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的建设

2024-05-27

班集体的建设(精选十篇)

班集体的建设 篇1

一、准备阶段

每一个刚进中学的学生总想在新的学习环境里, 一开始就能给人以好的印象。“我要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我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驱使他们在行动中流露出跃跃欲试的情绪, 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心理特点可用“了解别人, 表现自己”八个字来概括。他们期待自己生活在良好的班集体中, 也期待自己得到新集体的信赖, 而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进了中学能有个良好的开端, 学校领导也要求教师抓好这个起始。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给学生表现自己了解别人的机会, 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做好准备。

首先, 开学前, 通过全面家访, 查阅和分析入学考试试卷, 以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会等形式, 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学习情况, 思想表现, 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 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环境等, 为组建新的班集体摸清情况, 作必要的准备。其次, 认真抓好新生入学训练, 带领学生参观学校, 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概况, 讲校风、校纪, 学习《中学生守则》等, 让他们为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努力。此外, 还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为学生之间互相了解, 结识新的伙伴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表现个人的才能创造条件。

二、组建阶段

在学生表现自己, 了解别人的过程中, 一方面他们都在考虑和选择自己要结交的新伙伴,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出现一批“小领头”人物;另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多方了解和综合考察, 对于班干部人选以及本班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在学生中进行“班委会”的地位、作用和班干职责以及简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学习、教育, 经过酝酿, 选举产生班委会。班干部必须是关心集体, 热心为同学服务和有组织能力的。班主任需要精心指导他们做好如下几件工作:一是根据本班实际, 定好班委会学习计划, 做到长善救矢, 促进全面发展。二是从新生的实际出发, 依据《中学生守则》的内容, 制定《一日常规》及有关公约。一开始就把学生组织在有秩序、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中。三是搞好班委会自身建设, 教育班干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思想, 对工作有光荣感, 责任感, 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教会班干部工作的方法, 请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干部来介绍经验。

三、聚合和形成阶段

任何一个班集体中都有聚力, 也有分力, 这是不奇怪的。重要的是这个集体要有强大的向心力。多年教育实践经验证明, 一个班集体要对几十名学生充满“吸引力”, 必须具备:明确集体奋斗目标, 明确学习方向, 强大正确的集体舆论以及一支有威信的骨干队伍。

第一, 使每位学生都要明确学习的奋斗目标, 把班级建设成为方向明确、奋发向上、坚强团结的班集体。要求他们自觉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 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同时要召开几次主题班会。第二, 树立学习榜样, 推动集体形成。首先, 运用校友中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 开展“立志成才, 从我做起”的教育活动。其次, 邀请高年级的三好学生标兵到班里为学生“现身说法”。此外, 还要注意发现、培养班上的活榜样, 让集体中的好思想, 好品质给每人以最直接的教育, 如学习刻苦, 帮助同学, 爱护公物, 助人为乐等, 发挥各方面榜样的作用, 以点带面, 树立良好的班风。第三, 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荣誉感。集体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前进的, 根据集体形成的规律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 通过加强集体观念, 培养集体荣誉感。第四, 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 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良好班风形成的一种力量。正确的舆论风气越盛, 班集体就越团结向上。基本做法是: (一) 把要解决的问题, 提到班集体讨论, 统一思想, 明确方向。每个阶段, 班里有什么问题, 要怎样解决, 都先提出来,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的内容包括好事坏事及建议。 (二) 严格要求, 加强检查, 形成习惯。凡是学校或班集体制定的制度, 都要求全班学生共同执行。正确的舆论一旦形成, 对每个人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 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第五,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从一开始, 班主任自身的言行就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 关系到整个班集体的成长, 为此, 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需要做到:1、热爱学生, 处处为学生着想。2、把自己当作班集体的一员, 置身于班集体中。3、坚持原则, 纠正错误, 实事求是。

建设班集体的建议 篇2

好多学生被编在一个班级里共同学习,并不等于说他们形成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班集体。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成员组成,以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所以说一个完整的班集体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有共同的学习目的、共同的荣誉感和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第二、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第三、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核心,具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班集体的管理也就归于特定的组织结构——班级组织,班干部无疑是班级组织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所以,充分认识班干部在班级组织中扮演的角色和价值是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和提高班级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组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对其成员进行强有力的感化和影响。良好班集体可以为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创造必要的环境,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可以说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是学校管理整体效益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有良好风气的班级,其教育质量就能得到保证。当然良好的班集体不会自发形成,而要在班级建设者的精心组织和培养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来。身为班级“形象代言人”的班干部,在没有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由于工作重心的原因无法顾及每个班的班级建设的情况下,就一肩挑起了班级建设、管理的重要任务。怎样建设一个班级也就成了每个班干部所要考虑的问题。

一、班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我们知道班干部作为全班同学的带头人,既是联系班主任和全班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班干部也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一般来说,学生干部应该具有以下能力:第一、组织能力;第二、果敢决策的能力;第三、分析、判断能力;第四、沟通协调能力;第五、创新能力;第六、合作能力;第七、临时处断能力;第八、学习能力。班干部作用发挥的好坏对整个班级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班干部应该明确做班干部是为同学而服务的,当然做班干部也可以锻炼自身的能力。有些人选择当班干部完全是源于想得到自身锻炼,这想法并没有错,但全班同学选出来的班长按照民意注定要为全班同学服务的,而且应该把“为大家服务”摆在首位,锻炼自我能力放在其次。其次,班干部要不断的努力学习,充实自我。一般说来,要使全班同学对信服,班干部们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一定要高。此外班干部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本班与其他班级,沟通自己与全班同学,沟通自己和各位老师的关系。还有就是班干部一定要确立一个班级集体目标,因为目标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目标是班集体的发展前景,是班集体的凝聚核心。所以班干部们一定要制定一个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目标。

二、采用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

组织行为学告诉我们,目标管理是建立在管理双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通过目标的制定、分解、执行和反馈,以完成组织的任务,并同时实现个人的目标的管理方法。在班级工作中也要实施目标管理主要包括对自身任务的目标管理和针对每个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管理。

关于自身任务的目标管理,主要有:尽量帮助每个学生取得最好的发展,达到最好的发展目标;帮助每个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指导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真诚友好、团结互助、努力创新的组织文化;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管理经验。

针对每个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管理是班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班干部要主要做好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1、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个人目标、兴趣、特长、需要和学习成绩等等,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个学生制定目标和进行目标管理创造条件;

2、帮助同学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学生结合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围绕实现具体目标,采用各种方法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并从中增进自信心和自主性,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3、进行个别帮助指导。指导完善个人目标和具体措施,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生活问题。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联系好同学之间以及老师之间的感情,把工作的事情以及学习的事良好的处理好 就会建设好班集体!相信我们班是最好的班集体!

晋中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10小教本一班

建设有“士气”的班集体 篇3

刘云霞,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静海县瀛海学校语文教师。曾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班主任、静海县优秀班主任、创新教育先进个人、瀛海学校管理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获得天津市“双优杯”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008年11月,获“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主题演讲特别奖。

士气是一种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一个集体的心理状态,是集体生命力的体现。一个没有士气的军队不可能打胜仗,一个没有士气的团队在竞争中会被淘汰,同样,一个没有士气的班集体也不会朝气蓬勃,斗志昂扬。让班集体中充盈一种士气,会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斗志,振奋学生精神,培养学生品质,从而使班集体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创造力。

班集体建设中,我设计了一套激发学生“士气”的班级操作系统,使“士气”在班集体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士气”属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这套操作系统由志气、争气、和气、正气四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各自的子系统构成,最后落实在班级活动中操作实施。

一、志气是形成士气的前提

志气是指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志不强者智不达。”一个班级,只有拥有了志气,才会使整个集体焕发昂扬的斗志。集体的志气主要体现在集体成员之间共同的价值观上。只有班级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才会使班级中每个成员都获得归属感,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使士气得以形成。在班级中引导学生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班级志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推崇共同的信仰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做自己的榜样或指南。有共同信仰的人才会相互接纳,相互融合,才会形成团结合作之势。班级工作中帮助学生推崇共同的信仰,可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来完成。可以通过集体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或者读名人、伟人故事,找出“我永恒的榜样”,还可以通过作文竞赛写出《我最敬佩的人(或行为)》《我最厌恶的人(或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信仰,如信仰雷锋的无私奉献,信仰爱迪生的不懈追求,信仰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等。这样,共同的信仰将学生的心灵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班集体成为团结的集体。

2.树立共同的目标

“班级建设目标是班集体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鼓舞学生建设集体力量的源泉。”班级成员只有目标一致,才会形成向心的合力。在共同目标下,成员间才会相互信赖、相互支持并承担完成共同的任务。班级共同目标,由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组成。

这些班级目标的确立,要发动学生参与制定,只有人人参与制定,才能使学生把建设班集体当作自己的事情。确立这些目标的方法,可以用问卷调查、谈话讨论等形式进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班级共同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因此,除了每个班级目标外,班级成员也要确立相应的个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确立共同的任务

任务驱动是形成责任心,促使学生奋斗的最佳方式,共同的任务会使每个班级成员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班级中的任务,要切实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班级任务之外,这样会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班级工作中,我实现了“班级工作人人做”,实行值日班长制,每天由值日班长将值班情况记录在班级日志上,并写出自己的工作感想和反思。这样,就调动了每一个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在共同合作中完成共同的班级任务。共同任务共同完成,体现出集体意识,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班级士气。

4.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

班集体的共同行为准则,包括自觉的纪律和健康的舆论等。行为准则对学生的言行作出肯定或否定,是指导学生行为方向的标准,同时也是实现共同目标、完成共同任务的制度保障。它能使学生严于律己,积极进取,从而使班集体迅速强大。行为准则要由学生商议制定,只有自己给自己订出的标准,自己才会认可,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服从。

二、和气是形成士气的保障

和气是和睦。“一团和气”的集体,会产生强大的磁场,将每一个成员的心紧紧吸引在一起,使集体强大无比,从而士气高昂。班集体中要实现和气,应该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人与集体的情感两方面着手。

1.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情感氛围是指人的情绪和各种感受等思维活动的环境,良好的情感氛围是班级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进而使班级成员表现出积极而活跃、协调而融洽的特征。营造这种浓郁情感氛围的关键,是班级成员之间要有民主平等的观念,要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支持,还要有为集体、为他人奉献的精神,这样,在学生心中会形成一种“自己人效应”,为班级士气的形成提供情感保障。

(1)理解是营造良好情感氛围的基础。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是站在他人立场,体验他人心理感受,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同身受。为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可在班内开展“设身处地为他想”的心灵沟通活动,通过换位思考,寻求班级成员之间的理解。通过开展“他可真不容易啊”“他可真不简单啊”的说话活动,理解他人的难处,赞赏他人的进步。通过“老师,我理解您”,引导学生理解老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之处,从而使师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这样,互相理解的班级成员之间互相接纳,在全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2)关心是营造良好情感氛围的核心。关心是在关心别人和被别人关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因此,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品质,就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关心他人,并不断感受到被关心,这样一种亲人相伴的感觉,使班集体充盈着家的温暖。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他对我真好啊”心语述说、开展“关心温暖你我他”“关心你,我幸福”主题班会等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关心。这样,在班级中,人人送出关心,人人感受被关心,让关心化作爱的纽带,将全班每个人联结在一起,形成爱的情感氛围。

(3)信任是营造情感氛围的动力。班级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会促进成员间的团结友爱,激发每个成员积极进取的意识,营造协调而融洽的情感氛围。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随时把信任的语言和目光送给每一个同学,同时,利用班级活动,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这种相互信任的感情会互相“传染”,从而推动班级成员的良好情感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情感氛围。

(4)奉献是建立情感氛围的灵魂。乐于奉献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品质。乐于奉献的集体,成员会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把付出视为自己的快乐,这样的集体肯定是情感氛围极佳的集体。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的美丽。如“这是我的责任”的谈话活动,学生把为集体做事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我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的练笔,学生体会到奉献的意义;“能为别人做事真幸福”的实践活动,则使学生领悟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2.唤起学生的归属感,增强个人与集体的情感

唤起学生的归属感,就要培养学生与集体荣辱与共的情感,教师可通过班级活动,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如在一次学校大合唱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但是失去了“精神文明班集体”这面奖旗。赛后,我引导学生在《这次成功,有我一份功劳》和《没取得精神文明班集体,都怪我》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结合比赛情况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学生为自己在大合唱中的出色表现为集体增了光而自豪;有的学生则因自己违反纪律,使班级失去“精神文明班集体”荣誉称号而愧疚。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辱与共的集体归属感,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正气是形成士气的关键

正气是刚正的气节,是光明正大的作风或良好风气。班级中充盈着一股正气,会使整个班集体健康成长、蓬勃发展,显示出朝气与活力,从而士气高昂。若使正气充盈整个班集体,最关键的就是要在班级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1.明规范,确立正确舆论标准

确立正确舆论导向,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为什么该做,为什么不该做。中学阶段正是对人生的认识逐渐明朗并趋于稳定的阶段,因此,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让学生懂得作为中学生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通过学习和讨论“八荣八耻”,让学生明确方向,懂得做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能在是非、美丑、善恶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抵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在班级内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舆论。

2.树榜样,树立正确舆论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班级正气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对象。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竞争意识觉醒,学习兴趣剧增,钻研深入,效率提高。

实现榜样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在班级内建立强有力的班委会,培养一支“舆论队伍”,将一些刻苦学习、作风正派、敢于负责、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同学吸收到班委会,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使班委会成为班级正气的代表。其次,要确立班内正义感强的同学的榜样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为实现榜样的引领作用,我们每一届的班委会委员都是通过竞选演说确定,同学们公认的楷模自然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全班学生在这些榜样的带动和影响下,你追我赶、争先创优,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争气是形成士气的动力

争气是发愤图强,不甘落后或示弱。班集体中的“争气”主要体现在班级是否有凝聚力上。集体的凝聚力强,全体成员必定会为一个目标共同奋斗。一盘散沙,如何争气?各自为阵,士气何来?一个团队如果失去了凝聚力,既不可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也不能使集体发展壮大。因此,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为突破口,凝聚每个人的力量争气奋进,达到目标,是班级士气形成的直接体现。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志向一致和团结互助两方面的内容。

1.志向一致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基础

志向一致的人会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当班级成员都树立了要把班集体建设好的志向后,大家就会人人为集体出力,人人为集体着想,大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使班集体成为强大的磁场,凝聚每个人的精神和力量。通过宣言“班级是我家,强大靠大家”的班级活动,激发学生树立把班集体建设好的共同志向,从而使全班同学“拧成一股绳”,为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奠定基础。

2.团结互助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保障

团结互助是集体形成强大凝聚力的保障。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才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集体,集体成员间的互相弥补,互相帮助,才会使“集体之厦”没有裂痕、没有缝隙。通过开展“请让我来帮助你”的实践活动,实现班级内的互相帮助;通过举办“我们是一家人”的摄影展,将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画面在班内墙壁展示,提高学生互助的热情,使其体会团结互助的幸福感……这些活动实践使学生明理、践行,将团结互助进行到底,保障了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激发班级“士气”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切实激发学生士气、班级士气,打造成功的班集体;而班级士气的增强,又进一步推动了此操作系统的有效实施。我坚信,拥有“士气”的班级,定会是一个潜力无限、创造力无穷的班集体!

和谐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篇4

一、和谐班集体建设的意义

班级首先是一种集体,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 其次是教育的手段, 最后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和谐班集体主要是指班级集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表现为班级环境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 以及班风、学风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加强对学生和谐班集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 班集体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集体通过其凝聚功能, 可以整合个体的力量, 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 使学生坚定信念, 提升素质, 拓展潜力。更好地发挥班级集体作用, 这是构建学校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在学生对班集体的自我管理中, 班集体发挥着协调各种关系的重要作用, 如师生关系、校方有关部门与班级的关系, 尤其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等。人际关系体现出班集体成员之间的动态关系和相互影响, 我们在强调班集体中学生个体发展时, 要充分考虑班集体中各成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得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其次, 班集体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环境, 班级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基础。班级在学校教育中起着最基本的管理作用, 班集体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载体。由于学校的教学、德育及课外活动等主要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所以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就要依靠集体的影响和力量, 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搞好和谐班集体建设, 既可以加强学校对学生的宏观管理, 又可以对其成员发挥强有力的积极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 对社会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

二、和谐班集体建设的基本途径

1. 形成集体领导核心

建立和谐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教育者要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建立集体的过程, 而不是指挥一切, 包办代办。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 首先要有一批作风正派, 有组织活动能力, 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骨干。在此基础上, 形成有一定威信的集体领导核心。作为班主任, 应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人。古人云“师者, 人之模范也”。由于教师这一职业特性, 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的言行是神圣的。教师的品德修养、治学态度、生活作风等人格力量会深深地影响学生, 常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教育家孔子也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 必须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既要有敬业奉献、廉洁公正、大公无私的高尚操守, 又要有善良诚实、宽容谦虚、热忱和蔼、克己自制、勤奋坚毅、朴实乐观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还要作风严谨, 生活检点, 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 使学生受到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从而使他们也养成高尚的人格。

2. 明确共同的目标

建立集体领导核心、培养学生骨干固然十分重要, 但是共同的目标的形成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目标引领方向, 集体目标是联系集体成员的纽带, 是集体建立和活动的依据。共同的目标是集体得以存在的基础, 是集体成员在感情上、认识上、行动上、意志上达到一致的基础, 是区分高质量集体与低质量集体的标志。合理、科学的目标才能使班集体激励作用成为可能, 才能反映大多数成员的素质基础和意志要求。没有集体目标, 就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这样的集体就形同一盘散沙。集体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要求相一致, 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相一致, 这是确立和谐班集体目标的原则。

(1) 进行集体目标教育。新生在刚刚进入学校以后, 对班集体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都不了解, 教师和学校政工干部应及时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他们明确合格学生的标准, 明确班集体长期与近期的目的和任务, 处理好个人努力与实现集体目标的关系。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 是青少年终身发展的基础。用健康的心理塑造人, 既是管理班级的手段, 也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目标。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许多问题, 如性格孤僻、承受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不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 也无法用思想教育来解决, 更不能靠制度来约束, 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有时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我们要认真调查, 善于观察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既要重视共性问题, 又要关注个别问题, 开展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短期见效的集体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生动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或者是个别的心理咨询, 及时有效地解决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集体活动的效力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获得克服困难、实现集体目标的信心;具备了较强的适应环境和承受困苦的能力。此时, 再不失时机地提出创建和谐班集体的目标, 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开展集体活动。建立和谐班集体就要开展集体活动, 没有集体活动, 集体目标也无法实现。一个好的集体要紧紧围绕集体目标所赋予的使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诸如寝室布置、宣传栏建设、班级网络建设和班级口号征集、班风标准讨论、树立班级典型等之类的活动, 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 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要坚持“以人为本”, 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尊重学生个体与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3. 制定共同遵守的规范

常言说:“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 规章制度可以说是粘合剂, 没有它, 只能是一盘散沙。况且, 学生违犯纪律, 有时可能不是思想上的问题, 而是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 我们要管理好班级, 就要着重从制度入手, 结合实际, 在认真调查, 充分酝酿的基础上, 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 然后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做到执法必严, 违纪必究, 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 有规可依, 久而久之, 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学生。规范既是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无目的的盲目行为的约束, 又是保证学生在共同目标下自由活动的条件。要保证规范制度的合法合理性, 树立起规范的外在权威性、对规范执行的坚决性和对规范评价的合理性。规范在制定和完善之后, 关键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 真正发挥它在班集体建设中的约束作用。学生班集体中的“规范”是学生在集体中的行为准则, “规范”的制定和遵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而保证集体目标的实现, 保证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

(2) 用适当的奖罚激励学生。制定了制度而缺乏必要的奖罚, 那么制度就会形同虚设, 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蔑视。只有用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才能使遵规守纪的学生得到肯定和鼓舞, 特别是对于那些自信心较差的学生, 更要随时留心他们的进步, 哪怕是微小的, 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甚至奖励,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有潜力的, 感到希望之光尚存;同时也只有用必要的适度的批评和处罚, 才能使违犯制度的学生受到鞭策, 特别是对于那些自控能力特差的学生, 以事实为根据, 决不能感情用事, 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格污辱。

(3) 用良好的班风浸染学生。“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周围人物和环境的影响,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 要想管理好班级, 重要的是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风, 弘扬正气, 抵制邪气, 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作用, 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明个人和文明小组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向学生灌输一种“班兴我荣, 班衰我耻”的思想, 让学生强化一种“我是班级主人, 我为集体增光”意识, 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 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受到浸染。

(4) 用真挚的情感感化学生。心理专家认为, 爱的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兴趣、爱好、信念、追求、毅力、理想等非智力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用实验证明:教师教育有方, 像慈母般对待学生, 95%的人可以成为好学生, 而5%是先天不足。由此看来, 真挚的爱的巨大力量。因此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心, 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 使其自觉配合班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雷晓锋.学生班集体建设案例研究.思想教育研究, 2009 (增刊1) .

[2]李明.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学生班集体建设.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论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范文) 篇5

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优秀的班集体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集体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正确舆论和班风,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集体荣誉感,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班集体。

下面我就平时我在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粗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有什么样的班主任便有什么样的班集体”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得正,行得直,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让学生尊重你、支持你。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所以班主任不只是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比如,大部分学生都有随手乱扔废纸的不良习惯,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的去批评,去指责,也许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假如班主任能够弯腰捡起废纸,送到纸篓,也许会更能教育学生。

二、精心培养班级活动的核心——班干队伍

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一定要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开学伊始,我首先了解学生的入学材料,给他们建立《学生档案》,然后进行仔细地研读。初步掌握了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好,哪些学生工作能力比较强,哪些学生比较活泼,哪些学生比较腼腆。对学

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这进行都是侧面的了解。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则是对他们的全面了解。通过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对学生有了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最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从中选用出学习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并明确给他们交代任务,提出希望和要求。只要准备充分,了解深入,所选出的临时班委在开学这段时间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的各项工作必将逐渐走上了正轨,井然有序,使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而他们以后也必将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

三、班主任必须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要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深深感受到在这个班集体中是有希望、有温暖的,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其次,班主任关心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你上去轻轻关心几句,并为之送来了药片,常说“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学生心中定会无比地感动,对此我深有体会: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班有一位男生不小心摔破了头,我骑车送学生去医院,并为他挂号、拿药,陪他打吊针,这一点小事,学生始终记在心里,后来他曾在日记中对我说“老师,你是好人„„谢谢你”,这位学生家长事后也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尽管我认为这是班主任应该做的,但学生却不这么认为。这些件事使我深深地懂得,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有关爱,有真情,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了。

四、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班风,影响班级的凝聚力。2005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组建的班时,发现同学们对班级的各种事都表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不关心的神情,整个班级纪律松散,学风不正,学习氛围不浓,班级活动、评比、运动都落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了解和与学生谈心,我发觉散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于是我策划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班干部和一些积极分子演讲,对班级

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反思,最后达成共识,建立了三年总目标:到高一级别学校深造。学年目标:学习方面,在上学期的年级第四名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争取上升到前两名,争创“校学习先进班级”;常规、卫生方面,继续保持上学期的良好行为习惯,争取“常规、卫生考核先进班级”流动红旗永驻班级,争创“校文明先进班级”。口号是:让我们做得更好,我们班是最优秀的班集体。这些目标的制定让学生们一颗颗心聚在一起,大家想集体所想,急集体所急。班级违纪现象明显减少,班风日趋好转。学生们在各项活动中有很大进步。由此可见,目标确立是引导激励学生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动力,并转化成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动力。试想:学生们一个个有激励的目标,不断进取,团结奋斗,你不觉得这样的班集体是优秀的吗?

教师集体:班集体建设的主体力量 篇6

教师集体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之一,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贡献。马卡连柯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师集体”的概念,他的关于教师集体的形成过程、教师集体的结构、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人道主义、教师集体的主体作用和学生集体的核心作用、校长在教师集体中的“中心人物”地位等论述引起与会者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基尊称马卡连柯为“导师”,他以自己卓越的教育智慧,对马卡连柯的教师集体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与发展,也对当时苏联教育界的教条主义做法进行了批判。他的思想创新表现在:

(1)集体不是教育的目的。如果把集体作为目的,那么教育一开始就是残缺的教育,教育者就只会关注集体,关注其组织结构及内部的领导和服从的关系,即关注积极分子的培养,关注怎么善于领导,怎么教会服从。

(2)教师集体是学校的轴心。学校作为教育的发源地,作为对未成年人施加教育的力量,作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中心,只有依靠和学校共命运的教师集体,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3)教师集体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在教师的信念、观点、传统、习惯和个人特长中,在师生之间的血肉关系以及在学生之间的关系中,均蕴藏着许多永久性的精神财富。如果教师集体能把这些精神财富保存下来,那么,学校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4)教师集体是靠集体的智慧、思想和创造建立起来的。校长之所以能成为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是因为他善于把教师的力量联合起来进行集体思维,善于跟教师一道年复一年地积累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在经常更换校长的学校里,是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教师集体的。

(5)教师集体要成为每个教师的思维、创造和探索源泉。教师应该在信念、观点、思想、传统等方面取得一致,教师集体的共同信念是相信教育的力量、共同理想的力量、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劳动的教育力量。

(6)教师集体是教育之树的树冠,教师个性则是大树之根。教育中有很多道理很抽象、有很多事件很遥远,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个体影响而学有所获的。理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青少年前进道路上的灯塔。

(7)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人”。只有当学校里有一个由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组成的核心时,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教师集体,而这个核心必须具有一种伟大的人道思想,即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

在聆听大会发言和代表间交流时,我一直在反思中国学校集体构建中出现的认识上的偏差。我们的许多学校在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集体和集体主义培养,却没有关注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和长期培养的必要性;官方表彰的往往是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个体,而教师喜爱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有成就的名师工作室等多存在于民间的草根团体中;课改提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又忽视了学校集体中教师个性发展的愿望。现代学校是当代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链条,充分重视和体现教师集体与教师个人的价值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新课题!

为此,我提交给大会的论文题目是《当前中国中小学班级变革与教师集体功能的拓展》,主要观点如下:

现在从高中课改引发进而逐渐下移的“走班选课”试验,虽然仍以“教学班”的形态存在,但是开始打破了固定的“班级授课”结构,原本因学生集体而派生的教师集体和班主任主体被弱化了,教师的权力缩小了。选择课程的背后是选择教师和选择优质教学资源,这使得新型教师集体的形成与强化成为可能,也使学生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第一,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分层走班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课程的实施靠教师,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师教学组织

基础型课程的教师是学校的基本力量,即使实行分层教学、集体备课、同课异构,靠过去的教研室、年级组还是可以应付的;但对于开展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生活经验型课程、德育课程等以及实行“导师”制,靠原先的组织就完全力不从心了。这就需要一个超越教研室的教师学科组来承担。学科组成为教师集体的重要存在方式,不仅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支撑起这个团队,还要想方设法开拓资源,如发现、引入、培养可以胜任教学的校内外教师(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有高校资源可以依托就更好了),课程文本、实体与网络资源库建设,校内、学区、校际、区域课程资源的调动等,以使内部形成品牌,形成学校发展特色,外部产生影响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第二,教师学科组既是一个教学集体,也要成为一个能动的综合教育体,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组的结构,拓展其功能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应当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高质量地承担一门基础型课及一门拓展型课,并承担以自己所教学科为主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逐渐建设、完善、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套餐”。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专业要求更高了,自身的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便会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由于学科组联系的广泛性和强大功能,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资源利用更加充裕,学习进修更加方便,团队内便于形成优势互补和传、帮、带的良好风气。现在,许多教育发达地区普遍实行了学区制,一校两区、一人双岗、以师带徒、以强帮弱,实现硬件设施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先进教学理念的交流和业务互动对学科教师是一个难得的锻炼。同时,学科间的竞争使学科内部凝聚力增强,便于形成特有的团队精神。

第三,分层走班使师生相处方式和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科组导师要把个性化育人与新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同时作为重点

导师的职责是,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行政班取消后,过去的班规没有了,相知的同桌少了,以往像班主任一样的感情弱化了,导师需要从关注学科向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转变,走出强制性规定惯性,俯下身来平等地交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风细雨般唤醒学生的潜能;固定的班集体成了流动的集体后,学生个体的自由度增加了,群体的黏合度减弱了,但他们还没有成长起来,导师要有意识地诱导学生进行集体性的研究和实践,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加入社团,指导他们学会自主管理,从而培养新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教师学科组不可能承担起全部的教育功能,要使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必须有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合理的调控机制

对学校而言,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素质,创建学校特色,尽快完善与走班制相适应的学分制,与中、高招挂钩的学籍制,反映学生真实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其他科学评价方式;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跨校、跨区选课,扩大办学自主权,避免超级学校、大班额对学生个体的无暇顾及,最后又回到分快、慢班的老路子上去;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跟上“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步伐,加强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填平传统教育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

关于班集体建设的探讨 篇7

一、以信任为基石, 让教室变成孩子们的“心灵港湾”

学期初我把“真诚面对, 沟通无限”几个鲜红的大字贴在一进教室的显眼处, 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成为孩子们进入教室享受的第一道精神大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绝对能做到”作为我的期待和肯定广泛运用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 都能满怀自信地有责任地应对。在各个阶段我通过一些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之间, 以及学生和我之间建立起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在“我很重要”的心理辅导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个多彩的家庭, 家庭成员里面各有各的分工, 他们集体亮相时, 我在为他们独特的创意喝彩的同时, 也为他们之间的融洽而感动。这些学生面对面的交往, 在班级里创设了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 从而使班级成为学生愿意倾吐心声, 愿意真诚面对的心灵的港湾。

二、以班级活动为纽带, 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 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在大自然的洗礼中茁壮成长。我通过家长委员会在班级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如阳春三月我利用周末集体组织家长和孩子们在广场上放风筝, 在徐徐的春风中放飞自己今年的梦想;端午节家长委员会选派一名家长到班级里向孩子们讲述传统文化知识, 教孩子们包粽子, 在粽子的香味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韵味;过元旦了, 我和家长委员会商量在班级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包水饺, 经过家长的指导, 孩子们吃上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室里到处水饺飘香, 笑声盈盈。作为班主任, 我知道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 他们的能力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他们的团队意识才会不断攀升。在我的引领下, 家长们献计献策, 用我们共同的力量在班集体中开展了五彩缤纷的活动, 使孩子更加喜欢这个班, 喜爱班级里的一切。

三、以童心“悦”读为抓手, 让读书成为引领孩子心灵成长的明灯

在新教育的引领下, 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亲子共读共写。在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下, 我们的童书阅读很快地开展了起来, 经过我们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亲子共读, 亲子共写已经初见成效。如果说低年级的读写需要家长的指导, 那么到了我们这高年级共读共写已经成为家长们发自内心的事情。家长们感受到了书籍的芬芳, 成为了共读共写活动坚定的支持者。每一期读书手抄报上都有了家长和孩子心灵的共鸣, 在他们共同参与的活动的过程中, 家长和孩子心灵贴近了, 他们的角色超越了陪伴, 而是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共同在阅读中飞翔, 从而为我们的书香班级培养了一大批“小书迷”“大书迷”, 孩子们尽情地陶醉在书籍的海洋中, 乐不思蜀了。可以说书籍带给了孩子们广阔的世界, 孩子们足不出户, 却已畅游世界。

四、家校合作成为孩子幸福人生的双保险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我们班就有家长们开办的“奇趣课堂”, 通过这些家长自己具备的特长和技能, 给孩子们带来在学校里不曾学过的知识, 我们在上完了一堂“趣味象棋课”后, 有个学生曾在他的日记中写下这段文字:“我以前老看到生活区里, 有些老爷爷在那里下象棋, 一蹲就老半天, 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今天听了董爷爷的课, 才知道这象棋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奥秘, 我懂得了‘马后炮’是指做事慢一步的的人, 知道了‘将他一军’是什么意思, 在和我同桌杀完了几局之后, 我感觉到我已经迷上了象棋。”一个暑假之后, 我们班举行了首届象棋大赛, 学生报名比较火爆, 通过一轮轮的晋级, 诞生了我们的第一届象棋王。有这么一堂“忆苦思甜”课, 一个孩子的爷爷讲了六七十年前, 他们的童年生活, 把那些从未出现在孩子们印象中的生活片段给孩子们描绘出来, 因为是老人们的亲身经验, 所以老人讲得声情并茂, 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 还不时地和老人进行交流, 课后, 孩子们感触很深, 懂得了祖辈们的艰辛, 懂得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一场忆苦思甜的教育就在这润物细无声中赢得了精彩。

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篇8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需要良好的班风、学风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体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 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 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实践中要狠抓班风建设, 特别到了初三如果班风不正, 学风不浓, 师生怨声载道, 前面两年的努力就要付之东流。当然良好的班集体不是靠一两次班会, 朝夕工夫就可以完成的。要靠班主任严要求、勤督促、抓典型、促发展, 充分利用好班干部, 发挥好他们的职能。

二、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培养

要选拔一支能力较强, 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 要积极引导, 大胆使用, 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要求他们以身作则, “各守其位, 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而且,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 及时汇报班级出现的各种情况, 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 由于班干部积极配合, 以身作则, 从而带动全班,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同时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 建立值日班长制, 干部定期轮换制等, 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 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三、严爱优等生, 激励中等生, 赏识后进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 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 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 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 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 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 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四、师生之间精诚合作, 形成合力

班主任要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 要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力求既维护教师的威信, 又使学生心悦诚服。作为班主任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一个教学班的科任教师在年龄、性格、工作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着许多差异, 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班主任不能一头沉, 而是想方设法消除矛盾, 使冰雪释化, 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使班级系统朝和谐方向发展。

五、正确引导, 细心关怀

班主任在生活中要表现出昂扬的斗志, 要有不服输的精神, 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久而久之, 一定会影响到你的学生。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优生及中等生要让他们有较高的人生目标, “瞄准月亮的人总比瞄准树的人射得高”。只要学生有了较高的人生目标, 他的学习干劲一定会上来。学困生的目标给他们定得低一些, 让他们能看到希望。根据这个原则, 可开主题班会, 让学生畅所欲言, 确定自己的短期目标并郑重地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像一面镜子时时自鉴。也可组织一次优秀毕业学生回访活动, 邀请已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来为学生做报告, 让他们现身说法, 谈学习的得与失。

六、建立竞争机制, 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 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 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 我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 创造竞争气氛。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组组都有一个追击目标。作为班主任可经常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给学生讲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方法, 发动全班同学找出影响学习效率提高的一些行为和做法并进行归类, 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建设和谐、自觉的班集体 篇9

一、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人交际的范围愈是比较广泛, 他同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就愈是多样, 深入到社会关系也就愈深刻, 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愈丰富。这告诉我们, 作为班级教育者, 必须十分重视班级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设,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 其中也存在着网络似的人际关系, 包括老师和学生关系、学生和学生关系、学生干部和一般学生关系等等, 纵横交错。而在这些关系中,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个关键。

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 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 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这种互动构成教育、教学的氛围、背景, 在师生之间形成了“知识场”和“心理场”。因此, 作为班级教育者,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交往中, 就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 即既要有教师的尊严, 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力。

在我从事教育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 发现相当一部分班主任特别是一些新班主任, 往往只注意了后者, 忽略了前者。他们和学生之间是零距离, 当然跟这些老师, 学生倒是什么话都说, 而老师也是言无不尽, 但是时间一长, 学生往往就不以老师为老师了, 所以, 这些老师所带的班级, 经常是“民主”气氛有余, 而“集中”不足, 班主任在学生中也树立不起威信, 久而久之, 班级就显得“散”了。当然, 我并不是说老师要高高在上, 一味地板着一副脸孔, 而是说作为班级的教育者, 应该注意调控好双方的心理距离, 这样, 才能具有老师的尊严。

要想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力, 就必须对学生有至诚之爱的真挚情感和态度, 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也才能“受其术”。同时还必须注意师生平等, 师生在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 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

因此, 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 我都会首先告诉学生, 在我看来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 每个人都有缺点, 也都有优点, 没有一个人没有问题, 只不过每个人的问题各不相同。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 我仍会经常强调这一点, 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不断改进自己。因为“木桶盛水原理”告诉我们,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创设公平的学习情境, 让每个学生去体验成功。这样可以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责任感、自觉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如我所带的旅管 (5) 班里, 有一位学生初中时曾经是打架的好手, 但来到这个班级后, 我发现他就不再打架了, 而且在高中的三年里都没有打过架, 在海景假日酒店实习时, 还被评为优秀实习生。

其次是融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心理学研究表明, 高中学生较初中学生出现了更强烈的独立性意向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 受人尊重的需要, 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等, 这种社会性的需求, 引起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疏远父母和老师的“闭锁性”, 寻求能坦言相告的伙伴的“开放性”趋向。这要求班级教育者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 而应力求做到既是严师又是良友;尽可能让学生与多位老师建立关系, 从而让他们在众多成人影响下从“闭锁性”中解放出来。

1. 重视生生关系中舆论导向作用, 帮助他们在集体

内取得一个应有地位意向, 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 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

2. 懂得在一个集体里, 有矛盾是正常的, 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矛盾, 如何适度地把握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3. 重视与家长、老师合作, 注意从长辈那里获得自

己所需要的经验, 让学生不断体验合作成功后, 得益最多的是自己。

学生在克服了社交中的困难后, 让学生在这个班级中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 在这个集体中学习催人奋进, 因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愿意为班级作出努力。

二、培养班级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是指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高度自觉, 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 重要的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表现为对纪律的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对纪律信念和正确的外部表现相统一。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 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动作, 集体的表情, 集体的信念。”他特别强调“纪律是集体的美”, 认为自觉纪律既能美化集体的内在, 即集体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 又能美化集体的外表, 包括集体的言论、活动等, 即班级形象。一个具有自觉纪律的班级, 正气是向上的, 学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其言行举止都是和谐的。这一点在我担任专业部部主任, 感觉特别明显。例如, 当你来到一个自觉纪律的班级里, 你会感到这里文明、整齐、和谐、协调———美。相反, 当你走进一个乱班教室里, 可能会觉得这里卫生差, 语言不文明, 行为不规范, 气氛不和谐, 哪里还有美可言!当然自觉纪律的形成存在一条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规律, 在这个发展中间, 还夹着一个过渡阶段。

第一阶段的纪律教育与纪律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重在落实, 严格要求, 学生受纪律约束也处于被动勉强状态。这是一个最困难的阶段。教育者要巧妙地创设教育情境, 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防止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对不良现象一定要认真严肃, 及时予以批评制止, 让集体对此也加以谴责, 绝不能听之任之。如:高一时我们职校学生往往会出现无故旷课现象, 这时如果班主任能及时与家长联系, 及时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那么, 今后的日子里, 他便不会再出现这样的状况。而如果让他有了一次经验后, 那么他可能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接下来是学生比较习惯纪律约束的第二阶段, 也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阶段。这时, 教育者重点要放在学习引导上, 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使学生把搞好学习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 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 特别要注意防止学生表面遵守的两面态度。

第三阶段是纪律向班级健康舆论和作风发展阶段。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 不断予以支持、鼓励和及时启示, 保证自觉纪律的执行。同时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已形成的自觉纪律, 这时就要求班级教育者必须掌握自觉纪律教育的特征:尊重学生人格, 强调自我控制、相互监督, 让学生明白教师是在帮助其取得成功, 而并不是在命令其怎么做。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本身一定要以身作则, 方能有成效。自觉纪律形成了, 良好的集体才能形成和发展, 教育才能取得成功。事实证明, 有什么样性格的班主任, 就有什么样风格的班集体。这一点在我担任旅游部、电商部的部主任之后, 体会尤其深刻。如果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是严谨的, 那么, 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做事学习也是认真谨慎, 班级纪律也是特别严明;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 随意性大, 那么他所带的班级学生, 无论是学习, 还是做事也就随随便便了, 班级纪律就会松垮。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当是这种人。”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归因

所谓归因,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从而推断其原因的心理过程。青少年学生对自我行为的归因模式不同, 会产生不同结果的影响, 归因倾向如何, 将会影响到学习效果, 影响到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信, 以致人才的造就。因此, 班级教育者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行为归因教育,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 在学生取得成功或失败后, 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归因:靠自己的努力, 凭自己的聪明, 碰上好运气, 老师辅导正确, 同学的帮助, 或老师偏见、自己笨、运气不好、主观不努力等等。其中有的是恰当的, 有的则不恰当, 恰当的归因是再一次投入竞争的驱动力量, 不恰当的归因会使其意志消沉。我们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认识自己成功过程中的内在付出和外在帮助, 使他们认识到, 成功既来自自己的努力, 也来自他人协助, 暗示学生:不要忘记每一个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要靠大家的支持, 竞争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把握。这样就不致使学生在成功后产生唯我独“上”的优越感。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取得成功的分量, 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 是中间成功还是终点成功, 是与弱者竞争, 还是在强手如林中竖起成功之旗。这样, 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 更加珍惜成功, 并准备再次争取成功。同样的道理, 也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奋发向上。

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篇10

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能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 能让学生值得信任, 让他们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 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示范作用。特别是班主任, 要传授知识, 就要做到胸中有才;要关心同学, 就要做到心中有爱。对同学多些关心、鼓励, 少些讽刺、挖苦, 更不能歧视、体罚学生。班主任做学生信任的老师, 做良师益友。

二、构建班级强大的凝聚力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 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优秀班集体的灵魂所在就是要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强大的责任感。作为一个班集体, 要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熟识、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联系, 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并且产生强大的合力。凝聚力不是固有的, 也不是虚无的, 它需要培养, 也是可以培养的,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什么是集体,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认清个人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 爱护集体, 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 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 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如我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初级中学) 举行的跳大绳比赛, 需要五男五女跳, 再需要两个人摇大绳。同学们欢呼跳跃, 都很乐意参加。我首先表扬他们, 激起了他们的兴趣, 再从我对他们的了解, 从中挑选12个人参加。比赛前, 一个同学主动借大绳到班里, 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了几回, 效果很好。比赛的时候, 全班同学一起数“1, 2, 3, 4, …, 85”, 当他们得知自己得冠军时, 脸上洋溢的笑容掩饰不了心中的骄傲。我想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我作为班主任, 认真组织动员, 挑选人员参加, 严格督促他们做好准备, 尽量取得好成绩。再如冬季长跑, 是每个班头疼的一件事, 男生比较愿意参加, 女生一个个娇气得都不希望被选上, 我作为班主任, 就让体育委员向我反馈以往长跑得好的学生, 我心中有数后, 在班里好好表扬这些同学, 然后调动全班同学选举, 把这些本来不太愿意参加比赛的女生隆重选上, 积极参加长跑, 增强凝聚力, 为集体荣誉而尽力。

三、培养每个人强大的责任感

从小到大, 孩子的学习地点大多数是学校, 学校就好像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我要求他们每天一到学校就严格遵守学校纪律, 做文明现代的中学生, 还要有端庄的仪容仪表, 高质量的作业, 做到文明用语, 规范行为, 使每个学生都让人欣赏, 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班集体是学生活动、学习的场所, 让他们每个人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尊师守纪、团结同学。教师制定可行的班级公约和班集体奋斗目标。如向XX班看齐, 比上XX班的成绩并为之奋斗。使一切活动井然有序, 一切为学生服务, 让他们学会学习、取得好成绩, 学会做人、提炼品格, 学会珍惜生命、保护集体。有困难互相帮助、八方支援, 引导学生诚实学习、诚实做事、诚实做人。做个有智慧的现代文明中学生, 不打架、不斗殴。班集体是孩子的, 但是需要老师的引导管理,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我们要善待他们,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四、认真上好每周的班会课, 引起心灵共鸣

执行学校德育计划, 组织好班会课, 或自行根据情况拟定适合的班会主题内容, 打动学生心灵, 引起共鸣。如“感恩的心”“安全伴我行”……除此之外, 期末考试一个月前, 我还拟定了三个主题班会: (1) 我与班级共成长; (2) 我与班主任共荣辱; (3) 我与任课老师同奋斗。周一班会上大家畅所欲言, 发表见解。“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 可管着我们班里最多的事情, 班主任的光荣就是我们的光荣, 我们的耻辱就是班主任的耻辱……”“我们从七年级五班到现在的八年级五班, 甚至明年的九年级五班, 一年一年的成长, 我们与班级共成长……”班级墙上的一张张奖状是我们成长的见证, 是我们的光荣见证, 学生与我一起奋斗, 一起打造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别人嫉妒、让老师光荣”的班级。孩子们的发言, 时不时全班鼓掌, 我为他们骄傲, 被他们感动, 与他们心灵上产生共鸣。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一篇:财务管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