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脊髓损伤

2024-06-23

急性颈脊髓损伤(精选七篇)

急性颈脊髓损伤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试验组32例, 其中男17例, 女15例, 年龄18~59岁, 平均 (33.24±9.86) 岁;对照组32例, 其中男24例, 女8例, 年龄19~60岁, 平均 (35.34±8.65) 岁。排除标准: (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 (2) 有其他疾病或损伤。 (3) 受伤时间超过8 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在15 min内于患者的静脉快速滴注甲强龙30 mg/kg, 滴注完45 min后于患者静脉持续23 h滴注甲强龙5.4 mg/ (kg·h) ;对照组患者给以地塞米松10 mg/kg静脉滴注, 45 min之后给予5.4mg/ (kg·h) 持续静滴23 h。以上均在持续心电监测下进行, 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电图、血糖、神志以及血样饱和度等, 如果患者心率小于60次/min, 需要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 并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同时预防两组患者出现脱水及应激性溃疡, 可以适当使用20%甘露醇、奥美拉唑以及雷尼替丁等药物。在此基础上于试验组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护理措施,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治疗前的护理

在治疗前根据医嘱进行抽血检查以及定时监测。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适当放松, 脊柱损伤患者摆放舒适的平卧位, 减轻患者的疼痛, 促进患者的睡眠。由于甲强龙是人工合成的皮质类激素, 若大剂量使用容易诱发或者加重多种并发症, 因此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如有无消化道溃疡, 感染性疾病等病史。本研究中患者已排除各类合并症。

1.2.2 宣教护理

急性的颈脊髓损伤患者由受伤前完全健康的人会突然转变为四肢瘫痪的人, 生命甚至也会有一定的危险。这很容易使患者及家属感到心理上的异常焦虑和恐惧。因此, 应当认真仔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方案、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等知识, 以减少其情绪上的紧张, 使患者配合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治疗。

1.2.3 感染前的护理

由于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进行治疗, 对于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强烈的抑制作用, 造成患者的免疫力急剧下降, 所以要加强预防感染也是重要的一点, 要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加强基础护理知识, 时刻注意患者的皮肤清洁程度, 做好口腔以及会阴部分的护理, 同时病房内每日进行打扫, 经常通风换气, 由于脊髓损伤致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 运动之后感觉及排汗功能障碍, 护理中应勤擦身, 勤翻身拍背, 防止压疮发生。

1.2.4用药护理

本文所采用的甲强龙冲击疗法, 必须由专人负责甲强龙冲击治疗, 因为冲击治疗对用药浓度和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 要患者24 h不间断的输液, 而且还要同时接受其他治疗, 因此要时刻保证输液通道的通畅, 并且按计划一步步进行, 所以建立两路输液通道是必要的, 为避免甲强龙与其他药物发生化学反应, 应单独开放一路静脉滴注甲强龙, 同时开放另一路静脉用做常规治疗和急救用药滴注, 时刻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药液能够顺利输入, 如果时间过长就会没有冲击的价值, 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要时刻记录患者24 h的用药量, 密切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输液过程不要过快, 以免引发肺水肿以及心衰等并发症;在首次进行输液时应注意, 在大剂量静脉注射后应暂停45 min, 然后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安置输液泵, 进行持续静脉滴注。

1.2.5 呼吸的护理

急性脊髓损伤容易引发呼吸功能障碍, 严重的患者需要行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发生这类现象的患者已经丧失吞咽功能, 而不能有效排痰, 所以很容易发生痰液潴留最后造成坠积性肺炎, 因此要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 进行有效排痰, 做好口腔的清洁, 医护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排痰, 加强雾化吸入以及气道湿化及吸痰, 如果痰液吸出困难, 也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等方法。

1.2.6 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

大剂量甲强龙可致心律失常, 甚至会出现心搏骤停。因此, 在患者用药开始时及用药过程中应时刻进行心电监护,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注意当心率小于60次/min时, 应予以上报, 预防心律失常。应激性溃疡是其严重及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要在治疗前30 min和用药后的6 d静脉注射洛赛克 (质子泵抑制剂) 40 mg/d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甲强龙属于皮质类激素, 可以保水保钠排钾, 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糖皮质类激素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糖代谢从而不平衡, 出现糖尿的症状, 因此在治疗前和用药后特定时间需实行生化检查, 检测水、电解质和血糖水平的变化, 一旦异常, 上报。感染也是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 原因是由于皮质类激素具有抑制机体免疫的作用, 会使患者的抵抗力下降, 又由于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需要长期卧床, 常常由此引发各种感染, 因此特别要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清洁管理, 对于预防肺部感染方面, 颈脊髓损伤患者, 要鼓励患者多更换体位;对于预防尿路感染方面, 要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和实行间歇清洁导尿。

1.3 观察指标

将试验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ASIA分级分为A、B、C、D、E5级所对应5、4、3、2、1分, 其中A级为完全损伤, 骶段S4~5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B级为不完全损伤, 指神经平面以下, 包括骶段S4~5无任何运动功能, 但存在感觉功能;C级为不完全损伤, 指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 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3级;D级为不完全性损伤, 指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 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3级;E级为正常, 指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正常。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分, 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分析本研究数据,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 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 采用X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情况

总并发症发生率, 针对护理干预者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急性颈脊髓损伤机制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一是原发性损伤, 常常是由于外力压迫损伤, 使损伤部位出血、坏死的机制;二是继发性损伤, 有水肿、炎症、缺血, 还有一些由于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钙离子溢出及过氧化作用产生的毒性作用[4,5]。由于造成颈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且十分复杂, 损伤的进程又是渐进而可逆的, 故早期药物治疗急性颈脊髓损伤是推崇的[6]。甲强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治疗损伤, 是目前临床唯一应用治疗颈脊髓损伤的药物, 其主要功能有: (1) 阻止钾离子的丢失和促进细胞外钙离子恢复, 抑制颈脊髓损伤后儿茶酚胺的代谢[7]; (2) 抑制血管活性、前列腺素活性、谷氨酸过度激活及过氧化作用等毒性作用, 改善缺血, 减轻水肿、炎症[8]; (3) 促进颈脊髓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增加神经的兴奋性与传导性[9,10,11,12]。

本文研究显示试验组中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患者在治疗后静脉炎、胃溃疡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胃肠道反应、高血糖、心律失常、失眠、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疗效显著, 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治疗过程中运用甲强龙冲击疗法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试验组患者给予甲强龙联合针对性护理,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随访6个月。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评分 (1.89±1.04) 分, 明显优于治疗前的评分 (3.26±1.13) 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治疗前评分 (3.16±1.07) 分与治疗后评分 (2.89±1.15)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护理干预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甲强龙冲击疗法对于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疗效显著, 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3例,生活伤13例。

1.2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

本组2例表现为完全性四肢瘫痪,19例表现为不全性四肢瘫痪,且大部分表现为上肢瘫重于下肢瘫,上肢的远端重于近端。X线和CT检查未见明显颈椎骨折脱位,CT与MRI检查发现单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10例,三节段及多节段椎间盘突出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3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6例。合并先天性C2~3椎体融合1例,C4~5椎体融合1例,合并黄韧带肥厚5例,椎体后缘骨赘压迫脊髓6例。脊髓前方致压物有颈椎间盘退变突出或损伤后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骨赘脊髓后方致压物有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和后纵韧带。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常规枕颌带牵引或颈托固定,急性期常规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外伤后1周内手术8例,1~3周内手术10例,3周~3个月后手术3例。致压物主要来源于脊髓前方的单节段、双节段压迫,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术,共14例(见图1~4)。三节段及以上多节段压迫脊髓,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共7例。若存在节段性不稳则行相应节段的门轴部位植骨或结合侧块钛板固定,或在开门侧应用微型钛板固定(见图5~7)。术后佩戴颈托3个月。

2 结果

本组21例,随访时间最长5年,最短8个月,平均30个月。2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术后难以忍受胸腹部束带感缓解,但四肢肌力、大小便功能无恢复。19例不全性颈脊髓损伤按JOA评分,术前平均5.58分,术后提高到11.46分。其中3例外伤后3周~3个月手术,术前平均5.21分,术后平均7.02分。

3 讨论

3.1 充分认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重视临床检查与MRI检查相结合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伤前一般存在不同程度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等颈椎退行性病变、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椎体先天性畸性、发育性椎管狭窄等病理基础,使之柔韧性降低,程度不等的外力可造成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退变性椎管狭窄和发育性椎管狭窄使椎管有效储备间隙减少,过伸外力可使皱褶的黄韧带与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由前后方向嵌压脊髓,造成脊髓损伤。本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10例,三节段及多节段椎间盘突出7例。合并先天性颈椎椎体融合2例,合并黄韧带肥厚5例、椎体后缘骨赘6例。在此病理基础上,一般外力作用即可发生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因此,当检查发现病人头面部外伤,有或无颈部疼痛,表现四肢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虽X线及CT检查未发现颈椎骨折脱位,但应进行MRI检查,以发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自MRI应用以来,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提供了直接、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反应出脊髓损伤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显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致伤因素及脊髓损伤程度,为正确诊断、治疗选择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2]。当MRI显示前纵韧带撕裂、椎间盘破裂和颈髓水肿灶,说明颈椎损伤瞬间椎体前后位移,存在节段不稳定,对治疗选择至关重要[3]。

3.2 手术方法的选择

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局限性脊髓腹侧受压,诸如椎间盘突出、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孤立性后纵韧带骨化等行前路减压手术。对于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多节段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的后纵韧带骨化等,则以选择后路为宜[4]。减压应彻底,去除所有致压因素,包括变性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椎体后缘骨赘,直接去除脊髓前方致压物[5]。当后纵韧带质软时,因其不构成致压因素,可以不切除,且后纵韧带对防止术中损伤脊髓有一定作用。但当后纵韧带质较硬肥厚,尤其钙化、骨化构成致压物时,应小心切除,以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同时应注意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在完成彻底减压重建颈椎生理曲度过程中,应用Caspar椎体牵开器,调节牵开器张力,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根据颈椎生理曲度植入髂骨三面皮质骨楔形骨块,带锁钛板亦应根据需要预弯成合适角度,以适应颈椎生理曲度[6]。本组14例单节段及双节段且主要位于脊髓前方的压迫,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术。7例三节段及以上病变,行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利用“弓弦原理”,达到脊髓减压[7]。19例不全性颈脊髓损伤经颈前路手术7例、颈后路手术12例,术前JOA评分平均5.58分,术后平均提高到分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虽术后神经功能、大小便功能未恢复,但胸腹部束带感、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

以往一般认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先行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由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大多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等病理基础,尽管保守治疗可取得一些效果,但脊髓的压迫并未解除,易导致后期创伤性脊髓病,甚至随压迫程度、压迫时间的增加,脊髓可出现前角神经元脱失,神经细胞脱髓鞘、轴索变性,形成不可逆性损害[8]。早期减压可以减轻脊髓水肿、降低脊髓内部压力,改善脊髓血液循环,避免或减轻脊髓继发性损害,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提高综合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早日进行康复训练,防止晚期神经功能恶化[9]。本组3例外伤后3周~3个月手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JOA评分术前5.21分,术后7.01分,可能与病程较长、出现创伤性脊髓病有关。因此,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脊髓病,以提高疗效。由于本组病例相对较少,且缺乏术后长期随访,如何提高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路磊,王星铎,邓向东,等.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9):588-590.

[2]王少波,蔡钦林,党耕町,等.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6):531-533.

[3]Pang D.Spinal cord injury w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 in children,2 decades later[J].Neuro-surgery,2004,55(6):1342-1343.

[4]孙宇,蔡钦林,王少波,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3):139-141.

[5]贾连顺,魏海洋.颈椎外科手术失误原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2):761-765.

[6]鲍达,马远征,袁文,等.前路融合内固定方式对颈椎曲度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2):705-708.

[7]王少波,蔡钦林,党耕町,等.“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1999,13(9):519-521.

[8]蔡钦林,黄云钟,杨文,等.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超微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6(6):254-256.

急性颈脊髓损伤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年7月至2006年3月, 我院应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4例。其中男性14例, 女性10例, 21~68岁平均年龄48.6岁。

(1) 病史:根据受伤至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10d以内4例, 10~30d14例, 30~60d6例。保守治疗包括脱水、牵引、卧床、功能锻炼等措施。 (2) 致伤外力:平地跌倒2例, 轻物砸伤头颈部4例, 扭伤2例, 游泳头部过伸2例, 车祸10例, 高处坠落伤4例。 (3) 影像学资料:根据X线平片、CT、MRI (外院) 等检查, 诊断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8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者6例, 退变性颈椎管狭窄者6例,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者4例。 (4) 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当时出现脊髓休克而四肢瘫痪者12例;表现为上肢无力, 下肢瘫痪者4例;仅有四肢麻木、无力但未瘫痪者6例;一过性昏迷者2例。

1.2 评定标准

保守治疗与脊髓功能的恢复:采用日本骨科学会关于颈脊髓损害的功能评定标准 (17分法) 作为本组病例的脊髓功能及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所有患者伤后经保守治疗均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例平均恢复至20d时病情趋于稳定, 不再继续好转, 直到接受手术治疗时JOA评分5.40分。术后4周JOS评分9.50分。其它5例恢复至1.2个月时不再恢复并维持稳定JOA评分8.1分, 但是经过1.3个月后病情再次加重, 手术治疗时6.2分, 术后4周, JOA评分10.38分。受伤时瘫痪程度与脊髓功能恢复: (1) 本组中14例出现脊髓休克, 表现为四肢瘫痪, 经7d保守治疗JOA评分4.80分, 手术4周JOA评分9.50分。 (2) 4例上肢麻木无力、下肢瘫痪者, 经1.4个月治疗, JOA评分4.30分, 术后4周JOA评分8.70分。 (3) 6例四肢无力无瘫痪者, 恢复至停滞, JOA评分8.73分, 术后4周JOA评分13.50分。

手术前病重脊髓功能的恢复: (1) 伤后10d内手术者4例, 术前病情稳定, JOA评分3.20分, 术后4周JOA8.5分。 (2) 伤后10~30d内手术者14例, 其中6例病情停滞, 术前JOA评分5.0分, 术后4周11.0分。 (3) 伤后30~60d手术者6例, 病情均趋于稳定, 术前JOA评分5.50分, 术后4周9.50分。

3 讨论

3.1 脊髓损伤的特点

3.1.1 致伤原因

本组资料中轻度外力致伤者占41.8%, 表明较轻的外力也可导致脊髓损伤。从影像学资料中显示, 患者术前存在着一定的病理基础: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颈椎后韧带骨化, 退变性颈椎管狭窄。

3.1.2 损伤程度

术前均经过一段保守治疗, 且不同程度地的所恢复, 表明脊髓损伤并不是很严重。

3.2 手术治疗时机

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在于防止或减少脊髓的继发损害。其外科治疗的基本原理在于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早期减压可以减轻脊髓水肿, 降低脊髓内部压力, 改善脊髓的血液循环, 避免和减轻脊髓的继发损害, 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1) 本组病例中有14例经过20d保守治疗后, 脊髓功能不再好转 (JOA评分5.40分) 。另5例脊髓恢复停滞一段时间后, 继续加重。表明保守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术后4周, 脊髓功能便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2) 本组4例10d内手术, 术后4周达8.5分, 而其它病例术后1~2个月保守治疗JOA评分5.5分, 术后4周9.5分。由此可见早期手术治疗不仅可明显改善了脊髓的功能状况, 而且还可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3) 由于该类患者均存在一定的病理基础, 尽管保守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但其压迫未解除, 加上创伤等因素, 使颈椎出现后期不稳定, 从而引起继发性脊髓功能损害。因此, 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 可以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脊髓病, 为提高综合治疗效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赵定麟.现代脊柱外科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11:2.

急性颈脊髓损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颈脊髓损伤患者54例,所有患者行颈脊髓损伤修复术且术后出现低钠血症,按随机数字排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16~64岁,平均37.14±4.16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15~16岁,平均35.12±5.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纠正电解质紊乱,以补液为主。

1.2.2 实验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1)保持内环境稳定,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制中药处方(木香15g、法夏15g、当归15g、黄芪40g、党参30g、砂仁15g、红花15g、茯苓15g、白芍15g、甘草10g);清水煎服,一剂浓缩取汁300mL,分3次服用,连服6天。(2)予以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体位训练、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坐起训练、起立床训练以及物理因子训练等项目。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用药3、6天及停药4天记录两组患者血钠水平(正常值为135~145mmol/L);比较其康复治疗前后JOA评分,评价术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包括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以及膀胱功能,得分越高,身体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血钠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天及停药4天后实验组血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J0A评分

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为8.77±2.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1.36分(P<0.05)。

3 讨论

颈椎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折,多种原因可导致电解质紊乱。首先,创伤性刺激使患者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患者体内发生慢性水潴留,细胞外液数量增加,肾小管内钠吸收作用减弱致低钠血症[3];其次,患者手术前后需禁食禁水,饮食摄入不足致钾离子摄入不足,引起低钾血症;患者损伤或手术失血过多需要输血,血容量增加会对患者电解质代谢产生一定影响;手术麻醉以及其他药物使用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作用,通气不足可引起高胆酸血症,导致酸中毒[4]。

西医治疗电解质紊乱最主要的方法是补液。中医认为电解质紊乱主要因气血流失致气血不足,骨折后卧床休息加重气虚,因此中医治疗骨折后电解质紊乱以活血健脾、调节胃动力为主。本研究采用的中药主要能健脾化湿、和胃畅中,临床常用于各种胃肠道疾病,可调理胃肠功能,具有止泻、增强免疫力及抗氧化等作用,还能增强患者食欲,改善患者消化功能,缓解电解质紊乱造成的各种不适,利于综合性调理。研究表明,中医药康复治疗电解质紊乱有效;康复疗法能增加患者活动度,加强患者锻炼,促进骨折后康复进展。

综上所述,颈脊髓损伤修复术后电解质紊乱应用中西医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颈脊髓损伤修复术后电解质紊乱中西医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54例颈脊髓损伤修复术后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血钠水平及JOA评分。结果:治疗3、6天及停药4天后实验组血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为8.77±2.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1.36分(P<0.05)。结论:中西医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修复术后电解质紊乱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低钠血症,中西医康复,电解质紊乱,术后

参考文献

[1]张军军,赵建德,陈先,等.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综合康复策略[J].中国康复理论与时间,2010,16(8):778-780.

[2]五琰,张成祺,文秀丽.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212-213.

[3]汤静.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术后护理研究[J].中国使用医药,2015,10(12):222.-223.

急性颈脊髓损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颈脊髓损伤患者56例, 且患者都有外伤情况, 使用MRI、CT、X线检查诊断为颈脊髓损伤病症。56例患者中因重物砸伤患者5例, 高处坠落伤患者24例, 交通伤患者27例。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体征、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后1~10天内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营养神经药物、激素改善微循环、脱水、抗感染、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 在手术后的3~10 d内每天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1次, 10次1疗程, 连续3个疗程的治疗后休息2周, 再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6个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如下: (1) 宣传高压氧综合治疗的知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将治疗方法和在治疗中会发生的现象、注意事宜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介绍; (2) 升压阶段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进行升压时做吃东西吞咽动作, 进行鼓气, 使咽鼓管保持开启状态。如患者出现耳痛现象应停止升压或者是减缓升压的速度, 当耳痛现象得到缓解后再进行升压; (3) 稳压阶段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正确佩戴面罩进行吸氧, 避免出现漏气现象, 无法进行纯氧的吸入, 并指导患者保证呼吸的频率, 使呼吸肌的疲劳现象得到降低; (4) 减压阶段护理。护理人员应在减压前开放患者的所有引流管, 告知患者可以将面罩摘除, 进行自然呼吸, 不可以剧烈咳嗽或者是屏气, 避免肺气压伤现象的出现; (5) 出舱后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在治疗后的感受进行详细的询问, 若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的进行处理措施。

1.3 疗效评定

显效:经过治疗后脊髓功能恢复到2级以上效果;有效:经治疗后脊髓功能恢复到1级效果;无效:经治疗后未得到恢复;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本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28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后, 显效14例, 占50%, 有效5例, 占17.86%, 无效9例, 占32.14%, 总有效率为67.86%。治疗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常规护理及高压氧综合治疗和护理后, 显效19例, 占67.86%, 有效8例, 占28.57%, 无效1例, 占3.57%, 总有效率为96.4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无高压氧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患者在发生脊髓损伤后, 病理出现缺氧、缺血、脊髓微血管变化、水肿、坏死、出血等现象。进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治疗, 能使脊髓水肿现象得到改善, 使脊髓内部的压力得到降低, 使生物力学得到维持, 对脊髓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改善, 降低或防止脊髓出现继发性损伤的病症, 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高压氧综合治疗能够在较多层次上逆转或者防止颈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发展的程度, 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2]。由于高压氧可以增加血氧含量, 增加血氧张力和血氧弥散距离, 使脊髓损伤区域的缺氧现象得到改善, 对内皮细胞的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对脊髓白质进行保护, 收缩血管, 缓解脊髓水肿现象, 溶解血栓, 对组织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 有利于毛细血管和细胞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摘要:目的 观察使用高压氧综合治疗颈脊髓损伤的疗效, 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颈脊髓损伤患者56例, 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 治疗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 占50%, 有效5例, 占17.86%, 总有效率为67.86%。治疗组患者显效19例, 占67.86%, 有效8例, 占28.57%, 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能够逆转或者是防止颈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发展, 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治疗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颈脊髓损伤,疗效,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金玲, 张海斌.高压氧综合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30:236-237.

急性颈脊髓损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无骨折型颈脊髓损伤患者58例, 所有患者伤前均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 外伤后脊髓为不完全性损伤。致伤原因:车祸致伤39例, 摔伤12例, 重物砸伤5例, 坠落伤2例。按随机原则将采用保守法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 剩余的2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0例, 女性16例, 年龄20~76岁, 平均 (49.61±2.27) 岁;观察组男性15例, 女性7例, 年龄17~70岁, 平均 (47.88±2.31) 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 且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术前检查, 调整患者状态。本研究中3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枕颌带牵引, 甘露醇脱水, 甲基强的松龙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SIA) 建议剂量静滴, 神经营养药物静滴。其余22例患者均选用手术治疗, 颈前路锥体次全切除加植骨融合术10例, 4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8例行颈前路锥体次全切除加减压钛网植入钢板内固定术。

1.3 随访及疗效评价:

本研究采取定期门诊、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115个月, 平均 (42.51±2.69) 个月, 观察治愈率。应用日本颈脊髓损害的功能判断标准[2] (JOA 17分法) 评价脊髓神经功能、对术后42.5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愈率比较:

观察组治愈19例, 治愈率为86.36% (19/22) , 对照组治愈17例, 治愈率为47.22% (17/36) , 两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短期JOA评分稍低于对照组, 而在术后42.5个月后的远期JOA评分, 观察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1。

2.3 两组随访并发症率比较:

对照组在42.5个月后有病症加重情况出现, 其中出现并发症4例, 症状加重3例, 总比率为19.44%;观察组42.5个月后出现并发症1例, 无症状加重情况出现, 总比率为4.55%, 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Pang在1982年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SCIWORA) 列为颈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3]。急性颈脊髓损伤的症状与体征, X线检查未发现颈椎骨折或脱位, MRI检查发现脊髓受压或信号异常, 是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诊断据[4]。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诱因多为外力因素所致, 如:平地跌倒、骑自行车跌倒、床上跌落、汽车撞车事故等。其发病机制中最常见的是过伸, 其次是过屈, 病理基础是原有颈椎退变, 或先天性、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等[5]。保守治疗早期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延缓和阻断损伤反应的继续发生, 其中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证[6]。一般认为脊髓损伤保守治疗能够静态稳定不受影响, 经制动后能自然恢复稳定, 且保守治疗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 损伤轻者更有完全恢复的可能, 然而脊髓一旦出现损伤, 其继发性的损伤反应是连续的, 保守治疗往往难以维持其已经取得的治疗效果[7]。本研究对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5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治愈率达到86.36%, 高于对照组的47.22%,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由表1看出虽然手术治疗组8周及18个月的JOA评分略低于保守治疗组, 但是观察组42.5个月后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16.89±1.75) vs (9.24±1.22) , 这表明患者越早进行手术治疗, 其远期的疗效越好。最后, 随访并发症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4.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 越早进行手术治疗, 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寿.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J].海南医学, 2010, 21 (24) :1-4.

[2]叶春平, 朱家骏.轻、中度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疗效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 2009, 14 (2) :111-112.

[3]温健, 李继云, 李国新, 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7) :783-784.

[4]Guo H, Liu J, Qi X, et al.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SCIWORA in Tianjin, China:a preliminary study[J].Eur Spine J, 2012, 21 (1) :165-171.

[5]张广泉, 刘珂, 高延征, 等.成人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12 (9) :940-943.

[6]陈春, 李江龙, 刘继波, 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27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3, 42 (9) :1046-1048.

急性颈脊髓损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09年9月-2011年11月收治的90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21~69岁,平均41.3岁,患者均有外伤史,经WRI和CT检查为颈脊髓损伤,患者受伤的原因为:跳水至伤15例,高出坠落至伤30例,交通伤35例,砸伤10例。患者根据ASIS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类,A类为完全性损伤:在脊髓神经平面下,无运动功能和感觉;B类不完全损伤为在脊髓神经平面下,保留感觉功能,无运动功能;C类不完全性损伤为在脊髓神经平面下,保留运动功能,但关键肌肌力在3级以下;D类不完全性损伤为在脊髓神经平面下,保留运动功能,有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等于3级;E类正常位: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正常[2]。A类损伤21例,B类损伤19例,C类损伤7例,D类损伤8例,E类损伤5例,两组在椎管减压手术之后,分别使用常规治疗和高压氧舱治疗[3],治疗组A类损伤20例,B类损伤5例,C类损伤10例,D类损伤10例,E类损伤5例,平均年龄39.7岁,男31例,女14例;治疗组A类损伤17例,B类损伤13例,C类损伤8例,D类损伤5例,E类损伤2例,平均年龄40.3岁,男25例,女20例。两组在分级、受伤部位、年龄和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45例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严格按照操舱规则操作,进行规范的护理和治疗;对照组45例仅使用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4]。绝对压值为0.3 MPA,每次吸纯氧45 min,每日2次,每2周为一个疗程,每次休息10 min。在高压氧舱治疗之前,应将心理护理、宣传教育和入舱前准备相结合[5]。高压氧治疗后,应实时观察患者的肌力水平、运动水平和感觉,用热水擦洗身体,多休息。

1.3 判定标准

颈脊髓损伤的判定标准为以下几种。治愈:瘫痪患者基本恢复或完全恢复,大小便功能和感觉恢复正常。显著有效:大小便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大部分能够自理,主要肌肌力恢复到三级以上。有效:生活不能自理,主要肌肌力没有提高[6]。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45例中,显著有效31例,占68.9%,有效11例,占24.4%,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45例中,显著有效21例,占46.7%,有效19例,占42.2%,无效5例,占11.1%,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两组护理满意水平见表2。

例(%)

3 讨论

使用高压氧舱综合治疗颈脊髓损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循环调节功能,改善脊髓和血液的流通,降低脊髓水中和出血情况,有助于患者恢复。入舱前的准备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患者身体准备,脊髓损伤患者会产生心率失常、血压不稳和呼吸、体温异常等现象,因此,在进行高压氧治疗之前应进行相应治疗,经医生检查同意后进行治疗。第二,一般准备,患者在入舱前应使患者排空大小便,摘下钢笔和手表,检查佩戴的颈托是否牢固,颈部皮肤的受压情况,穿戴患者服。第三,搬运,在运送患者的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平卧于枕上,保证头颈部位不受颠簸,在头部两侧放置沙袋,为避免入舱后,患者颈部产生静电,应解开颈围,以沙袋固定头颈部。同时,应使用合适的护理方式配合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使用监护仪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检测,在高压氧舱治疗之后对其病情进行密切监视,例如脉搏、体温和血压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王翰.高压氧综合治疗颈脊髓损伤的效果和护理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1 (11) :1280.

[2]张辰, 张慧芳.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38例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 2011, 49 (35) :67-69.

[3]李欣.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护理[J].西部医学, 2011, 23 (11) :2164-2165.

[4]曹高忠, 游逸安.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护理的疗效[J].西部医学, 2006, 8 (2) :94-95.

[5]高洁, 赵江月, 马立威, 等.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眼科杂志, 2010, 10 (11) :2133-2136.

上一篇: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差异下一篇:香型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