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教学

2024-05-27

初中历史课教学(精选十篇)

初中历史课教学 篇1

一、悬念导入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 刺激程度大, 变化性大,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通过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抓住学生的内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 在讲《元朝的统一》这一章时, 笔者先问学生:“大家知道成吉思汗吗?”学生几乎是齐声回到:“知道。”又问:“大家知道成吉思汗手下有一员大将叫木华黎的吗?”看过电视的同学马上回答“元朝的开国神箭手”, “勇猛过人”, “智慧过人”。再问:“他驻守什么地方, 你们知道吗?”同学们大都不发言了。笔者马上拿出准备好的《佳县志》, 翻到第二页, 对同学们说:“看, 他曾驻守在我们佳县, 还在黄河上搭过浮桥, 军队可以从桥上直接开往山西省的临县。”通过这样的导入, 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们就越想知道更多有关元朝和成吉思汗的故事。这样, 课堂教学就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图像导入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初中生的年龄小, 注意力不够集中, 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学的手段, 把书本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 使课堂教学的“导入”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时, 笔者把我县朱官寨石摞山遗址照片呈现出来, 问同学们:“我国最早的农耕人类出现在什么地方?”大家有回答“云南省元谋县的”, 也有回答“北京周口店的”。笔者指着画面说:“我们县的朱官寨乡也有。石摞山遗址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 陕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从1984年起, 多次进行详细考察、论证, 认为该遗址是迄今为止, 全国发现少有的原始社会古城堡遗址。从山上发现的陶罐、陶鬲、三足器以及石刀石斧等文物来看, 具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明显特征, 由此证明, 这一古城堡为距今大约5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然后, 让学生读“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等同学们读完, 笔者接着讲“不但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有原始农耕村落的遗址, 我们县也有。我县地处黄河西岸, 正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运用乡土历史图片的导入,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歌曲导入法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 往往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 是最迅速而又最快地打动人心的艺术。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大都喜爱唱歌, 所以用歌曲导入新课, 既新颖又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共鸣。如在讲抗日战争有关内容时, 笔者播放音乐《保卫黄河》。这首激昂的歌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手段, 以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在抗战日益艰难的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人以不屈的斗志, 不怕流血牺牲, 勇于坚持抗战, 最终取得的抗战的伟大胜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这种昂扬的激情, 一下子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一堂课下来, 既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 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四、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炼、生动、优美, 尤其受到初中学生的喜爱。利用集中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 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元朝的统治》一节时, 课堂伊始, 笔者就用配乐诗朗诵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文天祥为抗击元军而率南宋军民英勇奋斗的一幕幕场景, 仿佛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文天祥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又使孩子们为之钦佩。特别是当学生听到“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时, 一起跟着朗诵起来。在这种崇高的人格感召下, 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活跃, 大家迫切地想在新课中了解文天祥所处的时代背景。

五、故事导入法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 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奋斗史。历史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奋发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会为“卧薪尝胆”的勾践、“东山再起”的谢安、“粉骨碎身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生发各种感情, 在接受心灵洗礼的同时产生各种积极的体验。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 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 把史实故事化, 这样就会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从而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境地。

初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篇2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一)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一切创造始于“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在知识层面上止步,而是应当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以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解决者的身份而存在,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方式。

(二)培养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灌输、思维方式培养之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历史歌曲、播放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历史、触摸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并让他们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帮助学生联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各种史学观点、丰富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能力等方面。

浅谈初中历史课教学经验 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一、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取得良好的教学的关键。我认为课堂上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采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在备课时选取与学生生活有关系的或是他们感兴趣材料,以材料为主线来完成课堂教学,避免单纯的说教。这样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已的见解、看法,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乐于表现自我。在我看来,下面的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1.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的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生往往对于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比较感兴趣,能否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的根本。因此,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結合点。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结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3.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诚然,历史教学往往理论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从而有利知识的巩固。这样,会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取譬贴切,印象深刻。这比泛泛地讲,效果要好的多。

4.运用课本知识和社会热点知识激发兴趣

知识就是力量。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在讲课时尽量运用现成的教材满足学生的要求,并适时的引入社会热点知识。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搜寻教材以外的材料,不善于就地取材,利用教材现成的材料。孰不知,教材上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高典型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现成的东西似乎没有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辅之恰当适量的社会热点,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累教学经验 培养学生记忆力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近些年来,本人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简单探讨如下: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其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其三,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抓住这个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是否高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老师做了不少探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做法。

1. 抓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预习,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能针对性地学习。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可以列出一些提纲或者思考性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发现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用笔在教材上做一些记号,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查阅资料或者互联网,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待上课的时候解决。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善于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从而形成新的知识,这样能促进预习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为新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伏笔,打下基础。

2. 精心备课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思考,不仅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如何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还要思考学生的特点,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法,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上的主人,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堂高效的课,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内容,也不在于学生记了多少笔记,更不在于学生讨论时的花哨,而在于老师的指导是否恰到好处,学生的讨论是否实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得到了进步。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常常凭兴趣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设计好教学用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渲染历史情景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难忘九·一八》教学的时候,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曲《松花江上》的音乐,用那低沉的旋律将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迫切想要了解九·一八这个历史事件的真相与经过,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老师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常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很低。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而不是由老师压着学生死学历史教材。

4.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

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并将重点知识,设计成思考性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向他们提供必要的阅读素材,诸如经典书籍、历史资料等等,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5. 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各学校都增添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多媒体集声光电于一体,对学生的视觉、听觉冲击很大,可以有效的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枯燥与乏味,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历史有自身的特点,常常涉及到很多的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比较复杂,单纯地叫学生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假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增加直观性,便于学生知道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教学的时候,可以将《鸦片战争》的电影剪辑一部分作为教学场景,学生看到虎门销烟的场景后,能更好地了解林则徐禁烟的史实,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历史学科 篇5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事件是既成事实,且已有定论,现在所用的课本中, 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所述的史实,往往忽略了纷繁的历史事件对其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的我,究竟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注意渗透对创新人格的培养,既要创新,又要抓基础,毕竟要进行中考。所以在教学中既要传统教学,又要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课堂是民主平等的天地”、“没有学生不可以提的问题”等观念。如果教师以“师者”自居,高高在上,一味追求单一化、公式化、标准化,这样教师不当的目标观、质量观、方法观将对一个班的学风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就会被压制,创新灵感被扼杀。平时多鼓励学生大胆陈述已见,正确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倡导认识多元化。教师在精心营造有利于滋养创新个性的空间同时,要给予学生发表已见的机遇,使学生有积极主动发展的时间。创造安全自由时空,使创新之花在适宜的土壤中成长。

我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问题激疑、复习导入、巧设悬念、故事感染、新奇引趣、音像图示等各种方法,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动机,营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情境,则是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人格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学中可让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鼓励创新,提倡不同的答案。在历史教学中,要经常开展讨论或辩论,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发展鲜明的自我个性。例如教学《戊戌变法》一课中,“为什么要迫切进行变法呢?”可先进行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一个开放性问题:“甲午战争后,中国缺什么?” 通过讨论、争论形成共识:甲午战争后,显示出中国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方面的薄弱,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图强,实属国家当务之急。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经常形成辩论、探讨气氛,学生从敢“破”敢“立”,到善“破”善“立”,其创新型人格将组织着个体对环境的习惯反应,将持续影响其对事物的态度。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中,组成两大小组,正反两方,进行辨论,课前查找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在课堂中围绕问题,畅所言,抒发自己的感受,也从中体会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变化和对中国历史的变化。教育论文

初中历史课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71-02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 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里的明清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 例如,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第一堂课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做课件、备课、选出老师等);第二堂课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使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我们每设计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生记住什么历史知识?理解什么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启示?如历史剧的表演活动,首先得引导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中既要有知识又要情感,表演中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我曾让学生表演过“西安事变”的背景和过程。表演之前下了大量的功夫做准备,课堂里小“张学良”绘声绘色的劝谏到哭谏让好多学生眼中闪动着泪花,这样让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并突破了这个难点;表演“西安事变过程”中“蒋介石”悲愤地反复仰天长叹:“‘1936年12月12日,西安,辱死我啊!”让大家终身难忘。这样学生们自然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础知识也完成了这些知识目标。这样也使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自然体会了张杨二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五、活动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课教学 篇7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任务, 是以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新理念下历史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功能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因此, 新课程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 转化教学行为,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即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转变学习观念, 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是指历史知识, 而历史知识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概念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 而历史知识的掌握又是历史学习的关键, 因此, 历史教师要想完成好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任务, 就要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特征, 在实施教学过程之前要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 设计出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内容, 来促进和引导学生进入到自我需要学习的状态。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则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过去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发展转变, 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新的教学理念, 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 要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 新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功能, 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实质, 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领会教材意图。新教材的答案非唯一性及不确定性, 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有助于教师利用教材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 引导学生进入到感知历史知识的阶段, 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具体的表现, 而需要可以表现为兴趣、意向、意图和信念等形式。怎样利用教材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 形成意向,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内容中, 列举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进行刺激性的诱导,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唤起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做为一名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要有自如驾御课堂秩序、调控课堂气氛的能力, 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 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历史教师有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 往往需要引用一些历史资料, 教师在引用历史资料时, 必须做到资料的真实、健康、准确, 要去粗取精,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产生学习意向的目的。意向是一种未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 它使人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干点什么, 教师这时的积极引导和帮助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意图。意图是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去争取实现的目标, 坚定信念。信念也是一种需要, 信念可以激励人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原则去行动, 去实现目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有助于学生对获得历史知识的渴望, 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学习动机的产生, 有助于学生进入到知识的感知阶段, 但是感知阶段只是认识的感性阶段, 学生在这个阶段中, 还不能够对历史问题形成深刻的概念, 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来。历史教师在这一阶段要主动地去培养学生持续的探究兴趣和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由感知历史知识阶段上升到理解历史知识阶段, 形成概念, 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特有属性, 即是什么。概念是人们通过学习对学习对象特有属性概括而成, 概念的形成标志着学习者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历史概念而言, 就是这一概念有别于其他概念的性质。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对历史认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认识历史本质。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 初步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规律性的历史知识, 去了解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的发挥个人的教学能力, 教师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 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记忆能力和知识的理解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出了具体规定:

(1) 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要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 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意识, 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4) 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

(5)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初中历史教师要完成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 就必须运用大量有关的历史知识, 通过学习正面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 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形成自己相应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这对学生本人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帮助和引导作用。教师运用典型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促使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纯朴的爱, 在历史人物高尚品格的影响下升华到爱国主义价值观层面, 并在学生心里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 并以此标准来评价衡量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此来分析判断社会上存在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指导、反省自己言行举止和所做所为, 树立起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超前意识, 最终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课教学中的“四个训练” 篇8

一、训练学生“会读”

目前, 学生使用的历史新教材, 课本知识容量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细读, 掌握全部教材内容是不可能的, 教师只有精设计、巧安排、重引导、多点拨, 训练学生学会分清主次, 快速阅读教材, 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学生也能学得轻松自如, 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指导阅读时教师要多动脑, 导读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启发学生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 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 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 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读时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 并要求学生养成圈点批注, 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 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 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 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 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 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 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 必须要求学生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 学生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 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训练学生“善思”

爱思考、会思考, 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思考的机会, 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1. 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 对问题层层设疑, 步步发问, 顺着历史线索寻找前因后果, 以此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讲“美国的冷战决策”时, 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 ( 1) 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 2) 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 ( 3) “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 层层深入的剖析, 学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 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2. 教师鼓励、诱导、启发学生质疑, 激励学生标新立异,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此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赞科夫也提出: “只要学生能提问题, 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 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 在讨论岳飞时, 学生提出“他为什么不先率领军队打败金朝再回去?”在关于“在历史上为什么对武则天褒贬不一”的辩论课上, 一个学生认为是由于她是位女性, 历史上妇女地位低下, 她当了皇帝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常规, 因此过去很多人要贬低她。又如, 在讲“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时, 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发问, 谈自己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都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思考, 但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 “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 如果在今天, 他这种做法是会错过很多机遇的。”

三、训练学生“巧学”

1. 及时巩固训练

讲完新课的集中练习, 是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强化记忆, 提高分析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课堂练习的问题上, 教师要掌握的原则在于如何把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向高潮。教师或出示课堂练习, 让学生以问答题的方式对讲授内容的重点、双基逐一复述; 或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师生角色就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一问一答, 教师鼓励学生竞争, 看谁会提问题, 看谁多提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准确科学, 看谁表述的答案正确简捷; 教师或在讲课过程中有意不点破重点, 而把寻找知识题眼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总之, 教师给学生创造出轻松的环境, 设计出质疑的方式, 使课堂学习气氛能高潮迭起。学生久经锻炼, 便会从教师的强化训练意向中逐渐领悟把握重点, 掌握双基的方法要领, 提高鉴别、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 用好复习方法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 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 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教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 就要提示学生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 然后师生共同加以分析对比, 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 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 分析出异同, 在分析对比中, 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 这样多次训练、引导, 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系, 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 瞻前顾后, 一线贯穿。例如, 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再如, 中国近代史上, 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 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 又签订了《辛丑条约》, 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总体复习指导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 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 抓住关键以点带面, 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摘要: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 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 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纵向联系, 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 瞻前顾后, 一线贯穿。

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篇9

一、编写学习提纲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因此,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任务。

二、感受历史价值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要推向前进,也需要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这样一分析,学生就感到学历史很有用处,从而就对学好这门课程有了积极的认识,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三、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得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我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四、穿插历史故事

在电影中,一些和主线关系不大的情节可以调节电影的气氛,严肃中可以透出一丝诙谐,有时给紧张的观众放松一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上课也是,学生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两个小的历史典故可以缓解上课的紧张气氛,使学生不会感觉太大的压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这节课的印象。当然,故事只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之中,这样,既能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述春秋争霸的时候,不妨引入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在讲述周朝时,用“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轻松一下……这样,不仅可以让课堂氛围显得轻松,而且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比完完全全地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好得多。

五、讲述历史人物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官僚的权利欲,他完全是带着对天下难民的博爱而担当起政治使命的”。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六、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智力。

七、培养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因为那些学生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漫谈 篇10

一、关注学生实际,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历史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1. 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初中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渴求知识,渴望了解世界,可以说学习历史是他们自身的需求,因此教师应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好奇、好动、好疑,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他们思想活跃而不稳定,热情高而不持久。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努力改变他们那种单纯好玩的心理,改变他们一知半解的心理,改变他们那种不重视历史知识记忆的学习态度。比如,教学“夏、商、西周的兴亡”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诠释历史,使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变迁,了解这些朝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制作夏、商、西周大事年表,达到牢记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目的和要求,还可用板报形式开展制作大事年表竞赛活动,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对枯燥历史知识的记忆。

2. 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让学生喜欢历史,自觉学习历史,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要针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愿学乐学,这样自然就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学生对电视节目上的辩论颇感兴趣,加深对课文历史知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为了对秦始皇的功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辩论,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秦始皇的认识,初步了解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还学会了一些辩论技巧,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以理服人、史论结合等。

二、针对学科特点,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形式

历史教学要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新教材编写新颖,特色鲜明,我认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栏目多,有导入框、文献资料、动脑筋、练一练、自由阅读卡、历史学习网站等,增强了历史教材的趣味性、启发性和参与性,二是图片、图画和地图的使用,图文并茂,增强了历史教材的生动性、直观性和真实性。在教学中,把握特点用好教材,有利于发挥新教材的育人功能。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三重两结合”,“三重”,即重过程、重历史人物、重历史事件;“两结合”,即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与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学习中国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发挥教材优势,做到“三重两结合”。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搜集历史图片,在班上举办“中华文明起源”图片展,突出我国最早的人类、石器的打制和使用、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等;可以举办故事会,通过女娲传说、大禹治水、逐鹿之战等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最初的社会形态,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搜集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诗文资源等,将历史课从课堂扩展到社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突破不利影响,强化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任何学科的开设,其育人功能是首位,历史学科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历史教学要从改革入手,充分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1. 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普遍认为历史是副科,学好学坏没关系,忽视了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没劲教,造成学生不愿学,甚至把这门学科当成一种负担。虽然近年有很大改变,但恶劣影响仍未消除。其表现为,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怎样考我就怎样教,这完全违背了历史教学规律。如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只注重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淡化事件经过,只注重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史实”的做法,造成学生为考试而学,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教师习惯于唱独角戏,课堂俨然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毫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言。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想学要学;三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四要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课堂,把学习历史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改革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唯一出路。因此,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政策上下工夫,把历史教学抓实抓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智慧。”这就是历史教育的功能。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类的文明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学习历史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懂得怎样做人,学会做怎样的人。比如,从评价秦始皇的功过中可以学到两点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再比如,学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屈辱的历史,会清楚地看到帝国主义是怎样侵略我们国家,是怎样肆无忌惮地掠夺财富的,是怎样用腐朽的思想摧残人的,更重要的是会懂得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你会为民族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上一篇:中老年激素水平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