935 = 0. 248;

( 2) 基础能力———投入能力———管理能力——— 产出能力路径的影响效应值为0. 327 × 0. 213 × 0. 701 = 0. 049,总影响效应值为0. 248 + 0. 049 = 0. 297;

( 3) 核心能力———研发能力———产出能力路径的影响效应值为0. 582 × 0. 935 = 0. 544。

5结论

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绩效不是单独由某一种能力要素决定的,而是各种能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和能力要素的运行路径密切联系,单纯提高某单项能力要素的指标不一定能够真正提升工作分解绩效,需要基于路径分析获得各个指标的影响系数,构建工作分解绩效评价模型并合理运行,才能有效提高工作分解结果在项目中的指导作用,保障项目在不确定且复杂的环境中尽量稳定地实施。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 1) 企业应首选 “核心能力———研发能力——— 产出能力”路径。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六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能力通过 “基础能力———投入能力———研发能力———产出能力” 和 “基础能力———投入能力———管理能力 ———产出能力”两条路径对产出能力产生影响,但总影响效应值远远低于核心能力通过研发能力对产出能力的影响效应值。

( 2) 研发能力是影响产出能力最重要和直接的要素。由复杂产品项目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研发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复杂产品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要想对项目过程进行适时反馈从而更好地改进项目进程、满足产品项目需求,企业应重视研发动力以及在研发过程中的成功率和研发时间。

( 3) 管理能力、基础能力和投入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管理能力是影响产出能力的直接因素之一, 而基础能力和投入能力则通常是决定项目能否继续进行下去的前提保障,因此企业在考虑内外环境的情况下可以调整研究开发的经费和辅助经费 ( 设备、 人员、技术引进) ,并在划分任务单元的时候针对项目可行性、可靠性测试投入占项目经费总额之间的比例,调整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研发的员工、高级工程师、专家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工程建设 篇8

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工程建设要考虑的问题

1.1 技术问题

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公路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面临更多的困难。首先要考虑的是气候问题。复杂的地质条件往往都是由特殊的气候造成的,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要考虑以现有的技术和条件能否克服气候带来的困难,现有的建筑材料是否能承受住气候对工程的损害。确定了这些之后,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那样的气候条件下,能否保证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再有就是具体的环境问题。如果是山区,最常见的就是要开隧道和架桥了。这些都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持。在有些地质构造复杂的地段,隧道和桥梁的建造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需要的专业技术、设备和人员就更多。

1.2 经济问题

公路工程是一项大工程,在复杂地质环境的地区所需要的花费就更大,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复杂的地质条件,工程的修建难度更大,人员更多,材料设备等的要求也更高,加大了基本物资的费用。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就会更困难,导致运输费用增加。难度大的工程建设花费的时间肯定会更多,期间的经济价值也是在有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修建公路工程时要考虑的问题。

1.3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在复杂地质条件地区修建公路工程考虑得最重要的问题。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 自然环境都比较脆弱。或是保存得比较完好, 容易被破坏;或是本身比较恶劣, 如果破坏, 容易引发自然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方便和经济的发展, 但绝对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否则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公路建设一旦与环境发生了矛盾, 不是短期内就能补救回来的。所以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建造公路时, 一定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了解和研究。

1.4 可行性问题

工程建设要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带动该地区的发展。如果这项工程的建设付出的价值比带来的价值还要多,那就可以考虑其他方案,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要考虑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能否正常使用,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的养护和管理的难度和费用等。综合考察该项工程的价值,明确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另外,该项工程完成后整个地区公路网的布置问题,即路网的协调性也是公路工程建设时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2.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灾害

2.1 自然灾害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很容易引起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自然灾害。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引发的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几种。一是滑坡。滑坡在气候温暖多雨或者暴雨集中且地势较为陡峭的地区比较容易发生。公路的施工,在边坡上开挖形成了新的临空面或是修建挡墙路堤破坏了整个山体的平衡,导致变形移位,就很容易出现滑坡现象。二是泥石流。在突然出现暴雨的山区里,洪水冲刷山沟内侧碎小的石块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大,没有什么预兆,一旦出现就会把房屋道路等全部掩埋。公路工程建设会让泥石松散,更容易出现泥石流。三是岩层移位崩塌。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岩层不稳定,加上公路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岩层很容易出现断裂和塌陷等问题。公路开挖还会导致山体的斜坡边坡失稳,这将会长期危害公路交通的营运安全。

2.2 社会危害

公路工程建设本是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首先是公路工程的修建肯定会占用土地和房屋,这就减少了土地资源,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公路修建期间,该地的交通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完全瘫痪,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这都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公路工程修建的大笔费用支出,会给当地的财政造成压力,财政上的问题,也可能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公路工程的建设方案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和关系。

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工程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3.1 更新公路工程设计理念

在公路工程的设计中要更新理念,积极推行生态环保选线。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选择合理合适的标准。充分把握地形,缩短公路的总长度,并尽量避免经过地质条件复杂恶劣的地段。如果工程的建设一定要经过不良地段,则要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多套比较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3.2 针对常见灾害做特殊防护

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中修建公路,选择的方案以桥梁跨沟较为合适,但是这类型的桥梁跨径要比较大,因为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地基条件比较差,横坡较陡。在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中,要考虑到实际适用的桥梁方案。在滑坡常见的地区修建公路,要尽量维护滑坡体的平衡,避免在滑坡体上开展大规模的挖掘和建设。要根据滑坡体的性质,研究出既能保持滑坡体的总体稳定,又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公路安全使用的方案来。比如对位于滑坡体下方的公路工程建设,可以采用明洞的方案,先清理上方滑坡产生的堆积物,再用喷锚防护加以治理。在开挖基岩时,为了避免出现滑移现象,要把握开挖的高度,尽量控制在三米内,并采用桥梁或者路堤的方式通过基岩不稳定的地段。为了少出现公路修建中出现的基岩滑动或崩塌,工程施工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基岩的影响。

3.3 重视公路坡面的防护和排水

这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修建公路时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措施,也能够美化公路沿线的环境。对坡面的防护和排水可以增加坡面的绿化,种树植草,用自然和生态的方式来保护公路的坡面,除此外,还可以进行人工防护,建造一些固定和遮挡坡面的构造物。对于排水,一定要足够重视,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排水设施的设计要科学合理,防止水体流失,保护自然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地质条件复杂地段的危害。

3.4 灵活选择使用的技术和标准

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和标准是针对一般性公路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在遵循国家规范的同时更应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对技术和标准进行灵活选择使用。对公路的曲线长度、纵坡及隧道洞口线形一致性等方面的主要原则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在保证公路质量安全和功能达标的前提下,则可以缓和坡度、曲线间夹直线长度等,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考虑对公路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和整体工程的规模等进行比较论证,选择最佳的方案。如果对环境的影响过大或者是工程规模比较大,就可依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技术和标准。如果只是完全按照规定的原则了解,不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工程建设中就会出现设计与地形、环境不协调,路基大规模开挖、土石方填挖不平衡和整体的路线设计不连续不协调等严重问题。

3.5 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对工程方案进行比选

在对工程方案的比选中能够分析利弊,确保工程整体经济合理和安全环保。工程方案的比选,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路基的比选。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应该选用整体式的路基还是选用分离式的路基,要根据当地实地考察得出的结果来决定,一般要考虑路基土石方和占地、拆迁等工程的费用等因素。其次是对高路堤和高架桥的比选。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建设公路工程,对路堤和架桥的要求要更高些。因此要根据地质、地形、前后构造物和工程造价等更慎重地选用合理的方案。最后是隧道和桥梁的比选。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修建公路工程,适当绕线,减少隧道的长度,既能够节约工程成本,也能够满足地质条件和安全环保的要求。当公路建设中出现了较多的隧道和桥梁时,就可以考虑调整设计,适当绕线,采取使用长隧道的方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工程量。

4. 结语

复杂建设项目 篇9

杭州市钱江路延伸线工程西起三新路,东至观潮路,全长约2.3 km,城市主干路,标准段路幅宽55 m,机动车双向八车道,京杭运河以东至御四路段主线为双向四车道下穿隧道。工程建设除了常规市政道路内容之外,还涉及现状三堡船闸的保护利用、下穿隧道与地铁9号线的建设时序分析以及下穿浙赣铁路、杭甬高速节点专项方案研究,属于市政道路工程中条件极其复杂、涉及面广、多专业协调配合的综合性建设项目,方案优劣直接关系工程建设成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程特点

钱江路延伸线是联系钱江新城和下沙副城的一条交通干道,同时也是钱江新城二期区块内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交通功能突出。道路南侧四堡A地块更是未来杭州市城市发展中心,区域定位为以商务办公、大型酒店等为主的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集中在7%~10%,高容积率的地块开发势必带来巨大的交通流量,为满足地块开发的交通需求,钱江路延伸线在京杭运河以东(经二路)至御四路段设置主线设置为双向四车道的下穿隧道,以分离钱江路延伸线过境交通。钱江路延伸线交通组织示意图见图1。

京杭运河处现状杭海路跨京杭运河三堡上下线船闸桥梁结构分别为3×20 m和(10+16+10)m简支T梁结构,桥面宽约15 m,2个现状DN600给水管随桥过河,建设方案需要保留现状桥梁功能。同时DN1 000下沙给水专管也需要该节点过河,且运河两侧用地紧张,重点是新老桥梁的衔接及桥型方案的需用,处理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工程建设社会效益和景观效果。

规划地铁9号线线位基本与钱江路延伸线线位重合,且在运河东路处规划有三堡车站,如何处理其与钱江路延伸线下穿隧道的方案影响整个工程建设规模及经济效益。

下穿浙赣铁路、杭甬高速公路桥墩较多,间距较密,且错位布置。方案设计既要保证钱江路延伸线的交通功能又要确保建设过程中现已运行的浙赣铁路的安全,关系到工程方案的可行性与否,需要充分深入论证分析。

3京杭运河节点方案

原规划考虑钱江路延伸线线形基本与现状杭海路一致,并紧靠现状三堡船闸上下线桥梁。道路平面线形为曲线,且京杭运河内严禁设置桥墩,导致南半幅桥梁为大跨径曲线桥梁,桥梁建设难度大,而且桥型选择余地也较少,因此,方案建设结合交通功能、桥梁景观对规划平面线形进行适当调整。将道路平面线形整体往南移,保留现状杭海路跨三堡船闸上下线桥梁,并且道路分成左右两幅进行设计。利用现状杭海路跨三堡船闸上下线桥梁作为北半幅道路辅道和人行道,新建北半幅机动车道桥梁,桥梁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箱梁,线形基本同原规划,南半幅线形调整为直线跨越京杭运河,桥型方案为钢桁架结构。

调整方案优点在于:1)加大了对现状桥梁的利用、节约了工程投资,同时解决了现状三堡船闸管理处出行和交通组织;2)避免了对现状2个DN600给水管迁改,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3)避免了老桥拆除对现状三堡船闸以及京杭运河通航的影响;4)南半幅桥型选择余地较大,选用钢桁架结构一方面桥型景观效果好,也大大降低了结构桥梁结构厚度和道路控制标高,有利于工程在东侧下穿隧道过运河东路交叉口;5)新建DN1 000下沙给水专管通过北半幅桥梁盖梁随桥过河,方便日常检修,避免顶管过河和地铁9号线的位置冲突,同时节约工程投资。京杭运河桥梁效果图及管位图见图2,图3。

4地铁9号线协调

运河东路交叉口构筑物关系复杂,既有钱江路延伸线主线下穿隧道,又有地铁9号线6号线三堡换乘站。建设方案重点是市政道路与轨道交通近远期建设的衔接,即:近期实施工程为以后工程建设预留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工程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能盲目为远期工程建设预留,加大工程近期建设投资。

受三堡船闸桥影响,钱江路延伸线下穿隧道平面位置调整可能较小,为尽量节约近期投资,避免因6号线建设方案不确定性可能引起的工程浪费。9号线车站沿钱江路延伸线布置于道路南侧,与下穿隧道并行;6号线车站沿运河东路布置于道路东侧,两线呈“L”形换乘。近期钱江路延伸线下穿隧道建设时只许同步实施位于下穿隧道下方约26 m长度人行通道,增加工程费用极其有限。下穿隧道和三堡车站建设关系平面图见图4。

5二桥节点方案

最初区域规划将引水河布置在车站南路东侧过钱江路延伸,下穿隧道以暗埋的形式过二桥和御四路后在观潮路西侧出地面,实际钱江路延伸线下穿二桥(浙赣铁路、杭甬高速公路)节点处桥墩较多,间距较密,且错位布置,下穿隧道线形根本不能从二桥桥墩之间穿过,隧道结构与桥梁桩基位置冲突。通过对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和钱江路交通功能的分析,钱江路延伸线地面道路和御四路为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案,下穿隧道若缩短至御四路西侧出地面对区域路网的交通组织以及钱江路的交通功能基本均无影响,关键在于如何处理钱江路延伸线下穿隧道既要下穿引水河又要在御四路交叉口西侧出地面的问题,并且两者之间的平面距离近约250 m。在充分论证调整引水河过钱江路延伸线位置和调整线位的水利分析后,建设方案将引水河分为左右两幅下穿二桥节点,并移至御四路西侧过钱江路延伸线,钱江路延伸线下穿隧道则缩短至御四路西侧出地面,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和河道水利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局部规划的调整,既解决了原规划工程建设基本不可行的问题,同时也有效的节约了工程投资。

6结语

1)随着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不断增长,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已是现阶段各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现象,尤其是新规划CBD区域,为满足其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在基础设施前必须充分考虑其交通影响,结合区域开发建设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尤为关键。

2)钱江路延伸线工程建设难度大、条件复杂,除了常规市政道路建设所包括的道路、桥梁、管线等基本内容外,还涉及与地铁站点的综合建设、下穿高速公路和铁路,是个功能复杂的综合性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类市政项目的建设前期方案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3)经过多轮、深入的方案研究,并对最初建设方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以区域总体规划为原则,不改变其功能的前提下,在主要节点通过对原规划科学、合理的调整,既解决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可行性问题又节约了工程投资,有效地提升了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原先城市边缘区域日渐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区,高填方的公路、铁路路基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屏障,对城市用地和交通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新建城市道路如何跨越现有公路、铁路障碍是下阶段城市发展中的普遍问题,不同工程建设方案需结合交通需求、工程特点深入研究。

摘要:分析了高强度区域开发建设的交通组织,研究了综合功能城市道路的建设方案,探讨了工程建设方案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对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复杂建设项目 篇10

复杂岩性剖面的高精度识别往往需要诸如声电成像、ECS等较为丰富的测井信息[1]。但对于有一定勘探规模的复杂岩性区块,出于成本等因素,测井项目也仅限于常规测井项目(包括深浅双侧向、补偿中子、补偿密度、补偿声波、自然伽马及自然伽马能谱、自然电位、井径曲线等)。由常规测井项目给出高精度岩性识别结果的前提在于岩性类别较单一、同一岩性储层沉积厚度较大[2,3]。

海拉尔盆地属于火山碎屑-沉积岩相发育模式,纵向上重点发育大磨拐河、南屯组、铜钵庙、布达特等油层组[4]。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碎屑,包括所携带的正常沉积碎屑在地表或盆地内堆积不可避免地与沉积作用交织在一起[5]。因此,海拉尔盆地纵向岩层的岩性剖面复杂,主要包括火山碎屑岩、一般陆源沉积岩、火山熔岩及各类岩性间的过渡岩性。

按照岩性划分的地质意义[6,7],将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的岩性划分为以下4大类[8]。一般沉积岩划分为油页岩、煤、泥岩、泥灰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砂砾岩等10类;火山碎屑沉积岩分为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砂砾岩等5类;火山碎屑岩分为沉凝灰岩、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复成分砾岩等4类;熔岩类分为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等3类。

交会图技术仅能考虑两种测量信息之间的关系,而聚类分析、神经网络等判别技术[9],则需要构建与各测井项目有关的综合判别参数。依据理论,若各测井项目在不同的岩性类别上具有更好的独立性,则判别参数的识别精度也要高,否则判别效果较差[10]。尽管采用交会图、直方图技术可给出不同岩性间的敏感性测井项目,但针对岩性种类众多且复杂的情况下,存在工作量大、系统一致性结论较难确定等问题[11,12]。

1 岩性判别的测井响应基本原理[13]

不同测井项目的测量值反映了岩层不同的物理性质,岩层颗粒的矿物成份、排列结构、粒径粗细是导致测井曲线变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岩石颗粒成份复杂、结构紧密复杂到成份较单一、结构较疏松,从火山岩到火山碎屑岩以及沉积岩,电阻率应该呈现依次下降的趋势。电阻率同时还会受到岩层中的流体性质的影响,含水(或束缚水)的岩层,电阻率值低。

自然伽马及能谱测井曲线反映了岩层自然放射性。火山熔岩中主要矿物成份与钍、铀、钾含量具有相关性,钍和铀含量从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依次减少,玄武岩放射性最低,安山岩居中,流纹岩最高;火山碎屑岩成份很大程度影响了放射性测井响应值的高低。对于沉积岩类,伽马测量值一般会依据岩层中的细小颗粒(如凝灰、粘土)含量增高而增高。

补偿中子测井是岩石中氢含量的反应,主要和岩石孔隙度和矿物成份有关。在火成岩中,由基性至酸性,中子孔隙度值逐渐降低,并随孔隙、裂隙流体的含量而升降。当岩石发生蚀变时,常表现出很高的视中子孔隙度。

补偿密度测井值与岩石颗粒密度、孔隙中流体密度及孔隙空间大小有关。火山碎屑岩的密度要低于熔岩,但又由于成份复杂,略高于同粒度的一般沉积岩。岩性密度测井记录了岩石中单位体积原子的光电吸收截面总和,一般沉积岩层含钙或钙质岩层时呈现高值;泥岩、熔岩中因富含各种矿物,呈现比沉积砂岩略高的值。

声波时差测井值主要受岩石的致密程度、结构及岩石孔隙中流体性质影响。熔岩地层中,声波时差以致密的玄武岩最低,酸性的流纹岩稍高;火山碎屑岩的声波时差高于熔岩;正常沉积岩中,岩石颗粒越粗,声波时差一般也随着降低。

2 测井项目优化选择技术建立

依据上述测井响应原理,不同岩性集合的地球物理参数,存在各自的数值变化范围,即表现在相应的测井曲线上,不同的岩性有不同的数值范围。但这些数值区间存在部分重合、基本重合、重迭部分较少等情况。岩性识别方法的精髓就是寻找集合间重迭部分较少的测井项目建立识别标准。

设某一数据体中存在K种岩性集合、N种测井项目,第k类岩性集合内有Mk(k=1,…,K)个岩性样本。xi,jk表示第k个岩性集合中、第j个岩性样本、第i种测井项目的测量值。定义第k类岩性集合内部第i种测井项目响应的均匀程度参数δXki(i=1,…,N;k=1,…,K),是一变异系数的数值,可以最充分地反映出该集合内岩性分布的分散程度,δXik值越小,说明该测井项目对岩性反映能力越一致、突出[14]。

δXik=j=1Μk(xijk-X¯ik)2pjX¯ik(1)

X¯ik=1Μkj=1Μkxijk(2)

式中 Xi为第i种测井项目,例如,自然伽马、深侧向等;i=1,…,N;pj为统计权值,考虑到每个样本点在集合中的作用相当,取值为1;

X¯ik为第k类岩性集合范围内第i种测井项目的数学期望,即集合均值中心。

构建某一测井项目对K类岩性的均匀度平均参数εi(i=1,…,N),反映了第i种测井项目对各种岩性内部均匀程度的平均水平。

εi=1Κk=1ΚδXik(3)

利用不同岩性的数学期望差距定义不同岩性集合间的距离参数ξXik(i=1,…,N;k=1,…,K),这个参数反映了岩性集合间的分离程度。

ξXik=X¯ik-X¯iX¯i(4)X¯i=1Κk=1ΚX¯ik(5)

构建第i种测井项目在不同集合之间的距离综合参数ηi,它反映了第i种测井项目分离K类岩性的平均能力

ηi=1AΝ2k=1Κl=1k|ξXik-ξXil|(6)

式(6)中,AΝ2=Ν(Ν-1)2!

|ξXik-ξXil|表示ξXikξXil差的绝对值,反映两集合之间的距离。

敏感测井响应选择原则为:所选择的测井项目应使岩性集合间的重迭部分尽量小,即集合间的均值差尽量大、集合内部均匀度尽量好,也就是均匀度参数δXik尽量小,集合间的ξXik尽量大(图1)。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将作为参量的各测井项目值均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以消除物理量纲带来的误差问题。

3 复杂岩性模式识别中测井项目优化选择

针对海拉尔盆地的岩性分析井进行分层取值[15],建立该区4大类岩性9条测井响应参量(包括自然伽马GR、深侧向RD、补偿密度DEN、补偿中子CNL、声波时差DT、岩性密度PE、铀U、钍Th、钾K)的岩性样本集合。并针对各集合内均匀度δXik(i=1,…,9;k=1,…,4)和集合间的差距ξXki(i=1,…,9;k=1,…,4)的计算(图2)。在4大类岩性集合中,补偿密度测井对应的均匀度参数均为最低值(0.766,0.667,0.746,0.269);声波时差曲线次之,为(1.888,1.884,2.085,0.836),低值反映这类测井响应在各集合内值较均匀,这与补偿密度曲线对一般沉积岩、火山岩成份越高密度值越高这一物理现象一致的。铀曲线和深侧向曲线次高和最高,分别为(5.768,11.042,6.208,6.437)、(9.618,7.021,9.205,11.864),深侧向测井曲线值在4个集合内均匀度值偏高的原因在于,电阻率测量值不仅受岩层岩性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岩层孔隙结构及流体性质的影响。计算9条测井项目对4大类岩性的均匀度平均参数εi及不同集合之间的距离综合参数ηi(i=1,…,9),绘制交会图(图3)。

表1给出了部分实例岩性的9条测井曲线值、实际岩性、大类判别结果。表2为针对4大类岩性计算的隶属度参数及最终判别结果。表中第1、2号岩层岩心分析为碎裂安山岩,属于熔岩大类,5条优先参数计算判断正确,而9条曲线计算属于火山碎屑岩类;9条曲线均参与计算带来误差的原因在于该岩层蚀变严重,PEF值达到高值,接近7.0e/b,而且2号岩层流体中富含U元素, 导致自然伽马及U

值偏高。表中3号、4号岩层岩心分析均为凝灰质砂砾岩,属于火山碎屑沉积岩大类;由于岩层颗粒状况复杂,即包含细颗粒的火山灰也包括沉积作用弱的砾岩岩屑,导致自然伽马值偏高,使9条曲线计算的结果判别这两个岩层属于火山碎屑岩。表中5号、6号岩层岩心分析分别为含砾泥岩及含钙砂砾岩,属于一般沉积岩大类;由于5号岩层中的砾岩成份中钾长石含量高,钾曲线值偏高,使9条曲线计算结果判为火山碎屑沉积岩大类;6号岩层既含钙又颗粒粗细均匀度低,使PE值偏高,利用9条曲线计算结果误判为火山碎屑岩大类。

4 结束语

针对多种类、多参量地球物理数据体建立类别识别方法过程中,需要优选出针对不同识别集合敏感、独立性强的参量。通过构建集合内均匀度参数及集合间距离参数,实现复杂岩性数据体测井项目优化选择技术,并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的复杂岩性大类识别中应用,取得好的效果。提供的测井项目优化选择方法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其他复杂数据体敏感参量的优化选择,对于根据实际需要开展诸如测井系列等工程项目的优选等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复杂建设项目】相关文章:

复杂产品项目05-01

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组织管理浅析09-12

认识复杂与运用复杂07-02

名人经典语录:爱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05-20

心情复杂05-24

结构复杂05-11

复杂曲面05-11

复杂质量05-19

复杂地段05-23

复杂性格06-04

上一篇: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下一篇:催化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