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诉求

2024-06-04

发展诉求(精选十篇)

发展诉求 篇1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人的全部活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 即在实践中提出和形成思想;一是改造世界, 即在实践中应用和实现思想。因此, 实现科学发展观, 从根本上说就是将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具体化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实践。然而, 应当看到, 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部门之间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 要将科学发展具体转化为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发展实践成果, 必须准确把握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

一、要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具体转化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 就必须形成和建立关于科学发展的实践理念。这是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个实践要求。

我们知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始于社会实践, 而在实践和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 是以抽象概括性为基本特征的。因此, 通过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所获得的理性认识成果是对客观事物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性的认识。而作为抽象的理论形态, 理性认识要完成第二次飞跃即转化为人们的具体实践, 其中必定要经历一个将理性认识具体化的中介环节, 即形成和建立特定的实践理念。换言之, 由于理性认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 理性认识的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 它必须经过建立实践理念这一中介环节, 并通过实践才能使之实在化、对象化, 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成果。实践理念是相对于理论理念即理性认识而言的, 它是指实践主体在具体开展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预先建立起来的一种关于现实实践的观念模型或者说理想的图景。实践理念也即马克思所说的“观念地存在着”的实践结果, 恩格斯所说的“理想的意图”, 列宁所说的“客观世界图景”。

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本质及发展方式的深刻揭示, 是从历史和时代高度对于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深刻回答, 是对发展的理想目标和前进方向的科学澄明。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基本原则揭示的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 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作为一个具体的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 其具体的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内容和实践目标等, 不仅有所区别, 差异较大, 而且各自的发展程度、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和发展目标也各不相同, 其需要解决的矛盾与问题也是复杂多样。因此, 对于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而言, 要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 首先即要解决如何将科学发展基本原则与本地区、行业或部门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换言之, 要将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具体应用于某一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具体实践, 就必须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与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和建立本地区、行业或部门有关科学发展的实践理念, 从而为实现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向具体实践转化, 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实践理念不是随意建立的。从实践理念的构成要素来说, 一方面, 它的形成和建立必须以理论理念为基础。特定的实践理念都是相对于特定的理论理念而建立的, 没有特定的理论理念, 也就无所谓实践理念。另一方面, 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 是为了改变和超越现实世界的现成形式, 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理想的现实世界。因此, 实践理念虽以理论理念为基础, 但它不是对理论理念的简单逻辑推演, 它必然内在地结合着实践主体对于现实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反映。正是由于实践理念不仅内含了关于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的认识成果, 而且结合了实践主体的具体需要, 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才使得实践理念超越了理性认识的抽象理论形态, 具有了一种现实化、具体化的特征, 从而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实践。

因此, 形成和建立科学发展的实践理念, 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方面, 作为一种理论理念, 科学发展基本原则是形成和建立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理论根据和思想基础。科学发展的实践理念是相对于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而言的, 如果没有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作理论基础, 那么形成和建立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就无从谈起。因此, 在形成和建立科学发展实践理念过程中, 必须包含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等基本立场、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 必须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 充分反映特定实践主体对于发展的具体需要以及如何满足这些发展的需要。简言之, 特定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 必须是科学发展基本精神与反映本地区、行业或部门实践主体具体需要的内在统一的现实理想图景。

形成和建立科学发展实践理念, 是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和重要的实践要求。因此, 对于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来说, 必须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以强调发展为借口而无视本地区、行业或部门具体实际情况的盲目发展;一是以强调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特殊性为借口而无视发展的消极发展。不论是盲目发展, 还是消极发展, 从其实质来说, 都是违反科学发展基本精神、基本思想和基本要求的。

二、要将科学发展理念具体转化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 必须创造性地提出和采取一些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手段与方式。这是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二个实践要求。

实践理念虽然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 但是, 作为实践的目的, 实践理念仍然只是一种观念的实践结果, 它还有待于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 要使实践理念付诸于具体实践活动, 变成一种现实的实践结果, 就必须为实践理念的现实化、对象化, 创造一定的实现条件, 即提出一定的途径, 设计一定的步骤, 创造一定的手段, 采取一定的方法等。作为理论理念的现实化和具体化, 实践理念的形成和建立, 标志着实践主体对于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与对于自己现实需要的把握, 已经达到了一种内在的结合。但是, 实践理念毕竟还只是一种观念的实践结果, 要实现从观念的实践结果向现实的实践结果的转化, 并使实践结果切实能满足实践主体的需要, 那就必须创造性地提出和掌握某些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体现实践主体特殊需要的步骤、途径、手段和方法, 如政策、计划、方案、措施等等。同样, 对于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来说, 要使自己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成为现实的实践成果, 也必须创造性地提出和采取某些既符合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又反映本地区、行业或部门实践主体具体需要的有利于使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理想蓝图得以实现的实践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 实践手段也不是随意提出和创造的, 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特定的实践手段必须是特定实践理念的体现, 必须是有利于实现特定实践目标的。同样, 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提出和采取的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手段, 必须既体现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与要求, 又体现对本地区、行业或部门具体需要的认知与把握。这就是说, 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提出和采取的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手段, 具有一种明显的强烈的方向性。一方面, 我们要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 根据自己的具体发展实际, 有针对性地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促进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向现实的实践结果转化的具体政策、具体措施和具体做法;另一方面, 我们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确保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提出和采取的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手段, 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与要求, 并有利于促进其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实现。

创造性提出科学发展的实践手段, 只是实现科学发展具体化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实现实践目的、即将实践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 才能最终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的物质为量。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 在实现科学发展实践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发展成果的过程中, 群众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 对于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而言, 在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一方面, 必须使依据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和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现实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 以及为推进和实现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实在化、对象化而创造的实践手段, 能够真正地代表和反映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同与支持。另一方面, 要让群众深入理解和切实掌握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及其促进它实现的实践手段。只有这样, 才能使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变成一种“理想的力量”, 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的原则和精神, 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将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具体化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 并以此检验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真理性, 评价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合理性, 验证科学发展实践手段的有效性。这是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三个实践诉求。

建立实践理念, 创造实践手段和方式, 都是为理论理念最终转化现实的实践结果提供前提条件的。而要获得现实的实践结果, 就必须通过创造的实践手段, 将实践理念付诸于具体实践活动。同样, 形成和建立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目的, 即是为了使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不同部门得以贯彻落实, 收获现实的科学发展成果。因此, 不论是本地区、行业或部门提出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 还是为实现这一理念向现实实践成果转化而创造的实践手段与方式, 都最终要付诸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实践, 即变为本地区、行业或部门推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活动, 变为本地区、行业或部门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成果。这也是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和现实目标。

应当指出的是, 将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具体化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具体实践的环节, 既是科学发展的原则和理论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科学发展实践成果的环节, 同时它也是检验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真理性、评价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合理性及验证科学发展实践手段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首先, 通过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 检验其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真理性。实践是实践理念现实化的根本途径, 也是检验实践理念真理性的根本手段。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 既要通过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活动, 变为现实的实践成果, 同时它的真理性也要由此得到检验。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是否正确, 是否具有真理性, 首先即在于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基本原则所揭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只有符合科学发展基本精神和要求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 才能通过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活动, 转化为现实的科学发展成果;否则, 就会或者化为泡影, 或者给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带来损害。

其次, 通过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 评价其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合理性。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活动, 是评价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合理性的基本依据。评价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的合理性, 也就是评价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对于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具体需要的反映, 能否在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中得到满足和实现。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 判定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关于实践主体具体需要的反映是否合理, 即是否与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与要求相一致。二是在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正确反映科学发展原则所揭示的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条件下, 判定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关于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具体需要的反映, 是否得到满足和实现, 并具体区分出哪些是当前即可满足和实现的, 哪些是将来才可满足和实现的。

再次, 通过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 验证其科学发展实践手段的有效性。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活动, 也是验证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手段有效性的重要依据。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手段与实践方式, 虽是根据实践目的即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而创造和提出的, 但由于现实经济社会情况的复杂多样性和认识的过程性与曲折性, 因此, 根据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学发展实践理念而创造和制定的实践手段与实践方式, 能否满足本地区、行业或部门推进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需要, 能否为实现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现实化发挥更大的效应, 都需要在本地区、行业或部门推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加以验证。对于那些经验证有利于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现实化的实践手段与方式, 就要积极予以推行, 并在具备相同发展条件的地区、行业或部门加以推广;而对那些不利于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实践理念现实化的实践手段与方式, 则需及时做出改进和调整。

总之, 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 乃是将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具体化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的过程。对于特定地区、行业或部门而言, 要将科学发展基本原则具体化为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 就必须形成和建立相应的关于科学发展的实践理念, 创造和采取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手段, 并将其具体化为推进本地区、行业或部门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活动。

注释

发展诉求 篇2

近年来,滨海县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着眼,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践行群众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畅通诉求渠道,通民情、解民忧、促发展。

民情直报员通民情

‚ 你好!,这里是‚12388‛纪检监察举报电话,您有什么问题要反映吗?请讲…嗯,好的,我先将您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待我们调查后,再将结果向您反馈,再见!‛这是滨海县纪委信访室的同志正在受理电话信访举报。‚我是八巨镇某某村民情直报员,现在我村李某某有问题想反映……‛。该县自从在各行政村建立民情直报员制度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变被动接受群众来信来访为主动收集来自基层各方面情况反映,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使基层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信访问题得到早掌握、早预防、早调查、早处理、早化解,使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及时得到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重视和解决。

‚以前,我跑了好多地方上访,花了很多钱,现在我只要向村民情直报员反映,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该县八巨镇一多年信访老户李某某发自内心地说。

该县八巨镇某村李某某,多年来,不断到各级部门上访反映该村干部有关经济问题,成为县、镇有名的信访老户。县纪委和八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对主要责任人进行了纪律处分,对有关涉案人员因涉及金额较小且不够实施纪律追究的,责成陈涛镇负责落实退赔款项。如今,李某某由昔日信访老户成为该乡远近闻名的养鹅专业户,作为该乡‚牵手致富‛工程带头人,还帮助了7户贫困家庭如期实现脱贫。

截至目前已收集民情直报员反映各类问题215个,已处理181个,正在协调处理34个,调处社会矛盾55起,代理信访案件15件,已经处理12件。

“热线、访谈”解民忧

开办‘政风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2011年5月,从政风热线栏目中得知,一位陈先生反映他在县城某建材市场购买一套房屋漏水,质量有问题。栏目一结束,该县纪委负责人和县纠风室同志立刻召集质监部门会同开发商、施工单位、工程监理、设计单位与陈先生联系,并到现场察看,对陈先生说,房屋如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并在保修期内,他们将 2 协调有关单位整改到位。通过协调,该建材公司落实专业队伍进场整修,仅用3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陈先生非常感慨地说:‚没想到,拖了许多天的事情,现在这么快就解决了。‛

‚对在‘政风热线’、‘政务访谈’中反映的问题,解决时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周,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以书面形式向群众解释清楚,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该县纪委负责人说。

2011年7月18日,通过‚政务访谈‛节目了解到该县通榆镇某村袁某某是村里在名的特困户,先天残疾,身患多种疾病,医药费无着落,又无收入来源,生活非常困难。县纪委纠风办同志经过深入走访了解,认为情况属实,与所在镇、村两级干部共同研究帮扶措施,为其申请办理加入农村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明确镇、村两级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在年根岁末的救济款物中予以特别照顾。事后,袁某高兴地说:‚政府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我非常感谢。‛

‚正风热线‛、‚正务点答‛栏目自开播以来,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528件,已办结528件,办结率100%,充分发挥了热线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部门政风行风建设,更好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服务“110”促发展

对机关服务中梗阻、履职不到位等影响发展的问题,该县开通服务‚110‛直通车,提升机关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优化发 展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012年2月的一天上午,县优化办服务‚110‛接到一企业反映,因生产需要,一批化工危险品原料,通常是在县城边上的一条道路通过,适逢道路在抢修,必须从县城经过,才能进入厂区,但却被交警拦下了。县优化办同志立即组织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会商,要求公安、交警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帮助企业通过县城。组织人员对危险品车辆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立即决定,对县城的一条主干道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迅速组织警车开道并调集足够的警力维持现场秩序,将危险品运输车辆安全护送出县城区。

事后,公司负责人说:‚县优化办真把我们的事当作他们自己的事一样来办,为我们企业赢得了时间,挽回了损失,太感谢他们了。‛

服务‚110‛直通车开通以来,共接到电话投诉56件,涉及26个单位和责任人,件件都按规定快速处理到位,处理后还向当事人进行了答复。(洪涛 梁海平)

通 联:滨海县纪委、监察局 梁海平

发展诉求 篇3

学校评价 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 教育现代化

我国于1991年启动中小学校督导评估试点工作,199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对中小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规范与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学校评价需要更加聚焦内涵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特征。为此,教育部和部分省份都在积极研制现代学校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学校评价标准研制既是一个批判地继承历史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需要对国际学校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观国际上中小学校评价标准与指标,虽然反映了不同国情和文化历史传统,却呈现出“聚焦学生发展”这一共同的价值诉求,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的“人本”、“公平”、“质量”和“合作”等特征。本文拟结合国际学校评价标准或指标,对这一共同价值诉求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制提供参考。

一、重视基本需要,提供发展保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大类。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基本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状况,是学生维持正常学习和获得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学校评价都普遍关注学校对学生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将其作为重点评价内容之一。

例如,美国境内私立学校认证标准和境外国家私立学校认证标准中包括了“身体健康活动的开展”、“学校负责人在所有层次上满足交通、饮食和健康需求”、“提供课堂和社区生活之外的无歧视、符合文化背景的学生活动”等观测点[1]。日本学校评价中将“安全管理”和“保健管理”列为一级指标,涉及“学校安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危机管理指导手册的制作与应用情况”、“教职员工及学生安全能力的培养情况”、“健康诊断的实施情况”、“心理关怀体制建立情况”、“健康咨询活动、防止药物适用教育活动情况”等[2]。英国学校评价中明确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保证所有学生的安全,并且将“学生行为与安全”列为一级指标,内容包括“学生是否感到安全以及他们恰当地评价和管理危险与保证自我安全的能力”、“学生对其他同学和成人的尊重以及他们免于受到欺侮、骚扰和歧视的情况”、“教师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的行为与期望,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一种受到尊重和有尊严的氛围中学习和茁壮成长”、“学校保证行为管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程度”等[3]。

中小学生需要一个安全的成长和发展环境,需要被他人或群体接纳、关注和爱护,需要获得自尊与他尊,这些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的基本问题。各国学校评价指标中将学生的基本需要纳入其中,并将其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表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的“人本”特征。

二、聚焦核心素养,奠定发展基础

中小学校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社会的人,而具备核心素养是中小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最重要的保证,这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也成为现代学校评价指标选择的重要依据。本文所涉及的六国(国际组织)学校评价指标都将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之一。

例如,欧盟2000年的学校质量指标将“成就指标”列为一级指标,包括数学、阅读、科学、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外国语、学会学习、公民等7种核心素养[4]。2006年又确定了终身学习的8种关键能力,包括母语交际能力、外国语交际能力、数学能力和基本科学技术能力、数字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能力、主动意识和创业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5]。美国蓝带学校评价十分重视“学生学业成功”,其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州组织的教育进展评估,涉及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公民、经济、技术和工程素养等多门学科[6]。英国学校评价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包括学业进步和学业达成度两个方面,主要包括“阅读、写作、交流、数学技能”等学科素养[3]。法国学校纲要中强调社会需要构建“共同基础”,包括“掌握法语;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具备自由行使公民责任的人文与科学文化;至少会运用一门外语;掌握信息与通讯的常规技术”[7]。而日本学校评价中包括“学生学习状况评价及评定结果”、“学力调查等的结果”、“与运动、体力相关的调查结果”等观测点,其中学生学力调查主要涉及国语、算术(数学)和科学三科的核心素养[2]。

由上可知,各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既包括了传统学科素养如母语、数学、科学等,也涉及现代学科素养如外语、信息与通讯技术,还包括了跨学科素养如学会学习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内容从关注过程向关注结果的转变;体现了学校评价从注重投入向注重输出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重“质量”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在6份学校评价指标中,只有欧盟将“学会学习”列为核心指标,其他国家指标中还没有体现。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信息爆炸和全球化速度加剧的时代,只有具备学会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因此,各国学校评价需要突出对“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的评价。

三、注重精神引领,培养积极情感

学校不仅要传递人类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更要传承人类精神,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更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学生只有在认知和情感、智慧和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才是整体的发展。因此,注重精神引领和培养积极情感成为各国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例如,美国学校认证标准中包括“精神活动的开展”、“教师在启发学生学习愿望方面的成功努力”等观测点[1]。英国学校评价的多项一级指标中都包括学生精神引领和积极情感培养方面的内容:在“学生行为与安全”评价中,含有“学生的学习态度”观测点[3];在“学校领导和管理质量”评价方面含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安全感的形成以及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等观测点。评价“课程质量”时,强调“课程对学校独特精神培养的作用,对学生学业发展和个体发展以及幸福感(well-being)形成的目标与影响”、“委员会成员对学生幸福感、学习与个人发展需求的贡献程度”等内容。并且要求视导员撰写报告时务必考虑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程度[8]。法国的学校评价除了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外,更强调追求学生精神上的健康成长[7]。日本的学校评价指标中含有“建立丰富的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规范的指导情况”等内容[2]。

精神引领和积极情感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一内容的评价有助于保证学校对学生认知情感发展的整体关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英国还提及了“学生幸福感”、日本还强调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等学校评价的新元素。这些充分体现了国际学校评价的“人本”、“质量”等特征。

四、尊重多元需求,促进全体进步

关注全体学生、尊重和力求满足各类学生的教育需求,是教育的原有之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对学生多元需求的尊重,对保证全体学生发展的强调,成为各国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例如,美国新蓝带学校评价标准特别强调“关注弱势群体,以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9]。英国学校评价在对“学生成绩”评价中包括“残疾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发展的情况”、“不同学生群体学习表现差距缩小的情况,包括在学校层面的比较和在国家层面的比较”等内容;在对“教学质量”评价中包括“教学策略(包括设计合适的家庭作业、提供支持和干预等)切合个体需要的程度”;在对“学校领导和管理质量”评价中包含“提供适合所有学生需要的广泛和平衡的课程,使得所有学生能够实现他们的教育潜能并且取得学习进步,促进他们的良好行为和安全感的形成以及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等内容[3]。法国好学校的标准之一是“一所更公正的学校”,就是要为全体学生提供个人成功和职业成功所需要的信心[7]。日本学校评价的“教育课程及学习指导”一级指标中含有“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情况”观测点;“特别支援教育(障碍儿指导)”一级指标中含有“校内支援体制的建立情况”、“交流及共同学习的实施情况(确保特殊学生即障碍儿童在正常班级学习的机会)、“个别指导计划及教育支援计划的制定情况”、“与医疗、福祉等相关机构的合作情况”等内容[2]。

从各国学校评价指标来看,其共同特点是特别强调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习关注与支持、对学生个体化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内容的评价,体现了“人本”和“公平”特征,但对于高智商儿童的个别化指导问题却没有明确的观测点,这有待加强。

五、整合教育力量,协同推进发展

各国学校评价内容都体现出对“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以及相应机构的联系,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二是加强各学段教育的衔接,保持教育的连续性。

在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力量整合方面,各国学校评价指标中都有涉及。例如,欧盟学校质量指标将“家长的参与”作为“教育监控”一级指标中的一个观测点[4]。美国传统“蓝带学校”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学校、家庭和社区关系”,具体考察以下几方面内容:学校与家庭、社区、商业伙伴关系的发展目标及优先程度;家庭参与子女教育的情况、学校支持家庭需要的程度;学校和社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能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扩大学习机会的程度[10]。英国学校评价指标中包括“敦促家长为学生的成绩提高、行为与安全及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提供支持”[3]、“通过课外机会和与其他学校及机构合作而使课程得到丰富的程度,比如为中学生提供适当的生涯指导”等观测点[2]。法国提出好学校的标准之一是“一所更开放的学校”,即一方面与家长建立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与社会环境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系[7]。日本学校评价的一级指标“与家长、社区居民的合作”,内容涉及“与学校评议员、家长等的座谈情况及学校运营协议会的运营情况;与家长、社区团体的联络情况;家长、社区居民参与学校运营管理情况;信息提供情况;教育咨询体制的建设情况;来自家长、社区居民的具体意见与要求;对家长、社区居民的调查结果”等。

各国学校评价对整合各方教育力量的重视,说明了学校不是脱离于社会的孤岛,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社区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同时,各阶段学校教育之间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和一致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衔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能。这些方面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的“合作”特征。

综上所述,各国学校评价虽然在内容、体系、机制上各有特点,但却体现了“聚焦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教育观。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国都注重对教育资源与结构、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优化等保障条件的评价。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6份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中出现了学生“幸福感”、“学会学习”、“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作为地方性文化中心”等新的评价元素,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值得我国借鉴。同时,在各国学校评价指标中,却鲜有“学生参与”指标或观测点,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张东娇.美国学校质量评估制度的审视与启示——认证制度和蓝丝带学校.比较教育研究.2002(3).

[2] 李广,马云鹏,高山达雄.促进学校自律、持续的改善与发展——日本《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导方针》解读.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

[3] Ofsted.(2013).The framework for school inspection. Reference no.120100.

[4]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e(2001).European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Sixteen quality indicators.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5]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30-12-2006.

[6] Yeager,M.(2007).Understanding NAEP:Inside the Nations Education Report Card.www.educationsector.org.Home/Publications,October,23.

[7] 程国文.“法国好学校标准”引发的思考.基础教育参考.2006(2).

[8] Ofsted.(2013).The framework for inspecting non- association independent schools.Reference no.090036.

[9] 于长学.美国新“蓝带学校”计划.基础教育参考.2003(1-2).

[10] 赵德成,张东娇.当前美、英、日三国评估的新特点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10(6).

强化员工诉求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篇4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员工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均得到较大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 企业员工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仍在不断发生, 各类利益诉求有增多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有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和谐的义务和责任。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员工诉求的不当表现形式、企业在员工诉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 为企业促进和谐、提升竞争力提供借鉴。

1 企业员工诉求的概念

所谓诉求, 即告诉目标受众自己需要什么。诉求与需求紧密相系, 只要需求存在, 必然就有诉求。大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小到一个企业、一个个体, 都有自身的诉求。“中国梦”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 受众既包含了中国人民, 也面向世界各国, 因为这一诉求需要在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前提下, 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所谓企业员工诉求, 即特定职场环境下的职业人群, 基于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获得充分尊重和认可、提升自我价值等需求所想表达的涉及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主观意愿。

有效诉求须具备三个条件, 即正确的诉求对象、正确的诉求重点和正确的诉求方法。企业员工的正确诉求对象理应是其所供职的企业, 而诉求重点和诉求方法因人而异。正常情况下, 企业员工诉求的处理, 需要企业与员工之间通过沟通交流, 准确界定诉求的合理性, 企业有责任对员工合理诉求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进而跟踪掌握诉求解决的实际效果。

2 企业员工诉求的不当表现形式

日常生活中, 工作上身心舒畅的职场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能够得到所在单位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和关心。而这种被认同感往往超越了物质奖励的作用。被认同感由何而来, 究其根源, 一方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表现, 另一方面取决于他们的合理诉求能否得到所在单位的及时回应。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有效、员工诉求通道顺畅的企业, 能够主动响应员工的合理诉求, 甚至比员工想得更远, 在及时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物质或精神需求的前提下, 形成合生共荣的优秀企业文化, 进而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但实际工作中, 不少企业的员工诉求因诉求对象和诉求方法不当,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安定和谐, 甚至还造成外界的误解, 困扰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企业员工诉求的不当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逢人叫屈型。此类员工喜欢攀比, 认为企业不公, 在职务晋升和收入待遇等方面未能满足自身愿望。他们的诉求表现为逢人必讲自己怎么怎么能干、为企业付出了多少多少, 原来不如自己的人现在职务却比自己高、收入也比自己多, 抱屈叫冤, 博取同情。而真正了解实情的人知道, 此类人往往大事做不了, 小事不愿做, 碰到待遇问题时眼睛总盯着别人, 面对工作时眼睛却望向别人。

二是沉默抗议型。此类员工有一定能力, 初期工作也很认真, 要求上进。但受性格内向、沟通能力不足等主观因素和诸多客观因素影响, 未能得到领导赏识和重用。看到身边的人发展得比自己好, 他们既羡慕又忌恨, 自感怀才不遇, 常常躲在“被别人遗忘的角落”暗自感伤。长此以往, 他们把自身的诉求默默埋在心里, 磨灭了一腔热情, 从而缺乏目标、态度消极地应付工作, 逐渐沦为企业的“边缘人”。

三是追名逐利型。此类员工善于钻营, 工于心计, 把干工作视为得名利的手段。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诉求, 被扭曲为一门心思往上爬的不良动机。为了实现自身诉求, 他们表现得急功近利, 工作中只认领导, 不讲原则, 对上逢迎, 对下刻薄, 对威胁自己地位的同事更是处处算计、刻意提防。能够登台露脸的事抢着上, 可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急着让。他们总是围着领导转, 心思却没有真正放到工作上。

员工诉求的不当表现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工作环境、人际氛围和评价标准。其中既有员工个人素质方面的原因, 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企业在员工诉求管理方面的缺失。

3 企业在员工诉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企业对员工诉求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历时一年、针对2100多家不同背景企业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执行状况调查统计显示, 近70%的企业在员工合理化建议和员工申诉等制度方面不太重视, 或者虽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执行不力。该中心专家指出, “如果企业不能充分尊重员工, 只是片面考虑雇主的利益, 势必会侵犯员工的利益及追求, 导致企业找不到、留不住所需要的人才。”当前企业中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 作为独立的差异性个体, 有强烈的主宰自己命运、实现自身价值的诉求。而中国企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 很多企业对此认识不够, 重视度不高, 往往倾向于企业发展而忽略了对员工自身成长的帮助和关切。因此, 企业对加强员工诉求管理的认识亟待进一步加强。

3.2 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不能满足员工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 企业员工对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 在获得尊重和认可、体现自身价值等方面的诉求不断提高。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虽然嘴上强调要以人为本, 但在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缺少有力措施, 工作中仍习惯性地带有传统的控制员工的导向, 在以注重员工诉求和发展为核心的人性化管理方面进展迟缓。在有些企业中, 员工诉求仍被简单地认知为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企业能躲则躲, 缺少主动沟通和满足员工合理诉求的主观能动性。过多强调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对职工文化活动不重视、不支持、不投入, 导致群团组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对员工的文化灌输简单生硬, 收效甚微。由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愿景难以一致, 员工在自身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 工作热情和干劲不足, 有的干脆另谋出路,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队伍稳定和健康发展。

3.3 企业员工诉求管理机制不健全

利益诉求机制旨在保障群众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和方式, 表达自身需求和意见, 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 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 在全国总工会大力推动的“构建和谐企业”活动中, 健全职工利益诉求机制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但实际工作中, 企业员工反映诉求常常无路可走、无处可诉。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员工诉求的主渠道, 由于基层群众代表偏少、职工代表提案得不到充分落实等原因, 其功能和作用有所弱化。不少企业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 面对面倾听普通职工心声的时间较少, 在缺乏其他有效沟通渠道的情况下, 不能及时了解民情民意, 解决职工群众迫切需求。由于企业的员工诉求长效机制不健全, 及时响应、主动化解矛盾的能力不足, 往往都要等到员工利益诉求行为激化到一定程度后, 企业相关部门才充当“救火队”、“消防员”角色, 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处理。

纵观近年来企业发生的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基本都是职工的意见没人听或者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导致最终采取超常规手段以引起高层领导重视, 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4 对策和措施

4.1 企业管理者应带头重视员工诉求

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切实贯彻群众路线, 转变工作作风, 真正做到从内心里尊重群众, 在感情上贴近群众, 通过有计划的基层调研, 主动与职工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 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从思想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有效疏导, 及时化解矛盾;对合理诉求认真研究、妥善处理, 及时回应群众期待, 争取理解和拥护。二是要增强民主意识, 保障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力。在企业重大决策、重要部署、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出台前,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途径倾听和吸纳职工意见建议, 以利各项制度措施的顺利实施。三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处理和解决好职工利益诉求的实际工作中去。要走出“员工诉求就是对企业不满、无理取闹”和“没有听到员工诉求就代表企业和谐”的思想误区, 在理解关爱员工、构建和谐企业上勤思考、多作为, 把解决员工合理诉求视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4.2 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应侧重员工需求

企业员工诉求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情, 也涉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政工团均要做到“守土有责”。员工诉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超前、主动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和内在需求, 分层次、有重点、针对性强地采取相应措施, 为满足员工合理诉求提供解决途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 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企业员工的诉求同样来自于需要, 其中最重要的是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一是以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关爱员工行动为载体, 在促进员工交流合作的同时, 为特殊群体解难分忧, 大力营造“以企为家”的良好氛围, 让员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集体的友爱, 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二是关注员工成长, 帮助员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为各层面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和职业上升通道, 完善用人、培训、激励和奖惩制度, 打造以价值创造、业绩优先为核心的优秀文化, 让有能力、肯作为、勇担当的各类人才工作有劲头、发展有盼头、事业有奔头,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为企业创造更大财富。

4.3 着力健全和完善员工诉求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企业员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 利益诉求表达的需求日益增多。企业应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功能作用, 为职工提供充分表达自身诉求、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平台, 在保障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的前提下, 了解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真实诉求。企业也可以建立定期的职工恳谈会、情况交流会等工作机制, 通过集中听取职工代表意见, 既能掌握民情、汇集民意, 找准共性问题, 又能与职工直接交流, 进行有效的沟通、宣传和引导, 进而化解矛盾、增进共识。不少企业还开通了专门的员工网上信箱, 进一步扩大了员工诉求的反映渠道, 让员工随时随地能够反馈诉求, 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牵起了“网络热线”。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在建立员工诉求管理长效机制的同时, 要进一步提高诉求处理效率, 对员工诉求及时答复、妥善解决, 使员工信任正常的诉求反映渠道, 进而信任组织决策。

5 结语

诉求申请书 篇5

诉求申请书

尊敬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及诸位领导:

我是陈龙,工号为H8047891,目前是郑州园区iPEBG事业群华中制造三处表面二厂生产三部(D01/2F)的一名员工,本周上白班,联系电话是***.2016年10月份我在鸿准制造三处表面二厂生产三部重工课来料检包线上班,10月22日因有事需要请假,就向当时的检包线长雷运申请请假,当时雷运说不允许请假,因为本月他的线体出勤率很低,我如果请假

发展诉求 篇6

关键词:教育的终极价值;教育的工具化;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规格总的设计和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是教育价值观的集中表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教育的终极价值来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变成他自己”,也即发展人的可发展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在教育目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产生了严重异化的现象。教育目的的异化是指现实的教育追求违背教育的目的及方针,并成为压迫学习者的外在力量。

1 现代教育目的异化的表现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的教育客观规律制定的,它对我国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一个宏观层面的好的教育目的并不一定成为微观层面的教育实践中的真正的指导思想,一个良好的教育愿景并不一定导致成功的教育实践,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一方面是国家精心制定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方针,另一方面现实的教育实践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初衷,即教育目的出现了异化的现象。

1.1 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和实践脱离

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提倡“从做中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我们当前的时代培养所需的人才。但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学校教育都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学校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基本上围绕“教师说教——学生做题巩固——教师说教”的模式进行,学习没有和生活产生联系,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各学科的知识,成了现代教育的追求。现实的教育更多的关注了守成与占有,把获得既定的知识当作了终极的目的。这种教育割裂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我们的学生知识丰富,考试能拿高分,但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欠缺。

1.2 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

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但在现代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育退而居其次,有时甚至被完全忽视,现代学校课程中有关德、体、美、劳育的课程一再缩减,即使课程表中安排了相关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被其他所谓主干课程替代的危险。教育过程中注重智育忽视德、体、美、劳育的片面做法在许多学校中比比皆是。当前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严重有悖于教育的终极价值。

1.3 忽视学生个体的多样性与个性

教育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含义是使个体的个性得到发展。但环顾今天的教育,小升初、中考、高考,包括考研无一例外地以考試分数为准绳来挑选学生,统一的考试内容,统一的评分标准,统一的评价体系,学生为了达到合格的标准,努力朝着考核标准奋进,这极大地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1.4 重视精英教育,忽视所谓的“非精英群体”

教育应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但审视一下今天的教育现状,教育部门关注本区域内的重点学校建设,学校关注本校的重点班创建,教师关注本班重点学生的发展,优良的教育资源涌向各重点学校,学校内部的优良教育资源基本都配置给了重点班,这样既有违教育公平的原则,又不利于本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2 现代教育目的异化的原因分析

现有的教育追求背离了教育的最初使命,它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生存的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无法掩盖精神世界的空虚,现有教育目的的严重异化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有着深刻的根源。

2.1 现有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导致了教育目的的异化

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但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考核基本上都是通过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的,它所考查的只是学生的认知性能力,对获得知识的方法不予重视,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如何应用亦不予考查。“知识就是工具,学生借助这一工具在认识周围世界和创造性的劳动中迈出自己的新步伐”。而今天的教育把知识的获得当成了一种终极目的,而不是将其看作一种工具,因而其考核方式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心如何培养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力的发展。

2.2 现代教育的“工具理性”导致了教育目的的异化

教育的“工具理性”是指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人当成实现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的工具,而忽视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非功利价值。教育的“工具理性”促使它较多地注重智育,只追求与考试相关的系列目标,与升学无直接关联的道德品行、身体素质、美学涵养、劳动精神等一律被其置于次要地位;教育的“工具理性”促使它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教育的“工具理性”使它更多地关注“精英”,试图选拔“最聪明的人”来实现社会的目标,殊不知“精英”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2.3 教育目的执行过程中的复杂多变性导致教育目的的异化

教育目的是一条一环扣一环的长长链条,从上至下依次为国家层面的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当局的教育目的、学校管理当局的教育目的、学校行政人员的教育目的以及学校教师的教育目的等一系列目的,教育目的从国家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具体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时,由于受各环节参与主体的主观价值的影响,最终的教师教学目标可能与最初的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再加上教育目的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分离,教育目的被异化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3 实现教育终极价值的选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现实的教育实践严重背离教育目的的初衷,使学生朝着人格分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扼制当前教育异化的倾向,朝着教育的终极价值奋斗,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1 丰富现有考核方式,倡导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查方法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教育培养的人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如果人无法适应社会,那就谈不上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知识的人,而且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但现有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认知性能力的考查,忽視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光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的。因考核方式对教育过程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所以应丰富现有的考核方式,从而引领教育走向正确的方向。

首先,国家应完善现有的考试政策,从注重认知性考核向注重认知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转变。

其次,作为具体执行层面的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制定细化的多样化考核规则。

3.2 抛弃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使学生身上体现出品行、德性、智力、审美、力量等的完满与和谐。现代学校教育应将“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落到实处,而不应让它成为一句空口号。

首先,国家应完善现有考试选拔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其次,应制定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化的评价理念,完善现有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3.3 发挥教师在教育目的执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教师处于整条教育目的链的终端,在教育目的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起着“守门人”的作用。教育目的从国家宏观层面细化到具体可操作的微观层面时,教师负责把守着最后一道关口,教育目的的异化与否,教师肩负着最终审核的职责,因此要发挥教师在教育目的执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培养自己完美的道德面貌,只有全面发展了自己的教育者,只有认同了全面发展理念的教育者,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去践行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其次,教师在制定自己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终极目的为准绳,衡量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标准,防止现实的教育实践偏离教育终极目的的现象发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五育并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目的终极诉求。

参考文献:

[1]樊华强.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审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邬志辉.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第1版.

[4]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王家驹,张渭需,杜殿坤,白振汉译,1984年第1版.

[5][德]席勒著.美育书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游永恒.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35-40.

创业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诉求 篇7

自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到教育部2002年4月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 创业教育已经迅速在我国各大高校以不同模式如火如荼地展开。2010年5月, 人社部印发“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 截至2011年3月, 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引入的KAB创业教育覆盖高校达850多所。2011年5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更是确立了“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促进灵活就业。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政策措施。可以说创业教育在短时间内引发了从国家到个人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教育界, 各高等院校及中职学校也对创业教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 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解决大学生就业等方面肯定了创业教育存在的意义, 并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心理建设及实施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是什么原因使得“创业教育”短时间里吸引了从上到下各级各类人员的目光?这就要找出创业教育的本质才可能使我们的理解更为深刻。

一、创业教育的实施直接面向人的实践活动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落脚点, “全面发展”的基础正是充满了生机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失去了这个基本前提, 发展就将成为空中楼阁。而且“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 而是现实中的个人, ……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在这样的实践活动过程中, 人实现了对给定性 (自然的和自身) 的否定、超越和扬弃, 是对自身和世界的创造与在创造。只有自由而普遍的交往、实践, 才能使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得到充分发展和自主变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的教育活动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诟病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学校教育悉心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实践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清华大学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发了学生创业热潮, 开始从实践中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2]。这一活动的发展过程也证明创业教育之所以获得很多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源自其发展之初就展现出直接面向人的实践性活动的特征。随后出现的各类创业教育模式包括“创业园”“创业俱乐部”“沙盘演练”“实习基地”等各种竞赛与活动方式, 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创业知识、技巧的基础上得以最大限度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这也是创业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0年5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6.0%的受访者认为创业的最大收获是“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还有人认为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获得与人打交道时必备的素质, 例如自信、诚实、责任等[3]。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各类职业和岗位所必需, 却在就业之前的缺乏实际体验和感受, 正是因为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所以受到很多大学生的关注和欢迎。

二、创业教育培养结果指向具有“全面的流动性”的个人

“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以及流动和变化。”[4]一方面, 人要有全面的流动性是大工业生产尤其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人的要求;另一方面, 具有全面流动性的个体又将成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教育正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恩格斯说:“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 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 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 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全面的流动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马克思曾畅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我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或批判者”。这段颇具浪漫色彩的描述一方面是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窥见人的全面流动的状态:熟悉、了解某一种职业或这个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及工作原理, 但是不会被束缚在某一职业或某一种具体操作上。创业教育的受益者并不见得人人都要成为企业家, 但是却因为了解甚至熟知一个企业各个部门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而使得自己可以在系统中自由的发展。

怎样培养人“全面的流动性”?这是盘桓在教育界一个长久的话题。“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2)从“五育”到“素质教育”, 教师和研究者们不懈努力地进行“全面”和“流动”的实践, 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依然在继续的改革和实验。“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历史的产物”[1], 马克思指出人的实践的形式是随着社会发展, 特别是经济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变化的。

1991年创业教育国际性会议上提出:“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个人, 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 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佣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 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通过早期关于创业教育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 创业教育的培养结果绝不只是针对就业这一具体结果, 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高。2009年教育部高校司进行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 65.9%的受访学生支持在校期间参与创业。对于多数学生来说, 创业经历带给他们的最大收获, 也许并非经济利益而是实现自我价值, 享受人生自由。

创业教育在内容上极力避免单一, 因为创业者的活动, 除了自己擅长的专业内容外还有如相关的法律、管理、金融、营销、人际交往、未来趋势等知识与实践。而且创业活动的进行不可能是仅凭一人之力, 它强调团队协作及分析、统筹, 所以创业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指向培养“能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 并且在交替互换的职能中, 只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5]。如新东方教育的创始人俞敏洪所说:“无论你以后是不是从事销售部门, 都看一下关于营销的书籍。因为, 生活中, 你处处都是在向别人推销展示你自己。”

三、作为创业教育核心内容的创新是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要创新, 创新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什么是创新?创新该如何培养?这个问题依然是困扰教育者的难题之一。有创新精神的个体勇于抓住机会并将想法付诸实践, 具有为达成目标进行项目计划和管理的能力和随时承受和应对风险的准备。所以, 创新并非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或能力, 它泛化于人的各种能力也就是人的综合素质之中, 是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特征。

从1998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 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 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在阐述一个关于国家和人类发展的问题, 即众多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个体将帮助国家成为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 共同进步。可以说,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创新史。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 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就是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教育的内容要灵活、以案例为基础, 多方面促进参与者发散思维, 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所有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个体都需要摒弃既定事物的牵绊, 敞开思想, 防止固化的模式对创新思维的抑制。这也是创业教育倡导多使用类似“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 并且要保护任何可能的思考和观念的原因,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的培养成为可能。

“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对人更丰富、和谐发展的理想、追求与信念, 也是我们教育方针的根本理论基础, 目前各级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特征, 因此, 学校教育活动可以对“全面发展”做出不同的时代解读与实践。创业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现时代最新的实践阐释。当下高、中职业院校积极建立、开展和完善创业教育必将更好的在全新的时代实践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汪晓]

摘要:创业教育当前在我国高等以及高、中职院校的迅速发展, 根源于其内涵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对人更丰富、和谐发展的理想与信念, 但是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与实践方式。创业教育正是当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好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创业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全面的流动性”,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石兆俊, 马世英.综合性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以兰州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1) :70-72.

[3]韩妹.大学生创业并非无奈选择46.9%的人表示是人生规划[OL].http://zqb.cyol.com/html/2011-03/18/nw.D110000zgqnb_20110318_1-11.htm?div=-1.

[4]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 2005 (5) :3-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本诉求探究 篇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人为本的辩证统一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高价值诉求,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亦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全新的经济体制, 不仅促进了理性化的程序与制度的确立, 同时也培养了人的主体意识, 使人们从自在自然的状态中醒觉, 以一种崭新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全面反映了现代人最为深刻的本质。因此, 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生产生存方式。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生命本质之间形成了一种更为普遍的转换关系, 一方面是“物”的“形而下”追求, 另一方面是“人”的“形而上”目的, 两者之间的转换相互融合, 彼此渗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物”的“形而下”追求可为“人”的“形而上”目的创造充分条件, 促进人的“形而上”价值的实现。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人本诉求的基本内容

(一) 民本:坚持人民至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崇“以人为本”的精神, 首要的一点便是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并且充分发挥人作为手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人民是目的, 人民是主体, 人民是动力, 人民是准绳, 我国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都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需要, 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此过程中, 也要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 充分挖掘人民群众的潜能, 不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创新精神, 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当然,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贫富差距等一系列发展矛盾, 使得人民利益的实现呈现出了不完备性、不平衡性的趋向。因此,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都要继续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民生:满足人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

民生直接关涉着现实中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现代社会中, 民生问题很大程度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向纵深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民生领域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社会也更显露出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教育作为民生之基、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实在性与重要性。因此, 关注、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 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人本诉求。因此, 各级政府应从整体上统筹考虑和规划, 合理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财政对基本民生问题的投入;应制定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障民生;更要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优化公共服务, 增进人民的生活福祉。

(三)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强调劳动者的完全参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充分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 经济民主体现在很多方面, 因为民主管理的精髓, 就是使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精神来承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担。经济决策的制定也要吸纳多方利益主体及其代表参与其中, 从而使决策能够全面体现各方的特殊利益, 并能更好地实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结合。而且随着产权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权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明晰, 因而真正确立了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经济支撑点, 这种经济上的平等与民主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政治上的平等与民主。

(四) 民权:权利的人民性

人民的需要内在的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人的生存与发展, 既需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需要精神及其他层面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种自由与全面发展, 则是通过一系列基本权益的保障来体现。比如受教育权益、经济机会平等权益、社会保障及其自由权、劳动者权益等。保障与发展人的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从根本上保障并进一步发展人的基本权利, 即人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 要充分尊重并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劳动与创造, 充分尊重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欲望与创造热情, 这也是一种蕴含着公平的劳动价值观。同时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分配规则, 以实现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五) 民享:人人共享, 普遍受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相应的变化, 人民群众应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也就是说, 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要持续不断地得到满足, 人民群众的潜能相应的不断得以自由全面的发展, 民主、权利和尊严相应的更加得到保障。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的层面上来看, 以人为本的发展应当是以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着眼点。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之下, 则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人人共享, 普遍受益”, 也就是这里所指的“民享”, 简而言之, 即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最起码也是最初级的内容, 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与基本尊严能够得以维护和满足。而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自由发展能力能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的得以提升, 则是人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最终的完整体现。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以人为本的路径选择

(一)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作为发展中国家, 鉴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的自主创新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 在核心领域有重点、有步骤地掌握自主技术, 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是集群式创新, 在综合考虑产业的地缘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向的基础上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提高同类型产业和企业的集体创新水平, 从而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 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统筹协调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之间力量的整合, 通过相互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协作, 推进自主创新。

(二) 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 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基础上, 要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三次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同时要通过必要的财政和金融手段, 促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此外, 还要通过参与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促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三) 发展低碳经济, 提升生态文明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 与生态文明存在诸多交叉与重叠, 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 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培育低碳生活方式, 建立低碳发展机制,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完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 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四) 建立经济发展的人本价值评价指标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应有相应的人本价值评价指标, 以准确的反映经济发展的价值目的的实现程度。经济发展人本价值指标是一个以衡量人的基本需要满足程度为目的的实际生活及其发展指数。这个指标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等, 而这诸多方面的价值评价则重点集中在教育、消费、住房、健康、生活环境、社会福利、公共安全、娱乐休闲、政府服务、就业、自我发展等方面,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均等程度、人均GDP及增长率、安全和卫生设施状况、人均基本必需品消费量、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人均睡眠闲暇小时数、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个人发展前景的信心程度等指标。借助这些指标, 可以看清发展缺口、体察基本民情、解决民众诉求。

(五)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政府应从各种形式的市场参与者角色中淡出, 重点转向再分配关系、城乡和区域平衡、公共产品的提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市场顾及不到或市场失灵的领域, 以及诸如土地、资源、环境、安全等有内部效益, 但可能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领域及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外部效益大于内部效益的领域。同时, 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把节能、减排、降耗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 并完善相应的问责制度, 以提高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执行力。

总之, 密切关注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问题, 深谙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坚持以人为本, 将哲学的思想气魄与经济现实紧密结合,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广阔的理论视野,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来增进人民的福祉。

参考文献

[1]贾根良, 李黎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的最新进展述评[J].山东经济, 2011 (3) .

[2]杨圣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与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 (1) .

[3]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唐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 2009 (3) .

[5]周丽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J].江苏社会科学, 2010 (6) .

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的学校文化承创 篇9

一、优质特色发展与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

优质特色发展是一种以优质和特色为追求的发展方式、发展原则、发展策略和发展状态。优质是指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包括办学水平的高品质、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培育人才的高素质、师资力量的高品能等。特色是指在科学办学思想指导下,逐步培育、发展形成的,并获得显著办学效益的个性办学风格或模式。尽管内涵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但是当前高中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学生发展趋同性增强,不同学校教师的话语内容、方式相近;不同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管理、课程教学等差异不大。“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教育,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为此,《教育规划纲要》适时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推进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应是一所学校提高办学品位、克服“同质化”倾向的必由之路。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所期待的那样,现代化高中教育应当形成“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格局。特色具有“人有我优”的特性,特色与优质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优质在,根基在,特色在,优势在。只有坚持优质第一、特色优先的原则,学校才能成功打造教育品牌,获得发展的支撑点和提升的高平台。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是外显于校风校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且通过学校先进的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学术氛围、优良的组织工作、积极的制度规范、良性的教学过程等,对人们的心态、思维、行动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并最终将这种影响沉淀、凝结、升华、聚集到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体系。教育家陶西平指出:“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也就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文化。”[1]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它是在一所学校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不断凝练、积淀而生成的;它始终是学校群体所共同认同的一种价值理念并内化为自身行为的一种准则;它还是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课程文化、学校群体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多元复合体,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其核心价值之所在。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支撑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等决定了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支撑点。学校文化是学校灵魂、意志和精神的体现,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内驱力,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精神源泉。

二、文化承创与优质特色发展的共生共融

学校文化是有记忆的,是可以流传的,是不可以复制的、有个性的;它是一个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最本质之所在,表现为自身的“优质特色”。所谓“优质特色发展”,其根本就在于学校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优良的学校文化不断演进、创生。学校发展必须优质特色,学校文化必须精雕细琢。通过“优质特色发展”所铸就的学校品牌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成就的,与学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文化共生共融。对于一个学校来讲,深厚文化底蕴是一个学校进行品牌打造与传播的必然选择,保持一种文化在学校里生存与发展,是众多学校追求的方向。当一个学校品牌成为某种文化象征的时候,它的传播、影响是难以估价的,这个学校品牌就与它所代表的文化一样,是不可克隆的。换言之,学校文化是彰显学校优质特色的旗帜,而优质特色本身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培育,而学校教育是在传统、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结合点的事业,作为文化传递、创新、发展的重要工作,其必然存在一个继承传统、适应现实、开创未来的“三位一体”的问题。学校文化的建设必须在这三者之间寻找自己的着力点和平衡点。所谓“文化承创”,即“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学校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学校发展的主题。学校文化是广大师生根据学校血脉渊源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在传承和创新中形成的。“传承”让学校文化拥有根系,“创新”让学校文化持续发展。传承与创新是学校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学校文化的发展之本,而学校的优质特色正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并壮大的。优质特色需要文化的传承与凝练。教育家顾明远说:“何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而是要有所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因此,学校要走优质特色发展的品牌之路,就必须充分凝练传统文化意蕴,注重文化基因的传承,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深厚学校文化底蕴。优质特色还需要文化的创新与升华,没有文化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升华和在积淀过程中不断地丰厚,学校的优质特色终将成为“明日黄花”。学校优质特色的发展需要对学校文化不断重新进行整体构建和全新打造,找到学校文化的生长点、优生点,不断创生文化。只有如此,文化才能源源不断地给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输入新鲜血液,从而真正让学校品牌焕发无穷的活力。总之,理想的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当是一种文化的生长、优生和升华。

三、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的文化建设纲要

学校文化承创是优质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选择学校文化承创的价值趋向作为普通高中走向优质特色的“顶层设计”,这就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能在宏观上描绘学校理想的文化形态,中观上勾勒学校文化愿景的“设计图”和“路线图”,微观上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的文化建设纲要,其基本表达如下:

学校文化的寻根与自省。“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文化是有根的,因为文化是历史的投影,是恒远的留痕。文化在时间中生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文化寻根,即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目的作一次长途跋涉,找回精神上的家园;学校文化寻根,即对学校自身文化传统意蕴的追溯爬梳,优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真正价值正源于对学校自身血脉的认识,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成员并代代相传。学校文化寻根可从纵横两个纬度进行,前者是通过学校历史叙事研究“原始察终”、“疏通知远”,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寻找学校文化的发展轨迹;后者主要是通过对本校历史文化资源的爬罗剔抉,整合、提炼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继而,需要从内外两个视角对学校文化传统的内核进行审视诊断,前者立足于学校(包括文化)发展的现状,后者直面学校(包括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分析优劣,去粗取精。

学校文化的定位与重构。学校文化的定位是学校文化建设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是对文化寻根与自省的一个系统而又凝练的扬弃、归结与升华,也是学校文化脉络伴随学校优质特色发展而不断演进、无限创生、建构的基石和助推器。学校文化定位要以优质特色为切入点,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办学价值追求,以文化衡量,每一所学校都应具有独特的文化定位。进行文化定位还要厘清理想和现实的问题:进行学校文化的定位是为学校的发展定出的一个文化的基调,这个基调具有现实的基础,不是唾手可得的,但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化的。它一定是学校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考量所作出的理性选择。文化的定位不是领导拍脑袋形成的,它的产生一定是获得群体认同的,指引学校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重构文化,赋予学校核心价值追求以新的文化特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学校文化始终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始终处于生成过程之中的存在。学校文化的建设的恒常指向总是学校文化的重构,即依托学校文化传统中最优质特色的核心价值,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根据社会变革方向,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新的学校文化。

摘要:优质特色发展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应然选择和时代诉求, 是避免“同质化”而提升办学品质的必由之路。学校文化承创是优质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应当选择学校文化承创的价值趋向, 以此作为普通高中走向优质特色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优质特色,学校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发展诉求 篇10

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构建的基础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我国于上个世纪末陆续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历程, 这些院校在内涵式发展的强烈诉求中, 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等逐步进入了一个多样化的新时期, 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大学生命力、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众多大学的必然选择。

与传统的老牌名校相比, 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先天营养不良”的劣势:大多建校历史短, 牌子不响, 名气不大;办学经费投入不足, 缺少与新办专业相配套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又多分布于中心城市边缘, 接受地市领导, 官本位现象严重。长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办学, 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经验不足, 知识本位的教学与科研和地方需要往往脱节;办学水平相对较低, 社会声誉不理想;多数教师擅长于教学, 思想僵化, 知识老化, 学术视野较窄, 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 很难形成竞争团队, 核心竞争力较差;师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能力相对较差, 观望、浮躁、懈怠现象屡见不鲜。学校文化底蕴不深, 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缺少系统的高等教育理念, 特色、个性不突出。

这些学校大多没有形成真正的有特色的大学文化, 大学的治学理念、治学氛围、校训、品质和个性等大学精神特质没有确立成型。这些学校大多走合并或重组的道路升格本科, 已有的校训、个性、优势等经过整合后需要较长时间的价值认同, 还没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 更无法用来作为凝聚全校师生员工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教师素质、生源质量、学校管理水平等受多元因素制约, 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需要不断统一、不断磨合,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等行为文化不够浓郁。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物质资料和校园环境等物质文化载体品位不高, 缺乏恬静、沉稳、大气的育人品质等等。新建本科院校在“新建”到“新型”的转型发展中急需培育大学精神, 以此引导、凝聚、陶冶、规范大学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 更好地以“大学”为载体, 提升育人的品质。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质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是大学传统的积淀。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经历了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 虽然按照大学的办学指标要求都已接受了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 但因办学历史仅有几年或十几年, 缺乏大学的传统积淀, 还没有真正实现“内涵升本”, 大学精神特质还需要价值认同。

1.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内涵、宗旨、精神、性质、使命、职能、信念、目标、责任以及变革与走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 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规定, 是对内部管理及运转所持的看法和认识。是关涉大学的特质、职能、机制的理性认识及其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念。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大学自出现之日就是以相对独立的学术组织特性存在于社会, “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是大学的传统, 可20世纪中叶以后, 对现实的贴近以及现实感的增强成为大学理念和精神的最主要变化, 世界几乎所有的大学无不从纯粹的“研究高深学问”走向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 为大学本身生存与发展服务的道路, 价值取向由中立转向功利,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现代大学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多数分布于地级城市, 担负着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 学术底蕴不深, 应用优势明显。无论是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第一次转型发展, 还是从“综合”“学术”向“应用”的第二次结构、类型变化, 选择的路径都离不开为地方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坚持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育人兴市、兴国等大学理念, 引导大学人在这一理念框架内围绕面向大众、服务地方、追求实用, 突出特色的思路思考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向, 围绕学校核心利益群体开展各项工作, 提炼大学精神, 凝聚师生心力。

2.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组织规范。

大学制度构成大学的制度文化, 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和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共同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 是大学精神依附的体制平台, 其内容涵盖教师、学生、教学、科研、行政及后勤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是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 从根本上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 面向社会,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 意味着旧秩序的打破和新秩序的建立, 是从一种平衡态到另一种平衡态的过渡, 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在根本上要超越自身, 真正完成其被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在运行发展中亟需建立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新的大学制度, 提高学校的执行力, 以保证学校的顶层设计理念能够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需要理顺和规范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完善和改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其构架既包括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等大学外部宏观层面, 也包括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等大学校内微观层面, 学校内部管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尤为重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 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确保大学精神起到规范、激励、凝聚、约束和导向作用,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3.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个性。

大学精神不仅集中反映了大学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特色, 也呈现出大学的品格, 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沉淀的思想精华, 也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源泉。大学个性体现了各大学因特定的传统积淀、地域特色、社会环境和办学理念而孕育形成的大学特色。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 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新建的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大学,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都是大学最根本的职能, 也是其首要职能。

新建本科院校在“内涵升本”的第一次转型中即表现出不同的大学特点, 如各校利用自身的条件和实力, 在已有积淀的基础上整合地方资源优势, 设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回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按照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理念, 定位了学校发展的类型、学院发展的目标、专业发展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实行分类培养。

通过建立分级管理体系, 下移管理重心, 进一步理顺与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关系, 加强学校内部的规划指导, 充分发挥校内各学院的管理主体地位, 调动专业与社会联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整合了基础课、专业课与大学个性发展的关系, 建立结构化的课程体系, 实现综合教育、专业教育与个性教育的有机整合, 引导学生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发展个性, 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 建立教师知识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性互动机制, 建立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 促进学生知识领悟、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的整体发展。建构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知识理解为重点, 以知识应用为基础, 以知识创新为目标, 改革单一化的管理与评价模式, 强调社会参与, 转变管理职能, 改革评价模式, 提升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大学精神的培育

大学精神因其具有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功能, 一旦形成, 就将为学校稳固建设、迅速发展注入生命活力, 并成为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形成独特气质。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大学精神培育, 促进学校在转型中稳步发展。

1. 提升教学学术地位, 关注学校核心利益群体。

按照传统高校的发展理念, 多数本科院校内部都存在科研强势教学弱势的现象, “科研即学术”“不搞科研就不是大学”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认同与接受, 即便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这种现象也普通存在, 与学校“教学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不相称, 不利于大学精神建设。其代价必然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更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大学精神培育中, 关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核心利益群体是关键。仅就教师而言, 学校有义务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成长理念, 增强教学的责任意识, 深入理解教学学术, 反思失落的大学教学, 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和学术观, 回归大学本真。

首先, 大学发展的基础即是大学教师的发展, 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很难保证高质量的大学教育, 更无法体现大学精神的价值。教学是大学存在的根本,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属性存在其首要职能即是教学,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研究、合作交流、反思实践等活动表现其发现、综合和应用能力, 主动地创造知识。教学学术思想是大学自身变革的迫切要求, 其提出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因美国高校科研至上, 教学质量下滑倾向严重, 加强大学教学及人才培养的极高呼声助推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的时代。

其次, 教学学术理念的确立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与核心所在, 它能够有效突破学术内涵的“窄化”现象, 解决大学“教学遗忘”问题, 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进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精神培育, 应在教学学术视阈中引导大学教师重塑教师角色, 树立教学学术理念, 着力于教学学术活动, 积极参与校本研究, 关注课堂、关注教育对象的发展, 践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这是大学教育的真谛。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夯实大学精神载体。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精髓和核心, 是通过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积淀而成, 为大学师生员工所认同, 是一所大学整体风貌、质量、水平、效益以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没有大学精神这个核心的支撑和贯穿, 校园文化建设就缺乏系统性和继承性, 也缺乏应有的“大学”品位。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和土壤, 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 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既包括了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也包括了社团文化、媒体文化等内容。大学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通过校园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内化为师生的精神力量。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 首先要加强对校训、校歌、校史等内容的提炼, 发挥其教育价值。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中, 校训、校歌、校史被不断赋予了时代内涵, 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 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功能, 对师生自觉践行大学精神会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其次, 秉承“百花齐放”的发展理念塑造大学个性, 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作为大学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三风”体现了学校的育人品质, 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再次, 利用学校的各种阵地和资源, 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将大学精神浸润到大学的群体意识中, 体现于师生的各项文化活动中, 围绕大学核心理念创设各种实践平台, 引领师生积极参与, 展现大学精神与风貌。

3.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师生主体动力。

相对于物质, 精神存在于人的心理世界。大学精神塑造的核心是人, 教师和学生是其主体。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地方、教学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在大学精神培育上应将着力点更多地投置于教师和学生身上, 以人为本,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生全面发展, 在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完成应用型大学基本职能的同时提升师生的幸福感。

首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育人质量, 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后劲。在哲学中从事物发展的内外动力辩证关系来看, 来源于内在动力的主体力量的发挥始终是重要的、根本的、持久的、稳定的因素。在大学精神培育中, 如果缺乏教师主体动力的发挥就很难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去支持教师完成学校的转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表现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价值、人格和能力, 其发挥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和职业观的转变, 使教师的人格价值与人生价值在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中得以融合, 是教师行为和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力量, 有益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竞争力。

其次, 学生是学校生存的主体, 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主要弘扬者。一所学校因有了学生才招聘教师, 而不是为了教师来招收学生。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第二次转型发展中, 面临着结构调整与转型, 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要实现错位竞争, 就要找准优势,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激发学习主体的智慧和潜能, 提升其主人翁意识, 增强其学校归属感, 引导学生确立实践取向、能力取向、服务取向、应用取向, 磨练形成吃苦耐劳品质, 能够敢于担当, 勤于实践, 摒弃浮躁, 扎实笃行。为此, 在大学精神培育中应建立联动机制, 共同关注学生群体的精神成长,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需求实际, 加强对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改善学校师生关系, 共创和谐校园, 共享大学精神培育之成果的熏染。

参考文献

[1]薛彦华, 史芸.试析现代大学理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04 (9) :85-88.

[2]陈新民.教学服务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发展趋向[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7) :29-33.

上一篇:健康就业心理下一篇:纳税环境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