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控制综述

2024-05-02

工程造价控制综述(精选十篇)

工程造价控制综述 篇1

关键词:项目投资,工程造价,造价控制,结算审核

一、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一) 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应对项目建设的决策、设计、发包、实施、结算等全过程实施动态控制。同时, 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 作为投资主体的建设单位都应积极参与并能动地影响各阶段的工作, 实施全方位的工程造价控制。

(二) 目标控制

基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和多次性计价的特点,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设置是随着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分阶段进行的。投资估算是设计方案选择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设计概算是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控制目标;设计预算或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价是施工阶段的控制目标。

(三) 主动控制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把控制理解为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 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 分析偏差原因, 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这样的工程造价控制当然是有意义的, 但这种控制方法不能使已产生的偏差消失, 不能预防可能发生的偏差。因此只能说是事后纠偏的被动控制, 我们应把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采取措施, 采用主动积极的以预防为主的控制方法, 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 影响设计和施工, 以减少或避免实际值与目标值偏离。

(四)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技术与经济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我们应充分地把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把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力求做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 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二、决策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

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以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 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关键在于决策阶段。

(一) 认真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对建设方案通过踏勘、调研和勘探测量, 占有必要资料,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充分的技术与经济论证, 在必要和可能的前提下, 择优选择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的过程。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的投资控制指标, 批准后将成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标准。因此, 编制投资估算时, 选定的估算指标要力求准确, 估算质量要高, 只有这样才能为决策者决定项目时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 搞好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设计是指导建设单位进行各类设施建设的总纲, 它既要符合建设单位所在城市和地区城市规划要求, 又要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 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作, 我们应委托有权威的专家进行精心设计。总体规划一经确定, 就有它的权威性, 它将是建设单位进行工程布局和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三、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

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在决策后, 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然而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只注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忽略了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导致设计单位只从技术上考虑, 任意提高安全系数, 加大构件截面, 增加钢筋含量等, 设计成果缺乏技术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造成资金严重浪费。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设计阶段的控制。

1) 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认真审查, 通过招投标选择好的设计单位, 这是取得好的设计的关键。2) 推行限额设计。实行限额设计对防止项目投资失控非常重要, 且效果立竿见影。这在控制措施中属于主动型措施。要把它贯穿到设计的每个阶段, 从可行性研究直到施工图设计。把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作为初步设计的投资最高限额, 把工程概算作为施工图设计的投资最高限额。而在每一阶段又必须贯穿于各专业的每道工序, 要求在各个设计阶段的最高限额下, 各专业在保证达到设计任务书各项要求的前提下, 在分配的投资额内, 完成各专业的设计。总之, 必须树立“投资目标一经确定, 就成为该工程的最高限价”的观念, 才能实现工程投资限额控制目标。3) 督促设计单位落实技术经济责任制, 提高概预算的编制质量。设计单位的概预算编制人员应深入现场, 搜集第一手资料, 搞好调查研究, 掌握市场的动态发展, 了解最新的施工技术, 熟悉施工现场的现状, 使自己所做的概预算贴近实际, 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 特别是施工图预算, 它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4) 积极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有人认为设计只是设计单位的事, 建设方无能为力, 这是错误的。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从设计一开始就参与进去, 主动地影响设计, 经常与设计取得联系, 及时回答设计提出的有关问题, 与设计人员一起应用价值工程原理, 按价值=功能/造价的公式对价值、功能、造价进行比较, 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来优化设计。

四、抓好招标工作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 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并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 建设单位正确编制招标文件

因为招标文件是建设项目施工招标工作的核心, 它不但是编制标底和投标企业报价的重要依据, 而且对评标、决标、签订承包合同、拨款、材料设备供应方式、差价处理和竣工结算等都起着指导性作用。因此, 招标文件内容直接关系到招标工作效果, 也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

(二) 淡化标底的作用, 采用合理的方式, 更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传统的招标方式由于人为的因素存在泄密的可能, 同时又存在招标文书对计算依据、技术指标等的统一而致使投标单位对标底都能比较准确的计算, 从而提出合适的报价, 因此不能真正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综合标底法和工程量清单招标、合理最低价中标法能避免“暗箱操作”, 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三) 选定合适的合同形式, 确定承包合同价

建设单位在招标之前要依据项目的复杂程度、设计的深度、施工技术的难度、进度要求的紧迫程度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合同的形式, 尽量避免承担施工期间的各种风险, 减少计划外的费用支出。而承包合同价是施工阶段的控制目标。因此, 选择一种合适的、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的合同形式合理确定承包合同价是非常重要的。

五、加强合同管理, 避免违约

合同是控制和协调的法律依据, 因此订立合同条款要严密, 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等因素事先要进行约定;能事前预料和想到的问题, 在合同中要明确;工程索赔条件必须清楚, 合同价款的调整要明确规定;对于已经确定的合同价款, 是否还可以调整, 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定额费率等的变 (下转第75页) (上接第66页)

化,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整, 如何调整, 都要明确。

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容忽视

由于施工阶段周期长, 影响因素多, 材料价格波动大, 所以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也至关重要, 造价控制的任务也比较繁重。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对设计不合理、不经济、图纸各部分的尺寸错误、各专业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进行审查, 并以图纸会审纪要的形式纠正设计中的缺陷和失误。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在事前, 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变更处理从而带来的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工期、增加工程费用的情况。2) 要全面了解工程的情况。包括各参建单位及组织机构、现场的地形地貌及地下情况, 临设布置情况, 以及各参建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的情况等等, 对施工过程中处理各参建方的经济关系问题以及搞好投资控制都有较大好处。3) 了解设计思想, 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要求、设计预算、施工方案、招标文书、标底计算书等, 做好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了解预算中暂定的计费因素和有遗漏的地方, 注意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图预算和投标预算的差异。4) 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 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与各参建单位密切配合, 在充分发挥高效管理的作用同时, 充分发挥造价人员在投资控制中的作用。5) 控制设备和材料的费用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一般建设工程的设备和材料费要占整个造价的70%左右, 因此要加强设备与材料采购的费用控制。坚持保证质量、价格便宜的原则, 采用设备和材料采购招投标, 实行公平竞争, 优选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商和供应商, 获得保质合格的建设材料和设备, 达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6)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 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如在设计阶段变更, 则只须修改图纸, 其他费用尚未发生, 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 不仅需要修改图纸, 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 除上述费用外, 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 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 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施工阶段初期。7) 在施工中难以避免会有一些合同或定额以外的经济签证, 确认时须仔细分析。凡合同 (招投标) 中已明确的内容或费用, 或定额中 (直接费或综合费率) 均已包含的费用, 或图纸中能够反映的内容, 不能重复计费。

七、加强工程结算审核

审核工作虽说是被动的, 属于亡羊补牢的事后控制措施, 但由于建筑市场非常复杂, 存在工程造价计算方法繁琐且不直接、各种政策规定多、工程工期长、特殊性强、标准化低等情况, 所以就现阶段来说, 加强工程决算审核是一种很重要的措施。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综述论文 篇2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作出了些论述,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 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引言

产品质量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思想上共识、决策上共谋、胆识上共体、目标上共立、任务上共担,才能够达到国家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房屋的质量验收标准,创建优质工程。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树立单位信誉的根本途径。认真抓好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预防控制,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持续地提高。

1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 不仅需要在施工中强化管理, 精雕细刻, 而且与设计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使用, 必须从初始设计阶段, 就十分注意提高设计水平, 保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 选择两种以上的多个初步设计方案, 综合比较, 选取最佳方案。

1.1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在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基础上, 确定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防治原则, 根据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点对防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制定可行的措施, 通过规划的作用, 规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1.2 做好建设地点的地质水文勘测

设计前期的地质水文勘测, 对于工程的设计而言十分重要。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水文状况必须搞清。此项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承担, 并以其勘测结果做严格的审核。向设计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 确保设计基础数据准确无误。

1.3 做好新型建筑材料的试验

近年来,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多新型建筑材料的问世, 替代了传统的建筑材料, 不仅降低了建设工程成本, 缩短了工期, 也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新型建筑特别是防水材料的选用应在充分试验, 切实可行的基础上选择。对没有成功经验的新型材料应避免使用。

1.4 做好施工图的审核工作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 从初步设计阶段到正式出具施工图, 应由多个专业的人员按设计程序进行。由于施工单位急于开工, 使设计部门忽视了施工图的审核, 造成分阶段出图, 致使各专业的设计图纸互相矛盾, 不能 “交圈” , 影响了设计质量;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各专业的图纸完成之后, 必须由主设人员召集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 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和不足消灭在出图之前, 进而提高设计质量。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方面,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2.1 技术交底

指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工人进行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做到标准具体化。

2.2 技术监督

技术人员做到边施工边指导,对重要结构如承重柱、主梁等部位应加强技术监督,它包括轴线的.控制,混凝土的制备、浇灌、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于环节多,施工周期长,所以不能放松每一环节的技术监督。不仅要全面地抓好环节技术,而且还要针对重要环节做重点技术监督和管理。

2.3 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工作是工序完工后运用检测工具对产品进行校核的一项技术工作,也可应用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通过技术复核可以发现,施工效果、施工水平是否出现超出规范的偏差等。总之技术复核是对施工成果的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经验,便于加强以后的施工工作。

2.4 做好施工队伍的选择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 选好施工队伍尤为重要。建设项目应普遍实行招标制, 通过招投标尽可能选择专业队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承建, 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按国家现行专业质量标准、操作规范施工。

2.5 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施工前, 设计单位的各专业设计人员必须向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作设计交底, 把设计图和各专业的施工要点等做详细交待。施工单位在接到正式施工图后, 应立即组织图纸自审, 分专业审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施工方案; 按选定的施工方法, 探讨施工中保证设计要求的可行性; 在图纸会审中, 由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2.6 严格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质量监理制度。专业监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 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监理过程中, 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选择的施工方法、选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 配)件及设备等全方位监督, 对于促进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7 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 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组建项目班子时, 必须设专职质量检查员, 不得兼职。质检员必须持证上岗, 而且应具备相关工种的专业知识。质检员应按照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拟定的工程质量等级,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过程监督检查, 各专业工种要实行质量交接制度, 建立 “三检” 制, 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达标准,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重要工序, 如隐蔽工程作业, 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础工程中,对开挖好的基槽、基坑, 未经工程地质鉴定和量测标高、尺寸, 不得浇注垫层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完成模板后,未经检查, 不得绑扎纲筋, 未经检查验收, 不得浇注混凝土。重要工程部位, 必要时应组织试验和技术复核。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程, 按组织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方法, 进行检查验收。在一定物质条件下, 人是决定因素。要对施工人员经常性地进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教育, 牢固树立对国家和用户负责的责任观念, 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建立切实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激励机制, 激励全体人员对承建工程的责任感, 在实现优质工程中, 牢固占领建筑市场, 使企业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

2.8 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

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为工程整体验收和分部验收。整体验收是在分部验收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工程竣工后工程质量认定的重要内容。分部工程验收是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做好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最为重要, 用分项保分部, 用分部保整体, 最终达到整体质量等级的目标。

3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既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工作、生产、居住环境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建造一个质量好的工程,可以增强固定资产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一次性投入,节约维修费用,为人们工作、生产、居住提供良好的环境。反之,一个质量差的工程,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延误建设工期,而且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施工阶段是建筑业生产的主体活动,也是实施质量监控的关键阶段。建筑质量是生命、生存及发展的保证, 建筑质量是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建筑质量控制, 必须坚持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方针, 贯彻“预防为主” 的原则; 因此, 必须严格把好质量控制关。本文论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与从事相关工作的同志共同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柏,张琳.浅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和手段[M].

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技术方法综述 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技术方法

1.项目经理责任制

强化施工项目质量和成本管理的作用责权利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基本要求。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使建筑企业挖掘内部潜力,获取最大利润的根本途径,也是项目管理质量目标、成本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施工项目实施中,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项目管理的直接组织实施者,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享有项目管理的最高权力。与此同时,作为项目管理的中流砥柱,施工企业的发展规划、品牌形象、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最终都要通过项目经理的管理而体现在建成的项目上,项目经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负最大责任。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通过合同对项目经理责任的实现许诺丰厚的报酬,同时,要求项目经理提供未实现项目目标时追究其责任的抵押。

2.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是造价控制的基础

项目成本预测是施工企业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是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控制目标的依据。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内容,应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进行预测。

2.1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的预测

(1)人工费要根据市场价格和企业内部人员工资标准进行预测计算,根据工期及设备投入的人员数量预测该项工程的人工费成本额。在人工费预测时,施工企业应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定额的规定预测人工费。由于国家定额编制的滞后性,目前定额规定的人工工日单价标准是大大低于市场人工价格的。只有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的人工费预测才是合理的,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2)材料成本的预测是项目总成本预测的关键因素。因为在大多数工程项目中,材料费占项目成本的70%左右,基本决定了工程造价的水平。对主材、地材、辅材及其它材料成本应进行逐项分析,实行比价采购管理,要核定材料的供货地点、购买价格、运输方式和距离,要加大对市场材料价格“询价”的力度和方法,分析工程施工方案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使用材料规格的异同,要预测和制定当某项材料出现短缺时,能采用的替代材料方案,并重点分析替代材料与原定材料成本的差异,当差异较大造成项目总成本增加较多时,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机械使用费成本的预测。要分析使用自有机械设备的摊销费用和使用费用,并与使用租赁机械设备费用相比较。当使用租赁机械设备更划算时,应将租金作为机械使用费的主要成本标准。

2.2措施项目费的预测

措施项目费中有些项目如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不存在预测,但措施项目费中其它的一些费用如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垂直机械运输费等是需要进行成本预测的,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的长短、施工现场环境及投入人员设备的多少,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的历史经验数据预测合理的成本目标值。

2.3成本风险控制的预测

工程项目的施工,由于工期长,工程标的大,施工程序繁多和环境气象的变化大,始终存在着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性变化导致施工方案改变的风险,市场价格变化风险,设计变更风险,施工管理风险等,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成本控制的风险才基本消失。因此,要做好事前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如地质特征的分析,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资源配置、施工人员素质进行分析,对市场变化和项目现场环境进行分析,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规避风险的预测工作。

3.确定成本控制的原则是保证造价控制的根本

为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应确定成本控制的原则。

3.1全员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涉及到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也涉及到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要纠正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只重视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即成本控制,常常造成不应有的经济费用支出的现象。应对施工技术人员树立“从技术入手,以经济结束”的综合管理思想,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观念。

3.2全过程成本控制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成本控制工作应伴随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如在准备阶段制定最佳施工方案,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施工成本的支出。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竣工后的保修费,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3.3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动态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数据,不断地将成本计划目标与实际发生值进行比较,找出干扰因素,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主动采取控制措施,保证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4.工程实施阶段成本控制是造价控制的关键

工程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其成本控制,主要应从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工期管理等几个方面考虑。

4.1施工组织设计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决定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因此,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对节省成本、控制造价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在编制施工组织时,要体现先进的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工程施工的间接时间,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和材料消耗量。所以,应该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达到施工组织设计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4.2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

工期的延长或拖延,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造成资金使用费的上升。要合理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使成本控制与进度控制相协调;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不必要的人、材、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4.3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

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比例最大,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控制。一定要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施工企业首先应及时分析各种材料的市场变化趋势,掌握材料的真正售价,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并采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其次是做好材料用量的控制,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三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减低材料消耗的新工艺,力求以低价材料替代高价材料。同时,加强周转材料的控制,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时间,也是材料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4.4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特别要做工程变更和施工索赔的管理工作

凡工程变更资料,都应该有甲方代表、施工方代表、监理和设计单位的签字或盖章才能生效。要充分掌握有关索赔工作的程序及内容,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并且对进度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会议应当做好文字记录,并让会议参加者签字,作为正式文档资料,为以后索赔工作提供充足的事实和依据。

5.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文献综述 篇4

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按流程可以分为设计造价管理、招标管理、施工造价管理、竣工结算管理几部分。工程造价管理初期, 主要是进行工程项目的概预算。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正在逐步适应市场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朱苏庆[1]就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控制方面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基于造价控制原理, 从业主方在各阶段造价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冯留相[2]提出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并列出一些控制措施。施工前期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投标定位不明确;图纸、合同会审不严格;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完善的施工造价管理体系;层层分包, 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加大;施工环境使工程造价难以控制。刘志强[3]结合具体建筑工程实例, 指出了建筑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了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路径与方法;卞俊[4]寻找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包括供求状况、竞争状况及经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国家的法律、法规、价格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建设政策等。

许多学者、建筑业从业者对控制造价的方法进行了探索。费正英[5]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入手, 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 对建设工程全过程中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以及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论述。尹丽萍[6]从清单计价方面得出结论不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来将, 清单计价方式无疑能够对土建工程起到积极作用, 对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理论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并提出了清单计价理论, 阐述了清单计价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是要确保在批准的项目投资计划内完成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可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 通过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 全方位的动态管理。黄保富、郝旭光[7]认为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能够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 更重要的是能够合理使用物力、人力、财力,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朱肖珏[8]介绍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控制方法, 并将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用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 实现了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杨春香[9]认为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实施过程, 工程的造价管理涉及的领域比较多, 不确定性较大, 提出了有效的造价控制方法。

从各参与方出发, 也探寻出许多造价控制方法。王祥军[10]认为建设单位把招标制度作为有效手段来控制工程造价, 通过招标可以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建设经济效益, 还可以缩短周期收到建筑资金回馈, 根据建筑市场的项目管理现状和造价控制方法分析探索了适合建筑行业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张空阳[11]通过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分析和对控制方法的探讨, 以做到合理的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的造价, 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投资的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李淼、张丽霞[12]从开发商角度出发, 探讨了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其中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各个环节。

从各阶段出发的控制措施。陈丹丹[13]要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将工程造价发生额控制在一定的限额之内, 做到及时对工程环节中的偏差进行矫正, 才能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章静、玄炯勋[14]认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环节, 对设计过程的工程造价的阶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进行设计过程中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 通过设计阶段有效的控制造价方法与措施, 实现工程项目造价的最优目标, 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与进度。

2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改进

建设工程的发展目标是高质量、低投资、短工期, 建设企业常常对施工质量和工程的进度足够重视, 但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关注不多, 这三个目标并不是独立的, 需要综合来看待, 解决现有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需求的有效途径。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要更加完善, 而且对全过程造价要及时监控、核对, 提高各参与方的造价控制意识, 全面控制好建筑工程的造价。

3 总结

通过上面对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控制方法的介绍, 我们对应有于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熟悉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 也对造价管理的核心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及其重要性有了认识。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和科学有效控制时, 应从多角度、多方位全面考虑影响工程造价构成的各种因素, 对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按照不同的管理对象和不同的管理部门、机构对工程造价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 从而使建设工程造价达到科学合理有效控制。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分为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和竣工结算三个阶段。由于建设周期长、环境复杂、工作量大, 加上国家政策的变化, 以及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 要合理地控制造价, 确实很难。因此, 规范建设市场行为, 完善市场机制,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控制工程造价不仅要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更要提高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等的造价控制意识, 细化到每个阶段利用有效的措施控制造价, 从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成果。

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综述 篇5

船舶111 潘黎明 1105080129

摘要: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是船舶建造十分重要的技术。文章通过对船舶建造精度控制工艺概念和内容的阐述,分析国内外精度管理和研究水平的进展和现状,探讨了制约船厂发展精度控制技术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船体建造;精度控制

引言: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是船舶建造十分重要的技术,目前主要集中研究船体控制技术。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是缩短造船周期、降低成本和提高造船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其开展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是适应我国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研究的课题。

一、船体建造精度控制

船体建造精度控制是以船体建造精度标准为基本准则,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的工艺手段对船体建造进行全过程的尺寸精度分析和控制,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修整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船舶产品质量。

所谓精度控制,简单的说就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用补偿量代替余量,逐步增加补偿量的使用范围,并控制船体结构位置精度。以最少的成本控制船体建造的主尺寸偏差、线形偏差和结构错位在标准范围内,保证船舶质量。精度管理是系统工程,关键是全面、全过程推行精度控制,核心是实施造船精度设计。造船精度控制技术中精度补偿就是在工件的基本尺寸上增加一个量值,这个量值称之谓补偿量。补偿量是为了弥补工件在船体建造过程中由各种热输人所引起的基本尺寸的收缩,以及扭曲、上翘、下垂等变形引起的基本尺寸不足而加放的一种余量。补偿量与传统的工艺余量不同,补偿量取代工艺余量,并在各工艺阶段毋需进行二次号料切割和二次定位,即可保证零部件、分段尺寸,以及船体主尺度的尺寸精度需求。精度补偿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修整工作量,这对于提高造船生产效率和建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精度补偿,对船体建造全过程的尺寸精度分析和控制,不仅需要运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而且需要进行严密的科学管理,其内容包括建立精度控制工作系统、编制精度控制计划、确立精度补偿量的加放原则、精度补偿量的加放方法、精度补偿的完善等。

改进造船工艺水平,提高船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施工时间,是船舶行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和要求。船舶建造过程中精度控制研究是改进造船工艺水平的基础,深入研究船舶制造中的精度问题,分析造船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现问题,找出改进措施,进而为施工工艺改进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从工艺技术方面,船体建造精度控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分段上船台前进行修正以适应船台装配的尺寸精度要求(即分段无余量上船台装配)

(2)平直分段进行建造全过程尺寸精度控制与曲面分段进行预修正后上船台相结合(3)对全船所有分段进行建造全过程的尺寸精度控制

二、精度控制意义:

(1)能够保证船体的主尺寸和线形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保证船舶的载重量和航速,从而保护船东的利益;

(2)能够控制船体结构错位在允许范围内,保证船舶的强度和安全;

(3)最大限度地减少装焊作业的现场修整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4)提高船体分段下船坞的定位效率,缩短造船周期;

(5)提高钢材利用率,降低材料成本;

(6)能够减少结构修割,高空作业平地做,改善工作环境,保证生产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7)能减少修割和返修,降低能源消耗,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8)能够控制接缝间隙在合理范围,有利于保证船舶焊接质量,从而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三、船舶建造测量与精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国外目前研究状况。日本、韩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先进造船国家,都有系统的研究和成功的应用成果。这些国家大多以承接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为主,如液化气船、大型集装箱船、豪华游船等。这些先进的造船国家,通过应用先进的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等,大幅度提高了造船质量,达到了现代化的造船水平。

船舶建造测量与精度控制技术在国外大致经历下列发展历程:上个世纪40 年代起公差概念引入造船业,探索各个工序合理的公差;50 年代起对工件装配边加放余量,装配时修割;50 年代末开始使用激光经纬仪进行分段预修割后上船台,日本运用统计技术控制船体零件的尺寸公差;60 年代起造船界运用数理统计技术和尺寸链技术探索船体建造公差和合理分布问题;70 年代造船业开始用经验数值或公式解决热变形的补偿量问题,货舱平直分段已做到无余量,曲型分段放余量;80 年代,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开发出补偿系统,可做到所有分段无余量制作;本世纪初,韩国三星巨济船厂开展巨型总段建造模式的研究,这对精度造船提出新的要求,韩国大宇造船厂已逐步开发出巨型总段的精度控制和激光三维定位测量技术,使2 000-5 000吨的巨型总段能够无余量下坞搭载,缩短船坞周期,降低造船成本。

国外很多学者在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且大多数被应用于生产实际。但出于商业秘密的考虑,成果很少公开,能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不多,特别是对于补偿量建模和系统开发方面,缺乏具体应用的材料。另外,精度控制技术同船厂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等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精度控制技术水平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

(2)国内目前研究状况。国内开展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研究的起步较晚。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从国外引入船体建造精度管理的概念,但是由于对这一概念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这项技术有其极其丰富的技术内容,而片面的强调有关工艺部分。在1978年初开始国内兴起了一股研究和推行精度造船的热潮,大连、沪东、江南和上海船厂成立课题组研究精度造船,到1982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现了货舱区分段精度造船,艏艉分段预修整后上船台。但我国在精度造船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和一整套系统支持且大多局限于尺寸精度的研究,与日、韩先进造船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分段精度控制是船体精度控制的基础,国内的分段精度控制技术目前仅限在船体中部平直货舱区域以补偿量代替余量,而分段精度控制包括“主尺寸、线形和结构位置”三方面的控制内容。国内研究也限于主尺寸控制的理论方面,对分段的线形和结构位置研究较少。国内的精度造船研究仅限于工具和技术方面,个别造船公司在船体建造精度控制中的对合基准线控制技术、全船余量和补偿量加放技术、变形和反变形技术以及在精度控制上的统计技术等。由于精度造船技术作为日韩造船业的核心技术,对中国造船业进行技术封锁,中国造船业无法学习其先进的精度控制方法和技术。国内各家船舶企业之间技术设施的差异性,也基本上处于各自发展的状态。

四、建造精度控制技术

建造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技术,是指从制造开始后,在加工、装配、分段合拢和总段合拢等各工序中按着相应的技术规范实施精度控制的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各工序中的精度检测与评估;二是出现超差问题时的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加工工序的精度控制技术。切割技术己达到自动化加工水平。对各类机器的检测和修整、补充机器用消耗品,定期抽样检查零件的切割精度等是这段工序的精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对策主要是调整机器的加工精度和培训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曲面加工曲面成型技术基本属于手工作业水平。对成品的成型尺寸和焰道热加工的温度控制检验等是这段工序的精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对策主要是使作业工人掌握水火弯板基本变形机理的知识和提高加工的技术水平。而研究实用的水火成型工艺参数预报系统,直至研制出可应用于生产的水火成型自动加工设备等是主要研究目标。

(2)装配工序的精度控制技术。小组立中的精度控制技术,主要有在横向构件上安装小骨材的尺寸精度检测对前期工序是否出错的检验等。对策是修整超差的变形,报告前面工序的错误并调整因此而出现的错误,直至返工到前面的工序从新加工。大组立是分段合拢前的最后一项工程。一方面受前期小组立装配精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满足分段合拢的精度要求。大组立中的精度控制技术主要有检验纵骨定位、精度检验、横向构件的装配精度检查和焊接坡口的宽度等。对策是找出装配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分析累积误差。分段重量、重心位置在分段前的作业过程中,每完成一道

工序,需要检测零件、部件、组立等的重量和重心位置,能准确估算的,可以省略测试。特别是在海洋结构物的建造过程中,空船结构的重量和重心位置的检测和修整是必须的。

(3)合拢过程的精度控制技术。分段生产制造的周期长,制造过程中焊接工艺实施不当,吊运过程产生的结构变形等原因,使得分段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导致合拢出现问题,常见的问题是端部的错位现象。对策是设置基准点和基准线,按着定位要领指导书进行作业调整局部变形。

综上所述,造船企业须对船体加工、装配、合拢进行控制,以满足船东的建造精度要求。造船企业对船体结构的主尺寸、形状和位置偏差的控制,开始采用得是船体零件上加放余量的办法,后来根据数理统计技术,对零件加工和焊接的收缩量进行分析,以零件的补偿量来代替余量,并逐渐扩大零件补偿量的加放范围,从平直货舱区域逐步推广到部分首尾船体结构区域,逐步形成了船体精度控制的技术。

五、造船精度管理的内容及实施步骤

一般程序可以归纳为精度控制阶段的划分、标准偏差的测算以及各控制阶段补偿量的确定三个步骤。

(1)精度控制阶段的划分

船体建造是一个工序多,周期长的生产过程。因此,要实施精度控制,可以把船体建造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控制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有效控制,最终达到精度控制的目标。船体 建 造 全过程精度控制的阶段划分应与船体建造的工艺阶段相对应,这对于精度控制来说,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有利的。船体建造工艺阶段通常划分为:号料、加工,部件制造,分段制造和船台装配四个阶段,精度控制也按这四个阶段分别实施。这四个控制阶段相互制约,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控制基础,每一个阶段的有效控制都是精度控制的保证。

(2)标准偏差的测算

测算船体建造各个阶段的标准偏差是制订精度控制计划的基础,也是确定各个阶段加放补偿量的重要依据。测算方法一般采用大量实测数据,通过作出直方图求得标准偏差。需要测算的标准偏差,零件加工方面的有:板材割缝的偏差、数控切割热变形偏差、火工成型板材的偏差等;部件制造方 面的有:T型材焊接收缩量、板材拼焊收缩量、构架与板列焊接收缩量等;分段制造方面的有:分段焊接收缩量、分段火工矫正的收缩量等;船台装配方面的有:横向、纵向、水平大接缝的焊接收缩量、温差变化的影响等。综合这些测算数据是确定加放补偿量,实施尺寸精度控制的依据。

(3)各控制阶段补偿量的确定

一般来说,船体建造各个阶段的标准偏差值与补偿量应相一致的。由于 船 体 建造各阶段中补偿各种因素引起的尺寸偏差,而给定的补偿值可以看作为相应独立的正态分布。根据概率的定理,各个正态分布叠加后仍是正态分布。因此,假设船体建造完工后的理想精度为0值状态,船台装配补偿量为a,分段制造补偿量为b,部件制造补偿量c,零件加工补偿量为d,那末某一控制阶段的补偿量应为该阶段的补偿量与其后续阶段的补偿量的代数和。所以,零件加工的补偿量、部件装配的补偿量、分段制造的补偿量、船台装配的补偿量,可以以工件为对象按其所需经过的阶段分别予以考虑。

1)零件补偿量:零件是船体建造中组成工件最基本的单元,因此在考虑零件的补偿量时,应把它作为补偿的起始点。对零件的补偿量,除了对形成零件本身阶段的补偿外,还必须包含其后续所有阶段的补偿。

2)部件补偿量:同零件补偿原理一样,部件补偿量,除了对形成部件本身阶段的补偿外,还必须包含其后续所有阶段的补偿。与零件补偿不同之处在于,部件补偿对零件无严格要求。

3)分段补偿量:同部件补偿原理一样,分段补偿除了对分段制造本身阶段的补偿外,还必须包含船台装配阶段的补偿。而它对零件、部件无严格要求。

4)船台装配的补偿量:因为船台装配是船体建造的最后一道工序,它之后设有后续阶段,所以船台装配的补偿仅需对船台装配全过程中的收缩进行补偿,而它的补偿量加放时机应在分段制造阶段。

(4)明确精度补偿的加放原则

船体建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引起船体工件收缩变形的因素繁多,变形复杂,因此对工件尺寸的补偿也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工作。它不仅与船型的差异、分段结构的型式、分段划分的方式、分段建造的方法、装焊程序、焊接方法、火工校正程度,以及船台吊装的程序有关,而且还与船厂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进行精度补偿量计算和加放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六、船厂目前在分段精度控制方面的问题

由于软硬件的差距,在测量与精度控制方面更加薄弱,基本还是处于事前加余量建造,事后测量切割的状态,并且缺乏对精度控制的分析研究能力。对船体分段精度控制体系的研究方面基本是空白,也没有可操作的控制方法,这样对中小型船厂船体分段精度控制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就很有意义和必要了。

(1)分段建造精度控制的问题

非数字化的测量,其结果要手工记录,不便于与现代的造船设计软件及现代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结合,不利于形成有效的数据库;钢尺量距的准确性不稳定,而且非常不方便,对于大型船只的结构件,钢尺无法完成准确的测量;数据采集需要的人员较多,工作效率低下。

(2)分段及总段精度检查控制存在的问题

分段体必须按照特定要求摆放,否则不好进行测量;数据报表需要人工计算,不方便与设计数据进行直接对比;效率比较低,容易出现错误,造成工期延误;由于测量手段及数据处理方式的落后目前还无法形成有效的精度管理机制及精度数据循环。

(3)船体合拢精度检查控制存在问题传统测量方法效率低下,占用吊机时间较长;需要在现场对余量进行切割,需要对分段进行复位作业;很多分段需要进行二次定位,影响船台周期;传统的测量手段很难对船体分段在船体成型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有效统计,为反变形的施放及无余量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七、船厂深入开展船体精度管理的对策

(1)重视精度控制工作,建立船舶精度控制体系。完整的精度管理体系是保证建造精度工艺执行的基础。从长远利益出发,中小型船厂的经营者应改变经营理念,重新认识到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的重要性。站在整个企业的发展的角度,从根本上重视船舶精度控制工作,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以建立船舶精度控制体系为目标,健全各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强管理,改善生产环境,提高船舶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院校的技术交流。各船厂往往没有足够研究能力,可以通过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同时,船厂之间也应加强技术交流,共同提高技术水平,如南通周边各船厂,通过交流和学习,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工艺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开展精度控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技术基础。

(3)积极引进先进精度控制技术。目前国内先进的精度控制的软硬件的开发水平也比较高。直接引进成熟的先进精度控制技术,可以比较快的投入到生产中,较快的提高生产水平。比如在精度测量方面,青岛某技术公司开发的精度控制软件DACS(Dimensional & Accuracy Control System)尺寸与精度控制系统,就可以通过直接购买系统软件、高精度全站仪及各种附件。人员经过培训后就可以直接在生产中快速、精确的对各种焊接件、船体分段、船体合拢进行精度检查及控制。也可以用于船舶制造过程现场尺寸检查、几何量检查、三维精度控制、分段搭载模拟、检查分段CUT/WELD值、预计分段吊装位置、形成精度检查表等,从而整体提高中小船厂的生产水平。

(4)加强对本厂职工的技术培训。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同时,重视本厂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船体建造工位上的具体操作者是精度管理工作的关键,要提高职工对精度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技术培训。特别对船厂的外包工人员,要使他们了解精度控制的重要性,让他们掌握精度造船的具体操作工艺,把精度控制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操作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八、结束语

船体建造精度控制技术是现代造船模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一些造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我国造船工业已经开始全面实行造船模式的转变,这项技术在大型先进船厂应用的同时,也应该系统全面地帮助中小型船厂进行研究和实施。精度控制技术体系在各船厂的推广、应用与发展,将会对国内造船工业整体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宏,蒋志勇,马晓平.基于质量控制的船舶建造精度管理探讨[J].造船技术,2001(6):16-20.【2】王滔.关于船体建造精度管理及精度拼板工艺.造船技术,2003,(2):21—22

【3】胡日强.建造精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10月

【4】叶家玮.船体建造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

【5】纪卓尚,刘玉君.造船精度控制技术的探讨.造船技术,1996,(9):2与-27

【6】《浅谈造船精度补偿的控制方法》中国船舶工业船舶工艺研究所唐汉帆

公路工程砼施工质量控制综述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灌注

1.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结合面处理不当、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等;这都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使用年限。

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通病尤其相应的产生原因。但从整体上来说,其通病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大的表现类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格。

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麻面问题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露筋问题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的现象。其产生产生原因主要有: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薄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2.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

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配合比的选定根据所在工程部位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施工环境来确定使用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而混凝土的综合施工技术性能是由不同的材料和使用比例经实验确定的。

1)配合比设计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前,根据两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性能试验配制多种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以供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满足有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外,还应达到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2)配合比的管理。

①本标段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外加剂和外掺料的品种也较多,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并对整个混凝土拌制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②根据所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质量目标是一致的。施工配合比作为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的配料单,拌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

③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次灌注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验,方能运入灌注工作面。

2.2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五个因素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该五个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

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性能及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施工机具,混凝土的运输及作业劳动力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部及防水作业组专职负责相应部位的灌注质量和质量检验及监督。

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及按施工工艺特别是布料工艺组织施工,并督促关键部位如防水结构细部等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进驻混凝土拌和站监督拌和站按配合比实施质量控制情况并协助组织运输。

5)混凝土灌注施工实行质量承包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同作业人员及拌和站签定质量责任合同,使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有关人员及混凝土供应站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发动相关人员进行群众性质量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2.3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混凝土灌注,三个阶段。

1)原材料选定及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及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喷射、灌注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灌注质量。

2)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①将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管理纳入本工程创优目标管理范围,协助拌和站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技术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②拌和站每次搅拌前,应检查拌和计量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和,还应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准确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接受业主的监督。

3)混凝土灌注。

①分别制定混凝土灌注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机具及运输组织计划,项目副经理组织和实施计划。

②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项目副经理制定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运输计划,配齐各种运输机具,协调好各种运输设备走行时间和路线,并备用相应功率的内燃发电机。

③混凝土拌和站运来的混凝土先经试验人员检查核实和配料单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后方能运至工作面灌注。对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或坍落度损失超标准、以及超过允许运输时间的混凝土作废弃处理。

④按照灌注工艺和混凝土的供应量,进行对称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全力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供应,缩短灌注时间,以免出现施工冷缝。

⑤随着混凝土的灌注,捣固人员应适时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混凝土振捣以不冒气泡为准,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3.结语

公路工程是民心工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劣及国民经济的长治久安。通过本文的论述,愿能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所推进。基于作者工作经验的限制,文中个别问题并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今后会再接再厉,继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求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建岐,余武斌.水泥稳定集料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J].广西交通科技,2003,04.

工程造价控制综述 篇7

1.1 确定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合同的要求, 也是我们施工单位满足顾客要求的努力方向。一般我们的工程质量目标根据工程合同要求定为: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如100%) 、工程质量等级 (合格或优良) 、苗木成活率 (如100%) 等。

1.2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1.2.1 建立“质量技术交底”制度。

按照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 逐级进行绿化工程合同交底, 技术交底和施工交底。确保每个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了解和熟悉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1.2.2 建立“三检”管理制度和技术复核制度。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对测量放样、挖土平整、回填造型、土壤改良, 苗木栽植、绿化养护、园路铺设、建筑小品、水电安装等各工序的施工, 严格技术复核制度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 施工检验均有专人负责。

1.3 编制和收集施工实施文件

施工实施文件有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主管、施工单位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根据工程合同以及招投标文件, 工程的实地考察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第二部分就是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第三部分就是涉及施工所需的有关规程、规范、检验标准等外来文件。以上这些施工实施文件, 均必须在工程开工前收集到位并发放给相关人员。

2 规范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2.1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确保施工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靠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控制的, 所以他们的质量意识以及责任感、技术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工作要“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2.2 严格控制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质量

2.2.1 选择合格供应商。

我们项目部在公司工程部的指导下, 进行合格供方的选择, 首先对供方进行考察, 根据供应商的实力、供货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审, 择优评定, 确保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源头。

2.2.2 严格进场物资的验证。

要严格按照采购要求进行检验, 并确认产品合格证书、检疫证明、设备的鉴定证书等, 同时做好记录, 对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

对于内部调配的设备或者租赁的设备以及甲方提供的求, 不使用。

2.3 施工过程的控制

全面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及控制重点工序质量是构成合格工程质量的基础。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都是由土方工程、绿化种植、建筑小品、水电安装、园路铺设、水景工程等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 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良的目的, 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 对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并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检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2.3.1 文件控制:

施工文件对工程施工起着主要的指导作用, 所以施工前, 项目部必须收到并组织相关人员熟悉相应的施工文件。负责人根据园林绿化的施工工序编制相应的施工工艺以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特殊工序操作规程, 将所有的施工文件、图纸以及有关的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发放到项目部。

2.3.2 工序控制:

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每一项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的交底, 并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

2.3.3 检验控制:

要求施工班组在完成每一项工序后, 做到自检。然后由质量检验员按照检验标准, 对每个分项工序进行检验, 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 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3.4 隐蔽工程的控制:

由施工主管负责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对隐蔽工程和特殊工序按特殊要求实施施工, 并严格实施复核和提交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转入下一个工序。并做好相应记录。

2.3.5 做好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完工后的保护控制:

由养护班负责。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苗木种植、园路铺设、景观小品等工程完工后的养护、保养、维护等保护措施, 确保整个工程竣工后的完好状况。

2.3.6 工程资料的整理:

资料员负责收集和编制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质量记录, 工程竣工前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查竣工资料是否规范、完整、齐全, 竣工后由专人负责报有关部门备案。

3 结语

综上所述,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日益被绿化行业的专家和项目管理者重视, 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创建更多的园林绿化精品工程而努力。

自我控制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行为,言语指导

1 自我控制的涵义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国外对于自我控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关于意志的探讨,但是对于自我控制的系统研究则是由心理学家完成的。虽然国内外对于自我控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对于自我控制的涵义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国外对自我控制的界定有代表性的有:Freud将自我控制看成是控制本能冲动在道德、权威准则下的自我的一种努力。Baumeister等人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改变一些反应态度,并使其与理想、价值、道德和社会期待相一直,并追求长期目标的能力。Kopp认为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条件下,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

国内对自我控制的定义也做了一定的研究,如朱智贤认为“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高级心理活动。”肖晓莹认为“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为了满足某种活动目标,而对行为、情绪进行一定调整的活动。”

2 自我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自我作为调节者,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抑制本我的原始冲动,满足超我的良心原则,最终符合社会现实的要求。对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生机制,弗洛伊德更为强调情绪的作用,认为良心和社会规则的内化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机制,因此,个体的自我控制其实就是个体对其本能情绪冲动的一种控制能力。与早期的弗洛伊德自我控制观一致,后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更多强调情绪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学派对自我控制的研究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进行的,斯金纳认为儿童的自我控制就是儿童改变一些条件,使最终的行为得到逐渐变化的过程。社会学习论中关于个体自我调节机制的研究就是来源于斯金纳的观点。班杜拉强调自我控制不仅仅通过意志控制来实现,它的实现要借助于三个子功能的发挥,个体根据所选择的标准和采取的比较方式对自我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价值评价。

2.3 认知发展学派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在情绪自我控制中的作用,把个体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作为自我调节的基础。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以儿童对道德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的。而科尔伯格对道德判断的观点与皮亚杰相一致,他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强调儿童在与成人、同伴的相互关系中,去积极主动的建构道德判断的过程。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根据社会规则和他人的关系不断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因此,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强调认知在个体情绪自我控制中的作用,把认知作为自我调节的基础。

2.4 自我控制理论的新进展

随着自我控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工作者也对自我控制的理论进行了扩充。Taylor和Schneider提出了情绪说,认为个体控制行为的机制有可能是由变化或维持的情绪引起的,也就是说,个体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一个预估,如果个体认为估计将要发生的事件结果对自身有利,个体就会以积极的,情绪来保持该行为;反之结果不利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那么个体以免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避开该行为。而Metcalfe和Mischel提出了启动假设说,该假设认为个体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启动系统,热系统和冷系统。热系统以情绪的走向来调节个体的行为;而冷系统则是以认知为基础,个体通过认知做出控制自己行为的举动。

3 自我控制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是否从一出生就具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呢?答案显然不是的。个体是在自身生理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克制自己,并不断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因此,人类的自我控制能力实质上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

国外对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主要从其冲动性开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冲动型:动作和运动的控制,认知行为的控制和情绪情感的控制。普莱尔对儿童如何对自身动作进行抑制做了研究,他认为儿童的心理表象和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对其自身的动作控制。而鲁利亚等人对2-4岁的幼儿做了研究,发现儿童抑制自己的动作较难,对某种命令做出停止的动作要困难。

国外对认知行为控制的研究集中在人的认知方式上的研究。Kangan等人将人的认知方式用两个维度加以区分,即冲动和熟虑。他们通过实验设计了“匹配熟悉图形测验”,并分为两种类型:冲动型和熟虑型。冲动型的个体对测验很少思考,很容易就会作出反应,但同时他们的错误率也较高。而熟虑型的个体则会通过深入地思考,谨慎地作出反应,而他们的时间也相对来说较长。因此,冲动型的个体通常比熟虑型的个体缺乏自我控制。

国外学者Mischel等人对儿童的情绪情感控制方面做了研究,他们设计了“延迟满足”的实验,结果是想看看儿童是否愿意放弃眼前可以得到的东西,而去等待更有价值的奖励。实验者让儿童在两种条件之间进行选择:一种是马上就可以得到的,但是没什么吸引力的东西;另外一种是儿童需要暂时放弃眼前的东西而必须在延迟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更好的东西。实验结果发现,幼小的儿童抵制眼前的诱惑很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对哪种条件作出符合自身的选择。

国内心理学工作者也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自我控制发展各个时期的年龄特征。韩进之等人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发生的年龄转变期为4-5岁。这个阶段自我控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上。谢军认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且这种增长的关键年龄在3-5岁之间。刘金花认为,一般能够控制自我的儿童比较有责任感、成熟,并且能够自觉地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遵守规则,有较高的慎独行为。

4 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影响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认为生理因素、父母控制模式、言语指导和榜样等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生理因素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方面,大多数研究认为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国内外关于对大脑皮质的发展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鲁利亚认为:儿童刚出生时大脑皮质的第二区和第三区都不太成熟,而这些区的功能与抑制机能有关。个体在幼儿时期,抑制机能还未发展成熟,而幼儿的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占据主导地位。

国外对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做了研究。Kuczynski&Kochanska从父母的控制策略与儿童的控制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逐渐从身体控制转向言语控制,而儿童也从消极的不服从转向谈判——抵抗的方式。Edwards和Patterson的研究认为,父母对子女要求高的儿童相对于父母对子女忽视或放纵的儿童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情感。

当然,心理学家发现言语指导在儿童自我控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言语指导包括两个方面:儿童言语指导和成人言语指导。维果斯基发现,学前儿童通常在游戏中会自言自语,这种自我言语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儿童调节自己的行为。鲁利亚研究还发现,幼儿的言语指导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利用自我言语指导。当然,成人的言语指导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巨大。Mischel等人在实验中发现,如果成人给予儿童有效的言语指导,那么儿童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国内心理学者认为,成人指导对不同年龄的影响是不同的,成人言语指导对3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没有什么影响,而对4岁以上的幼儿影响显著,并且不同的言语指导对调节儿童控制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成人的言语指导对较小儿童的运动控制水平的影响较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人言语指导的效果减少。而这个阶段幼儿的自我言语的指导作用显著,但是其效果并没有达到成人言语指导水平。

5 小结

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成就,有研究发现,一般来说,童年时期具有延迟满足的少年在长大后能够更好的克制自己,并且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及学习中。具有较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儿童其应对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似乎也较强一些,因此,如何去指导儿童成为一个具有强自我控制的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opp C B.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a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Perspectiv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2.18(2):199-2141.

[2]Duckworth A L.The Significance of Self-control[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1.108(7):2639-2640.

[3]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4]肖晓滢.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简述[J].心理科学,1991(2):40-42.

[5]Skinner.Aguide to constructs of control[J].Jour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549-570.

[6]Kuczynski&Kochanska,G.A.(1987).Develop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young children’s noncomplianc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Vol.23,No.6:799-806.

[7]许政援等.3-6岁幼儿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发展的因素[J].心理学报,1987(1).

[8]肖晓莹.言语指导幼儿运动控制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9(3).

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篇9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逐步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与此同时,学术界围绕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和丰富,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从多个角度考察内部控制,通过对我国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效率、评价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试图达到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的综合认识,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二、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

现有文献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本质和要素两方面。(1)内部控制本质。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这样定义内部控制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前期主要针对内部控制概念展开。早期的代表性研究文献,阎达五等(2001)的《内部控制框架构架》,指出内部控制发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为主线,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近年的研究认为内部控制的范围更加广阔,不仅仅局限于资产安全和会计控制。张宜霞(2007)重新界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弥补企业契约组合的不完备性,实现企业内部的均衡和有效运作,并形成包含企业治理、管理、作业控制三个层次的内部控制概念体系。谢志华(2009)指出企业组织关系决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及结构,以契约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内部控制本质是制衡,以等级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内部控制本质是监督。杨雄胜(2011)提出内部控制是个人、组织、社会各层面运用识别、评估、计量等方法正确防范并遏制“非我与损我”,主动保护并促进“自我与益我”的系统化制度。林钟高等(2011)认为内部控制治理的本质是信任,根本目标是借助于信任实现内部控制治理效率最大化。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内部控制课题组(2011)认为解决组织各岗位尽责问题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上述各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的本质有不同的定义,但各种定义基本上都统一于内部控制是使企业运作达到均衡、有效以达到组织的目标的过程这一观点。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内部控制课题组提出的内部控制本质即解决组织各岗位尽责问题,这一概念更接近COSO的内部控制概念,在揭示内部控制本质属性方面比之前更准确,更能满足人们统一对内部控制认识进而深化理论研究的需要。(2)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要素是内部控制理论的核心,也是进行后续一系列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内部控制要素的研究经历了包含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的三要素时期,到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的五要素时期,再到包含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的八要素时期的演变。金彧昉等(2005)通过借鉴COSO报告内控八要素的内容,通过对中航油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初步尝试借鉴国际方法完善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近年来,王竹泉、隋敏(2010)将现有的内部控制要素合并统称为控制结构,并将企业文化提升到与之相并列的地位,提出内部控制包含两个两个要素,即内控结构和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虽然在内部控制要素的内容和划分上取得了日益科学和丰富的成果,但整体来说,学术界对内部控制要素的认识还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人文因素、目标设定要素、控制活动三个方面。

(二)内部控制效率研究

以往关于内部控制效率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方面。(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近些年来我国的文献主要从产权性质、制度环境、股权制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刘启亮等(201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内控质量好;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对非政府和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内控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等正式制度要素仍不完善,企业自身的股权结构是企业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李颖琦等(2012)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发现引入非国有股权建立股权制衡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总体上,中央政府控制、良好的政府环境、股权制衡均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但在股权制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方面,未来还需要进行大样本以及分行业的实证研究。(2)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由此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张龙平等(2010)通过实证分析沪市A股公司2006~2008年内部控制鉴证的经验证据,探讨内部控制鉴证是否有效地提高了会计盈余质量,董望(2011)以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两个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方红星等(2011)以2009年度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质量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此外,王军只(2009)、陈丽蓉(2010)、吴益兵(2012)等学者都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文章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应计质量,能够有效抑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张国清(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王奇杰(2011)以2007年至2009年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保证程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保证程度与盈余管理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但内部控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是由于公司的治理情况等特点会影响其内部控制的实施结果,因此,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与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监督和检查。

(三)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以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审计。(1)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为了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运行质量,了解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公司运营质量和经营业绩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就需要建立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针对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我国学者提出了多种思路和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骆良彬等(2008)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王海林(2009)建立了IC-CMM模型用来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池国华(2010)构建了满足我国企业管理层需要的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为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内部控制提供操作指南。张先治等(2011)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的评价模型,创新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2011)设计了由五大目标指数形成的定量化的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和内部控制修正指数。杨洁(2011)通过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确立了综合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模型,为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必然会产生成本。吴秋生等(2011)提出将财务报表审计目的、完善目的、披露目的和内部控制审计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进行整合以节约成本,通过主体内和主体间这两个层次的整合更好的服务于评价标准、实现评价目标,进而达到提升内部控制及其评价质量的目的。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判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类型及采取的措施。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研究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杨有红等(2011)指出,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把握实质、厘清缺陷和局限性是基础。缺陷认定是一个过程,必须解决缺陷的识别、严重程度评估、认定权限划分、应对措施制定、对外披露五个环节的问题。王慧芳(2012)从制度、理论及操作三个层面解析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提出破解思路,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基本框架。此外,还有一些文献对内部控制效率评价进行了研究。林钟高等(2011)提出内部控制治理效率最大化的核心是控制权配置效率最大化,其基本的衡量标准是治理收益与成本对比。李连华等(2012)提出内部控制效率是内部控制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控制成效的集合,其认定标准为价值创造,并设计了相应的测度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总体衡量、横向比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对于深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上市公司风险管控能力、规范资本市场运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周勤业等(2005)、缪艳娟(2007)通过回顾分析英美发达国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进化历程,对我国企业如何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系统提出建议。杨有红等(2008)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邱冬阳等(2010)实证研究了市场对IPO期间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反应,结过发现市场对明确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了正向的反应,但这主要体现在首次公开发行公司其股票上市首日的开盘价上。张继勋(2011)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内部控制能明显降低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佟岩等(2012)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整体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概率随着市场集中程度的变化呈倒U型关系。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钟玮等(2011)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以及衡量公司效率的模型,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真实反映内部控制质量是研究内部控制能否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绩效的假设前提,因此内部控制披露是否能够真正揭示内部控制质量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方红星等(2009)对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的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详细披露内控信息的情况较差,愿意披露内控信息的公司多为内控实施情况较好且披露成本较低的公司,而外部审计并没有明显促进公司自愿对内控信息进行披露。杨玉凤等(2010)运用内容分析法设计了ICIDI指标,用来衡量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崔志娟(2011)提出高管层具有披露的“动机选择”倾向,这决定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偏离内部控制质量的偏差,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相对来说,我国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和丰富的,涉及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系统构建、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关系、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3)内部控制审计。《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相关企业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因此,内部控制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就是外部审计应如何通过增值服务来满足投资者对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需要。张龙平等(2009)对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总结出其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启示。刘玉廷等(2010)提出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该注意处理好6大关系,分别是: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的关系、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关系、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企业层面控制测试与业务层面控制测试的关系、重大缺陷披露与其他缺陷沟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关系。同时,应当深入研究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界定和方法技术问题、内部控制测试评价的样本选取问题、首次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与连续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策略问题、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形式问题、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的利用问题。雷英等(2011)明确内部控制审计是对过程进行审计,同时提出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张宜霞(2011)还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公司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公司业务流程复杂程度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而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并不是以往研究结论和常识中的正相关,而是显著负相关,即上一年披露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的审计收费反而低,产生了“极反效应”。学者们对于内部控制审计及相关关系和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审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推动内部控制审计扎实有序开展。

(四)内部控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1)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三者的关系。为了控制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继产生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等框架,关于三者的关系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都在争论,但时至今日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谢志华(2007)从历史回顾和逻辑推理的角度讨论了它们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者的四维整合框架。丁友刚等(2007)指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其思想内涵从最初的实务风险控制,不断发展到合规性风险控制,最终融入到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框架之中。韩洪灵等(2009)系统的介绍了基于风险导向的COSO监督模型,在分析该模型创新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我国的应用。程新生(2004)指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影响,不能割裂,企业应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为企业决策和经营提供保障。同时还指出追求效率是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根本原因。杨有红等(2004)指出内部控制只能提供合理保证,必须与公司治理相结合,内控制度才能得到贯彻落实;两者都是由于委托代理问题而产生的,这为它们的对接提供了可能;而具有创新性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是对接实现的保障。李连华(2005)将两者的关系描述为嵌合关系,并提出了改善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效果的两者关联共识结构。(2)内部控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企业价值方面,内部控制是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实现营运目标的保证。王海林(2006)从现代控制理论出发,提出对价值链企业来说,要想与上下游的供应商和顾客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内部控制是不可缺少的。在对价值链内部控制相关概念及其作用、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的构建。李心合(2007)指出内部控制研究要从审计视角向管理视角转型,在设计内部控制机制时应优先考虑从价值创造角度出发,并构建了由七项要素组成的价值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战略方面,池国华(2009)运用战略管理、系统论、管理控制等理论探索了解决我国企业目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并从战略出发,以系统整合为主线,提出了构建相应保障机制的框架思路。

三、结论

自适应模糊控制综述 篇10

关键词:模糊控制,模糊逻辑系统,自适应控制

0 引言

自从1956年美国Zadel教授首次把模糊集这个概念在发表的关于模糊集合理论论文中期提出之后, 模糊理论已发展了50年, 模糊理论知识体系现已成熟和完善, 同时也在工业生产的实践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把模糊逻辑技术当做控制规则融入与控制技术中, 能有效解决和处理那些传统控制模式构造的控制器难以解决的难题, 模糊自适应控制是将模糊逻辑理论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 具有鲁棒性强、易于掌握和操作、控制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 模糊自适应控制理论日趋成熟, 控制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在智能控制、电子自动化以及航天航空等多方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技术人员的重视。

1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1960年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广泛应用于重工业的生产实践、电子信息自动化以及航空航天等多方面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最优化控制这类问题中可以使用极小值原理来参与解决;运用卡尔曼滤波器解决含有有色噪声的系统中的问题加以研究;对大滞后过程的控制使用预测控制理论则能有效控制等等。同样上述控制及应用都需一个基本条件:需能对被控对象进行精确的数学建模。但是由于科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被控对象和系统的结构越来越繁琐复杂, 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对于非线性的多参数的复杂被控对象, 对被控对象和系统结构的精确建模往往难以进行, 这也使得对复杂对象的控制难以进行和处理。

与上述必须对被控对象进行建模才能设计控制器的这种模式恰好相反的是, 在对于以上原因和问题处理和解决的过程, 通常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并不需要通过对被控对象建模而是可以靠自身丰富的动手经验和熟练地手动控制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处理和控制效果。这些丰富的经验包括对被控对象的熟知以及在全部可能会发生的情景下应如何改变控制规则从而采取的相对应的控制对策。这些对策和判断常常是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述的, 与精确地数学模型相比这些语言不是系统的而是具有模糊性。即从外界不断的获取相关反馈信息, 对这些信息经过分析、研究和整理, 做出相对应的决策同时改变控制规则和方式, 从而是控制目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些操作工作过程上, 通过研究和分析人的自主能动性和自主控制的行为, 利用这些行为特点, 让计算机模拟人得思维方式用来控制那些无法构建精确的数学模型的被控对象, 从而形成了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集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推理的知识应用在控制方法上, 以此来模拟人的模糊逻辑思维, 用来解决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过程的智能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是在模糊集等理论的基础上将人的推理、判断、思维过程应由比较简单的数学形式描述出来。模糊控制的目标是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再加上比起传统控制方法, 模糊控制可以融入人的思维判断, 所以这种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到重视, 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2 模糊控制

模糊系统是指与模糊概念、模糊逻辑直接相关的系统。它通常是由模糊器、模糊规则库、模糊推理机以及解模糊器这四个模块组成。模糊器首先是把系统输入量进行适当比例对应地量化作为论域中的数值, 然后对应每一个量化的数值定义一个模糊子集, 并把每个模糊子集所相对应的隶属函数定义出来, 最后把数值对应的隶属度应用合适的语言值求出来。模糊规则库中对应的每个规则都是由进行手工操作的工作人员的丰富和熟练的操作经验和知识以及这些工作人员在控制过程中用来计算各种数据的相关算法。模糊推理机是指应用模糊逻辑法则把模糊规则库中的规则用某种映射表达出来。解模糊器则和模糊器的作用相反, 解模糊器就是把模糊推理最终得来的结果转换成相应的数值量。

模糊控制系统就是在常规的控制系统中, 用模糊逻辑系统来取代传统的控制器, 进而使得复杂难以建模的被控对象能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3 自适应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在应用模糊控制进行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看出, 是否能够制定出好的模糊控制规则将会直接影响到控制效果, 而控制规则的制定原则通常是由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被控对象的熟知和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把模糊控制应用那些复杂的时变的非线性不确定的系统时, 由于被控过程中出现一些时变的非线的以及高阶性的其他随机干扰等因素, 造成纵使采用了模糊控制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控制目的, 如果控制能够自动调节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所以人们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融于了能够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的技术, 结合这些因素的模糊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学习的功能从外界环境以及自身控制过程当中得到相关有用的信息, 并依这些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反馈和修改控制规则或参数, 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控制功能随着问题的变化给出不同的控制规则。

4 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结构

自适应模糊控制的设计是为了使得控制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这些特点的, 为了能够在控制运行过程中, 结合相应地控制效果和外部环境, 对控制器的控制方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得控制效果达到更好的结果, 这就使得模糊控制具有更高的智能性, 所以在最常见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案的设计中是把偏差测量、控制校正和规则修改这三个功能块附加在基本模糊控制器中。

其中, 偏差测量块, 用于测量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的偏差值, 从而确定系统控制中需要校正的量, 以便为系统控制规则的修正提供信息;控制量校正块, 用于把输出应答需要校正的量转换成控制量需要校正的量;规则修改块, 对控制量的修改通过校正控制规则来实现校正量。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输出误差的差值来获得需要校正的信息, 然后将需要校正的输出应答的校正量转换成控制量需要的校正量, 最终通过修改控制规则来实施校正量。

5 自适应模糊控制的研究与发展

1960年代中期, Zadeh教授创建了模糊集理论, 与Mamdani教授等人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模糊控制的研究工作, 自从模糊控制得到了学者的大量研究和实践, 模糊控制理论逐渐发展成富有发展成果和发展吸引力的研究领域。

1979年, Procyk和他的导师Mamdani提出了一种能使模糊控制规则自动生成和自动修改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 (SOC) , 第一次在模糊控制的结构中加入了自组织的功能, 首次在较高起点上实现了如何用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在较短时间内在一类大过程的问题上取得更好地控制效果。Shao等人后来对算法作了一些改进并应用在实际生产中, 之后Rhee和Vander等人进一步通过由定量过程来获得定性控制规则的方法改进了控制器。

Pedrycz提出了一种模糊关系模型的辨识方法, 该方法是基于参考模糊集的系统模糊关系模型而实施的;T.Takagi和M.Sugeno紧跟R.M.Tong的研究步伐, 提出了一种用模糊集理论去辨识系统模糊模型的语言的方法。这两种极具有代表意义辨识方法为工业的实际生产中的建模提供极有效的工具, 并为自适应模糊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Z.Bien和Yong-Tae Kim应用了变结构控制的思想设计了鲁邦自学习的控制器用于解决传统的自组织模糊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外部干扰敏感问题, 在双关节倒立摆控制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但是控制过程中出现了震动现象。

Harris和Moore提出了建立在过程模糊模型基础上而不是直接把模糊逻辑技术直接当成控制器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 使得类似自校正调节器的控制功能最终得以实现。Layne等人在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控制过程中加入了模糊逻辑技术从而得到了新的模糊模型参考学习控制。张化光在借鉴TS模型的模糊自校正控制的基础上在控制器上应用了广义预测控制律, 用这种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具有不确定时滞问题, 同时能顾及系统模型失配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鲁棒性。G.V.S.Raju和J.Zhou基于K.F.Glu和S.Daley把自适应控制器应用在复杂多变过程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递阶模糊控制以及自适应递阶模糊控制。G.V.S Raju等人在戴忠达的算法基础上, 提出了一类自适应多级模糊控制器。之后A.Gegov提出了应用于城市交通控制网络的一类多级智能模糊控制器。K.Y.Tu等人设计了利用滑动超平面连接多个单变量的FLC的多层模糊控制器, 并阐述了闭环系统稳定性的条件。

6 结语

模糊控制相对于传统的控制理论能够解决更多实际复杂的建模以及控制问题, 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控制方法, 自适应模糊控制是一种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的控制方法, 在控制过程中, 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能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外界反馈的信息不断修改自身的控制规则, 使得系统的性能更加的完善改善了系统的性能。近几年来, 自适应模糊控制因为其自身的控制特性而取得了很大进展,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的结合, 使系统功能以及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为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以及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自适应模糊控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开始向多元化和交叉学科方向发展, 加强对自适应模糊控制的研究是近几年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同时模糊-神经网络混合系统的出现给自适应模糊控制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 但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与复杂性使得研究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逐渐向混合系统模式方向发展, 对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M.Krstic, I.Kanellakopoulos, and P.Kokotovic, Nonlinear and Adaptive Control Design, New York:Wiley, 1995.

[2]郑亚琴, 刘艳军, 佟绍成.具有监督控制功能的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 2009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2009) .

[3]Ya-Qin Zheng, Yan-Jun Liu, Shao-Cheng Tong and Tie-Shan Li, Combine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Uncertain MIMO Nonlinear Systems.2009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4]王永富, 柴天佑.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综述[J].控制工程2006, 13 (03) .

上一篇:煤泥系统下一篇:高素质教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