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024-05-27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精选十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人与自然的观点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2];“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 就不是自然存在物, 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4]。这些观点都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人离不开自然界, 离开自然界的人也将无法生存。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体现。人类必须合理的利用自然规律, 不要站在自然之外去统治和支配自然。如果过分的占有自然, 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 那么“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5]。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 但是他并不支持人对自然的破坏和所谓的“征服”。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开始关注环境问题, 这是一个进步, 但只靠这一点未必能够正确处理环境危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界中, 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 “自然——人——社会”是一个不可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 人面临着两种关系:一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外一种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基础上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把对环境的破坏看作是对人与自然界物质交换的破坏, 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恩格斯将这种“自然——人——社会”看作一个整体, 把解决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对矛盾联系在一起的宽阔理论视角, 为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对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6]。

此外,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本身就在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历史运动来解决人类与自然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强调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矛盾的主要手段, 他们同时也是社会关系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因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者联合起来并消灭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7]的最高理想。此外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物质变化和新陈代谢理论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生物学的角度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 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依据一定的关系, 主要指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发展, 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在当前社会中主要内容有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三部分。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指导生态文明的建构?毫无疑问, 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运用系统方法论视角来阐述生态文明的建构。生态文明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宏观上生态文明与其它三个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共同构成和谐社会体系, 微观上生态文明各个要素本身需要相互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生态文明的启示:

一、建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政治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我们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同时要结合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也就是把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 划分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政治三个部分来建立生态文明体系。这三者关系中, 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是生态观的具体体现, 而生态政治是实现二者的制度保障。这里, 生态农业主要指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更多体现在循环经济中;而生态治理是生态政治的核心表达。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农业首先要理解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 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其次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只有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 才能取得最大的整体效益。最后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所以要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 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工业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为三要素建立类似的工业生态链, 并以低消耗、低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建立的现代工业。我们倡导发展以生态工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 首先要推行企业的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旧的工艺和设备彻底进行改造, 使之尽快地生长成为生态工业的组成部分。其次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由粗放式改为集约式。最后对传统经济的改革。传统经济是单向直线过程即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 生产的财富越多, 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 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生态政治主要体现在生态治理上, 生态治理是现代化政治在当代实践的新体现。它是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 多元参与、良性互动为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社会公正的政治治理。生态治理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 通过加强公民对公共事务参与的意识和责任, 提高对公共环境、资源的保护。实现生态治理首先要加强政治参与的意识。其次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多元参与多方协商。最后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效率, 使公正和效率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8]生态政治是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重要保障, 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三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发展辩证的统一关系。它们是生态文明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二、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解决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 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 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 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 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 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 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对矿物资源的开采量迅速增加, 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需求增量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首先是人类本身的和解。因此对人口、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两层较深的阐述:第一层是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层是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实质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在正确处理人、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理解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人类对自然有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不仅包括人对自然的权利, 也包括人对自然的义务。人与自然是统一体, 人类的主体地位不可更改, 自然规律亦不可更改。单方面发展或单方面否定都是病态地发展, 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和否定。强调人应尊重自然规律, 并合理地利用自然规律。所以,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 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

在第二层关系中, 主要从人类本身的和解入手, 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首先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体现在质和量上, 质是指不断增强人的文明素质, 有着现代化的生态理念, 从意识上和行为上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量是指人口的数量的控制, 主要是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对人口数量的要求。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应着生态治理, 用多方协商、多元参与的方式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用民主的原则, 分析问题的属性, 用可持续的政策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解。最后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它表现在个人对公共利益的态度和个人对公正和效率的认识。对公共利益的态度要求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应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 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人、自然与社会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三、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价值体系

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价值体系, 首先需要培养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科学认识自然、友善对待自然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理念。然后将这种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使政府规划的生态文明蓝图变成一种现实。我们知道再好的政策, 需要人执行;生态环境的保护, 也需要全人类的觉醒。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同样以惊人的速度日益恶化:城市严重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能源枯竭等“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这一切又不断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第一要尊重公众对生态问题的知情权, 必须真实地向公众道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引起他们对生态问题的注意和关切;第二要培养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环境问题直接地损害我们的切身利益, 因而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第三是积极参与, 生态环境保护如果只有政府和专家的努力, 而没有千百万公众的响应, 就不能取得成功。

其次, 提倡绿色消费生活方式。所谓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 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 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它要求我们:第一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这既是对人自身的健康保护, 也是对生态产业的正确引导。第二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 避免环境污染。这是由生态道德观念体现在消费意识上, 使人们正确的处理和利用消费完的产品。第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追求健康、崇尚自然, 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节约资源和能源, 实现可持续消费。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需求过剩的产品和奢侈品。对待这些商品, 我们要用合理的价值观指导自己, 不能盲目的消费购买。提倡绿色消费就是提倡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抛弃过度消费, 抵制恶性消费, 在求得舒适的基础上, 不再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 将环境保护融入我们日常的消费行为中, 使人们能以一种健康合理、科学文明的姿态步入和谐社会。

最后, 建立生态文明的公平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常常不加节制地掘取稀缺性资源, 不尊重自然, 随意地破坏自然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公平的生态价值观, 即环境公平和社会公平在利用自然中的体现。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利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承担共同的责任。环境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伦理基础。而生态公平价值观也将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只有在这种公平的机制和框架中, 人才能够意识到人在自然面前, 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等等。也就是说生态公平的构建, 将进一步激发人们认识自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进一步激发人们爱护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们面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都将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 200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第12卷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第42卷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第1卷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2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权利观转变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价值根源,反思传统人类主义价值观的结果,便出现了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人类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非人类存在物,这是人类理智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 者:单桦    Shan Hua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广播电视大学 期 刊:理论前沿  PKUCSSCI  Journal:THEORY FRONT 年,卷(期):, (9) 分类号:X2 关键词:权利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国生态问题;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十九世纪,当时工业生产对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已经出现,生态学已被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穷其一生都在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进行思考,都在对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众多文献成果中没有关于生态观的专门论述,但在其各个时期的主要著作中都有所体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有: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自然界对人类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它先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自然界及其辩证运动是人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不仅作为不依赖于人的对象而存在于人之外,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及其进行物质生产所需要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场所。同时,自然界还是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源泉。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可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有了此番论述:“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养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二)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能动作用

在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中,人类不仅要依赖于自然界,而且对自然界具有能动作用。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使自身也得到改造和完善。人类产生后,作为主体的人积极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即满足了自身需要、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又改造和创造了自然。马克思曾说:“实际上,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自然”的观点。“人化自然”又称为“人化的自然”,是相对于天然的自然而言的,天然的自然则是指处于人的实践范围外的原生的自然界。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持续深入,天然自然不断被纳入人的实践活动中,并成为了人化的自然。通过“人化自然”,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形成了一种“属人”关系,并使自然界真正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联结中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物质变换”的概念,对“劳动”进行的定义是:一方面劳动是实现目的的对象化劳动,另一方面劳动同时又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是由人的行为所中介、调整、控制人的对象化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

(四)人与自然统一的最终归宿是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其活动对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人类在改造自然界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使自然向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避免遭到自然力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辨证统一的观点,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规律。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楼兰古国的消失,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大片森林变成荒芜不毛之地,就是最好的例证和警示。为此,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中死的物质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着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着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着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

(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根源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了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痛苦。在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深刻的思考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资产阶级不惜牺牲一切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消耗,而没有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工业化过程中对自然界造成的种种损害。“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问题的启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站在时代的高度,为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诸多有益启示:

(一)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观念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的生态观、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他们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发展速度轻生态效益,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的社会风气盛行。在这种不良价值观的驱使下,他们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打破生态平衡和牺牲子孙后代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因此,要引导人们树立环境价值观,使人们认识到不注重环境效益而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严重危害性,为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缓解生态问题,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传统的政绩考核中,通常都是以GDP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从而造成了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顾及环境、资源成本的错误发展理念和模式。因此,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绿色GDP”的核算评价体系,把环境、资源、民生等纳入政府政绩的考核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制度,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进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政策优惠;同时,要对不顾生态环境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进行严厉地惩治,对于生产中出现的污染和破坏现象,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绝不手软,以减少和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行为。

(三)建立健全生态法律法规体系

在当代的法治背景下,运用法律法规这些强制性手段来避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有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截至2009年底,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等30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是各法律部门中立法进程最快的领域之一。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仅有的这些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地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来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的生态法律法规体系,以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治化道路。在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执法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种类多,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过去,受到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而单位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多倍;在2004年,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30%的钢铁,31%的煤炭。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却是以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伴随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因此,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做到强化第一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能源、环境等的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知识、技术和管理等的进步。

(五)依靠科技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方面,近代工业文明“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相像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另一方面,它又加剧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这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因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造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积极成果的同时,常常又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尽管如此,科学技术仍然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要解决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钻研和采用新工艺,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要通过科技革新,不断研究和发明新能源、新材料,减小传统能源资源的供应压力。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形势日益严峻。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增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充分发挥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且要大力发挥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以利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郭爱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4

今年8月11日, 由新华社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主办的“地球绿飘带”媒体联合行动正式启动, 该活动举办的目的在于庆祝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5周年, 并带动三北防护林旅游的开展。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生态旅游形成了种类多样的体系,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旅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威胁, 在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 对于我国生态的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有机统一。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要爱护大自然, 这就从哲学的高度对生态思想做了总体概括。因而, 任何割裂生态与经济关系的生产方式, 都会产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 自然界为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一样, 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 以及进行生产活动的资料、对象和场所。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 无论人的力量多么强大, 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制约, 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建立, 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了条件,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对自然规律的支配下完成的, 在劳动中认识自然规律, 利用自然规律, 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是在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并从理论研究和国家政策层面进行了创新发展, 特别是对于解决当前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人们对旅游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落后的生态旅游观念普遍存在, 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一味地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 注重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我国在生态旅游发展方面还存在下列问题。

1. 粗放式开发,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者与生态环境相互关联的特殊旅游形式。在开展生态旅游之前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科学的规划是将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旅游开发当中去, 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活动进行空间布局。目前, 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开展工作还比较笼统, 在规划理念、专业技术水平和规划深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对我国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在一定程度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一些地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在开发时缺乏严谨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 盲目开发现象十分突出。

2. 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乏特色。

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样, 旅游者不难发现, 我国生态旅游产品在开发设计中同质化严重, 缺少特色。很多地方在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建设规律上缺少把握, 盲目开发建设, 市场定位不准确, 相互借鉴现象严重, 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没有特色的开发, 不仅造成生态旅游资源的浪费, 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也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

3. 环境恶化, 生态失衡。

与西方发达国家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发展生态旅游相比,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 人们在生态旅游中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都需要提高。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一些地区存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象, 导致环境不断恶化,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西双版纳在开展生态旅游中, 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 不断毁林开荒, 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 森林面积不断下降, 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旅游建设的启示

人类社会发展经验证明, 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将会带来严重的灾难。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们正确解决现实生态旅游矛盾与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规划滞后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时, 按照马克思生态观的理念, 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将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结合起来。在规划过程中借鉴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对我国生态旅游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 加强生态旅游地环境监测。

人与自然是矛盾的,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有专门的论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与环保也是一对矛盾。在开发中要将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景区中建立环境监测站, 定期对生态旅游地的水体、空气等各种环境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在监测结果的基础上, 确定旅游地合理的游客容量。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旅游和旅游业是一种大众参与的活动, 是人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干预行为, 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生态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要。在生态旅游参加者中, 很多人对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 需要加强对旅游者的教育, 增强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开发生态旅游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强调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开发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旅游区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 会不自觉地要求旅游者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 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 统筹人与自然的统一。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特殊方式, 属于经济活动范畴,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 还要实现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避免出现因盲目最求生态旅游的发展而造成环境的破坏。当前我国政府提出了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引起人类生存危机等方面的深刻揭示, 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告诫我们不能重蹈资本主义的覆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为解决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奠定了基础, 提醒我们在注重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 一定要关注自然的变化, 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及自然环境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得出,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发挥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 追求自然生态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是我国解决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醒我们在发展中只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才能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崇福.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5

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并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理解和看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为了使大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反省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观。

在学习和教学行为中,我们都隐含着一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我们教授科学知识时,会对学生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里,我们用“发现”而不是“发明”。

我们说“牛顿发现了什么定律”,言下之意,牛顿的理论就如同石油、煤矿、金矿、银矿一样隐藏在世界某处,在牛顿之前是客观存在着的,后来被牛顿找到而已。这意味着,我们在无形之中将牛顿的理论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为什么在教学中常常把知识当作无形的东西看待呢?那是由我们头脑中的一般认识论观念造成的。我们坚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面前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我们在不在屋内,它都在这里。也就是说,这张桌子的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知识是什么?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能动”两个字漏掉了,换成了“直接、被动、简单”。知识于是就变成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简单而直接的反映。人脑就好像一部照相机或一面镜子,有关桌子的知识,不过是人脑中映射的桌子的底片、镜像而已。由于外在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的,有关桌子的底片或镜像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是确定的、绝对的。根据这一隐喻来看前面所举牛顿的例子,牛顿的理论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东西。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反映论。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是相对立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牛顿的理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由牛顿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而发明出来的假设和解释而已,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相对性、暂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现象或问题,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到底哪个看法代表客观的东西?都不是。它们都不过是一种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而已。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生活实例。

某人肚子痛,上医院看病。如果他找的是西医大夫,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有病菌。治疗的方法是吃消炎药,杀菌、消炎,这样治疗肚子就不痛了。如果他找的是中医大夫,他会说这是肝脾不和,治疗的方式是吃草药,使肝脾调和,肚子就不痛了。

这里,肚子痛的现象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吗?不是的!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随着人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可能想出更多的解释、假设和方法来。人类社会的公众知识如此,个体知识也是如此。公众知识在每个学习者头脑中的意义不是客观的,而是每个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认识活动而主观创造出来的,是每个学习者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假设。人脑不是电脑,同样一段程序在不同电脑中运行的结果可能是一致的,但同样一段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公众知识在不同个体的头脑中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总之,无论社会公众知识,还是个体知识,都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这种知识观对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是相互关联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东西,那么,学习就不是被动地接受东西,而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

如果按照以往的知识观,知识是无形的、客观的东西,那么,学习就很自然是接受东西。因为知识既然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绝对的、确定的,学生就只能接受这些绝对正确的东西了。因此,学生的任务是往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信息、印入信息,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就是将课本知识“拿过来、装进去、存起来、提出来”。具体来说,学生先是感知、理解信息,再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然后在课堂练习或者考试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学生不管怎么想,最后都要同课本上说的一样,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客观的、绝对的、确定的,因而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知识观、学习观对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个体学习者也生活在世界上,也有着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生活实践中所体验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也在作出自己的解释、假设。幼儿园的儿童也对于“月亮为什么会走”的问题,自己作出这样的解释:“因为我走。”即使成人直接教给儿童知识,知识在儿童头脑中的意义也不是现成的,而是建构起来的。这经历了一个生发、形成的创造性认知过程,而非简简单单地接受、印入现成的东西。为了使大家切身体验一下知识的建构过程,请大家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卖雪糕的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 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拿钱准备买雪糕。如果学习只是复制、印入信息,那我们充其量只接受到“猛地冲进屋内”那里。“省略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从哪儿来的,来自这段文字吗?不是,而是来自我们的解释和推测。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中的“卖雪糕的车”换成“希望工程捐款车”,变成下面这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希望工程”捐款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这次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呢?拿钱准备捐款。倘若我们从不知道“希望工程”是什么,也不知道“捐款”是什么,你能想到他进屋拿钱准备捐款吗?恐怕我们可能还以为这是一辆什么稀奇古怪的车,小孩是由于恐慌而躲进屋里呢。这说明,学习不只是印入信息,而是调动、综合、重组甚至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而是学习者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

如果说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自己的解释,生成了自己的含义,那么,这一个过程必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自主的。学习者一旦遇到什么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感到好奇和困惑,而且有化解好奇、消除困惑的需要,那他就自然而然地充分激活、联想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高层次思维,来尝试作出各种解释,生成自己的理解。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还体现在自主选择性上。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主动选择、寻找信息,然后加以解释。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也是积极的学习者,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刺激。他们所走进的世界不是一个“乱哄哄的地方”,一个任何刺激都同等重要的场所。他们的头脑优先接受特定的信息:语言、数概念、自然界的特征以及物体的运动等。

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不仅是主动选择信息,而且是自主决定其意义,“自主”是建构性学习的本质属性。

3、建构主义教学观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果按照以往的观念,知识是东西,学习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顺理成章地是传递东西。按照这样的教学观,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教师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然后高法呈现、讲解、演示出来,一点一点地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头脑中所接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书本上的东西一模一样,正如教师将后中的茶杯传递给学生一样——茶杯在教师手中是什么样的,在学生手中也应当是绝对相同的。通过练习、考试等活动,让学生做一些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等,教师就能知道,学生头脑中所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东西是不是一致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是:我怎么呈现、讲解、演示,一旦把信息讲出来了,我就大功告成了,就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自然获得了与我头脑中一样的含义。因此不再关注: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如何解释的,又生成了什么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教学不是传递东西或者产品。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建构的。这好像收发电报一样,发送方邮局不能直接将汉字发送给对方,必须先根据已有的编码规则,将汉字转换成拼音字母,再转换成源代码。接受方邮局接到电报源代码后,也不能直接获得汉字,而是必须利用已有的解码规则,将源代码转译成拼音字母,然后再转换成汉字。接受方没有接受现成的“意义”,而是对接受到的代码信息进行了“建构”过程,“解释”了这些信息,生成了“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讲者无法将自己的语义直接传递给听者,只能依靠语言文字符号信息来传递。讲者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语义转换成信息,“发送”给听者。听者接受这些信息后,则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义。

但是,人际交流与电报交流存在明显差别。在电报中,两方邮局所用的代码转换(编码和解码)规则是一致的,故而能够成功获得一致的汉字。但在人际交流中,讲者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即代码解码规则不同),对同样信息的转译的结果将是不完全一致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情感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子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S-O-R 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2、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设计原则

程序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

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斯金纳认为,学生的反应能为他人所观察到,正确的反应,需要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则需要改正。

再次,及时强化。当学生作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及时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反馈就是一种增强物,如果答案是错误的,反馈就是一种更正的方法。

最后,自定步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进行程序学习。

3、行为主义知识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为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刺激是这个过程的输入部分,而反应是输出部分,似乎囊括了行为主义。其实不然认知主义心理学家重点研究人脑内部操作的机制。对行为主义的强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主义认为,促使行为习得的强化物只有通过认知被行为主体确定为“奖励”时,强化物才会起到强化作用,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物本身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认知才是关键。心理加工模型即信息加工模型分为: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由于认知主义重视对大脑内部的研究,在研究学习机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关注情感、态度、情绪、动机和自我控制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而不像行为主义那样,只看到行为以及对行为做表层解释。信息加工模型隐含着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学习仍然是信息复制的过程。

2、认知主义教学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3、认知主义知识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生态环境;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03—02

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公正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公正思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以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到一些挫折,其中生态环境的问题特别突出,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时至今日,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不仅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立起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公正学说,而且对于我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均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公正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正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本权利。马克思说:“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这是一种强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点。社会政治公正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有一份社会权利,同时也就有一份社会义务,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并要求公民在行使个人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集休和国家的权利,负有不得滥用权利的义务。

2.按劳分配。关于社会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是体现公正的一个主要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2]马克思同时指出:“小孩子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3]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我国政府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条件,形成的按贡献进行分配的理念。这进一步深化了按劳分配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

3.社会调剂。社会调剂是马克思针对社会中实际存在的不公正现象,为了确保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原则的实现而提出来的。在社会转型期间,由于人们的能力、机会及具体环境的千差万别,由于制度与规则的不完善或不配套,也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因此,社会在初次分配后可能会出现程度大小不一的不合理甚至不公平的情况,这有必要进行社会调剂。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过社会调剂的多项主张,例如:“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征收高额累进税”、“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4] 等等。

4.对于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对于社会不公现象的反抗是社会主义的起因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例如,马克思指出:“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而这个原则比其他很多原则好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单是一个原则,而且还是事实。”[5]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6]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批判了封建专制君主和资本家的无人性,也批判了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二 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们不合理的开放利用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等因素,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原因如下:

1.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他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只是一味的索取,不懂得在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一切的同时,我们也要回馈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懂得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

2.缺乏环保的投入。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不高,同时一些环保资金不到位,环境欠账进一步扩大,加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环境形势将更趋严峻,自然生态环境会更加失调,不但会给人民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也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一些相关法律制度设施不完善不健全,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尤其农村人口过多,一些偏僻地方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乏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乱倒生活垃圾,而城区的人们不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等。

4.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一些不法分子过度采伐、放牧、捕获珍惜野生动物从中获益,这严重破坏了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导致了生态失衡,使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又是人类社会前进道路上始终伴随的一对。所以,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生态环境的启示

1.增强环保意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公正思想,要求人们认识到在生态环境上,在享受自然带给的丰富资源和美好的环境的同时,就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断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要增强环保意识,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全民的素质,增强环保宣传。环境宣传要坚持以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环境意识为宗旨,面向决策者、面向厂矿企业、面向青少年、面向全社会。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广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通过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提高民众参与环保行动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各项方针、措施的顺利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通常不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很必要的,还可以通过扩大社会享有的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和环境议政权等等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按劳分配的公正思想启示我们在生态环境上,人们的贡献与索取是平等的,当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时,也会享受到生态环境带给的宝贵财富,反而人们一味的索取而不付出,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和生态环境的威胁,因此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依靠科技加强综合治理:包括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建设生态农业,加强对现有天然体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地方各相关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同时每一个公民也要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自己的贡献和索取相称,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3.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的社会调剂思想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要发挥社会调剂的作用,必须有配套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等,同时以生态开发利用与保护恢复并重为准则,建立生态良性循环。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提到的七点有力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完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决策机制 [7] 。克服当前生态管理分散、软弱的局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

4.与破坏环境的人和行为坚决做斗争。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启示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坚决同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行为作斗争,在自身爱护环境、遵守环境保护法的同时要监督周围的人们保护环境,遵守法律。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对那些过度采伐树木,过度放牧的不法分子要依法惩除,严重者应被判刑。同时一些领导者们在考虑建设项目时应该将保护生态环境一并考虑,否则也应负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力度,增加环境的生态功能,促进我国的经济持续性发展,改善国民生活。

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不是自然的主宰。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好,为了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我们呼唤和平相处,呼唤人与自然携手共进,呼唤重视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实现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要求,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人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观点为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4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1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Z],2000-12-06.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7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主题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对旧有的哲学自然现象持批判的态度, 并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对实践行为和现象本质的揭露, 解释了人、自然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相关著作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点等理论的研究, 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论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首先被提出和确定的观点。马克思在著作中指出, 自然界的本质是无机的, 人是有机的, 从人和自然界的这种本质来总结, 自然界就是人无机的存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个论点, 自然界对于人首先应当有提前存在性, 因此自然界对人的行为具有根本的制约性。要在自然界存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行为有效性, 就必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存在和发展, 是生态关系存在的必要条件。

其次,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第二个观点, 马克思说, “人除了是自然界的存在之外, 还应该是人的自然存在, 人是为自身而存在的一种物体, ”而这一观点的认知, 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人与动物最大的特征区分就是劳动, 通过劳动这种行为方式, 在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得以存在。这种关系, 是在固定的生产方式下产生的一种物质交换关系, 这种关系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生产、产品分配、产品交换、以及人类的消费行为和在社会上产生的经济利益关系等, 这两方面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的, 正是在这两种关系共同作用下,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发挥作用, 生态经济关系才得以形成。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的, 就必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小范围的和谐, 因此要积极建立和探索实现具有先进文明特征的社会制度,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进步。

第三, 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观的第三个论点, 马克思认为, 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三种本质, 其中第一个自然属性是人实现发展和进步的首要条件, 而要实现更高标准的进步, 就必须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 实现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这两者的发展。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的严峻自然环境和生态危机, 其根本原因就是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发展中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 忽视自然环境需求和和承受极限, 过快的坚持发展速度, 忽视发展的实际效益, 过于强调局部经济的有效性, 忽视了经济发展整体的和谐统一, 这些目光短浅的发展观和功利片面的政绩观目前仍然存在于许多人的意识中, 因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科技能力问题和经济实力问题, 更是人类的思想意识问题和价值观问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积极培养和建立与生态文明主题相吻合的思想观念体系, 确保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活、思想、个人价值观都能符合生态文明的需要和主题要求。

通过上述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中三个方面论点的解读, 我们可以获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生态发展现状的启示、引导意义, 具体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能够促使我们更好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加深对这种关系的理解程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解读, 既有客观辩证法的道理性, 又有主观辩证法的目的性, 这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思维, 学习和切实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能够帮助我们在个人认知程度上的提高, 更好的确立个人价值观和生态思想观。

第二方面,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对生态环境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认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个人主体价值这三者是同时存在的, 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生态问题和价值体现的背后, 是人的主观意识在决定一切。因此要更好的实现社会的生态文明,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就要对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进行优化和变革, 要把制度的实施、人类观念的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的有机结合, 才能最终实现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当前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应当对我们有所启发。生态问题表面上体现出的只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但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人、社会、自然这三者的因素在内, 从本质上分析, 应当是人的思想价值观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分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树立, 有助于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进一步认识, 同时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当前高校的重要教育内容, 也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引导下, 更好的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向、教育重点上进行把握。

首先, 要明确认识到自然界的整体性,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自然价值观部分进行思想确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 自然界应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系统内部的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 任何一个事物的微小变化都会在系统内部引起连锁反应, 会对其他事物的存在状态造成影响, 因此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就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存在与自然界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实现了自然界中其他物种、生命的存在和稳定发展, 人自身才能获得不断进步。因此大学生的生态观应当从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开展, 应当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 尊重自然界事物的生命状态, 要对自然界的付出有所回报, 才能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

第二, 要明确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在环境中的主导地位, 进一步认识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社会价值观。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不同, 人是社会中的唯一主体, 而不是消极存在的, 对于自然界的付出人应当持有感恩的态度, 但同时应当在研究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基础上, 从人的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出发, 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只有人类的实践行为不断进步, 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才能实现生态自然系统的循环运行。当然人能动性的发挥和人对于自然界的改造不是无限的, 必须要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 不能按照个人意志毫无顾忌的行动, 因此人类必须对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 同时还要通过制度的约束力来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社会关系内部, 实现对自然界的关系和联系。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 应当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 明确自然界中的各种生态关系, 要能够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用制度的确立来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 要在树立人的自觉意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精神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中, 人应当处于主动地位, 应当引导文明发展的方向。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树立大学生的和谐观念, 要让和谐的意识体现在实际行为当中, 积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观, 达到实现人与自身之间和谐的目的, 使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自觉参与者。

三、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原则

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是一致的,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侧重, 方式和途径有所区分, 但总体上应当符合以下原则:

第一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活动中, 方案和内容的制定必须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 要以系统的教育理论为本,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和原理的学习, 实现学习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按照人的素质养成规律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的学习逐步转化为内在的意识, 再体现在个人行为当中, 从知识到意识到行为, 要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

第二是综合性原则。综合性是指在开展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综合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 涵盖生态、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仅仅开展单项的知识学习, 不可能实现学习的整体目的, 因此必须从各个学科、各个专业进行科学知识的逐步深入和渗透, 要以建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为中心思想, 逐步确立涵盖意识、情理、行为、思维方式等在内的系统的教育体系。

第三、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针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要在教育内容和重点上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要实现教育学习的动态性和灵活性, 因此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的科技发展方向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动向, 及时调整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和方法, 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 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进步性。

总而言之,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科学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 不仅对人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更是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 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为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95.

[2]邵鹏, 安启念.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J].求实, 2012 (8) .

[3]邓水兰, 温诒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5) .

[4]王学俭, 宫长瑞.试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意蕴[J].理论探讨, 2010 (10) .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篇8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观点

(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脱离自然界的人, 同脱离人的自然界一样, 都是空洞的抽象, 现实、事物、感性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约束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二) 生产实践是联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桥梁。

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离不开自然界, 那么, 人是如何与自然界实现联系的?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劳动关系。劳动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生活或劳动本身,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对一般的劳动过程进行了考察。“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 作为有用劳动, 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是联系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

(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否则会受到惩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必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 “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 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认为, 社会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应,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就要看它对那个时代的现象是否能够做出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题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探讨, 它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也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1.树立整体性意识, 坚持主体性原则。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们必须树立整体性意识, 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 我们必须树立整体性意识, 即不盲目追求人类利益而损害自然的利益, 要把人类的生存与人类的延续以及自然界的发展作为同等重要的问题来考虑。在适度发展的前提下, 使自然也得以保存和发展。

2.正确应用科学技术。

生产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桥梁, 科学技术是生产实践的工具之一, 必须正确应用科学技术, 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条件。生态环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而逐渐遭到破坏的, 然而,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现阶段, 我们必须有效地控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尽量减少对自然不利的科学技术的开发。

3.树立生态价值观。

从生物意义上来说, 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 动物和人一样, 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 都有着生存的权利。人类为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不断地征服其他生物, 这样的征服意味着一种不和谐的潜在。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度”的要求, 即在处理种际的时候, 要树立万物平等的观念。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毕生都在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 他认为, “人与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解”, 而和解的最终途径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世界观从来都不是教条, 而是一种现实的方法。马克思预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为后世的生态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自然观中所蕴涵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成为我们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同时, 人又是具有意识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能够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对自然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指导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采取正确的生态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2.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视角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建构科学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马克思指出, 解决生态问题, 对人的活动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做到合理调节, 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 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3.生态文明的制度要求。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 因此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之一。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一旦确定, 就要靠一系列政策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首先在于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制, 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实践路径。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 “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因而, 一个和谐社会是由和谐的实践活动所展开的。社会和谐的实质就在于实践的和谐, 只有实践的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社会的和谐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行实践和谐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实践路径。

1.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担负三个任务:一是要找到快速增长的方式, 从而保证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即符合我国的国情, 又遵循了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是一项重大而正确的战略抉择。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的联合行动。首先是要转变观念, 树立信心。我国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是要明确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理清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3].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篇9

一、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上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人们进行实践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但在近年来,在人们不正确生态观念的影响下,自然环境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这就要求全民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共同促进生态的文明、和谐、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对学生生态意识进行培育的重要性,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由于受到学生观念、课程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生态意识还比较薄弱,尚未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联系性。面对这一情况,高校需要积极对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新,对生态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有效性,帮助大学生将正确的生态观树立起来,并引导大学生将这些生态观应用到实践中,自觉爱护、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有效培育的措施

(一)注重生态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意识的认识

行动往往离不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如果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态理论知识,他们就不会自觉参与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中。因此,在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应该将生态意识的培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思想教育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将生态教育引入到其中,将课程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身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培养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使大学生在理论层面认识到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其次,增设生态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生态教育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学校生态课程的开展都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学生参与度不够理想。因此,高校应该以本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开设相应的生态环境课程,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让大学生接收到系统的生态理论知识、生态道德等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最后,将生态意识教育渗透到专业课中,生态教育具有丰富的内容,多门学科均有涉及,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生态意识。例如,在化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生态意识渗透到化学品性能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源头、危害、对策等,使大学生生态意识方面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从而指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环境的爱护。

(二)开设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行为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不能单一的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统一,应用学校条件,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例如,在“地球日”、“植树节”等节日中,可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宣传、植树等活动,让大学生走上街头,向社会大众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及方法,让大学生参与到植树、种草等实践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此外,高校还应该教育大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将环境保护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此,学校可以利用文明宿舍的评选,要求学生节约水电、减少白色垃圾的制造,设立“生态宿舍”、“环保寝室”等奖项,在学生成绩、班级综合成绩的评选中纳入生态行为这一指标,使大学生自觉养成并不断践行生态意识。

(三)建设生态校园,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

校园是学生进行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优美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可将学生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大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3]。因此,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培育时,需要注重生态校园的建设,一方面,在校园布局方面,应该将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融合在一起,适当增加绿色植物的比重,并将一些与生态保护有关的标语贴于草坪、小树林等地方,让学生从爱护花草树木做起,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充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应用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普及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拓展大学生的生态视野,不断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强化。

(四)营造环保氛围,优化大学生生态意识

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育是一项具有很强系统性的工程,单一地依靠学校教育难以实现理想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的环保氛围,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优化。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共同举办与生态有关的学术讲座、曝光个人或企业破坏环境行为、绿色消费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受到影响,积极、自觉的约束自身行为,自主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合作,给大学生讲解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与方法,并让大学生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家人,如不吃野生动物、不用一次性筷子、快餐盒等,使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营造环保氛围,进而让更多的人自觉对环境进行保护。

三、结束语

当前,生态意识的培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培育的必要性,在充分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态培育教育中,并积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开展统一起来,提高大学生生态观培育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帮助大学生培育正确、文明的生态观。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保意识日渐深入人心,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在对大学生生态培育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导学生正确、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文明的生态素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基础,在分析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有效培养的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健.论德育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0):61-62.

[2]王少孚.论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新西部(中旬刊),2015(4):139,156.

论马克思的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10

1.1 马克思生态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在其各个时期的巨著中虽然没有专门集中大篇幅的详细分析生态观的具体思想, 但其生态观的一些本质与核心的问题已经在其各个问题的论述过程中涉及到了。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 而这种能动性就表现为实践, 也就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就是劳动。《手稿》中马克思在详细论述了新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之后, 开展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理论的选择性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持肯定的态度, 因为黑格尔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相互的影响和作用, 即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而人为创造的过程, 反对静态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马克思同时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基础并颠倒了黑格尔的人与自然界精神化之后才达到的历史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人会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即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但通过辩证法分析, 我们也知道这种实践 (劳动) 同时也受到自然的制约,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 马克思有这样的论述:“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 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 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 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 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 例如北美和中国, 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 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 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1]这里, 马克思就以农业生产为例, 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性作用, 同时他还表明, 只有一个“较高级的社会形式”才能够长久地保证人生存的自然基础。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 马克思提到:“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 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 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 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 一个民族, 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 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 土地的利用者, 并且它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 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2]马克思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要使人生存的自然基础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相统一。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土地、工业三者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考察, 这本身就是现代马克思生态观的系统观点, 也正是在这种系统的考察过程中,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才得以统一。

1.2 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是人类依赖于自然。因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所以人对自然有高度的依存性,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各项活动都不可能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 人类也是具有自然属性的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同动植物一样, 是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所以人既在自然界之中生存, 也依靠自然界生存。人类即便是能动地改造自然, 也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 也不能摆脱人类依赖于自然这一真理。

二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优于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最显著标志就是人类的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实际上就是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人是自然存在物, 但人类又和其他的动物、植物等存在物不同, 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实践活动作为中介, 不但使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联系起来, 而且人类也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所以实践活动就是人类目的性、意识性、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当然人类的生产力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仍旧是以适应自然为目的的, 人的自然化就是人对自然的适应, 也就是人类在改造过程中自身不断进化的过程, 自然的人化则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进行的改造, 从而使之适应人类的过程。自然界只是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可能性, 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人类就需要进行能动的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

三是人类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 自然环境不仅提供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 同时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因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决定着人会反作用于自然界。人类开始从拓展、开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来改变自然界, 把人的目的性因素和人的要求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 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演化, 使自然界变成能够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人对自然界的“统治”, 不应是站在自然之外.而是要置身于自然之中正确认识并把握自然规律。马克思从不否认人对自然的积极改造和改变作用, 人类的普遍物质变换的实践和多方面需求是人类对自然日益征服的结果, 但人以自然界征服者的姿态不断索取, 后果只能是人“成为非人的、过分精致的、非自然的和臆想出来的欲望的机敏的和总是精打细算的奴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必须坚持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的原则, 即人的主体性原则。人在实践中展开自己活动, 有着自主、自为、自立的主体性特征, 使客体满足于主体的需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由于人是主体, 因此, 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 应该自觉地肩负起保护自然的重任。如果简单地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满足与被满足、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自然界的宽容是有限的, 当人类的行为没有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限度时, 自然界能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 恢复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 而人类的行为一旦超出了大自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自然界就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的行动。所以, 必须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信息变换,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 才能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十八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3]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 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化、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 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3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 即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外,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现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我国的生态恶化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生态环境进入高危状态, 党中央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从马克思生态观的视角出发, 着重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思想,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的大背景所在。

“五位一体”的提法, 当从两个角度去观察。一是从“四”到“五”, 二是“一体”。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表明我党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就“五位一体”而言, 则表明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提法上的变化绝非是文字上的简单改变, 其中有着深刻的含义。“四位一体”提出于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于当年2月19日在针对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一个专题研讨班上指出, “这表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转眼八年多时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为高层所重视。2012年7月23日,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 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一次, “五位一体”提法更是进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愈发受到重视的背后, 是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众所周知, 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也有不小的代价, 其中的代价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形势皆很严峻,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在加大……种种问题都在表明, 如果生态文明建设跟不上, 后果将会十分严重。生态问题恶化, 直接导致经济损失不断增加, 社会和谐受到影响。生态不只是一种文明, 也是一种资产。近年来,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有逐渐上升之势。同时, 环境破坏使得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增加, 因为环境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也在增多。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 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 以“一体”来概括, 表明各个领域的建设不可人为割裂, 乃是需要和谐推进。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个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 即便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有为、社会和谐稳定, 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存在文明缺陷的国家。事实上, 当生态不文明时, 民众生活必受影响, 难以谈及和谐稳定;当生态不文明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十八大报告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许, 这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建设“美丽中国”, 不是消极地回归鸡犬相闻的浪漫田园, 而是要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以积极的态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意味着, 未来必须要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从环保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向环保与发展经济并行;从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向综合性地运用法律、经济, 以及行政办法保护环境。

其中我们不难看出, 我们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的生态观都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 其最终目的是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 也是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 我国的高度经济发展才能具有可持续性。马克思说过:“现代的社会不是坚定的结晶体, 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4]关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 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识和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战略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只有从马克思的生态观入手, 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的布局才会奏效, “美丽中国”的“中国梦”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579-580.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878.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5.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教学下一篇:班集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