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格

2024-06-04

复杂性格(精选八篇)

复杂性格 篇1

关键词:蘩漪复杂性格,形成原因,悲剧命运

曹禺剧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品形象饱满、内含丰富、个性鲜明, 尤其蘩漪形象以其独特性几十年来成为中国话剧史上备受关注争议的人物。李树凯认为“蘩漪是一个被孤独地禁锢在旧的牢笼里的封建旧家庭的旧式女人”。[1]陆草说蘩漪是“一个从封建的‘旧式女人’向资产阶级女性过渡的典型”。[2]大多数评论者认为蘩漪是一个在思想上渗透了个性解放要求的资产阶级女性。就作者曹禺自己而言, 对蘩漪的评论也是不断变化的。1957年曹禺说蘩漪“不过是一个十足的旧女人”, 1958年曹禺又说蘩漪是“‘五四’以后所谓‘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1979年曹禺又强调蘩漪是“受的旧式教育, 又加上一点‘五四’以来的新思想影响”的女人。[3]这个观点比较全面与客观。

蘩漪的性格是复杂的。一是爱与恨的交织。《雷雨》的主线就是周萍要走, 蘩漪要留, 其他一切事件都由此而引发。蘩漪把对周萍的爱, 视作自己生命的全部, 然而, 在名分上她是周萍的母亲, 这种爱是“最残酷的爱”。周萍始乱终弃, 令她十分痛恨, 她的恨又是源自于她的爱, 所以, 她的恨是最不忍的恨”。在《雷雨·序》中有这样的解说, 她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人, 她有着最残酷的爱与最不忍的恨, “她爱起你来像一团火, 那样热烈, 恨起你来也会像一团火, 把你烧毁”。可见蘩漪敢爱敢恨, 爱与恨是交织在一起的。二是新与旧的缠绕。蘩漪的新思想表现在她对自己内心感觉的尊重, 她渴望真正的爱, 并大胆去追求了, 甚至不顾辈分的约束, 不顾背上乱伦的罪名。然而她身上存在着很多旧思想的痕迹。首先, 她不肯离开让她窒息的周家。因为在旧有女人因袭的传统中, 家庭是女人唯一的栖息地, 是女人赖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其次, 在对待四凤的态度上, 她始终高高在上, 颐指气使, 主子气十足。再其次, 在对待周冲情感的态度上也可见一斑。周冲说:我爱上一个女孩, 她心地善良, 她知道同情, 她明白劳动有意义, 最好的, 她不是小姐堆里娇生惯养出来的人。蘩漪明白了, 周冲爱上了四凤。她鄙夷地说:她终究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下等人。你喜欢她, 她当然觉得那是她的福气。然后又坚决地说: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是很崇尚平等意识的, 而蘩漪的这些思想显然不是平等意识。可见, 蘩漪不是一个完全的旧女人, 也算不上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新女人, 在她的身上, 新与旧缠绕着, 她是一个新旧杂糅的女人。三是善良与阴鸷的纠结。蘩漪原本是一个美丽、聪慧、柔弱的女子, 家庭的桎梏与生活的变故, 让她逐渐变得乖戾阴鸷。有时敛声息气, 有时疯狂爆发。在她的情感由爱的这一端滑向了恨的另一端的过程中, 蘩漪用了不少的手段, 表现得很阴鸷。

蘩漪性格的复杂性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时代背景复杂, 蘩漪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末年, 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三个时代在她的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蘩漪生活的时代背景是复杂的, 这是她性格复杂的原因之一。内心需求复杂, 在一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中生活的女人, 内心的需求也是复杂的。蘩漪因袭着旧式女人的传统, 她需要家庭;又上过私塾读过书, 还受过一点新的教育, 受到个性解放思想的一定影响, 因此她又追逐自由与梦想, 这就使她内心的需求是复杂的, 这是蘩漪性格复杂的原因之二。第三个原因是家庭境况复杂。一个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家庭中, 作为周公馆的女主人的蘩漪怎么可能不复杂呢!

性格复杂的蘩漪作为大资本家的妻子, 却是不快乐的;背负乱伦的罪名, 又被始乱终弃;情人周萍开枪自杀了, 儿子周冲死了, 自己也疯了。无疑蘩漪是一个悲剧形象, 她的悲剧是必然的。

性格决定命运。蘩漪的悲剧首先是性格悲剧。蘩漪性格复杂, 爱与恨的交织, 新与旧的缠绕, 善良与阴鸷纠结。除此, 蘩漪性格是渐变的。她原本是温柔、善良、柔弱的小女人, 但是, 在周公馆生活的十八年, 在周朴园的精神摧残之中, 在周萍的始乱终弃之下, 她的性情大变, 变得阴鸷而疯狂, 这种由善良到阴鸷的性格渐变是蘩漪悲剧的胚胎。另外, 蘩漪自身存在着精神弱点。她是在思想观念的表层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熏陶, 但在思想意识深层中仍然积淀着陈旧与落后。她因袭着旧的传统总是把满腔的期望、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一个男人周朴园让蘩漪失望, 所以, 他要寻找另一个男人周萍来寄托。她有着明显的反抗意识和炽烈的热情, 但她又不自觉地陷入了旧式女人的思想观念里去思考和行动, 又一次把自己推向深渊。

蘩漪的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 更是命运悲剧。蘩漪生存的时代, 整个社会都是以男性为中心, 是将男性的生活模式视为正式的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那个时代女人的共同命运就是必须承受来自男权社会的精神奴役与压迫, 蘩漪自然逃脱不了这样大环境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除了与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之外, 还与身边最亲近的人直接联系。蘩漪具有三重身份即是妻子、情人、母亲。作为妻子, 蘩漪嫁给了一个冷酷的丈夫, 剥夺了她作为女人的自由意志, 无爱婚姻对蘩漪精神的摧残是严酷的。周朴园作为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在家庭生活方面, 他不仅在三十年前的一个除夕之夜, 为了个人目的, 逼走了为他生下第二个孩子才三天的情人—侍萍, 而且对他现在的妻子蘩漪———一个明媒正娶、门当户对的女人, 同样粗暴、专制, 充满了控制欲望。周朴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与蘩漪初步觉醒的自由思想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碰撞。在《雷雨》整部剧中, 蘩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就有四处。一个是说一不二的家长作风的丈夫, 一个是受过一点新式教育要求自由意志的妻子, 他们的生活不可能是和谐的。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 蘩漪是压抑的、窒息的、苦闷的, 她孤寂、空虚、痛苦, 她是一个旧女人, 她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家庭, 但她又抗争了, 她疲倦了, 渐渐地被磨成了石头一样的人。她说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棺材, 安安静静地等死。

蘩漪作为一个女人, 她爱上了一个无情的情人, 剥夺了她作为女人的尊严。周萍一生活在乡下无锡的老家, 三年前, 从乡下回到了这个家。燃烧起了蘩漪追求自由幸福追求个性解放的热情。蘩漪遇到周萍, 就像在沙漠里发现了绿州, 她奋而起之, 不顾自己妻子的身份, 母亲的身份, 二十八岁的周萍与三十五岁的蘩漪疯狂地恋爱了, 蘩漪要“真真活着”一回。她对周萍倾诉自己的苦闷、自己的辛酸、自己的渴望, 她把自己的一切幸福都压在周萍身上。在不伦之恋中, 蘩漪是主动者, 她的感情是热烈的。周萍, 在相爱之初也有一种豪气, 甚至有弑父的冲动。当冲动过后, 当激情渐渐逝去, 周萍对自己的行为感觉到后悔与自责。他说, 那是我“太年青, 一时的冲动”。两年未回家的父亲回来了, 周萍更加感到紧张, 他决绝地要与蘩漪分开, 他要离开家到矿上去。蘩漪一直渴望来实现她跟周萍的爱情, 可是最后, 不仅爱情没有得到, 自己及周围的一切都毁灭了。蘩漪的行为是在追逐希望追求爱情, 深层意义上, 她却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深渊。

蘩漪作为母亲最终却失去挚爱的儿子, 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力。在周公馆, 除了周萍, 与蘩漪的心灵最接近的是她的亲生儿子周冲, 儿子也是她的一个精神支柱。她对儿子是挚爱的。可是周冲死了, 离去了。蘩漪失去了情人的爱, 又失去爱子, 她的生命赖以存在的最后一丝希望被彻底地割断, 这便使她掉进了更大更惨的悲剧命运控制之中。如果说前两次悲剧在蘩漪身上激起的是不顾一切地反抗与报复, 那么这最后一次给予蘩漪的却是致命的打击。面对周冲的离去, 蘩漪大喊“冲儿, 你该死, 该死!你有了这样的母亲, 你该死!”显然, 蘩漪在这里并不是诅咒周冲该死, 她完全是在谴责自己。她的母性回归了。蘩漪失去了儿子, 由此她全盘的否定了自己先前的叛逆行为, 否定了自己所有的追求与付出, 否定了自己所有的梦想与幸福的期望。她毁灭了自己, 毁灭了亲人, 毁灭了家庭, 最终换来的只是一个全盘否定。

蘩漪如果不抗争, 那么她也只能在窒息的家庭里慢慢地耗尽生命而死去。她抗争了, 则是加速了毁灭的到来。无论抗争与不抗争, 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 她的生命都是指向了灭亡。毁灭的结局是必然的。

蘩漪的可爱也就正在她的不可爱处。蘩漪用她极端的、变态的、畸形的叛逆向我们展示了新一代反传统的女性形象, 她敢于冲破传统世俗, 正面与不可抗拒的灾难与厄运直接冲突, 她那种不不顾一切的反叛精神, 给人们带来了持久的心灵震撼。

参考文献

[1]李树凯.蘩漪是一个旧式女人[J].西北师大学报, 1984 (4) .

[2]陆草.谈《雷雨》中蘩漪形象[J].中州学刊, 1986 (10) .

性格复杂的孩子的自我介绍 篇2

一直以来我是个性格复杂的孩子,很多人说我很难了解。

于是我对他们笑。我是个爱笑的人。可是我不经常快乐。很多时候当我感到悲伤。泪水还没来得及涌上来,笑容已经爬上了眼角眉梢。

我对喜欢的人才会生气,不喜欢的人我却对他笑。直到有天我发现文字给我带来快乐,于是我开始不停的写。就像蒙着眼睛不断追逐那黑色的幸福。

性格矛盾: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对待生活消极而又充满希望。坚信人性中甜美的东西,可依然沉溺于绝望之中。

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 篇3

一、儒家文化造就了苏轼匡扶天下的济世之志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得以维系的坚强柱石,是所有的文人儒士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古代文人多以实现政治抱负为生平第一追求。以治人为基本内容的实用主义思想和以文人为基本形式的文人化官僚制度,决定了古代文人大多热衷于从政,即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的人生历程主要也就是一种仕途经历,要想实现儒家为其规定的人生理想,出仕是最佳的途径。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在这条路上摔打滚爬,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苏轼也不例外。嘉佑年间,苏轼就是怀着“奋力有当世志”的宏伟抱负和干一番经世济时大业的雄心壮志进京应试的。他写道:“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丈夫重出外,不退要当前”、“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俨然以一副舍命报国、风骨凛然的儒者面目走上了他的政治舞台。然而北宋的社会现实并没有给苏轼提供一个实现雄才大略的机会。

二、理学为苏轼提供了处世之道

宋代可谓是一个大起大落、大荣大辱、大安大危的朝代。自宋開国到徽、钦二帝被掠170余年,虽有太平盛世的繁荣之态,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积贫积弱的现象也日益加剧。尤其是靖康之变、汴京沦陷,表面上的承平突然在一夜之间消失,世人仿佛从一场噩梦中被惊醒,他们真正意识到生存危机已经来临。对这种由鼎盛而式微,由升平而离乱,由荣耀而屈辱的巨变以及由此而来的异族侵凌之苦,故国河山失去之恸,感受最强烈、最深刻的莫过于文人士大夫了。他们不愿放弃在变革中求生存的政治选择,曾抗争、自救,然而已经无力回天,封建文化不可遏制的衰落之势,已击碎了他们补天救世的迷梦,被抛入生存危机的他们不得不另外寻求解脱之法。理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被称为新儒学的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学说,治国济世的儒家思想,以心为本,以悟为则的禅学智慧和超世脱俗、寂寞清脱的佛道精神,成为文人士大夫安身立命的精神柱石。它在很大意义上超越了传统的“兼济”与“独善”相统一的儒家人格模式,突出了主体的精神本体意识和心灵自由因素。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个体的内在世界,使他们可以在心灵、情性、精神的平和、自足、虚静和无限之境中去自由的品味、体悟和化解外在现实在心灵上的种种感受、动荡和悲欢;一方面又在世俗的现实生活中使他们形成一种进退自如、伸屈有力的特殊行为方式,使内心的强烈抑郁和悲哀自然地转化为精神上的平衡与和谐。

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中的苏轼,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的思想都在影响和感染着他,但由于他过人的慧根,他没有投入任何一种信仰,而是将儒家的弘毅精神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脱俗超世之境圆融地贯穿于自身,以外儒内道的形式在失衡的社会天平上找到了生存的支点,以一种超脱旷达、傲世超然的心态立足于世。结果,在儒家传统思想中,他获得了政治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而在佛道思想中,他又找到了政治失意时不可或缺的心灵解脱的蹊径,从而表现出了他高超的处世之道。

三、高超的处世智慧——儒释道精神的统一

人之一生,世事变幻,浮沉不定,其根源在于自身命运的不可把握。苏轼尽管自小“奋力有当世志”,结果非但不能“致君尧舜上”,而且时乖命蹇,自神宗初年王安石变法被贬,一生大多数岁月颠沛流离。《宋史》记载:“轼稍自韬,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苏轼以荣达之身事兼济之功,而实际上却是一贬再贬,甚至在“乌台诗案”中差一点送了性命。究其原因,便在于太过执着,为了坚持原则,他是义无反顾的,绝不肯“稍自韬”。但是,苏轼并不是那种一味凭热忱行事的人,广播的学识使他对社会和历史自始就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使他既能为坚持理想而作不懈的奋斗,又能讲求一点策略,注意一点方式。熙宁四年,在对神宗进谏一事上,先试谏后进谏,既能不犯人主之怒,又能集中推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种济世的热忱与审慎的冷静结合起来的智慧,正是苏轼之所以显得成熟老练的地方。可见,他是把明哲保身的韬晦心机用来为实现澄清天下的志向服务了。

谈曹禺《雷雨》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篇4

一、周朴园:伪善、空虚、寂寞者

他是这场悲剧中唯一一个健全活下来的人。可是这所谓的健全仅仅是指身体上的, “活着的人并不是快乐的人。越清醒, 越痛苦, 倒是死了的人, 疯了的人, 比较无忧无虑, 了却此生债务。”

他的空虚、寂寞表现在他内心世界的孤独, 他独自在矿上, 没有精神的追求, 也没有知心朋友和可以倾诉的爱人, 就连他的亲生儿子周冲, 也仅仅是把他当成一位高高在上的尊者, 相互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年老以后的他, 本该享受天伦之乐, 可自那一夜后, 他成了空虚与寂寞的守护者, 他独守一座已经了无生气的豪宅, 那里住着他两个疯了的妻子。他的伪善, 尤其表现在对鲁侍萍的感情态度上。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他抛弃了侍萍及自己出生才三天的小儿子, 所以他后来有了内疚, 有了忏悔。他在以后的三十年里一致怀念侍萍, 以及保留一切与侍萍有关的东西。在周朴园的潜意识里, 他的确没有忘掉侍萍, 因为侍萍曾经让他青春焕发, 让他体会到一个女人的爱与温柔。但他这样深切怀念的, 只不过是一个死人的往事及自己逝去的青春。当真正活着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 他惊奇, 既而转为慌乱, 然后是愤怒, 最后变成冷静。他以为她别有用心, 会揭露他的暴行、会损害他的名誉和利益。他对侍萍的怀念有真心的成分, 但当对他有所威胁时, 他就暴露了伪善的本性。

但到后来, 经历了太多人世沧桑的周朴园终于了解到了世间真情的可贵。当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时, 他以沉痛口吻命令周萍来认生母, 并向侍萍忏悔。这时的周朴园不再伪善了, 他渴望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可是最后他还是成了一个可怜的老人, 在已成为一家教堂附属医院的周公馆与住舍间孤独地回往返, 最后关心照顾着他两个疯了的妻子。

剧本尾声让周朴园聆听《圣经》诵读, 似乎又更进一步把这一位孤独、凄凉而又落寞的老人内心深深的忏悔读给了我们……

二、鲁侍萍:道是有情却无情者

侍萍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美好的女性。她的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她对唯一与她有过真挚爱情的周朴园的一往情深。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把握得很有分寸。

在周公馆, 当侍萍得知面前的“老爷”就是当年的“少爷”时, 她的心情痛苦而矛盾。她本可以不动声色地离开这儿, 可她又不忍离开, 她详细地介绍周朴园所打听的“三十年前的那件事”的真相, 从姓梅的姑娘说到她投河自杀, 从她并没有死说到她就在此地……一步步引起旧情的回忆, 希望周朴园认出她来, 后来, 当周朴园认出她后, 她说:“天哪, 我觉得我象在做梦。”当周朴园向她表明他一直在怀念她时, 侍萍甚至被感动了。 (叹一口气) :“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这些话请你不必说了。”作者用平白而又蕴含极深的潜台词揭示了她与周朴园之间矛盾又缠绵的感情。在这一点上, 侍萍是有情的。然而在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真爱情的时候, 侍萍又是无情的。她两次拒绝周朴园的施舍, 尽管周朴园一再说明他是为了赎罪。她撕毁了周朴园五千元的支票, 说:“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在这里, 读者看到的是另一个侍萍, 这不是由于她“看清了周朴园的本性”而表示“对周朴园的蔑视和抗议”, 而是自己的苦、自己的情不被理解的屈辱和愤怒。道是有情却无情, 正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爱与恨, 屈辱与愤怒的情感的纠葛, 才出现了剧情最后的结局;四凤和周冲触电而死, 鲁大海因找侍萍来到周公馆, 当周朴园良心发现, 望着侍萍犹豫片刻后决定让鲁大海进来的时候, 侍萍却毅然地说:“不用了, 他不会来的, 他恨你。”随即昂首返身出去———没有丝毫的犹豫、留恋和痛苦。正是由于性格的复杂化, 才使得这个形象产生了震撼心灵的力量。

三、蘩漪:天使和恶魔的共存者

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她的思想和自由意识具有超强的前瞻性。她轰轰烈烈地爱, 她刻骨铭心地恨, 她渴望独立, 她热爱自由, 她向往真诚的爱。于是, 她紧紧地想抓住周萍, 哪怕是乱伦, 哪怕是为爱付出生命, 她说, “我不后悔, 我向来做事没有后悔过。”

是的, “蘩漪不是一个规矩的妻子, 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也不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但是, 她是一个真正想活下去的人, 她的生命冲动是那样地热烈而奔放, 生命的局限全然没有放在眼里”。不幸的是充满生命力的蘩漪, 却爱上了“一个美丽的空型”, 一个根本缺少生命意志力量的富贵之家的公子哥———周萍。在这种“英雄”与“懦夫”的冲突中, 对立的一方在冲突中自始至终地占据着主导的绝对压倒之势;对立的另一方则在冲突中穷于应付, 回避躲闪。周萍改了以往的罪恶———“你是冲弟弟的母亲”, 而蘩漪不悔改, 有人在场时她与周萍的对话充满双关、暗示, 不失庄重之态又得偷偷地传传达出她对他的依恋、幽怨之情;单独与周萍相对时, 她恢复了她的本真, 剖明心迹, 申陈利害, 挽留、威胁、甚至乞求。

“她如一匹执拗的马, 毫不犹豫在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 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 救出自己”。她爱得热烈, 恨得痛彻, 她有炽烈的热情和一颗坚强的心。她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她对生活与爱情的热烈渴望和执著追求, 使她如天使般耀眼;然而, 她又是一个恶魔, 她在最残酷的爱和恨的性格交织中, 内心向变态发展, 爱变成很, 倔强变成疯狂。把她对周家、社会的不满变成强烈的反抗和报复, 以致最后把自己和他人都推向毁灭的深渊。

四、周萍:不敢承担责任的感情奴隶

他是周家的大少爷, 周朴园前妻留下的儿子, 如果说周家是一潭“死水”的话, 那么“周萍”就是寄生在水面上的“浮萍草”, 只要“蘩漪”舞动一点“涟漪”这“浮萍”就立刻乱了阵脚。

他“慷慨陈词”地“爱”蘩漪, 但当蘩漪热烈回报他的爱的时候, 他却开始逃避退缩了。他引诱了自己的后母, 又立刻意识到父亲的存在, 在封建伦理观念的威严下, 他选择放弃, 甚至说是想极力摆脱这种不“自然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感情上的怯懦性, 不敢大胆地、真切地爱, 可他又需要爱他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当“他见着四凤, 当时就觉得她的新鲜, 她的‘活’!发现他最需要的那点东西, 是充满地流动在四凤身上”。在他发现四凤的美后, 他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她, 他的得救, 将在她身上, 他要死心塌地地爱, 他想这样忘了自己, 想忘了自己对蘩漪所犯下的罪, 把自己从悔恨和恐惧的折磨中拯救出来。他不想再犯罪, 他在害怕再次被折磨成一个“半死的东西”。所以为了摆脱蘩漪, 他紧紧抓住了四凤这根救命的稻草, 可殊不知, 这次他犯下了一个更可怕的罪……

两次乱伦, 让周萍痛不欲生, 在感情和矛盾的挣扎中, 最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复杂性格 篇5

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一、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

二、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

三、堂吉诃德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

1.因为堂吉诃德他做着荒诞的骑士梦。做出了一系列非常让人啼笑大方的搞笑事件。所以说他有喜剧因素。

2.可是堂吉诃德之所以会沉迷于怪诞的骑士世界。是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悲惨的社会。人无法在那样的社会寻找到自己在现实社会的幸福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堂吉诃德也只有在骑士小说和他自己的幻想世界里逃避现实。和实现自己所认为的人生价值。所以说他有悲剧元素。

1.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和美好品德的青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1)对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的看法。对“人”的看法。对人与人的关系。

(2)不但抱有美好的理想,而且多才多世,品格高尚,一向光明磊落,诚恳待人。

2.哈姆莱特的忧郁与延宕。

(1)忧郁:现实与理想相悖。

(2)延宕:改变现实,改造社会,力不从心。

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1、思想意义与人物分析

首先,《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大革命时期依靠大饥荒成为暴发户的高里奥老头,在妻子死后,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两个女儿身上,让她们从小就过着奢侈、挥霍的生活,满足她们的一切欲望。后来,他把财产平分成两份,给了每人80万法郎的嫁资。金钱换来了如意的婚事。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嫁给雷斯多伯爵,进入了贵族社会,小女儿但斐那找了银行家纽沁根作丈夫,成了阔太太。结婚之初,高老头还是两个女儿家的座上客,他一周可以在女儿家吃一两次饭,后来改为一个月两次,最后竟永远被拒之于大门之外。这种感情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到了复辟时期,爵位重新成为地位的标志,高老头的面条商身份不能给女儿的家庭带来光彩,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钱越来越少了。他想见女儿时或者偷偷从厨房溜进去,或者站在她们马车经过的道路旁。两个女儿偶尔也光顾父亲居住的伏盖公寓,目的是为了不断榨取父亲仅有的赖以活命的钱财。两姐妹用尽心机,各不相让,几乎反目成仇。在她们的轮番搜刮下,高老头当尽卖绝,一文不值,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贫病交加、濒临死亡。

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高老头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尽管他哭天喊地,可是谁也没来,死前的高老头才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当拉斯蒂涅为筹款治丧在“纽沁根夫妇与雷斯多夫妇两处奔走”时,他们以“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而拒绝会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巴尔扎克的揭露与批判真可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整个巴黎在金钱的魔力感召下,极端利己主义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下层公寓,围绕金钱演出的丑剧层出不穷。阿瞿达侯爵为了20万法郎的陪嫁抛弃了交往多年的情妇;雷斯多伯爵抓住妻子的弱点侵吞了她的财产;银行家纽沁根则下流到答应妻子“自由”,但要以控制她的财产作为交换。由于觊觎高老头的财产,伏盖太太巧装打扮,故作媚态;为了3000法郎的收入,米旭诺和波阿莱成为官方的密探,对伏脱冷暗下毒手;伏脱冷为了20万法郎,巧设陷

阱,杀害了泰伊番的独子;拉斯蒂涅在巴黎这个大染缸中,放弃了靠读书求功名的念头,决心要在这个“地狱”中去“拼一拼”。

其次,《高老头》对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王政复辟时期,爵位重新成为地位的标志,鲍赛昂夫人是“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其府邸是贵族住区“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这“金碧辉煌的客厅里露面,就等于一纸阀阅世家的证书”,拉斯蒂涅初到巴黎就凭着“鲍赛昂太太表弟”这一称呼在社交界通行无阻。圣日尔曼的沙龙是暴发的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圣地”,为了能够踏进“这个比任何社会都门禁森严的场所”,“一个银行家的太太作什么牺牲都肯”。资产阶级拼命想挤进贵族行列,但贵族社会却十分鄙薄满身铜臭的资产者,已经得到封爵的许多新贵族仍旧被拒于他们的大门之外。

但是贵族社会的表面繁华后面却潜藏着危机,隐伏着灾难。傲慢的贵族领袖最终却惨败在她所鄙夷不屑的资产阶级小姐面前。鲍赛昂夫人的情夫“葡萄牙一个最有名最有钱的贵族”竟为了20万法郎利息的陪嫁,抛弃了她而娶了资产阶级小姐洛希斐特。这沉重的打击,迫使鲍赛昂夫人流着眼泪,焚毁情书,退出社交界,隐居乡下。在告别舞会上,鲍赛昂夫人的强颜欢笑掩饰不住内心的悲怆,而先前被她奚落的但斐那却得意非凡。

如果说,鲍赛昂夫人是在资产阶级逼攻下走向灭亡的贵族的典型,那么,拉斯蒂涅则是暴发户所腐化的贵族子弟的典型。拉斯蒂涅在外省是破落贵族子弟,初到巴黎时是一个穷苦窘迫的大学生,只希望通过苦读去取得他渴求的功名利禄与美好前程。可是花花世界的巴黎与家道中落的故乡相比,刺激了他向上爬的欲望;伏盖公寓的恶俗丑陋与贵族沙龙 华丽高雅的鲜明对比更加刺激了他的野心。他遍寻家谱,找到了远亲鲍赛昂夫人作为他高攀上流社会的引进人。然而,世道变了,高贵的门第只能帮助他进入上流社会,却不能帮助他在上流社会扎根。痛心于自己失败的鲍赛昂夫人教给他的完全是资产阶级的教诲:“你越没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驿马骑,把它们骑得精疲力竭,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她让拉斯蒂涅去追求她一贯蔑视的银行家太太但斐那。她从个人遭遇中看透了:真正统治这个社会的是金钱。她给初出茅庐的拉斯蒂涅上了启蒙的第一课。

拉斯蒂涅的另一个启蒙“教师”是伏脱冷。这个在逃苦役犯对社会本质看得入木三分。他用赤裸裸的语言道破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准则:“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他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被银行家泰伊番赶出家门的女儿,他再派人杀死她的哥哥,这样拉斯蒂涅就能得到泰伊番小姐100万法郎的陪嫁,而伏脱冷从中抽取20万法郎的报酬。虽然拉斯蒂涅拒绝了这个计划,但使他深为震惊的是,伏脱冷赤裸裸说出的话竟然同鲍赛昂夫人文文雅雅说出的话是一个意思。拉斯蒂涅的经历和见闻,不断印证了他们的说教,特别是他们一个遭遗弃、一个被暗算的结局更证实了“有财便是德”这一资本主义法则。

高老头之死,给拉斯蒂涅上了最为关键的一课。他亲眼见到高老头是怎样被两个女儿榨干了财产后遭遗弃。高老头含恨而死之日,正是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蹁跹起舞之时。为了筹措医药费与丧葬费,拉斯蒂涅奔走于高老头两个女儿的府邸间。阿娜斯塔齐夫妇正为钱财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但斐那干脆以父死悲痛对他闭门不纳。从这里,拉斯蒂涅看到了上流社会的冷酷、自私、忘恩负义,父女、夫妻以及人与人间的金钱关系竟以如此赤裸裸的方式毫不遮掩地展示出来。高老头的惨死印证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教诲,终于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会教育。他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炎炎的欲火,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决心踏进巴黎上流社会的罪恶深渊中去拼搏一番。

拉斯蒂涅是《人间喜剧》中的重要角色,是一个很有概括意义的艺术典型。整部《人间喜剧》写了他从善良到邪恶、从正直到无耻的变化经历。《高老头》通过他的思想发展,揭露了金钱对人的灵魂的巨大腐蚀力量,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累累罪恶,伏脱冷在《人间喜剧》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是个具有象征性的恶魔,又是活生生的典型。他在不同作品中以不同身份出现,但却起着同样的引诱青年堕落的作用。在《高老头》里,他是一个被通缉的再逃苦役犯,但他的思想和行动,却与资产者、银行家没有什么不同。他自愿充当拉斯蒂涅的导师,把人间罪恶向他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这个社会“遍地风行的腐化堕落”,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一个瓶里的许多蜘蛛”,你吞我,我吞你。因此,他教导拉斯蒂涅:“要追求百万家财,得用陷阱”,在巴黎社会的人堆里打天下,“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他本身就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与掠夺者。他梦寐以求的是“把日子过得像小皇帝一样”,他设计的发财途径是用20万法郎买200个黑奴,“有了这笔黑资本,十年之内我可以挣到三四百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引诱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的女儿,同时设计使泰伊番的独子在决斗中被杀死,企图猎取银行家泰伊番的财产。老于世故又深知黑暗社会底蕴的伏脱冷,用最赤裸裸的语言,把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在拉斯蒂涅面前全盘托出,开始使涉世不深的拉斯蒂涅感到惊讶、可怕,继而在他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拉斯蒂涅受多方面影响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而伏脱冷的“道德教育”却具有提纲挈领的性质。

但伏脱冷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反面人物。他的形象凝聚着巴尔扎克对法国社会长期的观察、体验与思考。他常常通过伏脱冷的口,对社会丑恶进行无情的剖析与鞭挞,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充当了巴尔扎克批判社会罪恶的代言人。作家赋予他以充沛的精力、雄健的体魄、犀利的目光与深刻的分析力。他信奉极端利己主义原则,不顾一切地为自己谋利,同时,他对这个原则又喜笑怒骂,对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弊端观察得入木三分。他头脑冷静,城府极深,一眼能看穿别人的心思,令人望而生畏;同时他又殷勤周到,坦白直率,和善亲热,让人捉摸不透。他集冷酷、凶残、刚毅、深沉、狡猾于一身;他决不低头屈服,却善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巴尔扎克却把他的人格精神提到诗意的高度,使之成为一个色彩十分丰富的多层次的艺术形象,成为“一首恶魔的诗”,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是巴尔扎克塑造得相当成功的艺术典型。

2、艺术成就

《高老头》集中表现了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主要特色。

(1)精细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巴尔扎克非常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作品围绕拉斯蒂涅的活动,描写了巴黎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拉丁区的伏盖公寓,形似牢狱的黄色屋子,到处散发着“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塞满了肮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这是下层人物的寄居之地。唐打区内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家里,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毫无气派的回廊”,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却“装饰得像咖啡馆”,这显示了作为新贵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们俗不可耐的排场。圣日尔曼区古老的鲍赛昂府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派,院中套着精壮马匹的华丽马车,穿着金镶边大红制服的门丁,两边供满鲜花的大楼梯以及只有灰和粉红色的小巧玲珑的客室,这些精雅绝伦的陈设、别出心裁的布置都衬托出上流社会贵族“领袖”的风雅超群。这些精细而富有特征的环境描写,有利于展示其对人间性格形成的影响。当拉斯蒂涅从雷斯多夫人和鲍赛昂夫人两处访问后回到栖身的伏盖公寓时,作品写道:“走入气味难闻的饭厅,十八个食客好似马槽前的牲口一般正在吃饭。他觉得这副穷酸相跟饭厅的景象丑恶已极。环境转变太突兀了,对比太强烈了,格外刺激他的野心……”已经享受过上流社会生活的拉斯蒂涅再也不肯自甘贫贱,最后,他决心弄脏双手,抹黑良心,不顾一切地向上扑。拉斯蒂涅的堕落是这种特定的典型环境所决定的。

(2)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巴尔扎克不仅塑造了高里奥、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等典型形象,而且在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雷斯多伯爵夫妇和纽沁根男爵夫妇虽然有贵族的头衔,实际上都是资产者。他们既有追求个人私利的共同特性,又都是独具个性的典型。银行家纽沁根心目中只有金钱,他对待妻子寻求外遇的态度很明朗:“我允许你胡搅,你也得让我犯罪,教那些可怜虫倾家荡产。”雷斯多伯爵对妻子的美着了迷,虽听凭她和玛克勾搭,却有一定限度,这和他的贵族门第观念有关。他知道妻子偷卖祖传钻石后,想方设法赎回,让她戴着参加舞会,以维护门第的尊严。

阿娜斯塔齐和但斐那都是高老头的女儿,但两姊妹各有自己的个性。前者身材高大、结实、黑发,眼睛炯炯有神,进宫谒见过皇上,不把妹妹放在眼里。后者娇小、金发,极有风韵,自知社会地位不高,陪嫁被丈夫侵占,又遭情夫遗弃,性格忧郁善感,经常怀念童年时代的幸福生活。但她们俩都是虚荣心极强的利己主义者,为了满足欲望,不惜榨干父亲的积蓄。阿娜斯塔齐向父亲要钱,往往用勒索的方法,但斐那则用撒娇哄骗的办法。

(3)精致的结构。小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几条线索错综交织,头绪看似纷繁而实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有条不紊。作品以叙述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遭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将贵族沙龙与资产者客厅连结起来。随着高老头之谜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现、解开,情节步步推向高潮。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弃、高老头惨死,拉斯蒂涅都是目睹者、见证人。社会的丑恶证实了他接受的反面教育,高老头埋葬之日,也是拉斯蒂涅的青年时代结束之时。几条线索紧密交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起着互相深化、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4)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艺术上的对比手法在《高老头》中运用得十分广泛。伏盖公寓与鲍赛昂府的强烈对比,不仅促使拉斯蒂涅个人野心的猛烈膨胀,而且表明不管是赫赫声威的豪门大户还是穷酸暗淡的陋室客栈,一样充斥着拜金主义,一样存在着卑劣无耻。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文质彬彬,一个直言不讳,但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了同样的道理,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成为反衬,更加深了悲剧的意味。此外,还有高老头女儿的穷奢极欲与高老头的贫苦窘困的对比,鲍赛昂夫人退隐时热闹的场面与凄凉心情的对比等等。这种鲜明对比的手法,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高老头》(1834—1835)是巴尔扎克的著名作品,其主题就是高老

头父爱的悲剧,作品从重点介绍高老头的身世开始,到高老头的死而

结束,整个地编写了“高老头隐秘的痛史”的故事①。淋漓尽致地揭

露了金钱的统制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作者在《高老头》中写

了二十余人。其中有贵族、金融家、退休商人、公寓老板娘、大学生、潜逃苦役犯、被父亲抛弃的少女、寡妇、老小姐、小公务员、仆人等。他们代表了巴黎社会的上层和下层。小说主要人物有四个:高老头、拉斯蒂涅、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他们的经历构成了作品的主要情节,是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刻画,反映出金钱的罪恶。通过鲍赛昂夫人情场失意的描写,显示了法国复

辟时期贵族被资产阶级取代的历史过程。作者对伏脱冷的描写,既把

他写成罪恶的代表,加以批判,又欣赏他的洒脱、能力,通过对他的冷嘲热讽,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对拉斯蒂涅性格发展过程的描

写,揭露了金钱的腐蚀作用,贵族子弟在资产阶级影响下的堕落在他

身上鲜明的表现出来。其中,对拉斯蒂涅的经历及思想性格发展的全

浅析《飘》中郝思嘉的性格复杂性 篇6

【关键词】《飘》;郝思嘉;性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马格丽泰·密西尔是一位伟大的美国著名女文学作家,历经十年完成现实主义经典之作——《飘》,这部作品将艺术与思想完美结合在一起。文中的郝思嘉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是一位敢于向封建礼教发起挑战、强烈追求自由平等、由庄园小姐转变成典型的资产阶级身份的女性形象人物。文中的郝思嘉在爱情、金钱、生活方面的都展现了现实主义特征。本文从爱情观、金钱观、生活观三个角度分析了主人公生性叛逆、以金钱为重、执著于爱情、面对困境表现出坚强勇敢的复杂性格。

一、反对婚姻的包办,提倡自由恋爱的郝思嘉

在封建礼教统治着美国南部时期,大多数人的婚姻是指定的。尤其对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来说,婚姻更是任由别人主宰。但是,“打出娘胎就有人从头到脚地服侍着”的主人公郝思嘉对封建旧礼教设定的种种规矩充满了不解与愤怒。郝思嘉的父亲是一个王公贵族的典型代表,他为女儿包办婚姻,强调门当户对。他曾说“爱情是要等结婚之后才来的” “跟谁结婚都可以的” “只要他是个上等人,是个南边人,而且是有体面的。”这些话足以说明他对婚姻与爱情的理解,认为爱情是婚姻的产物。

郝思嘉本人和父亲的观点正好相反,准确地说是与封建礼教有本质的对立。文中“这是一个多么旧时代的观念哪”体现出郝思嘉反对婚姻的包办、提倡自由恋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爱情价值观,自己选择自己的爱情婚姻。郝思嘉不仅拒绝父亲包办婚姻,同时也放弃了父亲赠予她的财产。主人公选择了在少女时代相遇的从欧洲回来的卫希礼,郝思嘉就此开始了自己执著的爱情旅途。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路上,主人公郝思嘉表现出坚韧、执著的一面,面对困难,她选择的是勇于承担、对爱情承诺的至死不渝的坚守。郝思嘉不顾家人的反对,舍弃千金小姐的生活,只为追寻自己的自由爱情。在爱情方面,郝思嘉展现了一个叛逆、勇敢、不畏世俗观点的积极性格特征。

二、明白世事艰辛,靠金钱自我保护的郝思嘉

塔拉庄园在无情的铁蹄下化成了灰烬,没有什么比失去家园更痛苦。贵为千金的小郝思嘉似乎一下子明白了生活的残酷。现实的残酷、人情的冷淡,使得郝思嘉脱下了漂亮的公主裙,在烈日炎炎之下和姐妹们采摘棉花,“人是为自己活着的”,一份汗水、一份守候、一份收获,在她的眼里每日所看见的只有棉籽,每天心里想的就是食物和金钱。郝思嘉觉得自己靠不上任何一个人,惟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别人不理解她为什么总是把任何事情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但郝思嘉自己知道对金钱的依靠才是对梦想的依靠。颠沛流离、心情失落,她用赚取更多的金钱充实自己内心的世界。她甚至开始崇拜金钱、崇拜金钱带给她的一切,甚至可以牺牲一切来换取金钱。金钱就像一把保护伞,让她开始勇敢和自信。我们无法猜测,但是我们从她现在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对于生活有着叛逆性、有着叛逆之举却对生活有着无限向往的女人。

动荡的生活,才是她自由发挥的空间,仿佛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在男人面前展示女人是生活强者的形象。在郝思嘉面前,情感、同情心、怜悯心或是有一点点良心,都被金钱遮掩得干干净净。她对金钱的渴望胜过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因为在她的心里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郝思嘉性格的韧性、内心的执著与倔强,都在她对金钱处置态度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一个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女人形象,也向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最真实的一面。

三、敢于放弃、敢于获取、勇敢生活的郝思嘉

动乱的社会一切都在颠覆,原来美好的一切都像是过往云烟消失殆尽。郝思嘉在失去了富饶的农场、绚丽的舞会、家人的呵护等等一切的时候,她内心里就承认了现实就是现实的道理。她不像有些人流连忘返,一味地回忆过去的美好,她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残酷,但是她始终执著,即使这个世界能夺走她的一切,她也会勇敢地活下去。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得她不同于一般的男人和女人,她勇敢、坚定、执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适应新的生活内容,即使这个生活是混乱不堪、惨不忍睹。她相信自己终究有一天会重新站在美好生活的面前;痛苦留在心里,执著信念包围着痛苦,使得痛苦无法在外表露出来。

为了家人,她可以抛头露面去在炎热的太阳地里像过去农奴一样的去做苦力,他甚至可以光着脚丫,露出她那高贵的小脚到处奔波,只是为了家人她愿意付出她所有的一切,她不愿意家人每天苦苦地挣扎在饥饿的边缘。艾希礼说过一段话:“亲爱的,我从来没有见你流过一滴眼泪,你是那么的勇敢,从来不怕面对现实。”她在别人面前总是微笑着表述着自己内心的快乐,而在背后她可以向老天发怒,说自己永远不会屈服!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练出了她那刚强的品质,似乎老天爷通过这种方式让它成为生活的强者。生活强者的身份,让她独立在任何人的生活之外,即使是自己的丈夫都无法透彻地了解她。生活赋予她的又似乎没有什么幸福而言,她生来就是一个与生活战斗的女人,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女强人;她在与生活的战斗当中,获取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虽然这种价值似乎与那个时代是相悖的。

参考文献

[1]董卫平.生活中的强者 乱世中的英雄——《飘》女主人公郝思嘉性格分析[J]. 长治学院学报,2011(3).

[2]杨柳.浅议《飘》中郝思嘉的性格特点[J].才智,2010(21).

对周朴园性格复杂性的再认识 篇7

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他对侍萍的情感态度上。这一方面是作者的思想赋予他的,另一方面又是作者的夸张笔法造成的。尤其是作者的夸张笔法,它给周朴园又蒙上了一层面纱,使周的本性又复杂化。不揭开这层面纱,读者也许就会被夸张的效果蒙蔽了眼睛,无法认识真正的周朴园。

一、掩盖周朴园本性的面纱———夸张

当我们说到夸张这个词时,大家往往会想到那件右袖襟上有一朵丝线绣成的梅花的绸衬衣、那件三十年前的雨衣,想到周朴园出场时穿的那“二十年前的新装”,想到那周朴园“到哪儿带到哪儿”的笨重的三十年前的红木书桌和有镜台的柜。其实这些夸张还只是“皮肉”层的夸张,还有“筋骨”层上的夸张。这主要体现在前三幕中的周朴园与第四幕中的周朴园的对比中。

前三幕中作者对周朴园的刻画很统一,作为一个资本家,他凶狠、狡诈;作为一个家长,他专制、虚伪。但第四幕中的周朴园却突然变得温情起来:再三地端详侍萍的照片;又“露喜色地”、“慈爱地”、“可亲地”、“恳求地”与周冲说话;面对周冲对自己的服从和窘迫(这是向来如此的)竟然感到了前三幕中从未有过的寂寞和空洞;一本正经地叫侍萍认亲生母亲;甚至连汇到济南给侍萍的钱也是两万而不是第二幕中的五千。在第四幕中周朴园除了没有改变对蘩漪的“烦恶”外,对侍萍、周萍甚至大海的态度都有了截然的变化。

第四幕中周朴园变化如此巨大,以至于很多人竟认为这是周朴园身上的人性复苏了,认为他之所以有这截然的改变是因为侍萍的出现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真情”。不,这不是人性的复苏,不是真情的表现。周朴园前后天壤之别的对比正如那三十年前的旧衬衫一样,是一个细推之不合情理、细想之又易被迷惑的夸张。这一夸张的直接证据就来自于周朴园对蘩漪始终不变的“烦恶”,认清了这“烦恶”,就可以揭开面纱,真正认识周朴园的复杂性格了。

二、周朴园对蘩漪的“烦恶”

周朴园为什么始终坚定不移地烦恶蘩漪呢?甚至“在外头一去就是两年不回家”,回到家后竟也可以不见久别的太太呢?是因为蘩漪那“雷雨般的”性格吗?刚刚嫁给周朴园时,蘩漪并不是如此“雷雨”的女人,她说:“十几年来(周朴园)像刚才一样的凶横,把我渐渐磨成了石头一样的死人。”她是因为十几年周家的生活才演变成最后雷雨般的蘩漪。从前的蘩漪有几分现在的周冲的影子:当周冲想匀一半自己的学费供四凤上学、建议父亲给矿上工人抚恤金时,周朴园向蘩漪说:“这两年他学得很像你了。”蘩漪也曾像周冲一样热情、天真、纯洁、美好。所以,并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周朴园厌恶蘩漪是因为她不如侍萍美丽、温柔,她的性格太倔强了。而且,周朴园在婚后的第二年即有了周冲(蘩漪十八年前加入周家,而周冲十七岁),但为什么没有再与蘩漪有其他孩子?为什么蘩漪会变成绝望的蘩漪?为什么周朴园在第四幕中对其他人皆有温情时,唯独仍旧深深地“烦恶”蘩漪?

第四幕中蘩漪最后一次求周萍时,“哀婉地诉出”:“今天这一天我受的罪过你都看见了,这样子以后不是一天,是整月、整年地,以至到我死,才算完。他厌恶我,你的父亲;他知道我明白她的底细,他怕我。他愿意人人看我是怪物,是疯子。”蘩漪知道的“底细”是什么?是蘩漪对周萍说的:“你忘记你自己的母亲也是被你父亲气死的么?”更是第二幕中蘩漪所说的:“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他以前就引诱过一个良家的姑娘。”“萍,你再听清楚点,你就是你父亲的私生子!(周家公开的舆论是周萍是第一个太太生的),这是他十五年前喝醉了酒告诉我的……她(侍萍)因为你父亲又不要她,就自己投河死了。”这就是周朴园深深烦恶蘩漪的真正原因:他的周围只有蘩漪了解他的底细,只有蘩漪知道他的本来面目!

三、周朴园的“底细”

周朴园的底细以及他对侍萍的情感、态度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三十年前的真相

周朴园与梅侍萍三十年前的故事并不像我们曾想象的那么美好:一个年青潇洒的阔少爷,一个美丽温柔又活泼(四凤很像她)的丫环,互相爱慕,暗生恋情,并育有两个儿子,但因为封建家长的阻挠和破坏,两人不得已而分离。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周朴园酒后吐(泄)真言:他“引诱”了侍萍,并在侍萍为他生了第二个儿子后“又不要她”。蘩漪说周朴园“又把我骗进了周家”,这个“又”字也正暗示:他先已“骗”了侍萍。为什么侍萍要投河而死?侍萍的母亲为什么又被她“气死了”?侍萍绝不会只因为周家家长的拒绝和阻挠就会选择死路,因为在剧中,侍萍后来的经历和对女儿四凤的教育都显示出她更在意的是正直而坚强地活着;她更不会因为怕被戳脊梁骨(名誉问题)而投河,因为她已在没有名分的前提下为周朴园生了两个儿子了。她投河的绝望应来自周家少爷的绝情。从那“又不要她了”可以想象得出周朴园已曾经想抛弃她,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抛弃成功,终于再一次“又不要她”了,后来的鲁妈也曾说:“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被欺骗和愚弄的情感是她投河自杀的原因。侍萍的母亲在她女儿未婚生子时没有气死,而在她被赶出周家时气死了,其后的原因也就可以想见、理解了。

另外,当侍萍认出周公馆就是当年的周家时,她“脸发白,手冰凉”,感叹“好不公平的天哪”,并要求四凤“孩子,你现在就跟我回家”,当看到了周朴园时,“鲁妈站起,忙躲到一旁,神色大变,观察她”,其实侍萍完全明白,三十多年后周家的家长应早就作古了,若她与周朴园当年的“真情”存在的话,她就不会如此的憎恶和迫切地逃离了,她之后与周朴园的语言和态度就不会那么清醒和决绝了。

(二)三十年来的纪念

作者用他夸张的笔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余情未了、良知未泯的周朴园:三十年前的衣服、家具、习惯、照片甚至生日全都用心保留着记忆着。这些似乎都在告诉读者:周朴园曾经对侍萍有过美好的真情,因为他的怀念如此真诚。他的“真诚”甚至连侍萍都被打动了,当周朴园说出那些纪念的举措后,原本激动地控诉着的侍萍平静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说:“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不,这些纪念并不真诚,都是虚伪的,掩人耳目罢了。有人会问,他有这必要吗?以周朴园的身份地位似乎没有必要向谁来证明自己。但,正因为他是周朴园,所以他必定会这么虚伪地掩人耳目!他要向周围了解周家有个“第一任太太”的人,尤其是向蘩漪证明自己!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

周朴园有句著名的话,他说:“我的家庭我认为是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对不愿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这句话大多被用来证实他是一个专制独裁的家长,其实,这恰恰是体现了周性格中极本性的一面:注重自身形象。他关注儿子、家庭在社会中的形象,他更关注自己在社会、在家人面前的形象。所以当周家的仆人都了解到他有过一个死去的“第一任”太太时,他就有必要做出一种纪念的态度了,因为他“绝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有一点闲话”的。正因为他纪念的目的不是为了纪念,所以他的纪念才会那么“形式主义”,衣服、照片、习惯,到笨重的家具,不遗余力地纪念着。我不想去强调精神纪念的重要,但周朴园的形式纪念确实不堪一击。

他一出去就是两年不回家,那为什么不带上那件绣有梅花的绸衬衣?为什么不将侍萍的照片随身带着?他是将他们留在自己并不居住的周公馆,只是将照片摆在家里供蘩漪、儿子、仆人说:这是老爷的第一个太太。(照片并不是放在私人的书房或其它地方,而是放在人人皆能到的客厅!)这就是他三十年来的纪念:隆重而漠然,是为了证明自己(尤其向蘩漪)的纪念,是不光为了纪念的纪念,是虚伪的纪念。

(三)三十年后的重逢

周与侍萍三十年后的重逢是作者刻画周朴园最经典的情节,没有夸张,而是用写实的技艺直接描刻。

当鲁妈说出所谓“梅小姐”之死的前因后果时,周朴园是“汗涔涔地”,注意他并不是“苦痛地”(为侍萍当年的遭遇而苦痛),而是一种史实被揭开时的“汗涔涔”,也许连他自己都被自己的纪念浸染了,把过去的事情改变为了理想中的故事,但当年的丑恶,“周少爷不要她了”被人说出来时,他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身冷汗。

当鲁妈告诉他侍萍就在此地,并问他“您想见一见她么”,他立刻说:“不,不,谢谢你。”没有“半晌”的思考,而是脱口而出。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还要见侍萍。

当鲁妈问“她遇人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他又是脱口而出:“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完全答非所问,他在逃避这个问题。

当他明白眼前人即当年人时,他望望鲁妈,又望望照片,“半晌”,“忽然严厉地”问你来干什么,又“冷冷地”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那个“半晌”给了周朴园很多辩解“严厉”又“冷冷”的可能性,有人说,这是他在权衡情感和现实,而现实使他选择了“严厉”而又“冷冷”,但我要说,这是一个苦心经营了三十年的伪装者在伪装被戳穿(侍萍比蘩漪更清楚他的底细)时的刹那头脑空白,他不敢相信那个被他改编的故事竟又回到了现实(照片中的侍萍和眼前的鲁妈),他的头脑一下子空白了“半晌”。

周朴园同意让侍萍见周萍,自己也见了鲁大海(只是鲁大海是找上门来的),他见鲁大海,明知道鲁大海的名字和矿上的角色,还知道鲁大海所不知道的:他是他的父亲。但他却像猫戏老鼠一样地问鲁大海:“你叫什么名字?”“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这些话都使那句“不要打人”显得很苍白。他同意侍萍见萍儿,他是这么说的:“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原来,这是一种交换,换来的是永远的“解决”。

三十年后的重逢更直面地展示了周朴园的虚伪和寡情。

四、总结

综上所述,周朴园对侍萍并无所谓真情和忏悔,他对侍萍的怀念也是虚伪的。作者所用的夸张笔法,尤其是第四幕中周朴园巨大的变化也并不是作者艺术创作的失败,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极具迷惑性和掩盖性的夸张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周朴园:

复杂性格 篇8

关键词:精神分析,性格,人格

郝思嘉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 (Margaret Mitchell) 著名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 整部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位多重性格的乱世佳人。有人说她自私卑鄙, 有人说她坚强独立, 有人说她一无是处, 有人把她作为现代女性的楷模。笔者发现, 用人格精神分析说的部分理论能对其性格的复杂性进行很好的诠释。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 主要由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新精神学派组成。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 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 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 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 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 认为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

下面用精神分析学说就郝思嘉复杂性格在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一一解析。

一、战前的郝思嘉

战前, 她作为拥有众多黑人奴隶的塔拉农场主的女儿, 拥有着财富和地位, 生活安逸、富有魅力的外貌赋予她很强的虚荣心, 不喜欢读书。她既沿袭了父亲豪爽、粗犷、不拘小节和脾气暴躁的性格, 又从小受到母亲良好的道德观念的熏陶, 她既想做个像母亲那样有着大家闺秀风范的淑女, 骨子里又有背叛种种道德规范的意识。她的虚荣心与简单的个性使她相信以她的魅力和手段能够掌握世界上的一切, 尤其是男人。她竟天真地相信卫希礼其实是喜欢她的, 甚至跑去要求阿希礼同她私奔。在遭到阿希礼的拒绝后, 为了报复希礼, 她居然赌气地答应跟自己一点也不爱的查尔斯结婚, 而且说越快越好。但即使是结婚, 也是为了气阿希礼。在她内心深处, 他从未放弃阿希礼, 从未放弃自己的初恋, 永不放弃!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本我又称伊低, 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 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 非理性的, 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 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 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郝思嘉的原则就是“快乐至上”, 就是任性的, 为了阿希礼, 她可以不顾一切。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 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 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 就是在于指导自我, 去限制伊低的冲动。一方面, 她的本我始终想彻底摆脱传统的束缚, 因而她时常对母亲显示得很叛逆;另一方面, 她又被母亲的高尚品德和高雅举止所折服, “很想学她妈妈的样子”。她在对抗母亲的时候, 心理常感到莫名的压力, 同时又怀有自责的心情。超我在她的潜意识里让她清楚什么是她应该做的, 告诉她应该遵守那些道德传统, 放弃原始的欲望, 但本我又在思想上统治着她, 使她的行为举止与潜意识的道德规范背道而驰。

二、战中的郝思嘉

当南北战争横扫郝思嘉的安乐世界时, 郝思嘉“再也不能像小孩子似的安安稳稳睡在父亲屋里了, 再也不能有母亲的爱像鸭绒被一般舒适围裹着她了, 再也没有安稳的海港可以容她停泊”。面对疯痴的父亲、病难的妹妹、荒芜的庄园, 她不可推卸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在这段时期郝思嘉身上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惊人毅力。那么此时的性格特征又怎么解释呢?

新精神学派沙利文认为人格不是别的, 乃是一个人在以一定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中一种日趋完善的相对持久的模型或完形。那么郝思嘉此时坚强拼搏的性格特点中跟其本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就美国本土文化而言, 美国这个由多个移民汇聚而成的国家亦有其独特的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美国早期, 渴望改革的清教徒怀揣梦想与希望来到美洲但当时荒芜的环境和土著印第安人的弓箭长矛, 使他们每天都要应对无数的困难和危险。在这里, 荒原严酷的生存环境考验了他们的体魄;印第安人的弓箭长矛培养了他们不怕危险、敢于拼搏的意识。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只有索取才会有收获。总之, 拓荒时代的美洲赋予了美国人充满激情、勇于奋斗、坚强自信等等诸多特征, 这些特征也为后来的美国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调。作为一种文化一旦形成, 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必会受到其影响。郝思嘉也同样受到了这种富有激情、自信等特征的美国独特文化的影响。这点也是郝思嘉诸种性格形成的基础。

三、战后的郝思嘉

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后, 郝思嘉对生活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对现实的态度也更理智了。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理智地面对这个新兴的功利主义世界, 才能保全她自己、她的家人和她的塔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 金钱对她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为了能赚取更多的钱, 她毫不顾忌那种以为女人应该是无知、无识、不能有自己意见的上流社会的传统观念, 自作主张买下锯木厂并抛头露面亲自经营。她可以为了赚钱, 丢开妇女足不出户的规矩, 抛头露面地经营木材厂。为了更多的利益, 采用“上等人”所瞧不起的“卑鄙”方法。还可以和一个被所有人责骂为无耻、下流的人结婚。此时的人物性格又转为自私、卑鄙、贪婪,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的呢?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 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 是意识结构的部分, 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 它奉行现实原则。此时的郝思嘉, 经过战争的洗礼, 面对现实世界的残酷, 她只能选择不择手段的活下去。她在前一个阶段“本我”中表现的自私、任性到这个时候已被她对命运的抗争精神掩盖得不那么明显了。这个“本我”与残酷的现实接触中, 本我的一部分经历了特别的发展而产生的专门的组织。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 是理性的、意识的现实化的本我。而郝思嘉在这个阶段种种性格是与外界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

四、结论

上一篇:园林美术与制图下一篇: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