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法创新教学运用

2024-06-15

诵读法创新教学运用(精选五篇)

诵读法创新教学运用 篇1

如果要探究这种古典教学法失落的原因, 我想大约有以下一些因素的参与:繁多的教学篇目与有限的教学课时的矛盾;空泛的教学目标和过死过细的考试评价之间的矛盾;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消极的社会舆论误导、学习主体的抵触、古典文化环境的失落等等。

尽管造成诵读法失落的原因很多, 有些甚至是我们教师无力改变的事实, 但为了学生的发展、也为了传承文化, 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找回失落的古典, 我们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让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回归它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 至少我们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给时间诵读

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在于他们多读多背的阅读实践, 而不在于老师条分缕析的讲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聆听较长话语时, 形成的短时印象并不是所听话语的原有形式, 而是改造转换后的自组织形式。教师的讲解是对课文的改造转换, 教师所讲显然不如课文本身的词汇与形式丰富生动;听讲是学生对教师话语的改造转换, 听讲所得显然又不如教师所讲的词汇与形式丰富生动。因此, 学生在教师的详尽讲析中获得的只是对课文深层含义及其写作方法技巧的零碎、粗疏、模糊的感觉, 它不能有效地增加书面母语的积累, 更不能有效地增强运用书面母语的能力。要有效地、更好地增强运用书面母语的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诵读。现在, 语文界的一个口号就是“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这一口号的目的就是强调要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所以, 文言文学习首先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在教《岳阳楼记》时, 我希望用30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诵读, 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用理解后的再次诵读来体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当然, 《岳阳楼记》本身就是一篇适合用诵读法教的文章, 一般老师在教《岳阳楼记》的时候可能都会用到诵读法, 但把一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给学生诵读, 很多教师可能还是会有些不舍得的。因为大家对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心存顾虑, 觉得那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基础差, 没有教师的讲解他们读得明白吗?教学时间紧, 哪有多余的时间给学生?其实, 这些顾虑都是杞人忧天。与现代文相比, 文言文是显得古奥难学, 但是它与现代汉语并不是绝缘的, 并不像学外语那样缺乏根基, 即使没有教师的串讲, 许多文本学生通过诵读完全有可能意会。

二、加强诵读指导

我们现在倡导的诵读与古代私塾的诵读有很大不同, 当然更不同于台湾教育家所倡导的幼儿诵经。幼儿诵经强调的是利用经典素材作为信息反复刺激幼儿大脑, 在不知不觉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受中填充大脑、开发智力, 这样的诵读很显然不适合我们的初中教学。私塾的诵读则过分强调学生“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内省和体验, 忽视了教师的指导, 其效率是低下的。在学生课业繁重的今天还强调这种千遍万遍的低效诵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课业的繁重、时间的紧迫和认识的有限决定了文言文诵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倡导的诵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诵读, 而且这种指导并不是纯粹朗读技巧的指导, 而是通过指导朗读达到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目的, 也就是说诵读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我们诵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材料, 还要能够体会文本思想内容情感, 还要能够领略传统文化精髓和魅力;我们诵读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诵读技巧, 还要培养学生想象、体验、思维、表达等等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

(一) 通过正音断句指导学生读准文本

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字和通假字。学生读错了却浑然不知, 教师应给予指正。学生朗读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应该是“读破句”, 其原因多半在于句读不清。而只有读准句读, 才能读懂文意;只有读通句子, 才能切近文本意义, 达到“其义自见”的自我领悟境界。因此, 教师应将学生的诵读错误指出来, 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句读。这种指导是最基础的, 也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

(二) 通过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读懂文本

在读正确、读流畅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如在指导读《岳阳楼记》第二、三、四自然段时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 (1) 这三段文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写景为主。) (2) 这三段景物描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主要写洞庭湖全景, 第三段写阴天下雨时的景物, 第四段写天晴时的景物。) (3) 角度不同, 景物特点也可能不一样, 那么在朗读的处理上也应该不一样。这三段文字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读呢?学生就带着这三两个问题边看注解边读书, 既疏通了字词又理解了文章内容。这样训练, 不仅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不仅指导学生读一段话, 而且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文章的方法;不仅体现了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而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读透文本

感情朗读是对文章作者思想感情的再现。由于学生生活阅历较浅, 再加上和作者所写的内容时空差距较大, 朗读时很难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朗读教学中可以创设一种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 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优美的或丑恶的, 崇高的或卑劣的, 愉悦的或悲惨的……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读出文章的意境。创设情境的方法有: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如在指导朗读《岳阳楼记》第五段时, 我选取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童自荣先生的朗诵片断来创设情境, 感染学生, 在评价名家朗诵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再通过仿读让学生的理解外化。这样训练, 不仅诱发学生更进一步读懂课文, 而且培养了想象能力、分析能力, 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能力。

(四) 合理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学生读美文本

学生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 教师的情感指导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情感的流露除有声语言外, 还可以运用体态语言作辅助表达。诵读教学时, 可以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学生诵读, 用目光激发学生诵读的情绪, 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 用手势表示诵读声音的高低、语意的轻重、节奏的快慢……这样训练, 不仅激发学生的诵读情绪, 而且提示朗读技巧;不仅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而且指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这样的诵读, 既能读出文本的言内之旨, 又能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三、培养诵读兴趣

我们现在倡导的诵读绝不是古人“悬梁刺股”式的苦读, 而是趣味盎然的享受。趣味是诵读得以有效实施的催化剂。如何使课堂诵读富有趣味呢?

一要改变单一的诵读形式, 使诵读的形式多样化。诵读教学教师采用最多的形式是全班齐读。齐读使课堂显得热闹, 能让学生精神振奋, 但是会有“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隐藏其中, 不利于发现学生的错误, 不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也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彰显, 让他们觉得趣味索然。所以, 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诵读形式开展诵读, 以花样的变化给学生新鲜感和趣味感。或分角色朗读, 或男女生竞赛读, 或按学号、按座次轮读, 或让学生分组接读等等, 让学生整堂课都保持高昂的激情。

二要充分借助教学辅助手段, 使诵读手段多样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人记忆多属于混合型, 即需要视觉、听觉和运动觉等感官的参与, 而人的视觉记忆又是所有记忆类型中最好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帮助记忆。可配上音乐, 可配上画面, 可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开展游戏活动。我们应该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方面作出更多的尝试, 让有朗诵才能的学生兴致昂然, 让不具备朗诵才能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

三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诵读环境。沉闷的氛围让人思维凝滞, 头脑发胀;愉快的环境让人头脑轻松, 思维畅通, 诵读的效率当然就高了。

诵读法创新教学运用 篇2

【摘要】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诵读法,既可以帮助教师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诵读法现代诗歌教学《再别康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47-01

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语文教学方法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诵读法在语文教学法中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反而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地肯定,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一、诵读法是诗歌教学中最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诗》、《书》等,而教学这些经典的主要方法就是诵读,即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直到熟读成诵,之后便开始逐字逐句地释义。可见,当时的诵读法重在记忆。随着语文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丰富,诵读法的内涵也有了新意。从字义表面来看,“诵”即背诵,是指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不看文本也能凭记忆说出所读过的文字。这既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又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读”即朗读,是指把无声的书面语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调动学生的眼、口、耳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和协调学习内容。这既使学生更加理解文本,又锻炼了学生的普通话,培养语感,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诵读法是“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2]。诗歌因其语言高度凝练,情感丰富,结构紧凑,韵律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也正因其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诵读法便成为了诗歌教学中最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

二、诵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现代诗歌出现较晚,大抵发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它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现代诗歌在韵味、格律等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中、高考试题中涉及现代诗歌部分的考点也几乎没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忽视它。相反,既然它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本之中,就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通常,教学诗歌的程序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一)知人论世,介绍诗歌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创作风格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二)吟诵诗歌,通过多种诵读方式使学生读出诗人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情感;读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读出自己从诗歌中得出的感悟。

(三)捕捉意象,赏析诗歌的意境美,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品味语言和分析写作技巧,使学生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五)学以致用,仿写诗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不难看出,(二)、(三)、(四)三个教学步骤都离不开诵读法,它几乎贯穿了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从读不懂”到“会鉴赏”再到“能创造”,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教学中的“诵读法”运用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至必修5共有78篇课文,其中现代诗歌仅有4篇,《再别康桥》就是其中一首,可见这首诗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代表性。《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它诠释了我国诗人徐志摩即将离别母校(剑桥大学)时的殷殷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在施教过程中,应依据“三维目标”的设定,将诵读法贯穿始终。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所述:

(一)点名读与评读。在介绍完徐志摩的生平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和《再别康桥》的创作意图之后,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诗歌文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是第一步。先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准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然后点名找学生试读,再由其他学生来评读,教师最后做总结。虽然现代诗歌不像古典诗歌那样在遣词造句上晦涩难懂,但是由于中国汉字里有些形近字、多音字、难读字等字的读音容易读错,词义又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较为复杂,所以我们教授任何一篇课文时都应强调字、词的教学。通过点名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即《再别康桥》是徐志摩通过对康桥美景的描绘,来表达他对母校的殷殷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另一方面可以从读中找出学生在字、词学习上的不足,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通过评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点评中掌握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即《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要将离别之情融入其中,读起来时节奏要缓要慢。

(二)齐读。在点名读和评读过后,学生对《再别康桥》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如何读这首诗歌有了一致的认同,接下来可以在音乐的配合下齐读《再别康桥》。齐读需要整个班级学生的共同参与,它不仅可以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巩固字音词意,而且可以唤醒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群体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深入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三)范读与跟读。范读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可以是网络上搜集到的音频或视频,选择哪种范读主体要视具体的教学环境而言。但我认为,教师的范读才是最佳的选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还处在求学阶段的学生们,对教师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拜。教师在范读《再别康桥》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练习,力求还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巧妙地结合朗诵的技巧,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等细节。如果教师范读得好,其情绪就会感染到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跟着模仿,小声跟读,继而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感受就会更深。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跟读之后,学生就不难体会到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温柔的、轻缓的、凄美的,更加烘托出诗人对母校的殷殷挚爱、依依惜别之情。

(四)背读。通过点名读、评读、齐读、范读和跟读等环节对《再别康桥》诗歌文本的熟悉之后,再稍加分析,学生就很容易达到背诵的程度。背读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节,并且分享自己读诗的心得体会。分享心得体会的过程就是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背读的帮助下理解诗歌的过程。《再别康桥》这首诗一共有7个小节,几乎每一个小节都是一首小诗,都可以绘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用词、意象、情感等方面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经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找出了诗歌中的意象,如云彩、金柳、青荇、清潭、虹、梦、笙箫等,体会诗人即将离别的复杂感情,有不舍、喜爱、向往、陶醉、高亢、失落、无奈、忧伤、眷恋等。整首诗,一开始营造出那种“轻轻的”作别的宁静、柔缓的氛围,再到对康桥美丽风景的描绘,尽显喜爱和眷恋之情,再到放歌陶醉,情感上达到高潮,忽而又要无奈地面对现实,不得不离开,最后在沉默和悄悄中安然离去,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曲子,扣人心弦。如此情景交融,构成了诗歌的深邃意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背读,学生脑海里就会闪现出清晰的画面和情感脉络,何愁不能迅速而准确地背出诗来。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诵读法,并且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让诵读法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庆元,于源溟.诵读法的历时演化与现时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 2004,10:47.[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作者简介:

诵读法创新教学运用 篇3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改革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可以用一个“讲”字来概括其特点,一般都是先逐字逐词解释然后疏通大意分析一下主题及写法,最后要求学生背诵了事。这种教法有点“死”,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言”与“文”了,学生只能永远仰息于老师的“浇灌”,成为死记硬背的工具。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言文统一。我以为,文言文教学中“言”的解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我们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我们应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如此方能体会音韵之美,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读赏结合便可渐入佳境的意思。所以,我们教学文言文应该从“读”入手,以顺利达到解读鉴赏文言文之目的。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一线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比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症结何在?那便是对于诵读的漠视、遗忘。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现就我所教的苏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步粗读。课前提出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看上去这个任务不难完成,但是却需要做很多细致工作,为了不读错音,学生们课前进行了积极的预习,碰到一些不会读的生字都主动去查,把读音认真的写在课本上,因为这一课生字较多,我提示他们可多写几遍记在脑海中,比写在课本上看上看下的轻松。想知道句中怎么停顿,就必须清楚这一句说什么,课下注释就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翻译书工具书也派上了用场,让我高兴的是几位同学到办公室找到我,探讨“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如何停顿,这使我窃喜: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读啊!正式上课时分段抽几个学生来读,读音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停顿的把握也比我预期的要好。

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精读。在《阿房宫赋》的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在选哪那一段的问题上学生们有了一点小小的分歧,但很快便亮出了结果:男生读第一段,女生第二段,并给出了理由:恢宏巍峨适合男生,脂粉香气适合女生。这表明学生们对于文中的传神描绘已经在脑海中有了感官的印象,于是我顺势提出了这次诵读的要求:不仅要动嘴,流畅无误的读顺,还要动脑,在脑海中建起一座巍峨的宫殿,画出如云的宫女,带着感觉带着画面去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進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居然更好了,一位学声乐的女生被大家推荐起来进行了精彩的范读,赢得了满堂的掌声。第三段稍长,我进行了范读,然后鼓励几个学生起来大声朗读,最后进行了齐读,在齐读时注意到有的学生已经不用看课本,从头到尾背下来了,这着实让我有些兴奋。

反复的诵读中,琅琅的书声中,课文的传神描绘、情调韵味,不用老师多讲,已慢慢跃出纸面渗入心田。

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几遍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在《阿房宫赋》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我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几个班联合举办了一次诗歌朗读比赛并书法比赛,这对鼓励学生诵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之后考查这一课的知识点时,发现学生们记得比较牢固,极少丢分。

诵读法创新教学运用 篇4

在教学中, 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 视觉传入, 声带发音, 听觉监听, 大脑辨别等不断循环往返的过程。诵读者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 体会就越深, 意义就越明白,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也。那么, 文言文的诵读有什么意义呢?

一、通过诵读, 正音识字, 规范语言

诵读古诗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古诗文中有大量文字障碍, 如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异体字、异读字等等, 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课文, 让学生眼到、心到、口也到, 认清字形, 辩明词性, 读准字音, 才能很自然地掌握其含义, 在文通字顺的同时掌握大量实词、虚词, 为日后独立阅读古诗文做好准备。

当然, 诵读古诗文时, 读音一般应以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 不必也不应拘泥于古音, 对方言土语更应规范。

二、利用诵读加强背诵, 积累名篇

古诗文中的名篇, 语言精练、优美, 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是学生积累语言较好的材料, 也是学生提高语言素养的重要手段, 我们必须让学生花大力气去诵读, 熟读成诵, 进而达到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这样积少成多, 从而使学生不但在名篇中思想得到提升, 而且在作文和做人时“有米下锅”。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意图, 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借助诵读理解内容, 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之精妙, 可以培养语感, 增加积累, 涵咏感悟。短文章整体读, 长文章逐段读。可以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也可以读句读, 读感情, 读意境。朱自清认为: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 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因为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对于熟读成诵的文章, 学生自然而然地经过了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他们贮存了许多可以借鉴、可供取用的东西, 需要时可以随手拈来, 对日后独立阅读古诗文作品也裨益甚大。

四、运用诵读培养兴趣, 提高审美情趣

古诗文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 但学生学古诗文的目的旨在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文篇目, 均为历代名家之精品, 其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美、音韵美, 只有通过诵读的再创造, 让口耳开放起来, 让心灵开放起来, 在诵读中去感悟玩味, 不断“反刍”, 不断加深, 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 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才能为作品所感染, 直至爱不释手, 掩卷遐思;也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全部精力, 积极愉快地接受学习任务。优秀古诗文作品会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以及思想的启发有着深厚的教育熏陶的作用。倘若通过诵读感受, 更细致入微, 更感人至深, 更了然于胸, 更溢于言表。学生也正是从这诵读中, 心领神会, 获得极大满足, 达到审美目的。

五、借助诵读检查学习, 检查理解程度

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同时也可检查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通过学生诵读时对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的处理, 可测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叶圣陶说:“这些规章, 都应含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 所以依照规律诵读, 最合乎语言的自然。”

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实施呢?

1. 语文教师本身必须提高语文基本素质, 练好语文基本功。

将备课时老师的范读录在磁带上, 在课堂教学时播放给学生听,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以老师有感情的诵读去感染学生, 同时为学生做出范读的表率。

2. 在课堂上, 要注重诵读形式的变化, 从而提高诵读效果。

可以教师先范读、领读, 然后放录音, 学生跟读, 接着学生单读、男女生分组赛读、分角色诵读, 全班大声齐读、轻声自读, 快速读、慢速读等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

3. 诵读中, 应注意抓好两头。

对诵读条件好的学生, 要提供条件让他们充分展示诵读才华, 让他们有发展的机会。对诵读基础不太好的学生, 则要做到起点低些, 要求严些, 训练实些, 方法科学些。要学生先做到声音响亮, 把音读正确, 进一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 然后再把句子读通顺, 做到不回读、不破读、不顿读、不唱读, 教给他们一词一句地按词读, 要训练他们把词和句读清楚, 能让人听明白。

4. 诵读中还要把握好评价的分寸。

不评价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简单笼统的评价对学生毫无意义, 讽刺挖苦式的更不可取。正确的评价应包括: (1) 明确指出学生诵读的优缺点; (2) 分析读得好或不好的原因; (3) 及时鼓励, 保护诵读的积极性。

诵读法创新教学运用 篇5

“因声求气”何意?“因”指依据,“声”指文字的节奏、音调平仄、押韵 等,“求”指探求,“气”指气势或语气。周振甫在《文章例话·因声求气》中 指出:“因声求气,就是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来诵读,并通过 诵读体会作者的气盛言宜,又通过对气盛言宜的体会来体会作者的情 意,‘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祈合于无间。”即读者通过反复诵读作品外 在的言辞的音节声调,使作者之意从“了然于心”到“了然于口”,最后能 “了然于手”的境界。

一、“因声求气”法探寻作品气韵美。

桐城派刘大櫆主张学习古人的文章风格,即“神气”,提出从作品音 调韵律中求得“神气”。“神气”不是抽象的东西,它要通过具体的音节和 文字而体现。从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考察,人的听觉、视觉、情感 和思维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是一起投入,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吟 诵诗文时,作品语言的声音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分别作用于我们的听 觉和视觉。与些同时,我们的思维———理解和想象开始活動起来。凭借 思维,一方面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在意蕴,另一方面感受和再现作品的 艺术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吟诵者的情感活动。

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一处方言:“‘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 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 倒来得正好。”“阵”与“层”,作为江南富阳人的郁达夫当然听得明白。那 为什么“层”字比“阵”字来得更好呢?沉潜反覆后,发现“阵”声调本是阳 去,声调为51调值,读来急迫、短促。而“层”字为阳平的35调值,声音 由低向高攀升,显得高扬、悠远。“故都的秋”的意味是缓慢悠闲的,像美 人的一声长长叹息,也是作者内心的深沉慨叹。这种闲愁无计消除——— “却道天凉好个秋”。联系写作背景,郁达夫在如火如荼的左翼文艺运动 中,却如闲云野鹤,但个人的壮志凌云无处排解,情动而辞发,这种深 沉、内敛、克制就在“微叹”中体察感悟了。

二、“因声求气”法传递作品意境美。

“因声求气”还与文学鉴赏时的审美心理有关。刘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篇中提出著名的“虚静”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 澡雪精神。”他把作家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当作进行艺术构思的前提条 件。其实,读者在文学鉴赏时也需要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即排除胸中 的各种杂念,当发声吟哦进入鉴赏过程后,感受、理解、想象等心理活动 便开始了。联系亲身的体验和平日积累的各种知识,驰骋想象,充分感 受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在意蕴,创造性地再现作 品的艺术境界。

如屈原的《国殇》。在配乐的烘托下,以豪迈雄浑的激情演绎诗歌,悲壮的情感解读诗歌。解释被“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荒野”和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感染的理由是,通过想象和联想, 把残阳如血、旷野浩茫、英灵难归的景象和战士们奋勇杀敌、马革裹尸 的必死的决心进行对比,表达自己读诗时热血沸腾又苍凉悲壮的情感 体验。

而教授杜甫的《阁夜》时,第七句“卧龙跃马终黄土”的重音,是放在 “黄土”还是“终”上?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放在“黄土”上,理由是千秋功 业终归尘土的结果,更能体现杜甫人生苦短、人类渺小、亲友阴阳两隔 的寂寞苦闷之情。

三、“因声求气”法品味作品旋律美。

古诗文的声音,肖驰在《中国诗歌美学》中认为;“在音乐表现力的 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和声中,诗歌语言只具备节奏的音乐性。”诗歌的旋 律是什么呢?韦勒克、沃伦在《文学原理》中指出:“旋律即语调曲线,它 是由音高的序列决定的。”诗歌的旋律,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才能表现出 来。

如郑愁予的《错误》,“花”阴平,声音饱满响亮;“落”,去声,声音短 促。从音乐旋律看,后者与第一节的低沉舒徐的基调、创设的优美深婉 的意境吻合。同时还赋予诗歌以渐进性的动态美感,我们仿佛感受到思 妇红颜日渐消退、心力日渐憔悴的过程。而“向晚”以饱和的声音收煞, 除了押韵外,同样具有丰富的渐进性和暗示性,将少妇等待的心情显得 跌宕起伏。它是由寂寞而封闭的中间环节,是“紧掩”的因,也是心由等 待而归于失落的过程的一个小小波澜。

四、“因声求气”法表达作品情感美。

最后,由于文人作家创作时以声写象,用声传情,所以读者在吟赏 时可以由声悟情,循声求象,因声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读者通过对声 音的聆听,凭借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可以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及描写的 景象,从而进入其境界。“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的《玉楼春》词中名 句,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为什么?究其原因,是由于 “红”是暖色,见红杏而觉暖生热;而热又总是与闹相关联。于是不可捉 摸的“春意”便因“闹”字变得生机盎然了。正如钱钟书《通感》篇说: “‘闹字是把无声的姿态说成好象是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 了听觉的感受。”客观的物象诉诸视觉,再移感于听觉,形成审美境界, 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的美感。

即使同一流派,哪怕先生与弟子,在吟诵同一篇作品中,只有充分 表现自己的神气,展现独特个性的吟诵才是成功的、出色的吟诵。所以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文课文中的朗读教学,并称为 “美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而且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无论兴味 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上一篇:牙周感染下一篇:分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