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前实践观讲稿

2024-05-29

马克思前实践观讲稿(精选8篇)

篇1:马克思前实践观讲稿

康德的实践观可以说核心就是道德实践,把实践看成是道德范围的,又归属于理性,割裂了现象和本体。他把人类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他认为现象关涉到自然的必然性,属于思辨理性、理论哲学或自然则血的范围,在该范围内起立法作用的是知性,而物自体关涉到人的意志和自由,属于实践理性、实践哲学或道德哲学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其立法作用的是理性。在他看来,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一方面能够通过理性先天地认识到由必然因果性决定的自然规律,还能通过理性先天地认识到普遍的实践法则,同时从中认识到自身的自由。因此康德认为只有对实践概念做出准确的区别和限定才能正确理解实践哲学。在它看来,实践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活动,实践离不开认识,但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且它具有创造性,实践行动可以把观念转化为现实。康德认为目的、行动和工具是实践活动的三要素。但是这一实践观的缺陷在于康德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把人的本质定义为理性,将道德实践作为实践概念的核心内容,因此是近代的未达到科学的、合理的形态的实践哲学。

费希特的知识学实践观以其突出自我的生命本能、创造意识为基本特征,试图使传统的认知主体论向生命主体论转变。可以认为,费希特在这个转变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他揭开了生命哲学的新篇章。同时,由于他的实践观强调人对主体世界的设计和改造,把实践部分看得比理论部分更重要,认为是实践使理论成为可能,也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是费希特则在意识范围内把实践看成是一种主体向外的冲动或意识向外的扩张,是唯心主义的、理想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完善。但无论如何,他非常强调哲学的实践功能和社会使命,强调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强调主体对客观世界(非我)的能动改造作用,强调实践是主客体统一的中介,并能从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主体的能动意义。

黑格尔揭示了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并分析了实践要素的内容,提出了劳动是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思想,他认为: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手段或“目的的实现”—他物或被“创造出来的现实”三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实践活动本身是观念实现自己的活动,客观不过是精神的异化,这一实践现带有浓重的神秘与唯心主义的色彩,这是它的根本缺陷。当然,黑格尔还指出了实践具有目的性、中介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征,目的性是说,人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人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转化,而且表现在按照事物本质的认识就行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而中介性则体现在实现目的性所需要的手段。黑格尔在论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时候,表述了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提示了时间的现实性品格,他指出:“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记载于使得在世界成为如此。”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黑格尔指出了实践的特征: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资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资格。黑格尔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必然环节,并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他认为,在认识过程的单一活动里,主客观还未实现真正的完全的统一,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黑格尔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他看来,不论是理论活动,还是实践活动,就其自身来说,都还是片面的。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但他的实践检验的是客观世界是否和概念相符合,即检验客观是否符合主观,所以归根结底也是唯心主义的。

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就是人的生活。他在论述问题时,往往就是在与实践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生活这一概念的。费尔巴哈说:“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成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所以他认为:“必填从人的本质出发,以人的本质为基础”,必须为争取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因此,他公开宣称:他钓“新哲学”是“人的哲学”,“是为人的哲学”。总之,在费尔巴哈看来:哲学必须同人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为实现人的幸福而奋斗,他关于哲学要与人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极有价值的。但是,他并没有能提出科学的实践观,并没有能做到哲学与实践的真正的统一。他唯物地认为,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感性的对象,是需要空气、食物、饮料等等的生。活着的份虽然不能把实践仅仅局限于人的生活活动,然而满足人的衣食需求,维持人的生活却是实践的出发点。这又是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根本缺陷所在。费尔巴哈哲学只能停留在直观的唯物主义上面,并陷于历史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肯定人的存在的客观性和人的生活实践活动的客观性。费尔巴哈认为,理性不是人的基础,人的活动也不是纯理性的活动。相反,人才是理性的基础,人首先是一个感性的存在,“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生活活动的观点无疑是十分肤浅的。但是他立足于生活实践所进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却在很大程度上为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提供了一定前提。

篇2:马克思前实践观讲稿

姓名:耿芳兵学号:100301114

以前很多哲学家都论述过实践,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实践”主要是指伦理行为和政治行为,注重的是行动,其目的在与自身,使人们“善”;而“创制”主要指导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技艺活动,其目的在于创制的对象。之后,关于实践的理解产生了分歧。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实践不过是思想的代名词。而客观唯心主义者的实践指的是独立于人脑之外的客观精神实体活动。旧唯物主义者更重视实践,但他们把实践又通常理解为饮食起居之类的日常生活或商人的营业牟利活动。他们对实践的理解片面而孤立。而马克思则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构成其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的提出是一个从有到无、逐渐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容

l、科学地揭示了实践的含义和特征,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首先把实践观点推广到社会生活的研究,批判了唯心史观,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

3、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解决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也把认识论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于是,从哲学上概括生产劳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社会活动已经成为可能。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提出过程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实践的力量来自本身自由的理性,实践的作用是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这个时期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政治批判和推翻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他把两者看成是同一件事情。这时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区别开来,认为从事政治批判不仅需要有革命理论,而且还需要物质力量,这个物质力量就是掌握了革命理论的无产阶级。但这时马克思还没有研究生产实践问题,不了解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还没有解决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问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指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三,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指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此外,马克思正式使用了实践范畴,并把实践理解为人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初步萌发了实践是认识的对象、源泉以及认识真理标准思想。在另一个方面, 基于此种实践观,马克思进一步伸张了实践的批判维度,把哲学终结的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指出:/ 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

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既然哲学与世无涉,停留在自言自语的满足上,那么它的灭亡便是不可抗拒的命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创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哲学终结的现实批判,马克思依循的仍然是异化史观的批判路径。人类非异化的价值悬设成了马克思批判现实的理据。因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仍然运用哲学武器展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神圣家族》,1844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合作了《神圣家族》。该书不仅明确了人对自然的两种关系, 即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而且再次阐发了哲学终结的实践观的历史根基。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 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已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他们还指出,不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工业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次,他们强调实践在改变现存事物中的作用,指出:“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第三,他们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实践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他们说:在生产实践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是说,实践活动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生产实践改变的是物质存在的形态,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这一点上《提纲》被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其中关于实践观的阐述具体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关于认识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不到实践对人的认识的基本作用,必然对事物的认识只是一种直观的照相似的反映。而未把事物看作是被人们改造过的对象,没有看到实践在认识事物检验理论上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说明理论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虽然不满意黑格尔将理性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而认为感性直观才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并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证明,区别真伪。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2、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然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种纯客观的,经验的直观,而未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黑格尔将人类社会视为绝对观念产物的思辨性,虽然批判了宗教,但他由于没有用实践活动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起源,最终仍然深陷唯心主义的巢臼中。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社会生活领域,表明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首先,社会的起源基础是物质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其次,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

人类的其他活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科学、艺术莫不如此。再次,社会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各有其特点。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人的实践。

3、实践是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对人的认识只是一种抽象的、生物学意义的理解,而未把人看作是实践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没有看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因而不能说明人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理解的作为出发点的,人不是在现实社会中受各种社会关系约束的人,而是彼此孤立的、无差别的自然实体。于是他只好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理智、感情、意志、爱以为人类依靠所谓的“类本质”才使得所有个人得以联系起来组成了人类社会。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人的问题,表明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证明实现其本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人要生存,就必须时时刻刻从事实践活动。人作为主体,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社会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表现为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他人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只能从其对象化的社会活动即从实践中寻求。其次,人是实践内容,是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活动以及一切生活活动。如:家庭活动等。这些多样性活动的总体结果表现为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即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外化了的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最后,对人的本质及其人性的考察,必须臵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

4、实践是历史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类历史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总是用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去说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本质。例如:自中世纪以来的某些唯物主义者力求发现历史发展的动力,寻找改变现实的力量。是由于不懂实践 不能从历史观点出发,把实践看作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不能说明人是怎样实现改变环境与改变人的辩证统一的。最终得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结论。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历史,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历史。没有物质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抽象人性论的理论陷阱,从历史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成熟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这里,马克思对实践作了更具体的阐发,并且从实践,特别是从生产实践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指出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第一次揭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问题。

《资本论》中对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作了更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实践的要素和本质,加深了人们对实践含义的进一步了解。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任何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又说:“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

经过形势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认为, 要想实现德国实践派的愿望, 必须在实践中哲学终结。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由此可知, 对现实的关注已经使得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发展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高度, 而强调实践的现实维度业已使得马克思领会到了实践批判理论和哲学终结的理论命题。

篇3:论马克思的实践观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起源

马克思的实践观脱离于费尔巴哈实践观, 是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点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对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这些哲学观点普遍存在一个缺点:过于重视事物活动中客体的作用,而忽略了主体作用,因此并不能对实践产生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出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对实践观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弥补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不足,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与实践的观点相结合,推动了历史观和认识论的重大变革。马克思以过去所有的实践观点中的优秀成分为基础,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发展出了独特的实践理论体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己对实践作用的认识,但是还没突出实践的中心地位;在之后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具体阐述了实践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却依旧没有把实践概念当成重点内容解释。直到《关于费 尔巴哈提纲 》的出现 , 才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实 践理论体系, 突出了实践概念在哲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本质展开了全面研究,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打下了牢固的实践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观点

1.实 践 的 主 要 形式

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及科学实验活动等。其中,物质生产属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力,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方式,对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改造,从而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满足自己对物质条件的需求。生产活动是维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能够实现有效能量与信息之间的交互, 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是社会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生产活动的性质对社会性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们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包括政治性活动、社会变革活动等。尤其是在以阶级斗争为主的社会背景下,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阶级关系, 由阶级关系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 而阶级斗争就成为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主要实践活动。人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并将从自然中发现的规律运用到社会改造活动中。科学实验就是人们进行社会改革活动的前提条件。人们为了解释某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揭示其中的规律,特意创造某种条件达到观察其变化及结果的目的。科学实验以生产时间活动为研究基础,既包括对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又涵盖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2.实 践是 检 验 整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样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把实践定义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并且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需要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这是真理本质和实践特征的共同要求真理即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检验真理就是验证人的主观思想与客观事实是否具有一致性。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弄清楚其是否是真理。人的主观思维本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并不能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尺。所以,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功地确定真理。此外,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实践的物质活动, 这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在某种认识的引导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主观的思想转变为客观存在。通常情况下,若是这个实践活动与理想中的结果相一致, 那么说明引导该实践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的。因此,实践以其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实 践 是 构 成 社 会 生活 的 基 本 条 件

马克思提倡以实践的角度认识和改造社会, 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所有社会现象都是经过社会实践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科学规律。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探索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是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总和。首先,实践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条件。社会基本关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意识的关系。实践涵盖了所有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其次,实践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形成,人们利用实践活动促进了社会变革,加速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形成了社会生活的主要范围,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决定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实践还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历史, 发展历史,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源泉。

三、结语

篇4:马克思实践观的哲学追溯

【关键词】 道德 自由 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而且还有其思想背景,在哲学史上,一种思想的形成必定是前面哲学思想内在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同样,我们要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必然要追踪到“实践”这个词在哲学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含义,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实践观,展现了实践涵义的递进过程。在西方哲学史上,道德领域是一种有别于高高在上,与现实看似不紧密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的领域,而道德领域一开始关注的对象就是人本身即人的社会和人性的问题,很显然,道德跟现实的行动有直接的关系。

一、实践即美德

第一个真正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哲学家就是苏格拉底,所谓的“天上”即对自然的研究,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智者派已经在哲学的研究对象上有所转向,但因智者派的研究从感觉相对主义出发,其理论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消极性。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从理性的基础上,完成真正意义的转折,为西方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因此苏格拉底也被誉为哲学史上第一个伦理学家。“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体现了知识在美德中的重要性,这种知识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性知识,而是对人的理智能力和道德本性的一种探索和反思即对智慧的追求。苏格拉底这种哲学的转向,满足人们对幸福的关注,这种幸福并不是智者派所倡导的物质利益和肉体欲望,而是关注灵魂和道德的改善,是每个有理性的人对自己生活的审视。

“美德即知识”跟现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苏格拉底所说的美德是通过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现出来的,所以,要想一个人有美德,就需要知识的教育和美德的教育,通过道德教育改善人的品性。苏格拉底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他的对话,苏格拉底不仅把道德建立在知识上,而且要有坚定的的信念,因此 “不仅是一个理智问题,而且是一个意志问题” 。

二、实践作为学科的出现

哲学发展到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把哲学知识分为三类,即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创制知识。理论知识以求真为目的,实践知识以行动为目的,以具体的、时间性的人为对象。 “他最早界定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区别,后来康德遂有纯粹理性和时间理性的区分” 。亚里斯多德并且把实践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

在亚里斯多德看来,实践知识中伦理学是非常的重要,他是实践知识的起点和基础。亚里斯多德提出,幸福是一切行为的最后目的,它是以它自身而不以任何别的东西为目的,所以是至善。这种至善付诸于行为就是合乎理性的生活,他的本质就是中道或中庸,相关于政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他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何为勇敢、正义和节制,就是出于相关品格的过度和不足的中间。

人的知识与活动都是由灵魂的功能支配的,灵魂有五种方式获得真理,其中人的伦理德性和人的实践行为,则主要靠灵魂中的实践智慧来主导。实践智慧包括伦理智慧和政治智慧,前者是后者出发点,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成为最高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中的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努斯统辖理智与伦理德性,这种统一體现在极少数人身上,他们拥有最高的理智德性,通过过一种思辨的生活,思索全体的幸福。亚里斯多德的幸福就是为了自身,而思辨活动就是最自足的,这种活动就是研究人之为人的原因,自身是自足和自由的,产生他的条件也必须是自由,因此是神的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哲学所追求的,因此,哲学可以说是最神圣和高贵的活动。

三、实践的自由范畴从理论到社会

在康德的实践哲学中,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论述一个事实,“人是目的”。“人是目的”和“自由”为:“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 ,人是以自己为目的的,这就是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让人愉快,而是跟人的责任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超越感性的存在。

康德在实践中的贡献在于把自由作为范畴引入到哲学中来,而黑格尔则从自由的角度看人类历史,把人类历史分为大致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东方世界,皇帝一个人的自由,属于专政统治;第二个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属于古希腊人的世界和罗马人的世界,他们的世界中只有少数人获得自由。四个阶段属于日耳曼人的阶段,日耳曼人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唤醒了对人类自由的向往。

如何实现真正的全人类的自由,自由的实现标志着从理论领域转到现实领域。黑格尔指出了方向,自由的实现需要人的意志,意志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有了意志,才使自由得以实现。意志就是一种本能和需要、甚至是热情。自由的实现首先表现在私人意志,世界自由的最后目的就是实现全体人的自由,如何保障所有人的自由,需要把国家的利益和私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国家是保障个人利益的绝对条件,因此,国家也是个人利益的最后保障。黑格尔实现自由的论述,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黑格尔认为要想实现个人的自由,先要实现政治自由;另一方面,个人自由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跟社会和国家有关系,为了保障所有人的自由,必须对每个人的自由做出限制,“所以,自由不是感官的任意放纵,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四 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解放的关系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实践观进行了批判和继承,主要表现在辩证法的继承、实践社会观,但又有不同,实践的范围大于黑格尔,不局限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史,“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进行消灭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对其他理论影响很大,但也不是凌空出现的,他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这种理想在马克思这里体现的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

篇5:再议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生态观论文

摘 要: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想。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审视当代生态问题,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态观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分别从实践自然观、实践主体论、实践过程论、实践理想论四个层次论纲式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态观的基本思想,并期以这种理论分析能对当代生态问题的认识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实践生态观 实践自然观 实践主体论 实践过程论 实践理想观

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人们一方面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治理和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不断从理论视角反思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人类思维和认知特点。在第二种层面,形成了对待环境问题的哲学体认与哲学分析,即为时人所热议的生态哲学问题。

一、实践自然观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自然”这一术语的哲学意义通常指时空世界自身的本质、结构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实践自然观即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理论。总结了18世纪欧洲唯物主义理论,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突出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自然界对人的本原性和始基性,认为自然界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物质条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①“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②

马恩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缺陷在于:第一,他只将自然界看成是“纯粹自然”存在,只是人类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感性活动的对象性存在,没有进一步认识到真实的自然应该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下形成的现实自然界。因而马恩认为,没有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然是不存在的;第二,费尔巴哈片面地、消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界的肯定或否定性作用;第三,费尔巴哈割裂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的统一。首先,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自然界;其次,指出他忽视了自然生成的社会历史维度,仅看到了自然界外在独立性,而没有在社会历史的背景下审视自然界所发生的种种现象。总之,马恩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是存在的”,③自然界的存在都是物质的东西,人不仅可以通过感官感知它们,而且还可以与自然界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因而,自然、历史与人的存在是统一的,只有在纳入人类社会中被对象化的自然存在的整个人类的历史才是自然界对人类而言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的人化过程”。

二、实践主体论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看成人类对象化的存在,将人与自然关系看成具有时空确定性的主体客体关系,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④

区别于西方哲学史中传统的主客二元论对立思想,马克思认为人不仅仅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也同时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自然存在物。”⑤从这一角度出发,强调“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⑥即环境对人类的制约性和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是相互统一的。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漫长的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结果。

除了直接的主客关系外,马恩也十分重视一种间接的主客关系。即隐藏于道德、法律、政治等社会性存在之后的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马恩认为,人作为人与自然的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的主体存在,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主要体现在主体价值评价上。价值如同一把标尺,一方面它是有内容的,要求以人的需要为本,同时又有形式,给客体一个正负标示。因此,马恩对生态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是坚定地立于“人类中心主义”这一理论基石之上的。

由此可知,既然人是主体,那么人类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必然有正有负,因而在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美好家园的同时,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也必然要由人自己来承担。

三、实践过程论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思想精髓。认为自然不仅是物质客观自然,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即人化自然。他们对自然概念的研究不只停留在所谓自然界的“先在性”“客观性”等旧唯物主义研究的初始问题上,而是更深入到主体和人的实践过程的层面去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性质。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⑦马恩要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就要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交互运动过程中去理解人与自然地关系。

马恩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分析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人的主观意识与物质实践性这三对关系范畴,系统地揭示了人的实践二重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指出,只有人的实践,才是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因为人类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当然包含了最基本的生态问题在内,都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活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⑧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感性世界”中的组成部分,也应当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在马恩看来,在肯定自然界对人的先在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天然的自然只能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现实基础。天然自然只能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社会的内在要素而起作用。首先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了天然自然的对象化和人的实践主体化,人在劳动中对自然不断加以认识和利用,同时也以自身目的性发挥的方式赋予自然以真、善、美的意蕴,以使自身不断进入到自然中去。这一过程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长”“人高于物”的价值主体地位确立的过程。其次,人类实践的烙印既使人化自然有了社会历史性,也同时使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类实现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因此,自然界不仅生成了人自身,而且还提供了人类绵延发展的物质条件。

因此,马恩认为“人类历史和人类认识自身活动基础与动力的人类人类实践活动本身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要实现自然、历史与人类社会实践的辩证统一,就要将物质----天然自然纳入到人类主体实践的人化自然范围。”⑦ 在面对现实的生态问题时,强调人类实践的根源性,要不断通过反省和自我批判,在实践的复杂机制中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

四、实现共产主义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目标

马恩已经看到,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既有建设、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又有破坏、浪费、掠夺、恶化和不可持续发展以至于毁灭的可能。特别是恩格斯在19世纪曾经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已显现出的弊端时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用于人类自身的和解。”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在形式上表现为生态危机,而就内容和实质而言,是资本同自然关系的恶化,是资本家对自然资源疯狂占有所引起的后果。所以马恩提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地

和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生成的”。⑩马恩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使命与奋斗的目标,因而他们进一步提出要对生产的长远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影响进行有利于人民群众、绝大多数人类的调节。恩格斯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克服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的冲突和人与自然的冲突,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的自由王国即共产主义社会。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实践观思想,深刻折射着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我们从中不难找到关于社会与自然和合共生的思想端倪。在这基础上,发掘、整理以至建构实践生态观理论,必能为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 第9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第26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版 第83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96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版 第10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16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年版 第10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年版 第10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16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篇6:马克思前实践观讲稿

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实践观内涵浅论

实践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关键.鉴于以往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着片面的理解,从哲学史以及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实践观内涵,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李凌云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商丘,476000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723(11)分类号:B013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语境 实践观 对象性活动

篇7: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个人感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个人心得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那么什么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室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根本上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一、实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②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③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二.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就决定了实践的以下地位:实践产生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

另一方面,在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绝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认识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最高形式,科学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着促进作用。

三、实践与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的符合程度。检验真理的标准时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栋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相反地,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四、实践与人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另一方面:人是实践的主体,是构成实践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实践活动的灵魂。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产生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形成理论,指导着新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五、实践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哲学,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还包括后来许多共产主义者的重要补充。如后来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在实践当中诞生的,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相应的社会起着正确的指导作用。

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对于一名标准的大学生来说,要兼顾地做到做好这两点。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都要以国家的建设为己任,在学习中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此武装自己。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在自己的专业课及公共文化课的学习当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精益求精,努力创新。大学生兴,则国家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中国与世界强国的距离非常的大,而当今世界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比拼,谁在这占有优势,谁在世界的舞台上就有发言权。科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的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以此为激励,奋发图强。

我们要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物欲横行,这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要运用所学到的一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让自己冷静地看世界,清醒地认识世界,不随波逐流,努力发展自身,为将来投身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

篇8: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新探索

一、交往实践

在传统的实践观中, 人们对实践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 它忽视了主体间的交往实践, 而把实践看成是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在我国随着对实践和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初步深入, 交往实践开始引起了哲学界的注意,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交往实践也为人们看待、分析网络空间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任平教授给交往实践下的定义是: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社会关系的物质活动。任平教授解释说交往实践是以中介客体为基础的多极主体, 表现为社会交往性, 双向建构性、双重整合性、系统上升性, 具有广延性、层次性和历史性、三重结构性等特点, 构成了全球性交往实践的系统。这些特点, 决定了它能够凝聚起新全球化时代的本性, 解决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主体际”难题,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视界。笔者认为, 交往实践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是人们对传统实践观认识的纠正, 也拉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正确认识,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在日益来临的网络时代交往实践更是为人们正确认识虚拟世界, 特别是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主体及由虚拟主体的交往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主体间性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因此可以说交往实践及其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的发展开启了一扇窗。

二、虚拟实践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人类生活的浸透, “虚拟”这个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言说的话语, 有关虚拟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也在学术界凸显出来, 有望成为哲学研究和发展的新的学术生长点之一。

张明仓学者认为, 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周甄武, 于洁平认为虚拟实践既是对现实实践的突破和超越, 又是与现实实践相互交织和融通的。吴宗铖学者认为虚拟实践从属于实践范畴, 虚拟实践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 不在于实践的虚拟化, 而是在于以“虚拟”为对象的对象化活动不能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随着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探索的深入, 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条件下的图景。那就是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脑的广泛普及, 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人们之间的交往环境也由原来的现实生活扩展到虚拟的网络世界。现时代的从事科技创新的人们立足于当代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人类实践特殊性质的哲学反思的指导下, 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通过以上对近年来马克思的实践观研究的梳理不难看出, 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马克思实践观的新探索方面如交往实践、虚拟实践等领域的探索还是不够深入处在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实践观领域的新探索是有极大的理论探索空间的, 是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新发展的理论土壤。就当下来看,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需要理论界学者的共同努力。使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和时代科技发展同步, 推进理论创新。是当前马克思理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中国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摘要:在新的时代和理论背景下, 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探索哲学研究的新出路。立足于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新探索, 试图从交往实践、虚拟实践这两方面入手, 总结和回顾马克思实践理论在当代的探索历程。

关键词:实践观,交往实践,虚拟实践

参考文献

[1]任平.走向21世纪的交往实践观[J].哲学动态, 2000 (5) [1]任平.走向21世纪的交往实践观[J].哲学动态, 2000 (5)

[2]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东岳论丛,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3 (1) [2]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东岳论丛,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3 (1)

[3]周甄武, 于洁平.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J].哲学原理, 2005 (9) [3]周甄武, 于洁平.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J].哲学原理, 2005 (9)

上一篇:春节传统年味作文1500字下一篇:公园小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