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业心理

2024-06-04

健康就业心理(精选十篇)

健康就业心理 篇1

主动调整生活节奏。进入一个新环境, 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培养新的生活习惯, 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参加工作以后, 支配、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业余生活, 劳逸结合。

了解环境进入角色。进入新单位后, 首先应该认清自己在工作环境中所承担的工作角色、职责范围, 弄清楚自己的职权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 才能尽心尽力地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大学就业重在保持职场心理健康 篇2

近半不能“快乐共事”

在参与“你的同事优质么”调查的1227位网名中,尽管有711位调查者回答同事的总体素质“很不错”,但回答“有好有坏”、“素质不算太好”的票数分别占到了40.79%、2.53%,还有0.47%的人表示“小人太多,无法共事”。

因近两年参加工作的新人多为1985、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是伴随中国计划生育成长的第一代,由于经济充裕、接受教育水平高,在人际交往中自我中心、责任心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与老同事磨合容易不顺。

在“新晋同事的素质与老同事相比”问题中,29.99%认为“提高了,长江后浪推前浪”,22.98%的人遗憾“一代不如一代”,在博士后、海归倍出的今天,高学历与高素质不再划等号。

合作精神最受欢迎

条列出来的几大没素质行为有溜须拍马媚上欺下、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工作不主动好吃懒做等,网名分别给出了24.87%、13.37%和22.79%的支持率,其中“溜须拍马”尤以24.87%高票当选最没素质行为。

人力资源专家austin说,很多新人一年不到连续跳槽,没有恒心无法忍耐,这离一个成熟职业人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同时,爱说脏话、冷血麻木、贪慕虚荣也位添其列。

工作忍辱负重被多数企业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超过了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曾有戏言称“有才有德破例录用,有德无才限制使用,有才无德永不使用”,可见任何单位、老板和同事都渴求良好品行。

事实证明,904位网友最希望新同事具备合作精神,乐于助人(26.73%)、不搬弄是非(15.94%)、踏实肯干(23.1%)也成为新人在进入职场时需加强培养的素质内容。

事不管己成为职场流行态度

从愣头青到职场达人,这是每个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职场必经道路。进入企业这一炼炉,每个人就是需要再生产、深加工的“半成品”。企业文化作为提升职员素质、营造整体工作氛围的载体,22.84%的网友认为企业制度是提高同事素质的途径之一。

通过“改良社会风气”和“领导带头,加强素质培训教育”有效改观素质的支持者为15.98%、32.03%。从个人角度出发,也有少数网友认为“以身作则,从我做起”(18.35%)能影响到周围同事规避素质低的行为。

当遭遇到没有素质的新晋同事及行为时,“过来人”一般性建议“自己多思多想”,或者求助于心理咨询。

此次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46.94%)说素质是没法改变的事情,事不关己,远离就行。不会有人采取汇报领导来应对素质低劣的行为。

专家呼吁:公正对待求职新人

对于与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问题,斯普瑞喷雾有限公司hr负责人殷志平认为,虽说素质是个人的问题,急功近利、无法演好对主管及客户的责任角色、缺乏主动都是新晋员工较易出现的问题,社会大环境得承担主要责任。

因此他呼吁企业对大学生、新晋员工应抱着公正的态度,多包容并关爱他们的成长。

简单三招,做受欢迎的职场新丁

要博得上司和同事的认可,根本不需要挖空心思投机取巧,做到主动热情、乐于分享、心态开放这三点,不仅融洽了办公室关系,对开展工作也很有帮助。

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工作中,接受挑战不退缩,凡事多和团队协商作业,积极主动的人总是占尽先机,至少说明你热爱这份工作,这是最笨也最简单的一招。其次,和同事一起分享你的经验,先接纳别人,别人也会试着接受你。

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健康就业心理 篇3

关键词:就业压力;就业心理问题;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基于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基于正确的就业选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就业和择业问题,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就业压力和困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角色转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如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解决有限的岗位需求与不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可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至今已经历时十七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当时的220万,增加到了今年的770万,但是国内的人力市场却无法在短时期内为这些高校毕业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就业期望的岗位,人才市场上鲜明的供过于求状态,必然隐藏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危机和就业压力,重压之下,大学生自己无法及时调适,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出的种种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心理

面对人才市场的饱和,面对家长的殷切期盼,面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

(二)依赖心理

在严峻就业形势的重压下,许多大学生不敢直面就业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既想争取好的工作机会,又不想承受求职的压力和风险,不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机会,而是依赖于家长利用各种关系替自己联系工作,诸如“学得好不如爸爸好”等不良观念的不断滋生。

(三)自卑心理

就业求职中的屡屡失败,使得一些大学生开始盲目否定自己的能力、专业、成绩,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心理使得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就业困难,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没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一次次的应聘,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自己和推荐自己。

(四)困惑心理

近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上街卖肉,高校毕业生竞聘掏粪工、环卫工、服务员等新闻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不免让大学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得来的文凭在就业时并没有体现出预期的价值,于是许多大学生开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困惑,对自己的就业出路困惑。在困惑心理的笼罩下,很多人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就业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在个人与社会环境、教育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体合理择业、成功就业、顺利适应职业的心理基础。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是大学生就业素质中的关键要素。

(一)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化解就业心理压力,掌握心理自我调适方法,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是成功就业的必备素质之一,不断帮助大学生提高在就业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个人职业定位,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相结合,自愿面向基层和中西部就业。

(二)将全体性教育与个别化咨询相结合。

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注重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比重,通过课堂教学,分析就业心理现象,帮助全体大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就业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自我调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依赖、自卑、困惑等不良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动向,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早开展个别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对于就业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干预。

(三)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注重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课专业教师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将做好大学生就业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其日常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业过程中运用学到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不断调适心理状态,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能够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和复杂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四)将解决就业心理问题与解决就业实际问题相结合

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理论教育,解析心理问题,传授调适方法,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并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搜集大学生就业信息,宣传解读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关注和帮扶力度。

参考文献:

[1]郝影.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

[2]宋熹.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课题来源: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和研究课题(2015FKT30)阶段性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张冬青,1971年出生,女,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分党委书记,讲师。

研究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篇4

1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由于很多研究生存在多方面的不良心理,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就业。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地疏导,既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们日后走进社会埋下隐患。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纳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在研究生走入社会之前,通过教育的方式对其潜在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

1.1 开设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课程

通过就业心理辅导课程,能够优化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结构,促进他们积极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同时,针对不同研究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作出反应。

目前,一般高校都没有设立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课,即使有也只是作为选修课而设的,但这样做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以本校为例,即使学校预开设了这门课,一旦选修的学生人数达不到开课底线,那这门课就早早夭折了;就算选修的学生人数超过了开课底线,课程开起来,也只是对极少一部分选了这门课的研究生而言,无法普及到全校的研究生。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应该充分重视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课,将这门课程设为研究生一年级和两年级每个学期的必修课程。

如上所说,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应贯穿于研究生的四个学期。但是,每个学期的课程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研究生个体自身在不断地成长、成熟,不同的学期、不同的年龄,他们的心理是不一样的。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也应该循序渐进,而不是企图一步到位。研究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对自身定位还不够准确,其就业心理当然也会有很大的误差,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分化并不明显,这个时候进行一般的辅导即可;到了二年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个体之间的差距渐渐地表现出来了,他们的就业心理也会分化开来,除了对其群体进行抽象的辅导之外,还要注意到其中有部分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1.2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减轻研究生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排解心中的消极感,还能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从而有效地适应客观环境。因此,心理咨询是增进研究生心理健康、优化其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都进行了改善,但主要对象都是针对本科生,并没有对研究生成立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心理咨询机构,并通过多种形式给研究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如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网站,让那些不愿意露面的研究生个体也有宣泄的渠道。

此外,高校还应针对应届毕业研究生开设专栏。笔者没有将就业心理辅导设为研究生三年级的必修课,并不是因为毕业生的心理不重要,而是考虑到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忙于写毕业论文或者找工作,很多人都不在学校,开设这门课本身在客观上难度就很大。而且,经过两年的学习,研究生的就业心理已经基本形成,这个时候再对研究生群体进行辅导意义不大。反倒是最后一年是他们就业心理分化最大的一年,部分研究生个体的心理问题也比较严重,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应尤其重视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心理,对这部分研究生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咨询服务。

2 发挥研究生导师的核心力量

目前,高校实行的都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接触最多的就是导师,导师不仅仅是研究生的“传道授业”者,更是研究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者。导师既是他们最亲近、最信任的朋友,又是他们最敬重的长者。可以说,导师对研究生个体成长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位,笔者认为,导师应当成为研究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

一方面,研究生导师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他们遭受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时,及时地进行开导。仅凭导师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就能够给研究生以最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导师对研究生的自身习惯、处事方法、能力等等都比较了解,一般都能对研究生作出比较准确的定位。另外,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向研究生介绍自己的经验,帮助研究生了解社会工作环境、社会用人需求,引导研究生降低不合理地求职期望值。

在目前的导师队伍中,部分导师的育人意识较弱,与研究生联系甚少,甚至一个学期都不见学生一次,只是偶尔进行电话联系;还有部分导师的教育理念较落后,不能因学生而导,无法与学生倾心交流。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建立导师汇报机制,即导师定期地与研究生进行交流,就交流情况向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书面汇报,交流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就业心理问题的,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并与学校有关部门一起为研究生提供帮助。每年度对教书育人业绩突出的导师,学校应给予表彰。

3 重视研究生辅导员的积极作用

对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除了导师之外,部分学校也安排了研究生辅导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研究生辅导员履行的不过是“联络员”的职责,如传达学校的一些政策方针,并没有在研究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予以“辅导”,有的研究生辅导员甚至都喊不出研究生的名字。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配置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开展研究生的相关工作,真正了解研究生的需求。

3.1 教育引导作用

辅导员虽然是管理服务人员,但在高校中并不存在完全纯粹的“管理”。研究生辅导员的管理应被界定为在管理的过程中教育、引导,在教育、引导中进行管理。

一方面,研究生辅导员可通过常规行政工作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引导,如奖勤罚懒、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文体等校园文化活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引导,如开办大讲堂、心灵港湾等。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研究生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研究生都能更快地拥有更多的信息量、更广泛的知识面;同时,他们接触到的负面信息导致他们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研究生有着更多的困扰和诱惑和困扰,极易产生不良的就业心理。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应结合时代的特征,把握住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心理状况开展工作。

3.2 心理疏导作用

研究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有时是研究生辅导员发现的,有时候是其他人反馈的,总之,一旦知道,就一定要及时找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谈心,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堵不如疏,研究生辅导员应在新生一入校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如找新生面谈,通过这种方式,让研究生个体清楚自己读研三年的规划,同时研究生辅导员也大体掌握了研究生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日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3 中介调节作用

研究生扩招使研究生的数量迅猛增长,但相应的后勤保障设施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进度,导致研究生个体之间很容易因为习惯的异样而产生摩擦。此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也会有矛盾,一旦发生,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研究生就会想不开,最后通过很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研究生辅导员应当及时地进行调节,或通过自己的力量,或通过其他更加有效的方式,如家长、心理咨询老师等,都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4 健全研究生自我教育机制

如何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研究生自身是关键性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以定期组织高年级的研究生“现身说法”,与低年级研究生进行交流。一来大家都是学生,彼此之间不会有排斥感;二来有些高年级的研究生曾经也遭遇过同样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处理方式是低年级研究生的指路明灯。

除了上述方式,还应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让全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个体进行互动,利用研究生群体自身的能力去解决个体的就业心理问题。特别是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其就业心理差异十分明显,研究生个体往往能够以旁观者的立场客观地看待他人的就业心理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在研究生个体之间形成了自我教育与救济机制。

5 结语

健康就业心理 篇5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健康模式应对

作者:张瀚文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更为严峻,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探索适合中国民办高校现状,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44-01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较低等情况下,民办高校集社会力量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但各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学硬件不足,教师成分多样化,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不够,学生整体素质低于公立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不足,特色不够,并有过分功利化的倾向。所以,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更为严峻。由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问题严重者,将极大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与生活。民办高校的管理者,特别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足够重视。1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期待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每月工资期望在1000~3000元之间,结合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资情况来看,这样的工资期望是比较现实的。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模式,这也是符合现在的社会实际。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会受到社会固有观念的影响而偏重追求一次性就业的稳定性高的工作。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毕业生青睐沿海开放城市,中部城市、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和农村少人问津。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以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来看,毕业当年的实际就业率为50%,远远低于公办大学的实际就业率75%。很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渴望在大城市、大公司就业,但那也是就业竞争最为激

烈残酷的地方,相对于公办高校毕业生的有力竞争,这也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之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因就业难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3.1 社会偏见的影响致使自卑感强烈

民办高等教育虽然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由于其录取分数、管理模式与普通高校的差别较大,再加上国人受“普通高等教育才是正规的大学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其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和肯定[1]。所以,很多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时,自信心明显不足,感觉遭受了社会的歧视,导致很多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不愿意说自己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慌报毕业学校。当文凭作假被企业发现后,这类民办高校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3.2 个人抗压能力不强

面临毕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普通公立大学生优越,从小受的挫折不多,心理抗压能力不强,面对整个社会的竞争,就业的困难等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自卑、抑郁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对个人前途感到渺茫,在临近毕业的前夕出现过头痛、胸闷、失眠、心烦意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求职能力。甚至有些民办高校大学生逃避就业,回避一切就业信息,暂缓就业,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在毕业后不愿离开大学校园,选择在校外租房,继续过理想的校园生活。在就业压力日增的形势下,缓一段时间再参加就业竞争可能会使就业的竞争压力加大,再次增加就业难度。有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依赖心理严重,渴望靠学校、靠家长的社会关系来达成就业目标。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择业中受挫后,彻底失去就业信心,外在表现为放弃一切就业机会,听天由命,逐渐减少人际交往,听天由命,有些严重的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探索适合中国民办高校现状,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1 把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在体系设置上缺乏系统性,没有贯穿整个大学四年,而是选择在学生即将离校的大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在课程设置上,很多民办高校只注重开设的形式,而忽略了课程开设的实质意义,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缺乏社会现实状况,缺少就业实践情景模拟训练。就业教育课程很少涉及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法律素养、就业心理调试以及从业综合能力培养等内容[2]。而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应该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建立和培养的。

(1)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民办高校因从大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始,一直到大四,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有效结合,在课程中进行自信心建立训练、就业实践情景模拟训练、求职角色扮演等心理游戏,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增强职场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2)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临近毕业前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心理类报纸、杂志、橱窗等途径介绍就业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农村去进行发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轻眼前利益,重长远发展。

(3)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咨询中,心理老师多加运用鼓励的心理调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情景想象练习,缓解学生因就业问题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心理咨询中面对就业难的现实,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客观评价自我,调整就业期望值。心理咨询中心为就业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回访,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篇6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与分析

1.认知心理

主要由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信心缺乏、不能承受压力等因素导致,就业形势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认知程度。包括:(1)自负心理。表现为就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2)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3)坐等心理。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有的学生思想不切实际,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4)犹豫心理。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2.消极情绪与社会认知心理角度

消极情绪包括悲观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焦虑情绪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职业信息的效力等方面有关,还与大学生内在的因素、个性特征、与就业有关的能力、兴趣、需要结构、性格特征、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个性专业倾向类型等有关。

二、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

1.就业自卑感及其心理调适

在就业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同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自信心是求职过程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求职时畏首畏尾会给人以无能的印象,使求职不易成功。

2.就业焦虑及其调适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反而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如果心理上过度地焦躁、沮丧、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埋没潜能和才华,给就业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择业失败。需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也会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

3.就业嫉妒心理及其调适

嫉妒心在大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只不过是轻重有别。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的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嫉妒心还会使团队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嫉妒者本人也会增加内心痛苦和烦恼,甚至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所以嫉妒心是于人于己都不利的不良心态,新时代积极进取的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克服它。

4.就业怕苦心理及其调适

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学校一宣布某外企招聘人,几个名额能有几百人参加,而一些国家需要但不能满足要求的单位求贤若渴却无人问津。怕苦的心理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因此大学生求职前就应克服怕苦的心理,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这对求职成功会大有益处。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对策与建议

1.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必须充分利用社会上所有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引导和帮助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减少其就业心理问题。

2.高等学校要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在学校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活动,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要多注意启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多注意引导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就业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

3.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及时掌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各类信息,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测验法等。其中,访谈法和心理测验法是较常用的方法。现在各类测评工具较多,选择测评工具时,要考虑选择标准化测验并明确测验的目的、功用及适用范围。对信息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结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或辅导策略。注重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和早期治疗。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是治疗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的重要方法。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心态,树立自信心,提高就业成功率。

4.家长要适时调整对子女的就业期望

家长要适时调整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不要看不起基础性的岗位,否则就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孩子的及时就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还都能够做好。

5.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質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自力人格有利于对就业问题的解决,维护心理健康的机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

1.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要求大学生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以平常心面对,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重大的抉择。需要建立新型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2.社会、学校等外在辅助作用

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3.引导企业招聘职工

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急于获得就业岗位的心理和供大于求的招聘市场往往提高录用标准,以求实现低成本录用高水准毕业生的目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在获得职位的过程中,其投入和产出的差值明显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给毕业生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篇7

近年来,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沮丧、焦虑、消极、盲从等心理反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大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大学生择业心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及其内在原因

2.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

2.1.1 自卑与自负心理

自卑心理是大学毕业生求职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 如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家庭背景等。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过于拘谨, 缺乏勇气和自信, 不敢参与竞争。

有自负心理的毕业生表现与自卑的学生正相反, 他们往往盲目乐观和自信。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为:不能清醒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盲目追求好单位、高工资, 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 不愿从基层做起, 自命不凡。这种好高骛远、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 最终会因预期就业目标未能实现而悲观失望。

2.1.2 依赖与功利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 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 往往表现为消极逃避就业市场, 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 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 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选择的机会, 也要向家长或朋友寻求决策帮助, 左顾右盼导致贻误择业时机。

择业功利心理, 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 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我校2010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大学生“重东部, 轻西部”、“重大城市, 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1.3 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目前, 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 并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毕业前夕, 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 或性格内向, 或有生理缺陷, 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表现为过度焦虑, 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 紧张烦躁。对每一个大学毕业生们来说, 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所以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如果整天想着就业的艰难, 对未来的生活忧心忡忡, 造成精神上紧张, 意志消沉, 这势必影响自己的判断, 也必然造成就业的失败。

2.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2.2.1 就业观念不合理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 毕业生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型企业某职、发展。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统计调查中, 最愿意去的就业单位排在前面的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则是他们最不愿意去的两个地方, 他们担心企业规模小, 个人发展没有前途;怀疑小企业管理不规范, 福利待遇没有保障;害怕工作不稳定, 办公环境差。在大众化就业时代的环境下, 所有大学毕业生都去政府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许多大学生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没有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2.2 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就业压力源中对毕业生影响较大的是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社会压力主要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 大学生往日的优越社会地位正在逐渐丧失。随着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生考研之风日益强劲, 这使得毕业生在进入大四后, 生活在考研的希望和择业的矛盾中, 激烈的竞争使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甚至出现焦虑和紧张。对于家长来说, 高等教育费用相对较高, 常常会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投资回报心理。家长对子女寄托的希望过高, 子女如果不能在毕业后竞争到较好的工作, 就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 由此导致在求职时的心理压力增大。

2.2.3 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

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被父母家人所安排, 从小到大每走一步的目标也都是由父母给设定的。读上高中以考大学为目标, 但却从没想过考上大学要做什么。然而, 到了就业才忽然意识到我喜欢做什么?我应该去做什么?我的理想职业又是什么?

3.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3.1 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 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 但是我们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

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 当一个人拥有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 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 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不断催人奋进。其次, 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 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再次, 要善于听取意见,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狭隘等心理。

3.2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 更是现代大学生的求职择业之道。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理智、冷静地自我思考, 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 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 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 最适合干什么。

3.3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基本观点, 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 而且使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校供给, 而是根据自身的客观需求吸收人才。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 成功就业的大学生不再是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找工作, 而是提前一年甚至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和运作。这样在寻找职位时, 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状况非常了解, 能做到知己知彼, 远离“高不成, 低不就”的尴尬处境。

4. 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4.1 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种经营自我的目标管理策略, 强调了主体精神的构建和自我意识的唤醒。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素质是其成才的基础和成长的力量, 更是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支撑点。因此, 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将两者有机结合, 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将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每个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和潜能开发,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完成各自心理发展历程, 妥善解决心理矛盾, 更好地认识自己, 认识社会, 促进个性发展。

4.2 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大四学生的专利, 需要从学生一入学就作出规划。具体来说, 就是从大一开始, 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 养成求职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 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 应采取“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办法, 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 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合理的职业流动, 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取得事业的成功。

4.3 树立新理念, 明确发展目标。

结合个人特点和能力, 制定合理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明确发展目标, 避免盲目和短视。全面了解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状况, 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 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目标的确立, 树立长远的就业意识, 把学习和职业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培养坚强意志, 树立为实现职业理想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

5. 结语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 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 有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高校毕业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 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 积极把握择业机遇,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内在原因的考察, 寻求可以改善和调适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调试

参考文献

[1]王晓刚.大学生心理健康[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 第一版.

[2]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1.

[3]林崇德.择业的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4.

[4]李逦, 孙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0) .

[5]郑海涛.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3) .

试论硕士研究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培养 篇8

1. 认知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硕士研究生的认知能力虽然整体上高于本科生, 但仍有较多学生对自身就业素质及就业优势、劣势缺乏清晰的认识。第二, 硕士研究生在薪资水平、就业地域、单位性质等方面的期望值普遍较高。第三, 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倾向, 职业需求和社会期待之间存有一定差距。第四, 硕士研究生群体中自负心理和自卑心理共存, 导致或因高估自己而遭遇挫折, 或因低估自己而错失良机。

2. 情绪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焦虑心理普遍存在。由于就业期望值的提高, 受到就业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能否有较好发展前景等问题的困扰, 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处于焦虑状态。第二, 抑郁心理日渐多发。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很多硕士研究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情绪低沉、忧郁、沮丧、自责、压抑等抑郁心理特征, 最为严重的甚至会酿成自杀悲剧。第三, 偏执心理部分存在。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对某一类行业的过分执着, 不能视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特点做出灵活的调整, 导致无法顺利就业。第四, 矛盾心理普遍存在。自我角色冲突、双重身份的尴尬、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问题都会诱发矛盾心理。

3. 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从众心理比较普遍。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上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家长、同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无法对自己的就业形势进行独立研判和分析, 从而盲目跟从。第二, 攀比心理部分存在。部分硕士研究生不从自身实际出发, 横向或纵向地与他人盲目比较, 每当比较的结果对自己一方不利时, 就会心理失衡, 甚至会行为失范。第三, 嫉妒心理个别存在。与攀比心理相近却比其更为不良的情绪是嫉妒心理, 少数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将同学视为竞争对手, 把他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当他人有较理想的就业岗位时, 就会随之产生怨恨、烦恼、恐惧等不良情绪。第四, 依赖心理个别存在。部分硕士研究生缺乏主动竞争的意识和勇气, 他们将就业压力转移至他人, 寄希望于依靠各种关系找到工作。

二、引发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 社会因素

第一, 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形势转变等, 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大幅增加, 而我国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仍处在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阶段, 无法实现人才供需的良好对接。第二, 用人单位用人观念转变。很多硕士研究生单纯地认为高学历意味着强竞争力。但是, 从目前岗位招聘的实际情况来看, 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越来越理性, 追求的是实用性, 而不是高学历。第三, 就业市场公平性有待提高。硕士研究生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比“关系”重于比“能力”、比“性别”重于比“能力”、比“年轻”重于比“能力”等不公平现象。

2. 高校因素

第一, 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相对不足。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培养需求。第二, 培养模式有待完善。部分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导致一些硕士研究生的素质根本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第三, 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加强。曾经在一定历史时期, 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使得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

3. 个人因素

第一, 就业期望值过高。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都会对工作类型、就业地点、单位选择以及工作酬金等抱有较为理想的期望, 而实际就业市场根本无法满足所有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第二, 就业动机功利。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只看重与个人短期利益直接相关的工作地域、工作职位、薪资待遇等, 不愿意到行业发展需要的偏远地区、生产一线工作。第三, 就业观念有偏差。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盲目追求热门职业, 没有结合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就业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第四, 就业能力有待提高。部分硕士研究生虽然获取了较高学历, 但实际的综合能力较本科毕业生并没有显著提高, 不符合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

三、培养硕士研究生健康就业心理的主要途径

1. 改善社会就业环境

第一, 不断完善就业机制。研究生就业市场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 需要增强就业信息的统筹力度, 保证就业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畅通、及时、准确;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定期联合组织招聘会, 为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需要用人单位加强与高校的联系, 为在校硕士生提供更多实习和择优录取的机会。第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目前, 我国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扶持政策不多, 仍有很大的政策提升空间。例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 新兴经济开发区应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自主创业的帮扶政策, 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扶持政策等。第三, 促进就业公平竞争。打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消除就业歧视。特别是要关注大龄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以法律手段维护就业者权益。

2. 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第一, 培养符合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为了适应培养目标的转变, 高校必须完成相应的培养模式改革, 增强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第二, 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应该结合硕士研究生专业、年级特点, 进行分类及个性化指导。硕士研究生应该从入学起便接受系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 从而确定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也需要加强硕士研究生就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就业技巧的培养。第三, 加强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 引导硕士研究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 鼓励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舍弃个人利益, 到偏远地区、基层一线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3.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 将提升心理能力纳入课程体系。就业能力涉及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与心理相关的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心理健康课程加以提升。第二, 开展朋辈辅导。朋辈辅导是指年龄相当、有类似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学生自愿参与, 由心理咨询专家或教师指导, 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 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 去影响和帮助求助者, 解决其心理困扰的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活动过程。朋辈辅导的方式容易被辅导对象接受, 容易引起共鸣, 也有利于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第三, 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主要的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在学生入学初期组织系统的心理状况测评, 通过导师、辅导员和心理委员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等。

参考文献

[1]庄莉, 蔡琼霞.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与冲突[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4) .

[2]林利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J].社会研究, 2012, (6) .

[3]王云秀.研究生就业调查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 2012, (6) .

健康就业心理 篇9

一、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1.存在就业认知偏差的现象。

(1) 存在自卑的就业心理

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自卑的心理, 因为与大专生或者是本科生相比, 中职生的学历较低、年纪较少, 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相应优势。 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要求大专或者以上学历。 而且中职生存在的自卑心理会影响到他们的求职积极性, 使得他们的就业成功率较低。

(2) 存在期待值过高的就业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 部分中职毕业生会存在期待值过高的现象, 由于期待值与自身能力不成比例, 使得大部分中职毕业生的求职道路变得异常困难。 毕业后, 许多中职毕业生都会追求待遇好、环境好的工作, 例如国企、大型企业等。 但是他们在追求这些高待遇的工作的时候, 缺乏与自身能力的结合, 使得能力较低的中职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使得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

2.存在就业情感缺失的情况。

(1) 心理承受能力过低

由于中职毕业生年纪较小, 缺乏相应的生活和工作经历, 缺少历练, 一旦遇到挫折, 就很容易被打倒, 而且很难再爬起来。 因此, 部分中职毕业生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 就会放弃继续求职, 实行自我放纵。

(2) 存在依赖的就业心理

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依赖的就业心理, 将自己的就业负担转移到父母或者是老师身上, 让父母或者老师帮助自己解决就业问题。

3.存在就业意志力缺失的现象。

(1) 缺乏吃苦的精神

孩子都生活在一个幸福年代,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他们都不用自己操心, 缺乏相应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2) 缺乏意志力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 都要有坚强的意志力, 才能学习好, 做好工作。 大部分中职生缺乏相应的意志力, 在求职的道路或者是在工作的道路上都缺乏坚持, 一旦遇到了挫折, 他们就会放弃, 而不是选择迎难而上。

二、加强对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策略分析

1.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要避免就业自卑情绪的出现, 中职毕业生就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认识, 了解就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与自身能力的差别, 并且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首先, 中职毕业生要认识到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优点, 如技能水平较高, 选择职业时, 应该结合自己的技能水平选择恰当的职业。 其次, 要树立多次就业、积极主动的就业价值观。 努力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职业,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就业成功率, 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

2.结合自身的能力制定恰当的就业期待值。

为了避免就业期待值过高的情况, 提高中职生的就业成功率,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制定恰当的就业期待值。 如学生所学专业是计算机专业,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定位为IT人员, 但是由于学历的限制, 待遇相对要比大专、 本科生的待遇低一点, 如本科生的待遇是8000元/月, 中职生可以将自己的待遇要求调至6000元/月。 而且刚开始就业, 缺乏工作经验, 工资待遇肯定要低一点。 因此, 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制定恰当的就业期待值, 那么中职生的就业成功率就能大大提高。

3.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提高就业成功率。

要想更好地提高就业成功率, 中职生就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用实力说话, 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好高骛远的情况。 所以, 中职生就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 进而更好地提高就业竞争力。

4.建立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 减轻就业压力。

在求职过程中, 肯定会遇到挫折, 因此中职生就要建立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 遇到了应聘人员的批评, 就应该努力改正, 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提高就业竞争力。 而且在求职过程中, 我们也要抱着乐观的态度, 东家不打, 打西家, 相信自己总会找到适合的工作。 只要在求职过程中能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就能放松心情, 减轻压力, 从而更好地将自己的优点表现出来, 提高就业成功率。

5.加强锻炼吃苦的精神, 提高意志力。

要想提高就业成功率, 中职生就要加强锻炼自己, 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并且要提高意志力。 因此,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 教师就要灌输学生正确的观念, 没有哪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 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 要想得到成功, 就要经历过挫折和磨难。 在求职或者是工作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建立坚强的意志力, 努力加坚持, 就一定会收获成功。

在中职教育学生, 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而就业心理教育则是中职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就业心理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认知, 而且影响学生以后的职业道路。 因此, 在中职课堂上,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分析, 并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心理,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健康就业心理 篇10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在陕西省某高校, 以班级为单位在本科生毕业班和研究生毕业班随机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0份, 其中男生166人, 女生304人;本科生300人, 研究生170人;平均年龄 (23±1.9) 岁。

2. 方法

第一, 自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采用自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 此问卷是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形成, 并经过测试、信度、效度检验以及修订后完成, 该问卷共12个条目, 5级评分, 共分为两个维度, 即外部力量归因和自我力量归因。外部力量归因维度指把就业挫折问题归因于个人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外在力量, 主要包括家庭社会资源、用人单位的喜好、基本就业方向和状况等;自我力量归因指把就业挫折问题归因于个人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内在力量, 主要包括个人努力程度、能力等。两个维度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介于0.5~0.8之间, 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且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703。

第二, 心理健康自评问卷。该问卷由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六个分量表组成, 5级评分, 得分越高, 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906。

3.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 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现状

由表1可知,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挫折归因上整体倾向于自我力量归因, 并且在受教育程度上, 本科生的自我力量归因显著高于研究生;就业挫折归因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自我力量归因t=-1.391, P=0.165>0.05;外部力量归因t=1.947, P=0.052>0.05) 。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败归因各因素与心理健康各因素之间的相关

注:*P<0.05, **P<0.01, ***P<0.001

由表2可知, 高校毕业生的外部力量归因维度与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心理健康总分均有显著相关;其自我力量归因维度与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相关。

三讨论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特点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 高校毕业生在进行就业挫折归因时, 更倾向于做出内部自我力量归因, 这与湖南师范学院李成齐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表明, 倾向于内部归因对于毕业生来说, 是一个良好的归因模式, 说明他们勇于正视自己内在的不足之处, 勇于自己承担责任, 对于今后奋发上进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两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与北京师范大学王树涛的研究相一致, 究其原因, 在于当今高校, 女高校毕业生在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且男女高校毕业生都受到同样的教育, 女性自主地位逐渐上升, 因此女高校毕业生同男高校毕业生一样都能从各方面分析问题并做出解释;在受教育程度上, 与本科生相比, 研究生在自我力量归因倾向上弱于本科生, 而在外在力量归因倾向上, 研究生与本科生相当, 归其原因, 在于研究生虽然在就业挫折归因中也是倾向于内部因素, 然而研究生由于阅历、经验都比本科生要多, 因此, 他们在对就业挫折做出归因的时候会显得更加客观, 能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做出理性解释。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从研究结果看, 如果大学生在就业挫折的外部力量归因因素上得分越高, 则越感到就业挫折的原因在于家庭社会资源等外在的不可控力量, 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越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如果大学生在就业挫折的内部力量归因因素上得分越高, 则越感到就业挫折的原因在于自身等内在的可控因素, 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更会高一些。本研究结果表明,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挫折归因上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归因, 但部分毕业生还是会将就业挫折归因到外在家庭社会等不可控力量上。因此, 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恰当的就业挫折归因训练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第一, 学校要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挫折归因倾向, 指导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就业挫折归因, 提高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 使其掌握某种归因技能, 改变原来消极的归因倾向, 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除此之外, 高校毕业生要自觉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 以促进心理健康。第三, 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 开展挫折教育。就业挫折是大多数大学生都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况, 因此, 学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 并从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平台搭建等多方面进行就业指导,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除此以外, 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让大学生首先能够正确地认识挫折, 引导大学生认识挫折中包含的积极含义, 并学会深入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从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龚丽、杨秋、李丹.大学生就业挫折归因及应对特征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 :154~158

[2]汪小明.归因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6) :145~146

[3]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 2004

[4]王树涛.西南地区大学生归因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2) :1079~1081

[5]袁贵勇.归因理论在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08 (8) :125~126

[6]张雯.师范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2) :142~143

上一篇:质量检测指标下一篇:发展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