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理论

2024-06-28

驱动理论(精选十篇)

驱动理论 篇1

熊彼特(Schumpeter)最早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开创性地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此后围绕创新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是,熊彼特并没有揭示创新驱动的过程和机制。为全面刻画创新的开展过程和实现机制,打开创新中的“黑箱”,1998年Crpon B et al在分析法国制造业创新调查数据时提出了一种分析创新投入与生产率之间关系的新模型,简称CDM模型。CDM模型较好地揭示了创新驱动增长的机制和过程,对熊彼特创新理论是很好的验证和补充。

研究创新问题可以分为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中观层面的产业和区域创新以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创新。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的内生创新是整个创新系统的核心。对于企业创新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很早,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涌现了非常多的成果。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企业创新的研究要晚很多,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较多的研究文献。在CDM模型方面,国外运用CDM模型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绩效关系的问题日渐成熟,而国内对CDM模型的相关研究比较少。

二、创新驱动的有关概念界定

科学衡量创新是进行创新研究的前提,下面对衡量企业各个创新行为(活动)Jefferson(2006)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来衡量创新。但是,用新产品收入比例度量创新产出,只能衡量产品创新,并不能衡量工艺创新。且新产品收入是市场价值,还要受到市场营销等非创新因素的作用。

对于最终产出指标,常用的指标有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用总产值代表最终产出,多考虑了创新是成本减少而少考虑了需求转变。用营业收入和利润代表最终产出,是将需求转变这一影响最终产出的因素考虑在内。此外,用总产值来衡量最终产出可以将企业生产效益与宏观经济增长较为直接地联系起来。

三、企业创新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一)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1. 国外文献。

(1)企业角度。

Villard(1958)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是单调的正相关关系。Scherer(1965)和Soete(1979)研究认为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与此相反,Bound et al(1984)和Pavitt et al(1987)认为,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是U型关系。但是无论是U型关系还是倒U型关系,都认为企业规模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拐点。对于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之间关系不统一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样本的不同;有的则是因为对企业规模和创新行为的度量指标不同;有的是因为企业生产经营多样化,不同业务和不同产品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还可能与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有关系。

除了企业规模,许多学者还关注了公司股权结构或管理方式与研发活动的关系。Marcela et al(2002)对英国、德国、丹麦、法国和瑞典5个国家的公司股权结构、管理和组织结构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产权和管理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很不一样。Munari(2003)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他还发现私有化可以带来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和效率的提高。

(2)行业角度。

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市场竞争程度或者垄断程度(市场力量)不同,生产的产品不同,现代化技术水平不同。由此导致不同行业的创新行为也有较大差异。

Scherer(1967)研究了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强度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美国制造业来说,人力资本投入强度与市场力量之间是倒U型关系,且存在一个明显的拐点。Levin et al(1987)的研究发现创新支出强度与市场力量之间有同样的结果和关系,在该文中他们对市场力量进行了量化处理,并算出了精确的拐点数值。Shrieves(1978)研究了不同产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区别。由于产业不同,导致市场集中度不同,所以企业创新行为和能力也不同。

Globerman(1973)研究了行业技术水平与创新人员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加拿大制造业来说,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创新人员强度有明显的不同。Cohenetal(1987)研究结果认为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会明显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还测算出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差异中有50%是由行业技术差异造成的。

(3)政府角度。

从政府角度来说,主要是研究政府激励政策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政府激励政策包括R&D拨款和减税政策,前者的研究如Capron et al(1997)、Busom (1999)、Wallsten (2000)、Lee et al(2003),后者如Mohnen (1997)。大多数文献认为政府政策会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互补效应。有的文献认为政府政策会让企业减少创新投入,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替代效应。也有的研究认为政府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不同而不同(Gorg et al,2007;Guelleca et al,2000)。

2. 国内文献。

(1)企业角度。

在影响企业创新因素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类似,也将“企业规模”作为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但研究结论与国外不尽相同。我国多数学者的实证分析得出企业规模与创新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相关文献如朱恒鹏(2006)、孔伟杰等(2009)、刘锦英(2010)。张杰等(2007)用企业销售收入代表企业规模,研究更加细化和具体,不但得出企业规模与创新强度呈现U型关系,而且测算出销售收入的拐点约在227亿元。高良谋等(2009)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市场力量不同,由此带来企业创新行为的不同是导致这种倒U型关系的关键因素。少数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安同良等(2006)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强度之间的关系是V型结构,而不是U型或倒U型结构。

除了企业规模,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还考虑了企业所有制性质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刘小玄(2000)、姚洋等(2001)研究企业所有制与企业效率关系都发现,国有企业效率最低,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的效率较高。周黎安等(2005)运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将企业规模、所有制性质与企业创新放在一起进行检验,发现对非国有企业来说,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对国有企业而言,不存在这种显著关系。吴延兵(2007)研究了企业产权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支持了产权界定清晰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吴延兵(2012)认为,国有企业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上都不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此外,我国学者还分析了人力资本、地区差别等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例如,吴延兵等(2009)研究结果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对企业研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朱恒鹏(2006)结果发现有的地区的企业倾向于自主创新,有的地区侧重于技术引进或模仿。张杰等(2007)比较研究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和较慢地区企业的创新差异。

(2)行业角度。

安同良等(2006)研究江苏省制造业行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发现各行业的创新强度、创新频率、创新主体、创新投向等创新行为存在明显不同。

张杰等(2007)研究了高新技术行业和传统行业创新行为的不同,结果发现高技术行业的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的比例大,而成熟传统行业的企业更易于技术引进或模仿。

(3)政府角度。

国内学者研究了政府政策,比如政府科技补助或者税收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朱平芳等(2003)研究发现无论是税收减免还是直接科技拨款都对大中型企业创新投入强度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但是,与税收减免政策不同,直接科技拨款资助的激励效果有一个临界值,当超过这个临界值时,刺激效果开始下降。吴延兵(2009)、解维敏等(2009)分别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为样本,证实了政府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

柳剑平等(2005)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R&D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认为政府要根据技术溢出高低的不同,对企业进行补贴或者征税。生延超(2008)分析了政府对创新投入补贴和创新产品补贴两种补贴方式的区别,研究认为对创新产出补贴的效率比对创新投入补贴的效率高。安同良等(2009)认为政府不应该直接对企业进行创新补贴。姜宁等(2010)研究发现对高新企业来说,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与补贴率高低有关,不一定会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增加。

(二)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核心特征是内生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他更加强调实现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Zachariadis(2003)分析了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越高,专利数量越多,经济增长率越高。Laincz et al(2006)分析了美国R&D机构人员就业情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R&D部门就业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越快。Ulku(2007a)研究了OECD国家制造业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样得出了他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有的学者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Park et al(1997)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正相关,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研发投入带来财富的积累。相反,Falvey et al(2002)研究发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却不利于经济增长。

(三)CDM模型相关研究

1. 国外文献。

自CDM模型提出以后,各国学者运用或基于CDM模型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分别从模型的改进,度量指标的选择和估计方法的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

Lfet al(2001)基于CDM模型对3000家瑞典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创新与绩效研究,文中创新投入的涵盖范围比研发支出要更广泛,对创新产出的测度也比较全面。他们研究发现创新与企业规模和资本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当创新投资固定时,创新强度却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显著下降。

Leeuwen(2002)用人均销售额作为生产率替代指标改进了模型,并利用荷兰300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使用人均销售额比人均增加值效果好。

Benavente (2002)基于CDM模型,利用智利微观企业数据分析了研发创新对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认为,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产出与市场力量正相关。由于智利是发展中国家,该文也得到与发达国家不太一致的结论: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并不一定会促进最终产出(生产率)的提高。该结论与Mohnen(2006)的研究一致。

Mairesse et al(2006)研究了欧洲7个国家8000家企业的创新力。创新力是创新生产方程的残差项,为CDM模型中不能解释的创新强度,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国家的创新力有明显的不同。

Mairesse et al(2010)对CDM模型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创新细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以此来比较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效果的差异。研究发现产品创新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过程创新的效果微乎其微。

此外,Galia F et al(2003)把培训和产品质量加入模型。Duguet(2003)把基本创新和渐进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虚拟变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Crisuolo et al(2002)用生产率的增长率作为最终产出的度量指标来研究。Griffith et al(2006)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企业创新状况的异同点。Griffith et al(2004)和Hall et al (2009)基于CDM模型研究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分别对就业情况的影响。Janz et al(2003)、Lf et al (2006)考虑了最终产出对创新产出的反馈作用。Van Leeuwen et al(2006)考虑了最终产出对创新投入的反馈作用。

2. 国内文献。

Jefferson et al(2006)是可以检索到的两篇用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企业创新问题的文献之一。他们利用中国1997-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文用产业集中度代替了企业市场份额,研究认为中国企业R&D投入强度对新产品销售有正向影响,新产品销售对企业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最高。

Guo(2008)研究了中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Feng(2008)等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模型中增加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一阶滞后项。这两个研究均认为企业创新投入正向影响了创新产出,创新产出又正向影响了最终产出。

以上文献都是国外学者利用CDM模型对中国创新问题进行的研究。王小童等(2009)是比较早利用CDM模型研究中国企业创新的国内学者,他们基于CDM模型构建了计量模型,但是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吴延兵(2012)考虑了最终产出对创新投入的反馈作用,并在行业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总结与启示

(一)关于创新度量指标

虽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指标来衡量企业创新与技术变化,但本文所综述的衡量指标已经提供了认识创新和技术变化的工具和手段。由于数据限制,实证文献也只能依靠以上衡量指标来研究。而且,这些衡量指标各有利弊,也并不是对创新水平的全面度量。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中国创新问题要充分考虑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国情,产品原创性的价值并不一定很高,很多是模仿或者改进,这也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中的无成本部分)贡献率低的原因之一。相关的创新内涵与国外相关指标的定义也有所差别。此外,中国的创新是多层次的创新,既包括低层次农耕劳作生产率的改进,也包括高层次航空航天新技术的开发,创新概念较发达国家更广泛。

(二)关于新的研究点

通过综述知道,创新驱动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对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更为重要。在该问题的研究中,由于数据样本、研究方法、度量指标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所以,熊彼特假说只在具体的情境下才能成立,任何实证研究的结论都有各自成立的条件。

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很早,成果较丰富。但是国外学者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以发展中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对我国借鉴意义不多。国内学者对企业创新的研究要晚很多,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较多的研究文献。总体上,国内相关研究以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为基础,证实研发活动是创新的基本力量。但是,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从微观企业角度进行创新研究的成果难以见到,密切联系中国实际情况的文章不多,特别是国内对CDM模型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已有文献里,多数以单一指标来衡量企业创新行为,分析不够全面,所得结论的稳健性不足。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实情,挖掘能够代表和度量中国创新实际的指标,在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测度和创新实证上做出新的成果。特别是基于CDM模型,利用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来对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增长进行测度和实证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点。

摘要:企业创新驱动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较为详细地对创新驱动有关概念的衡量进行了论述,从国外、国内,国家行业和企业多个角度和层面,系统回顾了企业创新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创新驱动增长问题研究的特点和机理,通过梳理分析,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创新驱动,CDM模型,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Crepon B,Duguet E,Mairesse J.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An Econometric Analysis at the Firm Level[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8,7(2).

[2]Hall B,Mairesse J.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Driven Economy:Introduction[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6,15(4/5).

[3]Jefferson G,Huamao B,Xiaojing G,et al.R&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6,15(4/5).

[4]LooF H,Heshmati 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A Sensitivity Analysi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6,15(4/5).

[5]安同良,施浩.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2).

[6]吴延兵.中国工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J].产业经济研究,2009(6).

驱动理论 篇2

教学中的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采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如何对社会从业人员(特别是报考职称考试的在职教师)进行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使这些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它,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字:建构主义 任务驱动法 photoshop教学

1、认识建构主义,理解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

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通

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而这恰恰是21世纪所需人才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具体方式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适合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规定的几个任务,启迪学习者的思维,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者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不仅仅教会学习者使用计算机,掌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与技巧,而是上升到培养学习者获取、分析、存储、传递、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习惯和科学道德,培养学习者一种适应新时代生存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任务‛

photoshop是功能强大,迄今为止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它可以把数字化摄影图片、剪辑、绘画、图形以及现有的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处理,使之产生各种绚丽甚至超越意想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社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的基本信息素养中不仅仅只包括办公自动化,photoshop软件的熟练使用尤其重要(特别是在职教师报考职称时必须通过photoshop考核)。我们将运用‚任务驱动法‛对这些社会从业人员进行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使这些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它,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我们知道‚任务驱动法‛给传统的传授式、灌输式的枯燥课堂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风格,受到广大学员欢迎,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变化,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主要是基础各异的学员对同一任务反应各不相同,任务设计的把握成了现实操作中的‚瓶颈‛,对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的学员,任务的大小,任务难易程度难以把握与设计。

可以这样说,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我们在教学中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注意了任务的情

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适当而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了一个任务链,以便学员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一般原则如下:

2.1 ‚任务‛的主题源于生活,体现‚技术〃人文〃生活‛基本理念

生活是人类知识的源泉,任务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现实生活来刺激教学活动,以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员的情感体验,帮助学员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让学员在生活实例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问题。例如学员在市中心都能看到巨幅的房地产商建筑效果图,这些图看上去美轮美奂,风景宜人,真是让人有一种马上想购买的冲动,那么这些建筑效果图后期是通过photoshop怎样处理的呢?一个好的‚任务‛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动机。

2.2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我们要把总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我们完成购物卡的设计,很明显它将运用到在photoshop中如何使用标尺,直线工具,复制图层,填充,移动工具,添加图层蒙版,画笔工具,横排文字工具、图层样式、拷贝图层样式、粘贴图层样式、不透明度等工具等子任务。

3、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photoshop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一般以‚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顺序,展现教学内容。学员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并加以总结、概况其一般规律,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任务驱动教学的本质就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反过来,成就动机构成了学习者学习和完成任务的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进一步说明‚驱动‛学员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和‚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的成就动机。‚任务‛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它的指向是学习者成就动机的形成。‚任务驱动‛的过程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是‚由外到内看世界‛的微观体现。例如,现在我们要讲图层这个概念,《中文版photoshop cs2完全自学手册》p210页的荷花小仙女,我们分析任务得出结论,它由4个图层组成,通过将纸上画的图像与计算机上画的图像作一比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图层的概念。通常纸上的图像是一张一个图,而计算机上的图像则是可以在多张如透明的塑料薄膜上画出图像的一部分,最后将这些塑料薄膜叠加在

一起,就可浏览到最终的效果,每一张塑料膜在photoshop中被称为所谓的图层。下面要求学员按照提供的素材完成‚任务‛

当然要使学生学会自我驱动,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引导和培养学员的成就动机,真正实现自我驱动,形成可持续式的学习。在photoshop教学中,我们将任务分成一般任务,提高任务和创作任务。

一般任务属于必须熟练掌握的,浅显易学,一般主要是对概念的理解,一些基本操作。例如,关于photoshop的选择和图层内容就属于一般任务,我们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要求学生从提供的图片中选择内容,按照提供的图片的样张,拼凑出一副广告图。通过完成任务,学员可以掌握各种选择工具的基本用法提高。

提高任务是为了学员的开拓发展而设计的,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应用。例如给出《中文版photoshop cs2完全自学手册》p520礼品袋立体效果设计这个任务,这个任务涉及到的子任务包括如何使用渐变工具,移动工具,自由变换,合并可见图层,曲线,矩形选框工具,取消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画笔工具,图层样式,拷贝图层样式,粘贴图层样式,添加图层蒙版等工具。当学员遇到困难时,可以‚依葫芦画瓢‛,根据所提供的图片素材,按照样张所示,模仿制作。

创作任务则是根据要求的主题,学员自由创作,可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创作一张北京2008奥运会的宣传海报。创作任务主要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员。

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对学员所完成的任务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可以帮组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员完成的任务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员对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否有扩充,学员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从而分析出预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差异,为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

对于学员完成任务情况的掌握,我们主要采用课堂检查和作业检查两种方式:对于简单的一般任务,采用教师课堂检查的方式,通过巡视,教师将每个学员的操作情况记录在表。而对于部分复杂的任务,则采用作业检查的方式,教师检查评定,并将部分优秀作业公布点评。针对任务完成的质量,可以组织学员相互讨论、交流、评价,让学员在互动中学习。在讨论交流中,学员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为更好

地完成下一个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任务驱动教学符合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学员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的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在新的形势下,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更深刻的意义,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任务驱动法‛在以应用为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设臵任务情境成为学员的主导者,而学员能够根据教师设臵的任务自主地增强学习动力,自主阅读,自主实践,并能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方法。我们相信‚任务驱动法‛必将越来越趋于完善,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参考文献:

【1】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8 第1版

【2】李艺 李冬梅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第1版

【3】 郭芳 《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殷琳 《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中

国基础教育网

【5】 于森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在photoshop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67-68 【6】 蒋有明 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初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2):24-26 【7】 张丕军

杨顺花

中文版photoshop cs2完全自学手册

海洋出版社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篇3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方式

自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推动企业创新。这些举措将创新驱动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熊彼特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已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其观点的正确性。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弥补我国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内涵界定

迈克尔·波特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创新驱动即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针对此,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创新驱动内涵做了相应的阐释。刘刚将创新驱动与创新型创业活动相对应,认为从以知识利用为主导的生产型创业活动向以知识创造为主导的创新型创业活动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刘志彪充分肯定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将“创新驱动”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对立起来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创新驱动并不意味着要素、投资需求的减少,反之,即使在创新驱动型经济环境下,高密度的资金支持与要素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以创新为推动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创新的作用下更加高效、集约地进行融合,实现更加合理的产出。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学者们将中国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主要归结为“要素逆转”或“外因倒逼”。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缩减,生产要素成本快速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试用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求从后发优势转向先发优势,创新驱动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增长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依靠创新驱动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增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中国产品的品牌价值,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阻碍。吴敬琏指出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仍面临巨大困难。陈波通过分析市场对创新驱动的影响作用得出过度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极有可能催生投机主义逻辑,导致创新驱动“市场失灵”。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克服这些阻碍,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创新驱动与协同创新、自主创新关系

(一)协同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从技术多元化角度而言,企业无法仅仅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多元化,而必须利用外部资源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高校也在这种合作中缓解了自身研发经费紧张、创新成果搁置的状况。协同创新要求企业内、联盟内甚至与企业相关的其他人员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协同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战略、组织、资源、文化等全要素的协同。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稳定持续创新。

(二)自主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中,相似的概念为内生创新。国外学者认为内生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它是系统自发产生的行为。在我国,陈劲(1994)最早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他认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企业需要先吸收先进技术,然后转化为自主技术,经过研发产生并拥有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面对我国目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已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就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驱动战略的推动实现

(一)充分肯定市场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导向作用。陈波通过辩证地分析市场经济促进创新驱动的功能强点与弱点,充分肯定了市场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创新驱动的引导作用。创新驱动的制度基础首先是健全的创新利益保护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激励创新非常重要。当然,仅有专利制度远远不够,对中国而言,能否创建一个能诞生大量创新的市场经济至关重要。

(二)正确认识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力度,加大企业创新动力,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失灵”。政府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为根本的帮助还是帮助健全市场。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需要强有力的统一的政府来引领发展经济。其次,政府通过健全创新制度,为企业创新制度保障和支持。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的建设也是这样,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和公共性的特征。政府必须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性和公益性投资。同时为创新成果的采用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强制措施。再者,政府通过加大创新投资,真正通过创新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我国目前无论是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还是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较国外都有较大差距。新增长理论认为投资投在科技创新上比直接投在生产上更有效益,要求资源向创新领域流动和集聚,资源被用于创新后,其效益更高。投资结构也是创新投资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投资的重点,尤其是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是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创新投资更多的投向孵化和研发环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从这两个方面提供投资结构的保证,才能更好的促进创新驱动。最后,政府要深化创新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包括网络信息通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硬件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环境建设,活跃的风险和创新投资,创新文化建设等。

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知识创新,又涉及技术创新,既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涉及相应的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政府的积极介入。需要各个系统形成合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转化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 创新型经济: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驱动理论 篇4

一、“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和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检索发现,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路径和方法的研究;二是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三是创新驱动的理论内涵。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一类研究如张蕾[1],对创新活动行为主体间的内部运行机制做了充分的探讨, 并认为优化创新主体的基本要素, 是创新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效能的关键。 这类研究从整合、聚焦、扩散三个方面论述了创新活动主体间相互联系的方法和路径, 给出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归纳为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中介结构积极参与,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为创新源的创新主体系统,并通过主体协调合作,以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环境导向, 提供和搭建物质载体和支撑平台,科学驾驭驱动机制,保障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类研究如洪银兴[2],从制度的角度出发 ,聚焦政府解决制约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活动中的障碍提的具体解决办法。 这类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对创新资源配置权的优化, 释放更多的有利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生存空间; 二是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检验和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工作的稳定开展; 三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成果不受到侵害。

第三类研究如李洪文[3],在分析国内外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该区域发展的优势及不足,并根据社会环境和经济需求制定创新方案。 这类研究多停留 在驱动区 域经济发 展的表层 因素上 ,案例选择也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 研究难以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类研究如张贵[4],归纳了有关创新驱动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以此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被引用较多的指标体系包括: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模型、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标体系等。

另一类研究如张来武[5],用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文献回溯的方法,分析、整理并推导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这类研究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比较丰富,可以归纳为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内生因素包括: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等;外生因素包括:区域环境、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内涵

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但学界还未能形成一种通用的概念,目前可以得到的共识是: 创新驱动是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难以比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知识和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支撑点,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核心理念是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它的一个共同特征表现在创新型经济上,即:具有极高的附加值,是一个“引擎”产业;具有产业集群的特征;反映了产业融合的趋势;知识产权跃升为核心资产。

综合学者们的定义, 创新驱动发展基本可以定义为:实质是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终端是产业创新,组织者是创新领军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中介是政府,载体是创新园区(平台),特征是以创新知识密集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相互结合为标志。

二、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研究存在两种误区, 一是把驱动创新等同于创新驱动进行研究。 创新驱动的落脚点应在发展上面, 而驱动创新的落脚点在如何促进创新的形成。 二是把创新引领等同于创新驱动进行研究。 创新驱动和创新引领在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也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创新驱动位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 而创新引领则处于创新链的末端;同时,创新引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大于创新驱动,它是创新驱动的最终演化阶段。 创新驱动应该研究如何让创新更快更有效的形成, 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从以往的研究看,研究导向存在一定的偏离,重点落在创新本质的研究上, 研究主题多集中在讨论构成创新各种要素间的关系, 就如何保障这些要素运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但与市场需求结合极少;最后,对创新驱动的方法和路径重复研究较多,没有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缺乏的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驱动方法和路径的研究。

上述问题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很多学者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理把握不准确, 所以很容易在概念上出现误区,导致研究内容出现偏差。 因此,本文将尝试分析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着重回答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区域在什么情况下会主动选择创新? 二是区域创新如何驱动发展? 三是驱动区域什么样的发展? 本文也希望通过此研究,为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一般性理论提供帮助。

三、区域创新的双层驱动理论分析

区域主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其发展必然受到了约束。 因为,如果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可以使区域快速发展,那么区域是不会选择创新驱动的。 只有前两种驱动方式难以支撑区域发展时, 区域才会感受到压力,为避免陷入困境,会倒逼式的选择转型,即向创新驱动的方式转变。 那么,什么因素会制约区域的发展? 这应该从知识创新主体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和管理创新主体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认为,对于科研机构而言,投资驱动使我国在研发方法还停留在引进-消化-吸收-模仿的层面,依赖性很强,导致核心的知识和技术受制于人;就企业而言, 要素驱动带来的生产要素递减和环境承载力过高, 以及投资驱动带来的人口红利消失, 将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同时,就市场而言,投资驱动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一旦区域基础设施规模达到饱和,那么内需将出现严重的不足, 投资收益也将呈快速递减之势。 就政府而言,2015年全国”两会”中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政出多门、繁琐的审批制度、责权不清、 政策制度不全面、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律法不能适应现今要求等;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管理滞后和制度不完善。 综上所述,制约要素是驱动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前驱动力。

从政府的角度看, 政府最想看到的就是市场可以持续地保持活力,健康稳定地发展;在选择创新驱动这个大背景下, 与市场活动最为紧密的创新来源于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强引导科研组织和企业面向市场;作为企业,想在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 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 作为科研组织,必须坚决以市场为导向,研究成果可以服务和完善市场;最后,产学研不能分家,企业和科研组织应该相互扶持。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科技和市场剥离,防止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的发生。

后驱动是链接创新和发展的桥梁, 是创新主体的动力源,决定了创新的成败。 它由动力要素、保障要素和激励要素组成。 动力要素处于核心位置,保障要素和激励要素起到支撑和促进的作用。 本文认为, 动力要素是创新的内生因素, 创新依靠的生产资料就是知识,所以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要有能生产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人,即创新型领军人才;另外,还要思考这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特性。 十八大报告中给出了答案, 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基点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即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最后,如何检验创新是否完成? 本文认为,最直观的,就是要看创新在市场的表现,如果创新在市场的收益逐步放大, 且远超过其它的驱动方式, 那么基本可以认定该区域已经过渡到创新驱动的阶段。 保障要素和激励要素是建设区域创新的关键,二者应该由政府主导,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就保障要素而言,创新需要哪些方面的保障? 在2015年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到,“创新的巨大潜能依孕育在改革之中。 ”就此而言,要实施创新驱动,必须先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近一年来,政府为降低创新的成本、释放市场活力,加大了简政放权工作力度,同时出台了很多鼓励创新工作的具体措施,这主要得益于创新政策的制定。 同时,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多次表达,“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得以延续的火种”、“创新的必要条件是知识产权保护”,表态政府将加大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和监督, 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再者, 钟宁和杨跃[6]的研究表明,在创新成果产出阶段, 还要借助各种创新平台进行孵化,这是创新成果转变为商品的关键,也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 还是加快成果转化的必须条件。 最后,根据我国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部署, 要使创新驱动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政府需要通过不断地激发全民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使全社会认识到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激励要素如何促进全民参与创新活动也值得思考。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创新的投入, 即优质资源应当优先流向创新意愿比较强的区域, 以此吸引更多的创新领军人才进驻该区域;其次,要根据创新绩效评价对创新工作突出者进行奖励, 在保证创新工作公平公正的同时,激发创新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根据创新成果在市场的表现, 给予创新者一定的收益分配权力,让创新者共享创新果实,以此激发创新的活力和持续性。

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最终结果。 那么,创新应当驱动什么样的发展呢? 首先应该关注创新驱动的发展是否解决了模型前端制约要素中的问题, 这是检验创新驱动方向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方新[7]认为,未来科技的主旋律离不开民生, 她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发展的结果,即普惠、绿色、智能、健康、安全。 普惠, 全社会都可以享受创新所带来的收益, 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为创新得以提高;绿色,节能环保、减少污染,优化生活环境;智能,贯彻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反映的是生产效率上的提升和生活上的更加便捷; 健康, 似乎应该是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兼顾,即创新推动医学的进步,人类寿命得以延续,同时, 创新摒弃了旧的思想观念, 人类进入了新的文明,随之思想也得到了升华和进步;安全,创新如何保障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即包括人生安全、财产安全、领土安全。

四、结论与展望

根据前文所述, 本文构建了区域创新双层驱动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驱动精灵怎样更新显卡驱动 篇5

2、接下来请在驱动检测列表中点击“修复”按钮,如图所示 3、然后在列表中请勾选显卡驱动,点击“下载”按钮,如图所示 4、等待显卡驱动下载完成以后,点击“安装”按钮,如图所示 5、随后会打开显卡安装程序,由于显卡不同,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也不尽相同,只要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顺利完成显卡驱动的升级,如图所示

注:在显卡驱动程序安装更新过程中,显示屏会闪烁黑屏,

驱动精灵2015怎样更新显卡驱动

驱动理论 篇6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服务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需求”的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目标和以应用写作为主要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工作过程指导为牵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为主要思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任务;驱动;研究性学习;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21世纪,人类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自身的发展都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语文教育对提高人的多方面的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学阶段特别是高职高专的语文教育却面临着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形—— 一方面人们普遍能意识到语文能力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另一方面又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限的课堂语文教学不可能解决当前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于是,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就成了一块典型的“鸡肋”:砍了可惜,开课效果又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反复研究高职学生特点及其职业技能需求的基础上,对高职语文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探索。

1.准确定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教育的内容多、范畴广、要求高与课时少、时效差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学工作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要想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就要对高职语文教育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语文教育,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学习表达到自如交流,“正是在一种语文教育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掌握语言、发展思维,才能够接受知识,才能够使我们有别于动物而成其为人”[1]。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育所承载的内容就显得异常丰厚而鲜活,小到字、词、句、篇、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涵盖于语文教育之中。语文学习就是在带领我们徜徉于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之中,受其熏陶和感染,并接受它们、欣赏它们,最终将它们引入我们的生活,融进我们的言谈举止,成为每一个人个体生命的一部分,造就人的风格和气质,使一个人的灵魂变得博大。

同时,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其基本任务应该是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态的学习(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等),这是人生存的基础,其次,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的高低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的折射。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思维能力,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得体的运用语言来沟通关系、处理事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承载着诸多元素。迅速、准确的摄取信息、把握信息、传递信息是现代生活的必备本领,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语文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表现。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应该关注人的未来发展,为受教育者度过幸福的一生奠定必要的语言文化基础;其次,它必须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所以,与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技能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合作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其学会学习,学会求知。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课程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之前的最后一次系统学习语文的机会,本着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和力争让高职语文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的理念,笔者认为高职学院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综合训练来实现与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语文能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实用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说来主要应突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1 应用文写作能力

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处理事务和沟通关系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能够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种,写出格式规范、语言准确、语气恰切的应用文,完成工作任务。

1.2 口语表达能力

要求能运用较为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看法等;能有中心、有重点、有条理的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实践结果;能适时、准确的实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有效沟通。

1.3 摄取信息的能力

即通过观察、听知、阅读等活动准确把握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后准确的传递出去。尤其要注重培养我们重新组织或创造性的利用新信息的能力。

1.4 社会认知能力

学习处理事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准制约教育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已经学了十多年了,到了大学仍在学,它的意义何在呢?而另一方面,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实在不容乐观,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在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语文水平进行调查评估后,笔者发现:可以肯定,经过高中阶段的严格训练,绝大多数三年制大专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语言能力,对其熟知而且感兴趣的事物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表达。同时,笔者还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能力低造成的。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思维闭锁;缺乏实践体验,不懂得做事的程序和方法,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都是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学生根本就没有需要表达的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怎样表达”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实际上道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和体验并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思想、方法的积累并重。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培养目标,就必须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将语文教学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习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大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前,学生大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语文教育,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只能习得,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中才可能转化为能力。缺乏实践平台,缺少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综合训练,正是制约语文教育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育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究中,通过综合训练及反复训练来实现语文能力特别是实用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创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并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语文能力。在“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笔者经过反复探究,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平台,以个体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实用语文能力的提高为着眼点来进行语文教育,将高职语文教育从单纯的语文能力训练向综合能力训练扩展的教学思路;形成了以应用写作为主要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工作过程指导为牵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为主要思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教学中,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三十多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设计在班级社会化管理、社会调查、新闻与宣传、商务策划与推广、司法诉讼、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会务组织七个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来完成,把语文学习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之中。而要完成这些工作,必然涉及到组织管理、社会调查、新闻采编、科学实践、商务推广、司法诉讼、会务组织等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把握,正是写作相关应用文所必须的,这就使语文学习得以成为“有本之源,有米之炊”。同时,这种设计也能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来完成相应的应用文写作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写作应用文的过程就是处理事务的过程,应用文就是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种需求中诞生的,是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以及生产劳动服务的。如:实行班级社会化管理,就必然要涉及到规章制度的订立,换言之,制订、写作各种规章制度就是在进行管理工作。又如:我们要想较好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就得在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后再付诸实践,实践告一段落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计划——实践——总结是我们做事的基本方法,不会做事就不会写作,不会写作也就做不好事,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如此紧密,可谓是水乳交融,须臾难分。此外,以七项工作任务或实践活动的设计来完成应用文教学,注重在传授知识之外为学习者提供机会,让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他人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多种综合能力。而且,把计划、总结等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安排在每个活动中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适应职业技能的需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关注高层次的思维、明智的决策和建设性的问题解决。这就需要通过课程整合模式开发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单元,把支离破碎的教学内容联结起来,采用整体性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如图1所示,要完成一份有价值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就必须按照相应工作流程完成社会调查工作各环节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又牵涉到价值判断、数理逻辑、人际交往、语言等多种智能的协调运用,需要整合多门课程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正好改变了以往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沉闷、内容枯燥、例文与学生经验相去甚远、学生只会套用格式编写“假”应用文而缺乏充实内容等诸多弊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兴趣,提高了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课程整合模式下,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有意义的教育和评价方式。”[2]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毫无疑问,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应该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教师的引导为前提,以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为基础,以贴近现实社会和同学生活的问题为内容,以培养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求高,对教师的学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科学评价也是课改研究中的难点。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点,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升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流程”以提高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如图2所示,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都包含了组建工作团队→制订工作计划→工作实践→进行工作总结四个基本工作流程,而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工作实践环节又可以根据工作过程分解为相应的工作流程。教学中,教师根据工作流程来进行教学组织,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安排有相应的训练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服务者,负责向学生讲解教学目的、要求和工作流程;负责相关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负责组织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并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实践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完成工作流程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学会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教学过程控制涉及到课堂理论教学过程、课堂实践教学过程、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应用文写作过程等诸多方面,在教学各过程的控制中,强调突出学生自主“研究”这个环节,教师应注重把握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并要求严格工作流程规范,全过程记录工作内容,既有效杜绝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教学评价中,主要运用了多元与多维评价相结的模式。多元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多维评价主要是对书面写作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参与情况、展示才能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做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不仅是把评价看作单纯的成绩评判,而且还把评价作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做,交由老师评定成绩,补做次数不限,直至达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就会为追求一个理想的成绩而自觉地进行反复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性。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J].教育研究,1999,(1):54.

[2](美)罗宾·福格蒂,朱迪·斯托尔.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郅庭瑾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美)J·S兰祖利,S·M里斯.丰富教学模式[M].华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驱动理论 篇7

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一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大学公共基础课,授课时间长,涉及面广,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考英语变革,不同省份英语高考政策差异化,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加大,尤其体现为城乡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异。这些新变化增加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难度。所以,怎样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指导,从二语习得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文献综述

2.1输 出 驱 动 假 设 。

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最初由Swain等人提出(1995,2005)。该假设认为 , 在输出活动中 , 由于需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学生必须经历语言形式的构建、尝试和改进过程,由于表达遇到困难,学生更注意相关形式和规则,从而提高学习者语言的流利度,增强学习者对语言点的敏感性,帮助学习者验证关于语言 的假设 , 有助于学 习者反思 和控制并 内化语言 。Swain (1995) 提出输出的三个功能 : 一是注意或触发功能(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 即学习者在输出目标语的时候 ,注意到自己表达能力不足,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学习问题,从而可能会转向注意相关的输入。Schmidt(1990)指出输入过程中注意到形式才能促使习得,由此可见注意功能的重要性;二是验证假设功能(the 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指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检验自己对目标语的先前假设。学习者说和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大部分是由于其关于目标语言的错误假设造成的;三是元语言(反思)功能,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分析或反思自己或者他人输出的目标语。如形式、结构等。正是此功能使得学习者能控制并内化此语言。

输出驱动 假设 (Output -driven Hypothesis) 是文秋芳(2008,2013)在输出假设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基本理念是:输出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是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以输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 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输出驱动假设并不否定输入的作用,这一假设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的。

2.2高 效 课 堂 。

高效课堂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 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具体而言,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3.研 究现状

在我国,输出驱动假设主要集中在口语、阅读、写作等实证研究方面。王雯秋(2013)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调查结果显示 ,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实现读写相长,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刘新荣(2011)采取多元优化输入与鼓励和强化输出, 通过感悟能力训练来帮助英语学习者及时转变思维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有部分研究将目光放在比较几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上,王哲希、王同顺(2009)比较了文本强化、注释和输出任务三种教学干预手段相对于一般的阅读活动, 对词汇习得的普遍影响及不同词汇量水平的学习者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输出任务(即使用目标语翻译句子)对促进词汇习得有显著作用,而两种输入强化手段总体上没有促进作用。

目前,高效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方面,众多一线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提出许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课堂的高效性研究,他们基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大学英语课堂,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 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陈兴无(2013)阐述了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并从中学课改的延续性、国外课堂教学经验和学校教学实践、设施保障等方面论证了大学高效课堂的可行性;张金海(2010)探讨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提出口语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任务型教学、辩论赛等教学形式,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彭昶虹(2010)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策略,增强了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信心、兴趣和记忆效率。

总之, 国内对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现有的研究很少应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同时缺乏对具体教学策略进行评价、验证等的有效性研究,大多数研究还处于自发的经验总结, 没有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高效课堂策略体系。

4.输出驱动理论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输入与输出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强调以“说、写、译”促“听、读”,有机结合输出与输入,提高学生吸收输入的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以下方面。

4.1输 入 为 基 础 ,优 化 语言 输 入 内容 。

在选择输入语料时,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层次,因材施教。大学英语是高中英语的延续与发展,既要合理衔接,又要有一定的拓展和提高,一定限度地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同时,大学英语的输入内容应该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有深度、有广度,体现思想性、丰富性、专业性。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有所取舍,根据教学目标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优化输入, 确保输入的有效性。如使用视听结合、讲练结合等方法,力图把教学内容变成可理解的输入,使其难度保持在适合学生学习的外语水平,确保输入的有效性。

4.2输 出 为 驱 动 ,重 视 写 作 、口 语 教 学 。

写作和口语是典型的输出课程。从认知理论角度看,输出能够推动学习者对输入内容进行深入加工,更加积极、更加有效地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说和写,发展语言能力,满足交际需求。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任务型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输出机会。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输出语言,充分调动学生说、写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口头汇报把阅读、写作和演讲结合起来,既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料,学生在执行说、写任务前,一定要在任务驱动下完成输入,这些输入语料可以是阅读材料,也可以是视听材料。

4.3完善 评 估 手 段 。

有别于传统的评估方法, 输出驱动假设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估重点要发生变化。首先,评估手段以口语表达和写作为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写篇幅较长的作文,可以采用句子写作、总结段落大意、连词成句等活动。其次,评估重点是语言应用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以往课堂评估主要以听写单词、词汇选择为主,形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可以采取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多种语言技能的形式,如读和写、读和说、听和写、听和说、读和译相结合等。例如,可以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听一段录音,写下关键词,再用这些关键词编故事、讲故事。最后,评估形式要确保评分的信度。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明确评分标准,还可增加学生互评。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一个小组进行口语表达时,其余小组充当评委,这样不仅确保了听众的有效参与,还能使评分更客观公正。

5.结语

驱动理论 篇8

关键词:知识创新驱动,企业战略管理,必然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提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进行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市场竞争优势,创造市场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在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战略时必须考虑到知识创新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定位于企业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依靠有效的知识创新来重新确立竞争优势。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前瞻性地分析知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驱动作用,将有利于促进观念更新,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企业战略管理的现实化,促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知识创新,是指企业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优化和条件的创设,形成所有员工能优选、共享、应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智能,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整合、应用到企业生产和产品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行为。知识及其生产力转化的事实证明,知识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态势,也改变了对企业基本能力的看法。而知识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无疑是最具有战略性的资源和资产。新世纪以来,诸如电子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普适计算技术[1]等,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些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都是知识创新的结果。现实证明,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创新的产生和发展,知识创新也促使企业经营环境与竞争范式发生变化,对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挑战,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所用的战略管理工具与模式,相应地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知识创新驱动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对于企业战略管理而言,知识创新驱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一、现代企业实践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中,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2]是为代表,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也就是竞争优势外生论。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事实,暴露了该理论的严重不足。现实的情况是: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到5倍,这个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所以说,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市场机会不是决定因素。后来的资源学派[3],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在于其所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从市场上获得,资源优势也无法垄断,故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国内外非资源拥有地区及其企业的快速发展证明了这种分析之不谬。透过资源竞争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这种能力,就是根源于企业拥有的及其不断更新发展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人的创新整合到新产品开发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不断发展的知识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不断发展创新的知识推动了企业发现市场、发展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的提高,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即使是企业资源发挥效率的程度,也是和企业拥有的知识密切相关;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企业战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知识创新驱动理论是历史性的产物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知识创新驱动理论,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历史的必然,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它不但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结果,也是整个社会知识经济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生存基础和理论渊源。新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大力推动以知识驱动和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知识创造、应用、分享、积累和增殖,认为知识是企业最大的资源,知识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使资源得到质和量的全面提升。即使是国际竞争力不甚强的欧洲小国以色列、新加坡、中国台湾及韩国和印度,近几年均采用了知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这显然是一种历史的趋势。与此相应,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在与时俱进,逐步深化。管理的哲学基础从强调理性的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注重非理性的人本主义的“软”管理回归;管理模式则从强调“个体”的分层式管理向注重“整体”的综合式管理模式的回归;管理的价值取向则从实现劳动、资本和自然物质资源的合理而高效的配置与运用,以谋求高效率,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转向对知识的感知、提取、识别、检索、规划、传递、开发、控制、处理、集成、存储、共享和利用。同时,创新的本质是按照一种特别的远景和理想来重塑世界。知识创新实际上意味着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更新。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趋势。

三、知识创新驱动的特征决定其管理价值

传统战略管理的假设前提早已不适应企业现在的经营环境,企业战略管理在知识创新这种独特视角下渗透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特性(如图1)。

也就是说,随着行为空间的复杂程度的增加,企业战略管理行为呈现出由知识创新驱动的脉络。未来企业战略管理行为在外部环境的推动下将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就是基于对知识理解和对知识创新应用。如图1所示,企业知识创新驱动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复杂环境下的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及其技术应用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这些极具能动作用的特征,有别于以往管理上的机械和官僚,是对传统人事管理的全新扬弃。

知识创新驱动的这些特征,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再不借助知识创新驱动,不但战略管理无法有新的起色,同时企业也将难以在全新竞争形势下生存和发展。

四、知识创新驱动管理和知识创新两者呈现互动态势

知识信息及其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的知识创新驱动,构成了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新世纪以来,复杂的知识及其应用,正在铺天盖地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知识应用的基地,企业生产及其战略管理当然也避免不了知识及其应用技术的冲击。知识发展推动了企业管理的知识创新化,企业知识创新驱动又促进了企业的高新技术应用,两者的辩证互动,一起促成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理论研究显示,复杂的知识及其应用,逐渐从特殊领域推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企业管理过程中。如计算、语法、生态、演化[4]等,已经普遍应用于生活,也成为企业管理的必需技术。又如突变、约束、编码和组织[5],还有涉及计算和计算机算法方面“复杂性”问题以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经济学方面的概念,如非线性;混沌、分形;分岔;随机性、被冻结的偶然性[6],以及时间之矢(不可逆性)、循环的嵌套、递归等[7],这些镶嵌在管理流程中的普适化了的知识应用技术,都将复杂而又隐藏在管理过程中。未来,类似普适计算的知识技术应用,将成为企业生产、管理乃至于人类生活的须臾不可或缺的日常应用,这正是知识创新的巨大能量,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正是二者的互动,促成了知识创新驱动之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历史必然性。

五、企业发展的现实实际亟需知识创新驱动

企业管理实际还存在着企业人员不能对企业未来形成共同的愿景、现有战略决策缺乏有效性、忽视企业制度的引导作用、缺少有效的考核程序以及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失误等一些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据资料显示,国际上的先进企业每年平均用于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等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约占其整个企业研发成本的近10%,最高的竟达到25%以上,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投入仅占千分之五[8]。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以及知识创造的巨大价值,都冲击着战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这些都需要通过知识创新,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建立知识创新驱动的行为特征和标准框架,推进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在知识竞争和创新竞争的环境中,加强知识的创造、传播、分享、积累和应用等重要创新指标的完善和创新绩效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和知识竞争力,建立知识创新驱动型的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六、知识创新驱动是企业战略管理人本化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将在创新的层面上展开,而企业知识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人都是创新的主体。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致力于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最终解放。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这需要对企业中人的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五层次的实质不会改变,但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时期,实现各种需求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改变。这就要求企业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指导下,立足于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一个拥有众多全面发展的员工和强大凝聚力的企业,必将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借助知识创新驱动,才能使这些优势和目标成为可能。

由于企业知识创新存在的客观性,以及知识创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持续竞争优势,知识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无形的驱动力量,影响着战略管理行为方式的转型。在竞争发展动态化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知识创新获取并且保持长时间的战略优势、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问题;企业还面临着如何更新和发展外部战略,使企业的产品、市场的选择和定位更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以知识创新作为开展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驱动力来寻找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必然。总之,知识创新驱动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环境复杂性要求战略管理适应动态、多变的知识环境,从知识视角来审视,战略的精髓在于提高组织获取、创造、积累和开发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知识创新过程所要求和具备的,因此战略管理行为过程本身需要知识创新的驱动和支撑。由此可见,企业面临着双重任务,即既要提高战略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水平,迎接复杂环境的挑战,又要顺应知识创新发展的需要和潮流。这正是以知识创新为驱动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沈理: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J],信息技术快报,2003(1-5)

[2][美]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216.

[3]熊胜绪、王淑红:资源学派的战略管理思想及其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

[4]David Ruelle,Chance and Chao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136-149

[5]颜泽贤、陈忠、胡皓:复杂系统演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62

[6][美]W.B.阿瑟:经济活动中的正反馈论[J],科学(美),1990,50-61

[7]D.R.Hofstadter,郭维德等译: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8

驱动理论 篇9

加拿大著名的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在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 对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提出了质疑, Swain“输出假说”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语言输入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成功地习得语言, 仅仅依靠语言输入是不够的, 还要迫使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可理解性输出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语法结构和词汇、语用使用得体性, 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 从而有效地促进二语习得。

在我国, 把输出假设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家与语言学家们的重视。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于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全国英语专业院系主任高级论坛”上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 引起了外语界同行们对课程改革的浓厚兴趣。2013年文秋芳教授又在北京外研社举办的研讨会上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解释了“输出驱动假设”。其基本理念是:输出是目标又是手段, 是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以输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 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文秋芳教授认为, 以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三个理论依据, 符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需求。第一, 学生有学业需求。普遍来看, 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 表达性知识大概占到接受性知识的四分之一。大学英语要扩大学生的表达性知识, 把学生原来的知识盘活。同时, 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他的语言知识不能满足所要表达的内容, 所以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第二, 社会需求。现在的职场中, 体现英语交际成效的终极手段是说、写、译的能力。听和读不在前台表演, 但它是一个必需的后台支持者。如果只具有听和读的能力, 可以断定, 在职场上是难以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但是说、写、译三种技能中, 无论是其中的一种或是两种, 都能找到工作。因此, 从社会需求的这个角度, 我们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第三, 学科需求, 即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 从输入假设发展到输出假设, 人们逐步认识了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此外, 20世纪9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形成了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视角。社会文化派认为二语学习应该是学用一体, 边学边用, 边用边学, 学中用, 用中学。

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第一, 仍遵循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 强调知识的体系性、规范性的传统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 教师自我提高的动力不强,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转型。第二,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趋同化”, 其效果是“耗时多但见效慢”, 英语教学仍然普遍存在高分低能, 哑巴英语, 经过长达10年的英语学习, 大多数学生仍然很难用英语跟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第三, 随着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英语教师在学校学科建设上处于边缘化地位。

可见, 外语教学中一味注重语言输入的作用, 而忽略语言输出的功能是不行的。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重视口头及笔头语言输出的作用, 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外语学习。

3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必须改变, 由“传授知识”转向“实际运用”, 也就是建立以“用”为核心的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转型须具有前瞻性, 包括:科研的前瞻性、教学的前瞻性、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跨学科师资的培养。改变大学外语从属性地位的现状, 充分发挥大学外语教学的引领作用。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危机, 应该考虑外语教学的学科化和中国化, 培养素质化、研究型, 实用型、社会性人才。具体要求为:首先, 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树立学生主体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焦虑心理, 增强自信心, 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一言堂地灌输语言知识,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权威式的师生关系养成了学生坐享其成的学习习惯, 湮没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树立重视输出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要转换角色, 变知识的传授者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促进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勤思、多问、多练习, 积极地投入和参与语言输出的实践活动。

3.2 课程体系建设

以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三个理论依据, 即符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需求。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离不开三大体系的建设。第一是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包括通用英语 (EGP) 、专门用途英语 (ESP、EAP、EOP) 和通识教育类英语 (EGE) 。第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英语综合评价体系, 应充分发挥四、六级考试的积极、正面的作用, 要把四、六级考试作为综合评价体系的一环, 也把它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环节。大学英语综合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应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类别、手段多样化。第三个体系, 是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这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 这个体系的建设, 需要国家质量标准和学校自身标准的有机结合。

3.3 教学模式与方法

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依据, 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1) 以“教材、技术、资源、语言活动”为支撑的新型教学理念;形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平台、视听阅读系统、智能作文评阅系统、个性化口语教学、智能测试系统六位一体的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 互动式教学模。 (3) ICA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密集型 (Intensive) 口语强化训练;交际化 (Communicative) 小班课堂教学;自主性 (Autonomous) 课外诵读拓展。 (4) 以赛促学, 以赛促用的教学模式。同时, 从课程视角出发, 体现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新课程应包含口头表达、笔头表达、口译、笔译/编译等输出模块。学生有权根据自身需求来自主选择课程学习。

参考文献

[1]Swain, M.Commun icativecom 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M]//Gass, S.and M adden, C.Input in second languageacqu is ition.Rowley, Mass.:New bury House, 1985.

[2]顾秀玲.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4) .

[3]李萍.语言输出假设研究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黑河学刊, 2013 (8) .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 2008 (2) .

驱动理论 篇10

关键词:任务驱动理论,教学团队,应用

1任务驱动理论的内涵与功能

任务驱动理论是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理论认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主客体的互动得到的。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对现实世界认知的建构也不一样。因此如能通过社会的互动可以使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经过智慧的分布与共享。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知识生存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它们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理解。

任务驱动理论以具体的任务来激发和引导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习者在完成预设的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锻炼技能。任务驱动包括5个步骤:明确工作任务;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提出问题;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回归工作任务。通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在面对新的情境、 任务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有效理解,也不断地向目标推进。

2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2.1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团队的内涵

教学团队就是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由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也就是说教学团队是由一些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小组,小组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以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学服务、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共同的目标。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团队就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以团队的力量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开发出与中等职业教育相适应、与企业职工培训相适应的教学资源体系,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2中等专业学校组建教学团队的意义

2.2.1组建教学团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学团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教学团队属于一种有共同使命、共同愿景、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团队中的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助学者,他们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进行沟通、交流,容易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容易得到相互的支持和帮助。而这种和谐氛围的营造,恰恰是教师个体或群体获得良好发展的必要前提。

(2) 教学团队打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尽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提高的过程,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群体组织的影响和推动、离不开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学团队作为一种教学基本组织的创新形式,要求教师之间要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以课程还是以系列课程或以专业建设为载体,教学团队这种组织形式都要通过开展教学观摩、听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来展开探讨、切磋经验,因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2.2有利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各取所长,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又不断增多、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变得异常复杂,使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教学模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再者,教学团队是由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的,各成员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等都各有千秋。因此,组建教学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可以实现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

2.2.3有利于提高中等专业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团队是一支由相同或相近专业背景的成员组成,对于某个人来说,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全面的,但是对于团队整体来说,在某个领域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团队集体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利用团队的力量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新产品研发,培训员工,用团队的智慧服务社会,把团队智慧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2.3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教学团队组建初期大家都觉得非常新鲜,干劲十足,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成员慢慢地缺乏新鲜感和动力,积极性降低,团队发展放缓,甚至停滞不前———团队发展进入了“高原期”。

由于以下主客观因素导致团队发展会进入“高原期”:有的成员由于职业信念不够坚定,个人功利主义比较严重,当获得一定荣誉特别是评上高级职称后, 产生了“人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再也没有心思投入到团队建设中了;受习惯思维的桎梏,有些老师长期用一种方式备课、上课,形成了思维定式,很难做到自我突破;由于成员的知识底蕴不足,有些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对新知识的吸收、补充、更新、加强和完善。这些都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障碍。

3任务驱动理论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意义

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內驱力” 和“外推力”,一方面,学校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建设团队的积极性,增强团队成员的內驱力;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强团队成员的外推力,实践证明应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不仅能增强团队成员的外推力,还能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任务驱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团队建设以执行和完成与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相关的任务为抓手促进团队及成员发展。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学校有针对性地给团队安排一定量合适的工作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团队成员会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和实践,这就使得团队成员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心理状态,在完成既定任务中慢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团队和成员的发展。

4任务驱动理论在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应用策略及案例分析

4.1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外推力,促进教学团队持续发展

只有给教学团队具体的任务才能明确团队的发展方向,团队成员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力会得到锻炼,个人得以提升。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建有农学教学团队、机电教学团队及综合高中中高职衔接教学团队,学校尝试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团队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由于这三个教学团队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所以都被市教育局表彰为明星团队。现就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怎样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教学团队发展作简单阐述。

为了给这三个教学团队施加一定的外推力,学校通过定期给团队安排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团队的奋斗目标,促进团队的持续发展。例如学校安排农学教学团队负责全校的技能大赛和两课评比工作,并制定了配套的奖励制度和考核机制。为了更好地完成此任务,农学团队成员在做好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带领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全体成员参赛的积极性非常高,经过近2年的建设,农学教学团队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近2年内,在专业技能大赛方面,该校农学团队成员获得省级技能大赛金牌三枚,银牌若干;团队成员指导的学生取得国赛金牌两枚,省赛金牌三枚,银牌若干。在两课评比方面,团队成员取得省级示范课三节,省级研究课若干。 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很快。在农学教学团队的影响和带动下,该校其他专业在技能大赛和两课评比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给机电教学团队布置的任务是创建省级机电品牌专业和创建省级数控实训基地。接到任务后机电教学团队对照创建标准,分解任务,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后,每位都积极行动起来。达不到要求的方面积极地去弥补,不符合条件的地方努力改进,经过机电教学团队成员的努力,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了省级机电品牌专业和省级数控实训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机电教学团队在负责创建工作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位老师被南京市教育局确定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多位成员在省市技能大赛和两课评比中获得大奖。并且,在此过程中创建了多家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提高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就业的品质。机电教学团队利用团队的力量给南京活塞环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两项,与该公司合作研发新产品三件;给南京晨光集团和南京长安集团等企业培训员工2504人次。机电教学团队在完成学校所给任务的同时,不仅促进了成员的专业发展,还提高了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校给综合高中中高职衔接教学团队的任务是开展单招高考教学工作。该团队把单招高考教学作为中心工作,不管是平时的理论课教学,还是技能教学开展得井井有条。为了搞好单招高考教学,团队成员认真研究考纲、研讨单招教学,相互听课、评课,积极与兄弟学校的同行研讨,下企业苦练技能。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的单招高考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现在单招教学已经成为该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亮点,多次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嘉奖,同时也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在出色完成单招教学任务的同时,团队成员在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两课评比等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应用任务驱动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学校给教学团队的任务要紧贴职业教育的实际,要符合团队成员共同的研究方向和愿景,这样的任务才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大家才会去努力完成;(2)学校还要加强过程性管理,不能安排任务以后就坐等团队创造成果,当遇到稍有难度的任务时,团队成员会知难而退;(3)学校要及时对团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比如我校要求每个教学团队定期向网站上上传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或成果,每月进行统计,每个季度考核一次,考核情况在团队成员会议上公布,在完成任务确实有困难时,学校要出面帮助解决;(4)对团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既是对团队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又是对团队成员的激励,我校制定了相关奖励制度对优秀的团队及其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晋升职称时在同等条件下教学团队成员优先,通过这些举措能督促团队健康发展。

4.2巧借外推力,促进团队发展

为了解决由于团队成员知识更新过缓,而导致团队发展停滞不前的问题,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解决。聘请省内外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作为团队的导师,作为团队发展的智能团,请专家举办各种业务培训和学术讲座,更新团队成员的知识,为团队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教学团队也应加强校外教学研究的交流,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教育技术的更新,不仅需要教师的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快,而且还需要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关注产业调整优化中相关专业的发展,掌握最新的行业技术发展信息,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展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也可以聘请企业里的能工巧匠作为技能方面的导师。

4.3建立团队成员的进出机制,给团队成员施加适当的压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考评与淘汰机制, 以绩效考评健全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以业绩为核心,实现对团队成员的有效激励,保证教学团队高效运行。该校制定了《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了该校对教学团队的管理措施和考核细则, 从平时开展的活动、档案资料的建设、工作成效、工作特色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给全体人员施加一定压力,施行淘汰机制,保证了我校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

上一篇:幼教音乐教学建设下一篇:纺织品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