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提取物

2024-05-31

丹参提取物(精选八篇)

丹参提取物 篇1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 为唇形科双子叶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性寒、味苦, 归心经、心包经, 专走血分, 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 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减慢心率, 改善微循环,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和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本实验通过2种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为指标成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为丹参制剂的前处理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和试剂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Waters公司) ;丹参购于安徽亳州药材市场, 经鉴定为正品;丹酚酸B对照品 (上海雅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货号111562, 含量99.5%) 、丹参酮ⅡA对照品 (上海雅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货号186392, 含量99.2%) 。甲醇为色谱纯,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色谱条件

2.1 丹酚酸B

色谱柱:ZorbaxODS反相柱 (250mm×4.6mm, 5μm) ;流动相:甲醇-乙腈-甲酸-水 (30:10:1:59) ;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286 nm。理论板数按丹酚酸B峰值计算应不低于2 000。

取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75%甲醇制成每1 ml含丹酚酸0.14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 丹参酮ⅡA

色谱柱:Zorbax ODS反相柱 (250 mm×4.6 mm, 5μm) ;流动相:甲醇-水 (75:25) ;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ⅡA峰值计算应不低于2 000。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置棕色量瓶中, 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丹参酮ⅡA16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 实验方法

3.1 乙醇回流提取法

3.1.1 试验方法

准确称取丹参30.00 g, 根据乙醇回流法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1) 方法进行提取。回收乙醇, 取上清液, 浓缩, 用蒸馏水洗涤至50 mL量瓶, 定容至刻度[1]。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计算提取量。

3.1.2 结果分析

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版) 对丹酚酸B按干燥品计算含量不得少于3.0%的要求, 丹酚酸B的提取量结合实验结果可知, 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回流时间和乙醇浓度, 乙醇量对其影响不显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版) 对丹参酮ⅡA计算含量不得少于0.20%的要求, 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结合实验结果可知, 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 乙醇量对其影响不显著。

3.2 醇浸水提取法

3.2.1 试验方法

准确称取丹参30.00 g, 结合醇提法[2], 按醇浸水提取法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3) 的方法, 浸润规定时间后, 加热回流提取, 水浴浓缩乙醇浸润提取液, 回收乙醇, 再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1.5 h, 过滤, 浓缩, 用蒸馏水洗入50 mL量瓶, 定容。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 计算提取量。

3.2.2 结果分析

用醇浸水提取法提取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丹酚酸B的提取量:从实验结果可知, 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回流时间、浸润时间和乙醇浓度。乙醇量对其影响不显著。

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从实验结果可知, 浸润时间、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 其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高于其他条件下的提取含量。乙醇量对其影响不显著。

4 结果

丹参不同提取工艺结果比较如表5所示。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采用醇浸水提法所得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高于乙醇回流提取法。

5 结语

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和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丹酚酸B易溶于水, 且热稳定性较好, 故水煎提取法丹酚酸B含量较高;脂溶性的丹参酮ⅡA受热不稳定, 易分解, 易受加热和浓缩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醇浸水提取法所得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高于乙醇回流法, 且该方法具有节能降耗、快速、易操作、产品稳定性好、符合药典含量要求等优点。从节能降耗及其规模化生产角度考虑, 选用醇浸水提取法提取丹参的有效成分为目前最佳生产工艺。

参考文献

[1]张玉祥, 陈静君, 陈优生.丹参提取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7, 6 (14)

正交实验优选丹参酮ⅡA的提取方法 篇2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ⅡA为定量指标成分,确定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倍量及浓度为影响因素,并以L9(33)正交实验安排实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85%乙醇浸泡丹参30分钟后,超声提取1次,每次40分钟。结论:优化的提取条件效率高,可增加药材的利用率。

【关键词】提取;丹参酮;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16-01

丹参酮是丹参中具有橙黄色和橙红色特征的脂溶性二萜类化合物,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羟基丹参酮、丹参酮甲酯、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等10多种成分,其中丹参酮ⅡA是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代表,丹参酮ⅡA还具有天然抗氧化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3]。我们采用超声提取法,运用正交试验,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以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SHIMADZU 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KQ-300E型超声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丹参药材购于锦州市药材公司,经本院中药库鉴定为正品;丹参酮ⅡA对照品(编号110766-20051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2方法

2.1丹参酮ⅡA标准试液配制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丹参酮ⅡA标准品1.1mg置10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

2.2测定波长的选择准确移取丹参酮ⅡA标准试液0.4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以氯仿为空白对照,变化波长在260nm~600nm,测定吸光度A。结果表明在270nm时,具有最大A值,所以确定270nm为最大吸收。

2.3丹参酮ⅡA标准曲线的绘制[4]精密吸取丹参酮ⅡA标准试液0.2ml、0.4ml、0.6ml、0.8ml、1.0ml、1.5ml、2.0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以氯仿为空白对照,在27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A、浓度C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回归方程为:A=0.0879C+0.0107(r=0.9999)。

2.4标准曲线的稳定性将所配制的标准溶液放置24h,按2.2项所示方法重新测定吸光度,发现结果没有变化,即吸收曲线稳定。

2.5提取方法取丹参粗粉5g,按正交试验表L9(33)安排实验,浸泡30min,抽滤收集滤液,量取滤液体积。精密吸取滤液0.25ml置与25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以氯仿为空白对照在27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根据回归方程,将测得的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A=0.0879C+0.0107(r=0.9999),计算丹参酮ⅡA浓度,以100g丹参中含丹参酮ⅡA的量g为单位计算,求得丹参酮ⅡA的含量。

2.6正交试验设计根据丹参酮ⅡA的理化性质,选择在提取中三个影响因素,见表1。采用三因素水平的正交试验表L9(33))设计试验方案。

3结果

3.1根据表1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为了确定显著性因子,我们对表2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见表3。

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提取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A>C>B。A因素和C因素对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丹参酮ⅡA有显著意义(<0.05),B因素对提取丹参酮ⅡA影响没有显著意义,由此得出丹参超声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2B1C3,即以10倍量85%乙醇浸泡丹参30min后,超声提取1次,每次40min。

4讨论

产地不同的丹参药材,由于种属不同,其所含丹参酮ⅡA的量也不相同。2000版《中国药典》中规定丹参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含量不得少于0.2%。

目前,工业上提取丹参主要以热回流法为主,该方法提取时间长且提取率低。丹参酮类物质属于热敏性物质,长时间受热易发生分解,传统的热回流法不仅浪费能源还使热敏性的丹参酮发生了分解[5-7]。本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丹参酮ⅡA,与许多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能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次数,缩短提取时间,节省溶剂的消耗等优点。

参考文献

[1]蔡丽萍,习志刚,杨红.丹参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3):321-324.

[2]王冬,田亚平,姜英雁,等.丹参酮ⅡA抑制Hela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6):676-678.

[3]孙学刚,贾玉华.丹参酮ⅡA对大鼠缺氧及正常心肌细胞内钙、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9):21.

[4]蔡杰,苏美霞,吴日明,等.正交试验法优化总丹参酮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493-1494.

[5]凌海燕,鲁学照,赵咏丽,等.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11(1):76-81.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篇3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安捷伦公司) ;GB15-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G1314A-VWD可变波长检测器;Agilent化学工作站;C18ODS2色谱柱 (250mm×4.6mm, 5μm, 美国安捷伦公司) 。

1.2 试剂

丹参酮ⅡA及丹参酚酸B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分别为110766-200619, 111562-201313;丹参购自哈药集团世一堂饮片厂, 经鉴定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甲醇为色谱纯,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介质, 选取溶媒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为考察因素, 采取回流提取方法, 以丹参主要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

2.2 正交试验结果

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考察指标可知, 丹参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2D3, 即6倍量95%乙醇提取3次, 每次1.5h。由表2可知, 对提取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提取次数, 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2.3 验证实验

按照上述最佳提取工艺, 取3批1000g丹参药材进行提取, 获得平均浸膏收率为17.17%, 详见表3。

3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 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考察指标, 丹参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95%乙醇提取3次, 每次1.5h。由于丹参的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 有效成分很难完全提取出来, 且不同来源的丹参有效成分差异也很大, 故寻找稳定易操作的提取方法十分有必要。但值得注意的是, 丹参酮ⅡA热稳定性较差, 在回流提取和减压浓缩过程中应控制温度和提取时间。

参考文献

[1]李艳杰, 孙玉华.丹参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6, 29 (1) :73.

丹参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 篇4

关键词:丹参,提取工艺,综述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在中医临床上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和滋补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丹参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作用十分显著。根据文献报道, 丹参中主要含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成分。目前从丹参中分离得到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有40余种。其脂溶性成分主要有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ⅡB, 异丹参酮Ι, 隐丹参酮, 异隐丹参酮, 异丹参酮Ⅱ, 羟基丹参酮Ι等, 其中有代表性的成分是丹参酮ⅡA, 常作为指标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主要有丹参素 (丹参酸甲) , 丹参酸乙, 丹参酸丙, 原儿茶醛, 丹酚酸A, 丹酚酸B, 丹酚酸C, 丹酚酸D, 丹酚酸E等, 其中丹参素, 丹酚酸B, 原儿茶醛是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由于丹参中有效成分多, 提取工艺研究多有报道, 就丹参的提取方法加以综述, 为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比较了超声、索氏、回流提取三种处理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索氏提取测得的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结论索氏提取法作为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结果准确、可靠, 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丹参中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的溶出情况。方法:以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的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 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比较法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 每次2 h。结论:丹参提取工艺的研究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优选丹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 以丹参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为指标, 优选提取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80%乙醇提取两次, 分别为1.5, 1.0h, 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0倍量。结论:该法经济、简便、提取效率高。

优选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1倍量水提取2次, 第1次2h, 第2次1.5h。结论:采用此方法省时、省工、节能, 适合于大生产。

通过亚临界水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的研究, 建立了中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的亚临界水提取条件。分别考察了温度、压力、提取时间、提取物颗粒度等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 并与有机溶剂提取法比较。结果表明:当两者具有相同的提取效率时, 亚临界水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及提取溶剂的消耗大大减少, 并避免了因使用有机溶剂而造成的污染。提取最佳条件为:样品颗粒度为0.18~0.15mm, 5MPa, 180℃保持10min。并通过提取HPLC联机分析实现了对提取物的实时监测。该技术有望成为从中药材中提取热稳定的脂溶性成分的有效方法。

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从丹参中提取丹参酮的工艺, 并对影响收率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考察。方法:萃取压力20MPa, 萃取温度45℃, 分离温度35℃。对超临界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以及乙醇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萃取法得到的萃取物纯度要比索氏提取法和乙醇浸提法高大约4.5倍, 丹参酮含量可达到89.5%, 而萃取时间仅为1h, 远远低于其它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丹参酮纯度高而且时间短。

丹参提取物 篇5

1 材料

1.1 动物

健康Wistar清洁级大鼠, 体重 (200±10) g, 湖北省预防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批号医动字第19-086。标准饲养方式, 正常昼夜变化。

1.2 主要药品、试剂、仪器

黄芪、丹参提取物由南阳理工学院方药研究所提供, 经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所得 (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达到50%以上) ;非诺贝特 (Fenofibrate) :上海黄海制药厂;载体蛋白A I和载体蛋白B检测试剂盒:美国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Tween-80, 分析纯,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7170A型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日本Hitachi公司;酶联免疫检测仪, 芬兰Thermol Labsystems;微量移液器, Eppendorf (Hamburg, Germany) 等等。

2 方法

2.1 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复制及给药

Wistar雄性大鼠常规饲养7 d, 取血前一天晚间禁食16 h, 不禁水, 次日上午, 眼内毗取血测定血清TC、TG、HDL-C, 观察指标正常值。高脂饲料 (脂肪乳) 喂养两周 (空白组除外) , 测定血清TC, TG, HDL-C水平, 确定是否已形成高脂血症模型。再根据血清TC水平和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 每组10只。5组实验前大鼠体重和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设2.5 g/ (kg·d) 、5 g/ (kg·d) 、10 g/ (kg·d) (分别相当于推荐量的5、10、20倍) 3个剂量组、模型组和阳性药对照组 (5倍等效日剂量0.135 mg/kg) 。正式开始实验后, 各组均继续用高脂饲料喂饲 (空白组除外) 。各实验组大鼠灌胃给予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 空白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天一次, 连续4周并每周称重一次, 依此调整灌胃量。

2.2 样品采集

试验结束时, 将各组动物禁食不禁水16 h, 心脏取血, 2 000 r/min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于-80℃冰箱保存, 用试剂盒测定TC、TG、HDL-C、LDL-C、载体蛋白A I和载体蛋白B。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实验计量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两个样品比较用T检验 (independment-sample) ;多个样品均数比较采用双因素析因方差分析 (facorial analysis) ;如方差齐性, 则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或Bonferroni法;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 T2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由表1可见, 实验前各组体重基本一致,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从实验数据上看, 实验结束时在不同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添加剂量组中大鼠体重略有降低。但是, 受试动物实验各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 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时各组大鼠的增重差异均没有显著性 (P>0.05) , 表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受试大鼠体重的增长没有明显影响。

3.2 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血清中TC和HDL-C含量的影响

表2显示了不同实验组大鼠血清TC、TG、HDL-C和LDL-C的水平。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显著高于空白组 (P<0.01) , HDL-C显著低于空白组 (P<0.01) 。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含量, 在中、高剂量组中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P<0.01) , 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还能显著性提高HDL-C的含量 (P<0.01) , 低剂量组的变化不大 (P>0.05) 。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能明显的降低TC、TG、LDL-C含量和提高HDL-C含量。说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的作用, 且高剂量组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注:与空白组比较, a:P<0.01, b: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 c:P<0.01, d:P<0.05。

3.3 对载脂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

血脂水平计算动脉硬化指数 (atherogenic index, AI) 公式:AI1= (TC-HDL-C) /HDL-C和AI2=LDL-C/HDL-C;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载脂蛋白水平, 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 结果见表3。

注:与空白组相比较, a:P<0.01, b: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 c:P<0.01, d:P<0.05。

4 讨论

血脂异常是促发高脂血症 (HLP) 的主要原因, 而HLP又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AS) 和诱发冠心病 (CHD) 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有研究统计近10余年临床治疗CHD的有效复方中, 黄芪、丹参使用频率位于前十且为重要的关联药[1]。实验和临床资料也显示黄芪、丹参配伍具有益气活血的作用, 常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2]。本实验采用的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所得黄芪、丹参提取物的有效物质黄芪总皂苷和丹参总酚酸类[3、4]成分提纯后获得精制提取物, 使其物质基础相对清楚。

动物血清TG、TC、LDL-C、HDL-C水平是反映体内脂质代谢的主要指标[5], 其病理机制主要由血液中脂质代谢紊乱, 脂蛋白分子结构和功能改变等, 致使全血黏度增高, 血流速度减慢等[6]。实验结果显示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 说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作用。随着对血清脂质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血清中Apo AⅠ、Apo B的临床测定及Apo AⅠ/Apo B比值、正逐渐取代TC、TG的临床诊断地位, 成为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7]。Apo AⅠ是HDL-C的主要结构蛋白, 是HDL-C的主要载脂蛋白, 它不但是游离胆固醇的良好受体, 也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 LCAT) 的天然激活剂。Apo B是LDL的主要载脂蛋白, 在运输内源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LDL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Apo B升高可使LDL-C在血液和血管壁中滞留时间延长, 增加巨噬细胞对LDL-C的吸收, 这些携带脂质的巨噬细胞转变成泡沫细胞, 促使高脂血症进一步发生发展, 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8]。有研究表明Apo B和LDL-C升高的患者, 得冠心病的机率提高2倍[9]。实验采用灌胃脂肪乳法复制实验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观测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血清中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合药理实验对其调血脂药效作用进行追踪和评价。结果表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 TG及LDL-C和Apo B, 并可升高HDL-C和Apo AⅠ;提示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有较好地调节高脂状态下Apo AⅠ、HDL-C、Apo B、LDL-C紊乱的作用, 通过影响脂蛋白、载脂蛋白合成和代谢过程来调节血脂紊乱,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分子生物、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很多具有降脂功效的中药其降脂途径、作用环节、药效靶点已逐渐阐明, 这为开发降脂中药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10]。黄芪、丹参两药配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其益气活血之功效显著, 作为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用药对, 对它的探索还将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革命.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及重构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 2009;18 (11) :1808—1810Liu Revolution.Astragalus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anshen Injec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ina Emergency Medicine, 2009;18 (11) :1808—1810

[2] 毛静远, 郑颖, 王化良, 等.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的临床疗效.中国新药杂志, 2007;16 (3) :244 —246Mao Jingyuan, Zheng Ying, Wang Hualiang, et al.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ffect of Huangqi Danshen drop pill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China Journal of New Drugs, 2007;16 (3) :244—246

[3] 黄可儿, 赵敏, 王建华.黄芪总苷的药理研究进展.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16 (6) :461—462Huang Kerr, Zhao Min, Wang Jianhua.The pharmacological study of astragaloside.Advances in Medicine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05;16 (6) :461—462

[4] 刘艾林, 李铭源, 王一涛, 等.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研究现状.中国药学杂志, 2007;42 (9) :641—646Liu Ailin, Li Mingyuan, Wang Yitao, et al.A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 of Salvia miltiorrhiza.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7;42 (9) :641—646

[5] 戴伟, 陈学智, 王小莉, 等.银杏提取物及银杏黄酮调节大鼠血脂的效果研究.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2;15:262—263Dai Wei, Chen Xuezhi, Wang Xiaoli, et al.Effect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and flavonoids of Ginkgo biloba regulating blood lipid in rats.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2;15:262—263

[6] 杨宇杰, 林静, 王春民, 等.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高脂血症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中草药, 2008;39:1848—1850Yang Yujie, Lin Jing, Wang Chunmin, 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 on early intervention of hyperlipemia rats.China Tran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8;39:1848—1850

[7] Walldius G, Jungner I, Aastveit A H, et al.The apo B/apo A一I ratio is better than the cholesterol ratios to estimat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lasma proatherogenic and antiatherogenic lip-oproteins and to predict coronary risk.Clin Chem Lab Med, 2004;42 (12) :1355—1563

[8] 于红, 张冬霞, 徐传和, 等.血清脂类测定在诊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中的意义.中国实用医药, 2007;2 (17) :32—33Yu Hong, Zhang Dongxia, Xu Chuanhe, 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lipid deter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senile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2007;2 (17) :32 —33

[9] Stpierre A C, Cantin B, Dagenais G R, et al.Apolipoprotein-B,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the long term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Am J Cardiol, 2006;97 (7) :997—1001

丹参提取物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

Agilent 1290 Infinity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 美国安捷伦公司) ; Agilent VWD型检测器 ( 美国安捷伦公司) ; KQ-3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FA1104电子分析天平 ( 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1612-1离心机 ( 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1. 2 试药

丹参药材 ( 安徽沪春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丹参素钠对照品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11366-201305) ; 甲醇为色谱纯, 水为重蒸水, 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1. 3 丹参药材提取方法

煎煮提取法[7]: 取丹参药材约50 g, 精密称定, 加水500 ml煎煮, 提取3次, 每次40分钟, 合并提取液浓缩至200 ml, 作为煎煮法供试品溶液。

超声煎煮提取法: 取丹参药材约50 g, 精密称定, 加入500 ml水, 分别先进行超声处理10、20、30分钟, 超声功率300 W, 频率40 KHz, 然后采用煎煮方式, 在煎煮20、40、60分钟以及煎煮次数1、2、3次的不同情况下进行提取, 所得提取液浓缩至200 ml, 离心, 过滤, 续滤液作为超声煎煮法供试品溶液。

1. 4 色谱条件

色谱柱: Kromasil C18柱 ( 4. 6×250 mm) ; 流动相: 甲醇—0. 5% 醋酸水溶液 = 5∶95; 流速1 ml/min; 检测波长281 nm; 柱温30℃; 进样量10μl。

1. 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素钠2. 0 mg, 置10 ml容量瓶中, 加入50% 甲醇, 定容, 得0. 20 mg /ml丹参素钠对照品溶液。

1. 6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线性回归、正交实验设计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丹参素钠对照品溶液2、4、8、12、16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峰面积, 以峰面积的积分值 ( Y) 对对照品的进样量 ( X) 制备标准曲线方程, 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 = 175. 27X - 22. 942, r = 1. 0000。结果表明, 丹参素钠在0. 40 ~ 3.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 2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0. 20 mg /ml丹参素钠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连续进样6次, 结果显示, 丹参素峰面积RSD为1. 28% , 表明精密度良好。

2. 3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样品6份, 按1. 3项下“煎煮提取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并按上述色谱条件对丹参素含量进行测定, 其RSD为0. 99% , 表明重复性良好。

2. 4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分别于0、2、4、6、8、12小时进样, 测得丹参素含量的RSD为1. 05% ,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小时内稳定。

2. 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6份, 精密称定, 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 按1. 3项下“煎煮提取法”处理, 并按上述色谱条件对丹参素含量进行测定, 计算回收率, 其平均值为98. 12% , RSD为3. 08% 。结果见表1。

2. 6 超声煎煮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的考察

以丹参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 选择影响丹参素提取的主要因素超声时间 ( A) 、煎煮时间 ( B) 、煎煮次数 ( C) 为考察因素, 按L9 ( 34) 正交实验设计进行试验, 因素水平表见表2,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3, 方差分析见表4。

由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A, C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极差RC> RA各因素对丹参素总量的影响依次为: C > A > B; 同一因素的3个水平比较得知: A3 > A1> A2, B3> B2> B1, C3> C2> C1。考虑到节能经济因素, 故确定最优组合为A3B1C3, 即超声10分钟, 煎煮20分钟, 煎煮3次。

2. 7 样品测定

取3份样品各50 g, 按2. 5项下所得超声煎煮最佳工艺提取丹参素, 计算其总量, 并与煎煮法供试品溶液中丹参素总量比较, 结果见表5。

注: F0. 05 ( 2, 2) = 19, F0. 01 ( 2, 2) = 99

3 讨论

流动相的选择方面, 实验中作者曾考察了甲醇—水系统、乙腈—水系统和甲醇—醋酸水溶液系统作为丹参素含量测定的流动相, 结果发现当以甲醇—水和乙腈—水做流动相时, 各色谱峰拖尾严重, 且各峰之间分离效果较差, 而以甲醇—醋酸水溶液系统做流动相后, 各色谱峰峰形良好且能得到良好的区分。为了改善峰形、提高分离度, 调整流动相比例, 最后确定使用甲醇—0. 5% 醋酸水溶液 ( 5: 95) 作为本实验的流动相, 所得丹参素峰形较好, 分离度大于1. 5, 理论塔板数大于1500。

提取溶剂的选择方面,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2010年版) 及相关文献[7,8]中丹参素的提取方法, 分别考察了30% 甲醇、50% 甲醇、100% 甲醇等溶剂剂对对丹丹参参素素进进行行提提取取。。结结果果表明, 用50% 甲醇的提取效效果果较较好好, , 故故本本试试验验采采用用550 0%甲醇为提取溶剂。

样样品品测测定定结结果果显显示示, , 采采用超声煎煮法所得丹参素素的的量量明明显显多多于于传传统统煎煎煮煮法。主要原因是超声波能产产生生强强烈烈振振动动、、高高加加速速度度、、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用, , 可可加加速速有有效效成成分分进进入入溶溶剂, 从而有利于丹参素的提提取取。。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 [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70.

[2]罗彩莲.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12) :11-12.

[3]毕跃峰, 贾陆, 张小娟, 等.同提取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影响[J].药物分析杂志, 2009, 29 (7) :1209-1212.

[4]樊永庆, 杨济昆, 刘建平, 等.丹参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 21 (2) :105-108.

[5]岳喜典, 王丽, 曲桂武, 等.非水滴定法测定丹参素钠原料药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15) :137-139.

[6]徐飞, 尹蓉莉, 钟玲, 等.超声提取六味地黄丸复方的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8) :1432-1434.

[7]路毅.丹参水煎煮工艺及最佳粒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8]魏惠珍, 王跃生, 吴有根, 等.HPLC同时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J].中成药, 2009, 31 (1) :64-68.

丹参提取物 篇7

关键词:丹参,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 其味苦, 性微寒, 具有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增加心肌供血量和供氧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中脂溶性有效成分为丹参酮类, 具有抗菌作用, 水溶性有效成分则为酚酸类, 具有抗氧化, 改善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其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药效成分。本文以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为指标, 采用HPLC检测法, 考察丹参水提液在不同浓度醇沉条件对有效成分出膏率、损失率的影响, 得出了丹参水提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丹参制剂的前处理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丹参药材:

产地为山东, 经鉴定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的要求。

1.2 试剂:

用于分析数据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或色谱纯。

1.3 标准品:

丹参素钠、原儿茶醛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 仪器:

Uv-VIS-NIR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Waters 515高效液相色谱仪;BP210S电子天平 (德国Sartorius) 。

2 实验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Thermo ODS-2 (150 mm×4.6 mm, 5μm) ;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 (1:7) ;流速:1.0 ml/min;柱温:35℃;测定波长:281 nm。

2.2 提取工艺的研究

2.2.1 筛选指标的确定

丹参中水溶性成分明确, 工艺中又用水提取, 所以选择其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提取工艺的指标性成分。

2.2.2 药材粉碎度的确定

以未过20目筛的药材粉为最粗粉, 以过20~28目筛药材为粗粉。将最粗粉、粗粉和细粉药材分别加12倍量水浸泡0.5小时, 煎煮2次, 每次1小时, 将提取液浓缩。测定丹酚酸的含量。同时另取80 ml样品液测浸膏得率, 结果见表1。表1显示, 宜将药材粉碎至粗粉 (20-28目筛) 。

2.2.3 因素水平的确定:

考察浸泡时间 (Ⅰ) 、加水量 (Ⅱ) 、煎煮时间 (Ⅲ) 和次数 (Ⅳ) 对提取的影响, 结果见表2。

2.2.4 试验方法:

根据以上因素水平, 选择L9 (3) 4正交设计表。将丹参药材粉碎过20目筛, 称取1kg药材, 按正交试验表项下设计的试验条件进行煎煮, 合并水煎液, 浓缩。测定浓缩液中水溶性酚酸含量和固体物的总量, 计算得膏率, 见表3, 方差分析见表4、表5。

2.2.5 分析:

由表3直观分析, 水溶性酚酸的极差数据RA>RD>RC>RB, 优先顺序为A>D>C>B, A2B2 C2D2较佳;从浸膏得率来看, 优先顺序为D>C>B>A, A1B1C2D3较佳, 由表4、表5方差分析结果可看出, 因素B对酚酸及得膏率的影响均不大。为节省加热、浓缩的时间和能源, 选择B1。综合水溶性酚酸及浸膏得率, 最佳提取条件的搭配应为:A2B1C2D2, 即药材粉碎过20目筛, 混匀后用8倍量水浸泡1.5h, 煎煮1.5h, 第2次加6倍量水, 煎煮1.0h。

2.3 醇沉工艺研究

按2.2.5节得出结果提取丹参药材, 定量吸取3份, 每份200ml, 加入乙醇, 使醇浓度分别达到50%, 60%, 70%, 分别测量蒸馏液体积。检测不同醇浓度下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结果见表7。

由表6可看出, 当醇沉浓度达到70%以上时, 有效成分随着大量的沉淀也损失了, 故醇沉浓度不宜超过60%, 最佳醇沉为50%, 有效成分损失较少。

3 讨论

3.1 丹参中的丹酚酸为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中主要有效成分, 其性质不稳定, 易于氧化。选择不稳定成分为提取工艺筛选的指标性成分, 利于筛选出合理的工艺条件, 可以防止成分在提取工艺中损失过大。加热煎煮时间不宜太长, 加热煎煮虽有利于成分浸出, 但在成分浸出的同时, 也存在着酚酸的氧化降解, 所以有一个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不加热的浸泡有利于浸出, 但时间长也不利于浸出和生产;而煎煮次数以2次最佳, 再增加已无意义, 其酚酸的煎出量小于操作的误差;浸出溶媒的加入量对酚酸的浸出影响最小。从浸膏的得率可看出, 煎煮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越有利于总成分的浸出, 其中煎煮的次数对浸出的影响最大, 而浸泡对浸出的影响最小, 这也证明了上面的推断。

3.2 不同浓度醇沉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较大, 70%醇沉法可沉去大量杂质, 但同时有效成分损失较多, 60%醇沉法与50%醇沉法损失较少。因此, 丹参采用传统的水醇法制备工艺时, 宜采用50%或60%的乙醇浓度沉降。

综上可知, 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即药材粉碎过20目筛, 混匀后用8倍量水浸泡1.5 h, 煎煮1.5 h, 第2次加6倍量水, 煎煮1.0 h, 采用50%醇沉。此方案的酚酸得率、得膏率均较高, 且考虑了节省能源和提取时间, 利于大生产, 故此方案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1]庄燕黎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J].药学学报, 1999;34 (8) :613.

丹参提取物 篇8

紫丹参中的化学成分众多,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前者为丹参酮类,主要有丹参酮Ⅰ(Tanshinone Ⅰ)、丹参酮ⅡA (TanshinoneⅡA)、丹参酮ⅡB (Tanshinone ⅡB)、隐丹参酮(Crytotanshinone)、羟基丹参酮(Hydroxytanshinone)、丹参羟基酯(Met hyltanshinonenate)、二氢丹参酮Ⅰ(Dinydrotanshinone Ⅰ),以及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Ⅰ等[4,5,6,7];后者主要为酚酸类,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酸甲、乙、丙等[8,9,10,11,12,13,14,15]。

池州地处江南,物产丰富,盛产茶叶、蚕丝、中草药、毛竹,等等。我们已对部分物产进行了研究[16,17,18,19,20,21],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池州产紫丹参的研究至今还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文以粗产物的提取率为指标对紫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

1 实验部分

实验材料:紫丹参购自池州青阳县杨田镇,洗净晒干后粉碎。

仪器和试剂:仪器为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SHB—B95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R—201型旋转蒸发器(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标准接口玻璃仪器;电炉。试剂为95% 乙醇(AR)、丙酮(AR)、乙酸乙酯(AR)和无水乙醇(AR)(上海振企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验方法:准确称取5.00g干燥的紫丹参,剪碎后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提取溶剂使其完全浸没,加热回流1.5h后过滤,浓缩得脂溶性成分的粗产品。

脂溶性成分的紫外光谱测定:取紫丹参提取液1.00ml,用95%乙醇定容至50ml。在波长245—450nm范围内进行扫描,发现在274nm和314nm处有最大吸收峰(图1)。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一溶剂提取紫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

我们首先选择常用的、毒性较小的溶剂作为提取剂,按上述方法进行提取,结果见表 1。从表 1可见,极性较大的丙酮、95%乙醇对紫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分别为9.2%和8.4%。

2.2 混和溶剂提取紫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

由于两种提取效果好的溶剂的混合液可对提取物具有“协萃”作用,从而提高提取率。因此,我们准确称取紫丹参5.00g,以95%乙醇和丙酮的混和溶液为提取剂,加热回流提取1.5h,结果见表 2。从表 2可知,当95%乙醇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1时,提取效果最好(12%),提取率远远大于其它溶剂。

2.3 提取时间对紫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的影响

我们选择95%乙醇∶丙酮=1∶1(v/v)为提取溶剂,比较了不同提取时间对紫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从图2可见,当加热回流2.5h以后,提取率没有显著增加,因此最佳的提取时间应为2.5h。

3 结论

上一篇:英语等级测试下一篇:人文教育思想